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环境概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环境概述范文1
一、开展资料服务的关键因素
1.图书馆工作人员本身必需是合格的教师
为了更好地开展图书馆的资料服务,图书馆工作人员本身就必需是合格的教师,现在的大学生习惯用电脑和无线电话,他们希望图书馆能利用好信息技术平台,为他们提供高效和有针对性的服务,希望图书馆提供的服务能随时随地随用随到的,而不是被动地由图书馆工作人员来决定他们的利用时间和决定他们的使用内容,这就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有信息资源共享的意识,主动地把对学生有用的信息通过各种方法传播出去,帮助学生不但利用本馆资源,也可以得到其它学校资料,满足学生的资料需求。
2.读者、图书馆工作人员需共同培养
“高校图书馆自动化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在网络环境下,读者、图书馆工作人员只有共同培养,才能更好地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中心的地位,也才能通过网络更快更便捷的提供资料给读者使用。一方面,我们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学习和掌握最新的知识和具备熟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能够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快速获取信息资源并传递信息产品给读者;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培养读者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技巧,加强读者信息意识的培养,提高读者的获取信息素质的水平。
3.图书馆提供个性化服务
新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信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冲击,是展现个性,倡导创造力的一个崭新契机,使人们有可能在高水平的生产力的基础上重新恢复符合人性的、为个性发展提供广阔发展空间的个性化服务。读者满意是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宿。图书馆开展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就是根据读者提出的明确要求,对读者个性、使用习惯的分析而主动地向读者提供其可能需要的信息服务。个性化服务能提供高质量的知识信息,提高用户对量与质满足的强度,使用户对量与质满足的强度达到极限。
4.图书馆提供远程服务
现代技术可以使图书馆工作人员直接受理电子邮件咨询,或利用虚拟聊天软件“面谈”。这些实践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读者的精力和时间,通过远程资料服务,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服务传递模式的不足。甚至现在有一些图书馆之间相互合作,彼此提供远程资料服务,为读者提供全天候的、24小时的资料服务来满足读者随时随要随到的资料需求。
二、图书馆资料服务的发展方向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资源高度共享,读者的分布也更广泛、层次更高、需求变化更快;同时,读者获取信息也不再局限于本校、本单位、本地区的限制,只要能够上网,任何地方读者都可以利用图书馆的资料与服务。所以说未来的图书馆资料服务会朝着服务范围远程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内容综合化、服务手段网络化、服务目标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1.服务范围远程化
尼古拉・尼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一书在对21世纪人类文明的预测时指出:“一网打尽全世界”,并指出“无论在字面上,还是实际运作上,推动变革的都将是互联网络。”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现代化信息存取和传输设备已开始在图书馆的读者服务领域得到普遍应用,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也将随着网络的发展而迅速扩大,不仅是本地区,而且全世界任何愿意使用图书馆的读者。由于互联网的容量大、速度高,并且能存储和处理大量的信息资料,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源,使得读者能在短时间内十分方便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料,读者对图书馆的存取方式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可以在网络中使用全地区、全国、全球的信息资源,从而使图书馆的资料服务具有更广范围的远程化。
2.服务方式多样化
未来的图书馆资料服务,是根据不同服务对象运用不同的服务手段,根据不同时空运用不同媒体。图书馆的资料服务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是以数据库信息技术为利用对象,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电子文献的形式提供给用户的交互服务。图书馆对用户提供的资料服务方式已不局限于传统的面对面的借借还还、现场阅读等,而是多种方式的交叉进行,图书馆传统的一对一、人对人的传递方式将被一对几、机对人、几对机的多种服务方式所取代。
3.服务内容综合化
现代学科的交叉、渗透,使得馆员仅具备一个专业、一门学科的知识几乎不能满足读者需要;网络条件下读者资料需求的多层次化,综合性、复杂性等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图书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配备一定素质的、各个学科的专门人才为读者提供资料服务。利用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对纷繁的、各门类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有目的、有选择地采集、存储、组织和控制,帮助读者进行需求分析,指导读者在海量化、多样化的信息资源中快捷、准确、全面获取所需信息;帮助读者从数不胜数的网络信息中查找出能够满足其学科需求的有效文献,获取相关信息、线索、文献书目数据或信息参考数据,真正满足读者综合化、专题化的资料需求。
4.服务手段网络化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资料服务是基于数字化的收藏,电脑化的操作,网络化的传递,运用数据推送服务、智能技术、Web数据库技术及网页动态生成技术等完成。图书馆资料服务的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由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转变到网络化信息服务,出现了数据库、电子出版物、电子数据交换等形式的多种服务手段,读者咨询除了现在通常用的面对面、信函、电话等方式外,还可以利用终端机通过网络进行信息远程查询,在网上进行交互式问答,通过EMAI进行服务。图书馆资料服务手段的网络化,给读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和快捷的资料服务,读者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整个网络世界的信息资源获得满足。
5.服务目标个性化
网络环境概述范文2
关键词:网络环境;图书馆;资料服务;改革;内容
1.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资料服务顺利开展的必备条件
(1)专业的管理人员。图书馆资料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专业合格的管理人员来保障。移动通信及电脑的广泛应用,使图书馆资料服务得到很好的利用,能够随时随地为读者提供针对性强、效率高的服务,从而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时间来自由选择查阅内容。工作人员需要具有专业的信息管理知识和资源共享的思想意识,利用多种方法将学生所需要的资料内容及时、便捷地提供出去,使本馆以及其他机构的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学生的资料需求得到满足。
(2)读者与工作者素质双提升。图书馆资料服务不仅需要工作者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掌握新型科技的应用技能,充分l挥现代化科学技术优势,实现信息技术的快速获取并及时传递的目的,还需要具备操作计算机基本技能和掌握信息获取技巧的读者参与其中,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可促进读者信息获取水平的提高。
(3)资料服务个性化。信息化时代为人类社会个性化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人们对个性化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实现读者愿望,提高读者的满意度是信息服务个性化发展的主旨。对于图书馆来说,以读者需求为出发点,提供个性化服务尤为重要,可向读者提供优质的、大量的信息内容,使读者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4)完善的服务过程。现代科技在图书馆资料服务工作中的应用,可实现电子邮件的直接受理以及虚拟化的面对面交流,从而大大节约读者的时间和精力。通过电脑远程服务可以实现馆与馆之间的合作交流,借助完善的资料服务系统,可全天候为读者提供服务,极大满足读者对资料的需求。
2.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资料服务发展新趋势
(1)远程服务范围不断扩大。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不断普及,在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用于信息存取与传输的机械设备逐步现代化,其提供服务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受众群体也越来越全球化。互联网鉴于大容量、高速的特点,非常利于读者快速便捷地查阅资料,同时储存方式不受空间和区域限制, 图书馆资料信息远程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
(2)服务手段形式多样。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图书馆资料服务,针对服务对象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服务方式,依靠信息技术,将资料以电子邮件形式传输给用户,来完成交互服务。服务方式由原来的单一面对面、现场阅读等转变成多种形式交错进行,信息传递也由人与人之间的传递演变成人机相对、机机相对的多样化服务模式。
(3)服务内容专业复杂。网络环境下,读者所需资料不但层次多样、综合复杂,对图书管理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技术专业、知识全面的管理工作者才能完成内容广泛、纷繁的信息资源的采集、整理、存储和提供任务, 通过对读者需求进行合理分析,在诸多信息资料中快速、准确地筛选出所需内容,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4)服务方式个性突出。网络时代,图书馆所面对的读者来源广,且个性突出。以馆藏为工作核心的传统服务方式被收藏、使用并存的方式所取代,针对不同读者和不同任务提供不同形式的服务。图书馆通过先进的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以及音像等方面,和专业知识丰富、操作实力强的工作者对海量信息进行整理,将其加工成有序的数字资料,然后向特定读者提供,以满足读者的特定需求。个性化服务方式是图书馆服务读者的发展目标。
3.结束语
事实证明,充分实现资源共享是图书馆存在的重要意义,更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目标。面对广分布、高层次、多需求的受众人群,采取有效措施革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是现代化图书馆持续化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网络环境概述范文3
[关键词]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网络信息检索 适应性改造
[分类号]G254.1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是我国目前最权威、影响力最大的一部图书分类法,被图书情报机构广泛应用于信息资源,特别是文献信息资源的组织,成为学术资源标引和检索的通用标准。然而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发展,信息组织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图法》这一在印刷时代产生的综合性分类法在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中显示出力不从心。然而它毕竟是一部经过了近百年发展的具有良好基础的综合性分类法,需要对其进行修订和改造,使其具有灵活的组织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让这部传统知识组织工具焕发出新的活力,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将以《中图法》为例,探讨图书分类法在网络环境中应该具有的特性以及如何加以修订和改造的问题。
1 网络环境中的《中图法》需要脱胎换骨
随着信息环境向网络平台的迁移,数字信息资源成为主流,社会大众“即刻满足”的信息消费习惯使得搜索引擎成为泛在的检索工具。然而在使用的过程中,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种类和数量的不断扩大,以搜索引擎为代表的关键词检索方式在日益发展的电子环境下表现出了简便易用、但检索效率低下的特点。实际上各种传统的知识组织工具与网络信息检索工具相比,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适用性,都是不可或缺的语义工具。
分类法作为经典、成熟的信息组织工具,对于网络信息组织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如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便于用户浏览检索和导航,特别是在检索目的不是特别明确的情况下;对于非文本信息(如声音、图像、动画等)的组织、对于跨语种的信息获取,均有其独特的优势等。
传统的图书分类法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拥有良好的知识分类基础、权威的管理机构和众多的长期用户,成为众多学术资源组织的首选工具。然而图书分类法是在传统文献信息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其体例、形式、编制方式、面向的受众等与目前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随着网络用户、网络资源及网络信息环境的剧烈变化,分类法要适应于网络环境,需要结合数字化信息环境的特点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
2 网络环境对《中图法》修订和改造的要求
2.1 国际化
在数字时代网络信息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图法》的编制与修订也应考虑全球化共享,注重与其他分类法的兼容性。目前《中图法》在分类表编制上仍残存着意识形态的倾向,在一些类目的划分和设置上仍以中国类目为主,使得像《中图法》这部国内主流分类法难以走出国门和境门,无法在港澳台和世界其他地区使用。最为典型的就是关于和一些社会科学类目的列类和处理。此外,还有“国际时代表”中时代的划分,采用我国学术界几十年前者所认定的历史分期,但与国际学术界的期差异太大。
2.2 描述粒度细化
早期的图书分类法服务的对象是对物理实体特征的揭示和信息内容的粗略揭示,组织分类排架和编制分类目录以供读者使用,是文献分类的两大作用。这种分类方法不能详细、准确地揭示文献主题在人类知识结构中的位置,从而妨碍了检索功能的发挥。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中,信息载体的虚拟化打破了物理排架的界限,信息描述的粒度的细化,正从传统的实体(文献单元)描述发展到文本中的内容(知识单元)描述。这就要求分类法在组织学术信息资源时不仅能够多角度揭示信息内容,而且还要能够适应计算机自动处理各种文献单元、知识单元、概念单元的需求。
2.3 多元化
《中图法》一方面应做到内容描述粒度的细化,逐渐转向细小专深的知识单元描述,这是其作为综合性分类法的特色,然而另一方面作为一部权威分类法,除了深入描述之外,还应结合网络环境的特点,向着分类法结构和功能的多元化方向发展,以满足不同的需求,需要逐步推出专业版、大众版、搜索引擎版、自动分类版等多种版本。针对大众需求,可结合普通网民的特点,与Web2.0发展中出现的大众分类法(Folkson-omy)、标签云等结合,在社会化标注(Tagging)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新颖的分类体系;也可以对类目进行大众化处理,减少学科分类特色,满足个性化的个人信息资源组织。针对机器自动处理,可对《中图法》结构进行适当扁平化处理,减少类目的数量,降低过多人工分类规则和思维的影响,使其更适合机器自动分类等自动化处理的需求,以便更好地与各种搜索引擎、检索系统进行整合等。
2.4 网络化
网络环境中的《中图法》需要打破传统的单一的线性表现形式,采用网状结构表示分类法中各种主题概念的语义关系,真正实现“以网对网”(以语义网处理因特网的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此外,其构建、展示、维护、更新和应用,都放在网络环境中,充分利用各项最新的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协同构建、及时更新、联网展示以及与web服务集成等。
2.5 机器可处理化
分类法是一种重要的知识组织工具,网络环境中的分类法需要打破传统的数据库或HTML语言形式的存储方式,采用基于RDF为基础的描述语言,对语义关系进行精确描述,使得分类法不仅可以供机器阅读,而且具有机器可处理和数据交换的能力,便于各种知识组织系统的集成、复用和共享。
2.6 社会化
用户参与是Web2.0的重要特征,网络环境中的图书分类法要打破过去单一的由专业人员(诸如专家、学者和编表人员)构建的模式。这种模式容易造成过于严谨呆板的分类体系,同普通用户的使用相脱节。网络时代分类法的修订需要向广大用户敞开门来,鼓励用户积极参与分类法的修订和改造。一方面可以及时吸收更多来自用户的智力资源和使用信息,减少分类法修订的时滞,提高分类法信息的时新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分类法的社会影响力,积极推动分类法在网络信息组织中的应用。
3 《中图法》修订和改造的具体措施
3.1 对马列大类进行适应性改造
《中图法》对马列大类的改造可以参照DDC(《杜威十进分类法》)曾经在宗教、政治等大类的修订经验,注重《中图法》的国际化,对类表中有中国偏向的术语名称、类目划分以及偏好设置等进行修订,主要集中在与政治、社会和宗教相关的类目,以马列大类尤为明显。对于马列大类的修订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国际十进分类法》)、LCC(《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等分类法中有关对类目体系的设置与处理方法,对A大类进行实事求是的改造。应
以中性原则取代分类法中的“党性原则”,类目设置减少中国特色,采用国际通用的术语。
・降低马列大类的意识形态倾向,以适应图书馆的现状,同时满足其他国家或地区图书馆图书分类的要求。
・发行世界主要语言的版本,以满足其他国家类分图书的需求,这是提高《中图法》国际影响力的有效措施之一。
・需要考虑与其他学科如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的交叉,采取设置交替类目等措施,以解决相关资料集中和分散的问题。
3.2 以学科一主题分类为主的多维分类体系的构建
・对主表统一采用以学科一主题分类为主的体例。目前《中图法》中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部类存在着分类体例不一致的地方,表现为《中图法》社会科学部大类中,不少大类都是先按照地区分,再按照学科一主题分,这样就导致了文本内容相似却分在不同大类的情形。例如,中国的金融制度与美国的金融制度是两个相同的主题,但是在分类法中却要先按照地区分在不同类别(F832和F837.12),然后再在各自类别下细分。这给《中图法》分类标引,尤其是自动分类带来诸多不便,并降低检准率和检全率。相比而言,《中图法》自然科学部类的分类体系就比较合理,主表一律按照学科一主题细分,地区复分、时代复分、民族等复分一律放在分类号末尾。
・对主表进行分面改造。《中图法》大多数类目按照单一的分类特征展开,对复合主题的浏览和检索只能从一个途径进行,这极大影响了《中图法》在网络环境中的使用和推广。《中图法》的改造要借鉴UDC、BC2(《布列斯书目分类法第二版》)、CC(《冒号分类法》)等半分面或分面分类法,结合网络用户检索途径的多样化特征,设置多重分面列类。充分利用电子环境下超文本链接等技术,通过类目重复反映来增加分类表的多维分类角度。分类表仍以学科一主题分类为主,采用多重列类时在每个类目下增加适当的分面标头,把因学科分类而分散的相关主题集中起来,如同《中图法》“J95/97各种电影、电视”下按照内容、表现形式和技术、题材和观众等多种分类标准细分,这样可以实现在原分类表结构基础上的分面改造。
3.3 对通用复分表进行全面修订
在数字环境中,通用复分表是实现信息资源的多维分类以及分类表分面改造的重要手段。复分表能够实现对资源除了主题分类之外的多维分类,例如面向对象、关联区域、资源类型、媒体类型、语种等。这些组面也都是信息分类的标准和维度。因此,网络环境中,加强分类表附表的建设能够有效加强资源的分面揭示,在网络分类中有着较强的应用前景。
・扩大类目复分范围,增加类目组配的自由度。简化复分表使用的规则,用户可根据需要自由使用通用复分表,复分号均需要连同其专用标识符号一起加在主类号之后,改变以往时而使用,时而不使用专业标识符号的做法,提高标引的一致性,降低复分的难度。这种方式既有利于自动分类的发展,也有利于自动分类及基于分类的分面浏览和检索结果的精化,主表展现学科专业属性,附表则从其他特征揭示,展现其他属性。
・增加通用复分表的种类。目前《中图法》已有9个通用复分表,仍需增补其他通用复分表,如环境复分表、人员复分表、文献体裁复分表以及语种复分表等,这是加快《中图法》分面改造的必由之路。此外,还应考虑网络信息中经济、生活类信息偏多,可考虑增加行业表、产品表以及在主表中增设的专用复分表(如股票、债券、基金、期货等皆可建立专用复分表)。
3.4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
信息技术,尤其是语义网技术的发展,为《中图法》的升级换版以及全面改造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工具。《中图法》的改造应朝着知识共享的方向发展,综合运用超文本技术、可视化技术、标记语言等新技术。
・标记语言。在《中图法》的改造中要注重《中图法》与其他知识组织系统的互操作,解决的途径就是采用统一的知识组织系统的标准和规范,目前可采用W3C提出采用SKOS语义模型来描述《中图法》的术语和语义关系,为《中图法》提供一套简单、灵活、可扩展的机器可理解的描述和转化机制。
・可视化。信息可视化领域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中图法》的改造可利用可视化技术成果,改变过于单一的二维表现形式,将《中图法》中的语词、概念及其关系转化为图形、图像等比较直观的视觉形式,增强知识组织系统的可读性、可理解性。其中可借鉴欧盟的Renardus项目、OCLC的OverView项目等经验,此外还可以利用本体的编辑工具。
・多维显示。大量使用超文本技术,增加类目间横向关系的揭示,以交叉列类和超文本链接把相关主题联系起来,实现非线性的跳跃。对原有类目结构实现一个类目的多重划分,增加检索人口,例如,“能源工业”的类目,在展示的时候可以把《中图法》中所有与“能源”有关散列在其他大类中的类目进行有效链接。
3.5 加强与知识组织工具和应用系统的集成和融合
随着信息环境、信息数量、信息需求的变化,人们发现,必须多个知识组织工具配合使用,才能发挥信息组织的最佳效能,因此,网络环境中的《中图法》要注重同其他知识组织工具的兼容互换,即互操作,同时网络环境中的《中图法》只有更好地应用到各项实际应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所在,分类法的模块化成为各项应用系统能否方便集成的前提。
・与其他知识组织工具的兼容。国外LCSH(《美国国会图书馆标题表》)、UDC等大型分类法在组织网络信息资源的时候,将DDC的类号与OCLC数据库统计匹配,实现DDC与LCSH的一体化,为每个DDC分类号提供5个最常用的LCSH标题词对应起来,提供附加的标引用词。因此,在进行《中图法》对网络环境适应性改造时一方面要以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为基础,加强与《汉语主题词表》以及其他主题词表的联系,促进利用各种检索语言之间的兼容性,及时地为分类法增加一些新的主题概念;一方面要及时更新分类法类名用词,及时增加时新的人口词,方便用户从自然语言角度使用《中图法》;另一方面,《中图法》要努力实现对DDC、UDC以及其他专业类表的兼容互换,脱离语种的限制,更好地组织和检索网络信息资源。
・与应用系统的集成。《中图法》在适应性改造中要注重分类表的标准化和模块化,精心设计分类表的接口,使得分类表能够方便地嵌入到各种应用系统中,同时也能够为各种Web应用服务所集成。例如,可以无缝地嵌入到网络数据库的信息资源组织,可以根据自身资源特点方便地为其进行二次协作开发,为社会团体和企业提供共建共享服务。
3.6 推出图书分类法的网络版
《中图法》目前已经普遍应用于国内各类图书情报机构的信息著录中,但是在组织网络信息资源中的应用还寥寥无几。这说明以《中图法》为代表的传统分类法在网络资源组织中的优势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和认同,当然除了《中图法》自身存在的问题外,尚
未有网络版问世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中图法》电子版的问世已经为网络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借鉴DDC、LCC和UDC等国外大型分类法的经验和做法,尽快推出网络版,这将有利用促进分类法在数字图书馆和因特网中的推广和应用。
《中图法》网络版必须对现有的结构、体系、标记等进行重大改造。
・为分类法的浏览和检索提供完备的解决方案,提供丰富的自然语言检索入口,综合运用多种检索方式,提供形式多样的结果显示,结合网络用户的特点,综合运用超级链接、不同颜色和可视化技术来设置更加人性化的界面,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允许添加类目评注,提供有关数据的显示和隐藏。
・提供便捷的标引界面,也即号码配置功能。众所周知《中图法》的复分、仿分往往容易出错。在网络版中,可以提供智能的分类号编辑区,加强主类表同复分表之间的联系以及类表内相关类目的联系,如遇到复分、仿分的类目可以智能跳出相关的结果供用户选择,或者给用户提供相关类目,降低使用难度。
・加强《中图法》网站的建设,定期更新和维护。在网站中增加关于《中图法》的交互式动画演示系统,增强与用户的互动,如建立用户讨论区,建立相关的博客等。网络版更新较快,可以不断推出对印刷版的更新和补充内容。
・可以考虑在网站中推出繁体字版和多语种版本,便于海内外同行了解和熟悉《中图法》。
・在《中图法》网络版中增加链接OPAC的标引和检索接口,便于查看相关的标引记录,供标引过程中参考。
3.7 构建维基式的开放服务平台
《中图法》与其他传统分类法一样,修订周期长,速度慢,成本高,难于满足网络信息环境的需求。网络环境中的《中图法》的修订必须从用户的认知角度、思维方法和使用习惯出发,使得《中图法》逐渐走出“阳春白雪”,能够更加“亲民”为普通用户所接受。因此。通过广大用户的协作式参与其改造和修订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
维基百科从开始创立到形成规模,用了仅仅4年的时间完成了109种语言97万条目的建设,主要是因为它强调了用户的参与性和制定了规范的模板,方便各种层次人员的协同操作,充分调动广大网民的参与积极性。因此维基模式为分类法的修订和维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范。
以往分类法主要靠分类法编委会闭门修订,部分听取用户的意见和反馈,因而修订旷日持久,与迅速增长的知识组织的需要不相协调。《中图法》对网络环境的适应性改造应吸取维基百科的开放模式,面向社会团体和个人,构建一个维基式的开放服务平台,鼓励广大用户积极投身分类法的修订和改造,接受社会团体和个人对分类法的维护意见和方案。通过维基百科似的权限管理系统与版本恢复机制完成对分类法内容的版本维护,最大程度地考虑用户的使用特点和思维习惯,充分体现《中图法》在网络环境中的实用性和社会性。
网络环境概述范文4
关键词:虚拟化环境;网络安全;监控技术
引言
现阶段,虚拟化技术被广泛应用,其在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IT环境欠佳以及服务器整体投资较大等问题方面作用明显。在虚拟化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条件下,加强虚拟化环境下的网络安全监控被极大程度地重视,而这也是本文讨论与阐述的重点内容。
1虚拟化技术的概述
虚拟化技术属于云计算技术,整体来看该技术占据核心主导地位,先进性明显。虚拟化技术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计算机硬件资源不足的窘况,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虚拟化技术安全可靠,利用率高的特点使得服务器的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服务效果得到改善。现阶段,虚拟化技术主要被分为三个方面,即完全虚拟、部分虚拟和操作系统虚拟。而根据抽象层次的差异性,虚拟技术又可以被分为硬件级、指令级、编程语言级、操作系统级和运行库级五个层面。五个层面存在差异性,但是本质上都是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以供上层使用。
2虚拟化环境下的网络安全监控技术应用现状
现阶段,虚拟化环境下网络安全监控技术的应用被广泛接受与重视,随着使用程度的不断深入,网络中的数据信息量不断增大,重要等级不断提升,伴随网络系统功能性与便利性的提高,也出现了一些能够威胁数据信息安全的系统因素。传统的网络安全监控技术更新较慢,自适应能力不足,很难过滤或防御如今的威胁因素,因此使得网络安全监控技术形同虚设,不能起到良好地安全监控作用。虚拟化环境下网络安全监控技术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传统网络安全监控技术的不足,强大的信息数据分析能力,使得虚拟化环境下网络安全监控技术能够自适应用户,从而不断提高对网络威胁的过滤与防御水平,防火墙、入侵检测技术等都是基于虚拟化环境下网络安全监控技术的具体应用形式。在进行虚拟化环境下网络安全监控技术的应用设计时,要遵循安全性与有效性原则,防止虚拟管理器自身出现漏洞或受到外界攻击的基础。具体区分,可以将虚拟化环境下网络安全监控技术的应用分成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其中内部监控主要是针对内核模块的异常情况,对异常事件进行拦截,虚拟管理器在管理多个虚拟机加载内核时,以此保证绝对的网络安全。外部监控更加强调对虚拟机的合理使用,以提高对异常事件的拦截效果与异常事件的检测效率[1]。
3虚拟化环境下的网络安全监控技术应用问题及对策
现阶段,虚拟化环境下的网络安全监控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即内核可加载模块与应用进程。具体来说,当网络入侵发生时,内核可加载模块被默认为存在状态,入侵程序会对内核的数据与信息进行修改,从而达到改变内核控制流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内核可加载模块的隐藏属性,使用户无法及时发现与察觉其的存在,这也就导致入侵发生时网络安全受到的威胁性提高。在应用进程方面,当网络入侵发生时,应用进程会在网络系统中被感染,从而使得网络系统中出现异常情况,正常行为发生变化。由于网络安全监控工具普遍与被监控对象属于同层次水平,甚至有些被监控对象的使用权限层次水平要高于网络安全监控,一旦这部分程序受到入侵,那么网络安全监控工具将被绕开,无法发挥作用,使得网络系统内部遭受破坏,直接导致网络安全监控的瘫痪失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内核安全,改善内核可加载模块数据信息完整度至关重要,这是由内核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核心地位所决定,也是由内核由代码和数据组成有直接关系。在具体进行虚拟化环境下的网络安全监控技术应用时,要注意通过建立并不断优化完善完整的内核可加载模块保护系统以降低内核不稳定性带来的影响,避免出现内核核心数据被篡改导致的网络安全监控系统失效的情况。再者,多数“恶性”内核可加载模块具有隐藏性,使得其入侵的行为极为隐蔽,其隐藏的途径大致可以概括为先将模块加载至内存中,在保存不卸载的状态下,将自身从内核可加载模块列表中删除,由此制造网络安全监控的盲区,造成网络安全监控系统的真空地带[2]。现阶段,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技术方法是交叉视图对比法,该技术也被看做解决内核可加载模块隐藏性的最佳对策。具体使用方法是在虚拟机监控器权限下,对网络安全监控系统中的文件进行访问,以获取不可信内核可加载模块信息列表视图,而可信内核可加载模块信息列表视图即为虚拟机监控器层次视图。在内核模块的创建与卸载操作中,系统会经调用实现资源的获取与分配,这也就证明了虚拟机监控器的拦截作用可以构建层次视图。在此操作下,可以将可信与不可信视图进行交叉对比,以此发现隐藏的内核可加载模块,从而及时发现入侵行为,解除安全威胁,确保网络环境安全,使得网络安全监控技术发挥作用。
4虚拟化环境下的网络安全监控技术应用的创新方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化环境下的网络安全监控技术应用也出现了新的研究方向,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3]:4.1实现虚拟化环境下的控制与转发分离实现虚拟化环境下的控制与转发分离,其本质是解耦,即对转发分离架构进行有效控制,并将控制所用到的系统逻辑从网络设备中引出。在此基础上实现的虚拟化环境下的控制与转发分离,反映到网络交换设备运行方面即意味着集中控制器将主要参与到网络地址的学习当中,并最终由网络交换设备实现数据信息的下发至相应路由器。
4.2实现网络安全监控的独立服务
现阶段,网络安全监控多数是集成于交换机或者路由器之上,常见的集成网络安全监控功能包括网络数据统计、NAT、防火墙等。而在未来的创新应用当中,虚拟化环境下的网络安全监控技术需要将网络安全监控服务进行独立,独立于交换机与路由器之外,从而在解耦控制与转发的条件下,提升控制的灵活程度与数据转发的更加高效。而且,基于此,基本可以实现对虚拟机网络连接状态下的独立安全管理,实现流量监测、数据信息分析、状态持续跟随。分区隔离等功能。
网络环境概述范文5
购买推荐
在网络营销中,网络只是工具,营销才是目的。工具要为目的服务。该书的重点是分析目标客户的需求和行为特征,有针对性地制定网络营销策略,通过国内外成功企业的应用案例分析,寻找规律。图书分析师庞敏丽认为该书可作为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层次学生以及各类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研修班的教材或参考资料,也适合各类企业管理者、市场推广和营销策划人员、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等。
通过对生意宝旗下比购宝(Boogle.cn)——“网络购物第一站”收录的博库书城、淘宝网、京东商城、亚马逊、当当网、拍拍网、文轩网、中国互动出版网、99网上书城等众多含图书销售的网站,价格搜索显示,目前,当当网该书为最低价,推荐购买。
目录
第Ⅰ篇 网络营销概述
第1章 网络营销的沿革与发展
第1节 网络技术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人们信息获取模式的改变
第2节 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第3节 网络营销及其发展
章末案例
第2章 网络营销的定义、功能、应用环境与技术基础
第1节 营销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性
第2节 网络营销的概念与发展
第3节 网络营销的应用环境与技术基础
第4节 网络营销运作模式及体系创新
章末案例
第Ⅱ篇 e时代的营销传播
第3章 网络环境下的企业营销传播模式
第1节 营销的两大目标及其实现途径
第2节 网络环境下的企业营销传播模式
第3节 大众快速消费品的典型案例分析
第4节 工业用品行业的典型案例分析
章末案例
第4章 理念传播与消费趋势引导
第1节 客户及购买模式分析
第2节 理念传播对消费趋势的引导作用
第3节 以营销策划传播经营理念,引导消费趋势
第4节 网络营销的应用模式
章末案例
第5章 网络营销的驱动模式
第1节 关于企业营销策略定位的争论
第2节 柯达公司网络营销策略分析
第3节 驱动市场型的网络营销策略
第4节 营销理论及关注重心的转移
第5节 营销策划中的定位与引导问题
章末案例
第6章 以服务捆绑营销
第1节 强生公司网络营销策略分析
第2节 以人为本、满足需要是捆绑营销的前提
第3节 强生公司网络营销模式在中国的发展
第4节 网络加速了营销策略的演化进程
第5节 以营销实践创造市场,拉动需求
第6节 中小企业的网络营销战略
章末案例
第7章 增值服务
第1节 增值服务的基本概念
第2节 现代信息服务模式及其在营销中的应用
第3节 类似网络增值服务方法的发酵与延伸
第4节 创新思维和差异化战略
章末案例
第Ⅲ篇 营销网站创建
第8章 企业营销网站的创建与运作
第1节 网站创建的一般过程
……
第Ⅳ篇 网络环境下的营销传播与动作方法
网络环境概述范文6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教学观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03-0029-04
中图分类号:G642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要求掌握TCP/IP协议族中的IP、TCP和相关协议。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计算机网络课程比较难学,甚至有学生不知道计算机网络到底学什么?分析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学生对课程学习目标不明确,剔除教师的因素,主要是由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造成的。笔者讨论了如何将结构主义教学思想引入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之中,从而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高计算机网络教学效果。
1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逻辑主线及特点
简单地说,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网络是由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组成的能够进行通信的系统。而计算机网络就是处理有关计算机通信的问题。
因此,计算机网络课程主要讨论的就是计算机之间如何通信的问题。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由以下设备组成:计算机、通信线路、通信设备,以及网络协议。其中,通信线路多样化,有双绞线、光纤、电缆,甚至还有电话线;通信设备生产厂商也有很多,所用内部技术也不尽相同。甚至连计算机也是多平台、多体系结构。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实现相互通信,需要有一套“规定的动作”,即一套协议。
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遇到的问题是:通信线路、通信设备、通信技术均各不相同。为此,计算机网络采用分层思想来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借助通信技术,解决通过通信线路的通信问题;然后,通过IP协议解决网络之间互联的问题;最后,通过在IP层之上的传输层协议,解决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问题。
解决了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问题之后,接着研究几种重要而经典的应用,它们是域名系统、万维网和电子邮件,以及网络管理。其目的是方便人们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为人们通过计算机网络共享资源提供直接可用的工具。而前面讨论的传输层、网络层是为这种资源共享和通信提供一个基础。这就是应用层的内容。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学习内容与计算机在不同环境下进行通信所要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大致可分为在局域网、因特网和无线环境下的计算机的通信问题。其核心内容是局域网技术和TCP/IP协议栈,即因特网技术。其内容包括通信基础、应用层、传输介质特性和网络安全技术。整个课程内容包括通信学科方面和计算机方面的内容,更多的是讨论各种协议的原理,这是计算机网络所特有的内容。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涉及学科多,且所讨论内容与典型的计算机学科课程如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有很大区别。其典型特点就是内容看似分散、无中心,涉及面广,但有一条逻辑主线可以遵循:即围绕计算机通信的不同环境来讨论相关技术问题,特别是重点讨论TCP/IP协议族。
总之,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以上述所讨论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所遇到的技术方面的问题为线索来组织教学内容。
2 结构主义教学观下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
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观认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他要求‘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他所谓的学科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态度和方法。而所谓‘掌握事物的结构,就是允许许多别的东西与它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它。’”
为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基本结构,典型做法是以ISO的OSI七层模型来分层讨论计算机网络。这给初学者一个可以借鉴的模型,有助于掌握知识重点。
在新课程引入这种基于分析的方法时,如果不考虑计算机网络课程本身特点,不加以其他辅助措施,可能会造成学生初学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对课程的学习目标不明确,给后续学习带来困难。
传统的课程介绍方法是大概介绍要学习的内容和学习方法,可是在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印象还只停留于上网、游戏的阶段时,该方法并不能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所学内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为此,我们紧紧抓住计算机之间通信的数据流或信号流,并以其为线索,粗线条地将上述计算机网络知识的逻辑主线介绍给学生,以便有利于学生初步构建起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的主干结构。同时,我们还以园区网拓朴图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建设的网络及其中用到的设备和作用,将课程主干内容串起来。这种方法较传统的课程内容介绍方法,具有如下优点:①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会超出其已有经验,因而引起对新内容的好奇和兴趣;②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目标有所了解;③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学习可以借助这种系统性的方法,加深对计算机网络具体知识的整体性理解。
这就是在课程整体内容上的结构主义教学观:先引入性地将整个课程内容作简要介绍。
在具体章节教学上,按结构主义教学观,首先介绍所学内容基本结构,然后是该知识模块在整体中的位置及作用。如在组织“PPP协议”的教学时,首先,必须理清这个协议所用的网络拓朴结构:计算机通过点对点信道接入网络;其次,了解这段信道通信存在什么问题。重要的是,在组织教学时把PPP协议相关知识组织到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知识中,而不是孤立地介绍“PPP协议”的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掌握。
在引入了课程知识逻辑主干之后,课程后续内容的学习就比较好组织了,而且也符合结构主义教学观点。关键是使学生了解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较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3 教材对教学内容引入的做法
文献2在第1章“概述”中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因特网概述、因特网组成、计算机网络的类别、计算机网络的性能和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同时将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技术在概述中说明。“概述”中并没有对计算机网络的逻辑主线加以说明。因此,对于初学者,这样的介绍使其学习难度增加。
文献3在前言部分简要叙述了各章标题,在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中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计算机网络定义与分类、计算机网络结构、计算机网络的拓朴构型、分组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典型的计算机网络、网络计算研究与应用的发展,从历史和系统的角度对计算机网络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但对于初学者,要他们一开始就学习分组交换技术,特别是对于毫无通信背景知识的计算机专业学生还是比较困难的。
文献4在前言部分介绍了各章主要内容,以此作为指路牌,将全书编写方法作了介绍,这有助于读者了解全书大概内容,帮助读者确定学习目标。并且在第1章讨论了现实构建网络的要求、方法,以及计算机通信的特殊问题: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概述着重从原理上来说明网络技术。对于初学者而言,缺少比较直观的、能使之建立起有关计算机网络的“认识结构”的内容。因此,会给初学者留下许多的“为什么”,不利于建立起整体性的初步的认识。
文献7在前言中也对各章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在第1章的介绍中,概述了计算机网络的使用、网络硬件、网络软件、参考模型、网络实例、数据通信服务实例、网络标准化等,最后一节概述了全书轮廓。作者在第1章花了大量篇幅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历史和应用。文献7没有明确给出计算机网络要学习的主要内容,而且有些内容的介绍比较突兀,使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感到比较难懂。
从上述国内外影响比较大的计算机网络教材对学习内容的介绍与引入的情况来看,各有特点。有些教材先为初学者作一些概述性的介绍,有些教材从内容的广度和实用性进行了说明。从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观点来看,那些对计算机网络整体性、框架性的介绍更有助于学生形成对计算机网络学科知识的初步的、整体性的图像,更能让学生明白要学习的内容,减轻了初学者的学习难度。根据结构主义心理学说,这有助于学生主观上形成一种新的对计算机网络的“认知结构”。
4 课程内容引入的合理性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问题有界定清晰的问题和界定含糊的问题。如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属于界定明晰的问题,学生学习这样的课程很清晰其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像计算机网络这样的课程,其内容就比较含糊,学生对于这样的课程,学习目标不是一目了然。因而,课程之初的引导与概要性的简介尤为重要。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观的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心理学。结构主义心理学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不是什么“尝试错误”的过程,而是主观上有一定的“认知结构”,并以图式、同化、调节和平衡等形式表现出来。
对于刚开始学计算机网络的学生而言,对网络的感性经验很少,并没有很多机会看过网络中心,接触过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网络设备。他们接触的网络可能主要是家里通过ADSL上网或网吧上网,对网络的“认知结构”非常局限。因此,老师需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概念教给他们。
在课程学习之初就将课程主要内容介绍给初学者,不但可引导他们建立起初步的对计算机网络不同于其感性经验的“认知结构”,而且,还能引起初学者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这样一种介绍给初学者提供了将课程内容串起来的逻辑主线。
“儿童的智力发展表现在内部认识结构的改组与扩展,它不是简单的由刺激到反应的连接,而是在头脑中不断形成、变更认知结构的过程”。“认知结构”的改变最终需要由学生主观努力才能完成,但这种富有启发性的介绍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助于他们从原来的认知结构向新的认知结构的迁移。
因此,用上述计算机网络的逻辑主线来引入课程主要内容,不但没有违背循序渐进的原则,反而为循序渐进地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建立起初步的框架;而且也符合结构主义心理学所揭示的人的学习过程。这样一种在课程学习之初即引入课程主要内容的做法,还可以用于其他界定明晰的学科的学习中。
5 结语
我们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之初便引导学生明确计算机网络知识的逻辑主线,教学效果较好,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而且学生对后续内容的学习也有了比较明确的学习目标。在课程后续学习中采用结构主义教学观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张基温,基于知识和能力建构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3,23(12):54-55。
[2]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5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36。
[3](美)拉里L·皮特逊,布鲁斯S·戴维,计算机网络:系统方法[M],叶新铭,贾波,等译,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54。
[4]吴功宜,计算机网络[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35。
[5]教育部人事司组编,高等教育学[M],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47。
[6]管萱,结构教学观在小说教学中的运用[J],青年文学家,2011(17):22-24。
[7](美)安德鲁S·特南鲍姆,Computer Network[M],影印版,4th ed.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