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情境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情境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范文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情。”一般情况下,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越高,学习越活跃,学习效果越好。如果兴趣成为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需要,就可以使学生逐渐养成自觉主动学习英语的习惯,英语学习难度就会降低。只有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提高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克服学习中的种种困难,坚持学习。而情境教学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布鲁姆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对于自己生活实际,学生有太多切身体会想说,他们很乐意讲述自己的生活。良好的情境创设,学生也会因熟悉的生活情境而兴趣陡增,从而不知不觉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等于英语教学已成功了一半。
一、什么是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
情境教学中的特定情境,提供了调动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些线索,经过思维的内部整合作用,人就会顿悟或产生新的认知结构。情境所提供的线索起到一种唤醒或启迪智慧的作用。
创设情境已成为中学英语课堂中重要的教学策略。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典型材料,结合学生的特点,创设特定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知识再生能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师在课堂情境教学中的作用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互动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互动形式,英语课堂情境教学中教师主要起着创设情境的编剧、导演、观众(倾听、评价)作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发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编剧
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情境。教师课前应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入手编排设计。教学情境设计要考虑学生、语言材料和情境真实性等几个方面:(1)确定情境的需要(达到什么教学目的)和可行性(考虑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2)情境创设留白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自主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对角色的选择和对活动程序设计方面,创造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活动情境内容加工的灵活性方面,两者旨在全面调动学生学习与实践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教“购物时使用的句型”时,可以创设一个拍卖会情境,让学生出售自己带来的物品并且购买自己心仪的物品。在这过程中使用本单元所学的购物句型:What can I do for you?/Can I help you?/How do you like it?/What do you think of it?/How much is it?就在这种既逼真又生动有趣的气氛中,学生掌握了生词和句型。部分学生还会创造性地利用What about/How about的句型讨价还价,有些学生在用英语沟通遇到困难时利用肢体语言把自己的意思传达出去后,也会产生要好好学习英语的想法。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注意通过创设情境把课文中所学与学生的生活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增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3)有效的情境最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全部感受力关注和思考问题。在学习用there be句型表达各房间及屋内基本摆设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提供一些家具和房间模型或者图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审美观设计自己理想中的家居环境。在呈现作品时用have介绍自己的家具,用there be句型介绍自己的家居设计。这样不但学习了单词句型,而且在使用中让学生领悟there be句型的用法区别于have的用法,同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在学习中生活情境并不等于课文情境,因此,教师要努力实现情境编排与学生的有效对话和情感融合,从而更好地为学习服务。
2.导演
成功进行情境教学活动还取决于教师的指导和学生对活动目的、内容及方式的理解。教师应该简明扼要地向学生说明活动内容、方式、目标、必用的语言材料(通常为本课要求掌握的语法、句子或词语)和一些小提示,但是不能太详细,以免学生太依赖教师的思路,禁锢自己的创造性。学生了解了语言活动的目标、方式及要求后,可以通过小组沟通、选择自己熟悉的情境,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使用语言,理解语言的含义,掌握语言的功能。这充分体现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同时有利于语言的记忆和巩固。
在英语情境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差异性必然导致有些人会成为情境中的“主角”,有些人会成为情境中的“配角”,对此,教师应注意尽量保证情境中“角色”分配的公平和机会均等,努力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尽量求其参与一些简单的角色扮演,慢慢培养其兴趣和信心,等渐渐掌握语感后,逐渐增加角色的分量,促使其由“配角”一步一步向“主角”发展。
(上接第160页)3.观众
皮格马利翁效应和课堂教学实践证明,肯定性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兴趣、成绩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在情境交际的活动过程中,不要纠结于学生细小的错误,教师和其余的学生应该成为忠实的观众,认真倾听,投入观赏,及时给予激励,让学生在民主、自由、宽松、和谐的环境里自由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使用所学的语言。例如:在学习家庭成员后,笔者组织了一次用照片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的课堂活动,一位学生在介绍妈妈的年龄时不小心说成:“She is fourteen.”看到同学们异样表情时,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灵活地添加了一句:“ I’m just kidding. She is fourty .”为自己扭转了局面,赢得全体的掌声。这一次成功给她带来了自信,使她不再畏惧使用英语,后来英语课堂上常常出现她自信活泼的身影。一次成功的情境交际活动中,教师的鼓励和同学的赞赏,是学生下一次活动的动力,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和兴趣。这样,学生才会把语言形式和语言运用结合起来,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
情境教学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的结论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兴趣,消除他们因为缺乏语言环境而产生的畏难情绪,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活动,在使用中“发现”英语语言的规律。因此,情境教学法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情境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范文2
关键词:自制教具 创设情境 学习兴趣
一、自制教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自制教具所用材料来自学生周围:一张纸、一本书、一把尺子、一个杯子、一把梳子、一个小瓶……都可以成为自制教具的原材料。在教学中使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材料制作的教具,用它们产生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学生会倍感亲切,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好象他们就是真理的发现者,从而研究物理不再神秘,不再觉得物理理论是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树立了学好物理的信心。
二、自制教具,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形成物理概念的能力。
如在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概念时,我根据准备的自制教具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有的学生脚穿滑冰鞋推墙、有的学生用一个鸡蛋壳用力磕另一个鸡蛋壳、有的用枯树枝敲打地面、有的往地上摔瓦片等,让所有的学生都融入到热闹好玩的实验情境中,“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概念在学生脑海中自然形成,并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以后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三、自制教具,创设情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学生在学习了“电动机”之后,用易拉罐和玩具车上的小电动机制作了一个模型“洗袜机”。后来发现家里的洗衣机可以正反转,通过研究用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实现了正反转功能,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而言之,师生共同自制教具、创设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既能使老师轻松教学,又能使学生愉快接受。通过师生共同动手制作教具,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还开阔了学生视野、活跃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推进新课改的深入开展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情境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范文3
【论文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学的过程已由教师单独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向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转变。创设情境的教学就是这一转变的产物,有效而恰如其分地设计情境是每位英语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
一、情境教学的基本含义
情境教学就是指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以形象性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景。例如:通过实物、身体语言、多媒体、等形式对新材料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把教学带到特定的课堂艺术境界中,以引起相同的情感体验,活化所教语言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创设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使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真实的语言。是Learn English而不是Learn about English。
二、情境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语言交际离不开情境,当英语脱离了一定的情景,这种语言就难以恰当地表述。学生要能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就是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最终达到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英语教学情境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或艺术上的情境,而是一种促进学生学习主动发展,自由思考的教学情境。如果用系统的观点来考察的话,教学情境包括学科的因素、人的因素、物的因素。这多种因素的巧妙结合,才能成为教学情境,才能使学生入境而感受美,充分做到形真、情深、意远。
三、情境教学的基本方法
1、利用教材内容,用优美感人的语言激活情境
语言是创设课堂情境最常用的手段和方法。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语言。幽默、清晰、精确的语言可以提高感知效应,促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而教材的本身又蕴含着丰富的情境内容。例如彩色图画、情境会话、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故事、哲理文章等等。所以,充分挖掘教材内容,通过带着情感色彩的声调激起学生的情绪、感情及想象,促进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中。
2、通过设疑创设情境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感情、及时反馈信息的重要环节。提出问题,设置情境,首先体现在导入新课上。
例:新视野英语教程Unit Three Section A wealth , success or love?
我是这样设问的:Reading stories is a fun way of learning . Do you like interesting stories ? What kinds of stories do you like most ? Fairy tales ,fables , or detective stories .
一个好的问题,就如投在学生脑海中一颗石子,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波浪。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设疑,巧于设疑。通过设疑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学生会随着老师的疑问不断思索下去。
3、创设对话表演情境
扮演角色体验情境,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本中的角色。例:新视野英语教程Unit Three SectionB Silly Mr.Smith 。Smith经常犯社交错误。有一次在参加国际部部长举办的“party”时,他恰巧坐在部长夫人旁边,他不顾社交礼仪说尽了部长的坏话,最后部长夫人忍无可忍问道:“Sir,Do you know who I am ?”“No”replied Smith.“I am the secretary’s wife.”she said coldly.Mr.Smith was greatly surprised.“My dearlady,do you know who I am ?”“No,I don’t.”the woman replied.“Thank God!”Mr.Smith cried out and quickly left the table.
由于本课绝大部分是对话形式,所以,我让一名男同学和一名女同学分别扮演Smith和Secretary’s wife的角色。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心理位置,这样,他们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巩固了所学知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4、运用多媒体手段拓展情境
优化教学过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组织教学重要的一环。随着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的直观性教学成为可能。多媒体教学借助其图文、声情并茂的情景,直观地展示某些教材中的难点内容,为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语境。使之置身于以英语为母语的环境中,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学生多渠道获得信息,从而加大了课堂的教学密度。利用CAI来观看英文电影,把视、听、说、融为一体。教学直观明了,学生也感兴趣。既扩大了语言教学的外部环境,又直观地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5、灵活处理课堂意外创设情境
课堂教学中出现意外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这些以外的机会也是稍纵即逝。我们能及时抓住并灵活处理这些意外,创设情境,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新视野英语教程中Unit Two.Section A If You Don’t Make Mistakes,You Won’t Learn!
文中叙述了金素静学习英语的经历及所遇到的“terrible”situations—
When she heard a girl say “Do you mind if I sit with you?”She answered“Yes”loudly.这时我走到一个男同学面前问“Do you mind if I sit with you?”让他给出正确回答,他说“No,not at all.”我刚要离开,没想到他又接着大声说:“Because you are so beautiful.”同时,挪动身子给我让出一个座位。我先是一愣,但很快我说:“I think you are a clever boy ,you speak good English.I’m pleasant to sit here.”同时坐在了他让出的座位,同学报以掌声和笑声。
教学中有时总会碰到一些意外。如何巧妙地处理直接关系到师生间的良好互动和教与学的有效结合。只要我们留心各个教学环节,及时创设情境以保护学生上课时愉悦的心情,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四、创设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1、无的不放矢,情境教学应目的明确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心,是教学出发点与归宿,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教学情境如何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是情境创设首要的问题,情境的创设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语言知识点达到教学内容与教学情境和谐统一。
2、注重情境创设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兴趣,要创设一种愉快、逼真、和谐、富于启迪学生认知,让学生身心完全投入到人文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多思勤问、积极参与、主动动脑、愿意开口。
3、把握情景创设的真实性,要有时代感
情境真实性是指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而不是教师为情境教学而人为编造的。与生活实际不符的虚假情境,不但起不到情境本身作用,反而给学生造成负面效果。同时情境也应具有时代感。我们在创设情境时可以考虑当前的热点新闻,或挑选学生喜爱的流行话题。这样,原本单调的教学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情境创设要有问题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思维的前提,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必须有一个或几个好的问题。要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中,形成悬念,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学生只有面临问题情境才会有思维,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必须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产生知识冲突,增强学生的探索欲。好的教学应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教室,带着思考出校门。
5、要符合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
情境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范文4
〔中图分类号〕 G633.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1—0051—01
一、肢体语言的特点及作用
1.肢体语言的特点。
(1)辅。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因教学内容的不同而做出各种表情、态势,这些表情、态势包括手势、眼神、体态表达等。态势表达系统与教师的语言表达系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是教师语言表达的辅助语言,被称为是教学表达的“第二渠道”。一般来说,言语行为的适用范围更广泛,表情达意更确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肢体语言通常作为辅助手段,帮助言语行为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增强言语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表情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面部表情是具有教育作用的。表情是人内心情绪的晴雨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面部表情一定要有分寸,既要有真实感,又要有艺术感。教师表情的传达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表达幅度相吻合。应该微笑的,就不要大笑,克服那种模糊不清、似是而非的表情,要学会控制和运用表情来教育学生。同时又要善于察言观色,以获得学生的表情反馈信息。
(3)符号性。 教学肢体语言表达的“符号意义”与表达的情境紧密相关,脱离具体情境,“符号意义”可能发生变化。因此,教师和学生是在特定的情境下通过非言语符号达到沟通的,而具有表达不确定的非言语符号在一定的情境下往往表达的是确切的,要具体分辨、判断其具体符号的意义,不仅要综合身势情态的各种符号信息,还应观察语境,掌握统一的或类似的非言语表达编码系统,以师生双方相互理解,配合默契,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
2.肢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有助于组织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肢体语言能够改变 、扩展、加强、否定或增进课堂口头语言的信息和信息量,能把学生的视听有机结合起来,用视听两个方面的刺激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增大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并且具有重要的强化作用。它们在传递信息方面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并且由体态语言表达所带来的信息,更易于人们所理解、接受。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肢体语言表达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教师组织好教学。
(2)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调控教学进程。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娴熟、正确地掌握运用肢体语言,可以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弥补口头语言的不足,从而更好地突出重点、难点。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注意观察学生体态语言的反馈信息,可以及时地发现问题所在,调控教学进程。
(3)有助于增进师生感情,提高教学效果。现代教育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其非智力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教师体态语言的表达体现着教育者的情感、意志和个性,直接影响到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健康成长,使得它在教学过程中对培养学生意向,激发学生进取和师生感情交流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尤其是情感,它是打开学生智力渠道的钥匙。
二、肢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增强协调性。
教师的肢体语言应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而协调性是产生美感的前提条件。这种协调性主要体现在:(1)肢体语言与教学内容互相配合。肢体语言作为言语行为的辅助手段,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及情境加以使用。否则不仅怪异,而且可能会让学生如坠雾里,甚至产生误解。(2)肢体语言应协调一致。头、躯、手、脚作为人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同生共长,由它们发出的动作也理应互相呼应,相互补充。否则不仅混乱,而且会给人以滑稽可笑之感。
2.保持适度得体。
情境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范文5
关键词:参与;教学法;初中生物
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应该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进行学习的过程。因此,要想高效地进行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关键是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一、构建开放式的课堂,带动学生参与生物教学
封闭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进行了限制,这时学生的思维活动就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但是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重点是活跃学生的思维,并以开放式的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在课堂教学中,课堂的教学环境可能随时会发生变化,特别是学生的认知变化更为复杂。要想构建初中生物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可以采取以下两种形式。
一是要注重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过程。生物教学并不只是为了学生的升学考试,更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其中主要以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主。由此可见,生物教学的重点内容是让学生主动地进行知识探究。
二是采取时间与空间上的开放。从空间上看,开放式的教学要摆脱课堂的限制,以课堂教学为主,实验活动、户外实践为辅助。让学生在自由开放的空间中进行学习。例如,在树叶形态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到户外采集树叶,并对树叶进行观察和解剖,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时间上的开放是,生物教学不应该局限在课堂的40分钟上,要将生物的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究为主。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参与生物教学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中完成的,教师主要起着引导的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的学习。“教”与“学”是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这也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所没有做到的。在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中往往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学也成为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就成为了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过程,教师占据了教学的主体地位,更多的是注重教学本身,而不是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也只是以成绩为标准。要想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就要充分尊重学生,让课堂教学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行。因此,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励学生参与生物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很多的例子没办法拿到课堂中来,这时可以将这些抽象的问题通过设立多媒体情境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理解生物中的抽象概念,也有助于学生积极参加到课堂教学中来,进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知识是源于生活的,最终也会运用到生活中去。初中生物更是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一门课程,教师通过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设定情境,这样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也能使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在进行关于细胞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理解细胞的定义,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游戏和活动,能快速地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也能使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进行交流与合作,在合作互动的过程中,探索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远比教师单纯地教授理论知识效果好。用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知识有着一定的抽象性,虽然初中学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还不成熟。初中生物的学习比较枯燥,这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有关的情境活跃课堂的气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知识,从而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情境的设定只是一种教学方法,而不是让学生去玩。在课堂教学的情境设定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找素材,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去进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教学活动。
综上所述,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适当的鼓励可以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在生物的课堂教学中,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构建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潜能,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生物教学中来。
参考文献:
[1]翟如侠.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
2011(8).
情境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范文6
【关键词】主体 化学 和谐 积极性 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65-02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是学生增长知识、学习科学、发展能力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传授知识,教导学生的主要阵地,在学生了解自然社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激发学生形成一种自动的积极好学的学习欲望,养成学习的自觉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学生是化学课程的主体,我们既要把学生的现实生活作为课程的依据,又要发挥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下面我就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一些初步做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从理论上、专业水平角度方面严格要求学生,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化学能力和水平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会引起学生的积极情感反应,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的情感交融中,体会到学习化学知识的快乐。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和老师的地位是平等的,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发挥,避免传统式的“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知道学”的传统模式,应努力倡导师生共同探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平等教学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还体现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权利要重视,作为化学教师, 对学生的尊重,就要使学生在化学课堂上有发表意见的权利,让学生有机会、有权利把化学实验、现象、结论等自己的内心看法在课堂上表达出来,对于学生的发言有表达不完美的地方,也需要等学生回答完毕之后再以恰当的方式指出来,不能在课堂上打击学生的发言积极性,影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
二、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实验是化学这门自然学科最主要的特征,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也是创设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化学实验由于其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等特点,所以实验教学情境被很多的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发展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当然除了以上的这种基本的实验情境教学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创设教学情境,有人曾经说过: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很多伟大人物的发明创造都是从一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问题开始的,问题情境教学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进行思考,尤其是当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时,最具有启发性,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问题探索中,主动地去发现规律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进行二氧化碳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美国医学教授因发现有一种物质在人体血管系统内具有传送信号的功能,因而获得了199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奖,所以这一种物质被称作“生物信使分子”,那么哪位同学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物质呢?如果学生感觉有困难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继续进行问题情境的设置,不断进行启发引导:这种物质还是一种污染大气的无色气体,而且还会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通过问题的不断设置,使问题情境逐步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达到启发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三、以演示实验为载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进入中学阶段的学生学习化学的理论性逐渐增强,因此在课堂中适当地进行演示实验,就会促使学生对化学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一些现象明显的化学演示实验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会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兴趣。演示实验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新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把讲解和演示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对实验原理、操作过程有明确的认识和理解,然后再指导学生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引导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自我叙述,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解释,如果学生感觉有困难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及时的启发和提示,促使学生能够通过演示实验进行自己总结,探索出正确的结论,真正发挥学生自我的主体作用。
例如,在进行“铵离子的检验”时,先由教师进行演示“氯化铵和硫酸铵分别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的实验,然后由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可以点名让一位同学对实验过程、现象进行叙述,试纸颜色怎样变化,能闻到什么气味,面对其他同学进行分析、解释,从而得出检验铵离子的一般方法,让学生自己总结、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进行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动态教学,学生学习方式也会由被动接受变为积极探究,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的合作意识明显增强,又促进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实践能力。
四、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长期以来一直都是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上课以教材为内容,过分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作用,而对于学生主体作用则发挥的不是特别突出。所以,化学教学表现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运用上,就是教师片面的强调了教学方法的钻研,却忽视了对学生学法的探索,教师课堂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知识讲解占大多数的时间,然后留出一小部分时间进行巩固练习,致使学生学习效果不太明显,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学生主体意识需要得到加强的呼声逐渐高涨, 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化学水平和化学能力则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讨论并归纳所获取的信息后,再从微观角度分析变化过程中的不变因素,由不变因素总结出宏观角度的质量守恒定律,进一步达到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目的,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实现从定性到定量认识的过渡,再结合具体的方程式认真辨别它们是否质量守恒,在练习中学会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解决问题中不仅能增强学生所学知识的实用性,还能增强学习化学知识的有效性和明确的目标性,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实际体会和验证,巩固了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综上所述,我们在化学课堂中要以演示实验为载体,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发言权,建立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师生共同探讨、学习的平等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法的探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而且还要有意识的创设一种有效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进行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达到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田入欣,《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化学教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