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常见家庭教育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常见家庭教育问题范文1
关键词:年轻父母;觉察力;家庭教育;检视
事物都有自己的表现形式和发生发展的轨迹,它的出现和发展都有一定的迹象可循,人们可以因此对事物进行精准的了解和判断。对事物进行了解和判断的能力就是觉察力。所谓觉察力,就是洞悉彻悟事物的发展规律、方向的高度预见性的一种本领和能力,是能够以小见大、以心见性、见微知著、敏捷独到的一种超前的感悟能力。[1]具有较强觉察力的人,能运用心理、思维的力量去了解事物,解开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力,即父母发现家庭教育问题的能力,包括对家庭教育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和产生原因等都能有所发现和认识,并洞察影响家庭教育的诸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明察家庭教育的成效。
一、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失察的后果分析
家庭教育问题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局部到整体,是一个渐变过程,不是突变的过程。家庭教育问题出现的最初阶段,很容易被年轻父母忽略,使得家庭教育问题日积月累,越发严重,以至于有的问题积重难返。对家庭家庭问题的失察,会产生更多的问题,并且影响深远。多重家庭教育问题互相牵扯和纠缠,严重影响问题的解决。
(一)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失察,造成错失家庭教育良机,影响深远
父母应该对家庭教育的状况有所监控和觉察。但很多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后知后觉,家庭教育失当而不自知,导致家庭教育问题无法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很多家庭教育问题是随着孩子的学业问题或者品性问题而暴露,也有的家庭教育问题等到孩子成年才被觉察,因而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教育影响相对于教育行为,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家庭教育也不例外。因家庭教育不当产生的问题,会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与大学阶段呈集中爆发状态,有的会延后到下一代择偶、组建新家庭时才会有所表现。这使得众多家长往往不能对孩子的成长问题做家庭教育方面的归因,不能回溯家庭教育问题,而将此归因于外部条件的变化。比如,他们认为“孩子进入青春期,产生叛逆”,“孩子进入大学,生活环境条件变化,不能适应”,“年轻人进入婚恋期,一时不知道如何相处”等等。实际上,其中很多的问题都源自家庭教育失当,造成孩子不能很好地适应变化的环境,因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适应问题。
(二)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失察,造成家教问题积重难返,影响深刻
家庭教育问题与原因之间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而是多样的具有因果关系的元素纠缠的结果。比如,年幼的孩子喂养困难,不愿意好好吃饭。究其原因,有孩子自身先天或者后天的消化能力问题,但也可能是年轻父母喂养方法不当,没有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造成孩子脾胃失和并影响到食欲。其间还可能夹杂着年轻父母对孩子不良养育态度的影响:父母或者马虎忽略,或者迁就溺爱,影响了孩子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此外,家庭情感关系不良影响到孩子的情绪,也可能造成孩子食欲不佳。反过来,孩子的喂养困难问题,会引起年轻父母的焦虑情绪,父母双方可能推诿责任并互相指责,导致家庭冲突增多,家庭情感氛围不良,进而引发新的家庭纠纷和冲突,再一次影响孩子的喂养。影响家庭教育的多样因素的纠缠与牵扯,产生的影响不是1+1=2而是1+12。如果长期对家庭教育问题失察,导致若干家庭教育问题纠缠在一起,最后分不清孰因孰果,那么处理此类问题就会非常棘手。所以,年轻家长对家庭教育问题不自知,就会贻误对孩子的最佳教育引导时机。如果不能对家庭教育问题保持清晰的认识,及时检视家庭教育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存在的问题就会成为家庭教育的隐患,成为影响孩子成长的隐患,导致外部因素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引发出家庭和孩子新的问题。
二、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失察的原因分析
教育素养是指父母为了合格地担当家庭教育实施者的角色,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应当具备的特殊品质,包括教育知识、教育观念与教育能力。[2]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失察,受到家庭教育本身特点的影响,也和年轻父母自身的素养及行为方式有密切关系。
(一)家庭教育的特点影响了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
1.家庭教育即时性、随机性和零散性特点,使得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容易出现“挂一漏万”的现象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大不同,在于它不是有目的、有意识的、系统的教育过程,而是伴随在日常生活当中随机、即时、零散地进行的,需要家长敏锐地捕捉教育的信息与契机。虽然新时期的年轻家长都很重视家庭教育,很关注孩子的成长,但对于何时是教育的契机、用何种方式教育效果最佳,年轻父母很难把握好。而家庭教育的规范很少有明文规定,年轻的父母本身对家庭教育要求并不明晰,要在实践中视具体情况而定,有的规范甚至要等到孩子“违规”之后才被发现。家庭教育可能“处处是教育、时时是契机”,但年轻父母却常常忽略机会,不能很好地把握教育契机,或者因为采用不当的教育方式而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变成“坐失良机”。此外,年轻父母因娱乐生活丰富、工作繁忙、家庭教育经验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也容易忽略家庭教育的契机,忽略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2.影响家庭教育成效的因素是动态的、多元的,年轻父母很难整体把握家庭教育系统不少年轻父母的“父母角色”意识不够,对家庭教育不重视,因而忽略对家庭教育问题的关注。更多年轻父母是重视家庭教育的,但对家庭教育问题也未必能很好地把握。家庭教育成效是受多元、动态因素的综合影响。家庭所处的地理环境、家庭中的人员结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成员的情感关系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等等,都深深影响着家庭教育成效。另外,这些因素作用的发挥,还取决于孩子的特点。孩子用自己的气质特征、性格特点、智商才能甚至是外貌特征等,与这些外部的影响因素进行对话交流,从而影响着家庭中各种因素作用的发挥。年轻父母对于影响家庭教育的诸多因素缺乏完整的认识,难以整体把握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难以发现诸因素之间复杂的关联,因而容易对家庭教育问题失察。
(二)年轻父母自身的特点造成了他们对家庭教育问题的失察
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力还受制于他们自身的特点,他们的认知、情绪、个性等方面的特点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对家庭教育问题觉察的客观性、全面性和深刻性。1.年轻父母的个性特征造成了他们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不细致家庭教育问题往往是“于细微处见精神”,需要年轻父母对问题能明察秋毫并防微杜渐。但不同个性的家长,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力有较大的差异。比如,情绪型性格的年轻父母,处理事情习惯“大大咧咧”且容易被情绪左右,对孩子的照管和教育情绪化严重,常常出现粗枝大叶不细心的毛病,对细节的敏感度和关注度不够,遇事急躁不冷静,他们容易忽略孩子和家庭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而理智型性格的年轻父母,又可能出现过度关注,过度敏感,导致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不客观。2.年轻父母觉察能力不足导致他们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不全面“见识”即看见并认识。所谓“有见识”,就是个体看见并且掌握了更多的信息,它是觉察力的基础。“事事留心皆学问”,人们可以通过对所掌握的信息进行分析思考,得出对事物的认知和行为决策。掌握的信息越全面,认知分析就可能越客观越深入。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越专心越用心,得到的有效信息就越多。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能力,会直接影响他们对家庭教育过程中相关信息的掌握。虽然信息无处不在,但是年轻父母家庭教育临床经验不足,在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过程中,容易忽略与孩子成长有关的信息,比较容易捕捉到的是能引起他们情绪体验的内容,而情绪体验中觉察的信息却未必客观。比如,孩子牙牙学语,符合年轻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期待,就会引起他们的兴奋,他们因“牙牙学语”这个事件而出现“晕轮效应”,产生认知偏差。3.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认识不足导致他们对问题的觉察不深入觉察不仅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要用脑子想。“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所谓行家,就是对问题的敏感度很高的人,相关的知识背景是觉察敏感度的基础。年轻父母如果没有认真学习家庭教育理论,对家庭教育问题觉察力不足,对问题的了解不具体,就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或者关注问题的表象而忽略现象之下的隐性问题,尤其是对内在问题的觉察不足。比如,孩子与伙伴关系不良而情绪低落,父母容易觉察到孩子人际交往状况,看到孩子缺乏交往主动性和交往技巧,却不容易发现孩子的内在体验,无法关照到孩子内心安全感不足,或者是不够自信而不能很自然地和同伴交往因而回避交往。如果年轻父母忽略孩子的内心体验,就会使得问题的解决走上歧路,甚至会加深对孩子的伤害。比如,上例中的父母,忽视孩子的内心体验,强行催促孩子去与同伴交往,会引起孩子更深的恐慌和更严重的退缩性行为,会给孩子脆弱的心灵造成新的更深的伤害。年轻父母家庭教育实践经验不足,对家庭教育问题可能产生的影响认识不够,对孩子早期表现出的问题重视不够,就越发不能很好地觉察家庭教育问题。
三、用“多元检视”方式提升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力
学者的研究表明,“教师教育智慧在其核心表现上与觉察力密切相关。”[3]提升父母的教育智慧的核心也在于提升其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力。除了要从观念上帮助他们,使他们重视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更重要的是要从方法上帮助他们,使他们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能力得到提升。学习多元检视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倾向和层次去觉察家庭教育问题,找到更多的家庭教育问题关注点,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年轻家长提升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力。
(一)从多角度检视家庭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
家庭教育的成效是多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家庭教育的问题也是如此。觉察家庭教育问题,就要重视检视与问题相关的诸多元素,包括家庭居所、家庭收入、家庭的社会阶层、家庭人员构成等客观因素,也包括父母的家庭教育素养、成长经历等主观因素。年轻家长要特别注意对影响家庭教育的主观因素的检视和觉察,如自己的成长经历、自己的教育素养等。前者会影响后者的方向,后者会影响对前者的审视深度。年轻家长检视家庭教育最主要的视点有:1.对新生家庭与原生家庭关系的检视新生家庭和原生家庭是一组相对的概念。每个新生家庭都来自原生家庭,并成为下一组新生家庭的原生家庭。因此,家庭教育不是零起点,原生家庭中的家庭教育观念和行为会深深地影响到新生家庭。年轻家长要尽量与原生家庭保持健康的关系:所谓健康关系,就是看到关联,又能调整问题所在。年轻父母对自己所在新生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容易出现“当局者迷”的困惑,反观自己的原生家庭则会产生“旁观者清”的效果,对自己的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会更客观更全面。而且,自己作为当事人,容易检视到原生家庭教育方式的成效,从而可以对新生家庭的教育方案作出适当的调整。对原生家庭的检视,重点要检视原生家庭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亲密度、对孩子的期待及其促进策略等,并注意把新生家庭与原生家庭进行比照,既不能完全推翻原生家庭的教养模式,也不能不加分析地进行全盘复制和吸收。年轻父母在对原生家庭的理性检视基础上实施新生家庭教育,使得新生家庭教育有较高的起点,可以帮助新生家庭对家庭教育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落进原生家庭问题的窠臼中。2.对自己“父母角色”的全面检视年轻父母在社会生活中身兼多种角色,他们作为一个“社会人”或者是“职业人”的角色成长比较受关注,但其“父母角色”的成长常常被忽略。年轻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执行者,需要对自己的“家长”这一角色及其成长状况进行认真和长期的检视。(1)对履行父母角色职责的检视年轻父母是否把握好自己的“父母角色”职责,是做好家庭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年轻父母要对父母角色的多元定位加以检视:做为监护人,父母是孩子成长资源的提供者,使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条件得到基本的保障,而不要让孩子流离失所。作为监护人,父母还要保障孩子的心理安全,满足孩子情感上的需要。父母同时是孩子的成长伙伴和顾问,对孩子的成长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既不能放任孩子不管,也不能越俎代庖剥夺孩子自主学习和成长的机会。(2)对父母角色成长状况的检视“陪孩子一起成长”是当下父母成长的重要方式。缺乏完整家长教育学程的年轻父母们,大多是随着孩子的成长脚步,在实践中摸索着成长的。他们的教育智慧和能力,需要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断得到扩充与提升。父母要检视自己的教养行为,对教养有效性进行检视,同时也要检视自己的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效率。最主要的检视途径是对教养成效进行检视,通过了解孩子积极的正向的变化情况来检视父母学习和教养成效。(3)对父母与孩子的情感关系健康状况的检视良好亲子关系是良好家庭教育的基础。保持良好亲子关系的家庭,即使孩子出现阶段性的成长问题,也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亲子关系是检视教养成效的重要指征之一。常见的亲子关系问题是亲子关系疏离、亲子关系过度依赖、亲子关系冲突等。孩子的个性不同,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对父母的需求不同,良好亲子关系的格式也会有所不同。良好的亲子关系表现为依恋不依赖,理性不冷漠。父母需要很好地回应并引导孩子,使亲子之间和而不同,保持一种有弹性的融洽关系。
家庭教育问题的表现从其倾向性可以分为外显和内隐两个维度。外显的家庭教育问题可视可感可检测,比较容易被发现。青春期阶段家庭教育问题暴增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青春期阶段家庭教育问题通过孩子的学业成绩和行为反应得以显示,父母因此发现家庭教育问题。但青少年青春期阶段暴露的家庭教育问题,并不是在青春期的时候才生成的,而是过往问题累积之后的集中爆发,在此之前问题常常以内隐的方式存在,但父母没有发现或者未加关注。不同倾向的家庭教育问题产生影响的深远程度不同,不了解内隐的深层次的家庭教育问题,家庭教育往往就不能因材施教,不能对症下药。1、外显家庭教育问题的检视所谓外显家庭教育问题,就是家庭教育过程中,可感可测的教育问题。比如,孩子平时不能主动和别的小朋友交往,不愿意与小伙伴分享玩具等。通过孩子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外显行为反应,可以发现孩子社会性发展不良的问题。父母对自身在家庭教育中表现出来的言语与情绪反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容易发现的。比如,父母对于自己情绪失控而怒斥孩子的行为,常常会有懊悔之情,就是检视自己的教育行为后的反应。虽然多数父母没有经历专门的家教理论学习,没能很好地掌握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相关理论知识,但通过对自己几个孩子的对比或者和别的同龄孩子的对比,父母就很容易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并可以在专家指导之下或者是自己有意识地加以调整。当然,如果用别人的孩子做参照,就要有意识地防止“别人家小孩”的现象发生,要对自己的家教问题做客观的评断。2、内隐家庭教育问题的检视内隐家庭教育问题是指没有通过可感可测的外显行为表现出来的家庭教育问题和当下还没有表现出现来的家庭教育问题。年轻父母要特别用心去检视内隐的家教问题。(1)检视父母的教育观念“观念决定行为”,父母内隐的教育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家庭教育行为。在可以检测的家庭教育问题行为背后,一般都有需要反思和调整的内隐的家庭教育观念问题。比如,父母一味的强调孩子的课业学习,为孩子选报各类课外学习辅导班,与父母的教育价值观密切相关。受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和“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新的谬论误导,父母的教育价值观带有强烈的功利性,并体现在他们家庭教育行为选择上。(2)检视父母自身的行为示范“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形式,言传与身教有效配合能提升家庭教育的效果。“妈妈洗脚”这一则公益广告,对言传身教做了很好的诠释。而家庭教育问题中的很多问题,都与父母忽视行为示范有关系。比如,孩子挑食偏食,常常都源于父母饮食习惯的影响。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中言传的内容有比较明确的认识,会注意给孩子积极的正向引导。但是,也要注意自身行为示范,发挥身教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地用行动给孩子以积极影响。(3)检视家庭教养范式的适切性检视父母教养范式的适切性,就是检视其合理性和有效性。“鞋子合不合脚,脚知道”。与孩子的个性和成长需求契合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反之亦然。检视家庭教育范式的适切性,要检视家长的家庭教育动机、教育目标,检视日常生活中亲子双方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等。如果消极的劣性的情感体验多,就要对家庭教育多加注意,及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4)检视家庭功能的状况对家庭功能的检视,是对家庭教育问题的深度检视。家庭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家庭教育问题往往是系统性的问题,对家庭教育问题的深度检视,需要基于家庭系统理论的思想基础之上。家庭中的关系结构、家庭对问题反应的灵活性、家庭成员交往质量和家庭亲密度等因素,综合地反应家庭的功能状况。
常见家庭教育问题范文2
【关键词】流动儿童 现状 成因 对策 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我校是地处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佛山的一所城镇中学,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镇工厂企业不断增多,我镇的外来人员队伍也不断壮大,大批儿童跟随父母离开故乡,来到我镇生活,我校学生中外来务工子女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大。本学年,我校学生共1266名学生,其中外来工子女共405 人,占总人数的31.9 %。七年级学生共393人,外来工子女学生157人,占总人数的39.9 %;八年级学生共429人,外来工子女学生132人,占总人数的30.7 %;九年级学生共 444人,外来工子女学生116人,占总人数的26.1%。从这些数据,我们很容易发现,外来工子女队伍在不断壮大。各级政府出台了有力措施保障这些儿童顺利就近入学就读,接受义务教育,流动儿童入学问题已经得到有效解决。
但是只是停留在保障流动儿童接受教育工作上是不足够的。这些远飞到异乡的小鸟,即使顺利地走进了新学校,坐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但是,从那一双迷茫、自卑甚至是敌意的眼睛里,我们意识到:这些孩子需要我们的特别关怀引导,因为他们面对新环境,他们心理上承受了同龄人没有经历过的冲击。更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爱护指导。而在流动儿童的教育上,班主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在综观全校流动儿童学生情况的基础上,以本校九年级一个班级内的流动儿童作重点观测对象,探究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
一、流动儿童教育现状。
作者调查的班级共48人,其中流动儿童工21人,占全班总人数的43.7%。在这群流动儿童中,有13人是小学阶段已来到我镇就读的,有9人是初中阶段转学到我校就读的。
这群学生的学习情况总体表现不够理想,作者参照七、八年级四次期末考试成绩发现:这群学生中,在班级内学习成绩优秀的有2人,占流动学生总人数的9.5%;学习成绩属中等或以上的有11人,占流动学生总人数的52%;学习成绩中等以下的有8人,占流动学生总人数的38%。而本地学生的比例则分别是:29.6%、44.4%、25.9%。从数据可看出,流动儿童总体的学习情况相比本地学生不够理想。
遵守纪律方面,通过访问该班班主任及科任老师,以及参照学生的德育操行得分的方式进行调查。纪律方面表现能达到合格要求的流动儿童共11人,占流动儿童总人数的52 %,而本地学生能守纪能达到要求的有19人,占本地学生的70%。
作者还通过检查学生作业、观察课堂表现、跟踪学生课余活动等方法,考察学生的做事态度、人际关系、自我表现能力等综合素质。发现这群学生较容易出现自卑、冷漠、冲动、敏感等不良心理现象。
总体而言,流动儿童相比本地儿童,因为要适应环境、融入新群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要面对比同龄人更多的困扰,如果没有得到关怀、适当引导,极容易出现心理、行为上的不良现象。
这群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他们的父母大都是文化程度不高、从事体力劳动的外来工,工作的辛劳、家庭教育意识不强等原因,造成这群儿童不能得到父母的细心关爱、教育。由于外来者身份,他们在班集体中可能会遭到老师、同学的歧视和排斥,容易产生悲观、冷漠、孤僻等心理问题。学习上,因为要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学业上容易受阻,导致对学习的畏难情绪,如果这一关键时期没有得到老师、家长的正确心理疏导和学习上的帮助,这些儿童就会变得厌学,甚至辍学。
二、教育问题成因的深层探究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促使人口流动性加大,流动儿童人数将会不断增加,他们的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重视解决。但当前社会主要关注的是保障流动儿童就近入学,接受教育的权利,对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方面的研究、重视还远远不够,保障流动儿童入学仅是就学的开端,教育权利的平等也极其重要,由于户籍、学籍管理问题,学校对流动儿童学生的流失并不关注,甚至不把流动学生的成绩列入教师考评中,造成教师对流动儿童在教学和管理上采取忽视态度,甚至对这些学生存在歧视。针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进行的宣传培训公益讲座等活动欠缺。
学校未能充分发挥教育职能,针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而制订的工作指引不够细致到位,导致许多班主任、教师工作不够深入、工作方法不够科学。部分老师不把流动儿童当正常学生看,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缺少对流动儿童的教育关怀。家校联系制度未能落到实处,流于形式,与家长联系的方式只限于一学期两次的家长会,而且家长会的内容多数是介绍班级情况,汇报学校及班级工作,分析各科成绩等,最后往往是寄语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工作。但是没有专门针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家长会,班主任缺少从家庭教育的角度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往往是流动儿童出现严重违纪甚至辍学了才告知家长,未能切实做到家校联手,共同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
家庭教育方面。流动人口家庭中,流动儿童家长多数从事个体生意或工厂务工,工作辛苦、忙碌,无暇照顾子女,更忽视对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流动儿童父母自身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这使得他们即使想要辅导子女学习却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孩子的学业缺乏具体指导帮助,孩子容易因为缺乏必要的监督、引导和关爱,学习主动性较低。
生活的环境也是造成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客观因素。儿童生活的地方往往是出租房聚集的地方,常见有赌博、打架、等不良社会现象,生活环境缺乏良好的文化氛围,如我校附近最大的外来务工人员聚居地杨和对川村,小饭店、发廊、桌球室等林立,龙蛇混杂,生活在这里的流动儿童对那些不良现象见怪不怪,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孩子容易沾染上不良习气。生活环境缺少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往往会缺乏学习动力,无心向学。
三、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对策
1、政府有关部门要完善保障措施,积极针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开展宣传培训活动。
国家有关部门充分重视流动儿童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省、市、区、镇为把解决外来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落实到实处,已制定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要真正实现流动儿童接受平等的教育,必须细化规定,改革学籍管理制度,明确要求流动儿童接受平等的教育权利,不受歧视。明确学校对流动儿童学生的教育责任,保障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平等接受教育。广泛宣传,利用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呼吁全社会对这一特殊群体儿童关注、帮助。
2、学校要完善、优化教育方式。
制订措施明确学校、教师对流动学生的教育、管理责任,保障流动儿童不受歧视,平等接受教育,除了智育,还要给学生更多的关爱,定期找他们谈心,及时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疏导,开设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孩子之间加强交流合作,促使流动儿童融入集体中,结交更多朋友,身心健康发展。
3、父母要与儿童加强沟通,创造和谐、宽容的家庭教育环境。理性对待学业问题,鼓励孩子进步。
要家长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来帮助孩子学习是不切实际的,所以为解决孩子教育问题,家长可从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开始,创造更多机会让家人与孩子融洽交流,让孩子在长辈的身上感受到爱,以及学习到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让孩子有宣泄不良情绪的对象,积极鼓励孩子加强同龄群体的交往。帮助他们进行正确的朋友交往和行为选择,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乐观、勇敢地面对各种困难。努力创造及优化孩子的学习成长的教育环境。理性对待孩子的学业问题,积极与老师沟通,鼓励孩子争取进步。
四、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班主任起主导作用。
1、用爱温暖流动儿童孤独的心灵,赏析教育帮助孩子找到自信和勇气,有效疏导促进孩子驱走心理阴霾。
对于年纪尚小的流动儿童来说,离开熟悉的环境、朋友、邻居,要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心里肯定是充满不安、迷茫、焦虑甚至是恐惧的。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理解、体谅这些孩子,并且帮助这些孩子尽快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生活。让这些用不安的眼神打量着新环境的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心。
班上新转来的流动儿童蔡雨,是个敏感、偏激的学生,在新环境里明显不太适应,与同学的相处也不太融洽。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他谈心,引导他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新生活,在与别人相处时学会换位思考。在班际篮球比赛里,我鼓励他勇敢地站出来为班争光,我带领其他同学在场边为他加油助威。他在比赛中英勇负伤了,伤了膝盖,其他同学经此一役对他明显友好了很多,我及时在班里表扬了他为班争光的行为,倡导大家帮助有脚伤的蔡雨。大家都很乐意帮助蔡雨,在互助中增进了友谊,蔡雨因为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很快就能结交了新的好友,融入到集体中,学习上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2、积极开展班级活动,促使流动儿童融入集体。
流动儿童产生心理问题主要是因为新环境的适应困难造成的,因为他们没有融入新集体,没有朋友,因而产生孤独、被排挤感,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从而引发更多问题。班主任要积极开展班级活动,让流动儿童和其他同学在活动中增进感情,学会合作交流,结识新朋友。在活动中关注流动儿童的表现,给予表扬和帮助,增强孩子的信心。如班级二人三足比赛,又如篮球比赛、知识竞赛等。让流动儿童在活动中冲破隔阂,融入新集体,找到新朋友。在学习上,班主任可在班内开展结对子的活动,安排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的学优生与成绩欠佳的流动儿童结对子。帮助流动儿童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内容,在优秀学生的带动、感染下,激发学习积极性,体验学习成功感。同时,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能促进流动儿童更快融入班集体。
3、加强学法指导,借助科任老师的力量,帮助孩子体会成功感,激发学习热情。
学习成绩的下降,挫伤流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使孩子失去自信,表现更为自卑。要改变孩子的心理状况,提高学习成绩是让孩子重拾信心,走向阳光的重要一步。很多班主任关心流动儿童的学习困难问题,专门与学生交流,热情鼓励孩子用心学习,叮嘱学生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讲的话虽暖人心,但对那些有学习困难的孩子来说,实质帮助并不大。要让流动儿童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内容,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必须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具体的学法指导。
4、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促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架起亲子桥梁,通过建立健康的亲子教育关系,实现教育长效性。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发展中新生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关注,社会、学校、家庭三方携手解决。每一个儿童都是祖国的美丽花朵,应该得到同样的阳光、雨露的滋润,得到同等的关怀、爱护。如何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这群孩子撑起一片蓝天,促进流动儿童身心全面发展,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常见家庭教育问题范文3
关键词 留守儿童 问题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1-0059-02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随着我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开展,特别是试点学校的“留守儿童”问题也越来越多,这必将赋予改革以新的艰巨的历史使命。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我校而言,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我校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也逐年增多,从调查情况看,父母外出打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为留守儿童教育成长提供了必需的物质条件,但与此同时,也使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生活面临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由于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或没有这个意识,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特别是父母双方均在外地打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隔代亲人照看,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没有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没有精力监护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甚至对留守儿童娇生惯养、放任自流;加之儿童本身自控能力较差,无法抵制现代社会中不良诱惑,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其次,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临时监护人一般只管吃穿,不愿管理教育或者不善于管理教育,致使部分留守儿童长期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说谎、小偷小摸、打架斗殴,花钱大手大脚、不知节省,每天只喜欢看电视、打游戏、无节制地玩耍等,直接影响其他学生的行为和思想。留守儿童的心理与行为极易出现偏差,在去年我所教的班级里就有这样一个孩子,父母均外出打工,他被留在家里由祖父代为照顾,由于长期和父母分离,缺乏一种良好的家庭氛围,使这个孩子在心理和生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出现情绪消极、孤僻任性、自私冷漠等特征,而且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极差,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不专心,爱打架,撒谎,老师多次教育也是屡教不改,产生了叛逆情绪,而由于照顾他生活的爷爷没有文化,教育起来也感觉到力不从心。诸如这样,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义务全部推向了学校,给学校的管理、教育带来了许多障碍,使家庭和学校的共同教育出现了断层,增加了学校的压力,这一社会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探究留守儿童常见的行为偏差,分析其成因,加以预防和化解辅导,力求主动权,把心理困惑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对策及建议
1.关注留守儿童可以从四个方面加强合作。首先最为迫切的就是改变家长及其监护人的教育方式及观念,可以通过建立家长学校、开展家校合作课题实践、建立留守儿童基地、进行广泛的家访、编订家长教育读本、开展家校联谊等方式形成留守儿童教育的合力。其次,在学校层面要充分重视和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给流动人口子女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比如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的档案,同时学校可以尝试学校教育家庭化,这又可以从两个方面做起:第一,搞好寄宿制学校的建设。第二,建立教师“代管家长制”。再次,就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多健康成长的空间。第一,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尤其要设立一个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项目基金。第二,加快完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小城镇的投资办厂环境。使农民工有就近就业的可能性。最后就是加大社会支持力度,比如通过各大媒体来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报道增加社会各界对这一新弱势群体的了解和关注。社会还可以通过支持一些民间组织的建立,来引起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如“麦田计划”“春蚕计划”“希望工程”北师大的“农民之子”、联合国儿基会的“西发”项目等都是很好的民间行动,体现了正在成长中的中国公民社会的价值。另外,高等院校可以通过社会服务功能与附近农村学校之间的联系,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村官活动、农村教育硕士培养工程、欠发达地区扶助工程等,都体现了高校应有的社会责任。
2.由于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上是不完整的,就迫切需要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进行弥补。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主渠道、学校主阵地、教师主力军的作用。学校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要调整课程设置,增设心理课程,开展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老师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更多的帮助,坚决制止“管优不管差”的现象;要丰富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而且通过活动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定期与留守儿童外出打工的父母联系沟通,指导他们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
常见家庭教育问题范文4
摘 要:近年来,西部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随着农村70后年龄段青年群体的不断成熟,80后年龄段农村青年群体的不断成长,农村“民工潮”声势更加汹涌,除导致社会管理难度日益加大之外,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
一.西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类别及群体特征
根据父母的外出情况,可以把农村留守儿童分为两种类别:第一,双亲外出;第二,单亲外出。根据监护者的不同,双亲外出的农村留守儿童可进一步分为三类:(1)隔代监护;(2)亲戚朋友监护;(3)自我或兄弟姐妹监护。单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又可分为父亲监护和母亲监护两种。目前,隔代监护和母亲监护是当前农村留守儿童中最为常见的两种监护方式。不论采取哪种监护方式,农村留守儿童都生活在一种家庭功能不健全的环境中,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父母亲情的相对缺失。
(一) 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认为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焦虑、自卑、懦弱、胆小等心理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中发现:一是乐群性低,表现为冷淡、孤独;二是情绪不稳定,易心烦意乱,自控能力不强;三是自卑拘谨,沉默寡言;四是比较圆滑世故,少年老成;五是抑郁压抑,忧虑不安;六是冲动任性,自制力差;七是紧张焦虑,心神不定。
(二) 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
不同性别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女童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童。父母外出情况不同的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方面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父亲外出,母亲在家看护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最高。父母在外时间不同的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2年以内最高,2-5年次之,6-10年再次,10年以上最低。父母外出时间越短,孩子的心理弹性越高。与父母团聚频率不同的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方面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其心理弹性有随着与父母团聚频率的降低而降低的趋势。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 家庭教育缺失
父母外出务工,已导致亲子教育缺失,而留守儿童监护家庭教育同样面临问题。一是隔代和上代监护家庭教育内容狭窄,50.89%隔代监护和24.49%上代监护家庭教育只涉及儿童的生活,对儿童的学习和品德等方面较少关心;二是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在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方面存在沟通交流不足和对儿童情绪情感接纳不够等问题,如53.35%隔代监护人和50%上代监护人平时不能倾听儿童的烦恼,导致能主动向监护人倾诉的留守儿童也较少;三是两种监护人的家庭教养方式存在问题,如隔代监护人较多采取溺爱、迁就,上代监护人较多采取不管不问。
(二) 学校教育不足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实际上是与农村基础教育的一些问题纠缠在一起而相互影响的,如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班级过大,留守儿童在学校很难得到学习以外的关怀;农村学校某些教育措施和机制失当,影响了农村儿童的教育;学校外部条件差,留守儿童分散给养多于在校寄宿,管护形成“空档”①;学校教育缺失,也是留守儿童心理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 社会关爱缺乏
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关注,不仅是家庭、学校的责任,也有社会的责任。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缺乏及时的引导,很容易受不良环境的影响而误入歧途,政府对某些场所缺乏有效管理,都对留守儿童产生一定的影响。留守儿童生活在社会当中,受社会的直接影响较大。
(四)隔代抚养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1.隔代抚养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和心理发展的局限性
隔代抚养对儿童学心理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儿童智力的发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农村留守儿童的祖辈受教育水平决定对儿童早期的智力开发和求知欲的满足则无能为力。因此,隔代抚养的农村留守儿童,智力的总体水平较同龄儿童偏低。
2.隔代抚养对农村留守儿童情绪情感心理发展的局限性
隔代抚养下的儿童,虽然长期以来得到祖辈的疼爱和呵护,但由于自幼缺少父母的关爱,爱和归属的需要往往处于匮乏状态,容易引起心理上的压力。父母外出打工的儿童容易出现激动、焦虑、神经过敏高的特征,最终形成沮丧、孤独、焦虑等不良情绪情感特征。
3.隔代抚养对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心理发展的局限性
道德心理,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亲子教育的缺失,往往导致隔代抚养下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心理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偏差。儿童道德心理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以自我为中心,二是对于权威的绝对服从。所谓“自我中心”,是指儿童在道德认知上只考虑到自己的观点,而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相协调。
三、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父母及监护人的家庭教育责任
就家庭教育而言,强化父母及监护人的家庭教育责任。一方面,加强与人的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寻求多种途径与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针对隔代和上代监护的留守儿童,监护人要在以下三方面改善家庭教育状况:一是对儿童的学习和品德等方面更多地给予关心、关注;二是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沟通交流,主动关心和接纳留守儿童的情绪情感;三是改善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既不能溺爱,也不能不管不问,对留守儿童既要提出合理的要求,同时又要表现出对儿童成长的关注和爱,会耐心倾听儿童的观点,创设理性、严格、民主、耐心和爱的家庭教育氛围②。
(二)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就学校教育而言,第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第二,配备心理健康教师,设立“倾诉箱”,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第三,热情关怀,使“留守儿童”融入集体生活之中;第四,交流协作,加强对监护人的指导,做到“五必访”(即:“留守儿童”情绪不好必访;身体不佳必访;成绩下降必访;迟到早退旷课逃学必访;与同学争吵必访)③。学校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注,对留守儿童的学业自我学习、师生感情、学校状态等方面的发展予以积极的鼓励和引导,使其学业心理获得健康发展。
(三)建立社会教育体系
我们要建立农村社会化的未成年人教育监护体系。建立社会化教育和监护体系,这些社区机构可由离退休教师、青年志愿者等人员构成。这是家庭、学校之外的另一种与孩子们互动的关系,同时也起到了一种沟通家庭、学校与孩子们之间关系的桥梁作用。
(四)促进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协调发展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面临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综合性发展,因此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采取社会、学校和家庭全方位协调配合的途径。建立以教育部门为中心,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做出全面、系统、客观的分析,以寻找事实基础,充分重视校教育的优势,政府主动担负相应的责任,以实现社会关怀的构想。
注解
① 胡小爱.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因素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8(5):119-121.
② 周青云.留守儿童心理现状及对策干预[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1):88-89.
③ 叶曼.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版),2006(6):67-69.
参考文献
[1] 雷盼.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与对策[M]新学术,2009(1).
[2] 李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综述[M]劳动保障世界,2011(7).
常见家庭教育问题范文5
[关键词]农民工;随迁子女;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1 ― 0138 ― 0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转移,农民工家庭化迁徙趋势上升,随迁子女的规模越来越大,截止到2010年农民工随迁子女达到2700万〔1〕,近年来随迁子女低龄化趋势明显,随迁子女的学前教育问题迫在眉睫,而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对学前教育的公平问题关注较少,分析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学前教育中的问题,寻求推进农民工子女学前教育公平的政策建议。
一、研究农民工随迁子女学前教育问题的必要性
1.关系到随迁子女身心健康发展
学期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和开端具有社会补偿功能,对家庭经济贫困、社会地位、生活环境处于劣势地位的儿童实施补偿性学前教育,能够帮助这些儿童在认知、语言、社会性等多方面获得更好发展。〔2〕儿童能否接受学前教育及接受学前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其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的培养,学前教育对儿童在认知、学习、思维操作等各方面的影响会一直持续到其成年。受户籍制度、教育资源等限制,农民工随迁子女学前教育存在入学费用高、难度大、质量低等问题。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顺利入园接受正规、优质的学前教育,对随迁子女自身未来的选择和发展,打破贫困循环代际传递具有重要意义。
2.关系社会和谐发展
加强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学前教育的关注,能进教育公平及整体的和谐发展。教育公平是教育民主化的核心内容,不同阶层对入学机会和学校质量差异引起的不公平正在加剧,弱势群体缺乏选择性,农民工群体拥有的社会资本匾乏,其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受到排斥,这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若能保障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利,使其能像城市儿童一样适时入园,接受知识、技能教育,有利于安抚农民工漂流不定的心,使其安心在城市工作,与本地居民和谐相处更好融入城市,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3.关系到国际竞争力提升
完善随迁子女学前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重视学前教育,把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不仅能促进个人身心发展,而且有助于缩小社会差异、改善社会环境、提高国际竞争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人才为重点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庞大的随迁子女群体是未来城市建设以及向人力强国转变中的重要力量,加强农民工随迁子女学前教育,提高其人力资本,是提升城市未来劳动力素质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人力强国的重要保障。
二、农民工随迁子女学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入园门槛高、难度大
目前,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学前教育入园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门槛高、难度大,户籍人口入公办园都比较困难,农民工子女基本被排斥在外,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园的比例不足20%,很多地区规定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幼儿园,需提交至少5份材料,常见的包括:劳务合同、就业证明、暂住证、户口薄、居住合同。大量在路边摆摊、收废品以及临时农民工,并不能提供这样一份齐全的证明材料,只能交纳高额赞助费。北京2011年的一项调研显示,77.4%的农民工家庭能承受每月500 元以下的子女学费,〔3〕面对动辄上千的赞助费只能望园兴叹。
2.学前教育资源匮乏,“山寨”园异军突起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滞后,教育资源匮乏,无力承受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随迁子女。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在园幼儿总数及适龄幼儿入园率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在学前教育上的经费投入比例不足2%,学前教育经费的60%需通过收费解决,〔4〕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优质资源集中在中心城区,农民工随迁子女被排除在正规学前教育体系之外。农民工聚集地自发兴办的“山寨园”应需而生异军突起,北京市未注册的“山寨园”数量超过正规幼儿园。“山寨园”因收费低廉、入园方便、服务有针对性,满足了随迁子女的学前教育需求,成为学前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力量,但大部分“山寨园”校舍简陋、师资力量不足、安全隐患大、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
3.教学设施匮乏,“小学化”倾向严重
考虑到学费及接送问题大部分农民工为子女选择非正规幼儿园,从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学理念来看,园内随迁子女很难享受到优质教育。非正规幼儿园房舍多是普通民居住宅改建或扩建而成,教室通常教学、睡眠两用;活动场所、玩具和图书设施匮乏;卫生、安全存在隐患;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大,教学过程中没有规范的幼儿教育计划,重复性、强化训练明显。一些幼儿园将忽视儿童的身心发展阶段特点,将提前学习小学阶段的课程作为办园优势,幼儿园课程中拼音识字、算数内容占很大比例,甚至增加“模拟考试”来应对小学入学考试,呈现教育教学“超前化”,学业“超载化”、课程“分科化”等特点。〔5〕
三、农民工随迁子女学前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 政府责任不明,政策落实不到位
农民工随迁子女学前教育问题反映了我国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教育结构调整的滞后性。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缺乏政府责任不明确,难以得到国家财政支持,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规定流动儿童的教育经费由流出地与流入地共同负责,但没有规定具体的投入比例,教育经费的投入流于纸面。〔6〕政府学前教育政策落实不到位关注程度低,把发展学前教育责任推给社会,加之缺乏足够的教育资源,随迁子女的学前教育只能由市场进行调节,学前教育质量很难得到保障。政府“一刀切”的取缔“黑园”的政策有失科学性,对不达标民办幼儿园没有具体的整治规范环节,一味地强调取缔,加剧了入园困难。
2.文化差异、城市居民排斥
城市儿童与随迁子女文化环境存在差异,随迁子女融入城市困难,在一定程度上给适龄随迁子女入园带来一定的阻碍。农民工进城后依然格外重视亲缘、血缘、地缘关系,加上城市复杂的环境,随迁子女父母担心其子女在城市遇到危险,只允许随迁子女与熟悉的孩子交往。城市孩童在入园前普遍接受早期幼儿教育,随迁子女却是零基础,普通话不标准,入园随迁子女有巨大的心理压力,倾向于与有着相似背景的伙伴交往。城市居民一直享有各种优质资源,农民工的进入使他们的资源受到了侵占,尤其在子女教育资源上,本地居民出于对子女利益的保护,对随迁子女入园形成抗拒,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带来障碍。
3.随迁子女家庭方面的劣势
随迁子女与城市孩童相比,在家庭环境、家长教育观念、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处于劣势地位。很多家长重视学前教育主要基于摆脱贫穷、望子成龙的观念,并没有从孩子终身发展视角认识,教育方法上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偏重于对孩子呆板知识的灌输,部分父母教育意识淡薄,认为子女入园不是必要的在家看护更好。社会分层理论认为父亲的收入会影响学龄前子女的入园机会,大部分农民工从事的是收入不稳定的体力劳动工作,很多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下,低水平的物质生活很难为子女提供优质的资源,设施齐全的幼儿园因其过高的费用把大部分低收入的农民工子女拒之门外。
四、 改善农民工随迁子女学前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
1.发挥政府的主导力量,提供有利的政策保障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从保证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基本权利方面,明确政府的责任,加强立法,运用法律的强制性力量干预,赋予每一名随迁子女的入园权利,保障所有儿童均能享受同城学前教育,促进教育起点公平。政府应明确责任,加大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制定扶持提供普惠的民办幼儿园的政策和措施,增加教育资源供给,政府可以对合格民办幼儿园按照幼儿园实有人数给予经费支持。完善“取缔黑园”政策,改变“一刀切”的做法,重新认识这些非正规幼儿园承担的社会责任,认真考察结合当地群众的意见,对“黑园”采取以先分类、完善、后取缔的措施。
2.挖掘社区资源,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幼儿园要主动建立和完善与社区之间的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儿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社区作为随迁子女社会活动主要场所有很多功能,以社区为依托组织社区居民与流动人口家庭进行交流,促进农民工及子女对城市生活适应,更好融入社区,消除由陌生环境带来的不安全感。社区可以充分挖掘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统筹规划,社区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建立基础的游戏设施,在原有休闲场地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专门开辟儿童活动和游戏的场地,为随迁子女提供游戏活动的空间,改变圈养式的教育模式,将各方力量与资源有效地组织调动起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满足家长的现实需求。
3.改善随迁子女家庭条件,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随迁子女的学前教育条件。政府除了建立普惠性幼儿园外,还可以组织岗前培训使农民工群体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提高其就业能力和家庭经济水平。为农民工补充学前教育知识,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转变学习固定知识的观念,尽量让子女享受快乐的童年。随迁子女家长工作繁重,没有时间、精力关心孩子,又限于自身缺乏教育子女的方法,将教育的主要责任交给幼儿园,试图以社会教育机构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多渠道全方位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克服传统错误想法,转变教育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提高教育的效果。
〔参 考 文 献〕
〔1〕申剑丽.谁是儿童保护的主体? 〔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06-09(08).
〔2〕韩小雨,庞丽娟,李琳.从国家发展的战略视角论幼儿教育的价值〔J〕.学前教育究,2010,(07).
〔3〕邹敏,王中会.北京市流动幼儿学前教育状况调查及思考〔J〕.幼儿教育,2011,(06)24-27.
〔4〕张春铭.农村学前教育还需跨几道坎〔N〕.中国教育报,2012-02-03.
常见家庭教育问题范文6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最基本单位。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接受的教育来自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的综合,其中家庭教育是最初始、最长久、最具体、最深刻的。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应该从家庭教育开始。
2012年初,我校心理科研组结合学生咨询中常见的行为及认知障碍等心理问题,对三年级至九年级学年段的在校学生、部分学生家长和教师做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问卷调查,并通过家长座谈会和典型个案等方式开展了研究。研究发现,导致学生心理及行为偏常的家庭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家庭教育内容单一或缺失
我们认为,家庭教育首先应该是一种综合型的社会教育。在为家长普遍认同的以知识能力的培养为主要内容的认知水平的建构之外,良好的品行教育和适宜的法律法规教育也应该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可想而知,如果家长不能适时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意志、情操,不能帮助孩子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团结互助、助人为乐等良好的道德观念,不能适时地对孩子进行社会法制观念的教育,我们的家庭教育在为孩子成长护航的道路上就无法走得太远。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的家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教育内容缺失现象,个别家庭的教育内容极为单一。这些学生家长受自身限制,或是受社会上不良意识形态的干扰,在教育动机、方式等方面存在误区,直接导致了学生在接受教育的第一环节上受阻。
二、家庭教育中存在着种种潜在问题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今天,受应试教育环境和社会人才观的影响,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家庭把追求高分放在家庭教育的首要位置,或者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孩子要在某个方面出类拔萃,将过高的期望强加给孩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重智能开发,还是重知识传授?
知识积累和智力发展的主次似乎不应该成为今天教育问题争论的焦点,然而现实中,有些家庭仍然将能背几首诗词、能解几道难题等同于孩子的智力发展,不顾及孩子的兴趣和接受能力,主观生硬地给孩子灌输各种知识。
2.严格要求孩子,还是给孩子更多的自主空间?
随着信息传播媒介的发展,家长对孩子的培养理念正发生着变化。然而该对孩子严格约束,还是依从支持?观念的冲突让家长无所适从。
3.重精神给予,还是重物质保障?
物质保障的确重要,然而心灵的成长却是一个完整的社会人必修的课程,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和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需要应当保持步调一致。
4.重社会性培养,还是重个性化培养?
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同时又具备鲜明的个性特质,活出真我,尺度很难把握。
5.是维护统一的观念,还是坚持自己的主张?
家长对孩子的发展有自己的设想和规划,但自己对孩子成长的理解很可能与其他家庭成员或学校老师之间存在分歧,可能使教育作用相互抵消。
依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不同心态,我们将意识缺损型的家庭教育描绘为如下几种:
1.驱役式
孩子成为附属于家长的一种工具,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支配孩子的行为,孩子在家长的威严下“战战兢兢”地成长。我们将其分成两个亚型:
第一亚型:家长教育孩子方式粗暴、线条简单,有时还因“恨铁不成钢”、急于求成而滥施暴力。在这种亚型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时刻都在家长的严密控制之下,担心受到斥责和打骂,家长的身体惩罚或心灵施暴成为了他们的梦魇;
第二亚型: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反复无常、变幻不定,高兴时晴空万里,烦躁时疾风骤雨,让孩子对家长的恒常性丧失信心,面对家长无所适从,心灵压抑、思维混乱。
2.抱持式
孩子是母亲襁褓中的宝贝,怎么看都顺眼,什么要求都尽量满足,父母的怀抱就是孩子的世界,孩子应有尽有。我们将其分为三个亚型:
第一亚型:家长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各种生活需要,甚至一味迁就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使孩子被滋养得四肢不勤、人格缺损;
第二亚型:孩子的缺点被家长的爱无私包容,家长会最小化孩子的过失,无原则地支持孩子的错误,庇护孩子由于阅历浅薄、知识贫乏、判断力微弱而导致的错误行为,让孩子在错误的是非标准中成长;
第三亚型:家长认为孩子就像自然界中的小树一样,有时候会长出一些枝杈,但长大了自然会挺直,用“自然天成”的观点指导孩子的教育,让孩子在成长中失去了规范和节制。
3.娇纵式
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灌注了太多自我,让孩子成为自己的再生新客体,用滋养自己幸福感的方式去滋养孩子,最终培养了孩子的虚荣。我们将其分为两个亚型:
第一亚型: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成果过分奖励,认为“考得好怎么都行”,偏重物质奖励,使孩子的心灵在物质享受的刺激下,物质欲望不断滋长,甚至养成贪婪心理,不思进取;
第二亚型:家长“理所当然”地把孩子看成自己生命的延续,认为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所在,众星捧月、甘于奉献,在无形中滋长了孩子的自我中心思想,让孩子正常的社会性发展受到阻碍。
从在家长座谈中收集的资料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家长都缺乏对教育的理性思考,没能将教育的失误归结为自身的原因,没能将孩子的成长跟家庭教育联系起来,有的家长甚至还固执地认定孩子的成长和未来是“命中注定的”,否认成长的可塑性。
反观我们的咨询个案,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尚未成年,他们的心理状况直接导致了他们对主体行为表达的简约化和浅表化处理,面对挫折处境时他们会以简单的应激情绪应对,因此个案在咨询内容、表现形式和咨询效果上具有很强的独特性。
如果这个时期,孩子在家庭中与家长缺乏沟通、得不到家长的尊重接纳,失去了来自家庭的基本心理保障,就会导致诸多心理问题。而传统的教育思维模式通常将剑锋直指孩子,作为孩子成长监护人和陪伴者的家长永远都穿着“拯救者”的外套,扮演着“审判官”的角色。于是明明是家长生了病,但却让孩子吃药,吃不好说明不对症,于是再看医生再吃药,不惜代价想把“孩子的病”治好,还要美其名曰“为孩子负责”。通过咨询,我们最终让家长意识到,存在于家庭和自己身上的问题才是孩子心理问题的真正病因,“解决孩子问题,先从自己下手。”因此,对家长的教育和培训必须与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虽然家长的素质参差不齐,孩子也无法选择父母,但是学校可以利用其教育资源,对家长进行孩子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利用家长学校等方式形成独具特色的引导模式,从而优化家庭资源,让家长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对待孩子的成长。
我校将心理健康知识引入家长教育。在家长培训中,我校由心理科研组承担了主要的培训任务,结合案例分阶段让家长明确如何爱孩子、调整心态、换位思考,把孩子当作一个真正的人来尊重,让家长真正了解孩子的思想情况。要求家长学会欣赏孩子,懂得孩子成长的过程充满喜悦欣慰,应该以欣赏的眼光对待孩子成长中的所有问题,理解“成长总需留下痕迹”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