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的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互联网环境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互联网环境的特点

互联网环境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互联网;新闻传播语言;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成为报刊、广播、电视业后新兴的又一大媒体。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新闻媒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网络新闻语言既保留着传统语言客观准确、简单易懂的特点,又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

1互联网背景下新闻传播语言的特点

网络新闻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传播者利用互联网这个虚拟工具来或转发相关信息,而受传者则通过互联网接受这一信息的过程。通常有如下基本特征:互联网作为网络新闻的传播媒介,而新闻信息则是传播的具体内容。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文化语言具有抽象和概括的特性,它代表的是大众在平常生活中交流、工作等的一种抽象形式。在语境方面,与传统新闻相比,网络新闻具有如下特点。1.1网络新闻时效性更强。传统的新闻媒体在制作时需要耗费一定时间,而且有截稿期限,但网络新闻的传播则没有这方面的限制。网络新闻的稿件可以随时随地发送,使新闻处于24小时可报道状态,这在突发事件和具有连续性的事件报道别突出。网络状态下可以随时随地“刷新”已有信息,时效性强,又可以全过程跟踪事件,只要处于网络状态下就能实现全天不间断报道,在时效性上远远优于传统方式。1.2传播者身份模糊化使网络语言具有个性化特点。互联网环境下的网络新闻传播形式多样,计算机的普及使网络新闻的者既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个人。并且,在互联网环境下,传播者可以虚拟身份,使新闻语言的使用具有个性化特点。1.3互联网环境下的新闻传播语言具有超链接特性。网络传播中结构特点是超文本性。对于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报纸用的是文字和图片,广播用的是声音,电视用的是视频形式,而网络新闻则是文字、图片和视频三者的结合体。这就使网络新闻的传播更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而且,网络环境中的新闻媒体传播采用链接的方法,将人物的活动、事件和相关内容与网络地址链接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新闻报道更完整。同时,为保证报道的完整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地址和时间都要完整,这样使观众更清楚地了解新闻的前因后果,更全面地了解整个事件。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新闻报道中的“5W”元素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受众更想了解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该事件对自身是否有切实影响。这就导致具有解释性作用的新闻业的兴起——即“新闻事件化、事件故事化和故事人物化”。因此,从这个角度看,超链接性使网络新闻报道更受大众欢迎。

2互联网环境下的新闻传播语言与传统新闻传播语言的区别

2.1互联网环境下的新闻传播语言具有更鲜明的特性。在传统报纸发表的新闻中,语言是静态的,而网络新闻文本被设计成多种动态文字,使视觉效果更加突出。为吸引公众注意,提高新闻点击率,网络新闻一般会选择较醒目的题目作为标题,并使用一些较个性化的语言。此外,网络编辑还非常注重页面布局和色彩,使网络新闻更生动、丰富、清晰。2.2网络媒体新闻传播语言更具有前卫性。传统媒体除传播新闻信息外,还承担着政治宣传的作用。所以,其新闻语言政治性术语较多,书面语现象比较普遍。而网络新闻语言则不同,受网络环境的影响,网络新闻语言生动活泼且口语化,在语言用法上更注重新鲜感和随意性,在排版上会经常使用一些缩略的词汇和网络词汇。2.3网络新闻传播具有即时性的特点。与生产发行的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显然已成为当今信息快速沟通的重要平台。该环境下的新闻制作与传播的速度要远远快于传统方式,信息更新速度也十分迅速,具有即时性的特点。2.4网络新闻传统具有海量性的特点。互联网将全球的计算机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可以容纳全球所有的信息。而传统的新闻传播语言信息量小,数据范围与网络新闻传播相比,范围更狭窄。

3新闻传播语言发展的前景

在多媒体行业互相借鉴和融合的背景下,新闻传播语言作为新闻中的主体也面临着自身的适应和革新。在互联网大环境下,未来的网络新闻传播会有如下几方面发展。3.1新闻传播语言更倾向于通俗化和大众化。语言是网络新闻传播中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在新闻传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受众是通过新闻语言来了解新闻中的要义。新闻信息要被受众接收,就必须通过新闻传播语言来实现,普通市民是现代大众化和都市化报纸、杂志和电视节目的主要受众主体,电视、报纸和杂志主要以休闲娱乐为主,因此,在新闻传播语言的使用上越来越少看到朴素、端正和典雅的书卷气息,语言的通俗化和大众化越来越凸显,并以此方式来接近广大受众,使受众更容易接受。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大众主要通过传媒来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和动态。大众在增加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把新闻看作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娱乐性成为传播媒介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在网络新闻中使用大众化、通俗化的语言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3.2网络新闻语言艺术气息更浓。网络新闻传播语言用词讲究新颖,可以给受众带来强大冲击力,这与现代人追求的阅读爱好相符。但过分追求用词的惹眼产生冲击力的同时会削弱新闻报道对受众的吸引力。用词过火反而会使得读者觉得不真实,与新闻的内容出现脱节现象。因此,在网络新闻语言的用语中既要起到冲击力效果也要避免过犹不及这一现象。3.3新闻媒体所用的语言比较简练。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更喜欢简练易懂的语言,而新闻传播语言担负着传播新闻事实的作用。用简练的语言描述事件的真实情况并表达准确,使读者花费较短时间理解整个事件。这样的新闻传播语言在现代的快速生活中受到了读者极大欢迎。

4结语

互联网环境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应用解析

互联网思维提出以来,就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实质上就是将教学环境拟化成为一个“随时可以互动、随时可以联接的网络整体”。互联网思维的提出是对互联网时代本质的有效应答[1]。而互联网思维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一直是教育者普遍关注的话题,基于此本出较为详细的解析。

一、借助互动将互联网思维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

互动是推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活动开展的源泉,在具有互动性特点的教学课堂才是生动活泼的,此时教师不是为了完成某一指标而教学,所有的教学活动均是紧扣育人这一教学目标而开展的。互动教学使“教”与“学”有效的衔接在一起,体现了双向性的特征。另外在互联网思维的导线下,环境设计艺术课堂上教师应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多样化的,最大限度的强化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互联网思维的互动并非复杂化,在环境艺术教学进程中,只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往返性、高效流即可[2]。而上述交流环节的落实是建立在民主型师生关系被建设基础上的,此时在教学课堂上,教师以朋友的角色,合理的应用互联网思维与学生共同探讨基础知识,把握重难点题型的解题思路。例如在《素描》的课堂教学上,教师将现代美术作品中备受艺术者推崇的迹象静物设计以PPT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从而使学生从视觉上对静物素描的常规以及空间线条变化形式有一个基础性的了解与认识,此外在本节教学课堂上,教师为了将互联网思维充分的体现在教学进程中,还将多样化涵盖现代设计风格与韵味的景物图在多媒体课件上呈现出来,强化学生参与素描设计教学活动的兴趣,同时协助他们丰实设计素描的功底。其实教师可以在多个方面去应用互联网思维,例如借助微信群去布置作业,这是对传统教学中“语言式”、“文字式”等知识传授形式的取缔。从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教育者也应该积极的探究互联网时代中学生的语言特色,使其演变成知识点的包装纸,这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模式,在调动学生主动性方面也体现出巨大的实效性,从而强化了对理论知识理解的深度,构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

二、借助联接将互联网思维应用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

互联网思维重视的不只是事物的外部形态,更多的是事物之间的联系,即所谓的“联接”,这是工业思维与互联网思维之间最大的区别。互联网思维若想将自身的实效性充分的体现出来,教师务必要处理好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延伸的方向,以及拓展的范围,此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看重的不只是当前的市场需求,更多的是希望设计出的作品符合客户的远期需要。此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的培养学生对与空间布置、装饰格调以及装饰材质运行趋势的准确性洞察能力,他们不仅仅应该具备处理好与客户之间关系的能力,同时还应该强化与建筑师、装饰材质、制造以及销售商、不同行业设计者建立合作关系的能力。从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教育者,应该不辞辛劳的开展市场调研活动,对市场需求有一个实时的掌握,及时的借鉴并学习互联网时代中各类艺术产品的设计格调,在此基础上开设实践课程,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有效的在时间与频度上设置联接。切忌将实践教学课程统一的安排在学期期末某一时间段内。教师应该参照学生的爱好特点,使实践教学体现了多批次性、多频率性的特色,此时教师应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出“实践—理论知识—再实践”的联接式周期性循环的教学模式,此时教师在网络平台的协助下,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程度、对设计技能掌握程度有一个全面性的了解,同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与经济市场的联接性更具紧密的特点,从而实现优化教学质量的目标,在互联网思维渗透的产学研实践教学模式中,企业在频繁性的实践审核中招揽到更多的优质人才。

三、借助“网络”将互联网思维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

任何专业的教学体系中,教学评价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应该对学生采取综合性评价方式,评价的过程也是学生对知识点归纳的过程,更是教师对教学工作自我点评的有效方式之一。在综合评价的过程中运用互联网思维,可以达到将虚拟世界与现实场景有机整合的目标。例如专业教学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自己学习设计的、或者是构想的作品放置在教学互联网教学平台上,让其他小组或者是其他班级任课教师对其做出科学的点评。具体是指观赏者对画面形象、形式、线条、色彩等视觉语素进行欣赏,继而对创作者绘画技能以及题材技法掌握的程度进行判断。在互联网思维导入的评价环节中,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能够收获到多方面的,客观性的建议,总结相关经验,激励性的评价将会成为学生不断进取、再接再厉的动力源泉。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可以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畅所欲言。而对于那些性格缄默的学生来说,他们不善于在众人面前表达,此时教师可以为其开辟一条网络信息传输渠道,从而使每一名学生都拥有阐述个性化设计理念的机会,此时教师在学生的建议建立中改善教学流程的思路,从而实现优化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效果的目标,此外在这种间接式与直接式的交流中,更能构造一种民主型的师生关系。

四、结束语

总结全文论述的内容,可以发现互联网思维在环境艺术教学中广泛的被应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了实现为社会输送高质量设计人才的目标,教师务必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将互联网思维切实的导入教学体系中,使学生感知互联网对现代建筑设计行业的影响程度,从而积极锻炼自身对互联网技术应用的能力,享受其为自身带来的便捷性的同时,实现人生价值。

作者:张弦 单位: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互联网环境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生态;互联网;生态治理;“人文科技”;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3-0093-05

与生态在对待科技问题上都主张科技要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但人自身不能在此过程中被科技束缚。而推动“互联网+”行动在生态治理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促使互联网不再是作为最初刚刚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科学技术,而是可以真正融入到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像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众多伟大科学技术一样,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1]为改进生态治理思路,增强生态治理能力提供新的思路和创见。

一、生态科技观“人类尺度”的思想核心

即使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伴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当今时代,马克思有关科技的思想对解决现实问题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即以科技的发展和创新为中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工业是自然界对人,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对人的现实的历史关系。” 自然科学“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做准备,尽管它不得不直接地使非人化充分发展”。[2]马克思的这种“人文科技”思想把人类社会所存在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对立巧妙融合,在当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之下,科技不再仅仅是被当作一种脱离人的单纯工具,互联网时代下的生态治理就不是单纯地利用互联网工具进行生态治理的模式,而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这个层面上说,用马克思的科技观点分析当下互联网技术仍然是一种社会活动,一种特殊的生产力对未来社会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所产生的重大推动作用。

20世纪60年代以后,许多生态学者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立场和思维方法,对当代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和尖锐批判,尤其是在对技术非理性使用的批判尤为深刻,提出了许多合理利用科技的主张,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人文科技”思想。

1.反对科技“控制自然”导致生态问题。生态学者既反对单纯依靠科技的进步就能够解决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观点,也反对认为科技进步是当前生态环境问题产生根源的观点,他们认为技术的运用并不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在生态危机发生之初,一些思想家把生态环境问题归结为科学技术本身,生态代表人物威廉・莱斯就激烈批评了把科技和控制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观点。在现实社会中,科技履行控制自然的功能仅仅是表面现象,真正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还在于人类自身的思想观念和由此采取的一系列的社会制度安排。[3]科学技术不能再被视为控制自然的工具,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说,人类面临的最迫切的挑战不是征服外部自然,而是可以发展一种理智地使用科学技术手段来提高生活水平的能力,以及培养和保护这种能力的社会制度环境。[4]所以并不是不需要科学技术,而是必须改变人类利用科技的方式,本质上仍然要从人自身找到生态问题的原因。

2.主张科技的“生态化”需要发挥科技的多重价值。生态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科技应该建立在对人的自利和自然应有的价值权利的尊重之上。即使是持“科技并非中性”观点的安德瑞・高兹也认为,科技反映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他高度评价了当时还处在发展萌芽阶段的计算机网络化和机器人技术,认为这是以尽可能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的经济需求为主要特征。[5]高兹所主张的“经济理性”和生态观念的普及,这也正是可以通过当今互联网、大数据科技的发展来实现的。在传统的工业社会,人们只看到并运用了科技的经济价值,忽略了科技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这就会导致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当今社会,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科学技术的多重价值,让经济价值的实现以科技的“生态化”为前提,即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努力实现科技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人文价值之间的统一。在社会主义的科技发展中,这种多重价值也最终表现为人与自然都可以实现真正的自由与解放。

3.认为科技必须遵循“人类尺度”,核心是实现“人的解放”。生态学者侧重于从生态角度对科学技术进行批判,詹姆斯・奥康纳就认为高度集中化的大型科学技术发展模式应该向科技发展的“分散化”与“民主化”转型,使生产过程也可以分散化、民主化。本・阿格尔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经济组织形式的批判,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稳态经济”模式,这种“稳态经济”并不是让大部分人回到过去那种以穷l僻壤为特征的艰苦生活环境中,而是要把现代技术分散地运用于环境之中。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则直接阐明技术在“某种特定生产和积累方式”中是无法为我们独自解决生态问题的,必须要结合“人民和社会”的需求。[6]这些思想都可以看作是马克思“人文科技”思想的延伸与发展,科学技术的实质任务就是必须遵循“人类尺度”,使用具有“人性的技术”,可以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让每个个体参与其中,核心就是要实现人自身的解放。在此之后的戴维・佩珀也强调了实施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就是新的“人类中心主义”。区别于以前的名义上是把人而实际上是把技术至于中心位置的人类中心主义。它强调人自身精神的重要性,但这种重要性依赖于与其他自然物的非物质性的交往。这实际上与马克思所说的人道主义同义,即人与自然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实现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高度统一。

二、互联网科技在生态科技观视角下的重新考量

从及生态马克思对待科技问题的观点来看,以生态与人文视角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可能带来生态文明的巨大进步。而将当下推动“互联网+”行动的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置于生态治理之中进行重新考量,对于实现生态治理真正的“善治”就有了新一层的内容和意义。

1.互联网自身具有“人性的技术”特点。互联网同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类似,虽然在基础设备制造和上游能源利用环节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然而在自身环节并不产生环境问题,属于生态学者描述的可以使用的具有“人性的技术”, 或者是一种“软技术”。首先,互联网具备“分散化”“碎片化”的特征。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接入网络,使在生态治理方面的信息交流极为通常,每个地方、每个个人的诉求也能得到充分表达。其次,互联网渗透多领域的特点使科技的多重价值得到深刻体现。互联网发挥的作用从最初的经济领域渗透到生态环境领域,从改造制造业到环保产业趋向柔性化和智能化,互联网发展到大数据阶段对不同国家、地方环境数据的监控与整合,又可以减少生态治理的成本,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从而使互联网在生态治理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最后,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的一个最为重要特点就是“大众化”和“去中心化”,这同样符合生态要求科技“民主化”“非官僚化”的特征。所谓“去中心化”并不是中心与实质的丧失,而是多核心多实质的“共治”。互联网技术在一开始的发展仅仅是“小众拥有”,是社会精英们娱乐的工具,还谈不上网民共享,更不可能有什么“共治”。但当互联网发展到成熟阶段,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加和素质的提高,“共享共治”自然也有了必要性,在生态治理方面也不例外。在未来,互联网的共享共治精神也会逐渐趋向理性,对改善生态治理将发挥重要作用。

2.对互联网的认识过程体现“人类尺度”与“人的解放”。马克思论述人类自身发展需要经历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三个阶段,而人类利用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很多科技的发展同样也经历了从“他人依赖”到“工具依赖”到“人的解放”三个层次,在生态治理过程中对互联网的认识也大致需要经历这三个阶段,即在一开始的“原始阶段”,人们利用互联网仅H是把其作为传递生态治理信息最基本的工具,实际上还是处在互联网最初的应用阶段。而在其后发展到较高一层次后,人们开始把互联网当作自己达成生态治理目的某种“渠道”和“基础设施”,[7]这时互联网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治理工具,正是在这个阶段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人们开始审视利用科技所带来的许多负面影响,比如片面强调科技的作用而导致缺乏人文关怀、过分强调工具的治理作用从而忽略了人自身的主动性等问题。只有当这些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后,就达到了第三个层次,即互联网下的“人的解放”,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不再只是人类单纯利用进行治理的工具、渠道和基础设施,它已经不是处于某一层次的发展之中,而是整个层次的包含之中。此时人们已经习惯社会治理活动中网络工具的存在,互联网科技也真正内化到了人们达成自我实现和发展的需要之中,即互联网下的“人的解放”。人们在利用科技中寻找到了人的本质,而科技是实实在在地已经融入到整个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也真正内化到了人们达成自我实现和发展的需要之中。

3.互联网的发展与生态科技观紧密结合。在以及生态看来,科学技术就是人借之将自己的需求和目的转移至劳动对象的力量和手段,是人类意志的产物,并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态环境问题本质上仍然是由于人类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技术,是人自身局限性的反映,生态问题不是单纯的“自然”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一个亟待重视和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在当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学技术无疑是改善生态环境,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8]阐发生态科技思想中的生态维度是很有价值的,利用科技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理性选择。也只有真正把互联网的发展融合到生态治理之中,实现在国家治理能力在生态层面上的改善,才能使人摆脱“科技异化”,实现社会与环境的协同发展。

所以,我们重视科学技术在人类与自然共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对互联网科技也不例外,最终都是把着眼点放在了人类社会的未来――生态文明的建设上去。不单单是把互联网技术作为参与生态治理与实现生态文明的工具,而是让互联网真正融入到生态治理本身之中,让科技也成为生态文明的一部分,也就是人们未来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使生态治理也能“互联互通”,实现生态治理的专业化与大众化融合,达到“共享共治”,即每个人都是生态治理的主体,这也就达到了马克思所描述的人类发展三个阶段的最高一层。

三、互联网科技在生态治理中的路径转变

现阶段互联网已经广泛进入了世界以及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截止2015年,全球网民已达30亿,人类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而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9]中国拥有着全球最大规模的网民群体,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互联网科技运用到环境治理已经有了雄厚的群体基础。互联网虽然不是中国的原创发明,但就如同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能够造就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辉煌一样,中国完全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创新生态治理模式,为世界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贡献。

当前,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代表着信息技术最新的发展方向,是中国增强生态治理能力的现实需求,也为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生态的科学技术观念融入到互联网的发展,使互联网科技不仅可以发挥提高相关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功能,同时也开始在社会各个层面发挥维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率的作用,这正是我国完善和发展生态治理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中国当前正在大力推动的“互联网+”行动,在生态环境领域内就是要“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实现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10]整个生态治理动态过程中的“互联互通”以及每个社会成员参与此过程中的“共享共治”,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在生态治理过程中的“人的解放”。

1.纳态治理区域个体决策到“互联互通”。互联网表现出来的科技形态几乎是无形的,但它对整个人类的影响却是有形的。人类惊人的创造力再次通过发明互联网以及越来越廉价的接入设备为解决包括生态环境问题在内的各种社会问题提供了更多可能的方案。如同批判“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界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样,互联网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简单地让其成员知道自己的某些努力既不是孤立的,也不是无用的,而且这种努力不是靠强制、义务、物质激励或社会契约联系在一起,最重要的是依靠共同的价值观联系在一起。人们知道有些任务和成就只能通过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来完成。[11]

当今生态环境问题如同互联网一样,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并且也随着接入互联网地区和人数的爆炸式增长,互联网科技在国家生态治理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互联网无视地域、没有边界的特点使得每个不同地方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反映环境问题,整个“地球村”中的“一个村落”中的“一个人”发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就会波及到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真正实现了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仅是在自然地理领域,而且还可以在人类社会领域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必然倒逼地方政府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和产业政策改革,同时也要求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世界不同国家政府之间的生态治理统筹协调,生态环境问题就有了更加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对生态治理的相关决策不会再是某个国家、某个地区的区域性行动,同时,人们在网络上也自发形成了环保型组织共同监督不同地区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而实现生态治理的“互联互通”。

2.从生态治理政府组织主导到“共享共治”。互联网科技虽然使社会更加多样化,但社会成员因为使用互联网仍然要共同遵守规则,仍然有共同认可的价值观,政府转型与 “共享共治”成为可能。[12]在未来,永不下线的互联网将对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大多数社会进程产生重大影响,人们自身创造性和自主性的潜力将得到极大的挖掘和发展,以自身智慧汇聚集体智慧,将用于任何有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项目。[13]个人自发的努力也可以汇聚成庞大的体系,最后形成“受启发的个人结成的集体网络”和“智慧型的共同体”,这就为“共享共治”提供了基础。这种“共治共享”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动机与形式上。一方面,由于互联网极大拓宽了人的交往空间,无论是在现实还是在互联网中哪怕只是取得的些许成就,也会让人很有“获得感”。此时,经济利益的满足已经不再是人们首要或者唯一的行动目的,人人都可以参与生态治理的热情大大增强。另一方面,生态治理的主体也不再只是以传统的政府和一些非政府组织,互联网使每个公民和自发形成的环保群体可以表达意愿,创新了进行环保活动的平台,大大降低了形成环保组织的门槛和开展保护环境活动的宣传成本,同时一些互联网最新的创新成果――“互联网众筹”模式与“环保”相结合,其开放性与去中心化的特点,使环境保护运动更加透明和高效,给了生态治理以新的生命,从而实现了人们在互联网条件下环境治理的“共享共治”。

3.从生态治理的科学技术依赖到“人的解放”。生态污染、传统意义上“美”的丧失,这些从来都不是科技与生俱来的问题,科技同样可以给人带来更加奇妙的东西,这需要我们用新的文化重新塑造技术。技术本身不会创造需要,但我们可以强化与我们真正想要的所对应的目标,从而决定我们真正想要到达何处。[14]在当今时代,由于人们的这种科技式生存方式,各种问题无论缘由如何,其改善和解决都不可能再离开科技的影响。但也绝非简单地依赖科技,互联网科技也不再仅仅是人类进入网络领域的工具,而是相对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各个系统造成的整体性效果和价值取向。[15]无论在哪个系统中,其价值取向的根本是指向“人的解放”,这是未来利用互联网改造生态治理体系所应采取的最根本路径。

互联网创造的和而不同的局面可以让每个社会成员的意志都能得到充分的尊重与发挥,使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生态治理三者良性互动。这种生态科技文明可以不断满足人的需要,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使人真正成为自己的“中心”,不再被互联网科技本身所束缚,而是能够掌握其中,充分发挥人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互联网也将真正融入人的思想文化之中,成为马克思所论述的“人文科技”那样,与科学的人道主义统一于生态治理的实践中,并可以在实践中发挥最大程度的积极作用。每个治理的主体可以成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社会成员在生态治理过程中就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感知力、洞察力,最终达到治理过程中的自我驱动、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提升的理想状态,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彰显人生的真正价值。

以生态的科技思想看待当下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阶段,科学技术始终都不再仅仅只是一个充斥着运算法则或者简单工具的冰冷世界,[16]最终人类自身还是要扮演“解放者”的角色。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的生态治理过程就是要让其融合到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中去,真正实现在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基础上的人的解放。

参考文献:

[1].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98.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9.

[3]俞吾金,陈学明.西方哲学流派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647、666.

[4]解保军.生态学名著导读[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22.

[5]万希平.生态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86.

[6]马兰,吴宁.生态视域的科学技术――生态学科技观述评[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7]阿里研究院.互联网+:从IT到DT[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278-279.

[8]王芳.环境与社会――跨学科视阈下的当代中国环境问题[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82-84.

[9]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6-01-22).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1/t20160122_53271htm.

[10]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EB/OL].(2015-07-04).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7/04/content_10002htm.

[11][美]德内拉・梅多斯,乔根・兰德斯,丹尼斯・梅多斯.增长的极限[M].李涛,王智勇,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255-256.

[12]彭芬兰,邓集文.生态治理中的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定位[J].理论导刊,2016,(2).

[13][挪]乔根・兰德斯.2052:未来四十年的中国与世界[M].秦雪征,谭静,叶硕,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206.

[14][美]迈克尔・贝尔.环境社会学的邀请[M].昌敦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04-107.

互联网环境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D书馆;服务创新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2.116

[中图分类号]G258.6;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2-0-0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无论是各行各业的发展,还是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都或多或少出现了“互联网”的影子。可以说,互联网所带来的影响渗透了经济、社会、生活、教育等方方面面。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互联网的影响也非常大。当前,在互联网的影响和渗透下,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和任务迎来了新的挑战,呈现出新的特点。

1 互联网渗透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新特点

1.1 信息载体多元化

一直以来,高校图书馆都承担着为高校教师教学、科研以及学生学习、研究等提供文献资料的重要任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当前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文献,除了有传统典藏书籍、期刊、声像资料之外,还具有大量的电子信息资源。与传统纸质印刷资料、声像资料相比,电子信息资源所具有的信息量、内容都远超过传统文献。不仅如此,电子信息资源还具有传统文献所不具有的信息更新速度快、存储密度高、资源无限制共享等优势。品质高、容量大、存储量大、检索便捷的特点,使电子信息资源迅速获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

1.2 服务要求个性化

受网络环境的影响,当前,读者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要求也趋于多元化和个性化。读者们除了要求图书馆能够提供传统教学、科研等领域所需的文献资料外,还期望通过图书馆获得一些经过资源有效整合的综合型知识。且随着互联网在高校图书馆中渗透程度的愈深,读者对图书馆个性化的需求体现的愈加明显。为此,高校图书馆要重视读者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将图书馆服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分析和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的层面,结合互联网的优势和特点,尽可能地为读者创设出更具有适应性和针对性的图书馆服务。

1.3 服务模式创新化

创新是互联网时代最突出的特点,也是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互联网的发展,及其与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整合,使高校图书馆成为一个现代化、创新化为一体,并集信息收集、加工、整合、管理于一体的信息服务系统。同时,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区别于传统高校图书馆的模式,呈现出极大的创新性和现代化的特点。读者可以通过网络,远距离地进行资料检索和文献查询。例如,读者可以在网络图书馆上进行信息调研、专题检索等,传统以文献为单元的信息加工模式也转变为以知识为单元的信息加工模式。这些转变反作用于高校的图书馆服务,使其进行不断优化,进而成功实现从传统图书借阅到互联网下信息咨询的服务。

2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根据前文所述可知,在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和管理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要求。在新特点、新要求的作用下,高校图书馆势必要及时转变服务和管理观念,加强图书馆自身建设,摒弃传统层次单一、功能单调的图书馆服务模式,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之路,从而更好地适应互联网带来的新要求,满足读者日益多元、个性的服务需求。

2.1 符合社会化的需求

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将更多地使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使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变。发展环境的转变驱使高校图书馆不得不进行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的创新,促使其从以信息收集、整理、传播为主向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进而使高校图书馆更具开放性、综合性,以满足社会化环境下的社会化需求,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2.2 满足高校教学、科研的新要求

互联网不仅给高校图书馆的环境、工作、服务等带来改变,同时也使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的需求发生了改变。读者想要查询资料时,不再像从前那样到图书馆里进行查询,反而可以足不出户,仅仅通过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就可以轻松地实现信息检索、资料查询和信息获得。面对用户的新要求,传统图书馆的竞争优势荡然无存,同时在传播速度、信息检索效率等层面,甚至还远落后于网络图书馆。为了适应环境变化带来的高校读者教学、科研资料查询的新要求,传统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势必要进行服务创新,尽可能的与网络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接轨,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出传统图书馆的优势,为高校师生教学、科研等活动提供更好的服务。

3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具体思路

高校图书馆作为教师教研和学生学习的“阵地”之一,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要想保持竞争优势,必须要走服务创新之路,在服务理念上积极突破,在服务意识上不断创新,坚持以读者为中心,不断摸索和创新高校图书馆资源开发和信息服务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手段。唯有通过不断创新图书馆的服务,才能应对网络环境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的巨大冲击,才能使高校图书馆找到新的发展道路。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具体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树立“人本”服务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高校图书馆要想在互联网环境下突围,并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来找寻新的发展路径,首要任务就是要转变服务观念和意识,树立“人本”服务意识,做到以服务对象为本,以图书馆管理人员为本。一方面,要站在读者的角度,从读者的实际需求入手,尽可能的为读者提供符合其需求的信息资源和个性化服务,使读者愿意走进图书馆进行学习;另一方面,要从图书管理人员入手。一定程度上,图书馆服务质量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图书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为此,高校图书馆还要切实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薪资、待遇,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为高校读者提供更好、更优的图书馆服务。

3.2 创设多样化服务

过去,高校图书馆受网络环境的影响,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馆藏资源、信息检索、更新等跟不上互联网发展的步伐,从而导致用户的流失。在此情况下,高校图书馆应当转此局面,本着求实、求进的原则,加强在图书馆服务层面的创新,认真分析读者的需求,有序地整合馆藏资源,不断进行服务内容、形式、技术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变被动为主动,以多样化的服务来赢回 “主动权”,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尝试利用互联网技术,自建专业数据库,开展目录检索、专题检索、关键词句检索等,为读者信息查询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同时可以尝试开通在线咨询、图书借阅在线预约等服务,使高校图书馆在应对网络环境带来的冲击之余,也能以优质、多样化的服务取胜。

3.3 打造“特色化”精品服务

传统“自给自足”思想是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一大制约和“瓶颈”。为应对互联网的冲击与挑战,高校图书馆必须摒弃传统的服务理念和思想,重新做好图书馆自身的定位,站在宏观的角度进行谋划,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结合高校的定位和特色专业的设置,打造“特色化”精品服务,积极结合多样化的文献信息资源,建立起富有特色的高校图书馆“拳头”服务,以吸引广大读者前来阅读的热情和兴趣。

3.4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高校图书馆在进行服务创新时,还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树立起市场化意识,建立起符合市场要求和适应网络化发展的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首先,高校图书馆要认真分析用户的需求和特点,树立市场化的服务意识,为读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其次,强化品牌打造,依托于高校重点学科、重点专业,打造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品牌服务的产品;再次,着力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以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为抓手,切实提升高校图书馆整体的服务质量;最后,要改变高校图书馆传统“重馆藏轻运用”的思想,加强对高校图书馆现有资源的管理,充分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效率。

4 结 语

互联网的发展,不仅给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服务创新和促进图书馆发展的机遇。为此,高校图书馆要坚持以创新为基点,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打造“精品”服务以及坚持市场导向提供符合市场化发展的图书馆服务等,合理应对网络环境带来的冲击,把握好机会,加大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力度,着力建设起一个具有创新性、针对性,能满足不同读者多样化需求的现代化图书馆。

主要参考文献

互联网环境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会计核算探究

会计核算也称之为会计反映,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尺度,对于会计主体的资金运行活动进行的反映。会计核算主要是针对于会计主体已经发生或者是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所进行的事后核算,也就是会计工作中记账、算账、以及报账的总称,它对于保证会计工作质量以及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于互联网环境下会计核算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针对会计核算在互联网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互联网环境下会计核算的特点

网络会计的出现弥补了传统会计模式中的不足之处,网络会计用其自身的全面性、实时性、智能性、开放性、针对性、同步性等特点使企业会计核算实现了会计信息化。

(一)全面性

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之中,能够全面的反映出企业中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通过互联网技术,社会公众可通过在线访问等方式来获取到企业的财务信息和所反映出来的企业经营状况,以及对企业有利或者是不利的其他多方面的信息。在互联网环境下,会计核算完成了从纸质页面数据到大网络页面数据的改变,突破了来自空间的限制。通过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之中,还可以将会计核算信息的容量增大,更加方便会计人员的查找和操作。

(二)实时性

在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中,具体的一项投资的获利情况或者是一项业务的执行情况只有在月底会计业务结束之后才能够有效的反映出来。但是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中,可以真正的实现会计的实时跟踪,会计核算也可以转变为动态的事前核算或者是事中核算,使得企业的经营人员以及领导能够及时的获取到最新的企业经营成果以及运营的状况,能够有效地降低决策者的风险,将会计信息的价值发挥到了最大化。

(三)智能性

在以往传统的会计核算中,都是通过人工一步步的进行核算,不仅费时还费力。我们依靠互联网,就可以让计算机完成会计核算的全过程,使得会计核算的时间大大减少,而且也使得在进行人工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失误的情况的发生。互联网下的会计核算不仅仅是包括根据需要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进行处理,还包括管理功能以及控制功能,这就充分的说明了智能性是互联网下的会计核算的特点之一。

(四)开放性

如果企业想要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会计核算,那么首先企业就要将企业中的财务信息放置到互联网上,实现了远程查账、远程监控、远程核算等,不仅仅是财务的管理者能够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实时的监控,而且财政部门、税务部门也能够通过互联网对于该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实时的监控,避免逃税、漏税等现象的发生。另外,通过互联网技术将会计资料进行高度的共享,还能够加强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使得会计工作的工作效率大大的提高,进而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不断地提高。网络版的会计核算尤其适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及集团型的大企业,便于高层领导及时了解各分管单位及集团分支机构的财务信息和经营状况,对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来说,更方便了国家财政、审计部门的统筹管理和监督。

(五)针对性

互联网下的会计核算更具有针对性,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只是信息使用者的被动接受,但是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之中,可以为信息的提供者以及信息的使用者的交流创造更加有力的条件,而且如果当信息的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及时的获取相关的会计信息,并且对其进行相关的处理。

(六)同步性

互联网技术应用于财务系统之中,网络化的财务系统可以将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于一体并进行集中的管理。当利用网络化的财务系统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还可以进行其他业务,不仅可以减少企业资金的实地交易情况,还能够帮助企业及时的了解市场的动态,进而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二、互联网对于会计的影响

(一)加剧信息安全风险

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公布,虽然避免了出现因人为因素而导致的信息失真以及丢失的状况而大大提高了会计的工作效率,但是互联网的数据是无形的,而且也具有不稳定性,很有可能会有不法分子对于会计软件进行摧毁,对于相关的数据进行篡改,对于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会造成非常严重的隐形风险。除此之外,如果在工作的过程中,计算机出现问题,或者是系统非正常的中断,也可能会造成会计信息的丢失,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得不到保证。如果会计信息准确性以及可靠性得不到保障,那么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下,充满着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如果企业中的会计数据遭到了来自黑客的攻击,竞争对手恶意地对会计数据进行篡改和获取,则有可能造成财务系统的瘫痪,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组织管理模式变化

传统的会计核算人员之中一般包括出纳、财务人员组成,但是如果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中,那么势必要增加网络维护人员以及系统管理人员,业务范围也会随之变化,除了最基本的核算记账以往,网络会计也担任着许多管理的功能,整个业务工作的流程就会改变。会计信息的纰漏也会从简单原理的财务信息转化为复合型信息。

(三)互联网会计法律问题凸显

当前的电子商务以及电子金融的发展过于迅猛,国家对于此商务法律法规还比较落后。根据目前会计法律法规中,对于网络会计的业务没有做出比较明确的规定,这也为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带来了比较大的困扰。目前会计法律法规还不能适用和解决在网络会计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这也给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

(四)财务人员面临着转型

互联网技术下的财务人员应该掌握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维护技术、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法规、精通于会计知识,这就需要更加复合型的人才,但是这样的人才在我国还比较缺乏。

三、针对于互联网下面临问题的几点解决方案

(一)强化企业会计信息安全

针对于会计信息安全风险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在企业单位应用安全保障技术,建立防火墙,将单位内部的财务网络与对外公开的财务网络之间设置屏障,对于访问会计信息的人员要进行验证,所有的会计信息只允许从内部流向外部,对于从外部流向内部的一律拦截。在计算机用户对于会计信息进行访问、修改时,系统应该设置多次认证,只有多次认证全部通过时,该计算机用户才有权对会计信息进行访问和修改。另外还可以经会计人员设置权限,每一位会计人员只能进与自己职位相关的会计系统。还要加强对于计算机网络的维护和检查,避免一切意外情况的发生。除了会计信息的安全性之外,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网络环境下,要保证会计人员输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就要对于数据进行验证,输入的工作也可以由多人进行,或者是分组输入。对于财务软件的权限应该设置明确,没有权限的人员不得进入系统之中,以此来加强会计信息的准确以及可靠性,保证企业正常运行。

(二)制定健全的网络会计法律法规

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之中,而国家却没有适用于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法律法规,这对于会计的长远发展是非常的不利的。因此我国应该加快网络环境下会计法律法规的建设,借鉴国外的先进的理论知识以及研究成果,对于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核算进行规范,保证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核算被法律所保护,为我国的网络会计营造出一个健康、良好、安全的法律环境。

(三)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作为网络环境下的新型会计,必须要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识技能,不仅要对于相关的会计知识有所了解,而且还要对于网络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所掌握。作为网络会计应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财务会计理论知识,对于企业的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增砖添瓦。因此我国社会以及各个高校应该大力发展复合型人才,社会应该从高效率的培训的方式来培养复合型的会计人才,单位应该定期为会计人员参加各种经济、财务系统的交流大会和培训提供便利,让会计人员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互相提高自身的会计能力以及网络知识。

四、结束语

社会以及互联网技术的的发展,给传统的会计核算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促进了会计行业的创新。互联网技术应用于会计之中,积极地推动了会计核算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为会计模式走向电子化、信息化的道路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不仅减少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工作效率,而且还使得企业的社会竞争力得到了增强。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一系列好处的同时,势必会带来一些影响,但是这些影响都是可以克服的,我们应该勇敢的面对这些问题,并且积极地解决它,就一定会实现会计信息化,进而实现企业的信息化。

参考文献:

[1]赵卓丽.浅谈互联网金融会计核算问题[J].财经界(学术版)2015.12.20

[2]张术,刘其姝.互联网行业会计核算的特点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3.07.15

[3]蔡安英.浅谈互联网环境下的会计核算[J].无线互联科技2014.07.15

互联网环境的特点范文6

简单解释一下吧,如,计算机可以颠覆算盘,但计算机却颠覆不了算术;火枪可以颠覆长矛大刀,飞机导弹又可以颠覆火枪,但无论是火枪,还是飞机、导弹都颠覆不了孙子兵法。

尽管现代战争与古时的战争都是战争,虽然现代与古时的战争方式已是天壤之别,但具有2000都年的孙子兵法,今天却依然是指导全世界现代式战争的圣经和圭臬,事实也证明孙子兵法这个方法论,作为战争的圣经和圭臬2000多年来屡试屡爽。

因此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和标志,但并不是说一个时代有了它的的特点和标志后,这些特点和标志以及这个时代,就要与以往历史上其它的特点和标志割裂了,隔绝了。

互联网可以改造行业,可以改变或颠覆人的工作方式以及人的生活方式,但互联网是颠覆不了定位的,方法论不是靠技术就可以否定和颠覆的。就像科技的发达可以改变或颠覆战争的方式,但孙子兵法仍然是指导2000多年不同形式战争的基本方法论。

互联网是大势所趋,人和企业很快都要互联网了,用不了多久大家都要掌握互联网这个方法了。当这一天来临时,当大家都掌握了互联网这个方法后,谁颠覆谁呀。当大家都掌握了互联网这个方法后,方法就失灵了,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自然而然的会回望方法论,寻找方法论,就会回归方法论的。谁不回归谁就没方法,谁没方法,谁就止步不前了,谁就会出局。

我们的社会越来越浮躁,人也越来越情绪化,越来越喜欢估计,产生估计后便不假思索,情绪化的加以发泄,互联网恰恰成了人浮躁、情绪化、估计最好的发泄地。

继大伽金一刀把定位估计为互联网时代创业最大一棵毒草,把定位骂的体无完肤后,品牌一伽李光斗也用自己的估计去附和金一刀的估计。在这种大家不严谨,烂估计的环境里,格力董大姐也对定位也将信将疑了,只有邓德隆仍坚定不移,斗志旺盛的在誓死捍卫定位

科学的营销基础是市场细分,定位主要是依据市场细分加以确定的。如果定位被互联网颠覆了,那么什么市场细分、目标选择、市场环境分析这些最为重要的市场营销的基础,就都没有存在的必要和价值了。

定位颠覆论者总喜欢拿小米说事,似乎小米的成功是颠覆定位的明证。这种人和思想看到的只是表面。小米没有定位吗?小米是有定位的,小米的定位是市场定位,具体说小米的定位是:互联网+90后。在互联网+90后这个精准的定位下,小米又赶上智能机处在了一个火热的风口上。质优价廉加上90后,加上风口,就这样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小米就扶摇直上了。那位若有机会和雷军探讨一下,看我对小米定位判断的对不对。

关于邓德隆对小米的否定问题,我觉得他说的也未必全对,因为雷军精通互联网,是互联网出身,对互联网比传统行业的人认识的透,所以他干这个得心应手。还因为互联网确具有强大的市场整合优势,在互联网环境下,市场的确存在很多机会。

虽说互联网时代为企业提供了很多机会,但不能说互联网时代就赢家通吃了,这个是不现实的,市场永不会赢家通吃,永远都是以行业性质和特点为主的占山为王或割据战。而定位就是解决占山为王和割据战最好,最有效的方法论。BAT三位互联网大伽也没有赢家通吃,他们也都有自己的定位,也都在自己定位里耕耘,谁越界了谁就是找罪遭。看看下面的案例是不是这样。

记得不,马云看好社交,于是搞了个”来往”,试图涉足社交逆袭微信,为了搞成这个“来往”马云憋足了劲,给他的员工下指标,要求每人年底前,要拉100人注册使用“来往”,甚至以年终奖相要挟,何等精明的马云,何等强势的马云,何等大名鼎鼎的马云那,尽管他的淘宝天猫火的一塌糊涂,

虽说淘宝和天猫火的一塌糊涂,然而他的“来往”却没人捧场,却没人与他来往。人为什么不与“来往”来往那?人这个东西都这样,他玩微信习惯了顺手了,他的心理就没了“来往”的位子。定位的优势就在于捷足先登、抢先一步、先声夺人,通过捷足先登、抢先一步、先声夺人培育人的心理定势。人的心理定势一旦塑成就意味占领了人的心智。

马云“来往”的案例说明了啥?市场环境难以逾越,你不定位他定位,这个他就是亿万网民。微信已成大气候这叫市场环境。网民在微信里的群都建立了好几年,他们在这里休闲、消遣、吐槽、,这里培育了他们习惯、兴趣和情感,这里成了他们情感的根据地。微信塑成了他们休闲、消遣、吐槽、的心理定势。一旦这种心理定势被塑成,就意味着对心智的占领,心智一旦占领,定位自然达成。

上面的问题说明了什么?互联网在市场上的胜负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人大脑的问题。所以顺便提示颠覆论者,互联网时代归根结底的问题,还是人大脑的问题,要颠覆定位,首先要颠覆人的大脑。所以,在还没有办法颠覆人大脑前,还是慎谈颠覆定位,否则是有欠理智的。

还需进一步探讨与认清的是,从本体论而言互联网到底是什么?互联网无非就是个提高效率的方法。马化腾说:“互联网不会是一个独立于实体经济之外的行业,而是像水和电一样深深融入社会每个角落,让每个行业和组织都以更高的效率运行。” 瞧,马化腾一语中的,一语道破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