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智慧医疗管理解决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院智慧医疗管理解决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院智慧医疗管理解决方案

医院智慧医疗管理解决方案范文1

智慧医疗

智慧医疗是通过打造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

其中,NEC移动医疗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信息管理和共享系统以新一代移动网络技术为载体,将医护业务整合延伸到移动无线终端,形成一个实时、动态的工作平台,实现了与医院现有的HIS、LIS、PACS等系统无缝接入,增强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效率,提高整体医疗质量,强化医疗安全。

NEC婴儿防盗、人员定位解决方案使医院可以实时了解患者的动向及状况,很大程度上避免抱错婴儿,婴儿丢失,患者走失等事件的发生。

NEC固定资产管理解决方案致力于使用RFID技术对医院设备在监控、自动盘点,设备移位等方面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危险报警,位置追溯。

智能养老

NEC向汇晨养老机构提供的智能养老信息管理系统采用了NEC的平板电脑、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等。通过平板电脑,老年人即可在房间进行订餐、预约服务等。医护人员还可以利用平板电脑通过无线网络将老人病历信息、病程医嘱、病情观察信息等,在房间的床头集中汇总展示,实现移动的医护保健。

同时,NEC与汇晨养老机构初步达成了下一期的系统研发计划,将在明年研发和部署养老院老人一卡通系统,即每一位老人入住时领取“一卡通”,可以在查询机上轻松获取老年公寓里的服务导航、园内消费记录、账号信息等。

智慧城市

医院智慧医疗管理解决方案范文2

IBM同时宣布与跨国信息科技分销和增值服务商AVNET(安富利)合作,在中国将参照安富利Solution Path的方法论,针对IBM公司在医疗行业推出的各类软硬件产品和相关主要合作伙伴的业务解决方案。

IBM携手医惠推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院资产运营管理平台

IBM和医惠公司运用业界成熟的企业资产管理(EAM)思想和最佳实践,采用IBM先进的资产管理平台RTAL(具体包括医疗资产识别WSE,业务整合中间件WAS和资产管理平台Maximo等)基础上,成功开发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院资产运营管理平台。

该医院资产管理解决方案以医疗物联网技术转化为支撑,创建医院一体化的智能资产管理平台。它将人力资源、设备、资产等医院资源纳入统一管理平台,深度集成临床医疗流程和资源运营管理流程,实现医院全过程、标准化、精细化、一体化的闭环管理。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院资产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医院建立完备的设备耗材管理体系;精确控制预算及实时成本核算;优化资源,提高生产率;提高设备可靠性和精细化管理;实现物流的全程跟踪和控制以及备件物资资源共享。同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管理系统通过先进的RFID电子标签、条形码等物联网新技术,对资产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LCAM),实现对资产实物从申购、审批、计划、采购招标、领用、清理、盘点、借用归还、维修到报废等九个方面进行全程精确监管,结合资产分类统计等报表,真正实现账物相符,并通过手持式移动智能终端(EDA)实现资产巡检、登记的简单、高效。

山东滨州医院

成为医院资产管理信息化的实践者

山东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是一家综合性的三甲医院。为了推进和顺应医改需求,实现医院精细化运营管理,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根据IBM和医惠共同研发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院资产管理系统”,构建全新的医院资源管理新模式,提高了医院总体运营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获得患者及医护服务人员的一致好评。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院资产管理系统”依托IBM 全球领先的Maximo和 RTAL(Real Time Asset Locator)产品平台,应用了医疗物联网、信息集成等先进信息技术,实现医院资产的全过程标准化管理;构建科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的医院资产管理平台,实现了医院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医院人、财、物等各项医疗资源的计划、使用、协调、监控、评价和绩效考核的管理体系。

医院智慧医疗管理解决方案范文3

漕河泾浦江高科技园区占地面积超过10.7平方公里,将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汽车研发、环保、新能源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集群,建成集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生态智慧科技园区。预计将形成数千亿级的高科技产业规模,吸引国内外优秀创新创业人才,聚集世界顶尖科技企业。

这里将用什么样的创新沃土来培育科技企业?笔者了解到,园区为企业提供了覆盖初创型企业、成长性企业、规模型企业的全链条科技服务,在项目申报服务、科技金融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

范围广:全程扶持

与国内其他很多科技园区相比,漕河泾浦江高科技园专设了为园区企业提供服务的“浦江创新创业园”,相比于其他科技孵化器,它覆盖的范围更广――从初创型企业、成长型企业到规模型企业。园区根据企业的不同规模、不同特点和服务需求,展开分层次、有重点、全覆盖的服务。

“不是说上市公司就不需要科技服务了。”企业在任何发展阶段,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科技服务需求。针对规模型企业,园区主要以协调模式来服务企业,做企业的“千里眼”与“顺风耳”,向企业传递各类政策信息及其他信息,帮助企业降低沟通成本。

面对初创型及成长型企业,园区则分别以孵化模式和培育模式来服务企业:如果企业处于产品研发期,园区就建立项目成长档案,全程追踪项目成长情况,通过公共技术平台为企业降低研发成本;如果企业处于高速发展期,此时的服务就不仅限于一般的政策支持,园区还会围绕投融资平台、战略与管理咨询平台和人力资源平台,为企业量身定制“加速方案”。

从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到创新基地,浦江园区构建适合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创新创业全过程服务,从而打造高品质科技园区。

内容深:打包服务

除了一些免费的科技服务,园区还为企业提供一系列增值服务,通过制定服务菜单,签订增值服务协议,为企业提供包括运营总监外包、高级项目经理外包、财务总监外包等方面的高端增值服务,推动企业发展。

这些增值服务需要企业支付一定服务费用。“虽然价格比市场上低很多,但我们所提供的增值服务效果比市场绝大多数类似服务效果更好。之所以坚持收费,是因为我们认为这些服务是有价值的,这是对企业的尊重,也是对我们服务的尊重。” 园区相关负责人自信地表示,“一些原本符合科技项目申报条件的企业,找中介机构操作政策申报没有成功,最后主动找到我们后申报成功;还有一个准备上市的企业找到多个券商均拿不准主意,直到我们‘把脉’后顺利在新三板上市……”

据介绍,截至2013年底,园区已与10家企业签订增值服务协议,服务内容包括制定商业计划和战略规划、各类科技项目申报、撰写行业研究报告、引进投融资机构等。

效果好:解决问题

园区在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同时,也担当起培养科技企业的“家长”角色―― 为科技企业成长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与服务。在科技企业成长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比如融资引进、上市战略、人才供应等问题,浦江创新创业园在融资上市板块具有成熟的操作经验与协调能力;并且,驻扎于浦江科技园区内的临港人才浦江服务中心也是一支具有多年人才服务经验的精英团队。这些专业团队推动了中小型企业迅速成长,对于培养园区内科技企业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园区企业感信科技是一家医院感染管理系统服务提供商,专注于为医院消毒供应提供全方位管理解决方案,实现器械包可追溯管理与质量可持续改进。在发展之初,园区组建专家团队为感信科技制定发展规划。当发展到一定阶段,遇上了资金难题,园区作为科技金融协调人,帮助企业进行风险投资的引进和谈判。最终,在2012年和2013年成功获得两轮融资,解决了发展中的资金瓶颈。在业务扩展方面,园区成功撮合感信科技与万达信息、3M等其他园区内企业合作,使得感信系统成功进入上海医院、长海医院等超过180家三甲医院。并推荐其参加第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最终成功入围全国总决赛。目前,感信科技已经完成股改,拟在新三板上市。

感信科技只是园区无数科技服务成果中的一例。事实上,截至2013年底,园区已经帮助园区企业获得VC融资1.95亿元,科技贷款3180万元。园区企业建中医疗已挂牌新三板,并在挂牌半年后获得创业板上市公司东富龙定向增发募资。

医院智慧医疗管理解决方案范文4

1 广东迅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安防行业信息化最具成长力企业奖

2 竞优国际集团 荣获

2011年度中国房地产行业信息化最具成长力企业奖

3 福州特力惠电子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国土资源管理领域最具成长力企业奖

4 北京紫锐世博科技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人力资源行业信息化最具成长力企业奖

5 北京旋极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最具成长力企业奖

6 德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最具成长力企业奖

7 东蓝数码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最具成长力企业奖

8 广州市全周至程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全程软件)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最具成长力企业奖

9 杭州创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最具成长力企业奖

10 上海意贝斯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最具成长力企业奖

11 中科点击(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最具成长力企业奖

12 上海中信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档案信息化标杆企业奖

13 上海百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电子采购软件行业标杆企业奖

14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金融行业信息化标杆企业奖

15 上海天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金融行业信息化标杆企业奖

16 北京清科锐华软件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施工行业信息化软件供应商标杆企业奖

17 广州市玄武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标杆企业奖

18 南昌市鼎欣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标杆企业奖

19 深圳市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标杆企业奖

20 易联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标杆企业奖

21 中企神州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标杆企业奖

22 北京量子伟业时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档案行业信息化突出贡献企业奖

23 易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交通行业信息化突出贡献企业奖

24 用友汽车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汽车行业管理软件突出贡献企业奖

25 广东金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税务行业信息化突出贡献企业奖

26 北京中欧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E-Learning领域突出贡献企业奖

27 北京东方道迩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突出贡献企业奖

28 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突出贡献企业奖

29 北京飞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突出贡献企业奖

30 北京神州普惠科技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突出贡献企业奖

31 北京用友政务软件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突出贡献企业奖

32 第一线安莱集团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突出贡献企业奖

33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突出贡献企业奖

34 广东互易科技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突出贡献企业奖

35 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突出贡献企业奖

36 哈尔滨斯达皓普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突出贡献企业奖

37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突出贡献企业奖

38 上海天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突出贡献企业奖

39 深圳市迪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突出贡献企业奖

40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突出贡献企业奖

41 浙江天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突出贡献企业奖

42 浙江网新恩普软件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突出贡献企业奖

43 浙江浙大中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突出贡献企业奖

44 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突出贡献企业奖

45 深圳市昕网格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突出贡献企业奖

46 安世亚太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烟草行业信息化突出贡献企业奖

47 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智能交通行业信息化突出贡献企业奖

48 深圳市麦亚信科技资讯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最佳IT服务商奖

优秀人物奖

49 深圳海联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邢文飚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风云人物奖

50 广州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罗敏静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贡献人物奖

51 东蓝数码有限公司朱召法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领军人物奖

52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刘振南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领军人物奖

53 上海天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彭玉龙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领军人物奖

54 深圳市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胡为民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领军人物奖

55 亚信联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张振清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领军人物奖

解决方案奖

56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人力资源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57 上海中信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档案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58 北京清大科越科技有限公司节能发电调度技术支持系统 荣获

2011年度中国电力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59 广州市信景技术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60 竞优国际集团竞优房地产一体化解决方案 荣获

2011年度中国房地产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61 广州爱益倍建筑软件有限公司RIB iTWO 荣获

2011年度中国建筑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62 易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综合交通枢纽智能化信息管理平台 荣获 2011年度中国交通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63 北京中恒创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安全手机银行系统 荣获

2011年度中国金融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64 德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金融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65 易联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民生服务云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荣获

2011年度中国民生服务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66 用友汽车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汽车行业管理软件最佳解决方案奖

67 税友软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网络发票管理系统

2011年度中国税务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荣获

68 焦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领动”在线软件服务 荣获

2011年度中国外贸企业信息化管理最佳解决方案奖

69 广东互易科技有限公司“外贸易”产品 荣获

2011年度中国外贸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70 北京爱迪科森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网络教育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71 上海时代光华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势能企业网院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企业学习最佳解决方案奖

72 Infor中国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73 北京飞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74 北京海顿新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危行业物联网解决方案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75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76 北京联信永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数据管理解决方案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77 北京用友政务软件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78 北京智旅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智旅动力旅行社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79北京中海纪元数字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信息资源创新共享模式解决

方案(在住建行业、城市社会服务、区域决策领域中的应用)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80 东蓝数码有限公司东蓝智慧健康公共服务平台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81 东莞添慧软件有限公司添慧ERP服装行业解决方案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82 哈尔滨斯达皓普管理系统有限公司全国编办机构编制实名制网络

管理解决方案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83 杭州雄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百店通连锁管理解决方案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84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基于国密标准的3G行业应用系统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85 全美测评软件系统(北京)有限公司职业技能鉴定协同工作管理平台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86 深圳市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DIB IC-ERM内部控制与风险

管理系统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87 深圳市麦亚信科技资讯有限公司保险网销渠道综合解决方案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88 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89 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万达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90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远光GRIS解决方案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91 中国惠普信息产品集团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92 重庆亚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解决方案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93 总来网产品商圈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94 安徽汇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汇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信息管理

系统 荣获 2011年度中国医疗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95 Wacom中国公司Wacom无纸化电子工单营业厅解决方案 荣获

2011年度中国电信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

96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培训事业部 荣获

2011年度中国最佳E-Learning解决方案奖

97 北京汇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惠农一卡通IC卡系统 荣获

2011年度中国银行卡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

优秀产品奖

98 北京网鼎芯睿科技有限公司GreatyTech NFE-Series 荣获

2011年度中国流控行业信息化最具创新产品奖

99 北京赛思信安技术有限公司赛思存储优化系统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创新产品奖

100 北京易卡互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B-world DSA 智能销售助手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创新产品奖

101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SoTower平台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创新产品奖

102 戴尔(中国)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创新产品奖

103 福建亿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企业级非结构化数据集中管理平台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创新产品奖

104 高德软件有限公司高德地图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创新产品奖

105 海尔集团计算机本部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创新产品奖

106 青牛(北京)技术有限公司NUBE云终端智能电话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创新产品奖

107 深圳海联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联讯电网调度信息披露软件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创新产品奖

108 深圳市麦亚信科技资讯有限公司保险网销业务平台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创新产品奖

109 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台达DPS系列高性能UPS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创新产品奖

110 珠海市万晟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WSD数字化医院信息系统软件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创新产品奖

111 广州辉远电子技术有限公司SUNDE H4云终端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最佳产品奖

值得信赖品牌奖

112 北京美特软件技术有限公司MetaCRM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值得信赖品牌奖

113 北京信诺瑞得软件系统有限公司SecureGrid邮件归档网关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值得信赖品牌奖

114 成都任我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管家婆软件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值得信赖品牌奖

115 二六三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263企业会议系统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值得信赖品牌奖

116 广东互易科技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值得信赖品牌奖

117 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广联达梦龙协同工作平台(T-Link Works)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值得信赖品牌奖

118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Aisino打印机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值得信赖品牌奖

119 联想集团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值得信赖品牌奖

120 武汉达梦数据库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值得信赖品牌奖

121 重庆亚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亚德预约就诊平台系统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值得信赖品牌奖

122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值得信赖品牌奖

123 厦门上古软件有限公司知客CRM 荣获

2011年度中国CRM最佳客户信赖奖

典范应用奖

124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国土资源管理行业信息化典范应用奖

125 艾默生网络能源APM产品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典范应用奖

126 东方口岸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口岸集成通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典范应用奖

127 东蓝数码有限公司东蓝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典范应用奖

128 福建亿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电子公文传输系统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典范应用奖

129 广州市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典范应用奖

130 南京烽火星空通信发展有限公司烽火移动外勤iMobii产品 荣获

2011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典范应用奖

医院智慧医疗管理解决方案范文5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具体表现在经济全球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以及信息化作为技术支撑在各个行业得到深度整合和应用。时代的变革和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也促使着企业持续创新。

建立创新的生态系统

党的十报告进一步明晰了创新发展的路径: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创新并不是孤立的,我们需要建立创新的生态系统,实施创新驱动企业发展的战略。东软立足全球化的市场,建立了全球化的创新网络:在中国市场,以智能电脑、移动通信、医疗产品、汽车电子、智能家电和软件产品为主要业务创新方向;在日本市场,以信息家电和金融为核心;在北美市场,以移动通信、智能家电和医疗设备为核心;在欧洲市场,东软汽车电子和医疗设备已经打拼多年,赢得了用户的信任。

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巨大的信息平台和服务载体,各个行业也呈现出高度融合的发展趋势。东软认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下,商业模式和应用创新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来推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相结合,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技术推动力。在应用创新方面,惠及民生和产业链垂直整合是大势所趋。

在此背景下,围绕全球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带来的机遇,东软了“云城市”战略,加大云计算、物联网、汽车信息技术、健康管理服务、医疗设备、智能电网、移动互联、3G、三网融合等业务的研发和市场投入,凭借全面、务实的业务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提供从IaaS层到SaaS层以及商业运营等全方面的“智慧·云城市”解决方案,打造健康云、交通云、教育云、政务云、中小企业云和环保云等“六朵祥云”。

目前,东软实现了国内、国际市场的互动,将行业解决方案和物联网、互联网领域新的商业模式进行垂直整合。具体看,东软的实践涵盖了创新的各个层面:

在技术创新和基础创新方面,东软推出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计算平台SaCa,以安全、社交为基础、以互动交流为核心的云应用服务系列产品,结合开放式的创新理念,服务于政府、医疗、电信、教育等各个行业。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东软通过协同创新,实现了无线城市、移动医疗、农产品溯源、移动景区信息化、移动决策办公和移动阅读。

在汽车电子和手机业务领域,东软推动协同创新。除了与汽车厂商合作之外,东软通过与交通、气象、住宿等领域的公共服务机构合作,扩大了车联网系统的服务内容,以汽车电子为核心,实现了实时交通引导、紧急人工求助、在线娱乐、安防和远程诊断、POI(地理位置兴趣点)检索等功能,为用户提供全面的交通云服务。

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东软创新性地提出了转型,实现从以人员规模为基础的增长模式向以知识资产驱动增长的模式转变;商业模式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客户价值为中心转变;从以中国市场为中心的成长模式,向以全球市场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东软力图通过转型拉动技术研发、商业模式和全球资源配置的不断创新。

熙康云:东软“云城市”战略成功范本

近两年,东软建立了商业化的健康管理服务机构东软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东软熙康),将物联网、云计算和优质的医疗资源相结合,为客户提供无处不在的健康服务。熙康云既是一个覆盖个人、家庭、企业和多个机构的公共网络,也是云计算平台、社区群和时尚文化,还是一个生态系统。熙康云的核心是熙康网,由社区、知识库和物联网客户端组成。通过一体机和腕表等物联网设备,人们在社区、企业和家庭中能够更便捷地实时监测健康指标,获取健康知识库反馈的饮食和运动指南。此外,东软还与全国优秀的三甲医院合作,建设落地的健康管理中心。

2012年,东软熙康业务经历了里程碑式的发展:

健康城市进一步推广。“健康海南幸福人民”项目将在海南省全面推广,覆盖海南省19个县市、2476个村。佛山、无锡、南京、都江堰、沈阳等地的健康城市项目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在东软熙康业务的另一个模式“健康企业”中,熙康云提供完善的员工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包括健康体检、运动规划、健康饮食、职业病管理等各个方面。该项目作为企业给员工提供的福利,已经在宝马等多家跨国公司和东软自身实现了应用。

在产业链拓展方面,东软继续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跟汇源果汁成立合资公司,为客户提供绿色果蔬配送服务;与阿尔卑斯电气联姻,研发高性能、智能的生理信息采集传感器及电子产品,大幅度提高健康管理传感器的产品竞争力。

熙康云的物联网终端——智能腕表的软件已经升级到2.5版本,加强了UI设计,使用更加简单,监测数据可以自动上传到熙康网。

此外,2012年,东软熙康还在熙康网社区服务和健康家庭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

医院智慧医疗管理解决方案范文6

据统计,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700亿元,随着各地人工智能建设的逐步启动,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16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31.7%。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人工智能创业的难度逐步降低,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加入人工智能的阵营。

2018年被称为人工智能爆发的元年,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所催生的商业价值逐步凸显。人工智能逐步切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生产效率及生活品质的大幅提升。智能红利时代开启!资本、巨头和创业公司纷纷涌入,将人工智能拉到了信息产业革命的风口。

如何把握产业动向,抓住风口机会?创业邦研究中心凭借在人工智能等前言科技领域持续研究、洞察的能力,在对国内人工智能创业公司进行系统调研的基础上,推出《2018中国人工智能白皮书》,对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主要应用领域、巨头和创业公司的布局、未来发展态势和投资机会进行了深度解析。

第一部分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概述

1.人工智能概念及发展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又称机器智能,是指由人制造出来的机器所表现出来的智能,即通过普通计算机程序的手段实现的类人智能技术。

自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以来,“人工智能”经历了寒冬与交替的起起伏伏60多年的发展历程。2010年以后,深度学习的发展推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取得了惊人突破,前所未有的人工智能商业化和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

2.人工智能产业链图谱

人工智能产业链可以分为基础设施层、应用技术层和行业应用层。

A基础层,主要有基础数据提供商、半导体芯片供应商、传感器供应商和云服务商。

B技术层,主要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技术提供商。

C应用层,主要是把人工智能相关技术集成到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中,然后切入特定场景。目前来看,自动驾驶、医疗、安防、金融、营销等领域是业内人士普遍比较看好方向。

人工智能产业链

资料来源:创业邦研究中心

第二部分人工智能行业巨头布局

巨头积极寻找人工智能落地场景,B、C 端全面发力。

资料来源:券商报告、互联网公开信息,创业邦研究中心整理

第三部分机器视觉技术解读及行业分析

1.机器视觉技术概念

机器视觉是指通过用计算机或图像处理器及相关设备来模拟人类视觉,以让机器获得相关的视觉信息并加以理解,它是将图像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的技术。

机器视觉的两个组成部分

资料来源:互联网公开信息,创业邦研究中心整理

2.发展关键要素:数据、算力和算法

数据、算力和算法是影响机器视觉行业发展的三要素。 人工智能正在像婴儿一样成长,机器不再只是通过特定的编程完成任务,而是通过不断学习来掌握本领,这主要依赖高效的模型算法进行大量数据训练,其背后需要具备高性能计算能力的软硬件作为支撑。

深度学习出现后,机器视觉的主要识别方式发生重大转变,自学习状态成为视觉识别主流,即机器从海量数据里自行归纳特征,然后按照该特征规律使图像识别的精准度也得到极大的提升,从70%+提升到95%。

3.商业模式分析

机器视觉包括软件平台开发和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服务。整体用户更偏向于B端。软件服务提供商作为技术算法的驱动者,其商业模式应以“技术层+场景应用”作为突破口。软硬件一体化服务供应商作为生态构建者,适合以“全产业链生态+场景应用”作为突破口,加速商业化。

(1)软件服务:技术算法驱动者—“技术层+场景应用”作为突破口

这种商业模式主要是提供以工程师为主的企业级软件服务。有海量数据支撑,构建起功能和信息架构较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推动最末端的消费者体验。

此类商业模式成功关键因素:深耕算法和通用技术,建立技术优势,同时以场景应用为入口,积累用户软件。视觉软件服务按处理方式和存储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在线API、离线SDK、私有云等。

国内外基础算法应用对比

资料来源:互联网公开信息,创业邦研究中心整理

(2)软硬件一体化:生态构建者—“全产业链生态+场景应用”作为突破口

软硬一体化的商业模式是一种“终端+软件+服务”全产业链体系。成功的因素是大量算力投入,海量优质数据积累,建立算法平台、通用技术平台和应用平台,以场景为入口,积累用户。亮点是打造终端、操作系统、应用和服务一体化的生态系统,各部分相辅相承,锐化企业竞争力,在产业链中拥有更多话语权。

4.投资方向

(1)前端智能化,低成本的视觉解决模块或设备

从需求层面讲,一些场景对实时响应是有很高要求的。提供某些前端就本身有一定计算能力的低成本的视觉模块和设备将有很大市场需求。前置计算让前端设备成为数据采集设备和数据处理单元的合体,一方面提升了处理速度,另一方面可以处理云端难以解决的问题。

机器视觉在消费领域落地的一个障碍是支持高性能运算的低功耗、低价位芯片选择太少。从低功耗、高运算能力的芯片出发,结合先进的算法开发模块和产品,这类企业将在机器视觉领域拥有核心竞争力。

(2)深度学习解决视觉算法场景的专用芯片

以AI芯片方式作为视觉处理芯片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以手势识别为例,传统的识别方案大都基于颜色空间,如 RGB,HSV ,YCrBr,无法排除类肤色物体及黑色皮肤对识别精度的干扰。借助深度学习,如通过 R-CNN 训练大量标注后的手势图像数据,得到的模型在处理带有复杂背景及暗光环境下的手势识别问题时,比传统方案的效果好很多。

(3)新兴服务领域的特殊应用

前沿技术带来的新领域(如无人车、服务机器人、谷歌眼镜等),对机器视觉提出了新要求。机器视觉可以让机器人在多种场合实现应用。服务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最大的区别就是多维空间的应用。目前国内的机器视觉,涉及三维空间、多维空间,其技术基本上处在初始阶段,未来存在较大市场增长空间。

(4)数据是争夺要点,应用场景是着力关键

机器视觉的研究虽然始于学术界,但作为商业应用,能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核心的竞争力。当一家公司先天能够获得大量连续不断的优质场景数据,又有挖掘该数据价值的先进技术时,商业模式和数据模式上就能形成协同效应。创业公司要么通过自有平台获取数据,要么选择与拥有数据源的公司进行合作,同时选择一个商业落地的方向,实现快速的数据循环。

第四部分智能语言技术解读及行业分析

1.语音识别技术

(1)语音识别技术已趋成熟,全球应用持续升温

语音识别技术已趋成熟,全球应用持续升温。语音识别技术经历了长达60年的发展,近年来机器学习和深度神经网络的引入,使得语音识别的准确率提升到足以在实际场景中应用。深度神经网络逐步找到模型结构和调参算法来替代或结合高斯混合算法和HMM算法,在识别率上取得突破。根据Google Trends统计,自2008年iPhone及谷歌语音搜索推出以来语音搜索增长超35倍。百度人工智能专家吴恩达预测,2020年语音及图像搜索占比有望达到50%。Echo热销超过400万,带动智能音箱热潮。

(2)语音识别进入巨头崛起时代,开放平台扩大生态圈成主流

语音识别即将进入大规模产业化时代。随着亚马逊Echo的大卖,语音交互技术催生的新商机,吸引大大小小的公司构建自己主导的语音生态产业链。各大公司纷纷开放各自的智能语音平台和语音能力,欲吸引更多玩家进入他们的生态系统。

(3)语音识别技术发展瓶颈与趋势

低噪声语料下的高识别率在现实环境使用中会明显下降到70-80%,远场识别、复杂噪声环境和特异性口音的识别是下一个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

麦克风阵列类前端技术不仅是通过降噪和声源定位带来识别率的提高,带环境音的语料的搜集、标注可用于模型的训练,有助于打造更新一代的语音识别引擎技术。语音巨头已经在布局。

在IOT包括车载领域,云端识别并非通行的最优方案,把识别引擎结合场景进行裁剪后往芯片端迁徙是工程化发展的方向。

2.自然语言处理(NLP)发展现状

(1)多技术融合应用促进NLP技术及应用的发展

深度学习、算力和大数据的爆发极大促进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深度学习在某些语言问题上正在取得很大的突破,比如翻译和写作。2014年开始LSTM、Word2Vec以及Attention Model等技术研究的进展,使DL有了路径在语义理解领域取得突破,并且已经有了明显的进展。对话、翻译、写作新技术成果里都开始逐渐混合入DL的框架。2014-2015年,硅谷在语义理解领域的投资热度剧增。

深度学习能最大程度发挥对大数据和算力资源的利用,语义理解的发展还需要深度学习、搜索算法、知识图谱、记忆网络等知识的协同应用,应用场景越明确(如客服/助理),逻辑推理要求越浅(如翻译),知识图谱领域越成熟(如数据饱和度和标准性较强的行业),技术上实现可能性相对较低。在各种技术融合应用发展的情况下,具备获取一定优质数据资源能力并可结合行业Domain knowledge构建出技术、产品、用户反馈闭环的企业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2)NLP主要应用场景

问答系统。问答系统能用准确、简洁的自然语言回答用户用自然语言提出的问题。基本工作原理是在线做匹配和排序。比如 IBM 的 Watson,典型的办法是把问答用FAQ索引起来,与搜索引擎相似。对每一个新问题进行检索,再将回答按匹配度进行排序,把最有可能的答案排在前面,往往就取第一个作为答案返回给用户。

图像检索。同样也是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跨模态地把文本和图片联系起来。

机器翻译。机器翻译的历史被认为与自然语言处理的历史是一样的。最近,深度学习被成功地运用到机器翻译里,使得机器翻译的准确率大幅度提升。

对话系统。对话系统的回复是完全开放的,要求机器能准确地理解问题,并且基于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对于对话目标的理解,去生成一个回复。

(3)创业公司的机遇

1)机器翻译方面:经过多年的探索,机器翻译的水平已经得到大幅度提升,在很多垂直领域已经能够在相当大程度上替代一部分人工,机器翻译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已经开始进入大规模爆发的前夜。

2)应用于垂直领域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避开巨头们对语音交互入口的竞争,以某一细分行业为切入点,深耕垂直领域,对创业公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五部分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分析

人工智能产业链包含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三个层面。基础层的大数据、云计算等细分技术被应用到金融征信、保险、理财管理、支付等金融细分领域;技术层的机器学习、神经网络与知识图谱应用于金融领域的征信与反欺诈、智能投顾、智能量化交易,计算机视觉与生物识别应用于金融领域的身份识别,语音识别及自然语言处理应用于金融领域的智能客服、智能投研;应用层的认知智能应用于金融领域的智能风控。

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的典型应用情况

资料来源:创业邦研究中心

第六部分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分析

1.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图谱

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应用潜力巨大,目前在健康管理、辅助诊疗、虚拟助理、医学影像、智能化器械、药物挖掘和医院管理等领域均有企业在布局,其中医学影像、药物挖掘、健康管理,辅助诊疗、虚拟助理的应用发展速度较快。

图 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图谱

资料来源:创业邦研究中心

2.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具体应用场景

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应用于医学影像,通过深度学习,实现机器对医学影像的分析判断,是协助医生完成诊断、治疗工作的一种辅助工具,帮助更快的获取影像信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提升医生看图/读图的效率,协助发现隐藏病灶。 人工智能通过影像分类、目标检测、图像分割、图像检索等方式,完成病灶识别与标注,三维重建,靶区自动勾画与自适应放疗等功能,应用在疾病的筛查、诊断和治疗阶段。目前较为火热的应用有肺部筛查、糖网筛查、肿瘤诊断和治疗等。

药物挖掘。人工智能在药物研发上的应用可总结为临床前和临床后两个阶段。临床前阶段: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药物临床前研究,在计算机上模拟药物筛选的过程,包括靶点选择、药效和晶型分析等,预测化合物的活性、稳定性和副作用,快速 、准确地挖掘和筛选合适的化合物或生物,提高筛选效率,优化构效关系。临床后阶段:针对临床试验的不同阶段,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患者病历进行分析,迅速筛选符合条件的被试者,监测管理临床试验过程中的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数据收集过程,提高临床试验的准确性。

虚拟助理。医疗虚拟助理是基于医疗领域的知识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人机交互,从而在就医过程中,承担诊前问询、诊中记录等工作,成为医务人员的合作伙伴,使医生有更多时间可以与患者互动。医疗虚拟助理根据参与就医过程的功能不同,主要有智能导诊分诊,智能问诊,用药咨询和语音电子病历等方向。

第七部分智能驾驶行业分析

1.智能驾驶行业产业链

智能驾驶行业的中心业务是以Google、百度为代表的智能驾驶操纵解决方案提供商和以特斯拉、蔚来为代表的成车厂商。该类厂商,上接上游软硬件提供商,下接公司和消费者,在整个业务链中扮演至关重要的一环。

产业链上游厂商多为细分技术提供商,如深度学习、人机交互、图像识别和新材料、新制造新能源等。

智能驾驶产业链图谱

资料来源:创业邦研究中心

2.智能驾驶市场分析

伴随着 ADAS 技术的不断更新,推断全球 L1-L5 智能驾驶市场的渗透率会在接下来 5年内处于高速渗透期,然 后伴随半无人驾驶的普及进入稳速增长期。在未来的 2025 年无人驾驶放量阶段后,依赖全产业链的配合而进入市场成熟期。预测到2030年,全球 L4/5 级别的自动驾驶车辆渗透率将达到 15%,单车应用成本的显着提升之 外,从 L1-L4 级别的智能驾驶功能全面渗透为汽车产业带来全面的市场机会。

按照 IHS Automotive 保守估计,全球 L4/L5 自动驾驶汽车产量在 2025 年将接近 60 万辆,并在 2025- 2035 年间获得高速发展,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3%,并在2035年达到2100万辆。另有接近 7600 万辆的汽车具备部分自动驾驶功能,同时会带动产业链衍生市场的大规模催化扩张。

根据独立市场调研机构 Strategy Engineers 的预测,L4 高度自动驾驶等级下,自动驾驶零部件成本约在 3100 美元/车,其中硬件占比 45%,软件占比 30%,系统整合占比 14%,车联网部分占比 11%。按照全球 1 亿辆量 产规模计算,理想假设所有车辆全部达到 L4 高度自动驾驶水平,那么全球自动驾驶零部件市场规模在 2020 年 将达到 3100 亿美元。

第八部分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画像分析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人工智能创业的难度逐步降低。创新的大门吸引众多创业企业进入。为了观察行业风向,助力创新企业发展,创业邦研究中心对国内200多家人工智能创业公司进行了系统调研,从发展能力、创新能力、融资能力等多维度指标,评选出“2018中国人工智能创新成长企业50强”。

地域分布

全国88%的人工智能企业聚集在北京、上海、广东和江苏。其中,北京人工智能企业最多,占比高达39.66%;其次是上海,人工智能企业占比达21.55%;位列第三的是广东,人工智能企业占达15.52%。北京以领先全国其他地区的政策环境、人才储备、产业基础、资本支持等,成为人工智能创业首要阵地;华东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均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实力,人工智能应用实力雄厚,也聚集了一批人工智能垂直产业园;广东互联网产业发达,企业对数据需求强烈,依靠大数据产业链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行业分布

从行业大类分布来看,行业应用层的企业占比最大,为56.03%;其次是应用技术层的企业,占比达31.04%;基础技术层的企业占比最小,仅为12.9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与场景深度融合,应用领域不断扩展,行业应用公司比重不断提升。在基础层技术方面,国际IT巨头占据行业领先地位, 国内与国际差距明显,中小初创企业很难进入。

从行业应用来看,智能金融企业占比最大,为16.92%;其次是机器人企业,占比达15.38%;位列第三的是智能驾驶和智能教育,占比均为12.31%。金融行业的强数据导向为人工智能的落地提供了产业基础,智慧金融被列入国家发展规划中,庞大的金融市场为人工智能落地带来了发展前景。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产业落地输出, 目前市场需求较大,商业机器人占据较大份额。中国智能驾驶市场在资本推动下进入者较多,企业积极推动应用落地,百度、北汽等大型企业尝试商业化落地智能驾驶汽车。人工智能推动教育个性化落地,相关初创企业涉入教育蓝海,推动智慧教育的发展。

收入情况

收入分布在500-10000万之间的企业最多,占比达49.14%;500万以下的企业位居其次,占比达 26.72%;位列第三的是10000-100000万之间的企业,占比为17.24%。

最新估值

企业最新估值均在亿元级别,且分布较为均衡。三成企业估值超过15亿元,还有企业估值达到百亿级别,如优必

选科技、达闼科技和商汤科技等,将来或将跻身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备注:分析样本量剔除一半未披露企业)

第九部分典型企业案例分析

1.Atman

企业概述

Atman由来自微软的人工智能科学家和产业经验丰富的产品团队创办,提供专业领域机器翻译、机器写作、知识图谱、大数据智能采集挖掘等语言智能产品,致力于成为医学、新闻、法律等专业领域语言智能专家,为专业领域用户赋能,推动专业领域用户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助力专业领域文字智能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Atman已为强生、新华社参考消息、北大法宝、君合律师事务所等世界领先药企、新闻媒体、法律服务机构开发机器翻译、机器写作、知识图谱、大数据智能采集挖掘等语言智能产品。

目前Atman在北京和苏州两地运营,能快速响应全国各地客户需求。

企业团队

创始人&CEO:马磊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毕业,曾先后在微软研究院和工程院担任研究员和架构师,机器学习专家、多次创业者、曾主导多项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和申请国际专利共计15+项。

Atman公司核心团队由来自微软、百度、法电等领域高端人才和资深技术人才组成,公司员工40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占比60%,技术开发人员占比70%,一半以上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和工程院。

核心技术与产品

技术方面,擅长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群体智能)在复杂问题的应用,和国际专利15项,Atman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系统于2016年9月首秀,早于谷歌的GNMT,专业领域翻译效果在公测标准和行业客户测试中均持续领先。核心产品为垂直领域机器翻译、机器写作、知识图谱抽取构建、大数据智能挖掘等语言智能产品。

Atman的机器翻译产品可自动翻译编辑专业文献、报告、音视频和网页,支持私有部署和云端混合部署,提供包括数据隐私安全以及自学习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机器写作可对海量数据进行快速搜索、过滤、聚类,根据行业需求自动生成专业文档,适用于所有专业写作场景,可大幅减少专业报告写作过程中的繁复工作,大幅提升专业领域写作效率。

知识图谱可实现海量数据的语义检索、长链推理、意图识别、因果分析,形成一个全局知识库。大数据智能采集挖掘系统为专业领域用户提供智能数据源管理、海量专业数据获取和非结构化数据自动解析并结合知识图谱提供auto-screening、知识重构、专业决策辅助,帮助用户建立强大的以专业大数据为基础的业务辅助能力。

2.黑芝麻

企业概述

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视觉感知核心技术与应用软件开发企业,2016年分别在美国硅谷和上海成立研发中心,主攻领域为嵌入式图像、计算机视觉,公司核心业务是提供基于图像处理、计算图像以及人工智能的嵌入式视觉感知平台,为ADAS及自动驾驶提供完整的视觉感知方案。

目前公司和博世、滴滴、蔚来、上汽、上汽大通、EVCARD、中科创达、车联天下和云乐新能源等展开深入合作,提供基于视觉的感知方案;除此之外,公司还在消费电子、智能家居等领域布局为智能终端提供视觉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已经完成A+轮融资。

企业团队

团队核心成员来自于OmniVision、博世、安霸、英伟达和高通等知名企业,平均拥有超过15年以上的产业经验,毕业于清华、交大、中科大和浙大等知名高校。

创始人&CEO:单记章此前在硅谷一家全球顶尖的图像传感器公司工作近20年,离职前担任该公司的技术副总裁一职,工作内容覆盖了图像传感器研发和设计、图像处理算法研发和图像处理芯片设计。

核心技术和产品

在汽车领域,黑芝麻可提供车内监控方案(DMS),自动泊车方案(AVP),ADAS/自动驾驶感知平台方案。黑芝麻智能科技提供的解决方案包括算法和芯片两个核心部分:黑芝麻感知算法从基础的控光技术,到面向AI的图像处理技术出发来提高成像质量,以及应用深度神经网络训练,结合视频处理和压缩技术,形成从传感器端到应用端的处理过程;黑芝麻芯片平台采用独有的神经网络架构,包括独有的图像处理,视频压缩和计算机视觉模块,与黑芝麻视觉算法结合,采用16nm制程,设计功耗2.5w,每秒浮点计算达20T。

3.乂学教育

企业概述

乂学教育,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网络教育培训机构,采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为学生提供量身定制学习解决方案和个性化学习内容。核心团队来自美国Knewton、Realizeit、ALEKS等人工智能教育公司,销售团队有全国40亿toC销售额的经验。

企业自主研发了针对中国K12领域的学生智适应学习产品,其核心部分是以高级算法为核心的智适应学习引擎“松鼠AI”,该产品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能够模拟真实特级教师教学。企业发表的学术论文得到了全球国际学术会议AIED、CSEDU、UMAP认可,并在纽约设计了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与斯坦福国际研究院(SRI)在硅谷成立了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

主要产品

学生智适应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智能化、个性化教育,在教、学、评、测、练等教学过程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模拟优秀教师的基础之上,达到超越真人教学的目的。该产品性价比高,以人工智能+真人教师的模式,做到因材施教,有效解决传统教育课时费用高,名师资源少,学习效率低等问题。

智适应学习人工智能系统

智适应学习人工智能系统模拟特级教师,采用图论、概率图模型,机器学习完成知识点拆分和个人学习画像,采用神经网络、逻辑斯蒂回归和遗传算法为学生实时动态推荐最佳学习路径,实现个性化教育。

业务模式

线上与线下,2B和2C相结合。以松鼠AI智适应系统教学为主,真人教师辅助,学生通过互联网在线上学习课程。开创教育新零售模式,授权线下合作学校,已在全国100多个城市开设500多家学校。

4.云从科技

企业概述

云从科技成立于2015年4月,是一家孵化于中国科学院重庆研究院的高科技企业,专注于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 能。云从科技是人工智能行业国家队,是中科院战略先导项目人脸识别团队唯一代表,唯一一家同时受邀制定人 脸识别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2018年,云从科技成为祖国“一带一路”战略实行路上的人工智能先锋,与 非洲南部第二大经济体津巴布韦政府完成签约。

云从科技奠定了行业领导地位: 国家肯定,国家发改委2017、2018年人工智能重大工程承建单位;顶层设计,唯一同时制定国标、部标和行标的人工智能企业;模式创新,三大平台解决方案,科学家平台、核心技术平台和行业应用平台。

企业核心团队

创始人

周曦博士,师从四院院士、计算机视觉之父—ThomasS.Huan黄煦涛教授,专注于人工智能识别领域的计算机视觉 研究。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曾任中国科学院重庆研究院信息所副所长、智能多媒体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周曦博士带领团队曾在计算机视觉识别、图像识别、音频检测等国际挑战赛中7次夺冠;在国际顶级会议、杂志 上发表60余篇文章,被引用上千次。

核心技术团队

云从科技依托美国UIUC和硅谷两个前沿实验室,中科院、上海交大两个联合实验室上海、广州、重庆、成都四 个研发中心组成的三级研发架构。目前研发团队已经超过300人,80%以上拥有硕士学历。

技术优势

全方位多维智能学习模块适应不同场景要求;模块化设计为在工业视觉、医学影像、自动驾驶AR等领域扩展打下良好基础。

云从科技具有高技术壁垒:世界智能识别挑战赛成绩斐然,在CLEAR、 ASTAR、 PASCAL VOC、 IMAGENET、FERA以及微软全球图像识别挑战赛上共计夺得7次世界冠军;在银行、公安等行业智能识别技术 PK实战中,85次获得第一;2018年,云从科技入选MIT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代表企业。

在跨镜追踪(ReID)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Market-1501,DukeMTMC-reID,CUHK03三个数据同时集体刷 新世界记录, Market-1501上的首位命中率达到96.6%,首次达到商用水平。

正式在国内“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可全面应用于手机、电脑、机具、设备、家电。相较以往的2D人 脸识别及以红外活体检测技术,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拥有不需要用户进行任何动作配合完成活体验证的功能, 分析时间压缩到了毫秒级以及不受环境光线强弱的影响等诸多优点,受到国际巨头公司的关注。

行业应用

目前国内有能力自建系统的银行约为148家。截止2018年3月15日,已经完成招标的银行约为121家,其中云从科 技中标了88家总行平台,市场占有率约为72.7%;在安防领域推动中科院与公安部全面合作,通过公安部重大课题研发火眼人脸大数据平台等智能化系统,在民航领域,已经与中科院重庆院合作覆盖80%的枢纽机场。

5.Yi+

企业概述

北京陌上花科技是领先的计算机视觉引擎服务商,为企业提供视觉内容智能化和商业化解决方案。致力于“发现视觉信息的价值”。

旗下品牌Yi+是世界一流的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引擎,衣+是时尚商品搜索引擎。公司在图像视频中对场景、通用物体、商品、人脸的检测、识别、搜索及推荐均达到领先水平。

目前公司和阿里巴巴、爱奇艺、优酷土豆、中国有线、CIBN、中信国安、海信、华为、360等数十家顶级机构/产品深度合作,通过提供边看边买引擎、图像视频内容分析引擎、人脸识别引擎等基于视觉识别技术的数据结构化产品服务于海量用户,同时帮助政府机构、广电系统、内容媒体、零售商、电商、视听设备等行业实现智能分析、智能互动与场景营销。目前公司已经获得B轮融资。

企业团队

团队成员来自于斯坦福、耶鲁、帝国理工、新加坡国大、南洋理工、清华、北大、中科院等名校及谷歌、微软、IBM、英特尔、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华为等名企。

创始人&CEO:张默

北京大学软件工程硕士, 南洋理工大学创业创新硕士。连续创业者, 曾任华为算法工程师、微软WindowsMobile工程师、 IBM SmarterCity 架构师,北方区合作伙伴经理,主机Linux中国区负责人,中国区开源联盟负责人,年销售额数亿。 2013年创业于美国硅谷和新加坡,2014年6月在中国设立北京陌上花科技有限公司。

核心技术与产品

技术方面,在国际顶级计算机视觉竞赛ImageNet中,成绩曾超过谷歌、斯坦福等,2015-2016年2年获得十项世界第一。2018年3月,人脸识别准确率位列LFW榜首。Yi+通过遵循无限制,标记的外部数据协议。 Yi+的系统由人脸检测,人脸对齐和人脸描述符提取组成。使用多重损失和训练数据集训练CNN模型,其中包含来自多个来源的约10M个图像,其中包含150,000个人(训练数据集与LFW没有交集)。在测试时, Yi+使用原始的LFW图像并应用简单的L2norm。图像对之间的相似性用欧氏距离来测量,最终取得优异成绩。

公司的核心产品主要包括视觉搜索引擎,图像视频分析引擎以及人脸识别和分析引擎:

行业解决方案

针对营销、安防、相机和电视的不同特点,推出相应解决方案。

营销+AI。场景化广告方案中,大屏AI助理信息流推荐、神字幕、物体/人脸AR动态贴图、video-out、场景化角标与广告滤镜等形式的广告内容推荐,适用于快消、汽车、电商、IT、金融、旅游服务等多个行业。

智慧城市+AI。使用计算及视觉助力智慧城市,在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园区等方面提供解决方案。在智慧安防实时识别上,实时处理直播摄像头信息,算法反应敏捷,相应迅速。建立智慧园区方案模型,考虑扩展性&灵活性、数据管理、松散耦合性、安全性、实时整合性以及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等技术方案要素,从业务和技术两方面整合解决方案实现步骤。

电视+AI。电视+AI的解决方案赋予智能电视多样播放能力和营销能力。

相机+AI。相机更具交互能力。用户通过搜索关键字标签同步展示图片,打通相册和购物一站式体验。准确识别人物属性特征,动态适应表情变化,可以在视频以及图像中对人脸实时检测,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进行人脸相似度检测,实现面部关键点定位、妆容图像渲染,试用与粉底、唇彩以及眼影等多种虚拟试装方式。实时检测摄像头中出现的物品、场景和人脸等,添加AR效果,SDK支持本地检测、识别、追踪,平均检测帧率可达到25fps。

新零售+AI。Yi+新零售解决方案是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人脸识别、商品识别和其他图像识别算法技术为核心,建立一整套基于人脸、商品的智能零售门店管理方案。Yi+新零售解决方案主要包含数据采集、算法模型说明和部署方案三部分,其中数据采集包括人脸数据采集、商品数据采集;算法模型说明包括识别算法训练、商品识别、识别输出;部署方案包括本地部署、云端部署、本地部署与云端部署结合。

6.擎创科技

企业简介

擎创科技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赋予传统IT运维/企业运营管理,为企业客户提供智能运维大数据分析解决方案,从而取代和改善对高技能运维人员严重依赖的现状。2017年,擎创科技已实现全年2000万营收,迅速成为国内AIOps领域的领跑者和中流砥柱。2018年初,擎创科技完成了数千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火山石投资领投,晨晖创投、元璟资本及新加坡STTelemedia跟投。

核心团队

擎创团队的核心成员主要由BMC、微软等美国企业服务上市公司的运维老兵,与新浪、饿了么等知名互联网公司的大数据、算法专家组成,核心团队成员至少拥有10年以上的行业经验。其中CEO杨辰是国内最顶级的B端销售,曾带领团队获得10倍的业绩增长;CTO葛晓波拥有长达15年的企业级软件开发和运维经验;而产品总监屈中泠则来自甲方,创业前为浦发硅谷银行企业架构师,深知甲方对企业运维产品的需求。这个曾经深耕于运维企业服务市场的团队,如今在智能运维企业服务赛道继续领跑,让擎创科技成为最懂企业的客户,最值得企业客户信赖的软件厂商。

主要产品

“夏洛克AIOps” 作为擎创自主研发的大数据智能运维主打产品,自2016年上线以来,已从1.0版本升级至1.9版本,可应用在金融、大型制造业、铁路民航、能源电力等涉及国家发展和民生问题的多种行业。在2017全球运维大会上,夏洛克AIOps获得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与高效运维社区联合颁发的“年度最具影响力AIOps产品”奖。

“夏洛克AIOps”充分利用自研算法辅助客户实现IT运维价值,结合客户的现有情况,规划从传统ITOM至AIOps智能运维的一站式路径,助其运营落地,由此打破数据孤岛,建立统一的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实现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传统IT运维监、管、控三个层面,并将相关运维数据及业务数据实时展现。

“夏洛克AIOps”拥有多项自研算法,犹如运维界的福尔摩斯,能迅速发现并定位运维问题的根因,实现秒级排障,最大程度避免企业产生重大损失。更有价值的是,“夏洛克AIOps”还能通过长期的数据积累和机器学习,运用新型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对企业的业务数据进行预测,帮助企业提前规划IT资源,高效预防各类黑天鹅事件的发生。

商业模式

目前,擎创科技已与多家金融和制造行业标杆客户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包括浦发银行、浦发硅谷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上海铁路局、银联、海尔、浙江能源等。针对不同客户,采用个性化的商业模式进行服务,目前主要有私有模式和SaaS模式两种,都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

核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