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政公司盈利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政公司盈利模式范文1
2011年10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通知,对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免征3年营业税。
2012年5月29日,安徽省商务厅《“放心家政”体系建设和管理规范(试行)》,规定大型龙头企业签约家政服务员总数不少于500人(其中员工制签约服务人员数不少于100人);中小专业性企业签约服务员总数不少于200人(其中员工制签约服务员人数不少于50人)。
6月初,合肥市传来消息,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对员工制家政公司购买社保给与补贴。
所有的政策都有明确的指向——鼓励有能力的家政公司从中介制向员工制转变。只是,在推行员工制的过程中,利与弊如何权衡,成本与所得孰轻孰重,家政公司们内心也很忐忑。
波澜不惊
员工制是家政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这已成为业界的普遍共识。
在接受《徽商》采访时,合肥市家政协会常务副会长、徐敏家政总经理徐敏表示,从中介制向员工制转变,能够更加规范家政市场,提高服务质量;大海家政总经理吴海峰认为,员工制能够更好地留住人员、吸引人才,它也是规模化、专业化的有效路径;亿帮家政总经理李刚更是表示,实施员工制、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才是一条正确的路子……
企业家们语声铿锵,政府相关部门也在努力助推,免征员工制家政企业营业税3年,谋划补贴企业社保金,扶持龙头企业连锁发展,每一条政策都有足够的含金量。
只不过在这看似轰轰烈烈的背后,合肥家政企业员工制进程依旧波澜不惊。虽然也有几家家政公司打出了员工制家政企业的旗号,不过他们的成色却值得商榷。
按照有关规定,员工制家政企业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签订半年及以上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支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按月足额缴纳社保金。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公司漫说符合三项要求,事实上连一项都很难达到。
在合同上,公司与家政员签订的是劳务合同而不是劳动合同,虽是一字之差,却直接决定了它不是由《劳动法》调整,《劳动法》规定的许多权利家政员无法享受。与雇主签订的为三方合同,仍然具有很明显的中介特征。
在工资上,家政员没有底薪,按工作量计酬。所谓家政公司发工资,不过是月头雇主把报酬交给公司,月尾公司再交还给家政员,可能会提取一部分费用。公司扮演的更像是“二传手”的角色。
至于社保金,徐敏表示:“目前合肥没有一家公司给家政员买了社保。”她也因此断言合肥没有一家员工制家政公司。
通过走访数家合肥市重点家政公司,《徽商》记者验证了徐敏所言非虚。这几家公司签约家政员有200多名,购买社保金的基本没有,倒是为了分散可能的风险,很多企业为家政员购买了意外伤害险。
家政公司此时的心情是复杂的,做员工制全国各地失败的案例太多,稍不留神做不成先驱反倒成为先烈。他们必须要考虑到一点:员工制在保障家政人员权利、帮助雇主有效规避风险的同时,也把更多的责任、成本和风险落到了家政公司的头上。
首先是安全风险。前年,李刚公司一名从业人员在上班途中摔断了腰骨,光医疗费李刚就花了五六万,意外险最高只理赔1万。类似这样大大小小的事故,李刚每年都会碰到,如果只是中介服务,还有可能推卸责任,但在员工制下,后果公司都要承担。
其次是实行员工制后,要适用劳动法,员工必须有法定假日,三倍的加班费,这些不符合家政工作的实际情况。
最重要的缴纳社保,这一块要占到服务收入的30%。早在2000年初,合肥的天天保洁就曾尝试过员工制雏形,结果是劳动部门要求它办理社保,天天保洁承担不起被迫停业。
“有时候想就简简单单做一下中介服务也挺好的,起码没有太多的烦心事。”一位家政公司的负责人叹了口气,神情有些沮丧。
社保困局
推行家政员工制,社保是一道始终绕不过的坎。
6月初,合肥市人社部门召集了几家龙头企业举行座谈,就政府给员工制家政公司补贴购买社保费用进行讨论。对于这样的政策利好,家政公司仍然提不起什么热情。“人社局最初的意见是只有为100名员工购买社保才能享受政府补贴,企业都不赞同。后来把讨论的标准降到30人,仍然遭到了反对意见。”一位参加座谈的人士说。
出现这种情况,徐敏坦言,这是因为家政属于微利行业,实在承担不起社保费用。她算了一笔账,如果按要求缴纳社保金,员工每人每月要交189元,企业交576元。
“合肥具体补贴的标准还在制定中,如果参照北京的算,我每个月要为每个员工交近300元。”徐敏说。
去年5月,北京市出台的《关于鼓励发展家政服务业的意见》规定,经认定符合条件的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在与家政服务员签订劳动合同期限内,享受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补贴,补贴标准为企业实际缴纳社保费的50%。
就是300元与家政公司的盈利能力相比也是庞大的数字了。
目前,合肥的家政公司的盈利模式主要为两种:一种向雇主收取管理费,以家庭保姆业为代表,另一种是从家政人员的劳务报酬中提取管理费,以家庭保洁业为代表。
徐敏家政主营业务是家庭保姆。这项业务的盈利点来自于100元的介绍费,以及按保姆月工资5%向雇主收取的管理费。
“我们全日制的家庭保姆月工资大约为1800~2000元。也就是说每月也只能从保姆头上赚一百元。”如果徐敏想在雇主身上填平买社保带来的缺口,她必须把管理费提升到20%。很显然雇主是不会买账了,毕竟在市场上还有很多中介,他们不收管理费而且可能提供保姆服务的价格要更便宜。
大海家政是合肥家庭保洁市场的佼佼者,总经理吴海峰也不敢贸然提高管理费提成。从2004年创办以来,吴海峰一直努力走员工制道路,不过8年过去了,公司签约家政人员也仅维持在200多人,不能满足业务需求。“公司都成了人才输出基地了,每年都会走一批人。在业务高峰期,我们不得不到劳务市场上寻找帮手。”吴海峰的无奈背后是家政员对公司收取管理费的不满。据业内人士估算,在家庭保洁行业每年人员流转率近八成,指望提高管理费提成,代价可能是人员更大规模的流失,这是家政公司最不愿看到的结果。
企业不愿买社保,还有一部分家政服务员对买社保也不见得多领情。
6月25日,合肥市安庆路附近一家政中介内,余凤霞闲坐在桌边嗑瓜子。她刚刚结束了上一份保姆工作,现在又来中介找机会了。做了五六年家政的她也在那种类员工制管理制的公司呆过,不过她更喜欢中介。“公司里规矩多,还拿走我一部分钱,我还是更喜欢中介介绍和顾客直接打交道。”
“羊毛还不是出在羊身上。”谈到员工制公司要缴社保时,余凤霞哼了一声,“公司交的养老金还不是我们辛苦钱,什么时候能拿到、拿多少还讲不定,有钱不如发给我们实惠。”
家政公司盈利模式范文2
物业管理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收费额度小而密集,属微利型行业。由于目前物业服务费定价机制的局限性,加上企业经营的刚性成本(人工、保险、能耗等)不断上涨,同时各地也相继出现上调物业费困难等情况,导致很多物业企业难以为继。因此,物业服务企业应该拓展新的盈利增长点,来改善目前企业的生存状况。目前一些大型的物业企业已经开始探索不同的盈利模式,如绿城将物业服务体系拓展为包括健康、文化教育、生活在内的三大体系,作为物业管理的升级换代产品。
本文拟以业主需求最大,而且物业企业具有优势资源的项目――家政服务作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物业企业引入家政服务的可能性。这不仅有利于满足业主逐渐增加的家政服务方面的需求,提高业主对物业服务企业的满意度;还有利于实现物业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拓展物业企业的盈利增长点。
二、调查的设计
为了能够探究物业企业引入家政服务的可能性,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设计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基本信息,包括性别、职业、收入等,目的是为了结合后面的调查反映出什么样的业主更需要家政服务;第二方面是关于家政方面的一些情况,如业主对家政的了解、需求等,侧重调查业主对家政服务的需求程度和选择家政人员的渠道;第三方面是围绕物业企业引入家政服务的可行性,包括业主对物业企业开展家政服务的看法及对家政服务不满意的原因与最担心的问题,为物业企业如何开展家政服务提供支持。一共14道题,有9个单选题,3个多选题,1个填空题。
在调查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样本对真实情况的反映,首先通过前期查阅相关资料,确立了调查方案;其次以深度访谈的形式开展探索性工作,设计问卷初稿进行试调查;最后问卷定稿后选取了低、中、高档物业住宅小区的业主,采用网络问卷和纸质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一方面将问卷的链接地址发给物业企业的业主群等方式让业主进行网络填写,这样可以充分调查了解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人的需求;另一方面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住宅小区发放纸质问卷。
三、调查结果分析
问卷调查总共发放了350份,其中300份网络问卷,50份实体问卷,有效问卷300份。网络问卷来源于物业企业的业主群,实体问卷则是到物业住宅小区中发放得来。从被调查者群体来看,本次被调查者女性略多于男性。调查的收入群体覆盖面广,其中包括了月收入一万元以上的高收入群体,也包括了中等和中低等的群体。下面将分析问卷设置问题的调查结果:
(一)您在日常生活中希望有家政服务吗?
有39.71%的人选择希望,49.14%的人表示视情况而定,没有直接表达希望或不希望,而有11.14%的人表示不希望有家政服务。对于是否希望有家政服务,整体来讲家政服务还是非常受到业主的欢迎与需要的。
(二)您现在最需要家政人员替您做什么?
如图1所示,在家政服务项目的需求上,需要室内清洁的人占服务总体中的比例最大,占47.43%,室内清洁的需求程度是其他服务所不及的。其次是占比14%的安装与维修和占比12.29%的照顾老人,养老需求虽然没有在问卷里体现的十分明显,但是通过访谈和实际观察了解到推行社区化养老的意义十分重大。
(三)您通常以怎样的方式去选择家政服务?
人们通常是通过家政中介公司介绍,在问卷结果中占44.86%,其次常用的途径是占比24.86%的经人介绍。除此之外也有通过劳务市场、网络、其他途径招募的,所占比率分别是10.86%、4.57%、3.14%。在与被调查者填答问卷时,了解到了他们的一些想法,他们认为,如果物业企业可以引入家政服务项目,将会受到业主的欢迎。
(四)您希望物业企业开展家政服务应具备哪些条件? (多选)
如图2所示,我们将人们认为物业企业应具备条件的重要程度排序后,我们发现物业企业具备提供优质服务的条件尤为重要,占27.58%,其次丰富的经验和专业团队也不可忽视,分别占22.52%,21.28%。此外管理水平也作为重要条件较被人们重视,占17.05%。总体来讲物业企业需要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条件才可以更让业主满意,不仅要服务到位,其他方面也不可忽略。
(五) 如果您所在的物业企业开展家政服务,您是否信赖?
对于物业开展家政服务,大多数人的看法是一般,占比67.14%,信赖,占26.29%,只有6.57%的人表示不信赖,不信赖的较少。由此可见大多数人对物业开展家政服务比较信赖。
(六) 如果您对物业企业提供的家政服务不满意,您希望以哪种形式进行投诉? (多选)
投诉方式上人们最希望能通过服务热线投诉,占比41.67%,其次是当面投诉,占比37.14%。此外有17.93%的人选择了短信或电子邮件。服务热线投诉和当面投诉这两种投诉方式更受到人们的青睐,在以后投诉渠道实施上,可以更多的采用以上两种方式。
(七)如果请家政服务人员,您最担心什么?
业主请家政人员最担心的还是怕引“狼”入室,占41%,占比18%的业主担心家政服务人员缺乏家政服务经验;15%的业主担心家政服务人员工作不稳定,易跳槽。总体来看,安全性问题是业主最看重的问题。家政服务人员是否安全可靠,很多时候甚至比是否具有很强的家政服务能力更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安全是家政服务项目开展的基础。
四、结论与建议
(一)调查结论
1. 业主在家政服务方面有很大的需求
大多数业主希望物业企业引入家政服务,开展的项目如室内清洁、接送小孩和辅导学习、照料老人等,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其中室内清洁的需求最为普遍,而对于特殊人群如老人、小孩、产妇也有专业化的服务需求。
2. 业主认可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的家政服务,但仍需推广宣传
虽然业主在选择家政服务时略倾向于选择家政机构,说明业主未意识到物业可以开展家政服务,但从是否信赖物业企业的角度讲,大多数人还是较为信赖的,而很多物业企业也有能力提供家政服务。因此,物业企业要扮演好三个角色,宣传员,要传播和分享家政服务的信息;服务员,沟通协调服务的提供者;监督员,接受业主反馈和投诉建议。
3. 物业开展家政服务具有很强的自身优势。
物业服务企业的优势在于能够利用最为接近终端客户的地域优势,最为准确地为商家提供消费者的需求信息,最大限度地为商家降低服务成本。在家政服务的投诉上,业主如果对家政服务不满意,可以通过物业企业直接进行投诉。
(二)建议
1. 物业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家政服务管理制度
物业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家政服务管理制度,通过加强自身的管理和对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同时也可通过资源整合,获取一些家政服务企业难以获得的服务优势。如业主所担心的“引狼入室”,如果物业能针对安全问题做出相应措施,可以成为物业相较家政公司竞争的重要优势。
2. 物业企业应为业主提供多元化和专业化的服务
物业企业应整合产业价值链条以及建立战略合作联盟等方式,探索多元化的盈利模式,物业企业引入的家政服务针对不同业主的需求,可以开展多元化的家政服务种类;专业化是满足业主需求的核心资源,业主可以与物业管家联系,详细沟通后物业管家联系专业化团队,为业主提供全方位团队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