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管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用风险管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用风险管控

信用风险管控范文1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中小企业 信用风险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大中型企业融资渠道更加灵活开阔,加之金融同业间竞争激烈,商业银行对大客户信贷业务的议价能力被逐渐削弱,存、贷款业务利差逐步缩小已经不可避免,极大地压缩了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也使得小企业贷款投放受到各商业银行的重视,成为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推动资产结构优化的有效途径。但近年来,随着整体经济下行,信贷风险频发,而小企业更是重灾区,在一些行业、产品和区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信用风险。如何有效地识别小企业贷款风险,并将它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是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小企业信用风险主要特征

(一)小企业规模较小,经济环境依赖性较强,自身抗风险能力不足

根据工信部、发改委等四部门研究制定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不同行业企业,根据近两年的平均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员工人数等指标,认定为不同规模,由于生产销售规模有限,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普遍较小,只能被动成为市场环境的接受者。同时,从行业分布情况来看,我国小企业大多为加工型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抵御外部整体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

(二)小企业章程不健全,经营管理不规范

从管理结构和决策机制上来看,由于小企业大多数处于新生期和成长初期,多数沿用家族式管理模式,无论企业股权成分如何,实际控制人往往是该家族某一“大家长”,经营决策权也集中于其一人手中,股东会形同虚设,经营行为以实际控制人的市场判断为主,不具有成熟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一旦出现经营决策失误,极大几率将直接导致破产倒闭。

(三)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报表不能反映实际经营状况

会计报表作为企业对外提供财务数据的重要内容,也是商业银行贷前调查企业的重要依据。但小企业财务管理往往不正规,普遍存在财务数据不真实、营业收入不客观、资产数据不完整等现象。甚至出现企业故意利用会计报表虚增资产和利润,从而骗取银行贷款的现象。财务信息的不对称极大的增加了银行的风险成本,加大风险识别难度。

(四)小企业信用意识较低,诚信意识缺乏,道德风险严重

由于中小企业经营决策权往往集中在实际控制人一人手中,若其个人素质较差,诚信意识缺乏,就有可能出现从银行套取贷款转嫁企业经营风险的情况。部分企业将银行贷款作为资本金短贷长用,部分企业伪造购销合同擅自变更贷款用途,甚至部分企业主携款逃逸恶意逃废银行债务,银行一旦给这些企业发放贷款,到期出现偿还困难,为避免当前损失,银行被迫不断续贷甚至增加贷款,出现企业“绑架”银行的现象,存在着较大的道德风险。

(五)小企业信贷风险缓释能力较弱

目前小企业贷款的主要风险缓释措施有抵押和担保两种。首先,小企业资产较少,自身缺乏符合银行要求的有效抵押物。为了获得贷款,企业往往联合外部资产评估机构,抬高评估价格,实际抵押能力存在严重的虚增。其次,风险出现后,抵押资产的处置仍然极为复杂,执行难的问题在一些地方保护主义的庇护下仍然存在,银行常常处于“赢了官司,输了买卖”的尴尬境地。再次,小企业自身规模较小,盈利能力有限,担保代偿能力值得质疑,目前众多银行推出的联保联贷业务看似解决了单一小企业担保不足的问题,但却形成了担保圈风险,容易造成风险不断传递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二、商业银行小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贷前调查不到位

一是调查流于账面数据,小企业普遍存在报表美化现象,偏信企业经营人员相关口述和财务数据,就不能真正了解客户实际经营状况,发现和掌握关键风险点;二是双人调查未能真正落实,形式到位而实质不到位,往往存在谁营销谁申报,从营销到客评再到授信和支用实行一手清,未能真正落实双人调查的实际效用,不能保证信贷材料和相关档案的真实性、合理性。

(二)轻视贷后管理

小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差,经营情况可能发生突变,目前各商业银行普遍要求贷款发放后,需要进行贷款五级分类和风险暴露分类工作,且需按月进行贷后走访,但各商业银行普遍存在重贷轻管现象,部分基层客户经理风险意识淡薄,贷后检查的濒次、全面性和深度不够,贷后报告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现状。

(三)对风险缺乏敏感性

部分银行基层客户经理,不能有效利用行内和监管机构的预警工具,对企业经营现金流分析不够,对企业的销售回笼、上下游情况掌握不足,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企业经营风险;同时,对“企查查”等外部参考工具不重视,对企业工商信息变更、涉诉信息更新等风险信号获取滞后,同时,行内部分信息在经营和风险条线间共享不足,导致纳入预警跟踪管理不及时,造成管控被动,无法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和化解风险。

三、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风险控制建议

(一)从非财务因素判断授信风险

针对小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明的问题,银行对小企业进行贷前调查过程中,在分析报表数据的前提下,更要通过收集企业生产经营信息来判断企业实际运营情况,像生产资料出入库单据、机器开工率、用电用水量等指标,同时,应关注当地媒体和网络信息等舆情信息,综合判断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尤其应关注小企业纳税情况,为减少纳税,企业向税务机关反应的报表情况往往要差于企业真实的生产经营状况,由此银行可以推断该企业“至少有多好”,从而提升小企业信用评价的准确性。

(二)切实重视和加强小企业贷后管理工作

一是对贷款的实际用途进行持续的跟踪监控,尤其是首笔发放资金的监控,保证其用于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严防信贷资金被占用或挪用;二是持续关注企业在行内的结算量,了解企业现金流状况、开工率、订单状况,注意早期预警信号暴露后的相关风险处置,适时退出。

(三)创新小企业贷款风险缓释措施

小企业贷款担保物不足是带来风险的主要因素,因此,不断革新风险缓释措施是降低风险的有效途径。一是探索与保险公司的合作,逐渐引入除财产保险外的人身保险、信用保险等方式,借助保险公司分散风险;二是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合作,政府主管部门可推进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和风险共担机制的建设,尤其对于符合经济政策导向的小企业,政策资金的注入,能够有效地分散信J风险,增强银企双方的信心。

(四)建立完善的经营主责任人制度

对于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贷前由经营主责任人承担经营决策责任,客户经理负责真实、精准采集信息,建立客户分析例会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信贷方案;同时,对贷后管理工作进行规范,支行指定专职风险经理组织完善贷后管理方案并保证有效实施,强化信贷管理责任落实到位,提高贷后制度执行力,做到责任明晰,专人管理。

信用风险管控范文2

关键词:企业;信用;风险;控制

一、概述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都面临“销售难,收款更难”的双重困境。一方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争取客户订单,企业提供几近苛刻的优惠条件,利润越来越簿;另一方面,客户拖欠账款,销售人员催收不力,产生了大量呆账、坏账,使单簿的利润再次遭遇严重侵蚀……这一切都源于企业经营管理上的一项严重缺陷――缺乏适当的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和信用管理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企业发展的一个突出因素。为了均衡收益和风险,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企业需建立一套切合实际的信用风险管理控制体系,以保障企业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

二、企业信用整体控制

(一)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的建立

1、信用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没有健全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没有规范的信用风险控制体系,企业将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

2、企业应建立三项基本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第一,事前控制。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客户既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来源,也是最大的风险来源。强化信用管理,企业必须首先做好客户的资信管理工作,尤其是在交易前对客户信用信息的收集调查和风险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二,事中控制。内部授信管理制度。企业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信用风险主要是由于在销售业务管理上缺少规范和控制造成的,因此企业必须建立与客户直接的信用关系,实施直接管理,改变单纯依赖于销售人员“间接管理”的状况,实行严格的内部授信管理制度。第三,事后控制。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信用风险事后控制环节――应收账款管理在《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之事后控制环节――应收账款管理》一文中有详细论述。本文主要论述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控制体系中的事前、事中控制环节。

(二)推行全程及全员信用管理模式

针对业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企业应当对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进行风险控制,对交易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业务环节进行风险管理,包括从市场开发、签订合同、发货直至账款收回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各环节的严密监控与管理,制定业务过程中各岗位的信用控制职责及指标,以实现信用风险防范的全员参与。第一,事前控制。业务前期进行信用调查,评估、评判潜在风险、明确信用条款,制定控制方案,防患于未燃。第二,事中控制。业务确定后进入执行过程控制,业务及商务物流人员确保货物顺利交付及验收,及时解决或推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合同顺利履行。第三,事后控制。应收形成后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专业化管理,根据应收账款的分类及人员职责分工,分层次分步骤地进行催缴。

三、客户授信管理

(一)信用政策的制订

信用政策主要是针对信用销售情况制定的一系列业务管理原则、标准和风险控制方法。制定一套合理的信用政策在贯彻全程信用管理模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企业事中控制的核心内容。

信用政策是指导企业赊销业务的主要工具,企业应权衡产品生命周期及其市场营销策略、行业经济形势、市场竞争状况、竞争对手信用策略和公司财务状况等制定一套明确的、可执行的信用政策。

(二)信用政策的内容

1、信用标准。由于企业自身的情况和市场环境的不同,企业信用标准也不同。信用标准与企业的销售和企业的应收账款的投资成本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企业制定一个严格的信用标准,即只对信誉良好、预计坏账损失率低的客户给予信用销售,虽然能够降低应收账款的成本和坏账损失,但是企业却失去了信誉一般、偿付能力较弱的客户,不能够扩大销售收入。反之,如果信用标准制定过宽,企业的销售收入虽然增加,但应收账款的成本也会增加。信用标准是企业在增加销售收入和增加应收账款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的结果。

2、信用条件。企业应遵循本行业的惯例和考虑自身实力的情况下确定信用条件。信用条件的确定影响着企业应收账款的规模和成本。信用限额是根据客户的资信状况所确定的安全性销售的允许最大额度,它取决于客户的偿债能力、客户的资本、抵押品、经营状况等几方面。信用期限是企业给客户提供的付款时间。信用期限的长短,与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坏账扣失都密切相关。

(三)新客户资格认证

1、新客户口资格认证所需资料。具体包括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复印件、法人身份证复印件、一般纳税人资质证明、近期资产负债表、资产损益表。

2、新客户资格认证的必备程序。实地信用调查:主要以业务人员为主,实地信用调查内容包括:客户自身的经营情况、组织管理结构、资金情况、客户业务人员及其公司主管领导的信用情况、项目的真实性、最终客户的合同支付情况、资金保障方式等。工商调查:如新客户无法提供相关资质证明,须进行工商调查以取得相关信息。第三方中介机构信用评估报告:对于注册资金较小、没有行业知名度、成立时间短的新客户理论上需通过第三方咨询机构进行资信调查并提供资信报告,另外合同金额较大、可能会面临收款的客户必须进行资信调查。

四、客户信用评估管理

(一)客户信用评估

企业应建立客户资信评估制度,制定客户资信评估模型,建立全程信用管理模式。组织业务部门对客户资信进行动态评估,其他相关部门和人员积极配合客户资信评估管理工作,加强客户资信资料的收集与跟踪。

(二)客户信用等级

企业应对客户的资信状况做出综合性评估,并以定量化的方式,对客户的信用等级做出评定。销售部门应按照不同的客户风险级别采取不同的信用政策。

1、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企业可以从客户的自身特征、优先性特征、信用及财务特征等方面来对其信用状况进行全面分析,选择出对信用分析意义最大、直接与客户信用状况相联系的若干因素,分别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得到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

2、信用等级操作说明(见表1)。

(三)风险客户评定

企业应定期评定风险客户,原则上,风险客户将不予授予信用,存在欠款的风险客户停止发货。

(四)销售人员信用评价体系

企业根据销售人员个人业绩以及日常业务过程中销售人员承诺履约能力、日常客户资信管理记录的分析,综合评价销售人员的信用执行能力,从而作为下一步对该销售人员所负责客户授信的重要评判依据。

1、销售人员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定量指标:签单总金额、销售毛利率、签单回款率、个人费用签单比、超期应收比重、年度应收准备。定性指标:个人诚信度;综合签单质量;工作责任心;响应速度;沟通协作能力。

2、销售人员信用评级界定表(见表2);

(五)建立客户资信数据库

企业应建立客户资信数据模型,制定和落实客户资信调研计划,及时维护和更新客户资信数据库。

客户资信数据包括客户基本情况、发展历史、组织结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信用记录、行业情况、发展前景等。

(六)委托征信

当其他措施无法满足公司风险控制的需要时可考虑采用委托征信。委托征信由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委托社会征信公司进行资信评估。

综上所述,企业通过全程及全员的信用管理模式,实施对客户规范化的管理,实行严格的客户信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控制由于客户信息失真或失控而产生的经营风险,能够对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进行监控和管理,保证业务良性运转,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实现真正利润的有效销售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中华征信所.征信手册[M].中信出版社,2003.

信用风险管控范文3

渠道上的信用风险是指渠道中任一成员的货款由于渠道上另外成员的原因不能及时收回或不能收回而给该成员造成的可能损失。

一、渠道上的信用风险是渠道冲突的集中体现

根据现代渠道冲突理论,渠道冲突是指下述这样一种状态:一个渠道成员意识到另外一个渠道成员正在阻挠或干扰他实现自己的目标或者有效运作;或一个渠道成员意识到另外一个渠道成员正从事某种会伤害、威胁其利益、或以损害其利益为代价获取稀缺资源的活动。渠道冲突分成为垂直冲突、水平冲突和多渠道冲突。垂直冲突是指同一渠道中不同层次的渠道成员之间的冲突,比如中间商不执行制造商规定的价格、服务和广告等策略;水平冲突是指同一层次渠道成员之间的冲突;例如,广东佛山一些陶瓷产品的特许经销商太多,距离又太近,以至相互竞价,压低了它们的利润。多渠道冲突则是指同一生产商的多条渠道之间的冲突。例如,IBM直到1981年还只用自己的销售部门推销其所有的产品,但当其产品中增加微机后,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它增加了18条营销渠道,包括经销商、邮购、电话市场营销等。由于增加了销售渠道,使各销售渠道之间为争夺客户而产生矛盾,当一条渠道的成员销售额较大,而利润较少时,多渠道冲突将变得更加激烈。

以上三种类型的渠道冲突都有可能成为渠道上信用风险的成因,垂直冲突则是形成渠道信用风险的直接原因。

渠道上的垂直冲突主要表现为价格冲突、服务冲突、促销冲突和交易方式冲突。

1、价格冲突与渠道上的信用风险。价格冲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制造商与中间商目标的不一致。制造商的根本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中间商是以销售最大为根本目标的(当然,它追求销售最大也是为了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因为制造商和中间商之间的协议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求中间商多卖出产品,这是制造商业对中间商进行奖励的根本依据。)为了保证自己能够得到正常的利润,制造商会要求中间商严格执行相关的价格政策,但是,中间商为了多销售产品,他有动力以低的价格促进销售。价格冲突比较著名的案例有:2000年7月国美电器在北京、天津、上海三地以超低价格出售厦华、长虹和熊猫等品牌的彩电,引起上述企业的激烈反应;2001年4月,苏宁电器省内直营企业全面降价,最高降低幅度彩电为40%,音响为50%、空调为35%、洗衣机为25%、冰箱为20%.在苏宁降价之后,长虹、TCL、厦华彩电的价格也纷纷下调,海尔高层急飞南京扑火,但海尔产品仍然还是被列入降价名单。多方努力未果,海尔立即以断货为威胁,但商家并不理睬。价格冲突带来的信用风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造商可能会因为中间商不严格执行价格政策而减少中间商的返利,这会引起中间商的不满从而导致中间商不及时还款;二是接受现实,中间商仍获得同样的返利,制造商承担低价销售的损失,形成隐性的风险损失。

2、促销冲突与渠道上的信用风险。中间商只对那些单位利润较高的产品的促销感兴趣,而对制造商要求促销的产品则视其单利润的多少决定是否促销,对制造商业通过降价手段进行促销的产品,由于降价导致单位利润锐减,特别是对于自己买进产品所权的中间商,有可能由于降价而导致中间商的利润为零,因而中间商对这类产品的降价促销不感兴趣,从而出现了促销冲突。促销冲突容易形成相对滞销产品货款的信用风险。如果是中间商业买进所有权的情况,生产商的降价行为会令中间商利润大大减少,起中间商的不满,他可能会在其他的商业上采取措施,弥补损失,从而导致制造商的可能损失。如果是中间商没有买进所有权的情况,由于促销冲突,相对滞销的产品的销售仍难有起色,这部分商品的货款就处于风险之中。

3、服务冲突与渠道上的信用风险。服务冲突的主要原因是制造商与中间商关于服务的界限没有明确的分工,导致消费者在费过程中对服务不满意而转向其他品牌的产品。服务冲突对整个渠道上的成员都会产生影响,客户的转移意味着利润来源的转移,销售受到影响,渠道上的所有成员的货款回收都会收到影响。

4、交易方式冲突与渠道上的信用风险。交易方式冲突是指制造商与中间商出于自身利益与风险的考虑希望采用不同的交易方式而形成的冲突。如曾经发生的济南七大商场罢售长虹彩电的风波就是交易方式冲突的典型案例,中间商希望长虹彩电,先拿一批货做铺底销售,而长虹实行的是台阶式返利,推行现款现货的经销制,这样,市场风险、降价的压力全部由中间商承担,中间商感到风险大、利润薄,因此采取了罢售的措施。交易方式的选择是控制渠道信用风险的直接方法,但是交易方式过于宽松会导致信用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增加;交易方式过于紧张又会导致上面情况的发生,最终仍可能带来较大的损失。

以上简单讨论了渠道垂直冲突对渠道信用风险形成的影响。当然,渠道上的信用风险不能完全归结于渠道冲突,其他的一些外部原因、产品本身的原因也是导致渠道上信用风险的重要原因。

二、渠道信用风险具有传染性的特点

渠道上信用风险的传染性是指某渠道成员的违约会导致其所有上游成员都会受到影响的情形。渠道上信用风险传染性的特点是由当今市场的买方特点决定了的。如果渠道成员之间有相互的资金流“隔离”,则传染性的特点将难以形成,然而市场的买方特点决定了上游企业要向下游企业提供商业信用融通,资金流上的相互依赖性就不可避免了。

制造企业作为渠道的起点,将承担着最大的信用风险,只有渠道上任一成员出现违约的情况,它所导致的信用风险和损失都会沿着渠道的链条传递到制造商那里。

处于渠道末端的零售商,它是直接面对客户的企业,它所承担的信用风险是客户的信用风险,可以说是整个渠道链条中面临的信用风险最小的企业。

从整个渠道的链条来看,越是远离渠道的末端,面临的信用风险就越大;同样地,如果渠道的结构越是层次多、长度长、宽度大,整个渠道链条上的信用风险也就会越大,处于多重渠道扭结中心的制造企业所承担的信用风险也就越大。

三、我国渠道失信的典型形式:(以IT产业为例)

1、恶意欺诈

如果单从数量上来说,诈骗案所占的比例并高,但这类案件的涉案金额相对比较高,而且现在IT渠道的毛利率普遍很低,一旦发生恶意欺诈的案件,对渠道的打击会很大。神州数码外联法务部法务经理曾经办过一个案子,一个商案发逃跑后公安人员去公司搜察,发现一份纸面文件,记录了包括神码、英迈、佳杰、威达在内的几乎所有的总代的联系方式,这个骗子公司的操作方法是一家一家打电话,看谁给的条件最好,谁的条件好就骗谁。

当然也有拿了假的本票来骗的,这就属于比较专业的诈骗了,这类情况比较少,只要有相关的制度,预防起来并不困难。

2、恶性拖欠

神州数码外联法务部法务经理曾坦言,IT渠道发生的失信案例,纯粹意义上的诈骗案实并不多,比较常见的现象是恶意拖欠。一些商的资质本来比较虚,不具备经营的实力,但由于一些制度在监察和执行上存在较大的可操作性,导致了一些“猫腻”的产生。有“立升”的经销商往往花几千块钱就能注册一个资金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公司,和这样的公司做生意比较危险,有了纠纷追讨债务时,才发现公司根本就一无所有,尤其让人头疼的是公司的经营者一不跑,二不赖,但就是不还钱。由于这类公司根本不具备清偿能力,你拿他毫无办法。

3、金蝉脱壳

信用风险管控范文4

一、风险管理与内控制度的内涵及中外对内控制度与风险管理关系的认知

首先,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件,这些事件可能对企业产生不利或有利的影?。产生不利影响的事件代表了风险,可能阻碍企业的价值创造;有利影响的事件可以抵消不利影响或为企业带来机会。风险管理就是对上述风险和机会的管理,它是企业从战略制定到日常经营过程中对待风险的一系列信念和态度,目的是确定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项,并进行管理,为实现企业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

内控制度一般分为两种模式:一是金融企业的各级管理部门为了保护金融资产的安全完整,协调经济活动,利用企业内部因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形成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二是公司企业为使公司的经营风险为零风险,而在公司企业内部对各部门流程/程序运作进行设定控制点作业,作好流程/程序的内部控制的管理制度。

对于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关系在国外有三种主要观点:美国COSO委员会的观点是风险管理包括内部控制;加拿大COSO委员会的观点是内部控制包含风险管理;其他方的观点是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本质一样。

大量的实践证明,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而风险管理离开了内部控制作为手段支撑也将流于形式。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融为一体。

二、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运用内控制度进行风险管理的缺陷

(一)企业风险意识薄弱,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

在风险管理视角下进行企业内部控制是一种新的理论概念,较多企业往往不能充分了解内部控制体系的具体含义,认识不到内控制度对于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这就难免会令企业管理者忽略公司的风险,不会主动收集关于风险防御或降低的有效信息并加以分析利用。

(二)控制环境失效、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进行内部控制的前提是必须建立良好的控制环境,然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缺乏活力,各部门之间不能及时有效的沟通,一些部门为了业绩推卸责任,使得整个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失效。

不仅如此,现阶段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尚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不利于企业从内部进行风险预测。这就可能造成某些高新技术企业一味追求高利益,而冒险激进,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甚至造成企业破产倒闭。

(三)内控执行力不够

某些高新技术企业也具备一定的风险管控意识,也制定了企业的内控制度,但是执行只是流于形式和走过场。而且,企业内部也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不能保证内控制度有效的执行,致使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的风险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

(四)内部审计与监督有待加强

在企业既定发展目标已经有效实现的基础上,应该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与监督,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但是仍然存在某些企业的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缺乏全面了解,致使内部审计与监督无法实现其作用情况。

三、高新技术企业如何实施与应用内控制度来进行风险管理

(一)以风险控制为主线,构建良好的控制环境

在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良好的控制环境必不可少。营造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首先要重视提高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综合素质,增强其风险防控意识,尽可能全员做到居安思危防,防患于未然;还要优化公司治理,设置完善的组织架构,既避免权利重叠、一人独大,又避免出现权力真空,保证企业经营各环节权力、责任相互对等,在风险出现以后能够及时的采取措施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企业在进行人员招聘和选拔时,应该严格把关;最后,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员工的劳动成果,提高员工的满意度;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和审计。设置专门的内部控制评价部门、聘请外部会计师事务所,对内控设计的有效性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评审。内控评审不仅有助于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体系,还可以关注到由于市场变化、国家政策变化以及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外部风险。

(二)构建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确定内部控制目标

由于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管理制度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所以有的企业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控制机制,这就需要企业全员参与,共同面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首先,要设立专门对风险管理做出应对策略的内部控制小组,具体应该包括:风险识别和评估人员、内部审计人员、监督人员等负责内部控制工作的人员,由内控小组依照本企业的特点建立适合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管理层则应该制定企业内部控制最终目标,责成内控小组制定实现目标的方案。

(三)认真执行内部控制目标计划,构建内部控制制度的风险评估体系

在确定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之后,企业就应该严格按照计划进行,而不是“纸上谈兵”。同时,企业要建立风险评估体系来评估动态变化的市场需求、市场资金走向、客户意愿、原材料价格等已经出现或者未出现的问题对企业此阶段计划的影响,并且将相关信息详细记录、分类、归纳,为企业以后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每个企业根据各自不同的实际情况和技术水平,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定期分析,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价,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四)实现企业有效的内外信息沟通

处理好企业内外信息沟通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在面临风险时能够实现各部门有效的信息交流,应对企业内外部风险的重要措施。要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有条不紊地运行,真正起到风险防范作用,对内企业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明确员工的责任,增强其凝聚力;对外企业要建立良好的外部沟通渠道,整合企业的信息资源。在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可以构建专属的信息平台,提升信息交流与传递效率,时刻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

(五)构建符合内部控制要求的业务管理新制度,做到考核与奖惩相统一

为了更好的实现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企业要以内部控制制度为前提完善、整合自己的业务流程,形成新的业务管理制度,以更有效的应对风险。这就要求,业务管理部门要全面梳理经营业务流程,加大监督力度,对各项业务做出风险预测及评估,并按照新的业务管制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严格的业务考评,根据考评结果给予相应的奖励或者惩罚,逐步建立起“激励+约束”的运行机制,在面临风险时,各部门才能够主动有效的想办法解决风险所带来的损害。

信用风险管控范文5

(一)外生因素

1.市场环境。作为亲周期行业,银行业的信用风险是宏观经济的反映,信贷客户的非系统性信用风险与整个经济系统性风险密不可分,宏观经济形势、区域经济动态、行业经济趋势会持续影响经营行和信贷客户双方的信贷行为和信贷文化。前几年经济过度刺激和信贷大量投放的后遗症在“新常态”时期逐步显现,随着去杠杆、去产能、去泡沫的进一步推进,大量风险客户出现盲目多元投资、加大杠杆、挪用贷款、民间借贷甚至抽逃资产、与银行内外勾结等行为。扭曲的市场环境和信贷客户行为对商业银行产生倒逼,银行信贷文化也因此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扭曲。例如福建、浙江等地滋生出大量的钢贸贷款,其中不乏成批的空壳公司和集团内部融资平台,而银行却对这些客户难以割舍,甚至协助策划“抱团取暖”,直至风险集中爆发。这类典型现象深刻反映了市场环境变化对银行信贷文化和信用风险的影响。

2.信用环境。我国正处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初级阶段,经济基础、法律体系及市场环境都不够成熟,也缺乏高效的失信惩戒机制。薄弱的信用环境主要在两个方面通过信贷文化对信用风险产生影响:一是失真的会计环境。信贷客户能够轻易的虚构财务报表申请贷款,高信用等级客户直接违约案例时有发生,过去的“好客户”金玉其外,到风险暴露时才发现败絮其中。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经营行面对失真的会计环境,信贷文化发生了畸变,“假报表真分析”,以财务报表为定量评分基础的信用评级往往缺乏最基本的可靠性。二是低效的资产评估、登记和处置环境。一方面,资产评估公司对抵押物评估的客观性和独立性难以保障,往往配合信贷客户的资金需求高估抵押物,甚至有的抵押登记部门协助企业重复抵押或虚假抵押。另一方面,抵押物作为第二还款来源,用信担保方式往往表面合规,却普遍存在权责明确却追索困难、胜诉容易却执行困难的现象,源于低效的处置环节导致实际风险缓释效果并不理想。

3.同业竞争。近年来,国内金融业逐渐开放的同时,商业银行业务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步伐加快和息差水平的收窄,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商业银行同业为了保住和抢占市场份额,纷纷加大竞争力度,甚至采取降低收费标准、放宽贷款审批等恶性竞争手段争抢客户。在同业之间加码式恶性博弈的非理性竞争环境中,信贷文化不可避免的受到负面冲击,并进而作用于信用风险。

4.政府行为。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仍存在行政色彩,信贷决策和信贷文化在特定环境下时常受制于政府行为。劣质的“支柱型企业”在地方政府出手下“大而不倒”的案例比比皆是,如川威集团的司法重整、青海碱业的债务重组等。干扰性的政府行为对银行信贷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部分经营行和信贷人员对于有政府背景的信贷客户从主观上放松了风险的识别和防范,从而在主客观两方面都降低了银行及时化解和防范信用风险的能力,是信用风险滋生、蔓延直至更大程度暴发的成因之一。

(二)内生因素

1.信贷管理机制。近年来,信贷客户刻意制造信息不对称、掩盖风险的动机和能力都越来越强,商业银行用传统方式审贷、管贷已经跟不上形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现有信贷管控机制与担保圈贷款、隐蔽性集团贷款风险的管控需求并不匹配,面对错综复杂的隐性关联互保、连环担保及其更强的隐蔽性和危害性,已普遍呈现管控乏力的现象。例如温州不良担保圈事件、青岛“德正系”骗贷案件、浙江“中江系”集团风险事件等。在信贷管理机制存在缺陷的环境里,信贷人员从思想上怠于积极加强管控力度和风险意识,形成消极的信贷文化氛围。通过近年来新增不良贷款进行分析,信贷客户对风险隐蔽性较强的客户,普遍缺乏积极的管控意识,没有真正做到“了解客户、衡量风险”,更无法及时识别和处置风险。

2.信贷激励机制。在同业竞争白热化的外部条件下,商业银行的考核压力层层加码,“一刀切”的信贷激励机制间接导致部分信贷部门形成“重发展轻风控、重眼前轻长远”的信贷文化。“垒大户”就是一个典型表现,面对低迷的市场环境和风险尚不明确的新增客户,经营行为了完成考核指标,对于存量大户存在“绩效为先、授权规避”的思想。这种“不舍得”的心理导致经营行即使知晓风险隐患,也缺乏主动退出意愿,甚至为了争夺“优质”大客户,忽视企业本身的风险隐患,逐年加大授信额度。同时,银行“垒大户”的行为还可能造成企业负债大幅度增加,加大资金链脆弱程度,是信用风险积聚和爆发的又一诱因。

3.信贷约束机制。信贷约束机制的缺失集中表现为责任追究的范围和力度不足,信贷部门因此形成责任感淡薄的负面信贷文化,从而疏于信用风险管控。一是责任追究范围不足。商业银行在内部监督检查的过程中,对管理层责任追究范围不足,特别是对信贷决策的追究往往局限于任期之内,导致银行各级管理层存在不同程度的任期短视行为。这种普遍的负面信贷文化现象,驱使管理层对风险贷款产生了“击鼓传花”的侥幸心理和前后任期之间的“博弈心态”。部分管理层对高风险贷款反复还旧借新、以贷还贷、以贷收息,意图将风险“顺利交班”。在任期短视行为影响下,信贷部门不但错失防范和处置信用风险的最佳时机,反而坐视风险进一步发酵和质变。二是责任追究力度不足。与明确涉及员工行为的“显性”道德风险不同,信贷经营管理层过大的决策权力与过小的信贷决策风险严重不匹配,产生了权责倾斜的信贷文化。尽管现代商业银行已经建立起贷审会、合议会、行长负责制等一系列形式上完善的管理层信贷决策机制,但通过大量的信贷风险案例可以发现,鲜有决策层因为信贷决策风险受到与其危害对等的惩戒。必须重视的是,信贷决策层的信贷决策风险对银行带来的经济损失和风险隐患往往不亚于“显性”道德风险案件。例如在商贸类风险贷款中较为普遍的“三无”类空壳企业,其造假手段低劣粗暴,银行信贷部门的贷款“三查”却如同摆设,甚至变相协助企业化整为零、大搞制度套利,风险暴露时却仅表现为客户恶意骗贷,相关信贷决策层却未对巨额经济损失承担应有的责任。

二、咨询型审计策略和建议

要把信用风险防范做到“标本兼治”,信贷审计就不能只停留在合规性层面的监督检查,必须向咨询型审计转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不但要强化审计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咨询型审计理念,充分发挥监督检查的惩戒教育作用,更要从信贷管理机制、信贷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开展建设性的咨询型审计,方能正确引导经营行建设健康可持续的信贷文化基础,有效防范信用风险。

1.强化审计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咨询型审计理念。审计队伍首先要具备咨询性审计所必需的素质和技能,并强化咨询型审计理念,牢牢把握被审计行信贷文化特点及其对信用风险的影响。一是要提升科研水平。在宏观经济、行业趋势、财务会计、资产评估、同业竞争、行为金融学等领域具备独立专业的研究能力。二是要加强审计调研。在审计项目实施前开展有针对性的审计调研,凭借充实的信息面压缩与信贷客户、与经营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三是要重视信贷文化。以信贷文化为着力点,对经营行的信贷行为和价值取向举一反三、由点及面,反思信用风险滋生和蔓延的根源,站在咨询型审计的高度,对经营行提供富有建设型的审计意见和建议。

2.充分发挥监督检查的惩戒和沟通作用。一是从严监督,曝光反面典型。通过监督检查,狠抓信贷“防假治假”,对已发生的不良贷款和风险贷款严格认定和追究责任,对违法违纪行为从严处理,曝光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反面典型,强化信贷制度和信贷纪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充分发挥惩戒警示作用。二是加强沟通,引导文化取向。坚持审计服务理念,通过审计沟通传递正确的风险意识,纠正部分经营行管理宽松、思想放松的扭曲信贷文化,促使经营行树立正确的信贷经营思想与合规理念。

3.评价和促进信贷管理机制建设。审计部门要通过信贷审计发现问题和风险,由外及内找问题,持续评价现有信贷管理机制是否能够有效地识别和防范各类信用风险,更关键的在于研究如何对其进行弥补和改进。审计部门应有针对性的评价和促进经营行改善重点风险领域或环节的管控机制,从而引导经营行从信贷文化层面对重点风险领域提高认识、引起重视、加强管理。例如针对财务分析和抵押物估值调查,可从财务报表真实性验证、资产评估内部确认等方面开展咨询型审计;针对集团客户管控机制,可从经营行管理体制、识别认定、信息调查、整体财务风险预警、风险定量分析等方面开展咨询型审计;针对产业链信贷客户管控机制,可从产业链风险研究、被审计行重点行业研究、行业信息调查和跟踪、风险贷款压缩和退出策略等方面开展咨询型审计等等。

信用风险管控范文6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银行业 信用风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问题的关键所在。在经济新常态下,既要充分认识到“三去一降一补”对银行业发展带来的长期利好,也要客观认识到具体落实带来的短期风险。身处江西省受新常态影响相对较深重的区域,如何加强信用风险防控,充分释放金融活力,已成为当前农行新余分行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银行业信用风险现状

(一)银行业信用风险现状

随着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及“三去一降一补”带来的短期影响,部分区域和行业信用风险显现,银行业整体不良上升。据统计,2015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7万亿元,不良率1.67%,全年新增不良达2014年两倍左右,且潜在不良贷款激增。中西部以及环渤海地区不良率正超越沿海地区,成为银行业新的不良贷款“重灾区”。

(二)农行新余分行信用风险特征

近年来,农行新余分行信用风险管控形势日趋严峻,呈现以下特征:

1.不良贷款上升快、增幅大。近三年,部分重点产行业客户关注类贷款转为不良,造成不良贷款持续快速上升,增幅达2500%。

2.行业集中度高,风险蔓延广。由于地方产业经济结构相对单一,造成贷款主要投放于光伏、涉钢、涉矿企业。随着经济下行期行业性风险暴露,已有13户涉钢、涉矿贸易客户进入不良。同时,风险逐渐向个人客户传导,至2016年9月末,个贷不良率0.25%,上升0.14%。

3.担保圈关联度紧、缓释压力大。涉钢、涉矿贸易类客户采用关联担保方式普遍,贷款金额占到担保圈贷款总额的近40%。部分借款人还款意愿及担保人的代偿意愿不高,且关注类贷款潜在风险大,以时间换取空间进行风险缓释的压力巨大。

二、信用风险成因分析

(一)经济扩张期部分客户盲目跟风、过度投资

在2009年“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的背景下,银行对企业信贷投放持续加大。由于资金宽松且资产价格不断攀升,部分信贷客户难以抑制投资冲动,转向房地产、矿山开采等领域。当经济下行时,资产价格暴跌、房地产销售停滞,造成企业资金链紧绷,财务成本加重,拖累主业经营,信用风险显现。

(二)经济下行期主导产业持续低迷

新余市钢铁和光伏产业作为两大主导产业,占规模工业比重一度高达78%。自2012年以恚受国内外复杂多变经济形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因素影响,我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钢材价格低迷,当地钢铁行业持续亏损,与此同时,美国对我国光伏业进行“双反”,光伏产业遭遇寒流。

(三)错综复杂的关联关系导致风险加剧

众多涉钢客户形成担保圈,且由于一个实际控制人控制着多家企业,以及各类民间借贷因素影响,将原本不相关的担保圈结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关联关系网,呈现出明显风险特征,即:风险成倍或几何级数式放大和快速传导蔓延,易引发区域性金融风险。

(四)财务信息失真,造成客户风险识别不充分

部分企业存在着经营管理不够完善,会计报表不规范,财务信息不真实、不完整等情况,造成商业银行难以了解其真实情况,银企信息不对称,制约了商业银行有效决策。

三、信用风险防控策略

信用风险的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必须加强金融风险管控,缓释存量风险,严控增量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对商业银行而言,必须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加快优化自身业务结构,强化工作举措,建立起防范信用风险、提升发展质量、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长效机制。

(一)立足地方,深挖信贷需求,加快有效投放

要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重大技术装备、工业强基工程,以新能源、新材料、光电信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为目标,深挖有效信贷需求。坚持“量小、户多、真实”原则,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确保实现“三个不低于”,即: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二)创新思路,强化举措,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

完善产能过剩行业名单制管理,对长期亏损、失去清偿能力和竞争力的“僵尸企业”,或环保、安全生产不达标且整改无望的企业及落后产能,通过债权人委员会等方式制定清晰可行的资产保全计划,尽可能地推动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或债务重组化解风险,减少破产清算。同时,积极为企业发债、上市融资等提供全面的资金撮合、财务顾问和债券承销等金融服务,推动企业优化融资结构,降低杠杆水平。

(三)严守底线,堵住源头,加大风险化解工作力度

视客户还款能力、还款意愿和经营前景,不简单抽贷压贷,灵活确定风险化解和处置措施。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产能过剩行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行业的政策要求,加强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重点关注涉钢、涉煤、涉房地产、涉担保圈信贷客户风险,围绕最终实现化解风险的目标,采取减量授信,补充资产抵押物、追加客户股权、投资、存货、应收账款、在建工程抵(质)押等“一减六补”方式,持续缓释、降低风险。对开工率不足、经营性现金流为负、信贷杠杆率高等潜在风险客户,加强监测预警,防范风险劣变。对经营暂时困难但发展前景看好、还款意愿较强的客户,运用再融资、调整期限和利率等措施,或者采取第三方重组、并购、债务转移等方式,以时间换取空间,实现资产重组盘活,减少贷款损失。

(四)创新方式,多策并举,加快不良资产处置进度

实行法人不良贷款“一户一策”,按照清收处置路径制定具体可行的清收处置方案,逐户开展资产负债核实工作,根据客户不同情况,用足用好现有政策,采取协商、处置抵押品、保证人代偿、诉讼及组合方式,拓宽风险化解渠道,提高不良贷款化解效率。对完全丧失造血能力,或存在逃废债倾向的客户,及时采取法律手段实施资产保全和诉讼清收,营造诚信金融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文新.区域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探索.《浙江经济》.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