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互联网时代的便捷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互联网时代的便捷范文1
【关键词】消费者 移动互联网
今天移动互联网已经迎来了全面的爆发,而且它已经不仅仅是概念上的一个新兴产业,它更是影响着数以亿计人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夸张的说,我们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每天都要和移动互联网打交道,都离不开移动互联网。
要说移动互联网时代,它是在前面几个时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称得上时代,一定要有足够多的用户量来支撑,而统计表明移动互联网时代接入的终端数在上一个时代即互联网时代的基础上用10年增长了10倍,移动终端、系统平台、应用服务都在迅猛发展。更多的人可以在更多的地点和更多的时间去接触到互联网。都说互联网无国界,移动互联网更是做到了无地界。目前移动互联网正全面超越桌面互联网,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的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12月中国网民已达6.18亿,其中利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已超过81%,达到4.8亿人,手机网民规模已全面超过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终端。手机网民的剧增,乃至桌面互联网的内容和服务快速向移动互联网转化,进一步印证了中国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催生了用户行为的变化,用户的行为习惯和需求也反作用于移动互联网行业,因此研究移动互联网与消费者的相互影响很有必要,消费者得到便利,行业得到发展,这是双赢的发展前景。那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到底是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行为习惯的呢,又有何影响呢,我认为大致有如下三点:
一、设备的移动化、便捷化
移动互联网之所以成为移动互联网就是因为设备的移动化,便捷化,使用随时随地是移动互联网的重要特征。因此,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场景是随时切换的,移动终端让人们接触互联网的地点从室内到室外到无处不在的任何一个角落, 而进一步扩大互联网的应用范围,这种扩大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同时增加了人们使用互联网的时间。之前人们只能在公司、住宅等固定场所才能有接入互联网的机会, 而现在走在路上、商场里、交通工具上都能接触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可以说占据了人们最后的一点碎片时间。你可以随时随地在电梯、餐厅、地铁里看到人们拿着手机上网、玩游戏、使用各种移动应用。因此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快速发展起来,而它们正是基于设备的移动化,利用了人们的碎片时间,也丰富了人们的社交需求。
二、本地化服务
依托基于运营商基站及GPS定位带来的本地化服务,用户能够方便地找到身边所需的服务,甚至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依据相同位置建立起用户之间的互动联系。有了移动互联网之后,这样一个本地化的趋势很自然就形成了,而这是传统互联网无法实现的。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你在一个地方购物之余想了解一下周边的哪一家餐厅的食物好吃、你在开车时想找到最近的购物中心或者停车场的入口,这一切移动互联网都已经帮您实现了。而人们天生有一种被认可被采纳的需求,即社交的需求,这在马斯洛需求理论里面也有提及。因此各种应用如果能够有助于使用者得到他人的肯定,促进社交关系的发展,那一定也会蓬勃发展。2013年微信朋友圈可以说有全面超越微博的发展势头,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朋友圈具备了微博不具备的私密性、社交促进性。因此,微博的发展受挫也就不奇怪了。
三、简单化、操作方便
因为是移动便捷设备,那简单化、操作方便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比桌面互联网的操作还要繁琐,那一定不是移动互联网所追求的。因此各种热门应用如导航、找餐厅、临时性的消费需求都是简单便捷至上。你无法想象你突然想看场电影,购买一张电影票要花费10分钟以上的时间,买好后还得去影院继续排队选座位。这样的应用是不可能成功的,你一定希望所有的工作在5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比如选择电影、查看评价、选择场次座位,还有支付。
基于上述3点,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一定会产生如下的消费需求,这也将带来更多的商机,继续影响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一)随机性消费
当消费者去到一个特定的场所时,他会有购物、餐饮、娱乐的各种需求,这个时候拿出移动终端,应用需要能够满足他快速的消费需求。这样的应用开发公司以及消费场所需要退出自己的应用,方便消费者。谁先重视,谁先受益。
(二)比较性消费
消费之前,消费者可能会做一些比较参考,因此应用的评价很重要。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具备一定的数量,否则不具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三)尝试性消费
当消费者来到一定的地方或满足一定的用户群体条件,他可能会收到一些商家的推送信息,基于一些官方或权威的推荐,他可能会进行尝试性消费,因此定位及群体细分需要能够满足要求。而在这方面移动运营商具备较大的优势。
(四)快捷性消费
消费者出门在外无论是出差还是旅游,可能随时会产生手机话费充值、订酒店、餐厅甚至找厕所等需求,那快速充值、预定酒店等消费需求一定会非常突出。
基于上述需求,每一个商家几乎都要做到:确保应用使用的安全性、便捷性;可靠的自有或第三方支付方式;真实、丰富的评价体系。
互联网时代的便捷范文2
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特点
互联网金融业务立足于现代经济发展,关注小微客户,在网络虚拟平台中开展灵活多变的金融服务,满足客户的现实需求。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特点可以归为以下几点:
(一)低成本
互联网金融业务是在现代互联网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其运行后台具备海量数据、计算迅速、覆盖范围广泛的特点。互联网交易过程中省去了金融中介环节,减少了交易成本,加快了交易效率。大量的数据信息和计算机技术减少了信息处理成本,减低内耗,维护了交易双方的根本利益,使得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壮大起来。
(二)金融产品的实惠性
互联网金融业务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于金融产品的实惠性。通过互联网的智能筛选、数据库综合性处理,将客户分为不同的类别,针对性的推出个性化金融产品,贴近客户的现实需求。金融产品的门槛普遍较低,对客户需求的满足程度比较高,使得长期收益较低的银行客户转向互联网金融。
(三)网络金融便捷、高效
互联网金融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银行金融业务办理形式,提高了客户对资金的利用效率。大量的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第三方支付;发达的互联网技术根据客户的浏览和网络痕迹进行信息处理,及时提供针对性内容;计算机监测系统,交易跟踪体系,快速处理各种交易漏洞,确保网络金融的安全。客户处于时间和便捷程度的考虑,适应了网络金融的处理方式,接受便捷、高效的服务,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四)更新速度快
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带来巨大的动力。不同的经营模式和发展理念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尝试。近些年,淘宝、滴滴打车、美团外卖多种经济活动转移到网络平台上,以其较低的价格和快速的传播速度,迅速打出较大市场。互联网金融业务也随着网络经济内容的变化而不断改革,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可以找到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影子。互联网金融更新速度是银行无法相比的,这也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了机会。
二、银行金融业务的结合点和发展趋势
(一)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结合点
银行在金融领域有着特殊的地位,具备一定的优势。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的金融形式还存在着不足。虽然互联网减少了金融中介对交易的影响,降低了总体的交易成本,但是,虚拟平台无法进行开户业务,资金储备无法完全独立。只有将银行实体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才可以进一步做大、做强电子金融市场,让现代人体会到科技力量带来的便捷服务。
银行的资金雄厚、经营业务广泛,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银行的实体特性,使得银行具有优于互联网的业务处理能力。银行开展的网上银行和电商平台在网络金融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带动了其他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都是在虚拟平台进行的资金转化和流通,虽然达到了交易双方的目的,但是,资金的落脚点在银行。虚拟平台无法彻底摆脱银行,独立运行与金融市场。电子网络平台和银行虽是竞争对手,但是,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一同进退。因此,银行和互联网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将双方的优势和特点结合起来,才可以取得最理想的效果。
(二)银行金融业务的发展趋势
1、P2P业务
P2P业务指的是依靠互联网技术进行网络上借贷双方额的直接交易。网上银行成为交易中介,为交易双方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提供一定的参考内容,避免资金难收,影响金融产业的稳定。P2P模式的审核机制和门槛还需要做详细规划,将信用不良、无偿还能力的部分客户分离出来,保障银行利益。
2、网络第三方支付业务
人们的日常消费逐渐走上网络支付的路线。电子支付手段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在生活中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各种移动扫描设备满足现实电子支付需求;支付宝、掌上银行等多种网络支付软件满足网络电子支付需求。银行需要认清时代的发展需求,建立稳定的第三支付平台,为电子支付提供便捷服务,处理消费和支付的关系,让银行有效的占据电子支付市场。
3、网银
其开展时间高,但是,操作方式比较复杂,需要利用“盾”设备进行网络转账和交易,大大影响了交易的效率。因此,银行需要改变其运行方式,简化操作流程,融入互联网技术,发展出新型网银,让银行客户充分体会到网上银行的便捷性,进一步冲击支付宝在电子支付中的作用。
4、融入电商平台
电商时代给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电商平台是金融行业及其衍生行业的重要支撑点。比如:网络购物、网络红包、网络转账等。银行需要认识到电商在整个互联网金融中的重要性,进而融入电商,为电商提供更多便捷服务,拉近与电商之间的关系,稳定整个互联网的金融秩序,突出银行的地位。
互联网时代的便捷范文3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组织结构;治理
一、引言
互联网经济是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基础,以企业电子信息化及网络化为核心,以网络交易为主要手段而从事商业活动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它通过网络技术,快速地实施企业内部人力资源规划、材料采购、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等企业活动,同时高效地实现与贸易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互动活动,从而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经营与管理成本,提升企业获利水平。
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组织内部各个有机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形式,以求有效、合理地把组织成员组织起来,为实现共同目标和履行、承担社会责任而协同努力。面对互联网经济企业快速高效的特点,企业组织结构与治理方式的转变成为传统企业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 互联网时代企业治理特征
(一)中小股东易于参与公司治理,公司管理成本降低
互联网时代企业治理克服了传统上时间、地点、信息、渠道的交流瓶颈,使得原来因为各种限制对公司治理缺乏积极性的中小股东可以通过社群表达个人观点,以网络投票、手机选举等方式能够更加便捷地参与到企业治理的重大决策中。互联网时代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更加精准,具有共同利益诉求的中小股东更加易于相互沟通交流,通过一些专门的社交网络群体传递相关信息,从而成为企业外部治理中重要的群体。
(二)大数据的应用,使得互联网时代企业治理更加精准化
随着中小股东通过微信、博客、微博、日志等网络社交群体表达个人观点,传播企业信息形成的大数据使得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这些大量的信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效益,而这些在以往的企业治理中处于被动或弱势地位的中小股东,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可能成为最后左右公司决策的重要一环。一些顾客的投诉意见与投资者的意见成为互联网经济时代改善企业治理参考的重要“大数据”,分析这些数据,便于管理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决策,进而对症下药,使得互联网时代企业治理更加精准化。
(三)信息共享减少了企业治理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的披露与共享渠道具有多元化、互动性的特征,同时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加容易,这些都成为企业信息公开中重要的补充内容。这一方面有利于市场中的投资者更加快捷精准地获得有利的投资信息,从而实现资本的合理投资;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层通过移动互联网能够更加广泛地了解和共享公司信息,从而避免信息的层层传递,从而降低成本。从而弱化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因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影响。
(四)扁平化的企业组织结构成为互联网时代企业治理模式改革的方向
互联网经济的显著特征是技术革新快,传统的科层制组织结构不利于团队的写作,对于技术导向的企业不能发挥其主动的创造性,同时忽视员工之间非正式的信息交流,不利于技术的自由流动。科层制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用互联网经济时代企业治理的需要,因此,企业治理必将构建以技术为核心的更加灵活的“扁平化”治理模式。
三、 互联网经济时代企业组织结构构建
与传统工业经济时代不同的是,互联网经济时代企业没有特别明晰的边界,生产经营弹性化,因此,要求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节奏、竞争环境及市场实际情况,这使得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改变传统的等级组织,转向扁平的组织结构,实现多向互动的组织形式。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方面。
(一)信息流通多元化
互联网经济时代,企业各主体之间借助移动互联网能够更加快捷、高效地沟通。管理人员之间、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更加普遍,克服了信息之间多纵向交流的弊病。扁平化的企业组织结构减少企业管理层的数量,通过高效率的运营水平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从而提升企业效益。
(二)决策过程大众化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利益相关各方的主体都能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到企业的决策过程中,避免了传统组织决策高度集中而无法克服的造成的沟通壁垒。互联网经济时代企业的经营决策将由各个部门,不同利益主体参与其中,增强员工参与企业管理活动,因此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及决策水平。
(三)组织运营虚拟化
互联网经济时代,企业的运营打破了传统企业组织运营中时间、空间的限制,借助移动互联网集合现有各种资源构建一种虚拟的经营综合体。虚拟的组织形式可以是统一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要素组合,也可以是利益共同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通过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同担,利益共享。
四、总结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各部门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因此企业面对市场状况的变化,必须要迅速地做出合理决策,这就要求企业组织结构运营更加灵活、高效。企业只有高效率地适应市场变化,高质量地满足客户需求,企业才能在激烈地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程刚,陈传明.基于企业信息化的组织结构变革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4(02).
[2]李树,蒲勇健.知识经济与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J].经济师,2001(02).
[3]曹虹剑.网络经济时代模块化组织运行于治理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8.
互联网时代的便捷范文4
关键词:互联网终端;电力能源;增值服务
引言
在当今的时代可以说是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终端是将互联网技术与移动终端设备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为社会中各行各业提供服务和支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创新研究,互联网终端技术的运用被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及新鲜血液。电力能源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生产中的重要基础能源供给,为生活的便捷性以及生产的正常开展提供了较大的帮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给传统的电力行业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契机。传统的电力行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也是未来电力行业发展的趋势。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基础性行业,关系到民计民生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推动,通过与互联网终端技术的有效结合,能够有效地创造新的服务模式以及发展常态[1]。通过对互联网终端设备的应用,为电力能源服务提供了更强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大大提升了行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推动力。
1互联网终端在电力能源服务中的应用特点
互联网技术目前的发展已日益成熟,在各行各业的生产活动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对国民经济发展及生活质量提高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所以,电力能源作为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保障,加强对互联网终端技术的研究,提高与互联网终端技术的融合度,以创新的思维和新型技术应用来提升电力能源服务是电力能源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因素。通过对互联网终端技术的应用,供电企业在为客户提供服务时,能够将客户采用大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有针对性地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实现电力能源服务的创新发展[2]。通过改变传统的服务理念和服务形式,结合互联网终端技术的应用,提升用电客户电力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同时可以针对不同客户满足其各自的需求,还可以分析用电客户的用电特性和消费特征,给予较好的用电建议和意见,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用电体验。互联网终端在电力能源服务中的应用有以下的必要性。(1)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趋势所需。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发展速度极快,目前已成熟应用于各行各业生产活动以及人民日常生活的各方面中。在这一趋势下,电力企业也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进行业务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在电力能源服务中应用互联网终端技术,能够突破服务工作中对于时间及空间的限制性,为用电客户提供极为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而且技术的投资较小、成本较低。运用互联网终端技术,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也能进行远程监控及管理服务工作,较大地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互联网技术还有较为重要的一项共享功能,通过对电力服务过程中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分析等功能的应用,建立健全信息的数据库,利用互联网的共享属性,可以高效地促进电力企业内部各个部室之间工作的联系,对提升电力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管理的先进性也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通过良好服务工作的开展,也能最大程度提高电力企业的信誉度和知名度。综上,互联网终端在电力能源服务中应用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趋势所需。(2)用电客户的需求。在互联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背景下,用电客户对电力企业的服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成为电力能源企业管理创新和改革的动力之一。电力企业想要寻求管理上的创新和改革,就必须对用电市场进行调研,对用电客户的需求进行深入了解,进而从根本上为用电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用电服务,尽最大能力满足广大用电客户的服务需求,将互联网终端技术充分应用于电力能源服务过程中,为用电客户提供一个全天候舒适愉悦的用电服务体验,最大程度提高广大用电客户对电力能源企业的信任,对电力能源企业发展新的客户、提高企业效益也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这样也实现了电力能源企业和用电客户之间的利益共赢目标。
2互联网终端的电力能源服务关键技术
(1)提供方便快捷的交易平台。通过互联网终端技术的应用,可以为用电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交易平台,目前大致包括以下几种:①掌上电力互联网终端技术的应用,这是一个较全面的掌上互动服务平台。通过对平台的运用,可以为用电客户提供更加人性化、舒适、便捷的用电服务,其主要的技术及功能包括支付购电、电量电费查询、电费余额查询、购电记录查询、服务网点查询以及停电公告展示。具体为用电客户通过终端技术的应用,只需输入用户编号等信息就能实现实时购电,还能够查询历史用电信息,包括总的用电量以及电量明细,使用电客户更好地掌握自身的用电情况,同时能对电费的余额以及购电记录准确查询,通过查询用电客户附近的电力服务网点以及停电公告等展示,为用电客户提供更好的用电体验,方便用户更好地调整和安排生活及工作时间。掌上电力的应用是建立在互联网终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互联网终端技术在各行业、产业中的广泛应用,使传统行业都在向互联网时代迈入。在用电能源服务方面,用电客户的消费习惯等都在改变,传统的电话热线、营业厅等服务方式已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互联网终端技术的应用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②移动平台的融合及应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完善,诸如支付宝、微信等应用平台的功能不断完善及开发,其在用电缴费、查询等方面也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便捷性。(2)推动电力能源产业增值服务。互联网及终端技术在电力能源服务中的应用,电力企业能充分应用互联网技术,再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技术,能大力挖掘分布式的数据库,获取较多的数据信息,发挥更大价值的信息行为,为电力能源产业提供增值服务。例如,通过应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对电力数据库中的历史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结合地域经济指数、区域特征等相关数据,得出区域未来用电趋势和用电特征;而对于企业或者用户的用电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企业或者用户的用电特性和电力消费过程中的信誉度等,为电力能源企业在电力服务和管理过程中提供数据支撑和现实依据。电力能源企业应加大对互联网及终端技术的应用,对数据进行大力挖掘,重视推动电力能源服务的增值效应。电力企业在提供能源服务的时候,对用电客户不仅提供电量以及电费缴纳等数据,通过互联网终端技术的应用,可以增加用电企业的用电负荷、电力设备情况以及供电能力等数据及信息,为用电客户增加用电知识,提供特色化的服务。同时,也可以为用电客户提供节能降耗、经济用电等方面的对策建议的服务,与用电客户加强沟通和交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内涵。(3)提升电能服务的精准度。电力能源企业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有效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能够对电力客户建立全面的数据库,然后根据不同用电量、用电特征、缴费行为等进行综合分析、整理,展示出不同层级的用电客户群体,并进行有针对性、差异化的电能服务,进一步提升电能服务的精准度,为提高服务质量以及客户的满意度有较大的帮助。
互联网时代的便捷范文5
关键词:“互联网+”;税务管理;纳税服务
中图分类号: F81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1-27-2
0 引言
税收具有自定稳定器的功能,在宏观经济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可以有效地调控市场经济。但在现行税收征管过程中,征纳双方不仅存在着像购置费、聘请税务等显性成本,还存在各种隐性成本。其次,传统税务管理模式在时间和空间存在着局限性,无法为涉税人员提供全方位、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在工作过程中,还存在着税收监管问题,由于我国不同省市涉税信息不能传递和共享,造成了税源流失,因此就要对当前的税务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在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因此,使如何使其与税务管理模式有机融合成为了当前阶段税务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
1 “互联网+税务”的意义
“互联网+”具有创新和融合的本质。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信息技术与传统部门各行业相互渗透是时展的新趋势,形成了一个新的发展业态。税务部门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创新税务服务模式和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提高纳税服务质量和税收征管效率。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运用“互联网+”思维,税务部门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传递和共享涉税信息,利用新技术存储和传递涉税信息,快速有效的获取涉税人员的状态。不仅可以精简办税环节,促进涉税各方进行信息交流,从而有效地解决税务管理中信息不对称问题,还可以全方位加强监管,防范和打击骗税逃税等违法行为;同时,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将现有涉税信息输出转化为更为有用的税源资源,针对纳税人的不同需求,税务部门可以提供个性化精准服务,提升纳税服务水平。
2 “互联网+”时代下税务管理模式设计
2.1 税务工作领域的互联网技术运用
在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下,智能手机的大范围普及,移动办公系统应运而生。通过将信息化软件和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与电脑中的办公应用系统建立联系,可以打破传统办公系统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将移动办公运用于税务管理是“互联网+”时代的新趋势可以为涉税人员提供全方位、便捷高效的服务,为征纳双方提供一个便利的平台。“互联网+税务办公系统”的实现要依靠良好的Java语言的开发环境以及特定的移动智能终端,结合4G网络推广,实现移动系统客户端软件跨平台部署。移动客户端根据涉税人员的不同需求建立不同的模块,纳税人和税务人员通过的移动客户端进入不同的模块。
但在大数据时代,便捷与风险是并存的。涉税数据经过互联网向移动智能终端传输时,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数据泄露等风险。为了提高移动办公组件设施的安全性,需要对数据传输的网络边界进行逻辑隔离。可以对防火墙的端口进行数量上的限制。另外,需要对移动办公系统服务器接入互联网时的网络加以保护措施,可以实行专网专用的方式实现。通过基于Java语言的跨平台解决方案,配合严格的安全防范措施,可以将移动办公系统轻松延伸到多种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并在安全性与便利性之间寻求到合理平衡。
2.2 建立服务导向型税收征管体系
纳税服务在构建纳税管理体系时发挥基础性作用。但我国传统治税理念更重视纳税人的义务,轻忽了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导致在我国纳税服务建设方面的工作较为欠缺,大多以监管为重,忽视了服务。纳税人得到的纳税服务也较为单一,不能与信息化时代相同步,满足纳税人日渐增长的涉税需求。在全面倡导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今天,也应当顺应发展趋势,建立以纳税服务为导向的税收征管体系。
大数据时代为涉税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税务部门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等,对纳税人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出纳税人的行为、需求和偏好。针对特定的纳税人提供个性化精准服务,以应对纳税人的多元化需求,同时为税务部门进行适应纳税人需求变化的服务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分析过程中可以适当结合调研的方式,通过移动客户端定期向纳税人发出电子问卷,回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不断对服务水平做出提升。以形成以纳税服务为核心的动态体系为目标,全方位满足纳税人需求,提高纳税服务质量。同时可以借鉴美国的纳税服务模式,使涉税人员转变工作态度,贯彻新的服务理念,将纳税人作为客户,致力于为纳税人提供便捷、有效、高质量的涉税服务。这也有助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以服务为导向的纳税服务体系,有助于提高纳税人对涉税服务的满意程度。从而可以提高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对我国税收体系发展具有长远意义。
2.3 提高税务工作管理水平
当前,我国“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在税务征管领域,但与之配套的纳税服务方面的建设仍然与之有较大的差距。20世纪90年代英国等在整体政府改革之后,将“互联网+整体政府”贯彻到实践领域,纳税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得到较大的提升。我国在推进“互联网+税务”的进程中应当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将电子税务整合到整体公共管理和服务中,力求向社会提供整体化、无缝化的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
在组织结构上,传统税务部门的组织构造应由金字塔状向扁平化转变。在税务系统内部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涉税信息的安全共享,解决涉税数据“信息孤岛”的问题,做好整合跨部门信息资源的工作。同时,整合纳税服务,向纳税人提供便捷的一体化服务,还会形成“一卡通”“一网通”的整体服务模式。这有助于降低纳税人的显性和隐性的税收成本,形成了高效运行的一体化的纳税服务体系。
2.4 人才战略支持
“互联网+税务”的大背景下,实体办税将会逐渐减少,使用互联网办税的工作量势必大大增加,这对互联网办税的硬件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办公设备、移动客户端程序的及时更新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工作需要专业的人才来完成。我国的税务系统发展到如今,累积了一大批税务方面的专业高端人才,但仅有税务专业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发展需要。税务部门应当储备更多具有税务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成为劳动、资本、人力资本之外的第四种生产要素。涉税数据对征纳双方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但在“互联网+税务”模式下,数据也更为容易泄露。因此税务部门在需要复合型人才在分析设计系统的同时,也需要专门人员加强信息安全维护。
3 总结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信息技术与传统部门各行业相互渗透是时展的新趋势,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税务部门也应顺应时代的潮流,积极将创新性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实践工作中。针对当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对策,依靠新型互联网技术,建立出更为合理、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税务管理模式。同时,新模式有利于提高税务部门决策水平和纳税服务管理水平。虽然在当前阶段中税务部门对互联网技术进行了“金税系统”、电子发票等应用,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纳税人需求的变化,还会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我们不能止步于当下,还要继续根据社会大环境和纳税人的需求不断做出自我调整,积极地改进传统办税模式,创新税务管理模式。
参 考 文 献
[1] 李妮娜.以互联网思维推动税收治理现代化――“互联网+税收治理现代化”集中研讨综述[J].税务研究,2016,06:123-127.
[2] 刘建徽,周志波.整体政府视阈下“互联网+税务”发展研究――基于发达国家电子税务局建设的比较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5,11:14-21+62.
[3] 欧阳志.电子税务环境下的纳税服务模式研究[D].湘潭大学,2007.
互联网时代的便捷范文6
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共存关系,挑战与机遇亦然,两者既可共生亦可共荣,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描述当下我们这个互联网时代,这个时代引发了社会巨变,对传统包装设计也提出了一系列挑战。边际效用让我们知晓任何东西只要相比同类优秀一点就存在很大的脱颖而出的机会,所以这一点在过去传统的包装设计中运用到了极致,甚至包装过度。当下这个时代已然发生了改变,如何应对?我们可以利用SWOT分析法,从内部与外部对包装设计重新进行综合考量,从内部的“优势”(Strength)与“弱势”(Weakness),外部的“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这四个角度进行考虑。这样我们可以理清电子商务大潮中包装设计这一小环节所面临的现状,并找到解决措施。目前的中国电子商务网络已经逐渐成型,大型企业包括阿里、京东、亚马逊、当当、腾讯、百度等等,各有优劣,在这种局势下,事关商品包装设计所面临的挑战与应对则是一个亟需立刻解决的问题。相对传统包装设计而言复杂、华丽、冗赘的包装设计的需求减少,商家试图通过形式上的夸张以及繁复的包装设计来吸引顾客的可能性降低。
二、传统商品流通渠道中包装设计的特点
传统商品流通渠道可简略概括为:供应商——零售商——消费者,商品销售的最重要的同时也是价格大幅提升的一个阶段是从零售商到消费者这个环节,这一阶段中消费者得以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接触商品,因此,商品的外包装是吸引客户的重要砝码。因而造成设计师制作了大量迎合各种品味与阶层的华丽包装、冗余包装层出不穷,虽然丰富了消费者的视觉、触觉感受,但却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且提升了制作成本。从传统到当下,并不意味着走单纯的线性发展模式,绝非意味着走从简单到复杂再至衰亡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式进化论式发展模式,出路就在于多元,包括设计思维的多元以及包装设计的多元。
三、互联网购物热潮中未来包装设计所面临的局面
既然挑战客观存在,设计就应当表现出与传统不同的表征,所以首先要明确互联网购物热潮中未来包装设计所面临的局面。互联网时代消费的最大特点是便捷,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改变简化了商品流通的渠道,更多的情况是可以省略零售商这一阶段,商品直接从供应商通过物流到达消费者手中。因而,包装设计不再具有绝对性的视觉吸引力优势。网络购物流程中,消费者可以通过产品的详细介绍以及图片、视频等网络信息对商品了解得极为透彻。互联网时代商品销售这个环节的减少乃至消失,导致多余冗赘包装的生长土壤也逐渐地瓦解,包装设计必然要回归到简朴、实用以及理性的道路上去。互联网所提供的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导致社会从根本上发生一系列变化,物与人之间的渠道、路径发生了变化。网络最大的好处在于,便捷的信息获取手段降低了围绕商品的“产”与“用”两者之间产生的信息沟通成本。理论上而言,沟通成本越低,成本下降,价格就应该越低。电子商务发展前期仅仅是让品牌商和消费者中间的经销商和商减少或消失,就已经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与便利。但必须面对的另外的问题为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极端丰富的时代,互联网的带来的挑战同时也不可忽视,所以我们容易坠入信息爆炸的漩涡之中,如何摆脱过量信息的冲击,亟需准确地找出真实所需,就需要设计师的筛选。互联网发展的勃兴导致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催生了全球社会的巨变,由于信息大爆炸导致从产品构思到生产再到销售,已经成为了一条完整不断裂的产业链,仓储和物流成本大为降低,从而致使产品提供者可以对人的需求进行全面的解读,生产出更为符合人性需求的产品,并且以此营销。成功的企业家以及产品,都是从对人性的透彻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互联网思维下可对人性加以深层地了解以便对服务与产品特点做出及时地调整。乔治•桑塔亚纳在《艺术的理性》中曾谈及,人的本能迫使他去适应或改造物质客体,所以客体的制作过程中必须要推知人的生物、情感行为规律。但考虑到人毕竟不是一种完全的理性生物体,因此包装设计除了需要坚持其本身的物理性保护、仓储、运输以及信息传递的功能之外,还是为设计师们留存在一部分感性发挥的空间,首要的基础是需要完善对人性的考察,同时丰富自我的知识框架,尊重这些无生命的物体的灵魂,不忽视其中存在的隐喻力量。
四、未来包装设计的设计趋势
(1)将商品本身的设计的重要性排在具有吸引力的产品包装设计之前,产品本身的设计成为重中之重,以往通过包装取胜的产品开发流程中关键性的元素转变,包装设计所节省的部分成本转移到产品设计之上。
(2)包装的便于储存与运输功能放大——价廉物美类快速消费产品中包装设计的美观因素在设计中所占比重下降。
(3)虽然美观、创意等比重下降,但个性化的包装设计的需求依然存在一定的空间,在高档以及定制类品牌产品中仍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切不可忽视“定制思维”的重要性。“装饰”作为设计环节中的进步因素,不可或缺。即便是同样的产品,在面对不同的客户时,商家可以有不同的包装设计方案,针对不同用户的具体需求而量身定制,从而充分地践行互联网的“定制思维”,甚至可以做到千人千面。
(4)目前互联网购物较传统购物模式最大的短板在于缺乏实际体验感,问题的关键在于包装与产品只能在物流的终端环节才能与消费者直接接触,因此包装设计在吸引消费的作用力上影响力趋弱,对它们的设计要诀是务必不可对其他流程以及产品质量造成负面影响,最好能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因此,使用的便利性需要更多地被考虑。
(5)挖掘儒家文化中适应商品经济的理念原则并加以现代化改造。当前,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如何将深厚的儒家文化中适合商品经济以及现代互联网时代物质主义文明的理念原则筛选出来加以现代化改造,如中庸之道、礼仪、家族凝聚力、祖先崇拜等思想,这些传统文化积淀当中巨大的价值如若投之于现代包装设计中,对各方均善莫大焉。既可以保护延续传统文化,又能让当代设计充满人文情怀,让已经失去生命的东西获得新生并且最大化其价值,而不是单调的现代主义的机械冷漠,因为多元的互联网社会自然需要多元的文化来作支撑,这样才可以看到包装设计在后现代时代未来的明朗的发展方向。
五、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