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线上教学的感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线上教学的感受范文1
中国的语言文字之根,在古诗文经典,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人们可以从这些优秀的诗篇中领略祖国山河的壮美,了解民族历史的演变,感受汉语表达的丰富和美好,诵读经典诗文能陶冶人们的情操,为审美打些基础。在线上,我有幸听了几位名师的讲课以及对古诗词教学的理解,比如:威海市高新区第二小学林秀芳老师的《绝句》,威海高新区教研中心姜老师的《湖心亭看雪》以及青岛实验中学王绯霞老师的《登泰山记》,让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一、感受经典:
深悟古诗文化底蕴每一位授课老师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中华古诗文诵读成果汇报演出,这几堂课让我眼前一亮,心头一震。
唐宋、明清的历史脉络,尽显古今诗文的博大精深、醇厚芳香,散发出浓郁的书香气息,荡气回肠,令我如沐春风,如饮甘露。总而言之,
从这样一堂集古典与现代、文学与艺术之美于一体的课堂中传递出了中华文化的神韵和不朽魅力,并足见各位老师、专家的功底之深厚!
二、感悟名师:
用心细细聆听,尽情领略风采这次活动有各位专家级教师设计全新的观摩课,各位老师虽然授课的风格、运用的教学艺术各有特色,但每位老师都展示出深刻的文化内涵,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富有魅力的语言艺术,将我们带到经典诗文教学的神圣殿堂,让我们回味无穷。每一场报告都呈现出老师们精湛独到的教学艺术,
线上教学的感受范文2
一、精彩导入,为数学学习拉开乐学的序幕
二、情境创设,为数学学习耕耘乐学的土壤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真切的态度来创设情境,以期待的目光和眼神面对学生的回答,以真诚的态度给学生以引导和点拨,以饱满的情感去为学生释疑解惑,引起师生之间的心灵共鸣,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情感距离。如在教学有关“过三点确定圆”的知识时,我设计了以下情境:有三户人家,不住在同一直线上,现在要给他们三家挖一口井,使这口井到三家的距离都相等,那么这口井应该挖在哪里?学生们纷纷讨论起来,由于正在学习圆的知识,有学生很快回答:应将井建在三家所在圆的圆心。此时,我趁热打铁:那么如何确定这个圆的圆心位置呢?学生一时陷入了迷茫,有的学生开始着手探究、画图、思考、讨论,学生对问题结果的探究兴趣盎然。
三、引导竞争,为数学课堂注入乐学的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想象力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要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在学习中体验竞争之后获取成功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一个竞争性环境,搭起竞争的舞台,带动学生认真思考,并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追逐“知识点”,继而在彼此追逐中不断攀登。在艰辛的攀登奋进之后,感受成功的喜悦,为学生乐学注入不竭的动力。
四、适时“插花”,为数学课堂激起乐学的浪花
数学知识本身是严肃的,但我们教师在教会学生获取这些知识时,应力求使知识的获取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间隙辅以适时的趣味点缀,通过一些小幽默、趣味小故事,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更有助于学生记忆和运用知识。记得一次公开课上,一位数学老师在教学“概率”时,给学生讲了这么一则小故事:从前有一位父亲和一个头脑迟钝的儿子,有一天,父亲让儿子去买一盒火柴,去之前反复叮嘱儿子试试看火柴是否好用。结果,儿子听了父亲的话之后,一根一根去划,等回到家之后,一盒火柴全部让他划光了,父亲哭笑不得。学生在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中,既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乐趣,又理解了“概率”的含义。总之,我们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经营课堂,适时调节课堂,不断用学生感兴趣的元素装点课堂,这样,学生才会不断体验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
五、巧妙预设,为数学学习铺就乐学的通道
线上教学的感受范文3
数轴为学生理解“数”带来了直观
一年级学生虽然有了幼儿园的基础,能初步数数或简单的10以内的加减法,但那只是一种随机或者背诵的记忆,并没有从数和算理的角度去分析。在一年级的教学实践中,数轴以其直观的形式、贴近学生的认知、揭示数的本质等优势,成为了学生认识数和理解数的有效而必要的学习材料。虽然小学数学教学中并没有揭示数轴的概念,而是以数的“直线”这一方式加以替代。尽管如此,在一年级的上册数轴却分别出现了5次,下册也出现了3次,渗透在教学的诸多环节中。
“数”本身是抽象的,数字系统的结构和规则,离不开“数”和“计数”这两个概念。学生在最初形成数概念的过程中,依赖直观素材;但数本身又具备特殊的性质,如数序,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发现这些性质,感受数与数之间的联系。这种建立起的数感,将帮助学生对数系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而数轴是联系数字和计数的最有效的图形之一。数感是高度个性化的产物,它不仅和孩子们已有的数字概念相关,也和怎样形成这些概念相关联。它上面的数字有其严格的顺序,它们模仿的就是计数的顺序,能够揭示数的概念和本质的数轴对学生发展心算策略具有重要的影响,数轴的直观可以满足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需求。
第一层:“1―5各数的认识” 让学生在数轴上填数,是教材中第一次出现数轴,实现了数与形的第一次联系,这是在前面用点子图讲数顺序的进一步提高,它比写在直尺上的数更抽象。教学中先让学生各自填一填,再指名说一说是怎样填的,为什么这样填,再让学生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读一读,以使学生在交流中巩固对5以内数的顺序的认识,并初步认识直线上的数的排列特点。
第二层:“认识10” 这是一年级上册中第二次出现了数轴。学生由于积累了对前面0―9的认识的经验,此时对数的认识、排列顺序等已有一定方法,所以学生不再陌生。此时通过直线上填数,引导学生自主整理1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体会在数轴上数的大小关系。在学生填数后,让他们分别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的顺序读一读,再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如,在我们认识的数中比6大的数有哪些?比6小的数有哪些?3是接近1还是接近10?
第三层:“认识11―20各数” 此前认数时,直尺是多种实物模型中的一种(除直尺外还有实物图、点子图、算珠图等),现在继小棍(10 根一捆)之后,作为认识11―20要求学生能够把直线上的数读出来,有助于学生理解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要求学生按照顺序填数。
数轴使数与点建立起对应关系,揭示了数和形的内在联系,成为“数形结合”的基础,使抽象的数变得有“形”可依,为学生数感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数轴是认数的直观而有效的工具。
数轴可以直接比较大小
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不仅是理解数概念的需要,同时也会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那么借助数轴比较数的大小,既生动直观,也便于学生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数轴上从左到右各点表示的数,形成由小到大的数列,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大。
一年级上册“认识10以内的数”第一单元的“练”的第五题,这样安排的目的是,通过填数、读数,一方面体会数的顺序,另一方面直观感受直线上的数的大小关系。我们在教学时,可以先填数,再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读一读,在此基础上,讨论教材提出的问题,体会直线上的数,越往左越小,越往右越大。借助数轴上自然“绑定”的数序,在找到数的相应位置之时,也就比较出了数的大小。
一年级上册教材最后的“整理与复习”的第二题。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在直线上填数,再说一说“比某个数大的数有哪些”“比某些数小的数有哪些”“12和17这两个数中,哪一个接近10,哪一个接近20”等。这样通过在数轴上按顺序填数的练习有三个作用:一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二是让学生体会到数轴上从8开始数起,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三是感受20以内数的大小,感知直线上的两点之间的相隔越远,它们所表示的数也就会相差越大。
线上教学的感受范文4
徐旭
今年新年的遭遇,让我想起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送武判官进京》中的一句千古名句:“忽如一夜出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没有诗人那么高的意境,在疫情早期我的感受是阵阵寒意和一丝恐慌。特别是封城管制的那些日子,让我感觉是“忽如一夜妖风来,千家万户门不开。”这种万门闭户的场景着实让我有些焦虑和恐慌,加之家里上有七八十岁的老人,下有襁褓中的婴儿;同时又担心我的学生们的学习问题,更加重了我的焦虑情绪。正在这时,学校发来了“停学不停课”的有关通知,虽然因为技术水平不高而压力倍增,但也为我指明了方向、安稳了心神,在我们家庭的每一位成员的互相扶持下,最终度过了一段煎熬而又温馨的时光,让我更懂得珍惜生活。回顾这一段“停课不停学的”时光,我感慨颇多。现就自己的心得总结如下。
1、以己及人,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动态。在我自己初期的惶恐情绪稳定下来后,我就用微信和电话对学生进行线上家访,对学生及家长进行安抚和普及一些防范知识,坚决维护国家防疫政策,同时对部分焦虑情绪严重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并和家长保持沟通,帮助他们安排好学习和生活,尽快步入正常的学习轨道。另外,定期召开线上家长会,实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状态和成果,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和进度,并指导家长做好服务并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方便学生学习的同时也就很好的履行了防疫义务。
2、迎难而上,积极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停学不停课”的有关通知后,学校通过网络对所有老师进行在线直播培训,但由于各种原因,有不少老师不能参加直播课,此时我主动申请多承担些教学任务。当我初次接触钉钉,还是有点蒙圈,但考虑到自己是一名党员,又是名师工作室成员,还是骨干教师,我不能退缩。想想那些战斗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我立刻行动了起来,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虽然我事前做了充足的准备,我和我爱人及孩子建了几个钉钉群,进行了多次反复试播,自认为万无一失后,我就信心满满的进了直播课堂。开播开始时一切顺利,但随着进入的学生越来越多,问题出现了。因为无线网太卡顿,我在尴尬的断断续续中结束了第一次直播。总结第一天的得失,发现两个问题,一、手机效果不好,二、数据太卡。找到问题之后,第二天就找人把泥河老家接通并升级了无线网,准备进行第二次直播。本以为这次不会出问题了,但学生反映直播时咔咔和呲呲声太大,影响听课,听到这个反馈我立马在朋友圈求助,可是大家也和我一样,刚刚接触钉钉,没能帮我解决问题,我只好求助于钉钉客服,客服告诉我要用外置麦,而我家里没有耳麦,于是立马开车去街上买耳麦,因为封路刚出门就被挡住了,只好步行上街,到街上才发现全部商店都关门了。这让我心急如焚,没有外置麦克风就无法正常上课,好在经过一番周折最终还是买到了,经过三番五次的尝试后我终于成功的当上了“18线小主播”。
线上教学的感受范文5
1 依据教材,发挥学生的主体的作用
课本是联系师生的重要媒体,尤其是现在的新教材,可阅读性更强。其中有很多精美的物理图片、课外补充材料、小实验、物理学史等等。这些内容既能加强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又常是出题的热点。所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是很重要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合格的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教材。
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识地将课本由"教材"转变成"学材",使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将"教材"转化"学材"呢?我认为通过"教材+学法=学材"的模式便可实现这种转化。教师应体现出以教材为依据,教会学生如何会"学",使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钥匙,以期尽早地独立获取知识。例如,"原子能级跃迁",很多学生难以理解,我在解释玻尔原子能级跃迁时,我引入螺栓和螺母的配套关系,能级跃迁时原子只能吸收或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而不能任意,条件非常苛刻,多了少了都不行,物理规律和客观实际也有一定的吻合关系,只要多方面善于思考善于联系,物理就会变得很容易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学法"本身也是重要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法才能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运用"学法"进行自学。这时,教材就具有了可读性、可思考性,也就转化成了学生的"学材"。这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
2 降低难度,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高山虽高,但一般人都可翻越;悬崖峭壁虽不是很高,但一般人如不借助特殊的工具和训练是翻不过去的。只有不可逾越的台阶,没有不可翻越的高山。所以搭好台阶,降低难度,在教学中显得很重要。
降低难度关键在于教师应知道学生已经掌握哪些知识,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同化。只有这样,才能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达到使学生把旧知识同化新知识的目的。因此,要求备课时细致挖掘高中教材所研究的问题跟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进行比较,找出存在的差别和内在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确定课堂教学中如何启发与指导,使学生顺利的利用新知识来同化旧知识。如讲功,初中只讲做功两个必要因素,只讲力和位移在一条线上,没讲不在一条线上。而高中教材讲功分析不在一条线上,因此我在分析时,先讲在一条线上,再讲不在一条线上,把力沿位移和垂直位移分解。沿位移有力有位移有功和垂直位移有力没有位移没有功。这样的教学方法及过程跟初中教学衔接起来,又满足了高中教学的要求。
3 物理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实验是教学的重要部分,实验可以使物理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激起他们学物理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热爱物理。实验使学生有了感性认识,更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领会物理知识。例如讲力的分解时学生多难以理解的是,如何确立力的作用效果,从而确立分力的方向的。如三角架问题中我采用让一个学生一手叉腰,另一学生在他的肘关节处轻拉的方法,让其感受和体验力的效果。再如学习自由落体后,让学生利用直尺,测自己的反应速度,既增强了趣味性,又让刚学的知识有用武之地。
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自学能力以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以便培养他们的独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全面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线上教学的感受范文6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发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在免费、共享、开放等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迅速崛起。虽然MOOC的易于使用、覆盖人群广以及学习资源丰富的优点显而易见,但辍学率高、教学效果不理想以及互动性弱的缺点也逐渐显现。故在后MOOC时期,涌现了一些新的在线学习模式,如面向特定人群,限制入学人数和入学条件的小规模私密在线课程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下表给出了MOOC与SPOC的若干对比。
MOOC与SPOC的对比表
比较项
是否开放
是否限定人数
是否有准入条件
典型例子
MOOC
是
否
否
Coursera、edX、Udacity等
SPOC
是
是
是
哈佛大学的“版权(Copyright)”课程、浙江大学领衔的“工程图学”SPOC课程
较之于MOOC,SPOC通过一定的教学设计、课程组织架构以及评价方式,运用混合学习的视角将视频很好地融入教学实施的整个过程中,让教师更多地回归校园,促进了大学校内的教学改革,它更加强调赋予学生完整、深入的学习过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提高课程的完成率。 二、后MOOC时期在线教育新模式――SCH-SPOC
SCH-SPOC教学模式是基于自主―协作―混
合理念的教学模式,其中S指自主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即学生充分利用线上丰富的优质资源所进行的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学习策略;C指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即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如分组协作、跨班协作、跨校区协作、跨校协作、跨高校类型协作,师生协作、生生协作和师师协作,组织师生展开互相促进的一种侧重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协作教学策略,协作学习将师生个体演变为师生团队;H(Hybrid learning)即混合学习,深层次地融合了建构主义、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等
不同教学理念,是一种线上线下结合,课内课外融合,大班课堂讲授与小班分组翻转课堂相整合的教学策略,混合学习将同时同地课堂演变为同时异地、异时异地和随时随地的课堂。
SCH-SPOC教学模式的服务对象主要为校园内的大学生,通过将线上的在线教学和线下的课堂教学相结合,即学生先课外观看线上的同时异地授课视频,教师把课堂教学时间用于释疑解惑、梳理和讨论重点和难点问题、加强练习和巩固知识等,此时的教师需要根据学生需求灵活设置和动态调控课程难度、进度及评分标准。SCH-SPOC虽然借鉴了SPOC的理念,但内涵上比SPOC更为宽广,它同时包含了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混合式学习这三种学习模式。
基于SCH-SPOC模式自主、协作、混合的教学理念。2013年10月,浙江大学率先联合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等五校,进行了两次同时异地联合协同授课的尝试。接着,在教育部科技司“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的资助下,经过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领衔下,于2014年10月11日至12月27日的每周六晚上,以浙江大学的视频交互中心为支撑平台,联合全国30所高校通过硬件直接接入,实现视频交互开课及直播课堂,进行了12次由21位主讲教师授课的大规模的同时异地“工程图学”课程的联合在线授课。2015年将继续展开试点,不断探索自主、协作、混合的教学新模式。 三、教学资源信息化共享的随时随地自主式学习
定制型优质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教育的在线化和网络化,使得越来越多一流大学的优质课程免费在线开放,因此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将不再局限于课堂。开放教学资源的优质与否,关键在于共享资源是否符合使用者的需求。为了既体现资源共享的共性,又适应不同学校课程要求的个性,采用了“工程图学”MOOC平台与同步“工程图学”SPOC课程群并存的学习平台模式。MOOC平台面向所有参与学校学生可资源共享,包括各主讲教师的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思考题以及下一讲的内容预告等公共信息,学生也可在讨论板块内向主讲教师提问,与其他高校学生切磋探讨。面向不同学校学生的个性化的SPOC课程。鉴于各校的教学要求、教学进度及学生基础有差异,故在MOOC平台下构建了由各个学校的SPOC课程组成的同步SPOC课程群,如此各校的“工程图学”SPOC课程既相对独立,又同步共享同时异地授课的课程资源。
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条件。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有别于纯粹的线上教学,SCH-SPOC教学模式中的线上授课更倾向于知识的拓展性、前瞻性和知识点背后的内涵介绍,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强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改变了学生在灌输型课堂中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为学生在获取知识、拓展思维和培养能力等方面提供了个性化自主学习的有利条件。线上,借助于各学校的同步SPOC课程,通过创设学习活动,如网上思考题、讨论题、自测题、作业互评等,让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沉浸于学习,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进而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为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估和反馈提供基础。线下,开展分组讨论,让学生自由 “启疑”,从被“教课”到主动“学课”,同时,借助于布置课外自测卷,让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自主设计、自我命题、自我测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不同学校的不同学生,线下由教师根据各自的教学要求采用不同的线上资源的利用方式,如有的学校学生全程跟进,有的学校由学生自愿原则参与线上活动。这种线上和线下有机结合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主决定学习时间、地点,自主决定学习速度(观看次数、播放速度),自主决定学习路径的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特点。 四、教学环境信息化支撑的同时异地协作式教学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支撑下,以多媒体、网络为基础的教学环境改变了教学信息的组织与呈现方式。在2014年的同时异地协同授课中,发挥教师共同体协同授课的整体效应,邀请了国内20所高校的21位资深教师合作承担线上课程教学,讲授各自有所长的知识内容,优势互补,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学科前沿的介绍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协同创新。由于各主讲教师对内容作了精心的准备,授课知识面广,信息量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从而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通过硬件或软件直接接入参与听课的共计30所学校,受益人次约为15000人次。
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不仅为学习者之间的讨论、互助和相互促进,提高学习成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教学者和学习者、教学者和教学者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有利条件。
生生协作。侧重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SCH-SPOC教学模式,采用的是线上与线下的有机结合。线上是跨校区、跨学校的同时异地联合授课,这种联合授课的线上教学既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其他高校、校区学生的学习气氛,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通过网上作业互评,甚至组织竞赛进行相互学习。线下翻转课堂,进行协作分组学习,组织学生展开研讨、交流看法,在探讨中提出问题,在相互质疑与论证中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在互相学习的氛围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师生协作。开放的网络教学平台也为学生和教师之间搭建了良好的协作交流途径。线上,教师可以在同时异地授课中直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观点,也可以通过网络回答学生问题,还可以开展网上主题研讨、作业信息反馈等互动活动。线下,课堂教学从以传递知识为目的的信息的展示与传递,转化为释疑、引导和讨论为主的授课形式,教师可以直接对学习者的参与讨论的表现、对小组的整体评价等了如指掌,让教师更有效、客观地获得教学反馈,同时,讨论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生成性的知识也为教师的教学改进提供第一手资料,从而教学相长,为持续改进教学质量提供了可能性。
师师协作。在跨校区、跨学校的同时异地授课过程中,作为主讲教师必然是尽自己的努力,用数倍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备课时间精心备课,无形中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梳理和构建,而对于参与同时异地授课活动的非主讲教师,尤其是对于授课经验较少的青年教师而言,则是一次很好的观摩学习机会。在备课讨论、听课观摩、总结研讨中,教师之间相互启发学习借鉴,从而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以及教师的协同发展。
总之,SCH-SPOC教学模式下的在线学习并不是学习者孤立的记忆与练习,而是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以及教师和教师之间的协同学习和发展,这种校际协作、校区协作、教师协作、师生协作和生生协作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协作,此时协作共同体产生的效应远大于个体效应的简单叠加,师生既是课程的受益者,也是课程的生产者,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协作教学的整体效应。 五、教学情境信息化支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在未来一两年内,教育范式和情境正在向包含更多的在线学习、混合式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方向转移[1]。所谓混合式学习,是指把传统教学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有机结合,从而获得更佳教学效果的学习模式。教学时空上,采用线上授课或视频与线下面授混合;在教学资源上,既有线上的视频和文本等在线网络资源,也有线下的实物和实验等课堂资源;在学习对象上,既有同班、同校的学习者,也有跨校区、跨学校的学习者;在学习结果上,既有取得学分的形式,也有获得证书的方式[2],甚至只为获取知识而不求任何形式证明的情形。
线上同时异地联合授课。组织不同高校的资深教师精心准备授课内容,一方面,不同高校的学生在不同的地点同时通过网络观看同时异地授课内容,另一方面,借助于网络,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点播教学资源,并且教师通过在网上布置练习、穿插小测试、作业互评、论坛投票等方式,鼓励学习者在线上互教互学。同时异地联合授课中,教师重点拨而不穷尽,给学生留出探索空间,降低教学过程中的机械性成分,提升指导性成分,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线下各校师生“翻转课堂”面授。随着在线学习的深入,传统的面授教学形式逐渐被“翻转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所替代。在翻转课堂教学中,首先由教师回顾、梳理知识点,然后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解决和总结问题,教师协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并适时对学生进行测试。对于教师而言,翻转课堂让教师从注重教师的“教”向注重学生的“学”转变,实现了从“关注知识的传授”向“关注学生的发展”的转变。就学生而言,翻转课堂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自主学习(预习)线上知识,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主动探索和建构知识,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学习的成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为了对比了解SCH-SPOC教育模式的学习效果,对参与学习的学生进行了前测和后测问卷调查。85%的学生对课程教学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大多数同学对“所设计的学习活动有助于达到规定的课程目标和能力”、“增加了我的学习兴趣”、“促进了我的自主学习”表示认同和肯定,在调查“课程学习对学生技能和能力的影响”方面,“信息媒介素养”与“创造革新技能”因子发生了显著变化,说明通过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模式的改革试点,提高了学生的信息媒介素养和创造革新能力。
由此可见,SCH-SPOC教育模式下的混合式学习,学生既能得到本校教师的面对面的引导和指点,又能享受到来自不同高校、各具特色、风格迥异的教师的激情授课,这种实现了线上授课与线下面授的时空的混合,在线网络资源与线下课堂资源的教学资源的混合,跨校际的学习对象的混合,使得教学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从以课堂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以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转变,极大地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相长,实现了混合式教学多模式优势的活力互补。 六、总结与展望
全国30所高校师生同步学习、实时互动的同时异地协同授课给学生带来了视觉新感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同时,也加强了不同高校间教师的互相学习和交流,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有很好的导向和促进作用,SCH-SPOC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效果是比较好的。但也存在如下一些问题:(1)同时异地的协同授课效果受制于网络状况和技术条件。目前不同学校的教室类型、硬件产品、网络环境等有所差异,有时会影响到传输授课效果,制约了协同授课过程中的实时互动。(2)教学环节的设置和内容的取舍需进一步优化取舍。教师各讲之间的内容的衔接有待进一步优化完善。(3)有待编写符合信息化时代学生特征的学习教材和参考资料。
在全球化学习、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正在改变着学习者的认知结构的如今,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成为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趋势。基于自主--协作--混合理念的SCH-SPOC教学模式对于促进优质资源的共享,推动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提倡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协作学习,提升多模式混合教学的活力互补等具有很好的作用。同时,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从理念上将自身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促进者和评价者,而且,需要教师加大教学投入力度,提升自身的数字媒体素养;养成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方式,重视优质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合理利用,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强化教学的互动度,整合在线学习、协作学习和混合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因此,信息时代的教学不仅是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的改进,更是一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相互协同的革命性的变革。
参考文献:
[1] 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4高等教育版[OL]. http:///subview/992776/57550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