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的重要性

智慧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中职政治;教育;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6-0087-01 中职教育致力于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技术人才,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中职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下降,因此加强完善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职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不可缺少又意义重大的环节,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各类社会实用型人才,在实用人才储备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培养的操作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在加强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更好地参与服务社会、推动经济发展具有深厚的实践意义。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与择业、就业、成业的教育和培养,开设心理辅导、健康教育等课程,塑造学生更好的人格品质,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本文旨在分析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差异性学生素质的表现,阐述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性,从而探求不同的方式和手段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出色的实操型高技能人才。

一、中职学校学生思想认知的特点

中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同时又一群好动型人才,心理与生理的特点突出:一是以自我为中心,责任意识薄弱。二是实践动手能力强,但基础知识学习意愿差,艰苦奋斗精神比较欠缺, 他们渴望有所成就,却不愿意刻苦用功;期望事业成功,却又不愿意做平凡事。三是集体观念时强时弱,处理人际关系时,有的学生信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学生则是当大哥”的心态处事交往,。四是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出现悲观、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

二、当前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误区

一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关系不够紧密。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进步,以往存在的一些敷衍式教育、填鸭式教育、放羊式教育等严重损害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一些民办的学校,观念落后,在培养社会急缺人才上没有任何的有效举措,学生从中等职业学校走出去之后,无法将自己的知识和社会需求结合,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人才市场,造成严重的脱节。

二是忽视学生个性发展。中职教育应该是青年学生成长长才的“梦工厂”,让学生的个性特点与知识解密的结合在~起,但是,近几年来中职教育的模式存在很大的缺陷,尤其是对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是漠不关心,学校逐渐演变成为“教育工厂”:对人的培养采用了“批量化”的方式,人的个别差异不再受到重视,按照统一的规格“笔试”来“检验”产品。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加之学生个人理想、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自我控制能力的弱化,就会造成学习不主动、专业不专业、混日子的现象相当严重,有些学生的个人特长、爱好、技术特色都被埋没,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充和提高。

三是重专业技术轻人文教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人文教育逐渐被专业技术教育所取代,出现了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的倾向。长期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文课程缺乏、文化陶冶不够,缺乏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精华的基本了解,缺乏深厚的民族文化素养,缺乏对外来文化的鉴别能力。

三、积极推动特色教育

政治课教学应将丰富的社会生活及时引进课堂,将课堂教学内容有效地伸向社会,以促进学生关心社会、主动思索社会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传统教育教学方式上做出创新。首先要联系实际生活,对学生进行持续性教育,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之间加强沟通和联系,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相互的交流和了解,从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其次,运用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广泛的教育同时展开思想政治方面的深思,促进学生意识觉悟的提高;最后,建立综合教育渠道,应当在其他中职科目教学当中推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保障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掌握心理,循循善诱

中职学生与普高学生相比较而言,更具失落感,更具自卑心理,如果在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注意方式方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我曾经遇到一位学生,因为上课迟到老师没及时让他进教室,在门口站了不到2分钟,扭头就走了。课后我连忙找到他,见他正在寝室收拾行李准备回家。我问他为什么要走,他说我不尊重他,见他喊了“报告”也不理他,让他在同学面前丢了面子,而这个让他丢面子的人正是我,所以责任应该由我承担。了解到他的这种心理,我没有责怪他,而是放下性子和他一起分析当天的事情,分析我们两个到底是不是都有错误,错在哪里。最后,他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愉快地接受了老师的教育,重新回到了课堂。

2.讲究教学方法

借鉴和引入心理辅导技巧?。每一个中职生又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成长历程使学生的性格、品行都有所差异。通过开展团体活动和个人咨询等心理辅导,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中要抓住其共性,同时更要突出个性,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原则。要建立以学生自主思维、探究、研讨交流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模式。从整体上说,中职生面临着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以及周围人际关系的改变,所以要不断调整自我,增强自我适应的能力,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有针对性、有所侧重地开展德育工作。让学生能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智慧的重要性范文2

1.有利于管理高层的判断、决策。在活跃的交易市场中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计量的价值会与当前出现严重偏差,公允价值计量则是通过现有资产的价值,来衡量成本价值。这样做得到的资产价值更新,以反映目前市场上的交易价格,公允价值反映的资产价格可以给决策者提供更准确的财务信息,以帮助决策者作出财务决策。

2.有助于单向成本核算。用公允价值计量,可以使该单项资产持有人在当期出售资产,那么他出售资产收入,在正常交易情况下,反映了目前的时间点上,销售的资产价格,收入和支出的比例,单向资产成本应站在目前的时间点上的价值。

3.盈利、亏损更加一目了然。该物业的价值如果按公允价值在资产的账面值,因此即使目前不出售资产,也可以反映在帐户的所有者的资产因公平值收益及亏损的变化。

二、一些不足之处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远未完美,还处在发展阶段,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1.方法不容易掌握。如何确定我们的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最重要的问题。例如,金融市场的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按照确定的市场价值活跃,比较难以确定。市场购买之日起,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如股权投资,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但在实践中,往往是有没有找到相同或类似资产在活跃市场中发生,或根本不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难以确定这种情况下,如果其公允价值难以确定,它需要大量的工作来测量。

2.很难得到客观价值信息。公允价值更多取决于人为因素,尤其是当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时,我们通常未来现金流量法估算它的价值,运用折现率的选择和未来的现金流量预测,主观判断会影响精度的公允价值。

三、为了提高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措施

1.加强财会人员队伍的建设。会计从业人员要加大教育力度,会计人员素质得以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概念和计量专业知识从而得到普及。由于公允价值会计实践中的各种表现,选择什么样的方法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的能力。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需要会计人员通过强化职业教育提高整体素质实现。

2.良好的约束机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创造一个良好的会计职业氛围。责任到人士,为用户提供优质的财务报表,加大惩罚力度,以确保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这样,公允价值的应用才可以有效,财务报表信息是可靠性才会得到保障。

智慧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一、国际汇率制度综述

以汇率制度的发展趋势和分类看,基于汇率制度理论在选择上还未达成统一意见,当代宏观经济中汇率制度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也与理论分析相适应。而在二十世纪各经济发展国就几乎把所有的汇率制度都呈现了一遍。

1.1914年前的古典的金本制即最初的的货币制度。

2.一战后实行短暂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3.恢复金本位制即金汇兑本位制的汇率制度,这里最主要的形式即为金币本位制,即以一定量的黄金为基本货币单位.但这一制度在1930年初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中伴随着经济的滑坡与萧条而崩溃了。

4.随后诞生了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即国家货币当局按照本国经济利益的需要,同时干扰外汇市场来控制本国的汇率走势的汇率制度。

5.随着而战的结束,1944年在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为“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一制度一直实施至1970年。

6.直至现今,国际货币体系已经演变成了一个多种汇率制度并存的混合汇率制度了,即为牙买加体系时期。

对于汇率的分类,我们可以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2001年3月在《汇率安排和汇率管制》和《国际金融统计》(IFS)中以成员国报告的汇率制度对汇率进行的分类来确定。其大体可以归纳为8种汇率制度:无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安排、货币局制度、盯住一国货币或一篮子货币、水平带内钉住制、爬行钉住、爬行带内浮动、不事先公布干预方式的管理浮动制、单独浮动。截止到2001年4月,全球至少已有三分之一的经济体,这其中大多都是发展中经济国所实行的中间汇率制。但目前发达国家一般选择浮动汇率制,而发展中国家一般把本国货币“钉”住某主要货币或“一篮子”货币。

二、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

阶段一,人民币官方双重汇率体制(1979-1985年)。由于这六年间对人民币官方汇率在一些方面上存在过高的预期,最终导致了出口换汇成本与官方汇率之间呈现出“倒挂现象”,进而使从事出口行业的企业产生不同程度的亏损。而后我国为了适应进出口体制的改革与管理,于1979年8月,国务院决定在继续公布人民币汇率官方牌价的基础上,制订用于进出口贸易及从属费用结算的贸易内部结算价。

阶段二,官方汇价和外汇调剂价格并存的双重汇率体制(1985-1993年)。自1985年,我国引入公平竞争价的市场模式,与此同时建立了更加规范化和透明化的外汇公开调剂市场,此后还陆续成立了一些外汇调剂中心。从更加规范的角度来看,1985年以后才形成了真正的外汇调剂,才能称作一种真正的“汇率”。

阶段三,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正式并轨。自1985年至1993年,七年间人民币实行对外币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两者并存,向双汇率回归。同时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而后1993年12月28日,我国正式“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自1994年1月1日起,人民币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并轨,采取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建立银行之间的外汇交易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

阶段四,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经国务院批准后,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7月正式了有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自此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不再实行单一的“盯”注美元的政策了,进而使汇率的形成机制更加灵活。

三、对新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分析及评价

2005年汇改后,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首先是进行市商制度,引入国际通行的询价交易方式,进而完善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形成方式,同时也为银行间的即期外汇市场发展作了有力的推动,有效的促进了外汇市场的发展。其次,使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得到了扩充,提高了人民币汇率伸缩性。最后,对外汇管理的改革,使外汇流出入逐步趋于均衡管理,促进了国际间的收支平衡。从微观经济调控层面剖析,在最近几年的调整中,我国进出口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基本保持稳定,就业率也趋于平稳,综合竞争力也不断提升,对汇率变化的适应能力也高于预期。

1.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原因

首先,加入WTO后,我国外贸经营环境进一步改善,国际收支顺差持续扩大的格局,是决定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决定性因素。从经济学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看,当一国对外经常项目收支处于顺差时,在外汇市场上则表现为外汇(币)的供应大于需求,因而本国货币汇率上升,外国货币汇率下降。

其次,1994年前,中国实行官方汇率与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汇率制度。1994年1月1日起,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实行并轨,取代了当时的官方汇率,采取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浮动汇率”。而后直到2005年人民币汇率已10多年没有进行调整,二十世纪以来,一些国际上的权威机构和贸易伙伴一直都认为人民币存在不同程度上的价值低估,而这10多年中国经济和国力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呼声可谓更高。

第三,从全球政治环境分析,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势必要进行。有学者则强调,大多西方国家一直指出人民币汇率应当下调,人民币应当升值,有的是出于个人利益,有的是为了转移注意,避免对当局的指责,有的则是为了争取国内生产企业的支持。

第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完善的又一表现。此举必将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总的来说,汇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开放经济体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宏观经济的内外平衡。所以,在笔者认为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在目前是十分必要的。

2.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可行性

一方面,从国际经济形势看汇率对经济调整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德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也曾同现在的中国经济一样面临着本币升值压力。从1985年9月到1987年2月,在日元经历了大幅度升值之后,近20年间,日本的失业率虽是有所上升的,但从未超过5%。从总体上看,日元升值有效地完善了日本国内的经济结构,进而提高了日本国民的福利水平。与日元同时期大幅度升值的德国马克并未造成大规模的资产泡沫。1985年至1989年升值的新台币有效的促进了台湾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伴随着新台币的升值,台湾在高端产品的出口上有所提高,与此同时对劳动密集型等低端产品的出口有所减少,经济水平也保持着稳定的发展,维持着良好的势头。通过以上经验可以看出汇率升值和国内其他宏观政策等配合得当有利于经济发展。

其次,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有很多有利影响。扩大国内消费者对进口产品的需求,使他们得到更多实惠。对于以进口工业产品为原材料,或使用进口设备、配件、辅料的企业而言,升值是一个利好。从风险来看,人民币升值后将下拉以本币计算的国内价格,可能导致钢材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同时,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有助于缓和我国和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

四、总结

综上分析中国汇改顺应了中国企业加入WTO后的迫切需求,汇率自由变动能够有效地隔绝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对本国经济的影响,对企业生产方向及生产成本的相对稳定作用不可忽视。当然固定汇率制所作出的贡献也不能全盘否定,相信没有时间表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一定会带给中国企业更加良好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n-temational Financial Statitistics 2001

[2]易刚《中国的货币进程》,商务印书馆,2003年

[3]易刚《汇率制度的选择》,《金融研究》2000年第9期

智慧的重要性范文4

    [论文摘要]通过对挥发性物质的理化性质、化学成分等方面的了解,利用他们的个性与共性的特点进行适度的炮制。根据临应用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炮制方法,以保证药品质量与用药安全有效。 

    我国传统中药中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很多,临床应用也十分广泛,具有止咳、平喘、祛痰、发汗、解表、驱风、镇痛、杀虫以及抗菌和消毒等功效,被广泛地应用于防病治病。由于调剂或制剂等工作需要,因而需进行加工炮制,以保证药品质量与用药安全有效。 

    1 要掌握挥发性物质的理化性质 

    挥发性成分是一类数量巨大,结构种类繁多,生物活性多样。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天然成分,包括醇、醛、酮、醚、酯、羧酸等含氧基团。由十余种及至上百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而其主要成分是挥发油和萜类及其含氧衍生物,它们具有一定的理化特征。其中最常用的重要的物理常数有比重、旋光度、折光率和凝固点等。在测定挥发油的物理常数时,因测定折光率所需样品极少、操作简便迅速,故通常多采取先测挥发油的折光度。若测定的折光率不符合规定时,其余的检查可不必进行。酸价、酯价和皂化价是指示挥发油的质量的重要的化学指标,挥发油中含有的各类成分,均因其具有的功能基而显示独特的化学性,可利用这些性质为含有挥发油的中药定性。 

    大多数挥发油是无色或淡黄色油状透明液体,少数呈棕色或黄棕色,个别挥发油具有其他颜色,多具有香气或其他特殊气味,常温下可以挥发。 

    挥发油难溶于水,但制时可出现挥发性特殊气味,若温度高于100℃时部分分解。可溶于浓酒精和多数有机溶媒中。 

    经常与日光及空气接触可氧化变质,使其比重增加,颜色变深,失去原有香味,并能形成树脂样物质,也不能再随水蒸气蒸馏。因此制备挥发油方法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产品应装入深色瓶中,密闭塞紧,放于阴凉处保存。 

    由于挥发油是混合物,成分不同,其沸点亦不同,故可利用此性质来分离取舍挥发油。常压下挥发油的沸点一般在70-300℃。挥发油多数比水轻。 

    酸碱性:用pH试纸测定挥发油的酸碱性,如呈酸性反应表明含有游离酸或酚类的化合物;如为碱性反应,表示挥发油中可能含有碱性化合物,如挥发油生物碱等。

    氧、硫元素:可用钠熔法检识。 

    酚类:用含FeCl3的乙醇溶液检查挥发油乙醇液,如产生蓝、蓝紫或绿色反应。表示有酚类化合物。 

    羰基化合物:用硝酸银、NH3、H2O检查挥发油,如有银镜反应,表示其中含有醛类等还原性物质。用苯肼、氨基脲、羟胺等试验挥发油,如产生结晶型衍生物,表示有酮或磷存在。 

    内酯:于挥发油的吡啶溶液中,加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及氢氧化钠溶液,如呈红色并逐渐消失,表示含有内酯类化合物。因此,须根据其理化性质及临床的需要进行炮制,采取“适宜”的方法,以确保饮片的质量与临床疗效。 

    2 炮制对药物的影响及其注意事项 

    根据挥发油成分在常温下可挥发的特点,故在加热炮制时火候的大小与炮制的时间要掌握,据报道经不同的方法炮制后挥发油的含量有如下变化:炒炭减少约80%,炒焦减少约40%,煨或土炒等损失约20%,为此,为了保留有效挥发性成分不受或少受损失,应尽量避免炮制过度对成份的破坏和损失。否则会影响疗效,特别是芳香类药材更应注意。例如含挥发油的荆芥、薄荷、茴香、木香等。早在《雷公炮炎论》上就指出不可用火处理,例如对茵陈等中药注明:“勿进火”。 

    水制时尽管挥发性成分在水中溶解度小但不宜久浸久泡,只宜“抢水洗”,否则香气溢散。如陈皮经拣选后喷水湿润铡成细丝即可。又如木香用温水洗净后沥干装入罐内,均匀地喷温开水(或洒)盖严。焖2-3 h,待焖透后取出切片,晾干即可。总之,水制此类中药材时,宜焖润。即将药材经淋湿后,堆放在一起。用洁净的湿布盖好,经常检查翻动并洒水,使之内外保持湿润一致,直至湿润透心,软度适合为度。取药按要求切片晾干即可。

    在临床用药时,某些药材含挥发油过多,以至对人体有害。然又是治疗所需的有效成分,故必须除去多余部分,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如苍术、白术均有苍术醇、苍术酮等挥发油成分,对脾胃刺激性大,须用米泔水浸漂2-3d,沥干水,透心后切成饮片,晾干再炒炙,由于米泔水有吸附作用,再加上高热炒,受热挥发油或破坏或减少15%以上,从而除去了苍术、白术的副作用。 

    有时根据治疗要求须除彼挥发性成分留此挥发性成分。如麻黄生品,因含有挥发油故有解表发汗之功。若取润肺止咳平喘之功则需蜜炙。蜜炙后挥发油损耗1/2,故使发汗之力降低,而润肺平喘止咳之功增加。肉豆蔻生用有滑肠作用,需除油,故用煨法或与滑石粉共炒,以去油,减少其烈性。 

智慧的重要性范文5

慢性肾炎血尿属于祖国医学“血证”“尿血”“溺血”“溲血”的范畴。关于慢性肾炎血尿的病机,古代医籍多责之于热,《素问》就提出“热在下焦”“热移膀胱”的观点。然而除了少量病人有肉眼血尿的表现之外,多数病人则表现为镜下血尿,尿色多正常,甚至尿色清长,故难以单纯用热来解释[13]。笔者认为慢性肾炎血尿的主要病机可以概况为热、虚、湿、瘀。热主要是虚热,肝肾阴虚、阴虚内热灼伤肾络而尿血;虚则主要是脾肾气虚,气不慑血而尿血,脾肾不足,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湿热互结,下注膀胱,损伤肾络可以尿血;久病入络,血行不畅,瘀血内阻,络脉受损而尿血。

1 辨证施治

1.1 热伤血络型 症见肉眼血尿,发热,咽喉红肿疼痛,咳嗽咳痰,腰酸痛,舌红苔黄,脉浮数或滑数,多由外感风热或下焦湿热所致。对于外感风热者以疏风清热、凉血止血为主。处方:金银花、连翘、荆芥、防风、金荞麦、黄芩、白茅根、蒲黄、牡丹皮。对于下焦湿热者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为主。处方:石韦、知母、黄柏、苍术、小蓟、大蓟、白茅根、茜草、蒲黄。

1.2 阴虚火旺型 症见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口干咽燥,盗汗,虚烦不寐,持续镜下血尿,舌红,苔少,脉细数。治以滋阴清热,凉血止血。处方:生地黄、女贞子、旱莲草、牡丹皮、黄芩、蒲黄、郁金、藕节、茜草、知母、黄柏。此型病人多有慢性咽炎病史,因此预防控制慢性咽炎则是治疗的重点,方剂中可适当加入金荞麦、大青叶、金银花等清热解毒之品。

1.3 气阴两虚型 症见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神疲乏力,自汗盗汗,易外感,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治以益气养阴,凉血止血。处方:黄芪、桂枝、白芍、生地黄、麦冬、茜草、煅龙骨、煅牡蛎、五味子、牡丹皮、蒲黄、黄芩。此型病人在治疗上应注意用药不要过于寒凉、滋腻,黄芪桂枝汤加减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1.4 脾肾气虚型 症见体倦乏力,食少纳呆,腹胀,便溏,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色少华,畏寒怯冷,舌淡红,苔白厚,脉沉细。治以健脾固肾,活血止血。处方:黄芪、党参、白术、熟地黄、山药、山萸肉、蒲黄、炮姜、菟丝子、大蓟、小蓟。对于此型的病人不要惧怕热药,对于阳虚症状明显的应大胆使用炮姜、菟丝子等温补脾肾的中药,不要顾虑可能会影响一时的治疗效果而放弃辨证施治。

1.5 瘀血内阻型 症见反复镜下血尿,久治不愈,或尿中夹有血凝块,时有低热,唇舌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或细。治以行滞化瘀,养血止血。处方:蒲黄、郁金、三七、当归、柴胡、川芎、赤芍、枳壳、牛膝、桃仁、红花。此型病人并不多,但在临床上存在瘀血倾向者较多。祛瘀止血应是慢性肾炎血尿治疗的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2 体会

血尿的原因很多,除慢性肾炎血尿外,肾结石、尿路感染、肾结核、肾肿瘤、肾囊肿、前列腺炎、肾血管系统异常等均可引起血尿。同时还应注意药物及月经期造成的血尿假象。慢性肾炎血尿多数为镜下血尿,尿色黄赤者并不多,多数病人虚像明显,一些病人若不是健康检查还不知患有肾炎。因此辨证施治尤为重要。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多予祛瘀止血中药,如蒲黄、三七、海螵蛸、茜草等,并嘱其长期系统治疗。

【参考文献】

[1]Neuwhof C,Kruytzer M,Frederiks P,et al.Chronicity index and mesangial IgG deposition are risk factors for hypertension and renal failure in early IgA nephropathy.Am J Kidney Dis,1998,31(6):962970.

[2]列才华,陈香美,谢院生,等.IgA肾病综合征临床病理特点及肾脏病理危险因素[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8,9(4):321324.

[3]张 雷,李显红.IgA肾病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的思路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8,9(6):554555.

智慧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 有机磷 农药中毒 急性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2.034

资料与方法

2007~2008年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64例,男18例,女46例;年龄14~61岁,平均36.9岁。其中18岁以内5例,55岁以上4例,其余55例均为中青年人。患者从服毒至就诊时间10分钟~4小时30分钟,均为自服。服毒量20~250ml不等。所服农药种类:敌敌畏34例,乐果6例,甲胺磷11例,氧化乐果10例,敌百虫3例。

临床表现:①轻度中毒: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出汗,胸闷,视力模糊,无力等,瞳孔可能缩小。全血胆碱酯酶活力下降到正常值的70%~50%。②中度中毒:除上述以外,肌束震颤,瞳孔缩小,轻度的呼吸困难,大汗,流涎,腹痛,腹泻,步态蹒跚,神志清楚或模糊,血压可以升高。全血胆碱酯酶活力下降到正常值的50%~30%。③重度中毒:除上述以外,神志不清,昏迷,瞳孔针尖大小,肺水肿,全身肌束震颤,大小便失禁,呼吸衰竭。全血胆碱酯酶活力下降到正常值的30%以下。准确地判断中毒程度,在选择阿托品、复能剂剂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及判断预后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是成功抢救AOPP的重要步骤之一。

治疗方法:①清除残留毒物:均予鼻插胃管用清水反复洗胃,直至洗净为止,并口服或经胃管灌入20%甘露醇250ml导泻。②特效解毒药:阿托品,首次剂量:轻度中毒1~3mg、中度中毒3~10mg、重度中毒10~20mg,肌注或静注。在密切观察下,间隔15~30分钟可重复一次,直到阿托品化,以后随病情随时给予小剂量阿托品,以维持轻度阿托品化。此外,对口服中毒者,阿托品化一般维持24小时,重者维持48小时,也可据病情灵活掌握。一般皮肤中毒者在洗消彻底,首剂用量足的前提下,可不必维持阿托品化。复能剂:我院使用氯磷定,首次剂量,轻度中毒0.8g、中度中毒1.6g、重度中毒2.0g,肌注。根据病人胆碱酯酶活力(CHE,纸片法)、肌颤情况,可间隔0.5~1.0小时重复一次,直到症状消失和CHE稳定在正常值50%以上。以后间隔不同时间测CHE,观察病情和指导复能剂的使用。对呼吸肌麻痹者,可间隔1小时肌注1g,重复3次后,可间隔2小时,肌注1次,直到自主呼吸出现。1日量,暂以10g为限。

结 果

64例患者中,有4例就诊时已经昏迷,血压下降,呼吸衰竭,经抢救无效,均于40分钟内死亡,3例转院,其余57例均痊愈出院。治愈率89%,平均住院天数6天。

讨 论

反复彻底洗胃,及时清除毒物。早期足量反复联合应用解毒剂:一旦确诊,应立即联合使用足量的抗胆碱药物及胆碱酯酶复能剂。

阿托品化的指标:①瞳孔扩大,不再缩小;②颜面潮红,皮肤干燥,口干,肺部湿音减少或消失;③心率加快在100~140次/分;④意识障碍减轻或苏醒或轻度烦躁等。也有将阿托品化指标定为口干,皮肤黏膜干燥和心率维持在90~100次/分,而瞳孔散大及神志的改变不再是判断药物足量的标准[1]。总之,在AOPP的救治中,阿托品的应用非常关键,如果只追求快速阿托品化而轻视了阿托品过量,超大剂量阿托品应用可使患者越过阿托品中毒兴奋期直接进入抑制期,不出现阿托品化现象甚至导致患者死亡[2]。

阿托品化后的维持及停药:阿托品化后开始减量应用,保持患者神志清楚或恍惚,皮肤干燥,体温控制在37~38℃(无合并感染),心率维持在90~110次/分钟。在维持上述指标的过程中,试着逐渐减少阿托品用量或延长给药时间。

胆碱酯酶复能剂的应用:一般认为胆碱酯酶复能剂在中毒后2小时内应用是黄金时间,应用足量复能剂使血浆内达到稳定的有效浓度,不仅能使失活的酶复活,还有直接对抗肌无力、肌颤、呼吸肌作用。判定CHE重活化剂足量的指标:用药后外周N样症状(如肌颤)消失,CHE值测定达60%以上。由于胆碱酯酶复能剂作用时间短,不足1小时,因此必须重复给药,以维持药效。

综合治疗:由于急性有机磷农药常合并休克、心力衰竭等其他严重合并症,需加强相关器官功能的监测和对症支持治疗,重视脏器功能的保护和支持[3]。

总之,早期诊断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及时清除残留毒物,合理应用特异解毒剂,积极对症支持治疗是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治愈率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张晋.常见农药杀虫剂.杀鼠剂中毒的解毒治疗.中国医刊,2008,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