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的价值和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学的价值和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学的价值和意义

生物学的价值和意义范文1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预防医学;应用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747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397-01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群,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包括宏观与微观,通过健康影响因素以及作用规律,来对外界环境与人群健康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使人群寿命得到进一步延长,使人们的生命质量得以提高[1]。本文选择我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实施中的两个阶段,比较两个阶段的居民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以及发生年家庭食物中毒例数与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满意度,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地区实施卫生服务的大型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将卫生服务的实施分为两个阶段,收集在这两个阶段内居民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以及发生年家庭食物中毒例数与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满意度的相关资料。

1.2方法将本地区实施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作为观察阶段与对照阶段。对照阶段中未引进预防医学方面的人才以及相关概念,观察阶段引入预防医学的相关人才以及概念。比较两个阶段中居民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以及发生年家庭食物中毒例数与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满意度。

1.2.1环境卫生将社区内群众对于环境卫生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的意识提高,对人体健康受环境因素影响要了解,包括吸烟、油烟以及装潢材料等方面的影响。

1.2.2食品卫生利用健康教育讲座等方式对群众进行健康教育,使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得以提高,主要包括农药残留、有毒物质以及食物污染等方面,另外,要定期将食物中毒信息向社区内居民通报[2]。

1.2.3劳动卫生根据不同居民的不同职业,将劳动卫生的有关知识向其宣传教育,从而将居民对于职业病产生的危害的认识提高,并且对于居民生活环境所受到的劳动污染要加强监测。

1.2.4心理卫生对居民心理以及精神状态进行了解,若居民有不良心理问题存在,要对其进行心理积极疏导,使居民能够有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而这有利于居民对家庭、社会以及邻里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处理,防止发生疾病。

1.2.5流行病学的研究对于流行病的发生以及发展情况要定期进行观察,当处于流行病的高发季节时,要对其进行提前预防,从而防止发生大流行[3-4]。

1.3调查方法研究单位自行设计相关知识的调查问卷,对居民在环境卫生、食品卫生以及劳动卫生与心理卫生等方面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所设计的问卷满分为100分,居民所得的分数越高,则表示其对有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就越好;另外,设计满意度调查表,使居民对所实施的社区卫生服务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也就表示居民的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来进行表示,用t来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利用χ2来对组间比较进行检验,在本次研究中以P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统计分析,在对照阶段中,居民在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方面的得分为68.55±10.12分,所发生的年家庭食物中毒例数为75.55±5.25起,对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社区居民的满意度为76.24±4.46分;在观察阶段,居民在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方面的得分为90.15±15.45分,所发生的年家庭食物中毒例数为26.74±6.4起,对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社区居民的满意度为95.22±6.68分,可以发现,观察阶段比对照阶段明显优秀,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要加强预防医学的作用,对于预防医学,要加强宣传教育,要在社区内定期举办有关预防医学知识的健康讲座,在社区内比较醒目的位置,要张贴宣传海报,对于社区内的板报要进行定期更换,通过这些方式来对社区内居民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从而使居民在环境卫生、食品卫生以及劳动卫生与心理卫生等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得以提高,尽可能将对居民健康造成影响的有关因素消除,从而使社区内居民生活质量以及学习质量得到提高,对于社区内的疾病预防工作要加强网络建设,将社区在处理流行疾病以及处理突发性事件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尽可能地使居民身体健康所受到的各个方面的因素的影响降低[5-6]。从本文研究中可以发现,两个阶段中居民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以及发生年家庭食物中毒例数与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满意度进行比较,发现观察阶段比对照阶段明显优秀,两个阶段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预防医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能够使社区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要逐渐将预防医学的运用范围扩大,从而使人们对疾病的预防意识提高,使居民健康得到保障。参考文献

[1]孙贤理,李玲,邰启生.预防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10(15):427-428.

[2]刘义,吴佐军.卫生防病机构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地位和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8(16):297-299.

[3]王芳.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4]周航.中国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

生物学的价值和意义范文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规范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和审查工作,我局组织制定了《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和审查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请涉及生物学评价的产品注册的企业,可提供生物学评价报告(含支持性文件)代替产品注册检验报告中的生物学试验部分,或进行全项生物学试验。

二、国外企业提供的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报告中含有生物学试验报告的,企业应提供生物学试验室所在国的GLP证明。

附件: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和审查指南

2.《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报告》的出具与审查要点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七年六月十五日

附件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和审查指南

一、目的与范围

为使GB/T16886-ISO10993系列标准能够正确而有效地实施,特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为医疗器械评价者提供了生物学评价指南,为医疗器械的审查提供了生物安全性审查指南。

注:本指南不涉及微生物污染、灭菌(如“无菌”、“细菌内毒素”)、除菌和动物源性医疗器械的病毒去除与控制等方面的生物安全性。

二、术语

(一)医疗器械:同《医疗器械管理管理条例》。

(二)制造者:医疗器械制造者或商标持有人/单位。

(三)评价者:医疗器械制造者或受其委托的专家。

注:医疗器械制造者对生物安全性评价负责。

(四)审查者:对医疗器械管理负有职责的行政管理部门或受其委托负责医疗器械审查的机构。

三、医疗器械/材料首次生物安全性评价

(一)评价依据

GB/T16886-ISO1099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系列标准。

(二)评价者

应当经过培训并在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方面具有长期实践经验。

(三)评价要求

1.出于保护人类的目的,需要进行生物学评价的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特别是必要的动物试验)未开展之前不得进入临床试验。

2.对医疗器械开展生物学评价时,应当按照GB/T16886.1-ISO10993.1给出的评价流程图开展。

3.评价者在进行生物学评价过程中应当注重运用已有信息(包括材料、文献资料、体外和体内试验数据、临床经验),不应当局限在生物学试验上。

4.当生物学评价确定需要进行生物学试验时,应当委托有相应生物学试验资质的检验机构来进行。

5.在进行生物学试验时,应当:

(1)在进行动物试验前,先进行体外试验;

(2)按要求充分并合理地利用试验动物资源,优化试验方案,降低试验成本。

6.应当按GB/T16886-ISO10993系列标准对报告的要求,出具《生物学试验报告》。

注:生物学试验报告可不与型式检验报告一起出具。

7.《生物学评价报告》可以考虑(但不限于)包括以下方面:

(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策略和所含程序;

(2)医疗器械所用材料选择的描述;

(3)材料表征

-医疗器械材料的定性与定量的说明或分析

-医疗器械材料与市售产品的等同性比较

(4)选择或放弃生物学试验的理由和论证;

(5)已有数据和试验结果的汇总;

(6)完成生物学评价所需的其他数据。

四、医疗器械生物安全性重新评价

(一)在下列情况下,制造者应当考虑进行生物安全性重新评价:

1.制造产品所用材料来源或技术条件改变时;

2.产品配方、工艺、初级包装或灭菌改变时;

3.贮存期内最终产品发生变化时;

4.产品用途改变时;

5.有迹象表明产品用于人体会产生不良反应时。

若企业提交了没有发生第四条第(一)款所规定的重新评价情况的声明,在该产品重新注册时,可不要求重新开展和补充开展生物学评价。当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GB/T16886-ISO10993的系列标准重新修订后,若企业提交了没有发生第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况的声明,在该产品重新注册时,不要求补充生物学评价。

(二)重新评价时应当尽量利用临床评价信息、临床研究信息以及临床不良事件信息来进行。

重新评价应当在以往评价所形成文件的基础上开展,以避免重复不必要的生物学试验。重新评价应当按照第三条规定的程序进行。视具体情况,重新评价可以是全面的,也可以针对某一方面,但评价内容应当形成文件。

五、医疗器械生物安全性审查

(一)审查人员

审查者应当接受过GB/T16886标准的培训。

(二)审查依据

GB/T16886-ISO1099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系列标准。

(三)审查要求

1.应当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中所述的用途和产品的生物学危害的风险大小确定生物安全性审查严格度,必要时应当听取专家组的意见。

2.审查对象主要是《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报告》。

3.作为生物学审查的输出,对所出具的每项审查结论,应当尽可能引证GB/T16886.1-ISO10993.1中的相应条款。

注:《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报告》的出具与审查要点详见附件2。

附件2: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报告》的出具与审查要点

一、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策略和所含程序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程序应当按GB/T16886.1-ISO10993.1给出的评价流程图开展。由于医疗器械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各医疗器械在按流程图进行生物学评价时,实际产品在流程图中所走的路线是不一致的,应当对所走的路线予以详细说明。

二、医疗器械所用材料的描述

三、材料表征

(一)医疗器械材料的定性与定量的说明或分析

审查者了解医疗器械材料的成分信息,是审查决策的前提。制造者有义务对医疗器械所选材料的配方和/或来源给予详细的说明。至少从以下一个方面获取材料的信息:

1.公认的材料化学名称;

2.材料理化特性信息;

3.从材料的供应方获取材料的成分信息;

4.从医疗器械的加工方获取加工助剂的成分信息;

5.化学分析;

6.有关标准。

注:采用经过主管部门认可、并有标准可依的材料,比未得到认可的材料更具有生物安全性保证。

(二)医疗器械/材料与市售产品的等同性比较

与上市产品进行等同性比较的目的,是期望证明该产品与上市产品具有相同的生物安全性,从而为确定该产品的生物学评价和/或试验是否可以减化或免除。

产品的等同性比较主要分为两方面的比较。首先是比较材料和产品的用途是否等同,由于医疗器械的材料与用途对其生物安全性起决定性作用,如果能够证明注册产品材料和用途与上市产品具有等同性,就表明注册产品具有最基本的生物安全保证。但这还不足以证明注册产品与上市产品具有完全的等同性,还应当证明两者的生产过程(加工过程、灭菌过程、包装等)是否相同,因为生产过程也可能会引入新的有害物质(灭菌剂、加工助剂、脱模剂等残留物)。

与同类产品、材料、生产过程进行等同性比较,不是单指比较两个材料是否完全等同,而应当从毒理学等同性进行比较。与同类产品材料比较的原则是,所选用的材料和生产过程引入物质的毒理学或生物安全性不低于同类临床可接受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注册医疗器械和/或材料与已上市医疗器械和/或材料是否具有等同性,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ISO10993-18给出的以下示例都能表明生物学等同性:

1.拟用材料的成分和可溶出物与临床已确立材料等同;

2.拟用材料与现行标准规定材料的一致性及拟用材料符合现行标准中规定的用途、接触时间和程度;

3.拟用材料具有比其拟用接触方式更高接触程度的临床应用史;

4.拟用材料的可溶出物限量不超过GB/T16886.17-ISO10993.17规定的允许极限;

5.拟用材料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或残留物比其拟取代的临床已确立材料更具毒理学安全性(假定接触相似);

6.拟用材料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或残留物与其拟取代的临床已确立材料具有相同的毒理学安全性(假定接触相似);

7.拟用材料与临床已确立材料的可溶出物成分种类和数量不变,唯一区别是前者中的添加剂、污染物或残留物已经去除或比后者有所减少;

8.拟用材料与临床已确立材料的可溶出物相对量没有增加,唯一区别是前者使用了比后者更能降低可溶出物水平的加工条件。

注:与自家生产的上市产品进行比较,往往比与他家生产上市产品进行比较更现实、更具可操作性。

四、选择或放弃生物学试验的理由和论证

评价可包括有关经验研究和实际试验。如果设计中医疗器械的材料在具体应用中具有可论证的使用史,采用这样的评价,其结果可能不必再进行试验。

由于医疗器械的多样性,对任何一种医疗器械而言,GB/T16886.1-ISO10993.1表1和表2中推荐的试验并非都是必须的或可行的,应当根据医疗器械的具体情况考虑应做的试验,表中未提到的其他试验也可能是必须做的。

应当对所考虑的试验、选择和/或放弃试验的理由进行记录并形成文件。资料性数据和材料的历史试验数据都可以作为放弃的理由,但要附这些数据。

五、已有数据和试验结果的汇总

(一)国内外相关文献检索与评审

医疗器械生物安全性的资料检索是提高评价质量的重要前提。在开展资料检索和文献评价的基础上,由具有理论知识和实验经验的生物学专家开展的医疗器械的生物学评价的效率为最高。因此,相关生物学文件检索的数量的多与少,是体现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结论可靠性和程序正确性的重要方面。

(二)已经开展过的生物学试验报告和新开展的生物学试验报告(如果有)

生物学试验应当由有生物学试验资质的机构按GB/T16886-ISO10993系列标准规定进行并出具报告。

六、完成生物学评价所需的其他数据

(一)按标准进行的检验数据

用化学分析数据(定量与定性)和物理表征数据(如密度、硬度、拉伸强度等)等表征材料具有一致性的型式检验和日常检验数据。

(二)相关临床使用信息和/或临床研究结论

目前的生物学试验都依赖于动物模型,材料在动物体内出现的组织反应,在人体内不一定出现同样的反应。即使是已证实是最好的材料,由于人体间的差异,也会在某些人身上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医疗器械通过了生物学评价后,还要进一步通过临床,验证其人体应用的安全性。因此,在医疗器械已经有临床评价数据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临床数据进行生物学安全性评价是提高评价质量的重要方式。对已经有临床研究数据的医疗器械,对其进行生物学再评价时,应当充分利用已获取的临床信息进行评价,而不再要求用动物进行评价。

医疗器械/材料的临床数据主要来自于(如果有):

1.国内外相关该医疗器械/材料的临床研究报道;

生物学的价值和意义范文3

【关键词】教育价值 科学价值 生物

要想让生物学科在中学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席重要地位,让社会、学生真正重视中学生物学教学,我们必须切实重视中学生物学科教育价值的实现,这样无论考与不考、怎么考,中学生物教学一定会有稳步可持续的发展。

一、生物学科的教育价值

课程理论告诉我们,课程牵涉到各种价值取向。目前社会上各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已经开始对学校课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教育者若要在价值日渐多元的社会形势下担负起课程价值整合和实现的使命,必须成为理性的行动者。生物学科教育价值可从学科教育价值关系中的主体(社会需要、个体需要)和客体(生物学科教育价值属性)来分析。

生物学科教育本身亦具备其特有的价值属性。除了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培养外,它在唯物观点、辩证统一观点培养,用动态、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研究自然的思想方法的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等方面,有独到的价值属性。此外,由于生物科学与人及自然界的紧密联系,生物学科教育在STS教育,以及科学教育,尤其是科学价值观培养方面,有其独特的价值属性。

二、生物学科教育价值的实现

作为中学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我们不能左右生物学科在中学课程体系中的设置及教学总体要求,但我们可以通过生物学科教育价值的整合,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教育培养的基础上,通过生物学科教育的改革实践,在充分实现生物学科教育价值上有所作为。

(一)小课堂、大自然、大社会。让生物课的课堂成为“小课堂、大自然、大社会”是生物学科实现其教育价值的基础。一本生物教材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且很多信息是滞后的,其知识相对也是基础的。教材不经教师精心处理,教法、教学模式不经教师精心设计,不把教与学的知识、内容融入自然、融入社会,不把运动的、变化的、活生生的生命及生命现象,尽可能多地直接或间接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触摸”,生物课将不是真正意义的生物课,其本身亦将缺乏生命力。

(二)培养生物学科基本观点。生物科学中,有许多朴实而又博大的基本观点。这些基本观点不仅对学好生物学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且能对学习者的求知、生活、做人等都有指导价值。教师必须充分地利用每项生物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明确、认同、确立这些基本观点。

1.唯物的观点。一切生命和生命现象都有其物质基础:生命起源的物质性——最初的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进化过程演变而成的。生命的物质性——C、H、O、N、S、P等元素组成了核酸、蛋白质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构成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命现象的物质性——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应激性、生殖发育、遗传变异等一切生命现象、生理过程均可给以物质基础上的解释。

2.动态、变化、发展的观点。组成生物的物质、生物体本身、生物界都是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的。生物的组成物质是动态变化的——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使生物体每时每刻进行着新旧更换。细胞和生物个体是动态、变化的——他们都有一个发生、成长、衰老、死亡的动态变化过程。细胞和生物个体的结构与生理、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等也是动态、变化、发展的。

(三)培养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是指改组已有知识、经验,从而产生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成果的思维。其特征是具有高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独特性与求异性、流畅性与变通性、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统一,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的统一。结合这些特征及生物学科教学的特点,我们可以建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充分重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思想,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民主。课堂教学民主是师生共创的,符合“主导主体”思想,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师生间的平等、互助、参与、进步的“精神民主”。它可以创设出一种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气氛,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胆地思考、质疑和创新。根据课堂教学民主化思想,生物学科教学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其两大主要形式,即直接式和间接式教学,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教师的直接指导可以在前,起开路带头作用,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起辅助学习作用,也可以在后,发挥点拨、解惑答疑作用;教师也可以应用不明示的、非命令式、非结论式、不作详细指导的间接指导;教师可以讲,可以不讲,可以多讲,也可以少讲。这样,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去主动思考、质疑:这个生物学概念是否准确、完整,有无例外?这个生物学实验的设计是否科学、有什么干扰因素?该观察结果、生命活动或生理现象如何从本质上作出规律性的解释?等等。

生物学的价值和意义范文4

一、渗透人文素养素材,注重生物教学过程

在现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生物实验教材中,从不同的角度对人、其他生物和生物圈的构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这些内容中都不同程度地渗透了人文精神的素材,这正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最佳内容,成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媒介。例如:教学“生物与生物圈——我们身边的生物学”时,阐述了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后,还引导学生如何关注社会、关注生物科学。并在学习过程中讲述科学家们的科学态度与人文素质。教学“生物圈中的人的生殖与发育”时,利用生物进化的证据,讲述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与我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突出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科学家们的科学态度及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为我们树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的榜样。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精神的培养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需要注重传授科学知识、运用科学的方法与人文素养的融会,并始终贯穿于生物教学中。

二、结合生物知识教学,发挥生物学史作用

传授生物学知识是实现初中生物教学目标的根本任务。在教学中通过讲述生物学的发展史,可以展现生物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注重讲述生物学发展史,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表现生物学的科学思想、发展历程及其对社会与人类的贡献,从中展现生物学家们的人文主义精神。例如:学习“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一课时,讲述人类起源与进化就要紧抓中国科学家们在探索人类起源与进化的成就开展教学。这样,学生能够体会到科学家所表现出来的坚强毅力,以及富于创造性的科学精神。不仅如此,还可以充分利用生物课本中蕴藏的生物学史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学习“生物的变异”时,从中体现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人类历史的辉煌。如栽培植物技术与饲养动物的优良品种,很多都源自我国,如水稻、家猪等。通过介绍这些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从而激发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

三、结合生物学科特点,发挥实验教育功能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中蕴含人文教育价值与情感功能。实验在生物学教学中的作用通常有:①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②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生物学是典型的自然科学。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往往习惯于采用“在书中讲科学、在书中学科学”的方式,“填鸭式”地开展课堂教学,这样的教学一定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学生往往感到生物知识内容过于抽象、深奥,书本中的知识离自己的生活还很遥远。③教师的演示实验能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人体的呼吸》中的“模拟膈肌运动”就是通过开展“膈肌运动”演示仪探究呼吸运动中膈肌的运动规律的。它直观、形象、生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深深地吸引。实验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但除了教师的演示实验外,还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自主实验。在自主实验中引导学生动手探究,营造良好的实验教学人文氛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渗透生命意识教育,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生命是大自然中一切生物存在的形式,是最原始、最本质的自然现象。通过身体生命价值观教育,既能够让学生珍惜自己的生命,又能够学会珍惜他人,珍惜一切生命。我们纵观现行的生物教材就会发现,课本中展示了很多关于生物繁殖的内容,这些内容就是对生命意识教育的渗透。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从而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例如,教师与学生一起研究被子植物的生长状况,从中可以感悟到生命的循环过程:从开花、传粉、双受精到果实、产生种子的再循环。在生物教学中不仅要传播知识,还要与学生一起领悟植物生长与繁殖的艰难。从这些内容中可以开展联想,看看人类的生命循环过程。从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是多么不容易,同时又是多么幸运。这样,学生就会深刻理解“珍惜”这个词的意义。不仅如此,还要引导学生发现现实生活中,随着人们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当今全球的环境污染正逐渐影响各种生物的生命质量与生存环境,继而在生物教学中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渗透人文教育。

五、开发生物课外资源,实现情感层面升华

生物学的价值和意义范文5

一、教学内容融入学生的生活知识

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与人的吃、穿、住、行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注意思考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有什么素材可供教学之用,让学生的生活经验成为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让生物课富有生活气息,唤起学生亲近大自然、体会生物与生活同在的乐趣。因此教师要经常收集一些生活有关教学资料,在教学时要认真分析教材,创设生活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记忆到应学的知识。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生物学知识,这些生物知识与我们的现实生物有着不可忽略的联系,这些需要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在生活中的生物奥秘,学会在生活中应用生物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最好是应用生活中的现象来讲解生物知识,这就是需要教师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的生物问题,然后将其呈现在课堂上,将生物知识巧妙的融入在生活化问题的讲解上。让学生感觉到生物知识让自己对大自然更加的了解,从而也更懂得保护大自然。教师还要善于挑选与时俱进的生活题材进行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事物或现象。这样学生就可以亲身感受、经历、感悟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也更懂得将生活中的知识与生物课本联系起来。如在学习《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节时,向学生介绍爱滋病、非典等传染病传播特点的同时,重点介绍其防治措施以及疫苗的研制情况。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本节生物知识的掌握,又在情感上增强了人类战胜自然的信心。还有如讲到细菌与真菌引起人与动植物患病的内容时,可以举出一些在学生中经常患的皮肤病为实例,也可以找些植物患病的标本让学生看看,加深学生的印象,便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将教学内容融入生活,深入浅出地把复杂难懂的生物学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联系起来,打消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枯燥心理,学习起来更加轻松,也能更加有效率。这种变繁为简的方式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生物知识是有用的,可以帮助我们解释很多现象解决很多问题,有利于为我们创造更好的生活。

二、教学方法贴近学生的生活方式

对学生而言,生活化的教学不仅仅是对生活知识的理解过程,也是一个对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理解过程,所以教学方法应贴近学生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对生活的知识、生活的意义和生命价值的理解。首先,教师应该建立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意愿、有机会交流各自的生活经验并了解对方的生活世界,只有师生和生生之间敞开心扉进行相互的沟通和对话,才有可能达到对生活的真正有效的理解,这对学生的生活导向有正面的意义。其次,教师应该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游戏性,这既符合初中学生好玩的天性,又可以让学生在自由自在、轻松活泼的活动中达成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教学的充满着魅力,有助于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及成长的乐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到教学中来,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状态和质量。

三、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对生活的体验

生物学的价值和意义范文6

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内涵是培养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前者着重于精神价值,后者侧重于技术知识的工具价值,二者的结合促进了人的基本技能的形成和全面和谐的发展。

1 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在医学生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既是医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需要,又是医学专业的特殊研究对象和特殊服务对象的需要。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医学专业基础课,具有内容繁杂、容易混淆、比较枯燥的特点。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的人文教育,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意识,有丰富想象力和创造性,有健全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有高尚趣味和情操,有良好修养和同情心,对个人、家庭、社会有责任感的人具有重大的意义。

2 人文教育的措施

首先,教师在讲授中应还原知识的人文精神,在教学内容的更新上需要进一步重视智力、能力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教学内容应由单纯专业知识传授,向专业知识与道德、心理素质培养并重方向发展[1]。在医学微生物学的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甚至老师往往把其当作纯粹的专业知识对待。从而使其具有了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感觉:医学微生物学内容繁杂,容易混淆,比较枯燥。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结论“几乎总是以完成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体验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很难达到清楚地理解全部情况。”医学微生物学中的一切理论知识与实验技术,无一不是具有独立人格、拥有丰富知识内涵的前人在实践的基础上的经验总结。而作为授课教师,必须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对其的全面了解,才有可能在实际教学中给学生还原出具有深刻人文烙印的医学微生物学知识。如巴斯德创立巴氏消毒法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实际过程、琼脂平板的发明等,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知识的社会意义。而作为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主动培养和增强与知识及其创造者的对话意识。如在老师的指导和提示下的主动课前预习及课后相关资料文献的查阅等。这样才可以避免我们接触到的仅仅是结论式的知识,使我们的学习变成与一个个不同性格特征、不同社会历史背景的知识发现和创造者的思维对话,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 转贴于

其次,体会知识中的人文关怀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医学微生物学的直接研究对象为病原微生物,其最终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是人。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与微生物尤其是与病原微生物斗争和发展的历史。其从事的一切研究活动均与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相关,如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等。在实际教学与学习中,要充分注意相关知识的人文内涵。如美国学者立克次、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汤飞凡教授在相关实验研究中为科学献身的高尚情操与胸怀。在与病原微生物的斗争中,尽管我们是作为主体的人,但是在对其的研究中,应该本着客观精神看待微生物的一切生命活动并遵循其基本规律,把它作为与我们对等的一员,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结论并且创造出有利于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理论与技术。如现实生活中病原体耐药性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其解决策略与方法、工程菌的创建中的人类伦理学问题(技术的进步与人类伦理学的同步发展的必要性,与整个自然生态的平衡问题,如工程菌污染导致自然界中微生物组成发生的改变,某一项技术带给人类的益处及有可能带来的危险性)等。

第三,在应用知识中培养人文精神。在医学微生物学的实验教学和临床实际应用中,学生真正独立接触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检验了其人文素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和形成不同的个性品质。面对同一问题,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了不同的个体反应和应对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人文精神形成和升华的过程。当然问题的选择要联系实际,接触社会,接触历史,如实验过程中的无菌观念的形成及其具体操作、实际生活中消毒灭菌的应用、医学预防观念的形成及其意义、社会咨询等科普活动等。

3 人文教育的意义

总之,在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其学习兴趣与效率,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与素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适应新型医学模式的高级医疗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