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市场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学的市场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学的市场分析

心理学的市场分析范文1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理论;医疗保险市场;影响

中图分类号:F840.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3-0-01

信息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医疗保险中的买卖双方由于信息不对称难以得到完全真实的信息,这造成了保险市场中的道德方向和逆选择,影响了医疗保险的顺利运转,使保险市场在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称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现象的发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疗保险机构的负担,影响了医疗保险公司的健康发展。

一、不对称信息理论简介

不对称信息理论又称之为契约理论,是研究在不对称、不确定信息条件性当事人双方的行为,并且寻求一种均衡的制度和契约来规范双方的经济行为的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作为微观经济中非常活跃的理论,它能够解决传统的经济理论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在现实生活和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医疗保险行业中[1]。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发展和保险市场具有密切的关系,保险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是经济学在最为典型的一种不对称现象。对于保险企业来说,信息不对称不仅影响到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和管理,而且也改变了保险企业经营的基础,的保险企业的正常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信息经济学中不对称信息指的是某些参与人要有一些其它的参与人所不拥有的信息,只有自己了解而其它人所不了解的信息称之为私人信息,拥有私人信息的参与人称之为人,没有私人信息的参与人称之为委托人。信息不对称又可以分为不对称信息内容和不对称发生的时间。不对称信息内容指的使某些参与人的知识或者行动,在某种环境性人所拥有的私人信息是指其本身所不能控制的外生学习,例如保险推销人员虽然知道他所推销产品的好坏,但是真正能够决定保险质量的是保险公司的行为,这不是由保险推销人员的行为所能够决定的[2]。不对称信息的发生时间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前,应当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事前的不对称信息称之为逆选择的模型,事后不对称信息称之为了道德风险模型。道德风险和道德具有直接的关系,它是由于当事人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所采取的行为,

二、不对称信息下的医疗保险市场分析

医疗保险是保险逆选择发生的重要区域,由于投保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具有足够的了解,而保险人则很难得到明确的相关信息。在确定的保险价格之下,会发生健康不佳者积极投保的现象。投保逆选择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投保人对保险的标的的质量、环境以及风险等因素以及和个人的损失期望具有密切关系的私人信息等具有足够的了解,而且保险人由于成本和知识的约束,职能按照医疗保险标的的大类来确定保险费率。当标的的风险水平高于保险费率时,被保险人就倾向办理医疗保险,反之则自留保险。投保人的逆选择会导致其后果不断的循环加强,由于逆选择提高了保险的平均损失率,导致保险企业亏损。保险人为了减少亏损,就会相应的提高保险费率,这又会导致低风险水平的投标人退出医疗保险。这样不断的循环最终将会影响到医疗保险市场的发展,降低了保险市场的效率和质量[3]。

投标人的道德风险也是影响保险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办理医疗保险的投标人由于投保的影响,而降低了在事故发生之前的投入,例如坚持不好的生活习惯等,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放松警惕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事故的发生率。保险欺诈也是医疗保险中常见的消极现象,投标人以骗取保险金为目的,伪造保险事故的原因、故意夸大自己的损失、故意制造医疗保险事故等方式,使保险人因为认识错误而支付保险金的行为。保险欺诈是对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非法利益,是投标人道德风险的违法保险,是违法法律的道德风险行为。由于医疗保险市场中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所以医疗保险出现之后欺诈也随之出现。同时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还具有比较高的隐蔽性,导致了欺诈随着医疗保险的不断壮大而不断的上升[4]。道德风险增加了医疗保险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了保险标的的损失,同时也提高了保险的成本,破坏了保险市场的平衡。

在我国的医疗保险市场发展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过度医疗的问题,表现在对新技术的过度使用、临终过度治疗等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而且也影响了医疗保险的发展。为了降低我国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应当在吸取国内外保险检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医疗保险市场发展党员实际,从建立完善的制度,把医患双方作为解决问题的根本,解决道德风险的问题。在信息不对称理论下,要努力的保持信息的透明、公开和自由,避免在医疗保险的发展在出现信息扭曲、失真。因此对我国的医疗保险体制进行改革,是解决道德风险的重要措施。

三、结束语

在信息不对称的理论下,保险公司常常面临着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的风险,增加了保险公司的经济风险。如果这种放任这种现象不断的循环,最终会降低医疗保险的质量和效率,导致医疗保险市场的混乱,对于社会医疗保障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应当从制度上加强对信息的公开、披露,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真实度,降低保险公司在进行医疗保险业务时产生误判的现象,保障医疗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冠男.我国健康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实证研究及其对保险定价的影响[D].上海财经大学,2010.

[2]李玲,汪浩,曾等.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卫生经济学理论[J].中国卫生经济,2010,29(05):5-8.

[3]李翔.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运行中道德风险的控制与防范[J].经济问题探索,2011,(04):55-58.

心理学的市场分析范文2

关键词:无偿献血;职业分布;心理状态

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保障医疗急救用血的最佳途径,只有无偿献血,才能保证血液质量,才能最大限度得降低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但是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偿献血的人群数量趋于减少,血源紧张和缺乏时有发生,供血矛盾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状态及心理活动的调查分析,意在找出血源紧张的原因,为找到解决办法做好参考,促进无偿献血持久顺利的开展,确保临床治疗及时有效的用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8月~2011年10月参加无偿献血者及无偿献血咨询者共4625人次。

1.2调查内容 在这期间参加无偿献血的人群职业分布,及各类人群对献血相关健康、心理状态、顾虑、献血点、满意度等状况进行问卷调查。

1.3方法 无偿献血者在献血时每人填写一份无偿献血问卷调查表,回收筛除填写不合格问卷后,统计采用直接百分构成比方法,了解无偿献血人群的构成比及心理状态。取得这一时间段无偿献血人群分布和心理活动情况。

2 结果

本次统计无偿献血者4514人次的职业分布,发放心理问卷调查表4625份,收回有效问卷3663份,有效回收率为79.2%。见表1,表2。

从表1中可以看出:德阳市无偿献血工作开展至今,参加无偿献血的人群已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参与者范围越加广泛,尤以在校学生、现役军人及警察在无偿献血中所占比例为最大群体,分别为28.9%、18.1%。其次是医务工作者、工人和农民,分别为11.0%、12.8%、11.1%。公务员最低,仅7%。

我院输血科对2011年~2012年5月以来在我院健康体检健康人群发放了4625份心理问卷调查表,共收回有效问卷3663份,收回率为79.2%,见表2。

①是否影响健康问题调查:17.6%被调查者认为有影响,其中工人和农民表现更为明显。长期以来,人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滴血寸金,害怕献血影响身体健康。②献血地点是否满意调查:42.1%被调查者不满意流动车采血,希望设立固定献血点,临时采血车开设的时间上很有限。医务工作者、学生和公务员及多数市民在这类问题上都反应强烈。③对采血工作是否满意:13.3%被调查者感到不满意,担心采血工作者是否能一针见血,很多献血者胆怯和恐惧采血过程不顺利,安慰语言太少,流动采血休息条件差等。突出表现在较年轻的献血群体中。④心情是否紧张:25.2%被调查者感到心理紧张,主要表现在采血针头大怕痛,看见血有恐惧心理,怕晕倒。⑤献血有无担心的问题上15.4%被调查有担心,怕感染疾病,怀疑采血器材是否干净清洁,认为伪劣产品,假冒产品过多,对此有担心。特别是公务员和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市民对此持怀疑。⑥其他回馈中各类问题意见比较多的,其中和我们关系密切的一个反应是:卫生医疗行业的工作人员没有做到先行者和带头献血的表率,很多市民并没看到医疗工作者身先士卒。怀疑献血安全性。

心理学的市场分析范文3

论文关键词:投资者行为;理性投资;均衡市场

一、投资者行为理论形成与发展

自从经济学诞生以来,“经济人”思想一直统治经济学界。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市场机制如同“无形之手”支配着“经济人”行为,市场价格能够随着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社会经济始终处于均衡状态。均衡理论自从亚当·斯密创立以来,经新古典经济学派马歇尔、瓦尔拉斯及货币学派的弗里德曼,理性预期学派的卢卡斯等人的深人研究,日臻完善,成为描述市场运作方式最全面、系统的理论。均衡理论涉及到经济学的各个领域,投资者行为理论是均衡市场理论的延伸,是均衡分析方法在证券市场中的运用。

1952年,美国经济学家哈里·马柯威茨(HarryMarkowitz)发表了题为《资本选择》的论文,运用收益、方差的分析方法,确立了风险资产组合的有效边界,形成了最优资产组合的思想。该理论被认为是运用均衡思想建立的最早的资产管理模型。20世纪60年代,夏普(william sharpe)和林特(Johnlinter)与莫西(Janmossion)以资产组合模型为基础创立了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模型)。该理论在一般均衡框架下研究单个投资者理性选择而形成的整体市场均衡,用证券市场线来描述证券价格的形成机制,即在均衡条件下证券的收益与风险成正比的关系。投资者通过分散投资化解非系统风险,市场风险则是单个证券对系统风险的敏感度(B值)。投资者依据所承担的风险得到相应的风险溢价。投资收益的正态分布和收益与风险的对称性是CAPM模型所揭示的均衡股票市场的实质。CAPM模型把均衡分析、理性选择运用到证券市场,把风险资产的预期收益看成是风险证券对市场风险的敏感度来决定的,把系统风险作为风险概念运用到资本市场分析中,被称之为证券市场理论的革命。但由于CAPM模型建立在严格的假设条件之上的,后来的经济学家对其有效性提出了质疑。罗斯(Ross1976)认为,在平均分散的竞争性市场中,风险证券组合的收益与风险在实证中是不可能测定的。20世纪70年代中期,罗斯创立了投资者套利定价理论(APT模型)。与CAPM相比,ATP放松了假设条件,认为影响证券收益的不是一个因子,而是多个因子,证券的收益同影响收益的多个因子有关(因子模型)。投资人在不增加风险的情况下寻找相同因子对相同股票产生不同影响的投资机会。因子模型表明承担相同因素风险的证券应是有相同的收益,而当风险证券的价格处于非均衡状态时,就产生了套利机会,套利活动将改变证券的收益,使证券市场达到均衡。

投资者行为理论的又一个分析视角是有效市场理论。如果说资产组合理论解决了均衡证券市场中的收益与风险的关系问题,那么,作为均衡市场的又一支点的有效市场理论(EMH)则解决了证券价格的形成机制问题。早在1900年法国经济学家巴歇利尔(I~uisbachelier)就提出了商品价格的随机波动原理,商品的当前价格是对其未来价格的无偏差估计,商品的现在价格等于其未来的期望价格。1938年,美国投资理论家威廉斯(williams)提出了证券的内在价值是由未来股利的折现所决定的。该理论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完全信息及理性预期判断股票的价值,投资者的行为反映市场的信息。1959年英国统计学家坎达尔(kendal1)研究发现资产价格的变动呈随机游走规律,证券未来的价格独立于当前的价格,价格变化完全是随机的,不存在特定的规律。1970年法码(Fama)在对过去的有效市场理论进行系统的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完整的有效市场理论框架,法码(Fama)给有效市场的定义是,有效市场的证券价格总是可以体现可获得信息变化的影响。托宾认为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包括:有效信息、有效组织、有效评价。即在公开信息、市场无障碍条件下,证券价格能够被市场充分反映。转贴于

资产组合理论、有效市场理论构成了现代均衡股票市场理论的基石。“理性人”与信息充分是其共同的理论假设,均衡市场和有效市场是其理论的结论。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市场各种“异象”的积累,基于理性分析的均衡市场分析范式在理论与实践上都遇到了挑战。首先,均衡市场假设的投资者完全理性及公开信息在理论上受到了越来越多经济学家的质疑。AndreiShleifer认为投资者的偏好和理念符合的是心理学规律并不是标准的经济学模型。“投资者心态”是基于心理学的启发,而不是贝叶斯理性的概念。其次,在实证方面,席勒(Shiller1981)发现股票波动不是简单“价格由未来红利净现值决定”所能解释的。就连法马也承认,基于证券过去收益所做的预测‘与早期的研究结论不相一致。正因为股票市场存在着许多均衡理论所不能完全解释的现象,激起了非均衡股票市场理论的诞生。行为金融理论认为,实体经济与证券市场并非存在完整的线性关系,股票市场并非总是均衡的市场。因为投资者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世界时,并不能保证完全的理性,人们的投资行为仅具有有限理性的特征,而且心理因素在投资决策与资产定价中具有不可缺少的影响力。

二、投资者行为理论要点及现实意义

(一)投资者行为理论要点

均衡证券市场理论由其前提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就研究方法来讲,均衡股票市场理论以新古典经济学理性选择和均衡分析为基础。

第一,从经济人和理性人的角度研究人的行为:在行为动机上,投资者总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行为方式上,能够在环境和约束条件下,选择最优的行动方案。所以,证券投资者总是在既定风险条件下追求最大的收益,或者在既定收益条件下寻求最小的风险。

第二,以“市场出清”为依据,阐述信息的作用以及投资者对市场信息的反映。首先,市场的信息是公开和真实的,不存在“非对称信息”;其次,信息的传播渠道是畅通的,投资者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得市场信息;最后,投资者能够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分析、判断所获得的信息,不存在对信息反映过度或者反映不足。

第三,同古典经济学一样,均衡证券市场理论是在既定的市场制度下,来研究投资者的行为,或者说,均衡证券市场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是有效的,在自由竞争的市场制度下,理性人的竞争与选择以及对收益与风险的权衡是均衡证券市场形成的动力。

在既定的理论前提下,投资者行为理论得出的结论是证券市场是均衡的市场,均衡市场的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心理学的市场分析范文4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技能;教学定位;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余红梅(1979-),女,江西上饶人,江西警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3-0086-03

人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稀缺资源,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和发展则成为关系到一个国家建设发展成败的关键。目前,高职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目标定位为:在现代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人事和劳资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具备现代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强事务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人才的全球竞争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业教育和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摒弃传统的人事部门的定位,真正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就要与现代企业接轨,适应市场需求,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职业教育。

一、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现状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已不再是传统的人事行政管理和事务性工作。新型企业把管理人力资源与能力开发、广纳人才结合起来,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而目前掌握过硬专业性知识和技能的从业人员十分稀缺,据了解,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缩写:HRM)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缺口全国高达50万以上。该职业的人才已成为社会中的紧缺人才,而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资格考试也已经我国发展势头最好的考证,在各类资格证书考试中,其发展速度排名第二。经过专业学习的HRM人才,已成为企业争夺的对象。然而据调查,我国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很多都是行政管理出身,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且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目标、培训的能力大大制约了该专业学生适应现代企业的实际需要。因此,学校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与现代企业需求接轨,更新培养目标,创新教学模式,丰富知识结构,改善课程设置等全方位系统推进,学生应该尽量多熟悉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实际运作,才能学以致用,获得认可和成功。

二、职业培养技能式教学模式改革面临的困难

技能式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主要显现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专业知识教学与应用存在加大差距

“一名出色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不仅要有先进的理念、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对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技术的熟练把握,还要求必须通晓人性和科学性。” 中国企业评价协会部门负责人、北京某人力资源技术开发中心主任周小红认为。专业知识的教学目前缺乏项目和任务性驱动。传统的专业知识教学存在“形而上”的缺陷,例如,传统管理心理学教学,往往在专业知识上单纯地“拼接”管理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内容,显然单调、冗长、不切实际,更缺乏实际应用性的教学效果。要融合现代管理学和心理学的发展,对管理心理学进行教学项目和任务的细分,划分成若干个项目任务,以完成若干项目任务引导学生在教学中掌握应用型的知识点。

(二)技能教学课程整体水平不高

技能教学整体水平不高主要原因是技能型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据《中国教育报》对百余位校长的调查显示1,66.7%的校长认为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是教师的实践能力不高,14.7%的校长认为是教师的职业资格标准问题。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形成职业教育水平较高,相对稳定的师资力量不仅需要教育部门和教师自身的努力,更需要企业和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一是建设适合职教的教师资格标准和准入制度,加强对企业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与教师自身的企业实践制度。校企合作应当适当增加教师到企业工作实践的数量和次数。二是实行“双师制”,即校内与校外教师相结合,前者主要负责理论指导和课堂教学、校内实训,后者主要负责专业实践、操作指导。校内和校外教师互相交流,共同确定培养方案,明确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关系。三是引入兼职教师,并且做好兼职教师的培训教育。从相关企业、部门引入兼职教师,到校内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各种教学模式,增加校内课堂教育的实践性。

(三)产学研一体化教学的衔接困难

现行的《职教法》明确规定:“行业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以及社会知识化、组织形态变化等的挑战和冲击,HRM正面临再一次的调整和改变。然而在教学环节,产学研的衔接往往困扰着职教工作,主要是师资对接和校企合作制度上的衔接相对比较滞后。校企合作的衔接困难表现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弱化,比如企业招聘由人事部门负责人直接进行面试、录用;企业人力资源职能的分化,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企业将部分人力资源的非核心业务投入市场运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自动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人员资料筛选、考勤管理、薪酬福利及社会保险等工作交由计算机处理,从而有更多的精力去专注人力资源核心业务的管理。以上几个方面导致了企业本身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薄弱,与校方合作时无法发挥其实际作用。另外还存在师资衔接上的问题。职业教育注重的是“专业背靠行业、教师走入企业、专家进入校园”,而在师资力量上简单地把企业管理人员当作教育专家照搬照套操作技能,显然没有办法深入实现产学研结合。让职教老师简单地带领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实训,没有落实培养教育的目标和宗旨也无法使三者一体发展。有的产学研合作形成了过重的商业化导向,过分注重商业利益,偏离了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

(四)市场导向对于专业要求缺乏统一规范的分析与指导

市场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的导向目前业界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和规范,更缺乏分析与指导。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市场当中因企业部门职能泛化,而变得没有方向。在国外企业资源规划中HRM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领域,相对独立,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但在国内目前的职业教育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结构、技能结构单一,无法适应市场的需要。所以针对这个现状,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迫切需要一个规范化的市场分析与指导。即首先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市场职业要求,具体解决市场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其次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发展方向是面向企业还是公共事业单位,还是科研教学机构,针对行业需要合理整合教学,差异性教学。例如:据调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就职企业最高分布于金融保险业占众多行业中的30%。那么,就应当以市场为导向,在通用专业基础上开展个性化、职业化教学。

(五)“三段制”育人模式,个性与共性教学的矛盾

基础知识、专业知识、通用知识、核心知识、应用知识等,无论在校内教学还是在校外教学中,都必须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三段制”教学模式重心在第三阶段——个性化、职业化教学。个性化教学与共性化通识教学是互相联系的,但是如果没有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在一定程度上两者又互相矛盾。能够统筹安排教学,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关键在于实行“三段制”教学模式。三段制教学分阶段、分步骤合理安排课程、实训、实习与职业导向。当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三段制”教学具体的实施方法。

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探索

一份来自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的调查报告显示2:中国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存在五大问题,一是专业度不够,85%的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非本专业的从业人员;二是缺乏必要的敬业精神;三是缺乏战略分析能力,65%的精力用在人员招聘、薪酬发放、绩效评估等日常事务性工作上,没有时间去考虑更多战略层面的问题,缺乏系统的思维;四是职业素质不高,人力资源管理者往往先从个人利益出发,完全依照老板旨意行事,根本不考虑是否符合法律、政策的规定;五是缺乏创新,被动地处理例行的日常事务,工作仅限于简单或者稍高层次的模仿。要解决这五大问题,扭转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目前的现状,关键要看高职院校向市场输出的人才。而高职院校要培养专业擅长、技术过硬的人才必须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这个源头入手,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一)准确定位职业能力要求,更新人才培养计划及其目标

职业教育是技能型的教育,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质量必须向学生授以职业技能。原有定位是“执行型”或者“服务型”的人才教育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现代企业市场更注重的是职业实践能力。目前,人力资源管理职业培养基本上划分为几个能力要求:基本素质能力(主要指基本理论知识、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通用职业能力(主要指基本管理能力,较强的一般办公和事务性工作的能力等)、核心职业能力(主要指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及其相关管理实务操作能力等)和拓展职业能力(主要指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发展专业能力拓展模块,完成相关的其他职业能力)。现在根据市场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以这个人才目标设计和制定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培养方法等,再以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则重构课程结构,重组技能型培养计划,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例如探索开展“双证书”教学。明确要求学生毕业之后获得学历证书和至少一个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包括企业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人力资源管理员、助理培训师等广受社会认可的权威性证书)。根据这个培养原则,设置课程结构,每个结构体系都有专业老师指导、负责,把考证这个入职基本要求的具体内容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增强教育培养的计划性、关联性、专业性和实用性。

(二)整合理论与实践,丰富课堂实验与校内实训的教学机制

以理论教学、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不适应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尽管课堂教学采取了案例演示、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但是教学方式再多样也缺少演练,无异于纸上谈兵,无法促进学生对相关专业技能的掌握,学生即使掌握了部分技能也只能是肤浅的理论技能。因此要整合校内资源,课内教学实验和校内操作实训互结合,促进那些操作性较强的专业知识点、专业技能的掌握。教学侧重于校内操作实训主要是围绕学生这个主体来开展,充分考虑他们的学习特点,发挥他们的自主与创新精神,模拟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要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团队合作、人际交流等全面的素质能力。

设立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训室、办公自动化实训室、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式实训室、礼仪实训室等校内教学和实训设置,为实践教学和培养操作能力的提供条件。日常教学根据市场需要,展开课堂实验与实训。据调查,HRM专业毕业生主要集中在企业、社区及职业中介机构从事事务性、操作性工作,这个工作岗位的特点是重复性强、分工细。因此,一些课程教学可按照实际工作分解的程序,理论结合实践,开展课堂实验和校内实训,如专业核心课程《薪酬管理》,可将“薪酬数据整理分析”分解工序,设置一定的模拟数据或文件情境,指导学生按步骤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帮助学生掌握整个工作程序、提升实践技能的目的。

要使每一位学生入职都能成为行业高手,职教就必须将技能训练贯穿于教学始终。在校内必须以能力培养为先导,搭建一个职业能力实训平台,与理论课堂结合,一点一滴地训练学生。

(三)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

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就要贴近最“实战”、最“前沿”的职业要求。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是贴近市场职业要求的终极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可以很好的结合校内与校外两种资源,也可以实现教学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高年级或者基础专业知识教学基本完成时,更应当安排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与企业合作,提供真实的工作岗位,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适应职业要求,提高专业操作技能及职业素质。

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注重与企业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与企业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企业的用人要求,落实好学校与企业的接轨,为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搭建良好的平台。能够直接上岗,对在校生而言是积累工作经验最好的方式,可以全面提升学生在社会认知、人际交往、专业知识运用、开拓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素质,同时,积累相关工作经验,进而提升就业竞争力。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假期实践,将社会实践也纳入校外实习的培养方案,并且派遣专业老师指导。

方正集团CEO李用友先生说过:企业全球化发展两个关键的真问题是:钱和人。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常常失败,大多数并非是资本原因,而是人力资源的问题。不是中国人不行,是确实我们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与跨国公司存在不小的差距。可见,中国市场上需要更多在新的教育模式下,新的教学改革中培养出更多专业化,符合时展,更加国际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和教学。中国企业呼唤中国职业教育更多适合市场需求的专门人才。

注释:

①邢晖,李玉珠.百余校长谈职教发展:高职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N].中国教育报,2012-09-01(03).

②现今HR从业人员能力素质状况分析.中国人力资源网..

参考文献:

[1]李琦.实践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的办学模式[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9(01).

[2]宋翎.高职文科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高教探索,2012(02).

[3]全细珍.伍耿清.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2(03).

心理学的市场分析范文5

关键词:证券分析师;羊群行为;羊群预测;冒险预测;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02-0049-04

一、引言

羊群行为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由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并由Shirif(1935)和Asch(1952)对其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用实证证实,指的是个人的观念与心理在社会群体的引导或压力下发生改变,从而放弃自身原有的主见而向着与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趋势。[1]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只有少数理论研究人员在不同领域的研究中真正将羊群或从众心理、社会压力与传染等问题结合进来,而目前对羊群行为的研究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对众多的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在证券市场中可用来解释证券市场的异常波动与市场泡沫的形成机制,在其他存在群体行为的环境中羊群行为也极具应用价值,如厂商销售产品、组织进行的小组决策、地区招商引资、银行挤兑、人才积聚等等。[2]

证券分析师是证券市场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分布在各个专业金融机构的“行业分析师”、“公司分析师”、“策略分析师”等组成,他们在执业过程中的羊群行为是否存在以及程度如何对证券市场的效率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国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相当匮乏,本文以证券分析师为研究对象,从社会群体心理的角度出发对证券分析师在预测中的羊群行为和非羊群(大胆冒尖)行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其量化的方法以及与分析师个性特征有关的回归模型。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证券分析师群体作为证券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投资者群体之间相互联系紧密,但又存在较大的不同。Hong、Kubik和Solomon认为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分析师之间羊群行为的主要动因是基于对自身从业声誉和长期执业生涯的考虑,因此更倾向于和其他分析师保持一致,羊群行为程度应该较投资者更强。

Welch研究了证券分析师的羊群行为,发现分析师对大众认可(ordinary consensus)的股票的推荐倾向为0.13,对以经纪人能力为权重确定的股票(broker-quality weighted)的推荐倾向为0.1,对以时间为权数确定的股票的推荐倾向为0.13。这说明证券分析师有一种潜在的想和大众保持一致的心理倾向。

相比起经验不够丰富的分析师,有经验的分析师往往更倾向于提供冒险的预测而且更不容易被解雇(Hong,Kubik and Solomon, 2000),至于预测的冒险性和分析师的其他特性之间的关系则还有待进一步研究。[3]有理论推断,对自身职业的关注和分析师的自我评价能力决定了预测的冒险性,因此,Michael B・Clement和Senyo Y・Tse将研究重点放在了检验羊群行为与分析师特点而不是分析师的有经验程度之间的关系上。Clement在先前的研究中证实了投资者往往认为冒险的预测比起随大流的羊群预测具有更高的精确性,因为敢于冒尖的预测由于结合了更多的独家的分析和判断,其真正价值比起羊群性质的分析更有价值。对这一点在以往的研究中还缺乏深入的实证分析,一般只是检验冒险的预测和羊群的预测的预测精确性之间的区别,并检验是否冒险的预测究竟是否真正比羊群预测更反映了分析师的私人信息。对此,Michael B・Clement和Senyo Y・Tse运用来自I/B/E/S的1989-1998年年度证券分析师预测数据,将分析师当前预测与先前预测的差值、与修订值之间的差值等设置为变量进行了冒险性预测的截面分析,得出预测精确性的有关结论。最终证明,这一类预测往往比羊群性质的预测准确性更高,而且如果在预测中出现错误,羊群性质的预测比起冒尖的预测有更强烈的自我修订倾向。

中国证券市场中的证券分析师群体十分特殊,从狭义理解一般指仅从事二级市场分析的“股评家”,他们背靠着某证券公司或某咨询机构,而服务于广大个人投资者。我国个人投资者是市场中的多数方,但却属于信息弱势群体,相当一部分个人投资者把股评家的看法作为主要的信息来源。因此,股评家的作用尤其重要,对股评家的行为研究是深入了解市场运作规律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国内对股评家的行为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只有少数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

宋军、吴冲锋(2003)研究了中国股评家的羊群行为, 建立了中国股评家大盘预测的羊群行为的检验模型,分别研究股评家羊群行为的存在性、影响羊群行为的因素和羊群行为的理性特征。[4]主要结论为:股评家对舆论有明显的羊群行为;当历史收益率增加、市场乐观情绪高涨、股评家预测的一致程度增加、股评家的能力降低、股评家的初始声誉增大时,股评家参与羊群行为的动机增加。股评家羊群行为的理性研究指出,当舆论被事后的收益率证明为错误时,羊群行为反而增加,因此股评家的羊群行为很可能是一种非理。

此外,宋军、吴冲锋以2000年在《中国证券报》上发表的股评家的预测文章为样本,建立了3组回归方程来研究股评家对于大盘预测的准确性及影响预测的影响因素。[5]研究结果发现,股评家的短期预测平均而言是一个未来大盘收益率的一个反向指标。宏观的经济面信息、前一天的公众舆论和前3天的大盘平均收益率对于股评家的预测都有显著影响,其中以公众舆论的影响作用最大。在这些因素中,宏观的经济面信息有助于提高股评家预测的准确性,而其他因素则降低了股评家预测的准确性。

由复旦大学鲁直博士领导的课题小组在羊群行为的成因方面曾经做了深入的研究。[6]鲁直博士作为主持人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证券投资者追风行为的实证与对策研究”,并与阎海峰、施欢欢等课题小组成员通过运用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问卷对上海证券市场上的实际投资者(机构和个体)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对我国证券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具有最大影响的因素是:个性特征因素、信息不对称因素、舆论与政策因素、信息处理能力因素、赌博心态与求利因素、投资市场主力因素六大因素。经过差异检验发现投资者在年龄、性别、入市时间、职业、投资身份、教育背景等人口统计特征方面的差异都会影响其在各主因素得分的高低;并进一步通过多重比较检验结果显示,投资者的羊群行为程度在因素“信息处理能力”上的差异显著。

三、羊群行为与证券分析师个性特征的关系

证券分析师的主流是“公司与行业分析师”,我国目前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其他机构投资者中的主要研究员都属于这个类型。因此,与宋军、吴冲锋将“股评家”作为研究对象不同,笔者主要将“公司与行业分析师”作为研究对象。从证券分析师的执业特性和目前的竞争格局来看,存在着产生羊群行为的合适环境,但究竟羊群行为以及“非羊群”的敢于冒险的预测这两种心理行为如何量化,又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对此笔者认为,一方面与证券分析师的个性有关,另一方面与证券分析师的本身特征有关。由于证券分析师是一个比较独立的群体,其本身是证券市场上重要的信息加工者,其个性特征因素对研究预测结果将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研究证券分析师的羊群行为时,可以通过回归模型找出一些统计显著的个性特征因素来研究其对分析师预测行为的影响。

在数据收集方面,公司与行业分析师需要对自身所关注的公司及时地发表盈利预测,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修正(Revision),因此在一段时间内要发表一系列的研究预测报告。这些报告对上市公司的赢利预测值与最终公布的年报、季报、半年报的实际值将会有一定的差值,将这些差值进行归类和量化,可以形成进一步研究的原始数据库。同时,分析师的个性特征因素如执业年限、所跟踪股票数量多少等变量也可以量化。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设计出相应的回归模型对羊群(从众)或敢于冒险(bold)这两种倾向与上述的证券分析师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1.预测精度

首先将分析师当前预测与先前预测的差值、与修订值之间的差值等设置为变量:

式(3)对与冒险性预测有关的证券分析师个性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其中:

Boldijt是一个指示变量,它衡量分析师i在t时期对j股票的预测的冒险程度,具体的取值原则是如果分析师i的预测高于先前所有对j股票的预测的均值,则取值为1,反之取值为0;

DEijt表示在t时期对j股票进行的最后一次预测距离目前的时间,说明了证券分析师预测的时效性;

FHijt表示预测日到年末的时间长短,一般来说这个时间越长则预测的不确定性就越大,因为分析师可获得的信息就越不足;

LAijt表示分析师i在t-1时期(一般指上一会计年度)对j股票的预测精度,其计算方法参照式(1);

BSijt表示在t时期对j股票进行跟踪的证券分析师的规模,如目前中国证券市场上,一般对能源、电力、钢铁、交通类蓝筹股进行跟踪研究的“公司与行业分析师”人数较为庞大,而对农业、制造业进行跟踪研究的分析师则数量比较少;

FFijt表示分析师i在t时期对j股票的预测频率,一般在大的机构任职的分析师由于信息、研究平台较为先进,预测的频率也会比较高;

FEijt表示分析师对j股票的跟踪的时间长短,该项数值越大则表明分析师对这个公司或行业的研究经验也就越丰富,自信也越足,在进行预测时就越倾向于大胆和冒险;

GEijt表示分析师执业时间的长短,和FEijt类似,该项数值越大则一般其证券市场的从业经验也就越丰富,因此在进行预测时同样倾向于大胆和冒险;

Cijt表示证券分析师在t时期所跟踪的上市公司的数量的多少,如果这项数值越大,则通常可以推定其在j股票上可供分配的精力越少,羊群行为的倾向就越大;

Iijt表示证券分析师在t时期所跟踪的行业的数量的多少,其影响类似于Cijt。

还可以把分析师对收益预测的修订程度作为因变量,对式(3)中的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可以推定,如果一个证券分析师对自己原来所作的上市公司收益预测进行修订的幅度越大,则说明这个分析师敢于“冒尖”(或“冒险”)的倾向越小,而希望与大家保持一致(即从众的羊群心理)的倾向也就越强。

4.羊群预测和冒险预测的精确程度

究竟是比较大胆冒险的预测还是羊群从众的预测准确性程度更高?如果大胆冒险的预测是基于丰富的从业经验和与他人不同的个人信息,那么这类预测就可以推定是可信程度较高和较准确的;但如果大胆冒险的预测是基于过度的自信,则其预测精度就会大大降低。对这个问题,可以将预测精度Accurcacyijt作为因变量,对Boldijt、YTD_Dist2ijt等进行回归分析,以观察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并做统计显著性检验。

最后,可以作进一步的引申研究:我们面临着两种关系,一种是预测的错误与预测修订之间的关系,另一种是羊群的预测与冒险的预测之间的关系,这两种关系是否有很大的区别呢?Trueman(1994)认为,预测的错误与预测修订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联,而羊群的预测与冒险的预测之间则关系不大。

对此,相应的检验模型是:

在式(6)中,ERRPijt表示分析师i在t时期对j股票的预测偏离程度;ERVPijt则表示分析师i在t时期对j股票的预测的修订程度。

四、对证券分析师在预测过程中羊群行为的思考

中国证券市场重视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发掘是2003年“价值投资”理念代替了以往的“庄股”运作模式后发展起来的,因此中国的“证券分析师”队伍还比较稚嫩,无论从可考察的样本数量或样本采集的时间段来说都相对缺乏,因此可以说还缺乏对其进行长期研究考察的基础。

从国外的研究文献中来看,对证券分析师在预测中的羊群行为基本上得出了大体相似的结论,即:羊群行为普遍存在于缺乏有效信息和非资深的分析师之间;而冒险的预测往往比羊群性质的预测由于结合了更多私人信息,其准确性要更高,而且如果在预测中出现错误,羊群性质的预测比起冒险的预测有更强烈的自我修订倾向;相比起经验不够丰富的分析师,有经验的分析师往往更倾向于提供冒险的预测而且更不容易被解雇。因此,在国内的证券分析师群体中是否也存在这些类似的现象还是有与国外不同的特点,以及证券分析师的羊群或冒险的预测对证券市场信息传递效率的作用和市场有效性程度的提高究竟起到什么作用?这些我们真正感兴趣的结论对证券市场监管和提高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国内的证券分析师群体中也存在类似的现象。笔者认为,证券分析师的“个性特征差异”导致其“信息处理能力”存在较大的不同,因此本文将证券分析师“个性特征”进一步进行细分并提出与不同性质的预测的回归模型,可以说是对鲁直博士的研究进行了有益的延伸和探索。国内尚没有公开的文献对证券分析师在预测中的羊群行为提出系统的检验思路和模型,对这方面的理论探讨还非常缺乏。因此,本文在国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检验证券分析师羊群行为或冒险的预测与一些个性特征因素之间的回归模型。但是也要看到,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笔者在尝试进行实证分析时,尽管可以对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如预测的精度、对先前预测的修订程度等)通过选择合适的证券分析师研究报告样本来计算出来,但是对一些个性特征因素如从业年限、所跟踪的行业与公司数量则因为商业机密等原因而难以准确获得,这也将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所在。

参考文献:

[1] Keynes,J.M.(1936),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 London Macmillan.

[2] Shiller, R・J. (2000), Irrational Exuberanc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Hong,Harrison,and Jeffrey D.Kubik,and Amit Solomon,Security analysts’ career concerns and herding of earnings forecasts,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31,121-144,2000.

[4] 宋军,吴冲锋,中国股评家的羊群行为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3,(1).

[5] 宋军,吴冲锋.中国股评家预测行为的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3,(3).

心理学的市场分析范文6

[关键词] 编辑能力 编辑素质 专业素质 文字编辑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7) 02-0047-05

Some Understandings on the Abilities of Editors

Yan Xueju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Beijing,100089)

[Abstract] Based on the abilities required of copy editor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notations of editing abilities, explaining editing abilities have the four features of subjective initiative, creativity, professionalism and comprehensiveness. It points out that in modern publishing, copy editors should have editing and proofreading ability, planning ability, managing ability and creative ability. It has also discussed the influences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eon editors’ abilities.

[Key words] Editing ability Editor’s competenc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Copy editor

“辑”一词是与特定的编辑活动相联系的,人们往往根据编辑活动的不同内容将编辑分为文字编辑、美术编辑、技术编辑、数字编辑、网络编辑等不同类型。所有与编辑活动相关的企业或组织,都无一例外地强调编辑能力,而且还会根据编辑能力的大小将编辑分为三六九等,但是这些企业或组织对编辑能力的理解、衡量标准及价值取向并不相同,让人怀疑各家所说的编辑能力到底是不是一回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觉得对这个问题仍有探讨的必要。但因为“编辑能力”实际是一个集合概念,是由各种能力组合而成的“能力体系”,不同的编辑类型要求的能力组合并不一样,因此,适合A类编辑的“能力体系”未必适合B类编辑。本文并非要描画适合所有编辑类型的“能力体系”,也非穷尽性地列举其中某一类型编辑应该具备的全部能力,而是重点探讨文字编辑完成编辑活动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据《辞海》(2010年版)的解释,编辑是一种“以生产精神文化产品为目的,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专业性精神生产工作”,能力是“成功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那么,编辑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履行编辑职责和完成编辑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编辑能力的高下通常可以由从事相同工作的编辑在一定时间内所承担的编辑活动的难度、强度,编辑驾驭编辑活动的熟练度以及最终的劳动成果比较出来。就文字编辑而言,编辑能力通常集中表现在选题策划和书稿编辑加工的难度与强度、数量与质量等方面。深入一步考察,通常所说的“编辑能力”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四个特点。第一,主体性。编辑能力总是由特定的编辑个体表现出来的,这些个体因受教育程度、知识结构、悟性、兴趣、敬业态度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在能力上往往显现出个性化的差异,这也是很难用单一维度的能力体系硬性考核所有编辑的原因。在一个编辑团队中,最好有各种能力的人,这些个体在知识结构和编辑能力上相互补充,各擅其能,各取所长,形成最佳的人力资源配比,从而使团队的整体效益最大化。第二,创造性。编辑活动以复制、传播精神文化产品为目的,编辑活动过程从头至尾充满创意。编辑要根据自己对市场需求的判断、对读者认知水平的把握、对所从事的文化产品的内容与特点的深刻理解,将自己的某些意图、看法乃至知识、智慧等通过有形无形的付出融进产品,使之更好地、更准确地呈现和传达给产品的最终消费者。产品构思、塑型、复制的过程就是创意的过程,也是能力显现的过程。即便是通常所说的“为人作嫁”,对“嫁衣”的选择、量度、裁剪和缝缀过程也是饱含创意的。正因为编辑活动充满创造性劳动,因此,编辑能力的高下有时会通过产品创意的含金量大小体现出来。第三,专业性。编辑一般不是专业的研究者,也不是所有编辑都具备专业研究能力,但不等于说编辑活动没有专业性。除了必须掌握与编辑出版直接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外,编辑还必须了解与所从事的精神文化产品相关的各种专业背景知识,而且层次越高的编辑越接近专家水准,有些编辑甚至就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体现在编辑能力上,就是对各种专业背景知识掌握的广度、深度以及能否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编辑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那种视编辑为匠人、视编辑活动为一般性技术加工的看法,实际上是对编辑工作不了解或是误解的结果。第四,综合性。编辑活动包含自策划、组稿到审读、加工、复制、传播的全过程,完成编辑活动自然需要综合运用各种能力,因此,“编辑能力”实际上是多重能力的“复合体”,而且,随着新的出版形态的出现、新的科技手段的引入,对多重能力的“复合”或“综合”的要求将越来越突出,只具单一能力的编辑对未来编辑活动的适应将变得越来越困难。

但是也应看到,编辑能力的大小是相对的。其一是个性差异。任何一个编辑都难以具备所有的能力,更不可能在所有能力上都出类拔萃。多数人都有赖以自豪的强项,也有能力上的“短板”,关键在于能否以合理的方式扬长避短。其二是企业文化。一些企业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凝结了独特的经营理念、文化氛围及价值取向,这些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企业对编辑能力的判断标准并影响企业内部编辑能力的发展方向。其三是发展平台。一个人放在不同的职位上,赋予他不同的职责和权限,他由此能够掌握、支配的资源自然不同,因此显现出的能力也会有差异。犹如下围棋,一个棋子放在角上和放在边线上,其威力和效能绝不会完全一样。还应该看到,即使是同一个编辑,其能力始终是变化的,而且大部分人的能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和经验积累后都会得到或快或慢的提升。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编辑能力是可以拉伸的,有相当大的弹性和张力,既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得到提升,也可以由企业的价值引导和平台支持助其提升。

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人对编辑能力问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一是将编辑能力等同于书稿处理能力,这实际上是将编辑的职责定位于案头工作。处理书稿是编辑活动的一个方面,也确实能体现编辑在能力上的个体差异,但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固然不行,仅有这方面的能力同样不行,这两种情况都难以适应现代编辑活动的需要。二是将编辑能力等同于知识渊博。毋庸置疑,知识积累到一定水准,有助于某些编辑能力的形成和提升,但知识并不一定都能转化为能力,有些学富五车的人未必适合做编辑,未必在编辑能力上一定出类拔萃。三是将编辑能力等同于职位权力。两者本是风马牛不相及,能力强的编辑有可能被赋予一定的管理职权,但不是所有能力强的编辑都有机会提升到相应的管理职位,更为常见的是管理者的编辑能力未必一定超过普通编辑,只是因为管理者拥有一定的职啵普通编辑在实际工作中遇到拿不准的问题往往由管理者最后一锤定音,所以容易产生类似的误解。四是将编辑能力等同于学术研究能力,这是将研究能力与编辑能力混同了。学术水平高不等于编辑能力一定突出,因为两者的用力方向不同。吕叔湘先生说过:“要他自己写,不一定写得好,可是他议论别人的东西很有见解,当编辑的人这样就行了。”[1]这将研究者与编辑的区别说得很清楚。现代出版需要专家型编辑,或者期望越来越多的编辑向专家型发展,但并不是说所有编辑都一定能成为专家,也不需要所有编辑都成为专家。

“编辑能力”是一个集合概念,是由若干种能力复合而成的能力体系。编辑活动的类型(比如文字编辑和美术编辑)不同,所要求的能力结构和具体能力的大小绝不一样。但即使就其中任何一种编辑类型来说,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都能归纳提炼出一套较完备的能力“体系”或“图谱”(比如列出几种乃至十几种能力)。笔者认为,提出一套理论上的能力“体系”或“图谱”并非难事,重要的是对具体编辑工作有无实际指导意义。本文在此要讨论的是编辑的基本能力,即履行编辑职责、完成相应的编辑活动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特征。之所以使用“基本能力”一词,一是相对于“全部能力”而言,二是相对于专业能力而言。“基本能力”应该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作为现代社会的编辑不能缺失这些能力――一个编辑不可能具备所有能力,但缺失“基本能力”会直接影响编辑职责的履行和编辑活动的完成;第二,这些能力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编辑实践可以实现,因为不能实现的能力当然不会是“基本”的能力。就文字编辑而言,哪些能力算基本能力呢?

著名出版家、翻译家林穗芳先生在《中外编辑出版研究》一书中,将编辑工作定义为“对主要是别人的作品和材料进行选择和加工以供复制向公众传播”,这个定义揭示了编辑工作的核心。在同一书中,林先生又说,编辑工作应包括“收集和研究有关出版的信息,按照一定的方针制定并组织著译力量实现选题计划,审读、评价、选择、加工、整理稿件或其他材料,增添必要的辅文。同著译者和其他有关人员一起通力协作,从内容、形式和技术方面使其适于出版,并在出版前后向读者宣传介绍”[2]。这可以视为对前述定义的补充或者说是对编辑工作的广义理解,因为它包括了书稿进入编辑出版之前的调研策划和之后的宣传推广。基于林先生对编辑工作的理解,立足于编辑活动的内容,笔者认为文字编辑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四类能力。

2.1 编校能力

亦称书稿处理能力、案头能力,是对书稿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全面审读、加工、把关的能力。这是所有文字编辑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人们常说的专家型编辑在这方面大都有惊人的艺业。他们有广博而精深的专业知识背景,有丰富的编辑实践经验,熟悉各类书稿的框架结构、板块设置、格式规范和常见错误类型,能够熟练驾驭难度系数较高、结构相对复杂、部头较大或内容涉及多个领域的重要书稿。经他们处理的书稿,在语言文字、思想内容、科学知识、框架结构、体例格式等方面差错率一般较低。编校能力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语言文字把关。指在准确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并尊重其语言风格、语体风格和个人表达习惯的前提下,能消除书稿中存在的文字、拼音、拼写、语义表达和语法搭配、逻辑和修辞等方面的错误,目的是使书稿的文字表达准确贴切,语言风格连贯一致。落实到个体的编辑能力,不仅要熟悉国家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具备深厚的语言文字基本功,还要掌握好编辑加工的尺度。

内容把关。指对书稿涉及的人物、典故掌故、重要史实及发生时间、数据、征引文献等进行查证,能发现或订正原作的错误或疏漏。最重要的是知道如何查证以及从哪里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料。

体例把关。指对书稿中的数字使用、标点符号、章节标题、序次语、计量单位、字号字体、分词转行、书眉页脚、表格公式、版式图题、引书格式、注释及参考文献的格式等进行规范和统一。这些工作很琐碎,需要丰富的经验积累和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

学术把关。指对书稿特别是学术类书稿中的材料、立论、表述、论证等能准确判断其是否成立。这是对文字编辑提出的高一级的能力要求,因为普通编辑不一定熟悉作者所从事的研究领域,难以判断其正误,但普通编辑根据自己的学养对书稿的材料是否可靠、方法是否严密、论证是否充分,是可以做出判断的。

政治把关。指正确判断书稿是否存在思想导向及涉及民族、宗教、国家安全与等方面的问题,是否存在、泄密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禁止出版的内容。

以上五个方面,体例把关虽然复杂但多属于技术层面的处理,能力上的含金量不高;语言文字和书稿内容的把关是审读和编辑加工的核心,通常是衡量编辑能力高下的关键性指标;学术和政治把关属于层次相对较高的编辑能力。

2.2 策划能力

对文字编辑而言,就是选题策划能力。“选题策划”有广狭二义:狭义的选题策划指出版机构根据特定的市场需求拟订单本书或套书的题目、编写方案、内容要点和样张设计;广义的选题策划包括对所要出版的作品从内容编写到版式装帧,从组织作者到营销推广,从单品开发到系列产品格局的全方位的整体规划。从事选题策划,要求编辑及时掌握业界动态与市场需求,能根据市场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对未来的市场走向和潜在商机进行一定的预测,能清晰了解所在出版机构的竞争优势与未来的产品开发方向,并具备撰写选题论证报告、编写方案及样稿设计、产品评介等文字的能力。虽然有些出版机构已将策划编辑与文字编辑分开,但实际上对绝大多数文字编辑而言都有选题策划任务,而且也应该具备一定的选题策划能力。基于对选题策划广义的理解,可将选题策划分为四个阶段。

市场分析。指通过收集市场数据、调查受众、解读读者及经销商反馈等方式,对产品需求及市场上的同类产品进行分析,提交有价值的调研报告或案例分析,为其后的详细策划和论证决策做前期准备。

方案制定。指根据市场分析的结果撰写具体的选题报告、编写方案或编写大纲、样稿或编写细则。选题报告应该写清楚产品的定位、特色、规模以及市场预测。

组织落实。指选题通过后能很快遴选、联系合适的作者,在约定时间内组织到符合策划理念及特色、内容与质量均达到公开出版要求的书稿。这需要编辑平时注意积累广泛的作者资源并定期进行维护,了解他们手头正在从事的项目。在书稿撰写阶段,还应该及时审读书稿目录、部分正文,了解编写进度并确定书稿在内容、语言表达、结构、体例等方面能否达到双方约定的要求。

产品推广。指产品上市前后对其包装、定价、复制量、营销模式、宣传策略等的整体规划。虽然大部分编辑并不直接从事推广与营销工作,但营销策略与宣传策略的制定应该视为选题策划的一部分。

选题策划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是真正体现文化创意特色的工作,策划能力不仅表现于提交选题的绝对数量,更重要的是整体策划的质量和其中内含的创新思路。

2.3 管理能力

对文字编辑而言,主要是项目管理能力。指在规定时间内,按照预先规划的出版目标,合理配备各种资源,有效组织、推进、控制并完成各种项目。在传统出版条件下,对文字编辑的项目管理能力不是特别关注,但现在出版节奏加快,出版产品增多,每个编辑同时负责若干个项目,有些编辑还会承担大型项目或集体性项目的管理,这对编辑的项目管理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编辑的项目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执行力。主要指根据出版规划,积极调配、整合各种资源,能快速有效地推进所负责的各个项目,特别是在负责头绪繁杂的重大项目或同时推进多个项目时,能分清项目的主次、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各个项目的主要时间节点,以保障重要项目、重点产品的完成。提高执行力的关键在于全局意识、主动意识和责任意识。

控制力。主要指跟踪项目进展和规范流程运行,能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不利因素和不可控因素,保障项目正常推进。项目的管理控制按照任务的不同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时间控制、流程控制和费用控制等。在控制力中,最重要的是快速应变能力――在突然遭遇紧急项目、临时性项目或项目计划因故更改时,能很快进入角色并制订新的实施方案。

沟通力。主要指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为了有效调配、整合各种资源,在与各种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性格的人进行沟通时,能根据沟通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与沟通技巧,最终与对方就沟通目标尽快达成共识。现代管理学已经证明,沟通能力是影响管理效率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2.4 创新能力

指根据编辑出版的l展趋势,主动学习、接受新的思想观念、新的科技手段,对新知识、新事物、新业务保持开放的心态和浓厚的热情,能随时调整、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在出版内容、出版形式、资源整合、业务开拓方面能提出有创新特色的思想。创新能力并非编辑专有,而是现代社会大部分职场都要求必须具备的能力。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不断引入,现代出版的概念与形态、介质与传播手段、内容与呈现方式等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出版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成为编辑个人赖以生存的最重要能力之一。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技术和产品,而所有这一切又依托于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自主创新分为引进再创新、集成创新、原始创新三种类型,其中,原始创新是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最高级别的创新。对文字编辑而言,在业务方向、资源整合、流程管理、产品内容及呈现方式、传播手段、市场策略等一切方面,只要能提出新的思路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是创新。

以上四类编辑能力,如果把它们联系起来看,实际上是一个编辑能力不断叠加、不断提升的过程,而且折射出传统出版向现代出版的转型。在传统出版阶段,编辑活动主要是案头工作,只要有编校能力就够了,所以出现了很多专家型编辑。改革开放后,出版社走向市场,要求编辑把握市场,根据市场需求策划适销对路的产品,所以要求文字编辑具备一定的策划能力。随着出版规模的扩大、出版节奏的加快,每个编辑都需要同时推进很多个项目,管理能力日益凸显。现代出版进入创新时代后,出版的概念、形态都将发生质的变化,创新能力要求因此提高。对现代编辑而言,这几类能力可以有所侧重,但不能缺失,任何一类能力的缺失都意味着难以适应新型出版形态的发展需求。

那么,该如何提升编辑个人的能力呢?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影响个人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是知识和素质。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提升人的能力,但知识并不是能力,知识积累与个人能力提升没有必然联系。对个人能力提升影响最大的是素质。何谓素质?心理学多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由基因遗传获得的素质,个人无法改变。它还有一个含义,相当于“修养”或“素养”,指“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锻炼和培养而达到的一定水平”(《辞海》2010年版)。这是广义的理解。这些素质是人后天获得的,是随着环境变化和个人努力可以改变的。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狭义还是广义,它们共同代表了一个人身心发展的总体水平。如果排除纯遗传性的生理素质不论,那么,人们通常所说的“素质”就是指个体心理发展的总体水平。由此类推,“编辑素质”实质上是从事编辑工作、完成编辑活动应该具备的职业心理发展水平。素质与能力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素质是能力的基础和内聚,能力是素质的显现和外化。如果将这个看法套用到编辑素质与编辑能力的关系上,也可以这样表述:编辑素质是编辑能力的基础和内聚,编辑能力是编辑素质的显现和外化。

那么,编辑素质包括哪些内容呢?编辑素质可以粗略地分为一般素质和专业素质两类。一般素质指履行编辑职责、从事编辑活动应该具备的基础的职业心理发展水平,比如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等;专业素质指编辑中的高端人才、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特有的某些职业心理发展水平。普通编辑要成为高端人才、专业人才,必须在编辑能力上不断进行自我提升,除具备编辑的一般素质外,还必须具备以下专业素质。

国际化视野。主要指能把握国际国内出版业的格局、动态和发展趋势;了解并借鉴他人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科技手段和出版形态。视野广阔与否往往决定编辑未来的发展目标及看待问题的高度。现在,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不断融合,中国出版与世界出版逐步对接,但中国出版的整体实力和规模与出版发达国家比还有差距,这要求编辑不仅要立足本土,更要放眼世界,学习国外值得学习的先进东西。

战略家判断。主要指具备一定的思想前瞻性、市场敏感性和职业判断力,能准确判断业界走向和市场需求,善于捕捉一切商机,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类型、理念和设计,适时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体系。

创新型思维。无论是出版企业还是编辑个人,创新就意味着生存,意味着发展,意味着未来,意味着核心竞争力。对文字编辑而言,创新更多体现为内容资源、呈现方式、产品形态、流程管理等方面的革新与改进。

全局化观念。现代企业虽然注重编辑个人的单打独斗,但更注重团队整体的作战能力。整个团队就像一个交响乐团,任何编辑都是其中的一个演奏者,不能随意改换角色身份,不能越位,彼此之g要能相互补台,形成最佳人力资源组合,这样才能使整个团队的整体效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市场化意识。过去,文字编辑很少关注市场需求与市场营销,因此才会过多看重案头工作的比重和分量。现代企业要求文字编辑直接面向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定制产品。一些先进的出版企业,更是通过倡导某种学习和消费理念有意识地培育和引领市场向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编辑从纯文字编辑的身份中解放出来,将自己作为一个文化创意者、一个学习理念倡导者、一个精神产品设计者。只有具备市场化意识,文字编辑才能彻底完成单一能力向复合能力的转换和提升。

专家级水准。编辑不是专业研究员和大学教授,不一定都从事专门的学术研究,但编辑应该具备专家级的政策水平、学术素养和文字处理能力。吕叔湘先生在《谈谈编辑工作》一文中曾经有过一段很精辟的论述:“当编辑的可以眼高手低……虽然我写不出来,你的稿子有什么问题,我可以看得出来。这就是眼高手低。不是要他手低,眼也高,手也高,当然更好,但是手低不太要紧,眼高可是必须的。要能看出问题。”当然达到吕先生所说的“眼高手低”不易,达到“眼也高,手也高”更不易。

以上六个方面并非专业素质的全部,也就是说,编辑的专业素质绝非这六个方面所能囊括。但是,具备了这六个方面的素质,编辑能力一定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成为编辑中的高端人才、专业人才也应该为期不远。

注 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