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语文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语文研究范文1
文章通过调查分析,得出G大学大学语文课堂生态存在单一、呆滞、逃逸等问题,为构建健康和谐的大学语文课堂生态,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努力:一是充满活力的课堂;二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三是促进多维互动的课堂。
关键词:
大学语文;课堂生态;共生;和谐
关于课堂,有诸多不同的研究视角,如教育学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等等,从生态学的视角看,课堂是一个微观的生态系统,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中的有机体是从事教和学活动的生态主体,相对于某一教师或学生而言,其他教师和其他学生都构成生态环境。一个健康和谐的课堂生态,是作为生态因子的教师、学生和环境三者之间形成一种动态、平衡、互动、关联、和谐的关系;反之,课堂生态则会失衡,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本文以内蒙古G大学为个案研究,针对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危机,将大学语文课堂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将其置于生态学理论和生态世界观视角下,进行多学科、多角度、多种方法的审视和考察,用动态的、发展的、互动的理念取代以往静态的观点关照课堂教学模式,客观呈现大学语文课堂生态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力图通过实地课堂教学调查研究,构建健康的大学语文课堂生态,制订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课堂生态对策。
一、内蒙古G大学大学语文课堂生态的现状调查
在掌握相关理论、立足教学实际,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课题组设计了信度和效度较高的关于大学语文课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问卷,经试测和修订后,该问卷主要包含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两大类的30个问题。问卷调查的对象为G大学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学生(包括少数民族预科生),发放问卷2000份,最终收回有效答卷为1956份。将问卷答案录入Excel表格后,用SPSS软件对单选题赋值和数据处理,然后从物理和人文环境两方面对每份问卷进行均数分析。不难看出,物理环境要素的均数明显高于人文环境,说明物理环境优于人文环境。下面就调查问卷中的30个问题所反映的课堂生态状况及表现出的问题做具体分析。
1.课堂物理环境的现状分析
课堂物理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课堂的温度、照明、色彩、空间大小、班容量、座位编排方式等时空环境和自然环境,课堂规模空间大小适宜,色彩明亮,温度湿度适中,学生就会产生愉悦的感觉和积极的情绪。G大学大学语文课堂物理环境优于人文环境,但仍有13.6%的学生对教室的物理环境不满意,主要体现在教室灯光不舒适导致的视觉疲劳,多媒体设备久不更新维护及下午日光照射影响屏幕的观看效果;9%的学生认为课堂学习环境有些嘈杂,教室的卫生条件较差;这表明目前该校的大学语文课堂物理环境仍存在有待于改善之处。
2.课堂人文环境的现状分析
问卷调查显示:48.7%的学生认为目前学习语文的校风、班风、学风不佳,39.5%的学生认为有待加强。26.1%的学生认为大学语文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师生情感融洽,交流互动良好,39.8%的学生认为课堂气氛较好,35.1%的学生认为课堂不够活跃,师生关系有待改善。27.4%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乐于发言,并能在交流互动中体验到语言和思维自由沟通带来的快乐,63.6%的学生有为难情绪,不愿意开口,8.8%的学生感觉大学语文课很痛苦,1.2%的学生认为考试使得语文学习成了应试教育,感到压力很大,没有乐趣可言。83.4%的学生认为大学语文课堂上生生之间能够形成互助合作学习的良好风气,做到合理竞争、共同进步,16.6%的学生认为互助合作风气欠佳。53.2%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一言堂”,主宰课堂,35.6%的学生认为是师生互动交际式、生生合作式,41.2%的学生认为是教师讲解为主,应构建学生参与思想交流的全新课堂。7.8%的学生认为课堂内部存在不合理的竞争和排斥现象,且影响到了团结,40.8%的学生认为虽然存在不合理竞争的现象但课堂整体和谐平稳。关于大学语文学习的目的,52.8%的学生认为是掌握语言技能、提高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28.4%的学生认为是交际工具(主要体现于少数民族预科生),18.8%的学生认为完全是被动学习应付考试。40.2%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经常介绍文史背景、思想史方面的知识,49.2%的学生认为接受这方面的知识较少。23.2%的学生对大学语文的拓展课程,如传统文化、文学作品赏析、名著欣赏、文化交流、新闻传媒、社交礼仪等选修课感兴趣,并提出希望学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人文知识,如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希望开设建筑美学课程,15.4%的学生表示没有兴趣。
二、内蒙古G大学大学语文课堂生态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的结果,结合访谈和作业、考核反馈调查,现将G大学大学语文课堂生态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单一。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绝不是单一功能的重复,而应该是多因子共生和谐的系统,但目前的大学语文课堂,已经成为教师独自表演的舞台,“教师讲、学生听”成为大学语文课堂的主要模式。除了听外,学生没有任何从事活动的权利,放弃了听就等于放弃了一切。这种过于强调教师主体地位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这样,原本应该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大学语文课堂就只有“传授知识”这一种功能,其余的人格陶冶、素质培育、知识批判、师生激烈的争执、新思想的析出、智慧的生成、学力的提升统统没了踪影,课堂生态单调偏一,没有更大的作为。
2.呆滞。最近几年,尽管教育者和研究者以教学改革的名义,在大学语文课堂之上平添了许多形式化的东西,如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分班分层次教学,等等,但无论大学语文教学在形式上怎么改,最终都应将目光落于课堂教学本身,关注教法和学法的变换和创新。再加上多如牛毛的管理制度、层层监督程序,大学语文课堂完全陷入了机械化的套式中,变成了严重的“高四语文”时代,没有了师生的主动权,没有了思想的自由,没有了学术的争鸣,没有了智慧的撞击,没有了思维的力量,大学语文课堂陷入一团死水,深入课堂,令人窒息。
3.逃逸。由于以上诸多问题,大学语文课堂已经没有多少生态气息,根本不利于这一生态系统下各因子的生长和发展,其结果是生态因子开始逃离这一生态系统。大学语文课堂最基本的生态因子———学生在精神和情绪甚至行为上逃逸,生命力不足。事实上,学生并非对大学语文课程存在偏见,也并非对文学经典没有兴趣,而是教育者忽略了受教育者在课堂环境中的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方式,因而无法从整体上把握受教育者的心灵与发展,不能给其以心智的启发和生命的信念与动力。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个体生命,课堂生态关注的是受教育者作为活生生的生命的存在,大学语文作为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无疑应该成为构建共生和谐的课堂生态的最有利的平台之一。
三、构建健康和谐的大学语文课堂生态
教育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健康课堂并非以书本知识为本的课堂,亦不是教师掌控一切、学生乖乖服从的课堂,更不是安安静静、整齐划一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在课堂上能畅所欲言,个性、创兴能够充分体现和发展的课堂。本文认为一个健康和谐的大学语文课堂应该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一)激发生命活力的课堂
教育是生命与生命交流的过程,课堂生活的生命性在于课堂教学过程即教师对学生爱的展开或显露的过程,课堂生命的意义,在于使每一个生命(包括教师和学生)在主动建构中感到成长和发展。激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课堂,将课堂向全体学生开放,师生在课堂上放开讨论,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自主选择,自我表现,个性发展;激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应该是一个“激活”课堂,让学生在体验中不断建构,在情感、行为的支配下,通过反复观察、比较、尝试、归纳,最终构建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认识的积累和更新,使课堂由过去“静”的课堂转变为“动”的课堂,由过去“教”的课堂转变为“学”的课堂,由过去“死”的课堂转变为“活”的课堂;激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分享”课堂,让学生在合作中不断探索,只有真正落实课堂的合作、分享,才能实现学生探索式、发现式、研究式学习,实现学生主体的主动构建与充分发展。这样的课堂,既解放了学生,又使教师走出了“指挥”、“中心”的误区,真正激活了师生的生命活力。
(二)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
首先,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认识到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注重挖掘他们的潜能,以平等的态度在与学生经验共享的过程中成就彼此。教师不是以绝对真理的拥有者自居,不是作为高高在上的学术权威出现,不磨灭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究世界的热情,不以惩罚、控制的手段管理课堂秩序。教师只是作为一个背景材料的提供者,交流环境的创设者,对话教学的引导者,学生积极行为的激发者,学生表达独特见解的倾听者,是学生游戏的伙伴和可信赖的朋友。其次,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格地位都是平等的。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应该充分尊重对方的人格、情感,教师不能忽视、遏制学生的生命价值和活力,应怀着期待的眼光积极引导,从而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这是形成民主、平等、合作、交流师生关系的基础。
(三)促进多维互动的课堂
教育只能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心灵唤醒心灵,用智慧开发智慧。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借助各种中介而进行的认知、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通过这种广泛多维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为交往互动,学生学会表达和倾听,学会合作与独立,进而建立一个完整的课堂生活。只有当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将视野由外部转向自身、转向双方心灵的互动交流时,教学才能在更高的理解层面真正实现。可以说,课堂的多维交往,建立师生的有效互动,是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作者:滕驰 单位:内蒙古工业大 学学院
大学语文研究范文2
[关键词] 大学语文;边缘化;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 H1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6-209-1
2013年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对全国91所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的仅有34.8%,课时也在逐渐减少,超过八成任课教师对大学语文的前景表示担忧。可以说“边缘化”已成为近些年大学语文课程发展不争的事实。但不可否认,很多高校和学者也在为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做着积极的努力。对处于尴尬境地的大学语文而言,“变则立,不变则废”似乎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下面就大学语文边缘化的问题进行探究,以期引发大家的共识。
一、大学语文边缘化的的原因
(一)教材可谓“百花齐放”。一是从大学语文教材来看,大学语文课程的教材可谓“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据统计有几百种甚至一千多种不等,编写思路也有很大不同。教育部全国高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一项调查数据表明,当时全国一百多所高校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各种版本的《大学语文》约占市场的30%。二是大学语文教材编写思路来说可谓“异彩纷呈”。目前的大学语教材,有的按照文学史脉络来编写,有的则按爱国、青春等专题来分类,还有的按记叙文、议论文等文体来编排。三是大学语文教师大多自己选择教材,也有的老师不用教材凭经验教学。
(二)课时、课堂设置“五花八门”。目前从设置大学语文的角度来看,大学语文设为必修课的高校属少数,有的学校只是将部分专业设为必修课,而且是否开设由院系自己决定。一方面在开设大学语文必修或选修课程的学校中,该课程一般上一个学期,2个学分,大概32个课时。授课教师主要为各高校中文系的教师。另一方面教学课堂“规模过大”。就目前来说国内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经常是公共课,一般都是一二百人的规模,班级规模太大,师资力量不足也是语文教学边缘化的原因之一。
(三)教学目标“各自为政”。2013年11月25日《新京报》评论:高校对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有的老师会上成文学作品鉴赏课,有的老师则侧重于应用习作。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是语言能力,也存在争论。老师不一样,学生群体不一样,课程发挥的空间就很大。“这是优势,也是劣势,这是大学语文迟迟没有发展成一个学科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大学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令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一直较为模糊,大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长期存在选文教育派、人文教育派、文学教育派、语文专题派、人文语文派等各派纷呈的现象。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教材的编著、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设置等均呈现出各自为政、各以为是的局面。这种局面导致了许多人对大学语文的误解以及教学方向上的无所适从。
(四)教学模式“弊端百出”。一是在大学语文课堂,很多老师照搬中小学的教学模式,忽视它本应承载的人文精神素养及语文习惯的养成。二是考试评价体系的相对落后,也使得不少学生依然满足于考前突击和死记硬背,使得大学语文的授课效果与授课初衷渐行渐远。三是基础教育中语文素养与阅读习惯培养的缺失。语文绝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而更应是一种习惯,其最终指向的则是大学生能力与素养。
(五)教学用意“功利化强”。新时期的市场经济和功利化的社会风气也导致大学语文遇冷。我们知道相信绝大多数人的回答是一致的:为了升学考试,为了职称评定,为了出国深造,为了晋级晋升。而大学语文的特点在于人文性,同英语相比,大学语文少了几分功利性,却也少了被重视的程度。校园里, 我们会看到很多晨读英语的人,却甚少听到诵读中文的声音。
二、大学语文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人文性的大学语文教学应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是新时期的大学语文教学应与此前学习阶段的语文教学有明显区别,要按照新时期素质教育教学的要求,以学生为本,有合理分工,不能仅仅止步于“大学汉语”这样工具性较强的通论性课程,应该更加突出人文性,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二是大学语文教学要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新时期的学生的特点向上升华,向纵身拓展,培育学生的专业表达能力;三是近些年大学生眼高手低现象突出,为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向实践延伸,培育学生综合性的语言应用能力。
(二)统一使用权威的大学语文教材应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目前各高校各自为政的局面,致使没有通用的权威教材,使得各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缺乏必要的交流,这也影响了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为此笔者建议新编《大学新语文》,该教材选文要避免和高中教材的重复,要凸显教材的价值性和可用性,冲淡知识性,舍弃工具性,限定学时和教学目标,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新奇感受,真正适应新时期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起到了指导大学生精神成人的作用。
(三)大学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要有创新的方式方法。新时期的大学语文教学要按照素质教育教学的要求,结合新时期学生的特点,在改革大学汉语课程教学的同时,要出台“一揽子”计划,创新教学方式,进行详细的顶层设计。一是在课堂教学方面,从建设通识教育大讲堂课程群、原著原典选读课程群、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群等,加强文化历史教育,着重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汉语文学素养;二是在课外教学方面拓展教学,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优秀的历史文化经典、开设“作家谈写作”等系列公开讲座,有针对有需求的学生开展个性化写作指导等。三是加强大学语文教师素质培养,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升教师自身的母语水准和教学能力,教师要有“一缸水”的资源来对应学生“一碗水”的需求,进一步探索研究大学语文的教学、增强学生文化底蕴的路径。
(四)大学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应消除功利心态。一是大学语文教育的边缘化的起因从源头上看不在大学,而是在于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因为在应试教育机制体制下,一部分学校、家长和学生都认为语文成绩单提高难以短期拿出好成绩,升学考试更是无法用语文成绩来提高成绩,所以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大部分)都会把语文学习一推再推,甚至根本不为学习语文留出时间。在今年各地开始研议的中高考改革方案中,语文分值将大幅提升必将唤起学生、教师、家长对语文的更多重视。二是语文教学需要跟上时代节奏,改变目前呆板生硬的教学模式,更多去引导学生多读书,学会享受阅读与写作,而不是怀着功利的心态,为语文学习所累。
参考文献:
[1]邢宇皓.大学语文日益边缘化?遭遇前所未有尴尬[N].光明日报,2004-02-13.
大学语文研究范文3
[关键词]:大学语文 创新能力 能力培养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院校长期以来共同探索的一个热点问题,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精髓在于促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学生成为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具有全面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正如同志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之不竭动力。”可见,素质教育应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既是高等教育的特点,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放在高等教育的显著地位。
一、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定位:提高学生创新品质、创新能力
未来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不仅要具有高深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而且更应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包括三个层次的因素:一是创新意识、创新动机和意志;二是作为创新能力之核心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它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三是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和创新技能,包括主体的一般工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以及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创造力最基本的心理品质。根据人类心理、情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基础教育阶段创新教育目标放在“好奇心、求知欲、自由思考和认识的独立性等源初性创造个性品质上;中等教育阶段则侧重于“创新方法和技术“的培养与训练;而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富于激情,思维活跃,深刻认识到了创新在人类生活中的巨大价值,因此大学创新教育应以学生主体的自我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重点,并努力使创新精神内化成为主体的一种强烈的精神状态。
汉语文是一门以语言为载体,融形象性和思想性为一体的学科,有着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培养创新能力的特殊功能。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往往将传授语文知识作为根本任务,而忽视了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说、说话等语文能力、语文学习习惯,以致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自学能力、联想想象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视野狭窄,个性不强,创新精神和能力不高的现象极为严重。近年来,大学语文教育虽有所改观。但因种种原因尚未形成历史性的超越。要彻底改变此现状,必须根据现代人才质量要求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渐次性规律,在前期中学教育基础上,将认知与鉴赏,分析与研究,写作与实践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创新思维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整体把握,系统思考;形象直觉,逻辑思辩:逆向思维,横向拓展;类比联想,交叉渗透;大胆怀疑。小心求证的思维方法;养成广阔、深刻、灵活,新异、独立的良好创新品质和精神,从而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当然,一切创造都是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前提的,没有以往合理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思维能力也无从发展,不可能培养创新型人才。因此,大学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坚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按照语文教育规律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语文为载体,使学生在文本的具体阅读和写作实践中,学会综合运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重视语文能力培养的前提下,有机地渗透创新能力培养,并使创新能力培养反过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二、大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一)加强形象思维的训练。
形象思维在创造思维中占有重要地位。爱因斯坦自称,他提出狭义、广义相对论时,思维的样式不是语言,而是图象。在中学学科中,形象思维是语文教科最为显著的特点,在高校大学语文教学中,同样不能忽略形象思维的培养。因为这是语文课程的特点决定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使教学中的间接的表象,最大限度地丰富起来,需要教师和学生积极地观察和想象。其次,通过表象的积累,不断由浅人深地训练形象思维的能力。
当然,形象思维并不定会促使个体创新能力的发展,它更不能等同于创造思维,但它却是创造思维也即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基础,大学语文教学应通过再造想象等训练,使形象思维自然、流畅地向创造思维过渡。
(二)重视直觉思维的训练。
直觉思维是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迅速识别、直接理解和整体判断的过程,是创造性思维不可忽缺的部分,也是创新能力的智力基础。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诱导学生从整体上迅速把握课文的思路,重视文题、中心、线索的教学,加强速读、速写、速练。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感。灵感是大脑经过紧张思考和专心探索之后产生的思维质变,表现为持续紧张思考着的问题突然获得解决的一种心理过程,产生具有独创性的见解或设想。它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形式。在语文课上,问题提出后,学生的回答往往先出现一个。待常规思维中的答案渐渐讲完后便转入低潮。这时教师不要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因为低潮阶段并不是思维的懈怠和停滞,而是进一步的紧张进行。有意识地让学生放松一下也可诱发学生的灵感。灵感是长期积累偶尔得之的思想火花,一触即发,稍纵即逝,它既是直觉思维的表现形式也是直觉思维的推进器,有时二者是融合在一起而难以区分的。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加强平日积累,善于捕捉和记录自己在读书、作文、观察、思考以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灵感,以此提高直觉思维的敏感性、准确性,以达到训练直觉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注重质疑探索能力的培养。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科学上的重大突破,理论上的重大建树。技术上的重大发明,往往就是从“疑”开始的。质疑可以使人们对惯常所见的事物、现象加以思考和探求,进而可能有所发现、发明和创造。在语文教学中。质疑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对文章词语的运用、句子的含义、段落的安排、主旨的表达、写作方法的使用、作品的鉴赏等方面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要培养学生大胆提问、勇于探索的精神,尤其要重视和强化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的思维不受原有知识、经验、态度、评价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即便是名家名篇,也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说“不”。当然,质疑是以认真阅读理解为基础的。在阅读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在正确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阅读材料的语言文字、思想内容提出不同的见解。学生在阐明自己见解时,要明白清晰,言之成理,自圆其说。质疑贵在有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在质疑和释疑时,要正确运用“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其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逆向思维。因为前者表现出很大的创造性,而后者则容易获得与众不同的新颖的理解和答案。
(四)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这虽是针对中学语文教育而言的,但对大学教学同样适用。语文学习光靠在课堂上读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社会这一“大课堂”中学语文。高校教育教学活动没有中学里升学的压力,这在客观上为大学语文教学与社会活动相结合创造了条件。同时,大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也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的能力,而文学鉴赏活动本身也要求通过创新性的想象来体会文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提高,更与社会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语文课外活动,甚至应当拿出一定的时间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的大课堂。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是很紧密的,割断了这种联系,语文教学就成了死水一潭。如能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让学生灵活运用已经掌握的语文知识去解释类似的语文现象,解决类似的语文问题,就一定能给大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开辟一片新天地。
需要指出的是,首先,课堂知识的迁移是以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为基础的要提高迁移能力,关键在于要把握知识的要领和带规律性的东西。其次,“迁移”并非是简单的照搬,而是需要紧密结合新的语言环境进行“再造”。而这种知识和能力的迁移,正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
(五)强调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
大学语文研究范文4
[论文摘要]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新途径,是当今教育界一热门话题。结合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浅谈了打破旧观念,树立新理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问题。
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新途径,是当今教育界一热门话题。在此,笔者想结合自己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体会浅谈一、二,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教师必须打破旧观念、旧模式,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在以往的教学中,虽然我们都在努力地使用启发、诱导等方法,但是效果总是差强人意。而今我们应如何突破旧禁锢,走出新路子呢?笔者认为:一要从教师自身做起,充分认识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和急迫性,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勇于创新、敢于创新。二要敢于承认自己是创新教育中的新兵,努力钻研,积极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大脑,边实践边总结,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能力去创新。三要广开视野,更新知识,博纳求新。
其次,创新教育必须善于建立民主课堂,使学生敢想、敢问。实施创新教育,应充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理性的奴性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活跃课堂教学,创建多向互动的创新式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延伸、发展。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教学不应只强调学生要掌握什么,而更应鼓励学生去发现点什么,点燃学生创新思维之火,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可能真正的从“应试”转为“应世”。目前国内外的教学改革都把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从传授知识转移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无论是采用暗示法、发现法、自学法、辅导教学法,还是研究性教学法,都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不仅能学到知识,更能独立获取知识。这就要求在实践中我们不能忽视对学生的研究。
第三、创新教育必须注重培养质疑能力,诱发学生悟性、灵性。有人说的好:学习,如果只在于教会学生“1+1=2”,而不能由1+1联想到其他的东西,那就意味着没有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的课堂教学若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发现创新的能力,那就是非常失败的教学。教学中时时渗透质疑法,鼓励学生自由大胆地进行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大胆想象,大胆创新。例如,文学作品的赏析,每次我们都毫无例外的要从写作背景讲起,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的认识是较为模糊的,这就直接导致他们对这部分的知识不感兴趣。基于这种现象,教师搞了一次这样的活动:给出这样一句话“河边的树注视着水中的叶”,请大家分析它的寓意,结果得到了好几个答案:表达父母对游子的牵挂与无奈;表达对岁月逝去的无奈与忧伤;树在照镜子孤芳自赏;分手的恋人……最后,教师揭示谜底:这是一句同学毕业留言!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它是同学离别之情!在学生们兴奋的议论中,教师抛出问题:为什么我们会偏离作者的原意?“不知道写作背景!”大家异口同声。这时教师趁势告诉他们,其实这就是我们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不同的人,不同时期,不同心情,阅读同一作品会有不同感受,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文学欣赏,没有1+1=2的固定答案,我们要敢于质疑,勇于发现。同学们兴奋不已。
最后,创新教育应实施开放式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布置作业、批改作业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这里我们摒弃了传统的老师留、学生写的做法。改为学生自己出题自己做。要求大家每学完一课,都要自行总结它的重点、难点,甚至可以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实践证明这个方法很不错,它的好处在于:一来可以通过作业检查出每个人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二来可以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还可以看出教师自己是否完成、达到了自己的教学目的。而在作业的批改过程中,教师有时还可以从学生独特的见解中得到启示。对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作文训练,教师也不再搞那种教师命题,学生审题,然后作文的形式。因为那样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它不需要学生提出什么,只要学生说明什么;它不需要学生创造什么,只需要学生证明什么。这对开发学生的潜力和培养创造性思维是非常不利的。作文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学生有情而抒,有感而发,有问题即可以冒出来,或思考或研究,而后形成流畅的文字。因此将“命题”的任务交给学生自己,给学生一个随意写、随心写的空间。体裁不限,可诗可文,可议论可叙述,篇幅可长可短;既可以是对时事、热点的关注,也可以是对身边生活精彩瞬间的及时捕捉。让他们自由驰骋,尽情挥洒;关注自我,关注生命。在批改时,也一改传统的评改方法,不再单单关注字词、语句的使用,而是做一个热心的读者。不讥笑、不漠视、不斥责;多关心、多鼓励、多扶持,多一份关怀,多一份情感。有一个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诉说自己的迷茫与痛苦:进到大学,没了升学的压力,没了中学老师那种耳提面命,自己一头栽进网吧,不可自拔,“而今转眼大学生活七十天已过,看落叶飘飘,秋风瑟瑟,自己的心好痛!”看到这里,教师不禁提笔写到:“亲爱的同学,我的心更痛,我好想哭!”第二天,他交给老师一张纸条“亲爱的老师,我决不会再让您心痛!你看着吧,我会让你为我自豪,为我笑的!”既要教书,更要育人,这是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应该做到的。
参考文献:
[1]孟昭信,创新思维学,河北经贸大学2000.
大学语文研究范文5
关键词:大学语文;国学教育;协同发展;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6-0029-0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厚,在大学语文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能够讲授的内容不过九牛一毛。即使如此,依然有必要不断改革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国学作为我国古典文化的结晶,是五千年文化的积淀,也是促进中国不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二者之间协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学教育的意义及其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国学教育在当今高校教育中日渐盛行,它是利用中国古代的经典文献和书籍展开教育教学工作。国学是几千年间传承下来的文化精粹,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是其他教学内容无法取代的。在高校开展国学教育,不仅可以为当代大学生展示优秀的传统道德观与人生价值观,更能促使大学生认真思考与实践,提升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例如,读《道德经》,大学生或许能从中学习到不少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读《论语》,大学生能收获不少修身处世的道理。另外,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传承至今的文化是宝贵的人类财富,不能丢弃。身为高校教师,有责任将国学介绍给大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也有义务学习国学经典,将国学精华传承下去。
大学语文是高校一门公共课,对文科院校而言是必修的基础课,对工科院校而言虽为选修课,但对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具有很大帮助。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与“固有文化”联系紧密,学习语文的最佳途径就是多看多写,而“看”则主要倾向于阅读经典著作。将国学教育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不仅有利于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的融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一是在高校提倡国学教育,灌输国学教育理念,让大学生乐于接受国学教育、善于主动学习国学,通过各种方式亲近国学,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提升。二是修订当下的大学语文教材,加入更多经典的国学素材充实教学内容,并且不能生搬硬套,要考虑二者的相容性,以最佳切入点融入国学素材,激发大学生的国学学习兴趣。三是明确国学教育与大学语文教学对大学生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培养目标,分清各自细微的区别,但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四是在国学教育和大学语文教学中,正确处理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让大学生懂得中西贯通的理念,不产生文化偏激的思想。
二、大学语文教学与国学教育的协同发展
大学语文教学与国学教育的结合,必然会促成二者协同发展。它们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应该处于一个和谐的系统之中,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与国学传播者以及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参与这个系统工程的建设。同时,当今社会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大学语文教学与国学教育的发展都应该趋于多样化和个性化,而不能拘泥于一种形式、一种途径。
大学语文教学与国学教育其实是有内在协同性的,因为二者在某些方面有明显的趋同关系。在目标方面,二者都是为了提升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传承我国文化精髓;在思维方式上,主要都采用赏析经典的方法;在价值取向上,都是致力于引导大学生将中西方文化对比贯通,以“和而不同”的眼光看待文化差异性;在教学方法上,都是采用引导大学生阅读和理解经典的方式;在能力培养方面,都旨在培养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要使大学语文教学与国学教育更好地协同发展,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是促成二者协同发展的引导者,这一群体自身要加强国学修养,提升国学素质。同时,应该探讨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模式,研究如何更好地将国学教育融入语文教学,如何使教学效果更显著、使教学对象更乐于接受和易于吸收。第二,高校大学生尤其是新生应该成为促进二者协同发展的主体,因此,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应从新生开始实施。第三,大学语文教材是二者协同发展的平台,内容的编写关系到国学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效果。现今选用在教材中的国学经典,广度和深度都较充足,将来有望完善内容的系统性。第四,要使国学教育与大学语文教学共同发展,必须提升大学语文教学质量,重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第五,进一步推动大学语文教学与国学教育的协同发展,需要搭建高校内外学术交流的平台。
从大学语文教学的协同教育层面来讲,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穿插国学知识,适当在现有基础上增加国学内容。二是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国学得以发展的重要源泉所在。具体而言,可以给大学生深入剖析当前社会“国学热”现象,可以介绍作品当时的历史风貌,比如名人轶事、社会现象、生产活动,以还原历史,再现历史。把深奥的国学知识通俗化,除了方便记忆,还可以强化理解,提升大学生对国学的认识水平及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毫无疑问,大学语文教学和国学教育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引领的。要使二者进一步协同发展,必须从以上几个因素出发,实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以便实现国学教育和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大学语文研究范文6
关键词:大学教学 个性化 阅读教学
引言
大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阅读学生能够加强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以及思辨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能对阅读中的知识加以学习。对于阅读的教学,传统的方式是一种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这种方式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也不利于对于文章的理解。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必须采用一种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真正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理解。[1]
一、大学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
1.多元化理论
所谓多元化理论是指世界万物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人都存在着差异。进一步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包括了基本的心智模式以及能力上的差别,也包括了学习方式以及理解方式的差别,因此在进行阅读时切不可忽视多元化这一理论的指导,在语文教学的阅读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个人的文化背景,教育成长经历等。[2]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以个人信念、心理结构、原有经验为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构建知识的意义。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学生心理状态以及其生长经验为基础,逐渐通过讨论和引导,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一种正确的理解。通过揭示知识间联系的线索和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情境,帮助学生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3.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的理论强调的是作品的基本思想和意义只有在阅读的过程中才会产生。因此最为读者,应该身临其境的对作品进行研读,而非灌输式的被动接受书本中的内容。只有读者主动参与到书本的阅读,才能真正与作者的思想进行交流,并且能够立足于自身的经历和知识情况,得出多元化的解读。
二、大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误区
1. 个性化阅读要避免放任自流
在大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个人的体验以及参与。但是有些老师过分注重学生自主的阅读以及理解,而导致了一种放任自流的教学方式。老师仅仅作为一种任务的布置者和旁观者,对学生的阅读不作任何的指导和交流。然而这种方式由于缺乏老师的引导,将会大大降低学生的阅读和学习的效率,也有可能在阅读中曲解作者所传达的思想。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以及主体地位在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开展中本无可厚非,但是教师也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并通过合理的课程安排,抓住时机与学生进行合理恰当的沟通,这样才能真正对学生起到指引的作用,帮助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强化个性化阅读的效果。
2.个性化阅读要避免刻意追求新奇
很多老师将个性化阅读理解为阅读内容的个性化,从而在阅读材料的选取过程中过于注重阅读材料的奇特性,但这是一种十分片面的理解方式。个性化的阅读并不等同于阅读内容的奇特和个性,也不等同于对阅读材料理解的其特性。任何阅读都应在忠于作者原意的基础上进行,而不可天马行空的胡乱进行理解。因此老师应注重对于阅读的材料,不可以为追求新奇,在阅读过程中也应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合理引导,防止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迷失方向。如果学生提出一些类似钻牛角尖的问题与见解,教师不应当马上制止,但是也不应当放任发展,而应当在肯定学生质疑精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阅读轨道。
3. 个性化阅读要避免一味的肯定
个性化阅读强调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个性化理解,但是老师不可对学生的任何观点都一味的肯定。这种不恰当的对于阅读个性化的过度保护,有可能会使得学生偏离正确的阅读方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新的正确的观点,老师可以加以肯定,并可结合学生的实际教育背景和经历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比较。而对于那些偏离正常价值取向,或是对阅读材料原意有所曲解的理解,老师不可一味的肯定,而必须对其加以引导,以促进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真正意图做出正确理解。
三、个性化阅读的教学方式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就必须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兴趣。而创设情境则是通过一种情景化的教学方式,通过情景化的带入手段,如多媒体的展示,学生之间的角色扮演等多种手段,更好的为学生营造出一种阅读中的环境,吸引学生更好的融入阅读材料的环境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理解,并积极注重的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思考。[3]
2. 培养学生的批判质疑精神
要想学生在阅读中有自己的想法与判断,在日常的教学过程汇总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通过发表自己对阅读内容和观点,与同学之间的讨论以及质疑,能够更好的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和疑问,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思想的碰撞。另一方面,采用批判和质疑的眼光阅读可以方式阅读中单纯注重情感体验的问题。在阅读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思想,独立思考有所褒扬或批评,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
3. 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
在阅读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这一选择可以包括对于阅读材料的选择,也包括了对阅读方式的选择。阅读本身存在着一种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特点,不同的人对于书本的选择有所不同,对于阅读的方式和习惯也不尽相同。因此老师需要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和阅读习惯。阅读的内容只要积极向上,符合教学的要求即可。在阅读的方式上,有的喜欢大声诵读,有的喜欢轻声朗读,有的则喜欢无声默读,只有阅读者是真正在融入书本进行阅读,老师可以加以鼓励,而不应进行限制。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有助于他们得到更好的阅读体验,也能更进一步得到个性化的阅读见解。
结语
各教育工作者应正确理解大学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的基本内涵,从创设情境,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质疑精神以及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等方面进行个性化阅读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阅读行为和理解方式的尊重,并结合合理的课堂设计加以引导,充分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体验,提高阅读效率,加深阅读理解。
参考文献
[1] 王建芝. 浅析个性化阅读的三种学习方式 [J]. 新课程研究 ( 上旬刊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