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概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命教育概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命教育概论

生命教育概论范文1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教育 主阵地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各种大学生自杀伤人事件时有见诸报道,从北大医学院学生虐猫事件到华中科技大学生张聘捷跳楼事件,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漠视令人痛心,而这也引起了社会对于大学生生命观的强烈讨论。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承载了越来越多的来自社会、家庭和自身的压力。加之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只重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大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关怀。在种种问题的共同作用下,造成了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缺乏正确的认知和了解,自杀伤人事件日益增加。以上的种种都提醒着我们要重视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而高校作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发挥作用,是每个高校都值得思考的问题。

1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生命教育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杰・唐娜・华特士在1968年提出,他针对青少年自杀率不断攀升的社会现实撰写了《生命教育》一书,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各国纷纷开展生命教育。美国在1974年有多达165所大学院校开设了“死亡与死亡过程”等课程,课程体系涵盖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于1979年在澳大利亚成立的生命教育中心更是在西方国家中明确了“生命教育”的概念。日本在1989年修订的《教学大纲》中针对青少年自杀、杀人、暴力等日益严重的现实,将道德教育的目标定位为“尊重人的精神”和“敬畏生命”,目的在于让青少年正确面对挫折,珍惜和热爱生命。

生命教育理念在国内的兴起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虽然开始的时间较晚,而且在最初的阶段人们并未准确把握生命教育的本质,但最近十年我国教育界对生命教育的探索可谓是成果颇丰,尤其是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探讨,从政府层面的文件到大批学者撰写相关领域的论文,大学生生命教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就是教会大学生接受和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和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与发展生命,注重自身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让当代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正确的生命观。有了正确的生命观的指导,大学生才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才能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2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

综合国内外近年来生命教育的内容,笔者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基本涵盖以下内容:

(1)生活挫折教育。古话有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大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着各种期待和规划,但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着一些差距,如果不能正确面对这样的差距,遇到小小挫折就质疑自己的能力,使自己陷入悲观、消极的状态。所以,我们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困难和挫折,要使他们明白挫折和困难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发明家爱迪生曾说过:“失败也是我们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们一样有价值”,所以正确面对挫折,是大学生乐观积极面对人生的第一步。

(2)生存能力教育。生存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上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能力。培养这样的能力,首先应该要正确评价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做到自知、自爱、自信和自尊,端正自己的人生B度。还应该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学会与人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和成长。

(3)生命意识教育。生命的存在是人类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基础,没有生命一切都无从谈起,所谓“人命关天”就是这个意思。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55年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就是把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放在第一层次。可见,对生命的渴求是人的本能,只有珍爱生命,才能成就自己,大学生只有懂得生命的重要性,才能从心底里珍爱自己及他人的生命。

3高校实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本途径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个体生命成长的特殊阶段,从生命学的角度分析,大学阶段是人的“精神断奶”期,在这个阶段里,人的生命将获得完全独立,为自己的生命找到目标,但同时来自学业、就业的压力,人际、情感方面的焦虑又使得大学生迫切需要大学提供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特点和生命成长需要的“精神营养”。

(1)深化生命教育理念,更新转变教育观念。从生命教育产生的背景来看,它是为杜绝日益上升的青少年自杀率而提出的。虽然它的重要性已经日益凸显,但总体上对生命教育的把握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在观念上的重视是生命教育实施的重要保证,也只有足够重视,才能使生命教育的开展起到更加积极作用。

(2)激发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认知内化。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仅要依靠老师,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大学生的自我成长,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大学生生命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大学生将教师讲授的生命教育的思想进行内化,成为自己的思想,同时在各种实践中将获得的对生命的感受转化为自己的认知,并将这些认知外化成自己的行为。遇到挫折和困难能够正确面对,积极努力的生活,懂得人生的可贵。

(3)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通过组织心理讲座、开设相关课程、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咨询等形式,疏导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同时,注重高校人文环境的创建,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开展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科学、正确地理解世界,理解自己与他人身处的环境,能够正面看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生命教育概论范文2

我国实行生命教育最早的是台湾中小学,迄今已有14年,主要内容涉及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大陆地区最早实行生命教育的省份是辽宁省,随后黑龙江省以及上海市也相继发文以推行生命教育。[3]

2008年,云南省全面实施 “三生教育”,此举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笔者在此将台湾的生命教育与云南省的生命教育进行比较,以期为我国其他地区开展生命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基本内涵与任务的比较

个体对生命体的感悟往往来自于生活中的实践经验。生命是无可取代的,只有自己才能赋予自己生命某种意义。目前,学者们从不同的范畴诠释着自己对生命教育内涵的理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征。

在台湾地区实行健康教育的14年中,学者虽在不断地深化对生命教育的理解,但对其内涵尚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归纳起来,主要涉及六个方面:(1)在生理健康教育层面,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了解生命的结构和良性教育等知识;(2)以哲学的视角,强调正确人生观与人生哲学的实践;(3)从宗教领域出发,重视生命终极关怀与生命意义的体现;(4)借助生死学理论探讨,主张应从死亡议题来讨论、培养生死的智慧;(5)从伦理教育角度切入,强调从自我概念、健全人格到处理人际关系的培养与实践;(6)将生涯教育作为目的,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和自己所适合的职业,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的辅导和规划。[4]由此可见,台湾推行的生命教育已然超越了生物意义上的生命死活的含义,而是涵盖了人类生命、生存、生活的多个方面。

云南省的“三生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通过接受生命、生存和生活三方面的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三生教育”中的“生命教育”是指教育学生认识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人之生、老、病、死的规律,认识自然界和其他物种的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可见,云南省的“三生教育”是寓于“生命教育”之中的。[5]

因此,台湾的“生命教育”与云南省的“三生教育”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两者都强调从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出发,一步步实现最终目标——自我实现。但是,在实现最终目标的过程中,台湾省更注重根据各自学校的特点选取不同的视角和切入点,让学生感知生命的价值意义,如宗教取向、职业生涯取向、伦理道德取向的生命教育等。云南省则更注重从自然科学的切入点来认识生命、感知生命的价值。可见,台湾教育中的“生命教育”与云南省的三生教育中的“生命教育”在内涵、任务和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

二、课程建设的比较

课程是教师开展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媒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因此,任何国家和地区在推行生命教育的同时,无一不重视生命教育的课程建设。

1.设计理念

台湾在中小学校推行生命教育之初并没有单独设课,没有配备统一的课程教师,也没有统一的教材。教育者秉承着“统整课程”的理念,采用“渗透式教学”[6]方法,将生命教育的理念融入初等教育有关学科如语文、数学、自然与生活科技、社会、健康与体育、艺术与人文及综合活动的教学活动之中,议题涉及环境、两性、人权、信息、家政与生涯发展等六个方面。2003年,台湾有关部门发现,在应试教育体制未彻底根除的背景下,“渗透式教学”有可能将生命教育“边缘化”,并影响生命教育的实施效果。于是台湾当局聘请专家学者,设计了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

而云南在实施“三生教育”初期就开设了独立的“三生教育”课程,并编写“三生教育”系列教材《生命、生存、生活》共七册,[7]教育对象涉及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同时,教育者们还充分挖掘其他课程中“三生教育”的显性内容和隐性内容,渗透“三生教育”。

2.设计主体

“生命教育”是一种以解决“漠视生命”问题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活动,[8]其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主体的特殊性。

台湾地区之所以没有形成统一的生命教育的教材,是因为课程设计主体存在多样性,而设计主体的多样性则又源自于教学对象的多样性。台湾是个多民族地区,每个区域中的学校因社区环境、办学条件及师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其生命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所存在的问题也不同。因此,生命教育的课程是由各个学校自行设计而成的。

云南省教育厅统一颁布了课程目标、课程大纲及教材。统一的课程目标、课程大纲及教材,有利于全省工作的顺利开展与管理,有利于体现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整体性,但却不能鲜明地展现出各地区文化的多样性。

3.呈现方式

台湾和云南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都很重视将课堂内、外相结合,形成了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模式。

(1)学科课程形式

生命教育概论范文3

关键词:生命教育;大学语文;审美鉴赏;生命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263-02

理论界对于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功能的探讨在最近十年几乎从未间断。从工具性的探讨到人文性的追问,大学语文的“语文”学科性在探索中不断明晰。本文从本世纪以来教育学界所提出的“生命教育”理念入手,阐述大学语文在当下应有的生命教育功能。

一、教育的生命转向与大学语文使命的必然

“生命教育”概念最早由美国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提出,1979年在悉尼成立了第一所“生命教育中心”,其理论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发展和践行。我国的台湾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了生命教育的探索,并将2001年确定为“生命教育年”,生命教育观念作为教育的重点理念被纳入到学校教育体系中。而中国大陆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则是从21世纪初期发轫。生命教育的实践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和教育语境中有着不同侧重,有的侧重于以普及生命知识为重点,强调对生命的珍惜,预防吸毒和自杀等戕害生命的行为;有的侧重于更大意域中的“生命”含义。因此,生命教育理论既有浓厚的宗教学和伦理学意味,也有深厚的哲学和人类文化学意味。但是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生命教育实践,在其理论上,都强调教育要以人的本真生命为起点。叶澜教授说:“生命的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生命体的积极投入是学校教育成效的基础性保证。”[1]李政涛教授则这样强调:“判断一种教育活动是否合理,基础的尺度是看它有没有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有没有使每个身处教育世界中的生命都焕发了生命活力,有没有使生命的能量通过这样的教育得到增殖、提升和扩展。”[2]当生命成为教育的原点,我们的教学就不能无视每一个教育对象的鲜活生命。大学语文作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更应遵循这样的教育规律。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已经自不待言。在培养基本的人文情怀、崇高的道德情操等方面,大学语文义不容辞。然而,人文性的培养又是以生命存在为基础的,我们所期求的人文精神其实是在最基本的生命活动中,通过精神生命的实现以及社会生命的建构而达成的,因此,当我们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倡导“人文精神”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更多正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大学语文教学是否应该给予教学对象以更多的生命教育,通过这样的生命教育,让教育对象懂得,生命之真――生命的合规律性,生命之善――生命的合目的性以及生命之美――生命在知、情、意的完美统一中所实现的人格升华、价值呈现和生命超越。因此,作为一门人文性浓厚的课程,大学语文也应该将生命教育的使命提上日程。人文性和生命关怀,在其根本上,对于大学语文教学功能来说,并不存在理论和实践操作上的矛盾。“生命化的教育把知识归结为创造性的智慧,把智慧归结为时时处在价值抉择中的人的灵动的生命。”[3]因此,我们认为,大学语文生命教育使命的确立是在当下教育语境中对其人文教育使命的拓展。

二、语文的课程属性与生命教育的可能

大学语文何谓?早在1996年,当时的国家教委高教司就把大学语文界定为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并明确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从小学到高中,我们的学生一直都在学习语文,大学语文与此前三个学段的语文存在怎样的区别?大学语文教学界就此进行过充分论争和探讨。其中我们也看到这样一种比较折中或者说比较综合的理解:在工具层面,大学语文应增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要重视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在人文素养层面,学生通过阅读和鉴赏经典作品,深入领会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起到情感陶冶的作用;在文化层面,大学语文承载着继承和传播传统和现代优秀文化的任务。然而这样的阐释对于大学语文而言其实大而无当,因为从小学到中学,我们的语文其实都承担着这样的使命。我们认为,大学语文首先得回到“语文”上。大学语文在其课程本质上,不是政治教育,不是人文概论,也不是思想史。大学语文应该是通过经典文章的赏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由此,大学语文区别于中小学的语文,应该回归并深入到“文章”中。如果我们强调大学语文的文化功能,那么,“以文化人”的思想就应该是我们的借鉴。从字源学上看,最早的“文”在甲骨文中像一个正立的“人”,其胸部有纹饰。因此,“文”的最初意义大约是指人类对自身的装饰和美化。“文”中包含着秩序、节奏、规律之意,因而又引申为礼节仪文。当然,无论是“文字”之文,“文学”之文,还是“文化”之文,它们都同时具备形式创造的意味,正是因为这种包含着一定秩序、节奏、规律的形式能指,引领人们进入更为丰富的意义所指。所以,“文”的情感性、形式性和审美性就应该成为我们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标准。《大学语文》的教育体现为高度的融合,是多样中的统一,是在大学之前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整体教育。因此,大学语文从课程属性上具备了通过优美文章进行生命教育的可能性。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无不是作者情感的完美结晶和思想的审美化和艺术化,对这些优秀作品的欣赏,其实也就是与这些作者跨越了时空的生命对话,通过情感的激荡、灵魂的洗礼和思想的深化,学生理解了生命的真谛,懂得了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从而形成了热爱生命、珍视生命、追求生命超越的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同意孔庆东先生对大学语文的认识:“语文是灵魂依靠的东西,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或者说,它是一种以无用达到有用的学问。学语文,首先要和整个人生挂起钩来……”[4]

三、审美化的教学与大学语文生命教育的现实路径

通过对经典作品的阅读和鉴赏,我们可以将其中丰富的生命意蕴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在情境欣赏、审美愉悦中理解生命的真谛,懂得生命的意义,并最终形成健康和完整的人格。大学语文中的生命教育,首先体现在对生命之“真”的发现上。人的存在是以感性的自然生命为基础的,这样的自然生命同时也是一条被规定了长度的线段,这便是生命的有限性。人类对于这样的有限生命常含感伤之情。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慨叹:“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与无尽的江水相比,人的一生是短暂的。然而正是这种有限性激发了人类追求生命永恒的冲动,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人类一切创造都是人得以延伸自己生命的重要方式,也只有人能通过文化创造,来实现生命的“此在”(海德格尔)。通过对《春江花月夜》、《登幽州台歌》这类作品的赏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穿梭于历史的时空之间,在审美情感的投入中,体会诗人对生命的激情,充分感受其人生价值,这样的对话无疑能引起学生对生命的珍视,体会生命之美的真正内涵。同时人的有限性还体现在人的现实局限性上。生理缺陷、性格弱点、决策失误、判断失准等,都无不证明了这一点。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文学作品,尤其是悲剧风格浓厚的经典作品,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性的弱点,正视个体生命的缺陷。悲剧主人公命运的遭际往往都是因为他们是“有缺陷的好人”(亚里士多德),如哈姆雷特的延宕、麦克白的多疑。正是通过这些“有缺陷的好人”,悲剧羞辱性地暴露了我们力量的局限,强化了个体的生命意识。悲剧在这里是一面照见自己的镜子,在怜悯和恐惧中,对自我生命的有限性和局限性有了更深刻、更形象的体认。大学语文的生命教育,还体现在对生命之“善”的引导上。所谓生命之“善”也就是生命的目的性和价值诉求。“假如生命没有意义,那么正如存在主义者很快明白就明白的那样,它展示出一块迷人的空白板岩,在上面铭刻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奴颜婢膝地顺从上帝、自然或者社会惯例的价值观。”[5]每个生命个体都面临着这样的生命情结:每个人注定走向生命的终点,但是,生命的自由属性赋予了其选择这种“走向”的方式。“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是卫国将士的铮铮誓言,“不作寻常床箦死,英雄含笑赴刑场。”是革命先烈的豪迈抉择,“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是多情男儿对爱情的宣誓,而裴多菲则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自由,是值得用生命去追求的人生价值。与这个世界告别的最后姿态是生命价值的最后注脚,站着死还是趴着生,不是生活方式的不同,而是生命价值观念的对立。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优秀作品的生命意蕴,启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反思,通过对抒情主人公情怀的感受,对叙事主人公遭遇的理解,学生或产生情感共鸣或形成强烈的同情以及批判意识,从而在不同的价值观之间做出判断,并构建自己的生命价值观念。《前赤壁赋》教给人以豁达的生命态度,《爱尔克的灯光》让人懂得珍惜一己和他人生命,而《伤逝》在婚恋悲剧的讲述中,强化了学生对社会生命的体悟,《兰亭集序》则让学生领略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感受一种超然物外的生命精神。大学语文生命教育使命的实现最终统一于生命之“美”的澄明上。如果说,在对经典作品的鉴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实现对生命之“真”的发现和对生命之“善”的启迪,那么,生命之“美”的澄明则是大学语文实现生命教育使命具有整合性的途径。

文学作品价值最终是在审美中完成的,离开审美,文学作品或成为生活的教科书,或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历史、哲学、社会学教材。而审美的过程又是情感渗透的过程,是价值领悟的过程,审美,在其本质上是对自我的发现、自我价值的肯定。在审美这个“对象化”的过程中,主体在客体中所能发现的一切思想观念和精神价值,都作为一种生命能量潜藏于自身。这种能量一旦被作品“照亮”,主体就会因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产生愉悦感。如果说《哈姆雷特》闪烁着人性的光辉,《爱情故事》表达了爱情的真谛和自由,那么,我们更应该这样表述:是读者(观众)在《哈姆雷特》、《爱情故事》中发现了自己生命的能量和激情,从而在主体意识的逐渐弥散中,感受到了存在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审美愉悦由此而来。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愉悦是持久而深刻的,因为审美中的知、情、意三者达到了高度和谐统一,暂时结束了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状态,没有异化和分裂,生命充分享受着自由、和悦,享受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洽和兴奋。这样的状态,正如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所描述:“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主体生命体会到了与造物同在的“在场”感,同时也肯定了自己的生命意义,这一刻,来自灵魂深处的激赏和深刻理解,构建了一个圆整、浑然而“自为”的生命,生命之本真刹那间炫目于前,生命之“美”悠然澄明。从这个角度上说,基于生命关怀的大学语文教育,对于构建学生健康和完整的人格,形成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这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才说,只有实现了生命教育使命的大学语文教学才是真正的人文教育。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40.

[2]李政涛.教育学的生命之维[J].教育研究,2004,(4):35

[3]黄克剑.明日教育文库总序[A]//喻立森.教育科学研究通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4]孔庆东.语文教学改革与传统[A]//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抓住时代机遇,深化教学改革――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生命教育概论范文4

关键词:板块式教学法;“概论”课;开放性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219-02

一、板块式教学法优势

1.板块式课堂教学,优化了“概论”课教学的内容

“概论”课的内容比较丰富,教学课时有限,突出教学重点就尤为必要。教师应该在遵循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深入研究和消化教学内容,重点讲好若干个基本问题。此外,还要就大学生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系统的理论观点结合起来,把重点内容讲深、讲透、讲活,便于学生加深理解,能够灵活运用,真正达到教学目的[1]。很多学校和老师根据“概论”课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专题教学的方式效果良好。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采用板块式教学思路是2000年之后才开始的,发展不过十几年,研究的论文、专著较少。板块式教学法与专题教学法比较而言,最大优势体现在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即课堂教学板块式。其特点:一是它重视对教材的整体把握,注重从教材中选择最能表现教学目标或特色、精华的板块精讲,表现出较高的优化信息水平;二是它的每个“板块”各自合理地占有一定的时间,且每个“板块”只集中力量重点解决一个教学问题,各个“板块”之间大致呈现出一种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呈现出一种层进式的教学构造;三是它是一种线条分明的教学思路,也是一种有章可循的学习思路,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2]。

2.采用板块式教学有助于营建平等民主的开放性学习氛围

开放性是板块式教学的主要特点。民主与平等是充分实现课堂开放性教学的基础和保障。课堂开放性达不到预期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充分的平等意识和民主氛围。

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而在如此庞大的手机网民中,学生占到了30%,达1.55亿。在互联网时代,年轻大学生已成为网络时代的主角和生力军,很多大学生运用网络获取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远远超过教师,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接触大量信息,从而可能比教师更早获得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在教师的专业权威消融的情况下,教师因先知地位的丧失而使其威信受到挑战。目前高校“概论”课教师同其他教师一样,其主体地位正在下降,其权威性正遭到质疑,这种状况极大地影响了“概论”课的教育实效。

面对教学中新情况,“概论”课教师首先要努力提高理论素养,人文修养,具备开放的知识结构,关注社会热点和学生关心的话题,增强“概论”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此外,教师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责任感,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教学设计,倾听学生的愿望和建议,师生共同制定学习规则。只有当师生共同认可和遵守了这些规则之后,才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采用板块式教学法,为学生能力的提高、心智的完善提供了条件

“概论”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特征,但是要保证课程的政治性得到有效实现,必须将育人放在首位,不断提高育人的能力。这里所说的育人,是对人的心灵进行塑造和影响[1]。

“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要是演示给我,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要真正实现“概论”课的教学实效性,达到学生接受理论、认同理论和内化理论的目的,仅凭教师单方面传递信息还远远不够,更需要学生感同身受,自我教育。板块式教学是集启发式教育、讨论式教育和赏识教育于一身的综合式教学法,是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教学模式。它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中进行深层次、全方位的沟通、交流,并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学生之间的观点碰撞擦出思想与智慧的火花,通过深度思考,融入情感,实现认识的升华。

二、“概论”课板块式教学的组织形式

研究板块式教学法,实施“概论”课开放性教学,以下三个方面可以作为切入口。

1.构建“合作—抗辩式”主题讨论

板块式教学是一个严密的教学体系,从教学设计、实施过程、总结深化,都要充分体现开放性和科学性。“合作—抗辩式”主题讨论,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互动教学达到一定的深度与广度。为了使主题讨论取得成效,我们从主题选取、小组分工、活动形式到考核办法等都做了具体设计,形成了一套完整体系。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主题选取学生感兴趣、较熟悉的题材或者当前热点时事政治问题。具体操作步骤:一是选取比较适宜开展讨论的单元板块,事先设计好一到两个主题,提前一到两周把任务布置下去。以小组为单位对任务进行分工和落实,将成果做成多媒体课件(建议有图片或适当视频资料)。二是在主题汇报过程中,小组推荐一位主题发言人进行演讲,主题发言之后设有其他同学提问环节,小组中其他成员应帮助作补充回答。三是最后是教师评析,教师在讲评过程中要根据小组成员承担任务的多少打分,并根据讨论的主题适当展开更深入的延伸探讨和思维启迪。

“合作—抗辩式”主题演讲在“概论”课教学中已经实施两年,学生的实践成果让教师激动不已,给现场的同学留下难忘的记忆。在“概论”课“可持续发展”板块,材料1112班一个小组选取的主题是“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内容分三个部分:“鲨鱼游得过大海,却游不过一碗鲜汤”,皮草的奢华是以可爱的小动物惨死为代价的,熊胆梦魇展现活体取胆令人触目惊心。结尾播放的是迈克尔·杰克逊的一首并不为外界广泛熟知的歌曲《We’veHadEnough》,汇报在中戛然而止,留下的却是无穷的回味与反思[3]。

通过主题的汇报与讨论可以使学生对所研究主题的认识得以深化和拓展,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加强了对资料的消化理解,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深受学生欢迎。

2.重视导学与总结,深化理论教学

在“概论”课教学中,教师要直面大学生共同关注的热点、疑点问题展开教学,将知识传授、理论阐述与学生思想问题解答有机统一。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敢讲真话实话,不讲假话虚话。本着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赢得学生的信赖。通过主题演讲、讨论等形式对课程内容做相应延伸,有针对性地澄清学生思想中存在的模糊认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

例如,楼宇1121班一个小组研究的课题“中国高等教育的弊端”,提到药家鑫案例,主题汇报结束,在提问环节,教师面向全体同学问:了解了药家鑫案例的来龙去脉,大家有什么感受?针对这个提问同学们的回答不受任何限制,可以就最初的感性理性认识畅所欲言,教师不做倾向性评论。接下来教师又问: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挥动着尖刀以残忍的手段剥夺了一个鲜活的生命,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基本上会有学生认为是药家鑫的冷漠使然。教师又问:药家鑫的行为无疑是对生命的极端冷漠,他自己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那是不是可以说我们是跟药家鑫截然不同的两类人?对于老师的提问学生似乎略有所悟,多数学生会做出否定答案,但这种认识又是模糊的,充满困惑的。这时候教师总结: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案发后为什么那么多人同仇敌忾一定要把他送上断头台而后快?为什么被执行死刑后又有那么多人拍手称快?难道这些表现就不是对生命的漠视?可以说药家鑫的冷漠不是他一个人的冷漠,在这起案件中受到良心、道德审判的不仅是药家鑫本人,还有我们的教育。“智者不仅拥有智慧更有仁爱之心,聪明如果没有仁爱之心的约束就可能逆自然而行,自取灭亡。”[3]

在这个课题的提问总结环节,教师实施开放性教学,提问有梯度,有层次感,引导学生的思考步步深化,由一个普通案例的认识上升到自我灵魂的拷问,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板块式教学法之所以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运用,是因为它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概论”课教学内容庞杂的问题。但是,实施板块式开放性教学,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并把它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需要我们“概论”课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深入探讨与实践。

参考文献:

[1]熊晓琳,李海春.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吸引力——“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讨会”综述[J].理论研究动态,2011,(2).

生命教育概论范文5

关键词: 农村 人文德育环境 创建策略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教育是以人为主体,以培养人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的。新的课程理念加强了对人文因素的关注,并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人文理念倡导“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理念,培养出高尚的人格,让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正切合现代教育的本质内涵,并逐步向教育各领域渗透,使人们在看待教育本质、认识教育归属方面有了新的视角。基于以上对人文理念的理解,我们感到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重视人文环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创建人文教育环境,创新德育策略,实现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是一种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本文从人文理念这一角度出发,研究农村学校的人文德育环境创建策略,并进一步思考人文德育环境整体优化与学生道德成长、品行养成、学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宏观布局,微观设计

我校从学校长远发展的角度,以践行理念、创新德育为目标,依托学校原有的环境和自然条件,整体构建人文德育环境框架,给各种人文元素以外在形象与内在文化的交替形式呈现,让学校所有的人文元素鲜活起来,灵动起来,形成富有立体感的人文德育环境,折射出其独有的功能和作用,成为推进学校教育的载体和手段,也就是在整体规划和精心布局校园环境建设时,着力将“人文教育链”与“人文教育区”作为打造人文教育环境的两个主要媒介,生成五大教育主题及人文景观,构建相应的实施机制,将诸多教育元素全面渗透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强调办学思想与教育目标的高度统一,人文资源与教育内容的有机整合,师生关系的亲和融洽,力求全方位体现“环境是育人的力量”的人文理念。

二、精心设计,相互兼容

校园人文环境不仅能彰显学校个性与特色,还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建设和打造人文德育环境的过程中,我们以“各有侧重、相互兼容”为原则,以“外造氛围、内强素质”为策略,精心打造五大人文教育区,将学校德育的各项教育主题活动涵盖其中,突出人文资源的生成和利用,凸显学校德育的特色与功能,让学生能够与人文环境相拥,在人文教育环境的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达到立德、启智、怡情、激趣、展能的教育作用,最终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美观、人文的学校德育环境。我们在创建五大人文教育区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需要和主体地位,精心设计,巧妙命名。

1.静思小道。在办公楼和教学楼之间,我们搭建一条长廊,供学生闲暇之余在此休息。同时,在小道两旁竖立一些写有警言名句、友情小贴示的告示牌,让学生在纷繁的学习之后,能到此或静思默想,或彼此畅谈。因此,我们取名为“静思小道”。

2.少年花圃。圃内种植各类花草及绿色植物,集体艺、科技、人文为一体的多功能花圃,以“少年”命名,意为少年就如同花草,鲜艳而美丽,短暂而珍贵。

3.温馨港湾。班主任在学校给班级提供的良好教育设备基础上,组织全班学生对教室进行精心“包装”,让教室的每面墙、每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教室是学生每天学习的地方,因此,以“温馨港湾”命名。

3.书香之家。充分利用图书室、阅览室等资源,为学生的阅读提供资源拓宽视野,这是学生掌握知识、汲取精神食粮的地方,因此,以“书香之家”命名。

4.梦想之墙。充分利用校园内走廊墙壁,张贴大量的学生书画作品、名人画像、名言警句、温馨提示等。因为是学生放飞梦想、展示理想的地方,故用“梦想”一词为其命名。

三、融入理念,透射意境

我们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时,将“践行5字教育,放飞梦想,励志成才”作为办学理念。所谓“5字”,是静、敬、和、博、竞,具体而言:静——静思,敬——敬畏,和——和谐,博——博学,竞——竞争,是集学校各项教育目标为一体的核心和精髓。我们在创建并形成五大主题“人文教育区”的基础上,借助各人文区的风格和特征,巧妙地将“5字”办学理念融入其中,将各教育主题与之一一对应起来,既涵盖教育思想,又整合教育内容,让人文德育环境透射出其独有的教育意境。

1.静思。借助“静思小道”,在学生中实施以“梦想是什么”为主题的“品行教育”。通过新生入学仪式等系列教育活动,注重在校良好行规的养成,培养礼仪好习惯。组织学生细细品读“警言名句”、“友情小贴士”,或与同伴坐一坐、静一静、想一想,懂得“吾省”,学会思索,懂得善良宽容,成就宽广胸怀。

2.敬畏。以“少年花圃”为平台,在学生中落实以“梦想是生命”为主题的“生命教育”。通过“我与花儿共成长”、“入队仪式”等系列活动,结合科学等课程,让学生观察了解花草植物从发芽、开花、凋谢的成长过程,感受生命的稚嫩与美丽,懂得阳光少年就如同花圃里含苞欲放的鲜花,这是父母、长辈给予我们的花样年华,要学会感恩,对生命敬畏,对长辈敬重。

3.和谐。在“温馨港湾”里开展“梦想是幸福”主题教育。通过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建立和谐、民主、合作、友好的人际关系和集体环境,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受和谐融洽、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和生存环境,并知道如何与人为善,与人交往,与人合作,养成文明习惯,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自然地接受一定的道德文化熏陶。

4.博学。以“书香之家”作为推进“知识教育”的载体,在学生中开展“梦想是求知”实践活动,通过中华经典诵读、学科“知识抢答”等比赛,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览室、图书室中得到激发,从中体验到阅读的快乐,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5.竞争。以“梦想之墙”为媒介,在毕业班通过“梦想是未来”主题活动践行“志向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无所畏惧、坚韧不拔的品格,积极进取,勇敢向上,做一个谦虚正直的人,做一个志向高远的人,做一个有竞争意识的人。

总之,人文德育环境的打造并形成,为践行先进教育理念,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促进全体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实践平台。但这仅仅是完成预设目标的第一步。如何做好后续跟进,将人文理念辐射到学校各个教育领域,实现其教育功能的横向扩展和纵向延伸,追求完整的人文教育,这是我们今后所要面临的崭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张兴华,马章安.人文教育概论.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10.

生命教育概论范文6

关键词:幼儿;中华文化;感恩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083-0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五千年而不绝。在五千年灿烂的文化中有既有中华民族坚强不屈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勤劳智慧开拓创新的品质。尤其是在辉煌灿烂的文化中流传下来的感恩意识,更具有时代价值。因为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家中的“独苗”宠爱有加,导致众多幼儿感恩意识缺失。正如哲学家荣格所说“幼儿有两张门神的面孔,一张面向着人类的过去,一张面向着人类的将来”。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而这种童年时期感恩的缺失也将给幼儿未来一生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中华文化有利于幼儿感恩家庭意识的培养

古语云“孔怀兄弟,同气连枝”,家庭关系中同辈关系要求兄弟之间要相互关心,彼此气息相通,如同树枝相连。家庭是这个社会大系统中最小的一个单位集合。家庭的安定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今天的幼儿是明天国家的主人,幼儿现在的成长直接影响着未来社会成员的精神状态和面貌。

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在众多中华文化所提倡的感恩美德之中,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所倡导的最基本的感恩美德。《诗经・小雅》里曾经这样提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孝的源泉是爱。是子女给予父母的爱,这是人类最朴素最自然的情感。“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意”“忠孝两全”“上书救父”“哭竹生笋”……在中华文化之中有着众多关于感恩的故事。难以设想一个对父母都不心怀感恩的人会在发达之后回报社会贡献国家。

中华文化感恩故事的背后是告诉幼儿要尊重、孝敬父母。兄弟姐妹之间要相互关爱谦让,目的只是给幼儿以正确具体的认识,帮助幼儿理解感恩,使幼儿产生良好的情感,并非是让幼儿学习传统文化故事中具体人物的行为。在中华文化的感恩美德中,传达给幼儿的正是这种对父母天生的感激意识,在意识到恩情难忘的同时增强自我完善的意识,并且让处于学前期的幼儿逐渐接受好的熏陶,养成良好的感恩美德。

1.有利于幼儿感恩父母养育意识的培养。我国古代圣贤的典籍之中有诸多此类的记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句句诗行里蕴含的是浓浓的母爱深情,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是幼儿来到这个世上最先接触到的人。中华文化中感恩美德有着许许多多关于孝敬父母、赡养父母的感人故事,中华文化中孝道的理念一直是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唱和歌颂的。

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专门的比较和论述中认为:较之于西方文化,中华文化更加重视的是关于孝的文化。一个人只有爱自己的父母才有可能去爱周围更多的人,进而去热爱自己的祖国。想激起幼儿感恩父母的行为,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感恩父母的意识,中华文化中诸多感恩的题材与内容正切合了这一要求。

2.有利于幼儿感恩回报父母意识的培养。“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古文典籍中记载东汉人黄香,九岁的时候就知道孝敬父母,冬天用自己的体温替父亲暖被窝,这是一种自小的习惯陶冶。父母授予我们生命,予我们以教养,在中华文化中有许多具体的内容是教给幼儿如何孝敬父母知恩图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正是由于有了父母的结合才有了下一代的一切,对父母的感恩是人性之始。故曰:百善孝为先。所有家庭成员都以孩子为中心固然不可取,但感恩也并不是要让孩子对家长只有遵从。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历经传承经久弥新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迁会衍生出更多常读常新的内容,这才是中华文化的魅力。

感恩孝敬父母乃是做人的良心和准则。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一回事,意识到之后能够知道回报父母是另一件事。中华文化为幼儿感恩美德心智的发展、感恩美德自我的完善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中华文化的感恩美德内在伦理规范决定了这一点。

3.有利于幼儿完善自我感恩意识的培养。中华文化中把“孝悌”放在了完善自我之前。《三字经》中表述:“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这其中所要传达的是孝悌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能文会算是做人的本领,德才兼备的人是这两点都能做到的感恩之人。

幼儿最初是没有自我意识的,年龄较小的幼儿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最初的评价也源自于外界对自己的评价。中华文化中诸多有利于幼儿感恩意识的故事,幼儿可以从中汲取养分充实自己。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在人生的初期阶段有着特定的吸收性心智,幼儿特有的吸收性心智,不断从周围吸收知识和经验,以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幼儿素质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中华文化感恩意识所传达给幼儿的内容有利于幼儿的感恩美德完善,有利于幼儿提高自我的感恩能力。

二、中华文化有利于幼儿感恩师长意识的培养

在中华文化蒙学典籍《弟子规》中常有尊敬师长、内外孝悌的教诲。良好的生活教育要从小培养,“称尊师,勿呼名,对师长,勿能见”,对师长的尊重在中华文化中细化到生活中小的细节。孟子曾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孔子也曾经对他的弟子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尊师重道一直是中华文化中所提倡和倡导的感恩美德之一。不论结草与衔环都是一种投桃报李的感恩态度。

1.有利于幼儿对知识尊重意识的培养。“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是中华文化感恩师长思想的具体表述。师长所传递给幼儿的多是做人的知识与道理,感恩师长则尊重师长所传递的知识,使幼儿在成长的早期阶段就有一个感恩人际关系的概念。教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对教师的重要支撑是对知识的尊重,中华文化本身就是正在传承中的知识。

对教师的尊重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对人类智慧和文化的尊重。因为教师是人类智慧和知识的传承者。正是在师长的引导之下才开始了对人类知识、人类文化的系统的学习,幼儿感恩师长、尊重师长反映了幼儿对尊长背后知识的尊重。知识是人类文化和智慧的结晶,人类的生活经验大部分来自于间接的经验,而这种间接的经验则是人类知识的结晶。对知识的尊重同时也是对人类本身的尊重。

2.有利于幼儿对知识的正确理解。要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就要对知识感恩。程门立雪、孟母三迁,中华文化里有着许多感恩佳话。知识之所以能成为知识,是因为在历史发展中作为知识的任务,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对知识进行正确的理解,不是对先人智慧和经验的否定,而是对中华文化更好的传承。

曾有人根据孔子教诲而编写成了一本关于人们生活规范的幼儿读物,在其中具体罗列论述了弟子在家出门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与规范。其中有诸多关于尊师重道的感恩规定,充分发挥感恩意识,发扬中华文化中感恩美德,以助于幼儿感恩意识的养成。

3.有利于幼儿良好人际关系的建构。只要一个人还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他就必然要投身于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人际关系是处于这个社会当中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投身其中的。中华文化有着许多的为人之基、处事之要,这些为人处事的、机要的感恩功能,就是促成良好人际关系的要素。人,除了是自然万物中的一员的身份之外,还是一个社会人,在自己的背后有一个庞大的社会关系网,在作为一个自然人的同时,还充当着不同的社会角色。

幼儿只有在正确把握好为人处世机要的感恩基础之上,才会更好处理人际关系,幼儿期是处于人际关系形成的关键时期,进行良好的感恩教育,对幼儿终生的发展意义重大。中华文化中认为人要感恩的观点,诸多典籍中记载的关于为人处世的道理,都将影响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中华文化有利于幼儿感恩自然意识的培养

在古代蒙学典籍《千字文》的开篇就说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如今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上,人类正面临各种严峻的考验与威胁,各种各样的污染随处可见。在漫长的物种进化史上,人从自然界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之无愧的“万物之灵”。但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这样一个事实:人来源于自然又依存于自然,人永远是自然的组成部分,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在生产都是以自然界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的。对自然的感恩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意识。中华文化有利于幼儿对自然生命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和认识,可以让幼儿对生养人类的自然产生更深的感恩。

1.有利于幼儿对自然生命规律感恩理解和认识。在这样一个不断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似乎必然伴随自然资源的损耗。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的开篇这样说的:“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都变坏了。”自然生命本身有着客观的规律,一旦破坏这种规律对自然本身以及人类世界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其实早在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人就这样论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感恩规律:“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我们的先人早在千年之前就认识到了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提出了许多诸如“取物不尽物”“取物顺时”的生态伦理感恩观念。中华文化中有着遵从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感恩伦理,这种感恩伦理在今天看来对人类更好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2.有利于幼儿感恩自然意识的养成。自然孕育人类,只有在热爱自然的感恩前提下,其他一切保护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才会落到实处。在中华文化中有着许许多多热爱自然讴歌河山的感恩内容,历代文人墨客也都乐于欣赏并且讴歌祖国的感恩自然美景。对于这些传统文化精髓的学习,对于处于年龄阶段较小的幼儿来说,对其感恩自然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人类的生命源于自然,生命的发生发展与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感恩自然就应该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对自然融入点点滴滴的感恩之情。时值当下流行的“低碳”生活,已经成为人们倡导和提倡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的背后就是对自然的一种深沉的感恩。生命源于自然,自然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生命感恩的教育。

3.有利于幼儿珍惜生命意识的养成。“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维鞠养,岂敢毁伤。”在传统文化中就连人的身体头发皮肤都被认为关系着世间万物自然的规律,不能毁坏损伤它们,生命很显然就被提到一个更高的感恩地位。不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均把对生命的感恩提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是古人给我们饱含深意的教诲。中华文化中教给我们的是一点一滴,从小事做起的感恩态度。珍惜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到最后时刻决不放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珍贵的,同时生命也是脆弱的,一旦失去,永不复生。每个人都要热爱自己的生命,感恩自己的生命,把更多的爱给更多的人。

当代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关于生命与尊严、生命与价值问题也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由车祸、溺水、跌落、烧烫伤、中毒、窒息、自杀、他杀等意外伤害造成的非正常死亡已成为危及儿童的首要原因。据调查: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班。在这样一个“生命教育”被提到一个很高高度的时期,幼儿阶段对珍惜生命意识培养更显得尤为重要。珍惜生命,这也是中华文化所传达给幼儿的感恩意识。

大教育家罗素曾经说过,教育当一个人把所有知识都忘却之后,心底能有所触动,教育也就成功了。中华文化传承至今,至于其中的感恩成分并不是教给幼儿学习古人“卧冰求鲤,事必亲躬”,而是给幼儿一种精神的启发,理念的传达胜于形式的输导。当幼儿在获得别人的帮助之时能有所感激、感动、感恩,这样中华文化才能成为幼儿感恩意识培养的源泉。

参考文献:

[1]王立山.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文艺出版社,1994.

[2]张锡生.中国德育思想史[M].长春:吉林出版社,1993.

[3]吴春明.关于“感恩”与“孝亲”的思考[J].中国德育,2006.

[4]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5]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