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环境优化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环境优化方案范文1
关键词:PHS;覆盖;优化
中图分类号: TP36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4-3335-03
和有线侧的优化相比,无线侧优化涉及的知识面更广,分析的复杂度更高,对网优技术人员的理论知识和经验要求更加严格。无线侧网络优化是一个综合分析的过程,必须结合网络测试结果和话务数据才能得到准确、全面的优化结论。本文以覆盖优化、容量优化、无线环境优化三个方面对无线侧网优的内容进行描述。
1 覆盖优化
覆盖是PHS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基站和终端的发射功率小, PHS基站的发射功率通常上限为500mW,远远小于移动通信中GSM和CDMA网络的基站发射功率,所以在使用PHS基站进行大面积覆盖时,覆盖不足将是最常见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对于服务区内存在的盲区和信号弱的地区,需要通过网络优化来消除和改善,主要可以通过测试来确定盲区和信号弱区域,并根据测试的结果参考实际环境采取措施进行改善。由于覆盖环境的不同,测试可分为路测和点测.路测是针对道路覆盖,点测主要是针对是建筑物内部以及路测不便进行的地区。要将覆盖不足的问题解决好,必须在现场制定方案前对路测和点测的数据做充分的分析,下面就路测数据的分析方法和现场方案制定的要点进行述说。
覆盖优化分析:
最高场强专题反映了测试区域表层覆盖的情况,对覆盖优化来说是最主要的分析环节。通过最高场强专题分析我们可以将表层覆盖不足的区域在电子地图上找出来,图层的效果参见图1。
专题图通过颜色区分了信号强度的高低,一般来说,对于人流相对密集的城区,我们希望80%以上的路面最高场强大于等于46dBuv,这样才能较好地保证路面的通话效果和达到室内的基本通话需求。对于郊区或人口相对稀疏的区域,要求可以降低一些,70%以上的路面最高场强大于等于46dBuv就算可以了。
将以上所有分析的结果汇总后,就可以到现场进行实地分析和制定方案。
覆盖优化方案:
对于覆盖不足的区域,可以通过增加站点、分裂扇区、增强天线增益等方式进行调整,在进行调整时要注意控制天线的高度和指向,对附近的基站要统一进行规划和调整,要避免因增加站点,造成新的干扰,防止产生导频污染。
2 容量优化
网络在运营的过程中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话务将不断地变化,容量优化就是要合理地分配网络的资源,以最匹配的结构适应话务分布的变化。在网络的分布结构中,基站的放置位置有在高话务区的,也有在低话务区的。通常在高话务区的地方,可能会出现许多人同时打电话,导致信道数不够、电话打不出的现象。解决的方法可以增加基站或加组控。
容量优化需要对路测数据和话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下面就分析和实施的内容进行具体描述。
2.1 容量优化分析
2.1.1 话务分布专题
话务分布专题反映了分析区域内的话务密度分布,分析时可以取一周的基站峰值平均话务量作为数据源,然后根据基站的经纬度信息通过后台分析软件将数据描绘在电子地图上,利用颜色来显示不同地点的话务密度,为路测的数据分析做重要的参考。
2.1.2 2层场强专题
2层场强专题反映了测试区域第二层信号的覆盖情况,结合话务分布专题,对中等话务密度以上的区域进行针对分析,通过专题效果我们可以将2层覆盖不足的区域在电子地图上找出来,图层的效果参见图2。
图2圈内的区域就是第2层覆盖不足,需要进行容量优化的区域(如果将地图放大可以看得更清楚),打印出来即可作为现场方案制作时的参考。
2.1.3 繁忙基站分析
利用采集的话务数据,以基站为分析对象可以将信道资源紧缺的目标找出来。
2.1.4 空闲基站分析
利用采集的话务数据,以基站为分析对象同样可以将信道资源空闲的目标找出来。
通过对路测和话务数据的综合分析,可以将需要进行容量优化的区域和基站定位出来,为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2.2 容量优化方案
容量的优化可以以点和区域为方向,点的优化解决繁忙基站和空闲基站问题;区域的优化要以路测分析为基础,结合话务密度的分布和繁忙空闲基站的分布来进行。方案制定的方法具体如下:
2.2.1 过载基站优化
1)单CS过载
如果附近有覆盖区域不足的情况,则需要寻找合适地点新增基站,在解决覆盖不足问题的同时能够增加信道数量;如果附近没有覆盖区域不足的情况,则考虑将该CS添加为组控,或是将原有定向天线改为全向天线,减小覆盖范围。
2)组控CS繁忙
如果CS的覆盖区域较大,则考虑将基站的安装位置降低或加大天线的下倾角;如果CS的覆盖范围合适,则在话务最密集的地点增加新的500mW大基站,也可以考虑增设RP或是分布系统来提高话务吸收的能力。
2.2.2 空闲基站优化
1)单CS空闲
如果附近基站的覆盖信号较强,并且覆盖层数在一层以上,可以考虑将该基站拆除;若附近基站的覆盖信号只有一层,应该考虑可以通过周围基站的调整使该基站附近区域的覆盖信号达到2层以上,在满足条件后可以将该基站拆除。
2)组控CS空闲
如果基站的覆盖范围不足,则考虑将该基站的安装位置调整到高处或使用天线下倾角较小的天线;如果基站的覆盖范围合适,则将该组控基站改变为单基站,也可视情况将全向基站改为定向基站。
2.2.3 覆盖层数不足区域优化
对于覆盖层数不足的地区,应该先了解该地区内繁忙基站,通过优化方案提高区域内的覆盖层数,在繁忙基站的优化方案完成后再进行效果分析;如果优化方案不能提高覆盖,则考虑在改区域内选择信号最弱的地点新增基站来提高话务吸收能力。
容量优化和覆盖优化是相互关联的,制定方案是要综合进行考虑。对于新增加基站的选点要求,在覆盖优化的内容中已经提及,在此不再重复。
3 无线环境优化
无线环境的优化是无线市话网络优化中难度最高的课题,涉及的知识面最广,同时对技术人员的能力要求也是最高的。PHS固有的缺陷和网络布点结构的不合理使得绝大部分区域会有干扰和切换存在,只是严重程度不同罢了。做无线环境的优化,目的找到无线环境中影响干扰和切换的主要因素,并将其影响降到最低。
3.1 无线环境优化分析
3.1.1 切换分析与统计
要做好切换的优化,首先要定位切换频繁度过高的基站,然后再根据基站的覆盖范围将存在问题的区域找出来,切换频繁的基站可以通过话务指标切换频繁度来统计。
3.1.2 CCH干扰分析与统计
CCH干扰是网络比较敏感且难于解决的问题, CCH的干扰程度与基站站址的选择和基站密集程度有很大关系。干扰严重的地区,基站无法获得控制时隙,从而导致基站无法正常工作,严重的会影响到系统网络的正常运行。
CCH干扰通常会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不同基站下行链路之间的干扰,二是基站下行链路对其他基站上行链路产生的干扰。电平值低于其预先设置的门限电平的时隙才有可能被选中作为控制时隙,一般来说基站会选择干扰电平最低的时隙作为基站的控制时隙。如果所有时隙上的电平值都超过门限电平,也就是没有可用控制时隙,基站就会处于失步状态,无法进行工作。
3.1.3 TCH干扰分析与统计
TCH干扰可以用四个话务指标来反映。频率阻塞率,反映基站因找不到空闲的通话频点分配给手机而导致信息传输失败的比率; LCCH再请求率,反映基站分配了通话时隙和频点给手机后,手机认为该频点不可用而造成手机再次向基站发出链路请求的比率; TCH接入成功率,反映在基站成功分配了通话时隙和频点后,排除TCH同步超时或其他失败原因,TCH可以建链成功的比率;干扰规避率,反映了通话建立后,因误码率超标而导致发生切换的概率。
3.1.4 空中同步分析
空中同步的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CS空中同步的分析,另一个是CS与RP之间同步的分析。如果发现CS的空中同步不理想,就要检查GPS基站是否有故障,有没有出现同步失败的基站,对于GPS比例过少的区域则需要考虑增加和调整GPS;对于失败的基站,必须要分析失败的原因,如果在基站处可以收到电平高于同步门限的信号,但同步级别降低到3级以下时,就需要增加GPS来改善基站同步的水平。
3.2 无线环境优化方案
3.2.1 切换频繁优化方案
对于话务密度低的区域,覆盖道路基站可以考虑采用全向天线(在不会产生干扰并符合安装条件),并且避免安装位置过低。控制非覆盖道路的基站对道路产生的影响,减少间隔短距离切换现象。针对特殊路面和环境,调整基站参数,平衡切换前噪音水平和切换距离,优化切换发起电平和误码率。对于重要道路和基站,可以考虑采用单独话音载频,实现良好的切换 。
3.2.2 掉话率优化方案
弱覆盖区域的覆盖改善,通过调整基站安装位置及补充基站;基站天馈故障和接地问题的检查和解决;基站线路问题的检查和处理;现场分析存在异常切换的基站,减少干扰导致的掉话问题。
3.2.3 LCH干扰优化方案
检查建链再请求率异常基站的安装环境及硬件情况。基站分布过于密集,基站之间的相互干扰严重;调查分析区域的话务密度和干扰情况,对于低话务密度区的需要调查是否存在外干扰情况;对于话务密度较高或开阔地带,则需要合理控制基站高度和覆盖范围。
3.2.4 TCH干扰优化方案
检查TCH建立成功率异常基站的安装环境及硬件情况;对于话务密度较高或开阔地带,则需要合理控制基站高度和覆盖范围;在覆盖边缘或孤岛的基站,也会出现TCH建立成功率低的情况,为正常现象。
4 结束语
由于用户数量、用户分布、区域环境等因素会在网络建设和运营的过程中不断变化,因此网络优化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同时也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PHS网络质量的好坏与整个PHS通信系统的各个方面都息息相关。只有通过实时关注网络的变化、同时使用功能强大的分析工具不断地对网络性能进行分析、合理采用各种新的技术手段才能真正将网络优化的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网络环境优化方案范文2
就如全球最大的网上交易平台eBay,它打破了个人贸易的国界,方便了世界各地的各种用户在互联网上方便、快捷、高效、高质量的购买到合算的物品,甚至是能找到在市场上找不到的物品,节省了时间和金钱。
根据电子商务策划专家—BIMC品牌整合营销传播机构的总结:
1、创新性原则:网络为顾客对不同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所带来的效用和价值进行比较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个性化消费需求日益明显的网络营销环境中,通过创新,创造和顾客的个性化需求相适应的产品特色和服务特色,是提高效用和价值的关键。特别的奉献才能换来特别的回报。创新带来特色,特色不仅意味着与众不同,而且意味着额外的价值。在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方案的策划过程中,必须在深入了解网络营销环境尤其是顾客需求和竞争者动向的基础上,努力营造旨在增加顾客价值和效用、为顾客所欢迎的产品特色和服务特色。
2、 系统性原则: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是以网络为工具的系统性的企业经营活动,它是在网络环境下对市场营销的信息流、商流、制造流、物流、资金流和服务流进行管理的。因此,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方案的策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策划人员必须以系统论为指导,对企业网络营销活动的各种要素进行整合和优化,使‘六流’皆备,相得益彰。
3、协同性原则: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策划应该是各种营销手段的应用,而不是方法的孤立使用。诸如论坛、博客、社区、网媒等等资源要协同应用才能真正达到网络营销的效果。
4、 操作性原则: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策划的第一个结果是形成网络营销方案。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方案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否则毫无价值可言。这种可操作性,表现为在网络营销方案中,策划者根据企业网络营销的目标和环境条件,就企业在未来的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活动中做什么、何时做、何地做、何人做、如何做的问题进行了周密的部署、详细的阐述和具体的安排。也就是说,网络营销方案是一系列具体的、明确的、直接的、相互联系的行动计划的指令,一旦付诸实施,企业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都能明确自己的目标、任务、责任以及完成任务的途径和方法,并懂得如何与其他部门或员工相互协作。
网络环境优化方案范文3
关键词:异频切换 切换时长 干扰
中图分类号:TN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7-0000-00
1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本课题主要是研究异频切换参数对网络影响,分析异频切换参数对现网性能的提升,并关注异频切换参数是否还有性能提升空间。目前LTE采用异频组网,以D频段(中心载频2585)为主F频段(中心载频1890)为辅。现网异频切换采用A1+A2+A3的方案,A1关闭异频测量GAP,A2开启异频测量GAP,A3执行异频切换判决。异频切换首先要开启异频测量,异频测量时需要启动gap,现网异频测量周期为80ms,每次测量时间持续6ms,在GAP测量紧随其后的上行子帧上,UE不发射任何数据,包括ACK和NACK,而在GAP测量的前面下行子帧上,UE也不会发射任何数据,会导致15%的流量损失。故,在异频切换优化的目标就是根据现网无线环境,控制开启、关闭异频测量的时机,提高异频测量的效率,降低流量损失。
异频切换优化主要通过优化A1、A2、A3参数,保持网络指标最优,A1、A2、A3参数优化需要根据不同无线环境按照不同参数配合方案进行验证,选用最适合现网的方案进行推广。测量GAP相关参数表1所示:A1/A2/A3主要参数表2所示:
2 LTE异频切换时验证方法
异频交叠覆盖场景,带宽相同的异频频点间,或相同频段内异频频点间切换,建议采用事件A3触发基于覆盖的异频切换。目前TDL网络基于覆盖的异频切换通过事件A3触发,异频切换首先要开启异频测量,异频测量时需要设置GAP,现网异频测量周期为80ms,测量时间持续6ms,通过A2事件开启GAP,A1事件关闭GAP。异频测量时不能传输任何数据,导致服务小区有接近半个帧不能传数据,对服务小区下载速率有一定影响,所以设置异频切换参数时,既需要考虑切换的及时性,又需要尽可能缩短异频切换时长。
(1)A1事件:服务小区质量高于一个绝对门限(serving > threshold)。可用于关闭正在进行的频间测量和去激活gap;
(2)A2事件:服务小区质量低于一个绝对门限(serving < threshold)。可用于打开频间测量和激活gap;
(3)A3事件:邻区比服务小区质量高于一个门限(Neighbour > Serving + Offset)。可用于频内/频间的基于覆盖的切换;
3 结语
经过异频切换参数方案验证,A1、A2、A3RSRP门限设置是比较适合现网的参数配置,该参数配置有效降低系统内干扰,提升了下载速率。异频切换只是参数配合方案的验证,受无线环境影响比较大,不同的地域,无线环境情况不尽相同,覆盖情况存在差别,参数配合方案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覆盖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以适应不同覆盖场景的切换需求。
参考文献
[1] 高峰,高泽华 等.TD-LTE技术标准与实践[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2] 罗凡云,郭俊峰.TD-LTE网络覆盖性能分析[J].移动通信,2010(5):41-44.
网络环境优化方案范文4
网络营销方案,是企业在特定的网络营销环境和条件下,为达到一定的营销目标而制定的综合性的、具体的网络营销策略月和活动计划。
网络营销策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属于思维活动,但它是以谋略、计策、计划等理性形式表现出来的思维运动,是直接用于指导企业的网络营销实践的。它包括对网站页面设计的修改和完善,以及搜索引擎优化,付费排名,与客户的互动等诸多方面的整合,是网络技术和市场营销经验的协调作用的结果。它也是一个相对长期的工程,期待网站的营销在一夜之间有巨大的转变是不现实的。一个成功的网络营销方案的实施需要通过细致的规划设计。
根据不同的网络营销活动以及要解决的问题,营销方案也会有很大区别。我们应根据目前国际流行的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观念制定行之有效的以及符合企业自身的网络营销方案。但从网络营销策划活动的一般规律来看,有些基本内容和编制格式具有共同性或相似性。
二、网络营销策划基本原则
1.系统性原则
网络营销是以网络为工具的系统性的企业经营活动,它是在网络环境下对市场营销的信息流、商流、制造流、物流、资金流和服务流进行管理的。因此,网络营销方案的策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策划人员必须以系统论为指导,对企业网络营销活动的各种要素进行整合和优化,使‘六流’皆备,相得益彰。
2.创新性原则
网络为顾客对不同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所带来的效用和价值进行比较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个性化消费需求日益明显的网络营销环境中,通过创新,创造和顾客的个性化需求相适应的产品特色和服务特色,是提高效用和价值的关键。特别的奉献才能换来特别的回报。创新带来特色,特色不仅意味着与众不同,而且意味着额外的价值。在网络营销方案的策划过程中,必须在深入了解网络营销环境尤其是顾客需求和竞争者动向的基础上,努力营造旨在增加顾客价值和效用、为顾客所欢迎的产品特色和服务特色。
3.操作性原则
网络营销策划的第一个结果是形成网络营销方案。网络营销方案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否则毫无价值可言。这种可操作性,表现为在网络营销方案中,策划者根据企业网络营销的目标和环境条件,就企业在未来的网络营销活动中做什么、何时做、何地做、何人做、如何做的问题进行了周密的部署、详细的阐述和具体的安排。也就是说,网络营销方案是一系列具体的、明确的、直接的、相互联系的行动计划的指令,一旦付诸实施,企业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都能明确自己的目标、任务、责任以及完成任务的途径和方法,并懂得如何与其他部门或员工相互协作。
4.经济性原则
网络营销策划必须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网络营销策划不仅本身消耗一定的资源,而且通过网络营销方案的实施,改变企业经营资源的配置状态和利用效率。网络营销策划的经济效益,是策划所带来的经济收益与策划和方案实施成本之间的比率。成功的网络营销策划,应当是在策划和方案实施成本既定的情况下取得最大的经济收益,或花费最小的策划和方案实施成本取得目标经济收益。
三、网络营销方案设计基本步骤
网络营销方案的策划,首先是明确策划的出发点和依据,即明确企业的网络营销目标,以及在特定的网络营销环境下企业所面临的优势、机会和威胁(即SWOT分析)。然后在确定策划的出发点和依据的基础上,对网络时常进行细分,选择网络营销的目标市场,进行网络营销定位。最后对各种具体的网络营销策略进行设计和集成。
(一)明确组织任务和远景
要设计网络营销方案,首先就要明确或界定企业的任务和远景。任务和远景对企业的决策行为和经营活动起着鼓舞和指导作用。
企业的任务是企业所特有的,也包括了公司的总体目标、经营范围以及关于未来管理行动的总的指导方针。区别于其他公司的基本目的,它通常以任务报告书的形式确定下来。
(二)确定组织的网络营销目标
任务和远景界定了企业的基本目标,而网络营销目标和计划的制定将以这些基本目标为指导。表述合理的网络营销目标,应当对具体的营销目的进行陈诉,如“利润比上年增长12%”,“品牌知名度达到50%”等等。网络营销目标还应详细说明达到这些成就的时间期限。
(三)SWOT分析
除了企业的任务、远景和目标之外,企业的资源和网络营销环境是影响网络营销策划的两大因素。作为一种战略策划工具,swot分析有助于公司经理以批评的眼光审时度势,正确评估公司完成其基本任务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而且有助于正确地设置网络营销目标并制定旨在充分利用网络营销机会、实现这些目标的网络营销计划。
(四)网络营销定位
为了更好地满足网上消费者的需求,增加企业在网上市场的竞争优势和获利机会,从事网络营销的企业必须做好网络营销定位。网络营销定位是网络营销策划的战略制高点,营销定位失误,必然全盘皆输。只有抓准定位才有利于网络营销总体战略的制定。
(五)网络营销平台的设计
所说的平台,是指由人、设备、程序和活动规则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能够完成的一定功能的系统。完整的网络营销活动需要五种基本的平台:信息平台、制造平台、交易平台、物流平台和服务平台。
(六)网络营销组合策略
这是网络营销策划中的主题部分他,它包括4P策略——网上产品策略的设计;网上价格策略的设计;网上价格渠道的设计;网上促销策略的设计。以及开展网络公共关系。
网络环境优化方案范文5
Blue Coat成立于 1996 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桑尼维尔,为全球 15000 多个客户(包括 《财富》全球 500 强中 88% 的公司)提供应用交付基础架构。同时,Blue Coat还在桑尼维尔、伦敦、东京、吉隆坡、沃特卢和迪拜建立了支持中心。Blue Coat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全球支持团队,因此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全面可视性和用户控制能力,可提供应用级别的可用性、安全性和加速支持。在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下,Blue Coat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力,确保主动防御层,快速响应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并使网络投资满足企业业务需求。Blue Coat的应用交付网络基础架构可以优化全球任意网络信息流,并确保其安全,从而帮助企业建立可持续性竞争优势。
随着企业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与客户、合作伙伴和员工进行通信,Blue Coat具有巨大的成长机遇。Web浏览器已成为关键的业务通信和信息交流的通用工具 ,但它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安全风险。直到现在,大多数企业都将其安全防范的精力主要放在预防外部恶意攻击网络基础设施上,但事实上,另一个关键的安全防范方面仍急待重视――来自内部的威胁。
当企业内所有用户都使用Web浏览器时,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他们就能够而且有办法去访问一些对企业网络基础设施有害的内容。不断出现的新的Web应用,诸如即时消息(IM)和点对点的文件共享(P2P)只会增加企业的安全风险。这些风险包括员工访问不恰当的Web内容而导致生产力降低、由于保密信息或本应保护的信息通过Web泄漏而导致法律责任、由于知识产权的泄密而导致竞争力下降、病毒不知不觉中被Web用户带进企业的内部而导致网络可用性下降。显然,仅靠防范黑客从外部攻入已不够了,企业必须控制员工的Web通信才能从本质上保证网络的安全。
Blue Coat公司经过十几年发展,已被众多世界知名的中立研究机构评价为信息安全及广域网加速领域的市场领导者。Blue Coat系列产品和基于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能够帮助企业IT部门为所有使用者及应用程序提供优化的安全保护与效率加速。
Blue Coat为金融、能源、电信、广电、互联网、生产制造和政府机构等各行业顶级企业提供了令人满意的广域网加速和Web安全网关解决方案。在帮助企业提升业务效率和降低IT成本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优势。Blue Coat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灵活和完善的解决方案,在通过可视性、加速和安全来提升网络应用交付性能并简化管理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帮助用户节省投资。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让企业对安全、快速、高效交付关键应用和降低成本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
Blue Coat ProxySG 设备为 Blue Coat 安全 Web 网关解决方案与高级广域网优化特性设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Blue Coat ProxySG安全专用设备产品系列具有完整的Web功能,能够实现强大的策略控制。这些ICSA Labs认证的解决方案是基于Blue Coat开发的专用操作系统SGOS,包括拥有专利的策略处理引擎――一个实现极其灵活的内容策略、应用策略、用户策略来控制Web通信的框架结构。Blue Coat端到端的产品系列包括全面的统计报告软件、策略和配置管理解决方案,以及与第三方内容过滤和病毒扫描厂商集成提供更多的高效安全的方案。
ProxySG 为 Web 流量提供全面的防护和控制,支持以下功能:可靠的用户身份验证、Web 过滤、深入的内容检查(防止数据丢失或携带威胁)、 WebPulse协作防御的安全检查、SSL 流量检查和确认、内容缓存和流量优化、带宽管理、媒体分流和缓存、根据协议在方法级别上进行控制,还有 Web 内容过滤、删除或替换功能。其新的 Web 应用程序策略引擎为 Web 应用程序提供颗粒度可视性和控制。ProxySG 具有内容控制功能和策略灵活性,是安全 Web 网关的基础。
ProxySG 还可以提供单一的解决方案为分支机构提供独特的 Web 安全性和加速功能。所有这些功能均可支持分支用户直接访问互联网,具有与公司总部用户相同的安全覆盖面。
分层防御安全框架
ProxySG 和 WebPulse 协作云防御服务联合了超过 7500 万用户来了解 Web 内容和应对 Web 威胁,所创建的混合设计利用云服务的集体智慧提供了一流的企业内部控制。Blue Coat WebFilter 的 ProxySG 自动包括用于远程用户保护、过滤和加速的 WebPulse 和 Blue Coat ProxyClient。带有 ProxyAV 的 ProxySG 支持最高性能的联机威胁分析(包括 SSL),并提供多种领先的反恶意软件引擎供用户选择。ProxySG 集成了 DLP(数据丢失防范)认证合作伙伴的数据丢失防范技术,可安全启用 S-ICAP 或标准 ICAP 协议分析。
无可比拟的性能和可靠性
ProxySG 在新的多核心硬件平台和多线程 SGOS 操作系统方面的创新为高可用性部署提供了 1Gbps 的吞吐量以及超过前代产品五倍以上的扩展能力。SGOS 是一个用于 Web 对象处理的微内核系统,设计安全小巧,几乎无需管理或补丁,多年来其性能一直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健康检查和监视功能增加了管理员对系统的了解。同时,Director 可对 ProxySG Web 网关的设备、许可证和策略进行集中管理。
可扩展性和更低的总投资成本
Blue Coat 安全框架支持许多扩展方式,目的都是帮助客户降低总投资成本。与其他解决方案相比,性能创新使其降低了对硬件、机架空间和电力的要求。新的防御产品可以无缝添加到 WebPulse 云环境,以增加保护的深度。不断扩大的远程用户群可利用 ProxyClient 加快其办公通信,并得到 WebPulse 的保护。单一服务器(使用一个可存储多达 100 亿行日志的优化型数据库)上的定制仪表盘和报告,报告功能扩展旨在提供对所有 Web 网关和远程用户的可视性。
采用全球领先的设备
ProxySG 系列设备中的 Blue Coat Full Proxy Edition 是 Blue Coat 的 Web 安全性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为用户的业务提供全面的 Web 安全性和广域网优化。ProxySG 采用可扩展的平台架构来保障 Web 通信安全和加快业务应用程序的交付。ProxySG 支持对内容、用户、应用程序、Web 应用程序和协议的灵活颗粒度策略控制。
网络环境优化方案范文6
因此,在家庭室内以及办公环境等室内环境下,采用小基站网络自部署技术来提高室内环境无线信号覆盖效果与业务质量已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以家庭基站为代表的用户自部署的小型化基站,通过由第三方提供的多种回程链路(ADSL或网络线缆)与通信网络核心网相连接,能够为室内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高速多媒体等高质量业务,有效的提升无线网络的室内覆盖效果,并大大提升无线网络的系统容量[3]。由于家庭基站的室内部署有效的拉近了终端同基站之间的距离,降低了无线信号传播损耗,可以有效提升室内用户的无线信号质量。但是,由于家庭基站网络的引入,使得已有无线网络的层叠布局变得更加复杂,因此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如:密集小基站层叠网络中家庭基站对宏蜂窝网络用户的干扰问题、家庭基站的频谱分配方案选取问题、家庭基站网络的干扰抑制和干扰消除技术、家庭基站网络的覆盖优化问题等[3-4]。
在家庭基站网络与宏蜂窝网络层叠部署下,频率分配方案对网络容量提升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如下。针对家庭基站闭合接入方式和开放接入方式对层叠网络上行容量的影响问题,文献[5]通过理论建模并定量分析了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A)或时分复用(TDMA)方式的家庭基站网络上行容量,确定影响家庭基站接入模式选择的关键参数是宏蜂窝网络用户的密度。进一步,文献[6]给出了针对正交频分技术(TDMA/OFDMA)或非正交频分技术(CDMA)的家庭基站网络开放式接入和闭合式接入方式最优选择策略和对层叠网络容量的影响因素在于宏蜂窝用户的密度。针对OFDMA方式下家庭基站和宏蜂窝网络共存下的干扰问题,文献[7]提出了一种采用实时多强化学习技术(分布式Q学习)的智能自组织家庭基站方案。针对家庭基站网络中干扰管理问题,文献[8]提出一种基于认知功能的家庭基站自动干扰签名识别技术,并基于机会式调度方案将正交化的信道分配给多个家庭基站网络使用,降低同频干扰和提高信道复用度,从而实现层叠网络的自动干扰管理。针对OFDMA方式下层叠网络频率分配问题,文献[9]采取一种基于分布式的异频部署频率分配方案,以降低层叠网络内的跨层同频干扰。针对OFDMA方式下CSG闭合接入方式的家庭基站网络与宏蜂窝网络共存的层叠网络中,文献[10]提出家庭基站通过认知无线电功能获取单小区网络内同频干扰信息的方式来避免小区内跨层网络干扰,通过提高频谱空间复用度来提升下行网络容量。针对层叠网络频率部署方式,文献[11]提出一种基于家庭基站与宏蜂窝基站相对位置和家庭基站覆盖范围的混合异频部署方案。针对OFDMA方式下的家庭基站网络与宏蜂窝网络共存的层叠网络场景,文献[12]和文献[13]研究基于同频部署方式(分布式和集中式)、异频部署方式下的层叠网络干扰问题,并提出基于自配置和自优化功能的层叠网络干扰消除方法。此外,文献[14]提出了通过认知导频信道技术可以进行异构网络信息的有效传输,从而实现异构网络的自组织和资源优化利用。
但是,现有针对家庭基站网络频率分配和容量的研究中,大部分还是针对单小区内同频部署和异频部署方式下的网络容量分析,使用干扰抑制和干扰消除的方法来提升网络容量。考虑到小基站网络密集部署下层叠网络间干扰加剧,如何提高小基站自部署和自优化能力已成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具备自组织特性(自配置、自优化等)的密集小基站层叠网络的研究变得格外重要。本文以层叠网络下行容量最优化为目标,提出密集小基站混频自部署技术,分析多小区场景下混频部署方式对下行容量的影响,确定关键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密集小基站层叠网络的频率自部署优化方案,实现提高网络容量的目标。
1 高密度小基站网络混频
部署场景
在高密度小基站与宏蜂窝基站网络共存的层叠网络场景中,针对小基站自部署和高密度的特点,结合异频部署和同频部署方式的优点,小基站可采取混频自部署方式。高密度小基站网络混频部署下行干扰场景如图1所示。假设每个正六边形宏蜂窝基站(MBS)的覆盖半径为Rm,在宏蜂窝基站覆盖范围内,部署多个具有圆形覆盖范围且半径为Rf的小基站(FBS)。
考虑到当小基站用户(FUE)邻近宏蜂窝基站时,会受到宏基站较强的下行同频干扰的影响,将宏基站覆盖范围划分为内环(d
2 混频部署中的内环区域
容量分析
如图1所示,在高密度小基站网络混频部署下行干扰场景中,小基站用户受到的主要干扰源为本小区宏基站的同频干扰(忽略相邻小基站的干扰等因素),为简化分析,忽略信道增益与白噪声的影响。针对典型LTE系统分析,频谱资源RB数目为N,在宏基站内环区域的小基站采用异频部署方式,其RB资源数目为(1-ρ)N。宏基站在每个RB上的发射功率为Pm,小基站在每个RB上的发射功率为Pf。当小基站用户位于小基站边缘且距离宏基站最近处时,其信噪比[SINRhybridf,inner]应满足公式(1),其中dm表示小基站用户与宏基站之间的距离。通过计算宏基站内环与外环区域的划分半径Rinner,定量表示如公式(2),小基站可以依据自身所处位置与宏基站的相对关系,来采取合适的频率部署方式。在宏基站内环区域边界处(dm=Rinner)的宏基站用户,应满足公式(3)的中断概率要求。在宏基站内环区域边界(dm=Rinner)的小基站用户,应满足公式(4)的中断概率要求,其中:[s=Γtarget/[PfR-αf1-ρN]]。因此,在宏基站内环区域内部署小基站的最大密度[λ-RinnerFBS]应满足公式(5)。混频部署中的内环区域的下行容量[Chybridinner]如公式(6)所示。
[SINRhybridf,innerRf=PfR-αfN0+Pmd-αm=Γtarget] (1)
3 混频部署中的外环区域
容量分析
在宏基站外环区域内的小基站可以通过采用受限的同频部署方式,降低多层网络间干扰,提高网络容量。通过对小基站添加无线网络环境认知功能,可以使得小基站获知附近宏基站用户的频谱资源RB使用情况。小基站通过主动的避让宏基站用户所占用的RB资源,达到减轻多层网络间的同频干扰,从而提升外环区域内小基站的部署密度,提高层叠网络容量。因此,在距离宏基站用户小于Rth范围内的小基站需要避让RB资源而采取异频部署方式,而距离大于Rth的小基站仍可以采用同频部署方案。通过合理的选取适当的异频部署保护距离Rth来降低邻近小基站对宏基站用户的同频干扰,通过提高小基站部署密度,提高网络容量。
针对外环区域内采用受限的同频部署方式,在小区边缘用户最大中断概率ε条件下,宏基站用户将受到来自邻居宏基站的同频干扰和保护距离之外小基站的同频干扰。因此,宏蜂窝小区边缘的宏基站用户的信干噪比[SINRhybridmdm]应满足公式(7),其中:[Ihybridf,m]为宏蜂窝网络中距离宏用户大于Rth的小基站同频干扰,Imi,m表示邻居宏基站对中心宏基站用户的同频干扰。在小区边缘允许的最大中断率为ε的条件下,需要保障受干扰较大的宏基站小区边缘用户的通信质量,即宏蜂窝基站边缘用户接收到的信噪比应满足公式(8)。为简化分析,假设对MUE产生较强干扰的邻居宏基站仅有一个,如公式(9)所示。[λ-RthFBS,MUE]表示在宏基站外环区域内采用受限同频部署方式下,所允许的小基站最大部署密度。考虑宏基站边缘宏用户的通信质量要求,外环区域小基站的最大部署密度如公式(10)所示。在宏基站外环区域内的小基站采用受限同频部署方式下,层叠网络的外环下行容量如公式(11)所示,其中[|Houter|=|H|-|Hinner|=33R2m2-πR2inner]表示外环区域面积。
[PSINRhybridmRm≥Γtarget≥1-ε] (8)
综合以上对密集小基站网络混频部署方式,宏基站的内环区域和外环区域的下行总容量如公式(12)所示。
与传统的同频部署方式相比,混频部署方式由于采用了内环区域异频部署和外环区域受限同频部署方式,有效降低了传统同频部署中层叠网络间的跨层干扰。因而,采用混频部署方式的下行容量较传统同频部署方式有明显提升。并得到制约网络容量的4个关键因素:
(1)宏蜂窝网络的内环和外环划分半径Rinner,Rinner与小基站的覆盖半径Rf直接相关,并随着Rf的增大而相应增大。
(2)宏用户异频部署保护距离Rth。网络系统容量随Rth的增大而相应增加。
(3)层叠网络频谱资源N。层叠网络总容量随频谱资源N的增大而增加。
(4)小基站部署密度λFBS。网络容量随λFBS的增大而增加。
考虑到混频部署方式是将异频和同频部署方式的有效结合的新方法,通过合理的系统参数设计(内环和外环划分半径Rinner和宏用户异频部署保护距离Rth),可以大大降低传统同频部署的层叠网络间的同频干扰,通过提高小基站的部署密度,可以有效提高频谱复用率和网络容量。
4 仿真验证与分析
针对本文提出的密集小基站网络中混频自部署方案,在仿真设置中考虑7个宏蜂窝基站的典型部署场景。其中,中心基站内的用户将受到来自于6个邻居宏基站下行信号的同频干扰,本文将中心位置的宏蜂窝基站作为网络容量仿真和分析的研究重点。仿真的具体参数如表1所示[15]。
4.1 混频自部署方案下宏用户的信干
噪比分析
在混频自部署方式中,宏基站用户分别位于宏基站内环和外环不同区域时会受到不同类型的同频干扰。位于宏基站内环区域的宏基站用户,将受到邻居宏基站较弱的同频干扰和外环区域小基站较强的同频干扰。
位于宏基站外环区域的宏基站用户,将受到邻居宏基站较强的同频干扰和与异频保护半径Rth之外的小基站较弱的同频干扰。
如图2所示,在不同小基站部署密度下,不同位置处宏基站用户的信干噪比SINR值。随着小基站部署密度的增加,位于宏基站内环区域用户的SINR变化很小,而位于宏基站外环区域的用户由于受到大量小基站的同频干扰,SINR下降剧烈,需要通过设置异频保护半径,即对宏用户Rth半径内的小基站采用异频部署方式,保证此区域宏用户的通信质量。因此,位于宏基站边缘SINR较差区域的用户可以通过调整自身异频保护半径Rth来减弱邻近小基站的同频干扰,提高SINR值。如图3所示,随着Rth的增加,宏用户的信号质量得到较大改善。
4.2 混频自部署方案下小基站用户
的信干噪比分析
如图4所示,在不同小基站部署密度下,不同区域位置下小基站用户信干噪比SINR分布图。随着小基站部署密度的增大,在小基站覆盖范围内的小基站用户信号质量得到提升。但随着小基站部署密度的急剧增高,小基站用户受到邻居小基站的同频干扰也将增大,导致自身SINR值下降。
通过合理的调整异频部署保护半径Rth,可以有效降低同频干扰并提高小基站用户的SINR值。如图5所示,随着Rth的增加,小基站用户的信号质量得到改善。通过对不同小基站部署密度下宏基站用户和小基站用户的SINR分布图的对比分析,得到如下结果:随着小基站部署密度的增大,宏基站用户受到邻居小基站较大的同频干扰,尤其在小基站部署密度较大时宏用户SINR下降较为明显,而小基站用户的SINR随着小基站部署密度的增大逐步增大。因此,在层叠网络部署时,需要综合考虑小基站部署密度对提高小基站用户SINR有利影响,同时也需要考虑由于小基站密集部署的跨层干扰导致宏基站用户SINR降低的不利因素。
4.3 混频部署中网络总容量分析
针对密集小基站网络中混频自部署方案,随着小基站部署密度的增加,由于宏基站用户受到大量邻近小基站同频干扰,信干噪比SINR下降,导致宏基站网络容量呈现降低趋势。随着宏基站用户部署密度的增加,宏基站网络的容量呈现增长趋势,如图6所示。层叠网络的总容量随着小基站部署密度的增大呈现整体增加的趋势,主要因为小基站部署下室内容量的提升对层叠网络整体容量提升所带来的贡献。并且随着宏基站用户部署密度的增加,层叠网络的容量呈现增长趋势。
此外,处于宏基站外环区域的宏用户通过调整异频部署保护半径Rth,邻近小基站采用异频部署方案可以降低对宏用户的同频干扰,提升信干噪比SINR值,达到提高宏蜂窝基站网络和家庭基站网络下行总容量的目标,如图7所示。
总之,在混频部署中通过合理的控制小基站部署密度和宏用户的异频保护半径Rth,可以有效的降低宏基站用户和小基站用户之间的同频干扰,实现提高信干噪比SINR值、频率资源利用效率和网络容量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