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的要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继电保护的要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继电保护的要求

继电保护的要求范文1

关键词:继电保护;可靠性;措施;应用

1 严格继电保护装置及其二次回路的巡检

巡视检查设备是及时发现隐患,避免事故的重要途径,也是运行值班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除了交接班的检查外,班中安排一次较全面的详细检查。对继电保护巡视检查的内容有:保护压板,自动装置均按调度要求投入;开关,压板位置正确,各回路接线正常,无松脱,发热现象及焦臭味存在;熔断器接触良好,继电器接点完好,带电的触点无大的抖动及烧损,线圈及附加电阻无过热,CT,PT回路分别无开路,短路,指示灯,运行监视灯指示正常,表计参数符合要求。

2 提高继电保护运行操作的准确性

2.1 运行人员在学习了保护原理及二次图纸后,应核对,熟悉现场二次回路端子,继电器,信号掉牌及压板。严格“两票”的执行,并履行保护安全措施票,按照继电保护运行规程操作。每次投入,退出,要严格按设备调度范围的划分,征得调度同意,为保证保护投退准确,在运行规程中编入各套保护的名称,压板,时限,保护所跳开关及压板使用说明。由于规定明确,执行严格的,减少金金金金运行操作出差错。

2.2 特殊情况下的保护操作。除了部分在规程中明确规定外,运行人员主要是通过培训学习来掌握的。要求不能以停直流电源代替停保护;有关PT的检修,应通知继保人员对有压监视3YJ接点短接与方向元件短接;用旁路开关代线路时,各保护定值调到与所代线路定值相同,相位比较式母差保护在母联开关代线路时,必须进行CT端子切换。特点要注意启动联跳其它开关的保护,及时将出口压板退出。

3 搞好保护动作分析

保护动作跳闸后,严禁随即将掉版信号复归,而应检查运输和情况并判明原因,做好记录,在恢复送电前,才可将所有掉牌信号全部复归,并尽快恢复电气设备运行。事后做好保护运输和分析记录及运行分析记录,内容包括:岗位分析,专业分析及评价,结论等。凡属不正确动作的保护装置,及时组织现场检查和分析处理,找出原因,提出防范措施,避免重复性事故的发生。

4 10kV线路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4.1 供电系统正常运行时这种状况是指系统中各种设备或线路均在其额定状态下进行工作,各种信号,指示和仪表均允许范围内的运行状况,此时,继电保护装置应能完事,安全地监视各种设备的运行状况,为值班人员提供可靠的运行依据。

4.2 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这种状况是指某些设备或线路出现了危及其本身或系统的安全运行。并有可能使事态进一步扩大的运行状况。此时,继电保护装置应能自动地,迅速地,有选择地切除故障部分,保证非故障部分继续运行。

4.3 供电系统异常运行时这种状指系统的正常运行遭到了破坏,但尚未构成故障时的运行状况。此时,继电保护装置应能及时地,准确地发出信号或警报,通知值班人员尽快做出处理。

4.4 10kV系统中应配置的继电保护按照变配电所10kV供电系统的设计规范要求:(1)10kV线路应配置的继电保护10kV线路一般均应装设过电流保护,当过电流保护的时限不大于0.5-0.7S,并没有保护配合上的要求时,可不装设电流速断保护,但自重要的变配电所引出的线路应装设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当瞬时电流速断保护不能满足选择性动作时,应装设略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2)10kV配电变压器应配置的继电保护。当配电变压器容量小于400kVA时,一般采用高压熔断器保护。当配电变压器容量为400-630kVA,高压侧采用断路器时,应装设过电流保护。

5 提高10kV供电系统继电保护可靠性的措施

5.1 加强可靠性管理,提高可靠性管理水平。(1)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完善管理网络,把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作为整个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可靠性管理力度,建立健全供电可靠性管理体系,成立供电可靠性管理领导小组,供电可靠性管理网络。(2)认真贯彻新规程,加强可靠性专业的培训,做好评价指标统计分析工作,可靠性专责的分析报告,既分析供电可靠性指标,计划检修,协调停电,故障停电和重复性停电情况,又分析故障原因,故障设备以及电网调度,运行操作,检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3)加强基础资料的积累和完善,为编制运行方式,检修计划和制定有关生产管理措施提供详实,准确的决策依据,同时也为电网可靠性评估提供计算依据。(4)强调专业间的配合,可靠性管理要广泛参与到配电管理,新增用户送电方案审批,停电计划会签与审核,计划外停电的批准,城网改造设计等各项工作中去。(5)加强停电计划的合理性,周密性,各基层单位在安排生产计划时,坚持计划停电“先算后停“,凡涉及供电可靠率指标的各种停电工作,均由设备运行单位统一申报月停电计划,组织有关单位召开检修计划会,进行协调,合并,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性停电,缩短计划停电时间。

5.2 重视技术进步。(1)提高电网装备水平,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如真空断路器,SF6断路器,柱上真空开关,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硅橡胶绝缘子,交联电缆等,减少因设备质量问题,试验周期短造成的不必要停电,同时,对变电所进行无油化改造。(2)不断加大电网改造力度,改善城区10kV线路网络结构,逐步实现手拉手供电,线路供电半径要适中,供电负荷基本合理,并逐步进行配网自动化项目的试点。(3)依靠科技进步逐步实现输,变,配电设备的状态监测和状态检修,通过在线检测,盐密指导清扫,带电测温,油务监督等先进的测试手段和科学的分析评估方法,掌握设备的性能,指导设备的检修,变电设备涂刷RTV,延长清扫周期。(4)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开展带电作业,设立带电作业班,配备相应的带电作业车和带电作业工具,在符合安全条件的前提下,能够实行逞电作业的,尽量实行带电作业,如带电断接火,处理缺陷等,以有效地减少线路停电时间。

5.3 采取有效措施,增强事故处理能力和处理效率。

结束语

10kV供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一部分,为了确保10kV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正确地设置继电保护装置,只有正确地选用了继电保护装置才能保证电网的安全可靠的运和地,才能为用电企业服务好。

参考文献

[1]王卓,王欣.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技术发展[J].中国科技博览,2009.

继电保护的要求范文2

关键词: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强制要求

中图分类号: F407.6文献标识码: A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RCD)在20世纪80后在我国开始使用,它主要由检测元件(零序电流互感器)、中间环节(包括放大器、比较器和脱扣器等)、执行元件及试验元件等部分组成。是防止人身电击伤害事故、电气火灾和电气设备损坏事故的有效措施。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 13955-2005)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进行了定义。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是指电路中带电导线对地故障所产生的剩余电流超过规定值时,能够自动切断电源或报警的保护装置,包括各类带剩余电流保护功能的断路器、移动式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和剩余电流动作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剩余电流继电器及其组合电器等。

一、为了合理的选择和使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4-2011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 13955-2005)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使用方面作出了详细的说明。

1、《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针对直接接触电击事故的防护、间接接触电击事故的防护方面作了强制要求

1)对直接接触电击事故的防护:

在直接接触电击事故的防护中,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只作为直接接触电击事故基本防护措施的补充防护措施(不包括对相与相、相与N线间形成的直接接触电击事故的保护)。” 用于直接接触电击事故的防护时,应选用一般型(无延时)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其额定动作电流不超过30mA。”

2)对间接接触电击事故的防护

间接接触电击事故防护措施的主要措施是采用自动切断电源的保护方式,以防止由于电气设备绝缘损坏发生接地故障时,电气设备的外露可接近导体持续带有危险电压而产生电击事故或电气设备损坏事故。当电路发生绝缘损坏造成接地故障,其故障电流值小于过电流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值时,应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用于间接接触电击事故防护时,应正确地与电网的系统接地形式相配合。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的设置的使用也作了相关规定,如第7.7.10条:

1)在用作直接接触防护的附加保护或间接接触防护时,剩余动作电流应不超过30mA;

2)电气布线系统中接地故障电流的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应不超过500mA。”

二、剩余电流保护装置(RCD)的额定值的选择中必须注意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与额定剩余不动作电流在使用中的差别。

1、现在通常厂家生产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RCD)的额定值的额定剩余动作电流 IΔn额定剩余动作电流0.006,0.01,0.03,0.05,0.1,0.3,0.5,1,3,5,10,20,30A。

2、现在通常厂家生产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RCD)的额定值的额定剩余不动作电流的优先值IΔno为0.5 IΔn如采用其他值时,应大于0.5 IΔn。

三、在《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4-2011第5.2.9条中,对剩余电流保护装置(RCD)动作时间作了相关要求,但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 (GB 13955-2005)要求剩余电流保护装置(RCD)动作时间不一致。

1、《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4-2011 中规定:“5.2.9 TN系统中配电线路的间接接触防护电器切断故障回路的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供给手持式和移动式电气设备用电的末端线路或插座回路,TN系统的最长切断时间不应大于表5.2.9的规定。”

表5.2.9TN系统的最长切断时间

2、《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 GB 13955-2005附录B

直接接触补充保护用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其最大分断时间如表B.1

表B.1直接接触保护用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最大分断时间

间接接触保护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最大分断时间如表B.2。

表B.2间接接触保护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最大分断时间

本人认为《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4-2011)要求剩余电流保护装置(RCD)动作时间不大于0.4S,提法不妥。

三、确定剩余电流保护装置(RCD) 额定剩余动作电流 IΔn时必须考虑被保护电气线路和设备的正常运行时的泄露电流

1、具体计算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B 13955-2005第5.7条中作了强制要求。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动作参数的选择,选用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额定剩余不动作电流,应不小于被保护电气线路和设备的正常运行时泄漏电流最大值的2倍。”

(注:IΔno=1/2 IΔn ,当IΔn=30mA时,IΔno=15mA。

按GB13955-2005之5.7.5条规定:2 IΔ<IΔno , IΔ<1/2 IΔno=1/4IΔn,

即IΔ=0.25 IΔn=0.25x30mA=7.5mA。)

2、《住宅设计规范》 GB 50096-2011第8.7.2条6款,针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额定剩余不动作电流的使用中作了相关的补充说明:

“住宅供电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每栋住宅的总电源进线应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或剩余电流动作报警。”

四、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适用于TN系统和TT系统,为了防止中性线N重复接地引起的误动作,《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使用作了强制要求:

1、在 TN系统中,必须将TN-C系统改造为TN-C-S,TN-S系统或局部TT系统后,才可安装使用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在TN-C-S系统中,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只允许使用在N线与PE线分开部分,如果二者合并为一体时,当出现漏电故障或人体触电时,RCD将拒动,不能起到保护作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后面的中性线N不能重复接地,N与保护线(PE)也不能合并为一体,否则无法合闸。如因运行需要,N线必须接地时,不应将RCD用作线路电源端保护。

2、TT系统的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必须装设剩余电流保护装置作为防电击事故的保护措施。将使用RCD的电气设备的外露可接近导体的保护线接在单独接地装置上,形成局部接地系统。

3、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有时在线路并无发生漏电事故,RCD本身也无故障的情况下,RCD出现跳闸。造成这种非故障性误动作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这些:

1)冲击过电压。在迅速分断低压感性负载时,会产生很高的冲击过电压,因而产生很大的不平衡冲击泄漏电流,导致RCD跳闸。

2)不同步合闸。不同步合闸时,零序电流互感器检测到“故障电流”,RCD分闸。

3)大型设备启动。大型设备启动时,会产生很大的堵转电流。如果RCD的零序互感器的平衡特性不好,就可能令RCD跳闸。所以,规范规定,当RCD跳闸后,允许对RCD试合闸一次。且电子 式RCD接线时只能采用上进线,不能采用下进线,否则会烧坏漏电脱扣线圈。

五、使用RCD的一些错误认识:

1、RCD发生误动作造成停电,因此而不装:

RCD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误动作,例如上文所述情况。有些人怕麻烦,就会不加分析的拆除RCD。我们必须认识到,RCD是国家规范强制安装,用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设备安垒的装置,绝不能因怕一时的麻烦,打开祸患进来的大门。

2、只要接地可靠,就不装RCD

电气设备接地是安全用电的基本措施,但即使接地体的电阻符合规程要求,也不能保证电气设备的接地绝对可靠。因为住宅用户电气设备的接地线一般不超过2.5mm2。从按地体、按地干线、接地支线到电气设备,中间有很多连接点,只要有一点连接不可靠或断裂,尤其是插座中的触头接触不良,都可能会造成接地不可靠。因此,要有其它措施保证用电的安全度,在实际应用中,装设RCD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补救措施。

3、装设RCD,电气设备的外壳就可以不接地

任何一种电气产品都不可能保证它永远处于工作可靠的状态,RCD也不例外。假如发生漏电时,适逢RCD又出现故障不跳闸,就有电击伤亡的可能。为了增加安全度,采用可靠的RCD后,电气设备的外壳仍需要可靠的接地。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在使用RCD的过程中,认真理解RCD的动作原理,并且正确选型,合理配置,那么一定能发挥RCD的作用,保护人民生命和设备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B 13955-2005

[2]《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4-2011)

继电保护的要求范文3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保护装置及技术

第一章继电保护的作用与意义

电力在现代社会各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没有电力的支持,社会生活和生产根本就无法正常进行。基于电力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对电力的维护就显得格外重要。而对电力维护起重要作用的继电保护,则是电力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继电设施的正常运转,技术运用与发展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影响重大。如何确保继电保护设施和技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是电力系统应该着重关注的,也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市场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力供应开始出现紧张,在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供电危机,使其不得不采取限电、停电等措施,以缓解电力供应的紧张。在如此严峻的形式下,加强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维护至关重要,而继电保护正是其中主要的保护手段之一。继电保护对电力系统的维护有重大的意义。

一.继电保护可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转。因为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异常时,继电保护可以实现在最短时间和最小区域内,自动从系统中切除故障设备,也可以向电力监控警报系统发出信息,提醒电力维护人员及时解决故障,这样继电保护不仅能有效的防止设备的损坏,还能降低相邻地区供电受连带故障的机率。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防止电力系统因种种原因,而产生时间长、面积广的停电事故,是电力系统维护与保障最实用最有效的技术手段之一。

二继电保护的顺利开展在消除电力故障的同时,对社会生活秩序的正常化,经济生产的正常化做出了贡献。不仅确保社会生活和经济的正常运转,还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前些年北美大规模停电断电事故,就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引发了社会的动荡,严重的威胁到了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可见,电力系统的安全与否,不仅仅是照明失效的问题,更是社会安定、人们生命安全的问题。所以,继电保护的有效性,就给社会各方面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第二章继电保护装置使用条件和维护

继电保护装置是实现继电保护的基本条件,要实现继电保护的作用,就必须要具备有科学先进、行之有效的继电保护装置,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设备的支持,才真正具备了维护电力系统的能力。因此,要做好继电保护的工作,就必须要重视保护的设备。而设备的质量问题,直接决定了继电保护的效果,因而必须对继电保护的装置提出较高的要求。

1.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性。即要求继电器保护装置,可以及时的把继电保护设备,因为种种问题而出现的故障和运行异常的情况,灵敏的反映到保护装置上去,及时有效的反映其保护范围内发生的故障。以便相关部门和人员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

2.可靠性。即要求继电器保护装置的正常,不能发生误动或拒动等不正常的现象,在继电器接线和回路接点上要保证其简练有效。

3.快速性。即要求继电设备能在最短时间内,消除故障和异常问题,以此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同时可以把故障设备的损坏降到最低限度,以最快的速度启动正常设备的正常运转,避免出现由局部故障而造成全面故障的情况出现。

4.选择性。即在要求继电器在系统发生故障后,可能选择性的断开离故障点最近的开关或断路器,有目标的,有选择性的切除故障部分,在实现最小区间故障切除的同时,保证系统其它正常部分最大限度地继续运行。

5.重要性。不仅要在选用上考虑其是否达到基本运行条件的要求,还要在日常的检测和维护上做好工作。

第三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前景

我国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是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而发展的,电力系统对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也就要求继电保护技术做出革新,以应对电力系统新的要求。熔断器是我国最初使用的保护装置,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这种装置已经不再适用,而继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是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开始。我国的继电保护装置技术经历了机电式、整流式、晶体管式、集成电路式的发展历程。随着科技时代的来临,我国的继电保护技术,也开始走向了科技时代。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继电保护的技术主要是朝微机继电保护技术方向发展。

与传统的继电保护相比,微机保护有其新的特点。一是全面提高了继电保护的性能和有效性。主要表现在其有很强的记忆力,可以更有效的采取故障分量保护,同时在自动控制等技术,如自适应、状态预测上的使用,使其运行的正确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二是结构更合理,耗能低。三是其可靠性和灵活性得到提高,比如其数字元件不易受温度变化影响,具有自检和巡检的能力,而且操作人性化,适宜人为操作。而且可以实现远距离的实效监控。

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的这些特点,使得这项技术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特别是在计算机高度发达的21世纪,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将会有更大的拓展空间。在未来继电保护技术将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的趋向发展。

我国应当在继电保护技术上增加投入,以便建立一套适应现代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保障要求的继电保护技术,在继电保护装置的使用上要注意及时的更新,适应我国各方面对电力安全使用的要求,为在未来切实的做好继电保护工作提供最基本的设备支持。同时还应该掌握世界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在微机继电保护技术上进一步的增强研究引进的力度,使我国的电力系统的安全系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我国强势的经济增长速度提供更完善的电力支持。

继电保护的要求范文4

关键词:电力 继电保护 可靠性 趋势发展

中图分类号:U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392-01

一、电力继电保护的整体含义

随着人们对电力质量运行要求的不断提升,继电保护装置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电力系统中,所谓的电力继电保护装置就是为了降低电力系统运行故障隐患,迅速及时的处理电力故障,缩减故障处理开支,维护电力系统维护的一种电气装置,该装置动作于断路器发出信号或者跳闸,因其独特的电路保护特性,近年来被广泛的应用。

二、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及特点

1.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

继电保护装置应满足可靠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考虑经济性,在能实现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尽量采用经济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

1.1可靠性

可靠性是对电力继电保护装置最重要、最根本的要求。可靠性要求保护装置应有正确的动作,即不改动的时候不能有误动作,该动的的时候不应该有拒绝动作。保护装置的误动作和拒绝动作都会给整个电力系统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为确保保护装置动作的可靠性,必须保证装置的设计原理、安装调试等正确无误,同时要求装置各部件质量可靠以提高整个装置的可靠性。

1.2速动性

即要求继电保护设备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短路故障进行切除,从而减轻短路电流对系统设备的损坏程度,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节约故障的处理时间

1.3灵敏性

指继电保护装置在其保护的范围内,对故障或异常工作情况的反应能力,在设备或者线路在被保护范围内发生金属性短路故障时,保护装置应具有必要的灵敏系数,各类保护的最小灵敏系数在规程中也有具体的规定。

2.继电保护技术特点

继电保护技术主要由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自主化运行率提高,使得继电设备具有很强的记忆功能,提高运行的精确度,其次,兼容性辅助功能强,统一标准做法的运用,方便于统一标准,并且装置的体积偏小,盘位数量减少了,在此基础上,可以增加其他的辅助功能。最后,操作性监控管理好,该技术主要表现在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下的主要部件,能够产生一定的作用。

三、如何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安装继电保护装置主要是为了保护电路运行过程中电路的各个配件安全性,所以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第一,继电保护装置需检验应注意的问题,将电流回路升流试验和整组试验放在本次检验最后运行,完成这两项工作后,禁止再拔插件、改定值区等工作。第二,定值区问题,定值区数量的增加是电力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系统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它能够适应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不同需求。从而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并且由于定值区数量不断增加,人们对不同的定值数据管理会出现或大或小的问题,为此应加强管理定值区,增加其专业技术人员及时调整数据更改记录。第三,一般性检查,一般性检查的工作虽然没有专项检查要求难度高,但其检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力继电保护装置的运作,由于一般性检查工作简单,琐碎,迄今为止还没有引起人们重视,既没有做到及时的进行一般性检查,而且检查时敷衍了事,没有得到具体的实现,细微的细节都可能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所以一般性检查的具体落实是提高继电保护可靠性的重要方面。

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

继电保护技术当今趋势是向计算机化,智能化,网络化,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和自适应控制技术发展。

1.计算机化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其对微机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除了保护的基本功能外,还应具有强大的通信能力,高级语言编程等各方面功能,这样,继电保护装置才能够得到系统的故障较多的信息,对故障性质、位置的判断和距离检测越加的准确,大大提高保护性能和可靠性。

2.网络化

计算机网络作为现代信息和数据传送工具已成为现代技术的中坚力量,它对各个工业领域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实现这种系统保护的主要是将全系统各重要电气设备保护装置用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实现微机保护的网络化。

3.智能化

电气自动化是当代先进科学的核心技术,也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他的发展对社会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时刻展望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前景。我国为进一步提高自身产品,已加大了自主创新的发展力度,提倡研究人员研发更好的并且具有创新的产品,使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

此外,我国正在逐步加大对电网的建设,电气自动化为其的继续发展拓宽了空间。

4.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

在实现继电保护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下,保护装置实际上就是一台高性能,多功能的计算机,它可从多方面获得电力系统运行和故障的所有数据和信息,也将它所获得的信息和数据传送给网络控制中心或任一终端,其中在1992年,天津大学就提出了保护、控制、测量、通信一体化问题,并研制了相关数字信号处理器为基础的一个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装置。

5.自适应控制技术

自适应继电保护的概念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其指能够根据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和故障状态的变化而迅速实时改变保护性能、特性的新型的继电保护。自适应继电保护的基本思想就是使保护适应尽可能多的电力系统各种变化,提升改善保护的性能,这项技术具有改善系统响应、增强可靠性和节约经济成本等优点,从而拥有着广泛的前景。

五、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能源已经成为国家的主要能源之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继电保护装置作为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保障,其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继电保护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管理制度的慢慢完善,相信日后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将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翠萍. 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及实验. 科苑论坛,2008.

[2]李海.袁琳.对继电保护故障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0.03.

[3]王姗.基于故障树分析法的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电气时代,2011(02)

继电保护的要求范文5

【关键词】继电保护;任务;现状;发展

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任务和要求

(1)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有选择性的将故障元件从系统中快速自动切除,使其损坏程度减到最轻,以避免故障元件继续遭到破坏。保证系统其它非故障部分能继续运行。

(2)反应电力系统的不正常工作状态,一般发生报警信号。提醒值班人员进行处理,无人值班情况下,继电保护装置可视设备承受能力作用于减负荷或延时跳闸。

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

(1)动作的选择性:当出现故障时。继电保护动作时应该首先将故障的设备切除,让出现拒动的现象时,才允许相邻设备保护、线路保护等动作。电网之间的继电保护要遵循逐级配合的原则,保证当继电保护装置切断系统中的故障部分后,其他非故障的设备仍然可以可靠的进行供电;

(2)动作的速动性:指的是继电保护装置在允许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切除故障元件,针对短路故障时尤其重要。从而缩小故障导致的范围,降低设备和线路的损坏情况,提高自动投切设备的效果;

(3)动作的灵敏性:指的是继电保护装置在保护范围内,保护装置应该具备的灵敏系数,即应当故障时的能力,。

(4)动作的可靠性:可靠性是对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任何电力设备都不允许在没有继电保护的状态下运行,同时继电保护在保护范围内需要动作时应可靠动作,不应该动作时应可靠的不动作。

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现状

我国继电保护起步于50年代,此时的技术人员主要是对国外先进的继电保护技术进行引进和吸收,从而来培养自己的专业队伍。因而在60年代中我国已建成了继电保护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和教学的完整体系。这是机电式继电保护繁荣的时代。从60年代中到80年代中的晶体管式继电保护蓬勃发展的时代,到了80年代末期时集成电路保护已形成完整系列,形成了90年代中期的集成电路式继电保护时代。

随着社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发电机组的容量不断增大,各种大型的设备和人民的生活对电力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大。不同原理、不同机型的微机线路和主设备保护为电力系统提供了一批新一代性能优良、功能齐全、工作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现在的继电保护处于微机式继电保护时代。目前,我国建设的变电站等电力设施都已经实现了综合自动化,无人值守的变电站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

3.1 网络化 现在,继电保护的目的不只是要切除故障设备和降低故障的影响区域,更主要的是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的运行。这就需要每个保护单元都能共享整个系统的运行和故障信息, 每个保护单元与重合闸装置在分析系统数据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有效的协调。这样,继电保护装置对故障性质、故障位置的判断和故障距离的检测会更加的准确。实现这种系统保护的条件就是对信息的有效传输,这就要求用计算机网络将各主要电气设备的保护装置进行连接。因此,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和数据通信工具已成为继电保护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

3.2 智能化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如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模糊控制等在在继电保护领域应用的研究已经起步。例如在输电线两侧系统电势角度摆开情况下发生经过渡电阻的短路就是一非线性问题,距离保护很难正确作出故障位置的判别,从而造成误动或拒动;如果用神经网络方法,经过大量故障样本的训练,只要样本集中充分考虑了各种情况,则在发生任何故障时都可正确判别。

随着各种技术和智能软件的不断完善。可以预见人工智能技术在继电保护领域一定会得到广泛的应用,以解决对电力系统更高的需要。将智能技术和故障诊断技术进行结合在一起,分析和处理不确定因素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是今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新的发展空间。 3.3 综合自动化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在线获取电力系统的运行和故障信息和数据,并将得到的信息传输到监控中心进行显示和分析,从而为工作人员提供实时的现场数据。继电保护系统在完成继电保护功能的同时,还完成了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等方面的综合自动化。 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打破了常规保护装置不能与监控中心进行实时监控的不足,给电力系统自动化赋予了更新的含义和内容,代表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一种潮流。

4 总结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方面的进步,继电保护技术有着新的发展机遇。其发展内容将突破原有的原理和应用范围,由数字时代跨入信息化时代,发展到微机智能综合自动化水平。这同时对我们的工作来说也是巨大的挑战,一定要把握机会,为我国继电保护的发展开阔更广泛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王维俭著.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基本原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1.

[2]刘岳松.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07).

[3]宁磊,陈涛. 电力继电保护现状及展望[J]. 科技信息. 2010(20).

继电保护的要求范文6

【关键词】110kV线路;继电保护;改进措施

引言

继电保护是对电力系统的故障和影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异常工况进行研究,利用继电保护设备来保护电力系统和相关元件,从而实现反事故自动化的一种措施。继电保护可以保护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继电保护系统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其安全性和可靠性都获得了一定的提升。但是,随着供用电量的增加,人们对供用电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完善继电保护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本文对继电保护概念和要求进行简要分析,结合一起110kV线路故障,对继电保护动作进行探讨,并结合相关知识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希望能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安全、高效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1 继电保护的作用和基本要求

1.1 继电保护的作用

在110kV线路中,继电保护装置可以有针对性的自动切除故障元件,从而减少故障设备的损坏,也可以避免故障设备对电力系统的其他部分造成影响,还可以有效降低事故影响;当电力系统中的设备出现异常状况时,继电保护装置可以依据具体情况做出反应,例如跳闸、收发信号等。因此,继电保护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继电保护并不是万能的,它只能在一定的延时范围内,依据故障的大小和损坏的程度做出反应,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附加损害。

1.2 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要实现继电保护装置对电力系统的保护作用,继电保护装置必须满足四个基本要求:(1)可靠性。继电保护装置必须具有可靠性,能对故障动作做出反应,在正常运行时不应该出现错误反应。(2)选择性。继电保护装置应该有一定的选择性,可以针对电力系统中的故障进行选择性切除,例如断开与故障点距离最近的断路器。(3)速动性。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继电保护装置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切除故障部位,从而降低故障部位对其他设备的影响。(4)具有一定的灵敏度。继电保护的灵敏度是指当电力系统的设备或者线路在保护范围内出现金属性短路等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要及时做出反应,不应该出现拒绝动作。

2 110kV线路距离保护

电力系统中的距离保护是指根据反应故障点到保护安装点之间的距离来确定动作时间的保护原理。在110kV线路中,距离保护的I段、II段都具有比较高的灵敏度,可以在各种类型的多电源网络中确保动作具有选择性。但是,距离保护不能实现整条线路的速动,当故障位于线路的末端时,要实现线路的安全运行,就只能通过二段后备保护来切除故障。

距离保护分为接地距离保护和相间距离保护两个类型。接地距离保护作用于线路接地故障,一般使用零序电抗继电器,接地距离的I段是主保护,II段和III段是后备保护;相间距离保护作用于线路相间短路,一般使用方向阻抗继电器,相间距离的I段是主保护,II段和III段是后备保护。从具体运行过程来看,距离保护的I段是速断保护,作用时间短,反应迅速,但是I段保护并不能完全覆盖整条线路,一般只能达到该段线路全长的80%左右;距离保护的II段是一种带时限保护,其保护范围可以覆盖该段线路并有一定的延伸范围;距离保护的III段可以保护所在线路段以及该线路段的下一段线路,还有一定的延伸范围。

3 110kV线路故障分析及改造措施

3.1 线路故障分析

几年前,某市的110kV线路发生了一起线路故障,在故障前,甲站和乙站是利用110kV的双回线连接的,在线路的两端都设有110kV的线路保护。在该线路上还接有三个100kV的终端变电站,但是没有设置相应的线路保护。具体接线方式如图1所示。

当时乙线发生故障(图中X处),乙站与故障点接近的继电保护动作跳开开关,0.3秒后甲线的继电保护动作跳开开关,0.5秒后接近甲站的乙线继电保护开关跳闸,约1.7秒后,甲站的乙线继电保护开关重合,随后的十几秒内,乙站附近的甲线和乙线继电保护开关先后重合。当故障发生时,乙线两侧的继电保护装置跳闸是正常的继电保护动作,但是乙站附近甲线的继电保护开关跳闸是不符合正常的继电保护要求的,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当天故障点遭到雷击接地,故障点既属于乙站乙线的距离保护范围,也属于甲站乙线距离二段保护的范围。当乙站附近的乙线继电保护装置跳闸后,甲线变成单向运行,保护的范围产生了变化。而故障点还属于乙站甲线的范围,继电保护装置就出现跳闸反应,此处跳闸后,故障点还在甲站乙线的距离保护范围内,继而引发甲站乙线机电保护装置跳闸。

3.2 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