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教学资源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教学资源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教学资源管理

企业教学资源管理范文1

【摘要】工效学总体的研究重点还是围绕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尽管存在不同的工效学定义,但是其的本质依旧在于:工效学是应用科学的原则来设计过程、系统、设备以及环境,实现这种设计对象与所给定的群体的需求相适应的目标。人类工效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的能力、人机交往、环境对人的影响,追求人-机-环境整体效能的优化,提高人的工作效率,保障人的工作安全,使人工作得更为舒适。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着重通过组织形式与薪酬形式对人进行培训与开发,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实现。本文将从工效学的视角来研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分别从人、机器、环境三个方面来说明工效学如何在企业人力Y源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工效学 人力资源管理 人机交往 职业安全

从哲学发展的观点看,人的发展是受外因和内因的共同影响。工效学从人的自然性角度出发,在充分理解和肯定人在心理和生理上的缺陷的存在会给工作效率带来影响的同时,也强调了机器、环境对人们工作效率的影响。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工效学的观点来看,可以从人、机、环境三个方面研究对人的工作效率的影响。

一、人的因素

(一)人才选择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石是工作分析,对于不同的岗位要求,企业需要招聘合适的人才。不同的生产作业中使用的机器需要合适的人员来进行操作。企业可以通过人体测量数据,选择人机交流效率最高的人才。

(二)人员培训

人员培训时期,培训内容不仅要包含如何操作机器,更要培训员工的应激状态以及应急能力。心理学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三部分,获取信息-信息处理-做出反应。人在做决策时容易受到在外和内在因素的影响。因此通常在机器发生故障或者人操作不当导致紧急情况发生时,员工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急操作能力。制定各种紧急情况应对措施表,通过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两种培训方法,来训练员工在各种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反应。

(三)科学动作

结合人体力学,观察员工在作业时的动作,研究哪些动作是不必要的,可以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使员工工作更为轻松。

(四)合理劳休

员工的安全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重视,而安全性是工效学注重的几个指标之一。疲劳工作者容易注意力分散、四肢灵活性变差、思维和反应能力迟缓,极易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要科学地安排员工休息时间以及换班制度。工效学应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之中可以有效地避免或者减少事故的发生,全面科学地考虑对人有影响因素,最大程度地保障人的安全。

(五)感觉剥夺

感觉剥夺会对员工产生消极作用。工效学里的感觉剥夺,是指虽然员工的实际利益没有怎么变,但是就是觉得自己的权益被剥夺了。比如公司临时加班虽然有加班费,但是还是会引起部分员工的不满,导致心理不平衡的原因是下班后的自由被剥夺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要注意尊重员工的正当意愿,才能使员工更好地留住与激励员工。

二、机器因素

(一)机器设计

对于机器不可过分重视其指标的先进性而忽视人的能力限度。合理的设计除了提高效率以外,还能够节省人力资本,减少招聘人数。

(二)人机交流

人机系统分析评价是工效学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人机系统要做到人和机之间合理的功能分配,人机互适,实现系统设计的整体价值。人机功能分配可以按照宜人原则,以个人的价值和能力来进行功能分配,能体现个人价值和能力的工作就分配给人完成。这一选择有利于激发人的潜能,实现员工的个人价值,也正好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之一。

三、环境因素

哲学上整体与部分原理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部分,同时也要重视整体,实现系统优化。在工效学大系统中,环境包围着人与机,它对人和机器都会产生影响。

(一)对人的影响

在空间上,狭窄拥挤的空间使人心慌、烦闷,容易出错;同时也可能增加员工的厌烦情绪,导致员工缺乏工作积极性。工作空间的设计与布局要按照科学地距离使员工作业方便,同时视觉空间也应符合人体视觉舒适度,不要产生压迫感。

在微气候方面,厂房要注意通风,保持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和湿度。并且合理安排生产组织和作业负荷。

(二)对机器的影响

对于一些机器,其特殊的组成材料属性要求其必须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使用才能保证其运行的有效性及正常的使用寿命。

四、结束语

企业要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不能只考虑如何管理人才、开发人才而不去考虑与人相关的其他重要因素。工效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有利于促使员工去开发自己的价值,提高绩效。

参考文献:

[1]陈荣俊,武卫,张韬.管理工效学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J].丹东师专学报,2002,(04).

[2]庄玲秀.浅谈工效学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师,2014,(11).

[3]杨学涵.谈谈管理工效学[J].价值工程,1996,(04).

[4]胡建屏.人类工效学原理与应用简介[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8,(03).

企业教学资源管理范文2

一、高职汽车专业课程的特点和要求

1.与一般的课程相比,更接近工程实际,同时更具有学科的发展性。汽车工业为了更好地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和机械化自动化的需要,在速度、精度、负荷、效率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推出新的车型,因而与之相应的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对于高速重载车辆来说,不仅要研究其运动性能,还要研究其动力性能,有时还要考虑构件的弹性形变、质量分布、联接间隙及机械中摩擦等对机械工作的影响,考虑机械的振动、冲击和平衡问题。这些问题给机械原理学科提出了一些新的课题,开辟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因此,机械原理学科近年来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方法,并都得到迅速发展且渐趋成熟。生产的发展促进了汽车工业相关学科的发展,反过来汽车工业的进步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2.与一般的专业课程相比,汽车专业知识具有更宽的研究面和更广的适应性。也就是说,要学好汽车专业课程,就必须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同时,具备较高汽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毕业生,对于不同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更强。

汽车专业课程完善的知识结构如同一棵大树,有主干有枝条,是一个网络型的。根据汽车专业课程的特点和要求,要学好汽车专业知识,不仅要具备本专业知识以构成知识结构的主干,同时还应学习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使专业知识得以巩固、加深和扩展而形成知识结构主干上伸展的枝条。故学生仅接受课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学会利用图书馆这个大课堂,阅读大量有关参考书,跟上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步伐。而汽车专业课程实际性、发展性和适应性的特点,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学会熟练使用图书馆,以便把专业课程的基础打好;要求学生毕业工作之后,根据时代的发展的需求和岗位的需要,能够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主动学习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

二、图书馆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1.专业课程开始阶段。在高职学生一年级阶段,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鼓励学生走进图书馆学习,根据学校和当地公共图书馆的实际藏书情况,在专业课程讲授的第一节课,我们就要推荐课程学习的核心书刊,列出学习参考书清单,要求学生到图书馆阅读学习。(2)在课程开始的第2周左右,组织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以尽快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利用图书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最终贯穿到专业课程学习的整个过程。(3)为让学生有一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到图书馆学习,我们在精简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能自学的课程内容尽量安排学生自学,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4)学生假如对课程某些内容兴趣特别浓厚,我们鼓励并指导他们利用图书资料深入学习研究,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

2.课程中间阶段。汽车专业课程内容比较深奥繁杂而授课课时有限,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只是本课程最基本最主要的东西。要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学生不仅必须做好课前预习,课后还需花较多的时间去复习,在预习和复习阶段遇到问题时,最快的解决途径是查阅图书馆的专业参考书籍。在进行汽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布置学生查询相关资料或布置设计性作业,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图书馆进行预习,做到有目的而来,引导大学生养成利用图书馆资源的良好习惯。在讲解《汽车机械基础》时,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授课之前设计一定的问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查询资料,第二次讲课时抽出课前约10分钟,由学生讲解上次课所布置的相关问题,并把学生的检索结果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通过一定时间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已有了明确的学习和阅读目的,阅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对文献的检索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时,专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检索专业数据库,及时地将汽车行业新信息、新技术反馈给学生。让他们对各种观点、各种流派加以比较、分析,从而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积累知识、利用知识的能力。借助图书馆大量的文献资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一些本学科的新动向、新趋势和新成果,为毕业实习和毕业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课程结束阶段。在大部分专业课程学习的结束阶段,安排学生利用课程介绍的专业知识,进行课程设计或课程实训。为了检查和促进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能力,可以有意设计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课题,如在《机械设计基础》的课程设计中,安排部分学生进行汽车差速器的计算和设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选题进行简单的分析讨论,然后必须到图书馆进行文献资料的搜索、查询和汇总,对其进行整理、分析,鉴别其是否可靠、实用,最后才能运用于实际的计算和设计。

对没有设计和实训环节的专业课程,为促使学生阅读大量的专业书刊,我们在专业教学的后段,要求学生到图书馆查阅参考书写读书报告或论文,作为学生期评成绩的一部分。对于一些考查课程如《汽车运行材料》,以学生所写读书报告和论文的质量作为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

在汽修专业《汽车机械基础》、《汽车运行材料》等课程的教学、实验和实训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注重结合图书馆来协助进行课程的教学工作。课程结束后,通过学生反馈的调查表检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抽查2个汽车专业(汽修和汽营专业)各1个班级学生共72人,结果表明,86%的学生对专业课程新的教学模式表示接受和满意,教学效果和学生考试成绩同比有明显的提高。

三、利用图书馆资源促进课程教学的对策

1.开设检索公共课。学校应重视和加强培养一支既有较高的汽车专业知识,又具有一定图书馆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以加强学校信息检索课教学和教研力量。从图书馆获得本专业的最新信息,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状况,以便更好地把握研究方向,全面掌握有关专业知识,把握人才市场动态,为适应社会需求和专业需求培养高技能人才。在新生入学阶段,组织新生参观图书馆,为他们介绍图书馆的布局和基本情况,目录的查询方法,馆藏图书的借阅手续,使新生对图书馆有初步的了解,增加感性认识,消除学生对图书馆的神秘感和胆怯、戒备心理。这是广大新同学最迫切需要的教育,而这一点却被很多学校忽略和遗漏。另外,有必要在全校范围内为新生开设一门公共课,系统介绍各类图书馆的设施功能,介绍如何利用图书馆,引导学生到图书馆查询阅读各类文献资料。

2.开展图书馆志愿者行动或勤工俭学活动。对于大学生来说,仅仅学习课堂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知识面的拓展、学习和研究的深入都要求他们有强烈的图书馆意识和熟练的利用图书馆的能力。通过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图书馆志愿者行动或勤工俭学活动,学生在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完成整架、排目录卡片、运用专业知识协助检索等工作,借此可以对图书馆藏书布局、分类体系、检索方法有深入的了解,培养和提高利用图书馆的能力。

3.加强图书馆的馆际交流与合作。学生在专业在资料的查询中,普遍反映学校图书馆藏书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不足。对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主动和公共图书馆以及各高校图书馆联系,加强馆际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开辟多种途径丰富文献信息资源,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留住学生。

企业教学资源管理范文3

关键词:云计算 高校教学资源 共享模型

1引言

如何合理、高效地利用和管理教学资源是高等学校建设教学资源工作的基础,是确保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高校教学资源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较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为:

其一,教学资源自治需求与封闭性的资源管理平台不对称。一方面,由于教学资源库管理平台有较强的封闭性,用户不能随意更改资源管理方式,因此多数价格高的教学资源库将无法在底层高校的推广与使用。另一方面,因缺乏统一的标准;高校各自开发、建设教学资源,形成了各大高校内部聚集了丰富的自主开发的教学资源;因资源管理系统只允许内部人员进行操作,不对外开放,这导致了资源库管理系统里的资源贫乏,大多数教学资源不可能在整个学校的教学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其二,无规范性与盲目性。资源的建设表现为盲目性,这是因资源建设常常依靠众多单位合作来完成,这就造成了资源建设缺乏统筹规划,资源分类不规范,种属界定不清,内容庞杂凌乱、形式复杂化和多样化,导致了有些课程教学资源重复投资,而有些专业教学资源又老化严重,却没能得到及时更新;这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管理,同时给高校校园网内部教学资源的管理和使用以及实现与外界交流带来极大的不便。由于企业自身利益的需要,加上没有认可的行业规范标准,企业在开发资源数据库时较少的考虑其兼容性。

其三,资源的利用率不高。由于资源共享度不高,从而导致资源利用率低。资源还没有发挥其自身的价值就被淘汰了,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资源库建设对管理系统、网络环境和管理者处理信息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加上资源库的建设教育部门没有统一的标准部署,进而出现了用户的信息素养与部门资源的建设不协调,部门的资源建设与网络环境不协调,这就导致了资源利用率低的局势。

分析表明,要想解决以上出现的问题,必须解决教学资源中数据的异构、资源建设的规范化以及资源平台之间的问题。

2基于云计算的教学资源管理模型设计

由于传统的高校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的封闭性,外部程序想调用平台内的资源是不可能实现的,用户只有在进入平台内部才能获取所需的资源。用这种方式开发的资源管理平台导致了“资源孤岛”的局面,造成了计算处理能力、网络资源和存储空间的出现冗余现象,从而造成了巨大的浪费。由于云计算的服务具有强大接口功能,程序员以接口的方式把服务到网络上,目的是为其它的应用程序提供直接调用的服务,也为教学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云计算在各种异构平台上构筑一个与平台、语言无关的通用技术层主要是通过采用了镜像执行、提供服务的机制来实现的,各种不同平台上的应用依靠这个技术层来实施彼此的整合与链接。目前,从云计算应用情况来看,现阶段搭建一个有效的高校教学资源云,它需要以接口的方式来实现资源服务与资源数据的开放与共享,这是资源管理发展的一个方向,云计算技术为资源管理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资源管理人员将通用的功能以云为接口到网络中,并共享接口所提供的计算能力、资源服务,为其它程序可以直接调用服务,在高校校园网中采用该种方式来实现对教学资源的管理,将会大大地减少资源访问入口,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共享。

2.1高校教学资源管理架构设计

针对以上提出的教学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云计算环境下的高校教学资源管理模型的总体设计目标。主要目的是对现有的教学资源的集中与整合,从而提高教学资源的有效使用率,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自身的使用价值;并结合虚拟技术,实现架构为“客户端+Internet+云中心”的高校教学资源管理架构模型。

2.2高校教学资源共享模型设计

为了高校教学资源科学化的管理,在依据现有校内教学资源信息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所有信息进行分析、统计、存储、查询、备份,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具有多功能资源共享模型和搭建高校云计算中心,从而实现高校之间的教学资源信息化、管理科学化、办公自动化、沟通网络化。云计算中心按照功能的不同可以划分基础设施服务层、虚拟化层、管理中间件层、应用服务层。该中心是由基础设施、软件、应用平合组成的资源池。在这个资源池中,以刀片服务器为核心的底层硬件平台负责数据的处理,用户则通过上层的软件、应用平台按需获取服务。云计算平台实现了对服务器教学资源的一体化管理,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去实现资源扩展或收缩,具有资源利用率高、扩展性良好、设备管理复杂性低等特点。具体模型如图1所示。

3总结

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为:可扩展、规范化资源管理以及管理平台中资源数据与服务能力的共享的问题,并提出了资源封装处理;建立资源共享的应用与于数据中心;搭建教学资源共享的云的方法来解决目前高校教学资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在云计算资源管理技术与虚拟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设计了高校教学资源管理的架构和教学资源管理的模型,该模型由基础设施层、虚拟层、管理中间件层、应用服务层几个部分组成,并描述了该模型各个部分的功能。该模型具有资源利用率高、扩展性良好、设备管理复杂性低等特点。

参考文献:

[1]王万丽.浅析云计算及其在高职教育领域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网络,2010,34(232).

[2]田敬华,周世兵,蒋小平.基于网格的教学资源管理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0).

[3]王倩,曹彦.云计算研究[J].软件,2013,34(5):116-118.

企业教学资源管理范文4

关键词:共享;教学资源;硬件系统;软件系统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7-0000-01

Research of Sharing Teaching Resource Service platform

Chen Guocai

(Liaoning JiDian Polytechnic,Dandong118009,China)

Abstract:From sharing the teaching resource construction background,the guiding ideology,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system,etc. Emphasis 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ing resources sharing platform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promote role.

Keywords:Sharing;Teaching resources;Hardware system;Software system

一、建设背景

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把学院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实现共享,供校内外师生共同学习和研讨,是学院教学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创建公平教育环境的重要举措。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建设的目的是促进教师教学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鼓励教师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推动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相互交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指导思想

共享性教学资源服务平台的建设,要以“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应用”的原则为指导,以适应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的需要为目标,将技术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集中管理和开放性相结合,吸引广大教师积极参加专业教学资源和课程资源建设,同时,积极引进行业企业资源,在充分整合行业企业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教学资源,形成共享性优质资源。鼓励校内外学生积极使用,充分利用学院目前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中的先进经验,开发有学院特色的功能模块,鼓励教师进行研究性教学资源建设,开展研究性教学,推动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最终形成共同与协调发展局面。

三、共享性教学资源服务平台组成

(一)硬件系统方案

实现数据集中、设备集中、应用集中,提供基础的、共享的、统一的系统平台。主要包括:集群服务器、海量存储系统、数据库服务器等硬件设施。共享教学资源平台的存储设备必须具备性能高、可靠性高、易扩展、安全稳定和海量存储等优点。本项目拟采用光纤存储系统,用于存储视频资料及数据。

系统硬件组成如图1所示。

(二)软件系统方案

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资源管理软件。系统软件包括网络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资源库管理系统软件包括两个子系统:资源管理、系统管理。这两个子系统为三类用户(教师、学生、管理员)提供资源检索、资源、资源审核、权限管理及计费等多个方面的服务。

1.资源管理模块

资源管理模块的操作对象是教学资源库中的各类资源,在进行操作时要保证内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该模块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入库、资源导航、资源管理、资源检索。教师在开发完成教学资源后,可以通过网络将资源交互式入库。系统管理员可通过后台软件进行管理,根据资源评审标准对教师上传的资源进行评审,实现资源的批量入库、后台资源信息的快速录入,制作和删除过期资源;使用资源导航功能,能够实现学院专业导航、资源类别导航、课程导航、资源导航、专业专题导航;使用资源管理功能,完成资源的审核及提示、资源属性修改及删除无用资源、设置资源下载点数及资源级别,统计资源的访问情况和下载情况。

2.系统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对整个系统的维护工作,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功能包括指定各专业资源库负责人、设置系统和专业资源库存储方案、设置资源积分规则、学院加盟及审核,实现创建和维护用户帐号信息、指定用户角色、批量管理用户帐号,完成专业站点维护、新闻、问卷、论坛维护、系统设置、数据库碎片整理和在线用户统计等。

3.用户管理模块

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是教师的教学中心、学生的学习中心、课程的数字化资源中心。对资源的操作对象主要有系统管理员、教师、学生(普通注册用户)和一般用户(未正式注册的浏览用户)。对上述对象可规定如下权限:系统管理员主要是对数据库系统有完整的控制权,具有初始化资源库系统和审核注册用户的权限。允许他对整个资源库在后台实施动态管理和维护,以便对教学资源库的使用实施有效监控;教师按其规定的帐号,主要负责对规定的资源进行上传,同时也可对资源库进行浏览、查询和使用;学生则可以浏览、查询和下载信息库中的资源;一般用户仅可以浏览、查询资源库对外开放部分的教学资源。

四、预期效果

通过共享性教学资源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学院将各级各类重点建设专业的教学资源和课程资源通过平台进行管理、展示,使校内外教师与学生能够共享,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共同分享教学改革的成果,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与社会服务能力;高职院校之间能够通过分享专业建设成果,能有效促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水平,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能力;网络化学习环境的建设,为学习者提供了自主学习条件,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体现了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的和谐发展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企业教学资源管理范文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5)005-0168-03

作者简介:刘德山(1970-),男,辽宁辽阳人,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教育应用。

0 引言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纲要》从资源体系、平台建设及共享方面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当前,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尤其受到教育部门以及各高校的充分关注,也一直是教学改革的热点。

现阶段,关于教学资源管理和开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①资源管理及其标准化。以IMS、AICC、IEEE等国际组织制定的技术标准为基础,参考SCORM(可共享内容对象参考模型)开展数字资源标准研究[1];②面向开源软件的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开发。在著名的开源平台Sakai、Moodle、Claroline上搭建资源管理系统,并对开源软件实施二次开发[2];③高校辅助教学平台开发。

资源管理系统一般以平台为载体,在网络平台上集中大量优秀课程,课程之间多采用线性结构组织,如天空教室网络教学平台、爱课程网等。从课程层面看,每门课程作为一个教学结点,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进度、习题、视频等。从教学角度,每门课程不是孤立的,从课程体系出发考虑每门课程的教学意义更大。现有资源管理系统中,探索课程体系或一个课程模块中课程之间联系及相关课程间知识点关联度的研究较少。目前,大多教学资源管理系统较少以课群为单位建设,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相关课程共性资源共建与共享。以课群为基础进行教学资源建设,在高校精设课程、压缩学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背景下有重要意义。

1 资源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教学资源管理系统面向教师和学生,实现资源上传、检索、、下载等基本功能。同时,系统基于课群设计,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1.1 需求分析

为深入了解管理系统需求,笔者选取大连、鞍山两地高校的60教师和1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主要结论如下:

(1)教师在教学中有资源管理需求的比例达74.5%;教师较多使用搜索引擎进行资源检索,主要以文件夹形式进行资源组织与管理;绝大多数教师期待通过有效的资源管理系统进行资源检索和管理。

(2) 使用资源管理系统的教师中,68.1%的教师认为现有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或辅助教学系统操作较为复杂。

(3)教师对资源管理系统关注不够或不愿使用的原因主要有:资源更新不够及时,资源可用性差,资源重复率高。

(4)61.6%的学生会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的视频、试题、课件等进行学习,69.4%的学生认为系统应通过简化操作、及时更新资源来吸引用户。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目前大多资源管理系统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如何重构和完善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是本文重点研究内容。

1.2 系统设计

(1)功能设计。资源管理系统功能设计需重点考虑如下问题:①资源管理系统应具备资源库管理、资源检索功能;②以课程群为核心,增设课群管理模块,实现课程添加、课程审核、添加课程资源等功能,有效实施课群内部资源共享[3];③设置配置管理模块,实现用户及角色管理。每个模块下细化若干个子功能模块,系统功能架构如图1所示。

(2)角色设计。将系统参与者划分为教师、学生、系统管理员和课群负责人等角色,各角色及功能如表1所示。

(3)数据库设计。根据需求分析及功能设计,设计用户表、资源表、文件表和课程表等。受篇幅限制,具体数据库表省略。

2 系统实现

2.1 运行环境

客户端运行环境,选择Windows 7、Windows 2000、Windows XP等操作系统,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资源管理系统。服务器端系统运行环境为Windows 7 sever,支持Internet防火墙,该服务器具有校园网内独立IP地址,可实现校园网范围内登录访问。

2.2 主要功能模块

本系统核心模块为资源库管理、资源检索和课群管理。系统导航菜单中包括新闻公告、最新、资源上传、资源检索和课群管理等功能项。

(1)配置管理模块。配置管理模块的功能为角色管理、用户注册和用户登录。角色管理实际上是对系统用户权限进行设定。未注册用户可以执行模块中的注册功能,按照注册界面提示要求填写信息,提交后通过验证即可。注册用户登录成功后,根据角色赋予的操作权限进行操作。

(2)资源检索模块。资源检索分为关键字检索和高级检索两种。关键字检索可以按资源名称、作者、内容描述、所属课程等进行精准搜索。用户在进行关键字检索时,可以设定检索素材的类型,如图片、音频、视频、动画、大纲、课件等;高级检索是指通过导航菜单中的资源检索选项分层次逐级检索,需要通过导航进入检索页,该页包括多媒体资源和课件资源的分类描述。

(3)课群管理模块。课群模块主要包括4个功能:①课群描述,帮助用户了解该课群的内容和特点;②课程添加,将系列课程加入到课群,其中课群内课程按知识点进行规划;③课程资源,将管理系统中的资源加入相应的课程中;④课程检索,用户可按课程搜索资源,方便查询,以课程为单位组织资源。

2.3 技术实现

管理系统从逻辑上划分界面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使用 Struts、Spring 和 Hibernate 等框架实现。界面表示层负责将用户数据提交到业务逻辑层,处理后返回结果[4]。业务逻辑层使用Spring技术,以Spring封装,利用Hibernate技术实现数据访问,Hibernate只需实现正确的对象关系映射,提高开发效率。

3 系统应用

本文以Java Web编程系列课的课群为例,说明资源管理过程和应用效果[5]。

3.1 课群概述

Java、Web系列课程组成的课群在网络编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各课程衔接紧密,共性内容较多。从知识领域看,该课群涉及客户端开发与服务器端开发,具体包括Web应用程序运行原理、Web运行环境、主流开发工具Eclipse、Servlet、JSP、JDBC、JSTL等内容。在应用层面,从博客、社交网站到电子商务中的C2C、B2B等,都涉及Java Web技术。

考虑Java Web知识领域、应用范围、编程前期基础,Java Web编程课群包括:《C语言》、《数据结构》、《Java语言程序设计》、《Web编程基础》、《Web高级编程》、《UML系统分析设计》、《XML技术与应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课程。同时,根据新技术的出现不断调整。

3.2 实施过程

(1)划分课程边界。划分课群中各门课程边界的目的在于合理设计课程间的衔接关系,整合课群中的同类知识点,按递进关系分配到不同课程中,提高资源建设效率。该项工作由课群负责人或专业课教师在系统设计之初依据教学大纲完成。

(2)添加课程到课程群。在课群管理模块中,由课群负责人建立课群,由具有教师角色的用户向课群中添加课程,在课程描述页面对课程进行完整描述,说明该课程在课群中的作用,审核通过后,新课程添加成功,显示在课群管理页面中。

(3)添加资源到课程。添加到课程中的资源可以为文本、图片、动画、音频或视频等。该过程实际上是按课程组织资源的过程,将独立的大纲、课件、视频、试题等添加到具体课程中。在添加过程中,可以先实施检索,查找到符合课程的资源后再进行添加。

3.3 应用效果

Java、Web编程课群涉及内容广泛,课程内容以程序设计语言为基础,需围绕Web开发实际需求和开发流程,按照课程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6]。

(1)合理安排课程间重复知识点及交叉内容,作好课程衔接。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中,数据类型、常量、变量、表达式、常用函数等多门课程中均有涉及,学生修读完相关课程后,可通过系统提供的教学资源进行自学。如学习完C++的数据类型、常量、变量、表达式后,便可以自学Java、JavaScript中的相关内容。

(2)经典算法合理分布到不同课程中。算法在C++、Java中都有涉及,在数据结构课程中也有系统介绍。学生学习数据结构时,涉及多种排序算法,学习枯燥。可依据不同难度将算法分散到不同课程中,有利于学生学习。

(3)形成了清晰的学习线索。C语言和数据结构是所有计算机课群的基础课,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思想,为深入学习Web开发基础(包括Java 语言程序设计、Web 编程基础)、J2EE开发(XML、UML、Web高级编程等)作好准备。

明确定位每门课程在课群中的意义,按课群资源组织引导学生快速掌握Java Web开发所需的核心技术,实现课程教学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变。课群还兼顾了与其它课程(如企业职前教育课程、专业实习)的衔接,满足软件人才市场的需求。

4 结语

企业教学资源管理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专业教学资源库 课程资源 网络学习 体系构建

[作者简介]周建(1965-),男,江苏南通人,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江苏 南通 226007)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高职院校开放式学习平台构建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1JSJG36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6-0160-03

一、引言

数字化教学是随着数字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提出的新概念。对高职院校而言数字化学习的根本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数字时代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在教学资源库建设方面,本科院校陆续启动了各种数字化资源建设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高职院校由于建校时间不长,一段时间以来重点都在进行外延建设,作为内涵建设重要内容之一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利用还刚刚起步。而在数字化时代,高职院校构建丰富的、实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借助先进的网络教学环境和资源管理平台,实现数字化的教学模式,对于新时期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1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要求。适应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组织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建立网络教学资源体系,是高职院校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势,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网络学习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等方面,广泛开展学习和研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共享。同时,必须积极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强化信息技术应用,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组织开展高质量高水平远程学历教育、在职进修和行业企业员工在岗培训。

二、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现状

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高职院校的重视,综观国内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情况,存在一些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对专业资源的理解不到位,容易将课程资源库和专业资源库混为一谈。专业资源库不仅包含了课程资源库,还应该包含本专业的企业资源,如岗位设置、岗位技能表、企业名录、生产场景等。(2)资源平台存在先天不足。学校在平台的系统设计中参与度不高,软件开发往往听从软件企业的较多,导致资源平台与学校的适合度不高、可用性不强。例如,资源管理不够人性化;上传资源没有实现断点续传功能,大文件上传困难;资源检索功能单一;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学习系统联系不够紧密,甚至存在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学习系统脱节的现象,资源建设是孤立的,不考虑资源的应用场景,没有很好地和教学过程进行结合。(3)资源库建设肉容在建设初期缺少统一规划。往往是想到什么建什么,资源不成体系;学校对资源组织开发的力度不够,资源建设者对内容的研究不够深入,资源表现形式不够丰富;资源建设职责不明,对资源库管理松散,无明晰的资源审核机制,造成资源膨胀的同时有效资源不多的局面。(4)缺乏资源标准化建设。资源建设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专业子库定义不清晰,在资源的内容要求、技术标准、评价标准等方面缺乏统一的规定,导致资源建设者无章可循。(5)资源库建设长效机制的研究不够深入。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层面制度不健全;建设资金投入缺少长效性,认识不够长远,导致资源库建设的短期行为较多;对资源研发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资源库建设没有牵头单位,技术力量缺乏,甚至有学校认为完全通过购买的方式来建设专业资源,学校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来保证资源库是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6)推广与宣传的力度不够。没有很好地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有效宣传和推广,师生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认知和参与度不高。

三、高职院校专业资源库建设的实践

数字化学习作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支撑平台,其建设越来越受到广大高职院校的重视,结合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并应用好专业资源库,是每个高职院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资源平台建设、专业资源建设、资源库建设规范和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多年实践探索告诉我们,专业资源库建设是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环节和因素,不可等闲视之。

(一)资源平台建设

1 以专业资源库为核心的数字化学习体系构建。高校数字化学习体系是以专业资源建设为核心,集网络课程建设及展示、教学资源管理、教师备课、网上教学、学生学习、网络教学评价于一体的数字化学习体系,是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体系以资源共享为目的,面向海量资源处理,包含资源分布式存储、资源管理、资源评价等诸多功能,实现资源的快速上传、检索、分享、归档;同时又能利用资源进行网络课程、精品课程制作和题库、作业库和试卷库等素材资源建设,方便教师和学生开展网上自主学习。同时,还包含了专业资源的建设成果展不平台,向行业、兄弟院校展示其教学资源,核心专业网络课程、精品课程等。以专业资源库为核心的数字化学习体系包含了以下主要模块:专业资源库共享平台、教师备课系统、学习平台与教学评价、数字学习中心门户等。

2 建设模式和技术要求。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的建设通常有三种模式:一是市场现有产品,据调研,目前市场上有很多资源平台,特点是价格相对较高,与高职院校的适合度小,与现有管理系统对接不便,后期二次开发困难。二是自主研发产品,优势是价格低。适合度好、对接和二次开发方便,但要求学校自身具备很强的软件研发能力,而高职院校往往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三是联合研发产品,学校与软件企业联合开发模式弥补了前面两种模式的不足,是高职院校可以采用的模式。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是实现数字化学习的重要的基础性平台,它承载了全校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具有收集、审核、应用、管理资源的各项功能,科学规范地整合学校信息资源。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建设以规范、开放、实用为原则,做到技术规范统一、接口对外开放、人机交互友好,同时要体现高职特色。因此,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开发要符合以下要求:(1)分类方法既要统一标准,又要支持专业个性化需求。专业资源的建设标准,可以由整个院系建立一个推荐的标准,每个专业可以依照专业的特性,进行个性化的裁剪。(2)简单易用。资源库的建设者大多是各专业的老师和

企业盼行业专家,他们往往不具备专业的IT技能,所以资源库建设的工具应该设计成傻瓜化,无须培训即可参与到资源建设中去。(3)随时随地。因为专业资源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资源收集工具的设计,应该让建设者在各种场合如网页浏览、电子图书查阅等环节,可以随时随地地收集资源。(4)浏览方式灵活多样。资源的建设价值在于应用,作为一个资源的使用者,可以依照资源类型、通用子库、专业等方式进行浏览,以满足不同的检索要求。(5)资源点播。为了方便用户使用与点播资源,资源既可以按照原始格式提供给使用者(前提资源贡献者愿意),同时也要考虑给予浏览器的便捷统一资源浏览方式,对于图片,文档类的资源统―使用nashpaper方式呈现,对于动画、视频、gif应该统一转换为fly格式,采用流式的方式来减轻服务器压力。

(二)专业资源库建设

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前期,要做好对各专业的调研工作,明确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任务和要求,规划好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制定资源库的分类标准,建立资源文件格式规范,确定资源检索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1 规划建设内容。明确专业资源库建设内容,制定不同专业资源的共性内容的分类方法。例如,要求各专业资源库建设专业标准库、行业标准库、专业设置调研报告、人才培养方案、职业资格认证库、企业信息库等。专业的共性资源由学校层面提出建设要求。在确定资源库共性内容建设的同时要考虑各专业的个性化资源建设,个性化资源学校层面不作规定,而由专业负责人根据本专业的需要自己确定。课程资源是专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理顺资源个体与资源集、课程资源与专业资源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课程资源分成课程公共资源、公共教学资源和课程辅助资源三部分,课程公共资源是指本门课程的公共信息部分,如课程介绍、教师团队、课程标准、授课计划、课程教案、实习指导书、考核要求、说课录像等。公共教学资源是指与教学有关的备课内容,如讲义、课件、教学录像、学习文档(任务书、工作页等)、练习与自测、作业、考试等。辅助资源是用于辅助本课程学习的资源,该类资源根据课程特点确定。以上资源由课程负责人所带领的课程建设团队建设,任课教师可以使用该资源组织自己的教学网站。课程资源主要以网站形式展示,课程网站体现了课程资源的整体性和相关性。为了更好实现课程资源共享,在专业资源库中能以分类、主题名等关联字检索课程资源中的资源个体,课程资源在专业资源库又体现了其个体性和独立性。

2 统一规范和标准。为统一专业资源库、课程资源和教学网站对资源的分类方法,规范资源数据文件类型,对课件、教学录像等数据文件制定统一的制作标准等,要制定如《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规划设计与实施方案》《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数据技术标准》《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管理与应用规范》等制度,保证教学资源库的有效运行。明确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主体,规范教师参与资源库建设行为,是在资源库的建设和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对资源库采用分级管理的模式,可将用户角色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系统管理员、专业库负责人、子库负责人、参建人员和普通师生,五种角色人员对资源库操作具有不同的权限。

3 有效利用资源。专业资源库建设目的是对资源的有效利用,资源库中的资源个体对“学习”很少(没有)价值,但以课程为主体,通过对资源的利用和有效组合,形成了系统的能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内容,才能体现专业资源库的价值,实现资源库建设的初衷。综观国内其他高职院校的专业资源库建设,资源库建设和学习系统的结合往往是停留在纸面上,在高职院校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要实现资源库与课程资源的紧密结合,有效的做法是将课程资源作为专业资源的一个特定的子库,课程资源既作为专业资源建设的范畴,也作为课程展示网站、自主学习网站的资源。

(三)探索建立开放式学习体系

整合学院优质教学资源,面向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加强横向合作,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对社会人才培养的职能,资源库不仅要服务于全日制在校学生,而且要服务区域社会化人才培养需要,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和产业结构以及地方人才需求,树立专业资源库服务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数字化学习中心不仅要成为学校日常辅助教学重要工具,也要成为一个服务区域企业职工,实现企业远程培训、技能训练的重要平台。(1)拓展全日制学生学习空间。开放学校重点核心专业课程,拓展学习能力较强学生的知识视野。为了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特点,鼓励院系开设网络选修课程,在扩展学生选修课程范围的同时,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手段,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效率,逐步形成了学校的一大办学特色。(2)通过开发适合成人教育的课程,实现成教学院和全日制学生共享数字化学习中心平台。通过成人教育网络课程开发,一方面丰富了学校的专业资源库的内容;另一方面成教学生也可以和全日制学生一样共享学校的资源库,增加了成教学生的学习途径。(3]开发和购买各种网络培训课程,满足学校为社会培训的需要。社会培训是每个高职院校服务于社会能力的重要体现。目前社会培训需求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开发利用网络培训课程能形成更具人性化的学习模式,增加参加培训人员的学习途径,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效率。

四、资源库建设长效机制的思考

(一)管理体制的建立

管理体制的建立是资源库建设保持长效性的重要保障,资源库要建立服务全日制在校学生和服务区域社会化人才培养的建设机制。一是在思想认识上强调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性,学校层面要明确规定专业资源库的建设要求,并将专业资源库的建设纳入到专业建设范畴,鼓励教学院系开设网络课程,并尝试专业资源和课程资源对社会开放。二是建立健全资源库建设相关制度,保证资源库建设的延续性。三是将资源库和课程学习平台的建设纳入教改项目管理,鼓励教师参与资源库建设。四是建立专业资源库、学习平台的质量评价标准。五是保证持续的建设资金支持。

(二)资源库研发队伍的培养

建立一支资源库研发队伍,是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有力保障。资源库研发团队负责资源收集、媒体制作、资源整理和上传等工作,成员由任课教师、勤工助学的学生、社会上的媒体制作人员等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