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土地资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保护土地资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保护土地资源

如何保护土地资源范文1

关键词: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可持续发展;农地保护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4-85-1

1 提高对农地保护的重视程度

保护耕地需要我们坚决抑制任何有意改变基本农田用途的行为。耕地是指专门种植农作物并经常进行耕种、能够正常收获的土地。包括土地条件较好的基本农田和虽然土地条件较差,但能正常收获且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可用耕地。在耕地保护方面不仅要严格地落实耕地数量管理制度,而且要严格强调耕地质量保证制度。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这样就需要我们更加用心地去爱护这片土地,需要我们用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来全力保护耕地,同时要加强人们对耕地保护的意识,让人们充分意识到保护耕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要充分实现对国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我们就必须要坚持利用科学的规划管理,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控和引导作用。根据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资源供应管理,从宏观调控方面来看,要灵活地处理好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防止重复建设和浪费土地资源的现象发生,做到公正严明。除此之外,还应该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的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好土地的总供应量,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来供地。当遇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的建设项目时,一律不得批准用地,以遏制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行为的发生。

2 为城镇建设做好详细的规划,节约用地

在如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下,城镇建设出现了遍地开花的局面,就是因为管理部门在城镇规划方面没有做好,导致城镇建设出现混乱的局面,这在土地利用上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存在严重浪费土地的情况。我们国家作为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更加应该好好地管理好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将土地资源浪费情况减少到最低的程度。为了遏制今后土地出现浪费的情况,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该对城镇发展做出明确的规划,可以考虑农民向城镇集中这个想法。因为农民向城镇集中可以增加城镇占地,也可以为村庄腾出空间。如何节约土地,促进小城镇的发展,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一,充分利用旧城区,对旧村进行规范性的整理、对荒地进行开发、对废地进行复垦,以此来提高对土地的利用效率。大力倡导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建设的做法。二,建立土地置换和存量调整机制,以此来促进城镇建设的发展,让农民按照统一规划集中建房或者购买住房。城镇建设用地指标要纳入省、市、县建设用地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严格控制进镇农民分散建房的宅基地审批。

3 加大有关部门的执法力度,建立健全国土资源管理法制

土地的管理中难免会出现很多人员不积极配合国土资源部门工作的现象,导致国土资源部门在对土地进行整理规划的时候出现一些问题,这些就更加要求国土资源部门的执法力度要加强,让人们都积极配合好工作,一起携手来保护我国的国土资源。

国土资源执法部门应该充分发挥“联手互动”的机制作用,对国土资源监察巡查做好登记,认真监测辖区内国土资源的各种动态,对于国土资源中的违法案件要毫不手软地查处,对一些影响大、情节严重的典型案件,要加大依法处理力度,触犯刑律的要坚决绳之以法,抱着一颗公正的心去面对所有的问题。同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积极并努力地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学习有关业务的知识,加强对业务的熟悉程度,秉公执法,这对国家未来国土资源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敏艳,高艳波.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

[2]唐解凤.加快广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后广西国土资源工作的对策[J].南方国土资源,2005.

[3] 刘建芳,张维宸.国土资源管理要为发展循环经济保驾护航[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

如何保护土地资源范文2

关键词:耕地;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S341.1文献标识码: A

1.我国耕地保护现状

1.1 耕地资源利用不合理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土地资源中非农土地使用率比例迅速上升。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非农土地的利用率,减轻人口膨胀和城市化对农业用地的压力成为了当前保护耕地资源的工作重点。一是,我国农业整体的生产模式尚未完全转化为现代农业,农业生产缺乏计划性,粗放性明显,土地的利用成本较低。土地的利用成本较低,直接导致土地向其他用途输出,比如农业用地转变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从短期效果看,农业土地的转化实现了资本的短期升值,提高了有关不满和相关用户的收入,但是从长远看,是土地资源和价值的浪费。二是,我国耕地总量多,人均少,地区分布不均匀。地区分布不均匀导致受到不同地区生产力的不同,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也不同。在我国东北,特别是黑龙江地区,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已经基本形成,生产效率高,产量大,而在我国其他地区特别是山区,基本是半机械半人工化,生产效率低。

1.2耕地资源法律保护机制不健全

耕地资源法律保护机制不健全主要有两点体现:一是,产权制度不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土地的所有权属国家所有,使用权归农民所有,目前的大户制土地流转制度也标明,转让的是土地的使用权。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国家出于公共利益需求时,对土地可以回收,但是回收的标准和补贴以及征地性质范畴都不明确,因此,在实际的征地具体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违法乱纪的现象。二是,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加快,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当中,农村大多留守老人和儿童,因此,很多土地无法有效得到利用,土地荒芜化情况严重。

1.3耕地资源政策保护力度不够

耕地资源政策保护力度不够。中央明确规定要退耕还林还草,十八亿亩是底线。但是部分地方政府为了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实现地区GDP增长,利用十八亿亩空子,将优质土地资源作为资产变卖,利用滩涂和沙地等土地作为优质资源上报。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都是土地利益的相关者,三方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从不同角度对土地利用进行设计,因此,政策保护的力度无法保障和实现。

2.我国耕地保护措施

2.1 耕地资源总量保持在稳定的状态

保护耕地必须坚持耕地资源总量保持在稳定的状态。实现土地资源的稳定状态就必须要做好耕地资源总量的动态平衡。首先,要做好耕地质量的平衡。我国耕地地区分布不均匀,不同地区社会生产力也不同。因此,要深入农村,摸底调查耕地状况和实际可利用土地,耕地质量的衡量标准不能一刀切,应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耕地的质量以及生活方式做出基于全国综合考虑的资源总量分布和规划。其次,实现耕地资源总量的动态平衡不仅要考虑社会人口的需要,还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做好后备资源的储备工作。对符合土地质量要求而被非法侵占的土地,要责令相关部门限期整改,恢复原来生产力,针对我国沙化面积不断扩大的实际情况,要做好退耕还林还草,保护农场和草场工作。最后,根据我国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的发展现状,要认真做好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研究,盘活现有耕地用地,提高耕地使用率。

2.2 建立联动的土地保护机制

建立联动的土地保护机制要求处理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的关系,三方都是土地的利益相关者。市场化运作下,土地作为商品,具有利用成本,易转化其他用途的特点。因此,一是,中央政府要加强立法,进一步完善保护我国耕地的法律法规;同时,也要利用中央政府的权威性,对地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其次,还可以完善官员考核机制,将土地保护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添加为官员升迁标准。二是,地方政府要严格执行中央政府在土地资源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且结合地区实际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地方性土地保护法规;同时,也要及时发现土地保护的新情况、新发现做出专项调研,形成农业报告,向上级汇报。三是,建立赔偿机制。目前,我国的征地标准和征地性质范畴界定不严格,相关司法解释不明确,政府要认真研究征地标准和征地性质界定工作,依法保护农民土地的合法权益。

2.3 理顺土地保护政策体系。

目前,我国农村体制改革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已经稍显落后,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非法拆迁、违法拆迁、私法代替公法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有必须进一步理顺土地保护政策体系。一是,要建立以土地保护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建设,保护土地使用权拥有者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做到有法可依。农民是弱势群体,当前社会出现了很多侵犯农民权益,甚至危及农民生命财产的现象,这些都是因为农民合法权益缺乏有效保护,土地资源保护缺乏法律依据,私法代替公法所导致。二是,要加强土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加强土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先要从法律整体框架着手,避免出现不同法律法规条款的冲突、重复以及歧义,然后各地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法规,实现政策法律法规的软着陆。

2.4建立合理的耕地保护经济激励机制

目前,我国耕地保护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做好土地资源保护成为了我国政府的首要问题。目前,我国人口基础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不高,单纯群众自我提高保护土地意识,显然是不切实际,因此必须要建立合理的耕地保护经济激励机制。一是,对非农产业占用农业土地情况。首先,要做好征地实际调研,争取做好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双收的大好局面,其次,要做好征地补偿工作,征地补偿要根据市场化需要,根据地价实际价格结合农户长期损失做出合理补偿,提高补偿标准。比如,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就是利用沿海滩涂建立旅游地,并没有占用农业用地,这对当前各地旅游地的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是在具体的征地补偿款方面与农户存在一定分歧,导致工程进度受到一定干扰,产生了一定的社会负面影响。二是对退耕还林还草用地,政府要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大对农民补贴力度,提高农民退耕还林还草的意识和积极性。

3.总结语

土地是我国发展的根本,保护耕地是维护我国长治久安的重要决策,必须要立足农村实际做好土地经营性等制度研究的同时,从法律,行政制度层面做好耕地保护的工作。

参考文献:

如何保护土地资源范文3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在当前严峻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形势下,常德市鼎城区国土资源局充分认识国土资源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重点强化与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科学管理土地资源。

国土司法联动 打击土地违法

鼎城区国土资源局从加强国土资源保护的角度出发,充分运用相关国土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等有效手段,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加快对本地生态环境具有重大影响的水系、林地、矿产、农田等生态资源的保护,有效遏制了因过度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仍在不断扩展的不利趋势。

同时,该局从加强对土地违法现象的事前预防和事中干预入手,按照土地动态巡查的相关措施和要求,不断加强国土监察队伍建设。在依托各乡镇国土所加大对一般性土地违法案件的查处的同时,加强与公安等政法机关及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联系,建立与公安等政法机关联勤联动的土地违法犯罪案件查处机制,加大对土地犯罪案件的打击力度,增强打击震慑力,有效遏制了大规模非法占用、破坏土地资源的犯罪活动。近3年来,鼎城区共有17名干部因耕地保护的问题受到处分,其中,有7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协调城建、规划 优化用地结构

近年来,鼎城区为促进本区经济发展,确立了灌溪工业园区、武陵镇西区开发、花岩溪旅游度假区等一系列重点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均需以土地的有效供给为前提。如果缺乏科学性、前瞻性的用地规划,势必将造成土地供给的紧张和对土地利用的浪费,最终将对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为此,鼎城区国土资源局积极协调规划、城建等部门,在严格执行土地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切实加强土地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及时调整和优化了本区城镇化建设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工程建设项目的空间布局,避免了建设过程中造成土地浪费和挤占耕地现象,使土地利用率达到了最大化。

如何保护土地资源范文4

【关键词】土地;利用;管理;对策

近年来我国土地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土地利用和管理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还是暴露出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是土地的利用和管理没有能切实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1 我国土地的利用和管理现状

土地管理是依据人民的意志对土地资源进行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包括维护土地制度、调整土地关系、合理利用土地等方面工作。目前,我国存在着很多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很多土地的质量不断退化,土地浪费的现象十分普遍,存在着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沙漠化、乱占土地等等问题,还有不少地区缺乏土地利用和管理的正确认识,没能依法利用土地资源,有些地区为了经济发展而不计土地资源浪费的代价,很多地方政府不根据实际需要大肆建设广场、拓宽马路,各种违法用地现象比较严重。

2 改善我国土地利用和管理的措施

2.1 改善我国土地利用现状的工作内容

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国人民尤其是各级领导提高合理利用土地的认识,真正遵循生态学规律走可持续性利用的路线,针对我国土地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的实际情况,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1 保持水土

我国水土流失的问题十分严重,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已有超过1/3的土地存在水土流失问题,保持水土工作需要做好工程、生物和耕作措施等防治措施,通过建立水土保持林、多元化利用土地等等方式来防治水土流失。

2.1.2 集约节约用地

目前我国林地、草地、耕地等用地的利用率比较低,要在土地开发利用上以节约为指导方针,引入市场机制,制定优惠政策,改变传统的粗放利用模式,让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得到统一。

2.1.3 加强林牧渔土地资源保护

长期以来我们过于重视农田,忽视了林牧渔用地,使得土地结构出现严重的失衡,导致耕地资源也遭到了大范围的破坏。各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的结构,适当的退耕还林或是退耕还牧,做好林牧渔用地的保护工作以保护耕地和环境。

2.1.4 科学规划城镇用地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还以“摊大饼”的发展模式浪费着大量的土地资源,为了获得土地增值收益“圈而不用”的情况十分多见,园区违法用地的现象比较严重,整体的土地利用结构失衡,生活用地所占比例过小等等。城镇用地要走集约发展的路线,通过合理布局、扶持郊区农村、保护林地、生态农业等措施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良好用地模式和生态环境。

2.1.5 保护好矿区用地

我国的矿产资源在总量上比较丰富,矿区开采引发了很多的地质灾害,使得矿区的生态环境遭受了极大的破坏。矿区用地需要建立完善的规划体系,加强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做好环境的监控和保护、修复工作,施行“科技兴矿”的方针来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效益和矿区土地的利用水平。

2.2 如何做好我国土地的利用和管理工作

2.2.1 严格施行土地基本国策

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速要求我国的土地利用和管理工作必须严格施行土地基本国策,珍惜并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做好耕地保护工作。

2.2.2 合理的利用征地补偿费

在征地过程中要保护农民的权益,财政、监察和审计等部门要对补偿费的整个流程进行监督,村财务也必须实施公开制度,在使用大额补偿费时需要超过三分之二的村民同意,积极引导村民组织将补偿费用于生产建设,兴建乡村企业为失去土地的村民提供就业机会,采取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村民就业能力,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和技术等等,合理的利用土地补偿费尽量实现农民利益的最大化。

2.2.3 土地利用和管理要接受社会的监督

土地管理工作要严格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信息制度来做到公开透明,公开土地出让的计划、信息和结果,将违法用地的信息也要进行公开,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让公众能够简单快捷的获得基准地价和土地登记等信息,让土地利用和管理接受社会的监督。

2.2.4 提高土地管理人员的素质

要加强对土地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讲授法律知识、实际案例等提高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根据岗位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尤其要重视培养管理人员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

3 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的土地利用和管理需要有关部门坚持科学发展观,严格依法管理土地,切实提高土地管理水平。要在工作中重视保持水土工作,进行集约节约使用,加强林牧渔用地的保护工作,做好城镇用地的合理规划,走可持续性利用和管理道路。

参考文献:

[1]肖建鹏,刘少华.浅析农村土地管理的现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05)

[2]黄鹏, 郑巧凤.我国土地利用和管理形势政策研判[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1,(03)

如何保护土地资源范文5

土地规划环境影响

1我国土地规划利用现状

我国土地利用可分为农用地和非农用地,两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随着经济、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城镇,农用地规模缩小,而用以城镇建设的土地必然增加。其主要表现在:1优质农用地数量骤减: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在农业发展措施上,不宜耕作的土地退耕还林还牧,而一些适宜耕种的地区却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大规模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种果植桑、养鱼饲畜,或者是农民大量流入外地打工而荒废了肥沃农田。同时在大城市周边地区,农用地成为城市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牺牲品。 2非农建设用地规模盲目扩张。非农建设用地主要包括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设施用地和水里设施用地。随着城乡统筹发展、城镇化过程加快使我国城镇数量显著增长,政府为了短期经济利益而把土地作为一种资产迅速流入市场,缺乏整体规划思路,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对社会环境的破坏。

2土地利用规划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2.1土地利用规划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1.1耕地数量减少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全国大大小小城镇数量骤增,有些地方政府为标榜绩效,快速发展本城镇经济,大规模征收农用地用以房地产开发或者交通运输建设,直接造成耕地数量的减少。而围绕在大城市周边的城郊地区,本能被好好利用作农用地,为城市发展提供粮食需要,却由于农村人口的大量涌入城市,城市规模向周边的城郊地区扩散,也造成耕地被建设用地占据或由于城市建设而遭到破坏。

2.1.2土壤功能转变或丧失

一方面,由于城市用地迅速扩张,大量农用地被新建住宅、厂房、道路、休闲和娱乐设施占用,成为城市建设的支撑基础,丧失原有的种植功能。另一方面,为供应城市建设所需建材,在城市周边地区采掘砂砾和取土制砖,土壤失去原有的生产力功能。

2.2土地利用规划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政府提倡改善民生,开发农村市场,大力建设新农村或村落城镇化,使大量土著住房拆迁,城镇或者部落的原来相对开放的布局被现代化高层钢筋水泥建筑替代。同时被建房布局改变的是传统居民之间的乡邻感情,共同居住在一堵墙下的城市居民成为陌生人,不同区域的民族特色也逐渐趋于同一风格。这些历史留下的珍贵遗迹,是研究环境变迁和人类文明进化的“示踪元素”,一旦遭到破坏就是永恒性的,无法弥补。

2.3土地利用规划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现代化建设是在土地资源的基础上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必然会改变周边的生态环境。工业化过程中,化工厂数量增多规模越来越密集,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有害物质大量富集,超出环境自净能力的界限,水土质量破坏,大量水土生物适应不了这种有毒环境而灭绝或濒临灭绝,造成生物种群的单一化。同时城市日常生活排放的垃圾堆放在城郊而未能及时有效处理,又滋养出许多新型怪异物种或病菌,给人类绿色生活埋下极大隐患。

3面对土地规划对环境破坏的解决策略

3.1土地统筹利用规划

土地统筹利用即在特定区域内遵照一定指导原则和方法,统筹兼顾,统筹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实现区域内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统筹:一,统筹城乡用地,限制城镇用地盲目扩张,保护农地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二,统筹用地结构和用地方式,规定土地利用和排除不当利用行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从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3.2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为最大限度提高土地产出率与利用率。包括两方面的专项规划:一,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严格土地规划审批和用途管制,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宣传和质量监测;二,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规划。对于人为破坏还具有一定土地肥沃力或较好土地结构和利用条件的土地,采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进行整治,使土地恢复到可利用状态。

3.3强化对耕地和优质农用地的保护

国家粮食要安全,社会要长期稳定平衡发展,必须保证耕地在数量、质量、规划布局上的安全。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建立旱涝保收粮食稳产高产基地,开展农田标准化建设,控制建设占用基本农田,同时保护适量优质园地、草地、林地和养殖水面,用以提高农用地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在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上,严格宅基地指标批准,防止村民随意占据耕地建设房屋。

3.4土地资源生态规划

对土地资源进行生态规划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必然执行。土地资源生态规划对人们的土地利用行为进行调整、控制和引导,不仅追求土地自然状况的生态化,还应该保持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要求人们在土地上进行的一切活动要遵照土地利用的生态规律,保持水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可持续性,真正满足公共健康与安全的需要。

3.5土地保护区规划

土地保护区规划实质就是对一些重要却容易遭到破坏的区域进行专项规划管理,按照土地用途区分,可以建设基本农田保护区、名特优新农产品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和自然保护区,防止土地使用者由于缺乏一个全局的政策引导而人为破坏土地生态系统。以风景旅游区的建设来说,旅游区一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山体和植被的破坏往往是其基本建筑面积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这就要求土地规划者协调经营者的经济利益和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整合性关系,开发建设与景观破坏的关系,以及合理规划景点、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和建设。

4结语

人多地少是当下我国社会发展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如何正视和突破这个瓶颈,关系到我国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否可持续。政府作为土地的管理者,其每一个政策的出台与变化,都会引导人们如何让去行动,所以政府对土地利用必须有一个合理科学的规划,同时人们在活动时也要落实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有限土地资源的意识。全民行动,社会发展必定更加全面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张正峰.土地资源管理学[I].中国人名大学出版社,2008.

如何保护土地资源范文6

当前,初中教育教学工作既要着眼于知识、能力、情感的培养,也要着眼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引导,让学生从小知天下事,做关注国家发展、关注民族命运的新一代青少年。因此,地理教学要紧密结合当前时事政治,尤其是我国周边地区局势和地理相关的内容等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我国当前设立的最小的市———三沙市,向学生介绍三沙市的现状,如大小位置、行政设置等等,还可以介绍三沙市设置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让学生了解这一朵睡莲般的宝岛对中国、领土、领海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增加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让地理教学与时事政治紧密结合起来。笔者在教学中对这一部分内容做了详述,尤其是在地级市三沙市设置过程中的种种趣闻,更是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地理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与爱国主义教育融为一体。地理教学和时事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是对青少年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熏陶的有力抓手,这一点应当为广大教师所充分借鉴。

二、初中地理教学要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地理学科是我们身边的科学,地理教学中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人类的发展进步密不可分,尤其是水土地质资源等方面的内容,更能体现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例如在土地资源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熟悉的内容,引导学生从身边资源发掘研究做起,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土地资源内容教学中,笔者通过设置思考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土地资源概况、利用原则、分布特点、土地资源保护与科学利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通过小组讨论、相互交流研究的方式,对思考题中所涉及的概念内涵外延、现状资料、发展规律进行全面分析,同时进一步拓展了学生思维,让他们以开放性的眼光和角度去了解土地资源应当如何保护、如何科学利用。在此基础上,笔者要求学生结合本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方面的现状特点、存在不足等进行探讨,让他们将书本中所学到的概念、规律运用到本地区土地资源现状的分析研究中,并将开展课外调研、撰写考察报告作为拓展性作业,对学生更好地巩固理解所学内容起到了积极的帮助。

三、初中地理教学要注重资源发掘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