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生命的理解和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生命的理解和意义范文1
关键词:思想;教育;建构性;主体;价值观
价值取向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其本质和价值的确定性追求和方向性规划,其政治引领、价值导向、凝聚和整合社会力量、团结和组织队伍、动员和鼓舞的功能和作用,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人们的行为起着重要的支配、调节与定向作用。新时期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建构,可以提升思想教育的生命力。促进思想工作内化、转换与生成,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理念与范式的转换的保证。
一、理性认知生命的多重性,建构认知过程的“主体调节价值”取向
人是以生命的方式存在的,人的生命活动有自己的意志和意识,这就决定了人的生命具有多重性。人的多重性决定了产生、服务于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人的多重需求,在认知过程中以人为本,突出思想教育的主体调节价值取向,注重教育对象根据认知环境进行自我改造、自我升华、自我超越。(1)主体调节价值取向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命之间相互发展的始然。生命存在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前提条件,离开生命一切将无从谈起。(2)主体调节价值取向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命之间存在着内在逻辑关联的必然。(3)主体调节价值取向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命之间意义寻求的内在关联必然。人对自身生命价值意义的追寻,构成人生的“终极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思想品德发展的一种活动,人通过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展开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对生命的眷顾、对意义的追问、对价值的思索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产生的一个深层动因,也是其所以获得不断发展的一个内在依据”。而这种“内在”追寻,通过主体自我调节,不断地发现“关联”、构筑“关联”,可以有效地帮助主体对生命意义寻求得以生成。
二、理性认知生命的完整性,突出社会交互价值取向
人存于世界,是一种完整性的存在,人之生命完整性意味着人的终极圆满存在,是人们对肉体和精神、个体性和社会性和谐统一的永恒追求。思想教育价值建构的积极意义不仅体现在认识论上主体调节价值取向建构,更应是一个同他人交互作用实现的社会价值建构,即关注生命的完整性,突出个体与社会的沟通、实践和交互能力提升。(1)社会交互价值取向是生命完美和谐性的要求始然。人之生命完整性体现了完美和谐性,具体地说,完整性的最终完成,就是主体和客体、理想与现实、个人和社会的最终统一。正因为如此,生命的完整性呼唤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价值指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突出对人与社会的交互,引导生命走向完整,走向丰富,走向意义。(2)社会交互价值是生命完整性未竞状态的要求始然。人之生命完整性始终是一种未竞状态,是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创造、自我超越的过程。实现人的完整性是一种生命活动过程,是人的个性生活得到全面的、不断丰富和完整的过程,人的生命过程实际上是处于不断超越的过程。(3)社会交互价值是生命完整的德性存在要求始然。生命完整性生成的基础是具体的社会历史实践活动,置身于一定现实情景之中的个体总面临着肉身性的需要与精神性的追求、个体性的需要与社会性要求之间的差异与冲突,保持两者之间适度张力,就成了个体德性生成、社会道德教化的基本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就是凭着道德而成为人,德性乃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属性。
三、理性认知生命的独特性,培养个体理解价值取向
对生命的理解和意义范文2
高职语文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文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之外,渗透生命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其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满足教育教学要求。高职学生不仅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还要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具备强烈的生命意识,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对自己和他人负责。而语文教学具有丰富的素材,能帮助学生树立生命意识,让学生通过学习后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更好完成教学目标。
(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高职学生的人生阅历不足,生活经验欠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在困难面前容易被压倒。而采取有效措施,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更为有效的融入课堂学习当中,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利用教材的相关内容,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让他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让学生更好融入生活和学习之中。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更好融入生命教育,任课老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合作学习法、情境教学法等现代教育教学方式,让学生更为有效的融入课堂活动当中。提高思想认识,调动对高职语文学习的兴趣,通过相关内容学习,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抗挫折能力,做好心理调适,端正生命意识,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
二、高职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对策
很多任课老师认识到生命教育的意义,但由于教学方法不到位,管理制度没有落实,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制约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为改变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完善措施。
(一)提高任课老师修养。任课老师应该加强自身修养,不断丰富科学文化素养,增强生命意识,挖掘教材的相关素材,将这些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任课老师首先要具有较强的生命意识,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内心充满责任感,对学生和同事要尊重。并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和课堂组织能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满人文关怀,让学生感到关爱和热情,从而在教学中更为有效的渗透生命教育。
(二)发挥教材文本作用,唤起学生生命意识。高职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要善于挖掘其中丰富的素材,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高职教材中有丰富的内容,很多作品闪烁着生命光泽,为渗透生命教育创造良好条件。例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通过对老人捕鱼经历的描写,与自然搏斗场景的描写,展现了老人那种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的精神和作风,通过细细品读,再加上任课老师的解释和说明,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顽强、尊严和伟大。让学生学习之后,提高对生命内涵和意义的认识,更加敬畏和尊重生命。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赞扬老人崇高无私的精神,表达他们拥有美丽的心理体验。通过教材文本这些内容的学习和引导,让学生对生命有更为全面细致的了解。同时也有利于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三)细细品读课本,欣赏和热爱生命。对教材文本,在感知和认识生命的前提下,要对课本进行仔细阅读,感受和欣赏生命的美好,珍惜和热爱生命。对语言优美、富有情韵的作品,要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在阅读中升华对生命的认识,更为深刻的体会生命的意义。例如,仔细阅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通过对母爱的描写,体现母亲的善良、伟大,让学生感悟人间真情,对生命中的美好事物有更为全面的理解,对人性之美也有更为深入的认识。沈从文《边城》这节内容学习时,通过对话和交流,对课本内容细细品味,学生能深刻感悟到其中至真至美、至善至纯的人性,深化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也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四)拓展延伸阅读,构建生命价值观。结合课本内容,进行适当拓展阅读,对生命教育进行适当延伸和拓展,引导学生探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深化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学习时,可以穿越时空的形式,让学生给海子发短信,“海子,我想对你说...”,让学生增加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深化对诗歌主题的认识。并学会怎样面对挫折,笑对人生。更好指导日常行动,让学生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坦然面对,有效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
三、结语
对生命的理解和意义范文3
一、合作探究,认识生命的意义
生命教育的现实目标就是要认识生命的意义。而生命的意义源于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价值的理解。教材不仅是文本性的,更重要的是要进行体验。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散落在课程中的生命教育内容进行提炼和挖掘,并将生命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教学时可以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例进行分析,对生命的意义有所感悟。如学习《窗》这篇文章时,通过对“靠窗的病人”和“不靠窗的病人”心灵的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使学生明白“靠窗的病人”尽管自己的身体承受着巨大的折磨,但依然把美好的东西带给病友,相比之下“不靠窗的病人”为了能够看到窗外的“美景”,对自己的病友深夜发病见死不救,因个人私欲而葬送良知。当“不靠窗的病人”如愿以偿得到靠窗的位置时,他发现竟然只是一堵光秃秃的墙。他的心灵会受到怎样的煎熬,结局会怎样呢?假如此时病房里再住进一个病人,他会如何做呢?同学们经过多种结果的设计、讨论,情感受到了极大的震动,明白了人必须学会关爱他人,关爱他人就是关爱自己。再如在学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名著时,把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面对人生困境的事迹讲给学生听,用真实的人物事迹来打动学生,从而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同时,认真地讲析小说中保尔•柯察金的英雄事迹,让学生学习保尔面对挫折时的坚强意志和对理想追求的坚定信念。这样一来,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发现了这些不平凡人物生命的独特之处,进而提升了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二、情感激发,懂得生命的可贵
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关键在于对生命的理解及态度,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语文课堂应该为生命教育营造一个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教学氛围,而文学作品中往往暗含着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生动范例。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所讲述的就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史铁生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在这种情况下,“死”似乎成了他唯一的出路。然而,他问:“人应该怎样看待生命中的苦难?”文中提到了地坛,地坛很荒芜,却并不衰败,因为有一群卑微的小生物按照自己的生存法则顽强地生活着。正是地坛中蕴含的这种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让史铁生对生与死有了深刻的感悟,明白了“人为什么活着”和“怎样活”。双腿残疾的史铁生在生与死的挣扎中重新唤起生命的意识并成为一名文坛巨人的实例,让学生明白:人应该怎样去面对命运和苦难。苦难增加了生命的厚度,赋予生命凝重悲壮的色彩,自然使学生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激励。语文教学就是要引领学生去细细触摸人物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生命意识不断得到增强。
三、体验友情,感悟生命的快乐
一个人的一生必然会有一些朋友。真正的朋友不仅可以同甘共苦,而且可以帮助自己解决许多人生旅途中的困难和麻烦。一个人的成功或多或少地与朋友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可是现在常常听到一些老师在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同学之间常常为一点点小事弄得面红耳赤,甚至出手伤人。所以在语文课上引导学生体验友情带来的快乐也很有必要。如《掌声》这篇文章中,同学们的掌声让腿有残疾的小英走出了困境,鼓起了生活的勇气。通过学习,学生感悟到了同学之间的友情是那么的美好,也明白了“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又如《番茄太阳》这篇文章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双腿残疾的人,原本心情无比黑暗,对生活失去了热情,但是在与盲童明明的相处中,渐渐被明明的开朗乐观感染,心一点一点地温暖起来。特别是当明明说愿意把自己的双腿给她时,她的泪哗地一下流了下来,彻底被感动了。可以说是明明的友情让她冰冷的心温暖起来,重新对生活充满信心。通过朗读与感悟,学生体会到了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也极大地增加了生命的快乐。
四、品味赏析,延伸生命的价值
生命是一个过程,自然会遇到许多艰辛、挫折和困顿,这和欢乐、幸福一样,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同学们欣赏生命、体验生命,在烦恼之中关照烦恼,在痛苦之中觉醒痛苦,在悲哀之中超越悲哀,在顿悟之中找到开启未来之门的钥匙,使生命过程始终保持着坚毅的心情、旷达的气度和庄严的胸襟。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的结尾处写道“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作品中的主人公通过对闰土和自己不同人生际遇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旧中国必将走向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小桔灯》一课中,虽然小姑娘目前的生活遭遇种种不幸,但她仍然坚信生活的美好,正是这种人生态度,鼓舞着她勇敢、乐观地去面对生活。教师通过让学生品味赏析文学作品中的伟大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勇敢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和失败,使自己的生命价值得到无限延伸。
五、联系生活,书写人生的乐章
人生的生命价值究竟该如何体现?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和思索的问题。教师除了在语文课程中挖掘生命教育的内容外,还可以在课外阅读、写作训练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从而扩张生命的宽度,锻造生命的厚度,挖掘生命的深度。现实生活中,有学生因不忍父母负担过重而吞药自杀,有学生因家境贫寒产生自卑心理而卧轨自杀,有学生因家长禁止玩游戏机而自杀……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报道,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深入讨论,让学生思考信仰与生命的问题,懂得如何尊重生命、对待人生,引导学生追求生命的价值。作为教师,有责任让学生都能在健康积极、充满热情的学习中丰富生命的内涵,延伸生命的价值,从而书写华丽的人生乐章。
对生命的理解和意义范文4
在教育学领域内,已有的生命意义研究主要体现在生命意义的内涵、生命意义失落的原因和追寻生命意义的对策三个方面。
1.生命意义的内涵
对于生命意义的界定,学者们的侧重点不同,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是站在普遍人类学的立场上,认为生命意义即是对“我是谁”问题的追问,需要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得以实现。Frank认为,在生命历程中,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特殊的天职或使命。生命意义是某一个人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生活的特定意义,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它展现在追寻和实现个体独特的生活使命之中,这种生活使命是对现实生活中随处所能预见的状况的回应,进而借此实现自我的终极意义。Fabry将生命意义分为终极意义和此刻意义,终极意义是指诸如“神”“道”“自然”等之类的超越人类且无法被验证的律则。对于终极意义,我们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能否达成;此刻意义指每个人生命的每一瞬间有待实现的使命。董喜才认为,只要人类存在着,就必然要求其存在状态更加完美、更符合人的生命发展需要。这种客观需要便赋予人生一种天然的使命,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承担起这一使命。他指出人生的意义包括三个部分,即个人对自身生命、对他人和对社会的意义。第二种是站在社会学的立场上,认为生命的意义即是价值,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得以体现。比如国外学者Crumbaugh将生命的意义界定为一种目标,它能给予个体存在以方向感和价值感,且通过目标的实现,个体可以获得一种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的认同感。Yalom认为,生命意义由两部分组成:
①宇宙生命的意义(cosmicmeaning),是指宇宙中有一种超越个人之上或之外的、非人类所能够理解的、不变的规律。
②世俗生命的意义(terrestrialmeaning),即个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生命是有目的、有价值的。唐晓鸣认为,有生命意义意味着个体能体验到生命存在的价值或乐趣(意思),有了它就意味着个体找到了生命存在的理由和意义。高德胜指出,生命的意义不是解释和说明所能够建构的,生命意义需要创造,是人类永不停歇的价值追求。刘颖洁认为,生命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如何去创造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第三种是站在个体生存的立场上,认为生命的意义是活下去的理由,尤其是在个体遭遇困境时,认为生命意义便是使人面对不幸时的精神支撑。Hedlund认为,生命意义是个人存在的理由,当个人能认识到自己的生命意义时,就会觉得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感到有力量。董文香、陈秋婷和马慧玲等同样把生命意义理解成个体生命存在的理由,它是用来回答“生命为什么而活”的问题。
2.生命意义失落的原因
对于学生生命意义失落的原因,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看法。万荣根从内外因两方面分析了学生生命意义失落的原因,从外因来看,物欲膨胀的社会大背景使得教育倾向于传授“何以为生”的本领,缺乏对学生进行“为何而生”的教育。从内因来看,学校管理者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诸多强制性要求和缺乏弹性的管理手段,压抑了学生的思想和个性;教师把教学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和职业,没有体认到教学是一种承载生命的事业,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少学生信奉“知识就是金钱”,难以从学习中获得多方面的滋养,不能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生命世界。易元祥和陈金江也同样指出了教师和学生的传统的教学观和学习观是生命意义丢失的主要因素。杨先花从教学模式的角度,提出了学生生命意义缺失的几点原因。一是教学模式自身存在问题,比如理论水平不高,评价标准不当和概念界定的物化。二是人们对教学模式认识不当,将教学目标理解为学生知识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培养,将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曲解为如何快速高效地促进学生成长。三是教学模式的实施存在问题。譬如功利性过强,流于外部形象的表演和照抄照搬现象严重。何孔潮和杨晓萍从课程实践方面阐述了生命意义丢失的原因,主要有课程目标的虚化,课程内容的窄化,课程实施的僵化以及课程评价的异化等。周守军从知识的视角,指出确定性的知识极大窒息了研究生知识创新的激情,使学生的生命意义不复存在。梁冠文提出生命意义在评价中消解,指出传统教育评价的五大弊端,即唯甄别独尊、唯功利是图、评价标准单一、量化统整、主体错位,使得教育的生命意义荡然无存。
3.追寻生命意义的对策
目前的研究认为,生命意义主要通过生命教育实现或者侧重于实现个体精神的提升。弗兰克尔认为,有三种途径可以获得生命的意义,创造和工作、体验某件事和通过我们对无法避免的苦难所采取的态度。韩小琼借鉴Frank所提出的追寻生命意义的途径,并结合我国大学生生命意义的现状,提出大学生要通过保持创造价值的恒心、增加爱的体验、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加强适应性教育和重视生命教育来实现生命意义。唐晓鸣指出,教育可以通过让学生有人的尊严感,培育学生积极的生命情感和生命责任感,增加学生的生活愉悦感以及指导学生乐观地直面缺憾来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温乾利从高校德育的视角对生命意义的建构提出了几点建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正确对待人生中的痛苦和死亡;引导大学生对生命意义自觉体认并在对生命的担当中实现生命意义;引导其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提升生命质量。梅萍提出了引导学生追寻生命的意义的几点措施:引导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在省察自我中、在良好的文化熏陶中、在挑战痛苦中以及在创造性劳动实践中开创生命的意义。部分学者也分别从教育的不同方面提出实现生命意义的策略。杨先花提出在教学模式的实施中体现对人的生命意义的追寻,并指出以下几点措施:树立超功利的教学态度;注重教学情感和体验式教学策略的运用;营造充满审美意境的教学氛围;提倡主体参与的教学模式。何孔潮和杨晓萍指出,我们应当对课程实践从生命意义的视角进行再思考:确立基于自我实现的课程目标,倡导回归学生生活世界的经验选择,观照主体间性的教学体验,实施促进生命发展的评价变革。陈振华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提出通过建构理解型的师生关系,来丰盈教育的生命意义。周守军从知识的角度,认为首先要重塑教学知识价值观,将教学作为传播、应用和发展确定性知识和不确定性知识的活动,从知识增长的角度和人的生命意义的角度去设计教学;其次,研究生教学要体现知识的生活性,体现生命成长的意义;再次,不确定性知识观要求教师转换角色,成为学生生命意义体验的促进者。
二、结语
对生命的理解和意义范文5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有关生命教育的定义很多,其中较为全面的是从构建生命教育体系的角度对其定义,即“生命教育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选择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使其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掌握创造智慧的活动。”
生命教育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是肉体的生命,是生命的载体。第二是在大自然环境中的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第三是在社会交往中对生命价值的认可。
二、中学体育课中增加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1.信息化社会的不良信息的冲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近十年以来,全球迈进信息化社会,信息高速流通,各种信息冲击着整个社会,给人们生活带来方面的同时也带来很多的问题。其中教育领域内出现很多新的问题。例如,学生受到不良社会价值观念的冲击、有意无意地接触到不良信息等都给学生的成长带来压力和困扰。
2.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可塑性特征
可塑性是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特征。中学生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也是他们的品德、人格正在形成的时期,各方面尚未成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且尚未定型,极容易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具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特点。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可塑性特点,有利于生命教育的开展。同时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好好利用好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一切与生命有关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如在中长跑练习中,在跑前向学生讲述“极点”和“第二次呼吸”的感受,鼓励学生们努力克服“极点”,挑战“生命极点”,挑战成功后感受第二次呼吸带来的生命魅力。在足球、篮球课上,需要进行激烈的身体对抗,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教育学生既要有求胜的心向,敢于挑战困难,又要尊重别人,在合理范围内对抗,在此过程中体验到尊重生命和挑战困难的感觉。
3.体育教育的本质呼唤生命教育
体育教育的终极指向是人的生命,教育世界根本上来说是“精神的世界、生命的世界、文化的世界”。体育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身体的教育,而应是培育和谐生命的教育,是培育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提升生命意义的个体的教育。
有学者指出,我国的教育指导思想也应该由现在的“健康第一”向“生命教育”提升。正是由于体育教育的最本质的生命特征,要求生命教育回归体育课堂。在生命教育的指导思想下,设计体育课堂,丰富体育课堂的“生命力”。
三、中学体育课中生命教育的几个误区
1.过分强调生命教育,认为生命教育就是体育课堂的全部
在中学体育课中增加生命教育的内容,并不是将体育课中所有的内容都牵强附会地赋予生命的意义,都引起学生对生命的认识,而是在原有的体育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创设性地使之与生命教育发生关联,或者是在生命教育理念下设计与之相通的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体育课教学中的生命教育也是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的过程中实现的,即学生在身体练习的过程中体验生命的真实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并通过多元评价方式使学生体会到生命的成长快乐。
2.偏重生命教育理论,轻视身体素质的练习
有的体育教师由于认识不足,单纯在体育课中增添生命教育的理论知识,空谈生命意义,而学生们却无法理解,不能亲身感受,同时占用过多时间,身体素质练习减少,活动时间减少,从而扭曲了生命教育的意义。
在体育课中施行生命教育,并不是让教师给学生增加生命教育的说教,而是体育教师充分利用体育课中身体练习内容,结合生活常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珍惜生命,从而更好地享受生命。
3.体育课中生命教育内容较少且形式化严重
学校体育课中生命教育的内容较少,主要是体育教师缺乏创造性,习惯于原有的体育教学的流程,很少主动地将体育教学内容与生命教育联系起来,不能站在生命教育的立场去组织体育教学,不能使体育知识生命化。体育教师缺乏将体育知识赋予生命的意识。
体育课中的生命教育内容有很多都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的使学生体验到生命的意义。生命教育内容的形式化与体育教师缺乏创造性有关,体育教师对生命教育理解不深刻,体育课还是以身体素质、运动技术的为中心,体育课中的生命教育只是教师的一语带过,学生无法深刻地体会、反思体育过程中的生命意义。
四、结论
1.我国的信息化社会过程带来的教育问题、学生身心发展的可塑性特点、体育教育的本质等共同呼唤生命教育回归中学生的课堂,增强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感,提高学生爱护生命的意识。
2.目前中学体育课中的生命教育内容形式化严重,体育教师对生命教育的理解不深刻,仍然继续以身体素质和技术学习为核心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樊启学.谈生命视野下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13,(18):123-124.
对生命的理解和意义范文6
【关键词】语文;生命;意义价值
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生命教育,通过思维的启发让学生活动生命的体验,从而切实感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这样,中学生才能真正领会生命的内涵。
一、依托文本,丰富生命教育的内涵
苏教版初中语文新教材中,很多文本内容都涉及到生命意义的阐述。而语文教学的本身也十分重视对人的生存状态与生命价值的思考,这正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内涵的契机。例如:在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就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再现诗人的生活背景,并且把诗人的人生经历通过图片与文字的结合呈现给学生。这样,师生们就能深入分析诗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慨。原来:诗人生活的年代正处在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时期。此时的诗人的家庭生活与自己的仕途十分的艰难,正是这样的生存意识唤起了他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同时,通过诗歌的疾呼来反映当时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疾苦。这样的疾呼,让底层百姓生存状态通过诗人的思想情感的倾泻,从而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教学中我们紧紧的依托文本,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集体的交流与讨论后,得出这样的共识:“人的一生中应该让有限的生命表现出应有的价值。”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开展不同的生命活动中可以有效的构建学生的生命意识,从而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紧紧的依托文本并尽可能的开拓语文教学视野,从而加深学生对生命意义的体验与感悟。
二、合作探究,阅读中咀嚼生命价值
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在“完形―顿悟”学说中说过,学习活动不是盲目的尝试,而是在合作与探究的过程中进行知识实质的构建。所以,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有意识的把蕴含在文本中的生命意义的教育内容通过引导学生咀嚼,并在合作与探究中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例如: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作品中典型人物或者典型事例开展分析,促进学生在探究中感悟生命、体验生命。在教学鲁迅先生的《故乡》时,就引导学生对结尾句的“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告诉我们,作者对闰土以及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深层的思考。那就是虽然在旧中国贫穷落后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对社会的不断改良,劳动人民一定会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好。正是这样的坚定信念,所以作者认为“路”通过努力,是一定可以走出来的。作为今天的中学生,怎样选择合适自己的人生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交流讨论,从而咀嚼生命的价值与内涵,进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三、引导体验,领悟生命教育的意蕴
每个人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不尽相同,咀嚼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才能真正的领悟语文学习中生命教育的意蕴。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生命的敬畏。在此基础上,再来进一步理解生命的价值。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体验到生命意义的内涵。例如:在学习过的《斑羚飞渡》时,首先,通过介绍背景知识。然后,收听课文的视频朗读。最后,通过课件展示头羊率领斑羚飞渡崖谷过程。这样,就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营造了特定的教学情境。通过这样的情境再现,再利用问题启发:从班玲飞渡的视频中给了我们什么样的生命启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为什么会逐渐失落了人性?世界上一切的生命价值是平等的,而且生命的灵性是相通的。然而,在动物身上我们仍然可以间接的反映出生命对理想与自由生活的追求。那么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来进一步挖掘人文因素呢?文学作品中反映生命意义的作品太多太多,甚至很多古代神话或者寓言故事中都反映了一些超生命力的力量。通过这样的力量来表现人类生命意识中对自然的认识,进一步体现了人类要征服超自然的愿望。如《愚公移山》中的主人公愚公的愿望。
四、提升生命,进行生命价值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