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范文1

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其目的在于研究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以及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应如何对待国际贸易。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标志着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建立。其后,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与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四个阶段。这四种理论在当时可以解释这样那样的国际贸易问题,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变化,这些贸易理论也逐渐受到新的贸易理论的挑战。本文主要分析了这四种理论的内容、结论、优势以及局限性,以期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关键词】

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源于批判重商主义,经过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李斯特以及当代的克鲁格曼,杨小凯等人的逐步完善已经建立相对完备的经济学体系,并不断应用于实际。把握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进程及演进规律无疑对制定正确的贸易政策从而促进各国和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古典贸易理论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为古典经济学的建立打下了理论基础。斯密认为人的本性在于追求自身利益,对利益的追逐产生物品交换的需要,进而产生劳动的分工,分工使每一种物品的生产都趋向专业化从而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国家经济的增长。根据绝对优势理论,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应该生产自身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在国际市场行进行贸易以获得比自身生产更多的利益。绝对优势学说的创立有三个方面的主要意义。第一,它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即各国不同的自然禀赋和生产条件使各国对同种商品的生产具有不同的绝对成本,人类追求自身利益的本性驱使国家间贸易的产生;第二,它指明国际贸易能给参与到其中的国家带来比自给自足更大的利益;第三,它指出了自由贸易的必要性,既然一国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取得更多的利益,那么就应该最大程度的开展国际贸易,即进行自由的国际贸易。由此可见,比较优势学说更能解释普遍的经济现象。因为比较优势学说表明,不仅拥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比自身生产更多的利益,不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也可以,为现实中的此类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既然国家贸易能为所有的国家带来更多的利益,那么国际贸易就应该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进行。这样,比较优势学说就从理论说明了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当然,任何理论都有其进步性和局限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不足之处。一是比较优势只对国家间贸易的分析是静态的,它只能总结某一时点上国家间贸易的优势所在,无法分析比较优势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可能会产生的变化。二是比较优势理论只以生产商品所需劳动时间为依据,忽视了各国的自然禀赋和技术条件等可能会影响到比较优势的其他因素。三是比较优势没有说明国际贸易中利益的分配问题,即贸易双方以什么样的比例分配贸易利益。

二、新古典贸易理论

1993年,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出版了《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俄林在书中的分析选用了新的理论基础,即他选用了自然要素禀赋而非生产商品的时间,从新的出发点分析了国际产生的原因。生产要他在生产要素自然禀赋论中各个国家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占有情况不尽相同,而且各种商品的生产所需要各种要素的比例也不一样,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可以通过生产以本国具有的相对丰富的资源为要素的商品并在国际市场上出售以获取贸易利益。原因在于,以相对丰富的资源为生产要素必然使得该国这种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低于这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所生产的这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从而利用价格优势获取比国内市场的贸易中更多的利益。显然,赫克歇尔俄林提出的模型在比较优势学说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俄林模型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解释了比较优势理论中相对优势产生的原因,即在于各个国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状况的不同。两地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不同导致商品的生产成本不同,产生市场上商品价格的差异,为贸易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二是俄林不仅对某种商品的生产和贸易作出分析,而且从资本、技术等要素出发在宏观层面上说明一个国家的贸易优势和劣势所在。第三,俄林模型解释了国际贸易可能会给一国经济和国民收入带来的影响。由于一国在国际市场上出售使用丰裕生产要素的资源并获得高于国内市场的利益,必然使得该种要素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升。反之,需要使用本国相对缺少的资源生产的商品可以从国际市场获得,从而使该类商品生产要素的需求减少,近而使该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和消费者均会从此类贸易中获得更多利益。

三、新贸易理论

20世纪70年代后期,对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发展迅速,克鲁格曼、迪克西特、诺曼、赫尔普曼等经济学家不断尝试把新的理论应用到新古典贸易理论中来解释现代国际贸易现象,逐渐形成新贸易理论。其中,对新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的《报酬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奠定了新贸易理论发展的基础,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至今不衰。与俄林选择自然资源禀赋为研究的出发点不同,克鲁格曼改变了对国际贸易理论分析的基础,他假定厂商的生产是规模报仇递增的,并以此为依据得出使市场实现均衡的两个条件。首先,根据微观经济理论,厂商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润需要选择在边际利润为零的点上进行生产,在该点上厂商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边际利润为零。其次,厂商可自由进入或推出一个行业的生产,通过经济学的分析可知,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价格等于平均成本时,进入生产的厂商数量等于退出生产的厂商数量,即生产规模实现均衡。新贸易理论通过解决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瓶颈而把贸易理论的发展推向前进。新贸易理论相比新古典贸易理论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现实适用性的提高,它能够揭示经济中更普遍的现象,并对新古典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难题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即为什么国际贸易的大部分没有发生在要素禀赋相差极大的国家之间。在新贸易理论中,由于商品的多样性及其随经济、科技、市场需求等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而处于变动之中,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生产所有种类的商品,所以国际间的贸易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至于在生产商品的分工中哪个国家生产哪些商品则由资源占有状况和生产条件等因素确定。新贸易理论当然也是不尽完善的,它的缺陷主要在于对厂商的要求过于严格,严格假设所有的厂商完全相同,忽略了各个厂商之间所存在的领导者才能、资本及技术条件的差异,无法解释行业中厂商数量及规模的变动,或者一些企业在竞争中步步为营,规模和收益不断提高,成为行业中的主导者,而另一些厂商却在竞争中被淘汰,退出竞争。对前人无法解释的难题做出解答是新的理论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新贸易理论虽然解释了新古典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里昂惕夫之谜及相关难题,它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某些方面与现实不相吻合。针对这一问题,新贸易理提出了贸易障碍这一概念试图对此做出解释,但是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变量或参数在模型中做具体的分析,因此这一问题至此并没有得出系统合理的解释每一个理论的局限之处都会成为新理论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基于对这一难题的解释,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得到了拓展。

四、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新兴古典经济学家的主要创立者是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关键假设是经济中的每个个体都即使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由于每个个人、厂商或者国家都不能囊括所有商品的生产,因此生产者之间存在分工,为贸易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当分工产生的专业化经济大于进行贸易所需花费的交易成本时,贸易产生。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系统地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原因,该论证在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中同样适用。由于该理论对分工的论证主要基于内生优势,因此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也被成为内生优势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认为,分工是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当分工经济大于交易费用时为贸易的产生提供了充分条件。即使所有的人都完全相同,不存在任何差异,也会在后天的分工选择中形成各异的内生比较优势,分工促使贸易的产生,贸易的成本形成交易费用,当交易成本大于分工经济的时候贸易产生的条件消失,各国又会发展封闭式经济,取消国际贸易。所以分工与专业化经济大于交易成本是贸易产生的必须条件,二者缺一不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易效率在不断提高,交易所需的成本不断下降,分工经济的优势更加突出,又会返而促进商品生产的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市场经济越活跃,商品种类越多,消费者对多样化商品的需求就会在更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从而使福利水平提高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杨小凯教授对古典贸易理论的深层次完善和补充。他从国际贸易的基本问题即贸易的产生出发,对贸易的起源进行了追本溯源的分析,并对在此基础发生的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及各个层次经济体的运行做详尽的阐述,使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更加完整。同时在围观和宏观层面上对贸易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理论总结。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以内生比较优势为依托,与古典贸易理论的外生比较优势形成对比,但又以之为基础。相比静态的古典贸易理论分析,新兴古典贸易理以专业化经济为基础对贸易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产品和市场的相关问题做了动态分析。世界经济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而静态分析却只能描述在某一时点上经济的状态。因此,为了使理论更加接近现实,需要对经济的动态运行进行分析,内生优势的变化就是动态分析的主要因素。动态分析使理论更加接近现实,增加了对现实的适用性和解释能力。其次,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现实化的理论,它以专业化经济和交易成本为衡量标准现实经济的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管理者对贸易选择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指导,以在分工经济和交易成本的矛盾之中找到平衡点,使经济的运行更加稳定和高效。而且说明了国际贸易中经济分工的均衡状态,为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再次,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对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产生原因做了统一分析。认为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起源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当分工产生的专业化经济大于交易成本时,贸易就符合人类最大限度追求自身利益的本性,因此自然产生。它突破了新贸易理论的局限,即虽然说明国际贸易的益处,却无法论证为什么国际贸易要由国内贸易发展而来,而不是在贸易产生的时候就被所有的国家所承认并采取。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对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起源的统一是该理论对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最大贡献,不仅使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更加完整,也把经济运行的本质在更深层次上揭示出来,提高了理论对现实经济的认知和解释深度,因此也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性指导意义。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两点。首先,它无法指明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应依据什么原则选择出口和进口商品。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出口一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者进口存在比较劣势的产品举均能获得比自己生产更多的利益。因此可以根据生产商品的比较成本的高低来确定要出口或进口哪些商品。新古典贸易理论中,对贸易模式问题也给出了明确说明,一国应出口较多使用其丰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较多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通过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获得更多利益。在新兴国际国际贸易理论中,克鲁格曼指出,商品生产的专业化生产所带来的利益是国内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无法对具体应选择哪些产品用于出口或哪些产品需要进口做出具体说明。只能说明一国应出口本国的专业化经济较强,交易成本相对较低从而可以带来更多交易利益的商品,同时需要进口那些本国的专业化经济较弱,通过国际贸易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获得的商品。至此,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三大基本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第二个缺陷在于其对现实经济解释力的欠缺。该理论追求形式上的全面性,而无法顾及对经济运行细节的说明,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使一个宏观的框架,而不致力于对细微现象的解释。为了构建严密的逻辑框架,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提出了严格的假设条件。而且该理论中所涉及的数据无法从现有资料中获取,从而无法对其进行检验或运用这一理论对现实状况进行预测。此外,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更适用于解释长期中的经济现象,而对短期经济现象缺乏解释力,所以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在现实中的适用之处极其有限,它在理论上对以往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对以后贸易理论的启示方面所起的作用远大于它对现实世界经济运行的解释和对经济发展的预示。即理论意义大于其现实意义。

作者:于彩凤 单位:贵州大学

参考文献

[1]赵梅.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其启示[J].红河学院学报,2005,12.

[2]郭波,吴平,穆鹏.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演进规律[J].大连大学学报,2011,2.

[3]庞丹丹.浅谈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J].北方经贸,2014,2.

[4]王秋玲.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经济,2009,5.

[5]雷辉.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J].改革与战略,2006,1.

[6]王建福.论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J].经济师,2005,9.

[7]陈钧浩.全球化经济的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方向[J].世界经济研究,2013,11

[8]陈晓文.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思路及新趋向[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12.

[9]周梅妮.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简述[J].甘肃农业,2005,6.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范文2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发展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思路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 世纪的英国,完成于20 世纪30 年代。以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为代表,这些理论为古典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如果其中一个国家对一种商品具有绝对的成本优势,而另一个国家对另外一种产品拥有绝对的成本优势,则这两个国家可以利用本国的优势,分别开展这两种产品的生产,并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这两种商品的交换,满足各自的需求,并都能在国际分工中获得收益。绝对优势理论要求从事某种商品生产的国家对此商品生产具有绝对优势,否则不能从事此项商品的生产,也就不能在国际分工中获得收益,而很多国家并不具备这一绝对优势。李嘉图将绝对优势理论进一步完善,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且这些国家生产商品也不一定非要具备绝对优势,这些国家应该集中力量生产那些相对利益较大或相对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交换,满足自身的需要,并能在国际分工中获得收益。这就是著名的比较优势理论,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优取重,两劣取轻”。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是对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完善,共同构成了古典贸易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商品的生产是建立在劳动的基础上,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生要素,而且假定其他生产要素的成本是固定不变的。

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是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使各国生产商品时投入的成本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商品的价格差异,进而各国进行商品交换,产生了国际贸易。要素禀赋理论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曾经在很长时期内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理论。

二、新现象对国际贸易理论的挑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中国家的出现以及国际分工的纵深发展,国际贸易进入了空前发展的趋势。但是战后的贸易模式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并不相符合。这与经典贸易模型所预测的结果并不一致。美籍学者瓦西里·里昂惕夫对模型进行验证后,发现美国的贸易与H-O理论不符合,这一结果的产生推动了战后一系列贸易理论的诞生。战后的贸易新现象也得以诠释。战后的贸易理论也在不断解释新现象和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当代国际贸易中出现了下列新现象,对贸易理论构成了挑战。

1.发达国家间“水平贸易”的发展

遵循传统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理论,国际贸易应该以垂直贸易为主,并且应该在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开展国际贸易。但是,战后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占据核心地位。而且,这种地位始终保持不变,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这一贸易现象。

2.制造业的内部贸易形成与发展

具备规模经济特征的制造业,在战后其内部的国际分工变得愈加精细化。而且出现了发达国家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因此,其内部贸易的发展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因此,传统的基于规模报酬不变的贸易理论面对这同一产业内部贸易的增长也束手无策。

3.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增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已经逐渐从垂直分工的层面转向水平分工的方向。甚至出现了网络分工的新形势。制造业的发展逐渐具备产业链细分的特征,在跨国公司的主导地位影响下,制造业国际转移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公司内部的贸易开展迅速上升。而这一增长对于传统贸易理论来讲也是具有一定的挑战,其宏观研究的传统理论难以解释这一内部贸易增长的现象。

4.区域集团内部贸易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源于20世纪50年代与70年代之间,形成了第一次发展的浪潮。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再次掀起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几乎一半以上的全球贸易都产生在各个区域集团的内部。因此,面对这一区域范围内部贸易量的提升,仅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无法诠释其原因。

三、国际贸易新现象的诠释

针对上述的国际贸易新现象提出的挑战,基辛、凯南、格鲁伯、费农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开始展开深入地研究,进而提出了新要素贸易理论,将原有的生产要素定义范围加以扩大,人力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加入考虑的范畴内,并且充分分析资本和劳动以外要素的功能,从而构建各自的假说条件,进而形成相应的理论。其中,林德首次从需求方面探讨贸易的原因,得出了偏好相似理论。并且提出影响需求结构的首要原因就是收入水平。这些理论对发达国家的水平贸易做出了详细的诠释。此外保罗·克鲁格曼传统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不变的假设,进而提出了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的观点,很好地解释了国际贸易大量发生在同类产业内部的现象。他的研究结果成功地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而进入到20世纪90年,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再次出现促进了跨国公司内贸易理论以及产品内贸易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才国伟,舒元.我国对外贸易与世界技术扩散[J].国际贸易问题,2009(11).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范文3

[关键词]新兴古典经济学,超边际分析,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新兴古典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杨小凯等人创立的新的经济学流派。新兴古典经济学放弃了新古典经济学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两分的假设,引入了专业化经济和交易费用作为核心概念,运用超边际分析的方法,将古典经济学中最有价值的分工思想形式化,并在新的框架中,将现代经济理论进行重新组织,对各种微观和宏观经济现象做出解释。该学派认为,各种经济现象都是劳动分工的内生演进引起的,贸易作为劳动分工的一个侧面,也可以从分工角度进行解释。新兴古典经济学在新的框架下,对传统的贸易理论进行重新思考,并以新框架为依托,对贸易理论的基本问题给出新的解释,创立了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一、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对贸易理论的历史考察

新兴古典经济学派对贸易理论的创新正是始于对贸易理论发展主流评价的重新思考,其中包括对贸易理论的源头和发展线路的考察。

1.重新定位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原理的相互关系

传统观点认为,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说明,只有当两国之间在同种商品生产上存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从而仅当绝对优势存在时,两国才有贸易的可能。而李嘉图的理论则将这种条件放宽,认为不必有绝对优势,而只要两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生产率的差异,即只要存在比较优势时就有贸易的基础。也就是说,在斯密认为没有贸易可能的条件下,李嘉图证明了存在贸易的基础,因此认定是后者包含了前者,前者是后者的特殊情况。

新兴古典经济学不同意这种主流观点,认为二者不只是比较方法的差别及由此导致的适用范围大小的不同,而是具有本质上的区别。按照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观点,斯密的理论认为,是分工带来的生产率差异内生出的绝对优势形成了贸易的基础,而李嘉图则认为是先天存在的差异即外生比较优势导致了贸易的产生。绝对优势是一种后天创造的内生优势而比较优势是天然存在的外生优势。这种本质的差别使得贸易理论应该重新思考二者的关系,以确定哪个是特例,哪个是更为一般的情况。一方面,即使按照传统的对“一般情况”和“特例”的评价标准,从适用范围上进行对比,李嘉图理论中贸易的产生要求两国之间天然地存在着差别,即一国在某种商品上存在比较优势,而斯密的理论中则不要求这一条件,即使两国没有事前天然的差别,只要存在专业化报酬递增,通过分工和专业化仍然可以创造出优势,即创造出贸易的基础。这样看来,在李嘉图认为没有贸易可能的情况下,斯密认为可以有。因此也可以说,斯密理论比李嘉图理论的适用范围更广;另一方面,斯密认为,“人们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并不像我们所感觉的那么大”[1],新兴古典经济学也认为,即使个人之间天生存在着生产率的差异,这种差异也远不如个人之间由于后天的分工演进而产生的生产率的差异来的重要。因此内生比较优势应是较李嘉图理论中的外生比较优势更为重要的贸易产生的原因,斯密的绝对优势是较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更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

2.重新归纳贸易理论的发展线路

基于对斯密绝对优势理论和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重新定位,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贸易理论的发展分为内生优势和外生优势两条线路,其源头一是起源于斯密,一是起源于李嘉图。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奠定了外生比较优势的基础及其在贸易理论中的核心地位。此后的贸易理论中,新古典贸易理论沿袭了李嘉图外生差别的思路,将李嘉图理论中的比较成本的差异引入到生产要素层面,把贸易的成因归结为先天存在的自然禀赋的差异。无论是李嘉图的技术比较优势还是以后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的自然禀赋比较优势,都是以两国之间有先天存在的生产条件的差别为基础的。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产生并占据贸易理论的核心地位之后,斯密的内生优势理论一直被主流的贸易理论所忽视。在新古典贸易理论创立的过程中,俄林曾经注意到了促成内生优势的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意义但也只是将规模经济所导致的贸易作为要素禀赋差异贸易的一种补充而未作重点考察。20世纪70年代,林德贸易模式[2]和产业内贸易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对贸易理论的新思考,发展出了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修正了传统理论关于市场结构的假定,考察了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提出了独立于先天因素的规模经济思想,将贸易的原因归为后天分工和专业化的结果。贸易扩大了市场规模,规模经济成为贸易利益的来源。这种贸易动因和利益来源内生化的思想是对斯密内生优势理论的继承和回归,因此可以列在内生优势的发展线路之内。

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与斯密的绝对优势之间的区别比我们一直认为的那样大得多。内生比较优势的概念与经济组织问题联系紧密,而外生比较优势概念只与资源配置问题相关。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本质上代表着经济学的不同发展思路。在贸易理论研究中,忽略斯密的分工和内生优势思想,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置于贸易理论的核心是经济研究的重心从经济组织问题转向资源配置问题的一个重要表现。新兴古典经济学正是以新框架为依托,在对贸易理论的发展历史重新考察和深入研究之后,将斯密的分工和内生优势的思想形式化并且放在核心位置,对贸易问题给出新的解释,将经济研究的重心重新从资源配置问题转向经济组织问题。

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

新兴古典经济学弥补了新古典经济学框架的重要缺陷,从每个个体既是消费者同时又是生产者的现实出发分析个体的决策过程及其结果。基于个体是消费---生产者的新框架更适合国家层次上对单个国家的分析,新兴古典经济学把对个体之间分工和贸易的分析用于分析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用分工经济和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及其折衷解决的个体专业化决策思路重新考察了国际贸易理论,用分工演进模型对贸易理论的基本问题给出了新的解释,构成了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1.贸易的原因。在新兴古典经济学中,贸易是个体专业化决策和社会分工所带来的直接结果,贸易的原因是分工和专业化引发和强化的内生优势。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模型假定每个人的人生相同,不存在先天差别,在社会分工中各人后天选择了不同的专业才产生了同种产品的生产率的差别和某一方面的优势,从而形成了贸易的基础。而且,这种优势与社会分工水平互相促进。分工和专业化带来了各人之间在某种产品上的生产率的差别,形成生产成本的优势,而这种差别和优势又会进一步促进和强化分工,从而进一步强化差别和优势。可见,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中的贸易优势是后天获得并且具有自我强化的性质,是一种内生优势。但仅有生产方面的内生优势并不是开展贸易的充分条件,还要同时考虑其相对面——交易效率的高低。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认为,贸易的开展取决于一种综合优势,既要考虑生产上的内生优势或劣势,也要考虑交易效率优势或劣势,要取决于二者的相对关系,即内生的生产率和交易效率的综合比较优势。

2.贸易的结果。在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中,分工和贸易同时产生,贸易是专业化生产和多样化消费这一矛盾的解决方式,贸易的结果本质上是分工的结果。分工使个体的自给率降低,每个人生产的产品种类数更少而相互交换的产品种类更多,产品生产的集中程度和个体的贸易依存度提高。贸易品种类的增加意味着市场种类的增加和社会商业化程度的提高,每个人对他人的依赖程度加强。随着分工的深化,个体的生产结构差别越来越大,经济结构则由自给自足时的单一结构趋于多样化。经济由自给自足时的互不往来到局部分工时的市场分割最后发展到完全分工时的市场一体化,市场从无到有,一体化程度逐步提高。所以,分工和贸易的直接结果是提高了个体的贸易依存度、产品生产的集中程度、社会的商业化程度、经济结构的多样化程度和市场的一体化程度。而且,分工减少了每个人必须的学习时间和费用,提高了专业化水平,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使得人力可以用于新的专业产品的生产。在高水平的分工模式中,不同的人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不同的产品而增加不同的专业种类数,因此分工和贸易还促进了产品种类的增加。

3.国内贸易向国际贸易的发展。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最重要的特点在于该理论能够揭示国内贸易为何和如何发展到国际贸易。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这一解释力源于该理论依托的经济学框架。新兴古典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的不同就在于其前提中摒弃了新古典经济学生产者和消费者两分的假设,从消费-生产者个体开始分析,认为一切经济现象都可以用个体权衡专业化经济和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决策进行统一的解释。国内贸易的产生是二者作用的结果,而同样的原因也可以解释国内贸易向国际贸易的延伸。每个消费者同时是生产者,当交易效率很低时,人们自给自足,没有交换和贸易产生。随着交易效率的提高,首先出现一些地方性市场,但尚不需要统一的国内市场。随着交易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各分割的地方性市场逐渐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同样的理由,当交易效率提高,分工进一步深化到可以突破国内市场规模的限制时,国际贸易就产生了。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消费---生产者的假设非常贴切,因此将个体决策过程应用到分析国家的经济行为也同样有解释力。只要国家之间分工的好处超过了国际贸易带来的交易费用,各国就会选择专业化生产并与他国交换,贸易也就由国内贸易发展到了国际贸易阶段。国际贸易之所以在国内贸易之后产生,原因就在于国际贸易较国内贸易有额外的交易费用。

4.贸易政策内生化。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不但解决了传统贸易理论的基本问题,同时将贸易政策的选择在模型中内生化。新兴古典经济学把交易成本和内生比较优势概念引入李嘉图模型[3],证明政府的贸易政策体制、分工的均衡网络规模与整个经济的生产力是相互依赖的,均衡的贸易政策和国际分工水平密切相关。分工演进模型表明,随着交易效率的改进,经济结构的一般均衡会不连续地从自给自足跳到部分劳动分工继而跳到完全分工。在部分劳动分工的情形下,交易效率较低的国家分工水平比交易效率高的国家要低,在参与国际分工后,国际贸易中的贸易条件更有利于分工水平更高的国家,这些国家更倾向于采取单边自由贸易政策。而分工水平落后国从贸易中获利甚微,因此,落后国试图通过关税手段来改变贸易品的相对价格以获得较多的贸易好处。随着交易效率的进一步改进,一般均衡会从低水平的分工状态非连续地跳到高水平的分工状态。这时贸易品的相对价格不再由任一国的国内生产条件决定,而由两国的生产条件和消费偏好共同决定。每个国家都可以通过关税手段来争取更多的分工利益,由此可能引发关税战从而使分工的好处全部消耗。在这种情况下,两国都有意愿参加纳什关税谈判,谈判的结果是双边自由贸易。这一分析一方面解释了单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贸易政策的选择问题(即从单方保护转向双边关税谈判到最终参与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的转变),而且能够解释世界范围内在经济发展过渡期贸易政策的二元结构问题(即发达国家追求单方自由贸易,而发展中国家追求单方贸易保护),也揭示了在经济发展的成熟期通过多边关税谈判形成多边自由贸易的局面。基于上面的分析,在政策主张上,新兴古典经济学派认为,一国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通过分工的自发演进来确定贸易模式。政府应该致力于通过谈判实现多边自由贸易,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降低交易费用,以促进劳动分工的扩张和深化,带来更大的生产率收益。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看,“新兴古典超边际分析甚至比边际分析更支持自由贸易政策。”[4]

5.贸易与经济发展问题。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也是传统贸易理论中经常涉猎的问题。与传统结论不同的是,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中,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是遵循互为条件、相互作用的机制,而是作为分工的不同侧面相伴而生,二者都是分工产生和深化的结果。分工引起了贸易,同时也是分工带来的生产率的增加促进了经济发展。内生比较优势随着分工的演进会带来一国贸易结构和格局的动态变化,并且带来经济持续增长的可能性。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新的研究成果还考察了一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开展国际贸易对一国国内和国家之间二元经济结构和收入分配的影响。[5]

三、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的比较

1.与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比较。新兴古典经济学是对斯密分工思想的形式化,斯密的思想是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渊源。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对斯密理论的继承体现在:第一,贸易理论是分工理论的一个侧面。斯密在《国富论》中的核心思想是分工,以分工来解释国民财富的源泉。交换和贸易是分工的共生物,交换和贸易促进分工,而分工的利益是交换和贸易利益的源泉。斯密并没有专门独立的贸易理论,他的绝对成本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分工和国际分工学说基础之上的。[6]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同样是分工和专业化,贸易作为分工的一个侧面来体现,贸易理论是分工理论的一个方面。斯密的分工理论认为,分工受制于市场范围,运输费用是交易费用的一种具体形式。斯密强调决定市场范围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政府政策两个因素。新兴古典经济学遵循了这个传统,使用了交易费用这一现代概念,揭示了市场的范围怎样被经济人之间的交易成本所影响,交易费用的存在限制了分工和专业化的程度,并用交易费用和专业化经济的两难冲突解释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发扬了杨格的思想,用严密的数学模型阐述了分工和市场范围的相互依赖关系,并用知识的积累解释了分工的自发演进。第二,国内交换与国际贸易具有统一基础。在斯密的理论中,无论是国内交换还是国际贸易,直接动因都是交换比自己生产成本更低,也就是为了获得分工和专业化的好处。同样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用个人对专业化经济和交易费用的权衡决策解释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产生,并且揭示了国内贸易发展到国际贸易的动态过程。第三,内生优势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和斯密绝对优势理论都描述了生而相同的个人之间通过选择专业化而形成生产率的差别,内生出了个体的优势,并且专业化不断强化这种优势。这两种理论都认为,不是生产力的差别导致分工,而是分工带来了生产力的差别,因此二者都是内生优势理论。

2.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比较。在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模型中,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其边际生产率和平均生产率都是不变常数,既没有新古典边际分析中假定的单一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也没有新兴古典经济学中考察的分工导致的规模报酬递增。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之间的分水岭。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是一种外生静态优势,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核心是内生动态优势。李嘉图理论中贸易的基础是国家间天然存在的生产率或技术差异,这种差别不依赖于个体配置劳动资源的决策。存在这种外生优势就存在获利的条件。在没有交易费用的前提下,贸易的展开是必然的。李嘉图模型将天然的生产率的差异作为分工的前提条件,重点在于揭示贸易的结构和贸易的结果,而没有分析也无需分析一国是否开展贸易的决策。这种外生静态优势的缺陷在于容易导致贸易结构的静态化,形成比较利益陷阱,而且理论认为各国会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这与现实状况也有较大的出入。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中贸易的基础是一种内生的动态优势,理论不但分析了生产率的差异是贸易的基础,而且用分工和专业化解释了生产率差异产生的原因,分工的演进能够不断创造和增进生产率差异,形成动态优势,克服了李嘉图理论的缺陷。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用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对李嘉图模型进行了重新分析。对于李嘉图模型而言,当存在外生技术差异时,外生技术比较优势可以带来分工经济,是否利用比较优势所带来的分工的好处,要同时考虑交易效率的高低,这种分工经济与贸易带来的交易费用是一对两难冲突,二者折衷的一般均衡结果决定一国是否开展贸易。由此可见,相比较而言,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较李嘉图的贸易理论具有更强的解释力。但在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史上,李嘉图比较优势原理的价值和意义不容低估。李嘉图理论中最具启发意义的是比较的方法。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沿用了比较优势的概念。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中,贸易的基础即分工带来的内生优势未必一定是绝对优势,也可以是内生比较优势。而且,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还借此创造了交易效率比较优势的概念。

3.与新古典贸易理论的比较。新古典贸易理论是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建立的标准的贸易理论形式。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兴古典经济学两种框架的不同特点决定了贸易理论在经济学中的不同地位。新古典贸易理论是从新古典经济学的概念和前提出发,利用新古典的边际分析、均衡分析方法考察国际贸易问题,是新古典经济学基本框架外的一个理论分支。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则是该学派理论框架中的基本问题,即分工问题的一个侧面。就贸易理论的内容而言,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的思想渊源不同,二者分别沿袭两条不同的贸易理论的发展线路,两种理论对贸易基础的认识不同,前面关于斯密理论和李嘉图理论的区别也适用于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2001年,杨小凯、张永生曾撰文批评新古典贸易理论的逻辑矛盾和缺陷,并指出,新古典贸易理论中产品要素密集度在两国相同并且保持不变的假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中都是容易被的。[7]“用传统的资本密集或劳动密集这类概念来解释贸易的原因和结构等问题就缺乏实用性,这种概念也变得没有意义了。”而这些问题完全可以用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中的专业化经济和交易费用的对比来解释。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可以将新古典贸易理论含于解释框架之内。

4.与新贸易理论的比较。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相比,二者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区别。相同之处在于两种贸易理论模型都是内生优势模型。这两种贸易理论的前提都是个体或国家的先天条件完全相同。二者都假定不存在先天优势而专于分析后天优势。而且,在创造内生比较优势的同时伴随着生产率的提高、贸易依存度的增加和经济增长。尽管都是斯密内生理论的继承,但两种理论依托于不同框架,这就决定了二者仍然存在区别。第一,虽然都是后天获得的比较优势,但是这两种内生优势产生的基础不同。新贸易理论中内生优势的基础是规模经济,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中是专业化经济。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经济是互不相同的两个概念。在新古典框架中两分的假定之下,专业化经济变得没有意义,而只用规模经济反映分工经济的量的方面。而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用专业化经济代替规模经济概念,认为只有专业化经济才是递增报酬的真正原因,经济增长的促进因素是分工和专业化而不是规模经济。而且,在新兴古典框架中,专业化经济和消费多样性是可以相容的。第二,新贸易理论不能解释国内贸易向国际贸易的演进。新贸易理论基于新古典框架,国内贸易是消费者和生产者两分假定的自然结论。贸易理论只用于解释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二者间没有联系,也就没有国内贸易向国际贸易的演进。而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修订了基本的前提假定,从而将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联系起来,给出了统一的解释,同时,用解释贸易产生的原理解释了国内贸易向国际贸易的演进。

总体看来,与传统的贸易理论相比,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创新优势体现在:

第一,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内生动态比较优势模型。新兴古典贸易模型不仅将贸易原因内生化,还同时考察了分工演变的不同侧面,将产品种类、商业化程度、市场一体化程度、一国卷入贸易的程度、经济结构、收入分配、贸易政策等问题同时在模型中给出解释,把内生性贯彻到底。同时,模型中的内生比较利益会随分工的发展而不断被创造和增进,因此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模型是动态优势模型。

第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理论和政策统一的模型。传统的贸易理论分为纯理论和政策理论。国际贸易纯理论论证贸易利益的存在,之后再结合政策制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对各国贸易政策选择做出说明。而新兴古典贸易模型则既解释了贸易理论的基本问题,也说明了一国贸易政策的选择和演变。

第三,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统一的模型。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贸易的原因和基础的创造在国内和国际都以相同的方式起作用,理论能够对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给出统一的解释并能解释从国内贸易到国际贸易的演变。因此,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国内国际统一的“贸易理论”而不只是“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范文4

[关键词]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研究路径 方法论

一、引言

方法论对于国际贸易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的重要作用,不同的方法论层次与视角,将直接制约国际贸易理论的不同对象、不同论域和不同形态,并终将影响到理论的历史命运。鉴于此,本文着重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从古典主义到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方法论的演变历程。本文之所以选择讨论这几个时段的国际贸易理论的方法论,是因为它们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以后的国际贸易的方法论也都是在他们的基础上发展演变出来的,并且这些方法论对今天的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仍有重大意义。

二、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方法论探析

在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出现以前,主要是重商主义的经验总结法,且大多是关于流通领域的,忽视了生产领域的作用,未能真正解释财富产生和积累的源泉。所以还称不上是研究资本主义的真正科学。马克思指出:“现代经济的真正科学,是在理论考察由流通过程过渡到生产过程开始的。”从古典时期的归纳演绎再到新古典的价格分析、均衡分析,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才真正开始建立了方法论体系,随着新方法论的采用,国际贸易理论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

1.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著名的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为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它们标志着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建立。

(1)绝对优势理论——二重法

斯密在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历史描述法和抽象演绎法相结合的二元方法论,推导出“绝对优势论”。斯密认为由于“利己心”人们便有了交换的倾向,正是这种交换倾向,导致分工产生,而分工又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斯密把他的分工理论推广到于国与国之间。他认为各国分工的基础是自然禀赋的优劣或后天的生产条件,依据交换的原理以及各国之间分工的原则,各国应该利用自己生产条件上的绝对优势进行生产,然后去交换别国具有优势的产品,这样贸易双方都会获利。由此得出了“绝对优势论”。

可见,斯密运用的逻辑演绎方法与重商主义简单归纳法有了本质的区别。同时,斯密极为推崇归纳和演绎的二重法,认为两者是主次分明地结合在一起的,正如马歇尔所说的“经济学需用归纳法和演绎法,但为了不同的目的,采用这两种方法的比重也不同。”正是由于其研究方法的二重性导致了其理论体系的二重性,这也对后来的方法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但是,斯密首创的逻辑演绎法还不够完善,并且只能解释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参与国际贸易在这一种特殊情形。此外,斯密虽然指出了“利己心(“经济人”假设的最初内容)”的重要性,但是没有系统而明确地论述其含义。

(2)比较优势理论——抽象逻辑演绎法

“比较优势理论”是绝对优势论的发展和完善。李嘉图提出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分工原则。这使得比较优势论比绝对优势论更具有普遍性,它为世界各国特别是落后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做了理论上的证明。这主要得益于李嘉图所运用的抽象理性的逻辑演绎法。

李嘉图在论证时先规定了一系列假设前提,并举了英国和葡萄牙生产呢绒和葡萄酒的这个经典例子。李嘉图认为尽管葡萄牙在生产酒和毛呢上都占有优势,但优势的程度不同,生产成本比率上的差异导致了贸易的产生。如果葡萄牙的两种商品的生产成本都比英国低,并且低的程度一致,这样的交换对双方都无利可图,就不会发生贸易。所以,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不是绝对优势的差异,而是比较优势的不同。这样,李嘉图得出了更为科学的结论。李嘉图在举例时更注意假设条件,他明确地假设资本和劳动不能在两国间自由流动,这是斯密所没有做到的。至此,逻辑演绎法已经发展到非常完善的地步。

但李嘉图通过一系列严格的假设将比较优势理论变成了一种纯粹抽象的推理,并且把这种高度抽象的经济模型直接分析复杂现实世界的经济问题,使得经济理论日益脱离现实经济生活,大大削弱了它的适用性。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曾经批评过这种做法,并认为这种方法论指导下建立的经济学理论徒具科学化外观,在理论体系形式上看似具有完整性,但却是脱离实际的无用的东西。

(3)相互需求理论——价格分析法

约翰·穆勤在李嘉图比较优势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国际商品交换比率的确定以及贸易利益的分配问题。他采用价格分析法,提出了相互需求理论。穆勒认为两国进行交换,其交换比率取决于双方对各该项商品需求的大小,并稳定在输出货物恰好能抵偿输入货物的水平上,也就是贸易双方的总出口恰好等于总进口的那种贸易条件,这是由两国对对方的商品的需求强度决定的。这是对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重要补充和说明。不过,穆勒的文字叙述简单,其理论分析也较粗糙,使其理论缺乏严密的科学性,进而多少掩盖了其理论价值的光彩。

此外,在方法论上,穆勒也强调演绎法的重要性,并认为其是唯一适用的方法,但在他的著作《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又继承了斯密的二重法。他的方法论可以说是标准实证主义的样板。由此可见,斯密的二重法得到一定程度的回归。

2.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1)要素禀赋理论——价格分析法

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作为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基石,最初是用文字描述与逻辑演绎,这种传统的经济学范式表达的,后人在他们的基础上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法,归纳出了一个简洁的定理,即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O定理)。这一理论用生产要素的丰裕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一国进出口贸易的类型,较好的回答了比较成本差异的来源这一问题。

赫—俄首先提出了一系列的假设条件(即2×2×2模型),虽然这些假设前提有的与实际相差很大,但确保演绎推理逻辑的正确性,反映了逻辑演绎法已日趋成熟。在这些假设前提下,他们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的分析,并结合逻辑演绎法,展开了严谨的推理。由于商品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又是由不同国家间的生产要素的差异决定的,而要素相对价格的差异是由各国的供给状况决定的。由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可知,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商品要素的价格由供需双方决定。由于假设两国对要素(如资本或劳动等)的需求比率是一致的。所以一国的要素禀赋最终决定了要素的价格,并最终决定了进出口商品结构和国际贸易的产生。可见,逻辑演绎法已发展到了非常完善的程度,显然价格分析法的采用起了巨大的作用。

赫—俄理论除了可以从理论上进行逻辑证明,其结论还能够从经验中得到实证检验,这是比较优势论所无法比拟的。“里昂惕夫之谜”使赫—俄理论的结论得到了很好的证实检验,以致引起了后来对“谜”的各种解释,包括劳动效率的差异、人力资本的差异、关税结构、要素密集度逆转等,从而使H-O理论得到不断修正与发展。可见,在构建一套理论模型时,不仅要能从逻辑上经得起推敲,更要能经得起实际的检验。后来的逻辑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都强调理论假说“可检验性”的重要意义。只有通过了经验证实的假说才是真正的理论,才能更好的指导现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方法论上,赫-俄理论比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又有了巨大的进步。

(2)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演绎法的数学化与一般均衡分析

20世纪40年代,萨缪尔森又进一步发展了要素禀赋理论,提出了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它进一步说明了在贸易发生后,两国的资源禀赋变化的情况。萨缪尔森认为只要存在产品价格的差异,两国就会继续开展贸易,使得两国两种产品的价格完全相等,同时使贸易前丰富要素的价格上涨,稀缺要素的价格下降,最终使生产要素的价格也完全相等,这一趋势被称为“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由于这一定理是由萨缪尔森根据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逻辑论证的,因此该定理又称为“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即H-O-S定理)”。

萨缪尔森借助数学工具对演绎法的加以运用,在推导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中,他借助于单位价值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运用了一般均衡分析,确定了均衡条件下的要素价格水平,最后得出在自由贸易下,贸易后两国的要素价格自然也就相同。但由于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之上,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运输成本和一些贸易壁垒的存在,以及生产技术条件的不一致。因此,国际间要素价格均等化在现实中一般难以实现。但萨氏为我们提供了分析国际贸易问题了一个有力工具。

三、国际贸易理论方法论的发展趋势

1.数学化趋势明显

早期的亚当· 斯密、李嘉图、詹姆斯穆勒等大经济学家,用语言论述已经把西方社会主要的经济现象讨论得很清楚,但从马歇尔、塞缪尔森等一批较早运用数学形式对国际贸易理论进行表述的学者开始,现在数学工具在分析工作中的角色日益重要,甚至引起了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之间的现实鸿沟。人们需要借助数学,来论证其理论的严密性,特别是计量经济学的长足发展,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学及理论的发展。

但是,我们应正确对待数学这个工具。正如林毅夫所言,如果我们仅仅追求数学模型的复杂和艰深,但是忽视了理论是用来解释经验现象的,那么一旦数学模型的推论与经验现象不一致,这样的模型充其量只是数学游戏,不能称为经济理论。但同时,数学又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应该为我们的理论研究服务。

2.方法论的多元化趋势加强

由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单一的研究方法已无法解释某些经济现象及了解这种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且不同的研究方法各自有优缺点,所以综合运用这些方 法才更能准确、全面的反映经济现象、揭示经济规律。随着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深入,方法论的开放性和多元化趋势将得到加强。

四、总结

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从最开始的重商主义的简单经验归纳法到归纳法、演绎 法,还是到后来的价格分析法、操作主义等,每一次新的方法论的运用都促进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但无论哪种方法论,都有各自的长处,也都有不可避免的缺陷,方法论本身没有好坏优劣主次之分,它们都是人类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在适当的环境、适当的时机正确运用,才能充分发挥方法论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崔永和.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管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4(6)

[2]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3]高本权.从经济学方法论的视角看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演变与缺陷[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7(6)

[4]黎均湛,肖俊城.对国际贸易经典理论演变的方法论反思[J].国际经贸探索,1998 (1)

[5]杨祥梅.经济学方法论及启示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 (1)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范文5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本科教学;哲学线索;历史线索

一、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的哲学线索

国际贸易纯理论在长久的历史演化中潜藏着一条哲学线索,我们可以套用老子《道德经》中的话描述它,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是老子从哲学的层面上来探索宇宙万物演化的规律,也可以从系统的层面上来揭示国际贸易理论整体逻辑演绎的哲学规律。

(一) 道生一

所谓的“道生一”,即,经济学为说明资源配置之道,逐渐建立一套一般均衡理论分析框架。

国际贸易理论其本质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研究既定市场经济制度下的资源配置问题,所以国际贸易理论所要讨论的是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为了说明理性人进行资源配置之道,数百年来,从亚当・斯密提出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以来,西方经济学家们进行着一场构建一般均衡理论大厦的智慧接力。当我们通过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后,掌握了这个资源配置之道,接下来的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学习中,我们就要将这个为说明资源配置之道而形成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在国际经济格局下进行应用,来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即国际贸易问题。

(二) 一生二

所谓的“一生二”,指的是微观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应用,先后形成了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和现代自由贸易理论。

在微观经济学中,一般均衡模型,具有三大几何分析工具: 一是生产可能性界曲线,二是相对价格线; 三是社会无差异曲线。在封闭条件下,国与国之间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不同形状和位置导致了国与国之间相对价格的差异。相对价格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于是古典贸易理论与现代贸易理论又进一步统一到比较优势理论中去。这正是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在“国际贸易完全竞争理论”中的完美应用。

(三) 二生三

所谓“二生三”,系指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新阶段,诞生了“新贸易理论”。

1970 年代后,国际贸易理论在引入规模经济因素后,突破了一般均衡的完全竞争模型,将资源配置之道贯穿到“国际贸易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分析中去,从而实现贸易理论的新变革。规模经济因素的引入,导致递减的机会成本,从而形成内凹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

(四) 三生万物

所谓的“三生万物”,是指在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国际贸易理论不断演化,从多个研究的角度产生诸多理论流派和观点,所有这些理论都可以统一在供求价值论的理论框架下。

国际贸易从其实务本质来说,就是一笔以国家为主体的交易,任何交易都存在供给方和需求方;一笔交易的达成,或是由于供给方的交易意愿较强,或是由于需求方的交易意愿较强,我们都可以从供给方和需求方去寻找其交易背后发生的动因。同样,任何国际贸易理论,或是从供给层面,或是从需求层面来寻求不同形态贸易发生的基础,或二者兼有之。

二、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的历史线索

(一) 与贸易保护主义斗争的需要

在以国家为主角的全球经济体系中,国际贸易所引起的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会影响一国国内不同部门的利益和不同国家利益的分配。西方学者或是站在本部门利益或是站在本国利益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贸易理论和政策主张。因此,国际贸易理论自身存在着强烈阶级性和对抗性。整个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史就是自由贸易主义和保护贸易主义的斗争史。

( 二) 理论在逻辑方面自我完善的需要

理论的发展既有质变,也有量变。当理论的质变所形成的范式固定下来的时候,理论就开始自我完善式的量变。这种量变是寻找固有理论在阐述或论证过程中所遗留的逻辑方面的漏洞和空白,进行自我填补、自我完善。这既是学术研究的路径,也是推动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现实动因。这种动因,在推动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三) 应对国际贸易现实挑战的需要

任何经济理论都是对经济现象的反映和解释,当实践的发展,经济理论不能够解释说明新的经济现象时,就必然会得到不断的修正,甚至被否定,这就为新理论的诞生提供了历史契机。国际贸易理论几百年来的演化史,其实就是不断地应对国际贸易现实挑战的历史,实践给予贸易理论以新的生机,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甚至实现了其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越。

总之,国际贸易理论的讲授与学习贯穿哲学的线索,能充分展示理论数理推导的逻辑美,增强教学的条理性和清晰性,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国际贸易理论的内涵; 贯穿历史的线索,则会增强理论课讲授的生动性,使其更贴进社会科学的本源,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论专业素养的养成,加深其对理论发展的来龙去脉的了解。联系历史背景,紧扣理论观点,再配以条理性和系统性的模型解说,必然使课堂的讲授张驰有度,更富有立体性。

参考文献:

[1]文娟.《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 . 经济师,2009,( 07) .

[2]老子,.道德经[M]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范文6

[关键词] 国际分工 全球生产网络 贸易利益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10)4-0087-12

贸易利益是一国参与国际贸易的根本动力,也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贸易利益是 指一国通过国际贸易而获得的较之自给自足经济的货币收入的提高和福利的增加。因此,贸 易利益不限于货币形态,而是可以用货币表示的经济利益和无法用货币表示的效用的总和。 贸易利益可分为狭义的贸易利益和广义的贸易利益。狭义的贸易利益是指一国通过国际贸易 能以相同的代价获得比贸易前更多的产品,或者以更低的代价获得与贸易前相同的产品,狭 义的贸易利益是一国开展国际贸易所追求的基本利益。相对于狭义的贸易利益而言,广义贸 易利益对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更为重要。它是指通过国际贸易可以促进竞争,加快技术进步, 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增加劳动就业,引进先进的观念、制度等等。应该说,广义的贸易利 益一直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利益之所在。 隋福民,饶鹏.开放条件下贸易利益内涵的界定及其相关理论评述.国际贸易问题,2007 (1):121.122根据贸易利益的国别来源,可以把 贸易利益分为 横向利益和纵向利益,其中,横向利益是指源于贸易伙伴而形成的贸易利益,纵向贸易利益 是指一国在贸易发生前后比较所得的利益增加。 林玲,段世德.西方贸易利益分配理论的流变及发展趋势.国外社会科学,2008(6):31 .32一般地,西方国际贸易理 论把贸易利益 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形式。静态的贸易利益是指仅由贸易行为所产生的直接福利,传统的自 由贸易理论强调的主要是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认为每个国家只要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参与 国际分工和贸易,就会带来整个世界产量的增加、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要素使用的节约。而 动态贸易利益是指由于贸易行为所带来的间接或衍生的福利,如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等。在 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下,动态利益的地位逐渐上升,成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 和贸易的主要着眼点。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生产要素跨国流动频繁,贸易产品的生产网络不再局限于一 国,而是遍布世界各地,国际分工和贸易模式的质变带来了贸易利益来源和分配主体多样化 、分配机制复杂化、准确衡量困难化等问题。传统的贸易利益理论显然已经不能有效地解释 当今贸易利益发生机制和分配规律,因此,需要梳理传统分工模式下的贸易利益理论,并对 全球生产网络下的贸易利益理论进行新的探讨。

传统分工模式传统分工模式是指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下的贸易利益

1.产业间分工下的贸易利益

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由于受到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国际分工仅限于产业间,完全 竞争是当时主要的市场竞争机制,国际贸易的主要目的是调剂余缺。在探讨国际贸易利益时 ,亚当•斯密认为一国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某个或某些产品,内生出这些产品相对于他国的 生产效率即技术优势来,贸易利益是与劳动分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亚当•斯密.国 富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126.129,各国从对外贸易中 获得共同利益,而不是一方得益一方受损。自由地进行对外贸易,可以扩大商品市场,使每 个行业的分工日益完善,促进生产力提高。大卫•李嘉图从比较优势的角度分析了贸易利益 是如何产生的。他认为,贸易利益来源于国际交换价格和国内交换价格的差异,贸易利益体 现在贸易前后各国消费的产品数量的增加上。在李嘉图模型中,专业化生产和贸易并没有导 致多样化产品的出现,没有贸易引致的劳动生产率改进和技术进步利益,这是对斯密关于贸 易利益理解的倒退。代中强,梁俊伟.分工与贸易利益:理论演进与中国经验.当代 财经,2007(9):104在古典贸易理论发展后期,李斯特提出了基于国家主义的贸 易保护 政策理论,指出保护制度要与国家工业的发展程度相适应,国家通过保护手段才能使本国贸 易利益最大。他从国家竞争力的角度研究后认为,社会中某些成员的私人利益不一定导致社 会福利最大化,而需要建立一个国家参与的贸易利益分配机制。 List G F. National System of Political Economy. trans by Matile G A. Philade lphia, PA: Lippincott,1856:145总之,古 典贸易理论充 分肯定了贸易能产生利益,并且通过市场机制可以实现贸易利益的公平分配和社会福利最大 化,但是过分夸大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古典贸易理论后期,李斯特认识到国家贸易利益并 不是个体收益的简单加总,并提出通过国家参与才能实现贸易利益公平分配,因此,可以说 这是古典贸易理论对于利益分配研究的重大进步。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开始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这时,新古典贸易理论得 到发展,相应的,贸易利益理论也得到进一步拓展。新古典贸易理论的代表是要素禀赋论, 该理论认为,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以换取那些密集 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这样的贸易模式使参与国的福利都得到改善。国际贸易对本国生产 要素收益的长期影响,由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归纳为: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要素 (本国充裕要素)的报酬提高;进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要素(本国稀缺要素)的报酬降 低;不论这些要素在哪个行业中使用。 Stolpper W, Samuelson P. Protection and Real Wage. Review of Ec onomic Studies, 1941,9:58可见,新古典贸易利益理论引入了 多要素和多产 品的分析方法,贸易利益主体有所拓展,范围有所扩大,并且充分认识到了国家之间力量对 比是贸易利益分配的决定因素之一。

2.产业内分工下的贸易利益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竞争已经成为主要的市场机制。国际分工也由产业间分工过渡到 产业内分工。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形成了新贸易理论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它们不同于古 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时代对于贸易利益的宏观、静态分析,而为贸易利益理论赋予了新的研 究内容与成果。

新贸易理论认为,生产者的贸易利益源于规模经济和相互倾销,在规模经济发生作用的条件 下,出口方利益是不完全竞争厂商所获得的市场势力和规模经济利益之和,而进口方从消费 差异化产品中获得满足和福利水平提高。 Krugman P R. Increasing Returns,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 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79,9:469.479寡头垄断厂商为了实现企业利润 最大化,将增 加产品产量,并以低于本国市场的价格在国际市场销售,即倾销,倾销不是由于国内外差异 化产品所致,而是寡头垄断厂商追求在国际市场获得垄断利润的个体行为。新兴古典贸易理 论认为,贸易在交易效率的改进过程中产生,从国内贸易发展到国际贸易,并获得交易费用 减少和交易效率提高的贸易利益。此外,阿瑟•刘易斯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了分工与贸 易利益问题,他认为“贸易通过向社会引荐新的商品刺激需求,进而刺激人们要求多干或提 高劳动效率的愿望”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1983:286.297 。罗默提出了“干中学”式的技术进步,认为技术进步大部分是从 一国从贸易或其他经济行为中的技术外溢中获得的Romer P M.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 The Journal of Politi cal Economy, Oct., 1986,94(5):1012.1020他的观点后经克鲁格曼论证认为,若 引进国将外溢国的技术用于比较优势产业,则对两国均有利;反之对两国均不利。新贸易理 论主要从厂商的角度研究了不同市场竞争机制下的贸易利益的产生和分配,新兴古典贸易 理论以考察交易效率和交易费用从国内贸易到国际贸易的变化为视角分析了国际贸易和利益 分配的效率,其他学者则从贸易促进劳动效率提高和技术溢出等角度进一步探讨了国际贸易 的动态利益分配问题。

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下的贸易利益

1.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下的国际分工与贸易

全球生产网络是生产和提供最终产品及服务的一系列企业关系。以全球生产网络为载体的产 品内分工模式与以最终产品交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分工模式相比,其标志性区别就是一种产 品的不同生产环节分布于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国家或地区。在这种新型分工模式下,产品的 分工生产和贸易呈现出垂直专业化的特征,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①最终产品由多个生产阶段完成;②至少包含两个国家,每一国家从事一个以上的专业 化生产阶段,但不是专业化所有阶段;③在生产过程中,至少某一生产阶段跨越国界。这 三个条件表明,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条件下,至少一个国家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进口投入 品,并将包含了进口投入品价值的一部分最终产品出口。 Hummels D., Jun Ishii, Kei.Mu Yi- 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 ization in World 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1(54):35可见,在这种分 工格局下,产品的生产和贸易变得复杂化(见图1)。

在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下,中间产品频繁跨国流动,国际贸易由传统分工模式下的最终产品贸 易越来越多地转化为“工序”贸易,中间产品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内容。中间产品贸易 的产生使传统的分工利益和贸易利益变得难以区分。因为,中间产品对出口国来说是一种产 品出口,对进口国来说则是一种生产要素或生产要素的集合体的进口。从图1可见,虽然最 终产品在“本国”完成并出口到“贸易国”,但从D到G过程中出现了贸易回流问题,而从A 到G过程出现了贸易转移问题。与传统分工模式下的先分工后贸易相比,在全球生产网络分 工模式下,分工过程中已经包含了贸易,产品的生产和贸易合二为一。分工和贸易相互伴生 的关系引发了贸易利益与投资利益一体化,以及利益分配主体的多元化和分配机制的复杂化 。祖强-国际贸易理论与经济活动区位理论的新发展――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评 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1)

2.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下的贸易利益分配机制

在全球生产网络中,贸易利益的主体有多元化的特征。首先,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工序” 分工模式使跨国公司成为最大的利益获得者。其次,从国家层面看,需要考虑多个利益分配 主体:一是跨国公司的母国,二是东道国,由于中间产品贸易的产生,东道国有时不仅仅是 一个国家,而有可能包括两个甚至多个国家。例如在图1中,假定跨国公司的母国为“贸易 国”,将产品的零件生产放在“第三国”,“第三国”将其生产的零件以中间产品的形式出 口到“本国”,“本国”利用进口的中间产品加工成为最终产品再出口到“贸易国”。因此 ,贸易利益的国家分配主体的多少取决于产品在整个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参与的国家数量。可 见,在全球生产网络分工模式下,以垂直专业化分工和中间产品频繁跨国交易为主要特征的 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不仅使国际贸易流程复杂化,而且造成了贸易利益主体多元化和贸易利益 分配隐蔽化。这时如果按照传统分工模式以最终产品出口国和进口国划分贸易利益,将不 再有效。因此,贸易利益究竟如何在各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前 沿问题。

与传统分工模式和国际贸易相比,当今的国际分工与贸易格局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种 改变源于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在全球生产网络下,资本和技术凭借跨国公司为载体,基本 实现了全球的自由流动,在全球范围内追逐符合产品工序生产所需的劳动力和土地等不易流 动的廉价资源。基于此,张二震把这种同一产品内不同工序的国际分工现象归纳为“要素分 工”。这种分工的边界是生产要素,是跨国公司为追求生产成本最低和利润最大,根据各国 所具有的不同要素优势,如劳动要素密集、资本要素密集、技术要素密集或其他要素密集, 而部署的同一产品的各个环节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分工。 张二震,方勇.要素分工与中国开放战略的选择.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10.12如果说垂直专业 化分工是当代分 工格局的特征归纳,那么要素分工则是对全球生产网络分工的本质原因概括。在当今国际分 工与贸易流程复杂的情况下,要客观反映贸易利益发生与分配规律,要素分工更显优势。换 言之,以要素所有权为基础核定贸易利益更为有效。

如果把要素分工看作各国在全球生产网络的投入机制,那么全球价值链是对全球生产网络产 出机制的直观描述。1985年,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首次提出了价值链概念。价值链 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世界经济学界的认同,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完善。如科洛特认为: “价值链基本上就是技术与原料和劳动融合在一起形成各种投入环节的过程,然后通过组装 把这些环节结合起来形成最终商品,最后通过市场交易、消费等最终完成价值循环过程。” 格里芬在对美国零售业价值链研究的基础上,将价值链分析法与产业组织研究结合起来,提 出全球商品价值链分析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商品的生产过程被分解为不同阶段,围 绕某种商品的生产形成一种跨国生产体系,把分布在世界各地不同规模的企业、机构组织在 一个一体化的生产网络中,从而形成了全球商品价值链。 Gereffi G. A Commodity Chains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Global Industries- Wor king Paper for IDS,1999b:21.23

将要素分工理论结合全球价值链理论,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梳理当今贸易利益的分配机制。 因为,当国际分工深化为产品的生产和增值过程在各国间的分工后,传统产业结构的国际梯 度转移也因此演变为增值环节和贸易利益的梯度转移。我们把全球价值链按照不同工序环节 、每个环节所投入的主要要素进行分解(见图2)。按照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流程,全球价值链 可分为四个大环节:一是产品研发环节,包括研发、创意设计等,在这个环节,主要投入要 素是先进技术;二是零件生产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投入要素为资本和中低等技术要素;三是 组装加工环节,主要投入要素为廉价劳动力;四是销售环节,包括品牌推广及售后服务等分 工环节。主要投入要素为营销渠道和品牌。就增值能力而言,以上四个环节呈现由高向低再 转向高的“微笑曲线”形状。假定以上四个环节分别放在四个不同国家内进行,那么其所得 的分工与贸易利益在图2中比较直观,因为在全球价值链增值过程中,不同环节在不同国家 所 投入的要素稀缺程度不同,所创造的附加值是不同的,各国及其微观主体所获得的分工和贸 易利益多少也是不一样的。靠近微笑曲线中间的环节,如加工制造、装配等环节在价值链中 创造出较低的附加值,因而获得较低的分工与贸易利益,靠近微笑曲线两端的环节,如研发 、设计、市场营销、品牌等在价值链中创造出较高的附加值,因而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总 而言之,在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下,要素的流动性增强,各国要素按照比较优势凭借跨国公司 的全球商品价值链投入到不同工序中,从而获得相应的分工与贸易利益。因此国际贸易利益 的分配服从各国所投入的要素收益,而要素收益大小服从稀缺度的规律。张幼文.全球化经济的要素分布与利益分配.中国世界经济学会报告,2002.6.6. cei.省略/template/economist/world_eco/source/ag/ag2002050002.htm

以上主要从市场力量角度分析了当今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机制。值得注意的是,贸易利益 的分配受到跨国公司人为力量的严重干预。因为,跨国公司作为全球生产网络的控制者,一 方面在产品生产成本投入过程中,合理配置国际资源,通过各种制度安排将非核心环节转移 到一个或多个东道国,降低成本,集中发展核心竞争力。张二震,安礼伟.关于顺 差原因的理论思考.当代经济管理,2009(4):1.6另一方面,在产品的销售收入 分配时,跨国公司往往利用调拨价格,刻意压低在东道国价值链环节的相对价格比重,抬高 在母国价值链环节的价格比重,实施“价格倾斜”,提高跨国公司及其母国贸易利益。 曹福明,李树民.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利益来源:比较优势、规模优势和价格倾斜优势. 产业经济,2005(10):20.26 这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贸易利益分配的市场机制,导致价值链环节利益的不公平分配。因此 ,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虽然实现了各国要素专业化生产效率最大化,却同时隐含了 贸易利益分配的冲突,尤其是跨国公司利益与东道国国家利益的冲突,导致在某种程度上对 其他的贸易伙伴造成伤害并损害其贸易伙伴的整体国民福利。 Gomory R E, Baumol W J- Global Trade and Conflicting Nationa l Interests- MIT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Arts & Licensing International Inc.,2003:7.9

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下贸易利益的衡量

1.贸易差额与贸易利益

贸易顺差或逆差主要是比较一国出口产品和进口产品的绝对数量或绝对收益的大小,当一国 出口能力大于进口能力,即产生贸易顺差时,则表明该国相比贸易对象国获得了更多的贸易 利益。然而,传统贸易理论暗含了贸易顺差有效衡量贸易利益的前提条件,即国际分工限于 产品或产业间分工,一国的优势要素只在国内使用,产品生产过程的价值链自始至终是在一 个国家内部完成的,相应的,国际贸易的对象都是最终产品。崇曦农,刘晶-我国贸易顺差可持续性的实证分析:基于要素价格的解释-现代经 济探讨,2008(12)然而在全球生产网络分工体系 下,一国优势要素通过对进口中间投入产品的使用成为本国与外国企业的共享资源,一国的 贸易顺差不仅包括该国的要素收益,还包括跨国公司相当比重的利润,因而贸易顺差与国际 贸易利益不一致。张二震,安礼伟.关于顺差原因的理论思考.当代经济管理,200 9(4):1.6即使是在传统分工体系下,贸易顺差有时也不能代表贸易利益,如贫 困化增长问题。总之,这种衡量标准主要从一国绝对获益的角度考虑贸易双方的利益分配, 没有考虑进出易价格对贸易双方的实际利益影响,更不适用于生产要素跨国流动情况下 的贸易利益衡量。因而是一种局限性较大、准确性较低的利益分配核算方法。

2.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

针对贸易顺差没有考虑到进出口价格对贸易利益影响的缺陷,20世纪50年代,阿根廷学者普 雷维什与德国学者辛格提出了以贸易条件衡量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 贸易利益的方法。常用的贸易条件是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衡量 一国的贸易利益。价格贸易条件是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的比值。可见其无法衡量一 国的贸易利益,因为贸易利益是一个总量概念,价格贸易条件只能间接反映两国之间贸易利 益分配的倾斜方向和程度。 郑传钧,谢卡尼.我国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的关系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07(10):64 .65收入贸易条件是价格贸易条件与出口数量之积 。因此在一定 程度上能反映贸易利益。然而,无论是价格贸易条件还是收入贸易条件所反映的贸易利益, 仍然是在假设贸易国之间不出现资本等要素跨国流动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主要适用于贸易 各国之间不存在相互直接投资时的贸易利得评估。当资本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时,在要素分 工的条件下,贸易国产品交换收益中的部分必须补偿其他国家的要素提供,此时贸易条件理 论将无法正确衡量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实际利益分配。 孙文涛,赵俏姿.国际贸易利益分配及其政策的相机抉择.上海企业,2002(9):42.4 3

3.垂直专业化分工与贸易利益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产品内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发 展特征。为了真实反映各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实际贸易利得,避免FDI带来的贸易转移与 贸易返销对利益分配统计的影响,汉缪尔斯提出了测度垂直一体化程度的两种方法:一种是 出口商品中的进口中间品价值,一种方法为一国出口的中间品中被他国用作生产出口品的价 值。然而,该方法只适用于一国的出口产品不参与任何加工贸易环节时,计算一国出口产品 的国内与国外增加值含量。然而,有些国家,如中国、墨西哥等国的出口产品在生产过程中 大量反复使用进口产品,而且有些中间产品在形成高级工序的中间产品后,运用到了国内别 的产品的生产当中,形成了“国内循环效应”。因此,上述方法已经不适用于那些依靠出口 退税和降低关税等优惠政策促进加工贸易出口的国家。为此,罗伯特•库普曼等利用一国的 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数据,克服汉缪尔斯的垂直一体化程度测算的种种限制,提出了更具有广 泛适应性的,测算出口产品的国内增加值比例的方法。 Koopman R. How Much of Chinese Exports is Really Made in China? Assessing Domest ic Value.added When Processing Trade is Pervasive. American Nation 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 14109, June 2008.nber.o rg/papers/w14109:12.20这有效地解决了国 内循环和贸易 转移等问题。出口产品的国内增加值反映了在一国参与国际生产网络的情况下,在国内生成 了最终产品中的多少价值。这就直观地体现出一国生产和销售的利润,能够在真实反映该国 在贸易和分工中的利得。 曾筝,张路路.全球生产网络下中美贸易利益分配的界定――基于中国制造业贸易附加 值的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08(1):38.39

可见,随着国际分工和贸易发展阶段的变化,贸易利益衡量标准不断完善。比较而言,在全 球生产网络下,以贸易产品的国内增加值衡量各方在全球网络分工中的实际贸易利得最能反 映利益分配的现实。然而,总的来说,上述三种贸易利益衡量标准都是从静态贸易利益的角 度出发的,即各国可以用货币表示的直接贸易利益,难以全面、真实地反映动态贸易利益分 配情况。

结语

长期以来,贸易利益理论虽然散落于贸易理论之中,没有独成体系,然而,自从贸易理论出 现以来,关于贸易利益问题的研究就开始了,并在贸易理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通过 对经济学文献的梳理可见,分工与贸易密不可分。伴随着分工的不断深化,贸易利益的内涵 也不断拓展,分配机制变得越来越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