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园艺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园艺研究

园艺研究范文1

一、研究背景

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实施是将已经设计好的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而这些课程是从幼儿的特点出发,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正面影响,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和全方面综合发展等特点。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实施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的主要手段,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了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实施的相关问题,是之后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学前教育对幼儿成长和今后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对幼儿教育的普及提出了要求。由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均衡,农村经济发展和城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造成了农村教育业的发展也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对农村教育的地位和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同时也将加强农村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近年来,课程实施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相关研究也在不断进行,而关于农村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实施的相关研究并不太多,因此对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深。

二、研究方法

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个案研究法,以A幼儿园为个案进行了研究,深入到A幼儿园随堂听课,并且对该幼儿园自园长以下的管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以此来了解A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实施的现状。

三、A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实施现状与特征

(一)A幼儿园介绍

A幼儿园建于1985年,占地面积3404平方米,建筑面积1876平方米,发展到如今有9个教学班,在职教职人员33人,幼儿教师18人。

(二)A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实施现状

1.园长的领导能力并没有完全发挥园长是对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实施的主要负责人,能带领幼儿园的教师按照原本的计划进行课程的实施,而幼儿园园长的领导能力会直接影响到课程实施的效果。A幼儿园园长和副园长教学能力突出,但是在整体的领导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以下是对A幼儿园园长的访谈记录:Q:您对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实施的认知是怎么样的?A:我从事教育工作多年,也参加过关于课程实施的培训,对于课程实施的重要性和一些新课程的设计以及实施我是持肯定态度,如果完全按照我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幼儿园的课程实施,对于幼儿教育有较大的积极影响,但是目前园里的幼儿教师却不能将这些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去,也不愿意改变之前的教学方法,课程实施还是有一定的难度。Q:您认为贵园还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课程实施?A:目前我们幼儿园的教材和别的幼儿园相比已经挺好了,教材的内容也比较完整,所有的教学过程都是按照教材上的内容来进行的,有的时候出去学习,看到别的地方的幼儿园也有比较好的东西,也想用到我们幼儿园教学中。但是我们的老师平时上课也挺累的,根本没有时间搞太多的东西,只要能保证我们幼儿园在当地的幼儿园中处于领先水平就可以。从对A幼儿园园长的访谈中可以看出,幼儿园园长已经意识到了课程实施的重要性,也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学习,但是由于农村幼儿园本身的特点和幼儿教师的态度影响到了幼儿园园长对课程实施的认识,幼儿园园长的领导能力还有待提高。2.幼儿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幼儿教师是直接面向幼儿,也是课程实施的主要人员。因此幼儿教师的实践能力就是直接影响课程实施的效果。根据对18位幼儿教师的调查发现,幼儿教育对于园长的话比较认同,对于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实施的理念也比较认可。但是在实际的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的时候还是有一定的缺陷。A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大都是由小学教师转岗而来的,只有两位是专业的幼儿教师毕业,但是工作经验不足。由于幼儿教师的惯性思维影响,还是完全按照小学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课程实施,教学理念和实践脱节,影响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实施的效果。3.幼儿家长对课程实施并不完全认同为了调查家长对于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实施的看法,笔者在A幼儿园进行了随堂听课,先了解幼儿园的课程实施情况,发现在幼儿园的课堂上,尤其是中班和大班已经学习的基础的拼音和算术,大班甚至已经让幼儿学习认字和写字,并且还布置的家庭作业,这是严重与课程实施的观念相悖的行为。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了进一步的访问,访问资料总结如下:Q:目前贵园的大班已经学习到了认字和写字,这个与课程实施的理念是否相悖,是否会影响到艺术领域课程的实践?(园长)A:这个问题我们也知道,幼儿教育小学化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们也想在办园的时候完全按照课程实施的理念来进行,和城市的幼儿园教育看齐,但是我们园中都是农村的孩子,家长的观念和城里的家长不一样。在幼儿园开家长会的时候,孩子家长已经和我们老师反映了为什么不教算术,不教拼音,还说他家旁边的小幼儿园已经学习到什么程度了,邻居家的孩子已经会认识几个字了,我们幼儿园为什么还不教孩子学习这些,每天就领着孩子做游戏、练审美这不是耽误孩子吗?我们对于这个问题,老师也给出了解释,也提出了艺术类课程的重要性,但是家长并不接受,觉得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们也是没办法。然后笔者又对幼儿教师进行了访谈,得到的访谈结果和园长的大体相同。从这些访谈资料可以看出,幼儿园在课程实施中不仅仅受到了园长和幼儿教师的影响,家长的态度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也严重的影响到了幼儿园日常的教学活动,给A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实施带来了阻碍。

(三)A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实施特征

1.幼儿活动安排不均衡幼儿园的课程实施需要对幼儿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和技能五个方面全面发展,在课程实施的选择上需要全面覆盖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但是在实际的幼儿课程实施中主要侧重点还是语言和科学,艺术领域课程安排过少不利于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健康发展。2.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教育需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在A幼儿园的幼儿课程实施中知识教学比重过大,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教育小学化会让幼儿的童年都在学习知识、记忆知识,会让幼儿感到厌烦,不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甚至还会影响小学的学习。3.课程实施名不副实A幼儿园的课程实施尽管尽量按照教材上的来进行,也加入了一些奥尔夫音乐和蒙特梭利教学,但是收到教师和家长的双重影响,这些课程实施大都是做表面功夫并没有吸取到这些课程实施的精髓。

四、对A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实施的建议

(一)园长需要提高领导力

课程实施在幼儿园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幼儿园园长应该更好的发挥其领导作用,在平时的工作中深入到园中去,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育实践中,而不是花费在财务、人事、后勤等方面。幼儿园园长的领导能力还有待加强,可以让幼儿园园长多才加相关培训,及时的学习掌握相关课程实施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在幼儿园中推进课程实施。

(二)社会专家进入到幼儿园中指导

一般的农村幼儿园的园长和教师由于繁杂的工作并没有过多的实践、精力和经费去参加培训,尤其是幼儿教师更是离不开工作岗位。因此可以让社会专家进入到幼儿园中进行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教育部门也应该积极参与,帮助幼儿园克服困难,邀请专家到幼儿园进行定点帮扶,对幼儿园的课程实施加以帮助。

(三)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

农村幼儿园的课程实施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较为系统的实践活动,而幼儿教师是其中的影响因素,在这一情况下可以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让幼儿教师能更为深刻的认识课程实施。在培训的过程中结合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将课程实施更好地融入到实施中去,而不是指讲述课程实施的理论和城市幼儿园的应用案例,因此对幼儿教师的培训需要较强的针对性。

五、结语

园艺研究范文2

[关键词]园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

1013939/jcnkizgsc201520240

1 引 言

这些年来,园艺专业人才在我国的需求非常大,园艺专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统计显示,在我国,当前大约100多家单位得到授权培养,其招生人数目前在全部高校的农口招生当中占1/6。随着我国农业发展的速度加快,原来对人才的相关培养模式目前难以满足当今社会的有关需求。如何改变园艺教学的模式与传统观念,进行创新教育,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已成了园艺教师需要面对的一项特别重要的课题。

2 创新人才应该具有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具有的综合素质往往是由专业性素质与基础性素质以及创新性素质这三个部分构成,综合素质教育为的是将党教育方针进行全面的贯彻,发展拥有灵动创造性思维、正确的思想意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基本道德规范、健康体魄、宽阔知识视野、高尚的人格情操以及博大的战略心胸满足当今农业需求的人才,不过创新教育作为综合素质的深入化与具体化,是以创新人格的培养、强化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作为价值的教育方式,需要重点分析和解决怎样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有关问题,创新教育是以塑造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创新型人才作为核心的。

21 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与丰富的专业知识

若无专业理论作为基础,创新便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与外语成了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的基础知识。

伴随社会与时代的发展,有关公司在对人才进行挑选时,对应聘者的知识结构与科学文化水平的要求也逐年提高,这便要求大学生必须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坚实的基础知识。科学的知识结构是人才成长的基础与担任社会各个岗位的条件。当今社会岗位所欠缺的不单单是知识结构科学合理,还有要求可以适时开拓自身相关的知识视野,达到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的境界。也只有如此,才可以依据现代社会发展与相关职业的要求来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开拓已经学的知识,将新问题解决掉,才可以适应职业结构调整的变化与工作的变动。专业知识作为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具有的特色,所以,大学生在学校的时间里应该打下系统、扎实、专业技能功底与科学严谨的知识基础。

22 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指的是创造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在高校设置的课程以及相关的教学环节看来,对于大学生逻辑能力的培养相当重视,不过对于创造性思维所做的训练并不够。怎样把学生具有的思维能力变成一定的创造能力,强化创造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让他当作一项教学的重要目标传到全部的教学当中是相当必要的。

大学生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以大学生创新的意识作为来源地。仅仅在创新意识非常强烈的指导下,才可以有非常强的创新动力,建立创新的目标,发挥创新潜能。伴随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的大学生都有越来越多的挑战与机遇需要面临。所以,他们除一定要将专业技能与基本的理论知识学好外,还要不断使自我修养与自身素质得到提高,这当中的创造能力便是大学生一定要具有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与思维能力进行衡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所以,大学生具有特别强烈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才可以让自己在当今异常激烈的社会竞争之中占有一席之地。

23 具备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习知识为的不单单是掌握和理解知识,还有要将知识当作一种特别的工具,在实践当中应用,去解决与认识现实当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借助已具备的知识对自己不了解的领域进行探索。目前学校培养出的那些大学生尽管有比较强的基本能力与坚实的理论知识,不过没有独立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熟练的动手能力。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是因为很长时间以来形成的将理论教学作为中心教学体系,特别是不重视实践教学的环节,再加上长时间教育经费的投入不够所造成的。

3 构建园艺专业创新的教育实践

这些年学生的就业状况显示,学习园艺的学生在毕业之后主要有两个去向,第一是去报考“园艺作物遗传育种”、“设施园艺”、“园艺作物栽培”等专业的升本或研究生,他的人数在总的就业人数当中占10%~20%,这些学生需牢牢的掌握那些更加系统的理论知识。不过大约有80%~90%的毕业生去乡镇企业、政府部门、园艺公司,进行花卉、蔬菜生产、苗木与园艺产品的推广与经营的工作,这些学生需学习更多的专业技术。为使学生可以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对于园艺专业人才的需要,研究分析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31 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强化基础,将专业口径拓宽。在当今园艺人才的培养模式当中,在全部教学总学时数2196学时中基础教育部分占1272学时,比例达到了579%。园艺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与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科学与技术、农学等专业课程大致相同,专业之间互相渗透,为使学生可以获取知识,还有以后跨专业选修奠定一定的基础。

(2)设置专业模块,让学生进行自主的选择。学生在接受了大一、大二的教育之后,已经对学校与专业均有了某些了解与认知,在这个条件下学生能够依据自身的特长与爱好来选择自己的专业模块与学习层次。当前的园艺专业大约有两个学习层次,第一是毕业之后去考研究生,第二是毕业之后便就业。目前实行的园艺人才培养方案有三个相关的专业模块:第一指蔬菜模块,第二便是观赏植物模块,第三指果树模块,在各个模块当中都有不一样的专业选修课与专业必修课,到底要选择什么专业模块都是由学生自行决定的,如此全部的学生尽管均接受了四年的教育,不过知识结构的差异非常大。

(3)建立“枣核形”的课程体制。许多学校目前实行的园艺课程体制当中存在学校定位有差异、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与课程体系不完善等有关问题,所以,一定要重新修订。课程的安排方面将园艺专业必修课程放到“枣核”的中央,而在“枣核”的两边是适合各个就业层次的相关选修课。在这个体系之下,学生都要学习好本专业的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之后为就业或是考研进行知识贮备。

32 园艺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法

(1)强化创新人才的多面性培养。多面性培养指的是对那些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与基础理论等等多个方面相对综合的培养。基础理论含生物学科、数学、园艺学科以及化学等相关基本知识。专业技能是通过参加各类科研训练与实践活动等途径来进行培养的,让学生牢牢掌握作物生产的方法与技能。

(2)实行导师制的培养方式。学生在进入到第五个学期之后,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尽量早些参与指导教师的研究工作,依据自身的喜好,参与各类科研项目,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在导师的负责之下,学生能够参加科研论文写作、试验方案的制订与实施的全部过程。同时,多次深入到实践当中,使个人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以成为指导老师在科研上的助手。

4 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41 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现代社会对于各类人才的要求和原来不一样,学生不可以只有单一知识结构,而是需要着重使自己知识的概括性与知识学习效率得到提高。所以,在某些课程的安排上,需要着重当代农业生物技术和园艺学的相互融合。这便需要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与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着重学习那些专业知识,锻炼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另外,多多鼓励学生们去图书馆,好好利用课下的时间来学习知识,让个人的知识结构综合化与丰富化。

42 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当前教学之中依然遵循着原来的路子,非常容易将学生的独立思维禁锢。所以,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精选优化与更新,能够保障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先进性,使课程的现代化与综合化水平提高。课程教学需要把学生作为中心,将问题作为主线,进行开放式、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认真贯彻思维、知识与方法这三者同时注重的原则,把思维与方法的练习当作教学内容的主线之一。

4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当前很多课程的实践活动一直由于实验经费没有办法获得保障、仪器设备、实践教学的场地等的限制,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很难提高。所以,特别重视同时强化实践教学的相关环节,从而使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解决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强化和科研单位、企业与行业的合作,促进相关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保证学生实习的质量与时间。

44 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

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上每年至少参加三次学术活动;需要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业导师,一定要每年为学生开至少一次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报告会。努力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开拓学生的思路,使人才的综合素质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华森,符庆功基于创新教育的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257-258

园艺研究范文3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园艺领域

中图分类号 G64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329-04

Abstract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s the top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Cultivating the innovative postgraduates is the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that the time entrust the postgraduate supervisors.The paper emphasized the influence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analyzed the status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at home and abroad,and put forward the training methods to improv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postgraduate.

Key words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innovation ability;training quality;horticultural field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国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应运而生,逐渐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培养我国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式。

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制度开始实行的时间是1991年。随着经济的逐渐发展,社会对高学历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截至2008年,我国已经有19种专业硕士学位,已有86.5万人接受了专业学位教育[1]。我国教育部于2010年开始对研究生结构做了较大的调整,全日制专业硕士招收比例逐年增长,并预计将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和全日制学术型硕士之间的比例调整为7∶3,这种变化使得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类型区分更加凸显[2]。

同志曾经指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建设创新型国家,高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生群体的科研能力在高校中最具潜力和活力,在未来建设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国家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

然而,尽管我国大部分高校都认识到了改善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但是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却存在不少问题。基于这一考虑,本研究试图从研究生创新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入手,分析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出建设性的参考培养方法,以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 国内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创新能力的研究早期多集中在心理学的领域。创新能力最早于1869年被英国学者弗朗西斯・高尔顿在《遗传的天才》中提出,其被表述为与普通能力不同的特殊能力,这为以后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打下了基础。

美国哈佛大学早在1945年发表的哈佛“红皮书”――《自由社会中的一般教育》中提出了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的原则,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日本非常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日本教育的目标。国外教育界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研究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研究生培养模式上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国外研究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4种培养模式:①学徒式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代表为德国。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该模式的代表是美国。③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采取这种培养模式的国家主要是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④教学式研究生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形成时间是二战后,主要代表国家是美国。二是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上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主体的不同,将高效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分为3种:①以市场为主导的评价方式,采用这种评价方式的最典型的代表国家为美国。②以高校内部为主导的评价方式,采用这种评价方式的国家最典型的代表为英国。③以政府为主导的评价方式,采用这种方式最典型的国家为法国。三是从教育特色上分析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同国家的研究生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侧重各不相同。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国家,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非常多的科研机会,使学生投入到科研活动中,在毕业时,已经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在培养的过程中,把让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作为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这种培养方式希望达到的目标是在学生毕业后能够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从而指导其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具体研究。以德国为代表的国家,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以导师制为主要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导师为学生提供参加科研和作为助教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到知识。

1.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开始的时间较晚,但是从一开始,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就非常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国内学者对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研究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消除创新能力的障碍研究。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传统文化中具有保守、谦逊、礼让等特点,教育过程中也倾向于向学生传递这种思想,但这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适应,是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这些因素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打破高校的人事制度对教学的束缚作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3]。同时,还要对传统的教育环境和理念进行改革,使之适应现代的教学需求,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4-5]。

二是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起步较晚,可以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已有的经验,吸收各种教学方法和培养方式的长处,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创造力[6]。要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合理设置学科[7],及时进行教学质量评估,提高教师素质,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8]。

三是改革课程设置,提高创新能力。要开设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相关课程,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9]。通过课程设置的变化,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以教师灌输为主的课堂教学改变为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气氛活跃的教学方式[10]。对当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对导致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教师素质和创新观念,培养创新人才[11]。要建立合理的机制,对教师的选拔评价做出正确评估,从而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导师应有的作用[12]。

四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实践与探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因此只有将产学研结合起来,才能培养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离不开环境的有效激励[13-14]。通过设立研究生培训基金,鼓励研究生参加研究兴趣小组,采用灵活的注册学习方式等途径来达到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同时加强科研论文和实践环节创新[15-16]。

五是从学术活动角度探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学校培养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学校要积极营造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研究生创新潜力的激发与学科环境、人文环境、制度环境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系。在一个学科综合的环境中,学科之间会形成一种生态环境,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深厚而宽广的基础条件[17-18]。开展学术活动、构建具有时代性的高校学术交流平台、强化重点实验室建设并分析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的作用[19-22],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2 园艺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有更大的需求,有更迫切的愿望。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园艺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相关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园艺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园艺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近年来,随着黑龙江省园艺产业快速发展,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加。我们立足社会经济发展基本需求,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要求,提出以下培养方法。

2.1 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

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需要学校、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需要长期经营和积淀,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事情。关于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意义和组织方式,学校特出台了《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学术活动的规定》。该规定指出,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是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增强研究生学术思想交流、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调动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积极性,活跃学术氛围,促进学术创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必须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来有效提高学术氛围。

在园艺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我们以园艺学科为依托,采用举办专题讲座,聘请专家做学术报告、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等方式,开阔了研究生学术视野,学习先进理念和研究方法,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学校、学院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论坛。为开拓我校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加强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加强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并提高撰写科研论文的水平,研究生处特开设“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研究生学术论坛”。学校首期论坛由动物科技学院承办,主题为“健康与安全――人与动物共同的企盼”。动物科技学院倪洪波副教授、在读研究生臧琳分别做题为《主要共患病危害与公共卫生》《腺病毒介导HSP70对大鼠肝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学术报告。倪洪波老师的报告包括“什么是共患病与公共卫生”“共患病的危害”“几种重要的共患病”“共患病防控与公共卫生”等4个方面,使听众对这些疾病的基础知识和防控策略有了深入的了解;臧琳同学就有关氧化应激的研究进展、氧化应激与冷应激的关系等自己在研究生期间开展的部分研究工作进行介绍并开展交流。副校长于立河在首届论坛讲话中对研究生学术论坛的举办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论坛学术报告对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兴趣爱好、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学校学术氛围有重要意义,希望各学院与研究生处紧密配合,把研究生论坛长期、高效、高质量地开展下去,希望博士、硕士导师能够多来论坛作报告,与在校研究生交流学术,把研究生学术论坛办好。以此为契机,研究生处陆续邀请了秦智伟校长做了“黄瓜育种的理论与实践(1991―2013)”的学术报告;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业工程技术信息中心副主任王应宽博士做了“如果撰写和发表高质量的科技论文”的学术报告;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翁益群博士做了“Molecular Breeding in Cucumber-where are we now?”的学术报告;哈尔滨医科大学李霞教授做了“学科发展与培养研究生的体会”等学术报告。学院和园艺学科在学校相关精神指导下,也陆续邀请了中国农业大学韩成贵教授来学院做了题为“侵染我国瓜类和十字花科作物马铃薯卷叶病毒属病毒的研究”的学术报告,日本千叶大学作物栽培方面知名学者、E田昭弘教授做了题为“Improvement of crop yield in a changing climate”的学术报告,南京农业大学侯喜林教授做了题为“园艺学科发展趋势”的学术报告,东北农业大学向文胜教授做了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及申请书的撰写体会”等。通过学校、学院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学术报告活动,开阔了研究生的科研视角,培养和提高了研究生科研论文撰写水平,增加了学校和学院的学术氛围。

2.2 完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课程教学内容应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目标,明确任课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两大任务:一是正确引导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二是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侧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生授课教师在研究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特制定了《关于研究生任课教师的若干规定》。该规定包括3个方面内容:一是研究生课程的主讲教师一般应由学院从教学、科研经验较丰富的教授、副教授或具备相当职称的人员中聘任;二是研究生课程考试的命题都应以考核其独立思考和专研问题的能力为主,考试命题的难度和广度都要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三是任课教师应严格按照培养方案编写教学大纲,并严格按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和考试。任课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倡组织专题性的课堂研讨和利用现代化手段教学,并不断探索适应研究生的教学方法。积极编写适用于研究生的高质量、高水平的专著或参考教材。

研究生课堂教学应突出引导式、讨论式、参与式和案例教学的应用,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并有机会向其他同学学习,充分调动了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创新思想的激发。加大学科前沿知识在专业课中的分量,将前沿性的研究成果及时反映到教学中来。研究生在学习前沿学者思想的同时,可以尝试寻找新的创新点。

2.3 开展研究生科研实践训练

科研实践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教学和科研训练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使我校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切实有效地对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过程实施全过程管理,确保专业实践的质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特制定了《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工作管理暂行规定》。

加强研究生科研实践训练,提高其实践能力,主要通过以下渠道:一是引导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提供科研机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并不是纸上空谈,要有足够的科研实践锻炼。导师的科研项目可以吸纳研究生参与进来。研究生对科研项目的参与应该是深层次的,而不应该只是做些机械性的工作。因此,在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导师应鼓励研究生提出创新的想法,并就此展开研究。二是在导师引领下,鼓励研究生参加各项科技服务活动。由于园艺领域多位研究生导师均在大庆市各区、各县各镇挂职棚室指导专家或县、农业副镇长,经常到生产一线从事科技服务工作,鼓励研究生与导师一起深入生产一线,增强研究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丰富其专业知识,拓宽其专业领域,培养其创新能力。三是设立研究生科研创新专项基金,为研究生创新思想提供支撑。学校设立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计划》。该计划就是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而设立的。该项目在充分发挥研究生的创新优势和创新潜能、强化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2013级园艺领域专业硕士夏世龙同学就成功申请了校级研究生创新项目,不仅圆满完成项目内容,还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

2.4 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为更好地发挥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教书育人的作用,全面提高研究生素质,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特制定了《研究生指导教师职责和要求》。研究生录取进入学校后,导师对其个人成长和科研水平的影响很大,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对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教书和育人是研究生导师的两大职责。研究生导师应在学术道德、科研道德方面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养研究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勤奋扎实的工作作风和献身科技事业的精神。研究生导师应指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为国家、社会服务的思想,教育研究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严谨治学的学风和善于同他人合作的良好品质。同时,学校及学院应对研究生导师遴选工作严格把关,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导师终身制,对导师工作采取定期考核和定期聘任制度。同时,应采取激励措施引起导师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视。目前存在导师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不重视,甚至是对研究生培养不重视的现象。导师从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得不到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我们不能苛求导师一味地将自己的时间、精力无私奉献。导师在研究生培养,尤其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上的付出应受到与此相对应的激励。

2.5 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在研究生培养中,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制度尤其是激励机制来鼓励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激励措施包括创新科研项目的资助政策和研究生奖助体系的完善设立。一是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的设立和管理。我校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入实施我校“育人质量工程”,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特制定了《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用于研究生科研创新资助项目的申请和管理工作。科研创新项目是学校为支持在籍全日制研究生开展富有创新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重点支持应用研究而设立的研究项目。鼓励科研能力较强、学术水平较高的研究生参加科研创新活动。科研创新项目经费来源于学校拨款、社会资助等,可以提高研究生创新兴趣,提高其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开发其创作激情,加大其科研投入精力。二是全面推进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精神,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提高研究生生活待遇,激发研究生创新活力,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了《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实施方案》。在《农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实施细则》中,要求研究生必须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已有发表的学术论文、出版著作、鉴定或验收的科研成果、取得科技成果奖励、申请到科研课题、获得专利、参加学术交流和专业技能竞赛、有学术创新和文化创新等均设为国家奖学金评分标准之列,其中学业情况占20分、科研成果占45分、学术交流与技能竞赛占15分、社会实践及公益性活动占5分、综合表现则占15分。在《农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实施细则》中,充分体现公平与激励相结合的奖助体系,以改善研究生学习、科研和生活条件为目标,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最高目标。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园艺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内容也将随时发生变更,但改革和创新的核心内容永远不变,即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中心,通过采用灵活多样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园艺人才。

4 参考文献

[1] 李智.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2] 王玲,任启平. 我国硕士毕业生社会生存状态调查研究:对硕士教育的现实性反思[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

[3] 张应春,丁毅强,曾文曲.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若干因素及对策[J].高教探索,2000(2):63-65.

[4] 钱存阳.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与对策分析[J].高教探索,2002(1):52-53,87.

[5] 张优智,李治.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探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87-90.

[6] 赵群.浅析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4):70-74.

[7] 马燕.浅析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J].知识经济,2011(7):168.

[8] 王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江苏教育,2004(6):124-125,128.

[9] 温静,李恩,陈志权.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创新能力培养[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4):134-136.

[10] 杨春梅,席巧娟.课程与教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6):119-121.

[11] 戴绯,张世贤.导师具有创新观念,才能培养创新人才[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1,20(6):89-90.

[12] 朱小军,时章明,周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导师指导因素探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246-248.

[13] 姜友芬,吴宏翔,熊庆年,等.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导师因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5,3(6):51-54.

[14] 谭迎新,胡双启,曹雄,等.高校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10):87-89.

[15] 程仕平,张红.为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建设适宜环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0):1279-1280.

[16] 王兰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3(2):61-62.

[17] 陈洪根,薛静.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团队特性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7):26-27.

[18] 王得忠,胡荣.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因素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6):22-26.

[19] 辛英.学术活动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3,17(3):121-122.

[20] 杨立敏,安青菊,王亮.论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1):110-113.

园艺研究范文4

【关键词】园艺疗法;休闲农业;三圣乡

早在中国西汉时期名士枚乘的《七发》一文中就有记载:“游涉乎云林,周驰乎兰泽,弭节乎江浔”可以“陶阳气,荡春心”。明代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明确指出:“山林逸兴,可以延年。”除此,不少人也喜欢在自己在庭院种植花草树木来修身养性。这是园艺养生的雏形,但园艺疗法现普遍认为起源于美国,本杰明·瑞希(Benjamin Rush)在1798年第一次向世人提出花园工作有减轻患者症状的效果。将园艺疗法和休闲农业结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也将促进我国观光农业较快发展。

一、观光农业和园艺疗养的定义

(1)观光农业的定义。观光农业是把农业和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自然环境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休闲、体验、健身、科考、购物、度假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构成之一。它通过系统规划,将农业和旅游业“嫁接”,形成一种既有人文生态景观,又可提高农业和旅游业的附加值的现代产业模式。这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在一些发达国家首开先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在世界范围引起广泛高度关注,已在全球得到推广。(2)园艺疗法的定义。从广义上来讲园艺疗法是指植物(包括庭园、绿地等)及通过与植物相关的活动达到促进体力、身心、精神恢复的疗法,它是艺术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式。园艺疗法日渐受到社会高度关注,治疗对象也扩展到了亚健康人群。园艺疗法拥有强大的亲和力,安静、舒适、适于游客休息,是人们旅游的好去处。借助于休闲农业园或休闲农业观光园,利用园艺疗法手段,在旅游活动中促进旅游者的身心健康已经在发达国家广泛开展。

二、三圣乡农业观光园的概况

三圣乡位于成都市东南,距市区二环路5公里,通过规划设计,以“花”为媒介吸引游客,以“花”为主题拓展市场,以“花”为资源发展旅游,最终形成了花香农居、幸福梅林、东篱菊园、荷塘月色和江家菜地“五朵金花”。它整合了成都市城郊区域之间的农村旅游资源,而且将农村旅游与农业观光休闲、节庆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以农家乐、乡村酒店、国家农业旅游示范区等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发展业态。(1)自然概况。区内大部分为浅丘台地,地势起伏有致。海拔500米。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四季分明,年降水量约1500mm左右。土质系龙泉山脉酸性膨胀土,粮食产量不高,历来有栽种花木的传统。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评为“中国花木之乡”。(2)农业产业概况。目前的农业类型主要为花卉苗木生产、农业作物种植和农家乐,有现代农业观光园、生态农业体验园、园林游憩区、农业文化陈列馆等园区。(3)植被概况。目前三圣乡“五朵金花”典型农家乐植物群落中应用的植物共有乔木41种,灌木61种,草本夕4种,共计196种,分属73科145属。含5种及其以上的科有蔷薇科(17种)、菊科(16种)、禾本科(11种)、百合科(9种)、蝶形花科(8种)、木犀科(6种)等6科,占总科数的822%,6科共计植物种类67种,占植物种类总数的39.41%。单种科共43个科,占总科数的58.90%,占植物种类总数的25.29%。出现频率较高的乔木有黄葛树、天竺桂、桂花、批把、桃、杜英、樱桃、大叶樟、含笑等;灌木有山茶、小蜡、迎春、蜡梅、黄金间碧玉、蔷薇、苏铁、棕竹、杜鹃等;草本植物有繁缕、黄鹤菜、沿阶草、碎米莽、养菜、鼠鞠草、小白酒、吊兰、醉浆草等,乔木和灌木树种中多数为乡土树种或为引进驯化种,能够适应本地的气候条件,长势较好,是农家乐植物景观环境的基调树种,对农家乐植物景观的稳定、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草本植物多为本地自然分布种类,适应性强,抗逆性好,人工养护管理成本低。(4)大气环境概况。部分区域存在空气污染源,主要包括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农家乐产生的排放物和交通扬尘等,对空气清洁度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三圣乡大气中空气负离子含量低,不利于游客长期休闲度假。(5)五个主要景区概况。花乡农居位于红砂村,占地面积3000亩,核心区面积1673亩,是西南著名的花卉生产地和花卉交易集散地,国家AAA旅游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花乡农居以科技花卉产业为依托,属于农业产业园型景区。幸福梅林的梅花种植面积1500亩,规划面积3000亩。230个品种,22万株,为全国四大梅花种植基地之一,有两株树龄100余年的“梅花王”,属于真梅种系直枝梅类宫粉型。幸福梅林以全国四大梅花基地为依托,属于农业花木基地型景区。东篱菊园规划1700亩。目前,大田种植面积1000多亩,品种100余个,盆栽300万盆。东篱菊园以大田种植为景观依托,引入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文化内涵,但目前基本还属于观光休闲乡村旅游景区。荷塘月色现有荷花种植面积600余亩,规划面积1074亩。将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荷花基地。荷塘月色以大面积荷塘为景观依托,但着重引入音乐和绘画,属于乡村艺术体验型景区。江家菜地以蔬菜基地为依托,属于生态农业体验型景区。其特色是成立了江家菜地农业合作社。这是一种以“休闲、劳作、收获”为主要操作形式的新型产业模式,以认种土地、农民代种蔬菜的方式进行市场运作。

三、园艺疗法在三圣乡农业观光园中的具体应用研究

(1)保健植物的应用。蜡梅花开于寒月早春,花黄如蜡,清香四溢,为冬季观赏佳品,是我国特有的珍贵观赏花木。三圣乡以孤植、对植、丛植、群植腊梅的方式,将其配置于幸福梅林内,而其他区域亦将其种植于园林与建筑物的入口处两侧和厅前、亭周、窗前屋后、墙隅及草坪、水畔、路旁等处。幸福梅林精品园和美化博物馆等观光园将腊梅作为盆花桩景,独具特色。我国传统上喜欢配植南天竹,冬天时红果、黄花、绿叶交相辉映,可谓色、香、形三者相得益彰,更具中国园林的特色。(2)视觉类植物的应用。许多植物的花、果、枝、叶均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花色、叶色变化非常丰富,了解各种色彩的生理作用,正确使用颜色,可以消除疲劳,抑制烦躁,控制情绪,调整和改善人的肌体功能,起到治疗的作用。三圣乡内的色叶林带作为景区的辅助景观之一,主要由一些色叶林组成,如鸡爪槭、银杏、杨树、松柏等。一年四季,树叶颜色随季节变化形成的不同景观给游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和心境。(3)嗅觉类香花植物应用。花香四溢的园区环境能令游客驻足欣赏,产生轻松舒畅的感觉。不同芳香类植物可对嗅觉产生不同的刺激效果。根据花香植物的香味人体互相作用后强身防病的原理,三圣乡香花保健区种有大面积的腊梅、、荷花。绿地内间种桂花、栀子、玫瑰、玉兰等观赏价值与保健价值具有的香花植物。(4)味觉类植物应用。三圣乡内的农家乐利用原有的果树,如枇杷、樱桃、桃树等为游客提供四季迥异的景观,尤其在春夏两季各种果树的花与果交替成为园内主角,给游客带来清新的感受。(5)体验类植物应用。生在都市里的人们,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与大自然接触时间较少。而江家菜地的产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自助式栽种、培育、收获的农家环境,在进行播种、插秧、浇水、锄草等培育作业的时候,能够使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忘掉生活中的烦恼、忧愁或者病痛的折磨,这对调节身心健康是非常有意义的。

人们通过园艺活动能增强体质、消除挫折情绪、促进生活和心理健康,并能感知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和由此带来的欢乐。园艺疗法是符合新世纪人们生活需求的一种新方法和新技术领域,虽然面临的困难还很多,但是随着人们迫切的身心需要和对健康的重视,园艺疗法将会是人们逐渐选择和喜爱的一项新方法。这也是园艺疗法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原因。

参 考 文 献

[1]牛泽慧,徐峰.保健型园林的营造[J].园林规划与设计.2006(3)

[2]关宇,王先杰,王洪成.观光农业发展初探[J].北方园艺.2004(4)

[3]邵宇,田小莎,赵朋飞.园艺疗法在生态旅游中的营造[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1)

园艺研究范文5

关键词:工作过程 植物保护 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S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a)-0206-02

我国的职业教育是在中等(中专)教育的基础上,沿用传承大学本科教育模式逐渐发展起来,有沿袭普通本科教育的倾向,始终没有形成具有我国职业教育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与国外的职业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我们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课程和教学的工作职业指导性较弱,而曾经提出的有些在我国职业教育中有一定影响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实质上有进一步减弱职业教育与工作实际联系的趋势,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代表着世界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方向,比较成功地解决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难题。通过北京市高职院校师资培训项目的实施,系统地了解和初步地掌握有关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过程,现就我们对植物保护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研究进行小结,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以便与大家共同进行探讨交流。

1 通过培训对“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进行认识

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其特点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1]。目前,现代企业和社会已经进入到以过程为导向的综合化运作时代,除专业能力之外,劳动者在关键能力(核心能力)和个性特征方面的综合素质来重要。以培养这种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现代职业教育,必须针对“解决综合性实际问题”进行学习,这种综合性的学习往往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的内容,包括技术、社会甚至环境等与工作过程相关的方方面面。因此,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必须打破传统学科系统化的束缚,将学习、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而“工作过程导向”是应用性教育的基本特征。应用性教育不同于研究性教育,学习的目标是知识的应用而不是理论的积累。理论也有个层次问题:包括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我们关注的应是应用层面的原理,够用既可。我们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给学生提供哪些学习内容;二是学生按照什么顺序和方式来学习这些内容”。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解决“做什么(过程性知识);怎么做(经验性知识);怎样做更好(策略性知识)”。

学习领域(Lernfeld)是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是“以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的,通过目标、内容和基准学时要求描述的课题单元” [2]。因此,学习领域课程计划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职业描述,二是职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三是时间安排。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将分为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即职业工作分析和教学分析,学习领域课程是由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为行动领域后再进行转换配置的结果,因此课程开发首先要进行职业工作分析,即以企业技术人员为主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分析;教学分析是第二层面,以教师为主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论分析与加工,设计课程内容。

高职教育的课程应使学生能够获得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程序性知识、职业技能和相关的职业体验,以促进职业能力的形成为目的。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能让学生获得综合的职业能力,并保证这些与职业相关的经验、知识和技能在结构上的系统化。职业教育在学习中,必须将“工作过程的学习”和“课堂上的学习”整合为一个整体。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以工作范围为课程内容的组织边界、以工作过程为课程内容的组织逻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课程目标、以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为课程的实施原则。这是一种以“三个一致”为特征的课程组织模式,即: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充分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征,既在实践中学习,学习中实践,也可以叫学中做,做中学。

2 园艺植物保护典型工作任务的制定

典型职业工作任务,简称为典型工作任务,描述的是一项具体的专门工作,它是根据一个职业中可以传授的工作关系和典型的工作任务来确定的,具有该职业的典型意义,同时具有促进该职业领域的职业能力发展的潜力。典型工作任务是描述一项完整的工作行动,包括计划、实施和评估整个行动过程,它反映了职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该任务在整个职业中的意义、功能和作用。典型工作任务通常包括6个要素: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手段、工作组织、工作产品和工作环境,这六个要素也可以看做是典型工作任务的6个属性。

我们通过采用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分析法,结合实践专家访谈会,对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植物保护课程进行了整合,将基础理论这部份内容的课程确定为“常见园艺植物害虫的识别”等14个典型工作任务,然后再将每个典型工作任务分解为“昆虫的识别”等56个典型子任务,由此而确定出了园艺植物保护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和典型子任务之间是属和种的关系,详见表1。

3 园艺植物保护课程的开发

对制定出的园艺植物保护14个典型工作任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教学为典型表现形式,结合情景教学和行动导向教学进行课程开发制作成任务作业单,每个工作任务作业单包括:(1)任务提出;(2)任务要求;(3)任务实施又包括①学前思考,②工具准备,③工作流程,④具体操作;(4)评价反馈;(5)学习拓展等5个方面。完成了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园艺植物保护基础理论课程的开发。

4 体会与建议

(1)园艺植物保护基础理论课程安排的学时数为118学时计划用2个学期,也就正好在“园艺植物生长周期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第一个循环内完成,学生经过学习和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基本上能够达到园艺植物保护岗位初级技能和相关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

(2)加强与兄弟院校的联系与沟通,对相同专业在课程体系的开发与课程设置上形成共识,开发出具有中国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以及相配套的教材、课件等教学包。

(致谢:非常感谢赵志群博士,庄榕霞博士给我们进行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理知识的培训)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编.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园艺研究范文6

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不同年级的设施园艺同学,主要从大学生设施园艺创业实践教育的对象信息和教育方法等方面设置多个测度项,以主观封闭式和半封闭式测度项为主,采用立克氏刻度和语义对比刻度计分[9]。

问卷调查采用随机取样,发出600 份问卷,收回579 份有效问卷。每个测度项的立克氏刻度对应设置5、4、3、2和1共5 个测度值,取平均值作为该测度项的测度值。立克氏刻度测度项的测度值与分值3作为对照进行分析。主观封闭式测度项进行百分比分析。其他半封闭式的测度项采用频度计算的方法进行分析[9]。

结果与分析

对于579 份有效问卷,有91.48%(528 份)的大学生认为需要进行设施园艺创业实践教育,只有8.52%(51 份)的大学生认为不需要设施园艺创业实践教育。针对这528 份问卷从学生基本信息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学生基本信息

认为需要进行设施园艺创业教育的问卷中,男女比例相仿,分别占52.84%和47.16%,可见创业实践教育的对象不存在性别差异。然而女生在大学二年级(占21.59%)、男生在大学三年级(占26.70%)对设施园艺创业实践教育更感兴趣,说明女生比男生更早的考虑到设施园艺创业实践教育。

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