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进行有效阅读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进行有效阅读教学范文1
我想,既然阅读是对话的过程,那么,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各司其职,两者切不可出现越俎代庖之事。尤其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既是对话的组织者、管理者,又是对话的参与者、引导者。因此,在对话的“契合点”,即问题的设置上,教师要发挥自己重要的作用。
首先,对话问题设计要有方向。在阅读教学对话之前,教师务必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学习实际把文本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等内化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结构中去,预设好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和学科内容的课堂对话框架,从而为问题设计确定一个基本的标准,以避免产生游离于文本,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无关的毫无意义的问题。如《我爱这土地》一文的鉴赏重点是理解意象的意义和象征的作用,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我在设计问题时就从语言文字描绘的形象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体会诗歌的思想内涵。在学生理解诗歌意象和感受作者所经历的坎坷、辛酸以及对祖国、对人民、对土地的那种深深的热爱基础上,设计问题:“这首诗你觉得好在哪里?”由于学生已经明确了诗歌鉴赏的目标,学生就能很快地从词语、意象、象征、结构、情感等方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其次,对话问题设计要有价值。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启发功能,一个问题要隐含着下一个或几个更深层次的问题,能够启发学生的智慧,推动他们去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同时问题要具有自我生长的内在机制,随着阅读对话的深入,要能够生成新的问题,这就使得教师在课堂上,务必要对问题的设计精益求精,加大思维容量和提高对话质量。如我在教学《孔乙己》时,从“笑”字入手设计问题,以此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却很少重视这个问题。如有位教师在教学散文诗《荷叶·母亲》时,在指导学生熟悉了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后,向学生提问:“这篇课文写的是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为什么不写荷叶保护白莲呢?文章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激,为什么不写父爱呢?”然后学生开始讨论,讨论到课堂结束才勉强得出结论。例子中教师的主要教学行为是对合作学习的运用,表面上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但是,从实际效果看,该教师的教学行为很多是无效的,首先该合作学习内容不够恰当,教师提出该合作学习的讨论题根本是不值得讨论的问题,其次讨论时间的分配也不够合理,一节课重点进行一个没有实质问题的讨论,因而出现了合作学习有形无实,缺乏真实意蕴。这其实就是淡化了教学效率意识,教师教学行为的无效使得课堂教学时间无效。目前这样的教学不胜枚举。
如何进行有效阅读教学范文2
关键词 有效阅读 五步阅读法 悟读 赏读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抱住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从字词到段意到中心的肢解式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课堂教学中低效或不讲成效的现象大量存在,一般性教学中重复机械性的、强行填鸭式的现象随堂可见,公开课中表演型的、虚假的演戏愈演愈烈。二是对语文课改理解出现偏差。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接受了比较前沿的阅读教学信息,并将之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如阅读感悟、探究性阅读、个性化阅读等等,但由于缺乏深入的实践研究,指导不够到位,不乏有流于形式的现象,看着热闹,却没有实效。教学中出现了过分夸大自主而导致课堂教学无序、过分夸大过程忽略结果而导致课堂教学无效、过分夸大学生作用轻视教师作用而导致教学不得法、过分夸大情感目标轻视知识技能目标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
二、高中语文走有效阅读教学的必然性
面对这些低效的课堂教学现状,对照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我们迫切希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精神以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教师需要在课题研究中提升理论和实践能力;基础薄弱的学生,也更需要有更为快捷有效地有效阅读方法指导。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在高中语文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新课标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分解为几个方面的能力目标: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分类更具语文学科的规范性,要求也更具体,指向也更明确。这给我们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切入点和新的实践操作平台。更重要的是,这些能力目标的达成都离不开一个核心的概念,就是阅读。阅读是贯穿提升语文素养整个过程的活动。而当下高耗低效的阅读教学显然与新课标的要求存在着明显的脱节。因此,寻找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是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必然的选择。
三、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含义
"阅读教学策略"是指运用语文教学的一定手段,遵循阅读的一定规律,教师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对阅读的要求意识,掌握和运用恰当的策略来完成阅读任务,从而形成监控策略运用的能力。如果说,阅读兴趣关注的是"想不想读"的问题、阅读方法关注的是"怎样读"的问题,那么,阅读策略关注的就是"为达到阅读目的、应当采取何种阅读方法、按怎样的步骤来读"的问题。它的理想状态是:学生拿到读物,能够自觉确定阅读目标、灵活调用阅读方法、有效监控维持阅读过程、最后能够对阅读效果作出客观评价;最终养成自觉运用策略进行有效阅读的习惯。"有效阅读教学策略"重点在于有效性的教学阅读策略研究。这个有效性,绝不同于阅读的功利性,这个有效性不仅是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还是阅读审美,以及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延伸。
四、"五步阅读法"具体措施
第一步:初读,了解相关资料。包括作者、背景、注释、文体等。以知识识记、积累为重点,有社会、历史知识、文体知识 。
第二步:通读,梳理文章思路。内容方面,涉及对象(人物主次及关系)、 事件、 特征(对象的性格或品质)、主旨(对象特征所体现的普遍意义或作者写作的意图)。能力要求:准确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事件的概述能力(人物+行为+结果);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能力;由个别到一般、特殊到普遍的逻辑思维能力。形式方面,涉及段落、层次及关系。知识要求:懂得关键词、中心句;了解层次结构的几种关系(总分、并列、连贯、对照)。能力要求:准确把握关键词、中心句的能力;概括语意的能力;分析层次结构关系的能力。
第三步:解读,理解重要词句的意义或作用。有表层义、语境义及作用分析。知识要求:词语积累,语法知识。能力要求:能分析词语或句子对文章主旨、对象、特征、结构、表达效果等的作用。
第四步:赏读,鉴赏评价文章的内容与艺术手法。知识要求,识记常见写作手法的定义及其作用。能力要求,能判断文章内容的积极或消极意义,能指出文章的写作特点及其效果。
第五步:悟读,由文章生发见解和感想。包括感受、见解、模仿与创造。知识要求:社会与生活积累,阅读积累。能力要求:联想能力,创造能力,迁移能力,表达能力。
五步阅读法,清晰地呈现了阅读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的阅读流程,知识点和阅读的能力点分解到各个步骤,一目了然,阅读任务的指向性明确具体,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避免阅读的盲目性和低效性。
如何进行有效阅读教学范文3
关键词:英语教学;口语兴趣;口语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264-01
据美国保尔.兰金教授统计,“听”占人们日常言语活动的45%,“说”占30%,读占“19%”,“写”占9%。从数值上看,“听”占据首要地位。但在中国的绝大部分学校,学生整天听到的都是汉语,受汉语文化的熏陶,也没有一个老外,本地很少有人说英语,学生就失去了听英语的空间。正因为如此,大部分中学的学生害怕学英语,更怕说英语,英语教师的教学也任务重。为了摆脱这种困境,新教材加大了英语实践量,会话量。通过这些内容,引导更多人说英语,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英语口语的文化氛围。而说英语的培训基地就在学校,所以首先要从培养学生校园英语口语开始。
怎样培养学生说英语,怎样形成有英语情境的文化氛围,是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第一个重要课题。通过细细体会新课改精神和亲身经历,我认为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从培养学生的口语兴趣入手
兴趣是力量的源泉,没有兴趣,什么事情都办不好。七年级英语新教材虽未在我县试行,但新课改精神早已深入人心。七年级教材和初一教材差异很大,从设计上来看,新教材每一课都有听、说、读、写四个步骤,教学目的相当明确;教材的设计更具人性化,更具有不确定因素,突出教学中的“活”字,重在师共同参与。每一课的图片大幅度增加,设计的英语情景会话更加逼真。通过图片教学培养七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通过情景教学从感官入手,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
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是培养学生口语兴趣的最好的方法。比如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看图片,然后根据提示内容进行看图说话,随机演讲等。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教师应努力发散他们的思维,尽可能地用所学过的英语知识表达他们的意思。虽然在表达时有少数错误,但不能扼杀他们的兴趣。关于少数错误,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会逐步认识到,学生能开口说英语就是一个进步。学生与学生之间也根据图片互相问答。最后就很自然地形成了一个Topic(话题).
培养学生口语还要走出课堂,渗透到校园的各个角落。比如:看到校园美丽的花木,学生就可能说:What beautiful flowers and trees! How beautiful our school is! I love my school very much. 等等。学生吃饭时就可以说:Let’s have breakfast/lunch/supper。上厕所时也可以说:Let’s go to W.C./Toilet.我们还可以组织其它的课外活动:比如开展英语辩论会、朗诵会,讲英语小故事等。英语日常口语材料在我们的校园内无处没有,无处不能用。这就需要我们去发现他们,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去说,从而形成良好的校园英语口语的文化氛围。
二、从英语教师率先垂范做起
随着我国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更高。在教师的第二轮继续教育培训中,不仅要求英语教师要有精湛的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而且还要求其它学科的教师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具备初等的英语交际能力。可想而知,在以后的中学校园里,就会共存两种交际语言:汉语和英语。就像加拿大国家,两种语言同时并存。
如何进行有效阅读教学范文4
一、寻找带领学生细读文本的导入点
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细读就像品尝美食,必须通过仔细地体会和感悟,并且要仔细确定文本的切入点,接着展开仔细地推测和体会,进而将文本核心价值充分挖掘出来,体会文本的语言魅力,感受真切的情感表达。比如,教师能针对文本的关键字词切入,引导学生对语文魅力进行感悟。细致刻画与传神描述是大部分文本的绝妙所在,一般只需要几个关键的字词与语句即可让读者展开无限的遐想与意味深长的回味。例如,鲁迅先生的作品《孔乙己》中就是这样刻画主人公形象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简短的话语正是文章的重点,涵盖了深刻的内涵,为后文的叙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站着喝酒”表明他贫穷困顿,悲惨的境遇;而“穿长衫”又表示其有文明,和市井贩夫走卒有鲜明的对比;“唯一”又显示出其独特性,和周遭环境格格不入。这一描述看似矛盾,实际上又将孔乙己一副文人的架菡瓜值昧芾炀≈拢既身处最底层的生活之中,又被文人阶层所抛弃,为其将来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又比如在描写孔乙己的动作时所用的文字,“排出九文大钱”和“摸出四文大钱”,其中“排”与“摸”都巧妙地将孔乙己开始意气风发、不屑一顾与后来的唯唯诺诺、萎靡不振的鲜明对比刻画出来,进而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内心的怜悯和悲凉之情油然而生。教师指导学生仔细品味这些字词句的深刻内涵,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刻地领悟。
二、通过师生互动使文本细读教学相长
在学习与教学过程中交替使用文本细读法,能有效增强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文本细读这种研究方式是一个“贴身式”的互动过程,主要体现在表面上没有任何大问题的语文引导或者学习环节中,经过文本细读能从中找出一些“惯性”状态的问题。教育者与学习者不必对任何内容或问题过于重视或强调,无需一味探讨什么重大课题,然而由于具有日常化、交互和个性化的特征,很多教师与学生以这一习惯展开思考与研究,能做好本色的教学,达到精彩绝伦的效果。就以《小圣施威降大圣》一文的教学为例,本文在文本教学过程中充分渗透进师生互动的环节。结合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抓住其对神话故事有较高兴趣的特点,设计研读文本的思路为:从诵读文本到细读切入文本,再利用“二圣斗法”阅读文本。经过声情并茂地朗读文本,引导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刻、全面、细致的解读,进而充分掌握“二圣”的鲜明形象特征和丰富的语言特点。使学生以小组形式对文本进行互动细读,在教师的细致指导与循循善诱下,帮助学生对“小圣出斗大神”“二圣势均力敌”“小圣施法,大圣败走”等动人故事情节进行细致解读,了解其中蕴含的内涵,按照文本“切口小、拓展宽”的思路展开仔细研读。
三、对文本情感进行有效还原
如何进行有效阅读教学范文5
>> 利用网络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 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探究式阅读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利用好网络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英语阅读教学 如何巧妙进行英语阅读教学 教师如何利用好网络环境进行教学 利用网络资源优化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英语阅读教学中网络资料的利用研究 如何利用七年级新教材进行英语课堂阅读教学 利用巧妙提问 进行阅读教学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英语阅读教学 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浅谈如何进行英语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中学英语阅读教学 如何有效进行英语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小学英语的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论述friendship 和如何进行网上交友。
Unit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http:///study/readwens 了解英美语言的差异。
……
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选择到真实、有趣、地道和典型的语言材料,又可选择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具有时代气息的语言材料。
②个别指导学生的操作。
由于学生操作计算机水平的差异,教师还需要不停地巡视,随时发现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使技术不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障碍。
2.解决第二个问题:怎样整理这些信息?
大量的信息往往让学生晕头转向,方寸大乱。教师可指导学生对照预定方案,判断哪些是有用信息,哪些是原来没有考虑但也能作为补充材料的,然后决定取舍。如学生无法判断,教师可用提问的形势启发、引导学生自己作出判断,但千万不能代替学生解决。
如何进行有效阅读教学范文6
关键词:多文本阅读 语文教学
首先,多文本阅读教学的目的何在?多文本阅读的益处是什么?阅读教学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普通的语文课阅读教学一直都在进行,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在跟进。无论是单文本阅读,还是多文本阅读,阅读有几个鲜明的作用:提高修养,获取知识,传承文化。那么我们为什么更热衷于多文本阅读教学这种形式呢?因为多文本阅读不同于单文本阅读的地方是:课堂容量大了,更多的时间可以放在学生的阅读上,老师的讲则必须是精讲,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是同时阅读几篇文章,让学生更多地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这种阅读形式更贴近“阅读”的本真意义,或者说更贴近“阅读”的本色;同时对于老师而言,相比于单文本的深挖掘,多文本阅读也给了老师更多的自由,在教学设计上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语文教学上则更多地体现了老师的个性与特色,语文课进而也异彩纷呈,百花齐放。
其次,多文本阅读教学如何提升有效性?多文本阅读教学设计有怎样的关键意义?
目前出现的问题是如何提升多文本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很多老师花费不少精力来进行校本教材的研究,寻找了很多课外的相关文章,进行多文本阅读教学的设计。但是,这种做法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例如,我们的教材在编纂时,已经是按照相同的主题进行了单元的编排,同一单元的文章为什么不能作为多文本阅读的素材呢?再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的《短文两篇》,在同一课之内的两篇文章《陋室铭》和《爱莲说》已经能够很好的让学生体会“托物言志”这种表现手法,又为什么要寻找那么多课外的生僻古文来学习这个知识点呢?这种做法是否有一些舍近求远呢?所以,我认为,如何提升多文本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教师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设计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
在进行多文本教学设计之初,教师必须明确的就是“我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个多文本阅读课,我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为了从课内衍伸到课外,只是同一主题的深化,老师要做的基本就是筛选相关的素材,推荐给学生,稍作点拨总结即可。阅读的本质是什么,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是读者的精神洗涤的过程,是读者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任何一位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去做的。而教师的意义更多的应该体现在给学生方法和启迪,“教是为了不教”,如果学生毕业多年,他依然手不释卷,依然热爱阅读,专注于阅读,能从阅读中找到乐趣,甚至能从阅读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那么我们的阅读教学就是成功的。从这个层面,我认为多文本阅读教学的设计可以有两个基本的思路。
再次,多文本阅读教学设计有哪些基本的思路?多文本阅读教学设计思路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我认为多文本阅读教学的设计可以有两个基本的思路――“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
所谓“同中求异”即在主题与写法相同或相近的文本中发现不同之处。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鲁迅的《藤野先生》和的《我的母亲》以及的《我的童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人间的关爱与温情”,可以就这个主题进行深入挖掘,开展多文本阅读。但是如果进行“同中求异”的思考,就可以从写人叙事的方法进行多文本阅读教学的设计。例如三篇文章都有一个共性即通过典型的事件突出人物的性格,这是“同”,那么在写人叙事的过程中是否还有个性化的“异”呢?通过这种方式的深入思考,还可以发现《藤野先生》在塑造藤野先生这个人物形象是,运用了“正衬”和“反衬”这种表现手法,仙台人民是“正衬”,日本学生是“反衬”,而在《我的母亲》这一课,母亲的形象塑造过程中大嫂和二嫂也起到了“反衬”的作用,但文中没有”正衬”。在《我的童年》中,衬托这种笔法就不明显。这种“同中求异”的思维方式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课有更为深入的探索和发现。
所谓“异中求同”即在主题与写法不相同或不相近的文本中发现相同之处。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鲁迅的《雪》与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以及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这三个文本,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放在一起进行阅读的时候,是否可以发现其中隐约存在的共性呢?我认为,它们有共性,即三个文本背后都有一个勇敢不屈的斗士形象,都有一片拳拳爱国心。这种“异中求同”的思S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也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综上所述,多文本阅读教学是今后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而教师的教学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两个思路进行多文本阅读的设计,将非常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