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范文1
【关键词】老年 骨折 围手术期 护理
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外伤,老年患者大多数骨折前已经存在骨质增生及骨质疏松、老年性骨关节病等各种老年性慢性疾病,加上随年龄的增长,有轻微的外伤便可致骨折发生。骨折可以使老年人的肢体功能低下加重,也可以致使原有的疾病加重,导致老年人骨折后恢复缓慢、卧床时间较长、临床并发症增多。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围手术护理策略。
1 临床资料
老年骨折患者在临床骨折患者的比例中呈上升趋势,骨折发生原因多因跌倒及车祸引起。从2007年1月至2010年7月我院共收治272例老年骨折患者,年龄在65岁至90岁之间,251例患者选择手术治疗,其余21位老年患者选择保守治疗。
疾病特点:患者年龄偏高;临床并发合并症较多。长期卧床,容易引起尿路结石、褥疮等其它疾病。
2 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 护理工作者要耐心、细致、及时的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其解决一些实际性的问题,让患者身心放松,保持良好的心态。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老年患者的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积极主动的与其沟通,让患者了解并熟悉病房环境、同室的病友,让其家属多鼓励、安慰患者,让他们感到被关心、被尊重,减少其心理顾虑,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接受治疗。详细清晰的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前后护理方面的注意事项及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使其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愈后,让患者知道手术治疗。患者手术前应给予适当饮食,尤其是注意身体状态不佳、年龄偏大的患者,应配合医嘱进行全身支持疗法,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营养饮食,以增加机体抵抗力。护理人员要经常鼓励患者增加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其对肢体愈后不良引起功能障碍产生的恐惧心理。部分手术导致身体部分缺损,这会给患者的精神上打击很大。因此要求护理人员积极、热情,运用熟练的护理技术,增加患者的安全感,细致认真的为患者介绍治疗的具体措施、手术的过程及相应的治疗效果。医生是根据不同的病情来确定手术方式,同时介绍相同的成功病历,减少患者顾虑,增加患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实施手术,并请患者家属主动鼓励其面对现实,振作精神。
2.2术前检查 手术前三日应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包括各项常规辅助检查。
了解患者一些现存的及潜在的疾病,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皮肤进行清洁、消毒、备皮。胃肠道准备,遵医嘱通知患者术前6小时禁食水,晨起给予生理盐水清洁灌肠。术前进行常规备血。
3 术后护理
3.1术后心理护理 在患者术后,不仅要照顾患者的生活,还要密切注意其心理变化,减轻伤痛的同时要培养其自理能力,经常督促协助患者自理,在病情允许时,鼓励并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鼓励患者积极面对人生。手术后机体生理功能被破坏,会给患者心理上带来很大创伤,应给予同情、支持与鼓励,要密切注意患者的思想变化和心理变化,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及交流,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其自我调控的能力,调整好心态。要求家属重视关心患者,使他们适应目前的生活方式,消除其心理负担,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相关疾病的预防、饮食、肢体的功能锻炼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争取早日康复。
3.2术后生理护理 术后护理应遵医嘱及按护理级别为患者实施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病情变化。必要时给予吸氧,并观察患者意识变化。
观察局部肢体血运情况,切口敷料渗血情况及手术肢体末端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功能情况。大量输血患者应严密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防止出现枸橼酸钠中毒。
防止出现局部及全身感染,换药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各种导管操作时防止逆流感染。加强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预防褥疮,坠积性肺炎及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保持正确,根据病情发生不同,指导老年患者采取正确,让肢体保持功能位。术后指导患者进行正确功能锻炼,鼓励患者采取主动功能锻炼及辅助锻炼两种方法,应循序渐进的进行。
3.3功能锻炼指导 护理人员要耐心的指导其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多做示范,让患者掌握准确的锻炼方法。肢体的功能锻炼应分期进行。早期可卧床患者可进行肌肉的舒缩训练,时间为术后几周。开始阶段,老年患者会感觉到肢体酸痛,会懈怠练习。护士应耐心说明锻炼的意义并给予正确的指导。中期功能练习需要在初期锻炼的基础上,适当的增加运动量、强度及时间,时间为术后3-4周,应叮嘱患者功能锻炼戒急戒躁,适度而为。老年人的机体耐受力弱,应当以患者不感到疲劳、骨折部位不感到疼痛为度。后期骨折已基本本愈合,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积极主动进行功能锻炼,功能恢复同时应辅助于理疗按摩等方法,促进肢体功能尽快恢复。
4 小结
根据老年骨折患者特殊的生理特点及在围手术期护理的特殊性,应当给予适当的生理护理,密切注意其心理变化,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努力积极的配合治疗。
参 考 文 献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范文2
关键词:老年食管癌围手术期;护理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的肿瘤,我国食管癌占各部位癌死亡的第2位,仅次于胃癌。男多于女,年龄多在40岁以上。且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手术是目前首选治疗方法。但由于老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下降,术后很容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做好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监护和防治术后并发症尤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0月~2013年10月,笔者参与护理食管癌手术患者25例,本组12例,男6例,女6例,年龄62~79岁,平均年龄69.5岁。12例患者均行食管癌根治术。食管上段4例,中段5例,下段3例。
1.2麻醉与手术方法 单腔气管插管6例,双腔气管插管4例。麻醉前置硬膜外管或术后留周围血管镇痛泵2例,经右胸手术左颈部吻合2例,右胸顶吻合6例;经左胸手术左颈部吻合2例,弓上吻合1例,弓下吻合1例。
1.3方法 随机将12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例。对照组采用一般食管癌围手术期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取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在整个住院过程中施行综合护理干预。
2 护理干预
2.1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害怕孤独,听力下降,特别是住院后,有被遗弃的感觉;其次,还有多疑和急躁心理。情绪易产生波动。因此,他们非常需要同情、支持和家庭的容忍。护士须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同时重视情感激励,指导家属积极配合。平时多与患者交流,说话声音稍大且慢,语调平静,鼓励他们增强对生活的勇气。选择适当的健康教育方法,提高老人的心理应对能力,让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对于提高抗癌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都极为重要[1]。
2.2做好术前各项检查及肺功能锻炼 老年患者机体及主要脏器功能逐渐衰退,免疫功能低下,机体代谢能力差,术前指导患者进行肺功能锻炼,可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促进术后顺利恢复。
2.2.1肺功能锻炼 帮助患者制订肺功能锻炼计划。每天练习深呼吸和有效咳嗽,让患者深呼吸时使气体从鼻腔进入,呼气时缩唇收腹,口唇呈口哨样,让气体从双唇之间徐徐出,呼吸时间比为2∶1。练习4~5次/d,15~30min/次。使用呼吸锻炼仪或吹气球,练习5~6次/d,15~20min/次,以达到锻炼和增强呼吸肌群的耐力、力量和增加肺通气量,缓解缺氧,促进痰液的排出,预防肺不张的发生,减少肺部并发症[2]。
2.2.2控制肺部感染 积极使用敏感抗生素;雾化吸入化痰及扩张支气管药物,同时进行祛痰和引流。
2.3呼吸道管理 患者年龄大,生理功能衰退,吸烟使支气管黏膜纤毛受损,烟雾刺激平滑肌收缩,使分泌物增加,因此对吸烟者入院时即劝其戒烟,反复耐心讲解戒烟的重要性,使患者自觉配合。术前认真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及腹式呼吸。
2.4口腔护理 口腔是食管的门户,口腔细菌可随食物或唾液进入食管,在吻合口处停留、繁殖,造成内源性感染,影响吻合口愈合。
2.5饮食与营养指导 患者入院后测量体重,评估患者进食情况及营养状况,与患者家属共同制定出适合患者的饮食方案。根据病情指导患者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如蛋汤、鸡汤、鱼汤、肉汤、果汁等,加强营养。
3 结果
干预组在采用了综合护理措施后并发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
4 讨论
4.1老年患者术前顾虑多,担心机体承受力。因此,忧郁、紧张与渴望得到治疗的心理并存。所以,要求护士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多与患者交谈,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做好心理疏导,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
4.2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 家属对手术的了解越多,越有利于减轻患者的术前焦虑及恐惧,可用宣传手册和口头讲课相结合,安排患者与相同疾病的术后患者交流,增加成功手术的信心,使手术顺利进行。通过健康教育,患者能自觉配合治疗与护理,有效预防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及保健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
4.3重视出院指导 针对老年人记忆力及反应力下降的特点,采取简单易记的教育方式,使患者能学以致用,能够接受并实施。让其了解保持稳定的情绪,合理的营养,适当的社交活动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身体恢复的重要性。同时,利用电话回访了解患者的愈后情况,指导患者继续应用抗癌药物、预防复发。并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应注意的问题,定期复查,以延长存活时间[3-4]。
参考文献:
[1]刘之英,刘之红,王锦秀. 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J]. 护理学杂志,2001,02:120-121.
[2]陈燕茹,郑利珍,吴悦娜.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8,22(增刊2).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范文3
关键词:老年 护理 围手术期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441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383-01
1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男25例,女23例,平均年龄67岁。术中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整体护理,效果良好。
2 心理分析
2.1 心理特点。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变化,重要生命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多数人性格孤僻、固执,有的反应迟钝,行动不便,在手术中有着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如敏感多疑,术中怕出血,怕痛苦,怕发生意外;进入手术室后,虽然表情平静,表示愿意很好地配合手术,而实际上内心十分紧张焦虑。
2.2 心理需要。老年患者对手术安全有着强烈的要求,90%以上的患者都希望手术时有亲人或熟人在场,一则给予自身安慰和交流,二则认为医护人员会更认真细致地实施手术,手术中还盼望医护人员多给予关心和解释,渴望得到良医好药,挑选资历深、有经验的专家为其手术。
3 心理护理
3.1 做好心理安慰。为全面了解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状况,术前一日由巡回护士对患者进行访视,用关怀同情的态度交谈,认真倾听患者的要求,必要时给予安慰,使患者感到被尊重、被重视,同时向患者适当介绍所施麻醉、手术步骤、手术室设备、预后效果等,还要主动介绍医生的资历、技术水平等。护士亲切语言和良好行为能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身心放松,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建立在心理基础上的整体心理治疗思想的建立,有目的地进行治疗性心理护理已经成为疾病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很多护士仍然固守功能制护理的模式,依然认为护士就是打针、发药、观察病情,只要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发现病情变化就够了,就病论病的观念根深蒂固的扎根在许多护士的头脑中。因此要加强更新护理人员心理护理的观念,提高手术室护士的专业水平,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
3.2 增强安全感和自信心。尊重老年患者对手术安全感的迫切需要,术中常倾听患者的感受,适当讲解手术的可靠性及安全措施。术中医务人员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避免影响患者安全感的行为及语言。同时注意技能护理,动作敏捷有条不紊,操作娴熟准确,给患者心理上的支持,使其增强信心和勇气。手术结束后,患者清醒,此时患者最想知道的就是手术是否成功,这时护士应主动向患者交待,手术已顺利结束,使其放心,并做适当的术后指导,如术后禁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
4 术后一般护理
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保证患者安心休养,全麻未清醒者去枕平卧,头偏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醒后注意观察有无烦躁、头痛、呕吐等不适,腰麻者应平卧6~8h,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如24h超过100ml者,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报告医生采取措施及时处理。由于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术后还应特别注重老年患者的口腔护理。
本组老年患者,通过上述整体护理,均能及时稳定情绪,使老年患者在各种生理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减退的情况下,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安全顺利地完成手术,并能早日恢复健康。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范文4
1 术前心理护理
1.1泌尿外科的老年患者由于受排尿困难等病症折磨,常常产生消沉、焦虑、抑郁、固执、不满、好发脾气等不良情绪,因此患者一入院,我们就应该主动介绍病区的环境及规章制度,使老人感到有安全感,老年人往往就像小孩一样,与其沟通需以引导式的方法,循循善诱,主动接触,学会谈话技巧,与其谈话时,随时观察其情绪及思想变化,且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处处尊重老人,耐心倾听患者因病症而产生的心理障碍,由主治医生及专业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重要性,用成功的病例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良好的效果,还可以安排其他一些手术后恢复转好的老年患者同住一间病房,因为在他们的交流中可以无形中互相给予鼓励,使其更有信心对抗病魔。
1.2老年患者往往会担心术后恢复不好,拖累子女或术后无人照料,经济方面存在困难等而表现为忧郁、焦虑,有时甚至拒绝手术,因此护士应做好与家属的沟通工作,还应掌握患者家庭情况,指导家属给予患者亲情支持,争取患者家属配合,发挥家庭对患者的支持作用,让患者感到温暖,解除其后顾之忧。
2 术中心理护理
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应随时观察病人的神情、表情,并主动向患者作自我介绍,问其感受,及时消除病人的恐惧感和不安感。术中患者清醒时,应避免讨论与病情和手术无关的话,不得与医生讨论与病情和手术无关的事情。手术室护士还应用暗示性语言,尽量减少不良刺激,以免影响病人的情绪而影响病情和手术的成功率。多关心、体贴患者,减少患者的不安感。保持患者舒适,经常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及时调整。可以适当运用肢体语言使患者处于放松状态,如轻握患者的手或按摩手术区以外受压部位等,使老年患者感受到自己被重视。
3 术后心理护理
3.1患者术后回病房,护士应及时告诉病人手术成功,已安返病房,并向家人及患者交代手术后注意事项,使患者感到心理上的安慰。
3.2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因年龄大,抵抗力弱,免疫力低下,部分伴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术后易引起血压及心肺功能障碍,术后患者返回病房,需要进行心电监测、吸氧,加强巡视,严密观察血压、心率、脉搏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及各种管道是否通畅,患者由于身体虚弱,术后疼痛等不适,情绪低落,不愿多说话,此时护士应该帮助病人缓解疼痛,病人术后疼痛不仅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和止痛药的应用恰当与否有关,而且还与每个个体的疼痛值、耐受力和对疼痛经验有关,病人如果注意力过度集中,情绪过度紧张,就会加剧疼痛,意志力薄弱、烦躁和疲劳也会加剧疼痛。从环境方面来说,噪音、强光和暖色也会加剧疼痛。因此,护士应体谅病人心情,从每个环节来减轻病人的疼痛。
3.3许多老年人手术后对医护人员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总觉得手术后自己已经“元气大伤”,不能咳嗽、不能下床活动等,以至于产生一系列并发症,这时,我们要鼓励他们,使其基本的日常生活能够自理,而不再依赖于他人,鼓励病人自行咳嗽,告知其科学地咳嗽排痰的方法,根据病情鼓励老人在床上翻身,活动,然后床边运动,进行自我护理,例如刷牙、洗脸等,循序渐进,但是都要有家属在旁,还要注意使用保护,每天都给予老人一定的鼓励,直至出院。
3.4为防止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术后怕排便引起手术伤口疼痛,不敢多吃饭,结果几天都不排大便,形成便秘,所以术后我们要提前及时向患者传授解释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纤维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指导并帮助患者作腹部按摩,以促进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如发生便秘,可选用轻柔的缓泻剂,促进大便的排出。
3.5由于老年人皮肤衰老,皮下组织血管数量减少,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退行性病变,以及结缔组织再生功能的减弱,加之术后疼痛,不敢活动,造成强迫,容易引起压疮,为预防压疮,术后我们要多巡视病房,多给病人讲解术后6小时后要适当翻身,防止压疮形成。并协助病人翻身。向病人讲解翻身时,要动作轻柔防止引流管被拽、拉而脱出。与患者交谈时,一面交谈,一面按摩患者受压部位的皮肤,既拉近了与病人的关系,又能防止压疮形成。
3.6选择术后合适时机向病人交代出院后健康指导,说明术后康复需要一定时间,使其在院外也能做好相应的自我生活照料,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科学安排,适当扩大社会,克服依赖心理,振奋精神,使其尽快恢复健康,更好的适应新生活。
患者的心理活动对疼痛的感受及反应,以及护理人员对患者施加的心理影响,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老年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有其特殊性,更容易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护理人员有责任做好泌尿外科老年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为手术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使老年患者接受手术时充满信心,安全度过手术难关,获得最大程度的康复。
参 考 文 献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范文5
【关键词】 老年 白内障 围手术期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174-01
白内障是指晶状体浑浊引起的视力下降,是老年患者的主要致盲原因之一。手术治疗对于改进老年患者视力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有关老年患者的白内障手术护理成为眼科护理的重要内容。由于眼科手术的特殊性及老年患者年龄、性格等生理特点,对于这类患者的护理存在较大的独特性与注意事项,笔者参考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采取了针对性改良护理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眼科自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并进行手术的老年白内障患者120例120眼,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所有患者均经过专科医师裂隙灯观察及症状体征评估后确诊为白内障并符合手术指针。采取随机抽样分组方式,对每位患者抽取随机数,按照随机数大小从小到大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0例,患者年龄在60-72岁之间,平均年龄66.8岁,其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患者裸眼视力0.06-0.6,平均视力0.22,晶状体平均浑浊范围36.8%;治疗组60例,患者年龄在62-73岁之间,平均年龄68.9岁,其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患者裸眼视力0.04-0.5,平均视力0.25,晶状体平均浑浊范围40.2%;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视力情况,晶状体浑浊情况上无显著差别。为排除个体差异影响疗效评估及安全,排除存在手术禁忌症患者,排除存在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患者。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普通围手术期护理,护理对策包括术前常规监测,术中手术配合,术后对症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了改良护理对策,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术前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白内障患者大多存在严重视力下降症状,且老年人人群心理波动较大,存在恐惧,疑虑等心理状态[1],因此在术前护理中,改良措施主要为易于被老年人接受的健康教育及针对性心理护理。
第二:术中舒适护理。术中护理主要指配合训练。帮助患者更加顺利依从地配合医师完成手术。因此,应注意对患者的配合指导训练,多次反复训练在仰卧情况下眼部转动。此外,特别强调患者在咳嗽或不适时提前预警医师。
第三:术后预防性护理。完成手术后,应保持病房安静整洁,确保患者足量休息。戒烟戒酒以免刺激,食用新鲜蔬菜水果以免便秘,避免外力触碰、低头揉眼、剧烈咳嗽等。通过这些护理细节,强调避免增加眼内压的动作及活动出现[2]。此外,建立专人护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严密观察老年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对于术前血糖异常患者,连同内分泌科一起,做好血糖控制,确保血糖稳定。
第四:出院指导.嘱咐患者定期适量滴眼药水,继续监控血压及血糖水平。在生活上,注意术后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活动及头部剧烈摇摆以免人工晶体晃动。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进行教育,对于各种症状如眼睛刺痛发红、眼睛分泌物增多等疑似感染症状,应予以警惕并尽快复诊。
1.3 评估指标:比较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出现比例,住院时间。并在患者出院时对患者进行问卷评分,采取满意3分,比较满意2分,一般1分,不满意0分的分级评分,评估患者对护理的主观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输入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记录见表1.其中,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分析
老年性白内障是一类年龄相关性疾病,多见于60岁以上患者。白内障病情呈现慢性进展性发展,不干预情况下最终导致失明[3]。手术治疗对于该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然而由于老龄人群的自身机体功能减退,因此,在临床护理上有更多值得注意思考的地方。在本研究中,笔者在围手术期的不同时间段采取了针对性的护理改良。在术前的相关文献研究中指出,老年患者对于眼科操作的心理恐惧及相关知识缺乏成为限制治疗的重要因素。因此应采取措施帮助患者认知手术的治疗基本原理并消除心理恐惧。在术中治疗中,因患者无意识的不配合常常导致手术风险甚至失败,此外患者的术中焦虑也会对患者的心理及术后恢复造成障碍,因此护士在术中应承担起固定配合及安抚患者的双重职责。术后的预防性护理对于预防并发症出现更有重要意义,是决定治疗成败的主要影响因素。笔者通过相应的改良,显著改进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此外也提高了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可见上述改良护理措施对于改进护理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有积极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怡,蔡明铭.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5):17-18.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范文6
【摘要】目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多为老年患者,对老年全髋置换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及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对24例行全髋关节置换(THR)的老年髋关节骨关节病及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别对心理护理、营养支持、训练等术前准备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等进行观察、分析、总结。结果24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护理
髋关节病、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骨关节病不断增多,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全髋关节置换就是通过关节置换手术,重新获得一个无痛、能够活动的关节,从而使老年患者重新过上正常的生活。但由于高龄患者各系统脏器功能衰退,常伴有内科疾病,手术耐受性差,术后并发症多,护理难度大。我院在2007年1月~2009年6月共施行24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24例。年龄45岁~84岁,平均年龄73岁。其中男性8例,女性16例,女性与男性比为2:1。全组并存心脑血管疾病8例,并存糖尿病20例,并存呼吸系统疾病18例。伴内科疾病的占全组病例的80%。本组病例中其中患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4例,其余均为外伤后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2例,其余均为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恐惧感和孤独感是老年人特有的心理状态,在骨折创伤后显得更为突出。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责任护士要热情对待患者,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细心周到地做好基础护理。做好家属思想工作,鼓励家属陪伴,使之有安全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手术的必要性,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康复训练知识,让其了解手术过程及愈后,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2.1.2做好术前的各项辅助检查,积极控制并存症因老年人术前并存症多,应常规做好实验室检查、血生化、心电图检查、X线片,以掌握患者的健康情况。8例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请内科会诊,根据内科医生建议口服降压药,并定时监测血压情况,8例患者血压均控制在140—150/80—95mmHg之间。对2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血糖情况,12例给予口服降糖药即可控制于正常范围内,对8例顽固性糖尿病患者给予普通胰岛素每餐前30分皮下注射,加晚上10点优泌淋皮下注射,并每天监测血糖5次,8例顽固性高血糖患者餐前血糖均控制在
2.1.3加强营养支持老年患者常因牙齿松动咀嚼困难,加之胃肠道功能减退而导致营养状况较差,因此改善其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是术前的重要内容。应适当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对胃纳差进食少的患者,采取静脉补充营养的方法来改善全身状况。对水电解质或酸碱平衡紊乱者,术前给予纠正,并要求吸烟者禁烟。
2.1.4做好患者术前指导、床上排便训练及下肢等长等张收缩训练的指导[3]术前训练的目的是使患者预先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并明确注意事项。
2.2术后护理
2.2.1护理
患者术后返回病房时,护士一定要指导正确搬运,托住患侧髋部及下肢,尤其是保持髋部稳定性。平卧6h,术后患肢保持外展30度中立位[1]。两大腿之间放置梯型海绵垫,防止患肢外旋、内收,预防髋关节脱位。6h后可协助患者翻向健侧,双腿间夹梯型海绵垫,避免向患者侧翻身。为防止内旋术后可穿防旋鞋(即“T”字鞋),防止假体脱位。
2.2.2病情观察
密切监视生命体征,予心电监护。注意患者意识状态。吸氧,根据SPO2监测调节氧流量。对于合并心肺疾患者控制输液量及速度,防止肺水肿、心衰。对20例糖尿病患者继续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注射,8例高血压患者按术前继续口服降压药,并观察伤口情况,以防伤口感染。
2.2.3创口负压引流的护理
因该手术暴露广泛,术后渗血较多,术后常规行持续负压引流,保持引流通畅,吸出渗出液以利软组织对假体进行包裹,还可避免创口积血而感染及防止术后血肿形成。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色,若引流量多且鲜红,则及时报告医生。本组24例病例中,20例患者均在手术后48小时拔除负压引流管,3例患者引流量较多,延迟到72小时拔除,1例患者因堵管引流不畅,局部形成血肿,经对症处理后引流畅通,于72小时拔除引流管。并应密切观察患肢肿痛,远端血运及趾关节活动情况,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2.2.4加强营养护理
术后给予加强营养可减少术后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应注意调节患者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外,同时加强静脉营养支持.
2.2.5疼痛的护理
术后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此手术创伤较大患者术后疼痛较剧烈。剧烈的疼痛不仅给病人造成精神躯体的双重创伤,还可以引起循环、呼吸功能紊乱及代谢、内分泌功能失调,而且严重者可影响疾病的转归,现临床上使用镇痛效果明显。本组病例中18位患者使用镇痛泵,使用镇痛泵患者中14位患者术后1-3天内疼痛评分3-4分,18位患者均于术后48小时拔除镇痛泵,拔除后均无明显切口疼痛表现。6位患者无条件使用镇痛泵者,在术后3天内切口疼痛评分达6分以上,均给予药物止痛,术后3天后疼痛缓解。并要做好心理护理。
2.2.6预防切口感染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3],也是造成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老年患者全身和局部机体抗感染力差,THR创伤大,再加上假体的异物作用,创口感染的可能性比其他一类切口大,作好切口感染的预防对保证手术成功至关重要。因此本组24例病例中均于术前1-2天用抗生素,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至体温正常3天后停用,一般5-7天,术前并存感染者应适当延长。术后注意观察敷料包扎情况,要求做到敷料清洁干燥,如有浸湿,随时更换。做好大小便的护理,避免污染创口。保持创口负压引流通畅,及时吸出渗出液以避免创口感染。
2.2.7预防肺部及泌尿系感染
术后患者需卧床,活动减少,再加上并存呼吸系统疾患,易发生肺部及泌尿感染,因此要严密观察体温变化,保持病房空气新鲜。对患者要定期拍背,鼓励和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24组病例中7例患者使用全麻手术后气管黏膜损伤,咳嗽无力,痰液粘稠,给予雾化吸入每日2次,持续3日后症状缓解,有效防止了肺部感染。保持会清洁,鼓励多饮水,防止泌尿系感染。
2.2.8预防压疮
老年人血循环差,术后活动减少,机体反应低下。加上传统观念认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忌翻身,以免脱位,以及患者怕翻身导致疼痛等原因,致使局部受压过久,易发生压疮。18例糖尿病患者均卧气垫床,并鼓励患者进行抬臀运动,每1~2h抬高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翻身必须由护士操作,避免拖、拉、推等动作。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防止潮湿、摩擦和分泌物刺激。教会家属正确使用便器。及时评估患者营养状况,给予高营养、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必要时根据医嘱输血或静脉滴注营养物质。
2.2.9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除预防术后髋关节脱位外,术后由于患者活动少、卧床久,易发生深静脉栓塞(DVT)。DVT形成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其高发期为术后1~4天[4]。因此我们应注意观察,若病人患肢明显肿胀且皮肤发绀、皮温较健肢高、潮红、有条索感应高度怀疑DVT可能,应立即处理并严密观察病人有无胸闷、气紧、紫绀等肺栓塞症状。为预防DVT发生,本组24例病例均于术后第一天指导病人进行下肢被动活动,并协助病人做小腿部的肌肉挤压运动,并遵医嘱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药。但若怀疑DVT形成则禁止做小腿部挤压运动,避免栓子脱落随血流引起急性肺栓塞。
3小结
近年来,老年手术患者的比例呈增加趋势,随着手术适应证范围的扩大,使老年患者许多过去难以手术治疗的疾病通过手术得到了治愈。针对老年手术患者并存的各种内科疾病及其它的不利因素,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措施。通过精心的术前充分准备及积极针对性的治疗内科并存疾病,并加强术后病情观察,营养支持,护理,负压引流管的护理及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24例老年术后患者均于术后2至3周顺利出院。THR可改善老年髋关节骨关节病及股骨颈骨折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娄湘红同期完成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34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9):17。
[2]高德华骆贤萍刘琴高危、高龄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体会[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1):13-14。
[3]黄冰张国珍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