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职教育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职教育研究

高职教育研究范文1

[关键词]产学研模式;高职教育;改革创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当前新形势下提出的发展理念,更好地发挥出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中所具有的价值与作用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从产学研模式出发,探讨高职教育今后的改革创新思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产学研模式的内涵

产学研模式主要是将教学、生产、研究等诸多领域和环节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发挥出各自的优势,从而实现教学、研究、生产、开发之间的良性循环。例如,通过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日常的生产中可以迅速地转化为经济效益,同时,通过市场的反馈来调整研发方向和研发思路,将会有助于教学研究的完善。目前,产学研模式是当前高职教育研究领域的主要课题。

二、产学研模式下高职教育改革的创新思路

产学研模式是高职教育当前实现创新发展的主要思路,如何有效地促进高职教育在产学研模式下实现更高水平的提升,本文通过借鉴相关研究成果,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今后的高职教育改革与创新思路。

(一)要积极地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高职教育的主要特色是培养现代职业人才,因此,学生培养的主要方向是为日后的工作岗位、工作实践服务,为了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各个院校应该与当地企业建立互动的合作机制,通过有效的合作平台来促进高校产学研模式得到更好的发展。例如,将岗位实践作为高职院校日常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学生的专业安排固定的时间进行岗位实践,把岗位实践的成绩作为学生评定的主要指标。在岗位实践过程当中,要充分发挥企业对学生的塑造作用,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岗位工作中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从而明确今后的提升方向。另外,高职院校也应该大力提倡学生积极地进行科研开发,将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与企业进行对接。将科研成果有效地进行转化,通过这种方式使高等院校在学生与企业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搭建出良好的合作平台,为今后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要加大教学创新力度

在产学研模式的发展过程当中,研究创新所发挥的作用不断凸显,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结合本学校专业优势,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地进行相关领域的开发创新,把创新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根本。例如,相关教师要积极进行科研课题的申请,学校应该给予必要的支持,通过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气氛,为今后的产学研模式的发展形成有效的促进机制。

(三)要把产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推广作为长效机制来实施

产学研模式不仅需要高职院校自身的努力,也需要社会、企业、市场等诸多的合力,只有建立了长效机制,今后的高职院校产学模式所具有的价值与意义才会得到更大范围和更高水平的发挥。

三、产学研模式下高职教育改革创新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上文中,主要探讨了产学研模式下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策略,需要指出的是,在今后的实施过程当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予以关注。

(一)从思想层面提高对产学研模式的重视程度

产学研模式不仅是我国高职教育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提升高职教育水平与质量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高职教育领导者应该在思想层面高度重视产学研模式的学习和推广,在硬件方面、软件方面不断地进行支持,为今后该模式的发展铺平道路。

(二)加大创新人才的引进力度

产学研模式对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比较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产学模式的发展要求,今后的高职教育发展过程当中应该不断地加大对改革创新人才的引进力度。在进行人才招录过程当中,不仅要考察其业务能力,还应该综合其创新能力,为今后的产学研模式应用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创建良好的产学研应用环境

在今后的高职院校改革创新过程当中,需要不断地在环境方面进行积极创建,将创新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根本,将产学研合作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大环境不断优化来更好地促进产学研模式的推广。产学研模式在当下的高职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凸显其价值,本文在主观思想层面、创新人才引进方面以及氛围方面进行积极的构建。综上所述,本文从产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出发,探讨今后在这一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方向以及在实施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高职教育改革提供积极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郑杰.基于“双创”人才培养的“互联网+教育”模式下高职院校产学研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27).

[2]高见.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报业,2017(12):95-96.

高职教育研究范文2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社会对于技术型人才需求较少的时期,教学资源匮乏,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仅是少数精英,兴办高职教育以提升民众整体文化素质以及为将来的工业化发展储备人才为目标,是以政府为主导型的高职教育发展阶段;第二阶段,工业化2.0时代,市场对于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激增,高职教育迅速发展,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技术型人才为目标,高职教育的发展开始受到市场影响;第三阶段,工业化发展进入3.0时代,市场对于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变得多元,对于技术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创造力要求不断提升,高职教育的发展受到政府和市场双重影响。2014年,由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文件中就强调:“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不但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教育阶段的跨越,同时也实现了高等教育结构变革的一个重要跨越。这种跨越不仅表现为传统高等教育内部教学领域,学生构成、大学功能等方面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在传统大学外增加了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类型,强化了高等教育系统的分工。”

(一)现代高职教育实践课程的能力观

在整个高职教育中,职业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现代的职业能力究竟是什么呢?这是我们最先应该弄清楚的概念。职业能力,我们可以认为是人类在接受教育后,能够独立地在社会中获得一定财富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能力,而社会认可紧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因此,随着工业化时代的更迭,市场对于人类的能力素质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目前比较主流的高职教育能力观有三种:第一种,“任务能力观”。这种能力观认为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可以熟练完成某项具体的工作任务,而可以熟练完成任务是由于学生具备若干的具体技术操作能力,因此任务能力观是将能力看作若干技术操作能力的整合。本着该种能力观的高职院校都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操作能力,根据目前的市场技术要求将职业能力进行具体细分,并据此开展教学。这样的能力观过于看重实用主义,因此培养出的学生能力过于机械,没有深度,且不注重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相当于是一种机械唯物能力观。它将学生看作高级的流水线上工人,通过反复训练让学生产生较复杂的条件反射。这样的学生由于可以很快适应岗位要求,因此刚开始就业比较顺利,但一旦技术更新,他们所学的知识适应不了,加之自我学习能力相对欠缺,他们就无法较好胜任岗位的要求。所以,这类学生的职业发展道路往往出现后劲不足的情况,甚至被社会所淘汰,再加上目前技术发展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可以说以任务能力观的目标培养学生必然是行不通的。第二种,“品质能力观”。该种能力观认为,一个人的能力强弱与人的个性品质息息相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兴趣、创造力、上进、自信、协作等品质的培养,这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职业能力的迁移,但在教学实践中只注重品质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技术能力的培养,难免会违背高职教育中对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初衷。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让学生做某一技术方面的“专才”,这不仅要求学生要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时还需要十分扎实的技术操作能力,就好比我们目前所大力提倡的“匠心精神”,该种能力观过于注重人的品质培养,就好比是唯心能力观。第三种,“综合职业能力观”。这是在头两种能力观下所产生的第三条道路,该种能力观既看重学生的个性品质,同时强调各种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既要具备适应具体工作岗位的综合能力,也要重视自身未来职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1]。

(二)高职实践课程的内涵

教育部在颁布的《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明确强调:“三年制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两年制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30%,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由此可以看出,高职教育中的实践教学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明确实践课程的概念对于指导实践课程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我们需要区分高职教育的实践课程与普通本科教育的实践课程的区别。由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差异,两者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也必然存在差异。高职教育的实践课程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涵盖较多的技能传授,以培养专门的技术型人才为目标。而普通本科教育的实践课程更注重对知识原理的深刻理解,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目标。高职教育的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相对普通本科教育而言涵盖范围较为狭窄,但高职教育对于具体某一知识运用应深于普通本科教育。在高职教育实践课程的实施中,我们要注重自我特色,需要灵活借鉴普通本科教育的实践课程教学模式。之后,我们需要明确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界线。许多人认为,理论课程就是理论教学,实践课程就是实践教学,而实践课程是除理论课程以外的全部课程,包括入学军训、暑期实践、社会调研、企业实习等,将两类课程置于对立位置。其实不然,在理论课程中也存在实践教学,在实践课程中也存在理论教学,两种教学形式不得作为区分两类课程的标准,并且将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置于对立位置,无形中扩大了实践课程的概念。实践课程只是一种课程形式,需要赋予其目标才具有意义。本文中的实践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专业实践课程,是为学生更好获得专业知识所开设的一种课程教学形式[2]。

二、高职教育实践课程教学现状

尽管目前高职教育受到经济增长的猛烈刺激而发展势头迅速,但这样的发展多受益于外部力量,如同给一棵树苗浇灌了厚重的肥料催化了它的生长,然而其自身能量还是比较薄弱的。社会投入了大量的倾斜政策、人力、物力发展高职教育,但高职教育实践课程在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没有一套系统的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理论,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

(一)教学观念模糊

德国、日本、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高职教育发展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即为工业化更好地发展而服务,加之高职教育在这些国家已有了较长时间的沉淀,因此,这些国家的职业教育已相对完备。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激增,高职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出现了多种教育观念,其中有两种比较对立的教学观念:第一种,以提升学生素质为目标的教学观,学生技能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第二种,完全根据市场需求,定制人才的教学观,认为高职教育最重要的是熟练的实践技能,理论知识完全被淡化。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高职教育一直处于被动发展,受外界的影响较多。正是在这模糊的教学观指导下,高职教育实践课程处于一种比较混乱的状态,人才培养参差不齐,与市场需求脱节,出现结构性失业[3]。

(二)实践课程安排不合理

实践课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但实践课程成本高昂,尽管高职教育受到高度重视,各类投入也不少,但均摊到每所高职院校还是比较匮乏。有的学校想要开展各类实践课程,为了节约成本,凑够实践课程学时,学校安排每名学生去相关企业实习,这样一来可以对所学专业有具体认识。虽然企业实习是正确之路,但学校实践课程单一,仅仅依靠企业实习来凑实践课程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一般情况实习的时长以3个月到1年不等,学生在企业度过的这么长一段时间是否获得相应的知识?其实不然,企业对学生的指导由于目的性不强,帮助十分有限。

(三)教学考核体系不健全

高职院校学生出现不自信情绪,为了争得社会认可,出现了“唯考证”的考核形式。有的高职院校在新生入学就鼓励其取得相关专业资格证书,认为学生只有取得了国家认可的专业资格证书才获得了这方面的能力,学生就业才能得以保障,并且这一观点也被学生深深认可。学生的学习态度出现两个极端:一类是考取各种证书的勤奋者,一类是学习不认真、混日子的懒散者。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使得学校的作用被边缘化,学生的能力养成也越加狭窄,仅以取得资格证为目的是我们所痛批的“应试教育”。长此以往,各种弊端随之而来,学生尽管取得相关证书也无法胜任相关工作。

三、高职教育实践课程教学对策

(一)教学目标与理念

如今,高职教育发展快速。虽说条条道路通罗马,但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与理念是指导其正确发挥作用的风向标。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的教学目标已经不能满足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必然是接下来的发展趋势。综合职业能力即是:学生不仅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熟练的实操知识,还应该具备基本的从业能力,例如表达能力、协作能力等。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适应市场需求,甚至推动社会发展。

(二)教学内容与组织

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高职实践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体现“实践性”的特色。实践课程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很好地将学习内容与实践内容融合。目前,工学结合的教学已经得到认可,这种教学强调在创设的工作中学习,将需要学习的内容放入所创设的工作环境,这样一来,使得学生所学知识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点,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知识网。同时,高职院校的实践课程形式应该丰富多彩,不能仅仅依靠毕业前的企业实习,实践课程应该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采用不同形式的实践课程。例如,可以有为培养专业操作技能的现场实训,也可以有为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情感教育,还可以有为培养职业基本技能的现场教学等[4]。而且,实践课程是强调学生在所创设的情景中的思考,是所学知识的内化过程,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实践课程中尤为重要。

高职教育研究范文3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衔接;职业生涯;机械视角;有机视角;策略

作者简介:马瑶珠(1963-),女,浙江岱山人,浙江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11-0081-0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教育的兴起以及终身教育理念的推广,产业人才需求层次也相应地提升,个人继续深造的主观愿望也更加强烈,中高职教育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构建完整系统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作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也明确了中高职衔接十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专业结构布局、课程与教材体系、教育与教学过程、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招生考试制度、评价模式、教师培养、行业指导作用、职教集团建设等。目前全国各省市已开展了不同学制的中高职教育衔接试点工作,学者及教育工作者也从不同视角对中高职教育衔接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本文拟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视角,对中高职教育衔接进行理论辨析,并提出实践策略。

一、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理论辨析:从机械视角到有机视角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本质上属于不同阶段的同一教育类型,因此,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虽然存在时间阶段的分界,但两者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等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这种内在的一致性也就是两者统一于学生在对应行业企业中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关于推进中高职教育衔接,所持有的理论视角主要有机械视角和有机视角。机械视角强调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二者作为相对独立的实体,如何厘清各自的使命、目标和定位,做到界线分明,同时又接口良好;有机视角则强调从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二者的内在一致性为切入点,统筹规划和设计,做到中高职教育的真正衔接。

(一)机械视角下的中高职教育衔接

传统的机械视角下的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是相互分离的两个实体,每个实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定位和培养目标,有自己的人才培养规格,有自己独特的课程体系,有自己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甚至有些职业教育工作者形象地把中职教育定位为“动手为主”的教育,高职教育定位为“动脑为主”的教育;中职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为主;中职教育培养学生的单项职业岗位能力,高职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岗位能力。这是一种简单的机械二分法,试图通过一条泾渭分明的界线来区分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并且强调首先在对中高职进行定位的基础上来设定中高职两个不同阶段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然后在预设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基础上来开展职业岗位能力的分析,最后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来开发课程和构建课程体系。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目标-途径”式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思路,也就是说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都是基于一种人为预设的目标下来展开后续的相关教学活动,哪怕是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也是在目标设定范围下进行的。在这种机械视角下的中高职教育衔接事实上是一种貌合神离的衔接,也就是说高职与中职分别基于不同的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而导出的不同课程体系,缺乏内在的统一性。并且这种看似泾渭分明的中高职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区分是一种人为的机械划分,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机性。是否中职到高职之间一下子就实现这种质的跳跃,而没有一个量的自然累进的过程?这种机械的划分,从理论逻辑的角度而言是说得通的,但具体实践过程中却很难行得通,或者勉强行之也存在诸多的弊端。最后落实到课程体系中经常会出现如下问题:课程内容重复或缺失,也就是说部分课程内容中职学过以后,高职又重新学一遍;部分本该学习的课程却高职与中职都没有开设;部分课程难度层次错位,同样的课程,高职难度反而低于中职,没有基于认知规律和职业发展路线来设置课程。

这种机械视角的中高职教育衔接试图在明晰中职和高职两个实体各自定位的基础上来衔接二者,背后隐含的哲学理念是一种机械的理念,以为只要从外延学制的角度来切分好中高职不同阶段的课程内容分配,不存在明显的重复或缺位即可。同时,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的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总是把重点放在中高职衔接界面的对接研究上,强调中职升入高职的选拔环节的设计,中职和高职的领地划分,尽量做到“各自为政”,这种中高职教育衔接是一种外延式的衔接。如何从外延式的中高职教育衔接转变成为真正的内涵式中高职教育衔接成为真正打通中高职教育通道的必由之路。

(二)有机视角下的中高职教育衔接

机械式视角下的中高职教育衔接试图去整合两个独立的实体。然而,有机视角下的中高职教育衔接却从一开始就把中高职教育当成一个有机整体,认为中高职仅仅是职业教育的不同发展阶段而已,如图2所示。机械式视角强调怎样把两个独立的实体焊接到一起成为一个整体,而有机式视角强调中高职教育统一于相关行业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之中。不同于机械视角下的中高职教育衔接,有机视角下的中高职教育衔接在设计各阶段人才培养方案时采取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途径-目标”式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思路。在有机视角下,各阶段的培养目标并不是预设的,而是基于对职业生涯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在充分考虑学制年限、资源限制等外部约束条件的基础上所自然涌现出来的目标,这种目标的设定更多地基于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客观约束条件的限制,因此,更具有现实可行性,也更符合职业教育的内在发展规律。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讲,有机视角下的中高职教育衔接就是把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统一到同一个人才培养方案之下。虽然这个人才培养方案有阶段性的培养目标,也有基于高职和中职学制年限约束所造成的课程体系划分界线,但最终统一于人的职业生涯发展途径之中,也就是说中职和高职只是对应于人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而已,即人为了适应职业生涯发展的一个内在成长过程。

二、职业生涯的内涵界定及其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在我国《现代劳动关系辞典》中,对职业生涯的定义是:一个人一生中在职业活动上的全部经历。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连续性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职业生涯可以分为外职业生涯和内职业生涯,其中外职业生涯是指氖轮耙凳钡闹耙蹈谖坏谋淝ǎ以及伴随职业岗位变迁的一些诸如工作内容、职务职称、工作时间地点等外显要素的重新组合与变化的过程。内职业生涯,是指从事一项职业时所具备的知识、技能与素质的重组及其变化过程。内职业生涯的发展提升过程实质上也是职业教育可以在其中发挥重要影响的一个过程。内职业生涯的各因素是真正的人力资本所在,是一个人获得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原动力。内职业生涯的提升和完备将有力地促进外职业生涯的发展。内职业生涯有效地链接了职业教育,外职业生涯有效地链接了行业企业中的工作世界,同时,职业生涯也与终身教育理念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因此,职业生涯这一概念天然具备了统一职业教育不同阶段的特质。

内职业生涯发展本质上是一个能力不断发展提升的过程,也就是说学习者逐步经历一个职业能力发展的五个阶段: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熟练者、专家。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处于低级阶段的人通过合适的方法带入到更高级阶段的过程。这五个阶段事实上并非截然割裂的五个阶段,而是一个边界相对模糊,学习者逐步成长的过程。外职业生涯发展本质上是一个从业者面对的工作任务逐步复杂化的过程,也就是说从业者逐步经历一个工作任务调整的四个阶段:职业定向的工作任务、系统的工作任务、蕴含问题的特殊工作任务、无法预测的工作任务。这四个阶段的任务也是从业者在整个职业生涯过程中将逐步面临的任务。职业教育必然需要解决学生如何培养应对这四个阶段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因此,本质上而言,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本质上是服务于学习者(从业者)的职业生涯发展这一共同目标。

三、职业生涯导向下的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策略思考

中高职教育衔接不仅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的实践问题。笔者认为从职业生涯发展视角框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一体化课程体系、全程对接分段培养过程,将有效推进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中高职教育的内涵式衔接。

(一)准确框定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中高职专业衔接的灵魂[1]。职业生涯发展视角下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体现个体与社会二方面的需求。一是满足个体发展需求,即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有利于学生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主要是岗位变迁、职务晋升和学历提升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储备以及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做到“以人为本”。二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即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满足经济转型发展与技术进步的需要,做到“需求导向”。

系统设计中高职衔接专业衔接人才培养目标,应按专业对应的职业分析其职业生涯链,确定其基础岗位、目标岗位和发展岗位,从而框定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将此分解到中职学段和高职学段,确定分学段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般而言,基础岗位对应中职学段,目标岗位对应高职学段,中高职衔接的专业培养目标框架如图3所示。以笔者所在校的轮机工程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联合中职校开展三二分段的五年一贯制试点培养,通过分析对应的职业生涯链,其基础岗位为机匠(支持级),目标岗位为三管轮(操作级),而发展岗位是二管轮(操作级),后续发展岗位为大管轮(管理级),直到轮机长(管理级),由此确定该专业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航运企业第一线需要的,具备从事现代船舶机电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有适任海船三管轮能力、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操作级船员”,其中分解到中职学段的培养目标定位是支持级船员。

(二)系统设计中高职衔接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职业生涯导向下的中高职教育衔接最终要落实到课程体系的一体化设计上来。从课程论的视角看,人才定位与课程内容并不是从上往下的演绎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2]。中高职课程衔接并不是依据中高职各自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而独立设计课程体系,而是通过系统分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以及职业能力这三个核心要素,整体设计中高职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具体来说,就是先依据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及其发展途径,分析其典型工作任务,并分析出完成这些典型工作任务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通过对这些职业能力进行归并整合,并依据学生在中、高职阶段的成长规律和知识、技能学习水平,得出中高职衔接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框架,同时依据中高职分学段的培养目标定位,来确定中高职分学段开设的课程。

高职教育研究范文4

[关键词]高职教育 高职院校 国际化

[作者简介]李伟(1978- ),男,河南邓州人,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为金融与人力资源管理、高等职业教育。(北京 10010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北京市教委科研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北京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PXM2013_014208_000030)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165-03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无论从经济、政治还是文化等都呈现出高度的国际化。因此,国际化成为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和战略方向,国际化的程度在一定层面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与西方教育的交流状况及参与水平。

高职院校数量占整个高等院校总量的46.5%,在校生人数已达1000万,占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30%,在校学生规模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总人数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国际化或高职院校国际化研究最早始于2008年,研究历史较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明晰与探讨。

一、高职教育国际化概念

高职教育国际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在高级技术应用性教育方面相互交流和借鉴的过程,实现高职教育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充分利用。

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特色是以技术应用为手段,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制定国际化策略,培养国际化的高技能人才,在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全面推动国际化。同时,有学者认为,高职教育国际化具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把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无论从学校内部的变化,还是学校外部,从管理者、教师、学生,还是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都发生着变化。这种观点从含义、范围、条件等方面定义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既有逻辑理论性,也有分层次的可操作性。因此可以这样界定高职教育国际化:高职教育国际化是以技术和应用为特色,以培养国际化中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融合国界和文化差异为手段,创建不同观点并存的和谐氛围环境,实现高职教育的管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

二、研究方法

文章围绕研究目标,有针对性地对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进行全面的检索、收集和整理。文献检索主要通过“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首先,采用“高职教育国际化”“高职院校国际化”“高职国际化”“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作为关键词进行查询,获得相关文献155篇。其次,对搜集到的文献进行筛选,排除与本文研究主题没有关系的文献,最后获得文献152篇。筛选的具体标准如下:(1)文献中剔除非学术的文章;(2)文献中剔除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相关文献;(3)文献中剔除一文多发的文章;(4)剔除由于不同关键词搜索到的重复文献。最后,对所选取的文献内容进行阅读、整理、分析和归纳,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三、研究发展趋势

(一)研究的时间分析

1.研究成果的时间趋势。随时间发展论文篇数总体上处于递增状态。其中2012年发表篇数34篇,达到峰值。数量总体上可以按照时间分为两个阶段:(1)2002年至2009年,该阶段论文数量出现过上下波动,但变化不是很大,总体呈现出稳定态势。(2)2010年至今,论文数量迅速递增,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第一阶段,论文数量占近二十年总数的63%。这标志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研究从中外合作办学的探索阶段,“引进来”国外教材、培养模式、外籍教师等,发展到目前的“引进来,走出去”阶段,即中外留学生及教师的相互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注意,这与目前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开展状况基本一致。由于2013年还没有完全录入数据库中,篇数略低于2012年的篇数,但是可以预测该阶段论文篇数总体呈现上升态势。

2.时间的差异性。比较两个发表时间阶段的篇数差异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将两个阶段分为两组1和2,对其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如表1和166页表2所示。

对表分析结果如下:(1)表1给出的是对篇数的统计描述,可见第一阶段年均篇数均值为7篇,第二阶段年均篇数为24篇,两阶段具有一定的差异,但不能说明其差异程度。(2)方差F检验和样本T检验。表2方差齐性检验结果为F=3.589,P=0.087,由于P值大于检验水准0.05,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两个样本总体方差齐性,选择方差齐性时的T检验结果,此时P值显示为0.000小于0.05,从而最终得到的统计结论为按0.05检验水准。可以认为,两个阶段篇数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说明近四年来数量较之前有明显的差异。

(二)研究方向和领域

1.文献的归类整理。采用分类归纳的方法对近12年的152篇文章进行归类整理、按照篇数排序统计如表3所示。

通过归类整理,可以把研究内容归为八个主要研究方向,按照篇数比例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分别是:(1)高职国际化教学管理研究为38篇,比例为25%,包含内容为师资培训、教学方法改革、培养模式研究、专业课程设计、质量管理保障体系、外方师资管理等;(2)高职国际化发展策略研究为30篇,比例为19.7%,论述了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策略;(3)院校案例分析研究为23篇,比例为15.1%,论述了各地区和高职院校国际化的现状、遇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等;(4)实现方法及途径为20篇,比例为13.2%,论述了国际化的方式、海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等;(5)国际化过程问题研究为19篇,比例为12.5%,总结和分析了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6)高职教育国际化论述为15篇,比例为9.7%,从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内容、标准及综述等方面做论述;(7)西方发达国家经验为5篇,比例为3.3%,介绍了美国、英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开展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现状及经验介绍等;(8)国际化研讨会综述为2篇,比例为1.3%,论述了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和高职院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工作等。

对研究方向进行再整理归类可以分为三个大类:第一,高职教育国际化操作手段和方法,包含上述的实现方法及途径、国际化研讨会综述、高职国际化教学管理,共有60篇,所占比例39.4%,论述了高职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第二,高职国际化发展策略研究,包含西方发达国家经验、高职教育国际化的论述、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共有50篇,所占比例32.9%,论述了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方向和具体方法。第三,高职教育国际化问题分析与研究,包含院校案例分析研究、国际化过程问题研究,共有42篇,所占比例27.7%,通过案例和问题的分析进行经验的解决,服务于操作手段和方法。具体分布见167页表4。

结合表3和表4可以看出,近十二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研究主要分布在三大领域的八个研究方向。

2.研究特点及存在的不足。表3和表4归类表明研究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

第一,研究方向中关于教学管理方面的论文所占比例最高,为38篇,占总数的25.0%。涉及的内容有教学日常管理、师资管理、专业课程管理、留学生管理、培养目标及质量标准体系等。无论是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探索阶段还是快速发展阶段,教学管理都处于重要的地位,保障了国际化过程的顺利进行。

第二,学术研讨会综述虽然只有2篇,但是分别发表在2010年和2012年,说明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发展到了一定的数量和规模。

第三,教学管理、发展策略、案例研究、实现方法及途径、问题研究等共有130篇,占整个比例的85.5%。这些体现了当今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学者们不断探讨国际化过程中的发展方向、如何发展等,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同时,结合具体的高职教育国际化案例进行比较研究,提出国际化进程的实现方法和途径,如“双语教学”“国际交流”等。

第四,研究方向中既有高职教育国际化含义的分析、体系和模式的建立等理论研究,又通过案例的研究、经验的介绍等举例说明,实现操作方法的落地和途径的建立。因此,表4将研究方向归为三大领域,即问题分析与研究、应对策略研究、操作手段和方法。

第五,研究中有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及经验介绍、具体操作手段和方法,但是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定性研究多,实证研究少,定性研究仅仅局限于概念的定义、理论的分析及保障体系建设等,论述也只是对于现有理论的总结,深度不够,缺乏理论创新;学者们结合自身所在院校国际化实践对过往经验进行总结,研究的方法也仅仅局限于定性研究,最常见的是个案对比研究、地区等因素研究,多停留在抽象的认识和思辨上,主要进行逻辑分析、文献梳理与案例描述。有关操作手段和方法的论述过于单一,比如国际交流、双语教学、海外实习等,对于具体的实施步骤涉及不多,可行性有待进一步商榷。

四、高职教育国际化未来研究方向

(一)全面认识国际化人才培养观念

文献的分析表明,有关国际化人才培养观念的研究虽然已经涉及,但仅仅是对概念的解析和作用的一般论述。国际化教育的首要问题是行政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应该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观念,无论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如何将这一观念深入到管理体系和操作领域显然缺乏研究,未来研究可以把这一主题作为研究方向。

(二)加强留学生研究

高职教育国际化是学生、教师、资源等教学资源“引进来,走出去”的过程,两者是同时相互作用的过程,相辅相成,互为主客体。因此,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加强外国留学生市场营销的研究。建立有效的市场推广渠道成为扩大留学生规模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要想对留学生具有吸引力必须具有市场经济的观念,通过各种营销手段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进行宣传和推广。如何推广,如何为留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如何使得更多的留学生了解中国的高职教育成为诸多学者必须研究的课题。

2.关注留学生在校的生活研究。设计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留学生在校生活,有利于宣传中国文化,加深与国外文化交流,减少中外文化冲突;有利于文化的融合,实现中外学生的交流,形成和谐的氛围。这些都有待于学者们进行摸索和研究。

3.关注中方师资、学生海外学习研究。海外学习先进经验由来已久,但是针对高职层面的对象如何去学习与交流,以什么形式和操作方法进行尚有待商榷。

(三)加强国际化职业资格认证研究

文献分析表明,有关国际化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研究不是很多,职业资格认证的国际化是体现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标志。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高职课程的国际化,我们有必要围绕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进行高职课程的设计、开发、建设、实施和管理,高职教育国际化不仅仅要学历教育国际化,还要职业资格认证国际化等多元化的教育。我国已有高职院校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对于引进什么标准的资格认证、如何引进、如何与国际认证机构进行合作等仍需学者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四)海外实训基地研究

海外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很少建立海外实训基地,学者们的关注也不是很多。但是,随着国际化的开展,拥有海外实训基地是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标志之一,也是发展的需要。对于如何与国外高校和企业进行实训基地的建立、使用、交流等势必成为未来研究的主要内容。

(五)丰富研究方法

高职教育国际化研究方法从最初的理论探索到目前的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但仍存在一些具体问题未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落实。诸多学者针对高职教育国际化问题选择了西方典型案例进行研究,虽具有国际视野,为中国的理论界提供参考和帮助,却没有对其是否能适用于中国环境做出详细的跟进和说明。在未来的研究中,有必要提高定性研究方法的应用深度,定性研究过程不仅局限于理论的分析、经验的总结,更应该扎根到中国高职院校当中去,分析其具体应用的效果。同时,增加定量研究方法,这对丰富中外高职教育国际化研究资料、吸取西方先进教育内容和理念是十分有利的。

五、小结

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研究从起步探索阶段到快速发展,无论在研究的范围、方法、数量和质量、对象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相对于国外高职教育国际化研究仍然有很大的差距。这不仅仅与我国实际开展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现状有关,也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化、政府政策的制定、企业或组织的参与有关,更与从事高职教育的一线教师及研究者有关。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宏观政策、逻辑论述的研究偏多,基于数据的分析和探讨不足。对于所提出的建议往往是通过文献的分析对比所得,操作性不强。从研究方法来看,实证研究不足,观点和方法的提出没有具体的数据支撑。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良好运转,高职教育国际化势必得到迅猛发展,届时将会有更多、更优秀的研究成果呈现。

[参考文献]

[1]戴小红.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动因、内涵与路径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6).

[2]梁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33).

[3]陆启光.关于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11).

高职教育研究范文5

关键词:教育教学改革;行动导向;五位一体

高职院校的软件毕业生也存在着就业难的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每年保持30%左右的增长速度,目前软件产业从业人员的缺口高达40万之多,在全国1000多所高职(专科)院校中80%以上的学校都开办了计算机专业。但结果却是:一边是软件产业缺乏大量人才;另一边却是软件专业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虽然这与企业对毕业生就业期望相关,但究其根本,同样是我国高职教育软件人才培养中尚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学校所开课程知识陈旧,不能满足日益更新的计算机软件发展的需要。现有的软件开课计划大都模仿原来的本科院校,并没有真正对当前的市场进行深入的软件调研、准确定位。

2.课程讲授重理论轻实践。教师受传统学科体系的教育影响较深,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缺乏实践项目的设计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3.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大多数学生不知为何而学,学有何用,怎么用,学习比较被动,更不用说能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了。教师对课程的引导不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尚存一定问题。

4.省略等;ja-va方向:主干课程可以为sql数据库或oracle数据库、java程序设计、jsp程序设计、j2ee程序设计;两条主线由易到难,并驾齐驱。也可以先开设两门课的公共基础课,然后在第二年根据学生掌握情况、个人喜好,分方向进行选择授课。其他课程如数据结构、服务器架设、linux、软件测试等重要课程可以根据学院各自的情况灵活选择。但一定要确保课程的连贯性、可操作性循序渐进地展开,注重课程的最前沿的信息变化,因为软件行业的发展,可谓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动态调整并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即企业用什么,我们就开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开课计划牢牢与市场保持一致。这样才可以有目的地为企业培养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以职业活动为方向,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课程的实例、实训和主要课堂活动,都要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尽可能取材于职业岗位活动和实际工作流程,改造课程的内容和顺序,从“以知识的逻辑线索”为依据转变成“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技术的快速进步、市场的快速变化、各地经济环境的巨大差异,决定了职业教育教材不可能全国统一。同一名称的课程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实施,取材和顺序都可能不同。所有的课程都必须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开发,这就是课程设计的必要性。下面就《SQLSenrer2005数据库设计》课程谈谈二次开发时应注意的问题。

1.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该门课程要依据就业各岗位群如,net程序员、java程序员工作所需要解决的一个个数据库工作任务:如数据库环境的安装与配置、数据库及表的建立使用、数据库关系语言的基本操作、数据库语言的高级编程、程序开发语言访问数据库、数据库的安全与恢复及数据库设计等工作任务的分析、归纳,并以一个个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遵循由易到难的渐进的原则,按照由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向综合的顺序设计思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内容以够用为度,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设计本门课的具体的教学情境。其中数据库语言的高级编程,涉及写存储过程、触发器,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很多院校任课教师因不了解这部分内容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在教学中进行了删减,不做讲解,或简单介绍,不予重视。而在实际软件的开发过程中,编写存储过程、写触发器相当重要,二者的灵活运用,不但可以提高开发效率,还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便于软件的升级、更新。大多数重要程序开发中都会用到。所以企业在用人之时,往往都要注重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考核。程序语言访问数据库及数据库的整体需求分析在实际工作中也特别重要。但由于某些院校的任课教师不熟知后续的程序设计语言,或是没有软件开发的工作经验,而忽视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2.在实训项目选择、任务设计方面。现在大多数教师在观念上有一个重要误区,就是以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能力要靠学生自己课外去训练”。这是当前职教改革中遇到的障碍之一,必须加以克服。要突出动手能力培养,必须要加大实践教学比例。

选择、设计一个或几个贯穿整个课程的大型综合项目,作为训练学生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主要载体是非常必要的,项目的选择要点是实用性、典型性、覆盖性、综合性、趣味性、挑战性、可行性。课程综合项目的设计,最考验任课教师的功力和水平,项目设计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教学的成败。在《SQLSenrer 2005数据库设计》实训项目的安排上,我们可以以一个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综合项目为最初媒介,进行介绍,根据实训任务要求进行分解,随着课程的深入将安排新的项目载体。如图书馆管理系统,以培养学生对非教学过程中的数据库进行操作和设计的能力,直至数据库综合设计阶段,将会出现更多个实际项目载体如大学生报到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等,通过组建项目开发团队,要求学生通过分工配合,完成对项目的需求分析,系统功能的确定,并能根据功能和业务规则对所选项目的数据库进行数据库操作分析与设计。这样,学生不但提高了数据库各方面的操作能力,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及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都得以提高,有助于提升学生就业力。教师自己若没有做过实际项目,没有完成任务的实际经验,那么,在自己承担

的课程中,就找不到合适的项目和任务。在课程项目设计上也表现得最清楚。

三、以学生为主体、有效课堂组织与实施

职业教育不但以职业活动为方向,还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目标,进行有效的课堂组织,实施教学。新的高职评价体系提倡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起引导的作用。学生自己能够做的,教师就不要帮着去做。以学生为主体还有第二个含义,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充分行动起来,不是看教师“表演”,而是自己动手、动脑和操练。

然而,我们今天的职业教育课堂上,到处还可以看到不适当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师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影响严重,常常把传统高校的一套做法搬到职业教育课堂中,用本科的教学模式来培养高职人才,形成普通高校课程的压缩饼干。采用错误的教学模式的后果是严重的。首先是学生反感。由于“生源”质量与普通高校不同,许多高职生尚不具备上普通高校所需的计算能力、抽象思维逻辑能力和推理能力等,如果按照普通高校的要求,学生就会认为教师总是讲自己一些不擅长的东西,讲一些没用的东西,讲一些没趣的东西。为了得到毕业证书,学生不得不勉强应付。学生的态度又引起教师的反感,教师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生源”的质量太差,许多师生之间形成恶性互动,这种现象在高职院校中比比皆是。作为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我们的任务是,在了解学生短处的同时,更需要了解学生的兴奋点,引导学生的兴趣,建立自信心。研究、学习新的职业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在课堂上真正把学生的积动性调动起来,使全体学生真正参与进来。

以“SQLServe2005数据库设计”这门课为例,在实际教学中,形成了“五步教学法”的新型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五步教学法,即教学环节分为五大步骤,预习与探究――做与导――查与训――考与评――巩固与拓展。预习与探究,即课前根据教学目标,下达单元课任务训练报告,让学生预习,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学、思考的能力,使其有的放矢地接受新知,上好新课;做与导,即通过简单的答疑解惑,布置学生做本次课的实训任务,要求学生实际操作,学生做,教师在旁巡视指导,若发现共性问题,统一进行讲解和示范;查与训,即待学生做完之后,教师要随机抽查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并借助如凌波多媒体教学工具软件,让学生向全体同学做示范(调试,并讲解),检验学习效果;考与评,即学生之间进行互考互评,可以以组为单位,进行出题与解题,由全体学生与教师共同来把关。这一环节的设计能极大突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恰当的点评与鼓励,就会调动学生积极性和热情,同时学生实际动手的操作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大大提高,活学活用的能力就会充分展现出来。在此阶段能够体现出以资讯、计划、实施、检查、评估为主要要素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使用。巩固与拓展:对当堂课知识点进行回顾、总结与记忆,并进行重点知识的测试,有条件的话,可开发考试软件,学生以学号登陆,答题,软件自动评分。

现在绝大多数院校计算机类课程都可以在网络机房授课,一人一机,借助凌波多媒体教学软件,不但可以充分实现在做中学,在学中教,若再增加了训(查与训)、评(考与评)环节,就可以实现在做中训、在训中考、在考中评。不但可实现“教学做合一”,而且能集“教、学、做、训、评”五位一体,可值得同类课程借鉴。按照职业教育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来安排教学环节的教学模式,不但可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升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增强。

四、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改革实效

德国是世界上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在1999年就开始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深入研究德国“行动导向”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模式,借鉴其精髓,有助于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就高职学生而言,我国招收的高职生生源质量不高,学习能力差,尤其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不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可以考虑恰当选用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是指以行为或工作任务为主导方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它强调以人为本,把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通过有目的地、系统化地组织学习者在实际或模拟的专业环境中,参与设计、实施、检查和评价职业活动的过程,发现、探讨和解决职业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分析、引导及评价。体验并反思学习行动,最终获得完成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不只用脑,而是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重视“任务”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通过行为的引导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全面发展。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有很多,如案例教学法、引导文法、头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项目引导法、情境模拟法等,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灵活选用一种或是几种。在高职计算机软件类课程教学中,我们可以推荐采用情境模拟法、任务驱动法、项目引领法进行教学。

例如,情境模拟,它主要是强调根据专业学习要求,模拟一个社会场景及工作过程,在这些场景中具有与实际相同的功能,只是活动是模拟的。通过这种教学让学生在一个现实的社会环境氛围中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岗位有一个比较具体的、综合性的全面理解,特别是一些属于行业特有的规范,可以得到深化和强化,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计算机类课程,我们可以根据课程特点,在学生中组建多个项目开发团队,模拟实际软件的开发工作及流程,对学生进行角色分配,如项目经理、项目助理、程序员,并要求项目经理统一部署安排工作,通过大家分工配合,完成课程项目的设计与开发。教师则担当起项目总监的角色。对不同项目小组进行宏观把握,引导和监控。通过这种模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使学生在团结协作中收获知识、积累经验、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就业力。在学生模拟实际工作中也难免会暴露一些学生的个人弱点,如胆小、协调能力差、团队意识薄弱、缺乏沟通能力等。教师和同学要及时发现并耐心引导和帮助,并督以改正,最后同样也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为了保障情境模拟教学的顺利实施,授课教师必须要了解软件实际开发流程、企业绩效管理方法,据此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如项目小组划分细则、各岗位工作职责、项目验收、答辩考核标准等,通过这一系列的过程监控文件和良好的激励手段,才可以让情境模拟更逼真,收效更好。

高职教育研究范文6

(一)当前自贸试验区建设现状

自2015年4月挂牌运行以来,福建自贸试验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出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改革试点任务。一是创新监管模式。已推出实施100多项贸易便利化创新举措,初步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贸易便利化服务体系。二是推进金融开放创新。有序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两岸金融合作等金融改革任务,初步形成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体系。三是推进闽台深度合作。率先实施一批对台交流合作的创新举措和开放措施,实现闽台之间货物、服务、资金、人员流动更加便利。四是扩大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加快推进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初步形成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二)当前自贸试验区实务型专业人才需求情况

当前,福建自贸试验区主要在3方面、12类岗位出现实务人才紧缺。一是经营管理实务型人才。挂牌以来,自贸试验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鼓励发展“互联网+旅游”,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这些新兴行业涉及招商策划、经营管理、旅游运营等岗位,需要大量公共管理、电子商务、旅游策划等实务方面的专业人才。二是国际贸易实务型人才。挂牌以来,自贸试验区共推出贸易便利化创新举措128项,在全国率先探索“双模申报”做法,国务院批准平潭、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扩大商品经营范围。这些行业涉及贸易实务、商务谈判、法律咨询等岗位,需要大量航运、贸易、法律等实务方面的专业人才。三是产业服务实务型人才。挂牌以来,自贸试验区积极引导和促进项目落地,备案总投资1亿元以上企业投资项目27个。这些行业涉及金融服务、国际物流等岗位,需要大量工商管理、物流管理等实务方面的专业人才。

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及该学院专业设置情况

(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

高职教育的特点是把教育和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一是从教育过程来看。高职教育是把企业的培训提前到学校,让学生得到系统的训练,使技术能力更加扎实、完备。二是从专业设置来看。高职教育是培养某行业或某种职业的技术性专门人才,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设置、改造和调整专业。三是从教学内容来看。高职教育侧重于实用技术知识的传授。四是从知识结构来看。高职教育主要侧重于培养扎实的职业技能、专深的岗位知识和较强的技术再现能力。

(二)当前该学院专业设置基本情况

对高职院校来说,专业是核心,专业设置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前瞻性,决定着职业技术教育能否持续发展。该学院现有经济贸易系、外语系、工商管理系、人文艺术系、信息技术系、军体部、财贸教学点等7个教学系(部),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商务英语、国际金融、商务日语、会计、物流管理、动漫设计与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软件技术专业。近年来,新设休闲服务与管理、农产品流通与管理、导游和数字展示技术、村镇建设与管理等5个人才紧缺专业,学院的专业数达到50个。

三、当前该学院实务型专业设置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新兴专业的培养还需加快步伐

挂牌以来,福建自贸试验区积极培育重点业态,促进物联网、跨境电商、融资租赁等一批新型产业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新兴产业聚集区。目前,该院在专业设置上还偏传统,对新兴专业的设置上还需加快步伐。

(二)专业设置超前性还不够

挂牌以来,自贸试验区建设日新月异,急需大量熟悉国际化物流、金融、贸易等实用性、交叉性人才。该院在实用、交叉专业方面的毕业生与实际需求还有差距。

(三)与自贸试验区相关企业合作深度不够

近年来,虽然与政府、企业有过合作,但合作领域偏窄、深度不够,特别是与自贸试验区一些新兴行业、企业合作还有待提升。

四、该院实务型专业设置的思路

(一)实务型专业要围绕自贸试验区新兴行业而设置

自贸试验区获批后,人才的支撑力度决定其发展前景。同样,高职教育只有紧密结合自贸试验区新兴行业发展,主动调整专业设置,才能达到“互惠互利”双赢的目的。一要围绕新兴融资租赁行业。目前,自试验区已入驻融资企业645家,业务已拓展到飞机、船舶、医疗器械、智能设备等。如厦门片区累计开展飞机融资租赁34架、境外融资35.5亿美元,成为全国第三大飞机融资租赁聚集区。二要围绕新兴物联网产业。挂牌以来,福建自贸试验区积极建设物联网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创新中心以及产业孵化器。如福州片区已通过认定的物联网企业有65家,关联企业100多家,2016年物联网产值达540亿元。三要围绕新兴航空维修产业。挂牌以来,福建自贸试验区积极打造“全球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目前,厦门片区已拥有太古飞机、新科宇航等12家成规模的航空维修企业,2016年实现航空维修产值121.06亿元。

(二)实务型专业设置要适应自贸试验区综合性人才的需求

福建自贸试验区成立两年多来,初步实现了一批重点领域的创新突破,需要大量投资贸易方面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必须及时对专业进行整合,使毕业生不但具有较高层次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具有较强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一要重视综合性贸易人才的培养。目前,自贸试验区已推出并实施了100多项贸易便利化创新举措,通关更方便、更快捷、更便宜,企业对跨境电商、国际贸易、货运、报关报检以及保税物流等专业的人才需求更加强烈。二要重视综合性金融、类金融人才的培养。截至2016年底,自贸试验区已设立金融机构157家,比挂牌前增长30.8%;各类准金融机构6100多家,比挂牌前增长358.8%。企业融资更便利、渠道更宽、成本更低,对金融、类金融方面的实务型人才需求强烈。三要重视综合性跨境保险人才的培养。自贸试验区的成立,为保险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海峡金桥财产保险等保险机构相继获批并开业,高职院校要从跨境金融创新与社会服务需求角度出发,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岗位设定等方面下工夫。

(三)实务型专业设置要适度超前自贸试验区建设

福建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逐步形成了一批新兴产业聚集区,对一些新型工作岗位需求强烈。一要提前做好专业布局。由于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因此要准确把握自贸试验区产业发展趋势,科学预测人才需求远景,提前做好专业布局,确保新开设的专业具有适度的超前性。二要超前新型岗位要求。自贸试验区的创新发展对职业的种类和内容影响很大,它会使新旧岗位的更替周期加快。作为培养实务型人才的高职院校,要适度超前地重构课程体系,使课程内容与潜在岗位需求提前对接。三要及时停办可能遭淘汰的专业。准确把握自贸试验区发展的变化,对预计数年后可能遭淘汰的专业要及时停办,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四)实务型专业要通过校企合作来拓展提升

自贸试验区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高职教育要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必须通过校企合作,才能使实务型专业得到融合发展。一要加强双向师资的合作。学院可选派教师定期到自贸试验区新兴企业工作,掌握新工艺、新技术,同时,学校也可从新兴企业聘请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这样专业设置工作才能摸准市场变化的脉搏。二要加强学工结合。只有将院校学习和企业工作交替进行,才能学用结合。例如,学生头一两年在校内学习基础理论,后一两年到自贸试验区新兴企业顶岗实习,或者采用边学习、边实习等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专业学习的内容在市场需求的变化中得以调整充实。三要共同制定专业和内容。自贸试验区新兴企业要与院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企业急需的实用性专业和内容,共同组织实用性教学和实习。

作者:林玲 单位: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批复(国函〔2014〕178号)[Z].2014-12-31.

[2]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20号)[Z].2015-4-8.

[3]李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市场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