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外伤急救常用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外伤急救常用技术范文1
外伤引起的腹部损伤较为常见, 严重腹部创伤伤情变化快,休克多,稍一延误即可导致死亡。笔者认为急救处理中,应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使医护之间配合默契, 确保伤员在短时间得到很快的急救和妥善安置, 提高抢救脱险率。我院急诊科2008年1月~2010年6月共抢救腹部损伤患者88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88例中,男58例, 女30例; 年龄4~74岁,平均44岁, 以青壮年居多。其中单纯性腹外伤21例, 复合性腹外伤67例。其中30例入院时有失血性休克表现,平均血压低于11/7KPa。血压为0者10例。
1.2致伤原因 严重腹外伤发生原因以车祸、刀刺伤、高空坠落为主,其他还有挤压伤、撞击伤、火器伤、畜兽伤。开放性腹部伤8例,闭合性腹部伤80例。腹壁伤(包括腹壁穿通伤)19例, 肝脾破裂51例, 胃肠穿孔13例, 肾挫裂伤4例,腹膜后血肿1例。
1.3治疗结果 本组抢救成功7 6例, 死亡1 2例, 病死率13.6%,其中术前死亡7例,术中死亡2例,术后死亡3例。术后死亡原因:休克未纠正1例,多器官衰竭2例。
2 急救护理措施
2.1 保持呼吸道通畅, 充分给氧 以严重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常有呕吐物、 血液、 痰液及其他污物阻塞呼吸道,如不尽快清除就会造成窒息死亡。急诊护士首先要检查呼吸道并想方设法让其通畅,必要时协助医生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其次要尽快给予吸氧(大多需要大流量吸氧)以提高组织血氧含量, 改善机体缺氧,纠正低氧血症
2.2 建立静脉通道, 迅速补充血容量 增加有效血容量是抢救创伤性休克的重要措施。根据休克程度建立2~3条静脉通道,宜选用上腔静脉系统大血管,采用9#静脉留置针,以便快速输入大量液体,补充有效循环血量,其中一条静脉通道用输血器,为输血作准备。首先快速输入平衡液,并根据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随时调节滴速。如收缩压8~12KPa者, 争取在30min内输入平衡液1500mL, 收缩压<7KPa者,应在30min内输入平衡液2000mL。晶体与胶体液之比为3 : 1, 使其既恢复血容量,补充功能性细胞外液,又能合理稀释血液,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有利于氧的输送。本组3 0例患者就诊时血压均7KPa,经快速大量补充液体,26例血压明显回升,为手术和后继治疗创造了条件。4例重型腹腔内出血血压不能纠正者,直接送手术室手术治疗。
2.3 紧急处理伤口 腹壁有开放性损伤,如伤口中有大网膜或小肠脱出腹壁外,不要强行推回腹腔内,暂用消毒纱布覆盖保护即可,否则会加重污染,甚或导致休克的发生.急送手术室做清创手术,术中检查有无内脏损伤。
2.4 手术准备 对有紧急手术指征的患者,及时做好采血、配血、备皮、药物试验等术前准备,通知手术室、麻醉科做好相应准备,护送患者进手术室,并与手术室护士详细交接。
3护理体会
提高对严重腹部创伤的认识能力,为抢救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以严重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伤情复杂,病情变化快,器官生理功能紊乱,病死率高。国内文献报道其病死率为14%~20%[1]。腹部伤关键是确定有无内脏伤,实质脏器或大血管伤能引起严重出血及休克,常造成早期死亡;空腔脏器伤可因内容物流入腹腔而引起腹膜炎,是伤员后期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的主要因素。开放伤一般诊断较易,闭合伤较难,而多发伤则易漏诊、误诊。需要准确询问负伤病史及细致的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是腹部创伤诊断最常用、最基本的诊断方法,也是最有效、最简单可靠的诊断方法。本组行诊断性腹腔穿刺72例, 阳性率达95.8%。腹腔穿刺阴性的患者可选择B超及X线检查。B超检查对腹腔内出血、积液、实质性脏器损伤能作出较明确的诊断,其中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率达93.2%, 腹腔内出血诊断率达100%[2]。要重视血常规检查,如 WBC>150×1012L-1而其他体征也符合时,提示有实质性脏器伤的可能,有时它比BP,Hb,RBC更有价值[2] ,胰腺伤淀粉酶值升高,尿检有血尿时证明泌尿系统损伤。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与急救技术是提高抢救效果的根本保证。在早期抢救过程中,一切抢救护理措施按照规范化程序,快速准确到位。首要的是解除呼吸道梗阻,迅速做好气管插管准备,备好呼吸机,熟悉呼吸机使用方法与故障排除,掌握气管内吸痰技巧,保证呼吸道通畅。休克复苏时,快速建立多条静脉通道,并迅速扩充血容量,对稳定循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重视心理支持,提高急救护理效应。随着医学模式转变,实行整体护理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严重多发伤患者不但随时可发生生命危险,又面临着可能或已经致残的自我形象改变的实际问题,他们在躯体和心理上都存在着严重的创伤。在救治过程中,不但要重视“急的疾病”,还应重视“急的心情”。护士应运用非语言交流手段,以从容镇定的态度,熟练技术,整洁仪表,稳重姿态,给予患者信任与安全感。并应同情关心患者家属,主动与其沟通,及时提供抢救信息,力求减轻家属心理负担,取得理解与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海英.腹部外伤的急救措施与护理体会[J] . 中国医疗前沿,2007, (23)
外伤急救常用技术范文2
该市272医院毒检中心的专家吴欣医生介绍说:近期检测到中毒的残留农药主要是有机磷、有机氯、有机氮这三类。这些导致中毒的物质是目前农民常用杀虫剂的主要成分。专家指出,不要认为田间地头的水果蔬菜最新鲜而盲目购买。这些未上市的果蔬大多没有经过质量检测,不能保证农药残留合格。此外果蔬上有少许虫子或虫子咬过的痕迹并非坏事。这样的果蔬吃着安全,只要洗干净就可以放心食用。农药味较重的蔬菜应放在水中浸泡半小时以上,食用水果时应尽量削皮。葡萄等不好去皮的水果要少吃或经半小时浸泡后再吃。
农药中毒者,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2小时内送不到医院的,可采取以下方法急救:1.大量饮水;2.用鸡毛或手指刺激喉咙,诱发呕吐中毒食物;3.有条件的、可及时静脉注射阿托品,要反复注射,随后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
专家认为:保持受伤人员的呼吸道畅通是创伤急救时应采取的首要措施
外伤急救常用技术范文3
【关键词】 急救;护理人员;突发事件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整体系统。近年来,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不断发生,如:2003 年SARS爆发流行、2008 年汶川地震及日常生活中身边发生的车祸、窒息、溺水等事件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我院护理部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标准,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学习急救知识,使护理人员在遇突发事件时能从容应对,减少伤残、挽救生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1 筹备阶段
护理部拟定应急救治能力培训计划,培训时间6个月。
培训人员:全院护理人员:
1.1 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共同商讨、确定培训计划,按内科、外科系列确定培训内容,制定急救流程。搜集资料制定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事件(灾害和灾难事故)应急预案、防范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事件应急预案、群体交通伤员抢救预案、集体食物中毒抢救预案。
1.2 分工明确,高级职称护理人员根据个人学科特长分别负责专项培训内容。
1.3 选派科室骨干护理人员外出学习先进急救技术。
1.4 筹备急救物品、器械、模拟人。
1.5 制作急救流程图,急救知识多媒体课件。
2 培训内容
2.1 急救知识培训
2.1.1 急救原则:先复后固(先心肺复苏再固定骨折)、先止后包(先止血再包扎)、先重后轻、先救后送,先急后缓,先近后远、,要沉着、迅速判断病情,开展现场急救工作。
2.1.2 现场施救的常规程序:认知事件、安全评估、病情判断、急救呼救、病情处理、维持平衡
2.1.3 伤情判断与分类培训:伤情判断:气道是否通畅、呼吸道是否正常、循环情况、有无
2.1.4 大出血、意识状态。
分类:一级优先:红色标识;二级优先:黄色标识;三级优先:绿色标识;四级优先:黑色标识。
2.2 常用急救知识培训
常用急救药品剂量、作用及用途。病情观察要点、徒手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囊使用、气管插管的配合、心电监护、吸痰、吸氧、测中心静脉压等技术的培训。
2.3 内科急救知识培训
咳血的急救、低血糖症急救、消化道出血急救法、急腹症急救、高血压危象的紧急处理、癔病急救法、癫痫急救法、脑出血急救法、心绞痛、心肺复苏等。
2.4 外科急救知识培训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跌倒损伤处理、烧烫伤处理、迅速止血、紧急包扎、骨折救护、搬运、溺水急救、中暑急救、眼异物处理、咽喉异物处理等。
2.5 器械使用培训
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电动吸引器、微泵、除颤仪使用、血糖仪的使用方法进行培训,及紧急状态下制作简易辅助工具方法。
2.6 消毒隔离培训
消毒剂种类、浓度、使用方法,个人防护技术、消毒程序,消毒方法选择。
2.7 心理疏导培训
护理人员遇突发公共事件时不但要承担急救、护理任务,在需要时、必要时还要承担心理疏导工作,所以护理人员还有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认知疏导、情感疏导、、社会环境疏导。
2.8 组织能力培训
护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时应沉着冷静、积极应对控制混乱局面。组织人员进行急救自救。镇定有序的指挥:一旦灾祸突然降临,不要惊慌失措,如果现场人员较多,要一面马上分派人员迅速呼叫医务人员前来现场,一面对伤病员进行必要的处理,合理组织分流运送。
3.培训形式
急救知识讲座:护理部合理安排学习程序,每项学习内容重复学习两次,避免因值班等原因错过学习。
操作示范:设操作室,备模拟人、急救物品。每项操作专人负责示范、指导,医院护理人员随时学习。
模拟急救:个人急救模拟、配合急救模拟:设置急救情景:骨折、猝死、溺水等,按急救流程个人急救或多人配合施救。
4 考核
4.1 口试
护理部人员及院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在工作时间下科室随机提问急救知识,及时给与指导。
4.1 笔试
理论考试,考核急救原则、急救知识、设置病例考核病例分析、急救程序。
4.2 操作考核
逐项考核操作项目,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吸氧、吸痰、止血、包扎等。
4.3 应急能力考核
抽签决定模拟急救项目进行个人模拟急救考核。抽签决定模拟急救项目及人员进行配合模拟急救考核。
5 完善补充
5.1 根据考核情况组织科室相互学习专科急救知识、器械使用。
5.2 重视个体差异,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6 结果
6.1 护理部与高职称护理人员占全院护理人员11%,成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委员会,各司其职,防患于未然。通过组织筹备阶段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协调能力。
6.2 63%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急救知识,能独立应对突发事件, 遇突发事件可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可按上级部署组织、指导完成急救工作。
6.3 24%护理人员掌握急救知识、技术操作。
6.4 根据考核结果选思想觉悟高、业务强、心理素质好护理人员成立预备救援小组。
7 讨论
7.1 重视个体差异
由于护士存在年龄、学历、个人能力等多方面的差异,导致对同一项活动的掌握有快、慢及优、劣之分。所以,在培训中我们要重视个体差异,根据每个人的的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7.2 在考核中发现问题
建立考核制度可帮助我们了解护士对急救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情况,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也能帮助我们调整培训的内容和重点,同时也起到督促护士加强学习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正国.现代创伤学研究的某些进展[J].中华创伤杂志,1995,11:262-165.
外伤急救常用技术范文4
【关键词】 急诊;危重病;临床分析
急诊科死亡患者病情重、变化快、预后差、死亡年龄分布广泛、病种分布多[1]。因此急诊科在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中起到关键作用。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间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急诊抢救的危重病患者182例,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总结其年龄和性别分布特点、抢救疾病分布特点、死亡原因分布特点, 为急诊危重病患者抢救提供基础, 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间在本院进行急诊抢救的危重病患者182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各类危重病急诊抢救标准[2]。其中男122例, 女60例, 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418, P
1. 2 方法 对本院急诊室抢救及急诊室抢救后转至其他科室的危重病患者18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其性别、年龄、抢救结果、疾病病种分布、死因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总结。
2 结果
2. 1 抢救结果 本组患者共182例, 抢救成功162例, 死亡20例, 抢救成功率为89.0%。
2. 2 抢救疾病分布 在本组急诊抢救的危重病患者182例中, 心血管疾病55例、外伤48例、脑血管疾病37例、呼吸系统疾病24例、中毒12例、其他6例。从本组结果可以看出心血管疾病是急诊抢救的主要病种。急诊抢救危重病抢救病种分布具体数据见表1。
2. 3 死因分布及死亡患者存活时间 本组急诊抢救患者共182例, 其中20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 死因分布为外伤7例, 非外伤13例, 其中心血管5例, 脑血管3例, 中毒3例, 呼吸道疾病1例。从本组结果可以看出外伤是导致急诊危重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7例外伤患者中包括交通伤4例、坠落伤2例、钝锐器伤1例, 死亡患者年龄23~58岁, 平均(41.8±16.5)岁。由于非外伤致死患者13例, 年龄48~87岁, 平均年龄(63.5±17.8)岁。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外伤致急诊抢救危重病死亡以青壮年为主, 非外伤致急诊抢救危重病死亡以老年为主。本组20例死亡患者中, 到达急诊室时已无心跳及呼吸并且双侧瞳孔散大固定的2例, 其中送达
3 讨论
急诊危重病患者病情严重, 病种复杂多样, 病情发展快, 因此需要急诊室医护人员在抢救时最短时间内做出准确的诊断, 进行最有效的就治。急症抢救患者年龄分布在各个年龄段, 但是以青壮年和老年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 急诊抢救病例数呈增长趋势, 本组182例急诊抢救危重病患者中, 60岁以上患者占到33.5%。目前, 我国正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 老年人在总人口所占比例逐年上升。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体机能衰退, 加之生活水平提高,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发病率最高的急症。本组182例急诊抢救危重病患者中, 心脑血管患者占到总数的54.5%。因此加强关于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健康讲座, 普及心脑血管疾病知识, 提倡合理膳食, 减少肥胖, 保持乐观开朗避免紧张焦虑在降低心脑卒中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建筑业和交通的迅速发展, 大量青年劳动力工作在第一线, 造成青壮年因交通伤、坠落伤、钝锐器伤等创伤进行急诊抢救逐渐增多[3,4]。本组182例患者中外伤患者占到26.4%, 外伤致死患者占到全部死亡患者的35%。
根据急诊危重患者的特点、年龄分布、病种分布、死亡原因等特点, 急诊室需要配备一支抢救技术精湛的专职医护人员, 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急救常用设备, 并掌握处理创伤、脑出血、脑外伤等知识和技巧。急诊室危重患者病种复杂, 涉及科室较多, 应协调其他科室辅助急诊科以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
参考文献
[1] 王一镗.实用急诊医学.第1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2] 伏军贤, 李景梦, 刘丹平.综合性医院应对危机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业的探讨.中国医院管理, 2005, 25(12):43-45.
外伤急救常用技术范文5
关键词:院前急救;搬运;转运
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患者进入医院急诊室以前,在事发现场和转运途中的紧急医疗救护即在最短的时间内要把最确切有效的医疗救治带到危重患者身边,现场实施干预,然后直接转入相关科室或重症监护病房。
院前急救转运方法是否正确,对患者病情的转归伤残及生命都起着不可低估的影响[1]伤病员在现场进行初步急救处理和随后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必须要经过搬运这一重要环节。搬运是急救医疗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搬运术对伤病员的抢救、治疗和预后都至关重要。仅仅把搬运看成简单体力劳动的观念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念,搬运转送不当,轻者,延误了对患者及时的检查治疗;重者,在这个过程中,是伤情、病情恶化甚至造成死亡,使现场抢救工作前功尽弃。所以,决不能轻视了搬运转送的意义。
资料显示,急诊科危重患者转运发生意外明显高于其他科[2]。是因在没有掌握搬运的适应症,缺乏仔细、认真体检及初步处理的情况下,急于将患者向车上搬运,在搬运过程中缺乏急救措施,途中患者出现病情恶化,失去抢救时机[3]。更有甚者,甚至在搬运环节没有医务人员的陪伴下,盲目匆忙搬运及转运,致使患者在辅助检查时或返回急诊科的途中出现心跳、呼吸停止等险情,严重时使患者失去急救机会。有可能增加转运危重患者死亡率和伤残率。
到达现场后救护人员需要首先确认并立即处理威胁生命的情况,医护人员要依照患者的意识状态、气道、呼吸、循环体征等生命体征等情况判断伤情。同时进行有效合理的抢救[4]创伤救护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技术。遇到出血、骨折的患者,救护人员首先要保持镇静,做好自我保护,迅速检查伤情,快速处理患者。
1止血技术
1.1出血的种类 出血可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二种。
1.1.1外出血的止血方法 ①指压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止血方法。它根据动脉的走向,在出血伤口的近心端,通过用手指压迫血管,使血管闭合而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然后再选择其他的止血方法。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头、颈部和四肢的动脉出血;
②加压包扎止血法。方法: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手帕、毛巾、衣物等敷于伤口上,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加压包扎。压力以能止住血而又不影响伤肢的血液循环为合适。若伤处有骨折时,须另加夹板固定。关节脱位及伤口内有碎骨存在时不用此法;③加垫屈肢止血法。适用于上肢和小腿出血。在没有骨折和关节伤时可采用;④止血带止血法。当遇到四肢大动脉出血,使用上述方法止血无效时采用。常用的止血带有橡皮带、布条止血带等。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采用止血带止血。
1.1.2注意事项 ①上止血带时,皮肤与止血带之间不能直接接触,应加垫敷料、布垫或将止血带上在衣裤外面,以免损伤皮肤;②上止血带要松紧适宜,以能止住血为度。扎松了不能止血,扎得过紧容易损伤皮肤、神经、组织,引起肢体坏死;③上止血带时间过长,容易引起肢体坏死。因此,止血带上好后,要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并每隔40~50min放松一次,放松2~3min/次。为防止止血带放松后大量出血,放松期间应在伤口处加压止血;④运送伤者时,上止血带处要有明显标志,不要用衣物等遮盖伤口,以妨碍观察,并用标签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放松止血带的时间。
2包扎技术
常用的包扎材料有绷带、三角巾及其它临时代用品(如干净的手帕、毛巾、衣物、腰带、领带等)。绷带包扎一般用于支持受伤的肢体和关节,固定敷料或夹板和加压止血等。三角巾包扎主要用于包扎、悬吊受伤肢体,固定敷料,固定骨折等。常用的包扎法如下。
2.1环形绷带包扎法 此法是绷带包扎法中最基本的方法,多用于手腕、肢体、胸、腹等部位的包扎。
2.1.1注意事项 ①缠绕绷带的方向应是从内向外,由下至上,从远端至近端。开始和结束时均要重复缠绕一圈以固定。打结、扣针固定应在伤口的上部,肢体的外侧;②包扎时应注意松紧度。不可过紧或过松,以不妨碍血液循环为宜;③包扎肢体时不得遮盖手指或脚趾尖,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④检查远端脉搏跳动,触摸手脚有无发凉等。
2.1.2三角巾包扎法 ①三角巾全巾:三角巾全幅打开,可用于包扎或悬吊上肢;②三角巾宽带:将三角巾顶角折向底边,然后再对折一次。可用于下肢骨折固定或加固上肢悬吊等;
③三角巾窄带:将三角巾宽带再对折一次。可用于足、踝部的“8”字固定等。
3骨折固定技术
3.1急救原则和注意事项 ①要注意伤口和全身状况。如伤口出血,应先止血,包扎固定。如有休克或呼吸、心跳骤停者应立即进行抢救;②在处理开放性骨折时,局部要作清洁消毒处理,用纱布将伤口包好,严禁把暴露在伤口外的骨折断端送回伤口内, 以免造成伤口污染和再度刺伤血管和神经。③对于大腿、小腿、脊椎骨折的伤者,一般应就地固定,不要随便移动伤者,不要盲目复位,以免加重损伤程度。④固定骨折所用的夹板的长度与宽度要与骨折肢体相称,其长度一般应超过骨折上下两个关节为宜;⑤固定用的夹板不应直接接触皮肤。在固定时可用纱布、三角巾垫、毛巾、衣物等软材料垫在夹板和肢体之间,特别是夹板两端、关节骨头突起部位和间隙部位,可适当加厚垫,以免引起皮肤磨损或局部组织压迫坏死。⑥固定、捆绑的松紧度要适宜,过松达不到固定的目的,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肢体坏死。固定四肢时,要将指(趾)端露出,以便随时观察肢体血液循环情况。如发现指(趾)苍白、发冷、麻木、疼痛、肿胀、甲床青紫时,说明固定、捆绑过紧,血液循环不畅,应立即松开,重新包扎固定;⑦对四肢骨折固定时,应先捆绑骨折断处的上端,后捆绑骨折端处的下端。如捆绑次序颠倒,则会导致再度错位。上肢固定时,肢体要屈着绑(屈肘状);下肢固定时,肢体要伸直绑。
在现场行必要的止血,固定,包扎后再搬运,按伤员重、中、轻、顺序搬运。常用的搬运有徒手搬运和担架搬运两种。①.徒手搬运:该方法适用于通道狭窄等担架或其他简易搬运工具无法通过的地方,但骨折伤员不宜采用。单人搬运:由一个人进行搬运。常见的有扶持法、抱持法、背法。双人搬运法:椅托式、轿杠式、拉车式、椅式搬运法、平卧托运法。②器械搬运法:将伤员放置在担架上搬运,担架员在伤员的一侧,将伤员抱上担架,然后将伤员固定于担架上。抬担架的两人走步要交叉,即前左后右,上坡头在前,下坡头在后。同时要注意保暖。还要经常观察伤员情况;③ 途中搬运,伤员在车上宜平卧,一般情况下,禁用头低位,以免加重脑出血、脑水肿, 休克的伤者则脚略高于头。行进时伤者的脚在前,头在后,以便观察伤者情况如遇昏迷患者,应将其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吸入气管,发生窒息。头部应与车辆行进的方向相反,以免晕,加重病情。骨折患者应将患者置于底层,并将担架固定好,以减轻途中震荡的影响。注意:无论何时搬运,移动伤者时,首先应检查伤者的头、颈、胸、腹和四肢是否有损伤,如果有损伤,应先作急救处理,再根据不同的伤势选择不同的搬运方法。
3.2不同的伤势的搬运方法:现场搬运骨伤员:单纯的颜面骨折、上肢骨折,在做好临时固定后可挽扶伤员离开现场。
3.2.1颈椎骨折 颈椎骨折时如不能找到颈托可由一人托起头部并水平牵拉颈部,余3~6人托起伤员身体与其同向同时移至木板上,采取仰卧位,在其肩背部垫低枕保持颈部略向后仰,头两侧垫枕头或沙袋,衣服卷固定颈部。
3.2.2胸腰椎骨折 一人托住头颈部,另两人分别于同侧托住胸腰段及臀部,另一人托住双下肢,维持脊柱伤后位置。
3.2.3髋部及大腿骨折 一人双手托住腰及臀部,伤员用双臂抱住救护者的肩背部,另一人双手托住伤员的双下肢
3.3胸部创伤患者 使用担架或救护车运送时,可采用健侧在上侧卧位以利健侧呼吸功能代偿并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若双侧创伤也可采用半卧位或坐位并采用腹式呼吸
3.4腹部创伤 采用仰卧位,双下肢屈曲,膝下加垫以放松腹壁。
3.5昏迷或有窒息危险的患者最好用侧卧位。
3.6对腰部、骨盆处骨折的患者,要选择平整的硬担架床。在抬送途中,尽量减少震动。
3.7对尚未明确是否有脊柱损伤者,防止扭曲脊柱,严禁一人抱送或两人拉车式搬运,而应采取三人或多人同时托起伤者转移至门板或担架后再行转移。
4搬运后转运工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搬运后护送患者时应注意安全、保暖、人文关怀,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患者有生命危险,应一边抢救一边后送。据报道,复苏每延迟1min患者的生还可能性下降7~10[5]转送途中的复苏可视病情,或靠边停车复苏,或车上进行复苏。保持输液、用氧及各管道通畅,上止血带的伤者,要记录上止血带和放松止血带的时间。对外伤骨折患者注意保持,减少痛苦。①急救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包括甚至、血压、呼吸、心率等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急救处理和调整措施,必要时应停车抢救;②应及时检查伤病及治疗的具体情况如外伤包扎固定后有无继续出血、肢体肿痛变化、远端供血是否缺乏、固定是否松动、引流是否通畅、输液供养情况;③途中应注意行车安全确保不发生事故避免开快车增加危险和交通事故的发生。急救人员的安全与患者的安全同样重要。如果患者被固定好又急需院内抢救时,可以加快车速。对转运放弃治疗返家的危重患者,充分与家属沟通,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到达院内进行急救时向院内接诊医生做好交接工作,充分保证急救的速度与质量,达到院前与院内急救的灵活配合;④人工搬运时,应注意防止增加患者的痛苦,特别造成颈、胸、腰椎或其他部位的“二次损伤”⑤患者到达医院应及时办理患者交接手续,急救人员简单介绍病情和抢救情况,以便进一步救治。
5所以,如何提高院前急救中的转运技术及减少急救搬运中的意外需要
5.1各急救部门加强职业素质教育。激发工作使命感、责任感、同情心,增强对转运环节与疾病转归关系的认识。
5.2参加现场急救医疗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个人技术能力和个人防护培训和演练
5.3健全转运环节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量化考核
5.4规范院前急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加强综合性救治能力和多学科技术的应用能力
5.5为减少转运意外及患者的死亡及致残率,需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而不断推进院前急救的标准化建设。
5.6应开展广泛的社会急救培训。
5.7需要政府重视并提高紧急医疗救援人才的社会地位,改善办公条件、增加科研投入培养,而留住人才[6]。以便更快更好的为更多人民群众服务。
总之,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事故与意外事故及突发事件的频发,以及社会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增多,均导致社会对急救的需求的增加。这更需要广大急救人员不断加强职业素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不断改进急救设备,不断提高与增进急救搬运转运技术,方能实施高质量地转运。来适应与满足新社会的急救需求。
参考文献:
[1]叶家薇,吕家乐.急诊患者搬运环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1997,12(3):1
[2]卢勇,苏磊,奏传毅,等.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6):457.
[3]贺银丽,扈学琴.急危重患者院内转送的安全管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1:75.
[4]黄艺仪,张美芬.现代急诊急救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87
外伤急救常用技术范文6
1 现代灾害医疗救援五项技术的形成
1.1 创伤急救
创伤急救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技术。公元18世纪拿破仑“大军团”的医官巴伦·拉尔(Baron Larré)开创了战场创伤急救的先例。瑞士人亨利·杜南发起红十字运动,对志愿者进行急救技术培训,创伤急救技术进一步普及。除了战场急救外,创伤急救技术也成为各种灾害现场急救及常态院前急救援主要技术,创伤急救的4项技术经常被一起列入各类急救培训教材,并被冠名为“四大技术”。全球范围内的大量应用,创伤急救技术渐趋成熟。其中,止血方法分为指压法(头面部、肩部、上下肢)、加压包扎法、止血带法。常用包扎方法分为绷带(环形、螺旋形、螺旋反折、8字环形)包扎法、三角巾(头部、面部、胸部、肩部、侧下腹部、下腹部)包扎法、多头带包扎法、急救包包扎法及其他包扎法。现场骨折固定的方法分为:现场对可疑骨折者需作可靠的临时固定,可减轻伤员骨折端的疼痛及预防休克,并限制骨折端的异常活动以免发生新的损伤。固定范围应包括骨折上、下两个关节。对开放性骨折应先止血、包扎,后固定骨折肢体。常用器材有木夹板、绷带、三角巾、棉垫等,无上述物品时还可就地取材,用稍硬的物体代替。经上述处理后,要将伤员正确地搬运和转运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此外,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具有内在的逻辑顺序,四项步骤也成为创伤救护的基本步骤[1]。
1.2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历史悠久,早在17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就已经提到复苏方法:“救自缢死…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方》中写到:“塞两鼻孔,以芦管内其口中至咽,令人嘘之。”但美国匹兹堡大学国际复苏研究中心主任彼得·沙法教授(Peter Safar)被认为是当代心肺复苏的创始人之一。1966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首次依据Safer 和 Kouwenhoven两位教授的研究成果制定了心肺复苏指南, 并建议所有参与心血管急救的医务人员均应接受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CPR)的培训,从此CPR以其简单的A、B、C三步法风靡全球,成功地抢救大量人员生命。在院前或灾害现场,徒手心肺复苏按DRABC顺序进行:D即检查现场是否安全(dangerous) ;R即检查伤员反应(response) ;A即解除气道(airway)梗阻,保持气道通畅;B即口对口人工呼吸(breathing) ;C即胸外心脏(circulation)按压,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美国心脏学会(AHA)2010国际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标准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随着电除颤出现,心脏电除颤能使复苏成功率进一步提高,电除颤技术也被列为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急救手段,除颤当成一项基本生命支持的措施。
1.3 紧急救治
由于创伤急救与心肺复苏都可以由经过急救训练的非医学专业人员从事,因此,将医学专业人员在灾害现场从事的急救用另外一个专有名词表示,这就是现场抢救(on-site critical care),或叫做紧急救治(emergency treatment)。紧急救治的基本技术包括:昏迷伤员救治、气胸伤员救治、眼球破裂伤、脑膨出、肠脱出伤员急救、离断肢保护、脊柱损伤伤员的急救、较大面积烧伤伤员的急救、创伤性休克救治、创伤性感染防治、放射性污染处理、化学中毒处理、海水浸泡伤处理技术,以及深筋膜切开减压术、留置导尿管、耻骨上膀胱穿刺术。因此,由于专业医务人员在现场亲自实施,只要能够多、快、好、省地抢救伤员,紧急救治技术范围必将不断拓展,围绕救命,更多的紧急救命类手术将会在专业医疗救援队到达现场后依托先进的野战医疗平台即时开展:包括大血管损伤修补、吻合或结扎;呼吸道阻塞进行紧急气管切开术;对开放性气胸实行封闭缝合,张力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实施胸腹探查止血,对有脏器损伤者进行缝合、切除、修补、吻合、造口等手术;对有颅内压增高的伤员,行开颅减压术,清除血肿;同时可进行各种创伤控制性手术;12 h内比较清洁的伤口进行完善的清创手术;开展输血、输液、给氧等综合措施,防治休克;对海水浸泡伤伤员进行针对性治疗,给以复温处置;对冲击伤、挤压伤、复合伤等复杂性伤员进行确诊,并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继续抗感染治疗;补注破伤风抗毒素或抗毒血清;对核污染、化学染毒的伤员进行全身洗消和针对性治疗。
1.4 检伤分类
检伤分类(triage)是根据伤情的严重程度,确定优先治疗程序的过程。本义源自将咖啡豆的第三或最低质量剔除出去,将首字母大写作为一个固定的词条,特指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的根源同样可以追溯到发生在18世纪的因军事战争而受伤的伤员救治中,拿破仑“大军团”的医官巴伦·拉尔管理在战场上受伤的大量伤员,即开始实行现场检伤分类。用于军用和民用的大量伤亡情况的伤员检伤分类的分类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融合在一起,基本上使用相同的色卡:红色表示危重,绿色表示轻伤,黄色为介于以上两者之间,而黑色表示伤员死亡。军用的[例如: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和民用的(例如:颜色编码)伤员检伤分类系统具有相似的准确性和灵敏性,检伤分类确定系统的Trauma Sieve [2]和 START 分类方法[3],也同时用于民用EMS和英国军队士兵中。检伤分类可以用来决定优先治疗的顺序,也可以用来决定转送方式的顺序,还可以用来决定转送医院的顺序,分别为救治分类、后送分类与医疗机构分类。
1.5 医疗后送
医疗后送(medical evacuation)是将伤员运送至安全地带进一步救治的方法与过程,同样也被认为是由拿破仑“大军团”的医官巴伦·拉尔开创,但是截止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才形成针对在战争中受伤的伤员的医疗救治的分级结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伤员从受伤到接受决定性的医疗救治的平均时间是12~18 h。截止到越南战争,经过改进的伤员检伤分类和空中救护车能够将伤员接受救治的平均时间减少2 h。早期的后送设备非常简陋,甚至没有医疗设备与人员,仅是可以平躺的车。直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很多需要紧急救护的患者仍是被灵柩车送到“急诊室”,因为当时还没有像现在这样配备医疗人员与医疗装备的救护车,灵柩车是唯一可以让患者平躺的运输工具,患者只有到达医院后才能获得治疗。很显然,连接急救网络的网线就是医疗后送,每个阶段之间就需要后送。即使常态下急救只有院前与院内两级阶段,但救护车也起到了医疗后送的作用。随着运输、通讯工具及医疗装备的进一步改善,以及救治人员素质和技术的提高,在后送的途中同时提供良好的医疗监护,医疗后送成为名符其实的有医疗监护条件下的后送并广为人们接受,其理论支持是医疗后送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医疗救援效率。
2 讨论
2.1 从急救到急诊医学,以及从急诊医学到救援医学并列,是学科发展的客观现象
急救(first aid )由来已久,其基本含义是非医务人员,针对意外伤害或急病发生的人员,按照医学的常识,徒手或就地取材进行的初步救护措施和安全转移措施。1976年由国际一群著名的麻醉科和内外科医生在德国美茵茨(Minze)发起成立了世界急救与灾害医学俱乐部,随后不久即更名为世界急救医学与灾害医学学会(World Association on Emergency and Disaster Medicine ,WAEDE),从此,急救医学(emergency medicine)和灾害医学(disaster medicine)以专业学科的身份正式诞生,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979年急诊医学(emergency medicine)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得到国际上公认,成为医学的第23个专门学科。急诊医学或者叫急救医学独立门户后,灾害救援医学或者叫灾害医学(disaster medicine)也不断寻找更大的发展道路。随着全球范围内天灾人祸此起彼伏,灾害医学不断完善起来。灾害救援时间、空间以及灾害事件性质决定了灾害救援医学研究内容的特异性,尽管常态下的急救医学与灾害救援医学属于同一学科范畴,但灾害的时、空及性质的特异性决定着灾害救援医学成为专门研究灾害环境下医疗救援规律的科学[4],灾害救援医学成为一门新的学科。灾害救援医学的学科定位,预示着灾害救援医学的基本技术必将进入学科研究的视野。
2.2 灾害医疗救援的五项技术是现代灾害救援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早在1948年,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选定的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会徽,即由一条蛇盘绕的权杖所覆盖的联合国标志组成,背景一个六角星。六角星被誉为生命之星,每一个角各代表紧急医疗救护服务系统的一个功能,包括:伤病患检视(detection)、报告(reporting)、救护车出勤(response)、现场处置(response)、运送途中照料(care in Transit)和运送至特定医疗单位(transfer to definitive care)。因此,融合几种急救技术,相辅相成,成为灾害救援医学发展的重要思想。灾害现场医疗救援的基本技术源于灾害现场救援特点与需求:灾害现场以伤员为主,因此,创伤急救与心肺复苏自然而然列入灾害救援医学的基本技能。显然,创伤急救与初级心肺复苏是普通公众经过急救培训就可掌握的技术,不能满足专业医学救援人员现场救援需求,因此,由专业医护人员从事的现场抢救技术必然进入灾害救援医学的基本技术行列,并迅速发展起来,但仍具有以救命为基本目标的特征。针对灾害现场经常是群体伤员集中出现,出于提高救治效率的需要,检伤分类应运而生,并必然列入灾害救援医学现场的内容[5]。连接现场与后方医疗机构需要医疗转送,而且经常由现场医疗人员承担,因此医疗后送也被列入灾害救援医学的基本技术。至此,创伤急救、心肺复苏、紧急救治、检伤分类、医疗后送5项技术,成为灾害救援医学的基本技术,乃必然结果。
2.3 推广灾害医疗救援的五项技术有助于提高灾害医疗救援队伍能力
1966年美国科学院发表了题为“意外伤害导致的伤亡是被现代社会忽视的痼疾”的纲领性文件,改变了人们对创伤的观念的认识,即从“创伤属于意料之外”转变成“创伤可防可救”,人们应该主动掌控,从而有效地推动现代创伤急救系统的发展,发达国家均已形成较完善的创伤急救网络,包括完善的培训体系。美国在1968年成立了急诊医师协会,为住院医生提供各职业阶段的培训,旨在教育和培训急诊医生,以确保各地的美国民众都可以获得高水平的急诊医疗服务。显然,成立教育机构,提供规范的培训,进行执业考试是一项技术走向规范的几步阶梯[6]。相对而言,灾害救援医学还不太成熟,对灾害救援医疗的基本技术一直缺乏系统的提炼与专门论述,救援医疗技术还没有进入多数医科院校培训课程。随着医疗救援工作的复杂化,只有规范化、标准化的培训才是保证技术质量的基础。本文将5项技术列为灾害医疗教学的基本技术,为全新的、正式的“规范化医疗救援医师培训”的时代即将来临作为准备。规范灾害救援医疗技术培训内容,并逐步扩大到研究生教育,培养称职的医疗救援医疗人才是提高灾害医疗救援队伍素质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王正国.创伤学基础与临床[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2007:2.
[2] SALT Mass Casualty triage. concept endorsed by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Emergency Physicians,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Committee on Trauma, American Trauma Society,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MS Physicians, National Disaster Life Support Education Consortium, and State and Territorial Injury Prevention Directors Association [J]. Disaster Med Public Health Pre, 2008,2(4):245-246.
[3] Kahn CA, Schultz CH, Miller KT, et al. Does START triage workan outcomes assessment after a disaster ?[J]. Ann Emerg Med, 2009, 54(3):424-430.
[4] 彭碧波,郑静晨,陈虹. 国际救援两种医疗模式的对比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9):966-969.
[5] Delooz H, Debacker M, Moens G, et al. European survey on training objectives in disaster medicine [J]. Eur Emerg Med, 2007,14(1):25-31.
[6] 李宗浩.国际救援医学重任——海地大地震,救援最强音[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0,5(1):1-2.
(收稿日期:2013-01-05)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3.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