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体育锻炼的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外体育锻炼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外体育锻炼的概念

课外体育锻炼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 体育锻炼 现状

1 体育锻炼的态度

态度在社会心理学中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1993年迈尔斯提出:“态度对某物或某人的一种喜欢和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它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行为倾向中表现出来。”体育态度值得是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评价、体验和行为倾向性的综合表现。体育态度形成之后对个体的体育参与行为及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体育态度包括认知、情感、行为意向即态度的行为倾向性。三者之间是相互协调一致的,但也因为体育认知的转变会发生变化。而体育态度与体育锻炼频率、体育锻炼时间、体育锻炼强度具有高度显着性。这正说明了积极地体育态度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行为。

2体育锻炼的动机

在学生中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依次为:强身健体、舒缓情绪缓解压力、休闲娱乐、身心健康、减肥健美、享受运动的乐趣、提高运动水平、应付考试以及交友。其中多数学生将强身健体排在第一,这说明绝大多数的在校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具有增强体质的功能认识比较深刻,且深入人心。

3体育锻炼习惯

从目前郑州市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安排来看,大一、大二的学生因为学校开设有体育课,所以锻炼时间也较多,说明学生在校期间一段时间体育课的开设,对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体育锻炼是由帮助的。而大三的毕业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较差。由于面临就业压力,面临毕业的大三学生就忽视了身体锻炼,这种情况说明,大学的学习过程中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并没有将体育放在重要的位子上来看待。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是衡量学校课外体育锻炼开展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保证学生增强体质、增强健康的前提条件。课余体育锻炼的频率既反映了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的养成程度,也可以准确的反映学校体育的效果。然而目前郑州市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缺乏体育锻炼习惯、缺乏体育意识。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兴趣和独立性锻炼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自觉终身参加体育锻炼习惯的意识,是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4活动项目

对于普及程度高,场地器材比较便利,参与形式与人数限制较小的项目比较容易开展,球类运动已经被大众接受程度较高,但是男生则会选择篮球、足球等具有激烈的对抗性、竞争性的锻炼项目。而女生则会选择健美操、羽毛球等活动强度、对抗性不高的趣味性项目,这是男、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不同有关,同时也体现出男、女不同的身心特征和需要,男生为了表现勇敢、强悍、自信和团结的性格特点,力求在高速度、高强度的运动中来表现自己,而女生只是为了满足健身的目的选择了对抗性低,身体接触少,有利于修饰形体、更多展现女性柔美体态特点项目。

男女生也有共同喜好的一些活动,例如:乒乓球、羽毛球等一些身体对抗性性较小,但趣味性较高的体育活动项目。跑步也成为了在校生的最爱,这充分说明目前学校体育活动场地设施不能完全满足在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需要,这也极大的影响了学生们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在场地、设施缺乏的情况下,绝大学生选择了不受场地、器材等条件要求的体育运动,对真正喜爱的体育运动得不到良好的发展。通过调查表明在排除经济、场地、器械的因素下,瑜伽、体育舞蹈、跆拳道、户外运动、网球等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受到学生的关注和喜爱。由此可见,学校体育需要迅速的扩展体育项目,使学生体育锻炼项目多元化发展。

5活动时间

在校大学生的活动时间范围较广,主要分布在中午午饭后至下午上课之前,下午第二节课后至晚饭前,晚上九点之后熄灯之前。中午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较少,一些事特别酷爱某种项目来锻炼的,还有一些事班级、年级等团体组织各种比赛的因素。下午学生们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比例是最高的,一是因为学生上了两节课后需要出来让身体活动一下,二是学校一般这个时间尽量不安排课,保证了学生课外活动的时间,三是这个时间没有体育课来和学生争抢场地设施。晚上锻炼的方式主要是跑步,因此女生的比例要远远超过男生,晚上的锻炼气温也较适合女生。

6年级差异

大一新生由于对环境还不是太熟悉,以及生活圈子亦没有建立起来,总体来说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明显少于大二学生,而大三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生比大一新生很少,这应该与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有关。

纵观以上现象,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我们应该加大宣传,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认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今后职业病预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充分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自觉开展体育锻炼并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使他们懂得健康的体魄是他们职业性工作所必须的,身体健康状况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的质量,体育锻炼不仅仅是消遣娱乐、调节情绪的需要,更是其一生健康的重要保证。这样才能在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适应以后的实践性工作。

参考文献:

[1]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Z].2007.

[2]韩志霞.长春市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5).

课外体育锻炼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锻炼;现状;分析

1 前言

2001年教育部出台了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了五个目标与五个学习领域目标,从指导思想、教学目的任务、课程结构、课时安排、选修教材、成绩考核与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变化。课外体育锻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它与体育课相辅相成,是学校体育不可缺少的组织形式。[1]众所周知,对于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健康是第一要素。既然要重视小学生的健康状况,就必然要重视他们从事课外体育锻炼的现实状况。 

一.小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

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课以外组织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加体育活动,与体育课是互相联系的、互相促进的,是体育课的延伸和发展。它一方面是学校课外活动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占有重要地位。上体育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体育课也只是一种手段,教会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才是目的。[3]

二. 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项目

学生对锻炼项目上的选择也倾向趣味、竞赛的游戏项目。 小学生所喜爱的体育锻炼的项目分别为:乒乓球,占59%:羽毛球,占39%:篮球,占30.6%。课外体育锻炼的内容应当相当丰富的,但从本校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小学生锻炼内容单一、枯燥,男生主要集中在乒乓球、篮球、足球;女生主要集中在羽毛球、橡皮筋、跳绳,且各个年级段又有所不同,表明男生大都喜爱对抗性和激烈性强的运动项目,在对抗中展现自我,来获得成就感;女生则喜爱非对抗性和强度较小的项目,但球类运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总的来看,学生对一些易于开展、不受场地、器材限制的项目情有独钟。同时调查还显示,跳绳、骑自行车、爬山等娱乐休闲运动项目在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被选择的机会较大,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另由于我市地处南方,具有游泳季节相对较长的特点,学生选择游泳比传统的田径类、体操类要多,体现出了明显的地区特征。

三.家长对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关心不够

多数学生都认为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有利于增进健康、保持良好的体型、对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对智力的开发大有利益、能为终身从事体育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10]家长对自己学业期望值很高,同时也对自己的健康非常的关心,然而在学业与健康的天平上往往侧重前者,忽视后者,认为抓了体育会影响学业成绩。这反映出中学生家长对自己子女健康的关切程度,小学生在双休日及节假日参加体育锻炼受家长的影响不大。但就两个年级来看,两者又有明显的不同。在五年级,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家长是非常支持并直接参与的,而持反对态度的六年级要比五年级高出一倍还多。这反映出家长对小学生在双休日及节假日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支持率有随学生年级的升高逐渐下降的趋势,且家长持反对态度的也有随年级的升高而明显增多的趋势,这与现代社会广大学生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心理相关。这表明家长对子女的体育态度显然会对子女体育动机的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也说明社会环境对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并不是积极的,它会对整个学校体育工作也产了生负面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通过对小学生健身教育,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正在逐步形成,但在女生中存在认识与参与的不一致性。课外体育锻炼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有一定的盲目性,无计划,缺乏科学合理的安排。应根据21世纪人才素质教育的要求,遵循学校体育教学的规律,以增强学生身体心理素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为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个性的发展。

4.1.2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有着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根据小学生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学校和家长应积极鼓励孩子们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学校的体育教学应减少以竞技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并进行个别指导,充分发挥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1.3 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动机是健康、积极的,希望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掌握运动技能调剂自己的业余生活。所以,应引导小学生积极从事课外体育锻炼,发动学校、家长、社会各方共同行动,形成整个社会全民健身的运动。

4.2 建议

4.2.1 强化体育意识,养成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人体身体素质的提高以及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都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如果没有明确的锻炼目标,没有一定的自觉性,是很难达到预期目的的。要提高小学生体育锻炼的自觉性,首先就必须提高小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了解体育锻炼的价值。强化体育意识,可把学生的评优过程和学籍管理相结合,从主观和客观上提高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从而激发他们锻炼的主动性,自觉进行体育锻炼,养成的锻炼的好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4.2.2 增强体育知识,重视对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指导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知识的传播者。小学体育知识的获得,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教师的传授和培养。为了让小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了解,应针对他们的特点,增加体育理论课传授的内容,有必要让每一位学生懂得针对自己的身体情况、体质状况选择一、二种锻炼方法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树立体育新概念。另一方面,体育教师除了发挥体育课堂的科学指导作用外,还要加强课外体育锻炼的辅导,发挥课外锻炼的独特效果,充分发展小学生的个性。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几种小学生所喜爱项目兴趣小组,激发他们参加锻炼的兴趣,并加以有效的指导,使他们在提高体育素养的同时,掌握运动技能与锻炼方法,充分体验健身的乐趣,使之终身成为体育运动的实践者。

4.2.3 增加体育投资,尽量多给小学生提供体育锻炼的场地器材

在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学校首先要力争改变目前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短缺的局面,尽可能地增辟场地,添置体育器材,充分利用校内一些零散空地,建造一些小型的场地。如:小型旱冰场、水泥乒乓球桌等, 完善学校体育设施与环境,使小学生有更多的锻炼场所,以满足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需要,吸引他们自觉加入体育锻炼的行列。

4.2.4 组织适合小学生参加的各种竞赛

为了丰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学校应引导小学生积极参加体育竞赛,增加适合小学生兴趣爱好的体育项目,让他们有更多的体育实践机会。开展以“育人”为宗旨,按照小型多样或单项的原则,推广大多数小学生都喜欢的乒乓球、拔河、羽毛球等运动,并在每一学期组织一、两次全校性的适合小学生的运动竞赛,如:篮球、跳绳校运会等。通过竞赛,提高他们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同时使他们在展现自我之中,增强体育锻炼的信心和恒心,从而达到终身锻炼的目的。

4.2.5 鼓励小学生自愿组合,调动他们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大力支持兴趣爱好相同的小学生自愿组合,结伴进行锻炼,利用同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监督的作用,充分调动小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形成互相关心、互相鞭策、互相学习的氛围,使他们在愉快的心情中锻炼,达到增强体质,提高技能的目的。长此以往,就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屈杰等.湘西中学体育教育现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J].体育学刊,2001(8):99—101.

[2] 周济.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J]. 人民论坛, 2005(7): 5.

[3] 冯岩,等.2l世纪大学生体育与素质教育的探索研究[J].体2002(9):8-10.

[4] 何云玉. 对高校课外体育锻炼的思考[J].福建体育科技,1998(5):30 –32.

课外体育锻炼的概念范文3

体育锻炼,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坚强向上的心态和团队合作精神。要让学生喜欢体育,关键是营造一个能把学生吸引到体育锻炼中的氛围。要让体育锻炼成为一个生活习惯,这对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

2012年11月,在一些省份接连发生的几起学生跑步猝死事件,又一次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2月5日,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表示,体育课不被学校重视由来已久,这是直接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重要原因。

根据教育部2007年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小学低年级每周要有四节体育课,高年级每周三节,中学每周两节。此外,学校还要组织课间操、跑操等,以保证学生每天至少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专家认为,对于正处在成长发育期的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运动时间还远远不够,这个要求只能算是维持学生体质健康的底线。即便如此,这个最低要求也未必得到全面落实。

改善学生体质需要综合干预

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滑的现象,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中国教育科学院体卫艺中心主任吴键认为,学校体育课往往成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众矢之的。比如一些中小学体育课质量水平提升难的原因,在于体育专业教师少之又少,其他学科教师又缺乏基本的体育技能和运动,因此很难形成学校体育健身的气氛。其实,学校能否保证开足体育课只是表象,实质是一个涉及学校、家长等多方面的社会问题。

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体育课强调“健康性”,提倡运动方法多样化,淡化运动竞技,对学生运动速度、力量、灵活性等方面的要求有所降低,对运动强度大的项目加以限制。比如有的学校取消了锻炼价值高、锻炼效果好的中长跑、单杠、跳箱项目,代之以跳健美操、打太极拳乃至安排老鹰捉小鸡游戏。对这种排斥竞技运动的做法,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教授高嵘并不认同,“在不违反健康原则的前提下,学生需要一些对抗运动来进行内心刺激”。高嵘指出,尽管课标对体育的授课内容没有做具体规定,但体育课程的两条主线即运动文化的传承和健康体能的发展不能偏离。上述做法实际上是对体育课程功能的一种误解。建议学校可在课外组织长期的竞赛活动,激活学生的课外体育热情。这种竞赛可以用变通的方式调整规则,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进来。当然,这与整个大环境有关,因为学生在课外往往没有时间和空间进行运动。

在这个背景下,难得一见的是北京景泰小学,他们为控制孩子超重开展的体育教学,5年来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当年五六年级约有一半孩子超重,于是学校从一年级起就加大学生的运动量,每学期称重时凡超重的,都要通知家长注意孩子的合理饮食,还要专门加开一个运动锻炼班。体育老师说:“现在学生的体重逐渐普遍趋于正常,冬天生病的也少多了。”

据中国教育科学院调查发现,家长群体少有锻炼习惯以及对孩子人身安全的过度保护,是导致学生健康状况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北京师范大学附中体育教研组组长武杰坦言:每次开家长会,家长们除了在意孩子体质健康测试的分数和安全问题外,对孩子的体育锻炼情况跟体育老师几乎没有交流。于是,形成了学生体质持续下滑的恶性循环:越不练,越下降;越下降,越容易受伤;越受伤,越不许练。

提出“改善学生体质需要综合干预、对症下药”的吴键认为,在国外许多国家,社会认同的理念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就要承受风险。同时,由于有完善的保障、保险制度,学生一旦受伤,学校、家长就会立刻通知医院,保险部门也会及时进行处置,因此不会出现困扰国内中小学正常开展体育活动的“校闹”现象。

体育锻炼和高考不是“零和关系”

在各地关于学生体质健康下滑的讨论分析中,一种意见认为,我国中小学校的体育锻炼被边缘化,体育科目和体育教师没有地位,学校在应试教育与安全责任的双重压力下,体育锻炼的时间被压缩,致使被“圈养”的学生成了体质每况愈下的“宅男”“宅女”。

从现状看,教育部早前中小学生每天必须锻炼一小时的要求,并没有得到执行,不少学校的体育锻炼时间被高考主科和迎考复习挤占。那么,激烈的高考竞争是不是决定学校体育没有前途?体育锻炼和高考升学是不是“零和关系”呢?

国内不少媒体都曾介绍过日本“地狱般”的高考竞争。而事实上,他们激烈的高考竞争并没有挤占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据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对中日两国初、高中生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能坚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初中生,中国为8%,日本为65.4%;高中生中国为10.5%,日本为34.5%。学生体育锻炼没有被边缘化的原因,取决于日本的学校管理制度和升学考试制度。日本中小学的全体教职员会议,拥有审议权和决策权,校长对一些重大事情的决策,都要由教职员会议审议通过。也就是说,校长要执行教职员会议通过的决议。这种自主办学模式,让学校能摆脱行政的影响,在具体办学活动中坚持基本的教育规律。此外,学校还设有家长委员会,其中一项职能就是参与学生课外活动的组织。日本学校的家长委员会,对于义务教育及教科书的无偿化、学校保健安全、学校午餐等教育立法的制定,起到过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日,教育部官网披露,为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评价制度,要在2013年两会前设计和落实好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抓手,建成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评价为导向的学校体育工作促进机制。对此,有学者指出,这种通过将学生的体质测试情况纳入学校政绩考核,以引导学校重视体育的管理思路,仍是行政办校模式的体现。

目前体育测试在中高考中的加分权重很轻,很难影响师生对学习时间的原有配置,因此有一种意见认为,增强学生体质需要在中高考改革中做文章。而表示不赞同的学者认为,这种“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模式,只能加剧应试教育,而不是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空间。

同样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每天锻炼2小时的日本学生有21.3%,中国学生仅为6.3%。可见,高考竞争激烈并不排斥体育锻炼。考试评价制度是否给学校自主办学的空间,学校是否能自主办学,教师和家长是否有权参与学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对学校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

推动学生体育活动不能形式化

始于2007年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到2012年已经是第六届。去年12月7日,这一届阳光体育运动启动的冬季长跑,首次引入了“保卫”的概念,以体现“热爱祖国从体育锻炼开始”的长跑主题。按照教育部规定,这个长跑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每天长跑参考距离有三个基数:小学生800~1000米、初中生1500米、高中生和高校生2000米,活动期间长跑总里程目标也相应有三个档次:140公里、190公里、350公里。

出乎设计者意料的是,这个创意很快在网上引起争议,不仅被指“太形式化”,而且被调侃:学生如果没有跑到规定的距离,会不会被认为“不爱国”?如果有学生在跑中出了事,会不会被算作“烈士”呢?……

学生体育活动,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有实际推进的行动,而不是制造“噱头”。回顾国内近年来的学生体育活动,类似的噱头接二连三。2007年,教育部发文要求中小学生每天必须锻炼一小时,以及在中小学推广校园集体舞。如果这些举措能够得到落实,眼下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就不至于下滑到令人担忧的地步。

冬季长跑何尝不是如此!这一活动开展至今,真正重视的学校、学生并不多。有学者归纳其原因,一是有的学校体育场地有限,长跑活动难以开展;二是长跑活动太单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三是教育部门、学校追求的是形式,每年启动时热热闹闹,可对实施过程没有进行跟踪监督。

为了让长跑活动持续深入进行,教育部门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推进。如果靠创造一个个“新概念”,只会引导地方教育部门、学校朝着“虚”的方向大做文章。比如会在这一季的长跑活动结束时高调宣布,引入“保钓”概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云云。

去年12月底,在教育部与中国青年报社共同举办的“少年强则国强――加强中小学体育工作”座谈会上,不少与会者呼吁,教育部门应把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作为考核各地区和学校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以及衡量一个地区和一所学校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教育部门、学校绝不能让学校体育锻炼被功利、浮躁情绪所笼罩,只有踏踏实实通过评价制度改革、增加学校体育教学投入,学校体育被边缘化、学生体质下滑的势头才可能逐步得到遏制。

课外体育锻炼的概念范文4

1体育锻炼习惯的概念、特征

1.1体育锻炼习惯的概念

目前,我国相关学者对“体育锻炼习惯”概念的阐述不尽相同:如杨隽在其文章中指出,“一般而言体育锻炼习惯是在实践过程中经过多次练习不断强化之后逐步稳定并加以形成的,用以满足个体的需要的一种自动化行为活动”;乔玉成则认为,“体育锻炼习惯”是个体在接受多次反复刺激而缓慢形成的、稳固的条件反射性的活动。笔者认为,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是指个体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时,逐步形成并积累下来的一种渴望和需要的行为倾向,是经过多次重复刺激而形成的稳固的条件反射活动。

1.2体育锻炼习惯的特征

1.2.1习得性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但良好的体育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个体在后天的实践过程中经过反复、多次地重复练习或学习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一种行为方式,它的形成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经过长时间的模仿练习后,习惯渐渐成熟甚至达到自动化。

1.2.2愉悦性

当熟练完成某一动作时,就其大脑皮层而言,能不断地从中接收到良性的反馈信息,获得愉悦性的运动体验。个体在体验愉快情感体验的过程中会不断提高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以再次获得相同甚至更愉悦的感受。

1.2.3情境性

在某种特定情境下,一定的条件激发能激发个体运动动机,为其运动习惯的形成提供了潜在可能。例如,在一段时间内,经常打球(或对篮球有浓厚兴趣)的同学看到篮球、篮球场或者别的同学在打篮球,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参与其中,因为篮球已经成为他的爱好,潜意识里形成了一种习惯。这种激发或吸引他打篮球的因素带有浓厚的情境性。

1.2.4心理能量的节省性

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需要个体投入一定的时间和毅力,当一切条件具备后,所谓的“习惯”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并逐渐趋于稳定。习惯一旦形成,练习者则可以在无需任何意志力的参与下,自主地进行锻炼,表现为心里能量的节省化。

2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因素

2.1内部因素

2.1.1健身娱乐的需要

时代的发展致使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人们自我健身的意识和健身娱乐的需求也显著增强。健身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健身项目也逐渐多样化和现代化。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学校中参与体育运动、体育游戏和体育比赛等,在满足娱乐的同时也增进了身心健康。

2.1.2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满足首先体现在个人追求上,为进一步的自我实现提供可能。每个人所喜欢的运动项目不同,运动服装偏好不一,鲜明地显现出个人的运动风格以及价值取向。其次,大学生的这种自我满足、自我实现需要表现在挑战自我、战胜自我上。从某方面上来讲,体育本身就是运动者对自我无限挑战的一种方试,人们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正是人们不断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过程。例如,现在越来越多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追求流行的运动项目,如定向运动、越野、蹦极等,这些体育项目在人们运动的同时磨炼了意志,增强了信心。

2.1.3社会交往的需要

社会交往,即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互交流、彼此了解的互动方式,良好的社会交往为个体的社会需求提供可能。在校大学生尤其是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以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一定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社会交往与互动,满足在校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需求的可能,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2外部因素

2.2.1学校场地、器材、设施的因素

学校学生人数的增加与现有体育设施、器材比例的不协调,造成师生人均场地活动面积和器材不足,直接阻碍了非体育专业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运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活动中的娱乐项目和形式的现代化,与现有场地、器材单一、陈旧的矛盾日益严重;加之一些“冷门”运动场地的闲置和“热门”场地的损坏,造成了场地器材的利用率较低,导致在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机会的严重性减少。

2.2.2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因素

学校体育是在校大学生获得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的主要场所。一般来说,其体育健康知识水平的深浅、运动水平的高低与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有着密切关系。研究显示,实践中有绝大部分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缺少正确、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的指导,这无疑对他们体育锻炼习惯意识和习惯的养成形成了一定的阻碍。相对而言大多高校采用的以传统的专项技术知识教授为主的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缺乏体育理论与卫生保健知识的传授,不利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2.2.3学校体育文化的影响

在校大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园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学校体育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学校内的体育教学思想观念、织和管理制度、体育场地、设施以及校园体育锻炼氛围等影响着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非体育专业大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园中,长期受到积极乐观的体育文化氛围的熏陶,就会使人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心理定势,并在不知不觉中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态度,使自己的行为逐渐趋向于周围人群,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类似群体。在体育群体的带动下,养成并内化为自己的体育锻炼习惯。

2.2.4社会其他因素的影响

家庭环境、经济条件、学习就业压力、网络因素等,是除学校场地、器材、设施因素和学校体育文化因素之外的又一重要方面。在社会其他影响因素中,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如家族体育锻炼的历史、在子女健康方面的意识以及投资力度等,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3养成策略分析

3.1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

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离不开体育锻炼,通过一定体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的学习,可以让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以及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应以体育教学为中心,培养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正确的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根据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一切便利条件加大宣传教育,提高其体育锻炼意识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3.2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动机,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首先要对体育锻炼产生浓厚的兴趣。体育教学中要运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锻炼的积极性,加强体育理论课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做到心有所想,身有所动。同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课内与课外结合的教学原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体验运动的乐趣以及成功的,使其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促进自我完善。

3.3加强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基础知识、技能的学习

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对体育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良好体育技能的掌握。高校体育课程应注重加强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体能和形成习惯当做一项重要任务。体育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授,采用多样化的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基本技术、技能,促使其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

3.4指导并帮助非体专业大学生制定合理可行的运动计划

(1)在学生了解身体锻炼、卫生保健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向学生传授有关准备活动、整理活动等的基础知识,做到有效预防运动损伤和缓解运动性疲劳。(2)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身心理特点,指导并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锻炼方案。(3)在学生反复训练的同时,经常督促检查并根据其完成计划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使计划不断优化与完善。

3.5优化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

大学生在校期间居住在校园中,因此深受校园体育锻炼氛围的影响,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为学生学习体育文化知识、技术、技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学生上体育课、在校园里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等,为其养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培养其自信心和竞争的意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校各领导应高度重视学校体育文化的作用,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其不断发展与优化。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体育文化活动。在体育活动场地建设和器材、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方面,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活动需要。

3.6充分建设、规划、利用体育场馆

促进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学校体育工作者及体育教育局一方面应根据学生的人数、兴趣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扩充体育活动场地、器材等,以满足在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体育场所和设施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增加体育场馆的开放时间,想法设法提高体育场馆的使用效率,如定期免费开放等,使体育场馆、资源最大限度地用来为学生服务,服务学生。

4结语

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时间的持续过程,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应从提高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着手,培养其体育锻炼的兴趣,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健身锻炼计划,注意体育锻炼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与此同时,学校方面应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优化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充分利用学校的体育场馆、器材、设施等资源。

作者:张娟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杨隽,李晓武,郭晓军.浅谈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动机[J].中国科技信息,2011(23):207-209.

[2]乔玉成.青少年锻炼习惯的养成机制及影响因素[J].体育学刊,2011(3):87-94.

[3]武瑞思.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途径与方法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报,2015(5):158-160,167.

[4]王红光.德育视域下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J].运动,2015(16):69,82.

课外体育锻炼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压力应对方式 体育锻炼 中学生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特定的年龄特点使他们经受更多的身心变化与困惑。有调查表明80%以上的中学生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的困扰,其困扰的主要诱因有考试、学业、个人前途、金钱、家庭以及人际关系等。青少年心理压力普遍增加的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如何正确处理中学生心理问题,化压力为动力便随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应对心理压力方面,体育锻炼本身就可以作为一种应对压力的方式,运用这种方式个体一方面可以转移情绪指向,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大社交途径以获得较多社会支持。体育锻炼作为现代人生活方式的调节者,不仅能使人在健身活动中体验到运动对身体形态、机能调节的良好功效,尤其还能让青少年中学生在活动中互相交往,建立友谊,宣泄心理压力。

一、问卷调查与不同程度体育锻炼的划分

1.问卷调查

本研究南昌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以分层随机抽样方式,初一到高三的在校学生分别发放问卷共计175人次,有效问卷共150份,有效率为88%,其中男生78份,女生72份。问卷共30个项目,分为问题解决,求助、退避、发泄、幻想和忍耐6个维度,应用社会科学软件包(SPSS 10)进行统计分析。

2.不同程度的体育锻炼参与者的划分方法

(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除上体育课外,坚持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者;或每周锻炼三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0分钟,或每周锻炼五次以上,每次不少于20分钟者。

(2)偶尔参加体育锻炼:除上体育课外,每周锻炼不超过三次(不含三次),每次30分钟左右者。

(3)基本不参加体育锻炼:除上体育课外基本不参加体育锻炼者。

二、压力应对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

良好的应付方式,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帮助个体最终成功地解决问题,从而平衡心理,保护精神健康的作用已为许多研究所证明。根据相关研究表明,较多使用“问题解决”应对方式的学生不仅整体精神健康水平较高,而且人际交往也较好,而较多使用“自责”和“幻想”应对方式的学生,除了总体精神水平较低外,还常伴有“抑郁”“焦虑”和某些“强迫症状”。

三、体育锻炼与压力应对方式的相互关系

体育锻炼对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己被大量研究证实,体育锻炼鼓励人们去检验自己面对新的挑战和完成新的任务的能力。部分研究者认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较之不参加者拥有更强的自尊、更好的体质、更好的倾向及更积极的观念。自我概念的变化与体育锻炼的形成内容有关,参加有组织的体育锻炼是使人们自尊得到提高的有效的因素。这种良好的自我评价,显然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促进作用是分不开的,而正确的自我评价是选择正确的压力应对方式的基础。

1.问题解决

在学校方面,中学生的压力可能来自老师、同学、朋友、功课、测验、考试及自我等方面,若中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不愉快,被同学欺负,没有朋友,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业差,皆会影响中学生的自我肯定。因为现今社会的教育环境以升学为主,价值标准本身就存在误区,父母、教师又以这标准为期望值常常超过青少年的能力所及,长期承受着要求赞许、高自我期许、追求完美的非理性概念,则易在一再的挫败之下,不断的自我否定而形成焦虑不安的情绪。

中学生在长期面对较重的课业负担和升学的双重压力下,需要及时地排解和释放,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就是最健康有效的方法之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够促进精神疲劳的消除,提高工作效率。尤其对于经常置身于激烈竞争中的人们,身体活动可以有效地消除精神疲劳,降低焦虑水平和沮丧感,能使头脑更清醒,反应更敏捷,工作效率更高。体育活动具有宣泄功能,在身体活动时你可以释放内心的压抑、忘却烦恼,同时也能给锻炼者带来身心上的愉悦,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以南昌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为例,如表1所示,在自变量有显著性差异的几个因变量(问题解决、求助、退避)里可以明显的看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较偶尔参加和一般不参加的学生更多地采用问题解决,“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又比“基本不参加”的学生平均数高,这种情况在求助中也同样存在。说明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压力应对方式有具良好的指向作用,“经常参加”和“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会比“基本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在面对压力时更加积极的去应对。

2.求助

一般而言,青春期的情绪特征是自我意识强烈而欠缺调和性,对成人持有警觉的态度,很容易反抗权威,对同龄人的认同感增加,同时也渴望他人给予关怀与肯定,以满足其亲密感与归属感。因此,中学生对父母的态度一般是敬而远之,而比较倾向于将自己平时的烦恼与心事向好朋友倾诉。且由于身体内分泌变化,再因其所处环境日益复杂,个人的需求也愈迫切,更应加强同龄人之间的沟通与互助。

在对南昌大学附属中学学生的调查中(表2)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应对方式中,平均数最高的是“向好友诉说心中的烦恼”,可见中学生在遇到困难与压力时,最想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就是“求助”,最想要倾诉的对象是“好友”。由于学生在校时间较长,接触外界时间几乎没有,他们最亲密的朋友应该就是自己的同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尤其是合作性的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等运动, 可以帮助中学生形成自己的社交圈,找到可以吐露心声的知己,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与信任,建立起互相沟通的桥梁。

3.退避、发泄、幻想、忍耐

由于中学生处于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由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期”,情绪不稳定,情感既丰富又脆弱,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由于心智还不成熟,缺乏社会经验,导致其遇事易慌张,在应对压力时也较常选择退避。一般认为体育锻炼会有助不良情绪的发泄,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较少采用退避作为压力应对方式,但在表1中反映出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群体比“偶尔参加”和“基本不参加”更多地采用退避的结果,所以退避是否是一个消极应对方式,还有待进今后一步的研究。

表3数据显示,南昌大学附属中学学生主要的压力应对方式为问题解决,其次是忍耐,再次为退避、发泄、求助、幻想。可以看出学生在应对方式上虽然以积极的问题解决排在第一位,但是第二第三位都是较为消极的忍耐和退避,且平均分差异不大,总的来说其应对压力还是偏向消极方式,但其较少采用幻想。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群体,由于经常遭遇比赛过程以及胜负的压力,逐步具备淡化消极情绪,强化积极情绪的能力,所以耐受压力事件的能力强于“基本不参加”以及“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在退避的题项选择上也有所体现。所以,建议学校应多鼓励学生多组织多参加各种体育比赛,通过遭遇比赛过程以及胜负的压力,逐步强化积极情绪能力,淡化消极情绪。

4.压力应对方式量表的性别差异

从表4可以看出,发泄和忍耐在性别上存在明显差异。女生在用对压力的时候更倾向于发泄,如向好友倾诉等,而男生在面对压力时则更易采用忍耐来应对,这可能和传统观念中对男女的要求有关。类似“男儿有泪不轻弹”的思想使得男生在应对压力的时候多采用消极的默默忍受,而很少对人诉说心中烦恼。

四、建议

1.引导学生了解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促使他们采用更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样不仅可以丰富中学生课余时间的活动内容,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使他们远离消极的应对方式。

2.加强学校体育的教学力度,丰富体育教学和课余体育锻炼的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为其锻炼提供素材及场所,使得学生在面对压力时能更积极的应对。

3.学校老师和家长应该多对学生进行情绪疏导,建立师生和亲子之间良好的沟通,了解学生心中的想法,尊重学生的隐私和爱好,使其能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压力。

4.在压力应对方式上对于男生还可多引导其发泄不良情绪,而不是忍耐在心中。

参 考 文 献

[1] 王玉秀. 情绪调节体育教学模式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江苏扬州:扬州大学,2004.

[2] 张力为等编著.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杨剑.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效益活动模式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3.

[4] 黄希庭等.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2002(1) .

课外体育锻炼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江苏省 高年级大学生 课余体育活动 调查 分析

前言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全方位地培养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高等教育而临的一个崭新课题。在学生文化、品德、心理、身体等诸多必备的素质构成中,身体素质是第一要素。因此,在上好体育课的同时,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对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意志、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普通高校在大学生升入3、4年级后一般都取消了体育课,或只有为数不多的一点选修课,这时的体育学习基本上结束,体育参与已不再是学校的要求。但一方面该年龄阶段大学生身体迅速生长,精力旺盛;另一方面,随着课程量的减少,他们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因此需要通过课余体育释放过剩的精力、休闲娱乐、强身美体、缓解学习与就业压力。然而,在高校的课余体育活动中,随着年级的升高,参与活动的人数和次数却相应地减少,尤其是女生。在高校的体育教育中,我们过分地强调和重视1、2年级学生体育课内外的教学和改革,却忽视了3、4年级学生对课余体育活动的需求。本文从江苏省普通高校3、4年级大学生对课余体育活动的需求入手进行客观调查,并对男、女生不同的性别群体进行分类、分析,旨在为学校体育的深化改革、丰富学校课余体育、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和行为提供一点建议。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河海大学、苏州大学、南通大学等20所学校的3、4年级大学生,其中男400名,女400名。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文章和材料,为本文的选题和分析奠定了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随机向以上20所学校3、4年级学生发放问卷800份,男女各400份,回回收问卷771份,有效问卷749份(男372份,女377份),有效回收率93.62%。对问卷结果进行分类整理,并作相应的常规统计学处理。在问卷的设计和结果的统计方面,利用“专家法”和“测量再测量”的方法进行了有效性和可靠性检验,效度0.87,信度0.92。

1.2.3数理统计法:对所获得的问卷结果进行常规统计学处理,结合具体的问卷指标,对3、4年级男女大学生课余体育需求的差异性作相应的归纳。

2 结果与分析

2.1 3、4年级男女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动机

3、4年级男女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的动机调查表(表一)

表一

表二

调查结果表明(表一):男女大学生在课余体育活动中都有强身美体、娱乐消遣的需求,对课余体育活动有一定的兴趣和爱好,希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说明男女大学生对体育的意义和作用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男女大学生希望在课余活动中结交新朋友,培养自己的社会交际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不久进入社会做好准备。但在强身/美体、娱乐消遣上,男女生表现出很大的差别:有85名男生(占调查男生22.85%)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动机是“强身”,与此相反的是,有152名女生(占调查女生的40.31%)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动机是“美体”,这一方面说明女生比男生更注重自己的体形,另一方面说明女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比男生更有目的性、社会性。在娱乐消遣上,有141名男生(占调查男生37.90%),而女生只有65人(占17.24%),这一方面说明通过课余体育活动来打发空闲时间的男生比女生多,男生对“娱乐、消遣”有很大的偏向性;另一方面说明女生还没有从体育活动中得到乐趣,我们应当开发一些让女生得到乐趣的体育项目;同时也说明男生对体育的健身功能认识不够,认为自己年轻,身体好,现在不需要通过体育锻炼来强身健体,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2.2 3、4年级男女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形式

3、4年级男女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的形式调查表(表二)

调查结果表明(表二):有136名男生(36.56%)课余体育活动的形式选择“自由锻炼”。“自由锻炼”相对的不受限制性仍对男大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但应当看到,和“自由锻炼”相比,男女生在其外四个选项上的比例分别高达63.44%和76.92%,说明了男女生,特别是女生更钟情于有组织的或半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形式;在“游戏”和“比赛”两个选项上,男、女生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基本反映了男生外向、竞争、协作和女生好静、休闲、娱乐的特性,如引导得当,有利于增强课外体育活动的吸引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32.71%的学生选了“俱乐部”,说明大学生对体育健身消费已有较正确的认识。“花钱买健康”的观念已悄然兴起,有偿体育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大学生的认同。在此项选项上,女生的选择比例高于男生,且呈显著性差异,可能与女大学生减肥、美体的动机较男大学生强烈有关,同时女性参加和坚持锻炼的动机和男性相比有较高的社会归属成份,更在意有没有较为固定的运动伙伴、良好的体育氛围、别人对自己的积极评价及体育设施的保障,课外有偿体育俱乐部较之其他课外体育锻炼形式更能满足女大学生的这些需求。

2.3 男女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

3、4年级男女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的内容调查表(表三)

表三

表四

调查结果表明(表三):在问卷调查表所列的课余体育项目中,除“郊游”一项以外,基本上都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从学生的选择看出了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内容需求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说明了体育教学的内容对大学生参加何种课外锻炼有着很强的影响力。但从男女生对田径、游泳、太极拳三项的选择上来看(男生16.40%,女生19.36%),我们应当深思这些项目不被学生喜好的原因,同时应当增加一些有健康功效和生命力强的项目内容,提供给学生更多的锻炼手段,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体育锻炼的行列来,并为其进行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另外男女生在“郊游”的选择上排调查结果的第3位,这说明课余体育活动对大学生而言已不仅仅局限于校内了,以“郊游”为代表的这一类校外体育活动已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但因其涉及面甚广,牵涉到学生的安全、管理等等,高校体育应对这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参加校外体育活动,拓宽学生体育活动的时空区段。在“三大球”、“三小球”、“健美操”3个选项上,男女大学生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体现出了较明显的性别特征,男生更趋向于需求“竞争性”和“激烈性”相对较强的项目,如足球、篮球;女生则趋向于需求“美体性”和“愉悦性”相对较强的项目,如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

2.4 3、4年级男女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

影响3、4年级男女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的因素调查表(表四)

调查结果表明:有38.98%的男生和17.77%的女生因为思想认识原因而不想参与课余体育活动,他们认为现在身体很好,不需要体育锻炼(男生明显多于女生)。这说明他们对体育概念一知半解或误解,健康意识较差,缺乏现代的健康观念、保健知识和终身体育思想;在“学习压力”和“没吸引力”上男女生比例大致相同,一方面,由于就业的压力和社会对大学生要求的提高,广大学生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将大量课余的时间花在了学习上,疲于应付各种考试和提高相关的素质,如计算机水平和英语水平,很难有精力和时间顾及健身;另一方面,课余体育活动的形式、内容单一,适合他们兴趣爱好的项目得不到开展,因此课余体育也失去了吸引力。在“场地器材”上,女生(26.79%)明显比男生(17.74%)更容易受到影响。近年来,由于普通高校大规模的“扩招”,体育场馆设施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严重影响了正常的体育教学与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对大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组织力度不够或根本没人组织”是制约课外体育活动的又一因素,调查表明,有20.16%的女生和8.60%的男生“希望有老师指导”课余体育,学生不愿意花掉时间活动却达不到锻炼效果,其中女生表现得更强烈。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 男女大学生对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意义和作用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强身美体”和“娱乐消遣”的动机上出现明显的不同,男生更需求通过课余体育活动来“消遣”,而女生则更注重于需求“美体”。

3.1.2 较之“自由锻炼”,大学生更希望参加有组织或半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女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化需求比男大学生更高;同时,有偿体育服务形式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大学生的认同,女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俱乐部”的需求比男大学生更为迫切。

3.1.3 男女大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内容上的需求保持着与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一致性,男生相对需求“竞争性”和“激烈性”项目,女生则相对需求“美体性”和“愉悦性”项目。同时大学生也倾向于走出学校走向自然。

3.1.4“学习压力”成为影响男女大学生进行课余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而“思想因素”和“没有场地和器材”分别是制约男女大学生不进行课余活动的最主要原因,同时女生比男生更需求课余体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

3.2 建议

3.2.1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进行“体育健身”理念的宣传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余体育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体育的作用和意义,真正懂得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同时大力提倡“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3.2.2 学校应加大课余体育锻炼的组织化程度,将课余体育活动纳入到学校的整体计划中,切实加强3、4年级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计划性、组织性和指导性,提高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实效性。同时应发展课外体育俱乐部,收取适量费用,既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指导责任心加强,亦可以使学生的责任心加强,锻炼的主体积极性提高,保证锻炼的实效性,同时也可改善体育活动环境,提高体育活动效益。

3.2.3 由于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方面客观存在差异,男女大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需求存在诸多不同,必须加大对3、4年级男女大学生体育需求心理的研究,加大开发适合男女生,特别是女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体育项目和内容,以充分调动其主动参与性、积极性。

3.2.4学校应加大对体育的投入,扩大体育场地和器材规模,充分发挥现有学校体育设施,吸引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有组织地免费开放体育场馆等。学校体育管理部门应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根据3、4年级学生的课程和学习情况,搞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课外锻炼的兴趣,为终身体育服务。

参考文献:

[1]曲宗湖.课余体育新视野[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兰自力,赵克等.我国部分省(市)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中国体育科技,2001.

[3]申健民.对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探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15(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