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疗急救技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疗急救技能范文1
关键词:医疗机构;科研项目;问题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set of indicator management system to evaluate the medical institution's ability i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and elaborate the necessity,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for medical institutions. Methods The Delphi method was used, and through two rounds of expert inquiry, literature search analysis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were comprehensively applied to analyze the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evaluation. Results The study selected 100 evaluation indicators, including 4 first-class indicators, while 4 second-class indicators derived from the first-class indicator and third-class indicators derived from second-class indicators, which constituted the second and third-class indicators of the study.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class indicators in the indicator system were given different weight values.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for the whole process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was established. Conclusion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takes all aspects of the medical institution into considerat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n indicator system to evaluate the medical institution's ability i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Key words:Medical institution;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Problem
t学科研项目是医疗机构为了培养科技人才,鼓励医务人员进行科技研究,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结合临床工作开展的医学研究,主要包括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研究、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研究、专项研究、医疗机构管理研究等项目。在医院进行科研项目已成为医疗机构塑造骨干人才,建设一级学科,提高科研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面对这一发展趋势,医疗机构科研能力的评价是现代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的工作,评价体系的建立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合采用文献搜索分析和理论研究,建立一套针对医疗机构科研项目能力评价的指标管理体系[1]。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该法又被称为专家意见法,本方法建立从基础研究类型的医学科研项目的全过程评价指标体系。对每一级指标分别进行两轮的专家咨询,逐步完善,建立医疗机构项目能力评价的体系。
1.2专家的遴选 从研究的目的出发,遴选全国范围内熟悉对医疗机构的科研项目30名,在行政管理、公共卫生、临床医学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具有一定科研的实践的经历、督导检查经历,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2]。
1.3初步建立指标体系框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在征求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从立项、实施过程、产出、效益四个方面来拟定医学科研项目全程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共分为四级指标。其中,包括立项、实施过程、产出及效益4项为一级指标,由一级指标派生出的4项二级指标及二级指标派生出的三级指标,这样就构成了本研究的二、三级指标。
1.4开展专家咨询活动 由德尔菲法的特点,本研究通过两轮函询,对刚建立的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筛选。
1.5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函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各项指标的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变异系数及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对参与函询的专家进行,如专家的基本情况、积极性、权威程度等;用百分权重法计算出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系数[3]。
2 结果
2.1专家基本情况 30名专家的专业设计行政管理、公共卫生、临床医学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在医疗行业工作时间超过10年,具有一定科研的实践的经历、督导、检查经历,见表1。
2.2专家的积极程度 本研究经过两轮的专家函询。第一轮专家函询发出问卷30份,收回有效问卷22份,有效回收率为73.3%;第二轮专家函询发出问卷22份,收回有效问卷20份,有效回表率为90.1%
2.3专家权威程度 专家权威程度(Cr)由专家对问题的熟悉程度(Cs)和判断依据(Ca)两个因素决定的,见表2。
经过两轮函询专家权威程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7~0.9,表明专家权威程度较高,可保C指标的可靠性。
2.4医疗机构科研项目全程评价指标体系一 、二 、 三级指标及其权重,见表3。
3 讨论
开展医疗机构科研项目的工作为了要提高医疗科研经费的利用率,增强医疗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的能力,实现产学研相结合,从而增强医疗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让患者得到真正的实惠,早日解决广大患者“看病贵、看病难”的社会民生问题[4]。
3.1医疗机构科研项目能力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近年来,各医疗机构加大科研项目投入,如何评价科研项目的质量和效果,如何进一步促进科研能力的健康发展成为项目管理领域关注的焦点。对项目能力的评价是项目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3.2医疗机构科研项目能力评价体系的意义 开展医疗机构科研项目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要提高医疗科研经费的利用率,增强医疗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的能力,从而增强医疗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在医疗机构实际临床应用中,让患者获得真正实惠,有效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这对医疗卫生学科的发展及其资源的优化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如下:
3.2.1有助于保证医疗机构科研项目的科学性、有效性。建立的评价指标涉及医疗机构科研项目的全过程。除科研结果外,研究进程的评价也非常重要。当发现项目实施与预计目标发生偏离,此时依据项目的合同采取相应的改正措施;应按其原定的预算方法对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审查,由于一些客观原因造成的经费不足,适当的给于增加,而挪用科研的经费应追究责任并追回。通过过程评价,及时检查项目实施进程中出现的漏洞,并提出应对策略,提高管理质量,保证科研项目的科学性、有效性。
3.2.2有助于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项目的实施过程很多并不是让人非常满意,如有的项目尚未进行可行性论证就盲目开始;实施过程中没进行及时评价和跟踪而导致项目进展不畅甚至失败的。建立出一系列严格的评审机制、评审流程、评价标准进行科研项目的评估,能尽量使决策失误降到最低,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3.2.3有助于实现医疗机构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本项目拟以医疗机构科研能力作为评价对象,通过梳理我国医疗机构科研能力评价的现状,指出科研能力评价指标在建设中的不足,并提出存在的问题;而后对当前科研能力评价指标进行修正,构建医疗机构科研能力评价指标;最终将该指标运用到具体的项目中进行实证研究以凸显实践性和可持续性[5]。
本研究采用专家咨询法、调查分析法,对国内外医疗机构科研能力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目前的现状,我国应该尽快建立完善的医疗机构科研能力评价体系,逐步完善培养更高素质更多的评价人才的相关措施,进一步了解建立医疗机构科研能力评价的体系,最终让科研经费得到充分的利用,为医疗事业做出的更多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雍正平,蔡力,刘洲,等.2009~2011年四川省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科研现状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3(11).
[2]林晖,冯建军,王凌,等.关于医学科研项目评估方法的系统评价[J].西部医学,2011,6(23):1198-1200.
[3]郑勇,范怀昌,廖菁,等.小康型乡镇卫生院特色专科建设及效益评估[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1):176-177.
医疗急救技能范文2
【关键词】 脊柱炎,强直性;中医健脾单元疗法;疗效;生活质量;心肺功能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5.01.001
Study on the Effects and Mechanism of Chinese Medicine Spleen-Strengthening Therapy Unit on the Curative Effect,Life Quality and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YE Wen-fang,LIU Jian,RUAN Li-ping,CAO Yun-xiang,WANG Ya-li,WANG Si-hai
【ABSTRACT】 By researching a lot of literatures,to summarize the pathogene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life quality and changes of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 of patients,and analyze the mechanism of Chinese Medicine Spleen-Strengthening Therapy Unit(CMSSTU)to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life quality and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The incidence of cardiopulmonary diseases of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is always insidious,easily neglected in clinic and rarely researched.Deep research on CMSSTU in the treatment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will help to improve its clinical effect,reduce the risk of disability in patients,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and long-term prognosis.
【Keywords】 spondylitis,ankylosing;Chinese Medicine Spleen-Strengthening Therapy Unit;curative effect;quality of life;cardiopulmonary function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多累及中轴关节,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最终导致中轴关节的强直,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AS属现代医学“结缔组织病”范畴,其病变并非局限于关节,多引起关节以外的结缔组织的病变。心脏与肺脏因含有丰富的结缔组织与血管,因此很容易受到本病的累及。
1 中医健脾单元疗法创立的理论依据
AS相当于中医学“痹证”“腰痛”等。痹证的成因以气血亏虚为内在条件,风寒湿热外邪侵袭为外在因素,经络气血痹阻是痹证的基本病变[1]。痹证属本虚标实,本虚涉及脾、胃、肝、肾等脏,标实有风、寒、湿、热、痰、瘀等。然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曰:“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故痹证的发生与脾有着密切的关系。
1.1 生活质量、心肺功能的降低存在于A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AS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为10%~30%,显著高于普通人的4.1%左右,而最新的研究表明,AS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概率是正常人群的2~3倍[2]。与普通人群相比,AS患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3],有报道认为,应将AS作为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同重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看待[4]。AS患者肺部受累发生率达1.5%~30%,多隐匿发病,临床上缺乏特异性呼吸道症状,而随着病程的迁延,最终导致肺功能的降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AS患者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率是正常人群的2~3倍[5]。值得注意的是,AS患者肺脏受累后,临床上部分患者胸、肺X线检查病损已明显,但呼吸系统的症状仍少;AS患者心脏受累,在早期多无临床表现,而随着年龄的增大,病程的迁延,心功能逐渐受损,临床症状逐渐显现。
1.2 脾虚贯穿于AS患者生活质量、心肺功能异常的始终 齐亚军等[6]认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为其本,痰、瘀、湿、热留着为其标,脾气亏虚、邪痹经络为基本病机。AS患者生活质量、心肺功能的降低与脾气亏虚有关,故脾虚贯穿于AS患者生活质量及心肺功能降低的整个过程。AS患者的心肺病变归为心痹和肺痹的范畴。《辨证录》曰:“肺气受伤而风、寒、湿之邪遂填塞肺窍而成痹矣。”刘健等[7]认为,心痹、肺痹的发生与脾脏亏虚关系密切,前期脾气不足,导致心脾失养;后期脾失健运,水液不归正化,变生痰浊瘀血,邪舍心肺;心肺属脏,主藏精,邪舍心肺,影响脏腑藏精功能,最终引起心、肺、脾等各脏腑的虚弱。
2 中医健脾单元疗法简介
目前对于AS的治疗,西医的治疗方法过于单一,易出现不良反应、药物价格昂贵及依从性差等。既往的研究表明,化湿健脾通络中药内服和中药熏蒸治疗AS取得显著疗效[8]。刘健总结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结合AS的中医学病机特点――标实以湿为主,正虚以脾虚为先,进而提出以中医健脾单元疗法治疗AS。中医健脾单元疗法由具有健脾化湿通络功效的院内制剂新风胶囊+中医辨证论治+中药熏蒸组成,包括口服药物及外部熏洗。该种治疗方法通过不同给药途径,不同方法来治疗AS,疗效确切。
2.1 新风胶囊的主要组成与方解 具有健脾益气化湿通络功效的新风胶囊由黄芪、薏苡仁、雷公藤、蜈蚣组成。方中薏苡仁、黄芪为君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薏苡仁具有以下作用:①防治心脏损害,保护心脏。薏苡仁油可能通过增强内源性活性氧自由基清除系统的功能,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从而调控机体自由基的平衡,达到保护心脏的作用。有研究表明,注射用薏苡仁油能够防治蒽环类(anthracyclines,ATC)药物引起的急性心脏不良反应[9]。②扩张肺血管,改善肺功能。薏苡仁油(主要为棕榈酸及其酯)对呼吸小量兴奋,大量麻痹(中枢性);能使肺血管显著扩张,从而具有止咳作用,提高肺功能水平。现代研究证实,黄芪具有以下作用:①改善心功能。黄芪具有明显的强心作用和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因此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等心脏病变的治疗,能有效减轻心肌纤维化程度,改善患者的心功能[10-11]。②改善肺功能。黄芪主要有效成分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可作用于多种免疫活性细胞,促进细胞因子的分泌,促进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显著提高正常机体和肿瘤患者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纠正应激时细胞免疫的紊乱,调节哮喘患者Th1/Th2失衡,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12]。雷公藤、蜈蚣为臣药。药理和临床实验表明,雷公藤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卫矛醇(即甜醇),雷公藤对免疫过程效应期有直接作用,可能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症浸润渗出、抑制或对抗各类炎症介质以及有抗凝、抗栓塞等减少组织损伤作用[13]。蜈蚣能改善微循环,延长凝血时间,降低红细胞压积,降低血黏度;增加微血管开放数,增大微血管口径;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并能升高脾脏指数[14]。全方切中“正虚邪实”的基本病机,既非一味祛邪,又非盲目补虚,而是二者兼顾,扶正祛邪。
2.2 中医辨证论治方药方解 刘健[15]认为,风湿病最根本的病机是本虚标实,包括AS在内的风湿病发生发展是内外合邪所致,内外之间又以正虚为本,正气不足在风湿病发病早期即已存在,正虚则以脾虚为先,在此基础上外邪得以肆虐,故风湿病治疗以扶正祛邪并举。中医辨证论治采用刘健经验方:黄芪20 g、山药20 g、薏苡仁30 g、茯苓20 g、陈皮15 g、蒲公英30 g、白花蛇舌草30 g、川厚朴15 g、法半夏15 g、桃仁15 g、红花15 g、川芎15 g、丹参15 g、狗脊10 g、甘草5 g。颈痛加葛根15 g;肩痛加姜黄15 g、威灵仙15 g;胸胁痛加柴胡10 g、郁金15 g;疼痛甚加全蝎5 g;关节肿甚加泽泻15 g、猪苓15 g、蜈蚣2条,或加制乳香、制没药各5 g;发热甚加石膏15 g、知母
10 g;肢冷畏寒加制附子10 g;口渴加天花粉15 g、黄芩10 g;大便干加玄参15 g、生地黄15 g或大黄5 g。每日1剂,水煎服,3个月为1个疗程。
2.3 中药熏蒸方方解 中药熏蒸疗法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选配一定的中药组成熏蒸方剂,利用热的中药煎液在皮肤或患处进行熏蒸、淋洗,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作用于机体,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学传统外治疗法。该方为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经验方。方中羌活、独活祛风除湿为君;桂枝、细辛温经散寒、祛风止痛为臣;川芎、姜黄、苏木活血祛瘀止痛,取其“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与防风、海风藤、徐长卿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共为佐药;冰片辛香走窜,助诸药直达病所为使,共奏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之功。采用熏蒸的方法应用,药物经熏蒸作用于肌体后,其挥发性成分经皮肤吸收,局部可保持较高的浓度,能长时间发挥作用,对改善血管的通透性和血液循环,加快代谢产物排泄,促进炎性致痛因子吸收,提高机体防御及免疫能力、促进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16]。另外,还可避免口服药物对胃肠所带来的负担,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脾胃功能的运化正常。
3 中医健脾单元疗法对AS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及心肺功能的研究
汪四海等[17]按随机数字表将60例AS患者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中医健脾单元疗法,即新风胶囊+中医辨证论治+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中医辨证论治+中药熏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生活质量、症状体征、急性时相反应物指标及对血清BGP、TRACP等指标变化。结果发现:①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示两组总有效率与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总积分、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疼痛严重性评估、疾病活动指数、躯体功能指数、整体指数、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③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BGP、TRAC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刘健等[18]将60例A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新风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结果显示,新风胶囊临床疗效优于柳氮磺吡啶,能显著降低SAS、SDS积分(P < 0.01或P < 0.05);可改善AS患者临床症状及相关指标。盛长健等[19]将60例A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服用新风胶囊,对照组服用柳氮磺胺吡啶,分别观察两组的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发现,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新风胶囊可改善临床症状及相关指标,提高AS患者生活质量,对照组、治疗组ASAS20反应率分别为25%、75%,BASDAI50反应率分别为10%、70%,两组ASAS20和BASDAI50反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VAS评分、症状体征评分、疾病活动指数、躯体功能指数、整体指数、计量学指数及血浆急性时相反应物水平显著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或P < 0.01)。
齐亚军等[20]认为,AS患者心功能下降的机制可能是由于其体内免疫功能紊乱及细胞因子失衡引起心肌受损所致。曹云祥等[21]研究发现,佐剂性关节炎(CIA)大鼠存在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下降,新风胶囊在改善CIA大鼠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的同时,也能改善其心功能,其机制可能是新风胶囊调节免疫反应,抑制异常炎症免疫反应对心肌细胞损害,从而改善心功能。另有研究证明,新风胶囊通过调节细胞免疫反应,减轻关节局部及肺组织的炎性反应,加之改善微循环,促进局部供氧,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功能,增强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降低肺组织细胞胞膜的通透性,减少炎症渗出,降低炎性细胞对肺组织的刺激,改善肺功能[22]。范海霞等[23]研究发现,新风胶囊能改善CIA大鼠肺功能,改善肺部影像学病变,其机制可能与新风胶囊下调致炎因子(TNF-α),上调抗炎因子(IL-10),调节免疫反应有关。
4 结论与展望
近年来,中医药在风湿病的治疗上具有疗效可靠、方法灵活、针对性强和药品价廉等优点,运用中医药治疗AS及其并发症,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生活质量、心肺功能的降低广泛存在于AS患者中,伴随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其在中医病机表现为脾虚。诸多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中医健脾单元疗法对AS的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生活质量及心肺功能。进一步在临床和科研上对中医健脾单元疗法治疗AS进行总结,希望能给临床工作者带来一定的指导意义。
5 参考文献
[1] 刘健,韩明向.类风湿性关节炎从脾论治探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23(1):1-3.
[2] Peters MJ,Visman I,Nielen MM,et al.Ankylosing spondylitis:a risk factor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J].Ann Rheum Dis,2010,69(3):579-581.
[3] Szabo SM,Levy AR,Rao SR,et a1.Increase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in individual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a population-based
study[J].Arthritis Rheum,2011,63(11):3294-3304.
[4] Chung CP,Oeser A,Solus JF,et al.Prevalence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s increased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is associated with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J].Atherosclerosis,2008,196(3):756-763.
[5] 吴洁文,曾庆馀.强直性脊柱炎的肺部表现[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998,2(2):114-116.
[6] 齐亚军,刘健,曹云祥,等.强直性脊柱炎从脾肾论治的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3):60-62.
[7] 刘健,万磊,冯云霞,等.健脾化湿通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肺功能降低探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6):471-473.
[8] 李宁秀,刘朝杰,李俊,等.四川省城乡居民SF-36评价参考值[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32(1):
43-47.
[9] 文彩虹,许新华,周政涛,等.注射用薏苡仁油防治蒽环类药物化疗相关心脏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J].肿瘤,2009,29(10):1003-1005.
[10] 周游,刘芳,王雪峰,等.心炎宁颗粒剂对柯萨奇病毒B组感染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3(6):496-498
[11] 彭华,刘亚黎,胡晓华,等.STAT3、ERK、NF-κB在黄芪保护病毒感染心肌细胞中的作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6,22(10):1975-1978.
[12] 谢浩,朱艳芬,林永联,等.黄芪多糖对哮喘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6):897-988.
[13] 金彩云,胡国华,郑碧忠,等.狼疮性肾炎血清IL-18及雷公藤多苷对其影响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9):1075-1077.
[14] 代玉桥,金道忠,邓小华,等.雷公藤甲素对LPS诱导的海马炎症过程中COX-2和iNOS表达的影
响[J].神经解剖学杂志,2006,22(5):521-524.
[15] 刘健,陈瑞莲,潘喻珍,等.新风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伴贫血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6):480-483.
[16] 李秋怡,干国平,刘焱文.川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7):1298-1299.
[17] 汪四海,刘健,杨佳,等.中医健脾单元疗法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疗效及BGP、TRACP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5):399-403,427.
[18] 刘健,范海霞,杨梅云.新风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肺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3):198-203.
[19] 盛长健,刘健,谢秀丽,等.新风胶囊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29(5):16-19.
[20] 齐亚军,刘健,曹云祥,等.14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心功能变化及相关性分析[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2):5-8.
[21] 曹云祥,刘健,朱艳.新风胶囊对AA大鼠心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调节T细胞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9):769-771.
[22] 刘健,万磊,黄传兵,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肺功能变化及中药新风胶囊干预研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4,17(1):102-106.
医疗急救技能范文3
关键词:人文沟通技能;医疗纠纷处理;应用价值
从当今的医患关系来看,医患信任缺失和医患暴力普遍存在。且据有关资料表明[1],近年来的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逐年增加,且经媒体曝光的案件也随之增多。上述现象所造成的后果将会十分严重,不仅使患者丧失就医安全感,医疗事业的社会评价也随之降低。为此,如何使医疗纠纷事件减少到最低,使医患之间的冲突得到化解,成为当今临床上高度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对人文沟通技能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并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从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一、人文沟通的缺失表现
(一)矛盾激烈,沟通简单
就当前的医疗机构来说,由于日常工作较为繁忙,且工作量相对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医护人员较易出现疲惫感,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躁情绪。有学者研究后指出[2],通过对200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后可知,情感衰竭的占比高达42%;人格解体的占比高达23%;成就感下降的占比高达50%。从目前的医护人员来说,常表现出烦躁、焦虑以及疲惫等。一旦患者不满主治医师,其会马上进行回击,同时会以各种理由进行反驳。与此同时,从目前医疗资源的分配情况来看,供不应求普遍存在,且多数医护人员不能站在患者的角度,缺乏换位思考,在一定程度上,使冲突变得更为严重。一旦发生纠纷后,医患之间的沟通会更加粗暴,使矛盾升级,这样一来,对事情的解决有着不利的影响。
(二)责任互相推诿,沟通欠缺
医疗纠纷事件对于当前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来说,多数会认为患者小题大做,甚至是无理取闹,与此同时,工作人员也会对其避而远之。从当前的现状来看,一旦管理人员接到患者的投诉时,会将责任进行划分,互相推诿,例如:这件事情不在我们管理范围内,你去找XXX部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疗纠纷发生率。
(三)沟通能力欠缺
在以往的教育中,多数院校侧重于书面,其主要沟通能力相对缺乏,尤其是心理方面,也相对欠缺,其主要原因与医学教育模式存在相关性[3]。近年来,医疗模式不断改革和创新,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仅要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医疗服务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从以往的形式来看,缺乏沟通能力、对其严重忽视普遍存在。例如:当患者提出投诉时,医务人员会不屑一顾的询问患者,你是来看病的还是来投诉的等等。一旦患者与医务人员发生纠纷,会使医务人员不知措施。
二、人文沟通技能的充分体现
(一)心理、态度以及情绪
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时,医院管理人员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要以耐心的话语对患者进行交谈。就当前的医院管理人员来说,多数会抵触投诉事件,其不仅是危险信号的体现,同时也是医院发展机遇的一个体现。据有关学者研究后表明,对医疗服务不满的患者,其投诉占比仅为5%。简单而言,患者在投诉时,其不仅会对我们存在的不足进行批判,同时也会为我院的改进和创新奠定良好基础。例如:我院的哪个地方出现问题,哪些属于我院的薄弱缓解,哪些不能满足患者的愿望和期望等等。一旦医院出现纠纷,则表示我院的医疗服务存在不足之处,因此需要进一步的创新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当今医疗模式的真正需求,除此之外,医院管理人员在处理纠纷事件时,首先要对自身的情绪进行控制。例如:医护人员在接待患者时,可以先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并问其需要什么帮助、怎么啦以及您请坐等礼貌用语。众所周知,管理人员存在恶性情绪时,多数患者会事先做好防御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纠纷的处理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管理者在接到投诉时需要保持良好的情绪与其沟通。
(二)做一个认真的倾听者
在人文沟通技能中,倾听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一旦出现纠纷事件,医院管理者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并耐心听其主诉。之所以发生医患纠纷,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医护人员冷落了患者。因此,我院管理人员要尊重患者,并对其投诉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此同时,倾听对解决医疗纠纷起到促进作用,其不仅可以对对方的想法和要求做到充分了解,同时为我院提供了有利信息[4]。除此之外,倾听有助于患者的情绪发泄,在此期间,我院管理人员可以对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充分掌握,其后进行针对性心理指导,从而使纠纷事件得以解决。
(三)解决反馈信息
当对医疗纠纷时间调查后,需要将其调查结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按照纠纷事件的实际大小程度邀请当事人员、科室领导以及院领导,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说明,并将问题的产生予以清晰的讲出,使得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满意医院的处理方法。随后还应对患者进行核实,如果患者出现不满意现象,应问询其不满意的地方,按照其不满意的方面进行再次解决。
(四)处理措施
大多数投诉者在进行投诉的过程中,都不想将自己的时间以及精力在纠纷上过多地消耗,因此希望能够尽快解决自身诉求。基于这种情况,在对纠纷进行处理时,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马上处理较为简单的纠纷,对于那些较为复杂,自己无法判断以及处理,或者是需要调查的纠纷,因为无法立即作出判断,则要向投诉者进行说明,并将处理时限等告知患者,使其得到被重视的感觉,并产生一定的安全感,从而防止进一步将矛盾激化[5]。另外,如果有一些纠纷导致医患之间有较大的意见分歧,那么可以引导其通过法律途径等进行解决以及调解。
综上所述,在当今医疗体系中,医疗纠纷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在处理纠纷事件期间,要充分应用人文沟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使医患之间的矛盾得到化解,减少伤害。与此同时,在医疗纠纷处理中应用人文沟通技能,可以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使医患之间的裂痕得到修补,从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使医疗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因此,在我国医师职业技能培训中要将人文沟通技能应用其中,并将其作为医务人员的主要沟通技能,从而对其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
参考文献:
[1]汤建华,谢青松.人文沟通技能在医疗纠纷处理中的应用[J].医学与哲学,2013,34(3):34-36.
[2]张雨琦.人文沟通技能在医疗纠纷处理中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3):91.
[3]李红.人文沟通技能在医疗纠纷处理中的应用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3):831-831.
医疗急救技能范文4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原材料检测
1.1沥青
表1SBS改性沥青试验指标
1.2集料
表2 安徽明光玄武岩粗集料的试验指标与技术要求
表3 安徽宿州细集料的试验指标与技术要求
1.3矿粉
表4安徽凤阳矿粉的试验指标与技术要求
1.4聚酯纤维
表5 上海能高聚酯纤维检测指标
表6 易密实添加剂试验指标
表7ECA-10 目标级配及级配组成
图1ECA-10级配曲线图
3最佳油石比确定
易密实沥青混合料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确定最佳油石比,每组沥青混合料按照《公路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的要求,估计沥青用量5.3%为中值,以0.5%间隔变化沥青用量,配置5种不同的油石比成型试件。
3.1 ECA-10最佳油石比确定
1)马歇尔试验结果
表8 ECA-10 马歇尔试验结果
图2毛体积密度与油石比关系曲线图 图3空隙率与油石比关系曲线图
图4矿料间隙率与油石比关系曲线图 图5饱和度与油石比关系曲线图
图6稳定度与油石比关系曲线图 图7流值与油石比关系曲线图
2)确定最佳油石比
依据马歇尔试验结果,采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方法确定ECA-10的最佳油石比。在所选择的沥青用量范围内,稳定度并没有出现峰值,为此,将目标空隙率4.0%对应的油石比5.5%作为OAC1,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标准的沥青范围为此5.20%~5.55%,OAC2=(5.20%+5.55%)/2=5.375%,综合考虑OAC1和OAC2,选择5.4%作为ECA-10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
3)旋转压实验证
表9ECA-10 最佳油石比旋转压实验证
从表中可见,在最佳油石比条件下,ECA-10沥青混合料旋转压实成型试件的体积参数均能完全满足技术标准的要求。
4性能验证
表10析漏、飞散试验结果
表11 沥青混合料浸水马歇尔试验结果
表12 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强度试验结果
表13 15℃劈裂试验结果
表14 车辙试验结果
表15 ECA-10低温小梁弯曲试验结果
表16 ECA-10沥青混合料渗水试验结果
从表10-17的数据可以看出,ECA-10沥青混凝土试验各项性能都满足其技术要求。
5小结:试验结果可以看出,ECA-10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为5.4%,ECA-10沥青混合料在本研究确定的最佳油石比条件下成型的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和高温稳定性能均能很好的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TG F40-200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医疗急救技能范文5
关键词: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基础平台
中图分类号:TN9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用户需求分析
本方案设计为河北省某能源集团煤矿安全生产医疗救援中心工程提供一个先进的,具备高速数据传输能力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以全面提高办公业务、视频及其他综合服务的信息化水平,为实现与办公系统整体网络互联提供良好的多媒体网络基础平台。
本工程位于河北省某市,为救援中心综合楼工程;建筑面积46335平方米,地上二十层,地下一层,建筑总高度78.2米。按照救援中心对内外网的要求,需要建设的业务网信息点一共1861个、语音点443个。为满足救援中心对数据传输的高速性、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本次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六类方案。
二、系统设计目标
依据招标技术要求、近远期发展需要及目前最新的国内、国际规范,布线系统总体设计原则应体现以下特点:
先进性能
在满足用户实际需求的同时,布线系统的水平数据部分及主干部分具有相当大的性能余量,可支持同时支持语音、数字、视频图象和控制等多媒体信息流传输业务,能适应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合理的初期投入,保证较长的使用寿命。
开放与标准化原则
系统中采用的技术和产品必须是国际标准化的、成熟的,能根据未来的发展需求进行扩展,支持多种网络结构(如ATM,以太网,令牌环网等)及协议,并保证可与其他网络进行无障碍连接。
良好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系统整体的管理方便,维护工作量及相应的开销小。易于识别和维护管理。
安全性
使用星型拓扑结构,各信息点保持互相独立,一个端点的故障不影响整个网络的运行。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冗余和备份。
三、方案详细说明
1、信息点统计表:
2、工作区子系统
信息点分为数据信息点、语音信息点。数据和语音点均采用六类标准配置,此方案严格按照标准并确保了将来的网络发展需求。
3、水平子系统
数据信息点和语音信息点水平线缆均采用六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
4、主干子系统
主干布线子系统采用星型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以数据机房为中心敷设光缆到各分配线间。
主干线缆含主干光纤和三类大对数电缆。数据垂直主干部分采用万兆多模光缆,从主数据中心机房到各子配线间各分别敷设万兆多模光缆。
5、管理间及设备间子系统
管理间的线缆安装须遵循以下原则:
数据 、语音的光缆及线缆可在同个机柜内任何的区域安装;(通用配线架)
所有配线架前端需配置环形理线器,以方便大批量跳线管理;后端附带回形针式理线器,保证线缆弯曲半径和抽拉过程中保护外表面。
机柜的安装确保前后门有适当的安装及操作空间,前端操作。
为了减轻施工难度和加快工期,配线架安装方式采用无螺丝卡扣安装方式。考虑到数据量大,机柜空间狭小,为减轻施工难度,配线架模块应该采用前端安装和拆卸。
配线架前端理线器应该保证跳线弯曲半径,采用柔性材料,可以批量管理跳线并保护线缆表面不受损伤。
所有水平数据、语音信息点均采用六类线缆,采用24口铜缆配线架进行管理,并配置原厂六类数据跳线。配线架要求为通用型,可以兼容光纤,电视,电话,数据等模块,尽量节省机柜的空间。
管理间,数据光纤主干端接采用19寸机柜式光纤配线架,并配置有原厂尾纤熔接盒和卷绕附件;并提供相应多长度的LC/ST/FC连接头的原装原厂光纤跳线(双芯)。所有端口、跳线统一标识。
数据设备间铜缆和光纤配线架按中心机房标准配置。
所有水平语音信息点的六类网络线在分配线间使用六类RJ-45机架式配线架卡接,配线架采用前端操作方式,配线架模块应采用无工具端接方式,尽量减少因为操作人员的因素而导致的系统问题。
语音主干采用100对110 型卡接式配线架安装,配有足够的安装背板,连接块和标签条。语音跳线采用110-RJ45跳线。
每个配线间根据需要配落地式或挂墙式机柜。落地式机柜规格一般为600(宽)*600(深)*2000(高),挂墙式机柜规格为多种客户可选,出于减少工作量和保证系统安装维护的便利性的目的,推荐使用旋转式挂墙式机柜。
6、主要产品
以下综合布线的主要设备选型均为同一品牌产品。
1) 面板
2) 模块
3) 线缆
4) 配线架(单模块式)
5) 跳线
6) 光纤配线架
7) 室内多模光缆
8) 室内铜缆大对数
9) 万兆多模光纤跳线
10) 机柜
四. 工程实施
4.1布线工程实施计划
本工程我方施工计划如下:
1. 现场勘察。
2. 与用户确定需求,明确综合布线系统的点位位置及数量,绘制施工图纸。
进行布线系统施工方案的细化设计。
3. 电缆桥架和预埋管的安装配合。
4. 电缆和光缆的敷设及标记。
5. 机柜、设备间配线架和各信息管理间分配线架的安装。
6. 所有信息插座及其附件的安装。
7. 双绞线压接和光缆的熔接及测试。
8. 布线系统的性能测试(包括双绞线和光缆),并记录有关数据。
9. 绘制工程竣工图,准备验收资料。
4.2质量保证
为确保整个综合布线系统的高质量完成,我公司将从系统的设计,到原料及设备的采购、运输、贮存、现场安装,全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4.3系统测试
医疗急救技能范文6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5ZX09501004-001-002) ;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ZZ0808016);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基金项目
[通信作者]*杨薇,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医临床评价方法学,Tel:13693376265,E-mail:
[作者简介]郝腾腾,硕士研究生,Tel:18813084816,E-mail:
[摘要]为了解真实世界中舒血宁注射液对肝功能的影响,选取来源于全国20家大型三甲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中使用舒血宁注射液的患者信息(5 353例)作为暴露组,与未使用舒血宁注射液的患者信息(4 683例)作为非暴露组进行对比研究,以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是否发生异常变化作为结局指标,采用分层分析、经典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GBM倾向评分加权的logistic回归,以及generalized boosted models (GBM)倾向评分加权结合协变量调整的logistic回归对混杂因素进行控制后,分析舒血宁注射液对肝功能的影响。通过对舒血宁注射液对ALT分析发现,倾向评分前经典logistic回归分析中回归系数-0.232(P=0.017),倾向评分后回归系数-0.150(P=0.370);对AST异常变化影响分析中,倾向评分前经典logistic回归分析中回归系数-0.034(P=0.767),倾向评分后回归系数-0.091(P=0.538)。由于倾向评分对大量混杂进行了控制,其结果更接近临床,因此基于现有的电子医疗数据,未发现使用舒血宁注射液对ALT及AST有影响。
[关键词]舒血宁注射液;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电子医疗数据;倾向性评分;队列研究
临床中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不良反应的数量亦在增长[1]。舒血宁注射液为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药之一,其主要组成为银杏叶提取物,主要有效成分为银杏叶总黄酮、银杏内酯等。《中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银杏叶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化浊降脂等;用于瘀血阻络,胸痹心痛,中风偏瘫,高脂血症等。近年来关于舒血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报道增多。舒血宁注射液的严重不良反应表现主要以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损害为主[2],而对肝功能影响仅有少数报导。曾有报道使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期间,3例出现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未减药、停药而自行恢复[3]。当肝细胞发生坏死时,胞浆内的ALT及线粒体内的AST释放入血,其中ALT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肝功能损害最敏感的检测指标,故选用AST及ALT作为检测指标。本研究基于HIS数据,旨在回顾性观察活血化瘀药舒血宁注射液对肝功能的影响,为舒血宁注射液在临床实践中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
数据由全国20家大型三甲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中为来源,数据由患者一般信息、诊断信息、医嘱记录、实验室理化指标检查信息等组成。
1.2数据的标准化
由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及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数据库结构较为复杂,收集和存储的数据庞大且结构不完全统一,故需要对数据整合、清理、转换和标准化[4-5]。
1.3结局指标
由于不同医院使用检验制剂的不同,故理化指标的正常范围也略有不同,因此以ALT,AST是否发生异常变化作为结局指标。将ALT与AST检测值高于正常范围上限的200%定义为异常变化。将其用药前7 d内的最后一次理化指标值定义为“用药前理化指标值”,停药后7 d内的最早一次理化指标值定义为“用药后理化指标值”。无论用药前AST或ALT正常或者异常,如果用药后异常或者更加异常定义为“发生异常变化”;如果用药后指标正常或者指标异常程度减轻,则定义为“无异常变化”。
1.4数据纳入排除标准
1.4.1纳入标准患者年龄在18~80岁,使用舒血宁注射液前后间隔≥7 d有至少2次ALT与AST检测者,若该时间段内有多次检测则取距开始用药前最近的1次检测与停止用药后最近的1 次检测[6]。
1.4.2排除标准年龄>80岁或者
1.5病例筛选流程
筛选流程见图1。
1.6统计方法
采用分层分析、经典logistic回归,generalized boosted models(GBM)加权倾向评分logistic回归、带协变量的GBM倾向评分加权logistic回归;统计软件为SAS软件9.20,R软件2.15。
2结果
2.1患者一般信息
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具有治疗前后ALT记录的共5 919例,其中暴露组4 108例,非暴露组1 811例。其中男性3 603例,女性2 316例,男女比例为1.56∶1(P=0.53);年龄分布暴露组平均年龄为60.74岁,非暴露组平均年龄为60.76岁(P=0.86)。
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4 217例有治疗前后AST的记录中,暴露组1 345例,非暴露组2 872例。其中男性2 459例,女性1 758例,男女比例为1.40∶1;年龄分布暴露组平均年龄为60.78岁,非暴露组平均年龄为60.698岁(P=0.38);入院病情危的病例为103例,急的病例为599例,一般的病例3 318例(P=0.85),见表1。
2.2ALT及AST分析结果
2.2.1主要混杂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根据倾向性
评分的GBM算法,得到各混杂因素对处理组分配的相对影响程度,相对影响程度越大,表示该协变量作为混杂因素对分组的随机分配影响越大。2组人群中对ALT随机分配影响程度比较大的是薯蓣皂苷片、肠内营养、甘草酸和腺苷钴胺等。对AST随机分配影响程度最大的是薯蓣皂苷片、门冬氨酸钾镁、地塞米松和甘草酸等,见表2。
2.2.2倾向性评分效果采用倾向性评分方法对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之间协变量进行平衡,具体效果见图2。
图2显示了倾向评分加权前后的P。加权前,许多协变量在2组间有显著的差异,P接近于0,故拒绝原假设。加权后,大多数协变量在2组间的差异不显著。总之,经过加权后,已经可以假设患者被随机分配到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由于篇幅限制,在此仅展示对于ALT分析影响的重要性因素基线、倾向性评分加权后的协变量特征、K-S检验统计量和相应的P,见表3。
分别采用经典logistic回归、GBM倾向评分加权后logistic回归和GBM倾向评分加权结合协变量调整logistic回归分析舒血宁注射液对ALT,AST的影响,见表4。
表4显示了3种估计方法估计出来的平均处理效应(即回归系数)及对2个肝功能指标的分析结果。在对ALT检测指标分析中,将未被平衡的薯蓣皂苷片、心通口服液、益心舒胶囊3个重要协变量纳入倾向评分加权结合协变量调整的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经典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舒血宁注射液对ALT异常变化有显著影响(回归系数-0.232,P=0.017),但使用倾向性评分的方法后则无显著差异(回归系数-0.150,P为0.370),即用舒血宁注射剂比未用舒血宁注射剂导致谷丙转氨酶发生异常变化的可能性要小,但是统计学差异不显著。在对AST检测指标分析中,将未被平衡的薯蓣皂苷片、心通口服液、阿托伐他汀、益心舒胶囊、氯化钾5个重要协变量纳入倾向性评分加权结合协变量调整的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显示,倾向性评分前后均未发现使用舒血宁注射液对AST异常变化有明显影响。
由于方法二倾向性评分加权的logistic回归,通过倾向性评分的加权,平衡了大部分混杂因素。方法三带协变量调整的倾向性评分加权logistic回归,为了获得更稳健的处理效应估计,把一些协变量也加入到logistic回归模型中。从统计的角度可以认为,方法二和方法三可能更可信,所以认为使用舒血宁注射液与不使用舒血宁注射液相比,导致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发生异常变化的可能性要小。
2.2.3敏感性分析由于模型中的变量太多,在不影响分析结果的情况下,部分重要变量分别对ALT,AST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见表5。结果表明,大多数协变量的都不大,且它们对应的都很小,则说明倾向性评分法基本上平衡了所有的混杂因素。
3讨论
3.1未发现舒血宁注射液对肝功能有影响
基于现有HIS数据显示,使用舒血宁注射液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药物由静脉进入体内,经血液循环后分布全身,而机体内的物质代谢主要在肝脏,多数药物在肝脏要经过不同程度的结构变化,故可能对肝功能有一定影响,但本文未发现使用舒血宁注射液对肝功能有显著影响。且相关研究显示未发现其用药剂量在20~50 mL时对ALT,AST的异常变化有显著影响[6]。舒血宁注射液提取物具有对缺血心肌、受损肝脏再灌注以及缺血区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可改善肠缺血再灌注,而肠缺血易影响多脏器功能,其中肝脏受损发生较早,持续时间较长[7],故考虑舒血宁注射液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可能与其药理作用有关。但是临床用药应注意合理用药,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8]。
3.2电子医疗数据分析需控制混杂因素
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电子医疗数据库记录的各种信息数据之间存在较广泛的关联性,但数据各组之间又存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的不均衡性。采用传统方法分析,由于混杂因素太多,分层分析会使得分组过多,而logistic回归分析存在着共线性等问题,从而使统计效能过低,倾向性评分法可以减少或避免分层分析中的分层过小问题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中的共线性问题[9]。倾向性评分法可以在分析和设计阶段有效平衡非随机对照研究中的混杂偏倚, 使研究结果接近随机对照研究的效果[10]。该方法可以自动根据数据利用自适应算法去估计所关注的处理变量和大量协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特别是当模型中协变量很多协变量与处理变量之间线性非线性或交互效应等函数形式无法确定时,此方法优势较大[11]。故选择倾向性评分法来均衡各组间数据,能够清晰的展现电子医疗数据库中使用舒血宁注射液对肝功能的影响。
3.3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HIS及LIS数据库,为未经随机处理化的数据,不同于随机对照实验,未进行前瞻性的设计研究及长期的临床随访,仅限于患者住院期间的观察。而各个单位电子医疗数据库数据结构不统一,存在不同的偏倚及各种复杂的混杂因素。另外,由于分析方法有限,研究过程中可能还存在一些未被发现的混杂因素,而倾向性评分不能平衡任何未被观察到的混杂因素,从而影响研究结果。但本文尽量控制了可能的混杂因素,选择倾向性评分法将事先明确的可疑混杂因素进行了均衡处理。而且本文严谨的选择统计方法,故结果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4小结
本文是基于全国20家三甲医院电子医疗数据库中使用舒血宁注射液的病例而进行的回顾观察性研究,分析了临床使用舒血宁注射液对肝功能异常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提示使用舒血宁注射液对肝功能的异常变化无明显影响,为临床舒血宁注射液使用的安全性研究提供了方向。由于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故不能做因果关系的判断,即不等于舒血宁注射液对肝功能没有损害。本研究未纳入其他地区及其他等级医疗单位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基层医院的推广仍需谨慎。且临床推广中,仍需进行临床前瞻性大样本的试验研究来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陈令允.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与安全性分析[J].中医药信息,2013,30(1):107.
[2]艾青华,魏戌,谢雁鸣,等.舒血宁注射液个案报道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8):3190.
[3]姜曼. 5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9):58.
[4]庄严,谢邦铁,翁盛鑫,等.中药上市后再评价HIS真实世界集成数据仓库的构建与实现[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0):2883.
[5]杨薇,程豪,谢雁鸣,等. 基于HIS灯盏细辛注射液“真实世界”临床用药特点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8):2718.
[6]杨薇,李霖,谢雁鸣,等. 舒血宁注射液临床用药剂量对肝功能影响的临床实效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8):3076.
[7]Poggetti R S,Moore E E.Liver injury and is a reversible neutrophil-mediated event following gut ischemia [J].Arch Urg,1992,127(2):175.
[8]Xie Y, Tian F. Regulations and guidelin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urgently for re-evaluation on post-marketing medicines in China[J]. Chin J Integr Med, 2013, 19(7): 483.
[9]钱维,王超,贺佳,等. 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测中混杂因素的控制方法[J].中国药物警戒,2010,3(7):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