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开展网络安全技术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开展网络安全技术培训范文1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yc450071351”为你整理了这篇内网网络安全检查和整改工作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根据省市财政相关工作要求,我局对本年度网络安全检查和整改工作进行了梳理,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0年度网络安全检查工作组织开展情况
自勒索病毒爆发后,我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对相关工作作出安排。
1、加强领导,完善制度。根据省市工作要求,我局成立以局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股室股长为成员的网信领导小组,负责我局网络安全各项具体工作,结合自身实际,健全完善相关制度。
2、加强网络安全检查。在前期勒索病毒排查工作基础上,我局再次组织技术力量,对局内以及我市各预算单位接入财政网络的情况开展检查工作。我市要求所有使用财政内网的单位必须按照网络安全相关规定和上级要求,所有的终端设备必须做到:
1、所有设备必须内外网分离。
2、所有终端电脑必须设置6位三种符号以上的开机密码。
3、所有终端电脑必须安装亚信杀毒软件。
4、所有设备必须使用有线连接。
5、所有终端除正常办公需要的软件外,其它无关软件全部卸载。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我局机房建设时间长,缺乏网络安全设备,我局在勒索病毒爆发后立即进行整改,按照省市相关文件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制定专业的网络机房建设方案,已通过招标进行实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前期的网络安全检查和整改,目前我市所有预算单位已规范接入财政网络,使用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明显提高,全市财政网络运行总体较为安全平稳。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制度建设方面。我局虽然制订了《阆中市财政局网络安全制度》,但根据中省财政部门的要求,仍存在日常管理操作不规范、未定期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更新等问题。
2、安全意识方面。在前期工作中,我局对使用财政网络的用户,均进行了网络安全宣传教育,但宣传教育的内容比较片面,没有细化普及安全知识和培训相关的防范技能。
3、组织保障方面。我局虽然成立网信领导小组,但由于编制受限,没有专门的网络安全技术人员,无法分设系统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等岗位。
三、整改措施及计划
1、强化制度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中省制定的各项财政网络安全规定,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和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各种制度和文件资料。
2、强化组织保障。短期内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弥补专业技术力量的不足,中长期通过招考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专业技术培训等方式,加强专业技术力量的配备,解决网络安全人才短缺的问题。
开展网络安全技术培训范文2
关键词: 园区网信息管理 网络安全 网络管理
一、网络信息管理的内容
网络信息管理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研究网络上信息的分布构成、收集、处理、交换、开发利用和服务的学科。它是对网络信息及其服务,以保障服务和应用为目标,从信息资源组织、信息平台协调、用户权限管理和安全防范策略等方面进行全方位集成化协调管理。
主要包括四类信息管理:基础运行信息、服务器信息、用户信息和网络信息资源。
基础运行信息包括IP地址、域名系统和自治系统号(AS)。
服务器信息是提供网络信息服务的服务器相关信息。包括服务器的配置情况、信息服务和访问情况、负载均衡、信息服务的完整性和可用性,等等。
用户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识别、部门、职位、职责权限和电子邮件等。它是安全访问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许多服务器使用push技术,直接将用户关心的信息推给用户,使得用户管理同信息资源管理也有关。
网络信息资源是指网络信息服务提供的信息资源。对它的管理主要包括信息、信息过滤、索引和导航的形式,等等。在实际环境环境中,信息在服务器上的分布是非线性的和分散的,信息是分布式的和异步式的,所以我们应该有序地安全信息,防止信息的不合理泄露和不良信息的引入。
二、园区网信息管理中的四个安全概念
园区网信息安全目标就是保证网系统资源的四个基本安全属性得以实现,即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控性。通俗地说,安全的目标就是实现网络信息的可用、可控、可信。
1.机密性
信息的机密性是指网上资源不泄露给非授权的用户、实体或程序,能够防止网上用户非授权获取网上资源。网络系统上传递的信息有些是非常重要的安全信息,若一旦攻击者通过监听手段获取到,就有可能危及网络系统整体安全,例如网络管理账号口令信息泄漏将会导致网络设备失控。
2.完整性
完整性是指网上信息或系统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更改的特性。例如,电子邮件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删除、修改、伪造和插入等。
3.可用性
可用性是指授权的网上用户能够按照系统提供的途径访问网上资源。例如,网站服务能够防止拒绝服务攻击。
4.可控性
可控性是指网络具有可管理性,能够根据授权对网络进行检测和控制,使得管理者有效地控制网络用户的行为和网上信息的传播。这其中也包括防止网上实体否认其已经发生的网上行为,这一特性也称为抗抵赖性,保证了网上信息的来源及信息者的真实可信。例如,通过网络审计,可以记录访问者在网络系统中的活动。
三、信息管理策略与网络安全技术
园区网信息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问题。只有采用先进合理的技术与严格规范的管理,才能使园区网络安全平稳地运行。我认为加强园区网的信息管理与安全防范需要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网络安全技术两个方面综合考虑。
首先,加强园区网信息安全管理政策的建设。安全政策(Security Policy)描述园区网安全的目标和需求,是一个组织安全管理的需求说明,它是执行各项管理制度、技术措施的依据,一般规定“做什么”而不是“怎么做”,告诉用户哪些行为是允许的,哪些行为是不允许的,违反了这些约定将会受到怎样的处罚。目前很多单位以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条例、安全管理办法甚至以红头文件等形式。一个可行的安全政策应该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学校的管理制度和具体情况制定,不存在通用的、可实施的安全政策。安全政策应该让所有的园区网用户知道,对园区网用户,无论是部门单位还是用户个人,都可以签署入网协议的形式让用户知道安全管理政策,起到提高安全意识的作用,同时明确责任和义务,便于对安全事故的处理。
其次,健全园区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和队伍。目前普遍认为园区网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应该由网管中心独立承担,但事实上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非常复杂,涉及了系、部各部门的人员和业务。因此必须由单位牵头组织和协调各部门的管理工作,比如,成立信息安全管理委员会和专门的办公室。另外,安全管理各项措施的实施,一般来说网管中心的人员比较少,单纯依靠网管中心的力量也是不现实、不充分的。园区网信息安全管理分级负责的组织体系建设仍然是非常必要的。
园区网络安全管理队伍要了解网络安全和信息保密管理法规,熟悉网络安全管理规律,有效掌握网络安全技术,具备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经验,具有解决网络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还要能以平等的身份,用用户熟悉的语言在网上与用户进行真诚的交流,引导用户自觉抵制网络垃圾的侵蚀,提高防范网络犯罪的意识,做到不制造信息垃圾,不搞非法入浸,自觉维护网络秩序,努力营造校园网络安全运行的优良环境,充分发挥园区网络在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
增强用户安全意识和提高管理员安全技术的培训工作非常重要。我一直认为网络安全最薄弱的环节并不是技术的漏洞,而是人的漏洞。对于系统管理员一定要重视上岗培训。很多园区网数据服务器的管理员都是由临时兼职人员来担任的,这些人员基本没有经过必要的培训,容易留下大量的安全问题。对于这些岗位的安全培训是当前园区网安全管理非常迫切的环节,对于新用户的安全意识培训,新生入学教育和新员工上岗培训是两个比较好的时间,也可以开展一些职工的在职培训、会议提醒等形式的安全意识培训和基本技能的培训。
最后,采用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采用网络安全技术首先需要进行硬件的投入。我认为,采用的网络安全产品应该具有以下几大特点:网络安全产品具有安全策略与技术的多样化,如果采用一种统一的技术和策略也就不安全了;另外,网络安全产品的安全机制与技术可以不断升级,由于各种病毒和木马不断地变种,如果安全产品不能升级,新的病毒和木马就会给信息安全造成问题;网络安全产品具有可以进行网络入侵检测和安全审计的功能,这样当网络信息安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地采取措施和事后查找非授权的行为。
四、结语
园区网的各种安全问题在信息管理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园区网信息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整体网络安全和个人计算机安全,涉及园区内信息安全,也涉及个人信息资料安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值得园区内用网人员都重视。加强信息的安全管理是当前非常迫切、充满挑战性的任务。各园区网应加强安全政策、安全管理组织和技术培训,增加安全管理的投入,共同做好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建设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惠丽峰.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护[A].煤矿机械,2004,(11).
开展网络安全技术培训范文3
[论文摘 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计算机网络也越来越普及,从而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对当前高校计算机网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防护措施,从而确保高校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畅通。
引言: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成为高校科研、管理和教学所必不可少的重要设施。计算机网络通过网络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从而实现高校内计算机局域网互连,并通过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与国际互联网络互连,实现资源共享和对外交流。与此同时,计算机网络也存在安全问题,高校网络如果存在安全问题,从而停止运行、被恶意破坏或者中断服务,将对高校的各项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其损失也是难以估计的。因此,充分的了解高校计算机网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提出解决措施,确保高校网络安全畅通,已成各高校所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安全就是指网络上的信息安全,即指网络系统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到恶意或偶然的更改、泄露、破坏,网络服务不中断,系统可以连续可靠正常的运行。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真实性、可用性、完整性、可控性以及保密性的相关理论和技术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二、高校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
1.硬件问题
高校计算机网络设备分布范围比较广泛,尤其是室外设备,如电缆、电源、通信光缆等,从而不能进行封闭式管理。室内的设备经常发生损坏、破坏、被盗等情况,如果包含数据的主机、光碟、软盘等被盗,将可能发生数据泄露或丢失。不管其中哪一个出现问题,都将导致校网的瘫痪,影响高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2.技术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是利用Internet 技术构造的,且连接互联网。首先互联网的技术具有共享性及开放性,TCP/IP 协议是 Internet中的重要协议,由于最初设计时没有考虑安全问题,导致IP 网在安全问题上的先天缺陷,使高校网落在运行过程中将面临各种安全性威胁。其次,高校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存在“后门”或安全漏洞等。最后,在高校网络上没有采取正确安全机制的和安全策略,也是高校计算机网络存在重要安全问题。
3.管理和使用的问题
网络系统的是否能正常运行离不开系统管理人员对网络系统的管理。很多高校对网络安全保护不够重视以及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造成管理者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管理上无法跟上其他单位。另外,用户有时因个人操作失误也会对系统造成破坏。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对用户的权限进行设置,限制某些用户的某些操作,从而避免用户的故意破坏。由于对计算机系统的管理不当,会造成设备损坏、信息泄露等。因此科学合理的管理是必须的。
三、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护措施
1.技术上的安全防护措施
目前, 网络安全技术防护措施主要包括:防火墙技术、身份验证、入侵检测技术、杀毒技术加密技术、访问控制等内容。针对高校网络来说,应采取一下几点措施:
(1)防火墙技术
按照某种规则对互联网和专网,或者对互联网的部分信息交换进监控和审计,从而阻止不希望发生的网络间通信。它可以有效地将外部网与内网隔离开,从而保证校网不受到未经授权的访问者侵入。
(2)VLAN 技术。VLAN 技术即虚拟局域网技术,其核心是网络分段,按照不同的安全级别以及不同的应用业务,将网络进行分断并隔离,从而实现访问的相互间控制,可以限制用户的非法访问。
(3)防病毒技术。选择合适的网络杀毒软件,对网络定期进行查毒、杀毒、网络修复等。与此同时,对杀毒软件要及时升级换代,从而确保其“杀伤力”。
(4)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技术是防火墙的合理补充, 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 扩展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 提高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
2.管理上的安全防护措施
(1)网络设备科学合理的管理。对网络设备进行合理的管理,必定能增加高校网络的安全性。比如将一些重要的设备尽量进行集中管理,如主干交换机、各种服务器等;对各种通信线路尽量进行架空、穿线或者深埋,并做好相应的标记;对终端设备实行落实到人,进行严格管理,如工作站以及其他转接设备等。
(2)网络的安全管理。制定一套安全管理制度,此外还必须对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管理意识培训。安全管理的工作相当复杂,涉及到各院系、部的人员和业务,因此学校必须成立信息安全管理委员会,建立起安全管理分级负责的组织体系。加强对管理员安全技术和用户安全意识的培训工作。
(3)建立安全实时响应和应急恢复的整体防护。设备坏了可以换,但是数据一旦丢失或被破坏是很难被修复或恢复的,从而造成的损失也是无法估计和弥补的。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数据备分和恢复措施。从而确保网络发生故障或瘫痪后数据丢失、不损坏。
(4)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安全常识。计算机网络是一种新生事物。它的一些行为都是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的,从而导致计算机网络上的犯罪十分猖獗。目前国内外都相继出台了一些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各高校也制度了一些管理制度。与此同时还要进行大量的宣传,使计算机网络安全常识普及。
四、结束语
高校计算机网络迅速的普及,为师生的科研、学习、工作中知识获得和信息交流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虽然高校计算机网络存在种种安全问题,但是各高校可以听取专家的建议,
增大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投入,加强安全意识教育,进行相关技术培训,灵活地运用多种安全策略,综合提高高校网络的安全性,从而建设一个可靠、安全的科研和教育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翁葵阳.关于当前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思考[J].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4):57.
[2]胡世昌.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J].信息与电脑,2010,(10):6.
开展网络安全技术培训范文4
摘要: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实践证明,安全问题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问题,单靠技术不能从真正意义上解决由个人问题所引发的网络信息安全事故或安全隐患。目前,大多数研究者较多地注重技术性问题,但涉及到以人为对象的安全管理研究极少,致使管理存在认识误区、制度缺失或制度执行不力等。因此,对于搞好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建设的问题除技术外,还应该强化图书馆群体用户的安全意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并强化制度的落实;提升图书馆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技能技术。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2)02-0075-02
1序言
目前,国内数字图书馆在网络信息安全应用研究方面(即数据安全、系统安全、知识产权维护和网络安全等)绝大多数都侧重于技术,在网络信息安全实践中,往往过多重视技术方面的问题,认为所有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依赖先进的技术手段都能得以解决;其实不然,即使我们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安全管理缺失,网络信息安全事故依然频繁发生。因此,网络信息安全不仅是技术问题, 更是人的问题,即管理问题。数字图书馆的安全保障不仅需要技术的支撑,更需要以人为对象的安全管理的落实。安全管理包括:安全意识、相应的规章制度和馆员的责任感等。只有安全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数字图书馆才能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网络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并将网络信息安全事故的影响与损失降到最低。
2管理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安全保障中的作用
数字图书馆安全保障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系统中的数据,使其不因自然灾害和人为无意或恶意等原因,而导致各种资源的破坏、更改、丢失或者泄密,从而保障网络服务不中断,图书馆工作正常持续进行。数字图书馆基于Internet网络化信息检索、信息加工和信息服务,使图书馆读者服务范围和内容得以延伸和扩展。但其网络系统具有的分布广域性、结构开放性、资源共享性和公用性等特点,以及数字化信息的共享和易于扩散等特性,造成安全不稳定因素增多,风险增大。而数字图书馆要做到既要使网络信息系统为满足多元化读者服务需要,又要使信息在传递和使用过程中更为安全,就必须采取技术、管理等综合措施来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先进的安全技术是实现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数字图书馆要确保其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确保在出现突发故障时能快速提供应急故障的响应手段,快速重组被破坏了的文件或应用,并能有效地防御恶意攻击和破坏,实现对非法入侵的审计与跟踪等,这些就必须依靠技术手段来实现。严格有效的安全管理是实现网络信息安全的根本,它较好地解决了技术无法涉及到的由人的问题所引发的安全事故或隐患,并在其有效管控下使技术得以较好地实施。
目前,我国安全技术的应用研究取得显著成果,不少新兴产品和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并被不断地应用在图书馆安全防御体系中。囿于篇幅,本文在此就不予赘述。然而以人为对象的安全管理应用研究,却滞后于技术发展的步伐,管理的瓶颈大大削弱了安全技术产品所本应产生的防护效果,导致疏于管理所引发的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频繁发生,这对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网络系统的危害也远远大于其它方面造成的危害。可见,仅仅依靠安全技术措施进行防护,防护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数字图书馆要做到对行为可控、资源可管、事件可查、运行环境可靠,不仅仅取决于安全技术手段,还取决于严格有效的安全管理。只有安全技术手段与严格有效的安全管理有机结合,数字图书馆才能真正保障网络信息系统安全、健康运行,确保重要信息(书目数据、读者个人信息、有偿资源等)不被非法读取、复制、修改、假冒、否认、丢失,甚至毁灭,保证有偿资源不被非法使用。
3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措施
3.1强化图书馆工作人员及读者的安全责任意识
安全意识的提升对于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来说十分重要。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过程中,安全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数字图书馆的网络设置了多道关卡防止病毒、黑客的入侵以及破坏的发生,但无论多么完善的安全设备都无法完全抵御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危害。为此,图书馆工作人员,特别是相关技术人员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数字图书馆Internet/ Intranet服务模式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减少认识上的模糊性、笼统性及误区,克服麻痹和侥幸心理,以全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和高度的责任心做好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数据资源的安全工作。
另外,我们还要看到员工自身网络安全知识的不足,关于这点,不同岗位的员工有不同的提高途径。安全管理技术人员,他们具有很高的权限,可直接操作关键设备。因此,他们自身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学习,严格遵守馆内各项安全操作规则,积极主动深入地研究和掌握安全管理新技术,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与数据恢复的演练,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图书馆应经常派遣他们参加国内外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技术培训,充实他们的网络知识、管理知识,做好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毒、防黑等技术工作。针对业务服务工作人员,图书馆应通过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知识教育与安全技能的培训,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自觉遵守馆内上网管理规定。如在工作机上不随意安装外挂程序或不明软件,不随意打开不明邮件,不浏览非法网站。同时,保管好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做好保密工作,对操作系统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扫描和补漏,定期更改系统登录密码等。一些工作人员对制定的安全措施不落实,认为配备最优秀的网络安全产品,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图书馆应加大检查力度,对相关技术人员可能因安全知识和管理知识不足而导致出现的操作失误、组织管理失误和维护失误的问题进行预防,加大系统安全教育技能培训的投入。
高宏: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初探
对于读者安全意识薄弱或网络安全知识贫瘠出现的不规范、不负责的操作行为,图书馆应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网络信息安全宣传工作。如:发放有关网络安全知识的宣传手册;在电子阅览登机页面温馨提示读者如何安全进行网络操作;设立有问必答网络宣传栏,使读者和安全管理人员有效交流,从而让读者能够更安全的操作网络,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也能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并改进工作。
3.2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强化制度的落实
制定全面、细致、严格、有效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加以落实,是数字图书馆安全保障的有力手段,要做到用制度规范行为, 按职责实施管理,从制度上防范安全问题的发生。首先,从自身实际出发,引进行业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和理论,并根据国家、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改革、创新现有的图书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所谓的制度就是在一定范围内“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科学、细致的安全管理制度,将有利于促使图书馆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明确化与具体化。通过强化制度,更有利于调动全体馆员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更能体现人文关怀的柔性管理,促进管理制度与人性化结合,使制度的建立更科学、更合理、更规范、更“人本位”。其次,把制度确定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对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等有准确的认知,只有对制度内容等准确认知,才能将责任认识转化为行为准则,最终上升为自觉行为。另外,承担安全管理主管责任的分管领导,应定期督查馆内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奖罚分明,不合适宜的制度及时修正。
总之,再好的制度单一运行是不能完善地解决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数字图书馆要真正预防和减少来自内外的安全威胁,最大程度地保护网络,最大限度挽回网络信息系统损失,使其安全运行,还需将技术、制度、管理主体(人)的责任相统一,三管齐下。同时,加快网络安全管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最大限度为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工作以及信息服务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许晋军,倪波.网络信息安全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8(1).
\[2\]刘超.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安全分析\[J\].现代情报,2009(6).
\[3\]郭洪刚,刘克胜.入侵检测技术及其脆弱性分析\[J\].信息安全技术,2004(5).
\[4\]韩毅,李融等.数字高校图书馆的安全威胁和控制措施\[J\].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技术平台,2004(2).
开展网络安全技术培训范文5
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技术 安全策略 防范技术
0 引言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经济与文化带来巨大的推动和冲击,尤其近十几年来,计算机网络在社会生活各方面应用广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许多挑战。随着我们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开放与共享的需求日益增强,随之而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并且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安全事故的数量,以及其造成的损失也在成倍地增长,病毒、黑客、网络犯罪等给我们的信息安全带来很大威胁。因此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做长期的探索和规划。
1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与现状
1.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计算机安全的定义包含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两方面的内容,其逻辑安全的内容可理解为我们常说的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而网络安全性的含义是信息安全的引申,即网络安全是对网络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
1.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组成
(1)网络实体安全,网络实体安全,如计算机的物理条件、物理环境及设施的安全标准,计算机硬件、附属设备及网络传输线路的安装及配置等;(2)软件安全:如保护网络系统不被非法侵入,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不被非法复制、篡改、不受病毒的侵害等;(3)数据安全:如保护网络信息的数据安全,不被非法存取,保护其完整、一致等;(4)网络安全管理:如运行时突发事件的安全处理等,包括采取计算机安全技术,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安全审计,进行风险分析等内容。
1.3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软件及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具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成为一个需要持续更新和提高的领域。目前黑客的攻击方法已超过了计算机病毒的种类,而且许多攻击都是致命的。在Internet网络上,因互联网本身没有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每当有一种新的攻击手段产生,就能在一周内传遍全世界。这些攻击手段利用网络和系统漏洞进行攻击从而造成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瘫痪。
2 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技术对策
2.1 网络安全的审计和跟踪技术
审计和跟踪这种机制一般情况下并不干涉和直接影响主业务流程,而是通过对主业务进行记录、检查、监控等来完成以审计、完整性等要求为主的安全功能。审计和跟踪所包括的典型技术有:入侵检测系统(IDS)、漏洞扫描系统、安全审计系统,等等。我们以IDS为例,IDS是作为防火墙的合理补充,能够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扩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包括安全审计、监视、进攻识别和响应),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
2.2 完善技术管理措施
2.2.1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提高包括系统管理员和用户在内的人员的技术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对重要部门和信息,严格做好开机查毒,及时备份数据,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2.2.2网络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访问。它是保证网络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访问控制涉及的技术比较广,包括入网访问控制、网络权限控制、目录级控制以及属性控制等多种手段。
2.2.3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是数据库管理员维护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操作。备份是恢复数据库最容易和最能防止意外的保证方法。恢复是在意外发生后利用备份来恢复数据的操作。有三种主要备份策略:只备份数据库、备份数据库和事务日志、增量备份。
2.2.4应用密码技术
应用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核心技术,密码手段为信息安全提供了可靠保证。基于密码的数字签名和身份认证是当前保证信息完整性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密码技术主要包括古典密码体制、单钥密码体制、公钥密码体制、数字签名以及密钥管理。
2.2.5切断传播途径
对被感染的硬盘和计算机进行彻底杀毒处理,不使用来历不明的U盘和程序,不随意下载网络可疑信息。
2.2.6研发并完善高安全的操作系统
研发具有高安全的操作系统,不给病毒得以滋生的温床才能更安全。
2.2运用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目前最为流行、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网络安全技术,它的核心思想是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中构造一个相对安全的子网环境。防火墙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可以对两个网络之间的访问策略进行控制,限制被保护的网络与互联网络之间,或者与其他网络之间进行的信息存取、传递操作。它具有以下特性:所有的从内部到外部或从外部到内部的通信都必须经过它;只有内部访问策略授权的通信才允许通过;系统本身具有高可靠性。不仅如此,防火墙作为网络安全的监视点,它还可以记录所有通过它的访问,并提供统计数据,提供预警和审计功能。
2.3 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就是对信息进行重新编码,从而隐藏信息内容,使非法用户无法获取信息的真实内容的一种技术手段。数据加密技术是为提高信息系统及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秘密数据被外部破析所采用的主要手段之一。数据加密技术按作用不同可分为数据存储,数据传输、数据完整性的鉴别,以及密钥的管理技术。
2.4网络病毒的防范技术
在网络环境下,病毒传播扩散快,仅用单机防病毒产品已经很难彻底清除网络病毒,必须有适合于局域网的全方位防病毒产品。学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网络一般是内部局域网,就需要一个基于服务器操作系统平台的防病毒软件和针对各种桌面操作系统的防病毒软件。如果与互联网相连,就需要网关的防病毒软件,加强上网计算机的安全。
2.5 提高网络工作人员的素质,强化网络安全责任
为了强化网络安全的责任,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提高网络工作人员的管理素质。要结合数据、软件、硬件等网络系统各方面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责任心,并通过相关业务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要加以重视,避免人为事故的发生。由于网络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因此网络安全技术还有待提高和发展。
3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进步,信息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由于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对网络系统依赖的程度增大,对网络系统的破坏造成的损失和混乱就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这使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的安全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安全学科的地位显得更加重要。现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已经成为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重要问题。因此,认清网络的脆弱性和潜在威胁,采取强有力的安全防范,对于保障网络的安全性将变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赵锦域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对策《教育信息化》 2004 第9期
[2]彭杰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探讨《现代电子技术》 2002 第6期
作者简介:冷海涛(1983.10-),男,助理工程师,长期从事石油石化企业的信息化工作。
开展网络安全技术培训范文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中。目前很多高校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到科研、教学等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校的信息管理效率,但是由于网络开放性和不稳定性,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问题逐渐增多,需要相关部门提高重视程度,并采取有效对策加以解决。本文对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提高高校网络信息安全度。
关键词:
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对策
0引言
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网络渗透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方方面面。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病毒和网络黑客的破坏能力也在不断增强,给网络信息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高校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基地,对网络的应用更加频繁,网络信息技术在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同时,也使得高校相关教育信息面临巨大的安全隐患,例如数据泄露、黑客攻击等问题,这些安全问题对学校的各项教学活动产生不良影响。针对这些问题,高校相关部门要予以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对策,从人员、设备、技术等方面加强管理和完善,从而使网络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
1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分析
高校网络的用户主要包括教师、学生、行政人员等,由于高校网络使用频率较高,面临的安全险也较多,本文将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概括为以下几点。
1.1系统漏洞较多
目前,很多高校用户应用的是Unix、Windows系列的操作系统,虽然系统不断进行改进和升级,但是系统中仍然存在很多漏洞,容易对高校的网络信息安全构成威胁。网络病毒制造者对于计算机专业知识掌握较深,经常通过网络漏洞对高校的网络信息进行攻击,从而使得高校网络信息遭到破坏。如果高校网络用户使用等级较低的操作系统,不对程序进行及时的更新升级,或者对于浏览器、游戏程序等不设置漏洞拦截功能,使得网络威胁有机可乘,造成电脑系统崩溃,给个人用户和高效管理系统带来严重损失。
1.2病毒传播和攻击
通常而言,高校网络信息面临的最严重的安全问题就是病毒传播和攻击。计算机网络病毒具有传播速度极快的特点,在高校网络系统防火墙安装不及时或者杀毒软件没有进行更新的情况下,计算机网络病毒侵入到高校网络系统中,严重威胁信息安全,造成高校网络反应缓慢,占用大量学校网络资源,使得高校网络难以正常进行工作。网络病毒可以通过网络连接、移动硬盘、电子邮件、非法下载等途径进行传播,例如学生使用的U盘可能会插入个人电脑、图书馆电脑、打印店电脑等,容易造成木马、蠕虫等病毒的感染和传播,对高校网络的正常使用造成严重干扰。
1.3网络安全意识薄弱
目前,高校网络用户安全意识薄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容易造成各种安全隐患。针对教学管理活动,一些教师没有足够的安全管理意识,没有科学的设置网络防护功能,对于个人电脑不进行登录密码设置,对于教学管理系统的登录指令也设计的较为低级,使得个人教学账户被非法入侵或攻击,进而对整个教学管理系统造成不良影响。一些学生和教师对网络安全危害的认识不足,只是简单地认为只要不进入危险网站,就不会受到网络病毒的影响,进而没有下载正规的防护软件,造成个人资料泄露或计算机被非法控制等安全事故。
1.4缺乏专职安全维护人员
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维护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和人员投入,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网络管理中心的设备和专职人员较为匮乏。高校网络安全维护的工作量较大,很多管理人员对网络安全技术掌握不足,只能保证高校网络的简单正常运行,难以有效应对各种安全问题。同时,高校网络管理部门没有形成高效的工作机制,责任划分不明确,导致很多问题发生后,没有人进行及时的处理,互相推诿责任。此外,由于资金不到位,使得高校机房、图书馆等地的计算机设备更新缓慢,安装的相关防护软件和系统较为低级,这就为病毒攻击和系统瘫痪等安全事故埋下了隐患。
2高校网络信息安全对策
2.1及时更新系统补丁
面对系统漏洞问题,系统的服务商要加大科研力度,定期提供修补程序,从而为用户使用安全提供保障。对于高校网络用户,要对系统补丁进行了解和掌握,通过正规入口下载系统程序,并根据信用度较高的安全软件的相关提示及时下载系统补丁,不断完善应用系统。常用的安全软件有360安全卫士、QQ电脑管家,这种类型的安全软件会向用户提示系统漏洞,并提供相应的下载链接,为计算机知识较为匮乏的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便捷服务。根据相关的系统补丁下载提示,学生和教师就可以完成个人电脑的系统安全升级,有效避免病毒侵害和非法入侵,为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2.2加强杀毒软件的应用
针对网络病毒安全问题,高校网络用户不仅要做好系统升级和补丁下载,还需要选择一款信用度较高的杀毒软件进行安装,加强对安全问题的防护。高校网络管理部门可以购买正规的杀毒软件,安装在管理系统和学校内部公用计算机上,例如图书馆和计算机教学中心的计算机,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向学生提供正版杀毒软件下载服务。学生和教师还可以在官方网站下载免费的杀毒软件,减少个人投资,同时在计算机使用期间,要保持杀毒软件在后台持续运行,从而有效防止病毒入侵。同时,高校网络中心要及时更新软件,并通过高校网络用户端的途径提醒学生及时下载杀毒软件的升级包,提升整个校园网络安全性。
2.3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的维护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这就需要学生和教师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学校要加强网络安全意识的宣传与教育,可以邀请专业人员开展网络安全教育课程,让学生能够对网络安全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和了解,同时培养一支计算机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其能够自觉抵制各种网络不良信息,从而有效避免各种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发生。此外,学生和教师还要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例如,设置高级别的网络用户密码,自觉远离不健康网站,仔细辨别下载源的合法性,最终达到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的目的。
2.4提高安全维护人员素质
网络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特点,高校必须提高对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高校要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一支技术素质较高、管理能力较强的网络安全维护队伍,在技术方面,首先要聘请计算机专业素质较高的人员,并对在职人员加强技术培训,使其具备漏洞修补、软件升级和系统维护的专业知识;在管理方面,学校要定期举办信息安全管理培训,并加强与各学院兼职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的沟通,借鉴各种管理经验,针对网络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同时,学校网络管理中心需要明确各部门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使得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此外,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购置先进的管理设备,并及时更新学校内部的计算机,为网络信息安全维护提供硬件基础。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面对各种各样的网络安全问题,学校要加强在计算机技术和硬件方面的投入,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网络安全使用意识,对学校内的计算机进行及时的系统补丁修复和病毒查杀,保障各项网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保障教学信息的安全,进而实现高校校园网较为可靠、安全地运行。
参考文献:
[1]陈怡平.浅谈高校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05:193+195.
[2]杨竞华.浅谈高校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6,02:34-35.
[3]盛海.浅谈高校信息安全问题与对策[J].青春岁月,2011,24:183.
[4]杜林钰.高校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电子制作,2014,17: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