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慈善公益活动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会慈善公益活动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会慈善公益活动的意义

商会慈善公益活动的意义范文1

王柏源

籍广东省东莞。现任东莞工商总会主席、香港九龙酱料凉果联合商会主席、香港王荣记果子厂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所经营的“王荣记”于1999年荣获国际食品及饮料大奖,2000年西班牙最佳品牌金奖,2003年香港吸烟与健康委员会及卫生署控烟办公室嘉许状, 2002至2006年荣获旅游协会优质旅游服务认可。

Leslie P.Y.Wong,

Whose ancestral home is Dongguan of Guangdong province. Currently he acts as the chairman of Dongguan General Chamber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president of Hong Kong & Kow Loon Association of Sauce & Preserved Fruits, the managing director of Wong Wing Kee Preserved Fruits Limited. Wong Wing Kee received the food & beverage award international in 1999, the Spain’s “Best Brand” golden metal in 2000, “Commendation Award” of Hong Kong Smoking & Health Commission and Smoking Control Office of Health Department, “High-Quality Tourism Service” awarded by the Tourist Association.

一家百年商号蕴涵着一部独特的历史,一种传统的文化。任何商号经历了百年沧桑,都会成为一笔财富。作为一家有着105年历史的知名商号,香港王荣记果子厂凝聚着王氏家族四代人的心血和汗水,成就了其在食品业界的长者地位,更饱含着创始人和后继者对中华民族传统食品文化的一片深情。

――采访手记

王柏源博士是家族商号的第四代掌门人,他秉承祖辈的经商之道,沿袭家族的尚德之风,以创新为武器,以勤奋为动力,让“王荣记”这一百年老字号继续保持着青春和光彩。

作为有着112年历史的东莞工商总会和近70年历史的香港九龙酱料凉果联合商会的主席,王柏源博士以德为本,以善为念,在社会活动中倾注着一片热心和真情。他的人生故事是家族文化的百年沉淀,是商会精神的世纪浓缩。

创新是家族事业的生命源

籍莞邑(今广东省东莞)云岗乡燕窝村的王柏源博士出生于香港,幼年时的他和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地在父母和长辈们的呵护下成长,但与众不同的是,生在经商世家的他,耳濡目染地受到家族氛围的影响,和凉果等食品结下了不解之缘。

追溯其家族商号的起源,就必须从他的曾祖父说起。1901年,王柏源博士的曾祖父创办了香港王荣记果子厂,起初只是名不经传的家庭作坊,经过不断地技术创新和口味改良,1924年,以“飞机演放”为商标的王荣记凉果开始远销美国,产品遍布三藩市和罗省。1952年,王荣记改以“金钱”为商标登陆东南亚,进军新、马、泰等地的食品市场,一时间名声大躁。这种以中华优秀传统工艺制作的凉果,具有天然健康的特点,是典型的绿色食品,加之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成为其风靡异国的魅力所在。

经过王柏源博士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三代人的共同努力,奠定了王荣记在香港食品界的重要地位。那么,王博士肩负起家族事业之后,是否只是扮演守业者的角色呢?当然不是,在他的心里“守业”就是创业,他的祖父和父亲就是抱定这样的想法,才将家族事业进一步拓展,他当然也不会例外。在沿袭家族拼搏精神的同时,他更是运用智慧将创新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

执掌王荣记的帅印这么多年来,王柏源博士深谙经营管理之道,他首先对凉果食品种类进行了精减,将以往的三、四百种凉果经过创新或改良,固定为现在的100多种,还进一步在酱料和茶类食品上有所突破。虽然产品品种数量有大幅度下降,但并不意味着在市场上失去了竞争力,通过“精兵裁员”,王荣记实现了多元化发展,不再是单一以凉果生产为主的百年老字号,而是成为更加适应时展和大众口味的一流食品企业。

王柏源博士介绍说,王荣记食品在走高档食品的道路上,诚信作风是赢得客户信赖的法宝,譬如选择原材料上,注重品质、力求精良,所有原料都是来自台湾、泰国、祖国大陆的名优产地。在制作工艺上,采用传统技法进行研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生产,配合祖传秘方,使得食品口味出众,受到广大顾客的一致好评。现在,王荣记食品主要分为五大类:凉果产品、花生产品、酱料、茶类产品和什项。并且每一类都有代表性食品。凉果类有灵芝话梅、花旗参话梅、花旗参腰果等,寓药用价值于食品之中,健康又美味,成为馈赠家人或亲朋的特色礼品。黑白芝麻花生糖、鱼皮及蒜蓉花生是花生类代表食品,别具一格的港岛风味,令人品之而生津。酱料类有橄榄菜、贡菜等食品,健胃强脾,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佐料。八宝富贵茶、贵州野生苦丁茶、苦丁茶彰显着茶文化的精髓,所表达的是一种养生之道。而什项则包含贵州桂花蜜糖、黑白瓜子、五香瓜子、米通、凤王卷及鸡蛋饼等,所表现的是中华传统的小吃文化。这些产品之所以能够在世界各国风味食品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因为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传统食品文化,更是王柏源博士创新思想所影响的必然结果。最近,他还与香港饮食界人士进行探讨和研究,准备将凉果应用于人们的膳食之中,届时王荣记将独家首创具有药效的凉果菜品。在传统工艺之中融入现代流行元素,力求绿色健康,是他创新思想的最终追求,也是家族事业走向枝繁叶茂的根基所在。

不仅善于在实际生产中去实践创新思想,王柏源博士还从实践中获得感悟,形成对行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知识。譬如他精心创作的《香港传统行业及工艺之腌制凉果》、《食品科技为传统的绿色食品――凉果带来的好处》、《食物中毒的成因及其预防》、《食品科技如何创造财富》、《香港凉果业之出口推广与营商策略》等论文,就是从行业大局、生产科技、营销策略到食品原料的搭配,系统阐述了食品业发展的有关问题。同时,他还是食品行业论坛的常邀嘉宾,所发表的专题演讲有《香港凉果业之出口推广与营商策略》、《如何在内地发展凉果业》、《CEPAII推出后香港食品出口内地推广策略及对食品业影响》、《HACCP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质量控制与安全系统》等等。

在守业者的道路上,王柏源博士勤奋拼搏,进一步壮大了家族事业。在他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思想的引领下,王荣记近年来获得的殊荣不断,其中有1999年荣获国际食品及饮料大奖;2000年西班牙最佳品牌金奖;社会福利及社会服务市场顾问办事处二千年“长者咭计划”区内最受欢迎商号大奖,被日本著名杂志《地球食品旅游指南》列为最受欢迎产品,以及受到2003年香港吸烟与健康委员会及卫生署控烟办公室颁发嘉许状。2002至2006年连续五年荣获旅游协会优质旅游服务认可。以守业者的角色承担起创业者的职责,虽然难上加难,但是王柏源博士无愧于“王荣记”这一百年金字招牌,以第四代掌门人的身份指挥着这艘旗舰在商海上破浪。

奉献是服务社会的原动力

忙碌于家族事业的王柏源博士,和众多的香港成功人士一样,热心参与社会事务,奉献自己的力量。造福桑梓、关心贫困地区是他不变的情怀,对于文化、艺术、童军、教育等慈善公益活动,他屡屡捐款、倾情付出。对于奉献和回报社会,他这样说道:“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儿时母亲鼓励我们兄弟姐妹去帮助别人,这样的教育和培养,让我从小就树立了以奉献为人生的信念。”

以奉献为参与社会事务的原动力,王博士在诸多社团组织中担任了重要职务。譬如他现在是东莞工商总会主席及名誉会长、奖助学基金会永远名誉委员、长洲东莞会所名誉会长、香港食品委员会常务理事、香港食品科技协会会员、美国食品科技协会会员、钟锡熙长洲安老院暨赛马会护理部永远董事、温浩根邻舍中心永远董事、温浩根日间护理中心及护理安老院永远董事、影视及娱乐事务管理局电影检查顾问、中西区文化艺术协会委员会副主席、中区少年警讯名誉会长议会活动筹委会副主席、香港童军总会离岛区名誉会长、高明市中医院顾问、道教通善坛福利中心永远会长、江西省定南县第七届政协委员、港岛区第二六一旅旅务委员会顾问,如果加上历任职务,他的社会公职超过三十个。

担任众多社会职务,对于王柏源博士来说,就是切切实实为社会和需要帮助的人群作出自己的贡献。以东莞工商总会工作为例,他是继祖父和父亲之后加入该商会的第三位家族成员,并于四年前被推选为该商会的主席。据有关资料显示,东莞工商总会是香港最早成立的商会组织,于1893年诞生,迄今为止已有113年的历史。

秉承商会“联系同乡共谋福利、兴学育才、救灾扶贫、建造义山、敬老奖学、参与社区各项活动”的创会宗旨,王柏源博士为商会事务鞠躬尽瘁、呕心沥血。除担任主席一职外,他还在商会内兼任奖助学基金会永远名誉委员、香港刘百乐中学和张煌伟小学校董、学校校董会主席等职,积极关心香港的义务教育和祖国内地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作为参与者和组织者,他见证了香港东莞工商总会在广西省自治区河池希望工程计划中,为环江县兴建华山小学,现已落成并正式启用,让山区的儿童进入了宽敞的教室读书,得到了当地居民高度称赞。他每年除主持颁发奖学金给优秀学生之外,还举行敬老金牌的颁发及探访安老院等活动,孟子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兴学育才、敬老爱老等公益活动的开展中,王博士将这一思想落到了实处。关心教育、关注老人是他的工作重点之一,除此之外,他参加的各项社会活动还有响应“公益金百万行”、参与“健康快车”筹款活动、支持推广“中西区旅游月”的本土经济活动、举办会员及家属香港一天游、赞助通善坛福利中心主办的“亲亲儿童”活动、探访安老院的“爱心之旅”、出席第二届世界广东同乡联谊大会……

在担任香港九龙酱料凉果联合商会主席期间,王柏源先生本着“为会员争取利益,鼓励行业发展、构筑会员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桥梁”这一工作宗旨,为广大商会成员排忧解难,保障了他们的根本利益。1996年,本地污水附加费问题影响了商会成员们的事业发展,他向港英政府争取降低酱料凉果业的污水附加费获得成功,为广大商户节约了近两成的费用支出。1998 年,他为了保障香港厂方利益,成功争取到有效产地的来源证明。当食物环境卫生署建议就营养卷标立法时,又是他单枪匹马与食物环境卫生署进行交涉,保障了食品制造业和消费者的权益。

关于王柏源博士为社会工作做实事、做善事的例子实在是太多、太多,无法一一去列举和展现,相信他在担任香港东莞工商总会和九龙酱料凉果联合商会主席期间所做的一些公益慈善工作,只是他所有奉献于社会事务的故事缩影。

荣誉是成功人生的新起点

奉献并不是为了索取,往往荣誉青睐于淡泊名利的人,王柏源博士就是如此。由于他在经商和奉献社会等方面的出色表现,各种荣誉如同光环般层层萦绕:1983年,他获得港英政府新界政务处处长颁发嘉许状;1996年,入选中华工商职会出版社的《东莞英才录》;1997年,荣获中国南海市人民政府颁发表彰人士证书,及接受英女皇颁发荣誉奖章;2002年,获香港工业专业评审局颁授副院士及获中西区清洁香港地区委员会颁授“清洁之星铜奖”;2003年,更获中西区清洁香港地区委员会颁授“清洁之星银奖”;2004年,获香港工业专业评审局颁授院士;2005年,获食物环境卫生署颁发“食品安全状元”奖状;2006年,获亚洲知识管理协会颁授院士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授高级经营师等等。

商会慈善公益活动的意义范文2

在圆满完成了直销筹备启动的第一阶段的发展计划后,2007年三生公司已进入了旨在品牌建设的第二个发展阶段。2008年作为第二个发展阶段的关键年度,三生公司在年初就公布了各项年度发展计划,在基础建设、市场发展、新品拓展、服务支持、品牌形象等多个方面,来加快发展速度,提升企业竞争实力。2008年即将进入尾声,在以“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为主题的发展之年里,三生走出了一条怎样的发展之路?

基础建设凸显公司实力

一个企业想要超越对手,自身必先具备良好而坚实的基础,超越自我才能超越对手。同时,深厚的基础积累也是企业实现高速发展的力量之源。2008年的三生,正实现着这种自我超越。以“建百年基业,创世界品牌”为目标,三生在基础建设上更是不遗余力,在硬件设施上得到了质的发展。

早在2007年底土建完工的三生基础建设重要代表工程――三生健康产业园的一区工程(保健食品和日化用品生产基地),在2008年进行了内部装修、设备安装调试、GMP申报等工作。目前三生健康产业园设备安装完毕,已经进入GMP申报阶段,可于年底投入使用。在三生的未来规划里,三生健康产业园将逐步成为其健康产业的核心运营中心,使公司有足够的能力为全球市场提供系列化、多元化的高品质产品。

随着三生健康产业园的竣工投产,三生最直接获得的将是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同时,更先进的硬件设施也将使三生产品的品质和高科技含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市场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三生在2007~2011年第二个发展阶段里“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市场份额,并初步开拓海外市场”的实力保障。

与此同步的是三生对分支机构的建设。不仅分公司的数量从17家扩展到了22家,而且三生公司也加快了在全国各分公司建设品牌形象展示中心的脚步。2008年,三生在江西、河南、上海、广东等地的分公司相继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和装修,以全新的形象成为三生在各地的品牌形象展示中心,更好地提升了三生公司实力,服务支持了当地的三生营销人员。

多项举措推进发展速度

2008年作为三生的提速发展之年,三生公司先后推出了“关于加速2008年中国市场发展的五项举措”、“关于强化中国市场业务建设的六项举措”等多项具体措施,推动市场发展速度。

2008年1月,三生在原有的经销商和三生健康顾问工作室这两种加盟方式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推出了VIP经销商的全新加盟方式。VIP经销商享有公司高端顶级产品的专供专销资格,通过高端消费群体的开发,获得更加丰厚的回报。有助于提升经销商的销售形象,树立高端产品品牌。

2008年4月开始,三生公司推出了6个月的国内旅游促销活动计划,作为对优秀营销人员的奖励。多次大型国内旅游活动和10月底举办的三生2008年东南亚旅游研讨会,充分激发了三生营销人员的市场开拓积极性,把“让旅游成为三生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落到了实处。此外,三生公司还提升了对经销商的表彰激励机制,通过区域市场季度总结会议和分公司月度总结会议,表彰季度及月度优秀营销人员,激励营销人员的积极性。

2008年7月,为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市场反馈意见,三生公司举行了2008年三季度高级经销商会议。会上召开了“三生公司市场咨询委员会成立会议暨第一次委员会议”,公布了首届市场咨询委员会委员名单和任期,搭建起了公司与市场之间快速有效的沟通桥梁。以此建立起了完整的市场意见动态反馈机制,多渠道多角度及时与市场沟通,及时解决市场需求。

据悉,通过持续有效的市场发展举措,三生2008年业绩预计到年底能在2007年的基础上增长110%左右。

服务管理保障市场需求

企业想不断发展,永续经营,有一个比资金、技术乃至人才更重要的东西,就是管理,服务系统则是成为大企业的最大保障。一直致力于为营销人员打造最佳的创业平台的三生公司,持续加大在这方面的建设力度,着力于进一步完善服务管理体系。

从管理到服务,2008年的三生都有着诸多的亮点,以此不断地凸显其差异化战略。三生开始了聘请职业经理人为其市场发展和管理策略启发新思路的尝试,并引入国际先进的管理机制,逐步建设起了三生特有的高效管理机制,如:启用员工绩效考核系统,通过工作计划和目标的制定,来明确目标,提升工作效率。而管理上的提升,也推动着三生为市场提供更具特色和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支持。

2008年8月,三生公司首次推出针对三生营销人员子女的“下一代CEO俱乐部”特色培训。在培训中,营销人员的子女开拓了视野,启发了思路;同时,三生营销人员在子女的进步与改变中,感受到了三生所倡导的“家庭和谐”的文化真谛。“下一代CEO俱乐部”只是三生公司在原有的服务培训系统基础上推出的一系列差异化特色培训活动之一,三生还为营销人员规划了发展路线图,推出了1533事业起步工作法,帮助营销人员成功起步三生事业。

此外,三生还在2008年正式启用了新的电子商务系统,建设起了方便、快捷、高效的网络支付平台,并可方便营销人员通过新系统随时查询物流信息。三生还推出了内容涉及企业介绍、产品介绍、事业运作、三生健康顾问工作室招商等一系列的辅销工具,以此来支持广大三生营销人员的业务需求。

产品拓宽市场之路

产品是企业品牌的一个化身,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然而任何时候、任何企业所拥有的产品优势都只是相对的、暂时的,没有产品创新思想,企业只会停留在原有产品的生产上,面对飞速发展的市场无能为力,最终被淘汰出局。

三生公司一直将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作为一项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工作。2008年,公司不但深度挖掘原有拳头产品的新价值,推出了高端保健产品“特级御坊堂海狗丸”;还独辟蹊径地引入红酒――帝凡野葡萄利口酒,扩大了独一无二的产品外延;在2008年接近尾声时,公司再次推出新品“泽颜活氧莹润系列护肤品”,同时也标志着三生公司产品线正式开始从保健领域向化妆品领域延伸。

“御坊堂海狗丸”、“御坊堂海狗油”等“海狗系列产品”是三生一直以来的拳头产品,也是三生公司在业内所独有的差异化产品。2008年,三生再一次强化了这一差异化优势。2008年4月7日正式推出市场的“特级御坊堂海狗丸”保健产品主要针对高端顾客,填补了高端市场的空白,为三生营销人员搭建了更宽广的事业发展空间。作为深度开发的产品――“特级御坊堂海狗丸”不仅对原料的选择和工艺要求更为严格,而且在销售方式上也有其独到之处,为三生VIP经销商所专供专销。这一举措,不仅根据高端产品的特点有效区分了消费群体,而且能有针对性地服务好高端消费者,开拓更广阔的销售通路。

在产品上,除了御坊堂系列营养保健食品以健康为核心,三生还把健康理念做了广泛的延伸。从日化用品到保健器材,都延续着健康这一核心。2008年4月推出的帝凡野葡萄利口酒,选用了绿色无污染区域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极高的长白山野葡萄作为原料,继续着对健康品质的追求。

此次泽颜活氧莹润系列的推出,同样提出了“自然养肤”的健康护肤概念。氧气能帮助肌肤将营养转化为能量,从而使肌肤保持盎然生机,焕发明亮光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压力的徒增和环境的恶化,以及紫外线的伤害,肌肤的亲氧环境不断恶化,细胞无法呼吸充足氧气,营养不能转化为能量,导致细纹、粗糙和暗哑的产生,肌肤从而失去美丽光泽。想美丽肌肤更显光泽,就要让细胞呼吸更多氧气!泽颜活氧莹润系列萃取多种自然植物精华,创新Biodynes TRF组织呼吸因子,通过全方位的呵护,增强肌肤自身的活力,从而实现保湿、防晒、美白、抗皱的功效,让肌肤自主呼吸,回复自然美丽。据悉,泽颜活氧莹润系列将在2008年11月~12月进行全国巡回推广活动。

产品创新是企业的“灵魂”,高品质的产品是开发直销市场的利剑,也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基石。2008年三生产品战略上的一系列大动作,拓宽了其市场领域,09年业绩更值得期待。

慈善公益提升品牌形象

三生对慈善公益的热心源于其企业文化。三生企业文化渊源于“和谐”,并将其融入企业行为的方方面面。正因为如此,三生公司多年来一直不计回报的投入慈善公益活动,特别是在2008年,三生经受住了地震对企业责任的考验。

2008年5月12日,一场地震,震惊了华夏儿女。三生公司董事长黄金宝第一时间在公司内部发出了倡导并致电慰问营销人员;郑凤强总裁也在同一时间赶往灾区,慰问当地营销人员并组织人员参加抗震救灾志愿者活动;重庆分公司经理曹高堂多次以志愿者身份进入灾区,救助灾区人民,提供了大量奇缺物质;5月13日下午,总公司决定在全国开展“爱心三生,共抗震灾”的活动,全国营销人员纷纷响应。面对此次的突发灾难,三生以其速度展现了一个企业对社会应尽的责任。

“5.12汶川大地震”三生公司累计捐款捐物265万元。儿童节当天,三生公司为都江堰灾区儿童送去了儿童营养保健食品,并送出了三生人的祝福和关爱。同时,三生还在宁波发起了“爱心携手,三生同行”为灾区孩子过儿童节的活动,邀请了近200名家在灾区的孩子观看励志儿童剧,让他们度过一个特别的儿童节。

商会慈善公益活动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互惠模型;数字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3

一、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

文化事业是指为满足人们娱乐、休闲、健身、求知、审美、交际等精神需要和求知需要而组织活动,并提供经费、场地、器材和各种服务的社会公益性而非赢利性的工作等。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和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都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而在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文化产业已得到足够的发展,因其没有文化事业单位,所以文化事业相关方面的研究资料甚少。我国文化事业的运营资金一般均是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收入较少,虽然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和权威性高,但是传播方式及宣传力度却不尽人意。而文化产业虽然涉及的文化资源有限,但其宣传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受众人群多,且文化产业有市场多元化的资金来源,独立性较强。

虽然文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在运营目的上有差异――化事业以公益性和公共性为主,文化产业以盈利为主,但它们同属于文化建设的范畴,同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都是为了创造、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实现社会效益。若二者互惠合作,既可以使文化资源能够有效整合,又可以使文化事业的资金实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互惠中,如何理解文化事业公益性与公共性,笔者认为不能狭隘地理解公益性。首先,公益性不否认有偿性,免费服务实际上也是建立在一定的利益收支基础上的。它展开的范围大小、程度深浅,是视其所能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言的。其次,互惠合作可以带来资金流动,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对经营方、政府和社会都有益处。

二、数字文化资源与数字文化产业链

(一)数字文化资源

数字文化资源也就是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就是以数字媒体的形式生产,保存和传播文化资源。将文化内容变成数字内容的过程,是文化产业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其广泛含义是指一切采用多媒体技术,将图像、文字、音频、视频信号数字化后的产品或服务。具体来讲,电子媒介形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兴媒介;二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与手机、互联网等相互融合,而产生的新的媒介形态,如,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电视等。既有商品属性,也有公益属性。

数字文化资源作为一类现代高新科技承载的文化资源有如下特点:

1.无体性。指其是由数字方式表达和传输的,不具备物质形体的特性,不占有空间,不像实物文化商品必须依托特定的物质实体而存在。且内容丰富,占用存储空间小。

2.可支配性。因为数字文化存在于一定的介质之内得以固定,从而具有可支配性。不受时空限制,时时可与人进行交互。

3.可再生性。易于复制传播,虽然快速低廉的再生能力会引起规模经济,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同时也涉及到版权保护问题。

4.文化价值性。指数字文化资源能满足的文化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属性,消费者可以通过使用和欣赏享受它的审美价值和使用其使用价值获得物质产品无法得到的美感、愉悦和便利。

5.以网络平台为载体。数字文化资源的获取需要依赖于网络平台,其网络传输速度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资源的质量及客户的体验。

(二)数字文化产业链

产业链具有联系企业的结构属性和流通于链式结构上的价值属性,根据整个商业模式的流程以及数字文化资源从生产到消费流向形成的数字文化资源产业链。如图1所示,在产业链中,可以看出首先由数字文化资源的内容提供商提供文化资源,也就是说内容提供商是整个产业链的源头,其将文化内容提供给技术提供商。技术提供商主要是将文化资源数字化以及使用专业的版权保护技术为电子资源平台运营提供数字认证等相关服务,是数字文化产业链中的关键部门,直接影响消费者所得到的数字文化资源的质量。技术提供商将数字化后的文化资源传递给终端设备生产商,终端设备生产商生产设备为读者提供硬件设备支持。到这一步,就可以将数字文化资源传递给平台运营商,其主要负责提供数字文化资源的销售平台。而且平台运营商会借助电子商务网站以网页的形式提供数字文化资源,可以将文化内容制作成平台可以兼容的格式,同时也负责网站的日常更新与维护;然而为了消费者能够正常的使用数字文化资源,此产业链需要通信服务商负责数据的传输环节,将数字文化资源内容转移到终端阅读设备的服务网络。最终,消费者处在数字文化资源产业链的接收端。消费者并不是被动的接受产品,随着传播渠道日益丰富,且买卖双方的互动性逐渐增强,消费者可根据对商品的使用感受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反馈。生产商得到反馈对商品进行改进和创新,以促进再次销售。而企业为了更好地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产业链地各个环节都应主动去了解消费者的使用情况,且积极地和消费者互动。

图1.数字文化产业链运营模式图

三、并行互惠模式

(一)公益服务与商业运行具体互惠方式

一般的文化事业单位具备的优势资源为元数据文化资源、庞大的用户群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进行的用户行为大数据分析结果;而文化产业单位具备的优势资源体现在加工后的对象数据资源以及商业运营得到的丰厚资本。根据两方各自具备的资源优势,笔者提出以下三种互惠方式:

1.资源整合:经营性文化产业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均提供文化资源,实现二者全国范围内的文化资源整合。这样有利于将散漫在全国的文化资源整合进行有效整合传播,也有利于国家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更加有利于实现文化资源的价值。

2.客户流量转换:在这种方式中双方共享用户群,用网站链接将用户引流到对方的网站。客户流量就是资本,两者通过合作,从而在实现大众教育和公益宗旨的同时,带动产业发展。

3.资金投资:由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资本运转基本靠国家财政拨款,但款项只够基本运转,而经营性文化产业有盈利收入,那么经营性文化产业可向公益性文化事业提供相应的投资。文化事业建设的巨大的投入虽然不会直接带来高效的经济产出,但是为了文化事业的发展,往往需要更加持续和更加广泛的投入,才能形成文化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

(二)公益服务与商业运行综合模式

基于以上互惠方式,笔者提出数字文化资源的公益服务与商业运营并行互惠的商业模式图如图2(见附录)所示,模式图中包含价值主张、核心资源、关键业务、关键能力、沟通渠道、重要合作、目标客户、公益受众、制度、资本运作、利益相关者和传播平台几个模式要素,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并行互惠商业模式图中各要素含义表

要素 具体内容

价值主张 通过数字文化的传播给公众以及社会所产生的价值,即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核心资源 企业内部拥有的能够使其有序进行时所需的重要因素,包括人才资源和文化资源等

关键能力 企业内部所拥有的使企业活动顺利进行的能力

沟通渠道 企业将所生产的数字化产品以及相关服务等价值观传递、传播给消费者的方式以及途径

重要合作 企业与相同产业及不同产业、政府、合作伙伴的关系网络

目标客户 将消费者资源及市场细分后,适合企业产品、满足消费意愿的目标客户

公众 公益单位的主要服务方,是将所生产的数字化产品以及相关服务等价值观传递的接受者

版权制度(数字化) 文化企业的知识产权,指文学、艺术等作品的享有的权利的相关制度

利益伙伴网络 指公益方与相同文化事业单位、政府以及大众所形成的关系网络

资本运作 主要指公益单位的收入来源,包括政府、社会捐助、基金、自营四个方面

此并行互惠模式图分为两个部分:经营方和公益方,两方可以是同一主体的两个方面,也可是不同主体间进行合作从而完成互惠。

经营方以创造数字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及社会价值为价值主张。该价值主张需要依托于经营主体的关键业务(企业在价值主张的指导下,立足于自身的核心资源优势,开发的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的产品与服务。)和核心资源来实现,而核心资源体现为文化资源、数字文化资源以及创意、技术、经营性人才资源。同时实现经济价值的价值主张在依托于这两者的同时,也起到了保障并促进其发展的作用。关键能力和核心资源的发展程度另一方面也受数字文化资源版权制度的制约,同受其制约的还有经营方的经营途径,即沟通渠道和重要合作。

对文化产业来说,渠道通路有重要的意义:(1)可以提升消费者对其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认识,更加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对商品及服务策略及时做出调整;(2)能够更好的传递文化企业的价值主张有利于企业文化的传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企业核心价值认知;(3)有利于客户评估其价值主张,吸引更多有效的合作;(4)能快速给售后客户提供支持。沟通渠道的选择也体现了价值主张的具体涵义。而在重要合作方面也对实现价值主张起到协助作用,相同产业之间的紧密合作能够形成文化互补、技术互补、资源互补的形式,各自发挥优势,更好的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跨产业合作能够为对方的产业链中增添新鲜元素,对于文化产业而言,不仅为文化创意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也可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由于文化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政府对于文化的若干政策对文化产业有重大意义,也决定了政府干预、监督的必要性。以上途径是为目标客户服务的,文化企业寻找目标客户对于商业的正常运作有很大的意义,目标客户是以价值主张为依据进行市场定位细分得到的,找到对文化企业产品具有支付意愿的消费者,了解重要的消费者,深刻了解其需求,根据不同的需求设计商业模式,产生不同的运营机制,实现资本运作,来支撑实现价值主张,强化关键能力与核心资源。

经营方通过资本运作反哺投资公益事业方,提供自身的核心资源与关键能力来建立互惠合作连接,并分享公益方的独特的人才、文化资源以及包括基础设施、专业知识储备为的关键能力,使合作两方均得到促进与更新。公益方的资本运作除了经营方反哺以外,还有政府拨款、社会机构和慈善人士的捐助基金会等机构的支援等等方式。公益性文化事业方就性质而言,资本运作做依赖于政府和社会的支持,而与产业方的互惠方式是解决资本问题,促进数字文化发展的创新方式。资本运作的得到的资本用户为公益受众提供服务,公益受众可以分为青少年、成人、第三龄、残障人士等各类族群,提供的具体公益服务内容也不一而同,这些受众通过互惠的方式与产业方的目标客户打通连接,彼此促进用户群的壮大。而公益性事业方的重要合作也是指的是文化事业单位与政府、公益受众和公益组织等公益活动的重要参与单位各个人的合作,即文化事业单位进行的公益活动要收到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监督,并与基金会等公益组织进行合作,接受其支持,最终实现以公益服务、创造社会价值的价值主张。

整个互惠模式的建立,还需要电视广播、终端存储设备、互联网、电信等共同组成的传播平台,以及互惠模式中涉及到的各个参与部分的互相配合,当然政策上的优惠鼓励条文和监督机制也是实现互惠模式正常合理运转必不可少的条件。

四、总结

课题研究的实施有助于数字文化资源的整合、重组和高新技术的运用,增强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传统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整体发展水平;有助于形成国家级精品文化品牌,促进动漫产业、游戏业、文化旅游业等新兴文化业态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拉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市场内需;有助于实施重大文化产业带动战略,科学规划、合理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依托各地文化资源,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培育壮大一批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集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但是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对互惠模式的开展造成了障碍,其中数字文化资源版权所属问题、文化事业单位创新发展积极性有待提高、大众对于文化产品消费水准的心理接受度偏低、国家相关支持及监管政策不够完善等问题较为突出。这些问题的重点解决,也推进实现数字文化资源公益服务与商业运行并行互惠的运行模式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陆宝益.网络信息资源[J].北京:情报学报,2002(2).

[2] 苏富忠.文化的分类体系[J].山东:烟台大学学报,2004.7(17-3)

[3] 周娟,鲜耀.民族地区社区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J].江西:职教论坛,2012

[4] 张晓春.论文化资源[J].广西桂林: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12)

[5] Fowler. Cul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A].in Schifrer, M. B. ed. Advances in ArchaeologocalMethod and Theory[M].Vol.5,Ne.York:AeademiePress.1982:1.

作者简介:

周海(1993-),女,广东佛山人,本科,学生,中国传媒大学,研究方向:文化资源数字化。

张宜春(1978-),男,江苏武进人,博士,副研究员,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副主任,研究方向:文化资源数字化及其信息化处理。

高亚男(1988-),女,新疆乌鲁木齐人,研究生,学生,中国传媒大学,研究方向:文化资源数字化。

包无瑕(1992-),女,贵州人,本科,学生,中国传媒大学,研究方向:文化资源数字化。

基金项目:文化资源数字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2012BAH01F00)

商会慈善公益活动的意义范文4

但自身含金量怎么提高呢?得靠学习!

持续学习,是每个职场人都面临,并且必须去做的事情,但这必然涉及到“成本”的问题。

时间和金钱都是成本的组成要素之一。

相较之下,“时间”显得更加重要。任何课程或活动如果坚持进行下去,都必然要求持续性,但这恰恰是职场人最为缺少的东西。当机会摆在面前时,更多职场人首先考虑的是“这个课程是否值得去耗费时间”,至于是否免费,并不是最重要的考核标准。

尽管如此,有适合自己,并且免费的,为什么不尝试呢?好过几万块学费投入后,突然发现面前的“菜”并不适合自己;或者面前要走的不是阳光大道,而是荆棘密布的万里,索性放弃。

天下当然没有白吃的午餐,专题中的几位被访人虽然都在免费学习,但是所有活动都是有买单方的:比如开展舞蹈培训的酒店、为朋友们提供“读书会”场所和酒水的人;开展了大量免费活动的英国使领馆;在网上制作了大量免费课程的世界名校……

在这当中,我们发现一个规律:容易得到的免费学习机会,是否能真的学到东西,得靠自己,但那些设定了一定门槛的免费学习机会,可能还会给学习者带来一个更有针对性的圈层。

参加Westin酒店的Sasa舞免费学习。

冯燕云:重点在有兴趣学,而不是“免费”

冯燕云曾经出于个人兴趣去学习过意大利语。换了三个老师后,才总算安稳下来。她们的小班里有七八个学生,但上课的过程,成了同学们逐步逃离的过程:“才两三个月,都逃光了,我成了坚持到最后的人。”尽管如此,在那一阶段课程后,冯燕云还是没有继续学习下去了。

对于那些逃课的同学,学费肯定是不会退的,但他们并没有从学习中得到更多:“从这一点上看,如果认为收费,就能让学习进行下去,那可不一定。”这样的情况,在健身房里,表现得更明显,很多全年会员卡是终年躺在钱包里的。

“我是赞成学习项目收取一定费用的,没有人不心疼钱,但兴趣才是学习的最好老师,而且职场人最宝贵的是时间,而非金钱,选择一项自己最感兴趣的科目去学习,才是必要的。”因此冯燕云认为,在考察一个项目是否值得学习的时候,是否免费,不是首先考察的标准。

“至于免费当中是否存在圈套,或者欺骗,当你对这个项目的观察点放在自己的爱好,而非金钱上的时候,上当的概率就少了。”而对于冯燕云目前正在学习的Sasa舞,她认为,哪怕需要继续投入,她也是心甘情愿的。

坚持收看网上名校公开课课程已近十年,参加豆瓣“每天早起一小时”公开课学习小组。

姜阳: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除了是豆瓣“早起一小时”公开课学习小组的资深会员,姜阳还是免费课的老师。目前他在进行着一个公益活动:“影响三个人”。“我们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将自己正面的知识、生活态度传达给三个人,并且改变、影响他们,那么这个人的正能量才是有意义的。”

这个公益活动最初创意的时候,遭到了身边朋友的反对和嘲笑:“你凭什么影响别人?又不是名人。”

“我没想做什么伟业,只是想改变三个人,影响三个人。”执着的姜阳和同伴们就开始做了,他们给大学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传授沟通技巧,计划给一些知识文化水平不高的母亲上儿童教育课 ― 毕竟母亲是最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人。而这些项目都是免费的。

姜阳的太太成了他最忠实的“合作伙伴”:“她说我能忽悠,能把有限的能量最大化。”一边说,姜阳一边乐滋滋地从包里掏出了太太用旧牛仔裤改造的钱包:“这是我太太给我做的,跟我六年了。我们都相信钱花了就没了,而快乐和知识是可以复制的,我希望让更多的人免费地学习到知识。”

参加广州文化圈的“小酒窝读书会”活动。

马蓉:有的人还真“只认贵的”

坚持阅读,大概是成本最低,最普及的学习方式了,但在“读书会”上,马蓉接触到了很多来自不同行业的朋友,让她对书本上的知识有了不同层次的解读:“当然自己还是会进行再次吸收和甄选,毕竟不是所有观点都要吸收的,但能听到不同的声音,很难得。”

因为“读书会”是在朋友的酒吧里举行,所以一般没有什么费用产生,而马蓉平时也乐于组织类似的派对,很多时候也是免费邀请朋友们前来,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讨论学习:“有的时候,话题跟我的行业相关,会开展一些品酒会,但有的时候效果却不是很好。”

马蓉有过这样体验:邀请了世界上很顶级的品酒师前来传授品酒知识,前来人反而寥寥,就算来了,有的人喝点酒就走了,或者应付着听一会儿就离开了。“或许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国际一级品酒师,怎么可能免费?说不定有别的目的,或者反正没付钱,无所谓。”

相反,她的同行里,有一家公司从开业开始,就一直开展付费的红酒知识培训,并且收费非常高,但这个培训报名的人很多,而且很大地促进了红酒销售,马蓉问过这家公司总经理,为什么反差那么大,他的回答是:“不付出代价,人是不会珍惜的。”

所供职的机构致力于提供教育机会与促进文化交流,在艺术、英语、教育和社会等领域开展各项文化交流活动,其中大部分是免费面向公众的。

府锡蔚:免费学习的机会,离你很近

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一直在开展着一些展览,或者讲座,内容涉猎非常广,从当代艺术,到留学资讯,从英语学习,到舞蹈工作坊……针对不同的人群,全年都有不同的活动在开展着。

“最近我们携手广州大剧院,邀请来自英国著名的阿库•汉姆舞蹈团,将带着他们最新的当代集体创作 ―《上升之路》来华与观众见面。舞蹈团的艺术总监会主讲一个关于艺术管理的讲座,这个是针对公众的。针对广州的业界人士,编舞总监和主要演员会主导专业的现代舞大师班,这些都是免费的活动。”

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每年都会举办类似这样的文化活动,其他的还有类似博物馆管理、英伦动画展映、英国制造展览等等活动:“我们之前做的‘苏格兰舞蹈剧团工作坊’也受到了大家的欢迎,三天的工作坊结束后,参与者发现,舞蹈艺术是一种心灵的沟通,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跳舞。”对于主办方而言,很清楚一次讲座,或者几天的活动,不可能让参与者发生很大的改变,或者深入学习到什么专业技能,但持续的进行,“能让艺术融入到大家的生活中去。”

无法亲身参与到这些活动的公众,仍然可以在官方网站、豆瓣、微博等渠道上收看活动视频和文字记录参与其中,“我们不设门槛,免费开放,就是想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并且有所收获,更了解当代的活力英国。”

因为“免费“,有的人逃离了

当自己的身份变成了免费活动的举办者,四位被访人发现,并不是所有“免费“的东西,受众都在乎。倒是因为“免费”,有的人会怀疑学习项目的目的和质量。

《风尚周报》:你们是怎么开始目前的学习,或者开始开展免费课程工作的?

冯燕云:我因为工作的关系,与Westin有一些交道,听他们说每周四有这个Sasa舞培训,立刻就挑起了我的兴趣。第一次去只是看看,但是到现场的时候,立刻就被他们热烈的气氛所感染,于是就成为了当中的一员。

马蓉:我本身就很喜欢看书,加上“读书会”当中有的成员过去是我的朋友,就被拉进来了。这个活动其实已经开展很久了,但我加入其中是在去年年中的事情,现在已经成为忠实的簇拥者。

姜阳:2002年开始看公开课的时候,国内还没有办法下载,我是委托美国的朋友帮忙下载了以后给我的,如获至宝。记得那时候看的是麻省的专业课,获益匪浅。现在看公开课的话,途径就非常多了。

府锡蔚:我们机构一直都在开展丰富以及多元化的文化交流活动,希望能够藉此促进中英两边的思想碰撞和信息交流。

《风尚周报》:这些免费学习的机会真的给你们带来了实质的学习体验了吗?

马蓉:在加入“读书会”以前,我也一直保持着每年阅读80本书的习惯,并且口味比较杂,从过去喜欢的心理学,到最近迷上的侦探小说,都会涉猎。“读书会”对我读书的方向有一定的指引作用。

姜阳:肯定是有的,能听到名校最优秀的老师的课程,非常难得。而且,我们在大学时的知识结构都是比较单一的,但公开课里的课程内容涵盖很广,对扩大我们的知识圈很有好处。

冯燕云:Sasa课上的气氛非常感染人,而且你一定会被那位美国老师的魅力折服的,我相信看到他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动起来。

府锡蔚:我们的活动类型是多样化的,包括展览、讲座、培训、网上课程,甚至演出等等,很多时候都会邀请到在英国和中国业界的精英来跟大家分享经验,像我们的“社会企业家”培训,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的有志之士报名参加。

《风尚周报》:学习的过程中,是否同时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志趣相投的圈子?

府锡蔚:对我们来说,更希望大家能感受到艺术和文化就在身边,并不是某些圈子的特权,所以更希望我们的受众也能多元化。。

冯燕云:圈子肯定是存在的。不论是怎样性质的学习,如果是自发去寻找的学习机会,一定会认识一些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比如之前我学习过意大利语,你会发现一起学习的人都有着一些共同特征:喜欢西方文化、生活态度积极、性格开朗。

马蓉:我平时工作接触的人群中,商人比较多,没有太多机会接触媒体,或者文化圈,但我本身却很向往校园气氛,“读书会”给了我这些。并且,同一本书,能听到那么多有见解,并且尖锐的人,不同的解读,收获很多。

姜阳:“圈子”的感觉不深,大家为了一个圈子去学习的意识也比较少。确实现在我们会在豆瓣上有“早起一小时”的组织,并且这个组织有两千多人,但并不是一个圈子。虽然偶尔会互相发邮件或者讨论一些情况,但还是相对松散和独立的。

《风尚周报》:你们是否有过不好的“免费学习”体验?

冯燕云:我曾经因为一次不好的感受,对“免费”心生芥蒂。几年前,接到一个组织的邀请,希望我参加他们的一个宴会和培训。到了现场后,对方却要求交钱,然后进行了狂轰滥炸的洗脑,最后我是逃出会场的。

马蓉:免费确实不见得一定好,暂且不谈利用“免费”做圈套的诱饵,从受众的角度来说,听到“免费”,反倒会造成他们的不信任。比如过去我们公司也曾经邀请国外的一级品酒师来进行免费的品酒培训,但来的人很少,或者随便听听就走了,大家似乎都有这样的一个概念――免费的肯定不好。

府锡蔚:我们很多活动都是免费向公众开放的,但确实发现,“免费”会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是门槛太低,报名的人太多,运作就会有困难;第二就如刚才马蓉说的,有的人对免费的东西不够珍惜,报了名可能又轻易放弃了,那对于无法报上名却很希望参加的朋友来说就很可惜。

《风尚周报》:如果现在你们进行的学习突然不免费了,你们接受吗?

马蓉:“读书会”有的时候是会产生一些费用的,但非常少,大家都是AA。我想,如果不免费了,也要不了多少钱,我愿意继续支出。

冯燕云:我从开始学Sasa舞,就明确了,我喜欢它,是否“免费”并不重要,如果需要收费了,我也会继续学。

府锡蔚:我们的某些培训课程现在就尝试性地收取一些费用,比如已经运作了两年的“社会企业家”培训,是使民间组织从业者、社区领导、年轻人以及现有或潜在的社会企业家获得相关技能,从而通过社会企业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需求并加强社区的建设的一个项目,但费用很低,对部分很有诚意参加,但确实经济上不富足的人,我们也会酌情减少费用。象征性地收费主要是想引起参与者足够的重视,目前看效果还不错。

姜阳:我能接受网上公开课收费――虽然不太可能收费。但通过你们的聊天,我开始思考自己的公益项目,是否该考虑收费的问题。

《风尚周报》:你们都在某个领域有所特长的,如果一个机构邀请你们做免费培训老师,你们会愿意吗?

冯燕云:我现在就在和西班牙商会谈一个摄影授课项目,我会收取一定费用,因为我还是认为纯免费的项目是很难维持的。

姜阳:愿意。之前我进行过这方面的调研,我身边有很多大学老师,在自己的领域非常资深,并且愿意与更多人分享,但接触社会的渠道不多,我正在寻求这样的渠道。我相信人都是有分享欲的。

马蓉:我和同事们有时候也会做一些品酒会,是免费的,没有问题。可是如果针对更大的客户群的时候,是否免费,这个值得商榷。

府锡蔚:假设这是一个公益项目,用我们社会企业项目的逻辑来看,我更推崇以商业化模式来运作慈善项目,这样项目本身才能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但也许在初期,免费是可以考虑的方式。

《风尚周报》:对于职场人来说,公司内部培训也是很重要的一种免费培训机会,你们怎么看待这种形式的免费学习机会?

姜阳:不开展培训的公司在我看来是对本身不自信,也没有远景规划的,培训是必备的员工福利。以前我的英语不好,公司为我提供了英语学习机会。现在我们除了共同的培训外,公司还鼓励我们自己去外面寻找培训机会,学费报销。我们的同事里有学烹饪的,学感情沟通的,我有个同事学了弹琴,我学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