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网络环境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当今网络环境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当今网络环境现状

当今网络环境现状范文1

关键词:高校 学生管理 现状 对策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应符合科学发展观,作为管理执行者应时常对自身管理行为进行解剖,对不足之处进行反思,从迎合时代高度的全局出发剖析自身的管理薄弱之处。其次,针对当今社会学生特点进行全面分析,考虑社会环境、学生个体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可改善目前高校学生部分管理现状。

一、当今社会高校学生管理现状

(一)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管理现状

随目前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的使用在高校学生中占极高比例,互联网庞杂的信息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产生冲击,且此阶段学生多数未树立健全“三观”,极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为学生思政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其次,网络游戏、社交、影视等娱乐性质事物极易导致学生沉迷于此,据2013年某省26所高校调查表示[1],326名退学学生中超过50%因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因此,对于学生而言,网络是双刃剑,如何在网络信息时代下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网络、防止沉迷,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管理思想体制与学生主流价值观脱节

目前高校管理思想体制仍处于僵化状态,经验式行政管理思维、官本位思想属于主要地位,管理行为主张统一管理、绝对服从,忽略外部环境变化及学生自身特点变化,教育管理理念无法迅速迎合时代变化是教育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当今高校学生的特点多为思想活跃、情感丰富、自我意识强烈且接受新鲜事物快,处于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多数价值观讲求实用实惠[2],而心理较为浮躁,有强烈发展欲望却缺少判断能力、自律性,主观愿望、自身素质及客观环境存有矛盾,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及现代社会文化的影响,故需要针对当今学生综合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

(三)高校管理措施现状

我国目前高校管理工作仍强调“社会为本” 价值取向,学生的管理的工作并非建立于学生的需求,而是为了达到学校需求所形成的一种强制性措施,多以“压”“卡”“管”等手段来达到学校所需要的环境,无法为学生发展提供宽松环境。其次,针对学生的管理部门设置较多,多数部门管理职能重复、效率不高,在此些管理现状的影响下,导致学生往往无法适应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就业难”、“聘任难”现象的影响因素。

二、当今高校学生管理对策

(一)转变高校管理理念

高校管理应具有“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制定管理措施并非为了全面迎合校方、家长,应有切实从学生实际出发的一些针对性管理措施。如针对学生生活、学习的困难应有专人专职负责,学生管理会应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针对学生目前对哪些事物关心、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定期调查,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只有理解学生自身发展的困惑,才能做出正确的引导措施。

(二)完善管理制度

从学校管理制度来看,普遍具有抽象、笼统、过于严厉的色彩,校规建设多数具备“严禁”、“不准”、“不得”等浓厚命令色彩言语,在强烈要求学生不得做什么的情况下并未交待学生具有哪些权利,学生合法权益受到掣肘。据某市五所高校的处分条例调查[3],在校方针对退学处理、勒令退学、开出学籍等处分条例的制定上,有两所学校的处分条例与法律有抵触,处理程序上未具有正当的程度观念,缺少有效救济途径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因此,在完善管理制度方面,依法治校、依法进行学生管理是必要性措施,在校方制度的建立上应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应贴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可操作、有效的、完整的制度,应明确学生合法权益,且有维护学生权益的规定。在针对学生的处分规定建设上,应讲究证据可依、程序正当,学生对学校的处理应享有陈述、申辩、申诉的权利,且要有明确的规定给学生的权利予以保障。从2005年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管理制度规定》来看,其为依法治校提供了法律依据。

(三)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首先针对学生管理人员的选拔做到严格、细致,选拔对象考虑作风正、思想先进、对教育学及心理学有足够认知的教师。其次,针对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学校应对此类群体有整体规划,树立该岗位奋斗目标、扩展岗位发展空间,适当提高各项待遇,营造风正气顺的工位氛围。此外,针对学生管理人员应加强培养措施,应针对管理人员从事教育学基本理论、思政工作、学生管理理论等课题研究予以鼓励措施,且定期组织学生管理人员参加培训活动,可外聘专家授课,鼓励自学,通过多渠道提高学生管理人员素质、加强管理技能,形成专业化、高素质管理队伍。

(四)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缺乏自律性是高校学生普遍存有的现象,为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及对学生问题进行换位思考,可让学生参与到学生管理过程,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及责任感。有报道称山东省某学校选聘大学生为校长助理[4],该学生在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取得了较优效果,因此将学生设为参与学生管理的群体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其次,为更有效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树立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应建立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该队伍应将自身的组织管理知识及实践经验分享给其他学生,可在协调学生工作中正确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通过同龄人的干预措施可改善受管理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自律性、自我管理能力。

三、结语

总的来说,当今社会学生管理问题存有诸多问题,在实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管理队伍及制度建设,做到依法治校、维护学生权益,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从而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出适合社会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魏澄.高校基层管理中的冲突及管理[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15(6):122-125.

[2] 王运东,刘桂宇.社会管理理念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3,(9):102-105

当今网络环境现状范文2

关键词:网络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我国的高职思想教育在网络环境下,转变了以往的教育的单一和乏味性,给传统的课堂教育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高职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在网络教育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有着积极的意义,也有着负面的影响。面对这一现象的发生,尽全力的寻找一条高职思想教育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路径是当今教育体系发展完善的重中之重。

1网络环境下高职思想政治教学面临的问题分析

其一,网络对学生的负面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手机电脑等多媒体电子设备渐渐成为当今高职院校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必须品,学生在网络环境中获取自身所需要的讯息的途中同时也面对着网络环境里形形的、暴力、等垃圾信息的影响。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多尚未走出校门,缺乏严谨的社会观念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往往容易形成偏激狭隘的思想,渐渐丧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此类高职院校学生无疑提高了高职院校思想教育者教学难度。其二,教师专业化素养有待加强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主要来自与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类本科院校的毕业生通过公开的招聘进入高职院校中。此类教师随着新世纪以来的本科院校的持续的扩招,每年都有大量的高学历毕业生满足教学条件担任高职院校的教师,此种类型的教师经过本科院校多年的锤炼,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对于传统的管理模式悉知洞明,拥有较高的素质。另外一些教师来着企业单位的一线工作者,本身即是原企业单位的领导者或技术能手,者而非教育者,他们在社会生存中,吸收了一些不良的社会气息,其自身品德不能作为一个德艺双馨的教育者。此类技术型教师犹如旧社会的老匠人奉行“教会了学生,饿死了师傅”的思想,技术上也有所藏私,招聘此类教师时有关部门应该谨慎选择。理论型教师对学生的技术教育影响有限,思想政治教育更是难以体现,技术型教师提升高校学生技术能力无可指摘,但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值一提。两种类型的教师并存更使在当今中国高职院校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2网络环境下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策略

利用网络教育结合教师可以提升高校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水平,但也会对学生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寻找一条有效的正确的并且确保教师占据主导地位的提升思想教育水平的路径是当前教育者的重中之重。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对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学提出几点措施,如下:第一,注重遵循科学化原则。网络教学虽然重要但不能完全取代教师教学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主体作用,网络教学应当起到积极的辅导作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加强高校学生的政治性和政策性。因此教师才是教学体系中的主导力量,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并不能由冰冷的网络程序所代替,合理的利用网络信息,丰富教学内容,以教师的个人教学水平为基本才是提高高校思想教育质量的关键。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教学,学生在死记硬背,乏味无趣的课堂体验中昏昏欲睡,失去地思想政治课程的好感和学习激情。因此结合网络教育,利用有趣的视屏,动听的声音,美丽的图片,使高职院校的学生燃起对思想政治课的热情,而不是一味地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由学习兴趣转化为一种学习的动力,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创造能力和积极性,使之思维开阔。第二,使用职教新干线思想政治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建立一个以全体高校师生为用户的网络平台,教师作为这个平台里的监督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筛选有效的资源,截取不良信息,过滤垃圾信息,随时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使整个网络平台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保持整洁性和安全性。高校教师当以高校学生为主体,定期组织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第三,使用模块化思想政治教学手段。网络教学的优势在于高效和简单,教师应当从实际的角度上出发,实时转变教育方式,应当因材施教,做到有教无类,运用模块化网络思教手段,及时的添加教学方案,保持教学方案的与时俱进。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师作为平台的管理者应当及时的与学生交流沟通,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保证不被打扰,确保学生的思想政治的教学质量。第四,使用网络交流工具。合理使用网络交流工具即QQ、微信、微博等。现今高校的学生多数都在进行着社交软件的运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者利用这种优势,网络交流平台不会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建立微信群组,QQ群组等适时的进行交流,通过实时新闻和热门话题与学生交流,将所学思想政治与当下热门话题结合,做到知行合一,提高学习的成果。

3结语

网络是一把有利有弊的双刃剑,要对它进行充分的了解,教师在树立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时候,应当清醒的认知,网络终归只是教育的辅助体,不能依赖网络,只能利用网络作为教育的一部分,教师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才是重中之重。高职院校的学生应当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完善自身的人格,加强在网络环境下的分辨力,保持促进身心发展。

作者:李周 单位: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问题探析[J].梁海燕.新校园(阅读).2016(07)

[2]网络环境下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研究[J].吴淼.新校园(上旬).2016(06)

当今网络环境现状范文3

关键词:网络课程 系统结构 现代信息技术

一、问题的提出

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正在被广大的师生所接受,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不论从学习的适用对象、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课程的组织安排和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来看,网络教学都具有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在网络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运用能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进行自主探索。良好的网络课程,一方面,应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共享优势,提供丰富的资源,使学习者可在其中获取相关的各种教学信息,另一方面,还应特别注意其自身的系统结构的构建。也就是说,我们需进一步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网络课程系统结构设计的新思路的探讨。

二、网络教学中网络课程的应用现状

1.网络课程的定义

教育部2002年2月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和11项试用标准》中指出:“网络课程是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包括两个部分:按一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是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及在网络教学支撑环境下实施的教学活动。”可以看出,网络课程不仅包括教学内容,同时还包括基于教学内容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网络课程的基本属性是“课程”,所以它包含了“课程”的一切特征,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等;但同时相对于传统的课程来说,它也体现了“网络”的属性,即以互联网作为传播的媒介,通过一定的网络技术呈现,具体在教学中体现出的教学的特征是非面授的,教与学的双方在时空上是分离的。

2.目前网络课程中常见系统结构比较分析

对各学科网络课程和部分精品课程的系统结构进行分析和归类,总结当前网络课程中常见的系统结构主要有以下三种:

(1)框架网页型网络课程系统结构

框架网页型网络课程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这种结构属于传统型网络课程系统结构,目前大部分的网络课程都采用此结构。

(2)层级型网络课程系统结构

层级型网络课程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这种结构也比较普遍,特别适用于偏理论学科的网络课程的设计中。

(3)目录树型网络课程系统结构

目录树型网络课程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这种结构主要是综合前面两种结构的特点而产生的。

进一步分析一些典型的网络课程,总结出当前我国网络课程系统结构的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①重视内容的“讲解”和“演示”环节。不同课程不同学科各展所长,如流媒体视频、文本、Flas等,更有使用虚拟现实等技术的,以尽可能将课程知识讲全、讲细、讲系统,且大部分教学内容皆按印刷课本章节顺序编排。

②学科特点突出。不同学科在栏目设计、技术实现及内容结构上皆能发挥学科所长、突出学科优势、符合学科特点。比如,语言学科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听说训练和情景对话,工科则利用各种图片、虚拟现实技术、Flas等演示与讲解原理与过程,法学的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的角色扮演,医学的各种病理图片、体内器官动画、药剂配方图表等。

③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综合使用多种媒体,学习内容表达更加活泼生动。常用的媒体结合方式有:文字+图片+表格+多媒体动画(多以Flash为主),文字+图片+表格+视频(流媒体、其它格式),文字+图片+表格+多媒体动画+教师的电子讲稿。

④导航系统方便灵活。导航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为学习者准确地确定当前的位置,同时能快速、方便地进入下一个学习内容。所有课程都具备了传统的课程章节的主目录的线性导航系统。部分的导航系统除了常见的线性结构外,更多地加入了非线性的结构,如以知识点为中心的非线性、发散性的导航等等。

但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当前我国网络课程系统结构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其一,从整体上讲,这些网络课程共同存在着重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讲解,轻学习环境与学习活动的设计。其二,相当一部分网络教学内容的讲解与呈现仍以大量的文字阅读为主,个别的仍存在着“课本搬家”的现象。其三,缺乏协作学习的设计及组织与实施的指导和建议。大部分课程设计都是沿袭传统教学中的经验,并没有根据远教育的特点进行较为“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设计,设计者更多是从教师的角度去考虑课程的开发,这样会大大降低网络课程的有效使用,使网络课程的许多内在的优势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从而直接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网络课程系统结构设计的新思路

为了更好地实施和设计网络课程,充分体现出网络教学的优势,让网络课程呈现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活动,创设的情境更加有助于学生的个别化自主学习;同时使学习者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把所学的知识能有效地联系起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

传统网络课程系统结构设计的原则有以下几条:(1)教学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技术性原则;(4)经济性原则;(5)艺术性原则。而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网络课程系统结构设计中时,要综合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笔者认为至少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围绕网络课程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

不同学科的网络课程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需求不同,可运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多样化的。在网络课程被推广之前,已有许多诸如研究性学习、基于几何画板的探究学习、虚拟实验室、微世界、情景演示等信息化教学模式或方法被运用于各学科教学。因而,网络课程建设应该围绕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在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信息时代的教学魅力。由此,实现网络教学与面授相促进,基于Web页教材与文字教材相配合,个别学习与小组研讨相互补,网络探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各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相弥补。

2.为学生营造探索与创造的空间,创设学生的自主学习情景。

当今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学生全面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网络是一个较好的贮存和递送教育信息的媒介,在提供创新环境与创造性学习条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实现学习者在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提高协作能力、探索能力与创造能力的过程。

网络课程系统应提供完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学习者进入网络教学系统后,可根据课程信息库中的课程设置,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课程,可获得个人的笔记本、电子信箱、课程信息和资源库、网上练习。其中学生电子笔记本和网上作业与测验充分体现了个别化自主学习情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随时在课程内容上加注,记录下学习的心得、疑难问题和重点内容,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意义建构,形成自己的学习资源,有助于学习者进行探索式的自主学习。

3.重视协作化学习与个别化学习的有机结合。

在学习过程中,网络课程系统应提供协作化学习和个别化学习相结合的环境。学生对于某些内容的学习依赖于教师和其他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和群体的协商与对话(如: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实验、得到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因此,开展协作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在协作学习中,学生不是纯粹地面向计算机的学习,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其他学生共同学习,体现了人性化的交流,弥补了单独学习的缺陷。

4.重视交互环境的设计与使用。

网络课程的交互不仅能促进师生及生生之间的知识和情感的交流,而且有利于教学的实施和管理。WebQuest等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教师对学习活动的指导和评价、学生之间的交流、疑难问题的讨论、临时信息的等教学活动都必须通过交互系统才能充分实现。一般的,网络留言本、学习论坛、BBS、电子邮箱都较好地实现网上学习的交互。

5.充分体现网络课程自身的开放性、动态性。

网络课程本身要求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进行开放和动态更新,主要表现在:各个知识领域的相互关联,对科学技术进步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动态及开放性组织,学习过程组织中的平衡等。动态开放性可以使网络课程不断地得到充实、完善,能随时作出调整来满足各方面需求。这种开放动态性充分体现了时展的特征和网络教学的优势,将知识以课程的形式进行新的组合或分类,构建网络课程结构,体现了课程间的关联性。

综上,我们在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网络课程系统结构设计时,需借助信息技术提供的各种手段和优势,结合当今先进的学习理论和方法,使技术支持学习,学习理论指导技术,进而两者都能更好地发展。

四、小结

网络课程教学做为一种先进有效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在教学中能发挥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但如何充分运用网络课程教学的特点,充分发挥网络课程教学的作用,是网络课程教学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加强网络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方法,提高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水平,是提高网络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手段。当然网络课程有着其自身的优势,但还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网络课程的设计、评价,资源的共享等等。笔者对网络课程系统的分析及探讨的设计新思路,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网络教学、保证教学质量,使网络教学随着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网络技术、教育理论的发展更具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余胜泉.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教育技术通讯,2000,(10).

[2]吴海霞,张琴珠.以条件建构――优化理论指导网络课程设计的研究.开放教育研究.2003,(8).

[3]马红亮.对网络课程建设中若干概念的再思考.现代教育技术.2003,(3).

当今网络环境现状范文4

关键词:网络青少年学生德育管理

当今社会,互联网正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把新世纪的人类带进了“网络时代”,改变着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与思维方式,尤其是冲击着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个性心理和行为模式。因此,如何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德育管理,找准在网络条件下开展德育的最佳切人点,对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德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是有积极意义的。

1当今青少年学生利用网络的现状及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许多青少年学生上网是带着健康目的的,至少初衷是这样的。他们上网学习网络知识,他们查询各种信息和资料以增长学识,他们编辑程序,制作网页网站,开办网络公司,在网_卜开店,进行着许多有创意的健康的活动,甚至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可以说网络对于人的服务是多角度多层次的,许多青少年已经或正在从中受益。但是绝大部分青少年上网却是为了其他目的。网上聊天,交友,游戏,访问黄色网站,制造信息垃圾,甚至制造病毒,充当黑客等,给社会带来诸多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极大地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2德育管理工作如何应对网络时代

面临如此严峻的挑战,不得不需要我们很好地对德育管理工作作出重新的科学的思考和研究,在网络时代,德育工作要有哪些新的适应性的策略,才能实现其实效性呢?我认为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积极承担责任并发挥作用。

2.1发挥学校网络道德教育主阵地作用,增强针对性和超前性

(1)要加强思想的正确引导。我们要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积极与消极的方面,自觉利用网络优势,积极上网学习,学习应是上硎的丰要目的。为配合网络教育,许多学校建立了校园网,学生在校园内就可以上网。住平时的教育中,始终贯彻网络是我们学习的助手和教师的观点,鼓励学生为学习上网。由十把握住“学习”这个角度,就能起到既引导了学生,又不走极端,不引起学生逆反,同时消除了学生对上网的过于新奇,让学生队识上网上学习这对矛盾的辨证统一关系。

(2)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不断丰富校园内容,设置校园网文化平台,积极开展一些有益于培养学生网络道德的活动。如开展有关国情、法制等多媒体专题制作比赛;开设“网上论坛”,自由讨论热点问题、新人新事;建立电子刊物,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向学生推荐优秀网站等。把学校网络资源利用起来,校园网要在课外活动和节假日时间,积极向青少年学生开放,为学生创造在学校上网的合理机会,这样可以把学生从社会不适宜的网络环境中争取过来,是管理好孩子上网的一个好办法。只有把他们的兴趣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来,才能改变他们一上网不是聊天就是玩游戏的习惯。

(3)让网络成为学生成长道路的良师益友。利用网络开设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关注学生的心灵,让孩子们能够把自己的心思与同龄人沟通,鼓励学生把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存在的情绪与困扰,通过网络直接反映、直率表达,帮助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各种心理问题,达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品行的目的。此外,还可以举办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比如网页制作、动漫画设计比赛等,既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及锻炼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又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2建立家庭学校互动的德育模式

(1)家长要紧跟时代步伐,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学生家长如果不懂得基本的网络知识,不了解自己孩子的上网情况,那么家庭教育就会出现真空地带。我们的学校在这个时候可以为家长提供免费的网络知识培训,对家长如何指导孩子正确上网的方法进行指导,教家长如何全程跟踪孩子使用电脑的时间和内容,针对沉迷网络比较严重的孩子,家长如何通过向学校网络技术培训班的老师发电子邮件获得如何设置密码,限制其使用时间的技术及如何建立“防黄屏障”,避免孩子主动或被动地遭受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的技术。

(2)正确引导孩子上网,加强对孩子的网上监督与防范。由于青少年处于特殊的生理与生理发育时期,父母有责任参与孩子上网的过程。如: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向孩子提供一些适合孩子的网址,以减少孩子受不良网络影响的机会;让孩子搜集“法制网站”一些内容,特别是注意查阅对孩子行为有帮助的事例,让孩子学会进行自我教育;还可以与孩子一起赏阅“科技网站”的有关内容;或学一点“生活窍门”、“保健常识”等等。通过疏导,不仅使他们深深地意识到不健康内容的危害,更能借助网上优势,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学能力。由于青少年自制能力差,心理防线脆弱,易受客观因素左右,所以对于家庭入网者,家长应在电脑终端安装过滤软件,提取精华,剔除糟粕,为我所用。

2.3让社会共同来关注网络的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

(1)发挥社会舆论的正面引导作用,净化社会环境。舆论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社会共同的关注是人类自身的幸福。自网络问题发生以来,社会舆论就积极介入,媒体不断予以批露,给人们展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伤心甚至是血淋淋的真实故事,网络道德教育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但是我国启动网络道德教育毕竞是较迟的,社会上尚缺乏这种教育的相关文献、资料;缺乏群众性的关注,许多成人对网络道德问题缺乏认识和对应措施,更谈不上教育。所以,社会舆论应发挥积极的作用。只有引导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认识网络中的道德问题,参与网络道德建设,体现整体合力作用,才能逐步净化网络社会环境。

当今网络环境现状范文5

【关键词】流通部;服务质量;网络环境

网络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生活的衣食住行处处离不开网络,而且每个人都切身体会着网络给大家带来的福利和便利。例如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络购票方便出行,酒店网上预退订等等,似乎网络达到了无所不能的境地。作为传统高校图书馆,我们会看到很多流通部依旧循环着老旧的工作模式,人工繁琐操作,服务无新意,读者的借阅兴致也慢慢削弱。这些种种现象导致于图书馆流通部面临“门可罗雀”的尴尬境地。如何在现今网络高速发展的环境下改变现状成了流通部急需解决的问题。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是育人的重要场所,是全校师生的精神食粮补给的重要来源地。[1]首先总结当今高校流通部面临的几大显著问题:(1)借书问题。读者想借书却找不到书,借书需要凭借图书卡,一旦卡出现各种问题借书成了问题。当需要的书籍被人借走等待借阅的时间漫长,不知道何时去图书馆借才是准确时间,中途借书耽误和耗费的时间太多。(2)续借问题。流通部经常遇到书籍到了归还的时间,读者想续借,但人在外地,或者被借的书籍被第三方人借走,不在读者身旁完成不了续借手续,读者面对续借束手无策。(3)归还书籍问题。书籍借出有一定的时间规定,但是很多读者都会借阅很多书籍,所以很多情况下会出现读者不知道什么时候归还,有时候不能及时归还又面临罚款,再次借阅的心情受到打击。(4)纸质书籍本身各种问题。很多读者需要借阅的工具书很是笨重,读者携带非常不方便,有些读者需要的信息量只是笨重工具书里的一个小的部分,全本书借也很费事。图书馆内有很多珍藏的孤本文献,想借阅的读者又是很多,孤本的保护和借阅都是待解决的问题。服务一直以来是流通部的关键,李亚梅提出基础服务、深化服务、读者教育、读者满意度和服务效益等方面。[2]以上问题在网络环境的帮助下是否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逐一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找出提高流通部服务质量的办法。

1如何利用网络公众平台解决借书难问题

流通部经常会遇到这样的读者,想借书但是说不出想借的书的类目、名字,来图书馆也是很盲目地看,面对图书馆浩瀚的书籍,没有方向性。部分读者对图书馆自身带有的查询机器不会操作,有些甚至出现排斥,因为他们觉得查询机器没有他们想象中的方便。这些诸多读者反馈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流通部的服务工作者,真应该贴近读者,在效率和便捷的服务中找方法。在当今网络遍布四处的时代,图书馆也应该把网络服务利用和开发出来。可高校图书馆网络中搭建服务平台成为一个可行的方法,我们构建导读索引系统,其中可以让读者未进馆而先知馆内书目情况,每个读者可以在平台设定自己的书目喜好,体统定期进行书目的推送更新,让读者第一时间不会错过心仪的书。读书导航系统可以帮助读者化客为主,主动挖掘自己的需求方向,当未找到自己想要借阅的书籍,读者也可以给流通部留言平台留言,让流通部一手把握读者动态,完善图书馆的书库体系,为新书采编打好基础。读者还可以在平台预约借阅,设定想借书籍的归还提醒,让读者第一时间掌握一手借阅信息。这些网络化的服务模式,让流通部和读者紧密联系了起来,在平台上的互动更能够提升流通部各方面服务的能力,更大程度上提高工作的效率,提高读者的出入图书馆的频率,最终达到提升图书馆在高校中的地位水平。

2如何构思在网络平成书籍续借

一直以来,读者续借是流通部一个固定且繁琐的工作内容,而且读者续借出现的问题也很多。例如读者人在外地致电给流通部想完成书籍的续借,或者非读者本人持书籍入馆想帮读者续借等等问题。如若在网上平成续借的构思实现,那么在读者和流通部中可以省去很多冗长的步骤。在平台的构建中,流通部可以完善平台体系,每一个读者有一个ID,读者借的每一本书籍在读者的个人信息中都有体现,读者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随时随地完成续借手续。我相信如此便捷的方式,每个人都会接受和喜欢。

3如何做到归还提醒的贴心网络小助手

与续借相关的还有书籍的归还问题,面对书籍定时归还,我相信个人平台也能为读者带去便利的条件。人性化的归还提醒,可以是网络信息或者短信方式,谁不会满意呢?而且读者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设定归还的时间,这也可以督促读者提高被借书籍的利用率,从而在高校期间把图书馆资源充分利用上,帮助学业完成,扩充个人各方面的知识面。此体统我相信也能做到无卡借阅,因为现今持图书卡借阅书籍在一定程度上很是不方便,一但面临图书卡被盗,卡磁条消磁等等问题,读者借阅就会有障碍。

4新型网络电子书籍的借阅思考

在当今信息浩繁的时代,读者对于信息的提取以及信息的精准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纸质书籍查阅以及携带不方便,在很大程度上给读者带去了不少麻烦,而且,图书馆很多珍藏的典籍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应该被好好的开发和利用。所以现如今新型网络电子书籍真的为广大学子带去福音。图书馆流通部把网络运用于实践,而且更应该把网络体系运用到淋漓尽致。珍藏典籍的电子书目推送,大型工具书的电子书借阅,我相信,很多读者会对此举动拍手叫好。流通服务直接面向学生和教师,成为与读者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流通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形象。[3]流通部作为一个和读者接触的服务窗口,应该切实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而且为每一位读者创造借阅的最好的便捷环境是流通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在当今网络环境下我们流通部的服务质量的提升真的需要借助和依靠网络这个高效化的平台。我也相信不久的将来,信息网络化的服务平台会走出高校,面向更广的读者群体。

参考文献:

[1]覃朝膺.浅谈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质量[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报,2007(9).

[2]李亚梅.现代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图书馆,2010(4).

当今网络环境现状范文6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一、“互联网+”的涵义及企业财务管理未来发展趋势

(一)“互联网+”的涵义。“互联网+”是创新2.0下互联网成长的新形式,这种形态演变和推动着信息社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以一种新的形式发展。“互联网+”是互联网未来的进一步思考和实践成果,它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经济模式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学科的创新和改革,它带动着经济发展的活力,以及广阔的网络平台。“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绝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相加,而是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沟通与协调的平台,将互联网的融合与传统产业的深度相结合,从而创造新的更适应当今时代的企业发展生态。“互联网+”全面优化着网络整合以及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为经济创新,社会创新,提高生产效率,互联网的经济发展提供新形式,和更广泛的基础设施的形成。

(二)“互联网+”的主要特征。要想把“互联网+”这一概念更好地运用到企业日常活动中,一定要先掌握它所具有的特征:第一,跨界融合。“+”即跨界,就是变革,开放和重塑融合。第二,驱动创新。中国的粗放型增长必须过渡创新驱动这正确的方向上来,使用思维寻求改变,自我革命,它可以带来不同寻常的创新的力量。第三,结构重塑。现有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地域结构等都已被信息革命和互联网行业的全球化打破了。第四,尊重人性。人性的光辉,是企业发生所有活动的基石,是促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文化繁荣最根本的力量。第五,生态开放。通过把孤岛式创新连接起来,研发由人性决定的市场驱动,让创业者和努力者有机会实现其自身的价值。第六,连接一切。连接是有层次的,可连接性是有巨大差异的,连接的价值是相差很大的,但连接一切是互联网+最终的目标。

(三)企业财务管理未来发展趋势。财务管理是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的机遇和面临的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革命挑战给我们带来的,是中国企业应该从先进的财务管理信息的企业学习基础上,利用全部成功的经验,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在我国目前不发达的变化极快的财务管理阶段,缩短与企业财务管理的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构建和应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的各种发展,给各级企业的信息来源的现状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应该从“互联网+”的发展和传统金融企业的管理效益上开始着手研究,基于云计算的战略背景下的新网站和大数据,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通过金融管理技术为实现其财务管理,综合管理财务的方式,必须能够发现早期的经济活动状况异常数据,确保企业可以实时检测到异常的经济活动,从而有效地推动了企业的数据库实现综合财务管理的成功建立和纠正工作目标系统的完整性。

(二)“互联网+”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新思考。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和“互联网+”这样的组合是不可避免地会成为时代的潮流。以创新的思维来引导企业的发展,是每个企业发展过程中都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当今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必须坚持创新的精神,力争通过财务管理制度,创造一种新的形式,来达到目标理想状态下的创新型企业,创新模式,创新人才,使他们得到充分提升。优化财务管理的目标、重视和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创造行业知识,服务知识,为企业提供持续增长的机会,实现企业价值和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企业应与时俱进,更新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通过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金融办公模式的网络,提高企业的管理和效益。并通过引进在线和实时的方式,使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纠正措施。

三、“互联网+”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互联网+”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信息化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的发展必定伴随着各方面的改变和更新,有改变就有收获,有更新就有突破,但是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所有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所以财务管理适应当下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就成为每个企业必须要经历的一段过程。

1.“互联网+”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现状。在互联网和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飞速发展的今天,经营管理和技术基础的有机系统相结合,是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模式。目前国内企业的财务管理中,信息透明度不高、内部信息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仍存在,甚至存在着建设分散,重复开发问题。导致以财务信息为主的各种业务数据按纵向和横向分割上,形成了大量信息孤岛,产生信息和利用率集成度不高,在企业集团中,不能对有效的信息进行控制和集中。

2.“互联网+”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切事物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在萌芽状态的很多问题,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财务管理的发展,要想彻底适应其发展脚步,就一定存在着许多障碍:第一,它很难满足互联网的需求。第二,管理内部难度的增长,影响着系统性的金融风险。第三,财务人员总体质量不够高,难以满足电子商务的需求。第四,网络缺乏安全性。第五,安全防护不到位,不能完全保护金融信息。第六,原有的财务软件,其信息容量等方面的功能性用途都表现出显著的局限性。

(二)“互联网+”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财务管理之所以在适应“互联网+”这一道路上会出现诸多问题,主要原因是:第一,在财务管理的传统模式下,业务流程基本都是完备的,但对我国大部分企业而言,特别是中小企业,对于互联网管理模式认识和理解仍不够深入,加之相关配套的法律和法规并未健全,使得这一管理模式仍属新鲜事物。第二,不能正确划分使用权限,加上内部管理不善它是通过会计数据,未经授权的访问,篡改,甚至泄露和破坏网络的事件就会层出不穷。第三,企业财务人员当前状态是教育层次较低,知识结构不完善,企业缺乏各方面都非常突出的财务人员。第四,在“互联网+”这一大环境下,财务管理其相应的配套市场,法律法规方面的制度还不是很健全。第五,安全问题,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安全是企业面临的较大难题,企业面临着更多的安全陷阱。第六,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企业财务会计更倾向于行使参与经营决策职能。而原来的财会软件无论是在功能范围还是信息容量中都显露出明显局限性。

四、“互联网+”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正确选择筹资渠道。资金是一个企业的根本命脉,它贯穿着企业经营血液。任何企业,只有拥有一定数量的资金,才能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和长久的经营。

(二)强化互联网背景下的投资意识。企业投资从总体上来说,其目的是为了给企业带来投资收益,从而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但企业投资的成功与失败往往是受到多种因素的牵制,有收益就会发生财务活动,有投资就会伴有风险。在互联网时代,投资的安全意识更是对一个企业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寻求正确的盈利模式。盈利模式是对企业经营要素进行价值识别和管理,在经营要素中找到盈利机会,即探求企业利润来源、生产过程及产出方式的系统方法。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下的盈利模式和以往传统盈利模式相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四)加强对资金运动的掌控。在当今市场环境下,企业要实现增值的目的,就需要资金不断运动。资金对于一个企业的运营与发展可谓是重中之重。资金运动又与会计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企业必须要切实保护资金运动的安全,会计工作才能有条不紊进行下去。

(五)提高信息资源安全性管理。传统意义上的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信息技术、设备、设施、信息生产者等)的集合。信息技术是当今商业的一大创新,随着网络和通信技术以及企业对庞大的现代化的计算机工具应用的发展,给企业财务管理推行信息化建设具备了基本条件。

(六)加大政府监管的力度。“互联网+”作为新兴事物的出现,政府必须做好监管充分的准备和过渡,以避免给企业带来风险。五、结语“互联网+”时代是创新的时代,变革的时代。企业只有通过不断改革,才能在这条日新月异的道路上生存下去,财务尤其如此,管理会计的大门已敞开,财务共享的盛宴即将开始,只有先“进去”的人才可占得一个好位置。在每个企业中,财务管理是其自身的经济命脉,所以要掌握好其发展的方向以及改革的力度,才能把企业带上一条光明的大道。

作者:王芳远 单位:川庆钻探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参考文献:

[1]戴柏华.适应新常态融合促发展积极推进“互联网+”下的会计改革与发展[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