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道德与法治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道德与法治分析

道德与法治分析范文1

一、什么是多元智能理论和差异化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1]。随着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以来就一直受到各方的欢迎,现在我国教育工作者们都深深被之吸引,甚至掀起了一股“多元智能热”。那么要如何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下进行七年级的道德法治差异化教学呢?首先要解决的是差异化教学问题。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个个体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全面发展。差异化教育的优点在于能够使得社会和学校不再仅仅关注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开始转而关注学生健全的人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学生的兴趣发展程度[2]。就当前的教育形式来看,差异化教育会成为以后的教育趋势,但是目前差异化教学还没有被大规模的推行,因为道德与法治本身就是一个带有差异甚至某些情况下还有对立的词汇,所以推行道德与法治的差异化教学其实是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的。

二、如何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道德与法治的差异化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所提倡的“为理解而教”、“个别化教育”等理论。

首先是“为理解而教”意在启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更多地注重学生的理解,而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如果只是将课本上的知识大声地朗读一遍,那么教学就变得毫无意义。理解的教学更有意义,明确什么是“道德”什么是“法治”、所谓道德就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是一个相对比较“软”的词汇,它没有什么条例的硬性规定,但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行为准则,因为德多在人心,道德的标准也在人心,有这么一种说法“罪莫大于无道,怨莫大于无德。”;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约束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人们常说的一句话“现在是法治社会。”要依法治国、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实现真正的法治国家。法治是硬性的条文规定,是一个有着强制规定需要的遵守的准则,法治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实际案例、分组讨论等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道德”与“法治”这两个词汇的真正意义,教学的目的不是教而是学,真正学到了才是教学。

再次是“个别化教育”,个别化教育是一个类似于差别化教学的词汇。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一个目前还是应试教育的教育体系中提倡个性化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道德与法治来说,因为是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词汇,所以就有了实现差异化教学的可能,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对比讲述,从概念到授课方式,从授课方式到讨论分析,从讨论分析到提高总结。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结合实际进行分析,针对学生的个性,以及学生不同的学习理解情况进行教学,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以期达到一个氛围良好的教学环境,达到了一个各方都满意的教学情况。

三、结果和建议

无论是多元智能理论还是差异化教学都是帮助学生接受教育,帮助老师进行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要学会合理利用,将理论与现实实际情况相融合,真正实现教学方法的重要作用,真正实现一个良好的智能教学。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在利用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同时也要警惕过度使用或者滥用造成的不利影响。

(一)真正将多元智能理论融入教学之中

教学的辅助方法有很多,真正实现价值是要将其彻底融入教学之中。多元智能理论是一个相对而言其实比较复杂的理论,在教学之中一定要正确理解并真正将其融入其中才能达到实现多元智力理论的重要作用。无论是“为理解而教”还是“个别化教育”对于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差异化教学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七年级是初中教学的开始,是中学生的一个阶段,是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要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他们以后更好的发展,所以要将多元智能理论真正融入教学之中,学会融会贯通,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要一样,学习不是简单的相加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理解,是一种学会学习的能力,学海无涯,学习这条路没有尽头,所以只有学习的方法才是茫茫学海上的一叶扁舟。

(二)警惕过分沉迷于教学方法而忽略教学本身

道德与法治分析范文2

关键词:城市河道; 生态治理; 水污染处理; 问题总结; 方法探讨

1 城市河道治理的必要性论述

城市河道水网是大自然赋予城市经济发展和繁荣的基础和条件,河道的生态环境与水体质量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对于城市面貌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对于城市的经济与农业的发展也有着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城市河道整治工作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社会由小康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历史性跨越,也是城市与乡镇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条件。河道的全面整治要达到洪涝时期能够起到有效的蓄水和排水的功能,在旱时能够保证生产和生活得到必要的水资源补给。

1. 1 河道治理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

河道的全面性清理和生态环境的恢复能够有效地解决河道内的淤积问题,水体质量能够得到显著的提高,这对于河道两岸的绿化以及河岸的加固都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另外河道水体质量的提高能够有效的保证河道两岸植被的茂盛生长,对于防止水土流失也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1. 2 河道治理能够有效地发挥城市河道水利系统的综合

由于城市河道不仅肩负着城市环境的建设作用,同时还是集引、排、蓄、供以及航运等功能于一身的公益性城市基础工程。河道的全面治理能够有效地恢复城市河道的这些综合功能,充分发挥其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提升城市的竞争能力。

1. 3 城市河道是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必要

河道的综合治理能够有效地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使得人民群众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无限魅力,真正地做到在城市生活中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打下一个有力的基础。

2 当前城市河道现状分析

由于前些年我国社会和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状态,对于城市河道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有所忽略,导致很多城市的河道生态系统遭到了很严重的破坏,甚至很多城市原本引以为傲的河流已经变为了城市风貌的一道伤疤,许多河流干涸,污染十分严重。

还有很多河道淤积现象十分严重,由于河道生态系统的破坏,原本河道两岸的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河水以及船行波的冲刷使得河岸水土流失严重,导致了河道的淤积。

另外很多负有防洪职责的河道由于建设时间较早,堤身较为单薄,抗洪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河水的冲刷而降低,再加上河道生态系统的破坏,两岸的绿化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汛期防洪抗洪的能力存在着较大的隐患。

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废水大量的排入到城市河道之中,使得河道原本的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河道自身的降解排污能力不断降低,导致河道水体严重变质。同时由于城市居民环境意识不强,生活垃圾以及生活废水被大量的排入到河道之中,使得已经受到工业废水破坏的河道生态系统更是不堪重负,水体质量急转直下。

根据目前我国城市水体监测数据表明,我国绝大多数的城市河道水体质量为四类和五类,还有很多城市的河道水体质量低于五类,水体富营养化现象非常严重,水质型缺水危机迫在眉睫。

河道原有形态的改变也是当前河道整治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人为设障、废弃物乱堆以及管理不当等因素,再加上一些开发建设工程侵占缩窄河道,使得原有的河道水面被占用,河道的水域总量失去了原有的平衡状态,河道的天然断面形态发生了改变,河道原有的宽度和深度都被人为的缩小,这使得河网原有的调蓄容量大大减少,河道的综合功能降低。

3 河道整治工作的困难探析

河道整治工作势在必行,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作为整治工作的实践者必须要认识到河道整治工作的困难性,也要对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障碍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够在整治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成效。河道整治工作工程量非常庞大,我国城市河道数目异常繁多,水体总量也是非常巨大,而河道整治工作又是一项牵涉面非常广的工作,对于社会各个领域都有所涉及。由于我国城市河道实际情况较为复杂,污染情况也是不尽相同,很难实施统一的整治标准和制定统一的整治方案。由于河道整治工作工程量非常大,需要投入的资金量非常大,很多城市河道治理工作的资金筹措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虽然主干河道治理的资金能够得到保证,但是来源基本是市政财政拨款或者是政府性贷款,资金筹措的渠道相对单一。这种情况下乡镇级别的河道整治工作资金筹措情况更是捉襟见肘,很多乡镇河道整治工作由于资金问题而出现力度和进度不统一的现象,进而导致整治工作整体效果的不理想。

河道整治工作受季节的影响较大,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的部门单位数目也是非常多,这就导致各个分部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很难保持步调一致,各个参与单位之间需要协调的工作较多,再加上天气变化的影响,这就导致河道整治工作不可控的因素太多,项目整体协调和控制的工作难度较大。河道整治工作中,造成河道形态改变的人为因素很难得到有效的遏制。河道两岸的居民倾倒垃圾,工业生产单位倾倒工业垃圾以及人为设置河道障碍、侵占河道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对河道整治工作的整体进度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这些现象都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给予大力的支持和配合,以短暂利益的牺牲换取长久利益的获得。

4 河道治理措施探讨

总体上,河道治理措施共有6 点:

1) 加强河道河堤的修筑,由于河堤在河水的冲刷作用下而发生水土流失导致河道淤积,进而破坏河道生态系统。

所以为了减少河堤原因而造成的河道淤积,加强河堤的修筑十分必要,这样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河道淤积的问题,为河道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2) 对于弯曲较多的河道或者是游荡型的河道,可以采取护岸控导的方式来防止河道形态发生改变。在河道发生弯曲的部分加强河堤的修筑,提高河堤的牢固性,保证河道能够维持既有的形状。

3) 对于已经发生过弯曲并且弯曲程度较大的河段,护岸方法虽然能够有效地遏制凹岸坍塌的速度,但是并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河道已经发生弯曲的事实。这时可以采用截弯取直的方法来治理,人为地将已经发生严重弯曲的河道改变成直线型的河道,这样发生坍塌的河道会在后修筑的堤岸保护下不再受到河水的侵蚀而发生坍塌。

4) 对于汊道很多的河道,在整治过程中一般采用堵塞汊道的方法。由于汊道的存在分散了河道的河水,使得原有的河道水量达不到原有的标准,对于河道的冲刷力度达不到原有的水平,这就会导致河道的淤积,将汊道堵塞能够恢复原有河道的河水流量,水流条件会得到较大的改善。

5) 对于泄洪责任较大的河道,或者是有着航行要求的河道,在整治过程中可以采用浅滩疏浚的方法进行治理。运用机械挖掘或者是人力挖掘等方法将变窄的河道断面扩大,这样河道的泄洪能力和维持航行的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6) 对于河道由于人为或者是自然的原因而形成的卡口要及时的进行拓宽或者直接进行改道,以保证河道具有良好的河水通过能力。

5 结语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入到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感叹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不禁发现原本美丽的城市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面貌。河道的污染、生态的破坏已经使得原本引以骄傲的河流变成了城市环境的伤痕,因此对于城市河道的治理和保护成为了当前城市健康发展的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道德与法治分析范文3

关键词:高职 英语教学 文化导入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009-01

1 引言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能够使学生的跨领域沟通、交流能力得到增强,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由于背景文化的巨大差异,使得学生难以在实际的生活、学习过程当中,自然、有效的展开英语应用,这就阻碍了他们英语实践能力的提升,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文化导入入手,在丰富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结构的同时,也加深他们对于英语背景文化的了解。

2 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基本原则

2.1关联原则

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文化导入过程当中,必须要使得导入

的文化内容与正在教学的知识内容紧紧相关,要从教学内容中放射性地向学生传递出文化信息,只有这样才使学生既能了解

到英语文化背景,又能进一步加深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消化与理解,反之则起不到任何有益的教学作用。

2.2适度原则

要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需要以学生对英语背景文化的了解为基础。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也不能够模糊基础知识教学与文化导入之间的主次,因为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其英语基础能力可能较为薄弱,所以对于他们还是要以英语基础知识能力培养为主,否则就算是他们对英语背景文化有了深厚的了解,却也不一定能够有效的掌控英语。

2.3实用原则

高职主要是以市场需求为主,为社会培养实用性的人才,它更加关注于学生的就业。所以,在英语教学文化导入中,老师也应当坚持实用原则,注重文化导入的针对性,不要泛泛而谈,在一些文化导入上要与学生的专业挂钩,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就

业与发展。

2.4科学原则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有着较大的弊端,比如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会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仅限于表面,科学性较低。而在文化导入中,老师则应当转变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首先了解他们的英语知识和文化的薄弱点,然后引导性、全面性的开展教学与文化导入,不能凭借老师的主观意愿,注重学生的感受,避免随意的开展教学。

2.5开放原则

英语背景文化与英语基础知识不同,它没有单词、语法那样的固定形态,所以文化导入的方式也多种多样,除了老师口头的叙述外,让学生开放、自主的去体会文化更为重要、更为有效,这样才能使学生最大程度加深对英语背景文化与语言知识的消化与理解,比如阅读英文读物、听英文歌曲、看英文电影,均是可取的开放性文化导入途径。

3 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

3.1通过英语听、说教学导入文化

英语听力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点,因为通过听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比如对知识消化、理解的深度和宽度,对英语的敏感性和分析、联想能力等,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就算能够较好的完成纸面测试,也难通过听力考验。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除了基础性的词汇量、发音等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学生对于英语背景文化的了解非常少。针对这个问题,老师可以针对性的从听力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英美文化导入,比如可以首先向学生播放一些关于英美政治、经济、文化的英文配音、配字幕的简短影片,在学生看完一次过后,将画面屏蔽掉,让学生只通过声音再次了解播放的内容,这样循序渐进地来,高职学生一定能够在深入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也提升了英语听力。

英语口语是培养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重中之重,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应着重交际文化的导入,主要途径有:第一,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尤其是要在细节处对学生进行文化导入、渗透,具体的导入内容,可以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但主要内容还是应当集中在生活、交往这方面上,比如西方社交礼仪,在不同的场合中如何与人打招呼、祝贺等等;第二,从一些常用的谚语、成语以及格言等,向学生分析不同文化背景导致的含义差别,并使学生学会掌握这种文化带来的差异性,等等。

3.2通过英语读、写教学导入文化

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应当首先提炼出其中的文化知识点,使学生能够带着文化意识进行阅读,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阅读效果。比如,在讲解part-time时,结合part-timestudents介绍美国人的价值观,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英、美社会。在美国的大学教育体系当中,学生半工半读,“自给自足”是一个重要的特色,很多美国的大学生都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挣钱交一部分的学费,甚至是全部学费,这在美国社会中属于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而且这些半工半读的学生并非全部是家庭困难而选择的这条路,而是希望自己能够尽早的独立,因为独立在美国被誉为是一种美德,它是美国社会的一个重要价值观。

在写作中,高职学生由于受我国传统文化习惯性思维影响,很容易写作出“中文的思想+英文的形式”的文章。要解决这种我国传统文化带来的“干扰”,单单注重对学生写作技巧与语言知识的培养是过于片面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学生跨文化领域背景的文化因素导入,引导学生体会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同类语篇的不同结构、对同一事物的表达在逻辑思维方式上存在的差异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道德与法治分析范文4

一、漂泊流浪导游人员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

2000年后导游人员剧增,旅行社不能够全部容纳导游,所以大部分导游被转移到导游服务类公司进行管理。导游服务公司与导游没有用工关系,没有劳动合同,只是服务中介组织。导游与旅行社及导游服务公司之间这种非同寻常的用工关系,是造成导游管理及导游执业行为诸多问题的最直接诱因。

1.导游薪酬比例发生巨变,收入锐减。《旅游法》实施前,导游算得上是高收入人群,月入过万的导游比比皆是。2013年10月1日实施的《旅游法》规定了取消购物环节,从根源上解决了一直备受争议的回扣问题,因此导游的收入只剩下出团补贴,《旅游法》实施前,导游的收入主要是靠回扣,以及旅行社每天100元左右的接团费。新法实施后,虽然旅行社将接团费提高至250元沃,300元沃和350元沃等三个等级,但导游的收入仍减少至之前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旅游法》对旅行社一价全包的相关规定,意味着导游服务费也将大打折扣,导游不能再收取购物和自费项目的回扣,这让导游的收入大幅度缩水。

2.导游社会福利待遇丧失,保险全无。众所周知导游分两种,一种是专职导游,与旅行社签订劳动合同,旅行社发放基本工资,但基本工资刚好够扣除五险一金另一种是兼职导游,与旅行社只有一纸协议,没有基本工资,无社保现象依然十分普遍。目前兼职导游是旅行社的主要力量,以南湖国旅为例,2000多名注册导游当中仅有300名是专职导游,专职和兼职导游的比例约为1:60

3.导游工作生活环境恶劣,监管缺失。我国旅行社发展起步较晚,规模较小,旅游行业又缺乏比较完善的监督机制,旅游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面临低端的价格竞争,把市场的压力转移给了导游。在恶性竞争面前,导游员们成了坑、拐、蒙、骗的代名词。导游人员在薪酬状况、工资福利和劳动保障参差不齐,导游工作环境中的矛盾关系以及安全和健康状况等方面问题较多,生存状况令人担忧。

二、茫然无助导游人员存在严重的心理危机

导游是一个弱势群体,真正持证上岗的导游多数来自农村或者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且多数为女性。众多导游对目前的生存状态并不满意,十分缺乏安全感,存在严重的职业倦怠。导游是旅游业中不可或缺的一角,如果无法解决好导游心理问题,旅游业的发展将会受到极大限制。

1.导游对自我职业的认同感较低。大多数导游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缺乏荣誉感和自信心。很多导游都表示了对自己职业的无奈。相对于一些较早入行,经历过导游辉煌期的人来说,新近入行的导游认同感更低,导游这一职业在他们看来只是一份临时工作,这也造成了很多导游缺乏工作热情、不负责任等。

2.导游对社会的逆反心理较强烈。由于新闻媒体不断曝光个别导游的不文明行为,使社会对导游的认识有了更大的偏见,而导游自身的心理压力得不到疏解,所以长此以往导游对社会的逆反的心理越来越来严重,如何把导游的对社会不满程度降低到最小限度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3.导游对游客的过度防患与焦虑。由于认识有偏差,沟通不到位,导游与游客之间缺乏信任,互相保持过度的防患心态,游客对导游服务严重不信任,怀疑导游推荐的旅游项目或旅游产品,出现焦虑、烦躁、易怒等情绪,而导游人员对游客的过度不信任心理怀有怨气,在旅游服务过程中容易发怒,触发不良情绪,最终酿成旅游事故,近几年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

4.导游对家庭的愧疚感与日俱增。大多领队或者出境团的年轻导游,由于工作时间常年在外,面临着恋爱难问题,长期的情感积压得不到疏解,不利于身心健康。已婚导游对家庭的关爱缺失,面临着紧张的家庭关系,随着时间的延长,不断转行跳槽,许多优质导游资源不断流失。

5.导游对未来生活的困惑和彷徨。其实比身体过劳更严重的是导游普遍对前途感到困惑与迷茫。面对漂泊流浪的不稳定生活,预设的职业生涯规划不能实现,把导游当作事业的导游人员越来越少,严峻的生存环境严重影响着中国导游队伍的稳定,使得导游人员严重缺乏归属感。

三、寻找归宿《旅游法》下导游人员保障机制构建

《旅游法》出台后,导游们几乎都如惊弓之鸟,生怕因购物扣点等被罚。以往通过购物返佣的形式,导游的收入不正常也不稳定,而目前正在一步步恢复到工资+补助的正常状态,从诱导消费的导购员向专业旅游讲解的导游员回归。

1.制定导游最低工资标准。《旅游法》实施以前多数旅行社采用短期聘用导游的用工模式,甚至没有书面合同,导游获取正常报酬机制是缺乏的。《旅游法》明确规定:旅行社应当与其聘用的导游依法订立劳动合同,支付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国家旅游局综合司司长张吉林透露,目前很多旅行社与导游之间都是短期合同,国家旅游局正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同研究制定相关的格式合同,从而确立导游的最低工资制度,对旅游行业的长期持续发展有个充分的保障。建立最低工资制度对于导游而言当然利好,这将意味着导游或有薪酬保障,但关键仍然要看是否能落实。

2.建立导游薪酬制度。《旅游法》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旅行社应当与其聘用的导游依法订立劳动合同,支付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费用,旅行社临时聘用导游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应当全额向导游支付导游服务费用。呼吁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在旅游行业,既要落实新《旅游法》,也要落实《劳动法》,这对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就目前行业内最受关注的导游薪酬体系制度建立的问题,很多处于转型期的旅行社,都在尝试导游最低工资加带团服务费的结算方式。希望借市场调控之手,为导游行业建立以接团人数、导游星级、服务星级、接团天数等为基础标准的薪酬体系制度。

3.企业完善自控机制。导游服务质量对旅行社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导游是旅游企业形象的缩影,直接关系到旅行社的企业形象和行业的发展。旅游企业也逐渐认识到,不能将经营风险转嫁给导游。旅行社要以改革为突破,建立健全适应导游队伍发展要求、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制度和机制。特别是涉及导游管理体制、薪酬制度、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等关系到导游人员切身利益的制度建设都不容回避。把对导游人员的培养、使用、管理、服务结合起来,落到实处。

4.设立安全基金机制。由于兼职导游员身份的特殊性,长期以来三金和带团中乘坐车、船、飞机的人身保险全靠自费办理,容易被疏忽,同时在发生人身伤害事故以后,也难以及时得到救助。建立兼职导游员安全基金,用于导游管理机构挂靠管理的兼职导游员。这些导游员在为与导游管理机构签约的旅行社执行带团任务时,如受到伤害可得到救助补贴。

道德与法治分析范文5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 交流平台 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229-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与高校愈发重视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在此背景下,部分高校尝试引进和推行了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以下简称为“导师制”)是一种起源于牛津大学的现代教育制度,主要特点是要求师生加强面对面交流与沟通,导师在学业、生活、道德和行为等方面对学生给予必要的关心与帮助。A大学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已近三年,以学业指导作为导师制的主要定位,包括学业规划、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教授课题研究方法、毕业论文撰写等方面。那么,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三年来,效果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哪些方面尚有待规范和改进?带着这样的问题,2016年11月,课题组在A大学5个宿舍区以随机拦截方式发放了有关导师制的调查问卷,共发放800份,有效问卷751份,有效问卷率为93.87%。课题组在整理分析问卷的基础上,给出结论归纳。

一、导师制实施的必要性

本科生导师制在教学方式上主要强调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个别指导,其推行有利于加强教师和学生的随时沟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专业教育,强化实践教学。调查结果显示(如图1),被调查者中有约82.15%的人认为导师制有实施的必要,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对导师制是认可的,但也有17.85%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实施导师制。另外,如图2所示,调查者对当前导师制实施持满意态度的占57.82%,持一般态度的占27.21%,不满意的占14.96%,这样的结果表明,导师制的实行取得了一些成效,得到了多数学生的认可,但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与规范。

二、导师制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对导师制了解程度不够

调查者对导师制的起源、导师的职责等内容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中仅有13.42%的人对导师制比较了解,63.08%的人对导师制略有了解,还有23.5%的人对导师制根本不了解。学生不清楚导师制的功能,不了解导师制到底对自己会有哪些方面的帮助,这是学生导致态度不积极的根本原因。

(二)师生双向选择信息匮乏

在调查师生互选环节时,有约58%的调查者表示师生互选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对于师生互选前学生获得导师信息的主要渠道,约有33.56%的被调查者主要依据导师自我介绍,36.24%的学生主要依据辅导员老师或其他熟悉老师的介绍,19.46%的学生则主要是通过本专业高年级学生获取导师信息,另有10.74%的学生是依据学校或学院网站资料获取信息。一方面,在与学生的访谈中,学生反映导师的网上信息比较少,有些导师还缺席师生见面会,这些都导致学生对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特长不了解,因此,在选择导师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拉郎配”的现象,希望获得社会实践经验的学生选择了擅长科研的导师,而立志考研的学生却又选择了擅长社会实践的导师;另一方面,在与导师访谈中,课题组了解到,导师对学生其实更加也不了解,网上仅有考生来源地、爱好等极其有限的信息。因此,师生信息的匮乏导致师生互选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师生互选的有效性大大降低,最终只能流于形式。

在调查学生选择导师过程中最看重的方面时,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最看重导师的教学成果和导师性格两项,其次比较关心导师的学历、职称和科研成果等,而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注重导师的年龄。这说明,学生选择导师还是比较理性的。但由于机制、平台等的限制,导师无法把自己的总体情况完整地展示给学生,导致学生的选择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由此说明,导师制网络平台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有关导师和学生的信息部分。而对导师性格看重比例较高,也反映出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能够找到一位情商较高、易于沟通交流的导师,而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学生在主观上希望借助导师制平台获得更多有效帮助的愿望。

(三)导师与学生相互交流次数少

调查结果发现,被调查者一学期与导师交流仅1-2次的占比最高,为45.73%,其次为交流3-4次的约为17.1%,交流5次以上的仅占5.81%,而一学期没有和导师有过交流的竟高达31.40%,如图3所示。由此表明,学生与导师实际交流的次数总体上看是相对较少的,其结果必然导致导师不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无法进行针对性指导,学生也因此而无法在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得到有效帮助。

(四)学生与导师存在距离感

在交流主动性上,调查表明,师生双方都不主动的占比为45.12%,而双方都主动的仅为17.85%;在交流意愿上,被调查者认为学生应该主动找老师的约占总人数的64.43%,而认为导师应该主动找学生的仅为35.23%。但调查数据表明,老师主动找学生的占比为23.91%,学生主动找导师的则仅为13.13%。从学生交流意愿c学生实际主动与导师交流比例之间的落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存在交流障碍。进一步调查发现,有约40%的学生不敢或不好意思找导师,与导师的距离感很强;有约28.4%的学生认为没问题需要请教,缺乏和导师进行交流的内在需求;由于导师态度不够积极而不敢进一步交流的占16%。由此可见,学生不了解导师职责、不清楚应该向导师咨询哪些方面的问题、距离感较强等,成为了制约导师制有效施行的主要因素,其次导师的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进一步交流的意愿和行动。

三、促进导师制发展与完善的对策与建议

(一)学校和学院加大对导师制的宣传力度

调查分析表明,有很多的学生对导师制知之甚少,甚至还存在一点也不了解的情况,所以学校和学院应向学生大力宣传这项制度的优越性,特别是新生入学阶段,重点介绍导师制的起源、明确导师制的定位和目的、导师的职责等内容,让学生真正重视导师制,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强导师制交流平台建设

师生互选过程中,导师制交流平台必须尽可能详细地提供所有导师的相关信息,包括导师性别和年龄等基本信息、导师的教学课程、教学效果、科研课题和科研论文,此外,还要提供对于导师指导学生的特点、风格以及对学生的要求等。而对于学生信息的介绍也要尽可能全面与真实,包括学生的高考情况、志愿填报、选课前大学课程成绩、兴趣爱好,尤其是学生的学业规划和今后的发展设计等。通过健全师生信息,从而实现真正的、针对性更强的师生互选,可以充分发挥导师个性和特长,满足学生的学业需求,使学生得到更加有效的指导。

(三)规范导师与学生定期交流的质与量

调查分析表明,在导师制实行过程中,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希望师生之间定期交流,而在交流方式的选择上,约51.68%的被调查者希望与导师面对面交流,因此,学院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强制规定导师与学生定期交流的次数,并通过交流记录、交流成果等方式监督师生交流的执行情况与效果,为学生创造与导师面对面接触的机会,培养师生情感,拉近师生距离。在面对面交流的基础上,也提倡以微信、QQ等信息化的方式为辅助进行实时交流。鼓励导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需求,帮助其制定学习计划与方案,鼓励学生在了解导师科研课题的情况下,真正参与课题研究的相关工作。

(四)强调注重学生个性特点基础上的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需求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案。针对大一学生,应帮助其快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实现高中与大学的顺利过渡,根据学生特点帮助其制定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针对大二学生,应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专业领域以及专业课程学习方法,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社团实践活动;针对大三学生,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帮助其进一步完善和细化职业规划,对打算毕业工作的学生,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或大学生训练项目,开展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对打算考研的学生,指导其参加导师课题,获得学术、科研活动经验,鼓励其考研备战;针对大四学生,有针对性开展考研冲刺、就业指导和论文指导等工作。

(五)建立导师与学生的双向激励和考核机制

导师制的顺利实施,需要师生双方的密切配合。不同的导师在时间和精力上的付出存在很大差异,一般来说,导师自身的科学研究和课堂教学的压力比较大,往往不愿意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本科生导师的工作中。因此,这就需要学校和学院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和考核机制,引导导师在这项工作中增加投入,可以根据师生见面数、交流记录与成果、学生评价、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或竞赛时接受的导师指导情况等,给导师核算一定的工作量和课时费,提高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把学生参加导师制活动纳入学分体系和评价、评优体系,根据导师对学生的评分等进行考核,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014010587)]

参考文献:

[1] 任春娇.英国导师制的经验对我国硕士导师的启示[D].东北大学,2010

[2] 毕强.论本科生导师制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有益促进[J].经济师,2012(8)

[3] 王珍曙.湖南高校女性本科生培养途径的创新――以导师制平台为个案分析[J].济师,2015(9)

[4] 马靖.中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变革初探[D].华东理工大学,2016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道德与法治分析范文6

文山州人民医院儿二科,云南文山 663000

[摘要] 目的 研究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意义,提高危重患儿临床护理水平。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小儿危重病患者进行抽样,选取4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并根据评分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入院不同时间段护理评分变化、患者并发症及死亡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例小儿危重病患者入院治疗及护理时间越长,危重病护理评分分数越高,可见小儿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另外,经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后,显效15例(37.5%),好转20例(50%),无效5例(12.5%),其中1例死亡,总有效率为87.5%。结论 在小儿护理中实行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患者病情具体情况进行客观、合理的评定,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供重要依据,在提高小儿护理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

关键词 ]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小儿护理;干预指导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8(b)-0122-03

[作者简介] 石光华(1969-),女,汉族,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儿科护理方面的工作。

小儿危重疾病具有病情严重、复杂多变等特点,增加治疗或护理难度。若对患者病情评估有误,延误治疗或护理时机,可能会威胁到小儿患者生命[1]。为此对小儿危重病患者病情进行全面的、科学合理的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不仅能给抢救治疗及护理提供重要依据,而且能提高护理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目前危重病患者评分使用比较广泛的是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方法[2],一些研究文献及临床实践均肯定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护理中的指导作用。本研究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评分基础上实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40例小儿危重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1处或1处以上损伤致命;②满足急诊创伤入院治疗要求;③经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确诊为危重疾病;④家长签订同意协议书。男生25例,女生15例,年龄在8个月~9岁之间,平均年龄(5.2±1.5)岁。其中,感染1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8例,脑疝4例,休克2例,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ODS)10例。所有患者经由组织学、影像学等检查后符合小儿危重病诊断标准,且经小儿患者父母同意后参与研究,并签订同意书。

1.2 一般方法

先进行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然后根据评分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来说,按照《小儿危重评分法(草案)》[3]对小儿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分,包括生命体征、血气、血生化等20项重要指标,每一个指标5分,总分100分,且分数越高表示小儿患者病情越好。评分时间为小儿患者住院当天、住院1、2、3、7 d以及出院前。评分不大于70分的患者实行特殊护理,准备随时抢救;70~80分之间的患者实行重点护理;81~90分之间的实行一级护理干预;不小于91分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对所有患者各时间段的病情情况、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

1.3 疗效评定标准

小儿患者护理效果评定标准分为三个等级:显效、好转及无效。

显效:小儿患者脱离危险,生命体征(呼吸、心率、体温)恢复正常,且进食正常。

有效:小儿患者脱离危险,生命体征(呼吸、心率、体温等)稳定但还未完全恢复,可适当进食。

无效:小儿患者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心率等生命体征不稳定,严重时甚至死亡。

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小儿患者不同时间段危重病护理评分结果

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的基础上进行对应护理干预,随着小儿危重病患者入院治疗及护理时间的推移,其危重病护理评分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小儿患者病情逐渐好转。见表1。

注:40例患者入院后1天1例小儿患者病情严重,抢救无效死亡,人数变为39例。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护理干预后护理评分越来越高,出院前与初入院、入院1、2、3、7 d相比,护理评分≥91分的有39例,为1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2.2 40例小儿患者并发症、死亡率及有效率分析

40例患者入院首次评分中分数≤70并发症5例,占62.5%(5/8),71~80分并发症5例,占50%(5/10),81~90分并发症6例,占27.27%(6/22)。经一段时间的治疗及护理后,显效15例,占37.5%,好转20例,占50%,无效5例,占12.5%,其中1例死亡;治疗总有效率87.5%。

3 讨论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小儿危重病患者先实行危重病护理评分,然后根据评分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70分的小儿患者实行特殊护理,进行全面的监控,准备随时抢救。对71~80分的小儿患者实行重点护理干预,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病情采取相应的措施。对81~90分的小儿患者实行一级护理,对≥91分的小儿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由表1可知,患者入院后时间越长,超过91分及以上的患者人数越多,由此可见根据小儿患者病情、生命特征、病史等进行危重病护理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使下一次评分提高,同时也说明患者治疗及护理有一定的效果,病情逐渐好转。张洁[4]等人研究表明APACHEII评分越低,患儿死亡人数、并发症人数越低,能对危重患儿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良好的评价,便于医护人员根据评分结果了解预后程度并及时的给予救治。这与本文采取的评分方式不一样,本研究是分数越高表明病情越好。雷静[5]等人将收治的75例危重患儿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儿入院后行常规危重症护理,临床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先行危重病护理评分法,随后根据得分分级护理,临床总有效率为65.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本文采取的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与雷静等人基本一致,但本文没有分组,通过对收治的小儿危重病患儿施行评分,统计评分后护理效果来体现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护理中的干预指导作用,相关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对于护理干预效果来说,本研究对小儿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护理后,患者显效率37.5%,好转率50%,总有效率87.5%。由此可见,对小儿危重病患者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能有效的确定患者所对应的护理等级,保证不同等级患者受到相应的护理干预,提高小儿患者护理有效率,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本次护理过程中小儿患者死亡1例,死亡率为2.5%。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护理指导作用,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正确、合理评定病情。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是合理评分。根据小儿患者多种临床检查结果、疾病诊断结果等客观的评分,并对评分进行多次审核,避免漏评或误评,耽误患者治疗时机[6]。②提高护理人员水平。通过对小儿患者进行综合危重病护理评分,可避免护理人员根据自身经验盲目开展护理活动,提高护理人员采取正确方式评价患者病情能力,并实行分层护理,保证重点护理、一级护理及常规护理对号入座,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7]。另外,由于病情严重、疼痛难忍,患儿易出现害怕、焦虑等不良情绪,依从性较低,影响护理工作。为此针对性护理全过程中加强患儿心理辅导及家长健康教育[8]。具体来说,加强与患儿的沟通,鼓励家长多陪伴、关心、抚慰患儿,让患儿的心情有所平复,配合治疗及护理。同时加强家长疾病相关知识教育,如疾病发生机制、治疗方法、护理干预重要性、预后等,提高患儿家长意识,自觉的配合护理人员做好患儿心理等护理工作。

总而言之,小儿危重病患者病情多变且复杂,需及时的对患者病情掌握和熟悉,并采取相应的预后护理措施,保证小儿患者生命安全。而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可准确、合理的对患者实际情况及病情变化进行全面的评估,然后不同分数患者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在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及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利用。

[

参考文献]

[1] 卜淑香.探讨小儿危重病房护理评分法对小儿护理干预的指导[J].大家健康,2013(12):1.

[2]罗秀状,林梅,李强.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在婴幼儿重症肺炎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1(44):432.

[3]中华急诊医学会儿科学会急救学组.第4届全国小儿急救医学研讨会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1995(33):371-373.

[4]张洁,郭树海.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分析[J].成都医学学院学报,2012(2):331-332.

[5]雷静,石正娟.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研究[J].吉林医学,2012(36):8003.

[6]任晓旭,宋国维,宋慧琴.应用评分法评估儿科危重患儿病情与预后[J].小儿急救医学,2011(4):232-233

[7]亓淑萍.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研究[J].医学信息,2013(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