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的类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广播电视的类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广播电视的类型

广播电视的类型范文1

关键词:网络电视 广播电视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N949.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2-0192-01

网络电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很多人都把它简单的误认为是在网上看电视。其实网络电视是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的一种媒体服务。它一改以往单纯对于文字、图片的传播,发展为对动态的音频、视频的传播。同时,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网络电视也使电视节目生产、传输和接收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的收视载体将不再局限于电视,电脑、手机、户外大屏幕、公共交通工具也都将是它的覆盖对象。现在的网络电视主要有两种实现方式:第一是以计算机为载体,通过在计算机下载相应的应用程序如优酷、土豆视频等可以在线观看各种类型的视频节目;第二是以传统电视加配网络数字机顶盒的形式来实现的,国内有很多知名的电器生产商如创维、海尔等也推出了自己专门的网络电视平台。

1、网络电视的发展前景

1.1 网络电视的优势

1.1.1 自主选择收视时间

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一旦错过就无法再接收,但是网络电视就具有节目播出时间自主选择的优点,方便很多观众根据自己的工作时间和娱乐时间自由收看喜爱的任何节目。

1.1.2 个性化的服务模式

与传统电视单一化的接收相比,观众在观看网络电视节目时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发表在网络上与更多的网友进行互动,探讨的问题更宽松、多元。网络电视抓住广大网民的需求,设计独特的版面、栏目、专题,不仅满足受众观看的需要,更要对受众进行个性化服务,它可以根据每个用户的需求来提供服务,大大增强了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参与意识。

1.1.3 传播信息便捷迅速

网络的特性要求网络电视必须要突破地域的局限,站在全球化的高度,面向世界各地的受众,不断加强内容建设、技术规划、传播覆盖,积极打造多语种、多平台的综合视频门户网站,抢占视频资源的制高点,抢占新兴媒体的制高点。

1.1.4 海量的资源信息库

网络电视上有海量的电视节目资源,有各种各样的节目类型供用户选择。由于网络的电视的节目是通过硬盘来存储的,不仅可以保障其数量还可以实现稳定的输出。特别是网络电视可以让世界各地的观众选择在线收看任何国家各个时期的电视节目。

1.2 网络电视未来发展

网络在中国目前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还有很大的潜力尚待开发。当前无线网络的建设又为网络电视的发展提供一条全新的途径。随着网络在中国的不断普及和发展,未来网络电视会有越来越多的收视群体,网络电视还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不仅如此,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有线网络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无线网络的建设正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各种网络电视的终端设备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的生产和商品化销售,网络电视拥有了广大的市场和成熟的技术支持,它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网络电视作为新生事物,它的前进历程中还面临着一些现实的问题。中国网络电视的产业链条还不完善,政府部门还没有订立相关的政策法规来规范网络电视让其健康的发展。从国外网络电视的成功经验来看,电视节目的多元化也是十分重要。今后网络电视还要依靠自身的互动性加之技术上的优势吸引更多的观众。

2、广播电视发展前景

由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完善和卫星通信技术发展,广播电视也迎来了自己的黄金发展周期。网络电视的出现无疑是对广播电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时间让主流媒体的广播电视有点不知所措,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调整过程中,广播电视的发展一定会迎来自己新的春天。

(1)数字技术应用让广播电视的发展向前进了一大步,由于数字化信号具备抗干扰能力强、音频效果好、画面清晰等优点,满足了大多数观众对于视听的要求。

(2)广播电视集团化发展是其自身可持续发展必然的趋势。集团化可以更加合理的整合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在中国目前看来,广播电视集团化的发展势头并不明显,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今后各地的广播电视会在竞争当中联合起来,形成一个集团化的航母,相互利用各自的竞争优势去应对其他对手的竞争,以期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3、结论和建议

传统的广播电视和新兴的网络电视各自有着他们的优势和局限性,网络电视具有便捷、可控、随意选择观看的优势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网络电视的发展在现实中也会遇到瓶颈。在我国网络覆盖面过少,尽管网络电视有各种优点,但是网络电视的覆盖需要成本,往往只是在一些大城市覆盖。另外网络电视的收视群体大多数还停留于80后90后,对于中老年群体而言网络电视显然没有传统的广播电视更容易操作,在这种的情况下,唯有联合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未来,网络电视的出现会逐渐改变人们观看电视的方式,广播电视的运营商也应该把握机遇,对自身的不足进行弥补,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改善传统广播电视欠缺的自由性、互动性和及时性。广播电视要多打造一批精品电视节目比如国家地理杂志,比如一些著名的历史纪录片,在技术上不断加强数字电视的推广、升级。让传统电视也可以点播,回播、甚至实现与网络电视的互通。改变传统电视的传播方式和收看方式,不断发挥网络方面的功能,这样对于年轻人来说,它的吸引力会越来越高。综上所述,网络电视和传统广播电视都面临自身发展的挑战,但机遇也摆在了面前,广大的电视媒体人在当下要重新审视媒体格局,发挥各自所长,让传统媒体在网络发展的今天不断创新,使其未来的道路更加宽广。

参考文献

[1]张楠.网络电视发展趋向分析[J].科技信息,2009,6.

广播电视的类型范文2

关键词: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人们对广播电视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电视广播技术的发展,经过行业人十几年的努力,我国广播电视在数字化方面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数字化的广播电视使信号的传输更加稳定,减少了噪声、闪屏等问题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现模拟广播电视已被新型技术所替代,数字化有望渗入到广播电视技术的方方面面,数字化广播电视已成为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经之路。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这一技术的发展有所帮助。

1广播电视数字化基本概况

1.1广播电视数字化概述

为了满足人们对广播电视的要求,国内越来越多的业内专家将研究方向放在了广播电视的数字化技术上,数字广播电视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对电视广播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的编码、压缩、传送和接收。按照电视节目清晰度分类,可分为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数字电视节目信号在制作中采用了先进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将存储电视节目信息的信号经过数字化处理后再传到各家各户中。虽然信号的传输在技术上作了很大变动,但用户也只需安装一个机顶盒,不需要更换电视机,即可接收数字节目信号。电视信号中包括音频和视频两种类型,电视信号的数字化处理就是将原有信号经过采样、量化和编码等程序处理后,然后再将其进行实时转播或者存储。用户通过电视终端接收数字信号,并且在其内部将数字信号转换成相应的声音和图像。

1.2广播电视数字化的优势

与之前传统的模拟信号相比,数字信号在传播过程中所用的功率比较低,所以受各种外来因素干扰就比较少,这使得用户可以收到更高质量的音视频信号,数字电视的信号甚至可以和DVD的信号相比,极大程度上满足了用户需求。同时数字信号较之前的抗干扰能力也显著增强,数字信号在编码时采用的是高低放电,对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快速做出反映,从而有效减少其他种类的信号对广播电视信号的干扰。还有就是广播电视数字化的频谱利用率比较高,在传统的模式中,用户只能采用一对多的观看模式,而采用数字化信号之后,用户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观看模式,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一对多。数字化的信号也便于信号类型来回转换,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频谱利用率,极大丰富了电视广播的节目内容。

1.3广播电视数字化技术中存在问题

电视节目收看费用高,内容单调。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我国广播电视无论是在种类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明显改进,但随之而来的是费用的上涨,在我国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收看数字化电视的费用是远远超过他们的承受范围之内的,所以广播电视数字化在这些地方就得不到普及,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这一技术的发展。还有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电视节目数量,质量以及内容都是受众是否消费的前提,数字电视的发展虽然使电视的储存量扩大了,但是节目内容单一的问题还有待解决,这一技术在零三年就开始落实,但是因为缺乏创新力,节目的内容始终都无法符合用户的口味,这使得数字广播电视优势不能充分的展现;管理体制的局限性。在现有的体制中,广电业务在地方管理中,由于地区、经济水平、文化等方面的不同,使得这一技术在推广中变得特别困难。同时,在市场管理中,对于广电行业的运营、竞争、风险等方面没有足够的经验。管理体制的落后已经严重影响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缺少相关产业政策。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帮扶。目前我国对于有线广播电视数字化技术方面还没有明确的法规,其原因在于产业标准不统一。目前数字化应用的市场竞争十分混乱,网络覆盖重叠现象十分严重,直接制约了广电产业的发展。

2对于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的思考

2.1转变旧有收费方式,创新节目内容

广播电视数字化的发展应该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制定收费的问题上,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无论是减少电视节目费用还有给予一定的补贴,总之政府要有所作为,为提高节目收视率,最直接有效方式是创新丰富节目内容。根据受众的心理,以观众的需求为目标,丰富数字化节目内容,从根本上提高收视率。

2.2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

广播电视数字化想要进一步发展,就需要更换新设施,完善硬件条件,紧随时展的脚步。充分利用其技术上的优势,推动广播电视数字化系统的全面升级。只有提高自身的技术优势,才能加快数字化发展的脚步。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国外一些先进的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

2.3转变电视播放方式

在旧有的广播电视节目中,广告类节目在所有电视节目中占据很大席位,数字化技术应用在广播电视行业中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广告的插播量,但是电视行业方面为了保障自身的收支平衡关系,就要从用户手中收取一定的费用,虽然很多用户对这种付费感到不满,但如果这种经营模式一经改变,将对整个广告行业带来致命性打击,同时电视行业也将损失许多利益。这种状况下,要求随着技术的发展,相关科技人员要积极努力地去开发一种全新的广告播出模式,争取做到既能让用户买账,又能不损害广告商和电视行业的利益。

2.4全面提升服务水准

在物质极大发展的今天,高品质的服务成为一个行业的制胜法宝,企业经常用“顾客就是上帝”来规范自己的员工,那这一服务理念在广播电视行业中也一样使用,广播电视数字化不仅要在技术中下功夫,在服务层面也同样不能忽视,要求建立新型全面的服务体系,真诚服务到千家万户,确实保证数字化电视的全面普及。

3结论

科技的发展带动了数字电视的飞速发展,它提高了信息传输的质量,给人们带来了更为优质的电视资源,因此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广播电视技术符合时代需求,数字化电视广播的应用对于整个电视行业的发展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广播电视数字化对未来电视行业的发展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所以,我们必须加快步伐学习新的网络技术,升级网络资源,以更坚实的技术资本去应对时代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刘祥宇.广播电视技术的数字化进程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J].2013(17).

[2]朱金玉,齐爱军.电视媒体数字化实践及其对未来的影响[J].新闻大学,2012(71)

广播电视的类型范文3

关键词:媒介融合;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

一、目前广播电视舆论的引导状态

目前,我国还是以广播电视为主要的引导舆论的传播途径,为了有效提升广播电视的市场竞争力,我们要使其传播的内容更具有娱乐效果,不断增强报道的可读性,提高广播电视的舆论引导效果。与新媒体相比较,广播电视具有代表性,其权威性比较强,[1]但在热点或突发事件中,新媒体比广播电视更具优势。因为新媒体能够使用各种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事件报道出去,群众随即产生主观印象,起到了引导舆论的效果。一般情况下,通稿灌输是广播电视的报道手段,其对于很多新闻热点都处于后知后觉的状态,在报道热点新闻以及突发事件上,新媒体对广播电视的权威地位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令广播电视处于较为不利的位置。广播电视虽然拥有政府及群众赋予的权威话语权,但由于报道时间较为滞后,其影响力已大不如前。

二、在媒介融合下,提升广播电视的舆论引导能力

(一)提升广播电视的公信力

媒介与广播电视相比,其公信力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目前,广播电视的公信力还是比较强的。在公信力方面,广播电视占据着比较大的优势,因为其是国家和社会授权的一种正规媒介,对于公众信息,广播电视有知情权、权和采访权,对于的一切信息,其都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和道德风险。因此,在各种传播媒介中,其公信力是最强的。随着媒介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广播电视的舆论公信力也在慢慢下降。根据目前的情况,应更加重视广播电视媒介的公信力,关注民生民情,树立服务大众的理念,如实反映民众的主要诉求,在提升公信力的同时,其舆论引导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2]

(二)媒体转型速度加快

将媒介进行融合,互动性是其主要的特点。在媒介的发展过程中,将各种媒介融合在一起是实现转型的有效手段。目前,随着媒介融合步伐不断加快,传统传媒机构的垄断现象将不复存在。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需要对社会舆论进行干预与控制,在当今的媒介融合时代,传统的舆论干预手段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求。信息化时代本身就带有数字技术的烙印,能够使得受众积极参与社会舆论事件的评价与讨论,其具有交互性的特点。传统的信息传播途径都是由传媒机构控制的,但当今社会,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人人都能在信息化平台上任何热点新闻以及突发事件。目前,我国仍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不同利益群体的纠纷与矛盾被不断激化。在自己的主观诉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很多人就会将心中的不满及愤恨的情绪释放在网络中,普遍存在的这种现象为传统媒介甚至政府机关带来了很大的困扰。[3]为了彻底解决这种问题,作为我国传统主流媒介的广播电视媒体,应加快媒体融合的步伐。广播电视应充分利用数字传播手段,由原来的单向传播方式,逐渐转向互动式传播方式,确保公众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最终有效地提升自身的舆论引导能力。

(三)在三网融合环节,确立主置

所谓的“三网融合”,即把电信网、互联网以及广播电视网进行结合,令其在引导舆论方面起到较为积极的效果,同时实现舆论格局的统一。在当今媒介融合的大环境里,三网融合为传媒行业内的主要发展趋势,将三网进行合并,顺应了时展需求。目前,三网融合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逐渐凸显,[4]其关系到各个媒体之间的传播权归属问题以及利益划分等。在网络的让渡部分和传播渠道中,都可以进行相关提升,进而提高电信网络的利润。例如,可以对一部分节目进行转播,在被允许的范围内成为合法提供商。另外,还可以在广播电视网的传播中,施行垄断经营以获得更大的传媒市场份额,争取更多的传播渠道。进行三网融合的改革,可以从根源上杜绝垄断传播。另外,因为广播电视的公共服务性,在流通优势和舆论内容上还是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的。

(四)区域传播策略

第一,策略分析。在进行传播活动的过程中,首要目的就是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传播的基础是保证渠道的畅通,保障信息流通有序,使得传受双方能进行有效的沟通。首先,传播区域要以经济发展为方向。结合经济发展趋势,以中心城市为基础,利用经济资源优势,进行媒介生态圈的发展。其次,传播内容要适当结合当地文化,立足于传播区域内的特点,如方言文化、民族信仰等。最后,达到一定的覆盖面积,满足各种类型受众的需求。不同地域的受众可以接受的舆论程度也不尽相同,在这方面应将节目的播出时间和播出方向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逐渐成为当地舆论的引导者。第二,跨区域整合。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广播电视台的管理模式属于分级管理,地方政府对下属级别的广播电视机构进行引导和管理。在今后的整合中,要根据大背景进行分析,坚持几个原则[5]:推进制播分离制度;争取政策空间;改进管理方式;坚持管理原则;把握媒体机遇。将我国广播电视跨区域整合进一步深化。

三、结语

广播电视节目是通过电视向公众传达新闻及舆论消息的一种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以及其他信息传播方式正在不断冲击广播电视的主体地位,为了适应新的形势需求,我国的广播电视传媒必须进行相应的创新,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龙静玉.探讨媒介融合时代下如何提升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J].西部广播电视,2016(14):33.

[2]乔保平,冼致远,邹细林,等.再论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的提升[J].现代传播,2014(1):35-39.

[3]高成,尹世峰.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的提升[J].新媒体研究,2015(20):1+12.

[4]常双赫.媒介融合视角下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J].新闻研究导刊,2016(6):164.

广播电视的类型范文4

关键词: 新媒体 广播电视 网络

在新媒体技术日渐发展迅速的今天,各种媒体相互融合,彼此竞争、学习,这是媒体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要经历的必然选择。传统的广播电视应该在新媒体技术发展的今天借助媒体技术的力量,紧紧扣住网络发展的主体,抓住机遇,发展壮大自己,占据媒体世界的一席之地。

一、广播电视在新媒体下的发展困境

广播电视媒体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形成的固有模式,在新媒体技术技术的大潮之下,显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大批广播电视原有的受众群体流失到新媒体之下,广播电视传统的优势在新媒体面前面临严重挑战。

(一)用户大量流失。目前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现存的广播电视的受众大多集中在六十岁以上的人群,这些人收听收看的电视节目仅仅限于新闻和天气,以电视剧为主,年轻人所占比例非常小。

(二)技术上的差距。新媒体技术发展较为迅速,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大量分流年轻人的注意力,传统的广播电视制作模式仍然单一,与咨询便捷、及时,制作精良的新媒体相比较,显得有些呆滞和停滞不前。

二、广播电视的发展策略

(一)广播电视媒体要结合网络技术发展,进行媒体融合。广播电视媒体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要做到学习先进技术,去除自身与社会发展不适应的糟粕。在新媒体高度发展的时代,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道路不应该舍弃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传递的内容,应该大力促进现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相互融合,在此基础上,达到提高收视率的目的。

(二)善于利用新媒体技术,提高创新能力。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在制作内容和形式上过于单一,制作相对比较简单,这种情况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和受众群体对于广播电视提出的要求。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应该大力结合网络技术的发展,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上力求推陈出新,制作出多种类型,以此适应不同人群对于广播电视媒体的要求。广播电视媒体借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在属于新媒体技术的时代,依然占有一席之地。

(三)内容上,一定要具有主流意识。在社会多种新媒体技术相互发展融合的过程中,受众群体可以选择的机会更充足,不仅可以从广播电视中接收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而且可以随时通过移动设备、互联网进行节目的选择。但是各种选择的背后,观众所需要的依旧是内容和所要获取的信息。新媒体时代,传播途径变得广泛,渠道来源增加,各种传播的信息需求量随之增加,广播电视媒体在发展道路上,积累了强大的资源和背景支持,一直都在维持主流的角色,新媒体所具有的是内容和形式上的新颖性和自由度,从主流的角色上比较,传统广播电视的这个优势是新媒体所不具备的。

(四)紧密结合技术,推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闻节目和音乐视听节目。自从微博社交平台兴起之后,迅速在全国扩展,我国的微博用户达到四亿人之众,受众群体广泛。传统下的广播电视媒体和微博进行紧密合作,拓展受众群体,增强影响力。在新媒体技术下,个人选择的机会更加自由,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想要拓展群体影响力,就要根据观众的需求调整自身的发展。观众在通过微博关注广播电视的同时,获取了自己所需要的咨询信息,也可以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而广播电视则增强了影响力,增加了受众人数。广播电视可以在微博上和观众进行互动,及时了解观众的需求,并且交流意见。新闻资讯节目可以通过新闻的观众评论得到关于观众的反应态度,音乐视听类节目可以通过主持人和观众的相互互动,增加观众和节目的粘合度和亲切感,从而稳定广播电视的发展。

三、广播电视发展中自身改革的对策

为了使得广播电视本身的发展跟上新媒体时代的趋势,让广播电视能够尽快适应并且能在新媒体技术下拓展空间,广播电视首先需要改进自己的技术。

(一)为了适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广播电视本身进行技术升级,广播电视需要建设自己的运营中心和管理中心,打造一体化的网络平台。一体化的网络平台中能够提供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以及先进的电脑科技,有了这些技术支撑,广播电视可以同时进行多种类的工作。

(二)广播电视进行全新的控制系统升级改造。传统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发行和监控,质量得不到保证,在新媒体技术下,进行控制系统的全新升级,在节目的制作上能够推陈出新,并且质量上得到提高。不仅如此,改造后的广播电视更加能够符合新媒体技术下业务量的需求。

(三)音频和卫星转播系统的建设。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数字化音频的使用,极大提高了声音的质量,卫星转播技术的升级改造可以让广播电视更好地满足电视直播和广播的工作需求。

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利用好新媒体发展下的技术支持,使自身的发展能够在新媒体发展的今天得到充分发展,并在新媒体的大潮中抢占更多的市场和观众,广播电视在利用好新媒体技术,将广播电视所具有的传统优势和现在技术相互融合的同时,还要用心研究受众群体所需要内容和表现形式,以观众的需求结合自身所具有的节目特点,发展自己。

参考文献:

广播电视的类型范文5

【关键词】 实现 网络 广播 技术

引言

网络广播技术主要是指将传统广播、电视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广播技术,以网络为传播介质进行广播。这里说的网络,不仅指Internet,也包括各种局域网。广播的形式,不仅有声音,也有图形和文字,即进行音频和视频输出服务。网上广播将是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应用于媒体分发、远程教育、视频会议、远程演示和商业广告等领域,更重要的是它对现有广播事业的有益补充。1995年,美国西雅图的“进步网络”在其网页上提供“音频点播”服务,标志着网络广播的问世。到今天可以说在网络上的电台、电视台数不胜数,正在播放高质量的节目。电台类型多种多样,从正规的广播电台、电视台的Internet版本,到业余爱好者自己主持的电台;播放的节目五花八门,如电影、音乐、体育、时事、天气预报、交通、旅游等。世界上所有影响力大的媒体,如BBC、CNN、VOA、ABC、NBC等,都在网上开通了自己的网络广播。我国国内也有许多家电视台、电台,如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东方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网络频道等相继推出网络广播。有的电台、电视台甚至开通了24小时直播。

众所周知,传统广播只能在规定的频率和发射功率内进行传播,其覆盖范围必然受到制约,同时,观众只能单一的顺序性接收,并且转瞬即逝更增加了观众接收的被动性。网络广播恰好弥补了传统广播的不足,对传统广播功能起着延伸的重要作用。Internet的覆盖目前基本上到达世界各地使得广播电视这项原本地域性、时间性很强的媒体在网络当中找到了新的突破,因为所有Internet用户都是潜在的观众。利用互联网能够进行全球覆盖,极大地扩大了观众群体。可以采用下载播放和流媒体两种技术实现录播和直播。节目制作不需要增加太多额外的投资。采用数字文件格式,播出效果只受限于网络宽带,随着宽带高速网络的不断发展,接收效果将会愈来愈好。网络广播使观众的接收发生了几个根本性转变:由线性同步接收转变为非线性异步接收,用户不再受传统广播电视时间的约束,还可以反复重播节目;由以往单向被动收听转变为双向互动接收,除了有信息的选择权,还可以通过自己主动性的操作,参与信息的制造和传播;能够自主地选择时段、节目内容进行收听,甚至可以进行保存、翻阅、查询,以“点播”代替了以往的“广播”,做到了个性化。

实际上网络广播和传统广播两者在功能上是互补和合作关系。传统广播电视拥有丰富的视音频节目资源,为网络赋予丰富多彩的视音频节目内容。从今后的广播发展趋势来看,网络广播将和地面数字广播、卫星直播式并存,成为广播技术的三大阵地。

网络广播技术的实现

目前,在Internet上,WWW服务已经确立了其信息的主导地位,它是网络广播的基础。网络广播可以作为audio或video数据类型嵌套在WWW的页面上供用户收听、收看。网络广播技术的实现和其他多数Internet应用一样,采用c/s (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先在Internet站点上建立广播服务器,启动广播服务器进程。建立WWW服务器,在WWW主页上,建立每个广播电视节目的链接。由广播服务器进程随时侦听用户从客户端的播发请求。一旦得到讲求,发送用户请求的节目至用户端,由客户端将其演播出来。用户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运行节目接收软件(客户软件),访问感兴趣的广播台站的WWW服务器。通过鼠标和按键操作就可以收听、收看、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广播节目。其中服务器端包括广播文件的制作工具、服务器系统和监控系统。制作工具可以将已经录制好的音频文件或视频文件压缩成适合网络传输的较小的广播文件,或者将实时音频或视频文件编码成实时的广播数据流文件提供给广播服务器,由广播服务器完成侦听任务,并将应答传递给客户。此外,广播服务器还应该具备多用户并发响应功能,即同时响应多个用户的并发请求。系统监控系统负责监测当前服务器的运行和负载情况,并可调整和设置服务器的选项参数。客户端软件的功能是向服务器发出广播请求,并接收由服务器发送的广播电视内容,将其演播出来。

建立网络广播站的一般步骤:

(1) 确立广播内容和音频源(分直播/视频信号和转变转变音频/视频文件);

(2) 若是直播则从音频源引出音频/视频信号至音频/视频捕捉卡;

(3) 确定实现网上播放的带宽;

(4) 准备网络广播服务器系统软件;

(5) 通过音频/视频压缩软件将实时音频/视频信号或音频/视频文件压缩成数据流文件;

(6) 建立广播服务器,启动广播服务器的服务进程。

网络广播电视这一数字化时代的产物,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网络广播电视的实现,不仅延伸了传统广播电视的传播空间,扩大了广播电视的影响,而且,网络广播电视就是一个庞大的音/视频资料库;可以让用户方便地查阅所需的音/视频资料,实现了广播电视的开放性。还可以在网上使用电子邮件实现有声有节目邮订,把观众要求的节目直接发送到其电子邮箱里。广播电视实现网络传播后,还可以建立自己的聊天室,在直播节目时,加强观众与主持人的交流,增强广播电视节目的互动性。同时可开展网上调查,在最短时间内可得到观众的反馈信息,也可以得到较可靠的节目收视数据。

参考文献:

[1] 刘景明.浅析广播电视领域中网络技术的应用.山东电子,2002,2.

[2] 关于新一代广电网络建设的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05(1).

广播电视的类型范文6

关键词: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故障处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G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广播电视运营中,安全播出是比较重要的问题。安全播出的质量影响到广播电视的正常运行,此外,还对政府的形象有一定的影响。现阶段,广播电视在完全播出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出现一些故障,因此,建立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系统就显得特别重要,对出现的故障进行及时的处理,保证安全播出的质量。

一、分析目前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特点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广播电视播出、传输网络中,硬件、软件、系统数据能够正常的运行,并得到一定的保护;第二,广播电视具有正确的舆论导向,节目内容积极向上;第三,节目内容保证原样,电视信号具有持续性,节目信息的传输正常。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具有新的特点。

数字化程度加强

现阶段,广播电视的发展方向主要表现为:第一,数字化;第二,多功能化;第三,网络化。发射系统的管理模式趋向自动化,广播电视的频道频率不断增加,广播电视行业广泛的应用硬盘操控系统,由此,给发射台的技术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

发射系统智能化

很多电视台采用双激励器工作的发射设备,在进行整体控制时,主要是进行分布式的控制,故障判断以及故障报警等具有智能化的特点。使用智能化的控制系统,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对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人员要想操作智能控制系统,必须专业技术过硬,技术水平过高。

不断完善监控体系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工作流程变得更加科学化,安全性提高,效率也大大改善,自动化监控系统受到人们的喜欢,传统的监控体系亟待完善。

4、干扰手段变得更加多样

近几年来,广播电视的信号不断受到干扰,一些不法分子采用技术手段,干扰广播电视的播出情况,对人们正常的文化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党和政府形象的塑造。

二、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故障表现和处理办法

1、对安全播出故障的定位

安全播出的故障定位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在操作的过程中,结合用户投诉的情况,业务员需要仔细询问故障的表现形式、故障发生的时间,然后进行记录。第二,业务员需要把存在的问题及时的转达给相关负责人,考虑故障的影响范围,然后判断是不是应该上报。第三,根据反映的情况,相关负责人需要判断故障发生的类型,确定故障解决的方式。

2、分析安全播出故障

常见的安全播出故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卫星接收设备存在故障、干线传输的故障、前端故障、终端问题。

(1)卫星接收设备存在故障

卫星接收设备存在故障主要表现为频道产生雪花。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外部天气的影响,暴雪、冰雹等会对信号的接收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传输线路的问题也会造成这样的影响。对于这样的问题,首先要组织人员进行加固处理,对卫星接收设备进行加固;其次,风雨天气过后,立刻对卫星接收设备进行检查,对于松动移位的现象要及时调整;最后,雪天过后,对积雪进行及时的清理,保证信号的接收。

(2)干线传输出现故障

主要表现为图像上出现滚动的条纹,原因在于交流声的干扰。此时,技术人员需要携带场强仪,对放大器进行检查,若屏幕上没有条纹,故障在后一级的放大器上,需要更换直流电源。如果全部的频道都没有信号,要对电源的电压进行检查,确定供电器、电缆的状态,检查电源接头的连接情况。如果某一区域全部频道存在雪花干扰的现象,首先确定故障的范围,通过判断更换相应的零件。

(3)前端故障

主要表现为部分频道受雪花干扰。原因在于受雷雪天气的影响,接插件和供电器等产生松动、短路的现象。要想处理好此类问题,首先要找出故障发生的地方。如果是器件出现锈蚀、螺丝脱落等,需要进行除锈的工作,如果是前端处理器、调制器的问题,就需要换相关的器件。

(4)终端故障

主要表现为用户在开机时,电闸空气开关进行直接保护。原因分析如下:若用户的电闸开关是老式推拉式的开关,在开机以后,电视机里面的保险管出现熔断,主要是过载的原因。处理方法为打开用户电视机的护盖,结合原理图,对电容进行更换,或者增设电容器,位置在用户终端盒内地和插座的外壁之间。

三、分析安全播出系统的组成

安全播出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四个要素:第一,人;第二,设备;第三,管理;第四,环境。笔者将对这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对工作人员加强培训

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系统中,人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对设备的管理以及维护都离不开人。对工作人员加强培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工作人员进行思想素质以及职业道德的教育。对工作人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工作人员具有责任心,对工作负责。第二,加强工作人员业务知识的学习。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速度比较快,节目播出的设备更新比较快,由此,带来的安全播出技术性很强。工作人员只有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因此,工作人员必须学习新的技术、新的知识,运用新的知识,解决问题,最大限度的发挥设备的性能。第三,学习应急处置预案。广播电视部门的相关领导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应急预案的学习,工作人员熟悉了应急预案,以后遇到相似的情况时,会迅速采取行动。

维护播出设备

首先需要保证机房环境的安全,值班人员必须保证机房环境的整洁,合理摆放播出设备。其次,对播出设备、播出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及时解决故障问题,排除隐患,并进行记录。最后,保证发射设备的运行,发射设备工作时间比较长,可靠性比较低,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

对播出管理体系进行完善

安全播出包括很多环节,制作、播控、发射的环节都有存在问题的可能,在解决故障时,需要多个部门的合作。广播电视台应该建立相应的领导体系,如成立领导小组,台里的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结合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领导小组制定相应的制度,并进行落实。此外,小组成员应该保证解决问题的速度,在故障发生后,迅速采取措施。

创造好的播出环境

广播电视主要领导可以实行评比的制度,通过评比,凸显安全播出工作的重要性。考评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考评;第二,设计考评的时间;第三,进行专业考评和单位考评;第四,取考评结果的平均值,计算总分。

结语:

在广播电视的运营中,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显得非常重要。在进行实际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安全播出故障发生的类型,采取适当的处理办法。与此同时,建立安全播出系统,对工作人员加强培训,维护播出设备,对播出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创造好的播出环境,对电视安全播出进行有效控制。现阶段,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数字化程度加强,发射系统智能化,更应该加大管理力度,使广播电视行业具有良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付梅.浅议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故障处理与系统的组成[J].中国电子商务,2012(3)

[2]李宪华,彭水林.努力构建完善安全播出运行保障体系――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分析与思考[J].声屏世界,2009(1)

[3]戴建秋,梁永春,宋国洪.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保障方案[J].世界广播电视,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