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读书对教育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读书对教育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 立德树人 艺术教育 美育 德育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的主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部分特别强调“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为高校艺术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艺术教育立德树人功能的历史考证
尽管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在近些年才明确提出的,但是美育和德育确实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无论是在充满人文关怀的东方伦理哲学中,还是在殚精竭虑考虑宇宙本源形而上学中,只要涉及人的存在就不能不论及艺术教育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中国古代美育的基本精神是在一代代政治家、教育家的实践中逐步确立的。商周时期,古代先贤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礼”是指道德伦理教育活动,“乐”是指具有审美性质的艺术教育活动,在礼乐文化下,道德和艺术共存一体,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古代教育家孔子指出“诗教”和“乐教”,从大的方面说是指明正确的人生方向,从小的方面说是可以是人心灵平和安宁,他认为理想的人生境界是美与善的统一。中国近现代,随着德育和美育的提出,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也得到了更深入的探索,王国维认为:“美学上的最终目的,与伦理学上最终之目的合”,认为美感教育具有与宗教相同的性质和功用,提出了“美育代宗教”的口号。
在西方社会,苏格拉底、柏拉图等著名的学者、教育家就美育和德育的关系进行过深邃的探索。苏格拉底以善论美;柏拉图主张“道德与审美视为同一种价值”的统一说;创造了“美育”一词的席勒认为“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康德认为最高的审美理想是:“只有既符合美的规范观念,又表现了道德理念,才是美的理想”。他认为最能恰当地象征道德观念的直观形象是美,在审美的直观中间接地表现了道德理性的观念。
由此可见,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尽管中西方在表述、内容、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在二者之间的关系上的认识是一致的,即美育对立德树人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二、艺术教育立德树人的独特优势
随着新媒体等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越来越宽,使得高校德育、美育途径的理解和开展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传统的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的老思维、老方法、老套路早已跟不上学生的思潮。这就需要更好地运用艺术这个载体,让德育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大学生立德、育人的教育体系中。
艺术教育除了具有审美的本质功能以外,在目标、内容、形式、手段等方面与德育有相交融的地方都为艺术教育促进立德树人提供了可能性。
1.情感是艺术与道德的中介
情感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道德心理结构中极为重要的因素。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艺术的情感性是指艺术是情感的结晶,情感是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是艺术表现的重要内容,是艺术审美过程共鸣的基础,艺术要想动人以情,贵在情真意切;道德情感是一种高级情感,它同道德认知相互交织、共同作用,构成了道德活动的发端和整个过程的“剂”,在道德活动中所产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反过来影响人们的道德活动,具有催化、选择、评价等功能效应。由此可见,情感是沟通艺术和道德的一个“快捷通道”,作为直观的人类感受,艺术的炫技和道德的说教都显得苍白无力。
2.审美心理描述与德育内化过程的相通
艺术教育首先应该是审美的教育,其次才能是德育的有效途径。艺术的审美心理结构是由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理解和审美评价以一定方式组合而形成的感受、体验和评价的系统;道德的心理结构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习惯四个要素以一定方式组织的知、情、行、意系统。其心理加工过程有着较多的重合和相似,即在个体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循序渐进的渗透,达到人格完善,完成从外求他塑到自求内塑的转变。英国美学家舍夫茨别认为审美和道德都是心理理性的一种审辨能力,“即所谓的‘内在眼睛’。道德的善恶可以在行动中直接地感受到,就证明审美在道德能力上的心理上的沟通”。
心理结构的共通性为艺术教育立德树人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二者的心理过程,有针对性地选择素材进行引导,相互配合、各取所需,实现美育和德育的共赢。
3.德育真善美与美育知情意的目标的统一
按照康德的传统分类,人的精神或心理分为知、情、意三类,所对应的哲学范畴则是真、善、美。德育的功能在于“育人”、“向善”,目的是追求“知”、“情”、“行”、“意”的统一,美育是培养人审美情感、审美判断力和审美想象力的教育,它贯穿情、体现美,以生动逼真的艺术形象呈现“向善”的美好情感。在艺术活动创作过程中,从没有作品到经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而形成作品的过程中,道德的中介作用是明显的。康德说:“审美判断绝大多数都不是纯粹的,而是有依存的关系。”“美是道德的象征。”由此可见,二者在育人的目标和任务上有着相同之处,就是塑造完善的人,具有美德的人,这二者之间的桥梁就是真善美和知行意的统一。
4.二者在育人过程中相互依存的关系
艺术教育和德育虽然属于不同的教育领域,但二者都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都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其终极目标都是育人,艺术需要道德的支撑,道德需要艺术的滋养和传播寓德育于美育中。别林斯基曾说:“美学是未来的伦理学。”席勒曾说:“道德的阶段,只有通过审美的阶段才能实现,美是造就完善人格的必经之路。”
道德对于艺术而言是一个必要的因素。艺术教育在育人过程中通过艺术作品感受艺术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艺术美承载创作者的情感,这种情感一旦被欣赏者的心理接受并产生移情,就起到了教化的作用。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道德的约束,就像相声艺术家姜昆说过的一样:“没有道德支撑,艺术就像瘸着一条腿。”越是有着强烈情感感染的作品,越能体现真善美,越能触动人内心的伦理道德。
艺术于道德而言是加速器。艺术教育的行为是自然接受的过程,任何试图强迫的行为都是徒劳的,道德教育的方式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被动接受。因为艺术教育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手段和方法可以将德育抽象的价值概念融入其中,在艺术形象的美感中将道德变得具体化、形象化,让受教育者更容易接受。正如卢梭所言:“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
如上所言,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二者之间的关系,保证艺术教育审美功能的首要任务中,引导学生求真、向善、尚美。
三、运用艺术的真、善、美,提高大学生的知、情、意
从以上的历史渊源、内在可能性和独特优势的考证中,我们看到了以艺术教育拓宽德育途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想将艺术教育对立德树人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必须在实践操作层面寻求契合点和可操作性。
1.艺术教育与课程体系
艺术美的根源在人,人之美在德,一个美的形象、美的故事往往胜过百个说教或政治道理,抽象教条对学生来说远不如优美的形象更容易被他们接受并且遵循,将德育抽象的形式融入艺术形象的美感中,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教化德行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艺术教育不仅以独特的空间和时代使命而存在,还以多样的艺术形式为德育提供了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教育手段。
高校艺术教育课程设置要根据艺术教育的特点,全面体现学生主体性、尊重学生兴趣爱好等自身特性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教育课程设计,构建以必修课为基础,以选修课为发展的课程体系,让学生通过艺术课程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从而在精神层面树立审美的人生观。
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艺术中往往体现最普遍、最深层的道德,一个好的艺术作品必将传达的人类最美好的信念。舞蹈作品《中国妈妈》通过讲述在时期一位中国母亲抚养日本遗孤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大爱无疆的母性的光辉形象。整个舞蹈作品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真、善、美的直白。通过这样的艺术作品的欣赏,欣赏者能够超越自己原本的道德底线,获得和艺术形象相同的道德感受。
高校应该充分发挥艺术课程的重要作用,建立结构完整、运行完善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课程中产生艺术的情感体验,感受艺术精神,提高审美能力,同时运用美的规律和标准陶冶情操、优化人格、提高素质。
2.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
校园文化是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现象,是一种文化的历史沉淀。校园文化在高校德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地将价值观念、道德原则隐藏在自身的形式结构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道德品质。因此,营造方向正确、健康向上、清新高雅的艺术文化氛围是提高校园文化品质的关键,同时艺术教育处于立德树人的前沿阵地。
营造艺术美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指导学生向着健康而有序的方向发展,长期置身于真善美的环境中,会不知不觉地受到校园艺术文化倡导的精神所营造的氛围的熏陶和感染,并将这种精神逐步不自觉地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与单纯的思想教育相比,通过艺术影响学生的效果其作用是长远切牢固的,会让学生受用终生。
我们需要找寻艺术和学生喜好之间的契合点,善用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例如开展参与面广、活动内容多、形式不拘的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活动,比如开展十佳歌手大赛、绘画大赛、微电影大赛等活动,并要求这些活动都围绕一定的主题开展,让学生用能够接受的形式在过程中进行德育;开展一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让学生接受高层次的艺术欣赏,在感知美、鉴赏美的同时感受情感的交流和理解,提高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使之逐步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当然,真正实现艺术教育的立德树人,远不止开好艺术公选课或是做好校园文化这么简单,而是需要更好地运用艺术的真善美,探索一条能够将艺术传递的审美理想、人生观念和精神境界传递给大学生的道路,让大学生通过对艺术的理解一方面达到良好的美育效果,另一方面建立起崇高的品格行为和道德规范。
艺术教育的核心价值和功能是承担“美育”的重任,并影响人的道德世界。让所有人在真善美的熏陶下,有自信、有探索、有担当地朝着审美的最高境界和理想奔去,这就是艺术教育的作用,是美的信仰和理想的精神力量,是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的独特价值和重要意义所在。以美求真、以美向善,艺术教育立德树人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读书对教育的意义范文2
目前国内独立学院艺术类专业现状
1. 学生基础相对薄弱
与国家级的美院、省级的综合性艺术院校相比,独立学院学生目前专业基础水平相对比较薄弱,大部分学生通过高考前几个月的美术突击训练进入高校,短短几个月的突击学习,学生只针对高考试题要求进行训练,缺乏系统的、有规律的、艺术专业所需要的基础。从招生录取的角度来讲,文化加专业的总分录取方式,使专业基础的权重在整个分数比例中不足30%。由于进校后第一学期主要为基础课的强化学习,新生进校后专业基础薄弱直接影响专业学习信心和兴趣,要使他们在短时间内既培养对专业的爱好,又要勤学苦练提高技能有很大的教学难度。
2. 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个体差异大
由于高等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艺术生源在一般独立学院中占有很大比重。由于生源区域,教学资源不平衡等原因,学生进校测试后发现: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对专业基础的认识和掌握情况个体差异很大,不便于教师进行系统的讲授。
艺术设计教育中教师的责任与义务
教师的称谓有很多含义,包括事实的传播者,传授技能的师傅,创造性洞察力的启发者或分析性思维的深思熟虑的向导,职业的导师……公众和上大学的学生认为教师将主要致力于教学,不仅仅是讲课,而且包括指导和忠告。”恰恰相反的是,大多数教师由于种种原因把主要的精力投放在学术研究和个人发展上,真正的教学责任却搁置在次要的位置。其实“学会关心”,首先就要求教师学会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发展。教什么,怎样教是每一个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大学教育而言,设计专业必须培养出专精人才才能适应社会职业的需求,但是“大学教育毕竟不应只是训练一技一能之士,一个大学生应该对人类知识文化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对自己民族的学术文化有一基本的欣赏和把握,同时,他应该养成一种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一种对真理、对善、对美等价值之执着的心态”。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们应该在培养学生设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为即使是就设计本身而言,在掌握了相同的技能表现方法的前提下,综合素质是决定设计者成功与否的关键。
另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目前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大多是本专业毕业,而设计学科属于边缘学科,涉及艺术学、经济学、市场学、管理学、心理学、哲学、历史等相关领域,只有当我们的教师具有交叉学科的研究和教学能力时,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因此艺术设计教育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必须有大量的具有交叉学科研究和教学能力的人员来充实目前的师资队伍。对此除了引进相关专业的教师外,我们可以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短期的培训。或是某单一课程的培训,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暂时弥补这一问题。进而完善艺术设计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加快艺术设计教育基础理论课程设置的改革步伐
1. 了解和研究学生,细化教学内容,加强过程学习,根据波兰尼的缄默知识理论,学生的缄默知识结构与美术教学有着极其显著的相关性,他们的缄默知识可能会对教学形成障碍,但也可能是一种极其珍贵的教学和艺术创作资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的了解和研究学生,抑制和改造那些不利于学习的行为习惯,开发和利于有利于教学和创作,有利于学生艺术成长的缄默知识。
2. 强化实践教学及艺术鉴赏教育
众所周知:技能知识属于缄默知识,具有不可言传性,美术技能同样如此。教学实践证明,美术技能的教学不是单靠室内讲课就能凑效的,这好比只能教师弹钢琴而不去联系、最终还是不会弹钢琴一样。波兰尼告诉我们,技能学习的最有效方法既是模仿。通过教师示范学习,在老师的示范下,通过观察和模仿,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技艺的规则。
改善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方法
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考虑到设计专业的学生在专业水平上有着较大的个性化差异,每个学生的天分、设计能力与思维方式各不相同。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做较为全面的理论阐述,并引导学生开阔思维,掌握学习理论课程的具体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对于教师而言,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熟练的设计技能,这样才能充分的准备授课的内容,同时,还要求教师在平时注意搜集各种相关信息,及时地调整和更新教材和讲义。 此外,电脑的普及应用为设计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手段和方法,但是如何使用电脑,不使学生的创意成为电脑的附庸,也是值得每一位教师关注的问题。所以在电脑设计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电脑设计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摆正电脑设计技能在设计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注重文案设计的原创性,加强设计的实战教学环节。
读书对教育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整合; 数字土著; 千禧年学习者; 数字移民; 技术接受度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顾小清(1969—),女,江苏苏州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培训系统设计与开发、数字化学习环境及用户行为、信息化教育资源设计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E-mail:。
一、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到教育领域中来,以期更好地为教育服务。要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新作用,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愿意使用以及如何使用信息技术。自2004年底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并启动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以来,全国很多地区开始关注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通过培训,很多教师开始接纳教育技术并掌握基本的教育技术能力。另外我们也需注意到,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目前的学生群体越来越成为所谓的“数字土著”一代,他们一出生就浸润在数字化的生活环境中,在数字化环境中的成长经历,使得他们已经将数字技术及其产品接纳为他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种对技术产品的接纳势必会影响他们对待数字化学习产品、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态度及接纳程度。与他们相比,现在的教师则很大程度上是所谓的“数字移民”,他们对信息技术的接纳,以及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方法与行为,与“数字土著”的习惯及其喜好之间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距。而这样的差异,也势必会影响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成效。
为此,本研究试图探究教师群体以及学生群体对技术产品的接受度,分析这两个群体在技术接受度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以及可能的相互影响,研究的意义在于为改进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行为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对于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现状
用户对技术的接受度研究在信息技术领域得到长期关注。通过查阅的文献可以发现,国际上已经形成了数量可观的技术接受度理论与模型,较为典型的有技术接受度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及其扩展模型、信息系统成功模型(IS Success)以及任务—技术适配模型(Task-Technology Fit,TTF)。
TAM模型是最具影响力的用于解释信息技术接受行为的模型,该模型基于理性行动理论,认为有意识的行为倾向决定态度。技术产品的有用性和易用性是该模型中决定信息技术接受度的关键因素,这两个因素不仅是用户使用某种特定技术系统的态度基础,而且同时决定了使用意向,并形成了最终的操作行为。[1]信息系统成功模型作为评价信息系统的主要标准在信息系统探究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DeLone和McLean回顾了180多个研究中使用的100多种度量方法,归纳出六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了信息系统的成功:系统质量、信息质量、信息系统使用、用户满意度、个体影响、机构影响。[2]任务与技术适配度是指用户的任务需求、用户能力和支持任务的技术功能性之间的适配程度。Goodhue和Thompson提出了一个技术绩效链模型来帮助最终用户和机构组织理解信息技术的更有效应用,该模型指出决定任务与技术适配度的影响因素有任务特征、技术特征和用户个人特征三个方面。[3]任务与技术适配度不仅直接影响到绩效,也通过预期的使用效果、使用态度、社会规范、便利条件等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情况,而用户的使用情况也会直接影响到绩效。[4]
另一方面,研究者开始关注教师与学生用户面对信息技术的诸多差异。首先,早在新千年伊始Prensky所提出的数字土著和数字移民的隐喻,成为了很多研究者的共识,他们开始关注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对数字技术的态度之间的差异。[5]研究发现,数字技术贯穿于千禧年学习者的成长历程,塑造了他们的思考交流方式、学习观念、控制需求,甚至个人和社会价值观念,[6][7][8]影响了他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也影响了他们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相对来说,教师作为数字移民,在将技术整合于课堂的实践中还存在着诸多障碍,如缺少有关技术整合的特定知识和技能,缺少技术使用的自信和技能,抱着消极的态度和内在的抵制情绪等。[9][10]
另外,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课堂外的技术使用对学习的影响也开始引起研究者关注。[11]研究表明,总体上学生在家比在学校能获得更多使用信息技术的机会。[12][13]同时通过对国际学生PISA数据的多元分析后发现,学生在家使用电脑和进行学习之间存在一种积极的条件相关。[14]因此,课堂外的技术使用行为应纳入研究范围。[15]
从上述研究中可以了解到,当前的学习者与他们的教师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之间存在着新的数字鸿沟。因此有必要对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在技术接受度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以此为教师更好地以符合学生接受的方式在教学中使用技术提供建议。
读书对教育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全方位;心理护理;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焦虑情绪;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07-99-03
Influence of 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anxiet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ith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FAN Lingjuan DONG Jinyan HE Yue'e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Zhongshan People's Hospital, Zhongshan 528400, China
读书对教育的意义范文5
第一:读。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优秀教师最好的修炼。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获取信息量日益增多,思维更加开阔,作为他们的老师准备“一桶水”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心,而是准备一条河,一片海。
同时读书是完善自我的精神美容。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们阅读的范围要广博,不仅要阅读与本专业有关的中外著名教育教学著作、相关理论书籍以及最新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还包括可以拓宽我们视野的书籍、杂志、报刊、这些可以为我们的大脑输送源源不断地新鲜血液为实现自身价值奠定坚实的基础。鉴于此,“静下心来读书”,是一名教师栽培自己的最有效也是最重要途径。
第二:写。只读而不写恰如没有输出前提的输入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写应该是一名教师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约包含如下几种:写读书笔记、写教学反思、写日记。
1、写读书笔记。读书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收获与感悟,要让我们在阅读中产生的思想火花不至于稍纵即逝,我们就必须把“读书”与“写作”结合起来,例如可以在书中做零星批注、可以做一定的读书摘记、也可以加之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形成自己的读书随笔。
2、写教学反思。每上完一节课,老师总能发现这节课的闪光点也会有改进点,这些我们都应及时记录,否则转瞬会被琐事淹没。在每个课时教案中用红笔将自己的教学反思整理出来,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坚持,必有收获。
3、写日记。在本次培训中所有专家教授无一例外在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下始终坚持写日记,这对我触动很大。做一个有心人。将我们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下来,去认识自己、调整自己、提高自己。
第三:研,科研。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教师带来一些乐趣,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们的教研要从细微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究、解决。我们在积累自身经验的同时,应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并不断汲取他人的成功经验。教研是向“专家型”教师转变的必经之路。
第四:践,实践。实践出真知,教育研究与实践也是密不可分,相伴相随的。其一: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往往是在实践中发现的;其二:研究的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实践,在实践中思考、校正、总结;其三:研究是为实践服务的,在实践中进行检验、深化提高,从而转化为教育理论。总之,离开实践的所谓“研究”只是“空中楼阁”。
读书对教育的意义范文6
一
其实,新课标新教材的编排已经在触动教师的读书神经。教材增加了选修本,以高中语文为例,《外国小说欣赏》中的许多篇目,对于我这个教书多年的语文教师来讲都是初次相见,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沙之书》,就挑战了语文教师对小说这种熟知的表达方式的认识极限,光凭简单的教参显然难以应对选修了这门课的学生,而要开设选修课,中学老师首先面临的就是阅读原著,扩展对教材相关背景的了解和认识。不读书就无法上好课,这就逼迫教师不得不读书,不得不更新知识,这就是最实际的促进。现在教师接受的主要是专业教育,而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个人。”关注教师的阅读,就是要提倡一种读书风气,围绕教师素质的提高,开拓一个相对广阔的读书视野和精神天地。在这个意义上,关注中小学教师的阅读状况,提升教师的阅读水准,倡导师生共读,开拓精神视野,有着既实际又深远的意义。
明晓意义相对容易,但怎样行之有效地促进读书这件有意义的事,恐怕更难。
不久前我参加了“河北省语文特级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学习。临行前,我既兴奋惶恐,又不敢抱多大期待,心想那些大学教授怎么可能给我们这些中学教师“上课”,走走过场也就很不错啦。但是,当听了大学教授声情并茂、活泼有趣的课后,我们这些并不年轻的教师的心,就如春潮般涌动起久违的原始生命朝气,我们跟教授一起思考那看似简单却从未问过“为什么”的问题:人是什么?从何处来?父母究竟给了什么?为什么出生之时就与人不同?如何看待我们与孩子们的不期而遇……
这次短期学习对我触动很大,回校后,我为学校老师作了讲座。我不过是把我在大学里看到的教师风貌和他们传授的新理念转达给大家。北大教授曹文轩有感于中国高级知识分子集中在宝塔顶端,有感于中学只在培养知识维度,而忽略审美教育的维度,他说:“只有知识维度的结果就是学校成了技校,不是培养人才而是培养技师。”他疾呼,除了知识和思想还有美和情调这些更高贵的东西!他将阅读提高到生态的高度:读书是一种人生方式和生活方式,读书是一种仪式,读书是一门宗教。他恳切地拜托我们这些中学老师送给中学生几句话:“财富不在远方,财富在我们脚下”,“没有经过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创造的自由是无边无际的”,“人不仅需要第一世界,还需要第二世界,而且人会创造‘造物主’创造之外的第二世界”……
这样的见解无异于天籁之音,美妙得让人眩晕,切实得可以实践,诚恳得让人感动。老师们借助于我的二次传播居然那样聚精会神,我真切地感受到中学教师对读书的渴望,对自身处境的无奈。老师们希望学校开展真正意义上的读书报告会,来拓展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内心的热情,促生读书的“冲动”。我知道,很多学校其实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交流,更多的是“专业得分技巧”的交流。这样的所谓“教研”活动,怎么可能让人感受到读书的益处?怎么可能激活教师和学生读书的“原始需要”?
二
我们都知道,读书需要时间,更需要心境。那种“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的读书享受,慌忙之中是无法体会的。权且不谈这种“奢侈”的读书,仅就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而言,就至关重要。《中国青年报》曾对中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调查显示,有近60%的学生把“喜欢学识渊博的教师”排在了第一位,这种结果应引起我们每位教师的注意和反思。北京特级教师石鑫曾说过:“渊博是老师让学生肃然起敬的良方,平等是老师让学生思维活跃的前提。”教师的基本职责虽是“传道、授业、解惑”,但仅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变革和学生的需求,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提高个人文化素养,提升个人学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广大学生和社会对我们的要求。在今天,教师过去一时一地的学习已不可能成为终生享用的财富。网络时代,学生获得新知识、新信息的渠道要宽广得多,教师与学生不只是“一碗水”和“一桶水”的关系,学生更需要的是“一潭鲜活的有质量的水”。因此,教师只有读书看报、上网学习,才能开拓视野,丰富知识,才能改变信息匮乏、知识陈旧、心灵苍白、缺乏个性的状态。教师只有不断读书,才能在课堂上引经据典,妙语连珠,促动学生深度思考,给学生以知识的充实和心灵的震撼,才能成为真正让学生敬重的良师益友。
而大多中学教师每天早上7点到校,一直到下午6点,备课、上课、阅卷、参加会议,晚上还要辅导,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看“闲书”。尽管从理论上、主观愿望上都希望能多一点阅读的时间和空间,但现实竟是“一个老师的更大意义在于如何教出高分的学生”。如果学校评价教师优劣的标准不变,提倡读书恐怕就成为“谈起来意义重大,做起来无足轻重”的“面子工程”。在中学里,相对读书较多的还是语文教师,但语文教学的地位并不高,原因是在分数面前语文学科处于不利地位,读书多少与分数高低似乎很难直接挂钩,也就难以与“题海畅游”的其他学科媲美,成为“补丁”也就在所难免。急功近利的教师必然教出急功近利的学生,而谁在逼迫老师如此“功利”,如此“目光短浅”?当然是整个功利性评价造成的。要改变这种现状,最实际的就是首先在学校营造读书的氛围。保证每周给教师和学生有半天静下心来读“闲书”的时间,这一点听起来似乎是切实可行的,问题是有多少中学能够真正保障读书时间不被挤占,并能持之以恒呢?
面对现实,教师到底该怎样将教书和读书有机结合起来?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是教师成长的基本条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就很经典。可惜的是不少年轻教师并不在意这些,只会在网上下载相关资料应付检查,网络阅读也只限于新闻消息,系统阅读、高品位阅读、深层阅读明显不足。
三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