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发展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外贸发展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外贸发展报告

外贸发展报告范文1

3月12日市委召开全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后,局党组即日召开党组会议,传达市委动员大会精神,学习xx书记在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研究本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计划,组成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研究制定活动的实施方案,为活动的开展做充分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工作准备。3月20日上午,召开全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党组书记x同志在会上做了动员部署讲话,对如何开展好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全局干部和广大党员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二、扎实起步,认真抓好学习调研阶段二个环节的工作

1、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制定阶段活动的具体安排和流程表,下发了有关通知,对每个环节的工作提出要求。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学习氛围。通过发放学习资料、披挂宣传标语、开设网站活动专栏、设置学习实践活动宣传专栏等形式,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和重大意义,及时报道我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动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认真组织学习培训。我局党员共77名,按照必读书目的要求,通过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抓好党支部和各党员的学习。期间,分别于3月20日和30日安排二场全局集中学习和讨论,5个党支部各自安排了2个学习日,各党员安排学习时间均不少于5课时,出差、出访的党员及时安排补课,退休党员以自学为主,学习资料送上门发放至手中,做到了学习内容、时间、人员的落实。

4、突出特色,全面开展“干部挂钩企业”活动。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出口退税率下调、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人民币升值等重大问题。我局切实履行科学发展观,主动上门服务企业,要求局副科以上干部每人挂钩一家重点出口企业,深入第一线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时解决企业在加工贸易、设备进口、增资扩产等方面的问题,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得到广大外经贸企业好评。

5、围绕中心工作,突出抓好重点课题的调研。以“下基层、解难题、办实事”为载体,按照我局学习方案中提出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健全外经贸工作落实机制”为调研课题,进行专题调研和实际案例分析,通过召开座谈会、深入企业走访等方式认真分析影响外经贸工作落实的主要症结,提出改革的意见和思路,并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

三、主要做法及经验

1、领导高度重视,带头学习讨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后,局领导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亲自作动员报告,亲自抓学习讨论;做到了“五带头”即带头讨论发言、带头听取意见、带头遵守学习纪律、带头写心得体会,带头作调研,为学习教育活动的扎实开展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2、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学习深化。根据我局工作实际,开辟了交流讨论的网上平台,全局党员干部可以通过该平台,交流思想,学习讨论,随时随地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思考与其他党员同志讨论交流,为我市外源型经济工作的发展建言献策,大大提高了活动的实效性。

3、开通“网上阵地”拓宽学习渠道。在外经贸局门户网站“××招商网”上开设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栏。专门用于刊登我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有关文件、图片、简报、活动情况汇报等,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和重大意义,及时报道我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动态,展示我局活动成果。

3、收集理论素材,丰富学习内容。为使我局全体党员干部更容易、方便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含、精神实质,我们通过一些理论书籍,摘录科学发展观的重点理论知识,编印成学习文本,人手一份发放到每个党员干部手中,在工作之余随时可以学习,丰富了党员干部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自学资料内容,受到党员干部的欢迎。

4、形式多样,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学习活动开始以来,我们服务企业更加主动到位,开展了形式多样地走访企业活动,走访企业数达30余家,及时解决企业实际问题15个以上,帮助联系企业提出工作建议30多条,帮扶企业走出困境。同时,创新沟通、交流方式,局领导带领业务骨干到重点外经贸企业购买饭票,与企业员工一起共餐,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外贸发展报告范文2

梁耀文厅长指出,一季度全省外经贸开局良好,结构转型加快。

(一)进出口贸易保持快速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据海关统计,1至3月,全省实现进出口总值1311.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9%。其中,出口747.4亿美元,增长28.2%;进口564.1亿美元,增长18.7%。主要有五大亮点:一是外贸顺差增幅逐月回落,占全国的比重持续下降。今年前三个月我省外贸顺差增幅逐月回落,一季度外贸顺差占全国的比重降到39.5%。二是一般贸易增长强劲,比重继续上升。一般贸易出口199.5亿美元,增长39.8%,占全省出口的26.7%,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2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845.5亿美元,增长19.5%,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64.5%。三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机电产品出口522.3亿美元,增长28.4%;进口352亿美元,增长18.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68.4亿美元,增长31.6%;进口211亿美元,增长11.8%。四是私营企业进出口增长强劲。私营企业进出口180.7亿美元,增长35.1%,占全省进出口的13.8%。五是与五大贸易伙伴保持快速增长,开拓新市场取得良好成效。

(二)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较快,服务业投资加速增长。据商务部统计,1至3月全省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109个,合同吸收外资62.7亿美元,增长32.3%;实际吸收外资31.3亿美元,增长18.9%。呈现四大良好的发展趋势:一是大企业、大项目踊跃进入。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投资总额95.7亿美元,合同外资亿38.6亿美元,增长34.1%,占合同外资总额的61.6%。二是发达国家继续扩大对我省的投资。来自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和瑞典的合同投资增长1倍以上,来自美国和英国的实际投资增长1.5倍以上。三是第一和第三产业吸收外资增势良好。第一产业合同吸收外资增长1.5倍以上。服务业合同吸收外资24.4亿美元、实际吸收外资9.7亿美元,分别增长58.1%和78.2%。四是粤西和粤北地区实际吸收外资增长较快。粤西地区实际吸收外资增长116%;粤北山区实际吸收外资增长75.9%。

(三)“走出去”成效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势头良好。据商务部统计,一季度我省经核准新设立的境外企业与机构36家,新增协议投资4.8亿美元,增长139%。全省新签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10.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0.4亿美元,增长39.9%。

梁耀文厅长指出,今年第一季度我省外经贸开局良好,为完成全年各项预期目标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与压力。尤其是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发展的任务相当艰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我省出口商品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将长期存在,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任务十分繁重;国家调整利用外资、加工贸易和出口退税政策,短期内对我省部分企业和部分产业势必带来更大的压力。此外,原材料、能源和劳动力价格持续上升等因素,也将制约外经贸加快发展。

外贸发展报告范文3

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指出,一季度我国对外贸易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从商品结构看,机电产品出口1.94万亿元,增长15.1%,占比58.1%,其中船舶、汽车、手机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等分别增长34.4%、30.3%、20.6%和14.8%。同时,我国纺织服装等七大类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也保持较快增长,增幅达到10.5%(出口额6547.1亿元)。

从经营主体看,民营企业出口1.50万亿元,增长16.9%,占比45.0%,较去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出口第一大经营主体地位。

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3.49万亿元,增长23.2%,占全国外贸总值的56.2%,较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

从国际市场看,我对美国、欧盟、日本等传统市场出口分别增长16.8%、14.0%、11.0%;对俄罗斯、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快速增长,一季度增幅分别达到37.0%、32.8%、31.6%和28.5%。

一季度我国进出口较快增长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国际市场缓慢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1月预计,2017年世界经济增长3.4%,比去年高0.3个百分点。美国等主要经济体进口需求回升,根WTO统计,今年1―2月,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进口分别增长6.2%、7.6%、21.7%和6.0%。二是大宗商品进口价格增长。一季度,我国原油、铁矿砂、天然气、煤炭、橡胶、原木等10类大宗商品(占我同期进口总额的25.4%)进口价格上涨2.5%~99.8%,拉动进口增长10.9个百分点。三是去年基数较低。2016年一季度进出口额5.1万亿元,为2011年以来同期的最低水平。除了以上原因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近年来国务院支持外贸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效果逐步显现,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动力转换加快。

外贸发展报告范文4

■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今年多次在公开场合用9个字表述我国对外贸易总的政策,那就是“稳出口、扩进口、减顺差”。在这种思路下,尽管今年一季度出现10.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但这并未影响中国在争取贸易收支平衡上的努力,扩大进口是一个既定的政策目标,不会由于季度性波动而产生影响。年初以来,多重成本的持续上涨,已经接近了外贸企业的消化临界点。有关媒体最近从权威渠道获悉,广东、浙江、江苏、辽宁、四川、湖北六大出口强省的外贸情况调研显示,这些地区约有半数企业利润下降,部分中小企业出现亏损甚至倒闭。

5月5日,第109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顺利闭幕,实现了到会采购商和出口成交双增长。素有中国外贸“风向标”的广交会已向世界市场发出清晰信号:尽管受到包括全球通胀形势加剧、日本强震海啸冲击产品供应链、部分国家地区市场剧烈波动等多重因素的冲击与影响,但今年中国外贸开局良好,全年也有望取得更好的成绩。

进出口形势依然复杂,

未来将呈小额顺差态势

对外贸易是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加入世贸组织这十年,不仅是中国发展最好最快的十年,也是中国积极融入世界,与亚洲及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分享发展成果,为亚洲乃至全球经济增长做出巨大贡献的十年。十年来,中国进口规模增长5.2倍,跃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国。同时,中国已成为日本、澳大利亚、巴西、南非等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中国对外贸易经受住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外贸增长协调性趋于改善。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实现了恢复性快速增长,进出口已经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并再创历史新高,为“十一五”外贸发展画上圆满句号。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际市场需求继续回暖,加上国内需求增加和扩大进口政策等共同作用,进出口贸易总体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结构进一步优化,平衡状况进一步改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广交会开幕前,人们对中国全年外贸形势心存忧虑。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据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8003亿美元,同比增长29.5%。其中出口3996.4亿美元,增长26.5%;进口4006.6亿美元,增长32.6%;累计出现10.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这也是六年来首次出现季度逆差。对此,总理在4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出现贸易逆差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大宗商品进口价格飙升,导致进口金额大幅增加。这种因贸易条件恶化所带来的顺差减少,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尽管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出现小额逆差,但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小额逆差只是暂时现象,虽然不排除中国对外贸易年内个别时期再次出现小额逆差的可能性,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国对外贸易仍将会是合理的小额顺差态势。随后,这种判断在4月得到验证。继一季度10.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后,海关总署5月10日公布数据显示,1月至4月我国贸易顺差累计达102.8亿美元,对外贸易再次转回顺差。

对于全年对外贸易形势的研判,商务部4月22日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1年春季)》预计,2011年中国外贸发展具有许多有利条件,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特别是新兴经济体较快增长将带来更大的需求空间,但也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从外部来看,世界贸易增长势头明显放缓。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预测世界经济将在较长时间内低位徘徊,均调低了对今年世界贸易预期。同时,国际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欧洲债务危机、国际市场汇率和大宗原材料价格走势不确定性增强。贸易摩擦常态化趋势直接影响我国外贸的稳步发展。中东北非局势、日本地震等因素使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增强。从国内看,主要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经营压力,国内原油、铁矿砂、大豆和天然橡胶等大宗原材料进口价格较去年同期进口价格涨幅超过20%。同时,今年出口企业会面临国内通胀和输入性通胀双重压力,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用工短缺压力。2011年以来,已有多省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涨幅在10%以上。企业普遍反映2011年用工形势不容乐观。

综合各种因素,预计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将继续平稳发展,但增速比去年可能略有回落;在国内需求不断增加、扩大进口政策支持和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进口增长有望继续快于出口,贸易平衡状况将进一步改善。

商务部表明维持贸易平衡决心,一揽子进口政策将集中出台

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我国将坚持“两个并重”:一是进口和出口并重。在稳定出口的同时,更加注重扩大进口。二是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在稳定和扩大吸收外资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基于此,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今年多次在公开场合用9个字表述我国对外贸易总的政策,那就是“稳出口、扩进口、减顺差”。

在这种思路下,尽管今年一季度出现10.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但这并未影响中国在争取贸易收支平衡上的努力,扩大进口是一个既定的政策目标,不会由于季度性波动而产生影响。5月5日,商务部官员在109届广交会闭幕新闻会上透露,全国进口工作会议将在近期筹备召开,同时商务部将联合其他几个部委研究制订促进进口的相关政策,有望在今年上半年陆续出台。预计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等中国“十二五”期间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领域将成为进口政策调整的重点关注对象。此外,《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也有望在近期进行调整。其实,广交会外贸形势座谈会议作为外贸政策“吹风会”,已有迹象表明这种倾向。与出口企业纷纷呼吁保持外贸出口政策基本稳定、特别是出口退税调整幅度不宜过大相反,有两家进出口企业代表的意见则集中在:扩大进口范围、扩大引进设备的进口免税目录、适度降低进口关税、进一步实施进口贸易便利化。

在紧张制定促进进口政策的同时,商务部在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方面也有大手笔。据媒体透露,酝酿已久的《关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也已上报至国务院。这份意见中对“两高一资”项目控制会更为严厉,鼓励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延长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稳步推动向中西部转移,鼓励增量向特殊监管区域集中。5月4日,商务部在广州重点推荐了阿里巴巴速卖通、敦煌网、中国制造网和中国诚商网四家电子商务平台,并给这些平台授牌。商务部此举是为了加快商务平台建设,鼓励企业积极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对外贸易,推动外贸出口企业的转型升级。

商务部官员近日就国内外经贸热点问题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要保持外贸稳定增长和优化进出口结构的工作重点,主要有五个重点工作:一是稳定和拓展外需;二是增创外贸竞争新优势;三是积极扩大进口;四是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五是进一步改善外贸发展环境。

贸易大省企业出现“倒闭潮”,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时不我待

年初以来,多重成本的持续上涨,已经接近了外贸企业的消化临界点。有关媒体最近从权威渠道获悉,广东、浙江、江苏、辽宁、四川、湖北六大出口强省的外贸情况调研显示,这些地区约有半数企业利润下降,部分中小企业出现亏损甚至倒闭;还有企业面临订单转移的风险,一些国外客户已经将部分订单转到越南、孟加拉等周边东南亚国家。从六省调研的结果来看,现阶段,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融资成本的上涨以及人民币升值,几重压力叠加将企业的出口成本推高了10至20个百分点,尤其是原材料成本上升已经成为企业的最大负担。专家认为,中国企业正遭遇来自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增加、融资难度加大、汇率风险加剧等因素的冲击,“中国制造”以及“中国价格”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中国企业亟须通过加速转型升级,增强产品附加值和议价能力,提高对外贸易中的话语权。

作为出口大省,广东和山东被《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1年春季)》点名表扬。报告指出,一季度,东部地区出口增长25.5%。其中广东、山东出口增长较快,分别增长33.9%和32%,合计增量占全国增量的42.9%,带动全国出口增长11.3个百分点。但是,目前广东的外贸企业也遇到了困难,今年国内融资信贷环境明显趋紧。为此,广东省外经贸厅、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广东分公司、省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有限公司于3月18日签署广东省中小外贸企业信用融资平台合作协议,重点发挥省外经贸厅的整体政策引领高度,瞄准进出口金额1500万美元以内的中小外贸企业的业务及融资特点,引入中国信保在抢抓订单、保障出口收汇风险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再担保公司对企业提供的增信服务,使得中小外贸企业在银行顺利获得融资,帮助企业转变发展思路、积极扩展出口业务,提升海外竞争力。

相对于广东而言,山东的出口的形势还是保持了较快平稳的增长,目前重点在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进一步提升外贸商品质量上做文章。最近,山东省启动“外贸商品质量提升年”活动。根据计划,山东一方面在第109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上,向山东省所有参展企业发放提升外贸商品质量倡议书,组织外贸企业严格履行倡议内容,全力提升外贸商品质量;另一方面要实施“境外百展市场开拓计划”,利用国际知名展会平台,推介山东优质出口企业和商品,并积极组织企业参加赴美国、英国等市场的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海外推介活动。

为了进一步发挥税务对外贸的促进作用,江苏省国税局和江苏省商务厅5月5日联合举办“推进税贸协作、服务外贸发展”高层交流会,并签署了《税贸协作备忘录》。江苏省国税局推出了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六项举措,包括进一步扩大A、B类企业范围,对新兴的重点企业将更加全面地建立固定跟踪、联系、辅导制度,推进出口退税“八项承诺”制度,持续改进和优化出口退税服务。同样,作为东南沿海省份,福建在第一季度取得漂亮成绩后,目前正在积极应对各种困难。3月28日至4月1日,福建省委书记率福建省代表团赴港澳访问,以“叙友情、谋合作、促发展”为主题,推介达成项目成果443项,投资总额307.8亿美元,拟利用外资118.1亿美元。4月17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未雨绸缪,毫不懈怠,要着力化解国际贸易摩擦,推进大企业引进和新项目落地、加大平潭开发和对台合作力度、积极扩大出口、筹办好“5・18”等重大活动等。

话题背景:商务部官员建议企业可用7种方式应对人民币升值

在第109届广交会5月5日闭幕会上,人民币升值成为企业谈论频率最高的话题之一。广交会副主任、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文仲亮建议,企业可以采取七种方式减少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一是锁定汇率,即企业在与客商签订合同时,议定按某个汇率水平结算,或设定允许波动的幅度;二是进一步推广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三是转嫁经营成本;四是把握低进口成本机遇;五是行业联合对外;六是努力开拓新市场、发展新客户;七是优化营销和服务,注重拓宽营销渠道,开展高端营销,不仅注重产品质量,还要注重提供优质的服务。

话题背景:贸易大省建议国家稳定对外贸易政策

为了应对当前多重成本的持续上涨,包括广东、浙江、江苏等贸易大省纷纷建议,国家要保持外贸促进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维持现有的加工贸易保税政策。如果政策调整取消,将造成大量中小加工贸易企业无法经营甚至关闭。二是保持出口退税政策的稳定。调低出口商品退税率幅度不宜过大,年度内控制在1至2个百分点内,尽量保持出口相对稳定的经营环境。三是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渐进升值,年内升值控制在3%以下,让出口企业有时间消化汇率带来的冲击。

外贸发展报告范文5

一、扶持对象

在我县注册登记且进出口统计和纳税均在我县的企业。

二、扶持内容

(一)鼓励企业开展各类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对出口企业在本年度完成的各类认证并取得认证证书的,按其认证费的50%给予资助,单项资助金额不超过1.5万元。

(二)鼓励企业争创“出口名牌”。对企业在境外注册商标并在本年度取得相应注册证书的,按其商标注册费的50%给予资助,单项资助金额不超过2万元。

(三)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对参加境外各类进出口商品展览会的企业,每个标准展位补贴摊位费2万元,每增加一个标准展位,增加补贴1万元,同一企业同一展会补贴不超过3万元。

(四)鼓励企业投保进出口信用保险。对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投保的,按其实缴保费的20%给予资助,每个企业最高支持标准不超过5万元。同一企业不重复享受县级资金扶持。

(五)鼓励企业境外专利申请。对企业获得的境外发明专利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按县政府促进科技创新创业政策予以奖励。

(六)鼓励企业应诉进出口公平贸易案件。对出口企业参加商务部、国家(省)各类进出口商会、行业协会统一组织的对进口国的进出口公平贸易案件的应诉及复审费用,给予不超过5万元的补助。对企业单独应诉、复审的案件,给予50%的律师费补助,支持金额不超过10万元。同一企业不重复享受。

(七)鼓励企业设立境外贸易机构。对经过批准,在国外设立贸易机构并实际运行的中方投资者,给予2万元的开办费补助。

三、申报材料要求

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须报送以下材料:

(一)县促进外贸发展若干扶持政策资金申请表(详见附表);

(二)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证书或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四)相关费用支出凭证复印件并加盖单位财务章;

(五)根据申报项目类型,其他须提供的材料:

1.申请各类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资助须提供认证证书复印件、产品认证的检验检测报告复印件、与认证机构签订的合同复印件。

2.申请境外商标注册资助须提供境外商标注册及标识复印件。

3.申请出口名牌奖励须提供评审组织部门的认定文件或证书复印件等证明材料。

4.申请境外参展补贴须提供组展方的收费通知或展位费结算明细复印件、出国人员任务批件复印件(因私签证的提供出国护照及签证页复印件)、机票复印件、参展照片。

5.申请进出口信用保险资助须提供项目申报单位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合同复印件。

6.申请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奖励须提供海关出口证明。

7.申请设备进口奖励须提供海关报关单、设备进口订货合同复印件。

8.申请境外专利申请资助须提供专利证书复印件、项目申报单位与被委托方的合同复印件。

9.申请国际电子商务资助须提供网站首页复印件及网址、项目申报单位与网站开发制作单位的合同复印件。

10.申请出口基地企业做大出口规模奖励须提供省级以上出口基地认定文件。

11.申请进出口公平贸易资金支持须提供案件总结材料(内容包括企业概况、案件背景、应诉过程及结果、经验教训等)、案件结案材料等。

12.申请设立境外贸易机构补助须提供境外贸易机构批准证书、境外贸易机构注册文件及资金、设备投入证明复印件(外管或海关等部门出具)等相关材料。

13.申请出口产品研发资助须提供研发项目可行性报告、研发项目的查新报告,高新技术产品证书复印件,近两年审计报告等相关材料。

外贸发展报告范文6

【关键词】新贸易保护;贸易摩擦;区域性贸易合作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超过18%,比同期GDP增长快了将近一倍,2009年,中国的出口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2010年,中国全年进出口约为2.8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左右。

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并不安宁,特别是金融危机后,各国纷纷兴起新贸易保护主义,全球新发起包括反倾销、反补贴、保障和特保等在内的进口限制措施。

据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1年中国外贸发展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但外部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相互交织,国内要素成本呈继续上升态势,企业经营压力增大,对外贸易形势不容乐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11年中国外贸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可能有所回落。

一、当前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

(一)新贸易壁垒

绿色壁垒、社会壁垒和知识产权等新贸易壁垒措施大量使用,特别是科技发达的国家,如欧盟通过新的玩具安全指念、欧盟议会和欧盟理学会正式通过的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法规(简称“REACH”法规)等等,美国公布的2010年“特殊301”报告中,中国仍然在重点观察名单之中。

(二)标准限制

一些隐性的贸易保护主义悄然兴起,比如美国就试图依照碳排放标准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以环保的名义支持这种措施,通过标准限制来实行贸易保护主义。2010年,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ás制定了一项新的技术标准,要求今后所有的阀门供应商除了要满足一系列技术规定外,还要通过巴西测量、标准化和工业质量局的认证。该标准主要针对工业阀门,但也可能涉及其他零部件,如:发动机、泵、轴承和减速机。该公司宣称,这一举措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因为每个钻井平台就需要2000个以上的阀门。另外,由于过去巴油必须亲自考察供应商,测试设备,监督整个生产过程,新的技术标准通过巴西测量、标准化和工业质量局控制产品质量,分散了巴油在质量控制上的责任,因此降低了企业成本。中国阀门的价格是巴西国产阀门价格的三分之一,新的标准将对中国和印度向巴西出口机械设备造成阻碍。巴油和巴西业界也承认,中国和印度的阀门很难达到技术规定,若要达到规定,必然要提高成本。相反,欧美拥有先进的技术,提高技术规定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影响。

(三)贸易摩擦日益增加

特别是在2010年,提交WTO争端解决的贸易救济案例,大幅度增加,美、欧、加、澳、俄等,先后发起3451项,贸易救济调查和复审,其中,美、印、欧、中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分别是120、79、65和20件,而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别保障措施不断增多,直接对华的案件更是达到251件。

在2010年,中国成为贸易摩擦的最大受害者,大量涉案的企业和产品在最终裁决之后,被征高额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惩罚关税,由于WTO的应诉成本高昂,而且耗费时间长,大多企业选择放弃应诉,造成的损失难以估计。

二、当前我国外贸政策新变化

自爆发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已先后3次调高纺织、服装、轻工和部分机电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综合退税率。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政策,中国还对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被取消了免税待遇,是提升国内需求的重要举措。2009年1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提出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七大政策措施。

中国财政宣布从2009年1月1日起,再度对进出口关税税则进行调整,内容涉及最惠国税率,年度暂定税率,协定税率、特惠税率及税则税目等方面。

此外,为进一步落实有关税收和产业政策,适应科学技术和加速进出口管理的需要,中国还对2009年进出口税则中的税目进行了适当的增减,也删除了个别产品的税目,调整之后中国2009年进出口税则税目总数由2008年的7758个增7868个。

近三十年来,外贸的快速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贡献良多。据有关资料统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外贸对中国GDP的平均贡献约占20%―40%。外贸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的产业升级和技术的升级换代,外贸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外贸政策的制定,对中国外贸行业的兴旺和发展,甚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会产生影响。现由于国际物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利率上升,融资环境恶化,劳动成本的提高和出口退税的政策的调整,外贸型和外贸企业的经营成本上涨了30―40%,对于外贸型企业来说,他们并不具备高风险的抵抗能力,实力稍差的企业在这一轮打击中死亡。

现在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正处于两难境地,既要维护自由贸易的态势,获得中国产品出口的空间,又要面临现实市场的萎缩和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贸易顺差的缩小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等问题。

三、我国对外贸易的应对措施

(一)利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加强经济政策的相互协调

美国作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美国的经济表现和经济政策对中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加强双方之间的经济协调,对于促进世界经济和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中美双方可以利用战略经济对话机会,就利率、汇率、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深入沟通与协调,共同应对危机,保持对外贸易稳定与增长。

(二)利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

作为反倾销的中国受害企业,应联合起来,充分发挥行业、政府和自身的力量,中国的行业协会发展较为落后,其力量有待提高,行业协会应联合受损企业,集中应对他国的贸易救济调查,在政府企业之间形成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提高产品质量,实行市场多元化,促进中国产业升级换代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降低来料加工,装配贸易的比例,出口产业要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高附加值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服务外包企业,以提高中国在全球产品价值链中的位置,提升中国产品的全球竞争力。

中国出口的商品中,低档商品占的比重较大,收入减少时,需求下降的首先是高档商品,其次是低档商品,因此,在各国企业都受到冲击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应致力于市场多元化,加速产业升级,促进出口的增长。

(四)加速出口企业信用风险和保险意识

金融危机使得中国出口风险,国际贸易结算风险大大增加,它严重影响我国出口企业收汇安全,中国企业应提高通过保险转嫁信用风险的能力。

(五)加强区域性贸易合作

中国在实施自由贸易区域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守住周边、扩展到全球”总体贸易布局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循序前进”的原则,适当加快中国自由贸易区域战略实施进程,积极观察欧美日等大国的自由贸易区域建设动态,及时调整中国自由贸易区域建设的重点与进度,加强与东盟、印度、日本等的区域性贸易合作。掌握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动权。

要妥善处理保持好外贸稳定增长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既要看到外贸发展面临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落实好稳出口、扩进口的各项政策措施,保持外贸平稳发展;又要充分认识外贸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外贸结构,培育国际合作和多边新优势。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进口促进政策,推进贸易便利化,增加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和国内短缺物资进口,努力改善贸易平衡状况。

参考文献

[1]李健.金融危机下中国外贸发展的中长期思考[J].国际贸易,2009(1).

[2]钱军.出口企业如何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J].中国经济周刊,2008(43).

[3]刘伟丽.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深圳大学学报,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