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的主要方式和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校合作的主要方式和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校合作的主要方式和内容

家校合作的主要方式和内容范文1

一、家校合作的主体

1.学生

学生是家校合作的作用对象和目标个体,是家校合作的最终受益者。在家校合作的过程当中,学生的参与是很少的,因此常常被相应研究所忽略,但是家校合作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所以,对于学生这一主体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学生对自己学业成绩的满意程度、对自身的认识,学生与家长和老师关系的良好程度等因素,都能够影响家校合作的效果。如果忽略掉学生这一主体,那么家校合作的开展对于学生来说仅仅是“被合作”而已。因此,在本研究中,采用了比较大覆盖面的学生问卷以及访谈,用以增加研究的角度并且对家校合作的效果作客观的评判。

2.家长

学生家长是家校合作中的主动主体,对于家长而言,在教育子女方面,家长的关注面相比教师而言要小很多,具体到一两个孩子身上,家长的主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家校合作的频度与效果。而且,学生的具体情况受到家庭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家长的意识形态、道德品质对于学生的各方面影响是巨大的。亲子关系对于家校合作的效果以及学生对家校合作的认同态度密切相关,而家庭经济条件、家长的受教育水平、家庭的和睦程度也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一方面,家长对学生不断关注和实施影响,学生的最终发展也反作用于家庭;另一方面,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需要专业和科学的指导,才能在有限的资源下优化教育环境,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3.教师

教师是教育教学技能的拥有者,是学校教育中作用于学生的主要影响主体。在家校合作当中,教师往往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教师与家长往往位于家校合作的两端,任何一方的主动程度都会影响到家校合作的成效,但是相比家长而言,教师在家校合作方面的主动性能够使得家校合作的覆盖面更广、效率更高。在很大程度上,教师是科学地进行家校合作的主要实施者,因此,教师的基本素养与家校合作的实际实施状况息息相关。要实现良好的家校合作,教师除了应具有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正确的育人观念以及真心关注学生以外,还需要有较强的与人沟通的能力、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管理能力,并且最好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能够灵活地按照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

二、家校合作的途径

1.面对面的交流

在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中,面对面的交流形式是最直观的,能够全方位地进行沟通,具有针对性,并且容易将复杂的问题条理化,再逐个解决。面对面的交流按照教师和家长的比例分一对一和一对多。一般情况下,一对一更能够发挥良好的沟通和合作作用,不论对增进了解还是达成共识都有很大的好处,然而一对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并不是主要的家校合作方式。即便如此,许多教师和家长依然承认这是容易达到而且效果很好的方式,因此作为班主任的教师,一般每周都会和家长进行一对一的见面沟通,只是因为学生总数太多而显得覆盖面不宽。一对多的面对面交流往往是教师与具有同样特征的学生的家长进行小型的座谈,又或者是大小范围不同的家长会形式。基于见面约谈的优越性,并且一对多比一对一更能够节约教师的时间与精力,因此这是现在主流和最为实用的家校合作方式。各种约谈和家长会,能够抓住同一层次的学生特点,高效地就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合作,但是由于学生所固有的差异性,往往是范围越小、效果越好,而教师的工作量往往越大。在现今大班额的情况下,家长会容易泛泛而谈,也不容易引起家长们的重视,由此浪费了很多宝贵的家长与老师见面沟通的机会。所以现在的班主任在实际的工作中,除非是有重大的事情需要与全体家长集体沟通,日常事务更倾向于小范围的家长会或者是单独约谈。虽然增加工作量,但是由于效果较好,绝大多数班主任都没有计较工作量的问题,但是科任老师主动约谈家长的情况较少,还是要借助家长会才能与家长见面。

2.书面形式

书面形式包括写信、家校联系本、家长的各种书面建议以及校方的回复,等等。作为寄宿制学校家校合作的形式之一,书面形式有其独特的优越性。首先,书面形式的表达比较单向,因此沟通的各方能够不受干扰地就某一主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避免采用交谈的方式时因转移话题而导致某一问题交流解决不充分的情况。其次,人们在下笔时的思考往往比讲话时更多,因此书面交流更容易简要而深入。最后,由于书面写下的文字具有可阅读性和可反复阅读的特征,使得交流双方思考的空间更大,更有助于有效的合作。不过书面形式耗费时间精力也比较多,所以也比较取决于沟通双方的主动性。

家校合作的主要方式和内容范文2

一.农村初中家校合作现状

(一)从家庭层面来看,能有意识地配合学校进行教育,但还存在诸多不足一是家校合作中的身份缺位。据调查,笔者所在班级有60%的学生家长外出打工,40%的学生平时随父亲或母亲一人,或者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非直系亲属生活。教师平时只能通过电话与学生父母亲交流情况。

二是家校合作中的理念偏差。有的家长认为教育的责任全在老师,存在推卸责任的想法;有的家长认为自己文化程度不高,辅导不了孩子,只能拜托老师了,客观上放弃了与学校的积极合作;有的家长把“家长陪读”当作家校合作的全部内容,除了每天辅导检查作业外对孩子的其他方向关注不多。

三是家校合作中的主动性差。有的家长认为不好意思打扰老师,不给老师添乱,殊不知这种好心恰恰失去了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还有部分家长把家校合作当作负担,只有在教师主动联系的情况下才会与教师沟通联系,主动提供学生在家各种信息的家长数量极少。

(二)从学校层面来看,开始探索家校合作的途径,但体制机制还亟需完善

一是宣传机制不畅。学校应作为宣传家校合作的主要阵地,宣传不畅导致家长对家校合作不了解,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在促进子女全面发展、放大学校教育效用方面的巨大作用,因而在家校合作方面不主动甚至不配合。

二是沟通机制单向。双向的交流、沟通是家校合作的前提。但从现实来看,学校、教师以权威和专家自居,家长因为对学校、老师的“权威意识”而被动进行配合,共同构筑了当前农村初中家校合作中的单向沟通现状——家访成了指导会,家长会成了会。家校合作以学校、教师为中心,只考虑学校、教师需要而不照顾家长需求。由于缺乏双向交流,这种形式的“合作”效果可想而知。

三是组织机制随意。许多农村初中尚没有把家校合作纳入学校整体教学工作计划之中,年级、学校层面的家校合作往往临时为之,在时间上断断续续,在内容上缺乏前后呼应,在信息交流上零碎而不成系统。如很多家校活动仅在期初期末进行,其它时间则偃旗息鼓。

二.农村初中家校合作问题解决初探

加强农村初中家校合作,从学校角度讲,应当立足农村地区学校现有实际,从观念、机制、保障等方面多管齐下,力争创造出“无缝”的家校合格教育格局和系统。

(一)更新观念,消除家校合作的认识误区

一是建立尊重平等的关系。尊重平等是家校双方积极、真诚合作的基础。农村学生家长“尊师重教”传统较强,某种程度上也造成家长的依赖倾向,影响了家长主动性的发挥。因此,农村初中家校合作别需要强调建立双方尊重平等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在促进学生成长方面的重要作用,而不仅仅是把家长作为帮助自己管教学生的“工具”。要充分尊重家长,积极主动地邀请、接纳家长作为合作伙伴,要主动向家长介绍情况,了解家长需求,力所能及地向家长提供帮助,这样家长才会更加信任教师,更加尊重老师的人格和劳动,主动维护教师的威信,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教育。

二是消除家校双方的理念偏差。要强化宣传,让家长明确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需要学校、家庭的广泛协作,从而建构科学的、合理的家校合作观念;要积极表明学校及教师对家校合作正向支持的态度,鼓励家长积极主动投身到家校合作中来;要为家长参与家校合作提供策略和信息,使其有意愿、有能力开展家校合作。

三是消除学生的认识误区。学生是家校合作的着力点,其对家校合作的认识如何极大地影响家校合作的成效。针对很多学生存在的家访、家长会即是“告状”、家校合作即是共同“对付”自己等不正确的看法,要加强宣传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家校合作的本义所在,充分发挥学生在家校合作中的积极作用,切实提升家校合作的效果。

(二)完善机制,促进家校合作的规范运行

一是完善家校合作的沟通机制。良好的沟通是做好家校合作的关键之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既要积极依托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条件,利用校园网和电脑下乡契机,建立家校交流网络平台,又要考虑到农村家庭经济条件落后、文化知识不高的因素,保持并加强家访、家长会等家校交流传统方式,实现多种渠道立体沟通。

二是完善家校合作的评价机制。家校合作形式实施及效果如何,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具体评价,并根据结果进行修正。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单次时间、参与人数、便利指数、实施所需设备设施、具体效果、家长与学生反馈等指标进行评价。调研发现,针对农村学生居住分散,家访费时费力,如果学校能发放家访补助,将明显激发教师家访积极性;针对农村学生家长上网较少,网络信息平台如果增加短信功能效果将更加明显;针对考试后开家长会,学生普遍反馈“告状多”、“挨批多”的情况,将家长会调整至考试前,动员家长给学生创设良好复习环境,鼓励学生建立竞争意识,家长、学生普遍反映较好。

三是完善家校合作的考核机制。要把家校合作作为一项硬任务,对学校规定的家校合作形式,教师的落实频次、质量、家长及学生反馈等都应作为考核指标,奖优罚劣,并与年度评优、评奖等挂钩。要积极鼓励并创造条件推动教师根据实际创新家校合作形式,对涌现出的经实践检验较好的形式进行宣传推广,并进行适当奖励。

(三)强化保障,推动家校合作的顺利实施

一是强化制度保障。没有制度保障,家校合作将很难达成长期有效的结果。当前,农村初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具体办法,对实践中运行较好的家校合作的形式、实施、监督、评价等进行固定,如教师在何种情况下应当与家长联系、应当采取何种形式联系等等,以确保家校合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效进行,而不是盲目地流于形式。

二是强化资源保障。学校要为教师开展家校合作提供必需的资源,如校内合适的谈话、会议场所,适当的交通、通信补助等政策支持。同时,可积极组织挖掘学生家长中的资源,建立教育协作基地,邀请家长来校开展讲座,共同开发校本课程等。

三.几种常用的家校合作方式实施策略

1、家访。家访是教师和家长沟通、了解学生情况、挖掘学生潜能的重要法宝。一要充分准备。要事先考虑好要与学生家长交流的内容,理清思路,做到交流时目标明确,重点突击。尤其在指出学生不足的时候,还需要提出一些具体的改进建议。(2)随机应变。要根据家长的特点选择恰当的交流方式。对文化教养较高的家庭,可以直接请家长提出改进教育的措施,适时补充合理性建议;对于较溺爱孩子的家庭,要在肯定学生的前提下进行批评,以尊重家长的感情;对极少数放任孩子不管的家庭,要提出孩子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家长的责任心。(3)优选方式。根据目的选择家访形式,如日常了解情况的就可以选择电话家访形式,以便将精力和时间放到最应该去的学生家庭家访。

2、家长会。家长会能够帮助班主任最广泛地将家长联系起来,解决学生中存在的普遍性的问题。会前要充分准备,明确列出会议的主要内容,要认真准备家长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做到心中有烽。会议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可以以教师报告会、经验交流会和学习成果展览会等形式开展。会后要及时梳理获得的信息,需要反馈的应及时反馈。

3、请家长。现实中大部分学生认为请家长不仅有损颜面,还很有可能面对家庭暴力,对请家长存在心理阻抗。所以,教师要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明白请家长真正目的,放下心理负担,心甘情愿地请自己的父母到学校。请家长期间要注意尊重家长和学生,即使在学生犯错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顾全家长颜面,切忌发生家长在校打骂学生的现象发生。

4、书信、电子邮件。书信、电子邮件可以作为家访、家长会的重要补充。书面形式能够给班主任和家长冷静和充分的思考时间,一些不适合言语表达的情感,可以用文字来表达,同时还避免了一些学生因面谈产生的负面作用。

参考文献:

1、莫克琳,初中班主任与家长合作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师·下》,2012年第6期

2、曾群芳、冷泽兵,信息技术环境下家校合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6期

3、史东芳、李锋,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家校合作机制障碍和保障[J],《法制与社会》,2009.10(下)

4、家校合作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http:///question/28e05ebff

89e3fb7,2012年10月7日

家校合作的主要方式和内容范文3

论文摘要:随着教师专业的发展和新课程的实施,合作意识已被认为是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许多研究者对此作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本研究正是在这些研究的基拙上展开思考,总结出教师合作中有价值的经验,反思当前教师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挖掘出加强教师合作的必要性和意义,最终提出促进教师开展合作的可参考性意见

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纷纷引人,要求教师具备跨学科知识素养,拥有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这也就意味着教师要学会合作。本研究从教师教学合作的现状调查人手,同时结合一定的教学合作理论,从建立教学共同体开始摸索了一条教师教学合作的路径,在此基础上建构了教师教学合作的一般模型,并提出相关的合作策略,以丰富学校教学理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展现学校特色。

一、教师教学合作的具体操作过程

(一)教师教学合作的层面

1学科内合作

学科内合作是指同一学科的同一年级或不同年级的教师之间的教学合作,它可以促使教师之间学习互升。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也存在着重大差异,即使同一学科讲授同一课题的教师在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整体设计等方面的差异也是明显的。这种差异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通过教师之间就所教内容的互动,教师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是思维、科研智慧上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使现有的观念更加完善和科学,产生“1+I>2”的效果。

2.学科间合作

学科间合作即“跨学科合作”。过去各学科教师常常以“隔行如隔山”为理由自我谅解对其他学科的陌生,不同学科的教师在教研上无对话的基础和需要,教研活动处于“学科孤立”的状态。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科综合联系的基本理念要求各学科教师加强联系,增进了解,共同探讨相关内容。通过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对各学科教材内容的共同分析研究,有机整合其它学科中的相关知识,利用、借鉴其他学科相关知识和教学方法,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教育观念、方式方法的融合贯通,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3.校际合作

每个学校各有其特色和优势,为了达到资源共享、互助共进的目的而建立校校之间交流合作的模式即校际合作。例如学校可以规定,每学年每一学科组至少跨地、市外出一次,与兄弟学校互访,这样既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又节约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特长。

4.网际合作

网际合作是指通过校园阿络共享机制的建立来拓宽教师信息交流渠道,实现教师资源全面共享的师师合作模式。学校校园网包括内网和外网。内网主要供校内教师交流互动及师生沟通与对话。外网主要供外校教师与本校教师进行交流互动。网际合作不仅使教育教学有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更为资源共享创造了条件,它激活整个教学系统,达到教学系统各动态因素的多边互动。如学校可以为每一位教师在网上设立动态的研究区域,为每一个教师增设“留言板”,以便随时接受反馈信息;可以为管理层设立动态研究栏,它既可以就某一主题组织教育论坛,也可以在网上组织教研活动。教师们可以不受时问、空间的限制,反复在网上和学习伙伴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向学习伙伴贡献自己的教育智慧

(二)教师教学合作的形式

1.主授式

主授式是指通过合作教师的集体备课,对同一学科或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的整合,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由一名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的合作模式。学科备课组在统一好进度的前提下,全体成员分别承担其中的一部分,然后各自对这一部分的教材进行更深一步的钻研,并月.了解学生的实际,广泛地搜集各地有关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情况,在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中,由一位教师主讲,全组其它教师参与讨论,共同设计新的教学方案,而后由一名教师执教,这种主授式的合作方式主要适用于课前备课。它不仅有利于备课活动高质量地运行,而且每一次集体研讨都将会引起教师间的思想、观念的碰撞和互动,从而为全组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一个非常广阔的舞台。

2结对式

结对式,就是教师同事之间形成师徒关系或同伴关系,通过共同的学习与讨论、示范教学,特别是有系统的教学观察与反馈等方式,来彼此学习新的教学模式或者改进既有的教学策略,促进双方的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成效,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合作模式。这种合作形式既适合同学科教师之间的教学合作,也适合相关学科间的合作;合作对象既可以在本校范围里产生,也可以从外校名教师、骨干教师中挑选。它包括师徒结对、同伴结对等形式。

3.主题式

主题式,它是由几个教师分别承担同一主题不同板块的教学任务,即在不同的学科间或同一学科不同章、节之间建立联系,在相关知识构成的总体框架下,将有关内容重新组织和编排,以形成新的系统,并在间断或连续的时间内轮流执教合作的模式。它既有利于各科知识的融合,又注意到每个知识点及其内在的联系和发展。

4.沙龙式

沙龙式是一种非正式状态下的自由交流的合作模式。它既可以是同一学科内教师的交流,也可以是跨学科教师的聚会。从内容上来说,可以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展开探讨,也可以从典型的教学案例出发进行交流。沙龙式形式新颖,生动有效,是教师教学合作比较前卫的一种合作模式。沙龙式最大的优点就在于教师参与的机会多,在活动中大家可以充分交流教学上遇到的问题,研究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教师之间通过谈天、交流,表述各自的心得体会、抒发各自的情感体验,而听者则带着与之分享并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态度,并非一定要接纳,但要学会倾听。在这种知识与经验分享的氛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拉近,并能推动人们为实现彼此间的分享做出自己的应有努力,如果经常进行沙龙式教学反思,那将会促使教师不断努力去钻研业务和拓宽知识面。这样不但对教师个人成长有利,而且.对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作用更大。

(三)教师教学合作的内容及过程

以现有教材为基本学习材料,以整体性、综合性、创造性、开放性为原则,通过整合、延伸、引进的方法来确定合作的内容。

过程是核心,教师如何进行合作也就体现在过程之中,因此我们主要从教师教学合作的心理机制(主要包括倾听、交流、协作、分享和整合)、教师教学合作的资源分配(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的分配和物质资源的分享)、教师教学合作的具体过程来研究教师是如何实现合作的。

教师教学合作的具体过程是围绕着教学的一般过程的各环节来进行并通过学习型组织氛围的创设、知识共享机制、激励与评价来提供支持与保障。流程见图1示:

1集体备课:以教师个人备课作为教学的起点,通过集体备课的合作形式,提高备课质量。

2.交流合作:主要通过两种形式进行,一是为初任教师配置教学导师,以达到二者的相互促进;二是在其他教师中广泛采用同伴教练的形式,进行相互的帮助与合作。

3.课堂教学:以说课、上课、听课等形式进行同伴指导,此种说课、听课完全以教师同伴间提高教学水平为目的,不作为教师评价的依据。

4.教学反思:主要有群体反思与个体反思两种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后,教学共同体集中在一起进行评课,提出好的建议,在此基础上教师各自进行个体反思。

5.复备指导:在教学反思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教案的复备,并将具体方法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

整个教学合作流程需要学校通过学习型组织气氛的创设,知识共享机制的建立及激励与评价机制的建立加以促进与保障。

二、教师教学合作的过程评价

在教学共同建立和教师具体教学合作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对教师的合作过程进行多方位的评估,通过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来不断检验合作的成效,完善教师的教学合作评价体系,激励和促进教师教学合作的良性发展。

(一)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设计或教学实施尚处于发展或完善过程中进行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收集教学设计或实施过程中各个局部优缺点的资料,作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的依据。终结性评价则在教学设计或教学实施完成之后施行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搜集资料,对教学设计的成效作出整体性的判断,作为推广采用教学设计或不同教学设计之间比较的依据。

教师教学合作的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它的目的在于修正和完善教师教学合作的方式、方法以及每节合作课的教学设计方案。同时学校期末对教师教学合作进行终结性评价,对学生也要进行形成性测试和终结性测试。形成性测试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检查学是否掌握了教学内容,也可从中发现教师教学合作设计中存在的不足,期末对学生的终结性测试是从总体上检验教师教学合作的效果。

(二)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

内部评价是指评价由教学合作者自己实施。相对的外部评价则是指评价由教学合作者以外的其他人来实施。.内部评价的长处在于评价者了解教学设计方案的内在精神和技术处理技巧,评价的结果亦可进一步用于教学方案的修订和完善;其缺点是,评价者有可能蔽于自己的设计思想,不了解其他人对教学设计的需要,致使评价缺乏应有的客观性。外部评价则正好相反,评价者虽然对计划的内部思想不太了解,但却有更为开阔的评价思路,可能取得具有客观性和令人信服的结论。因此,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应相互借鉴,也就是说,一项完备的评价应同时吸收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参加。

学校在教师教学合作过程中,应该鼓励教师自我评价,鼓励教师自主提交评价资料,鼓励教师主动提出合作过程中的困难和疑惑,与教师一起分析各种尝试和探索,并且与教师一起商讨改进建议,同时还注重发挥学生、家长和同事的评价功能。在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家长和同事、专家都是教师教学合作的伙伴,尤其是同事的评价,他们直接参与教学合作的活动,对激励教师的互动合作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们还可以建立教师教学合作专业成长档案袋。它主要包括成果型记录袋、过程型记录袋和评价型记录袋。成果型记录袋主要收集通过教师教学合作所取得相关成果的有关资料。过程型记录袋主要是记载教师教学合作的反思、感悟等合作历程的相关资料。评价型记录袋包括自我评价、同事评价、专家评价、学生访谈、家长评价等相关资料。教师教学合作专业成长档案袋,已成为我校教师教学合作评价的一种方法,也是教师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一种形式。

三、教师教学合作研究的思考

教师教学合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尚存在不少问题,需在后续研究中,作进一步的探索。

(一)主观方面

I.教师个人的知识结构有待完善

教师之间的合作需要教师本身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宽广的知识面,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重建自己的知识、技能体系,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不断学习。

2.教师的合作精神有待提高

教师的合作意识要进一步增强,要信任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帮助他人,养成一种善于与他人一起研究问题的习惯。

(二)客观方面

1学校文化氛围需要进一步营造

学校要努力营造团队合作的,开放共享的文化氛围,给予教师物质、精神和心理的支持,努力创设合作情境,促使教师间形成亲密的伙伴关系,形成团结向上的学校环境。

2教学合作的支持服务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

教师合作的支持服务系统是教师合作的保障,教师之间的教学合作,显然比传统教学需要更多的教学资源,无论是硬件投入还是人员安排,学校各处室都要加大支持的力度。

3.时间、空间要进一步保证和拓展

学校要给教师足够的合作时间。合作交流需要教师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而我们中小学教师现行的工作已经处于满负荷状态,身心压力很大,如果不给教师减轻负担,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合作会导致教师更大的压力和困扰。

家校合作的主要方式和内容范文4

关键词 资源教师 随班就读 家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资源教室方案被认为是回归主流中一个切实可行的教育模式,随着国际教育交流的增多和社会的发展,我国也必将大力发展资源教室方案。①随着随班就读工作的发展,资源教室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在资源教室多元化功能中,资源教师是随班就读普通教育系统中协调普通教育、特殊教育以及特殊儿童家庭关系的关键,资源教师参与随班就读家校合作,对于随班就读的教育质量和家长配合学校教育的意愿都有积极的作用。由此,在针对特殊需要儿童进行的随班就读家校合作中,资源教师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现阶段研究中,资源教师家校合作的内容仅被作为其本身多元化职责中的一个方面进行阐述,而未专门就其对于随班就读家校合作的角色意义做过探索。

1 资源教室、资源教师对于随班就读家校合作的意义

1.1 资源教室方案的发展是随班就读家校合作的重要内容

随班就读家校合作工作从整体上来说是随班就读儿童家庭与普通学校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就其合作内容而言,为特殊需要儿童提供最适宜的教育服务,寻求最有效的教育途径,提高随班就读教育质量的目标是学校与家长共同关注的课题。

资源教室是随班就读学校中的特殊教育专业化资源,资源教室方案的实施过程不仅需要资源教室,而且需要各方面教育力量包括学生家长的共同参与。他们可以为资源教师提供鉴定、康复管理、教学、器材等各方面的帮助。②因此,家长参与资源教室的构建,为资源教室工作付出努力,是促进随班就读质量提高的必要做法,也正是家长参与学校工作,实现随班就读家校合作的具体表现。另一方面,资源教室方案的发展对随班就读家校合作工作具有反作用力,资源教室不断完善,资源教师专业能力不断提高,能为随班就读家校合作提供更多服务资源。资源教室与资源教师参与家校合作,有利于更有效地构建和利用融合教育环境。

1.2 资源教室为随班就读家校合作提供有效的合作资源

许多学者都认为资源教室方案是使特殊儿童真正融入到主流教育环境中的第一步。③从功能上看,资源教室可以定位于为残疾学生提供各种支持的场所,④并且,资源教室多功能服务的需要使其拥有着充分的教育资源以及人力资源,其一,资源教室具备的教育资源包括传统教具、视听媒体、适合于特殊需要儿童学习和活动的场地和设备等硬件设施,以及资源教师这一特殊教育专业资源人士。由于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需求,普通教育资源往往不能满足开展随班就读家校合作活动的需要。资源教室的教育资源恰恰补充了普通教育环境的不足,为随班就读家校合作提供了适合特殊需要儿童活动和学习的场所和设备。其二,资源教室整合的人力资源包括社会义工、社区机构、相关技术人员等,有利于打破学校与特殊儿童家庭合作的场地与形式的限制,不仅让家校合作能在学校环境中顺利进行,也让特殊儿童家庭融入社会的大环境下,积极活动和成长。由此可见,资源教室为随班就读家校合作建立了多方面的社会联系,集合了社会力量,共同服务于特殊学生,推进全纳教育环境的完善。⑤

2 随班就读家校合作中,资源教师的角色意识存在的问题

2.1 注重自身主导性,忽略家校合作平等性

家校合作中教师与家长双方地位不平衡,表现为以学校教育为中心,以教师指挥为中心,很少考虑家长的需要和想法,往往使家长处在被动服从的位置上。⑥随班就读家校合作中,资源教师更易占据主体地位,忽略合作的平等性。原因有二,一是资源教师作为普通教育中的专业人员更具备特殊教育知识与能力,对于其他非专业人士的介入,资源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协调多方关系,这使得家校合作中资源教师常作为组织者和领导者。二是家长参与态度不积极。许多家长认为自己缺乏经验,无法很好地与教师配合,显得信心不足。加之日常事务繁忙,家长无法全身心投入与学校的合作中,这使得资源教师被迫成为家校合作中的主导。

2.2 家校合作途径少,沟通内容单一

从合作途径来看,资源教师主要通过电话、家长会和接送学生时间进行交流,而家长开放日、家校联系本、家长学校、家访等相对使用频率较低。⑦由此可见,资源教师所采用的沟通方式存在局限性,这给随班就读家校合作工作的进行造成了阻滞。

合作内容上,资源教师主要为家长安排常规教学活动,例如:参与制定个别教育计划、评估儿童发展水平与听课等,而其他非教学范围的内容涉及少,资源教师参与的家校合作集中关注于特殊学生的学习需要,对于其他需要例如品德、健康等关注度不足。教师在“主动联系家长”、“认真考虑家长意见”、 “指导教育家长”等方面行动力强,很少征求家长关于班级活动或学校发展(如政策的制定、课程的设置等)的意见。⑧可见,资源教师在与家长合作过程中,重在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对于良好学习环境的构建缺乏合作意识。

2.3 基于特殊儿童教育的家校合作中忽略了普通家庭的参与

随班就读是以普通学校环境为载体的一种教学模式,而针对随读的特殊儿童进行的家校合作,也应当将普通教育资源纳入在内。因此,在随班就读家校合作关系中,除了学校与特殊儿童家庭这两个主体外,普通家庭,包括普通儿童及其家长的参与也是可利用的重要教育资源。随班就读家校合作实践中,接纳普通家庭参与随班就读家校合作,旨在从全纳社会的视角为特殊儿童家庭创设融合环境。资源教师在合作中往往注重于让特殊儿童与融入普通学校环境,关注如何与特殊儿童家庭建立合作关系,而未充分利用普通家庭这一有利资源。

3 随班就读家校合作中资源教师的角色

3.1 资源教师是特殊儿童家庭与学校沟通的桥梁

关于随读特殊儿童的教育主要分为普通课堂教学、资源教室辅助教学两种情境。资源教师是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沟通的桥梁,是为特殊学生家庭与普通学校建立和谐关系提供有效渠道的最优人员。其桥梁作用在实践中可概括为两点。

一是沟通教育信息。资源教师作为咨询者,向特殊儿童家长汇报特殊学生在校表现,提供学校教育发展以及学校为特殊儿童制定的相关教育制度等信息。资源教师作为信息反馈者,整理和分析特殊儿童校外生活、学习表现情况,为学校制定特殊儿童教育计划提供依据;收集家长对学校事务的反馈信息,作为学校制定和改进工作及校方制度的参考意见。

二是改进和完善随班就读家校合作渠道。这主要体现在,资源教师运用自身技能,在总结教学经验,综合分析学校与特殊儿童家庭双方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为家校双方提供合作建议,寻求最有利的合作模式,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

3.2 资源教师是开展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与者

资源教师与家长共同协商制定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是随班就读家校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资源教师是开展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组织者。资源教师有获取可利用资源并组织各方面力量参与计划制定的责任。强调资源教师引导者而非主导者的角色,既是要求资源教师应当应用本身专业技能辅助家长理解参与个别化教育计划过程,也是平衡教师与家长合作地位的体现。最后,在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阶段,资源教师与特殊儿童家庭以及其他可利用资源(包括普通儿童家庭、社区、机构等)共同作为参与者。资源教师与家长作为平等的实施者,在不同情境下负责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相应活动的开展。评估与总结阶段,资源教师也应与家长平等交流,互通信息,共同参与信息整理讨论过程。基于资源教师在特殊教育领域的专业化,在此阶段,资源教师也承担着向家长解释评估结果,提出发展建议的任务。

3.3 资源教师是面向家长的特殊教育工作的宣传者和指导者

资源教师本身即为随班就读学校中的特殊教育资源,在家校合作中,肩负着宣传特殊教育知识、指导特殊教育实践的任务。其职责包括:为普通教师、家长和(或)自愿者提供特殊教育专业技能咨询;给普通教师、家长等介绍或提供特殊教育有关法规、书籍和其它信息。⑨资源教师可利用家长会的时间普及特殊教育相关知识;也可在家长活动日开展主题活动,例如:学生作品展、特殊教育影片展、残疾人士名人事迹展等等;还可针对本校随班就读学生具体情况,组织开展特殊教育知识讲座、交流会等。

4 提高资源教师角色意识水平,实现资源教师的角色功能

4.1 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促进资源教师角色意识水平与角色功能的实现

要提高资源教师在随班就读家校合作中的角色意识水平,促进资源教师角色功能的实现。资源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出发,理论和实践能力共同提高,提高资源教师理论与实践能力,是促进资源教师随班就读家校合作角色意识并充分实现其角色功能的内在动力。⑩

第一,促进自身专业水平和技能的发展。资源教师特殊教育专业水平和技能是实现角色功能的基础。理论知识不仅仅局限在资源教室方案的实施上,更重要的是特殊教育相关知识,如生理学、心理学和康复教育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或者是某类特殊儿童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知识积累等。实践技能发展主要是其在教育教学上的创新以及根据资源对象的差异采取灵活的教育干预手段和内容。

第二,提高创建家校合作渠道的能力。资源教师在扩宽合作渠道的探索与实践中要注重“从实际出发”, 首先,需要综合分析家校双方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合作方式。其次,应当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积极探索应用新的合作方式,如建立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开展定期规范的交流活动;丰富合作场地,进行校外活动等。当代社会,理论与实践双管齐下,这是从资源教师的专业能力为基点,以意识水平的发展和角色功能的实现为目标而应采取的有效途径,也是从本质上而非形式上促进资源教师在随班就读家校合作中的角色意识水平的途径。

4.2 构建良好家校合作环境,促进资源教师角色功能的实现

首先,随班就读普通学校要更新观念,营造氛围。意识指导行动,学校氛围容易影响资源教师对随班就读家校合作的态度,构建积极接纳的学校环境,能让资源教师对自身的角色有更鲜明的认识,从而提高资源教师参与随班就读家校合作的主动性。

其次,学校应提供随班就读家校合作过程中所需的资源。由于特殊儿童的特殊性,随班就读家校合作中有些活动的开展需要特别提供活动器材,活动场地等。学校提供所需资源设备,为资源教师实现多元化角色功能提供了物质基础,对保障资源教师顺利组织随班就读家校合作活动有现实意义。在物质得到保障的基础上,资源教师才能不断提高对自身角色的认识,进而充分发挥自身角色功能。

此外,学校要为资源教师的成长提供帮助。学校应当把随班就读家校合作能力作为专项技能进行培养。培养方式可以为:设立专门培训班,安排培训课程;开展家校合作讲座、交流会;观摩其他学校家校合作活动;提供学习资料等。

最后,随班就读普通学校需要健全相关体制,加强沟通协调。学校行政管理者应负责构建包括学校人员和社会人员在内的服务网络,加强人员间的互相协作。并且,需要协调各方面资源共同商定家校合作协议。将随班就读家校合作制度化规范化,有利保证资源教师的家校合作行为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也为家校合作的有序进行提供依据。为资源教师的成长打造一个和谐、有序的环境。

注释

①②⑤孟晓.资源教师的角色浅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4(12).

③ 徐美贞,杨希洁.资源教室在随班就读中的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3(4).

④ 王梅.资源教室建设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现代特殊教育,2008.12.

⑥ 王青.教师与家长合作关系初探[J].现代特殊教育,2006(Z1).

家校合作的主要方式和内容范文5

关键词:中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对策

一、问卷调查的相关介绍

1.问卷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的调查对象是福建经贸学校教师、物流与食品烘焙专业的学生及学校合作企业。问卷共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福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中职校企深度合作之学校篇”,二是“福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中职校企深度合作之企业篇”。

第一,“福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中职校企深度合作之学校篇”。该部分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调查内容。内容共设计了13个题项,其中1?12题为选择题,第13题为开放性题目。

第二,“福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中职校企深度合作之企业篇”。该部分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企业名称、员工数量、企业性质等,共设计17个题项,其中1?16题为选择题,第17题为开放性题目。

2.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中职校企深度合作情况,使本研究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更具科学性,笔者于2016年3月至5月对福建经贸学校教师和物流与食品烘焙专业的学生以及合作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32份。其中,企业管理人员回收30份,涉及物流、大型超市、财务咨询、星级酒店等合作企业;学校问卷回收102份,涉及教师与物流与食品烘焙专业的学生。问卷的回收率为88%,有效问卷为128份,有效率为96.97%,其中企业有效问卷30份,学校有效问卷98份。笔者对收回的问卷进行了统计和调查分析。

二、校企深度合作情况

1.企业参与校企深度合作情况

调查发现,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的企业有12家,委托院校进行员工培训的企业有23家,与学校签订订单培养协议的企业有26家,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实习基地的企业有30家,设备仪器资源使用的企业有14家,参加院校举办的招聘会的企业有30家,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报告)的企业有9家,为教师提供实践机会的有8家。从合作的内容来看,校企合作仍然处于浅层次的合作,对于深层次的资源共享、教育实质内容的更新等还缺乏更多的企业参与。

2.学校师生对参与校企深度合作的认可程度

从调查问卷的结果看,93.88%的教师和学生认为学校参与校企深度合作非常重要,这说明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参与校企深度合作的认可度较高,但同时也有6.12%的师生对学校参与校企深度合作的认可度不高。

教师认为参与校企深度合作重要和非常重要的人数共有60人,占调查样本数的61.23%,学生则有32人,占样本数的32.65%,这说明教师群体更认可和了解学校参与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意义,学生对其认可度也较高。

三、影响企业、学校参与校企深度合作的问题分析

1.影响企业参与校企深度合作的原因分析

从企业的角度看,影响企业参与校企深度合作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企业缺乏深度合作的资金。随着市场竞争的愈发激烈,资金已经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脉,企业生存与生存所需的各种资源、工艺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更新与进步、专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等出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在校企深度合作方面,由于投资期限较长,其作用和意义不能在短期内发挥出来,致使大多数企业不愿意将宝贵的资金投入到回收期限长的校企合作上。此外,缺乏合作机制、缺乏校企双方交流平台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调查分析,影响企I参与校企合作的因素可见图1。

2.影响学校参与校企深度合作的原因分析

在调查学校参与校企深度合作的原因中,认为“校企合作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是影响学校参与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原因,占总样本数的38%;其次,“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利于就业”这一因素也十分重要,占22%。此外,“与企业进行合作可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密切关注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合理设置专业”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也影响着学校参与校企深度合作。当前,学校更加注重人才素质的全面发展,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等创造更加有利于学校、学生、教师综合素质发展的环境与政策,为人才培养扫清障碍,发挥人才优势,改善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人才的创新性和知识水平。因此,学校参与校企深度合作最主要的出发点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创造。此外,学校更加重视与校外企业、政府、社会组织等的合作,为毕业生安排实习机会,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创造有利条件。(见图2)

3.影响校企深度合作的问题分析

校企深度合作中,由于各方的利益不同会产生冲突,由此形成的各种问题急需解决。调查显示,“学校教师研发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较差”是影响中职院校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的最大问题。因为中职院校获得的补助较少,政策扶持也较为缺乏,能够用于科研的经费更是少之又少,最终导致学校的教师研发能力差。而且,中职院校过于忽视自身社会服务能力的培养,导致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不能适应社会需求。此外,校企深度合作还存在“校企合作管理松散”“教师时间精力有限,参与合作积极性不高”“学生和家长对校企合作缺乏认知”“难以寻求稳定的合作单位”等问题。

四、推动深度合作的对策

1.推动企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的对策

校企深度合作不仅需要中职院校和企业的推动,政府的相关政策对企业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也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政府需要给予企业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资金补助政策和奖励政策等。从调查问卷的结果看,税收优惠是推动企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举措,而按实习工种给予人才培训经费补助、补助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教育费用、宣传企业形象方面提供帮助等也是重要的措施。

2.推动学校参与校企深度合作的对策

调查发现,在推动学校参与校企深度合作的对策中,大部分教师和学生的认为,首先设置与企业岗位要求相适应的专业和课程是推进学校参与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措施,其次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此外,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与企业共同开发专业教材、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也是重要的对策。(见图3)

五、结语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笔者对合作企业、教师、学生进行了调查,取得了福建省校企深度合作的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最终得出了相关的数据分析结果,为验证本课题提供了实践性、真实性、完整性的信息,也为兄弟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相应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刘保东.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6):96.

[2]何静.从象征性意义到实质性作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地方性法规的功能[J].继续教育研究,2014(7):44-46.

[3]吴建新,欧阳河,黄韬,陈凯.专家视野中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设计――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的调查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4(5):74-84.

[4]林振志.创新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J].市场论坛,2015(8):88-92.

[5]吴亚娟,闫超.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国企研究,2015(10):109-111.

家校合作的主要方式和内容范文6

论文摘要:如何使省级学科竞赛更好地服务人才培养,其中深化与企业的合作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与企业协同培养人才的新形势下,全面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从合作的必要性与原则、合作企业的选择、企业支助方式、企业培训与就业等几个方面对广西学科竞赛中与企业合作的具体做法作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并简要介绍了与企业合作的体会与成绩。

论文关键词:学科竞赛;工程实践能力;企业合作

大学生学科竞赛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高的最有效途径,已成为全国高校师生、社会和企业的共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作为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西赛区组委会单位、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设计与制作大赛组委会单位、广西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组委会单位,在广西教育厅高教处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多种形式与多家企业密切合作,为大学生学科竞赛在广西各高校的广泛开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取得丰硕的成果,得到广西各参赛高校和教育厅的高度认可,这与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密不可分,下面就与企业的合作谈几点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合作的必要性和原则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高校存在着重理论教学而轻实践教学的现象,实践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不强,学生毕业即失业、出门就落伍,导致部分企业和家长不满。原因何在?归根结底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机制,企业“需”什么、企业“用”什么、企业“想”什么高校知之甚少。一些实践环节,如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题目主要来自教材或“想当然”上,与生产实际脱离严重。而学科竞赛是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就显得十分必要。

深化与企业的联系,才能使学科竞赛的方向与社会、企业的要求一致,使竞赛题目“真题”化,即竞赛题目取自现实社会亟待解决的真实课题,竞赛中所使用的技术、元器件跟上时展步伐。另一方面,企业的加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科竞赛经费的不足,同时企业技术人员的加入也提高了高校教师的实际工程应用能力,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企业与高校不同,企业是以生产品为主,以赢利为目的,因此与企业的合作要坚持“互利互赢”的原则。

多年来,广西学科竞赛组委会为企业提供多种形式的支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支持:

第一,宣传支持。这是企业支持学科竞赛的基本要求。一般而言,这点比较容易做到。关键是竞赛的组织者要主动与企业提前沟通,只要举办与竞赛有关的活动之前要通知企业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同时要为企业宣传提供便利,如提供展览的场地、会议发言时间等。

第二,人力支持。这是竞赛组织者主动服务企业的基本形式,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企业一般不会安排很多工作人员参与到产品展览、产品宣讲等活动中,这时竞赛组织者要主动提供人力上的支持,给企业安排一定数量的志愿者,为企业服务好。

第三,技术支持。这是竞赛组织者主动服务企业的诚意体现。任何企业的产品都有一定的范围,如生产信号源的不生产示波器、生产直流稳压电源的不生产高精度数字万用表等,而要表现(或展示)信号源的好坏最好用示波器去测量其波形变化,直流稳压电源最好在带负载的情况用高精度数字万用表测量其稳定度。对此,广西组委会都能从技术和专业的角度提出善意的建议,或者想方设法从有关学校借来仪器设备提供给企业,企业会感受到竞赛组织者的诚意。

第四,市场支持。这是企业支持学科竞赛的最终目的。这一点竞赛组织者要理解,在不违反有关政策和纪律的前提下尽可能提供帮助,这是与企业长期合作的根本原因。

学科竞赛与企业合作一定要坚持不干涉原则,即企业只提供各种形式力所能及的支助或支持,但绝不干涉竞赛,如评奖、参赛范围的确定、竞赛题目的最后确定等,这些问题一定交由竞赛专家组或组委会决定,否则会影响竞赛的公开、公正。

二、合作企业的选择

学科竞赛在选择合作企业时要坚持一些基本的原则,绝不能谁给经费谁就可以加入到学科竞赛活动中来,因为学科竞赛毕竟是以培养学生为主要目的,如果商业气太浓会适得其反,引起教师和学生的不满。

第一,合作企业的产品与学科竞赛的专业吻合。如电子设计竞赛,选安捷伦、泰克、普源精电等电子信息类企业合作。

第二,合作企业的热情。广西竞赛组委会在与企业合作中从不主动与企业联系。广西组委会认为:组委会的任务是将竞赛办好,扩大参赛面,提高竞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竞赛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只要竞赛得到了学生、学校、企业、社会的认可,企业会主动与组委会联系,商谈资助事宜。

第三,企业长期合作的意愿。学校与企业不同,学校会长期办下去,企业是哪里有市场就出现在哪里。如果参与学科竞赛的企业每年都在变化,那么参赛的学校自然而然就会感觉到这些企业不稳定,购买这些企业的产品售后服务会有很大的问题。所以在选择企业时要选择有一定规模、有信誉、曾经合作过的企业,要有一种为企业和学校负责的精神,只有这样校企双方才能长期合作下去。

三、企业资助的方式

企业对竞赛资助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能拘泥于形式。广西组委会解放思想、与日俱进,只要对学生有利,只要对竞赛有帮助,不受形式和方式的限制,资助方式由企业自主选择。资助的额度不在多少,只要企业有意愿,愿意为学校、为学生提供服务。这样,企业有了自由的空间,资助广西学科竞赛就有了长期合作的基础。

1.方式和形式

企业对广西学科竞赛资助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经费资助。这种方式比较普遍,每年都有,额度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完全取决于企业的意愿和经济实力。近几年这种形式基本上可以解决竞赛所需经费的20%左右,对竞赛的开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器件资助是第二种资助方式。资助的器件通常是企业生产的产品或者是企业销售的产品。器件有通用器件,也有专用器件。对于通用器件,学生在制作参赛作品时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但对于专用器件,竞赛题目则明确要求学生必须使用指定的器件。第三种资助方式是仪器设备资助。在这类方式中,企业通常是仪器生产厂家或仪器商。在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有三家企业对广西赛区提供资助。 企业在赛前为参加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所有高校提供常用的电子仪器,如示波器、直流稳压电源、DDS信号等,供学生训练和参赛时使用,当9月份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结束后企业再将发放的仪器设备收回。这种方式对仪器设备相对缺少的学校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同时,企业也宣传了产品。第四种资助形式就是企业冠名。2010年中教仪为广西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提供冠名赞助,除了提供经费赞助外,还以开发板的形式提供器件赞助。2009年上海丰宝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冠名赞助嵌入式大赛,同时提供嵌入式开发板和相关器件,企业还派出技术对师生进行专门培训。这些对学科竞赛的普及和推广发挥了积极作用。

2.合作的时间

大学生学科竞赛一般需较长时间进行前期准备工作,这期间一般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通过训练达到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目的。实际竞赛时间一般不超过四天,赛后还有一周左右的测试时间。随着竞赛进程的推进,企业可以提供不同形式的资助。

(1)赛前。企业一般可以随时介入,可以为学生提供培训。最常见的形式是经费和元器件资助,以保证学生训练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训练的质量。

(2)赛中。在竞赛期间是不允许企业介入的,这期间企业更多的是提供后勤保障,保证学生高质量按时完成作品的制作。

(3)赛后。在作品测试期间,企业通常提供测试仪器设备或技术咨询工作。在赛后举行总结和颁奖大会是企业进行宣传和与学生互动的最好时机,组委会多次邀请企业在颁奖大会上作技术报告,对开阔师生的视野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学科竞赛与就业

当今,对大学生而言最重要、最能引起社会关注的问题就是就业。就业关系到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家庭,关系到社会稳定,高校历来高度重视。因此如何通过竞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学科竞赛组织者必须面对且必须很好地予以解决的问题。广西学科竞赛组委会主要从三个方面做好工作。

1.培训内容与就业

企业参与竞赛培训是提升学生工程实践、就业能力最直接的途径。学生通过参加企业组织的培训可以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可以全面了解最新的技术和动态,可以准确确定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可以充分地为就业做好准备。因此在与企业合作时培训也作为一项很重要的内容,予以重视,并写入合作协议之中。

企业参与学科竞赛的培训工作要坚持其公益性,凡学科竞赛组织的培训坚决不能收费,否则会引起众多问题。培训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集中培训、个体培训等等,以对学生有利为原则。

企业培训内容要注意其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工程性和实用性,在此强调工程性和实用性,这也是学生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内容。工程性一般要求采用案例教学法,所用案例通常是企业的实际工程。深圳的一家软件公司在与广西合作的过程中,组委会为其联系学校,企业技术人员进校培训,采用企业即将完成的实际工程作为教学案例进行教学,学生学到了许多课本之外的实际工程知识,同时企业也从中发现了人才,当年企业就从广西的高职学校招收了十多位参加培训的学生到企业工作。实用性要求企业培训的内容是当前企业普遍正在使用的技术、器件等,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马上就能用上的知识、技能,绝对不能将企业培训再课堂化,否则企业培训就失去其意义。

2.竞赛内容与就业

正像考试题目对学生平时学习的导向作用一样,学科竞赛题目对学生也具有明显的引导作用,通过竞赛内容和题目的科学设计不仅可以较全面地考查学习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关注实际工程、关注企业需求,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进而提高就业能力。广西学科竞赛专家组与企业密切合作,深入交流,很好地将竞赛内容与学生就业、企业需求结合起来。

近几年主要通过四种途径使竞赛内容与就业相结合。

第一,竞赛题目与社会热点相结合。近年来,环境问题已十分突出,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同时企业对环境工程方面的人才需求增加。2010年广西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专门出了一道环境噪声测量题目,出乎专家组专家的意料,通过实际测试有多个参赛队制作的噪声测量仪达到相当的水准,采用最新的嵌入式技术,而回避了传统的对数放大器技术,使噪声测仪的精度和准确度有了质的飞跃,同时仪器的性价比大大提高。

第二,竞赛题目与国家新型产业相结合。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国家的战略选择,加快新型产业的发展是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重中之重,必须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与此同时,大量高科技企业加入新型产业产品研发大军之中,企业新产品研发人员需求大增。2009年首届广西大学生创新设计制作大赛中将新型产业产品开发作为一个方向加以引导,在最终的参展作品中出现了新型光伏发电装置、全自动垃圾发电装置等作品,竞赛很好地与国家、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

第三,竞赛题目与企业新产品开发相结合。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企业新产品开发更多的是理念,而非技术本身,因此人们常说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在校大学生正处在思维活跃阶段,受各种条条框框限制较少,是理念创新的最佳群体。2009年上海一家企业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将企业需要开发的一个嵌入式产品作为校级竞赛题目,发动全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赛,经过近三个月的竞赛,最后有几十个作品参加全校的展览和评奖,当企业老总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观完参赛作品后只给出了三个字的评价:没想到。其中有三个作品获企业近万元的奖励,同时获奖学生直接与企业签订了就业合同。

第四,竞赛题目与企业产品升级换代相结合。任何工业产品总是在使用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在提高中实现升级换代,而升级换代的动力则是人们的需求,特别是多媒体数字产品,使用群体基本上都是青年人,尤其以大学生为主。如果多媒体数字产品能很好地适应青年的爱好,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有很大的帮助。2010年广西组委会与北京一家企业合作,对企业已有的产品进行改造和开发,发动全自治区近一千多学生对产品进行二次开发,对企业产品的应用推广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3.仪器设备与就业

仪器设备的熟练使用是从事科学研究、企业产生等工作的必备技能。由于技术的飞速发展,新仪器设备层出不穷,学校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很难与技术发展完全同步,对学生进行新仪器设备使用的有效培训就显得很有必要,同时对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很有帮助。2009年、2010年、2011年连续三年广西学科竞赛组委与三家企业合作,为学科竞赛免费提供仪器设备,同时进校对学生进行仪器设备使用的技能培训,对广西各高校学生仪器设备使用能力的提高发挥了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