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集约用地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节约集约用地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节约集约用地措施

节约集约用地措施范文1

【关键词】土地管理 节约集约

1.加强土地管理,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重要意义

加强土地管理,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保障发展用地需求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严格土地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缓解我国土地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结果。

1.1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保护耕地

耕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证,保护耕地对于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2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节省投资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可以减少土地投入,提高用地布局和人口分布集聚程度。城镇建设应尽量集中布局,集约利用土地,以减少道路、管线等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行费用,为城镇居民提供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提高城镇建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加强土地管理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助于土地管理部门充分了解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不同功能区土地利用布局和利用强度,了解某一具体地块开发利用潜力,从而科学地制定土地利用指导方针和对策,合理布局用地,制定最佳开发方案,发挥土地利用最大效益。

1.4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土地市场发展

随着经济建设发展,人们对土地利用要求也越来越高。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使资源共享、功能互补。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土地优化配置原则,能有效抑制因盲目性、随意性而造成行为失当,促进土地市场健康发展。

2.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地大物博,但人均耕地只有1.39亩,仅为世界人均耕地的1/3。我国虽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建设占用耕地现象时有发生,耕地总量在逐渐减少,用地形势不容乐观。主要问题如下:

1)土地利用十分粗放,节约集约利用率低,长期以来的粗放用地,各地均存在滥占滥用土地现象,没有充分、合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

2)用地结构不合理滥用土地现象严重随着经济的发展,用地规模逐渐扩大,有些地区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公路、广场、绿化用地、空闲村、空心村、闲置住宅、闲散地块大量存在;

3)违法违规现象大量存在破坏耕地、圈占集体土地炒预期、非法出租、转让土地等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地方盲目招商引资,为了使项目尽快“落地”,采取“以租代征”、超占面积、未批先建、未批先用等违法手段。这些行为严重影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4)监管机制不健全,执法监察不到位有些地方节约集约用地责任意识淡薄,没有建立监管机制、动态巡查机制,建设用地批前、批中、批后动态巡查不及时,对各种违法违规用地执法监察不到位,影响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实际效果;

5)后备资源、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空间不足由于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一些耕地、林地、草地、山地等资源均被利用,后备资源潜力明显不足,有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无法实现。

3.我国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措施

1)科学规划用地,从源头严格把关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严格确定耕地保有量控制指标,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大力提倡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不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产业政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建设用地和土地利用的实际状况的用地项目一律不批,从源头制止浪费土地现象;

2)要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积极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要定期开展存量建设用地资源普查,制定鼓励盘活存量土地的政策措施。改造中、低产田,整治闲散地和废弃地,提高土地利用强度、投资强度、土地容积率,努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

3)要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规范土地市场运行通过土地收购储备,使政府能够实现调控土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目标,依法取得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储备以备供应土地,真正实现土地招牌挂出让;

4)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持节约挖潜并重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占用耕地,要“占多少,垦多少”,占补平衡。通过大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盘活存量土地来增加土地,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来增加土地的产出效益,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持节约挖潜并重;

5)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意识,建立促进集约节约用地激励约束机制。政府部门可以运用价格机制调控土地,通过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各种税收,增强土地集约利用的动力。抑制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人占用土地行为,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这间接要求用地者增加投资强度、提高建筑容积率、加大对地下空间和建筑立体空间开发,高效利用土地。牢固树立节约集约用地和严格保护耕地的意识;

6)加强监督检查,动态巡查,建立节约集约用地责任。机制执法监察工作要遵循“预防为主,事前防范与事后查处相结合”的方针,加强日常动态巡查,建立节约集约用地责任机制,批前、批中、批后要全面跟踪监督检查,实施全程监管,杜绝少批多占、未批先建、滥占滥用土地现象的发生,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使新开工项目基本不再出现闲置现象。

我们要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宣传,切实保护耕地,加强土地管理,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途径,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结束语

节约集约用地措施范文2

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缓解用地供需矛盾,切实提高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全面完成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目标任务。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做好2011年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切实提高对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的认识

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力举措,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需要,更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工作任务,各镇(街道)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一方面要牢固树立寸土寸金的理念,转变原有用地习惯,对新引进项目既要看项目准入条件,更要看税收贡献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防止供地项目占而不建、建而不产现象发生;另一方面要加快转变投资项目新增用地模式,引导企业实行合资合作和兼并收购,鼓励企业致力于盘活存量、少用增量,积极发展生产业。同时,要运用经济杠杆,实行存量土地二次开发和“退二进三”、“退低进高”、“腾笼换鸟”,完善企业用地退出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置换闲置土地、低效土地,确保土地高效利用。

二、明确2011年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的目标

从2008年我县实施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工作以来,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引导、依法督导和政策激励等措施,充分调动各主体和企业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积极性,各主体做到年初有计划、实施有项目、推进有专人,促进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2011年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目标是:全年节约集约利用土地1000亩;消化利用转而未供土地突破2000亩;闲置2年以上土地处置率突破75%;盘活存量厂房面积突破15万平方米;土地出让合同约定开工率突破90%。

三、进一步强化2011年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的措施

2011年是县委、县政府提出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四年目标的最后一年。各镇(街道)要进一步树立“只有节约集约用地,才能保障发展用地”的理念,通过内涵挖潜、盘活存量、淘汰落后产能等途径,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1、坚持“三个结合”,切实加强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各镇(街道)、县开发区要充分调动企业节约集约用地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思想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分解目标,落实措施,积极推进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注重“三个结合”,做到与产业结构优化相结合,与产业集聚相结合,与发展总部经济相结合。县国土、建设、经贸等部门要切实履行好职责,进一步加强对节约集约利用工业用地项目的指导和服务;县财政和税务部门要完善政策激励机制,加快政策兑现。

2、坚持“三力合一”,不断加大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力度。要按照“政府推动、政策拉动、企业主动、法律逼动”的工作要求,通过“腾笼换鸟、退低进高、提高容积率、增加投资强度”等方法,掌握一批计划实施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项目,明确开、竣工时间,强化措施、着力推进。要做到“三力合一”,即政府引导力、企业主体力、市场配置力。政府引导力就是在政策扶持和项目准入评估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企业将存量变增量;企业主体力就是要利用行政和经济等倒逼机制,逐步由“要我集约”向“我要集约”转变,“被动服从”向“主动出击”转变;市场配置力就是要调整和完善征地价格及级差地租,科学、合理设置用地“门槛”,营造公平、合理的用地价格竞争秩序。

节约集约用地措施范文3

1.加强节约集约用地的必要性

从国家的宏观政策看,加强节约集约用地已成为土地管理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从2003年初开始,中央加大了耕地保护和土地调控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进行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切实保护耕地,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是关系民族生存根基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计,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是我国应长期坚持的一贯方针。

2.节约集约用地中存在的问题

2.1用地空间组织形式相对落后,结构不合理 许多地方的工业项目用地基本上以传统独立式院落为主,且面积较大。工业规划区块内标准厂房及多层厂房等先进的空间组织形式所占的比例很低,土地空间未得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2.2土地闲置现象时有发生,工业用地投资强度过低 造成这些问题既有思想上缺乏对节约集约用地重要性、紧迫性认识的原因,也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各类专项规划不能有效衔接,建设用地总量控制不能有效执行,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够的原因。当前,许多地方正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发展和建设必然要用地,包括要占用一部分耕地,而我们的土地尤其耕地又极为稀缺。根本的出路就在于节约集约用地,使有限的土地产出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绝不能大手大脚、乱占滥用土地,特别是不能盲目圈占、破坏浪费耕地。

3.节约集约用地的对策措施

3.1强化土地规划管理,引导节约集约用地 超前预测,充分认证,科学划定土地功能区域,使用地空间布局更为合理,引导合理、集约利用土地,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搞好各项规划衔接。要协调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其他专项规划的关系,并通过规划引导工业项目向开发区集中,努力提高区域性社会资源共享程度,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确保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3.2强化用地预审管理,确保节约集约用地 把住用地预审关,可以有效防止用地单位粗放用地,也可以有效遏制部分用地单位存在的圈地倾向。加强用地预审,要设好和把好下面三道关:提高建设项目用地准入“门槛”。对引进的项目,要设好准入关,合理设置用地“门槛”,有选择地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污染程度低的项目。要提高用地投资强度和产出密度标准,优先发展单位用地产出率高的产业;严格用地审批。对要求新增建设用地的用地单位,必须已经充分消化使用了现有批准的土地,才能安排新的用地指标。对存在闲置土地倾向的用地单位,不报批新的建设用地项目;严格审查用地规模。按照“建设用地双控指标”的要求,严格控制建设项目用地规模。对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非生产用地比例达不到要求的,要相应核减用地面积,并由项目单位重新进行总平图设计。计划、规划和国土部门在项目审批、总平图审查、用地计划安排、具体建设项目供地各个环节中,都要对建设项目的用地规模进行严格的审核。

3.3强化土地市场管理,激励节约集约用地 强化土地市场管理,重点是要全面落实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提高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程度,增强市场主体用地成本意识,提高全社会珍惜土地、节约用地的自觉性。

3.4强化存量土地管理,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通过鼓励和引导企业依法转让或出租闲置厂房,实施厂房加层、改造老厂、内部整理和余缺调剂,引进先进设备,节约生产空间等途径将存量变增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符合城市规划的条件下,鼓励用地单位充分利用现有厂区存量土地扩建、新建、翻建标准式多层厂房,盘活闲置厂房、仓储等用地。

节约集约用地措施范文4

关键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指标体系;措施

中图分类号:D9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030-02

1 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的理论依据

节约、集约用地,笼统地说,就是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土地,以最小的土地成本,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的需要。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最关键的就是要对土地资源进行集约经营。土地集约经营是在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生产资料等要素,同一块土地面积上聚集的相关要素越多意味着该土地利用的集约度越高。根据生产理论,一定的产出对应着相关生产要素的投入。生产过程将一定数量的劳动资本等可变要素合乎比例地投入到固定要素土地中去,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收益。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将可变要素连续投入到土地,土地边际报酬会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做边际报酬递减。

如图所示的MPP在点M之前为增加,在M之后R之前逐步递减至零。随着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原来下降的边际成本会上升,而上升的边际收益会下降,直到二者正好相等之时的可变要素投入组合为最佳投入组合,在T之前的水平相对应的就是土地经营的集约边际。在目前土地利用普遍粗放,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的情况下,提高土地经营集约度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产出效益目标的现实选择。

2 我国土地利用的现状

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2574亿亩,又比上一年度减少29万亩。全国31个省份的农用地98.53亿亩,建设用地4.96亿亩,未利用地39.11亿亩。农用地中,耕地面积为18.2574亿亩。在2008年度新增建设用地548.2万亩中,建设占用农用地466.8万亩,其中占用耕地287.4万亩。此外,灾毁耕地有37.2万亩,生态退耕11.4万亩,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37.4万亩,耕地合计减少373.4万亩。

虽然中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是这些数据仍显示出,中国耕地总量不断减少,建设占用耕地数量上涨,中国用地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

(1)土地利用集约度不高,粗放利用问题比较突出。

由于过去节约土地资源的意识没有树立起来,长期以来形成了粗放用地的不良习惯,各个地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土地资源的浪费现象,宝贵的土地资源没能得到充分、有效、及时利用。

(2)用地结构不够合理,土地浪费现象严重。

从城市发展看,一些地区城市用地规模扩张过快,城镇内部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城市公用设施、公共建筑的建设过分强调规模。有些地区工业用地除生产及辅助设施用地外,其内部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用地等非生产性用地所占比例过大。

(3)一些不合法现象严重影响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当前,一些地方为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发展休闲农业等,不顾“三令五申”和法律法规,未批先用、非法占用耕地,修建临时性建筑和永久性建筑。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土地的节约和集约利用。

(4)监管机制不完善,执法力度不大。

有些地区对节约集约用地的责任机制和考核机制还没有建立,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不够完善,建设用地批前、批中、批后的全程跟踪监督还不够。对空置、闲置土地的查处力度不够大,对各种违法违规用地查处力度不够到位,影响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实际效果。

因此,在我国现阶段,土地的节约和集约利用就显得十分必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一方而要反映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共性,另一方面要体现不同城市土地利用的特征。指标体系的共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评价指标体系应与不同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各个层次的空间范围相对应。二是评价指标体系与节约集约利用的内涵保持一致。

(2)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①对于一个区域的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情况的综合评价指标的构建,主要从分地类和分区域两种方法入手。分地类节约和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又分为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两大类,分区节约和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又分为城市和农村等类型。再往下分,农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又分为耕地评价指标体系、园地评价指标体系、林地评价指标体系三个小类。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又分为城镇用地评价指标体系、农村居民点评价指标体系和交通运输用地评价指标体系等类型。如图2:

②土地集约利用从资金集约度、技术集约度和人口集约度等层面分析和评价。区域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以整个区域综合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作为评价对象,侧重从区域整体用地布局、用地结构、土地开发利用强度以及土地利用合理性等方面,评价土地总体的使用效率和潜力。如:可通过对评价区域土地利用程度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比较,确定评价因子。

4 节约集约用地的措施

(1)科学规划用地,从源头严格把关。

要转变土地管理的职能和方式,树立长远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的观念,做好城市、村庄和集镇规划的衔接,整合用地资源,优化利用结构。严格监督建设用地项目规划预审和审批关,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集约用地标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用地项目坚决不予供地,从源头上阻断浪费土地行为的发生。

(2)积极贯彻国家有关土地出让的各项规定,合理配置土地资源。

在落实经营性用地、工业用地以及同一宗地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制度基础上,对国家机关办公和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各类社会事业用地积极探索实行有偿使用。其他建设用地严格实行市场配置、有偿使用。

(3)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并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

应该按照《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的有关要求,严格审核建设项目用地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投资期限等指标。同时,还应对各类用地的规模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核查。加强建设用地审批后的跟踪管理,对所有新供地项目实行跟踪管理,确保能按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和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要求用地。

(4)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意识,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要对节约集约用地的地方、单位和个人进行大力宣传和表彰,而且在用地政策上给予倾斜;对粗放、浪费土地的地方、单位和个人给予曝光,给予经济上的处罚,甚至限制其用地或收回用地。对闲置土地特别是闲置房地产用地要征缴增值地价,同时积极引导开发使用未利用地和废弃地,千方百计提高农村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在全社会营造出节约集约用地的氛围,逐步提升全民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识。

土地是国脉所系、民生所依。推进集约节约用地,事关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展,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集约节约利用好每一寸土地,并通过推进集约节约用地,全力支持和保障发展,进一步发挥好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为促进我国发展与保护的和谐、人与地的和谐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华春.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构建节约型社会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2]王业侨.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6,(03).

[3]王春宇,龙媛梅.对节约集约用地的几点认识[J].现代物业,2008,(08).

[4]董黎明,袁利平.集约利用土地――21世纪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的重要方向[J].中国土地科学,2000,(05).

[5]周伟,王秀兰.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02).

节约集约用地措施范文5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节约集约用地加快经济发展这一核心,以保护耕地为前提,建立以规划和标准控制为基础,以政策约束激励为导向,以评价、监管、考核为保障,以市场配置为主导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长效机制,有效促进城乡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努力走出一条耕地保护严、建设占地少、用地效率高的科学发展道路,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土地资源保障。

二、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工作目标。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科学配置城乡、产业发展用地,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不断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和土地产出率;严格执行工业用地控制指标,防止土地粗放利用;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保证辖区内耕地、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积极探索,建立切实可行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模式。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统筹规划,开源节流的原则。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调控作用和刚性效力,加强相关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不断拓展建设用地和开发耕地新空间,重点盘活现有建设用地,着力提高农村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

二是坚持市场调节,政策激励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步扩大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合理调整供地政策,建立节约集约用地奖励机制,充分发挥土地占用成本的约束和产出激励作用。

三是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建设用地供应向产业升级和城乡优化布局倾斜,保障基础设施、重点项目、重要产业和民生项目用地需求。

四是坚持强化监管,落实责任的原则。建立健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调查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考核制度,强化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切实落实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目标责任制度。

三、工作任务

(一)加大建设用地项目报批审核力度。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增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省、市产业政策,优先保证国家和省市重点建设项目、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项目、民生工程项目以及基础设施项目,做到有保有压、合理兼顾。坚持实行建设用地项目会审制,合理利用年度计划用地指标,对引进项目在土地征收过程中严格把关,进一步规范项目投资强度、规模、建筑密度、建设时限等要素。

(二)加大批而未供土地供应力度。对已批准的农转用征收尚未供应的土地,按批次逐项清理、核实。对批而未供地块,逐一落实未供原因,并纳入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年度目标考核,力争省农转用土地供应率前三年达到90%以上。

(三)加大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力度。加大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力度。通过“三旧”改造,挖掘建设用地潜力,扩宽用地来源,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二次土地调查,合理划定农村居民点用地,力求做到农村宅基地管理规范、用地节约。采取收购、政府调剂、无偿收回纳入储备等措施,对破产、停产或低效利用存量建设用地进行整合,促进土地高效利用。

(四)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开展闲置土地巡查认定,进一步加强闲置土地的监督检查和清理处置。加大建设项目用地开发利用巡查力度,以2010年12月31日为统计时点,开展闲置土地的认定、分类、汇总工作,将闲置土地的位置、面积、用途、土地来源等逐宗登记,加强对闲置土地的分类处置。根据闲置土地形成原因,按照“依法依规、明确责任、区别对待”的原则,对依法认定为闲置土地的,按照《闲置土地处置办法》有关规定,对超过合同约定期限1年未开工建设的收取合同总额的20%闲置费;超过约定期限2年未开工建设的,由市政府收回该宗地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五)加大建设项目批后监管力度。建立跟踪管理卡制度,严格土地出让合同和划拨决定书管理,抓好建设项目竣工用地复核验收。对未按时缴纳土地价款和未按合同约定动工建设等违规企业建立黑名单,限制违规企业参与新的土地竞买。完善建设项目部门联合巡查、共同监管机制,强化土地供应动态监管系统的应用。

(六)加大节约集约用地政策执行力度。在政策引导上,坚持3个集中: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农民住宅向社区集中;在供地上,实行3个优先:即工业项目优先,外资项目优先,高新技术项目优先;在土地审批上,把好3个关口:即立项、环评关,土地审批关,批后监督管理关,确保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市长任组长的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见附件),协调解决创建节约集约用地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以及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组建专门工作班子,认真落实政府主导、国土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国土资源管理共同责任和联合执法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创新工作措施,确保节约集约用地工作顺利进行、各项工作责任落到实处。

(二)强化监管,严肃查处。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队伍建设,完善动态巡查报告和社会监督机制。强化土地巡查执法力度,积极推进基层协管制度的开展。加大土地执法监察力度,从严查处违法案件,最大限度减少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的发生。

节约集约用地措施范文6

衡阳市作为湖南省甚至是全国的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虽然连续11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耕地占补平衡,但截止2012年底, 全市耕地保有量558万亩,人均耕地仅0.79亩,已低于世界粮农组织划定的警戒线0.8亩。此外,随着多年的补充耕地开发,衡阳市可供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已越来越稀缺,而在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增加,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规模的扩大……这个过程将不可避免地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城市进一步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保证发展用地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如何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提出的资源节约优先战略,树立珍惜土地理念,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科学持续发展。

强化行政推动,

完善节约集约用地政策

高度重视土地管理。去年5月,为贯彻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衡阳市下发了《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通知》,从政策层面就推动节约集约用地特别是切实提高城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出台了一系列规定。一是实行差别化供地政策。对符合产业发展规划属于鼓励发展的项目和基础设施、民生项目优先供应土地;对高能耗、高污染、产出效率低等项目,限制供应土地。对一些分期实施的大型建设项目可以预留规划用地,但必须根据其实际到账资金和生产建设进度分期确定供地数量。二是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项目设计、施工和建设用地审批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出台的各类建设用地标准,依据规定的行业、产业用地控制标准及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等因素,综合确定建设项目供地数量。三是严格土地供应管理。建立健全划拨用地公示制度。严格控制划拨土地范围,除军事用地、廉租房用地和特殊用地等可以继续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外,对国家机关办公楼和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各类社会事业用地要积极探索实行有偿使用。四是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严禁在集体土地上开发商品住宅。严禁以兴办乡镇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为名,非法占(租)用农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非农建设。严禁将工业用地变相用于商业性房地产开发,工业用地需改变规划用途由政府优先收购储备。严禁炒地、囤地行为,因自身原因导致土地闲置满两年以上的,由政府无偿收回。

强化规划引领,

贯彻节约集约用地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功能配套、节约集约、衡阳特色”的规划理念,以规划引领节约集约用地。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专业规划相协调的编制体系,将节约集约用地贯穿全程,统筹用地空间,优化城市功能和产业布局,加强土地资源整合,确保土地合理高效开发利用。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大力推进“一张图”管控,即整合“三规”形成“一张图”,划定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基本生态控制线、城乡建设用地控制线、产业区块范围控制线“四线”。在此基础上,构建信息联动平台,实现多部门管理信息共享、联动和动态更新, 推进“三规”在发展目标、人口规模、建设用地指标、城乡增长边界、功能布局、土地开发强度的“六统一”。在建设项目具体推进过程中,以预审为抓手,以计划指标控制为手段,从项目可行性分析、投资强度、产出率等各个环节审查把关,确保项目节约集约用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以土地综合整理专项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专项规划为引导,加大土地整治、土地流转、建设用地置换等工作力度,促进土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农民向新型社区集中。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保证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政策的项目用地。

强化批后监管,

落实节约集约用地举措

严格执行衡阳市新出台的《国有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实施办法》,对已供的建设项目用地,依据土地出让合同、划拨决定书等有关文件中的土地利用约定条件,对建设项目的建设位置、用地规模、土地开发强度等执行情况实施全程监管,并出具检查核验意见,作为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一项必要内容。对未按有关批准文件或合同要求执行的,按规定追究土地使用者的违约责任,依法收回全部或部分土地使用权并收取违约金。对没有按照土地使用合同开工建设和竣工的,依法依规提出处理意见,督促企业限期完成开发。严格执行闲置土地处置政策,对因土地使用者自身原因造成土地闲置满2年的,依法无偿收回。创新集体建设用地监管制度,流转后的集体建设用地因用地单位自身原因闲置的,由集体经济组织按流转合同收取土地闲置费。建立“阳光用地”信息系统,及时公开供地计划、供地结果,以及已供应土地的开工、竣工要求等动态信息。对企业违法用地、闲置土地等信息纳入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及时通报给金融部门。

强化执法监察,

严肃节约集约用地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