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分析

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分析范文1

关键词:在建高层建筑 火灾危险性 火灾扑救

        0 引言

        随着经济迅猛发展,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由于土地资源的紧缺,高层建筑成为了城市建筑的趋势,而高层建筑建设工期长、各方监管不到位,一旦发生火灾扑救难度大,因此,在建高层建筑的火灾防控就成为了当今消防工作的一个难题。但是对高层建筑在建施工工地火灾却未能引起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近年来,在建高层建筑工地火灾不断发生,成灾率高,经济损失大。透过这些在建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加强对在建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及防控对策的分析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1 在建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一是可燃物多。在建高层建筑工地临时建筑较多,如仓库、工棚等,这些建筑大部分采用竹子、木材、油毡等可燃易燃材料搭建;在建高层建筑周围的防护网、施工的脚手架等大多用可燃材料做成;因施工需要,施工楼层存放大量油毡、木料、模板、油漆、装修材料,存放物杂乱无章,且多为可燃易燃物品,为火灾发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只要接触明火等火源,就有可能发生火灾事故。二是建筑施工用电、用气、用火量大。在建高层建筑的各类施工机器、电焊、氧切割等作业都需要大量的电、气,而施工现场的设施往往不按照规范设计、安装,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临时的电气线路布线过多、过乱,很容易引起用电过载或者电线短路,从而引起火灾事故。三是消防设施不完善。由于在建高层建筑本身的消防设施未建成,建筑内部的自动报警、自动喷淋和消火栓等预警设施、消防设施不完善,使初期火情不易被察觉,不能及时控制火灾蔓延,缺水成了最大问题,给消防员内攻近战带来极大的困难,从而延误扑救的有利时机。同时,由于正在施工,建筑内部未进行防火分割,楼梯间、门窗洞、电梯井、各类管道井等未封堵,空气水平、垂直流通迅速,烟囱效应明显。四是在建高层建筑工地环境复杂。由于在建高层建筑作业施工面大,建筑材料堆垛多,建筑内部情况复杂,堵塞了消防通道,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根本无法在第一时间靠近火场,影响灭火战斗展开,不利于扑救初起火灾。五是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管理混乱。施工单位往往将办公区、生活区和作业区混建在一起,很多工人住宿在施工现场旁边或内部,施工单位没有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制定相应的灭火、疏散预案并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演练,许多工地电焊、电工等特种工操作人员缺乏专业培训,不少人是无证上岗,施工时操作不规范,用火用电现场不按要求配备消防器材设施,电焊作业产生的火花、灼热熔珠四处飞溅散落,相当一部分施工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为了方便,往往就地烧火做饭,甚至烧木材取暖,乱扔烟头等火源,非常容易引起可燃物燃烧,酿成火灾事故。

        2 在建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在建高层建筑的建筑特点既有一般高层建筑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一是烟、火蔓延途径多,由于无防火、防烟分隔,电梯井、管道井等未封堵,火灾极易蔓延,飞火从高处散落,引燃防护网和地面的建筑材料,容易形成立体火灾,消防人员难以堵截。二是内部情况复杂,人员疏散难度大。在建高层楼梯无扶手、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等疏散设施,楼面孔洞多,电梯井道口无护栏,楼面穿管预排的凸出物多,现场堆放着各种建材杂乱无章,外围脚手架和防护物多为可燃物,如果发生火灾,容易垮塌,无论是对施工人员还是消防营救人员,疏散和搜救的难度都非常大,极易造成人员伤亡。三是消防部队灭火难度大。在建高层建筑施工现场通道狭窄,由于受到场地的制约,房屋、棚屋之间,建筑材料垛与垛之间缺乏必要的防火间距,甚至有些材料堆跺堵塞了消防通道,消防车难于接近起火点;内部情况复杂,难以掌握内部情况,缺少应急照明设施,消防人员不能及时到达着火层,战斗展开困难。四是消防供水很难保证。由于高层建筑施工工地现场周围环境复杂,加上建筑内部未建成开通自动消防设施,消防用水匮乏,内攻时水压、水量无法满足灭火需要。

3 防控在建高层建筑火灾的措施

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分析范文2

关键词:建筑工程 保温材料 火灾 危险性 对策

一、前言

就目前情况来看,在对我国建筑火灾发生缘由所进行的统计当中,保温材料是引起建筑火灾的一大元凶,因保温材料的易燃性而引起的大型建筑火灾比比皆是,比如说2009年央视新址大数的火灾、哈尔滨双子星大厦的严重火灾等等。这一现状使得建筑工程中使用的保温材料得到了社会各界相关人士的广泛关注,保温材料也因此被推到风口浪尖。相关研究显示,我国在对建筑工程所使用的保温材料的使用范畴并没有作出相应的规定与限制,另外,使用者不能正确分析与认知保温材料的火灾危险性,加之国外企业不考虑我国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将自己不符合我国建筑标准的产品输送到我国市场当中,使得保温材料对我国建筑的威胁越来越大。因此,本文将对建筑保温材料的易燃性与火灾危害性作出具体分析,发现并总结切实可靠的提高建筑保温材料安全性能和火灾扑救的对策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

二、建筑保温材料概述

(一)保温材料介绍

保温材料一般用于建筑的外墙,外墙保温材料是导致建筑火灾的重要元素。所谓外墙保温材料,就是安装在建筑外墙上的保温层、抹面层以及相应的胶粘剂等用来固定的材料的总和。保温材料的保温原理就是通过在建筑外墙上安装上保温材料,通过其隔热作用防治建筑内部的热量以墙体为介质传播到建筑以外,这样就可以达到平衡四季当中建筑内外的温差,减少热能损耗。除此之外,保温材料的安装还可以对墙体起到了一定的美化作用。

(二)保温材料的主要类型

1、无机复合保温材料

无机复合类型的保温材料在我国的建筑行业当中应用较小,像岩棉和玻璃棉这些都属于无机复合类型的保温材料。这些保温材料不具有可燃性,因此其阻燃性能已经达到了我国所规定的A级水平,所以这种保温材料不具有火灾方面的隐患。但是因为其造价高,在受潮以后的使用年限会大大减小,无机复合保温材料并没有受到我国建筑业的青睐。

2、有机无机复合保温材料

像以胶粉聚苯颗粒为主要构成的保温材料是有机无机复合保温材料的主要内容,其具有较小的可燃性,并且通过相关的阻燃剂之后,其阻燃性会大大上升,正是因为如此,此类保温材料在建筑行业有着一定的发展前景。

3、有机高分子保温材料

此类保温材料在我国的建筑行业当中使用规模最大,因为其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造价偏低、耐久性强并且使用年限久,其主要构成物质为聚笨乙烯、聚氨脂硬泡沫和泡沫塑料等等。但是此类保温材料的最大缺陷就是其易燃性能强,很容易引发建筑火灾,但又因为其是我国建筑行业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所以保温材料所引起的建筑火灾数量不断上升。

三、保温材料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一)保温材料易燃

我国建筑行业所广泛使用的有机高分子保温材料可燃性能强,并且燃烧迅速。像聚笨乙烯材料的燃点在四五百度左右,而一旦燃烧,其温度可高达千度,这就很容易使得建筑物中的玻璃等发生爆裂,加大火灾危险性。小小的火星都会引起此类保温材料的燃烧,在建筑施工现场的工作当中,特别是电焊工作进行时,会不断有高温的残渣落下,其温度足以引燃保温材料,引发建筑火灾。并且有机高分子保温材料的使用会大大提高建筑火灾荷载密度,加大火灾的蔓延速度。

(二)外墙保温系统构造利用火灾蔓延

在有机保温材料的安装过程中一般把黏粘剂或者螺丝钉等作为主要的固定材料,这就会使得保温材料与建筑墙体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缝隙中的空气会给保温材料的燃烧提供一定的条件,使火灾迅速蔓延,很容易使建筑物进行立体燃烧的状态当中,使得建筑物发生轰燃的时间缩小为正常时间的十分之一,这样就大大缩短了人员疏散的时间,加大了火灾损失。

(三)火灾的扑救难度大

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建筑物的火灾,一直是消防单位研究的重要课题。一般来说,最好的扑救方法就是利用建筑物内部的消防设备第一时间扑灭火情。然而,消防设备并没有随着保温材料的广泛使用而更新换代,所以因保温材料而引发的火灾很难消灭在火灾初级阶段。

四、保温材料火灾扑救对策

(一)加强保温材料火灾扑救方面的研发

传统的消防设备和消防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需求。在消防设备上来说,消防车的车载水炮高度已经不能满足高层建筑火灾的救火高度,所以部门应当加大消防设备的研发投资,在现有的消防设备上进行升级改造,使其灭火高度可以达到扑救火情的需求。

(二)加大消防安全培训力度,增强民众的消防意识与技能

消防安全培训工作的展开主要针对建筑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和建设物使用者。就建筑施工现场来说,建筑工程负责人一定要针对实际情况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消防制度,加强对施工现场消防工作的管理力度,加强每一位在场施工人员的消防警觉性和技能,使其可以在火灾初期阶段进行有效的灭火工作。另外,还要注意在工地上安装相关的火灾安全警示牌,时刻保持警惕。对于建筑物使用者来说,物业部门应组织居民进行火灾疏散演练,分发扑救火灾的技能手册,提高居民火灾扑救意识。

五、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保温材料的分类和其易燃性能的分析,总结出了保温材料的火灾危险性,并提出了加大消防设备研发与提高消防技能的切实可行的策略,希望以此来减少建筑物保温材料的火灾发生频率,减少火灾造成的生命与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分析范文3

【关键词】 高层建筑;防火安全

【中图分类号】 TU731.6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727-5123(2009)03-060-02

当前城市建筑业的发展趋势是:大量修建高层住宅;建设高层高标准的旅馆、商业楼等公共建筑;采用钢结构的超高层建筑、大型体育场馆等。因此,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尤其重要。

1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从以往火灾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往往造成严重的伤亡事故和经济损失,如1974年巴西胜保罗25层的“焦玛”大楼火灾,烧死227人,烧伤300人;1980年美国27层的米高梅饭店火灾,烧死84人,烧伤679人;1985年我国天鹅宾馆火灾造成10人死亡。可见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是极大的。

1.1可燃物较多,火势蔓延较为迅速。在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间、管道井、风道、电缆井、排风道等竖向井道部位,如果防火分隔或防火处理不好,一旦发生火灾就好像一座座高耸的烟囱,成为火势迅速蔓延的途径。高级旅馆、图书馆、档案楼、科研楼、办公楼等高层建筑,一般室内装修家具等可燃物较多,一旦起火,发烟量大,燃烧猛烈,火灾容易蔓延。据测定,在火灾初起阶段,因空气对流在水平方向造成的烟气扩散速度为0.3m/s;在燃烧猛烈阶段,由于高温状态下的热对流而造成的水平方向烟气扩散速度为0.5~0.8m/s,烟气沿楼梯间或竖向管井扩散速度为3~4m/s。如一座高100m的高层建筑,在无阻挡的情况下,烟气能在半分钟内达到顶层。日本在一个医院里做过燃烧试验,证明在几分钟内就能把每层3500m2的二十三层大楼都充满烟气。

建筑物越高,风速越大。风速增大,火势的蔓延扩大速度也相应增加。据测定:距地面高度10m处风速为5m/s ;30m处风速为8.7m/s;60m处风速为12.3m/s;90m处风速为15m/s。

1.2建筑高度较高,平面结构复杂,安全疏散困难。高层建筑的特点,一是层数多,垂直疏散距离长,疏散到地面需要较长的时间;二是人员集中,疏散时容易出现拥挤情况;三是发生火灾时烟气和火势向上蔓延快、且易窜入楼梯间,而火灾发生时人们大量涌向楼梯,增加了疏散难度(平时使用的普通电梯,在火灾时必须切断电源,停止使用,因此,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主要靠楼梯)。火灾案例分析表明,被烟薰死的(包括被烟薰倒后烧死的),占火灾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

1.3火灾扑救难度较大。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使用的灭火救护设施往往不易达到建筑高度,因此,扑救高层建筑火灾主要立足于室内消防给水设施。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扑救的难度很大。火灾现场热辐射强、烟雾浓、火势向上蔓延的速度快和途径多,消防队员难以堵截;当火势扩大,形成大面积火灾时,室内消防水量显然不足,需要利用消防车从室外进行补给,但消防水带耐压能力常常不能适应需要。此外,建筑物如果没有安装消防电梯,消防队员则需要“全副武装”的通过楼梯冲上高层,不仅体力消耗大、速度慢,还会与向下疏散的人流发生对撞而延误时间,不能及时到达着火层进行扑救,消防器材也不能随时得到补充,均将严重影响扑救。

1.4发生火灾概率较大。高层建筑内部功能一般较为复杂,用电设备繁多,存在多种着火源和大量可燃物,如管理不善,很容易发生火灾。特别是一些建筑面积较大、层数较多的高层公共建筑,情况就更为复杂,存在大量的火险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将会造成严重后果。

2高层建筑防火安全对策

我国消防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只要我们能够充分认识高层建筑防火安全的重要性,从设计、施工、使用管理、维修等方面认真贯彻消防工作方针,坚持从严管理、防患未然、立足自救的原则,积极采取必要的有效措施,防止火灾发生和发生火灾后尽量减少损失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2.1严把消防设计关。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结合建筑的各种功能要求,认真考虑防火安全,做好防火设计。设计人员应严格按照GB50045~1995(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进行防火设计。设计单位的各级负责人应对工程的防火设计负责,凡不符合设计防火规范的工程设计,不得上报审批或交付使用。

在进行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①总体布局要保证畅通安全;②合理划分防火分区;③安全疏散路线要简明直接;④尽量做到建筑物内部装修、隔断、家具、陈设的不燃化或难燃化,控制可燃物的存放数量,以减少火灾的发生和降低蔓延速度;⑤构造设计要使建筑物的基本构件(墙、柱、梁、楼板、防火门等)具有足够的耐火极限,以保证火灾时结构的耐火支持能力和分区的隔火能力;⑥做好建筑物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保证足够的消防用水量和最不利点的灭火设备所需要的水压;⑦采用先进可靠的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并正确地处理安装位置及联动控制功能。

2.2加强施工阶段的消防监督检查。凡承揽工程的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的防火构造、技术措施和消防措施等,必须严格按照经消防设计审核合格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更改。对防火结构的保护层、设置于吊顶或管井内防火分隔物、以及暗敷的消防电源线路等,必须认真做好施工和监督检查记录。

施工中,如因材料、设备等不满足设计要求,需要变更设计时,施工单位应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公安消防监督机关共同协商,采取相应的变更措施。

2.3认真履行各级消防安全责任,建立健全各项防火安全检查制度。通过对高层建筑火灾原因进行分析,80%以上的火灾是由于人的疏忽大意或操作上的不当造成的。起火因素大多是由于用火不慎,如液体、气体燃料的泄露引起爆炸;吸烟不慎,烟头未熄使可燃物阴燃起火;电气设备的短路或超负荷用电,以及照明灯具或电热设备靠近可燃物等引起火灾。除此以外,还有特殊工程人员违章操作、无证上岗或临时动用明火作业等违章行为造成的火灾。因此,每个经营者、管理者和居住者应该增强责任意识和防火意识,把预防工作作为整个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使防火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

2.4认真做好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和保养,确保其在火灾时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高层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其设备一般都有定期的维修检查制度,包括结构安全、设备更新等,对于消防设施,更应定期检查维修,因为消防设施都在发生火灾时发挥作用,平时不用易暴露问题,然而一旦需要其发挥作用时失灵,将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特别是现代化的消防设施,如火灾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防排烟设备、防火门、防火卷帘、消防泵和消火栓、消防控制室和仪表设备等,都应该有严格的检查制度,设专人定期测试检查,凡失灵损坏的要及时维修、更换,确保完整好用,并建立档案记录每次检查情况。

3结束语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地资源的紧张、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层建筑的迅猛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防火安全的任务也将越来越繁重,我们不仅要在图纸上消除“先天性”火险隐患,而且要在主观意识上预防火险隐患,遏制和杜绝群死群伤等重特大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不要让血的悲剧一次次重演。

参考文献

1GB50045-19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

2张永胜.高层建筑疏散安全.(第4版).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分析范文4

您好,根据作者的专业,这篇论文我把电气内容放在前边,结构内容放后边了

关键词:高层;钢结构建筑;消防;电气;结构;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高层钢结构建筑的电气消防设计水平和结构设计的安全、可靠,直接关系到高层建筑物和民用建筑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性能,建筑行业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和消防电气设计中应该根据国家标准和规范,做好建筑工程的消防电源及配电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钢结构设计等方面的设计工作,通过优化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和消防电气设计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安全隐患的出现,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的人生安全。

一、高层钢结构建筑消防电气设计的特点

高层钢结构建筑的结构本身在高温下容易失去承载力,室内装修的材料也是可燃的,加上存在人员及货物过于密集、楼层过多的问题,高层建筑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高层钢结构建筑容易发生的“烟囱模式”是由于竖井内电气管线多、管道敷设弯曲、电梯间通风设备多等多种原因造成的。烟囱模式在遇到明火的时候,会加快火势的增大和蔓延。经过对许多火灾事故和现场的分析,相关部门发现火灾发生十五分钟之后,火势会不断加大并以极快的速度蔓延,烟雾的扩散程度也会迅速加快。所以,高层钢结构建筑的火灾扑救十分困难,假如发生火灾,就会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损害。

二、高层钢结构建筑的消防电气设计要点

1、供配电设计

高层建筑的防火规范必须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执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规定了供电负荷等级和供电要求。一级负荷应由独立的双重电源供电,当一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许多高层钢结构的建筑为一类高层建筑,所以它的供电负荷等级也应该是一级。一类高层钢结构的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烟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电动的防火门、窗、卷帘、阀门等消防电气的负荷应该是一级负荷别重要的负荷供电。

2、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照明

高层钢结构建筑的楼梯间、前室、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供消防用电的蓄电池室、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人员密集的场所、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走道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应设置应急照明。疏散用的应急照明,其地面最低照度不应低于0.5Lx,疏散照明最少持续供电时间为30min。

3、先进可靠的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

高层钢结构建筑的火灾报警系统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的要求执行,将火灾报警系统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钢结构的高层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基本上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中至少应设置一台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一台专用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和两台及以上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至少设置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一台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和两台及以上区域显示器,应能集中显示火灾报警部位信号和联动控制状态信号,系统中设置的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在消防控制室内的布置应满足规范要求,宜用于特级和一级保护对象。

4、火灾漏电探测报警系统

高层钢结构建筑内火灾危险性大、人员密集,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的要求需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火灾漏电探测报警系统主要探测线路的漏电电流、过电流等信号,发出声光信号报警,准确报出故障线路地址,监视故障点的变化,并储存各种故障和操作试验信号不应少于12个月。火灾漏电的探测模块安装在供配电的每一个回路的空气开关下端,探测每一路需要检测回路的漏电电流、过电流情况。每一个探测回路只发出声光信号报警,准确报出故障线路地址,监视故障点的变化,不切断回路的电源。火灾漏电探测报警系统的主机安装在消防控制中心的墙上,给值班人员提供准确的报警信号和故障点位置。

5、做好建筑物的防雷与接地

高层建筑的火灾中,由雷击造成的原因占一定的比例。所以建筑设计时必须计安全可靠的防雷和接地装置 ,防止直击雷、侧击雷的直接破坏和雷电波的浸入造成的破坏。钢材是良好的导电体,钢结构的高层建筑像一个导电的铁笼子,所以更要做好建筑物的防雷和接地,还应及时与结构等专业沟通,合理确定位置,使其满足规范要求,减少和预防由于雷击造成的安全事故。

三、高层钢结构建筑的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钢结构设计要安全可靠

钢结构要做到安全合理、符合电气专业相关要求、节点构造方便可靠,并为构件生产、运输、安装提供保障。 结构方案尽可能节约钢材,减轻钢结构重量;钢结构设计生产尽可能缩短制造、安装时间,节约劳动工日;钢结构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保证整个结构安全可靠,符合建筑物的使用要求,有良好的耐久性;结构构件应便于运输、便于维护。而且还要注意钢结构使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兼备。

2、钢结构建筑设计要实用、安全

钢结构建筑设计要发挥钢结构的优势,满足电气消防设计规范,建筑钢结构的平面布置应力求规则、对称,而且避免钢结构带来的建筑平、立面单调呆板;注意设计深度,保证达到有关的规定要求;注意解决钢结构建筑建筑防腐蚀、防火、防震问题。做好钢结构防锈、防腐处理,使结构布置符合规则性要求,提高防震能力,保证钢结构建筑的实用安全性统一。

四、高层钢结构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要点

1、判断钢结构在建筑设计中的适用性

在进行钢结构建筑设计、选用结构设计方案之前,要充分考察建筑项目建设是否适合用钢结构 。钢结构通常用于大跨度、高层、荷载、体型复杂或有较大振动、密封性要求高、吊车起重量大、要求能便于安装拆卸的结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要认真考察钢结构在建筑设计中的适用性。

2、确定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

“概念设计”这一理念应贯穿于在钢结构设计的整体过程中,运用概念设计可以在早期迅速、有效地进行构思、比较与选择,它在结构选型与布置阶段尤其重要。国内常见的钢结构类型主要有:框架、塔桅索膜、网架、平面架、轻钢等。在钢结构选型环节,要注意依据结构设计中主体系与分体系之间试验现象、破坏机理、工程经验、力学关系与震害等因素的综合深入分析,从而全面性整体性的选择最为科学、合理的结构,并且注意合理布置细节。

3、分析结构、预估截面

建筑设计在确定钢结构选型和布置后要注意对钢结构进行分析,以便钢结构于在实际设计中的合理应用,例如利用线弹性分析钢结构。另外还需对构件截面作初步估算,包括梁柱和支撑等的断面形状与尺寸的假定。设计时应及时与电气等专业沟通,使设计更加优化,这些也是钢结构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

结语:综上所述,在高层钢结构建筑的消防电气设计以及结构设计过程中,深入了解其消防电气的设计特点以及结构设计特点是关键,做好电气和结构两个专业间的相互配合工作,这既是现代化高层建筑物得到安全保障的体现,也是建筑火灾得到有效控制的体现,极大地保障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并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促进人们不断在建筑电气消防技术中引入了很多新型的现代化设备,不断的完善结构优化设计,进而大幅度地提升了超高层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功能,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化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 郭艳靓.消防电气技术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3,(08).

[2] 刘海鸥.探析高层建筑设计中的低碳设计理念[J].价值工程,2011,(06).

[3] 燕日权,任鹏.超高层建筑燃气设施安全问题的探讨[J].山西焦煤科技, 2004,(03).

[4] 陈颖辉,黄明.浅谈高层建筑的发展[J].昆明大学学报,2005,(01).

[5] 郭彦杰.浅谈超高层建筑节能设计[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3).

[6] 杨小珊.对超高层建筑中泵送混凝土有关问题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8,(07).

[7] 吕明芳.超高层建筑的电梯设计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0,(26).

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分析范文5

关键词:火灾风险评估;食堂;模糊极值统计法;层次分析软件;改进措施

0绪论

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人们消费和娱乐的人员密集场所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对繁荣社会经济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另外一个负面的影响——人员密集场所的重大恶性灾害事故频繁发生。这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较大影响、给社会造成了较大损失,引起了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关注。

食堂作为人员密集场所,在发挥提供就餐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火灾隐患。如2007年发生在武汉一所高校食堂的火灾,再如2009年发生在川大锦城学院的火灾,虽然这两起火灾并无人员伤亡,但却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高校食堂这类特殊的人员密集场所的广泛关注。火灾风险评估对于认识火灾隐患,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提高消防可靠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1食堂消防安全评估指标体系

本章深入分析食堂火灾危险性,建立食堂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专家评分法确立评价指标的取值范围,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建筑火灾危险评价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而指标体系是其中关键的一步。食堂作为人员密集场所,广泛存在于各大高校与企事业单位中,但人们对于其的关注度却很少。下面就根据人员密集场所的特点,建立食堂的火灾危险性安全评估指标体系。

1.1人员密集场所的特点

(1)人口密度大,人员疏散困难

(2)火灾荷载大,发生火灾时产烟量大,烟气造成的危害较严重

(3)内部线路复杂,存在线路老化、修复不及时的问题。

(4)消防设施完好率得不到保证。

(5)人员接受消防知识培训或消防意识程度不统一,参差不齐。

1.2食堂火灾危险性分析

任何一个建筑的火灾从根源上来讲都是由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下面从建筑自身消防安全、灭火救援力量、当地防火监督状况和社会消防安全状况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2.1食堂自身消防安全

(1)建筑物自身情况

建筑物的墙体、构件、内部装修的燃烧物质性质、室内火灾载荷等,对其控火能力都有重要影响。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以及建筑物周围的环境都会影响到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大小。

(2)防火设施与设备

合理的防火结构与布局,防火或防排烟分区等被动防火设施,能够在火灾发生的初期阶段截断其蔓延,将火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一旦初期火灾未得到有效控制,马上就会发展成熊熊大火,很难扑救。所以,首先必须防止火灾发生,即使发生,也要控制在初期阶段。特别是对食堂这样的人员密集场所,要充分利用自动火灾报警系统、自动火灾灭火系统这些主动防火设施将火灾控制在初期阶段,直至扑灭。

(3)火源的控制

由于食堂的用电设备少,出现用电不慎造成的火灾可能性较小。但是操作间线路较为复杂,在供应伙食前期耗电量较大,可能出现短时的短路现象。因此其着火原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电器设备、吸烟,电线电缆。

(4)消防应急疏散

每年世界各地都会有踩踏事故造成很多人丧生,其直接原因是人员不能快速安全离开事故发生地。由此可以看出消防应急疏散的重要性,很多事实也可以证明这一点。食堂的应急疏散设施包括安全出口、火警广播系统、人群的密度、疏散标志与应急照明等等,是发生事故后进行人员、物质疏散的必要设施,它的情况好坏对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有直接的影响。

(5)消防安全管理

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火灾疏散方案、设置专门人员值班、定期对各种设备进行检修,是提前发现问题的最好手段,真正做到“防范于未燃”。与此同时,人们的安全意识水平以及食堂的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水平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2.2食堂灭火救援力量

食堂一旦发生火灾,当地的消防队装备、消防队训练水平和实战水平、消防队数量、消防通讯、道路交通状况和消防水源等等密切的关系。

1.2.3当地防火监督状况

防火监督检查也就是指消防监督检查,其责任主体在于当地的支(大)队,只要当地主管消防机构定期做好监督检查,发现隐患并及时要求整改和专项治理,有助于减少各类火灾事故的发生。

1.2.4社会消防安全状况

当地的社会消防安全状况也影响食堂发生重特大火灾危险的大小,尤其是社会消防安全、领导的重视等等。

1.3食堂火灾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以上分析对食堂火灾危险性分析,以及人员密集场所的特点,现建立以食堂自身消防安全、灭火救援力量、当地防火监督状况和社会消防安全状况4个子系统的评价体系。并确定了各子系统的影响因子,见表2.1。

1.4评价指标体系各个因素的风险值

本文采用专家评分法,就把在评定问题中或决策问题中所要考虑的各因素,由调查人事先测定出表格,然后根据研究问题的具体内容,在本专业内聘请阅历高、专业知识丰富并且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家按照对安全有利的情况(越有利得分越高)进行打分。最后,由调查人汇总,计算出因素的分值,根据风险程度表进行评估。此方法易于掌握,能广泛用于火灾安全评价。

1.4.1专家打分

根据表2.1制订因素重要程度调查表。调查时,综合考虑聘请10位专家组成专家调查组,主要是消防和建筑设计等方面的专家。在打分时,要求每个专家独立完成,不能互相讨论或交换意见。

其中打分依据相关的风险等级,具体等级划分如下表2.2:

1.5确定特征值

以专家打分为依据,根据公式(2.1)确定评估指标的特征值

(2.1)

其中bij为评估分值上限,aij为评估分值下限。

指标特征值如表2.3

1.6小结

本章完成了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专家打分并根据专家打分计算出了三级指标特征值,为后续的计算建筑物的总的风险值并判定风险级别奠定了基础。

2 yaahp层次分析软件的应用

2.1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

根据指标体系绘制层次结构模型,如图3.1

2.2绘制判断矩阵

对多目标、多层次进行两两对比,运用九标度法,构筑判断矩阵。九标度赋值法的重要性判断值如下表3.1

3.3各级指标的权重的确定

利用层次分析软件yaahp确定各级指标权重,仅截取部分图,如下

Yaahp层次分析软件的Wi即为三级指标的权重,即二级指标所包含的因子权重。

对二级指标所包含的因子,各权重求和,既为二级指标权重。同理,一级指标的权重的确定也是如此。在这里不一一罗列。

根据权重指标及各因素的特征值并利用公式(3.1)从而确定各因素对上级指标的影响。将各指标所包含因子的影响值利用公式(3.2),既为指标的风险值。

(3.1)

式中:——建筑某级指标火灾风险

——基层指标的权重

——基层指标的评估得分

其中当某级指标只包含一个风险因素时,i=1

(3.2)

式中R——上级指标得分

因此总得分:82.27,属于高风险。

虽然食堂的风险较大,但是可以通过可以一定措施进行补救。现依据特征值及风险量化标准列出对整个风险评估结果起决定性作用的几个方面。分别为室内火灾荷载、吸烟、火警广播系统、人群密度、疏散标志与应急照明、消防通信和接出警,道路交通,隐患整改落实,专项治理、社会消防宣传、各级领导重视情况这些因素对于引起火灾具有极大的可能性或者后果极其严重。如果在这些方面妥善落实,则消防安全相对可以保证。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本文概述了消防安全评估中术语与常用的评估方法,阐述了国内外建筑消防安全评估研究现状。概述了模糊评价理论与方法。对食堂火灾危险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以食堂建筑自身安全、灭火救援力量、当地防火监督状况和社会消防安全状况为因素子集的食堂消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子集的评价因子。采用yaahp层次分析软件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

结论如下:

(1)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建筑消防安全评估的基础。

(2)对食堂进行消防安全评估的目的,是减少火灾发生以及火灾发生以后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评价指标体系除了考虑建筑自身状况,还应该考虑灭火救援力量、当地防火监督状况和社会消防安全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更完整。

3.2建议

从存在较多极高风险的因素方面可以看出食堂的安全性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尤其是在食堂自身的疏散方面上是较差的,消防基础设施和公共消防安全状况以及当地防火监督情况也不尽人宜。因此作者对食堂的安全管理提几点建议:

(1)食堂要实行消防安全统一管理。

1) 疏散设施要统一管理,确保完好有效。

2)消防设备要定期检修,统一管理。

3)食堂用火用电要统一管理。不能私自拉扯电线、违规擅自动火。

(2)提高防火意识,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可以利用本学院的特点,定期开展相关的消防教育与宣传,真正做到人人知消防,人人懂消防。

(3)食堂要建立消防安全组织机构和严格的消防安全制度

(4)尽快改善现有的消防通讯状况。

消防通信是现代化消防的标志,是提高灭火救援效率的重要保障。

(5)努力提高消防技术装备的科技含量

车辆装备器材配备要按照国家建设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的《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要求,结合当地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实际,使消防部门执勤车辆、灭火器材、抢险救援器材和消防人员防护器材配备在近期内达到标准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GB50016-2006,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2]杜兰萍.火灾风险评估方法与应用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73

[3]田玉敏,刘茂.高层建筑火灾风险的概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5):100 - 101.

[4] Shields J, Silcock G. An application of the hierarchical approach fire safety[J]. Fire Safety Journal,1986,11:235 - 242.

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分析范文6

关键字:高层建筑 消防水池 消防设计

1、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城市令生活更美好的趋势更加明显,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超规范设计高层、大空间建筑应运而生,屹立在现代化都市中。人们在享受城市的美好生活的通过时,也在经受着现代化高楼带来的越来越多的火灾考验。

“11.15”上海特大火灾的发生,再次敲响了高层消防安全的警钟,让人们不得不反思立足于自救的高层建筑的火灾安全以及消防给水系统的有效性;而消防水池是消防给水系统设计中的重要设施。针对当前消防水池的设计和管理使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笔者结合消防工作的认识和积累的经验,对消防水池的设计谈谈自己的看法。

2、高层消防水池设计的必要性和规范要求

2.1 消防水池设计的必要性

消防水池是用以贮存和供给消防用水的构筑物,在其他措施不能保证供给用水量,都需要设置消防水池来确保消防用水量,消防水池在灭火和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消防水池设置的设置主要必要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在市政水源或天然水源不能满足消防用水的需求时,消防水池贮水为高层建筑火灾时消防用水提供了有效保证;②基于高层建筑火灾主要立足于自防自救的特点,合理设计消防水池在设计中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2.2 消防水池的规范设置要求

2.2.1 现行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7.3.2条提出了设置要求: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高层建筑应设消防水池:①市政给水管道和进水管或天然水源不能满足消防用水量。②市政给水管道为枝状或只有一条进水管(二类居住建筑除外)。

2.2.2 规范第7.3.3条提出,消防水池容量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不同的计算:①当室外给水管网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时;②当室外给水管网不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时。

3、目前高层民用建筑消防水池设计局限性分析

3.1 各地对规范理解、执行存在偏差,进而导致与设计初衷相违背。

在理解上,部分城市在消防水池的容量设计上,过多的考虑了理想情况下市政补水,而忽略了实际导致计算上消防水池的存水量不足;甚至有城市考虑到新城区的市政供水能力和压力等条件已经达到了室内消防供水的需求要求,在消防水池容量计算上大打折扣,或打着性能化设计的幌子不设置消防水池,或者变相地降低设计要求。

3.2 当前城市市政供水能力与消防水池设置要求不相匹配。

在规范中要求,应从两个水厂引入或从不同进水方向的两根市政给水管上引两根进水管构成室外环状供水,以保证室外供水和消防水池补水的可靠性。就当前现状而言,大部分城市处于新老城区结合,城市布局、市政供水能力、水源的位置等都无法满足消防供水的需要,导致与消防水池的规范相矛盾。

3.3 在消防设计中常忽视外部水源连接。

在设计中常常存在这样的误区,由于在设计时消防水池的设计容量已经把高层建筑火灾时所有的消防用水量全部考虑了,设计人员就把设计焦点转向了确保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可靠性,进而忽视了室内与室外其它消防水源连接的问题,导致火灾时消防水池的水量无法供给及时补充。

3.4 超规范建筑的大量出现,给消防水池设计提出了新需求。

在当前,全国各地大空间建筑、超高建筑、新型材料应用,大多采用性能化的设计方法,在水池设计上就会超出规范要求,而消防水池的实际还停留在“处方式”的设计水平,进而设计出来的消防水池无法满足火灾供水需求,为消防水池的设计提出的新要求。

3.5 消防水池容量大,投资大不经济。

按照现行的规范要求,就按照一般高层建筑设置计算,仅仅考虑到消防水池满足室内消防系统的用水量,水池的容量就近500 m³,这里面还不包含其他灭火系统的计算,全部考虑进去其水池的造价就得花费几十万元,投资大不经济;在其设计建造上,其经济投资就是摆在建设上的一个问题。

3.6 用水不卫生,管理维护上存在困难。

为节省投资,合理利用水源,往往采用消防、生活合建水池,在理论讲有利于水质经常保持新鲜。但在实际上,由于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相差太大,造成水在贮水池中要停留过长,使水质变坏,甚至有的达不到生活饮用水的要求。另外,合建水池在定期更换消防用水保证水质、物业定期的水池清洗、管道维护等带来很大的负担,在管理上造成一定的困难。

4、对消防水池设计的思考

基于当前消防水池设计中面临的种种问题,笔者结合工作中的总结和思考,提出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4.1 从城市规划角度,加强消防水源的建设与管理,确保消防供水的需求。

200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提到了政府应当将包括消防站、消防供水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负责组织有关主管部门实施。因此,一个城市在进行总体规划时,应当考虑到整个城市的消防水源的规划及建设;为城市高层建筑的灭火扑救提供完备的消防水源。与此同时,也应加大投入,对现有水源不足进行改造,如水厂、管道管径、布局设计等进行完善,已达到当前消防的要求,适应现代化城市的安全需求。

4.2 合用消防水池,减少经济投入。

就单一高层建筑而言,设置消防水源的经济投入和其使用率不协调,然而,将单一建筑与周围高层建筑组合成建筑群考虑,充分考虑火灾发生次数、人员密集程度、火灾危险性等因素,按照建筑群的要求设计消防水池,即减少了经济投入,又有效地利用了水源。这种作法应该说是可行的,但受到了一些部门的规定约束,而使得这个问题变得很不好协调,但是合用消防水池必将是消防设计的一种趋势。

4.3 充分发挥临近水源的作用,提高水的利用率。

在城市建设美化中,会人为的建设一些像喷泉、小型人工湖等储水池,在设计中,也可以将其作为消防供水的一部分,这样既节省了投资,又保证消防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