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能力知识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教学能力知识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教学能力知识点

教育教学能力知识点范文1

关键词:高职;电视原理;专业技能

《电视原理》课程是应用电子类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也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工程性很强的课程,它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路分析、高频电子线路、单片机技术等基础课程的综合应用,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标准,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知识的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知道什么,更要注重学生能干什么,从专业技能培养出发,着力从三个方面来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电路的识图能力、电路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能力、电路的原理分析与检测能力。

识图能力培养

识图能力培养就是要使学生能读懂电路图,读懂电路图是一个电子专业技术人员所必备的专业素质,能否正确看懂电视机电路原理图是电视机电路分析和故障判断的关键。而电视机电路图又是集高频、中频、低频电路,放大、振荡、变频等电路以及单片机技术的应用于一身,并且技术不断发展和更新,应用技术几乎涵盖了电子专业所学的专业基础课程。因此,通过电视机电路的读图训练,除了可以让学生了解电路的结构原理、信号的产生与传输过程、电流与电压的变化以及元器件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读图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加强读图能力训练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在以往教学中,只是针对电视机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介绍一下,对读图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每个章节的电路介绍也是单一的,缺乏连贯性和整体性,且电视机型已经淘汰,对电路新技术的应用很少。因此,学生在学完理论后仍然看不懂电路图,更谈不上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了。

针对这一问题,在教学中加强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通过读图来使学生去实现对电路原理的消化和吸收。在读图训练中,给学生提供了社会拥有量比较大的几款机型的电路图,如日本东芝两片机型电路图、飞利浦TDA两片型机电路图、三洋A3、A6机芯电路图等,这些电路实用性强,应用广泛,学完就可以见到相关的机型,学校也提供了东芝两片机和三洋A3机芯的实习实训。为适应开阔视野,增加了数字电视的理论、电脑遥控技术的应用、音视频数字化处理技术、变频技术、平板电视部分的相关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现代的、符合潮流的、先进的彩色电视技术。另外,将实用的测量、检测以及故障排除方法纳入教材,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读图训练中,着力培养学生掌握读图的方法、步骤和技巧,其中包括:

(一)单元电路图读图训练

单元电路图就是将电路化整为零,将整体电路划分成若干个单元电路,然后再根据单元电路的特点来分析其在整体电路中的作用以及信号的流程,并利用单元电路图化简法、模拟电路的等效图画法以及脉冲电路等效图的画法对单元电路来进一步分析,读单元图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很多单元图就是专业基础课中的内容。通过单元图的读图训练,既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读图方法,也让学生学会了专业基础知识的应用,同时也提高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系统电路图读图训练

系统电路图是相对于整体电路图而言,它是由几个单元电路组成,如场扫描电路是由场同步、场振荡、场推动、场输出四个部分组成,我们在单元电路已经对各单元电路进行了分析,因此只要确定系统电路的类型、作用和输入、输出的信号的流程,信号的变换的规律等。

(三)整机电路图读图训练

整机电路图是由很多系统电路模块组成,因此,把系统模块分析透了,整机电路就很容易上手了。在读整机电路时,先从直观入手,例如电源电路,首先找到220V输入端,然后查找整流、滤波、开关变换、取样稳压、电压输出等,这样就对整体电路有了一定的认识。其次就是寻找易读电路,如伴音电路、高频接收电路、行场扫描电路等。最后再读较难的电路,如彩色解码电路、鉴频器和鉴相器电路等。在读整体电路时,切忌胡子眉毛一起抓,要就简避繁,逐步培养读图能力。

电路元器件识别与检测能力的培养

由于电视机电路涉及的电路非常广泛,因此其元器件的应用也很繁多。除了电阻、电容、半导体管和高、中、低频变压器以外,还有选频变压器、消磁电阻、声表面滤波器、滤波器、陷波器、行输出高压变压器、开关电源脉冲变压器、延迟线、光电耦合器等元器件,而每个器件的工作原理都涉及专业基础知识。因此,要求学生既要学会识别、检测,还要了解其工作机理,这样才有利于对电视机电路原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例如,消磁电阻的检测,首先要了解消磁电阻的特性,它是一个热敏特性的电阻,常温下阻值很小,通电后电阻温度升高,其阻值也随之增加。知道这一特性后然后再去测量,通过测量结果来解释消磁电阻进行消磁的工作原理。又如,为实现信号选频,电视机电路采用了滤波器,也采用了陷波器。通过对滤波器和陷波器的频率特性的分析和对元器件的识别,很快就对滤波和陷波的工作原理有了认识,同时也知道了滤波器件和陷波器件的不同点和在电路中的作用。在实际电路中,这两种器件虽然标识不同,但形状基本一样,往往容易混淆。通过对6.5MHz的伴音滤波器和6.5MHz的伴音陷波器实际电路的讲解和对元器件的识别,进一步加深了对器件的认识,正确区分开这两个器件。

电路原理分析与检测能力训练

通过前面读图能力的训练,学生对整机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的组成结构有所认识。在这一部分训练中,加强学生对电路信号流程的认识和对单元电路、系统电路以及整机电路的检测和分析。

(一)电路信号流程的训练

在电路分析和检测中,要对电路基本的工作原理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如该部分电路由那几部分组成,每部分电路在电视机中的作用,电视信号的组成和流通途径,信号如何变化,如何变换等。在电路分析中思路要清晰,只有弄懂了信号的来龙去脉才能知道怎样去检测电路。

例如,电视机行扫描电路的分析,首先要知道行扫描电路的组成,通过单元电路分析知道行扫描电路由行同步、行振荡、行推动、行输出、高压产生电路等组成。信号流程为行振荡产生15625Hz的行扫描信号,为和发送端保持一致必须受行同步信号的作用,然后送至行推动、行输出通过偏转产生行扫描锯齿波电流,形成行偏转磁场,完成电子束的行扫描;同时行输出利用其行逆程脉冲形成反峰高压或其他电路所需的电压等。在教学中要始终一环扣一环,让学生保持清晰的信号流程分析思路,通过对信号流程的分析来加强对电路工作原理的进一步理解。

(二)电路检测能力的训练

电路检测是应用电子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在以往教学中,由于实践性时间环节短,因此,学生检测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很少通过实际的真实实例去讲解、去测试。因此,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实际遇到的问题还有很大的距离,很多学生在机器面前不知如何下手去检测,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检测,这样,离专业技能要求相差甚远。

因此,为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要敢于实践,善于实践,而不是盲目地实践。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大胆地进行实践,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并通过故障现象对电路进行分析,在遇到的实际问题及解决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入,实践能力不断提高。突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训练中要求学生在检测之前一定要熟悉电路的工作原理,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检测中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训练:

电路不带电检测训练不带电检测是电路检测最先要做的,可以通过目测法、电阻测量法和温度测试法对电路进行判断,以求对电路有初步的了解。如电路有没有损伤、有没有变色、有没有熔断等。

电路带电静态检测训练电路的静态检测是指没有信号状态下对电路电压、电流进行检测,可以判断电路是否满足正常工作条件,元器件是否工作正常等。如检测放大电路时,通过对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可以判断电路是否工作在放大状态;又如对振荡电路的测量,是否满足振荡的条件等。

带电动态检测训练电路的动态检测是指电路在接收信号后对电路电压和电流值以及波形进行检测。如电视机电路中的AGC电路测量,其电压是受信号变化影响的;又如同步信号的检测,行、场扫描信号的检测;频率特性的检测等。如果所测量的电压值反映不出问题,还要用示波器进行波形和波幅的测量。

在检测训练时给学生设置不同的故障现象,让学生先分析故障的可能部位,再通过对关键点的检测,检查故障原因,只有通过大量的检测和比较才能对电路不断了解,对所学的理论才能更进一步地应用,并证实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断加大学生的技能实训力度,才能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对这种教学训练,学生积极性非常高,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电视机原理》课程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学以致用”,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在专业课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

参考文献:

教育教学能力知识点范文2

Abstract: Based on the hotel industr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asic ideas of management skill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to train professional talents with high quality i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positions for high star hotels.

关键词: 高职;酒店管理教学;体系构建

Key words: vocational;hotel management teaching;system building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4-0135-02

0引言

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开办了酒店管理专业,为酒店行业培养了大批人才。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对酒店的行业特征、岗位技能的理解与企业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在设计培养模式和课程结构时不能反映企业的现实需求和学生的职业理想,特别是对学生酒店管理技能的培养和开发还十分欠缺,弱化了酒店管理专业的特征,制约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006年,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浙江商业职业教育集团的校企合作项目――雷迪森酒店管理学院,积极构建了以“订单培养”为主要形式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加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改善校内外实训条件,建设全真化的实训基地,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为高星级饭店培养服务与管理一线的高技能、高素质专业人才。2007年至今,雷迪森班已持续开办了三届,培养学生上百名,首届毕业生92%在雷迪森酒店就业,其中68%的学生从事领班等基层管理岗位工作,雷迪森班的成功实践,为高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管理技能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创造了经验。

1管理技能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熟悉酒店服务与管理理论知识,具有较强操作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能胜任大中型酒店服务与管理工作的一线高等应用型人才”。管理技能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必须紧紧围绕培养目标的要求,找准定位,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

1.1 管理技能是教学的核心内容既然是酒店管理专业,理所当然要把实践教学环节的重点放在管理技能教学上,以管理技能训练为主,把服务技能的学习作为实现有效管理的基础和条件,即要有所侧重,又能全面掌握。学校应尊重和理解学生成为一名酒店管理者的意愿,学生报考的是酒店管理专业,初衷是学习酒店相关管理,将来成为一名管理人员。学校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平台,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去追求自己的职业理想,如果学校出于实习和就业的现实考虑,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过多的强调服务技能的重要性,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服务技能训练上,会无形中把学生定位为“服务员”,让学生的理想和现实之间产生巨大的落差,极大地挫伤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甚至动摇学生的专业方向。

1.2 实习实训是管理技能教学的主要手段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不同的教学方法,管理技能与服务技能是不同的教学内容。酒店管理和酒店服务两种技能的学习都需要运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种手段。但是在传统教学中,“理论课学管理,实践课学操作”的现象十分普遍,形成了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管理与服务“各顾各”的局面。在很多人的观念中,酒店管理专业的技能训练不外乎前厅接待、客房清扫、餐厅摆台等一些项目。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也抱有这样的思维定势,进了餐厅实训室就是练摆台、斟酒、折花,进了客房实训室就是练迎宾、铺床、抹尘等。随着行业的发展,实训内容虽然也增加了诸如宴会设计、花艺、茶艺、调酒等新内容,但仍局限于操作技能的实习实训,始终没有将管理技能作为实习实训计划的主要内容。

1.3 校企合作是管理技能教学的基本依托校企合作能让管理技能的实训基于真实的职业环境,校内可以在硬件上模拟真实的酒店场景,但酒店各种各样的客人和突况是难以在校内模拟的。学校应通过校企合作借助企业的真实环境进行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带来真实的酒店品牌内涵和团队文化,作为酒店的管理者,正确的理解并向下属传播企业文化和服务理念是重要的技能之一,由于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巨大差距,学生很难在校内真正理解酒店的品牌内涵和企业文化;校企合作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双方优势,为学校的教学节省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也提升教学的现实有效性。

2“雷迪森”班管理技能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

高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要以管理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实习实训为主要教学手段,通过训练学生的酒店管理技能,提升学生内在的综合素质,提高职业发展能力。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雷迪森”班经过三年一个全周期的教学改革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企深度合作的订单培养模式,特别是在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创造了成功的模式。

2.1 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工学交替酒店管理专业的管理技能教学应打破“课堂教室+校内实训室”的封闭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穿插,课堂学习与岗位实践结合,形成学校―企业―学校―企业在空间上的工学交替。雷迪森班由学校与酒店共同就基层管理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及工作标准要求进行充分调研、认真分析,明确订单班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定位,确定人才规格、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校企共同参与制订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即“进阶培养、学工交替”的人才培养方案,简称SM-LP人才培养方案。SM(Service & Management,服务和管理)指服务岗位向管理岗位进阶提升的教学内容设计,LP(Learning & Practice,学习和实习)指课程学习与岗位实践学工交替的教学过程组织。

SM-LP人才培养方案完整的解释了服务技能与管理技能教学的关系,为学生技能的实习实训创造了全新的理论。SM-LP分为五个阶段实施教学。第一阶段:基础教学,完成通识课程和通用技能教学,在校内教学;第二阶段:服务技能学习,完成服务技能的实训和相关知识的教学,以校内教学为主,部分课程在订单酒店现场教学;第三阶段:顶岗实习,完成在订单酒店一线服务岗位的实习;第四阶段:管理技能学习,完成酒店运营管理课程教学和管理实习,部分课程在订单酒店现场教学;第五阶段: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在订单酒店完成管理岗位的跟培与顶岗实习。

2.2 以管理技能培养为核心设置课程酒店管理是一个对管理者综合能力要求很高的职业。从管理对象上看,不仅是对下属员工的管理,也包含对财和物的管理,甚至还包括客户管理和管理者的自我管理;从管理的内容上看,酒店基层管理人员应做好质检、培训、人员调配、接待、处理投诉、成本控制等各种日常纷繁复杂的工作;从管理者的职能来看又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内容。

酒店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按酒店的管理岗位和管理项目实行模块化学习,打破管理学的学科系,使课程的知识和能力训练内容与酒店管理者的管理过程相接轨。例如,雷迪森班除了根据业务部门的划分开设前厅管理、客房管理、餐馆管理、酒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设施设备管理等课程外,还开设了个人与团队管理、分析和解决问题、酒店质量管理、创业品牌孵化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

2.3 以管理工具和管理案例为主要实训内容现代企业管理的科学性主要是体现在对管理工具的运用,越是管理规范的企业对管理工具的依赖就越强。酒店的人流、物流、现金流都很大,是非常复杂的综合场所,管理的难度大,普遍采用各种软件和信息管理系统,提升管理效率和精准性。雷迪森班将一些酒店常用管理工具作为实训模块,开发相应的实训包,在校内强化实训,有效的解决了学生在酒店基层管理岗位难着手,难切入的问题。

案例教学对于实践性很强的酒店管理专业而言,具有特殊的重要性,通过大量的实践案例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管理工作的理解,通过对管理案例的演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应对艺术,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雷迪森班根据酒店对客服务部门的不同,分别由雷迪森酒店各部门管理人员主持编写案例库,酒店将进几年在出现的典型案例做成实训包,制作相关的课件,设计相应的情境,供校内实训课程使用,效果显著。

2.4 以全真型实训基地为主要教学平台雷迪森班的管理实践教学以校内全真实训基地―雷迪森酒店管理学院为主要平台。雷迪森酒店管理学院是一座符合现代酒店企业运作方式,按照国家五星级酒店标准建议的“生产型”实训基地,是集教学、实践、培训、生产、研发“五位一体”的现代酒店服务与管理技术平台。雷迪森管理学院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投资将近一亿元人民币,下设一个实训中心,三个实训部, 16个实训室和配套练习室。

雷迪森酒店管理学院引进雷迪森旅业品牌,实行品牌化管理。在实训基地建设的规划、建设、管理和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雷迪森酒店全程参与,全面导入雷迪森酒店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聘请雷迪森酒店管理人员为兼职专业教师,学院专职教师输送到酒店见实或兼职,实现实训基地与雷迪森酒店的完全对接,从而使实训基地成为拥有先进管理模式,超前教学理念,紧密联系实际的全真实践基地。

3管理技能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启发

3.1 平衡开展管理技能与服务技能教学在酒店管理过程中,服务技能是基础,没有良好的服务技能无法进行有效管理,也无法提供对客服务,学习服务技能是前提和手段;要把管理技能教学作为主要内容,在实习和实训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管理实践机会,使学生实现由服务技能向管理技能进阶式提高;要注重技能实践教学的整合,以工作项目为模块分解职业能力,不应把服务和管理作为完全区隔的不同技能,沟通、投诉处理等既是管理技能也是服务技能的实训项目应整合教学。

3.2 管理技能实践教学要兼顾专业对口和通识性高职教育不仅要立足工作岗位进行教学设计,同时也要体现大学教学是通识教育特点,不能过于狭隘。酒店的管理技能是通用性很强的技能,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和更广的职业发展空间。从现实的就业环境来看,毕业生受年龄、待遇、工作环境等影响,不太可能长期从事基层的服务工作,如果在酒店工作1-2年后不能得到相应晋升,将很难继续在一线服务岗位上工作下去。所以,学生不仅要有很强的服务技能,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管理技能,才能拥有较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即便面临转行,其管理技能仍可以在新的职业中得到良好的运用。

教育教学能力知识点范文3

论文摘要:在职业教育新课程理念下,解决《外贸英语函电》教学效果“所学未用”和“所学无用”的问题,进行符合“职业性”、“技能性”要求的课堂教学改革,需要通过教材、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进行整体配合与协调。教师应依托教材这一平台,构建以“师生”、“生生”互动为中心,以业务流程为导向,以情景项目教学为过程的新教学模式,以教促学,以学促思,把“够用”、“实用”的教学内容转化成学生自身的“会用”、“能用”,并协助学生形成以外贸综合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职业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外贸英语函电》(以下简称《函电》)是五年制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中一门融国际贸易基础知识与英语写作相结合的高层次应用语言课程,是建立在进出口业务知识和英语语言知识基础之上的专业技能课。它旨在使学生能自如地用英语来表达进出口业务各个环节的过程,并最终有助于形成整体外贸业务能力。2005年全国职教育工作会议以来,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课程改革思想指引着《函电》课程改革的实践。但由于一些教学认识上误区的存在和措施的偏差,导致目前《函电》课程的教学效果存在“所学无用“和“所学未用”的问题。

“所学无用”与“所学未用”,即学生在专业实习过程中发现,自己在课堂上学的一些理论、专业技能与技巧不能应用到实践中去,遇到实际问题不能派上用场。笔者认为,这种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追求“全、难、繁”,把涉及的进出口业务知识过于具体化、细节化,把涉及到的英语应用技能的表达“考试化”,加大了语言知识点的学习难度,一味追求英语语言知识的语法正确性和表达模式化,脱离了实际工作的需要,降低了与实际工作要求的联系,为了训练而训练;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五年制高职学生进校时,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有所欠缺,尚未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与方法,对专业课的学习,仍然停留在满足于“上课记笔记、考试背范围”的学习状态。至于真正理解了什么、掌握了什么,他们并不太清楚,所学的知识基本上是孤立、零碎的,没有形成系统化、综合化的商务英语语言思维能力架构和外贸思维能力。以上原因导致学生在《函电》课上不能把专业知识与英语知识进行有效的衔接和融合,他们对进出口业务知识虽然能“背”会“写”,但用英语来进行表达与思考却难上加难;他们虽然会模仿教师的案例编写相应的函电,却不能独立进行与业务相关的往来函电的操作,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推进《函电》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能基本融合专业知识和英语表达技能,会用、能用所学的技能技巧于实践,帮助他们形成基本的外贸英语思维能力和业务综合运用能力。笔者认为,这应是当前《函电》课程改革的目标。

二、《函电》课程改革的总体原则和思路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载体。职业教育课程承载着职业教育思想和观念,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学习者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体现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函电》课堂教学要构建体现“能力本位、任务驱动”项目课程特性的、以业务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模块化新型教学关系,逐步形成以行动导向法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模式,最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社会能力,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因此,笔者认为,《函电》课程改革的总体原则应该是:基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新课程理念,教师帮助、引导学生把“够用”、“实用”的教学内容转化成自身“会用”、“能用”的专业能力和学习能力,帮助培养学生的外贸综合思维能力和商务英语应用能力。根据这一原则,《函电》课程改革的思路应该是:将教材、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整体配合与协调,构建以教材为平台,以学生为中心,以业务流程为导向,以情景项目教学为过程的新的教学模式。以教促学,以学促思,帮助学生形成外贸综合思维能力和商务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三、《函电)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法

1.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依据与根本,但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来源。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课堂教学内容应该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即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就《函电》的教材内容的选择来说,以“询盘”( enquiry)为例,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综合考虑进出口业务中“询盘”需要经历的一系列步骤,比如确定贸易项目、进行市场调查、寻找产品业务单位、请求建立业务关系、发函询盘,等等。但在课堂上,教师只需要讲授两个部分:一是实践业务中典型的询盘信(Enquiry Letter)的英语表达范例与书写要求,二是综合性地从寻找贸易项目到写询盘信件的思路与思维步骤。这两个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书写外贸英语函电的职业能力的形成。其它的内容则完全可以由学生通过小组互助形式和生生互动形式,结合《进出口实务》和《国贸基础知识》进行自主复习与提炼。教师负责过程的指导、引导,英语固定句型与习惯用语的介绍与总结,解疑答问和必要的帮助。要通过教材内容的取舍,让学生学到基础性、操作性强的内容。“必需”的理论和“够用”、“实用”的案例,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标准。

2.课堂教学策略。在《函电》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情景学习”和“学科知识融合渗透”策略的运用。“情景学习”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的典型特征,它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学习情境的创建要尽可能地与以后的应用情景相接近,使二者能高度一致。情景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向真实生活运用转化。学科知识融合与渗透,就是把与《函电》相关的课程知识比如《国贸基础知识》、《进出口实务》、《国际商务单证》和商务英语语言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形成“专业技能理论复习+英语知识应用”的“二合一”课堂教学氛围。这种教学策略的运用,能够使学生真正在一种模拟真实业务环境的状态下,投人专业技能理论的复习与英语表达运用的操练,能使其积极、主动、自觉自愿地通过“模拟岗位”的角色扮演来模仿、纠错、反思与掌握。

教育教学能力知识点范文4

一、前言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和宁波市成为首个试点示范城市,智能装备人才需求旺盛,机电系统综合设计能力要求日益突出。社会对掌握机电一体化综合系统设计能力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要求也越来越高。PLC机电控制系统设计课程是培养该项能力的主要载体课程,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主要以案例教学为主。高双喜提出在PLC教学中采用一体化案例教学,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朱媛在《机电电气控制与PLC》中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探索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王宏伟在PLC教学中采取了“案例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方法,并强调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造性和动手能力,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他们采取的案例也是离散化的简单案例,与实际应用的PLC机电控制系统项目比较远,学生无法获取整体项目开发的设计能力。因此,本文结合我校的实践教学课程改革,在PLC机电控制系统设计课程中引入了基于项目的课程教学模式,从教材编写、教学过程和考核方式这三个方面进行改革,研究实践性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

二、教材编写

原有的教材主要以PLC基本原理、程序指令说明、范例等内容组成,由于学生在之前已经经过了《机电控制与PLC》课程的学习,掌握了PLC相关的基础知识,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中主要让学生掌握应用指令和实际项目开发能力。现有的教材采取自编,全部由案例组成,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应用指令部分,从实际的工程应用项目出发,选取应用指令的典型范例,在实例中让学生掌握应用指令;第二部分是PLC机电系统项目部分,从课题组教师近几年的实际开发项目中选取了4个典型的PLC机电控制系统工程实践,包括自动卷簧机的设计与分析、自动磨削机的设计与分析、阀门气密性检测流水线控制与设计、整流器自动装配线设计与分析,每个项目包括工艺分析、方案设计、元件选型、IO分配、PLC流程图、编程调试等模块。为了防止学生对相关基础知识认知不够,把对象PLC、触摸屏的datesheet作为参考教材,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我查找答案。

三、教学过程组织

整个教学过程组织包括典型项目、工程实践项目分析、项目开发和项目答辩:在课程初期,从教材中选取包括典型指令应用的项目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指令及如何应用的地方;在课程中期,提出典型案例的工况,让学生分组学习,进行工艺分析、项目方案制订等;在课程后期,学生进行程序编写、调试,完成大作业,包括设计文本、源程序等,并最终进行答辩。对于实践性课程来说,最好的教学方式就是1对1的教学,但是由于现实情况的限制,无法做到1对1的教学,因此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学为主,教为辅”的方法。对于应用指令部分的课程,在授课时先提出目的和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学相关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问题,学生可以随时举手,进行单独的授课指导,从而达到部分1对1的教学目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收集学生提问的各种问题,在课程快结束时进行总结。对于PLC机电系统项目部分的课程,如图1所示。在教师分配完项目以后,学生进行随机分组,按照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课外查资料学生课内讨论学生确定内容教师再布置任务的循环方式,在讨论环节教师对单个小组进行提问和指导,把握整体的课程进度。

四、考核方式

实践性的课程用大作业的方式能体现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但是在布置大作业的时候,为了避免部分学生浑水摸鱼,靠抄了事,本课程实施了如下的复合考核方式,实施过程如图2所示:(1)平时成绩35%,包括学生出勤率、回答问题的情况;(2)大作业报告35%,包括文字排版、分析的过程、电气图纸、程序等;(3)答辩30%,从每组学生中让他们自我推荐一个,然后教师再从平时小组表现好的人中临时指定一个,两个人的答辩成绩的平均分作为小组的答辩成绩。这种的安排,目的有两个:(1)好的学生会督促学困生进行学习、复习;(2)学困生也有压力担心自己答辩程序会影响整体成绩,因此会努力学习。

教育教学能力知识点范文5

一、我国小学教学的现状

我国在施行新课程改革以后,教育教学中的传统方式已经没有办法再满足和适应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要求了,并且传统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很难适应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数学生活化和课堂教学生活化是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提出的基础,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只是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脱离严重的现象而提出的,这并不是对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的否定。小学数学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只是负责将数学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对此只能被动地接受,对所学知识进行公式化的应用,但却不甚理解,对知识点了解不够透彻。对数学的应用知识在课堂上和所做的数学题中,很少会与生活实际相连,数学的应用性较差。

二、小学教学生活化的必然性

1.目前小学生的学习状况要求数学教学生活化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数学的应用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小学生几乎是天天学数学,时时用数学,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却十分缺少,也几乎从不应用数学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数学的学和用完全分开化,不能很好地学以致用。这是传统小学数学教学的弊端所在,学生把数学的使用范围只局限于课堂上,教室内,做题里,对数学知识点的来源也完全依赖于数学教师的传授,对数学的学习没有主动的探索欲望,这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也不能很好地发挥数学的实践性。因此,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是数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2.新课改数学教材的应用要求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我国现阶段施行新课程改革,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依照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对传统应用的教材也做出了相应的改革。并且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也已经充分地认识到,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与生活实际密切地联系起来,在对新教材进行改革时也充分地注意到这一点,小学数学教材中关于生活实际的联系也越来越多,这样的改革也要求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结合学生实际和生活实际来进行授课。

3.国际数学相关比赛的成绩考查要求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我国的学生在国际各项数学比赛中均表现突出,取得过优异的成绩,受到国际教育界的好评,这使得我国数学的地位在国际中也有提升,这引起了世界各国对我国的数学教育的关注,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的弊端也就日渐显现出来。他们发现,我国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熟练,但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可见,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数学的发展方向。

三、小学教学生活化实施中的问题

1.教师在数学教学生活化实施中过分追求生活原型

教师明确了数学教学生活化后,在课堂上联系生活实际,但这种联系要适当,适当地联系实际可以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并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动力。而有些教师只一味地追求数学教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把一些本不需要生活化的数学问题穿上生活化的外衣,这就导致学生可能会对数学的科学道理产生误解。

2.教师在数学教学生活化实施中过分的形式化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注意到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在表面上对小学生强调要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课堂的内容也与生活有些关联,使得数学课堂看起来很生活化,但实际上却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这样的数学教学生活化只是形式上的生活化,不是现实意义上的生活化,这会导致小学生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解变得浅显,不能充分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不利于学生培养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性,不利于学生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主性。

四、小学生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阶段的起步阶段,我国施行素质教育,而数学对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有很重要的培养作用。我国社会现阶段的发展要求人才要全方面地发展,并且我国对全方面人才的需要量十分大,而人才的培养要从小抓起。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可以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了数学学习的效率,加上学生对教师所授知识点的理解,学生也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教学中的知识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还有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可以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五、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措施

数学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同时,数学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数学知识点的产生都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十分重要的,以下是关与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一些措施:第一点,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用情景教学方式。情景教学是将实际生活中的场景带到数学课堂中,应用生活化的场景对知识点进行解释,首先生活化的场景活跃了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加上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以及以后在生活中的应用。第二点,教师应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我国自进行新课程改革后,教育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多媒体教学方式,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多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对较为抽象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使小学生更好地理解。

教育教学能力知识点范文6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新课标;高考方向

高中学习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极为重要的过程,处于这一阶段的高中生没有初中生的简单睿智,呈现出的是理智、聪明、敏捷的思维,冷静、理智、有条理的安排和行动。高考对于学生来说是自己成长和发展的一大重要步骤,对于学生,经历高考,意味着学习的成果能真正展现和得到认可;经历高考,对于家长而言,是养育孩子、培养孩子的欣慰。实现现代教育的真正目的,高中教学的成功在于高考方向的琢磨和分析,为了使学生能够真正受益,应积极探索高考内部的发展方向,做好评估,实现高中教学与高考知识点的巧妙衔接。

一、高中学科数量多,加强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侧重点

在现代教育的不断贯彻落实下,高中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及素养,开设许多语数英、历政地、音美体等相关的学科课程,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把这些课程叠加起来,就大大缩减了各个学科的学习时间,也就不利于学生汲取知识,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真正掌握和熟知。高中生物课程是一门贴近生活,但需深入了解的重要课程之一,如若不能有充足的时间去消化这些知识点,学生就不能真正学到知识,这样持续下去就会与现代高考知识点和方向有所偏差,不利于学生高考的正常发挥,不能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例如,在高中学科的课程安排中,合理安排课程教学,实行单周与双周制,来回循环式地进行教学,这样既能保证学生的学习进度,也能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同时,让其有余力参与其他的学习和思考,实现教育教学与高考考点的相匹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教师结合教育大纲和考试范围,积极认真做好教学准备

现在的课本涉及点与学习内容跟高考指南是相互切合的。教师应积极搜集相关的高考指南和高考考纲,结合高中生物课本积极进行比对和分析,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点时有所目的和规划,不至于到最后备考时毫无头绪。教师积极了解和掌握高考知识点,使高中生物教学及学习内容与现代高考相适应,实现学生学习的高效,促成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三、培养学生的高考意识,积极应用于学习和思考过程中

在高中生物的教学实践中,学习的内容有许多,对于过多的知识点堆积起来就很难做到熟知和掌握,为了能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并学会将知识应用,教师就需要不断地开发教学新方法,在学生自身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使学习知识点与高考涉及点相切合,学习思维和能力与高考做题思维和技巧相结合,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实现高中生物的教育教学目的。

四、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条理地进行教学

高中生的学习内容有许多,但由于各个学生的自身掌握能力不同,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很大偏差,许多教师仅仅重视学习内容的进度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掌握能力,这样不利于学生自身对知识点的掌握。因此,教师应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能力进行一些评估和分析,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讨论,这样才能使学生自身学习和能力有所提升,实现学习能力与高考思维相匹配。

综上所述,高中学习课程的繁多会加重学生学习的压力,对于高中,面对高考有太多的可能性。高中生物在高中学科中占据较大比重,教师需积极地参考高考考试大纲,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积极培养学生的高考思维和能力意识,相信在以后高中生物的不断完善和革新下,将呈现出新的形态,在这种新形态的指引下,高中生物教学也将探讨出真正符合现代高中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应用能力,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使教学与高考模式相衔接。

参考文献:

[1]郑琰.对话高中新课程(一):刘坚教授答本刊记者问[J].基础教育课程,2007(02).

[2]邓峰,钱扬义,刘秀苑,等.新加坡GCE化学A水平考试:探析与启示[J].中国考试:研究版,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