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调研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可再生能源调研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可再生能源调研报告

可再生能源调研报告范文1

太仓市图审中心    朱伟平

为进一步落实建筑节能工作目标任务,了解和掌握建筑节能工作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以及推动建筑节能工作,日前通过对我市建筑节能、墙改工作情况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08年我市认真按照《建设厅2008年建筑节能工作要点》要求,安排布置本地区建筑节能、墙改等相关工作,新建建筑全面实施50%的节能标准,着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全面推进我区建筑节能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一) 建筑节能工作扎实有效(二)积极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工作

一是“禁实”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已基本实现了城市规划区内严禁使用黏土实心砖的目标。同时将“禁实”工作向农村延伸;二是“限粘”工作进展顺利;三是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和应用比例不断扩大。经过对传统制砖业进行提升改造,形成了一批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基地,新型墙体材料的市场占有率不断增长,新型墙体材料建筑占建筑工程总量的比例不断攀升。

二、存在问题

1、新建建筑执行节能、太阳能设计的比例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设计阶段节能设计的比例基本为100%、太阳能设计的比例基本为80%,但部分工程施工阶段擅自降低节能标准,经济适用房和部分政府投资的迁移安置工程取消太阳能热水系统,给推进建筑节能工程造成一定阻力。

2、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困难重重。由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存在着结构形式复杂、产权形式多样、缺乏融资渠道和专项资金支持等问题,加之对各地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认识上的“误区”,致使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困难多、阻力大,真正意义上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尚未启动。

3、墙体材料 “限粘”工作未彻底到位。部分框架结构建筑墙体仍采用粘土砖。

三、几点建议

1、继续加大建筑节能工程的监管力度。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颁布实施,认真做好学习和宣贯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对本地建筑节能工作管理程序及监管措施进行排查梳理,查找问题,补缺漏洞,建立健全建筑节能工程从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严把节能工程建设过程各关键环节-设计图审、招投标、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及备案、住房产权登记等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建筑节能工程竣工验收阶段执行节能标准的比率。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和建筑节能施工标准的要求进行施工,监理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以及建筑节能标准、节能设计文件、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及监理合同对节能工程建设实施监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要规范进场材料的复检和抽检程序及资料管理,确保进场材料质量安全。要严格把好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竣工验收备案关,对不符合节能设计标准要求的工程,不能进行竣工验收备案。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房屋时,应当向购买人明示所售房屋的节能措施、保温工程保修期等信息,在房屋买卖合同、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中载明,并做到真实准确。

2、全面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要结合《建设厅2008年建筑节能工作要点》尽快组织本地区既有建筑普查活动,对本地既有建筑的存量、结构形式、建造年代、能耗及采暖方式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做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项目储备。确定本地区重点改造区域和项目,制定改造规划,多渠道筹集落实改造资金,编制本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实施方案》。按照《建设厅2008年度建筑节能工作要点》目标任务,做好2008年度建筑节能工作的安排布置和实施工作。3、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江苏地方标准图集《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建筑构造应用图集》已经,要按照要求,做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规划、安排和布置。要把太阳能及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纳入节能减排和建筑节能工作内容,要以试点示范工程为先导,以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应用为重点,研究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制定相应的经济激励和约束政策措施,加强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加快推进本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进程。

4、加强建筑节能技术培训和宣传。要结合建筑节能实际工作需求,做好建筑节能技术培训。重点针对实施居住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太阳能建筑应用技术等相关标准、规范、应用图集的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培训,使设计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熟练掌握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体系的内容和要求,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设计水平和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各地要继续加大建筑节能工作的宣传力度,要不定期组织建筑节能工作宣传活动,要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刊等各种渠道和媒体广泛宣传建筑节能,积极营造建筑节能工作领导重视、社会关注、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并积极参与的良好社会环境,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〇〇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可再生能源调研报告范文2

环境司法公众参与的路径及制度保障

论生物技术生态安全风险的法律防范

域外环境审判机构专门化的发展与趋势

环保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司法的现状研究

中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及其立法设想

水污染事件索赔主体法律问题研究

气候变化下的农田水利政策与法律思考

程序框架:环境公益民事诉讼的特殊制度设计

构建和谐社会需进一步加强绿色法治工作

农村土地污染防治的法律问题及立法建议

海洋环境污染国家救济的权益与责任

环保议题的兴起与行政诉讼法修改的回应

行政公益诉讼:多维的功能未来的方向

环境公益诉讼的实体权利基础和序位

美国司法与行政在气候变化中的不同作用

第三届中欧社会生态与法律论坛综述

环境立法成本效益评估的功能与局限

水污染防治公众参与亟待环境公益诉讼

我国环境法治建设路径的动态维度思考

生态文明需要环境伦理与法制保障

对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思考

环境公益诉讼的规则要点与制度衔接

环境公益诉讼与若干诉讼制度辨析

野生动物意外致害的国家补偿责任探析

欧洲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问题的反思

德国污染场地治理的法律基础及对我国的启示

对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两条司法解释的建议

重金属污染风险防范与应急法律机制研究

红绿环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一种初步考察

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环境保护法》的修改

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研究

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实现途径

结合案例看环境公益诉讼的特点与识别标准

气候变化对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与立法的影响

浅谈检察机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法律监督职能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政策走势分析及法律应对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司法实践与制度构建调查报告

民间环保组织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角色及作用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研究

周密谋划生态资源司法保护,着力推进生态省建设

能动司法与联动执法——昆明环境司法的创新与实践

环境法庭的运作:新南威尔士土地与环境法院的经验

云南省首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审结的现实意义

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法理历史及其法律保障建议

自然资源损害救济体系:美国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从一起大气污染集团诉讼案件的判决看我国的环境诉讼

可再生能源调研报告范文3

关键词:能源资源;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

太阳能与其他新能源相比在资源潜力和持久适用性方面更具优势,从长远前景来看,光伏发电是最具潜力的战略替电技术。专家预测,到本世纪后期,太阳 能发电将在世界电能结构中占据80 %的位置。

全省光伏扶贫调研队为响应和支持国家“阳光工程”政策积极深入江西省新余市进行民意调研。为了使最终的调研结果更真实、更可靠,我们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匿名调查。本次调查以家庭为单位,共采访调查2000户家庭,发放问卷2000份,其中在新余市发放问卷500份,在郊外地区发放1500份,并随机访谈了500位地方居民,便于深入了解大众居民对光伏扶贫的相关实况及政策认知,并对光伏扶贫工作进行宣传,在最后根据当前所遇的问题现状进行分析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居民对自家安装光伏系统的看法

调研团队的调查对象主要以较为贫困的家庭为主,励志于通过光伏的产业使百姓脱贫致富,为此,调研团队的侧重点在郊外农村的150户家庭。在开展光伏扶贫调查时,对每一户家庭表明来意并询问其看法如何。

在一共200户家庭中,有93户对光伏扶贫表示十分的看好,并大力支持我们,他们认为靠光伏产业来摆脱贫困是当今发展的潮流,前景可观;有57户对光伏扶贫的道路仅为表示认可,但认为实施行动需要长久考虑,因为如今光伏产业的科学技术含量要求较高,导致成本较高,若想大规模实施扶贫项目还需要从长计议;有31户表示有怀疑态度,对光伏扶贫的可行性产生怀疑,以及对具体的政策认识较为模糊;有19户对于光伏扶贫的态度是拒绝,认为是不可行的,这19位家庭考虑到实行光伏扶贫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而对于原本就较为贫困的家庭这更是一种负担,所以表示拒绝。

二、居民家庭与光伏扶贫调研活动的情况

(一)光伏扶贫调研的前期准备

为使调研活动进展的更为顺利,在工作开展前期,调研团队结合不同居民家庭情况、家庭意愿、政策宣传等方面的差异,并根据自身所学的相关知识和实验室姜艳青老师的指导下,切合实际的自制了《全省光伏扶贫民意调查》问卷,积极对当地居民展开调查。

(二)居民家庭的调查实况

经过2-3天的努力,调研团队对200户居民家庭的实况进行了有序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做好详细的统计工作,以便对居民家庭的实况差异做出更深入的分析。

(三)居民家庭的调查分析

对居民家庭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与分析。我们得出:

1.当地约有61%的居民家庭的月用电量约在150-280度之间,部分家庭人口数目较少的居民家庭用电量也随之较少,而用电量在280度以上的家庭,经细心调查发现主要是有开设店铺经营,导致用电量较高;

2.据调查数据发现仅有6.5%的居民家庭是装设有太阳能光伏设备,有59.5%的居民家中的屋顶是闲置的,有少部分家庭在屋顶堆放杂物或种植花卉,由此可看出光伏装置的安放还是有很大的空间;

3.再者是对于是否愿意尝试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有31.5%的家庭愿意安装,26%的家庭可以考虑安装,只有42.5%的家庭不愿意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经盘问不愿意安装的情况有很多,如:安装成本、技术问题、回收效益以及相关政策等等,可见对于太阳能光伏扶贫的工作是需要更加深入;

4.光伏扶贫项目主要针对的是贫困家庭,而太阳能发电装置对于此类家庭来说是一个硬伤。在总成本承受范围为2万内的比例占44%,4万内的比例32.5%,当总成本价格越高,所能程度的家庭也随之越少,如若国家可以出台更加有力的扶贫政策,减少总成本,加大前期补贴力度,这一问题还是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5.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业内人士都知晓,一套太阳能光伏设备的寿命约为20-25年左右,而根据装置的质量不同,成本回收的年限也不同,一般需要5-15年,如此长线的投资对于贫困的家庭来说是极具挑战性的,存在极大的风险,这更加表明要实施光伏扶贫,就需要国家的更大支持;

6.最后是涉及光伏设配安装的相关障碍上,我们发现最大的障碍是经济成本问题,占38.5%,其次是发电效率问题,占25.5%,发电效率如果过低的话(特别是在南方湿度高、海拔低的城市),会延长居民收回总成本的时间,同时也就降低纯收入、提高装置受损的风险,而“技术”和“政策”两项持平,均占18%,技术问题居民所担忧的主要是在中后期过程中易出现损坏,影响使用、收益,因此我们希望有更多更好的政策来支持新余市居民,引领大家脱贫致富。

三、光伏扶贫的相关政策支持

2013年8月,国家发改委《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1638号),明确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补贴标准为0.42元/千瓦(含税)。2014年4月28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全省光伏发电应用工作方案的通知》(赣府厅字[2014]56号),江西省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提供了两种模式的补贴:一种是初始投资补贴,一种是度点补贴,补贴标准定为0.2元/度电,补贴期20年。

依据近年国家及省级政府的政策支持,贫困家庭可依据相关政策申请补贴;此外,新建光伏发电项目的企业也可获得补助。

四、贫困家庭所忧的困难及解决方案

(一)从成本上看

进行光伏扶贫的对象都是贫困家庭,或相对贫困的的家庭,而太阳能光伏装置的成本都是较为昂贵的,约为6-8元/W,若购买光伏装置对其家庭是一大负担,倘若出现质量问题,不但不能进行正确的扶贫,反而雪上加霜,所以很少有家庭可以接受。

如能从经济上根本的解决问题,可省去光伏扶贫路上的一大障碍。

实际解决方案可以有官方政府组织解决,推行“贫困家庭-光伏企业-金融机构”三体式方案。由政府部门组织贫困家庭、光伏企业、金融机构沟通,光伏企业根据家庭住房户型选择推荐或自主针对性的设计光伏系统,并进行成本价格评估再报价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出资购买光伏设备,为贫困家庭安装,贫困家庭经使用光伏O备所发电量输送国家电网可获得相应的资金及而外的政策补贴,金融机构可从贫困家庭售电的资金和补贴中获得相应的返酬以补偿前期耗资,直至还清购买前期购买设备的总成本及利息。政府部门从中起到协同沟通作用,为三方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并为交易提供担保责任。如此一来可大幅减轻贫困家庭在光伏装置前期总投入的压力。

(二)从政策上看

国家或地方政府根据家庭发电量和地方电价加大进行补贴力度,使贫困家庭增加收入来源。

(三)从技术上看

实际规模生产的光伏组件效率: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6%-18%左右,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5%-17%左右,非晶硅太阳电池是指薄膜式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为10%左右,近几年光伏组件效率达到瓶颈,难以上升,一时想靠发电效率来提高收益有些困难,但在后期使用中,若能获得良好的售后服务保障,也可为贫困家庭节省大量的维修资金。

五、调研情况小结

我国光伏发电发展的症结:

在新能源中,太阳能发电的成本较高成本的居高不下是太阳能发电在国内产业化运作中的主要难题。经过调研,发现高额成本主要来自于材料欠缺和技术垄断。由于从硅矿提取太阳能 级晶体硅(99.9999%)的核心技术掌握在美国、德国和日本厂商手中,在全球太阳能 光伏发电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太阳能级晶体硅提取技术的垄断为这些国家带来了及其丰厚的垄断利润。市场方面的情况同样及其严峻。新能源是一个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政治甚至军事安全的重要领域。拥有新的能源技术,在将来不可再生资源枯竭的时候,国家就可以保证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幸福。拥有此技术的国家通常会维持技术的垄断,但也会根据自身和国际环境做出变化。我国是采用“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战略,想通过引进外资来消化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但目前看来收效并不明显,我国的民族企业并没有完全习得先进技术,在很多情况下 是外资一旦撤走,我国企业便不能运转。

解决方法:

1.政府出台相关措施,鼓励银行向民族企业借贷,促进民族企业发展。同时,完善相关体制,对新能源进行统一的管理,为新能源建立“绿色通道”,加快推进新能源的步伐。要实行“企业为主,政府推动,科技服务体系联动”的机制。

2.建立适当的人才激励制度。鼓励学生出国留学学习先进技术,同时创建良好的企业氛围、采取增加薪酬等措施吸引外国留学生回国工作。我相信大部分出国留学 生是愿意回国工作的,因为文化差异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3.政府应完善法规,加强反垄断法的建设。制定合理有效的法规,诱使技术扩散,防止垄断的形成。单靠民族企业自身去学习外来技术是不够的,通常外企对技术会有严密的封锁,所以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去打破垄断。比如政府可以同时引入 多个跨国外企,在国内市场形成激烈的竞争。通过给跨国公司施加竞争压力来加速技术扩散。

南昌理工学院全省光伏扶贫调研队通过实地考察调研、问卷调查、数据分析、问题解决等全方位对新余市光伏扶贫进行考究,获得真实数据,进行准确分析,望此调研报告对光伏扶贫事业可起绵薄之力,对树立中国梦,全面建小康,打响脱贫攻坚战起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东,朱法华,王圣.《我国燃煤电厂“十二五”期间新增烟气脱硝费用测算》[J].

[2]李成仁.《 电力市场中可中断电价机制设计》[M].

[3]刘林,李立理,王鹏.《国内智库机构关于当前中国能源安全的观点分析》[J].

[4]靳晓凌,张运洲,尹明.《欧洲电网发展趋势及联网技术路线分析》[D].

可再生能源调研报告范文4

关键词:风电企业,环境,经营策略

一、我国风电企业的环境分析

相对于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其他新能源,风力发电具有较明显的优势:技术相对成熟,发电成本相对较低,最具备商业大规模开发价值,因而备受到世界各国能源开发部门的重视。我国从21世纪初开始大力发展风力发电行业,这种选择存在一定的必然性。

(一)宏观环境

电力需求的上升、替代能源的局限以及政策支持,使得风电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宏观角度,电力需求增长是个大背景,而人口发展、经济增长是电力需求的主要推动因素。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是我国人口发展的一个特征,这也是硬性的电力需求因素。.

另一个影响电力需求的重要因素是经济增长。1992年以来,我国GDP一直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到2004年出现加速上涨的趋势,受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出现增速减缓,经济增长趋向平滑。然而,从经济总量的绝对值来看,经济总量将仍保持继续增大。经济增长速度同电力消费增长速度呈现正比关系,GDP增速较快同期电力消费的增速亦增长较快,从而GDP的不断增长导致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

人口因素和经济增长均能较大影响电力需求,未来中国人口及GDP总量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降低,国内市场对电力需求依旧较大。

(二)产业环境

就风力发电的产业环境而言,首要解决两个需要回答的问题:一个是产业发展的必需性问题,一个是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发展风力发电产业是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我国电源结构十分不合理,火力发电比例过高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其造成的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战略不容忽视的问题,另一方面,风力发电已是公认技术成熟度最高,成本较低的可再生能源开发方式。提高风力发电的比例,改善电源结构,是风力发电发展的第一个产业背景。

风力发电产业的第二背景就是风力发电产业的技术发展路线。目前,我国该领域自主技术相对于西欧国家、美国和印度风电产业先行者而言,处于落后地位,随着后发优势的逐步显现,我国风电技术逐步走上该产业发达国家的技术发展路线,通过不断的技术引进和创新已形成较好的技术发展环境,风力发电装机单机容量不断提升,风机的制造和配套能力亦不断提高。

(三)政策环境

风电产业在起步阶段由政府扶植是目前世界各国发展该产业的通行做法。现有各国政府提出及已经实施的风电扶持政策和措施,大致可分为强制性政策、经济激励政策、研究开发政策和市场开拓政策四种类别,覆盖技术政策、法律法规,各类形式的补贴、税收优惠、贴息及价格策略,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及对项目运行的机制和方式给予支持等方面。近些年来,我国政府陆续从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定价政策四个方面出台有关法律条例及产业政策,对我国风力发电产业的发展进行大力扶植,给发电产业营造了较为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我国风电企业经营策略的选择

我国电力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期,开始尝试进入风力发电领域,主要进行实验研究及示范风场的建设,其中不乏分离出来的国家职能部门。90年代初到2002年,为我国风电企业准备阶段,这段时期中国风电建设由原电力工业部主导,由其引导电力企业吸收国外开发经验。从2002、2003年开始,国内产业政策陆续出台,风电开发迅速发展,风电专业人才也迅速增多,风力发电企业开始形成较为成熟的经营模式。

(一)收入模式及影响因素

收入模式对研究任何企业经营均是首要的研究对象,收入模式能清晰反映企业的运营价值。整体上看,风力发电收入包含三部分,电价收入、CDM收入及或有补贴收入。电价收入即为出售电力的收入;CDM收入即为被核定CERs的出售收入;或有补贴收入是不同的运营项目可能存在的有关产业和财政补贴。

国内风电企业的收入模式以2009年《关于完善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的实施为分水岭。该通知实施之前,招标项目的收入主要由两部分构成:CDM收入和招标电价收入;非招标项目由于电价以当地火电上网价格为标杆价格,外加0.25元/度的绿电补贴从而使非招标项目的收入包括CDM收入、标杆电价及绿电补贴三部分。

影响收入的有单价及数量两个大因素。从收入的结构来看,影响电价收入的主要因素为上网电价及上网电量;影响CDM收入的包括CERS单价及核定CERS量。从而定价策略、标杆电价波动、风机稳定性、有效发电时长、CERS价格波动、CERS被核定当量是主要影响风电收入的主要因素,其中,定价策略变动及标杆电价波动影响电价,风机稳定性及有效发电时长影响入网发电量。

(二)成本构成及影响因素

一直以来,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过程也是其成本降低的一个过程,风电也正是由于其成本优势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新能源形式之一。风力发电开发成本分两种:初始投资成木和运营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包括土地出让金、发电设备及安装工程、升压变电所设备及安装、通信和控制设备及安装、建筑工程、前期杂项费用及建设期利息等。运营成本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折旧,二是利息费用。折旧费较大是由于初始投资成本较大,折旧基数大,年折旧费因而大;利息费用大是因为初始投资成本中,大部分资金来源于银行借款。

(三)经营策略选择

国家电监会2009年7月21日《我国风电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指出,我国风电场等效负荷运行小时候数普遍低于可研报告中的预测设计值,导致风场经营困难,甚至亏损。此外,国家特许权项目中标电价较低,也是造成部分风电企业经营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发电开发经营策略的核心价值在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尽可能降低经营风险。

1.资源储备策略

尽管中国风能储量丰富,但是风能作为一种资源,其同样具备稀缺性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地域分布上。风能的稀缺性使得各风能开发商对开发权的争夺显得至关重要,风电开发商应储备一定的风力资源,作为未来公司持续发展的资源平台。大型风电开发商应建立自己的测风专业队伍,将测风和资源评估工作从风电场开发中分离出来,掌握科学的测风方法论,科学精确地对风能资源进行评估。小型风电开发商也应在资源储备前聘请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对风能进行评估,切不可盲目储备风能资源。

2.成本领先策略

施行固定上网电价后,对于风电开发商而言,其收入波动幅度将会减小,采用成本领先策略是风电开发商需着力实施的经营策略。成本领先需要前期经济论证科学可靠,对风机机型的选定适合风场开发,具有最好的经济效益。同时,风电开发商应重视风电场开发的规模经济效应。施行标杆价格前,风电开发商往往分割大规模风电资源将单个风电开发规模控制在地方政府审批范围内,以获得上网电价优势。实施标杆价格后,风电开发商可一次规划较大规模的风电开发,充分利用各类公用电气设备,形成规模经济,达到降低整体成本的目的,创造盈利空间。

3.财务管理策略

财务管理策略侧重银行借款管理、应付账款管理及现金流管理。风电开发项目公司往往都具有较高的资产负债率,银行借款较多。风电开发项目公司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折旧费大,外加电费流入较稳定,从而具备较好的现金流。因而对于风电开发商而言,一方面考虑银行借款及应付账款的管理,平衡融资问题,另一方面应考虑现金流的管理,协调盈利与发展的关系,充分利用项目产生的现金流。

4.专业化人才策略

风电场的开发一般包含前期评估论证、现场建设并网发电及后期运营维护管理三个主要环节。三个环节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均不同,前期评估论证需要具备资源评估及经济可行性论证能力的人员;现场建设需要具备现场管理能力的人员;后期运营维护则需要具有风机管理及维护能力的人员。由于风电场建设周期并不长,和运营维护人员不同,前期评估论证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的工作阶段性较强,因而风电开发商根据需要可清晰分三个环节进行人才队伍的建设或外购服务。

参考文献:

[1]顾为东.中国风电产业发展新战略与风电非并网理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范万新,苏志.国内外风能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大众科技,2009.

可再生能源调研报告范文5

根据业内知名的证券资讯服务商“证券通”资讯分析系统的统计,最近一个月机构所关注热点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其特点表现为调研板块的集中度有所下降,另一方面,6月份以来调研最为集中的有色金属、煤炭采掘业、化工业等领涨的部分行业受到机构的相对冷落,在7月以来的研究机构报告中已经难觅踪迹。

从调研所显示的新热点主线来看,前期一度火爆而后有所失宠的新能源板块个股,因中东战火背景下油价暴涨促使“能源替代”概念升温而再次成为市场焦点,不断进入主流机构的调研视野。而在调整市道中,机构也将更多的眼光集中在了人民币升值,这一具有可预见的题材当中,相关的地产板块,金融板块也成为机构调研的重点对象。

“证券通”提供的数据显示,本月中,具有石油替代的新能源概念,具有人民币升值题材的房地产、金融排在调研排行榜的前三位,而在相应的代表性个股中,G山焦、G万科A、G民生成为近一个月以来,机构调研最为集中的个股。

同时,证券通资讯分析系统的显示,部分二线蓝筹股再次吸引了机构关注的眼球,从机构7月份以来对个股的调研密集度来看,G上汽、G民生、G深机场、G万华、G沈机成为最受关注个股TOP5,这是不是又一次提醒投资者,二级市场中,价值投资理念的回归呢?

新能源开掘引人关注

国际原油价格在持续升温当中,每天都在创着新高,国际形势使得油价在2006年8月8日突破了80美元的大关。油价的高涨,使各个国家寻找替代能源,这成为新能源备受全球关注的最根本原因。而在国内,经济快速增长推升能源需求的急剧扩大,《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为新能源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土壤。

在中国,相对于生物质醇醚燃料乙醇,煤基醇燃料甲醇或二甲醚具有原料丰富、生产成本优势。从数据来看,到2004年末,中国煤炭储量占世界储量12.6%,富煤少油的能源格局决定了煤变油,煤代油具备比较成本优势。

煤变油有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形式,直接液化可以直接生成汽、柴油,由于反应条件较为苛刻,目前国际上尚无成功商业化的先例。间接液化是先对煤炭进行气化处理,通过催化合成等反应途径生成煤基的液体燃料。

当然,发展煤化工也不能一哄而上。国家发改委通知,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同时煤化工发展要受到煤炭资源、水资源以及环境容量的限制,因此证券分析师在坚定看好能源替代带来的投资机会的前提下,指出在A 股市场上,具备煤产地优势的公司有更大的关注价值。

相关公司:G山焦

G山焦是一个对煤进行深加工,集采煤、洗煤、炼焦、煤气加工、焦油加工等为一体的大型煤化工综合利用企业,行业地位十分突出。而最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完成了全国最大的焦油加工项目,到2007年有望实现净利润至少达到6000-7000万元

海通证券的分析师表示,公司已经寻找由焦到化、以化促焦的发展路径。本着这一明晰的发展思路,公司正在构造一个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使得公司未来业绩快速增长先于行业拐点的出现。

公司在综合开发煤化工的战略指引下,投入建设年产20万吨的甲醇项目,预计在2007年完成。本项目建成后将给公司带来利润大约10540万元。新增每股收益大约0.37元。经过赢利预测的计算,公司未来几年业绩将保持快速增长,2006-2008 年的平均EPS 可分别达到0.46元、0.89元、1.11元。

“证券通”资讯分析系统显示,公司股票的目标平均价格在11.67元,当前该股价格已经有所回落,具备了投资价值,这就不难理解机构会给出增持评级了。(参见表一)

房地产仍有长期机会

近来,房地产板块整体走势呈现了冲高回落的走势,房地产行业显然是遭受了较多的宏观调控的影响,但是多数机构依然认为,房地产行业的未来价值不会在调控中掩盖。

宏观调控在于规范市场而非打压整个行业,目的是稳定房价而不是让房价大跌,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下,房地产行业波动向上的大趋势不会改变,所以当市场出现因调控而恐慌时,往往是介入的好时点。

行业调整使得龙头公司迅速取得那些中小企业退让出来的市场份额,发展更为成熟和多元,抵御外部风险能力更强,有理由相信地产股中行业的龙头,在本次调控后的反攻会提前来临。

人民币升值是中国经济在较长时间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升值已是大趋势,房地产股作为受益龙头板块之一,其走势仍将领先于大盘。

相关重点调研公司:G万科

从“证券通”的统计数据来看,在7月,共有5家机构对G万科进行了实地调研,其中有4家机构(广发证券、中信证券、海通证券、招商证券)给予了买入或者强烈推荐评级,有1家机构给予了推荐评级。

而且从估值的角度上看,平均的估值是在8.03元,而8月10日的收盘价是5.85元,也就是说,在机构看来,G万科目前具备了较好的投资价值,起码有37%左右的上涨空间。机构调研的结论显然是对G万科有了十足的信心。

从机构调研报告中可以发现,该股再度得到机构们增持。7月中旬该股行情的走强与以下两大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是通过机构深度研究报告显示,向大股东定向增发将更有利于公司的稳健增长,并进一步确立行业领导者的地位;第二是本次房产调控是一个结构性调控的举措,行业整合更有利于G万科这样的优势公司,也更进一步确立了G万科行业领导者的地位。第三是公司收购浙江南都等体现了公司将大规模进驻长三角地区,而且为公司战略布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参见表二)

银行业好戏还在后头

2006 年7月5日中国银行上市前后,曾使得市场投资者开始悲观于银行股,说是现有的银行股将边缘化。担心宏观调控、担心资产质量、担心外资竞争等。其实,在此之前,无论是H 股银行还是A 股银行,在近两年都走了令国内外投资者惊喜的行情。投资者对银行股的认识并不会因为一只大盘银行股的上市而否定对银行股的投资结果的肯定,相反的,会对银行股的认识越来越清晰。

数据显示,银行股中期净利润保持强劲的增长,其中拨备力度降低将推动A股银行的利润增速达到36%。虽然宏观调控使得投资者对银行股投资审慎,但是今明两年银行股赢利仍能保持20%-30%的较快增长。

宏观调控将使贷款增速趋缓,但是上半年贷款的强劲增长将在下半年体现为利润,从而为全年赢利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预计国内银行的下半年赢利情况将好于上半年,这成为支撑银行股价的最基本因素。

相关公司:G民生

G民生在2005年储蓄存款在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位列第三,不良贷款率1.289%,资本充足率8.26%,资产质量较为良好。公司近期公布的2006年中报中再次体现了良好的赢利能力。2006 年上半年民生银行净利润17.3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

根据公司公告,公司将定向增发不超过35 亿股的A 股。根据国金证券的报告分析,公司此次定向增发将募集资金约为133.87 亿元,将一次能够保证公司未来3 年以上的资本需求。公司摆脱资本约束之后,发展动力更为强劲。

有另一家机构认为,此次定向增发对公司而言显得非常重要,而此次的发行对象更是从原先的境外投资者扩大到了境内外投资者。推测最终的发行对象可能由境内外投资者共同组成,也可能包括公司现有的股东。投资者的多样化将有利于公司的利益均衡,并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

可再生能源调研报告范文6

【关键词】地源热泵;新能源;低温热源;环保低碳

0 引言

能源是保障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东营市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东营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开发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1]。因此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成了科技发展和技术应用的重要任务,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地下水或者地表水、土壤等浅层地能为低温热源进行制冷供热的新型能源利用技术,与传统的油、气、煤炭等能源相比具有节能、清洁、低碳等特点。

1 地源热泵能源利用的技术特点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含有大量能源的地下水和土壤作为排热和吸热的热交换器,夏季向土壤中排热,冬季从土壤中吸热[1]。地源热泵技术具有高效节能、容易管理、节省空间、冬夏两用等优点,是建设部在建筑行业重点推广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也是国家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推广的新型技术[2]。地源热泵技术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节能环保。彻底解决了常规能源燃烧后的大气污染问题,消除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据了解,每推广1000万平方米的地源热泵技术及其系统,可以节省56万吨标准煤,减排烟气75亿标准立方米,减排颗粒物2.5万吨,减排氮氧化物143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34万吨,节省1亿元资金。

1.2 一机三用。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冬天可以制热,还可以提供生活热水,夏天可以制冷。

1.3 美化建筑。地源热泵系统基本都敷设在地下,不占用建筑空间,不需要传统供热用的锅炉和制冷用的空调窗机,节省空间,让建筑和环境更加美化[2]。

1.4 便于分户计量和核算,计费方便合理。

1.5 安全可靠。地下换热器使用高密度聚乙烯管材,使用寿命在50年以上,运行安全可靠,维护费用低[2]。

2 地源热泵技术在我市节能建筑中的推广

2.1 我市地源热泵系统的适应性分析

东营市地理位置为北纬36°55′~38°10′,东经118°07′~119°10′,地处黄河入海口,全市大部分地区处于第四系沉积层,地表无岩石层,无岩石层首先有利于地埋管的钻孔施工,其次有利于热泵进行地热交换[2]。东营市地表层厚度最小257米,最大393米,地源热泵地埋管钻孔深度一般在100米左右,我市地下土壤中水量充沛,同时地下水具有流动性,在地下20-200米范围内地下水保持14.8-15.6摄氏度,蓄冷蓄热稳定可靠,东营市地下含有大量的低品位热源,为地源热泵技术的实施提供了天然的优良条件。

2.2 东营市地源热泵节能建筑项目推广应用现状分析

从2009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和市建委开始大力倡导和实施地源热泵新能源技术,截至到2009年8月份,东营市已经建设成功了东营区日新大厦、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海港管理中心、滨南水厂办公楼、大明宾东公司、金山小区等30多个地源热泵工程。

2012年12月份,全市地源热泵推广应用座谈会议召开,市委主要领导批示了《地源热泵――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一个战略支点》文件,进一步倡导地源热泵技术的使用,为实现低碳环保,东营城区各个大型建筑逐渐都利用了“地热”资源。截至到2012年全市已有100多项工程使用了地源热泵, 地源热泵覆盖面积达到了170多万平方米。其中地源热泵系统在胜利油田内大量采用,海洋钻井、井下作业、海洋石油公司、海洋采油厂、胜利采油厂等多家企业使用面积达到60多万平方米,节能效果非常显著。除此之外有近90项在建工程计划使用或已确定使用地源热泵,其中包括悦来湖中央商务区、海河风情商业街、利通奥森商务中心、东营软件园二期等项目和东营市河口区民政局中心敬老幸福园地源热泵系统项目。

2013年东营市重点工程“两馆一宫”项目引入地源热泵技术,东营职业学院大学生服务中心也采用这项新能源技术,截至到目前,我市地源热泵使用覆盖面积已经超过了500万平方米。

3 东营市地源热泵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东营市地源热泵建筑项目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国家相关政策扶持和经济措施激励下,应用工作推进迅速,工程规模急剧扩大,发展速度很快,新能源建筑项目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某些问题。

3.1 在快速发展的市场面前,地源热泵建筑项目相关的技术准备和人才储备都完全不足,东营本地的地源热泵设备制造企业和工程承包商水平、能力参差不齐,建设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大大损害了地源热泵技术的声誉,影响了地源热泵市场的良性发展。

3.2 由于地源热泵技术、标准还刚起步,成套的技术指导体系,如规范、标准、通用图集、施工工法等还没有完善,缺少相应的技术支撑能力,相关从业人员未能得到系统规范的技术培训。

3.3 地源热泵系统涉及到诸如建筑、机电、能源等多个专业和学科,牵涉到政府相关的多个管理部门,需要协同设计、交叉施工、联合管理,目前的建设管理程序存在管理盲区,而市场监管机制又不同程度存在缺失。

3.4 目前我市地源热泵新能源建筑项目缺乏对浅层地能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的动态监测和建筑物的能效检测,不能为系统节能诊断、能源管理和运行优化控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4 东营市地源热泵技术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适度发展,科学评估

要查明东营市地区浅层地能分布特点和赋存条件,估算可利用资源量,对当地的浅层地能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资源评估,提出合理的开发利用规模。划定适宜地表水、地下水、地埋管等不同地源热泵技术利用方式的区域,并建设地下温度场动态监测网。

4.2 合理布局,统一规划

应将地源热泵技术的发展和实施纳入到当地供冷工程、集中供热总体规划中来。统一布局,互相补充,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地源热泵技术的综合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体现地源热泵自身的技术优势。根据当地黄蓝经济战略的总体社会发展规划及资源评估,拟定地源热泵技术专项发展实施规划并提出地源热泵技术发展指导意见。

4.3 规范管理,严格审批严格按照国家、省政府和东营市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地源热泵项目实施申报审批制度,同时加强对地源热泵系统实施各个环节的审查和监督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赵培海,韩勇. 地源热泵应用情况调研报告[J].城市建设理论与研究,2012(6):110-111.

[2]卢继龙,彭建国,杨光.东营市地质地表特征[J].城市建设理论与研究,2007(3):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