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的功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闻传播的功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闻传播的功能

新闻传播的功能范文1

风险传播是新闻传媒义不容辞的职责

风险存在是不容争议的客观事实,风险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组成部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风险不只来自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和制度环境,也来自集体或个人做出的每个决定、每种选择以及每次行动。无视或漠视风险的存在是夜郎自大的盲目表现。正视风险并寻找风险传播的最佳方式方为新闻传媒的合理选择。

首先,科学的决策离不开公民的广泛参与。社会的变迁与科技的进步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风险社会,风险社会里出现的问题因其多面性和不可预测性要求公民广泛积极地参与,仅靠科技专家和政府参与决策的模式已经不能够应对风险社会所带来的无法预测的副作用。

风险的影响力不仅对现代制度和技术的合法性与有效性提出了挑战,而且渗透到个人生活之中,转化成生活风险。如何规避、减少以及分担风险不再是行政部门与企业之间的问题,而是个人、社会和国家维持存续和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公民的广泛参与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政府对此也持肯定态度。

其次,广泛的公民参与离不开新闻传媒的风险传播。公民参与的途径和办法很多,比如听证会、意见征求等等。但就广泛的公民参与而言,离不开新闻传媒的风险传播。公民参与的过程分为获知、参与两部分。就公民对政务信息与社会公共信息的获知而言,不同群体情况不同。就信息普及程度而言,大众传播媒体排在首位,网络媒体排在其次,之后才是政府公报等其他形式。不知则不能参与。离开新闻传播的风险传播,广泛的公民参与是不可能做到的。

第三,风险决策民主离不开新闻传媒的风险沟通。中国社会转型对政府的决策方式提出了新问题和新挑战,政府职能也由全能政府转为有限政府。传统国家与社会一体化的局面被打破,国家社会与市民社会共存的社会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中。因此,决策民主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在一个复杂的、充满风险的社会里,决策的民主离不开新闻传媒的风险沟通。决策是从多种方案中作出的选择,没有比较,没有选择,就没有决策。新闻传媒可以提供决策需要的各种信息,包括风险信息,提供风险沟通的平台,从而使利益诉求与风险分担双方面都呈现在公众面前,帮助人们预测各种科技革新与社会变迁带来的结果,帮助人们在经济技术发展与健康和安全问题之间进行风险判断,作出自己的选择。没有信息的传递,决策则无从做起,决策的民主也无从谈起。

风险传播的传播方案与策略

风险传播与危机传播不同,危机传播是在紧急状况发生后新闻传媒对其内容信息的传播,它所传播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事实。风险传播报道的对象是风险,某种潜在的危害。对于风险的认知只有在有关的知识中才能展现出来,因此专家、学者关于风险的预警成为风险传播的重要消息来源,对风险的表征和陈述成为风险传播的内容,风险传播成为信息的传播,而不是对事实的传播。

鉴于风险的不确定性,笔者认为大众传播媒介与网络媒介应该联合进行风险传播。这是既进行风险传播,又把风险传播的负功能降到合理区间的有效办法。

公众对风险议题的获知与参与是科学决策的保证。就风险传播而言,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两套方案。第一套是常规方案,即在风险传播的获知方面,可由大众传播媒介担纲,在风险传播的风险沟通方面,由网络媒体作为主战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大众传播媒体的公开性决定了新闻传媒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尽可能大的空间进行风险传播。因此,在风险的获知方面,大众传播媒介可以采取预告的方式,将人们的视线引导到网络媒体所呈现的风险议题中。第二套方案则是在适时适度的情况下,由大众传播媒介完成整个风险传播。

目前关于风险传播实践,即在风险还没有变成现实灾难之前对风险议题的呈现、风险论争的发起与风险沟通,从数量上看,在大众传播媒体上并不多见。相比较而言,网络媒体上数量相对较多。在网络媒体上,百姓经常从生存环境的保护出发对某些决策风险进行阐述。

这种状况的出现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放大镜”与“探照灯”效应比网络媒体更强,会给政府与相关部门带来巨大的舆论压力。面对强大的舆论压力情境,强人政府和温和政府应对矛盾激化的办法自然不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应对舆论压力成为首选,而是否有利于风险应对则在其次。因此,大众传播媒体的风险传播必须存在某些限定。

有鉴于此,网络媒体的风险传播要放开。因为网络媒体的海量特点可以集纳所有相关的风险沟通。网络媒体的平等特点可以使公民获得与组织与政府平等的身份与话语权,有利于公民以个人身份发表意见与看法,公民可以呈现风险争议,发起风险论争。网络媒体的互动特点,有助于各种不同观点的呈现与论争,平等基础上的风险沟通,有助于公民提高风险认识,主动地参与到集体的决策中,为决策民主培养合格的参与者。从某种角度上说,网络媒体还是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了解民间对风险的看法,进行风险沟通的平台。互联网上点击率最高的风险争议自然也就是社会上最关心的问题。

新闻传媒在风险传播中的新闻价值取向

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采访、编辑、评论、制作等活动中用来进行判断的一种标准和依据。判断主体是新闻从业人员,主要是记者、编辑、评论员;判断的对象是构成新闻的事实和材料,判断的标准分为实质要素和形式要素。新闻价值的实质要素是指能满足公众需要和兴趣的内容,形式要素是指构成新闻的事实和材料是否重要、新鲜、及时、显著、接近、有趣味。由于新闻价值实质要素与形式要素并非单一要素,而是要素群,因此,在判断的时候各要素间必然有所侧重和取舍。这种对新闻价值各要素之间的侧重与取舍,即是新闻价值取向。

价值理性是判断人与社会的是非善恶的标准,①是人们对于自身实践活动价值与意义的自觉把握。它崇尚道德理想,强调终极关怀,主张通过美的、善的手段来探求真理,发展科学,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全面、自由、和谐发展,是一种非自我利益的理性。②

在新闻传媒的风险传播中新闻价值的价值取向必须符合价值理性,因为风险传播是指在决策之前,对决策成功的必要条件的肯定与否定、有利和不利因素的报道,特别是否定和不利因素的报道,寻找决策本身、决策实施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对社会、自然环境等方面的不利之处。虽然风险传播不是要恶意地否定决策,而是要善意地呈现决策中存在的潜在不足之处并完善它,使决策更加合理与科学,并能更好地应对风险;但是由于风险传播的内容包含着对否定和不利因素的主观认知,如果采取的是非价值理性的选择与判断方式,则易于掉入工具理性的窠臼,从而基于功利目的驱使而发起风险论争,呈现风险争议、进行风险沟通。这也许在短时期可以给新闻传媒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但是从长远来讲,不仅有损新闻传媒的公信力,而且对于公民、社会、国家而言,则是有百弊而无一利。

风险传播中的新闻价值取向的价值理性是指风险传播要以公众关注的公共利益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公共兴趣为选择标准。具体来说就是新闻传媒在风险传播中对于风险争议的呈现、风险论争的发起,风险沟通的进行要把关注点与落脚点放在公共利益上,在采写编发新闻时不能借口新闻价值的某些形式因素――及时性、新鲜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而忽略和漠视公众关注的公共利益。

要做到这点,担当风险传播的新闻传媒必须坚守公共媒体的功能定位,以沟通情况提供信息、实施舆论监督、传播知识提供娱乐为己任。新闻价值的实质要素与形式要素一定要统一。新闻价值的实质要素是新闻报道的源泉和目的,新闻价值的形式要素是为了实现新闻价值的实质要素而提供的工具手段。在公共利益和公共兴趣之间,就必须以公共利益作为出发点,不得以公共兴趣为理由漠视、损害公众关注的公共利益。

决策风险和制度风险是风险社会与以往社会的最大不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风险的“人化”特征,也就是说,随着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强、生产范围的扩大,人类的决策和行动对自然与人类本身的影响力也在增强,风险主要表现为自然风险转变为人为的不确定性和未来的可能性;二是风险的“制度化”和“制度化”风险的问题凸显。③因此,新闻传媒在预警风险、报告风险、化解风险之外,也有可能放大风险、转嫁风险甚至制造风险。新闻传媒在制度上的“有组织的不负责任”也具有相当的风险性。④

虽然说公共媒体与新闻价值取向上的价值理性提供了风险传播降低决策风险和制度风险的可能,但仅仅依靠新闻传媒是不能实现风险传播的全部意义的。公众与政府行政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风险知识和媒介素养,特别是对于风险社会与风险传播的理解判断。只有这样,风险传播才有可能对社会、国家起到应有的作用,是帮忙而不是添乱。

(国家九八五创新基地项目《新闻传媒在风险社会中的功能定位》)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本文责编:胡江银

注释:

①刘文勇:《价值理性与中国文论》,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年7月版,20页。

②彭国甫,张玉亮:《追寻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整合》,《绩效管理》,2007(6)。

新闻传播的功能范文2

【摘要】微信公众号的开发和运用在个体社交功能基础上有了更为时代化的升级,满足更多主体的信息传播需求。本文从高中生角度出发,着重探讨了微信公众号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更好地挖掘微信公众号平台的有效使用价值。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新闻传播;应用价值;时代特征

手机、平板、PC等智能化电子终端的兴起意味着移动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来临。微信作为智能终端设备应用的即时通讯工具,其在新闻传播中承载着时代化的特征和价值。微信公众号是基于微信个人使用版本之上的升级功能,探讨其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价值具备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微信公众号的概念及特征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微信、微博以及QQ群等SNS信息交流平台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的运用愈加广泛和频繁,例如学校教育环境中,师生之间的交流都可通过这些多样化信息交流方式得以延展。微信是在智能电子终端上运用的跨平台即使通讯交流工具,而微信公众号则是在微信个人使用版本基础上的升级功能,这包括了个人账号、服务号以及企业号,不仅能满足我们作为个体使用的需求,同时还能涵盖企业及单位主体的信息输出需求。通过微信公众号的信息功能,使用者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语言、视频等内容的组成和编辑,增强信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媒体传播的效应。我们通过微信公众号,浏览其信息内容,便能在短时间内了解当前的热点事件和流行趋势,更快地接受最新资讯。基于这些情况,微信公众号相较于其他传播媒体,则更具便捷性、快速性、深度性、整合性等特征,同时受众定位极为明确,通过精准定位更好地进行信息发送。[1]同样,微信公众号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价值也更为突出,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更好地进行新闻信息的深度挖掘,让用户群体能更为快速地了解最新新闻,同时对于专题新闻的深度报道也能进行了解,这能极大提升新闻传播的辐射范围及传播效力。

二、微信公众号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价值

(一)及时推送的传播价值

新闻信息是可能瞬间发生的,因此及时推送已成为新闻传播的首要原则。这意味着需要在第一时间将新闻内容进行输送和传递,因此相较于纸质传播媒体而言,数字化的信息传播平台更具便捷性和及时性。微信公众号作为其中重要的SNS信息交流平台,它在新闻传播中具备及时推送的传播价值。在现代化生活节奏中,我们的生活和学习运用手机、平板等移动电子设备的频率较高,因此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通过已关注的微信公众号,可以在第一时间接收到相关新闻信息的推送,最短时间内了解到时事最新发展的趋势及走向,更快了解到社会新闻,这也能实现了及时推送的新闻传播价值。[2]

(二)深度挖掘的传播价值

相较于其他信息传播平台,微信公众号可以融合文字、图像、视频、音乐、超链接以及互动功能等多样化的内容要素更好地编辑新闻信息,通过第三方编辑软件或其他编辑形式的运用,进一步提升界面的美观程度。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平台,可以就当前新闻热点进行更为综合性的报道,就其发展背景、涉及主体以及未来发展走向进行更为深度的信息报道,这样也能够为用户实现更为精准的推送。另外对于使用者而言,公众号的关系维护还具备相当程度的品牌效应,与粉丝用户之间的维护都需要加以相关程度的重视,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挖掘用户的活跃度,培养用户的忠诚度,以新闻内容为价值点更为持久地吸引用户。[3]

(三)社会监督的应用价值

新时代背景下的新闻传播不仅需要具备信息输出的功能,同时更要反映民众需求和社会监督的应用价值,这不仅能够体现我国民众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同时也是构建服务型政府和阳光政府,推动信息公开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微信公众号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社会监督职责。例如对于政府主体而言,可通过构建微信公众号实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新闻传播作用。微信公众号可以成为“互联网+政府工作”的重要平台渠道,如“廉洁广州”这一微信公众号,已成为我国当前首个手机纪检平台。社会公众可以通过这一公众号查询自身所需的信息,了解国家政策的发展和走向,对最新的政策规定在第一时间内进行了解。另外还可通过这一公众号对相关案件进行监督,从而更好地促进政府管理工作的合理合法进行。[4]基于这一理念,微信公众号通过自身的互动功能可以更好地挖掘新闻传播的应用价值。

三、结束语

微信公众号作为当前新兴的信息传播新媒体平台,它为新闻传播事业也带来了新的着力点。为了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这需要新闻从业者更好地运用微信公众号的便捷化特性和价值,更好地创造和挖掘新闻价值的核心,从而更好地提升新闻信息的传播效应,加强与用户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参考文献

[1]白明端.微信公众号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J].新媒体研究,2017.

[2]廖向荣.微信公众号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J].新闻研究导刊,2017.

[3]甘益民.微信公众号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以今日头条的微信运行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7.

新闻传播的功能范文3

[关键词] 文化 大众传播 深层 影响力

信息时代,大众传播的影响力已远远超过以前印刷媒介时代。这种影响过程及效果的形成,表现为两种方式:有时候沿着新闻信息、文化观念两种传播内容分头前进,在新闻和文化两个方面分别发挥作用;有时候在一种内涵丰富的传播内容中,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逐步推进,在新闻和文化两个方面分步发挥作用。就影响力而言,文化是比新闻更为重要的因素,是传播影响的深层力量,影响大众的重要教育资源。

这是一个怎样的影响过程呢?大众传播中的新闻与文化有什么不同,二者对人们的影响又有哪些区别呢?

一、新闻与文化――媒介信息的两种属性

新闻媒介所传播的信息一般统称为“新闻信息”。如果进一步按内容性质划分,这种“新闻信息、”大体有两种属性:一是纯粹的新闻属性,一是文化属性。媒体传播一条信息,一般表现为其中的一种属性,要么是新闻属性,要么是文化属性。有的一条信息二者兼备,既具有新闻的性质,也有文化的性质,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主要是新闻属性、完全由“硬事实”构成的新闻信息,一般称为“硬新闻”:如果一条新闻中“软事实”较多,则为“软新闻”。“硬新闻给人一种严整、肃穆和清晰可测的规整性,多为政治、经济和治安新闻。”“软事实较多的新闻,充满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情味,多为社会新闻和娱乐新闻,称为软新闻。”Ⅲ软新闻是“人们感兴趣的事件、短期内不会结束的事件、不属于突发自然现象的报道。”软新闻较多文化属性。

“硬新闻”是一种纯粹韵新闻,如央视新闻联播的内容,人民日报等党报的要闻版上的新闻。“软新闻”兼具新闻和文化两种属性,从文化的角度观察,还可视为一种“媒介文化”。如奥斯卡电影颁奖新闻会,当璀璨的明星一一出场亮相。逐个登台致辞时,人们看到更多的是他们美丽的姿容、优雅的仪态、漂亮的服装,听到的是致辞中的动人故事,幽默风趣的问答,而有关电影的新闻似乎还在其次。

当这些“新闻”(硬新闻)与“文化”(软新闻)传播时,通常是走两条路线――“新闻”走新闻的通道(新闻栏目和新闻版面);“文化”(包括影视体育等娱乐)走文化的通道(文化专栏或频道、视频、音乐、娱乐等)。表现在不同介质的媒体上,“新闻”与“文化”所占的比例各自不同。总体看来,新闻在报纸上的比重比视听媒体要高。报纸基本是新闻纸,文化的内容大多以副刊的面目出现,处于“副”的地位(尽管大众化报纸的文娱内容比例高于时政类报纸);而视听媒体,尤其是电视,属于“文化”的内容占整个播出的时段明显比新闻内容多。人们对媒体的文化娱乐诉求也主要通过电视等视听媒介实现。虽然新闻立台和娱乐立台的办台思路相持不下,而在绝大多数电视台,还是娱乐占了上风。即使是央视,多数人看的也不是新闻。

后起的网络传播,“新闻”与“文化”均有足够的传播分量,占据了网络应用的前几位。2008年分别排名第一、第二、第四、第七的是:网络音乐、网络新闻、网络视频、网络游戏。

二、了解与影响――受众的两种需求

大众传播的影响效果,有的是新闻的影响,有的是文化的影响。有的二者兼有。受众在媒体那儿也就是两种需求:新闻需求与文化需求。

(一)舆论引导与文化传播

新闻有重大新闻与一般新闻之分,重要新闻上升到一定的程度。可形成舆论,对人们的影响和引导的效果更大。如乌鲁木齐发生针刺事件就是重要新闻,而该事件对人们造成一时的恐慌,以致人民群众纷纷要求严惩肇事者。这就是社会舆论。这舆论对政府和对民众均产生了重要的导向作用。――这就是新闻的影响。

当报纸上、电视上的众多健康栏目持之以恒地传播以后,人们的饮食起居习惯慢慢发生改变,更加合理、科学了,更加注重健身了,“垃圾食品”不再受到追捧。当媒体上“炫富”、热衷奢侈豪华享受生活的内容多了时,超现实的消费就成了时尚,其中就包括相当部分女大学生出现了“傍大款”的观念,有专家指出是受到电视剧影响。――这就是文化的影响。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电视直播,当然是重大的新闻。然而,全世界数十亿观众当时看到的不仅是新闻,还从美轮美奂的开幕式中看到了一个文化的中国,“这一夜,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把精美的中华文化盛宴呈现给全世界。全世界40亿观众在文化、艺术与美的感官震撼中陶醉。”(《人民日报》)不仅北京奥运开幕式,汉城、悉尼等奥运开幕式新闻,都兼具“新闻”和“文化”的双重影响。

当今传媒业界和官方管理者,无不强调媒介的新闻作用,即舆论引导作用,而往往忽略了媒介的文化作用。相关的政策制定、议程设置等,只重视发挥媒介的新闻的引导作用,突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方针。对媒介的文化作用似乎没做什么要求,没有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国家政策与媒介政策进行对接的具体举措。“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似乎只是对文化界、对作家、对文艺作品的要求,没有针对传媒界、没有针对媒体。

其实,在传媒无孔不入的今天,传媒界对人们的文化影响,无疑超过了文艺界。即使是一些对人们影响较大的文艺作品,很多也是借助媒体这个平台发挥作用。且不说电视剧(电视台的文化专利品),即使是电影、文艺演出等,也是借助媒体、通过电视转播或网络视频来实现的。

(二)了解信息与休闲娱乐

与新闻和文化两种传播内容相对应,受众也分为两种类型的受众群体:新闻受众和文化受众。新闻受众主要关注新闻,文化受众关心文化娱乐。

由于平面媒体与视听媒体对新闻和文化的设置各有侧重。所以,关心新闻的人主要看报纸;为了娱乐消遣的人们主要看电视。也就是说,看报纸的主要是新闻受众;看电视的主要是文化受众,是冲着休闲娱乐来的。上述蓝皮书的网络应用排名可以证明这一点。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划分。二者也有交叉,如看新闻联播,看电视里面的新闻节目,也是新闻受众。看报纸的文化娱乐版,也是文化受众。

网络受众更多的是年轻人。应用排名前十位的是:网络音乐、网络新闻、即时通信、网络视频、搜索引擎、电子邮件、网络游戏、博客/个人空间、论坛/BBS和网络购物。H从其中传播受众(即接受网络音乐、新闻、视频、游戏者)的构成分析,似乎文化受众比新闻受众还要多一点。

由于受众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性别不同,以及接受媒体传播的门槛高低不同,目前电视观众吸纳的更多是文化程度不高的群体。“央视第五

次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显示,目前电视观众呈现以下态势:农村观众、男性观众、中老年观众比例高于城市观众、女性观众、青少年观众:从教育程度上看,则是约90%的观众是高中和中专学历以下的”。由于接触的媒体主要是电视,与新闻受众群相比,文化受众群当然更容易受到电视的影响,媒介文化的作用对象主要就针对这一群体。

三、工具与价值――新闻与文化的作用

由于新闻与文化的内容属性和功能作用不同,对受众的作用影响相应也有区别。

(一)内容属性:

1 媒介新闻:可分为两类:

(1)无倾向性:工具的,符号的,简单信息的传递。例如各种服务信息(天气、交通、购物等)、事件新闻(事件、事故、灾情)、单纯新闻舆论(奥运开幕、总统出访等)。

(2)有倾向性:如社论、言论、各种宣传文章;或明或暗代表一部分利益、为一部分人说话的新闻:体现一定的立场观点或宣传企图、隐藏着一定价值观的新闻。这一类新闻既是新闻,从文化的角度观察,也是一种文化传播。

2 媒介文化:也有两类:

(1)无倾向性:纯粹的知识,没有价值倾向。如对各种科技知识的介绍。主要是自然科学知识,也涉及社会科学,如金融知识。

(2)有倾向性的:体现一定思想、价值观的知识,如一些政治学说。还有一些明确的隐含精神的、思想的、价值观的知识学问。人文学科很多具有倾向性。

媒介的文化作用。往往蕴涵于休闲娱乐之中,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如美国一些大片,于曲折的故事、激烈的枪战中,那种爱国主义精神、英雄主义情怀呼之欲出。

(二)功能作用:

大众传播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中外学者,尤其是传播研究发达国家的学者提出的一些具有开创意义的理论和观念,至今仍是指导传播业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概念。

如传播学开山鼻祖拉斯韦尔首次提出的传播“三功能说”,即,1,环境监视功能;2,社会协调功能: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后来赖特增加了娱乐功能,这就是“四功能说”:1,环境监视;2,解释与规定;3,社会化功能;4,提供娱乐。当代传播学家麦奎尔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动员功能”,形成了“五功能说”。

此外,美国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从传播的社会作用的角度。提出大众传播有三种主要功能:授予地位:促进社会准则的实行;麻醉受众神经。前两种为正功能;后一种为负功能。威尔伯・施拉姆将传播功能定为:雷达功能、控制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施拉姆的“四功能说”巳被许多传播学者接受。

国际传播问题研究委员会在《多种声音,一个世界》长篇报告中归纳了八种传播功能:1,获得消息情报:2,社会化;3,动力;4,辩论和讨论;5,教育;6,发展文化;7,娱乐;8,一体化。英国传播学家沃森和希尔试图作出更为全面、科学的归纳和分析,提出了传播的八项功能:1,工具功能,即实现某事或获得某物;2,控制功能。即劝导某人按一定的方式行动;3,报道功能。就是认识或解释某事物;4,表达功能。即表示感情,或通过某种方式使自己为他人所理解;5,社会联系功能,即参与社会交际;6,减轻忧虑功能,即处理好某一问题,减少对某事物的忧虑:7,刺激功能,就是对感兴趣的事物作出反应:8,明确角色功能,是指由于情况需要而扮演某种角色。

诸如此类。还有一些其他说法。这里,实际已将媒介新闻与媒介文化混为一起作为讨论的对象。虽然不同的说法和划分方式种类繁多,但仔细看来,无非“31具功能”与“价值功能”,即通过传播某一种信息及其信息中包含的文化内容(思想观点、立场倾向、价值导向、政治意图等)来影响人,进而影响社会。因此,大众传播是在以一种极具内涵的文化来影响受众――大众传播的深层影响,是文化传播。

四、接受与创建――大众传播影响的区分与递进

这种文化的影响是如何发生的呢?

如果大众传播内容中新闻和文化的边界比较清晰,那么他们各自对受众的影响是有区分的。

这里的“新闻”,主要是一些单纯的新闻,如一些事件性新闻、服务性新闻:事故、火灾、暴风雪天气、某地出现流行病、某国最近治安恶化、总统出访、股市行情、物价涨跌等等,从这些单纯新闻中。受众诉求即获知某一新闻信息。这些就是媒介新闻的影响。

这里的“文化”,也是一些单纯的文化娱乐或体育方面的报道,如重要体育赛事、演唱会、文化讲座等等。关心这方面内容的受众自会锁定他们喜欢的版面或频道。

如果传播的内容中既有新闻的成分也有文化的成分,新闻与文化的内涵互有交叉,则对受众的影响是复杂多样的。既受新闻的影响,也受文化的影响。不过这种影响有一个递进的过程,往往要经历“二次影响”――第一次是受其新闻的影响,第二次是受其文化的影响。如2008年四川柑橘生虫的信息到处传播时(尽管主流媒体没有,但是手机短信不少),人们一时不知所措,不敢购买,导致当地柑橘严重滞销。这是新闻的影响力,是“一次影响”。随着有关柑橘生虫的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对柑橘生虫有了正确的认识后,就放心购买了,这是文化的影响力,是“二次影响”。近两年,北京和深圳发生多场重大火灾,其中有的出现重大死伤,受众对火灾报道的认知也是“二次影响”:“一次影响”是获得火灾的新闻信息。“二次影响”是了解到火灾中逃生的知识,放焰火时要注意的事项等。有关甲H1N1流感的媒体报道对人们的影响:也经历了类似的“二次认识”过程。“二次影响”是深层次的反应。

新闻的影响作用快,但比较短暂。很快就会消失。受众的反应一般是被动的、接受型的,从众的。如一些天气、灾情、交通等服务性新闻,以及导致抢购风潮的信息等。这些信息的影响时间一般不长,对受众的影响仅仅作用于工具层面。无关文化和价值观念。

文化的影响作用要慢一些。反应稍慢,起作用慢,消退也慢。受众的反应较为主动(尽管有从众的因素),这种主动体现在:受众有一个认识、接受到认同的过程,一旦接受,就会内化为一种动力。影响就会比较持久。

二者的重要区别在于:新闻的作用过程大多是感性的、情感的。有时候是下意识的,是情绪感受领域。文化的作用过程大多是理性的、认知的,是思想意识领域。

如长期传播一些卫生保健的科普知识,它的受众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克服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一些著名的文化讲座,持之以恒地传播一些经典文化和前沿知识等品位高的文化内容,它的受众在这种优质文化的熏陶下,会变成一个有知识、有教养的人。

相反。如果受众长期接触一些品位低的文化内容,并深受其影响,就会导致黑白不分、是非颠倒、信念迷失。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认为,有相当

部分女大学生出现了“傍太款”的观念,是受到一些“灰姑娘”嫁人豪门的电视剧影响。持这种恋爱观的不是一两个人,这种恋爱观念的形成,也不是一两条新闻信息能左右的,而是电视传播的媒介文化长期浸的结果,这就是媒介不良文化的影响。一些案例分析也指出,“黄色文化”、“黑色文化”的污染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正反两种文化的影响,有的是纯粹的科技知识,有的涉及伦理道德和审美趣味。蕴涵价值观念,对受众产生重大的影响,不仅制约着人们的情感和对事物的判断,还改变和建构着人们的生活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当代人格心理学家L・A・普汶说:“文化对每个人的塑造力量很大。平时我们不太可能看出这塑造过程的全部力量,因为它发生在每个人身上,逐渐缓慢地发生,它带给人满足,同样也带给人痛苦,人除了顺着它走以外,别无选择。”

即使是无关或极少价值观的“器物文化”。也能对人们的生活发生重大影响。如日本动画片在中国的流行,有力推动了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韩剧中美女形象,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的女孩追求整容的时尚,从而推动了整容业。再如大众传播中充斥屏幕报刊的流行服饰、时尚配饰,各种小吃食品,直接影响着现实生活的相关产业。

这表明,受众对文化的影响,不仅接受,还会创建。如果某一种文化被一个群体、一个社会广泛接受,这种文化就可以产生巨大的文化能量,进而影响这个群体和社会。

所以,当今传播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努力提高传播内容的文化品位,为受众建构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提供有用的文化教育资源。

注释:

[1] 刘建明等:《新闻学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詹宁斯・布赖恩特:《传媒效果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4]《2009传媒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 李良荣、沈小根:《手机3G技术背景下的中国传媒业发展前瞻》,《新闻记者》2009年第9期。

[6]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 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学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新闻传播的功能范文4

综观我国当前新闻传播理论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特点:

一是注重对西方主流传播思想。主要是自由主义新闻传播思想的研究;

二是注重实践,主要是传媒经济的研究,并有较大的实绩。

但也有两个偏向:

一是缺乏对当代西方新闻传播思想和思潮的全面研究,对西方新闻传播思想发展的最新动态了解不够,并且只停留在对西方传播思想的介绍和消化上;

二是缺乏对中国本土新闻传播的研究,对实践的研究还比较浮躁。总之,我们无法将西方新闻传播理论在实践中复制,而符合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展的新闻传播思想理论框架尚未形成。

我国新闻节目是基本叙事模式。比如,百姓利益受损一记者调查取证一上级领导惩罚非法行动以及执法者出面一百姓利益得到补偿。那么,透过这种叙事模式,我们不难发现新闻传播要表达的意义是:人民利益应该受到保护,非法行动必须受打击,作为执法者的政府是人民利益的代表,完全可以信任,这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构建。

在相当长的计划经济年代,我国新闻传播一直成为政治的一部分。成为计划经济的一部分,作为党的意识形态的工具,成为权力的助手。其政治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被强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而其社会功能、经济功能则被有意无意地置于被压抑和被忽视的地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新闻传播逐渐走向民主化、法制化、市场化。但仍面临着必须改革的巨大压力。

首先,伴随经济一体化、世界全球化的打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各种传媒技术的进步,人们已不满足子传统的灌输式的宣传报道。对“知情权”、“新闻自由”、“言论自由”等要求越来越强烈,这是很正常的。“而当这种要求在国内的新闻传媒上无法、或者很难得到满足时。就会转向国外的媒体寻求信息来源,互联网正满足了这一需求”。因为,现代社会的人们既不能只拥有一种声音,也不能只属于一种声音;当今世界又为人们传播和获取个种声音提供了相应条件。

其次,新闻传媒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产业,理应与世界接轨。而中国的新闻传播市场一直是独家经营,规定外资不能经营国内新闻媒体,亦不能合资经营。

第三,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收听和收视到国外广播电台、国外电视台的(包括卫星电视)节目。互联网、国际传媒已造成“全球共此时”的状态,人们已进入开放的全球信息空间。我国的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也实现了新突破:一是加强传播学中国化研究。新闻传播学作为一个科学的学科建设来说,对于本学科的思想历史资源的整理和发掘显然是必不可少的。否则,一个新兴的学科就很可能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新闻传播学者就非常重视新闻传播学术史的整理尤其是新闻传播思想发展的系统研究。先后出版了《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和《中国传播思想史》两套传播学术史专著。不仅及时总结了近一百年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全面发展状况,而且全面深入研究了中国有史以来的传播思想的历史演进。从而成为传播学术史研究的开拓与奠基之作。但研究是刚刚开始,任务仍繁重。二是对西方新闻传播学的整体研究,尤其是对西方新闻传播思想中的非主流传播思想研究。西方新闻传播思想发展大约分三个阶段,即15世纪——19世纪西方自由主义理论的发

转贴于

新闻传播的功能范文5

(一)、手机媒体传播的运行特性:我们知道,大众传播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的运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综合起来。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政治制度;二是社会各利益团体;三是受众监督。在新闻媒介逐步市场化运营的今天,社会各利益团体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广告商的影响。因为广告收入是新闻媒介运行发展的“粮草”。所以,无论是传统的三大媒介,还是新兴的网络媒介,都得腾出大量的版面与空间为广告商摇旗呐喊。而手机媒体传播在这方面可能要成为完全的另例。手机报、手机电视的运行中,不可能像报纸、电视那样大量刊登广告,甚至广告将在手机媒体中消失。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

1、手机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它不适合广告的传播。手机的最大优势在于传播的方便性、快捷性与有效性。然而,正是这些优点决定了它的物理缺陷——显示屏固定偏小。这不符合广告商通过大版面、有冲击性的画面、图片、镜头以及有穿透性的语言来打动受众的初衷。另外,手机的基础功能依然是完成人际间的通讯。

2、手机媒体传播的“微妙身份”不容许广告出现:我们知道手机传播(手机报、手机电视)是新闻媒介和通讯运营商合作的结果。虽然,手机媒体与受众之间存在着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但我们更为清楚的看到:手机报或手机电视实际上是通讯运营商开辟的新业务。只有手机用户选择了次业务,才能建立新闻媒介与受众之间传播与接受的关系。而通讯商与手机用户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纯属商业行为。两者的行动都要受到事先签定合同的制约。如果手机报与手机电视中出现了广告,都属违反合同的举动,不会被受众接受。

(二)、手机媒体播内容、传播媒介甚至传播者本身的发展前途。所以,了解与研究手机媒体传播的受众特性,对于手机媒体的运行与发展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在受众确立的过程中,主要考虑四方面的因素:一是传播的受众特性:受众是传播行为的接受者,是传播活动中信息流通的目的地。他们决定传受众区域;二是受众职业和身份;三是受众的年龄;四是受众的文化教育程度。就手机媒体传播而言,主要是后三者。通过手机渠道获取新闻信息,是手机在新形势的附带功能。而且与其他媒介相比,画面不及电视,声音不及广播,报道深度不及报纸,综合性、丰富性不及网络。这种情况下,使用手机媒体就是“迫不得已”的结果,是非常手段。我们也就不难总结出手机媒体传播的受众特性来:生活节奏快、文化教育程度高、年龄基本上趋于中青年的高收入者。二、对手机媒体传播两个特性的认识:手机媒体传播没有广告,以及受众的窄化。引出这样一个问题:手机媒体传播将靠什么来维持生计?这可能是许多人的疑问。但如果我们把手机媒体传播的两个特性联系起来分析,就会发现,问题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而是别有洞天:

1、手机媒体它不是独立的媒介,是报纸等传统媒介在新情况下的延伸。它将以内生性收入为主,即靠自己的新闻产品的出售为主。我们知道,与内生性收入相对的是外生性收入。这会随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出现大幅度动荡。最为关键的是,内生性收入在总收入中占去的比例越大,媒介的经营自就越大。所以,手机媒体一方面开拓了本媒介的经营范围,另一方面对于媒介收入内外平衡和提高媒介自主经营有积极意义。

2、受众明确,对新闻产品提出更高要求:前面提到手机媒体的运行中不会出现广告,以及分析了受众集中,窄化等特点,再加之手机本身传播的有效性,从而对手机媒体传播的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真正做到以手众为本位,向他们提供真新闻好新闻。

三、手机媒体的实际操作要求:

上面分析了手机媒体传播的特性及对特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分析手机媒体在实际操作中的一些问题:

(一)、手机媒体对新闻选择的需求:新闻选择是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这对传播媒是普遍适用的。而这里我们所说的手机媒体是传统媒体的衍生物,适用新闻选择自不必说。我们要做的是,根据手机媒体的特性,在新闻选择四大标准——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法规的基础上,总结出适用手机媒体新闻选择的标准:

1、强调新闻真实性,新鲜性,真实性新鲜性是显示的生命,手机媒体要传播新闻,必须这一原则,强调向受众提供新闻的真实性和新鲜性。

2、突出新闻的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服务性,趣味性

时新性:即时间性,内容新;

重要性:即势必引起人们关心的事实;

接近性:这里强调和受众心理的接近;

服务性:手机媒体的受众集中、相近、提供服务性信息势在必然;

趣味性:富有高尚的生活情趣,能引起他们的感情共鸣。

3、符合新闻法规:即选择新闻法规允许的新闻想受众提供。

(二)手机媒体传播对新闻体裁的要求

新闻体裁是新闻媒体所传播的新闻作品的各类载体形式,是新闻内容与表现形式相统一的的报道样式的统称。有消息和通讯两种体裁。选择什么样的体裁来报道新闻,既取决于新闻本身,也取决于不同媒介的特征。就是同一体裁、同一新闻在不同媒介下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所以,分析适与手机传播的新闻体裁,对于手机传播也至关重要。前面提到手机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人际间的通讯,传播新闻只是手机在新形式下的附加功能,而且受众集中、窄化,这些也就决定了手机传播中所提供的新闻信息要新鲜、明了、简练。消息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最间接的方式、最凝练的语言向受众传播最大信息量的一种常用体裁。可见手机传播的要求与消息的特征是吻合的。而通讯要在叙述与描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议论、抒情等,则不适合手机传播。

(三)手机传播对新闻写作的要求:

1动态消息:“迅速简洁的报道最新发生的新闻事实。”这既是它的定义,也是它的写作要求——要迅

速、简洁。手机报、手机电视中更需要强调这一点。

2综合消息:即对某事物或同类事物就一个主题进行分析综合。当然,这里的综合有别于报纸、电视等。在手机报与手机电视中的综合要强调围绕新闻点去综合。即根据受众关心的核心综合。比如,对于西甲的报道,你的受众市是皇马的球迷,那么这个消息的综合就得围绕皇马展开;再比如报道一场比赛,手机媒体中不能按照比赛的进程报道,而应围绕比赛结果进行。当然现场直播除外,另外这样的综合需要建立在对自己受众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四、手机媒体传媒带来的其他问题

1、手机本身的问题:伴随着手机报、手机电视的推出,在手机行业必然要掀起一股风暴。什么样的手机既能够完成通讯的基本功能,又能适合手机传播新闻消息,将是风暴的核心。这也就必然带来一次手机换代的浪潮。

2、新闻媒介内部的问题:手机媒体要发展下去,与通讯公司的合作势在必行。虽然两者存在着共同的利益,办好了将是双赢的结果。但两者之间依然存在着理念融合、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处理也将对手机媒体的长远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需要新闻媒介研究。

参考文献:《新闻学导论》李良荣1999年10月高教版

新闻传播的功能范文6

【关键词】信息时代;新闻规律;科学发展

在我国社会进入新的全面转型时期,科学发展观成为国家发展宏观的总的指导战略和思想,落实、贯彻和实践这样的总观念,需要社会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从自身的合理需要出发,实现理论观念与实践观念的统一。

1、科学发展,前提当然是“尊重科学”。而尊重科学,首先“表现为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客观实际”,也就是尊重事物自身的特点和内在规律。

具体到新闻活动领域,就是要回归新闻本位,按照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依据中国的实际和需要,革新观念、创设制度,实现新闻传播的功能作用,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改革之路。

事实上,自从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业走过的和正在行进的正是一条不断回归新闻本位、尊重新闻传播特点和规律的道路。我们的新闻观念,从计划经济时代几乎纯粹的“宣传本位观念”,转变为改革开放初期的“宣传新闻观念”(宣传为主,新闻为辅,新闻是宣传的工具)。如今,正在向“新闻宣传观念”转变(新闻与宣传共同本位,新闻具有自己独立的功能作用)。在可预见的未来,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专业主义观念”会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作用和影响。新闻由无地位到有地位,由有地位到回本位,越来越以相对独立的方式和功能,按照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我国社会的良性运行服务,为人民大众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

2、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同样也是尊重新闻传播特点和规律的根本要求。

我们知道,尽管人是生产力系统构成中的根本要素,但科学技术作为人的智力、体力、感知和反应系统等的物化延伸,直接表现为第一生产力。而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在其创造发明、更新升级过程中,不断以强大的力量,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存方式,改变着人类的物质交往方式和精神交往方式,成为社会变迁的重要动力。

在传播领域、新闻领域,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性变革,都为人类创造出了新的媒介时代,创造出了新的传播景象和新闻图景。而新的媒介时代,又往往促成新的政治时代、经济时代、思想时代、文化时代……。每一次传收技术以及其他技术的革新和进步,都为人类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脚手架”或新的“云梯”。当无线技术、卫星技术、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建构起强大的“技术丛”或技术系统时,人类真实地进入了虚拟世界,虚拟地进入了真实世界。这是前所未有的时代,有着无限可能的世界等待着人类的开掘和创造。因此,“认真研究信息化时代新闻传播特点和规律”,适应新的技术时代的要求,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新闻活动,包括新闻教育、新闻研究和新闻传播实践,只有积极应对新的技术挑战,充分发挥技术的正面功能效应,防止技术的滥用和对人的异化,才能真正实现新闻规律的内在要求。

3、尊重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要求我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在新的环境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新结合。

新闻活动,作为人类认识把握世界、认识把握自我的一种特有活动方式,有其自身相对稳定的特点和规律。但是,这样的特点和规律,是在人类历史的、具体的新闻活动中显现的,是在人类历史的、具体的新闻活动中形成的,属于人类的主体性认识活动、实践活动规律。因此,尽管新闻传播规律具有客观性、稳定性等特点,但它也必然会伴随历史环境的变革、社会环境的变化、各种技术特别是传播技术的更新,表现出新的特征、新的实现方式和实现机制。

如今,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融合新闻时代已经到来,多元化新闻传收模式已经形成,新闻“产消者”已经出现,整合或融合或立体化符号系统形式传播,特别是图像化传播的兴盛局面已经呈现……面对这样的景象,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新闻业时代——“后新闻业时代”。它从传统新闻业时代走来,它的源头是“前新闻业时代”。这是一个职业新闻与非职业新闻(民间新闻)共舞的时代,是一个“民间新闻”开始狂欢的时代;这是一个新媒介张扬的时代,是一个融合传播、传播融合到来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新观念、呼唤新理论的时代,是一个追求新实践、梦想新境界的时代。显然,传统时代和后传统时代的新闻传播特点是有差异的,新闻业时代和“后新闻业时代”的新闻再现、新闻建构方式是有很大区别的,相对独立的单一媒介形态时代和全媒体时代、融合媒介时代的新闻活动规律也会有相当的不同。这就要求我们作为新闻学习者、研究者、教育者和新闻传收活动的实践者、参与者,要紧跟时代步伐,立在潮头观察变化,站在前沿研究问题,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在新的实践中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探索新条件下的新闻传播规律,以更好地发展新闻传播业。

其实,尊重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展开新闻活动,这是总书记的一贯思想。早在2002年他就讲过要“尊重舆论宣传的规律”;2008年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更是明确要“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在2009年北京召开的世界媒体峰会上,在致辞中说,媒体(人)“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应该遵守新闻从业基本准则”。可以说,尊重新闻传播的特点,“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适应新技术时代的要求,这是科学发展观总的思想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

在新闻传媒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在传媒、新闻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作用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渗透越来越深的当今时代,科学合理的传媒观念、新闻观念,对新闻业的健康发展越来越重要。因此,认真学习领会、探索研究总书记关于尊重新闻传播特点与规律等思想,对新闻实践、新闻教育和新闻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①杨保军,《“尊重科学”是“科学发展”的前提》,《理论视野》,2009(5)

②杨保军,《简论“后新闻传播时代”的开启》,《现代传播》2008(6)

③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④杨保军,《简论网络语境下的民间新闻》,《新闻记者》,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