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的技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阅读理解的技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阅读理解的技巧

阅读理解的技巧范文1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理解;应试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258-02

就近几年的高中英语试题来看,阅读理解能力是高中英语考查的难点和重点,它一直占据着英语考试中的主导地位,并且其在考试中所占比重还有着逐年增长的趋势。为了使广大高中学生在英语考试中获得高分,并且有效提高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笔者就如何做好高中英语的阅读理解进行了如下阐释。

一、了解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题的选材与命题情况

高中英语阅读试题主要是由短文以及它后面的问题所组成的。一般来说,阅读理解中的内容丰富,选材广泛,经常会涉及国内外风土人情、传说故事、政治经济、新闻报道、政治经济等方面。文章多以叙述、说明、议论、描写等形式出现。其中,我们更应重视的是高考阅读理解题一般都是由五篇文章组成的,分别以难、中、易三种程度呈现出来。近几年的高中英语,在阅读理解方面主要以理解文中相关内容、考查高中学生理解主题、理解文章的基本架构、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根据短文判断和推理以及理解作者的意图与态度等方面的能力。在高中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试题的对语篇领悟能力的检测依然是高中英语考试的难点和重点;其选材也越来越贴近生活、更加现代化、多样化,同时显现出语言和文化的相互交融;阅读速度和难度要求的适当降低,不仅加大了试题的信息容量,也体现出新课标下新课程的理念;阅读材料更加“原汁原味”,设问方式更加深入。

二、熟悉考题特征和答案类型

熟悉的考题特征和答案类型,能够使教师和学生在阅读理解考试中更有针对性。高中英语试题中的阅读理解试题一般有以下几种题型:一是猜测词义题;二是综合概括题;三是直接回答疑问词所引起的细节问题;四是推理判断题。正确的选项通常是命题人员把阅读材料的内容或信息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再现出来。一般而言,答案项的设置有选用原文中的词句;使用原文词句的同义词或相似结构;使用原文词句的反义词或相反结构;答案项是对生词、长句或难句的解释;答案项是对原文词句或段落的归纳、推理或演绎等几种方法。与此同时,试题还存在命题者把文章作者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混淆起来,形成“张冠李戴”的干扰模式等。

三、常用的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与训练方式

1.抓住关键句,方便了解文章内容。一般来说,根据阅读理解短文的谋篇布局,每个段落的第一句话就是该段段落的中心意思概括(即该段的中心句),我们将几个段落的首句相连接,即为文章的大致中心。这样,我们就能以很简单的方式轻松了解到短文的内容了。

2.引问题入文,轻松找答案。高中学生在做英语阅读理解试题时,为了节省考试时间,我们可以先看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试题短文,这样就能很轻松地找到答案。掌握此种解题技巧不仅可以规避大量的无用信息,为顺利完成别的试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还节省了大量的脑力劳动,为学生拿到更好的分数提供了一定的机会。

3.长句变短句,难句变简单。在做英语阅读理解时,我们都会遇到一些语句较长的句子,因为英语的句式跟汉语有着千差万别的本质区别,所以容易使学生对这些长句子产生错误的理解。其实上,当我们详细地了解了英语的句式特点后,就会发现虽然英语跟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两者的句子构成成分是一致的,且英语的句子意思是由前向后推移的,这就说明只要我们看懂了英语语句的意思,善于断句,找到相应的语义断点处,顺着句子推下去,一定能够使“长句变短句,难句变简单”。

4.利用常识解题。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让高中学生多了解、积累一些常识性的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还有利于学生的阅读理解。如果学生对文章的相关背景有所了解的话,那么,在做阅读理解试题的时候就会变得非常轻松了。

5.正选法与排除法。正选法就是依据所阅读的短文相关内容选择出正确的答案。如果在英语阅读理解中,不能根据所阅读的短文相关内容选择出正确的答案,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用排除法。所谓的排除法,就是根据文章相关信息排除掉认为不正确的几个选项,剩下的最后一个选项就是我们所要的答案,即为正确答案。排除法是我们在众多考试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对于那些答非所问、甚是荒谬、不合理的选项,都可以采用排除法。

6.定位法与跳读法。定位法是通过短文后的问题及选项所给出的信息,在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之后再进行分析、比较,进而得出正确答案。跳读法是通过短文后的问题及选项所给出的信息,在短文中进行跳读寻找,从而找到相关的语句或者段落,然后进行有条理的推断、分析,最终找到正确的答案。

7.概括法与推理法。概括法是依据所阅读的短文概括出短文的中心思想、要点或者主题等;而推理法则是根据所读短文的基本信息,通过全篇的逻辑关系以及文中每个细节的信息、暗示,推断出作者的态度,清楚短文的意思,从而了解到作者的潜台词是什么。学生在运用推理法的时候一定要先了解短文的大意,由浅及深,由表及里,从特殊到一般,通过综合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对短文进行深层处理以及合理的逻辑推理。这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以偏概全、就事论事,也不能主观臆想、随意揣测,更不能把自己的观点替代为作者的观点。

在英语阅读理解训练方式上力求多样化,从而达到更好地为英语教育服务的目的。其中,以精读、泛读和略读等阅读训练方式比较常见。高中学生应该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方法,积极地调整阅读速度,合理有效地分配阅读时间。总之,我们只有坚持勤加练习,熟练掌握阅读理解技巧,在高中英语教学与学习中必有可观的斩获。

参考文献:

[1]刘颖.浅谈高中英语阅读理解应试技巧[J].外语教研,2012.

[2]任艳.浅谈高中英语阅读理解应试技巧[J].新课程学习(中),2011,(11).

阅读理解的技巧范文2

关键词:英语阅读;障碍;技巧;分析;推理;感知;习惯

阅读理解作为考查学生直接运用英语能力的主要题型,在目前高考英语卷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而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来讲尤为重要。然而,要想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首先需要克服三大障碍。

第一、语言的障碍。Reading is a comprehensive skill because it concerns the recognition of configuration, pronunciation, grammatical inflexion and the comprehension of words, sentences and paragraphs.(魏立明,孙长顺:2001 )由于有的单词往往有几种甚至几十种意思,而一个词的确切含义只有在具体的文章中根据上下文才能确定。因此,词义的转换和搭配仍是阅读中的障碍。

第二、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由于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因此有时很难做出判断。People believe that both visual and non-visual information is involved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As a matter of fact, it seems that the more non-visual information the reader possesses, the less visual information is needed.

第三,阅读技巧的障碍。这一障碍又是多方面的,如找中心思想,推断文章中有没有直接说明的意思,确定作者的语气等。

基于以上三大障碍,我们平时进行阅读训练时就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熟练掌握有效的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

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首先,做好精读:精读的任务在于传授系统的基础语言知识,如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结构、语言功能意念等;训练语言的基本技能;培养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学生进行精读训练的一般步骤是先疏通词汇,粗知文章的轮廓及大概,再研究文章的结构,弄清文章的内部联系,然后深入重点、剖析语言、分析内容、把握文章的重点、最后综合归纳、领会作者的意图。有一些阅读的基本技巧在平时就要注意运用,如圈点、摘要等。最好边读边将文章出现的重点信息勾画出来,通读全文后,再将所勾画的零碎信息串起来,重新组成文章。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阅读答题的速度,而且还可以回过头来有目的、有意识地核对其中的细节,完成以后,应养成良好的记录笔记的习惯。对文章的生词、语法、句法等难点进行整理,尤其是一词多义的现象,每种含义都要配以例句,争取熟读成诵,这也是克服语言障碍的关键。

其次,大量泛读:泛读的任务在于着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细致地观察语言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的能力;培养速读能力以及阅读的兴趣,扩大词汇量,增强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应尽可能涉猎交际功能强、实用性强的应用文。如果有条件,还可以读一些英文版的简易读本。这对于了解各种文化的共性和差异,从而对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有所帮助。

第三,提高速度能力。在各种英语考试中,时间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因而我们还需要掌握另一种阅读方法,即快速阅读。快速阅读要求读者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完成答题者和出题者书面交际的任务。在阅读的过程中,略过无关信息,筛选有关信息,利用标题、段落、黑体、斜体、图表、图画、主题句和关键词语,辨认要点,迅速有效地获取重要信息。要想提高阅读速度,进行快速阅读可采取快速泛读、计时阅读、略读和查读等方法。

二、熟练掌握有效的阅读理解解题方法

1.先看题干,再读全文

即先看问题,再读文章。阅读题干,首先要掌握问题的类型,分清问题是客观信息还是主观判断。客观信息问题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而主观判断问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感情基调,作者未加陈述的观点以及贯穿全文的中心主旨的理解等,这类题必须经过对作者的态度、意图以及对整篇文章进行深一层的推理等。其次,了解问题题干以及各个选项提示所包含的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对文章进行扫读,对有关信息进行快速定位,再将相关信息进行整合、甄别、分析、对比,有根有据地排除干扰项,选出正确答案。此法加强了阅读的针对性,提高了做题的准确率,节省了时间。特别适用于对图形表格类题材的理解。

2.速读全文,全面感知

阅读能力一般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阅读速度是阅读最基本的能力。没有一定的阅读速度就不能顺利地输入信息,更谈不上运用英语。所以,教师平时必须训练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运用略读、扫读、跳读等技巧快速阅读,搜寻关键词、主题句,捕捉时空、顺序、情节、人物、观点,并且理清文章脉络,把握语篇实质。

抓主题句是快速掌握文章大意的主要方法。(1)一般用归纳法撰写的文章,都是表述细节的句子在前,概述性的句子居后。此时主题句就是文章的最后一句。(2)通常用演绎法撰写的文章,大都遵循从一般到个别的写作程序,即从概述开始,随之辅以细说。这时,主题句就是文章的第一句。(3)也有一些文章没有主题句,需要读者自己去归纳。主题句往往对全文起提示、启迪、概括、归纳的作用,主旨大意题、归纳概括题、中心思想题往往直接可以从主题句中找到答案。

3.详读细节,理顺脉络

文章绝不是互不相干的句子杂乱无章地堆砌。作者为文,有脉可循。如记叙文多以人物为中心,以时间或空间为线索,按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展开故事;论述体则包含论点、论据、结论三大要素,通过解释、举例来阐述观点。可根据文章的特点,详读细节,以动词、时间、地点、事件、因果等为线索,找出关键词语,勾画出一幅完整清晰的文章主题和细节的认知图。

4.逻辑推理,深层理解

在实际阅读中,有时作者并未把意图说出来,阅读者要根据字面意思,通过语篇逻辑关系,研究细节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态度,理解文章的寓义。只有吃透文章的字面意思,推理才有前提和基础。在提问中常用的词有:infer, imply, suggest, indicate等。

5.上下联系,猜词悟义

猜词是运用英语的重要能力,也是高中英语教学中常用的题型。它不但需要学生准确无误地理解上下文,而且要有较大的泛读量,掌握或认识较多的课外词汇。此外,学生要学会“顺藤摸瓜”,通过构词、语法、定义、同位、对比、因果、常识、上下文等线索来确定词义。

(1)定义法。如:“Annealing is a way of making metal softer by heating it and then letting it cool very slowly.”句子给予annealing以明确的定义,即“退火”。

(2)同位法。如:“They traveled a long way, at last got to a castle, a large building in old times.” 同位语部分a large building in old times 给出了castle的确切词义,即“城堡”。

(3)对比法。如:“She is usually prompt for all her class, but today she arrived in the middle of her first class.” 该句中,but一词表转折,因此but 前后的意思正好相反。后半句的意思是她今天“第一节上了一半才来”,因此反向推理,可得出她平时一向“准时”的结论。

(4)构词法(前缀、后缀、复合、派生等)。如:“Perhaps, we can see some possibilities for next fifty years. But the next hundred?” possibility是possible的同根名词,据此可以判断定 possibility的意思是“可能性”。

(5)因果法。如:“The lack of movement caused the muscles to weaken. Sometimes the weakness was permanent. So the player could never play the sport again.”从后面的结果“永远不能再运动”中,可以推测permanent的意思为“永远的、永久的”。

总之,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所以,我们的学生及其他英语爱好者,不仅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恰当运用英语阅读方法和技巧的能力,更要与长期的阅读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会尽可能地克服英语中存在的三大障碍,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英语阅读水平,增强英语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阅读理解的技巧范文3

一、解题步骤

(1)掠读全文。特别注意首尾段、首尾句。

(2)解读题目。定位关键词所在部位。

(3)重叠选项(对照原文),选出答案。

二、阅读方法

(1)掠读。快速浏览全文,抓住文章的话题,归纳主旨大意。

(2)跳读。根据题目的要求,对文章有关细节再进行“扫描”,然后对问题作出判断。(适用于细节题)

(3) 细读。逐字逐句地精读有关语段,让“隐含”的意思露出“庐山真面目”。(适用于选标题、隐含性推理)

三、阅读理解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

1细节题

该题型针对某个特定细节而提出,难度较小,通过短文一般能直接找出答案。解题方法:

(1)掠读全文,领悟大意。特别要注意以下几方面:①六个W(Who,Where,When,What,Which,Why),一个H(How)以及其他特殊之处,比如转折词处;②数字,日期,时间等;③标点符号――比如破折号,括号,省略号,同位语等;④表示附加说明的词,比如by the way,besides,what’s more,in addition to,including to,as well as,except等;⑤倒装句及加强语气的词,比如above all,mainly,mostly,certainly,indeed,in fact等。

(2)使用排除法去掉不符合原文细节的选项,剩下的就是要选择的最佳答案。

Practice time:

I go to the barber every three weeksI don’t like very short hair,so my barber doesn’t cut muchI have known him for almost four years,and when I go to him,we always talk a lotHe tells me all his news and I tell him mineHe meets a lot of interesting people in his shop and he talks to most of them,so he always has a lot of news for me

Every year my barber goes to France for two weeks for his holidays,and when he comes back to England,he has a lot of interesting newsWhile he is cutting my hair,he tells me about beautiful old cities and quiet little villages,strange food and drinks and many other thingsI sit there and listen to the old man with open earsOne minute,my barber’s chair is a seat in a French train,and the next minute it becomes a chair in a restaurant in Praise

Although my barber is old,he always tries new thingsHe never says,“I have never eaten this food before,so I am not going to eat it now” He says instead,“Try everything once”

Choose the best answer:

( )1How long has the author known the barber?

AFive years

BAlmost four years

CAlmost six years

DTen years

( )2Where does the barber go for his holiday every year?

AEngland BAmerican

CGermanyDFrance

( )3Why does the barber never say,“I have never eaten this food before,so I am not going to eat it now”?

ABecause he is too old to eat it

BBecause he likes to eat

CBecause he wants to eat

DBecause he always tries new things

2词句理解题

要求正确理解短文中一些关键词、短语或句子的含义。解题方法:

(1)根据构词法来辨别词义。(如前后缀、转化法、合成法)

(2)利用上下文来分析生词的含义。

常见设问形式:

1The underlined word“ ” in the…paragraph refers to/means/stands for

2The expression/phrase“ ”means

3The word“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Practice 1:

I go to the barber every three weeksI don’t like very short hair,so my barber doesn’t cut much

( ) what does the word “barber” mean?

A花匠B学徒

C清洁工D理发师

提示:通过上下文,根据生活经验、生活常识来推理。

Practice 2:

A century is a hundred years

( ) What does the word “century” mean?

A世纪;百年B一打

C一群

提示:定义或解释说明。信号词:be,be called,means,be defined as等。

Practice 3:

Because the little girl was the only child in the family,she was the apple of her parents’ eye

( )What does the word“apple”mean?

A苹果 B掌上明珠

提示:根据上下文中的因果关系。信号词: because,since,as,for,due to,so,therefore,so…that,such…that,thus等。

Practice 4:

He had been getting better,but during the night his condition(情况)deteriorated

( )What does the word“deteriorated”mean?

A好转 B恶化 C正常

提示: 通过表示转折的词猜词义。信号词: but,however,yet,otherwise,while ,though等。

3推理判断题

在掌握全文提供的信息的基础上,推断作者的意图、人物的动机、目的、性格特征、事情的前因后果、语气等。解题方法:

(1)利用已知信息,进行逻辑推理。

(2)结合一般常识,分析提供信息。

(3)注意表层意思,悟出深层含义。

典型的常用词汇:infer, imply , suggest和conclude;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can,could,would,might 等;表示可能性的副词:probably,most likely等。常用设问形式:

1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text that

2From the text we know that

3The story implies that

4The passage /story /author /paragraph implies,but does not directly state that

5The Writer’s attitude toward…is

Practice time:

One day,a man walked into a pet shop and said to the shop assistant,“I need two small mice and about five dozen roaches(蟑螂) and two spiders(蜘蛛)”

“What do you need these things for?” the shop assistant was very surprised

“Well,” replied the man,“I’m moving out of my apartment(公寓) and the landlord insists that I should leave the house in exactly the same condition as I found it”

( )The passage suggests that when the writer moved into the apartment(公寓), it was

Avery clean

Bjust cleaned by the landlord

Ctidy and comfortable

Ddirty and full of insects

4主旨大意题

这类题型主要测试学生对文章全面理解和概括的能力。比如要求学生确定文章的标题或归纳文章大意。一般不容易在文中直接找到答案。技巧:排除细节或论据,找到各段的主题句。解题方法:

(1)确定主题句。如:“for example” “first” “second”等之前的句子中或者 “all in all” “above all” 等之后的句子后。

(2)文章提及最多的就是文章的主旨大意。主题句的特征为:①它表达的意思比较概括;②一般结构简单;③段落中其他句子必定是用来解释、支撑主题句的。

例如,主题句在段首,其后句子是论证性细节。

For example:

People have different tastes in foodSome feel that they haven't eaten a meal unless they have had steak or other red meatSome prefer chicken or fish and eat one or the other at every mealOthers prefer vegetables and fruits or grains and would enjoy a meal of spaghetti,eggplant,and fresh fruitOthers could live on what were called fast――foods: a hamburger or hot dog,French fries and a soft drink

又如,主题句在段尾。作者先摆出事实依据,最后得出结论,即段落的主题。

For example:

Some students prefer a strict teacher who tells them exactly what to doOthers prefer to be left to work on their ownStill others like a democratic discussion type of classNo one teaching method can be devised to satisfy all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再如,主题句在短文中间。前面只提出问题,文中的主题由其后陈述的细节或合乎逻辑的引申在文中导出,然后再作进一步的解释,支持或发展。

For example:

Nothing is as useful as a flashlight on a dark night if a tire goes flatFew inventions are so helpful to a child who is afraid of the darkIn fact,the modern flashlight brings light to many dark situationsFinding something in the back of a closet is easy with a flashlight in handA camper also needs one after the light of the campfire has been out

常见设问形式:

1What is the topic of the text?

2The text is mainly about

3Which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Practice time:

You dream each night,even though you may not remember your dreamsWhile you dream your eyes move and your heart beats fasterEven your brain-wave pattern changesSome scientists think that dreaming is important for the sake of healthThey claim that without dream,people would go crazy

( ) 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tells?

AHow people stay healthy

BHow sleep is necessary

CWhy dreams are important

DWhen people remember their dreams

四、注意点

1掠读

重点读首尾段及其他各段首尾句。

2设题顺序

出题的顺序与行文的顺序是基本一致的,一般每段对应一题。(除推理判断题、主旨大意题)

3定位原则

(1)从题目出发,使用其中的关键词。(大写字母、地名、时间、数字等)

阅读理解的技巧范文4

【关键词】大学英语三级考试 阅读理解 解题障碍

四川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是四川省针对本省高职高专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测试,是对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能力的一种有效评价方式。在大学英语三级考试中,阅读理解占有极大的分数比重。阅读理解分数的高低在很大程度决定考生能否获得理想的考试成绩。但许多考生在阅读理解的解题过程中,会遭遇各种阅读障碍,加之不能有效地应用阅读技巧,导致考试焦虑,考试成绩不够理想。

一、做好阅读理解的重要意义

四川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阅读理解共4篇文章,每篇约300词,共1200词左右,20小题,40分,题型均为四选一型选择题,考试时间35分钟。近年来,四川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阅读理解的平均得分为20分左右。通过对大学英语三级考试获得证书的考生的阅读理解得分的研究,发现他们的阅读理解平均得分在30分以上。因此,在大学英语三级考试中,阅读理解的得分至关重要,关系到考生考试能否成功。

二、阅读理解主要的解题障碍

四川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大纲规定,阅读理解主要考察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获得信息的能力,是对考生词汇,语法结构及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不仅要求准确,而且要求一定速度。三级考试主要测试学生以下基本能力:掌握所给材料的中心大意;了解说明中心大意的事实与细节;既能了解字面意义,又能根据所给材料进行一定的推理判断;既能理解个别句子意义,又能理解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对四川省大学英语考试大纲要求的解读,结合对考生阅读理解解题实际的分析,考生在阅读理解解题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大障碍。

1.语言的障碍。语言障碍是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语言文字,语法结构等方面的障碍。在英语阅读过程中,生词,语法结构的正确理解是阅读理解中最大的障碍。大学英语三级考试中,考生词汇量的不足,语法知识的缺乏,是阅读理解题丢分的主要因素。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没有一定量词汇的积累和句法结构的认知,是不能做好阅读理解题的。良好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词汇的不断积累,语言知识的不断丰富。

2.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英语阅读理解材料总是包含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缺乏一定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导致考生有时很难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语言文化背景知识成为了英语阅读理解的无形障碍。很多时候,考生因为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很难做出正确判断。所以,语言的学习与文化的理解是不可分割的,语言的学习过程就是对语言存在文化的深入理解。只有不断的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大学英语三级考试中的阅读理解材料。

3.阅读技巧的障碍。考生在阅读过程中,缺乏必要的阅读技巧,而这一障碍又是多方面地原因形成的。考生不会正确选择应用精读、泛读、略读、跳读等不同阅读方法,应用合理的解题技巧,导致考生无法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前后文逻辑关系等重要内容,而无法正确选择试题答案。因此,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解题技巧,才能做好阅读理解试题。

三、阅读理解的基本解题技巧

词汇解释题型。四川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大纲规定:文章难度不应超过三级阅读材料,允许3%的生词。考生在阅读理解中必然会遇到生词,而这是英语阅读理解中的必然障碍,它直接影响到考生对文章的兴趣和理解。这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中的一些关键词,难词,生僻词的理解能力。做好这类题型,要求考生能够熟练掌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必须掌握的基本词汇和短语。

总之,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和解题技巧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有赖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有赖于在大量的练习中巧妙掌握和运用解题技巧。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精泛读结合,广泛猎奇。唯有如此,英语阅读能力才会有实质性的提高,解题技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也才能真正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四川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四川省大学英语二、三级考试大纲[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2]胡荣生.大学英语阅读理解中障碍分析与策略思考[J].科技信息.2009(08).

[3]高长.四川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指南[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阅读理解的技巧范文5

1 阅读理解的考查内容

1.1 文章重点细节和事实的考查。做这类题时,学生一定要抓住文中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展过程和结局五个环节,所有答案一定要符合原文,切不可望文生义或主观臆断。

1.2 词义或句意的考查。这些词往往不只是体现表层意义,而是具有深层意义,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判断其意义,或根据句子的语法关系分析其含义。一般情况下,推断词义的题目中所出现的单词,大多数是学生未曾见过的生词,学生需要在该词出现的上下文中去寻找线索。通过阅读上下文,断定该词的真正含义,然后将这个释义代入文中,检查是否贴切,仔细比较直到得出该词的确切含义。

1.3 文章主旨和大意的考查。这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学生只有理解了作者的写作目的、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之后,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1.4 结论或推论性考查。这类试题的答案选择无所谓正确和错误之分,而是最佳和非最佳之差。学生必须读懂通篇文章,弄懂作者的写作要旨,按照文章事件发生的过程和逻辑关系,才能做出符合原文逻辑主旨的结论或推论。

1.5 正误判断题。正误判断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的具体事实、信息的理解能力。一般是根据文章的事实或细节,给出一个句子,判断其正误。这类题比较直接,难度相对较小。做此类题时,应先看题,后带着“问题”快速阅读短文,寻找所需要的信息。

1.6 拟选题目考查。英语文章标题特点一般是省略冠词、be动词或作定语用的人称代词,且多以短语或简单句为主。选择标题的一般原则是:一要切题,即能够概括全文的主旨;二要简洁,即文字简洁明了。

2 阅读理解的解题步骤

2.1 浏览文章前,应先将文章后的后试题阅读一遍,这样阅读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针对性地去捕捉信息,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

2.2 细读全文,捕捉信息。这就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全文,掌握大意,了解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图,注意事情的起因、时间、地点、人物以及结局,特别注意首句,抓住中心。阅读理解的短文一般不给题目,这就给学生快速了解全文的中心思想增加了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应特别注意首段和尾段或每一自然段的首句以及结尾句。因为首、尾段和首、尾句往往是作者要说明的对象或事件的起因,或作者阐述自己的观点,或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与人物的关系,结尾是事件的结论或作者表达的态度、意图、目的等。

2.3 分析信息,推敲答案。在弄清了阅读理解题的实质后,就可根据输入的信息确定答案了。学生必须根据某些关键词语和文章内涵运用文章所提供的全部信息,参考作者的思路和意图,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常识进行分析、推理、推敲,最后选定答案。学生可采用优先排队法,首先排除语法词汇上有明显错误的选项,然后排除与短文内容不符的选项,剩下的就是正确答案了。在此过程中,要细致地鉴别,对比四个选项在语法、语义和在文章内容中的含义,因为有些干扰项迷惑性很强,不易分辨。

2.4 复查全文,检查答案。这是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环,不能疏忽。在阅读和答题时,学生的大脑已经输入了不少信息,这时很有必要把所有的信息归纳整理后,重新再读一遍短文检查答案,看是否前后一致,意义和语言知识是否和原文相符,是否符合逻辑,若发现错误要及时纠正。

3 做阅读理解题应注意哪些事项

3.1 忌不带问题进行阅读。做题时,应先把所给问题浏览一遍,然后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边读边选出考察表层情况问题的答案,从而提高效率。

3.2 忌草率行事。设计者往往在四个选项中设计出一个似是而非的选项,这个选项干扰性强,容易迷惑学生。学生应仔细推敲,去伪去真,方可选出正确答案。

3.3 忌主观印象。少数阅读理解题只需根据生活常识就能选出答案,而绝大多数则不然,必须排除自身的生活经验、经历和己有的知识等主观因素干扰,按照文章反映的实际情况选择答案。

阅读理解的技巧范文6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能力;启发式;情感态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

新课标《考试大纲》对语文阅读理解的考试要求是: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去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保证学生看到阅读理解的时候能够胸有成竹、游刃有余。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有必要去钻研考试大纲,破译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的技巧,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下面谈一下本人的一些初浅认识:

一、 通读全文,把握主旨

主旨是作者的主要写作目的。学生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首先要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这样,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就可以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看问题,分析地会比较全面和透彻。通过阅读学生会把握文章的关键处,了解作者的价值趋向。学生尤其要关注起始段落的中心句,重点段落的起始句和收束句。这些重点句子往往会表达出作者的观点和思想,学生通过对这些句子的把握就会了解文章的主旨和价值取向。学生在快速阅读的时候如果能够抓住这些句子,对于理解文章局部的内容要点,把握文章局部内容的内在关联,具有全局性的定向作用。

例如在阅读“父亲的家谱”的时候,有一道试题是这样的:根据全文内容,概括父亲陈星伍的人生经历。这道试题就需要学生通读全文,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来把握答题要点。学生在答题时需要认真阅读全文,尤其是文中的一些关键句,按照时间顺序来答题。①小时候因为家庭成分不好受到羞辱而退学,上山挖草药维持困顿的生活;②80年代初获得“补缺”的机会成为一名医生;③儿子出生后兼职做起了生意赚了不少钱,又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下被甩在后面,安度晚年。学生的答题要全面,含盖这三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只有学生把握了全文,学生才会很好地掌握这些信息。

二、 审析题干,吃透选项

阅读试题的题干设置,限制了学生答题的内容,指示着思维的方向。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让学生能够做到认真审析题干,以保证学生回答问题的角度和方向是正确的。学生在答题前一定要确保自己弄清了题目的要求,然后按照要求吃透各选项的含义,根据上下文的意脉,寻找答题的信息,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有的放矢地解答试题。语言是信息的载体,语文阅读选项的设置往往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学生要善于识破选项的陷阱,这才能够保证提高学生答题的准确率。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认真审题,在阅读理解题目中有很多的试题都是: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学生一定要看清楚文章问的是“正确的”“恰当的”“不正确的”,这是决定学生成败的第一步,学生需要三思而后行。

三、 定位检索,准确筛选

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先看题目设计稳重哪些段落或区域,确定对应的语句,再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阅读题一般是从选文里有可能被学生忽略且又不一定真懂的地方抽出来编成各种形式的问题,用来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理解题的核心是“提取信息”,也就是筛选信息。因此,答案要从文章筛选,只要认真揣摩上下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语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在原文中都是能够“挖”出来的。

例如在练习“人淡如菊的华裔女建筑师”时,其中有一道试题是“人淡如菊”是一种怎样的性格特质?文章从哪些具体方面体现了林璎的这种性格特质?问题问得很清楚,学生需要从文中去探索这些信息,深刻挖掘材料,这些信息在文中都有提示和说明。学生首先需要从总体上把握“人淡如菊”是一种拒绝霸气的平和和执着。这里的关键词“平和”和“执着”,在文中多处有所提示。例如平和:性情淡泊,单纯低调,面对媒体,她不愿过多上镜;当有人走近她索取邮件地址时,她拒绝来者要求。执着:个性倔强,坚持而有勇气。在越战纪念碑最后的决定会议上,林璎以其独有的倔犟和勇气赢得胜利。只要学生阅读全文,并且深入透析文章中的点点滴滴,学生一定会找到答题关键词。

四、 文题比较,甄别正误

在辨析过程中,把题目中每一个选项的表述与文中相关内容仔细比较,看有无变化。其中,有的变化可能是形式上的,其核心内容并无改变;有的变化是本质上的,如偷换概念、张冠李戴、以偏概全等等,其表述内容与文中的完全不同。学生需要仔细思考,认真辨别,看这是无中生有还是合理分析。很多时候每一个选项都是需要学生仔细比较和对比才能够分析出来的。很多学生往往不太细心,对照疏忽,常常出错。有些选项是对语句的理解,而学生对照时,不去注意具体依据是否充分可靠,忽略了要点,以致答题错误。

五、 组合概括,表述到位

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要站在出题人的角度去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是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学生要用直接的语言去答题,弃分说为概括,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例如在阅读《钱玄同的生活习惯》时,有一个问题是:从钱玄同身上,你获得了哪些有益的人生启示?请结合全文予以探究。学生需要重新组合全文,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深刻地理解文章,并且从作者的角度转化为自己的角度去体会,反思。学生通过阅读应该能够学习到:只有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才会被后人铭记;腹有诗书气自华,渊博的学识是良好口才的基础;要保持身体健康,就必须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只有严格自律,公正无私,才能使他人信服。这些是作者想要通过文章表达的深刻含义,也是蕴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意义。

总之,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要通过平时的教学不断地向学生渗透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和有效方法,让学生平时就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理解习惯,这样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就会轻而易举,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技能,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获取精神粮食的途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