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

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范文1

关键词:保温材料;火灾危险性;防火对策

中图分类号:X9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火灾危险性

建筑节能是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根据国家城乡建设部颁布的节能标准,从2010年10月1日起,住宅小区必须强制做外墙保温。但是,目前国内的外墙保温材料多使用有机材料,例如聚苯乙烯板(EPS)、挤塑聚苯乙烯板(XPS)和聚氨酯泡沫板(PU)等,存在着很大的火灾危险性。聚苯乙烯板(EPS)和挤塑聚苯乙烯板(XPS)简称聚苯板,又名泡沫板,是由含有挥发性液体发泡剂的可发性聚苯乙烯保温珠粒,经加热预发后在模具中加热成型的白色物体,其有微细闭孔的结构特点,防火等级为B3(易燃,熔融),吸湿率为3. 9(% )。这些外墙有机保温材料都具有很强的易燃性,一旦燃烧,不仅过火速度快,而且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如, 2010年11月15日14时,上海胶州路高层教师公寓发生特大火灾,造成58人遇难,原因是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电焊焊渣引燃建筑外保温材料聚氨脂泡沫板(PU),导致整个大楼迅速形成立体燃烧。

二、建筑外墙保温立法存在缺失

分析数起外墙保温材料酿成大火的原因可见,我国在立法层面对建筑外墙保温还存在不少缺失,主要表现在:一是监管工作职责不清。目前,国家有关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的设计、审核、验收及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还很不完善。

2009年9月25日公安部和城乡建设部联合的《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仅对建筑外保温系统的防火隔离措施提出了要求,缺少外墙保温系统监管工作职责等内容,因而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空白点。二是外墙保温材料防火要求没有国家标准。在已的行业标准JG149-2003《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JG158-2004《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和JGJ144-2005《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范》,只是提到了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要求;现行国家标GB50045-19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19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国家或行业其他有关标准尚未明确提出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分级标准、防火构造和限定其使用范围等防火技术措施。三是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防火设计没有国家标准。目前,国家尚未制定建筑外墙保温系统防火设计具体规定,缺乏分级标准和使用范围限定,外墙保温技术也没有国家或行业产品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由于建筑外墙保温法规缺失,监督管理失控,使得建筑外墙保温大量使用有机材料的情况未得到有效遏制,因而会造成这类

火灾事故的发生。

三、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消防意识淡薄,消防责任不落实

有些建设、施工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淡漠,消防法制观念不强,只追求经济效益和建设工期,没有按照消防法规要求逐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相互推诿,施工现场消防安全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另外,一些建筑工程在施工中多次转包,形成一个工程多家施工单位,各施工单位之间互不联系,消防工作职责不清,导致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违章冒险作业现象时有发生。例如,在调查“11·15”上海胶州路高层教师公寓火灾原因中发现,该建筑改造工程开始由上海市静安区建设总公司成功竞标后,将工程项目又分包给上海佳艺,上海佳艺又将项目层层分包。其中的门窗工程、空调工程、外墙保温工程三个子项目均转包给了三家不同的公司。这些施工单位雇用的民工多数都是马路散工,由小包工头临时聘用,多数民工未经消防安全培训,消防安全知识极度匮乏,违章带险作业现象时有发生。根据国家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定,凡从事焊接、切割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然而,由于建筑行业人员流动性大,有的用人单位不舍得花钱培养电焊工,多数工程公司也都雇用无证电焊工,因而上岗的电焊工大多未经过正规培训,缺乏岗位消防安全防范常识。这些电焊工在施工期间由于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违章作业,往往会引发火灾事故。

(二)施工现场可燃物多,发生火灾扑救困难

有些建筑施工现场、建筑内部存放大量的可燃建筑材料,再加上建筑墙体外部保温墙面、门窗没有封闭,上下左右贯通,施工脚手架上的跳板、防护网等均为可燃物,建筑防火间距不足,大大增加了施工现场的火灾危险性。在施工过程中违章用火用电,一旦引发火灾,火势便会从着火点向上部迅速蔓延。特别是使用聚氨酯泡沫制作的外墙保温板,不仅会使火势急速向上蔓延,而且会使火势向下蔓延,且燃烧速度很快。再者,发生火灾后,上部燃烧的可燃物碎片飘落下来,又能快速引燃下部的脚手架上竹木质跳板和其他可燃物。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论什么部位起火,都能迅速发生“连锁反应”,形成立体的“冲天火柱”。此外,对于绝大多数民用建筑来说,在没有设置临时给水系统、没有形成防火分区的情况下,防火功能十分薄弱,一旦发生火灾,则难以控制迅速发展的火势。

四、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防火对策

(一)提高建筑外墙保温材料耐火性能

根据公安部《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公通字[2009]46号)第二条规定,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应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材料。为了满足规定要求,提高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耐火性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在生产聚氨酯泡沫板、聚苯泡沫板过程中,添加溴类阻燃剂,使保温板的阻燃性能达到A级(不燃)。二是创新保温材料生产技术,提高保温材料的耐火性能。从技术创新入手,在保温材料生产过程中,采用金属或聚合物水泥将泡沫板包覆起来,使保温材料的耐火性能达到A级。

(二)加强民用建筑工程的消防监督管理

前不久公安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明确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将设有外墙保温材料的民用建筑纳入了消防监管范围。通知规定,凡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范围内的设有外保温材料的民用建筑,均应将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纳入建筑防火审核和验收内容,未经审核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建筑工程不得投入使用。消防部门在加强审核验收工作的同时,要加大施工现场检查力度,联合建设部门、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对建筑施工企业开展联合检查,对企业施工资质、技术人员配置、人员业务素质逐一进行检查登记,对不合格的施工企业及长期雇用无证或假证的电焊工的施工企业坚决予以取缔,对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违章施工、带险作业的要依法严厉查处,提高整个行业的安全技术含量和从业人员消防安全素质,降低建筑工程火灾发生的频率。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应建立健全施工现场消防安全领导组织机构,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自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专人负责消防安全工作,各负其责,形成建设、施工、监理“三位一体”消防管理制约机制。对施工现场要严格控制可燃物数量,保持防火间距,保证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加强现场火源、电源、气源管理。电焊工在施工前要清理现场,把可燃物品搬走,检查电焊机设备和接地线,设置防电焊飞溅的挡板。施工现场应设置装满水的水桶、灭火器材等。要定期组织开展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检查,发现火灾隐患及时整改,制定施工现场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确保安全。

(四)加强外墙保温系统的立法工作

尽快研究制定外墙保温系统的立法,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完善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的防火设计规范,加强消防审核验收和监督管理,使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监管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参考文献:

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范文2

[关键词:高层宾馆;火灾;风险评价

Abstract: The fire accidents of high-rise hotel building occurred, not only make the property suffered huge losses, but also seriously affected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city construction, but also caused heavy casualties on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and affected social stability. So the resear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on the high-rise hotel fire risk evaluation, the rationality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e fire safety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system and an evaluation of the hotel building fire, analyzes hazard, and put forward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safety measures and management methods, can effectively carry out the fire safety management of high-rise hotel. So the research on risk assessment of high-rise hotel fire has importan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Key words: high-rise hotel fire; risk assessment;

中图分类号 :[TU20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人类的活动和建筑息息相关,建筑是人们主要的生产、生活的场所。宾馆是民用建筑的一种类型,早在1800年《国际词典》一书中写到:“饭店是为大众准备住宿、饮食与服务的一种建筑或场所。”现在的宾馆是经政府核准、设备完善,提供住宿、餐饮、会议、娱乐、健身、购物等功能的综合建筑。宾馆的综合功能越来越强,是集住宿、会议、娱乐、消遣、购物、保健等综合功能的建筑,宾馆的设施更加完善,服务更加配套,建筑物的功能也随之越来越复杂。

高层宾馆是随着宾馆功能综合化和建筑的发展而产生的,是经济、技术和文化的体现。高层宾馆是高层建筑的一种形式,所以也具有建筑高、楼层多、可燃物多、功能复杂等的建筑特点,发生火灾后,会造成疏散困难、扑救困难、火灾荷载大、火灾损失大的火灾特点。所以对于高层宾馆来说,如何识别火灾危险源、如何有效的控制火灾危险源、如何在日常工作管理好火灾危险源就是高层宾馆消防安全工作的重点。

消防部门在对宾馆消防安全大排查中发现,宾馆建筑普遍存在自动消防设施瘫痪、消防通道堵死、消防设施损坏等消防安全隐患的现状,同时火灾数据显示高层建筑火灾形式也不容乐观,造成的后果也越来越严重。江苏省仅2010年就发生高层建筑火灾72起,比2009年增加一倍。如何有效地提高建筑自身的消防安全,减少火灾发生后造成的人、财、物的损失已经成为重要问题。笔者认为通过对高层宾馆进行火灾风险评价,可以使宾馆的防火工作建立在科学的方法基础上,开展高层宾馆消防安全评价可以为宾馆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预防和控制高层宾馆火灾事故危险性,确保宾馆的消防安全。

1国内宾馆建筑火灾的形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数量逐年剧增,而同时高层宾馆建筑火灾带来严重的伤亡事故和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多。2011年2月3日零时13分,位于沈阳市和平区青年大街390号皇朝万鑫酒店发生火灾,皇朝万鑫国际大厦被称为沈阳第一高的东北首座五星级酒店,大厦由三座塔楼构成,设有白金五星级国际酒店、国际5A写字楼、精装豪华公寓等,火灾使152米高的B座和219米高的A座外墙大面积立体燃烧,部分房间过火。火灾原因为燃放烟花爆竹引燃楼表面装饰材料引发火灾,2月3日9时成功将火灾扑灭,火灾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宾馆火灾屡见不鲜,笔者对我国1990年到2009年之间二十年的宾馆火灾(见表一)做了统计,可看出宾馆火灾中人民生命财产的伤亡重大。

宾馆火灾统计表(1991年—2009年) 表一

2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方法概述

通过火灾数据显示,每年的宾馆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巨大的,如何有效地提高宾馆建筑的消防安全,减少火灾发生造成严重后果已经成为宾馆能否长远发展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关注的问题。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越来越快, 建筑物体量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综合,这就给建筑的防火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现行的防火规范对宾馆的审核,做不到量化的评价,只能是“处方式”的审核意见,对宾馆的日常消防安全管理指导意义不是很大。而且从对以往宾馆火灾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有些火灾的发生是和“人”有关行为造成的,所以我们要用一种确实可行的方法来指导我们的宾馆消防安全工作。

宾馆的火灾风险评价就是对宾馆建筑消防工程体系各项内容,消防安全管理的合理性和实用性作出评价, 是保障消防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对宾馆的固定消防设施、消防安全管理、从业人员对“六熟悉”的掌握情况等做出评价,根据评价的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以达到最低火灾发生概率、最少人员、财产损失和最优的投资效益。通过对高层宾馆火灾危险性的综合评价,对于掌握高层宾馆的火灾隐患以及提出必要的消防监督管理措施,避免和减少火灾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高层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方法,将有助于重大火灾隐患、危险源的确定和消除,制定确实可行的具体防范措施和管理。

建筑火灾风险评价可以对宾馆进行定性分析、半定量分析和定量分析,可以通过检查表法、预先危险分析法、火灾风险分级法、事件树方法、事故树评价方法、模糊数学评价法等方法进行建筑的火灾风险评价。

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范文3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防火设计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在我国大中型城市,由于土地资源有限,人口不断增长,越来越多人员密集、结构复杂的高层商用、民用建筑大量涌现,并且成为当代都市建筑主流。虽然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建设带来生机,但是也增加了城市消防安全的困难和负担。由于高层建筑的建筑容积率增大,容纳人数多,纵向交通容量有限,且外部开放空间面积较少,因此,在发生地震,火灾等突发灾害时,避难和消防难度较大,特别是高层建筑中各种原因引起的火灾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现在高层建筑的火灾问题及其防治措施越来越受人们瞩目。

1.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高层建筑的概念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在我国,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 版的规定,建筑总高度超过24m 的非单层民用建筑和10 层及10 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包括底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楼)称为高层建筑。高层建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火灾发生后其性质与一般火灾不同,具有下列特点:

1.1火势蔓延迅速

在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间、管道井、风道、电缆井等竖向井道,如果防火分隔不好,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形成烟囱效应,使火势迅速蔓延。建筑物越高,形成风速越大。风速越大,火势的蔓延速度越快。

1.2发生火灾人员疏散困难

高层建筑物建筑高度越高,内部结构越复杂,发生灾害是安全疏散越困难。高层建筑的特点,一是垂直疏散距离长,疏散到地人员需要时间较长;有人做过一个测试,让一名健壮的消防员从30 层楼的高度向下跑整整用了30 分钟的时间,二是疏散时人员集中,在疏散通道内容易出现拥挤踩踏情况;三是火灾发生时火势和烟气迅速向上蔓延,而发生火灾时人们涌向楼梯间,使烟气窜入,增加了疏散难度。

1.3高层火灾扑救难度较大

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消防队员使用的灭火救援设备往往达不到高层建筑物着火层的高度,所以,扑救高层火灾需要利用室内设施。但由于室内设施管路复杂,需水量大,灭火针对性不强,阻截火势能力有限,建筑物自身消防水量有限,需要利用消防车从室外进行补给。

1.4发生火灾概率较大

高层建筑内部一般较为复杂,电器设备繁多,用电量较大,电器线路老化等问题,很容易发生火灾,而高层建筑现代化程度高,易燃物较多,引燃后不易扑救,如果管理出现漏洞,建筑物内自动报警系统不能正常启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概率会成倍的增长。

2.高层建筑防火安全对策

我国消防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坚持防患未然、立足自救、从严管理的原则,充分认识到高层建筑防火安全的重要性,采取积极必要的措施,从设计、施工、使用管理、维修等方面贯彻消防安全工作,防止火灾发生,减少火灾损失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1)严把消防设计关:设计高层建筑时,设计师进行防火设计应严格按照《高规》的要求。做好防火分析,结合建筑的使用性质做好各种功能要求,认真考虑防火安全。对高层设计、施工和验收单位的负责人应对工程的防火设计要求负责,对对违反高规、不符合防火规范要求的不得审批验收并交付使用。

高层建筑进行防火设计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

1)总体布局合理,设计理念要清晰。

2)合理划分疏散楼梯间和防火分区。

3)高层建筑各构件要有足够的耐火极限。

4)安全疏散通道要设计合理。

5)安装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时选用联动效果好安全稳定的系统。

6)做好高层建筑消防用水设计,保障发生火灾时有足够的蓄水量,起到出不阻燃火势的作用。

7)室内装修尽量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减少可燃物的数量,提高安全指数。

(2)完善管理、健全制度、增强意识高层建筑不仅要在前期设计、中期施工、后期消防设施配备上下足功夫,这些只是高层建筑防火要求的基础条件,而且要在完善管理、健全制度、增强意识。“防患于未然”最为关键。在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安全管理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完善管理、健全制度高层建筑落成后、在高规的要求下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设备长期使用会出现各种问题,这时很正常的,因此,这些设施的日常维护需要专人负责,专人管理,按要求每年每年定期检查,定期检测,相关单位形成日检查制度,安全管理责任人,分区责任人,真正落实到人头上,让每一个责任人有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尽早发现消除各种火灾隐患。

2)建立督导机制,任何好的管理方法,都有一定的周期性,任何制约机制时间长了都会麻痹大意,这样就需要在每一个周期到来之前,进行督导,达到警示的效果。

3)做好消防培训,加强人员的消防意识。任何先进的消防设施、设备都是由人来操作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消防控制室的操作人员一要固定,二要经过消防专业培训,并取得合格证后才能上岗;上岗人员要正确熟练地掌握消防设施设备的性能、使用方法、一般故障的排除等专业技能,并坚持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及时发现、排除影响设施设备运行的不安全因素。

4)增强意识,加强消防宣传,提高高层建筑内人员应急防灭火能力。任何好的设施都是只能是处理现场火灾,却无法救援困在火场的人员,这时就需要建筑物内的人员自行逃生,而逃生需要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灌输树立牢固的消防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内部人员自救逃生的能力,加大逃生知识普及力度,从而减少火灾发生时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3.结论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减少,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高层建筑的迅猛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防火安全工作也越来越重要,不仅要在设计之初消除火灾隐患,而且要在思想上提高预防火灾的意识,遏制和杜绝群死群伤等重特大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不要让血的悲剧一次次重演。

【参考文献】

[1]王有为.建筑防火的新动向[J].消防理论研究,2003(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045-95 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范文4

1、设计图纸不全,消防审核困难

一些地方建筑物的设计者并没有认识到防火设计的重要性,或者是专业设计者不足,并不能够科学的装备出合适的灭火设备。同时,建筑物的建设时间少,设计花费的时间少,设计者只能够简单的设计出图纸,并没有相互合作,共同处理施工图纸中的不足之处,进而造成了较多的施工问题,更严重的是一些施工者仅仅按照设计草图进行施工建设。

2、监督不力,源头关把不严

一些消防监督者并没有真正的履行监督责任、把控施工的各个步骤。比如说消防施工监督者并没有仔细研究消防设计图纸,也就不能够发现消防设计图纸的问题,施工审核时也并没有提出科学有效的审核建议,一些消防监督者还并不能够对疏散门以及消防栓的位置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也有一些消防监督者并不能够熟悉的掌握施工监测程序,在进行施工检测时,没有发现问题的能力。种种原因共同造成了我国在消防监督方面的不足。

3、施工质量差,消防设施运行难

一些施工单位在进行投标时,没有真正的公布工程量,减少了工程造价,因此工程造价有很大的缺口,进而造成了较低的工程质量;有的施工单位的技术工作者还并不能够熟悉的掌握施工规范标准等,施工过程并没有按照规范进行,进而经常发生施工过程的技术性问题。

二、高层建筑防火间距问题探讨

1、相关规范对于高层建筑防火间距的要求分析

有关规范要求,高层建筑要分别和高层建筑、裙房与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其他民用建筑、三级耐火等级的其他民用建筑、四级耐火等级的其他民用之间保持13m、9m、11m、14m的防火间距;如果是裙房,则应该跟裙房和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其他民用建筑、三级耐火等级其他民用建筑、四级耐火等级的其他民用建筑之间分别保持6m、7m和9m的防火间距。尽管规范里明确进行了防火间距的规定,也根据规定执行了对图纸的审核工作,但是笔者觉得,应该要在实际操作的角度来讨论这一问题,要对消防车扑救火灾以及救护人员等方面作出深入考虑,以此决定建筑物间的最小间距。

2、关于高层建筑防火间距问题的分析和计算

高层建筑之间或者高层建筑和低层建筑除之间,不仅要保留一足够的防火间距与消防车道以外,还一定要满足消防车的转弯半径与登高消防车的操作需要。一般情况下要综合考虑这些情况,只有确保留下所有指标中最大的距离标准才能确保发生火灾时可以顺利实施救援工作。这就要求具体分析消防车的技术参数与操作特点,还要考虑建筑物高度的情况。当前,国外最高的登高车能够上升112m的高度,我国的很多发达城市也因为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而选用了最高可以升高至上百米的登高车,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城市的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所以只能选用50m以下的登高车型。截止今天,我国几乎所有人口数量超过百万的城市都根据规划选用了30~50m云梯车。消防云梯车的工作特点包括:首先,云梯车的曲臂在从初始状态到完全延伸的过程中,能够沿着消防车的长度的方向展开,不需要多出消防车宽度的额外空间;其次,可以一节一节将消防云梯车的曲臂展开,还能依照根据消防车登高救人的实际状态对曲臂的高度作出调试;再次,如果云梯车的曲臂达到完全伸展状态,就可以进行360°的回转,因此没有空间走向盲区的存在;最后,正常情况下云梯车工作的曲臂与水平面幅角在45°~75°之间,一旦超出这一角度,就出现了危险工作区。规范要求消防车道和高层建筑物外墙之间的距离最好在5m以上,消防车道上空4m以下范围内不可以有障碍物出现,消防车道的宽度至少为4m,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该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至少要大于15m×15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应该大于18m×18m。事实上如果消防登高车和建筑物间的距离保持在5m左右,那么就没有办法真正发挥自身的灭火救援能力。所以,救援灭火的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所以,用来救助高层建筑的消防登高车的消防车道一定要确保将消防车道的宽度保持在5m以上,消防车道转弯半径设置在12m以上,而消防车回车场面积则要超过18m×18m。

三、结束语

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范文5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208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GB 50045-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高层建筑包括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 含底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商住房) 、建筑高度超过 24 m 的公共建筑。高层建筑不但在高度上与普通建筑有明显的差别,而且结构和功能复杂,如果发生火灾,那么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是巨大的。

1 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1. 1 建筑火灾蔓延迅速

高层建筑的设计,竖井管道多,如疏散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风道、电缆井、排气道等等,如果防火分隔或者防火处理不好,一旦建筑内部发生火灾,其火势就会顺着竖井不断向上迅速蔓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建筑中的竖井起到了烟囱的效果,形成立体燃烧,其次,高层建筑受风力影响大,高度越高,风速越大,火灾扩散的速度就越迅猛,另外,高层建筑往往要求智能化程度高,内部的强弱电线路复杂,电器设备较多,增加了建筑因漏电短路引发火灾的可能性。

1. 2 火灾中人员疏散困难

高层建筑的特点:

1) 层数较多,垂直疏散仅限于疏散楼梯,通道有限,而且垂直疏散距离较长,从各楼层疏散到地面或者其他安全场所所需要的时间就相应地延长;

2) 人员比较密集,发生火灾时,人的本能恐惧心理和求生欲望强烈,极易发生拥挤和堵塞现象;

3) 发生火灾时各种竖井拔气力大,烟囱效应明显,火势、烟雾向上蔓延快,进一步增加了疏散难度。

2.现阶段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现状

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在整个高层建筑的设计与施工全寿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尽管我国现行的建筑法律法规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与审核规定,在实际的设计施工操作中,仍存在着大量导致消防隐患的不利因素,成为当前阶段我国高层建筑消防管理工作的重点。

2.1高层建筑内部消防设施管理工作不完善

建筑内部消防设施在建筑防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的消防检查中经常出现高层建筑消防内部设施只是流于形式的情况。大量的内部消防设施常常处于闲置甚至没有接通水电的状态,并且设备的开关与阀门也常常处于关闭状态。长此以往导致建筑内部消防设施由于配件老化而失去使用性能。大大提升了建筑内部的消防隐患。另一方面,在高层建筑装修施工时,常常由于管理不善导致建筑材料乱堆乱放,堵塞消防通道的情况。消防通道一旦被废材占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同时,由于建筑施工单位的消防安全意识不足,在建筑施工现场同时也存在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遮挡通道的现象。另外也有灭火器等材料失效这类问题的存在。

2.2 消防设计不规范

各地消防管理部门监督人员在工程设计防火审核时发现,有些建筑设计人员在做防火设计时未加以足够重视,未严格执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简称高规)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等规范标准。比如,高规中对高位消防水箱的消防储水量规定,一类公共建筑不应小于 18 m3,但有些设计人员图简便,或者受建设方要求,减小消防水箱容量或者干脆不设计消防水箱。还有某些高层建筑存在先天不足,公共通道内未设置消防自动报警及自动灭火系统,疏散楼梯间宽度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有的高层居住建筑为了经济利益或为了节约用地,随意加大建筑密度,导致消防通道狭窄,消防扑救面被占用,影响了整体消防工作。

2.3消防维护管理工作职责不清

当前,高层建筑的消防维护管理工作比较混乱,有些职责划分不清,造成推诿扯皮现象。包括开发商、物业公司和业主在内的相关各方对于自身的消防安全职责不清楚; 消防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及专业人员的配备有不到位的地方; 消防设备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管理人员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消防意识不强,致使前期投资的消防设施出现损坏等现象,形同虚设; 有些高层建筑从属产权多、应用范围广、消防管理分散,管理责任制核心不确定,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各自为政,都不能很好的履行自己的消防安全职责,最终导致整个高层建筑的防火系统失去应有的预防、报警、初期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的作用。

2.4消防审核部门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在实际的高层建筑审核过程中,往往存在着由于消防审核人员综合素质不足而导致消防安全隐患。一方面,建筑项目审核人员的数量明显不足。在高层建筑审核的全过程中,没有设立专门的建筑审核类人员。管理方面松懈零散。另一方面,建筑审核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也有待加强。建筑工程开始施工的一段时间里,审核项目的工作量十分繁多,极易产生计算错误或数据遗漏。这种情况下对于建筑消防审核人员的技术素质要求更高。如果在审核计算上出现较为严重的失误而未被检查出来,可能造成十分严重的人员与经济财产损失。在建筑施工期间这类问题也严重影响着工程施工进度。

2.5 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不完善

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是现阶段我国设计施工消防管理单位面临的普遍问题。建筑用材的存储与堆放、建筑内置消防系统的管理、消防审核人员素质的提高等等这类直接影响建筑高层消防安全的因素,都与法律制度的完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在合理有效的制度的控制下,才能带动全建筑行业消防监督管理水平的提升。而现阶段的规范中对于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监督主体、监督流程以及相应的监督手段没有做出详细的说明与规划。在实际的现场操作中,往往存在监督工作随意、管理松懈甚至管理误区等情况发生。设计与施工单位对于消防监督管理不够重视,管理随意化、不规范。消防管理无法可依,无章可行。施工现场经常呈现出一种混乱化、无序化的不良状态。建筑垃圾废材随意堆放堵塞消防通道,内置消防设备的检查和养护不到位,严重的影响了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同时,法规条例的不完善也体现在监督管理职责不清这一点上。

3.针对加强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几点意见

3.1加强消防行政审批力度

消防行政审批力度的增强对于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审核部门人员的数量与综合素质都要有相应程度上的提高。实际的审核操作中,要致力于改变传统的仅仅由消防部门完成整个项目的消防检查的现状,提倡或者允许社会性中介机构一同参与建筑项目的消防审核。对建筑物的构造性能,防火分区和防火系统统一进行监督审核,而消防部门也仅仅负责基于日常的消防监督工作。

3.2树立全员消防安全意识

消防意识的提高对于建筑消防监督管理也有积极意义。特别是打破传统模式,建立由业主直接负责、全员参与的消防管理模式。提高业主和群众高层建筑消防管理意识,发挥业主的直接管理作用。在业主选择物业管理企业的时候将消防管理责任进一步明确。树立正确的建筑消防安全意识,提升群众防控火灾的意识与能力,实现全员消防监督管理的良性循环。

结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的消防监督管理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占有重要意义。不同于中低层建筑,高层建筑防火对于建筑安全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的建筑行业已经具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消防审核与监督体系,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高层建筑内部消防设施管理工作不完善,消防审核部门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不完善,制度执行力度不够等等这类问题都可能成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隐患。只有加强消防行政审批力度,树立正确的消防安全意识,才能保证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高层建筑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沈友弟.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技术研究[J]. 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28( 2) : 130-133.

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范文6

关键词:歌舞娱乐场所;火灾隐患;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富裕;双休日节假日政策的落实,人们休闲娱乐的时间增多,人类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多彩,歌舞厅、录像厅、放映厅、KTV厅(含具有KTV厅功能的餐厅)、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桑拿浴室、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以下简称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发展更是迅猛,内容纷繁,并呈现出占地面积建筑面积越来越大,内部设施越来越齐全,所用的设备和材料则越来越新,装饰装修越来越豪华的特点,火灾危险性也随之大。2008年9月20日23时许,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龙东社区舞王俱乐部发生一起特大火灾,共造成43人死亡、88人受伤;2009年1月31日,福建省福州市长乐拉丁酒吧发生火灾,共造成15人死亡、22人受伤,再一次敲响了歌舞娱乐场所消防安全警钟。因此,预防歌舞娱乐场所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消防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常抓不懈,竭尽全力做好预防工作。

一、歌舞娱乐场所的火灾危险性

(一)场所设置位置存在先天火灾危险性。1、设置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火灾危险性很大,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发展迅猛,火灾延续时间长,有毒气体浓度大,人员疏散困难,容易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同时,地下室火灾扑救困难。2、设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不利于疏散。3、设置在民用建筑或公共建筑内而未与其它建筑空间分隔。 (二)建筑结构方面存在火灾危险性。1、部分建筑工程为1998年前修建,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及验收,先天存在安全出口不足,疏散通道不畅,场所与居民住宅共用一个楼梯等。2、部分建筑工程虽经消防机构审核、验收,但在出售过程中化整为零分块销售,导致安全出口数量不足。3、室内装修使用大量可燃易燃装饰装修材料。

(三)用电设备多、着火源多。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采用多种照明和各类音响设备,且数量多、功率大。有些灯具表面温度很高,如碘钨灯的石英玻璃管表面温度可达500℃~700℃,若与幕布、布景等可燃物品靠近极易引起火灾;场所由于用电设备多,连接的电气线路也多,大多数影剧院、礼堂等观众厅的闷顶内和舞台电气线路纵横交错,投资方、施工方为了节省资金、节省装修时间,电气线路未穿管;为了满足服务需要,如烧水、煮咖啡等用火用电多,吸烟多,发生火灾,火势蔓延快,人员疏散、火灾扑救困难。

(四)消防设施及管理方面存在的火灾危险性。一些单位消防设施损坏、停用和缺少的现象较为突出,消防设施配置、管理和维护不当;还有一些单位一些单位场所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不积极,配合消防机构执法、宣传等工作不主动;个别场所没有制定灭火疏散预案和组织演练,一旦发生火灾无法组织有效的扑救及引导人员疏散。

(五)歌舞娱乐场所其它火灾危险性。1、违规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娱乐场所,比如冷烟花等。2、娱乐场所内饮酒酗酒者众多,易出现行为失控,神志不清者,秩序混乱容易引发火灾事故,一旦发生火灾,疏散迟缓易造成群死群伤火灾事故。3、重大节假日与喜庆活动期间娱乐场所存在严重超员现象。

二、歌舞娱乐场所火灾的预防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