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调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调节范文1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具体如下;(1)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心理素质是人的心理健康内在表现,无论是人的情绪变化还是性格波动,都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2)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推动学生人格的完善发展。学生的人格与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关,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推动人格的健全,学生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时会接受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的教育,也会在社会环境影响下不断适应社会,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3)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这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良好的心理状态时潜能开发的重要前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让学生增强自信,学会深入发掘自己的潜能,最终实现自我,完善自我[1]。
2.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
学校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需要以学生的健康心态为教育目标,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并通过自我心理调节功能环节工作压力,实现自我价值。
2.1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1)完善心理调节。指导学生深化自己对社会的理解,掌握自我调节方法,优化新路素质,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性格品质的优化,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优化个人行为习惯。(2)预防心理疾病发生。当代大学生处于社会变革时期,面临着人生发展过渡时期,学生们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如果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将会引发一系列心理反应。对此,需要教师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如定期的心理普查帮助学生远离心理健康疾病的困扰,并为学生推荐多种有效的心理调整方式,让学生学会缓解压力[2]。(3)培训学生心理调适的技能,为学生提供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交往态度,学会正确使用人际沟通方法,调节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逐渐适应社会发展与变化。
2.2遵循心理健康教育原则
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需要遵循教育原则。(1)系统性原则,这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要求学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系统,实现教育的规范化与系统化。(2)学生主体原则。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预防与调节。(3)教育发展原则。学校需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资源,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平台,引导学生自我调节。
2.3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可以从以下几点建议入手:(1)利用新生心理普查、春季心理问题筛查等契机,重点关注出现家庭变故、遭受情感挫折、就业压力大等类型的学生,排查心理隐患,预防心理危机的产生;(2)利用课堂教学、互联网教育平台宣传等途径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多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正确面对压力与挫折;(3)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二课堂,利用“5.25”等特定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健康有益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增强自身抵御风险和抗挫能力,为实现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调节范文2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提高女大学生的心理保健能力也成为很多高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之一。这不但符合了社会人才的相关需要,同时也是女大学生顺利、健康成长的关键。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在对女大学生心理保健能力的培养上的投入还是不够,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如何根据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一些适合她们的课程也是很多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接下来,笔者就对培养女大学生心理保健能力的措施和方法做如下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女大学生;心理保健能力;培养
所谓的女大学生心理保健能力是指:女大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以及调适能力等对个体的心理状态进行改善,从而能够有效的预防心理疾病、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以及对自身心理稳定和健康能力等进行维护和调节,同时这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女大学生心理保健现状
与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在心理保健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不但要多,而且也是比较复杂的,这也是现今很多高校把培养女大学生的心理保健能力作为一项教学目标的原因之一。下面,就对女大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学业、生活方面。与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在学业方面遇到的问题要多得多,这主要是因为,在进入大学后无论是在环境,还是在角色转换上都有较大的改变,这就在心理上给一些女大学生带来了很多困难。例如,对于一些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女生来说,就不能很清晰的对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行定位,同时也就不能够公正、客观的进行自我评价。除此之外,女生之间比较容易出现一些攀比心理,这主要体现在穿着、美容上,然而对于一些家庭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的学生就会因为追求这种虚荣而产生自卑、自闭等心理,严重时还会产生焦虑、压抑等非常消极的心理体验。
其次,在人际交往方面。由于大多数女大学生的自尊心特别的强,而且也是非常的敏感,情绪波动也比较大,因此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矛盾和问题的几率就要比男生大得多。很多女大学生都会因不善于交往产生一些孤独、寂寞,以及困惑、苦恼的心理状态。久而久之,一些女大学生对人际交往就会产生了一些恐惧,严重时还会产生一些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等。
再次,在恋爱方面。在大学期间,很多女生都期望能够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但是由于很多女大学生对待感情时,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判断,很多恋爱只是盲目的跟风,而并不是真正的因为喜欢而且恋爱。这对双方都是不公平,同时也是不负责的。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女生处理不好恋爱和学业之间的关系,为了所谓的爱情放弃学业的人也是大有人在的。
最后,就业、择业方面。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旧非常严峻,然而性别歧视也是导致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最主要的原因。
二、 加强女大学生心理保健能力的必要性和意义
通过上述对女大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我们了解到加强女大学生心理保健能力也是势在必行的,其意义也是非常重大的。
首先,对女大学生心理保健能力进行培养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优化的需要。通过调查了解到,很多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女大学生心理保健能力的培养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即便是有些高校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也是只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对实质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然而加强对女大学生心理保健能力的培养,正是高校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才能使女大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而维护其心理健康。
其次,对女大学生心理保健能力进行培养,也是培养社会人才的需要。女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质量是与其心理保健能力是密切相关的。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给她们带来的压力也是逐渐的增大,因此,只有确保她们具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和心理承受能力,才能使她们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三、 培养女大学生心理保健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1. 对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培养女大学生心理保健能力的方法有很多,首先是要对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从而能够建立一个完整的高校女大学生的心理保健系统。对高校女大学生心理的培养一定要从基层做起,要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改善。除此之外,还要保证能够有专业的教师队伍进行实施。
2. 对女大学生心理保健能力和调控能力进行培养
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都是停留在理论的讲授上,很少能够涉及具体的实践。因此,针对这种现象,高校在对课程的讲授方法上就要有所改进,课程的讲授方式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堂中真正的有所收获和提高。
3.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
针对于现今大多数女生不热衷文体活动的现象,在培养方案上要开展大量的文体活动,这不但可以提高她们的身体素质,同时对排解不良的情绪也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除此之外,传授给学生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增强自身心理的控制能力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自我心理调节重要是依靠自己进行的一种心理调节,同时这也是心理保健的核心环节,克服一些心理障碍也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在关注女大学生学业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对其心理保健能力的发展和培养。因为,只有保证女大学生具有良好、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保证她们有更好的发展,同时也才能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所贡献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栾海清,陈家麟.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培养探析[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40一43.
[2] 魏青.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诊断与辅导[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87—88.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调节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高等院校;心理健康;对策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1)03-0099-04
高等院校大学生不仅应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业务素质、社会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是大学生成才的内在动力,是大学生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而大力加强高等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国家和社会全面发展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高校人才培养应符合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要求,作为培养社会、生产、服务和管理的高等教育,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现实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要看,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说是高校教育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重视学生的未来,也是重视人才的未来。
一、高等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征
从当前的情况看,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这种健康表现为:他们有较高的智力水平,有强烈的求知欲,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学习效率较高;有较稳定的情绪,乐观自信,有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对未来充满憧憬;有比较健全的意志,不怕困难,果断顽强,有自制力;他们的人格和安全统一,敢于竞争,努力向上,积极进取;有比较完善的自我意识,能较好地认识和接纳自己;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交往广泛,有知心朋友;对于社会现状有比较客观地认识,善于进行自我调节,适应良好。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从总体上看,其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
(一) 学业困难问题
从中学阶段到大学阶段的学习,不是简单地从一个门槛跨入另一个门槛,而是登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大学学习有着它自己的特点,只有认识和遵循其特点和规律,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反之,则会产生学业困难问题。许多大学生还不能把学习提升为自身的一种需要,更多时候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对学习采取一种应付的态度,不求深,不求精,只求能通过考试,这是学习动机不足导致的。静下心来的时候又会感到很苦恼,导致自我意识的冲突。这种突击式的学习,往往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引发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情绪躁动等生理心理的不适反应。
(二)世界观、人生观问题
有些大学生没有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缺乏人生奋斗的理想,没有明确的价值追求,对自己今后的发展茫然无知。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中,要么被动应付,不思进取,奉行考试及格万岁,要么学习心思全无,整天睡懒觉、玩棋打牌、抽烟喝酒、沉溺网络、谈情说爱、逛大街、抄作业、考试作弊。学习注意力分散,课堂上不专心听讲,或看小说、杂志,或戴着耳机听音乐,不能集中精力思考问题。有些大学生对自己所学的学科专业缺乏兴趣,将学习视为痛苦。平时不与专业教师、高年级的学生、研究生接触,对自己所学的学科只是一知半解,缺乏热情;还有些学生则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是热门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同学相比会产生自卑感和挫折感。
(三) 人际交往问题
人际关系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有关研究资料的分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有关人际交往的问题占第一位。人际关系不良,孤立于集体之外,没有归属感,可使大学生产生孤独、自卑、抑郁、恐怖等不良情绪,不利于其心理健康。目前,许多大学生已经强烈地认识到,人际交往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这方面的欠缺将会影响其未来的发展,因此更加重了对人际交往的焦虑。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为交际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自卑闭锁、羞怯、敏感和冲动,都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困难,从而产生困惑、焦虑和心理问题,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 恋爱观念的心理模糊
高等院校大学生恋爱人数日益增加,而且越来越早期化。现在大学生中恋爱问题也是心理问题的主要方面,恋爱是大学生生活中的一个方面。他们正处于所谓“恋爱季节”,限制他们恋爱是不实际的,只能正确引导。围绕恋爱产生的心理问题有多种表现:有的因没有异性朋友而感到孤独、烦躁、没面子,情绪不定;有的一厢情愿陷入单相思,无法自拔,引绪低落;有的面临几个追求者无法选择;也有的发现两人不合适想中断关系的;有的因为误解、猜疑所困扰,忧心忡忡、郁郁寡欢的;有为失恋而痛不欲生的,并由此而产生强烈自卑、忧郁、焦虑、悲愤甚至绝望的情绪等等。恋爱最使人激动,也最易于给人带来痛苦。因恋爱引发的抑郁、精神障碍,甚至自杀、他杀,在大学校园也不在少数。
二、高等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原因
高等院校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生理发育基本成熟、心理发育尚未确定,尤其是情感丰富与情绪不稳定的矛盾状态十分明显。社会转型、改革开放、经济转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碰撞、融合,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引起了人们心理的巨大震颤。具体来说:
(一) 市场经济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必将对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心理状态发生重要的影响。
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和竞争性特征,增强了大学生心理活动的独立性、批判性和灵活性。但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心理方面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商品的价值特征会产生趋利心理,生产竞争会产生物质攀比心理,价值规律会刺激负差心理,等价交换会产生从众心理等。这些不良心理的长期作用,会对刚步入独立生活的大学生幼稚的心理活动,构成巨大的侵蚀,并进一步损害他们正常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另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处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也产生了迷茫和混乱,失去精神支柱,感到漂泊无依。缴费上学和自主择业的压力,让他们的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弹性,严重缺乏自信心。
(二) 学习适应不良
大学的学习环境及教学方式、管理模式、学习要求、评价标准都与中学不同。由课业繁重、父母管制、老师监督、被升学任务压得透不过气来的中学生活,一下变为课程自由选择,没有硬性规定,课业相对较为轻松,且时间、生活可以自主料理的大学生活,使得有些学生不习惯大学的理论性、跳跃性、选择性、创造性及自主性学习模式,产生对自我评价的困惑和学习适应不良,表现为学习上的厌倦、盲目、无序、应付,心态上的烦躁、抑郁、空虚、迷茫,不能通过积极的自我调整达到与学习环境的平衡,引发厌学情绪及怠惰行为。
(三) 高校教育的偏失
高校教育主要侧重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易于忽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对于大学生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如何处理自己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如何正确面对学习压力等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则比较薄弱。这一点,在高等教育之前的中学教育中更为明显。为片面追求升学率,大多数中学主要强调知识教育,突出智育成分,心理健康教育很难摆到应有的位置,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和相应的心理素质训练,环境适应能力较差。
(四) 家庭对子女成长的客观影响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每个孩子成长不可忽视的条件。家庭对于塑造学生个性、养成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都有重要的影响。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包括:不完整的家庭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十分不利的,往往使其产生孤僻、冷漠、粗暴的人格特点;在父母关系不良、紧张或冲突,经常吵架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现出自私、敌视等心理和道德方面的缺欠;经常打骂、缺乏人情温暖的家庭会使孩子迟钝、犹豫不决、具有易犯暴力的倾向。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便会诱发心理疾病。
5.心理调节能力的下降
当前大学生心理存在的严重问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心理调节,这包括自我调节也包括他人调节。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生,缺乏对心理学知识的摄入,不懂得关注自己的心理卫生和健康,面对自身存在的种种困惑、矛盾、冲突等,束手无策。以上主要是由于缺乏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不懂得自我的心理调节造成心理问题,同时,作为调节的而起到重要作用的他人调节,在目前情况下难以形成。
三、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措施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多方面的合作。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社会、学校、家庭和全体学生,全员参与,在社会和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全面开展,全过程进行,以最大限度健康发展学生为目的。
(一) 提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作为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个体,高等院校大学生其心理尚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社会应尽力做好教育引导工作,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具体地讲,就是正确对待大学生的能力,努力营造平等公正的社会风气,倡导人的全面发展,形成全社会育人的良好环境。如果学生能够牢记这一点并好好把握这个方向,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就不会迷失方向,引起焦虑不安。
(二) 建立健全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专职心理辅导人员的工作,而是整个学校的工作。高等院校领导要从全局出发,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形成全员共同参与的一个立体化、多元化组合的工作体系,从不同层面、角度、渠道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要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细则,由相关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协调和组织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科研以及辅导、咨询、干预工作,在学校管理和服务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 加强家庭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把孩子培养成具有健康心理、健康品质也是天下父母应尽的义务。因此开展心理教育必须依赖家庭教育这个基础。通过制定家长联系制度等措施,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学生的合力,有利于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结合的网络工作,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的成长,使家庭确实成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第二阵地。
(四) 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教育
要在深入调查、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社会化所面临的形势、任务及其所存在的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比如:在大学二年级,主要是加强自我意识教育,引导他们深人社会、深入企事业单位,深人具体的工作岗位,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进行多方面的实地考察,从而充分理解所学专业的社会效应和人生的效应,力求将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主观的自我与客观的自我统一起来,努力提高自己的社会意识、职业意识和创新意识,增强社会的责任感、义务感和使命感,自觉地、有目的地把自己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高级实用型人才。而在大学三年级,则着重择业心理和社会适应心理的教育,如助他们以良好的心态,顺利地走向社会。
(五) 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心境
学习仍是高校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六) 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适当扩大人际交往
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必须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大学生集体也是社会群体之一,每个大学生都必须生活在这个群体里。通过社会交往活动,一个人就能与群体中其他成员或其他社会群体进行交往和联系,特别是与志趣相投的伙伴、朋友、同学在一起,进行思想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就能从中得到启发、疏导和帮助;通过积极的社会活动,扩大人际交往,不仅可以使人增进理解,开阔心胸,还可取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使人感受到充足的社会安全感、信任感和激励感,从而大大地增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信心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应激和心理危机感。这是人们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个离群索居、孤芳自赏、生活在社会群体之外的人,是不可能做到心理健康的。
参考文献:
[1] 史仲芳.心理与健康[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7.
[2] 邱鸿钟.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张国成,邸卫民,王占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调节范文4
(一)培养健全良好的个性
大学生培养健全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人格境界,有益于大学生积极有效的开展各种活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对世界、对人生持正确的认知和了解,以采取适当的态度和行为,防止轻生行为发生。通过各种途径正确认识自我,并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做到自尊自信。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热爱自己所学专业,热爱各种实践活动。自觉锻炼己的意志品质,不断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二)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学习与应用
大学生不但要注意个人身体卫生,还必须要注意个人心理卫生。首先可以通过学校的课堂教学,讲座等渠道学习并掌握好心理卫生知识;其次一定要科学用脑,张弛有序,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培养自己健康的生活习惯,戒除不良嗜好。
(三)积极参加校内外文化实践活动
大学生在校内要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和感兴趣的讲座,在校外多参加社会调查、科技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真正的锻炼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坚强的意志,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能够增进人际交往的能力,能够增进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四)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
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摩擦,因此必须要学会有意识地运用适合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尽量克服心理障碍,预防极端情绪的发生。(1)一吐为快。如果心里有事,要试着讲给朋友或亲人听。 [2](2)听听音乐。心情低落的时候可以听听轻松的音乐,这有助于缓解压力。(3)与人为善。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不要常常因为小事就嫉恨别人。(4)学会宽容。任何事、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不要总是对自己或对别人存有偏见。(5)换个环境。如果在一种环境中长期感到压抑和痛苦,可以试着换一个环境调整心态,千万不能使自己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五)积极寻求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并不是说只有有病的人才需要接受心理咨询,在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如果感到自己难以调试自己的心情或越来越痛苦,都可以接受心理咨询的指导。大学生也是一样,应该大胆、积极、主动、及时去寻求老师或辅导员的帮助,避免心理失衡。
二、学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在课程设置上,学校要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
学校除了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要专门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时给与学生积极的心理指导,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队伍,并通过知识传授、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各种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和效果。[3]
(三)积极拓展教育的内容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理解学生的现实处境,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呵护学生的生命尊严,满足学生的主体意识,学校教育要向大学生的生活回归。
1、针对贫困大学生的教育。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是否能够对自己的贫困出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否能够对其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试。[4]学校应通过咨询、讲座、榜样等途径让学生认识到家庭的贫困主要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条件造成的,要树立真正意义上的发自内心的自尊,充分肯定自己的优秀品质;要着力于培养其自我调试、抗挫、交往、生存发展等各项能力的发展。
2、对于学生婚恋教育的引导。学校要正确引导学生对待婚恋问题,不能随意讽刺和指责学生的恋爱行为,教育学生婚姻家庭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对于婚姻家庭的责任感。
3、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素质的教育。学校要引导学生网络认知教育,加强其自我约束能力,遵守网络规范。
4、加强学生的生命教育。我们的教育总是自然而然的就倾向于知识技术的培养与传授,而忽视了学生本身就是一个生命的存在和这方面的教育。学校要教育学生珍惜生命,强调生命意义的价值,选择自杀是精神生命的陷落,是一个人缺乏基本道德的表现。大学生心理总存在着对父母之爱的麻木不仁和理所应当,然而保持生命的存在应是对父母之爱予以回报的最基本方式,也是每个人作为社会生命存在的必要责任和义务。
5、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基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学校应依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以教育发展性为指导,开展持续动态的职业心理测评工作,做好大学生职业定位辅导。
(四)将幸福教育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
大学德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但都要以幸福教育的培养为核心,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围绕幸福展开,将幸福感的培养作为德育乃至整个教育工作的终极目标。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建设积极幸福的校园,构筑幸福的课堂,解决学生各方面的需要,加强校外体验活动,重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加强学生自身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
(五)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上,加强大学生心理行为训练
学校要积极探索主动性强、覆盖面广、实效性大的心理行为训练方式,以主题讨论、趣味游戏、心理测验、心理剧、影片赏析等形式,帮助学生提高心理求助意识,缓解心理困惑。
(六)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上,要建立危机干预机制
1、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排查机制。学校每学年为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定期总结在心理咨询中发现的带有群体性的问题,及时向学生工作系统和相关部门反馈,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动态的检测手段,防范个别心理问题的加剧。
2、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学生个人五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确定各级负责人及工作职责,建立在学生中发现心理危机或隐患的报告制度,力求做到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以防止和减少自杀事件的发生。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调节范文5
通过举办培训班,提高心理委员的思想认识水平,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了解相关的心理知识,初步掌握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应对措施,熟悉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能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发展自助能力,在日常的工作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与技巧。
班级心理委员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力量,他们生活在学生之中,最容易发现问题,最容易与学生沟通。对他们进行选拔培训,使他们自觉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工作,观察并及时报告同学中存在的异常心理现象,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宿舍、班级、系、学院和社会专业医疗机构的预防与危机干预系统。
二、培训对象
学院各班心理委员
三、组织机构
由心理咨询室制订,联合各系在全院具体组织实施培训工作。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调节范文6
[论文关键词]价值观 稳态 精神稳态 干预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健康的心理是合格人才必不可少的要素。在价值观多元化、复杂化和社会竞争激烈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大学培养合格人才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作为培养现代化人才的主要机构,大学教育者和管理部门理应洞察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根源,实事求是地制定和实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政策和策略。
一、稳态与健康
“稳态”(homeostasis)又称为“内环境稳定”“自稳态”“内稳态”,起初是生理学和医学中的一个概念。伯尔纳在研究有机体的体液的生理特性和病理改变的过程中发现,由体内循环的体液组成的内环境具有维持自身稳定的机制。后来他又进一步指出,“内环境的稳定是自由和独立生活的首要条件”,“所有的生命机制,尽管多种多样,只有一个目标,就是保持内环境中生活条件的稳定”。坎农于1926年正式提出用“稳态”一词来表达内环境及其稳定的维持,并于1932年再次以辩证判断的形式揭示了稳态概念的含义:“稳态概念指的是一种状态,一种可变的但又是相对恒定的状态。”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与罗森勃鲁思等通过合作研究发现,负反馈机制是稳态得以保持的基本要素,“一切有目的的行为都可以看做需要负反馈的行为”,从而深化了人们对稳态的认识。他们指出,一个系统之所以有受到干扰后迅速排除偏差并恢复恒定的能力,关键在于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有一种装置来测量受干扰的变量和维持有机体生存所必需的恒值(控制目标)之间的差别;二是目标差的信息本身和这种信息的准确传递;三是负反馈调节机制的作用下效应器做出反应,使整体达到调节的目的。因此,生理学意义上的稳态是指生命机体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来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的一种状态。
健康的核心问题在于稳态的保持状态。生理上的内稳态的维持是身体健康的标志,即当个体在生理上保持平衡状态时,身体才是健康的。中医把人体健康看成是人体阴阳最优协调的综合表现,这种协调就是非平衡稳态。这里的“非平衡”是“动态”的意思。稳态并不是一种停滞和固定不变的状态,而是一种易变的但又相对稳定的状态,即在运动中求得稳态。例如,无论饥饿或大量摄取糖时,人体通过各种激素分泌水平的适应性变化,对于剧烈变化的血糖发挥拨乱反正的作用,成为稳态,血糖浓度调整在每百毫升血液80~120毫克。如果血糖变化过于剧烈,超出适量调整的能力范围,人体就会出现疾病。人体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本质上是稳态的恢复或重建过程。
人的精神、心理是一种能通过自动调整机制维持自身大部分稳定状态的动态开放系统。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对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干扰时,人的精神稳态系统会通过自身的负反馈机制对自身的认知和情绪等进行调节,以使精神系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心理调节通过自身的负反馈机制来实现,由于精神稳态系统具有开放性,因而个体的心理调节过程可以在他人的干预和引导下进行。
心理健康是一种以较高的主客观认知水准、乐观而稳定的情绪为核心的健全心理状态或人格。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具备良好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在各种行为反应中呈现出积极而适度的表现。个体的心理自我调适是在认知调节和情绪调节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认知过程通常是其他心理活动的基础,它更直接地影响着人的动机和行为。就心理健康而言,认知涉及对自我、社会、人生、他人及周围环境的正确认知程度。具体来说,要以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为基础,对自我要有自知之明,充分了解自身的性格、气质、长处和缺点,从而形成对社会、人生、他人及周围环境的正确认知。情绪在心理健康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情绪状态不仅会影响人的生理变化,而且还直接支配着人们对事物和他人的评价态度,尤其是日常事务的相关态度。认知和情绪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互为制约互为影响的。很多时候,人们对外界事物给予的刺激,首先要通过认知做出相应的评价后才会产生情绪,而其具体态度往往又受着价值观念的支配及影响。情绪同样也会影响人的认知。当情绪处于正常良好的状态时,人的思路会开阔,思维会敏捷,解决问题会迅速;反之,心境不佳时,人的思路会受阻,行为反应会迟钝。当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采取认知调节和情绪调节策略,帮助恢复或重建心理稳态。认知调节和情绪调节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二者共同维护个体精神系统的稳态。
二、价值观在精神稳态系统中的作用
作为一种信念体系和个体深层次的心理建构,价值观是一种外显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看法。它比态度更抽象、更一般,具有评价性、选择性、规范性,是人们用来区分好坏的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心理学家认为,价值观在个体的心理倾向体系中居于核心和统帅的地位,它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并由此指导个体的行为。价值观包含价值认知、价值情感和价值意志三种心理成分。在以上三种价值观的心理成分中,价值认知居于核心地位,它构成价值观的基本轮廓和实质内容,决定着价值观的方向和性质,是价值情感和价值意志的基础。另一方面,价值情感和价值意志反作用于价值认知,对价值认知起着制约和调节作用。
价值认知对精神稳态和心理健康具有并决定性的影响。在个体的精神稳态系统中,当价值观的变化处在一定的范围内时,个体的心理健康不会出现问题。但是,当价值观的变化超过一定的限度,精神稳态就会受到某种程度的破坏,心理问题就会产生。价值观对精神稳态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价值认知产生的。
首先,价值观认知思维模式出现偏差就会影响到心理健康。心理困难和障碍的根源往往来自于异常或歪曲的思维方式,这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价值绝对化的思维模式,即个体以自己的愿望作为出发点在对事物进行价值评价时加上绝对化的条件。当事物未能满足个体事先设定的绝对化条件时,个体就会对事物的价值产生否定的倾向。如果价值评价的对象是自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就会出现过多的自我否定,从而导致自卑心理或引起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第二种是价值过分概括化的思维模式,即个体局限于从某一特定角度看待事物,以偏概全。个体用此种模式来对社会进行价值评价时,就会只看到社会的阴暗面,进而产生憎恨社会、万念俱灰等消极心理。如果以这种模式进行自我价值评价,个体就会产生自我否定、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等心理以及焦虑、抑郁等情绪。第三种是价值矛盾评价的思维模式,即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标准是相互矛盾的:在评价自己时采用宽松的标准和功利性的尺度,在评价他人和社会时则采用严格的标准和道德尺度。评价标准的矛盾必然带来认知上的矛盾,因而具有此种思维模式的个体会由认知矛盾而产生心理上的困惑和冲突,不仅易引发焦虑的情绪,有时也会导致双重人格。
其次,价值观的认知内容出现偏差也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个体以自己的价值观来评判自我、他人和外界事物,解释和处理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但如果其价值观本身在内容上是错误的,就会产生错误的判断和行为,导致适应不良,带来心理困扰。第一,由于在成败与苦乐等问题上持有错误的价值观念,一旦遇到挫折,容易产生沮丧、焦虑、抑郁、自卑等情绪。第二,在该与不该等价值判断上过于刻板、绝对化,缺乏必要的弹性,不仅对其行为形成了桎梏,而且当事情发展的结果与其愿望相悖时,个体就会对自己感到失望、沮丧,怀疑自己的能力,自信心严重受挫。如果个体用这些信念来要求他人,往往会产生对他人的不满,进而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给个人增加心理负担。第三,在危险与安全的维度上,对环境的危险性和自己应付危险环境的能力做出过高或过低的估计。对环境危险性的估计,如果过高,就会产生焦虑,并使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受到限制;如果过低,则容易发生意外。对自己应付危险环境的能力的估计,过高或过低,其后果皆对个体的情绪和实际安危产生不利的影响,其后果与对环境危险性的估计偏差正好相反。
三、价值观问题是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根源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其价值观冲突或偏差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在大多数情况下,价值观问题是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根源。大学校园是多元价值观最活跃的传播领域,在多元价值观并存且相互冲突的复杂环境中,大学生缺乏足够的鉴别能力,难以依据已有的认知经验合理而准确地选择和认同某一种价值观念作为人生指导,因而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迷茫状态,容易导致心理失调,出现一定程度的病态心理,严重的甚至形成心理疾病,出现以心理剧烈矛盾和冲突为特征的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吕可认为,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环境中,中国当代大学生在价值标准的取舍过程中呈现出不成熟性与可塑性、矛盾性与困惑性等心理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大学生因价值观问题而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现实可能性。曾屹丹以及王红时、范晓玲等指出,价值取向模糊、价值评价偏差、价值认同失衡和价值观念错位是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彭晓玲等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价值观与其心理健康存在正相关。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出主体化、世俗化、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共同特点,但不同心理健康程度的学生存在差异。丁立平在研究中发现,我国大学生大部分的心理问题是由思想问题造成的,思想问题的本质就是价值观问题,因而价值观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必须对大学生的思想问题进行价值观的干预,而不能简单地归为心理问题。总之,当代许多大学生的精神稳态系统相对比较脆弱,同时又具有可塑性,而大学生在价值标准取舍过程中的特点使其在多元化价值观环境中容易产生价值观冲突或偏差,从而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四、用科学的价值观干预促进大学生精神稳态系统的重建
为促进大学生精神稳态系统的重建,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价值观干预。人是环境的产物。个体的精神稳态系统是一个动态开放系统,环境的变化可以影响人的精神稳态系统。就整个社会的价值观环境来讲,我们要努力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价值观和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为引领社会思潮、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创造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既要尊重各种价值观应有的社会地位,包容其对社会无害的局限性和缺陷,又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及其对其他价值观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在大学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价值观干预,不是一时一事一处的行动,而应当是系统的、全方位的和可持续的。
首先,要努力开展观念与制度创新,为价值观干预创造文化氛围。我国大学管理者应当把塑造大学生的健康灵魂当做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将厚德载物、百年树人的价值取向植根于大学校园文化的DNA中,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治理制度、教学计划、绩效考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等方面,强化和体现核心价值体系的统帅和引领作用。通过观念和制度创新,为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心灵导航器的大学生精神稳态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要进行组织创新,培养和造就一支强有力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这支队伍应当由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老师以及大学里的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中的志愿者组成,并由学校相关主要领导亲自负责指导和总体协调。他们作为教育者,应当率先垂范,在努力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践行自己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为解决大学生的价值观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奉献自己的激情、精力和智慧。
再次,要创新工作模式,提高价值观干预的效率和有效性。努力探索新颖、实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在生动化、实践化、多样化、易被接受等方面下工夫。例如,采用双向互动教育模式,增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与讨论,提高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采用情景教育模式,使学生在体验与典范的激励中感同身受,提高被教育者对正确价值观的接受程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