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认识心理学的主要观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认识心理学的主要观点范文1
【关键词】 心理学;问卷调查;在校大学生
Investigation into the Status Quo of Cognition on Psychology in Henan College Students. Li Kangle, Li Jianping, Wei Yongxia, et al. Xinxiang Medical College, Xinxiang 453003,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find out the status quo of cognition on psychology in college students, to privide reference for popularizating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 and to privide making decision for the developing of psychology. Methods Random sampling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by self-administering and anonymous questionnair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Henan. Results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Henan, many of them are very much interested in psychology, and long for understanding the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however, quite a few of them have some misunderstanding about psychology, and even 20% of them hold strong prejudice against psychology. Conclusion Although psychology has been developed fast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 the influence of it on society is far from enough. It is a pressing issue to strengthen the propaganda of psychology knowledge.
【Key words】 Psychology; Questionnaire; College students
1 引 言
心理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单从字面上很难去了解其内在的实质。尤其在中国,传统上的观念和片面的宣传导致许多人对心理学的认识存在着某些偏差,正如张侃教授所说:目前人们对心理学的误解或是不理解已成为心理学发展的障碍[1]。人们对心理学的认识和认同程度是心理学发展现状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映着心理学的社会影响力,决定着心理学的发展速度。无论是要学好心理学,还是要做好心理学的研究, 都必须认清人们对心理学的认识现状进而了解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 指导我们的工作,确定自己在心理学上的努力方向和应对现状的决策, 也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近几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各种心理问题也不断出现。心理学对社会发展的应用价值越来越明显,但在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心理学知识的同时,有多少人能正确地认识心理学,多少人还存在着偏见,存在着什么样的偏见呢?对于这些我们必须调查清楚,因为它影响着心理学各项工作的进行,也关系着心理学的发展前途,只有清楚了这些情况,我们才能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加强心理学知识宣传,才能使心理学更好地联系社会,服务社会,为人们所接受。因此我们新乡医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04级学生就“在校大学生对心理学的认识”这个问题组成调研小组开展了有关的调查。对河南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也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出该现实状况。本文将初步调查情况公之于众,以得到心理学界前辈、专家、学者及学友们的指教。
2 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从郑州大学、新乡医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河南财经学院等9所大学随机抽取的在校大学生共1400名, 其中有130名心理学专业的学生。
2.2 研究方法 自编调查问卷[2,3],进行评估性问卷调查,对非心理学专业和心理学专业的学生略作比较,主要调查分析非心理学专业学生对心理学的认知状况。
2.2.1 问卷设计及内容 先利用开放性问卷40份,在新乡医学院在校学生中搜集对心理学的各种看法和疑问,再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概括分类,编制成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三大部分40个题目,第一部分(14个题目)为是非选择题;第二部分(14个题目)采用5点测量法,把每种看法分为很同意,较同意,不了解,较不同意,很不同意5个水平;第三部分(12个题目)为不定项选择题, 里面都包含一个供被调查者主观发挥的项,以弥补所制问卷客观题的局限。在本问卷中包含了对心理学学科性质的认识及态度,对心理学现状的了解和对前途的推断和预测,对心理学知识的了解及对心理健康的认识等各类内容。
2.2.2 描述性统计 共发放问卷1400份,收回有效问卷1303份,有效回收率93.1%,其中非心理学专业有1275份,男生610人,女生665人,大一学生264人,大二学生738人,大三学生248人,大四学生25人;心理学专业的有128份,男生40人,女生88人,大一学生38人,大二54人,大三36人。
2.2.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 果
3.1 对非心理学专业和心理学专业的调查结果独立进行统计,并作适当比较(问卷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结果分别见表1,表2。
3.1.1 对非心理学专业学生的调查情况 有87.1%的人对心理学感兴趣,且他们中有将近90%的人都读过心理学方面的书或文章,了解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比如:心理测验,心理治疗,抑郁症等,但是有29.3%的人却认为心理学只能当作副科,选修课或兴趣爱好等,不适合作专业来学。此外还有将近20%的人对心理学存在很大的偏见,甚至有10%的人认为心理学是一门伪科学根本没什么用,30.2%的人对心理治疗没信心。在对待心理健康的问题上,有78.6%的人认识到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且有68.9%的人认为心理因素会影响身体健康。尽管如此,47.6%的人如果发现自己有心理问题,会对去看心理医生感到不好意思,44.7%的人在有烦心的事时,很少找别人诉说;在对心理学现状和前途的分析上有54.7%的大学生抱有乐观的态度,认为前景良好,目前心理学人才非常紧缺;然而人们对心理学的认识还有不少误区:一是认为心理学就是精神病学(23.6%)或就是心理咨询,心理治疗(54.1%);二是认为学心理学或搞心理学的人都是不正常的(24.8%)。在校大学生心理学知识的获得主要途径是书籍(76.5%),而通过社会宣传获得的人比率较低(26.5%)这与64.3%的人认为心理学在中国的宣传力度不够,大部分人缺乏对其正确的认识相一致。
3.1.2 对心理学专业学生的调查情况 由于他们都已开设了心理学课程,对心理学的认识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对中国的心理学毕业生的就业,和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前途并不比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表现的乐观――因为两个群体对表1(13)“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前途是非常渺茫的”和(5)“目前,心理学毕业生在中国就业非常艰难”题做答情况作对比比率差异的显著性检验Z值分别为0.94和0.40远小于1.96,说明心理学专业和非心理学专业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并无差异。而非常赞同“心理学只能当作副科,不适合当作专业来学”观点的人比非心理学专业的还要高,经检验Z值为2.53大于1.96,说明该差异是显著性的。不论是心理学专业还是非心理学专业对心理学都有夸大的现象,认为心理学工作者能透视人的心理,学好了心理学就好像掌握了读心术,抱有该观点的人中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所占的比率比非心理学专业学生还要高。
3.2 非心理学专业年级之间比较 通过方差分析,得知年级之间对各个题目的认识并无差异,P>0.05,即年级之间对心理学的认识和所具有的心理学知识并无太大的差异。
4 讨 论
调查结果显示对心理学感兴趣这是大部分(87.1%)河南高校大学生的共性,他们渴望接触心理学,了解心理学知识.心理学作为一门交叉的学科,它在中国真正的发展不过是20年来的事,目前心理学的发展水平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心理学的广阔发展前景,这与54.7%的河南在校大学生认为的心理学前景良好,目前心理学人才相当紧缺相一致.而之所以有50%的心理学专业学生和48.3%的非心理学学生对中国心理学毕业生的就业表现的并不乐观,可能主要是因为虽然我国社会上心理学应用有一定的繁荣,但由于这个繁荣才刚刚开始,各方面还都不正规,也带来了一定的混乱,这就使人产生了迷惘和担忧,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更是这样。
心理学是一个覆盖面很广的学科,也正是由于它的宽泛性,使人们对它的认识存在很多的局限,很多人不能看清心理学的全貌,而往往根据自己平时接触到的东西去推测心理学.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心理学在中国高校的应用主要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测量,很多人便认为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就是心理测量;另外还存在一些情况,就是大学生对心理测量有一种新鲜感,很多人不懂心理测量的原理和缺乏正确的指导,导致一些不科学的测量问卷有流行的态势,这必将导致人们对心理学的误解;此外大学生对心理学的认识偏差,我们认为还有几条原因:一是传统思想的影响,二是目前中国心理学工作者比例非常小对心理学的应用、宣传和普及不够,加上很多的非科学的东西往往冠以心理学的名号,严重误导了人们对心理学的认识。
在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上,能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而有心理问题会对去看心理医生感到不好意思,甚至很少找别人诉说,这是将近一半的大学生(47.2%)的共同心理,这也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心理学工作者要不断总结经验,转换思路,寻求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新方式,把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到日常生活中去,通过日常的生活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5 结论与建议
第一,加强心理学的科普宣传工作是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4],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活动,向大学生们讲述心理学的内容和原理,帮助他们区别非心理学的甚至是非科学的东西。
第二,加强应用心理学人才的培养和素质提高,扩大心理学工作者规模,在此过程中要完善心理学方向和职业管理体制,实行科学的严格的资格认证制度[5],为心理学毕业生指定合适的岗位,便于就业。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除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测量外,要不断地开展新方式,扩展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范围,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比如开展专家讲座,开展各种心理疏导和训练活动,这也是一些人所提出的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化的观点。
6 参考文献
[1,4]张侃.我国心理学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1(2):81-85
[2]朱玲玲.浅谈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分析.上海统计,1997,10
[3]向丽红.浅谈高等农科院校开设心理学课的必要性.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5):505-507
认识心理学的主要观点范文2
[关键词]心理电影;心理教育;健康水平
目前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心理健康的观念与需求已深入人心,大学生们将接受心理教育,作为自己人生可持续发展的加油站。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高校的发展咨询,即关心自己的个性塑造、注重环境适应能力、择业及未来发展的人数逐渐增加,至今达到发展咨询与健康咨询约为2:1的比例。更多的大学生从书本、网络上关心心理健康新概念,关注人际沟通技巧,关注自我的完善与发展。与日益发展的学生心理健康需求相比。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显得滞后。本文以在校人数是一万人的高职院校为例,一般心理学教师不足两人,低于万人四名心理教师的国家标准。相关专业的心理学课程处于有大纲欠实施,心理学课程缺开,并逐渐形成惯例。笔者从事医学心理学和心理学基础教学20年,工作实践证实,凡是经过几十学时系统学习的学生,均熟悉心理学理论;了解调节心理问题的方法;有明确的自助、互助意识和能力;了解自我,有完善自我的欲望;了解别人,更容易与他人合作、协调。可以说,心理学的学习为他们健康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心理电影是电影百花园里的一枝奇葩,从上个世纪50年代《爱德华大夫》影片的播映开始,心理电影进入我们的生活。《爱德华大夫》是好莱坞第一部涉及精神分析的作品,成为许多年轻人对弗洛伊德和心理学最初的了解窗口。到第六十四届(1991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沉默的羔羊》诞生,心理电影已走向成熟,得到社会各阶层的肯定。半个多世纪以来,心理电影本来是运用电影的形式反映生活中种种心理现象的,至今被各高等院校作为鲜活、典型的心理学教材,普遍运用于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收到了奇异的效果。
当今生活中心理电影众多,涵盖的生活面很宽,其实每一部心理电影都有现代心理的理论作为依据,每一部心理电影都涉及很多心理学知识,我们试图通过心理电影的播放和心理学基本理论的介绍,以播放电影的形式宣传心理学,潜移默化地告诉同学们生活中蕴涵的哲理,让学生们从心理电影欣赏中学到心理学知识,让心理学知识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生活。
一、心理电影是日益流行的开放式、引导式的传播模式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严格地讲,所有的电影都包含有心理描写的成分,反映人的精神世界。而我们界定的心理影片,是指在现代西方心理学发展成熟后,反映或展示某种心理学原理或者典型心理障碍的电影,其主题往往更集中于表现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它以人性和心理作为其情节的工具和底色。心理影片就如同一个个现实的案例,一段段丰富的、真实的,或者极端的生活片段再现,把人性中丰富、正向的、病态的方面都生动鲜活地呈现出来,给观影者带来身临其境的直观反应和深切触动。心理学搭载在电影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上,就成为引发学生对心理学产生兴趣,吸引学生了解和学习心理学健康知识的良好途径,这也是目前高等院校日益流行的开放式、引导式的传播模式。
二、心理影片的课程教学构思
为了达到运用心理电影开展心理教育的目的,我们选用心理学理论讲授和心理电影欣赏相结合的方法。赏析心理电影又不同于一般的电影欣赏,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感情投入,而是要带着问题去看,特别要重视其中的情绪以及象征;而是从专业心理学的角度走进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角色的心灵言语。在心理教师的带领下,通过对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进行分析,可以更深地领会影片内涵得到观影启示。学生在欣赏电影的视觉冲击、视听享受,得到心理休闲和放松身心之余,也能品尝到深入浅出、营养丰富而回味良久的心灵大餐。对心理影片的欣赏,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学生自己欣赏,通过对剧中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进行欣赏和分析,揭示其内涵和启示,在别人的故事里解读自己的生命体验,在深层次认识自我的基础上重新规划自我。学生在欣赏电影的时候,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电影的信息,而是在积极地思考,对于情节的推进不断做出期待、预测和判断,从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这种形式也日益成为公众了解和学习心理学健康知识的极佳方式。另一个层次是属于心理教师对心理影片的解析。他从专业心理学的角度走进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刻感受角色的心灵言语,是对电影内容在心理学层面呈现的常识和规律的深度探讨,并以心理学视角来关心影片故事的感染力在哪里,对心灵的冲击力和吸引力在哪里。
心理学理论讲授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现代心理学基本理论流派介绍,二是必要的心理学基础知识点的讲授。学生学习了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以后,再欣赏心理影片,就将上述两个层次初步结合起来。看前有问题,看中有思考,看后有反思,效果能大大的提高。结合人格理论讲授对学生的气质、人格做测量并现场咨询,让学生了解自我的欲望得以满足。学生们了解了自我,更好地完善自我,了解他人更好地与他人交往。学习和看心理电影建立起联系后,针对性加强了。以播放电影的形式宣传心理学,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探索人生的乐趣。
三、从心理层面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1 精神分析的人格结构理论
1923年,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id)即原我,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遵循快乐至上的原则,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自我(ego),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超我(super―ego),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约束自己的行为,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2 生活行为的心理分析深化
人们在生活的行为,实际上正是人的意识和潜意识的表现,是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的综合反映。本文注重于本能层潜意识的讨论,使生活行为的心理分析更加明确和形象。
本能层(visceral)的分析。如何从心理层面引导学生的本能层行为,而非理性的直觉冲动?我们通过心理电影鉴赏来引导大学生本能层的释放,“所有戏剧艺术使观众在认知和情感上都参与进去。这样,它们是探索快乐维度的完美媒介”。心理学流派理论的介绍和心理分析使学生获取 的同时,心理分析能力也有所提高,“Boorstin指出电影投合三种不同的情感水平:本能的、替待的(vicarious)和旁观的(voyerur),………‘如果本能水平用内容抓住观众,引起自动的反应,那么替代的水平则用电影中的故事和情感线索使观众卷入。…‘你被吸引到故事中,对情境和角色产生了认同。全神贯注于电影是会感到世界在身边消失,时间好像停止了,身体进入到被转换了的情形中,社会科学家称之为‘高峰体验’(flow)。”旁观的水平是理智的水平,与反思层相似,是站在后面对一个经历进行反思、观察、评论和回想,“旁观者”的眼睛,是头脑的眼睛,是一种理性的思维。这三种水平的转换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有利于引导本能的发泄,有利于理性的反思。最终沿着了解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轨迹发展。我们借助心理电影介绍了现代心理学的理论流和思维方法,又用心理学的方法、哲学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分析、反思。顺利地引导本能层向理性转归,逐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 电影本体心理学的观点
本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梅内盖蒂教授对世界一百都经典影片的剖析。他通过多年实践发现了人的本体自在(In seOntico),突破了弗洛伊德、弗罗姆、容格、马斯洛第三思潮等心理分析的局限,从本体心理学这个独特的视点,对影片进行深入剖析,并将隐藏在画面背后的潜意识动力挖掘出来,进行深层次的生命本体学的分析。人的潜意识世界潜藏着巨大的能量,它是驱动人体行为的动力源头。导演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影片中表现了自己的潜意识,自己的梦,所以,一部伟大的影片是导演的一个伟大的梦,也是创作团队集体潜意识和导演个人潜意识的深层反应。尤其是那些著名的导演,从西方的伯格曼、费里尼、塔尔可夫斯基到东方的黑泽明、张艺谋……都善于表达人的内心世界的同时,又善于寻找到人类灵魂深处的绷紧的潜意识心炫,并将它敲响,将人类本体自在的潜意识本能唤醒。这种唤醒是全人类的自我感悟,而不受地区、文化、民族、人种的差异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影文化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一部优秀影片往往会引起观众的截然不同的反应,关键在于每个观众是从自己的潜意识去信同影片,与生命情结获得同构,观看一部影片也是一次心理测试的过程;既是对集体的也是对个人的测试;既是对社会文化的也是对个体生命世界和文化结构的临床检验。观众通过对影片中人物的认同,可以找回自己的真我,以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影本体心理学是对人的生命结构本质的剖析,是对文化人类的独特探索。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让・雷洛阿先生说过:‘……生活是电影。’我想更明确地说,电影表现生活,但只有懂得生活的人才懂得电影。”当我们将电影本体心理学的观点介绍给学生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学生们对用心理学的观点来剖析电影、剖析生活、探讨人类的潜意识世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学习心理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在别人的故事里解读自己的生命体验,整理自己积淀的情绪,在深层次认识自我的基础上重新接纳自我,带着一份如阳光般温暖、轻盈和纯粹的好心情,投入生活和工作中去,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赏析心理电影从侧面告诉我们的另一层意思是,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更好地欣赏和享受艺术,享受生活。运用心理电影开展心理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使师生们都感受到认识自我的愉悦、发现的愉悦。课程的开设意义和价值也许就在于此。
认识心理学的主要观点范文3
[关键词]公共心理学 课程建设 活动性 应用性
[作者简介]张莉(1963- ),女,重庆人,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重庆 400052)廖全明(1968- ),男,四川营山人,成都师范学院教育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四川 成都 61113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2-0135-02
公共心理学课程是高校教师教育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承担着为学生传授教育教学必需的心理学基本理论、促进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形成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重任,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生活乐趣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整个教师教育课程乃至专业课程体系中居于基础的地位。但目前学生普遍反映不愿意听公共心理学课,为了改变学生对公共心理学课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应以实践应用性教学目标为中心,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与题库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以推动学校“教学应用型大学”战略的具体实施。
一、公共心理学教学突出实践应用性改革目标的必要性
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的现实状况不容乐观,学生对课程教学产生的真正效益并不“感冒”,普遍反映课程内容与现实实践严重脱节,学生学、教师教的积极性都不高,实际教学效果离教学要求存有较大差距。造成公共心理学教学的现实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课程教学与学生真正关心的现实生活问题、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缺乏必要联系,不能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切实的指导;教学内容偏重于心理学基础知识的简单介绍,忽视相关技能的培养,学生不知道如何将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等。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学习要建立在丰富的个人生活经历和工作经历的基础上,在学生面对新的心理学知识体系的前提下,实现理论学习到实践操作的转化,这是公共心理学教学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公共心理学教学必须确立新的教学目标,突出活动性和应用性。
从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来看,主要由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等部分组成,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实践应用性教学目标是传授心理学知识应以“基础”为主,强调“应用性”,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现象、主要概念和主要理论与生活现象和教育现象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活动性”,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实现公共心理学教学的实践应用性改革目标,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考试方法与试题库建设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作必要的调整。
二、突出活动性和应用性,改革教学内容
教材选择在实现教学目标中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尽管各高校对心理学教学目标描述相近,但所选用的公共心理学教材可能不同,在不同时期也会有变化。如长江师范学院曾经使用华东师范大学叶奕乾教授主编的公共《心理学》教材、北京师范大学章志光教授主编的公共《心理学》教材,教师自编的《心理学》教材,还专门建立了心理学题库,但效果总是不太好,讲授内容总是按照从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开始,然后讲认知、情绪、意志和个性的模式,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教师讲起来生搬硬套,课堂气氛沉闷。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对教师的参考书籍做了统计,主要有彭聃龄教授主编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黄希庭教授编写的《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孟昭兰教授主编的《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等,这反映出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仍然没有脱离普通心理学的结构模式。要改变高校现有公共心理学教学现状,应以实践应用性教学目标为依据,从改革教学内容入手。
首先,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部分,要减少对通俗易懂的概念的讲解,增加社会关注较多的热点心理现象的分析。在原来的讲解中,传统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如感觉,要讲、要背,还要举出大量的例子来说明。讲完一个概念后,一节课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但学生却感到没有多少收获。其实对感觉等心理现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概念,只需稍加提示即可,不需要花整节课的时间讲授。但对于社会关注较多的热点心理现象,如在重庆万州发生的,网络中出现的木子美、兽兽现象等,学生关注较多,社会也较为关注,而且其中蕴涵着非常丰富的心理学规律与知识。这要求我们站在实践应用性的角度上,审视心理学的现状和未来,既保留传统教材内容,又增加反映学科最新发展水平的内容,让学生对心理学有基本认识,但又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如可增加心理现象脑成像研究成果、无意识心理、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问题、情绪对认知和行为的影响与情绪调节、智力理论的新发展和“大5人格”理论等。
其次,要加强对心理学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的介绍。不能生搬硬套,要在介绍研究成果时顺便讲授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如跟学生说认识观念会影响情绪,跟学生讲影响学生情绪的认识观念有哪些,学生听起来就可能似懂非懂,感觉好象是教师把一些判断句与一些情绪词语生生扯到了一起。但如果讲研究过程,即使是很通俗简单的介绍,情况也可能要好很多,因为学生可从中理解心理现象的发生机制,听了以后能够对心理现象说出原因。
再次,增加心理活动课的教学内容与比例。心理活动课以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全面优化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心理素质为主要目标,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保持心理健康。公共心理学的各个章节都可以设计相应的活动性教学内容,如在知觉一章中可结合自我知觉设计“认识我自己”“我是谁”等活动,在思维一章中可结合思维类型设计“动手又动脑”等活动,心理活动课内容还可以与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结合起来,通过角色扮演、行为训练、认知讨论、游戏活动等形式进行。
最后,要强化应用性的内容,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突出介绍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医学心理学、销售心理学等应用领域的研究成果,如行为矫正情绪调节、老年人的行为调适等,这些内容学生感兴趣,可操作性较强。
笔者认为,要搞好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提升教师教育水平,凝练特色,促进高校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首先应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不是重新选择教材,不是不痛不痒地改变其中的某部分内容,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让学生感到教师讲授的内容对学生有用,对提升生活质量和学习效果有帮助。
三、突出活动性和应用性,探索新的课程教学模式
公共心理学教学需要让学生掌握心理学基础概念和理论,帮助学生完善自我,形成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善于应用心理学基本知识分析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形成教育教学能力。这决定了心理学教学既要有学科教学的方法,又要有活动教学的方法。特别是在学生缺少感性认识的前提下,学习心理学理论和规律离不开活动教学方法的全面实施。具体来说,新的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两个部分。
首先,体现为活动性与应用性的教学方法的变化,包括以下教学活动成分的显著增加:一是讨论活动课。传统的心理学课堂教学模式几乎是教师的“一言堂”,一节课下来学生说不上几句话,当然不是学生不愿意说,而是根本就没有机会说。学期结束时,学生只能依赖死记硬背通过课程考试。如果在公共心理学教学中运用讨论课,想办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将对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应用的能力产生很好的作用。一般来说,在一个学期中,可安排2~3次讨论课。讨论课前要跟学生提要求,如事先查阅文献、写出讨论提纲,对某一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等。讨论课上学生尝试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现实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获得关于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心理学观点,可有效培养学生的理论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二是演示实验课。传统心理学课堂是没有实验课的,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很少。心理学实验课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加深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具有课堂讲授课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生众多,虽然开设实验室实验课缺乏现实可行性,但完全可以尝试开设演示性心理学实验课,如“注意的广度”“颜色的混合”和“大小恒常性”等实验,以很好地增加学生对常见心理学现象的另一种奇妙视野和独特理解。心理学教研室要能够形成制度,如演示实验项目教研制度、心理学实验方法学习制度等,特别是实验方法学习制度,让大家先学习,教师先具备了基础,以开展好心理学实验教学活动。三是课外练习与实践作业。公共课心理学教学过去很少布置作业,这是教师上课的通病,特别是随着各高校对公共课教学重视程度的降低、高校工作重心向学科建设的转移,这种情况更为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任课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学观念。学生缺少练习和动手的机会,学习效果常常很不好,这是造成学生诸多怨言的重要原因。对作业的布置,不一定要每周都有,但一学期下来至少要有3次甚至更多,才可以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作业形式可灵活多样,如课后思考与练习、写小论文、关于教育心理现象的主题演讲、小板报、小讲座等。
其次,教学手段的显著变化。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高校办学品位的提升为高校改善办学条件带来了机会,教室变成了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装上了现代化的实验控制系统。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大量使用,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供了可能。在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中,至少要充分利用好以下两方面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第一,多运用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教师备课、写教案、讲课都可使用计算机。使用现代化手段备课和教学,不仅节省了课堂上板书的时间,加大了教学内容的信息量,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而且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新的教学需要,随时补充和调整教学内容。在具体教学中,可尽量多地使用图片、幻灯片、模拟情景片等手段,把心理学概念、理论、观点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把“静止”的知识变成“活动”的现场。第二,充分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生已经将校园局域网当作课程学习的重要资源。一些优秀的教学录像带、经典的心理学实验(如艾宾浩斯记忆实验)等内容,如果放在课堂教学上,必然占用较多的时间,如果舍去会较为可惜,因为这些内容对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心理现象的科学认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可考虑将这些内容放在校园局域网的课程资源平台上,不仅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有限空间,而且也给学生提供了探索自我心灵的更多机会。
四、突出活动性和应用性,改革考试方法,建设案例库
一般来说,各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学生学期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期末考试成绩(占70%),作业(占30%)。无论期末考试还是平时作业,都是对知识记忆的强调和运用知识分析固定问题的现实状况,并不能较好地反映学生健全人格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情况。在公共课心理学的成绩评定中,建议分成三部分,分别是考卷分数(占60%)、活动课分数(占20%)、平时作业(占20%),即适当降低期末考试分数的比重,这样既可以考查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了解学生人格与能力的基本情况。
为了贯彻实践应用性教学改革目标,建议进行心理学案例库建设。案例库的内容应包括:经典的心理学实验案例,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案例,良好的师生关系案例,分析与处理学生学习、行为以及社会适应问题案例,常见心理现象分析案例等。案例库在初步形成后,可进一步扩大规模,完善形式,提高案例及其分析的质量,并拓宽案例库的使用范围,使之成为配合公共心理学教学、有效检验教学效果和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较为全面的资料库。
五、突出活动性和应用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公共心理学的育智、育能和育心功能相应地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心理学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基础教育教学经验、现代教育观念,还要有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以及更高的教育教学能力。但由于任课教师本身工作经历的限制、工作态度与教育观念的狭隘,造成其心理学教学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为了与实践应用性教学改革目标相适应,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可做以下工作:
做好新教师的选拔引进工作。总体上看来,各高校心理学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的专业基础还不够扎实,个别教师甚至还存在教学态度不端正的问题,如有的教师认为现在上课好不好无所谓,甚至会说“我不上课又怎么样,你找别人啊,你能找到别人吗?”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始终没有一种危机感。当然引进新教师不仅是为了营造一种竞争的气氛,也是为了提升教学水平,因为教学水平要建立在渊博的学识基础上,不然无法谈及丰富的信息量和课堂的即兴发挥。
制定合理有效的激励和竞争机制。目前,各高校基本上都实行了每学期的学生评教和领导评教制度。但高校内人际网络相对单纯,领导们评教时往往会照顾大家的面子,不敢把分数打得太低,这样容易使领导的评价失去客观性,所以不妨以学生评教作为根本依据,制定必要的奖励与惩罚制度。活动课的增加、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考试方法的变化无不考验着教师既有的教学观念,但这些改革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说学习积极性与效果紧密相关,因此以学生评教结果作为心理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根本标准是必要的。
加强心理学教师与学生教育实习的联系。实际上,让每一个心理学教师都从事中小学教学显然不现实,但在组织上保证心理学教师充分参与学生的教育实习是可行的,如参与学生的试讲、担任实习指导教师以及实习检查等。这样不仅可以督促学生的教育实习效果,还可以接触中小学教学实际,弥补自身工作经历、感性认识的不足,特别是对中青年心理学教师,要让他们参与学生的中小学教学实习,并形成制度。
在突出活动性和实用性特色后,学生评教的满意率得到了提高,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提升。虽然我们在课程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学生及社会的期望仍有距离。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建设的目标是要做到真正让学生满意,让高校各个教学系院满意,让全社会满意。为此,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认识心理学的主要观点范文4
关键词:模块理论;心理模块性;功能
中图分类号:B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053-02
J.A福多的模块理论的正式提出是在其《心理模块性》一书。模块理论是从功能主义的视角来研究认知的本质,进而成为一种经典的理论。
一、心理模块理论的历史回顾
(一)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论述心理模块论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起源要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随后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后来我们所熟知的认知科学。而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方法一直被行为主义所占据。虽然在一些持有极端观点的行为主义者那里,例如像斯金纳,他反对行为是有内部因素的,然而在行为主义者中那些持有“温和”观点的人,例如像托尔曼则赞成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当代的一些行为主义者已经觉察到他们把行为解释为心理官能是没有说服力的,与此同时,那种把心理过程当作如同是“搅拌机”式的符号整合的观点得到了认可。在20世纪40年代中叶以后,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认知过程即行为内因受到了多方的关注。此后,在心理学中认知心理学的一些流派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在奈瑟的《认知心理学》一书中曾这样表述:“在当下,已经不需要对行为主义者的立场做自我辩护了。”
元素主义和信息加工理论在当时已经成为了认知心理学的两种最受重视的流派。元素主义又称为构造主义,其创始人冯特和其弟子铁钦纳认为,人的心理现象就像是由许多简单的“心理因素”构成的复合体。而信息加工则对行为主义观点进行了扬弃,它是通过重构模型的方法对行为做分析解释的。福多秉承了信息加工理论的核心,他在《心理模块性》开篇就提道:“正统的心理学只谈到这些,而我们现在要进行的全部讨论将采用那些提出并说明心理结构的学说来对行为组织标准进行心理学的解释。”[1]
(二)从计算机科学的维度阐述心理模块论
福多的模块论理论实质就是把心理与计算机两者之间的整体结构进行功能互比。福多在书中谈道:“把心理系统的区分与某种特定状态的计算机进行类比是有益的,在认知心理学中常常如此。”[1]其实,在早期的认识心理学当中就有一些哲学家把人看作是一台普通的计算机,通过模仿计算机科学来重新建构人的心理。起初皮亚杰等人在对心理进行研究时还是倾向于生理方向的,但是却被计算机模式的理论融合了。早期的一些哲学家曾构想过一种具有机械化思维的机器,在20世纪40年代中叶前后,人们对心理意识的研究的灵感来源于当时出现的计算机,他们设想人的思维过程如同机器的加工过程一样。但是,在20世纪40年代中叶以前,像这种智能化的机器还从未出现过,甚至有人认为这种想法是“荒谬”的。在此之后,这种“荒谬”的设想得到了实现。在计算机科学的影响下,人如同计算机一样,被看作是一个整体,在人与社会的影响下,我们人类就像一台具有智能运作的机器一般,把我们的思维过程看作是一种程序运行的能力,这种设想是完全在情理之中的了。我们把人看作是一台智能的计算机,先是通过我们的感官系统来接收外部事物,随后把收集到的信息元素进行整合,最终通过这些信息来指导人的行为,在当时,这种设想受到了一度的追捧和热议。很明显,把人看作是一台可以进行智能思维的计算机是非常合理的,不仅恰当地解释了人的生理机能,而且很合乎情理地描述了人类思维的高效性,这与脑科学研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二战结束的二十年之后,人工智能得以延续,并一度成为认知科学。认知科学是把信息加工作为自己的核心内容。在认知科学的研究中,西蒙认为认知科学是对行为主义的扬弃,既保留了行为主义中可以借鉴的东西,又删除掉行为主义中可以抛弃的。我们可以由此看出,信息元素的整合其实就是智能的核心实质,这不仅仅是对思维机械加工的设想的超越,而且还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发展,这为之后福多的模块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功能主义视野下的模块理论
(一)心脑关系上的功能主义的历史发展
心脑问题一直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的哲学家们所涉及的难题。在笛卡尔的二元论观点中,他以为精神和物质是两种完全独立的实体。而现代哲学家们是围绕心灵与大脑之间的关系问题展开讨论,哲学家一方面在心灵和大脑的关系问题上持否定态度,另一方面则认为心灵的语言可以被还原成物理行为。赖尔则是把心看作是“幽灵”,身比作“机器”。他认为笛卡尔在看待心身问题上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笛卡尔错误的根源在于他没有搞清楚逻辑范畴。随后他又尝试寻找一种与心理过程相对应的行为,其意图是想通过行为,对人的心理过程做出合理性的解释。赖尔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其实是可以取消的,它是可以通过人们的外部行为来解释心理活动的。一般来讲,人们的行为是与心理状态相对应的,他的这种观点一直影响至今。此外,一些还原主义者把心理看作是能还原的,他们认为人的物理语言是可以被心理语言所还原的。在还原主义者中,克里克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认为“人的心智活动完全是由神经细胞、胶质细胞的行为以及构成和影响它们的原子、离子和分子的性质决定的。”[2]他甚至还认为还原的过程是可以相互交替影响的。与其同是还原论者的还有卡尔纳普,他的观点是心理语言可以还原成物理行为,所有的心理语句都可描述为物理事件。与卡尔纳普观点持相反观点的有费格尔,他反对把心理语言用行为语言和神经语言来表述。相反,卡尔纳普的这种观点在某种意义上导致了类型同一论(type-type identity theory)的出现。在心脑问题上,行为主义遇到了很大的责难,行为主义反对有心理活动的存在,这与我们平时的感受是相违背的。
符号同一论者认为心理与物理两者是可以互逆的,这似乎是要被否认的观点。可是以符号为媒介,使二者同一确实是可以解释得通的,它是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这种关系不是用与以往相同的载体来阐释人的心理活动,这种观点便称为功能主义。在此之后人们把图灵实验作为一种判断人工智能的准则,人们把那些可以通过图灵测试的计算机当作是能够思维的机器,这种实验向我们阐释了,人工智能可实现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如果这种机器中的某种程序可以计算所有程序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人的心理过程就是机器中的程序。按照这一思路,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普特南对其持有的观点做了如下表述:“要理解人的心理状态就必须对神经学的具体内容进行抽象,就像我们编程或使用计算机时对硬件进行抽象一样。因此心理状态就像是软件。”[3]他的观点是把人们的心理活动抽象以后进行研究,这样更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的心理过程。
(二)福多心理模块论中的功能主义的内容
福多的理论基础是以功能主义为根基的认知科学,而福多的这种观点恰恰又在功能主义中表现出来了,两者是密切联系的。这种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
第一,他认为心理状态是与他的功能作用相同一的。他在书中这样写道:“功能主义者可以是物理主义者,他们只否认特定类型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物体特性。形而上学的功能主义者则根据心理状态的因果作用来抽取特征”[1]
第二,他把人的心理活动类比于计算机,这样就可以区分认知机制功能。这就如同人们所认为的那样,人的心理活动就好像是符号间的转换,就像把人的心理活动比作是图灵的运作方式,所以这种类比对我们是非常有价值的。另外,福多还把人的认知系统分为三个模块,这样就为以后区分是否是模块性的认识结构打下了基础。
第三,福多不仅反对那种把具有某种程序的计算机本身与人的心智做比较,同时也反对极端的功能主义的观点。他单单是提倡从功能角度来研究人类思维系统。因为就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与环境来看,依靠脑神经结构研究思维活动过程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目前大脑对于我们来说还如此神秘,绕开研究神经结构的道路,从功能的视角来分析人类思维的过程,通过计算机的运算过程来解释人类的认知过程是可行的。在功能主义看来,心和脑的关系如同计算机当中的程序和硬件,这种观点告诉我们程序和硬件是截然不同的,我们也有必要做这样的区分。这种区分也意味着心理活动过程和大脑活动过程可以孤立存在。也正因如此,福多提出“根据现代标准的心理哲学,功能分析策略对心理结构的划分使得已经淘汰的令人无法接受的本体论变体偏向了二元论”。
三、对福多模块理论中的功能主义的反思
(一)对福多模块理论中的功能主义的评价
依据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理论成果,试图从大脑的物质神经结构探索人类思维的过程是几乎行不通的。在人们对大脑还处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抛开研究神经结构的老路,转而从功能上去探索人类的思维过程,并借助计算机解释心智是可行之路,因此功能主义从此走上了重软件轻硬件的道路。福多正是这一道路的探索者,也是使用这一方法的先驱,他为我们研究心脑关系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二)福多模块理论中的功能主义的理论困难
功能主义“心理之于大脑如同计算机软件之于硬件”[4]8这一论断,在刚开始出现时就受到了诸多质疑。如塞尔在其著作“中文屋”(Chinese room)中的有关论述认为,计算机程序只是虚拟的形式内容,用纯形式即可设定;但人的心理并不是纯形式内容所能规定的,它的活动过程是人体各种机能综合作用的结果,并无固定程式,所以说计算机程序不可能取代人心理活动过程。他还认为,人心理与大脑的关系不适用传统的一元论和二元论范畴,而应当是一种更为精确的相互作用关系,即心理过程的宏观层次与神经元过程的微观层次的统一关系。也就是说,人的心理状态在头脑内部产生,正是因为大脑的作用,才会产生不同的心理现象,所以说心和脑并不单纯是两种相互独立的东西,而是同一事物中的宏观和微观两种层次。正如塞尔所说“朴素心理主义与朴素物理主义彼此是完全一致的”[5]。现在看来,依据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研究成果,试图从人脑的物质神经结构探索思维过程是根本行不通的。在我们完全对大脑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抛开对神经结构的关注,转而从功能上研究人类的思维过程,利用计算机解释认知是暂时可行的方法。这也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功能主义重软件轻硬件的道路。计算机中软硬件的可分离、互不依赖等特点,说明了同一个程序可在具有相同功能的不同硬件上运行,同样的道理联系到心理与思维,说明同一心理过程可在不同的物理载体上实现。因此,心与脑的过程也可以被认为能够互相独立而存在。正是有了这个理论依据,福多就认为“根据现代标准的心理哲学,功能分析策略对心理结构的划分使得已经淘汰的令人无法接受的本体论变体朝着二元论的方向前进。”[6]而邱奇兰德的功能主义“框架不要紧”的论断与笛卡尔的二元论关系密切,一定程度上可将其称为“理论二元论”(theory dualism)[4]223。
总之,福多从功能的角度去研究人类的思维过程,借助计算机解释心智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但在另一方面来说给后人留下了延绵不绝的争论,尤其是从功能的角度将认知系统划分为“输入系统”和“中心系统”,所以我们要理性看待福多的哲学理论,从而为发展提供哲学基础。
参考文献:
[1]福多.心理模块性[M].李丽,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克里克.惊人的假说:灵魂的科学探索[M].汪云九,译.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8:382.
[3]普特南.美国半个世纪的哲学[J].姚申海,译.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8,(2):48.
[4]熊哲宏.认知科学导论[M].长沙:华中师大出版社,2002.
认识心理学的主要观点范文5
(一)社会发展目标
社会发展目标是社会期望在课程目标中的具体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社会发展目标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其培养目标为:培养党政工作管理干部和学生工作管理干部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此,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本专业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运用的立场、观点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还要在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讲授与传播方面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和较强的社会实践基础,成为能够在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学科知识目标
学科知识目标是课程目标实现的载体。学科知识目标会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要求上,具体表现为:要求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有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能够基本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历史经验,比较系统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研究方法,充分认识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认识。
(三)心理发展目标
心理发展目标是课程目标的核心。具体表现为:在认知发展领域,能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方法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在情感领域,能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形成较高水平的专业态度和专业价值观;在行为领域,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思考
课程内容是课程改革的载体,课程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质量。以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内容常常难以处理好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的差异,过于关注课程内容的知识完整性与学科基础性,导致研究生课程成为本科生课程的简单延续,在注重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弱化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探索与科研训练的功能;与此相反,有些学校则忽视研究生课程建设,以和科研立项代替课程学习,或以协助导师完成课题研究、翻译外文资料等作为课程内容,忽视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理论深化的作用。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特点,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建构,一要充分反映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特别是国内外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二要坚持科学性、系统性的原则。围绕这一指导思想,在确定具体课程内容时,要有针对性地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课程内容既要突出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又要遵循学科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突出学科特色;最后,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精神。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思考
认识心理学的主要观点范文6
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我们可以将哲学家分为两个不同的阵营:取消主义和反取消主义。取消主义立场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方面,由于不存在与心理语言相对应的精神实体、心理属性和状态,心理语言实际上是没有指称的空概念,因此它们将像“以太”和“燃素”一样面临着被取消的命运;另一方面,完备的物理理论及这种理论所使用的客观语言——物理语言将会对这个世界作出完整的解释,作为主观语言的心理语言无需存在。反取消主义者们则旗帜鲜明地主张,心理语言是物理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能被取消掉。哲学家们在为心理语言的非取消性进行辩护时采用了三条不同的路线:一是丹尼特基于心理语言在解释和预测上的有效性为心理语言的非取消性进行辩护;二是费格尔、蒯因通过为心理语言的存在寻求本体论来为心理语言的非取消性进行辩护;三是豪厄尔的主观物理主义所倡导的认识论辩护路线。本文主要侧重于后两者进行探讨。
一、费格尔的双重语言论
如果哲学家们像取消主义那样主张心灵主义术语是没有指称的空概念的话,就会认为心身问题是一个没有意义的假问题。在费格尔看来,心身问题并不是一个假问题,它需要哲学家和科学家分工协作、共同努力。他认为,科学家的任务就是为心理状态和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事件和过程之间的相关性提供经验的说明,科学已经能够得出“心理状态和神经生理的过程模式之间是一一(或至少是一多)对应关系。沃尔夫冈·柯勒、阿德里安、彭菲尔德、赫布、麦克洛奇等人的研究强有力地证明了现象领域的心理状态和大脑中的中枢神经过程的对应关系。”①而哲学家的任务就是彻底澄清“主观”和“客观”、“心理空间”和“物理空间”、“意向性”、“目的性”等等这样一些传统的哲学术语,特别是要批判性地反思术语“心理的”和“物理的”的各种意义②。
在综合科学和哲学成果的基础上,费格尔提出了关于心身关系的新主张——双重语言论。双重语言论包含三个基本主张:
第一,只存在一种实在,这就是物理实在,但我们可以用两种语言来描述。“这种实在出现在了两种不同的概念系统的描述中,一种是物理学的概念系统,另一种是现象学心理学的概念系统(在我看来,这种概念系统仅仅适合于我们这个世界中相当小的一部分)”③。
第二,心理语言不能被取消,心理术语并不是没有指称的空概念,心理语言和物理语言拥有共同的指称。费格尔认为,虽然不存在与物理实在相异的心理实在与心理术语相对应,但是这并不等于心灵主义术语应该被取消掉,因为这些心灵主义术语实际上指称的就是物理实在。因为某些高级动物所具有的心理状态实际上同一于神经过程,“某些神经生理学术语所指的(指向的)东西和某些现象学术语所指的(指向的)东西是完全相同的事件”④,即“心理”状态或事件是内省语言中现象学术语的指称,同时也是某些神经生理语言术语的指称。如果一个生理学家掌握了足够的知识并配备了优良的仪器和设备,他就能够检测到大脑中的过程并完整地描述它们,然后,他就能够用神经生理学的语言来清楚地阐述他的发现,他甚至能够提供利用原子和亚原子概念所作出的完整的微观物理的陈述⑤。
第三,心理语言不能转译或还原为物理语言,因为心理语言和物理语言在描述同一神经过程时具有不同的意义。既然心理描述和物理描述是指称同一的,都是对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过程和状态的描述,便很容易顺理成章地得出心理描述可以还原或转译为物理描述的结论。然而在费格尔看来并非如此。“利用弗雷格关于意义和指称的区分,神经生理学术语和相应的现象学术语尽管它们具有相同的指称,但在意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的。”⑥描述神经过程的概念比相应的心理概念意义要丰富得多。神经生理学概念指的是结构复杂的神经元放电模式,而心理学术语仅仅指的是现象界里那些简单的质或关系。
简言之,费格尔的双重语言论主张:我们不仅需要用物理语言来描述这个世界,还需要用心理语言来描述。心理语言的非取消性是有本体论上的根据的,即心理语言是有指称的,它和物理语言拥有共同的指称,都指称的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过程和状态,从而将心理语言和物理语言在指称上统一起来;不仅如此,他还借鉴弗雷格的意义理论,认为心理语言虽然和物理语言在指称上是同一的,但是在意义上却是对立的,并藉此为心理语言的非还原性提供了辩护。当代西方心灵哲学中费格尔首倡的为心理语言的非取消性和非还原性寻求本体论根据的辩护路线得到了蒯因的积极响应。
二、蒯因的概念二元论
针对心理语言、物理语言与实在的关系问题,蒯因继承了双重语言论的实体一元论、语言二元论和语言共同指称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上溯性和下延性拓展,发展出了概念二元论。
我们先来看看蒯因的上溯性工作,即对心理语言何以能够与物理语言指称同一的论证。蒯因通过分析我们习得心灵主义术语的过程,来揭示心灵主义术语何以指称的就是物理主义术语指称的对象——大脑内部的神经过程和状态。在蒯因看来,习得语言是一种社会技能,个体是通过社会的反复灌输学会使用一个词的⑦。蒯因把心灵主义术语习得的方法称为实指法(ostension)。通过实指法学习就是学会将听到的词语和同时被观察到的对象或状态联系起来。这种学习不依赖于在先的语言学习。我们又是怎样学习到心灵主义的术语的呢?“所有关于某人心理生活的谈论都预先假定了外部指称,当我们将会有心理状态时我们内省一下这些状态,我们是怎样知道我们将它们称为什么的?我们怎样学会将我们的焦虑称为焦虑、将我们的隐隐的痛称为隐隐的痛、将我们的高兴称为高兴、将我们的意识称为意识的?我们怎样知道我们正在谈论的是什么?显然,答案就是,这些术语的运用是基于公开的 可观察的症状:身体状态的完全的身体症状,心灵也是如此。某人观察到我的高兴或焦虑表情,或许是观察到了使人高兴的或使人受到威胁的情形本身,或者是听到我谈论它,然后使用词语‘高兴’或者是‘焦虑’。经过类似的几次训练之后,我发现我自己能将这些词汇运用到我的某些后继的没有外部标志的状态上,除了我自己对这些状态的报告之外。如果一开始没有这些外在的标志的话,心灵主义的术语根本就不可能被学会。将这些心灵主义的术语运用到身体的状态只是将它们放回到它们一开始就属于的地方。”⑧换言之,在我们所处的物理世界中,将心灵主义术语的指称定位到神经过程只不过是让心灵主义术语回到了自己的老家。人们在习得心理概念的时候,心理概念本身指称的就是身体的状态,因此,心灵主义术语和物理主义术语指称就是同一的,简言之,心即是脑。因此,蒯因通过对心灵主义术语起源的追踪,为心理语言和物理语言具有共同的指称提供了辩护。
我们再来看蒯因的下延性工作,即对心理语言的非还原性的原因分析的拓展。蒯因虽然认为意识就是身体的状态,但并不认为心灵主义术语是可以被还原为物理主义术语甚至是可以被取消的。在“心即是脑”的实体一元论图景之下,我们仍将会继续使用心灵主义术语,只不过我们将它们解释为“是指称那些身体状态的。我们甚至继续将这种状态说成是心理状态。唯一的变化是,我们认为心理状态就是身体的状态,不是另外的实体——心灵的状态”⑨。但即便我们了解了神经机制的所有细节,我们也不能将心灵主义术语翻译为神经学的解剖学或生物化学术语。心灵主义术语不能转译为物理主义术语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心灵主义术语与物理主义术语对事件进行的分类并非一一对应。根据蒯因的观点,心理状态就是身体的一种状态、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神经状态,某人关于维也纳的想法中的每一个个别事件——比如说“想到维也纳”——都是神经事件。目前公众的一般看法是,只要我们对这个个别事件的发生机制有足够充分的了解,我们就可以用严格的神经学词汇来描述这个事件,这里的“严格的神经学词汇”指的是不包含任何心灵主义术语的物理主义词汇。蒯因认为,即便是我们能用严格的神经学术语来描述这样一个个别事件,我们也并不能将“想到维也纳”这样一个心灵主义的术语翻译为神经学词汇,尽管心理事件在本体论上是物理的,但是心理语言对事件进行分类的方式与生理学术语(或者是神经学术语)对事件进行分类的方式并非一一对应。
第二,物理主义术语的习得和掌握取决于心灵主义术语的掌握,两者之间无法互相转译。蒯因认为,习得观察句是我们掌握语言的起点,而对观察句的习得却依赖于我们对心灵主义术语的掌握。所谓观察句,指的是对外在事件或情况的报告,有些观察句是物理主义的句子,比如“下雨了”;有些观察句则是心灵主义的句子,如“汤姆感到天下雨了”。在蒯因看来,我们跟着别人学习物理主义的观察句时就特别依赖于别人的猜测能力,在我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这些教我们的人要不断猜测我们正在获得与我们要学习的观察句相匹配的感知。因此,语言的学习就是通过不断运用“x感到p”(这里“p”代表一个观察句)这样一个心灵主义习语的观察句来完成。以汤姆跟玛莎学习“下雨了”这个句子为例,玛莎要教会汤姆“天下雨”这样一个物理主义的观察句的话,她必须在感觉到汤姆观察到与这个句子相匹配的现象时鼓励汤姆说出这个句子,而在感觉到他观察的现象与这个句子不相匹配时不鼓励他说出这个句子。即“汤姆对‘下雨了’这个物理学意义上的句子的掌握取决于玛莎对‘汤姆感到下雨了’这个心灵主义的句子的掌握”⑩。而人们对这种心灵主义语汇的掌握和语言一样悠久。
第三,心灵主义术语在指称神经过程时,只是一种偶然的对应关系。仍以汤姆对下雨的感知为例,蒯因认为汤姆每次对下雨的感知都是一个短暂的神经事件,而且汤姆每次对下雨的感知都有可能是不同的事件,这种不同不仅仅是表现在事件发生在不同的时间,而且有可能对应着的是不同的神经。汤姆对下雨的感知构成了一个事件类,这个事件类也许是由成分完全不同的要素构成的,即便是我们对这些相关事实有了足够清楚的了解,我们也不能用神经学的术语从神经活动方面来描述“汤姆感觉到下雨”这样一个心理事件(11)。
在蒯因看来,我们不仅不能将心灵主义术语转译为物理主义术语,更不能取消它们。因为在还不知道神经机制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心灵主义术语将一个状态从另外一个状态中区分出来。心灵主义术语不仅以独一无二的方式补充自然科学,而且对于社会科学和我们日常交往都必不可少(12)。
蒯因在费格尔辩护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上溯与下延,拓展了费格尔关于心理语言和物理语言共指称的论证和心理语言非还原的原因分析,使得这种由费格尔开创的本体论辩护思路更趋完整。
三、豪厄尔的主观物理主义
对于回答物理世界为何需要心理语言这个问题来说,费格尔的双重语言论和蒯因的概念二元论是从为心理语言的非取消性寻求本体论上的根据着手,而豪厄尔提出的主观物理主义则试图从认识论角度为心理语言的存在提供辩护。
在豪厄尔看来,心身问题之所以产生是源于这样两个表面看来似乎相互冲突的直觉:一方面,多姿多彩的有意识心理将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其他部分区分开来;另一方面,物理规律却告诉我们,所有的东西都是由基本物理粒子构成的,有意识心理并不“特殊”,它的构成和其他所有东西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别,这又使我们不得不承认像我们这样的生物并不理所当然地在世界的本体论框架中占据令人骄傲的位置(13)。对于有意识生物来说,第一个直觉好像是不可否认的,如果要否认第二个直觉即否认世界的物理统一性的话,则又违背了自然主义的精神,而随着科学的进步自然主义精神似乎日益无从反驳。这样,我们就很难将我们和我们之外的世界在构造上的连续性和由于意识的出现所带来的令人吃惊的不连续性协调起来(14)。
由此看来,有意识心理的出现让我们陷入了两 难境地:如果我们承认有意识心理也是物理状态的话,就不能彰显有意识心理的特殊性,不利于我们确信自己在世界中的独尊地位;可假如我们否认有意识心理是物理状态的话,则会破坏世界的物理统一性原则,导致世界的本体论出现裂隙。豪厄尔认为,这种两难局面的出现,是因为混淆了本体论问题和认识论问题所致。本体论问题和认识论问题的混淆常常会促使我们犯下两种常见的错误:一是当我们使用现象学术语来描述世界的时候,往往会假定非物理的属性、状态和实体的存在,实体二元论和属性二元论就是犯了这类错误;二是我们通常会根据物理理论在解释上的不完备性推导出物理世界的不完备性,而事实上物理理论在解释上的不完备性并不蕴涵物理世界的不完备性,内格尔的“成为蝙蝠可能会像什么”和杰克逊的“知识论证”就是犯了这类错误,他们都试图通过论证物理知识的不完备性来论证存在着非物理的东西。
而要摆脱这样一种两难困境,则需要在形而上学问题和认识论问题之间作出严格的区分。豪厄尔倡导的主观物理主义就是这种努力的尝试,他的主观物理主义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从本体论上来说,物理世界是完备的,不存在非物理的属性、状态、过程和实体;但有些物理状态是主观的,我们就是这类具有主观状态的生物,而具有主观状态的生物并不是由非物理的东西构成的,仍然是由物理的东西构成的(15)。
第二,从认识论上来说,我们可以用客观的、科学的物理理论来描述物理世界,不存在不能用物理语言描述的属性、状态或过程;但是物理理论在解释上具有不完备性,没有客观理论能够完整地或彻底地描述这个世界,即便是完备的物理学理论也不能完整地描述这个世界,因为对于主观的物理状态,如果不凭借有意识经验和客观的物理描述对它们进行主观地理解,它们就不可能被完全理解。这里的“主观”意思是必须要经由主体亲历,这种状态只有在主体具有这些状态时才能被主体完全理解,然后以客观语言和现象学的语言加以描述,对这种主观物理状态的理解和描述才算是完备的(16)。
第三,有意识心理在本体论层面属于物理状态,那些被冠以有意识经验之名的属性(比如感受性质等)都是物理的,但这种物理状态又是主观的,不能仅仅按照我们通常理解物理状态的那些方式来理解它们,因为,物理语言对这种状态的描述是不完备的。这种状态只有经由主体经验,用主观的、现象学的心理语言并结合客观语言加以描述,才能获得对这种物理状态的完备的把握,它们不同于完备物理学中提及的任何属性(17)。
豪厄尔的主观物理主义的可理解性依赖于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的区分,“物理主义”是本体论上的要求,“主观”则是认识论上的要求。在主观物理主义的语境之下,上述两个直觉就不再是互相矛盾的了:根据主观物理主义,我们的世界完全是物理的,有意识心理也是物理状态,这就坚持了世界的物理统一性原则;但这种状态又具有主观性,即只有主体亲历这种状态,才能获得对这种状态的完备的理解,才能用现象学语言和物理语言对这种状态加以完备的描述,这种状态也就具有了物理世界其余部分所不具有的属性,保持了意识心理的独特性。
豪厄尔的主观物理主义要求在心身问题的解决当中要求区分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在维护世界的物理统一性原则的前提下,对有意识心理的主观性的强调,在客观上论证了物理世界中心理语言的不可或缺性,因为即便是完备的物理学也无法完整地理解和描述这样一种主观的物理状态,对这类主观的物理状态的理解或描述都离不开心理语言,从而为心理语言的非取消性提供了辩护。不过他的辩护与费格尔和蒯因的不同之处在于:费格尔和蒯因的辩护路线是从为心理语言寻找指称着手,目的在于为心理语言的非取消性寻求本体论上的根据;而豪厄尔的辩护路线则是从认识论层面为心理语言的存在提供辩护。分别由费格尔、蒯因和豪厄尔倡导的本体论辩护路线和认识论辩护路线一道为心理语言的非取消性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辩护方案。
注释:
①②③④⑥参阅Herbert Feigl: The Mind-Body Problem: Not a Pseude-Problem, in Sidney Hook: Dimensions of Mind: A Symposium,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60, p. 27, p. 30, p. 33, p. 30, p. 30.
⑤Herbert Feigl: The "Mental" and the "Physical": Minnesota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Vol. 2, 1958, pp. 370-479.
⑦参阅蒯因《语词和对象》,载于《蒯因著作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3页。
⑧⑨Willard Van Orman Quine: States of Mind,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Vol. 82, No. 1, Jan. 1985, pp. 5-6, p. 5.
⑩(11)(12)蒯因:《真之追求》,载于《蒯因著作集》第6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11、511、5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