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收益评估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预期收益评估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预期收益评估方法

预期收益评估方法范文1

关键词:资产评估基本方法;对比;选择

中图分类号:F1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7-0115-02

1 三种基本方法

1.1 概 念

1.1.1 成本法

也叫作重置成本法。是指在估测出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的前提下,进而对被评估资产已存在的各项贬值因素进行估测,同时将各项贬值因素在重置成本中扣除,最终得到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评估技术方法,其所得出的价值亦称“积算价值”。成本法可以通过公式简要概括为:资产的评估价值=资产的重置成本-资产实体性贬值-资产功能性贬值-资产经济性贬值。

1.1.2 市场法

是指以收集和利用公开市场上相同或类似的资产的近期交易价格为基础,进而通过直接比较或类比分析等手段来估测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所求取的价值亦称比准价值。市场法是一种以替代原则为依据,通过采用比较和分析的总体思路及技术方法来估测资产价值的评估技术规程。这种方法可理解为:资产评估价值=若干修正后的参照物成交价格的算术平均值。

1.1.3 收益法

是指对被评估资产的客观预期收益进行预测并折现,以此来估测资产价值的评估技术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预测估价对象的未来收益,进而利用合适的报酬率或者资本化率等等,将未来收益转换为现行价值,该价值亦称“收益现值”。简单提炼为:资产的评估价值=资产在剩余收益年限内预期收益现值的总和。

1.2 三种基本方法之间的联系

三种基本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分别有他们自己的具体的技术方法,不同的方法指导下的各种技术方法之间同样存在交叉关系,这就说明者三种基本方法之间相通性和关联性,他们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首先以成本法举例,在估算其重置成本的过程中有很多技术方法可供选择,如可以通过查询现行市价来确定,也可以通过分析重建所需的资金成本及开发者合理收益取得,还可以利用类比估价的技术方法获取。 其次,对于市场法,既可以直接利用可比实例的近期交易价格及可比实例某一基本特征来评定估测被评估资产的价值,也可以利用可比资产的成本市价率或价值比率作为参数来估测评估对象的价值。 最后从收益法的角度,其预期收益一方面可以通过该资产的成本及销量等因素确定,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上的客观收益来确定,折现率的数值也会受到市场条件的影响,与此同时,在它的预期收益很难确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寻找参照物,再通过参照物的相关数据指标来确定被评估资产的预期收益。

2 三种基本方法不同之处

2.1 基本前提的不同

2.1.1 运用成本法的前提条件

①估价对象实际上处于或被假定认为处于继续使用的状态;②估价对象的实体特征、内部结构和它的功能等一定要和假设的重置全新资产之间存在可比性; ③被评估资产必须是可以再生的或是可以复制的;④应当具备随时可能用到的历史资料;⑤被评估资产一定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具有贬值特性的资产。

2.1.2 运用市场法的前提条件

必须具有一个充分活跃的、成熟的公开市场;在公开市场上要存在与估价对象具有可比性的相似资产的交易活动;可以收集到可比的指标和技术参数。

2.1.3 运用收益法的前提条件

估价对象的预期收益能够预测并且能用货币衡量;被评估资产主体因获得预期收益而承担的一系列风险能够预测并且能通过货币衡量;估价对象的收益期限能够被准确预测。

2.2 基本思路的不同

2.2.1 成本法的基本思路,即是重建或重置估价对象

任何一个理性的投资者,他在对某项资产进行投资决策时,其所能承受的价格不会超过他在购置或建造该项资产时的现行重置成本。该方法是从购买者的立场出发,以估价时点的价格为标准,来重新购建与估价对象具有相似功能及用途的全新资产,就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来估算被评估资产的价值。

2.2.2 市场法的基本思路是以替代原则为根据,通过对比和类 比的手段来判断资产的价值

任何一个理性的投资者,他在对某项资产进行投资决策时,其所能接受的价格一定会低于公开市场上与该资产用途相同或类似的替代品的价格。

2.2.3 收益法的基本思路,则是采用资本化和折现的方法来判 断以及估算资产的价值

任何一个理性的投资者,他在对某项资产进行投资决策时,其所能接受的投资额不会超过该资产在剩余收益年限能够为其带来的预期收益的总和。

2.3 经济技术参数不同

成本法是运用重建或重置即重新取得资产的思路来分析、估算估价对象的价值,也就是在已经求得该资产的重置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予以扣除各项贬值项目来计算估价对象的价值。因此,运用成本法必须具备四个基本参数,即估价对象的重置成本、估价对象的实体性贬值、估价对象的功能性贬值以及估价对象的经济性贬值。

由于市场法首先要获取并充分利用公开市场上与估价对象类似的资产的成交价格信息,再以这些价格资料为基础来进行差异的修正,最终预测与评估估价对象的价值,因此在市场法的运用过程中,主要涉及的技术参数指的是参照的成交价格以及各个可比因素的差异修正系数,如交易情况修正系数、期日修正系数、个别因素修正系数、容积率修正系数以及剩余使用年限修正系数等。

收益法是通过把估价对象的预期收益额利用折现率折现来评定估测其价值,因此它涉及的经济技术参数主要有收益额、折现率及收益期限。

3 基本方法的选择

为了更加合理并准确地决定资产评估价值,在选择资产评估方法的时候应该考虑以下几点。

3.1 资产评估方法要与评估目的相适应

正确地使用资产评估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前提条件,其中最基本的就是要求评估人员能够正确认识并深入理解资产评估特定的目的和评估方法之间的联系。所谓的资产评估特定目的,一方面是资产评估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即是资产评估活动的起点,另一方面也是资产评估结果的最终用途,即是资产评估活动的归宿点。评估特定目的实现需要合适的评估方法。资产评估的特定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估价对象及其所面临的市场条件等众多因素起着约束和限定的作用,由此对资产评估的基本思路、各种具体技术方法的选择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参数的搜集产生重大的影响。

3.2 资产评估方法要与评估对象相适应

估价对象的类型、特征、所处的使用状态等众多因素都会对评估方法的选择产生关键性的影响。评估对象的存在形态不同、是否具有综合获利能力以及能否独立存在,在评估时所选择的评估方法也不尽相同。譬如,对于有大量参照物的资产,可以选择市场法;对于处在经营中的资产,可以优先选择收益法;而对于既无可比交易实例又无经营记录的资产,则只能选用成本法进行评估。

3.3 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会受到可搜集数据和信息资料 的约束

每一种评估方法的运用都要以特定、充分的数据资料为依据,以此进行分析、处理及转换,有着特定影响价格的因素,若没有相应的数据资料,评估方法就会成为纯粹的数学公式,因此对获取信息资料的处理、分析和利用都有一定的要求。在资产评估的整个过程中,搜集资料的过程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可靠的资料的搜集保证着评估业务的质量以及评估方法的科学性。

3.4 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必须与资产评估价值类型相 适应

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决定了价格类型,评估方法作为实现资产评估特定目的的一种技术规程必须要与估价对象的价值类型相适应。价值类型与评估方法分别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论述着完全不同的问题。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说明的是“评估什么”,是对资产评估价值的本质性的限定,对评估方法的选择具有有约束作用。而资产评估方法是解决“怎么评估”的问题,代表着对评估价值的量的规定,而且有替代性和多样性,并服务于估价标准。因此明确价值类型的准确性、评估方法的科学性以及两者是否匹配是资产评估价值科学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4 案例分析

以上是对三种基本方法的对比分析的概括,在此,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研究基本方法在实务中的应用。

4.1 评估对象基本情况

快洁宾馆,共有200张床位,总建筑面积为6 000 m2,市场价格为3 500元/m2。剩余使用年限15年。据调查,当地同档次宾馆一般床价为每床每天120元,年平均空房率为25%,每年需支付的运营费用一般占年总收入的30%,资本化率为10%,房地产折现率为5%。评估该宾馆在2014年6月1日的价格。

4.2 评估目的

本次评估目的是为房地产转让提供价值参考依据。

4.3 评估基准日

本次评估基准日是2014年6月1日。

4.4 确定评估方法

由于该宾馆属于商业房地产,其能够产生预期收益并可以预测,收益年限也可预测,因此适用收益法评估。同时,当地市场上拥有大量可比实例及其交易活动,因此市场法也同样适用。

由于C参照物的修正后价格数据异常,故不予考虑。而A参照物与B参照物的修正后价格比较相近,因此以两者的算术平均值为最终评估值,即快洁宾馆的单价为:(5 250.04+ 5 131.30)÷2=5 190.67(元/m2),总价值为5 190.67×6 000 = 3 114.40(万元)

总之,在整个资产评估活动中,评估人员必须保证能够充分掌握和理解三种基本方法各自的概念、特征、理论依据、应用前提、技术思路、优缺点以及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和因事制宜,根据相应的价值类型、评估目的、评估假设以及所搜集到的数据资料,来做出真实的、合法的、客观的、具有说服力的以及能满易各方需求的价值判断。

参考文献:

[1] 刘杰,曹秀娟.资产评估[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1).

[2] 柴强.房地产估价[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3).

预期收益评估方法范文2

关键词:企业价值评估;收益法;净现金流量

企业价值评估就是专业人员基于特定的目的,遵循相应的原则,按照一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的价值、股东的权益价值进行测算、评估和判断的过程。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的目的主要是衡量企业或者其内部的一些经营单位的市场价值,为投资人和企业的管理者做出决策提供相关依据。近些年,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一直是财务界的焦点,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收益法、比较法、期权法等。根据可持续增长理论的观点,企业存在的最终目的不是过去的收益,也不是现在的资产价值,而是未来的获利能力。企业只有未来持续获利,才能一直经营下去,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存在的价值,才能产生效用,进而成为企业自身的价值。收益法就是以此为基础的一种评估方法,目前在许多国家已被广泛应用。

1.收益法的定义

收益法又被称为收益现值法或还原法,是指对被评估对象在未来也就是在资产的剩余寿命时间内所能获得的预期收益进行评估,将这些收益按照一定的折现率折现,以此来作为被评估对象的价值,从而确定企业价值。利用收益法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必须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第一,企业必须是持续经营的,即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应该能一直延续下去,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不会进行清算;第二,企业在未来一定时间内的预期收益应该是正值,如果是负值则不能采用此种方法;第三,企业未来会计期间的现金流量是能够衡量的。

2.收益法的基本公式

收益法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收益资本化法,另一种是未来收益折现法。其中第一种方法是将被评估资产在未来某年的预期收益除以相应的资本化率或者乘以相应的收益乘数,转化成价值的方法。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企业价值=未来某年的预期收益/资本化率

=未来某年的预期收益×收益乘数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收益资本化法只需要测算出企业未来某年的预期收益,收益乘数的大小也是通过市场的具体数据而确定的,这就要求资本市场必须足够成熟,在我国现有的条件下,此种方法运用相对比较困难。第二种方法未来收益折现法,又称现金流量折现法,是将预期收益除以相应的折现率折现得到现在的价值后然后进行累加,此种方法比较能够真实准确的反映出企业未来的获益能力,因此较为常用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为未来收益折现法。具体公式为:

3.收益法的具体应用

3.1对未来收益进行合理预测

预测企业的未来收益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通常包括生产、技术以及市场层面的。同时,要确定企业未来的经济状况还必须考虑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税率等。在预测时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现状分析过去,预测未来。净现金流量的计算不会因资产计价方法和折旧方法的不同而不同,并且净现金流量需要考虑受益获得的时间,因此更能反映出资产的使用为企业带来的附加值。所以,用净现金流量来评估企业的价值更能够真实体现企业的受益能力和盈利能力,这样既符合国际规定,又容易操作。故利用收益法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一般都会采用净现金流量来预测其未来收益。

3.2对收益期限进行合理预测

在预测收益期限时应重点考虑盈利能力较强的资产的收益期限,将此作为企业的收益期限,因为这类资产的盈利状况一般与企业的生命周期比较一致。除此之外,在确定收益期时还要考虑企业固定资产的期限、主要产品的生命周期、外部环境的变化,国家政策的变动等。具体的确定方式可预测一项资产的收益期限,主要包括自然寿命、经济寿命和法律寿命期限。在实际运用中,通常根据以上三个期限孰短来确定整体的收益期限。

3.3选择合适的折现率

通常情况下,企业每年的预期收益都有所不同,折现率也会随着银行利率、经济状况、通货膨胀率以及整体行业的状况等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企业现金流量应该与折现率相匹配。一般来说,现金流量稳定时,如果是永续现金流量,那其对应的折现率也应该是永续的折现率。虽然折现率大小可变,但最终都与永续折现率相同。运用变动的折现率来折现的话能够更好地体现企业的资本结构变化情况以及风险的大小,更能够合理地反映出企业的真实价值。

总之,收益法在应用上既需要相关评估机构和评估者在理论上不断深入,又需要相关的评估人员加强这种方法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对未来收益、收益期限以及折现率的预测,进而提高我国对企业价值评估的科学性,加快我国企业价值评估行业的发展进程。(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广厦学院)

参考文献:

[1]邹磊,陈平.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收益法研究[J].企业导报.2012.(13).

预期收益评估方法范文3

关键词:企业并购;企业价值评估;收益法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2-208-02

企业并购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项目,通常一个完整的并购过程包括准备、谈判和整合三个阶段,在整个并购过程中会涉及一些列的财务问题,即第一阶段,在企业战略目标和并购标准的指导下,对候选目标企业进行并购可行性分析,其核心内容是确定并购企业的增值;财务是第二阶段的核心,主要包括确定并购价格,支付方式及筹资方案等;第三阶段,评价并购成功与否。这以上几大财务问题的核心内容可归纳为企业估值、支付方式和筹资方案的选择以及并购绩效评价三部分。由此,企业价值评估在企业并购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我们要想并购就首先要做好企业价值的评估。

目前,我国的企业价值评估中收益法的应用比较多,在企业并购中也是这样。当然,从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收益法也是最适合的,所以说我们要掌握好资产评估收益法的运用,更好的为我们的企业并购中的企业价值评估服务。

一、企业价值评估的收益法简介

收益法,又称折现现金流法,是建立在美国经济学家艾尔文•费雪(Irving Fisher)的“企业价值是企业所能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价值理论基石之上的一种评估方法。收益法是通过将被评估企业预期收益资本化或折现以确定评估对象的价值。

针对企业并购特定目的的资产评估的收益法,我们需要注意这几方面的内容:(1)投资者在投资某个企业时所支付的价格不会超过该企业未来预期收益折算成的现值;(2)能够对企业未来收益进行合理预测;(3)能够对与企业未来收益的风险程度相对应的收益率合理估算。

二、收益法的具体评估方法

(一)未来收益折现法

未来收益折现法通过估算被评估企业将来的预期经济收益,并以一定的折现率折现得出其价值。

这种方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广泛运用,通常需要对预测期间(从评估基准日到企业达到相对稳定经营状况的这段期间)企业的发展计划、盈利能力、财务状况等进行详细的分析。

未来收益折现法评估企业价值的一般公式为:

V = ∑nt=1at(1-r)t

式中:n――企业收益期限;

r――折现率或资本化率;

at――未来第t期的企业预期收益。

(二)收益资本化法

收益资本化法是将企业未来预期的具有代表性的相对稳定的收益,以资本化率转换为企业价值的一种方法。通常适用与企业的经营进入稳定时期,即在可预计的时期内将不会产生较大的波动或变化,其收益达到稳定的水平。收益资本化法在企业价值评估实务中常用加权年金法的评估思路,其原理是:将预测得到的资产未来前m年的收益at(t=1,2,…,m)以对应的折现系数1/(1+r)t为权数加权平均得一数额a,则以a为年金收益,采用永续年金法计算收益现值V。评估公式为:

V =ar= ∑mi=11(1+r)tat∑mi=11(1+r)t÷r=∑mi=1at(1+r)t(P/A,r,m)÷r=∑mi=1at(1+r)tr(P/A,r,m)

式中(P/A,r,m),为年金现值系数。

三、收益法的三个参数的确定

(一)企业收益期的确定

一般认为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应用收益法,收益期的确定不是一个主要的问题,但从收益法的评估公式来看,不同的收益期会对评估值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对收益期的确定必须持慎重态度。在不同情况下的收益期确定方法如下:

1.永续法

如果企业经营比较正常,无特殊情况或充分证明得知企业在未来哪一年经营中断,则在测算其收益时,收益期的确定可采用永续法,即收益期为无限期。

2.合同年限法

整体企业的经营期限可能会受到法律、合同等规定的限制。这种限制可能是对整体企业而言,也可能是对企业经营所必须得到某种单项资产而言。企业整体资产发生产权变动后,合同约定企业的经营期限时,应该以合同年限作为企业资产的收益期。

3.企业经济寿命法

企业整体资产发生变动后没有规定经营期限的,按其正常的经济寿命测算。对企业而言,经济寿命可以理解为,对收益主体来说,企业各项资产继续以综合体的形式经营能够给其带来最大收益。一旦不能满足这个条件,收益主体就会考虑是否要转让其获得收益的权利,或者将企业整体资产分割变卖,获取更经济的效果。企业经济寿命往往指这样一个时点,收益主体持有该收益资产在经济上不再有利。

(二)预期收益的确定

1.会计利润

会计利润容易受到企业所采取的不同会计政策的影响,具有较大的调节空间,缺乏客观性。会计利润没有考虑到资本性支出、营运资本支出等因素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2.现金红利

对股权投资者来说,特别是控股股东来说,他们所关心的不仅仅是现金红利的收益,他们更关注的是企业的成长性等因素。

3.现金流量

包括企业所生产的全部现金流量(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和属于股东权益的现金流量(权益自由现金流量)两种口径,与之相对应的价值分别为企业整体价值(包括付息债务价值)和股东全部权益价值。

(三)折现率或资本化率的确定

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根据所使用的预期收益口径,确定应使用的资本化率或折现率的口径。例如,企业未来产生的全部净现金流量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相对应;流向股东的现金流量与权益资本成本相对应;如果预期收益考虑了通货膨胀因素,那么资本化率/折现率也应当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等等。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在实务操作中,经常存在用净资产收益率来对净利润进行折现,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主要原因是净资产是一个账面价值的概念,而评估的是市场公允价值,两者的口径不一致。在评估实务中常用的是权益资本成本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方法。

1.权益资本成本

在实际操作中常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权益资本成本。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是以威廉•夏普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在马柯维茨资产组合理论的基础上发展的。该模型在计算权益资本成本中被广泛运用。运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权益资本成本的具体公式如下:

Ke=rf+β×MRP+rc

其中:Ke :权益资本成本;

rf:目前的无风险利率;

β:权益的系统风险系数;

MRP:市场风险溢价;

rc:企业特定风险调整系数。

2.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通常,企业的融资方式包括股权资本和债权资本。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指的是将企业股东的预期回报率和付息债权人的预期回报率按照企业资本结构中所有者权益和付息债务所占的比例加权平均计算的预期回报率。其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WACC=ED+E×Ke+DD+E×(1-t)×Kd

其中: E:权益的市场价值;

D:债务的市场价值;

Ke:权益资本成本;

Kd:债务资本成本;

t:被评估企业的所得税率。

四、总结

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并购可以促成有限资源的更为合理的流动,并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从实际意义上讲,通过并购可以实现快速业务扩张,或尽快进入某个具有吸引力的市场。实际上企业并购的动力就在于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快速整合资源,分散风险,提高盈利水平以及进入新的领域,以期在未来得到更高的市场地位或更高收益的能力。因此,一项成功的并购首先要做好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收益法是资产评估中的基本评估方法之一,在并购企业的企业价值评估的实务应用中,我们最常用的就是收益法。以企业并购为目的的企业价值的评估我们在评估时也要根据现实情况选择最优的评估方法。

参考文献:

[1]张丽英.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沽分析[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2).

[2]刘成华,陈强.企业并购中的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创新[J].商业时代, 2008,(23).

[3]王化成.高级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任登奎.自由现金流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J].时代金融,2007,(06).

预期收益评估方法范文4

品牌价值就是品牌资产的价值。这里,品牌资产是从资本化的品牌收益这一角度来定义的。

我国有研究者提出,品牌具有“内在价值”与“交易价值”,它们的关系类似于商品价值与商品价格的关系。据认为,品牌“内在价值”是在产权没有发生变动的情况下,通过宏观比较研究而量化的品牌价值,它是靠足够数量的、卓有成效的智力和体力劳动在市场竞争中凝聚而成的。所谓宏观比较研究是指在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企业、企业内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之间关系的框架内,对不同品牌进行的比较研究。所谓品牌“交易价值”则是为了进行产权交易而通过个别评估量化的价值,是建立在“内在价值”基础上的,不过同时加进了供求关系、买卖双方具体状态等因素。同时,合理的“交易价值”应当是围绕“内在价值”上下波动的,并且不能背离太远。而品牌“内在价值”则由社会必要劳动耗费决定。

可以看出,这是一种用劳动价值论来界说品牌价值涵义及品牌价值评估的创新理论。这表明,在品牌价值研究方面是有广泛空间的。不过,品牌内在价值与交易价值的相关界定及论证,却不无可商榷之处。

首先,由于不同的品牌评估机构采用的评估标准不同,在对同一品牌进行价值评估时就必然产生很大差异。为使评估具有权威性,就必须统一评估标准,规范评估行为。但是,把遵循统一评估标准所做的品牌价值评估说成是对品牌的宏观比较,是令人费解的。一般说来,宏观是微观个量的总和,而统一的品牌评估标准无论如何都不具有宏观意义。从构成品牌的所谓“宏观比较”体系的诸关系看,无一不属于微观关系。既然如此,也就谈不上所谓的宏观比较。

其实,品牌是典型的微观个量现象,不是宏观总量现象。规范统一的品牌评估体系一经建立并实行,任何评估机构就都必须遵循之。

再次,采用统一的评估体系认定的品牌价值不仅可以改善厂商的财务结构,而且是日后进行品牌交易的价格基础:实际交易价格只能在此基础上通过讨价还价确定。因此,无论是否涉及产权交易,品牌价值都可以视为一项产权或财产的价值。

最后,如果品牌的内在价值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必须存在由竞争确定的品牌自身的一般生产条件和与之相应的社会效率标准以及社会效用标准。但是,品牌通常不能与品牌产品相分离。不仅如此,与品牌产品不同,品牌本身必须是互异的。这些情况阻碍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得以确定的机制――竞争的充分作用。没有这种作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很难确定。事实上,同样成功的品牌创意在劳动耗费与实际成本支出方面的差异常常大得出奇,而品牌价值与这种差异却不存在任何平均耗费意义上的系统联系。

另一方面,厂商为实施其品牌策略而针对品牌本身所发生的耗费都无一例外地被计入品牌产品的营销成本中,这就更加排除了对品牌本身的劳动耗费进行竞争性评价的可能。

如前所述,品牌价值实际上是品牌资产的价值。而品牌资产则是从资本化的品牌收益的角度来定义的。因此,品牌价值的内涵不能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加以说明。

二、品牌的评估

目前,国际上较通行的品牌价值评估方法是英特品评估方法,其要点是根据厂商市场占有率、产品销售量、利润等实际资料,结合主观判断的品牌“力量”来评估品牌价值。它以品牌目前的获利能力为基数,乘以品牌力因子得出品牌价值,计算公式可表示为:E=I・G。公式中的E为被评估品牌的价值,I为品牌给厂商带来的年均利润,G为品牌力因子,它是根据品牌的领先度、稳定度、市场特性等7个因素确定的品牌的获利年限。英特品规定品牌的获利年限为6―20年。

但是,流行的英特品方法实际上并不是关于品牌自身价值的评估方法,而是关于品牌预期总收益的评估方法(年均利润乘以获利年限所得到的只能是预期总收益)。如果将品牌预期总收益视为品牌自身的价值,会产生如下问题:

第一,品牌购买者无利可图。假定品牌交易价格等于其价值即未经贴现的预期总收益,那么,在未来6―20年内,品牌购买者将不可能利用购得的品牌来获取收益,即利润。考虑到预期长达6―20年,若按品牌预期总收益进行品牌交易,则品牌购买者不仅无利可图,而且要承担极大的风险。因为预期是不确定的,超长时间(如20年)的预期更是不确定的。事实上,同一品牌的预期总收益的每年评估价值都是不同的,这至少意味着年均利润是一个不断修正的变量,这种情况与均值本身的性质是不相容的。因此,如果按品牌预期总收益进行品牌交易,将使品牌购买者面临巨大的风险。

第二,虚增资产价值。出于竞争考虑,厂商的确可以将其品牌价值用于改善自身的财务结构以提高其实力地位。但是,品牌价值是待实现的预期收益,用这种含有风险的待实现预期收益改善财务结构,只有导致厂商资产价值的虚增。在厂商主要依靠外部融资的情况下,用含有这类虚增价值的资产进行融资担保,将会增加金融风险,使资产泡沫化。

第三,品牌价值涵义多重化。由于按品牌预期收益购买品牌将使购买者无利可图,为保证购买者能够通过购买品牌而获利,就不得不针对品牌交易来评估品牌价值,以确定交易价格(成交价格)。这样一来,品牌价值的涵义就失去了统一性。

预期收益评估方法范文5

关键词:收益法 改进 应用

一 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背景

2004年12月,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了《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称《指导意见》),正式将“企业价值”和“企业价值评估”引入我国资产评估行业,标志着我国资产评估行业与国际价值评估行业全面接轨。国际上比较公认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有收益法、市场法和成本法。虽然目前我国国内市场的完善程度和市场参数的获取,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即收益法的应用环境较国外略差,但并不是说就不可能采用国际通行的价值评估分析方法。

二、收益法的应用

(一)企业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

1、市场法

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市场法, 是指将评估对象与参考企业、在市场上已有交易案例的企业、股东权益、证券等权益性资产进行比较以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评估思路。市场法能否被选择和运用, 关键看是否具备以下前提条件: 一是有一个充分发育、活跃的资本市场。

2、成本法

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成本法也称资产基础法, 是指在合理评估企业各项资产价值和负债的荃础上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评估思路。但在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一般不能单独采用加和法对企业的整体价值进行评估, 还要应用收益法进行验证。

3、收益法

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收益法, 是指通过将被评估企业预期收益资本化或折现以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评估思路。收益法可分为未来收益折现法和收益资本化法。运用收益法进行评估需具备三个基本前提:一是能够对被评估企业未来收益进行合理预测并可以用货币衡量;二是能够对与企业未来收益的风险程度相对应的收益率进行合理估算;三是被评估企业预期获利期限可以预。

(二)收益法的核心思路

收益法是预测评估对象的未来收益并将其转换为价值的方法,这种方法基于这样的评估思路:投资者现在想购买一个有一定收益期限的企业,即投资者在未来的收益期限内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取净收益,如果现在有一笔资金可以与这未来一定期限内的净收益的现值之和等值,则这笔资金就是投资者要购买的企业的价值。从本质上说,收益法是建立在资金具有时间价值的观念之上的,它以企业的预期收益能力为导向求取评估对象的价值。收益法在实际应用中是通过对未来收益额、收益期和折现率三个参数的预测来进行的,分为未来收益折现法和收益资本化法两种方法,下面将分别对其进行研究。

1、收益法的三个参数及其预测

⑴未来收益额的预测

企业的收益有两种基本表现形式:企业净利润和企业净现金流量。 对于经营净现金流量的预测,首先要对企业的历史和现在有一个比较透彻的了解,通过对历史会计报表的调整得到企业现在的净现金流量,然后用现在的经营净现金流量对未来的净现金流量进行预测。股权自由现金流量=净利润+折旧-资本性支出-营运资本追加额-债务本金偿还+新发行债务

⑵收益期的预测

收益途径的应用中,收益期限可分为有限期限和无限期限两种情况。在企业价值评估实践中,评估的价值前提都是企业的持续经营。因此,收益年期可以设定为无限年期,不考虑企业的终值。

⑶折现率的预测

主要有三种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①风险累加法:r=Rf+Rm

②WACC模型:折现率是市场对企业期望报酬率,也可以认为是企业的资本成本,资本成本就是企业的期望报酬率,可用企业的资本资产加权平均成本进行折现。

③CAPM模型:用方差来度量不可分散风险,将风险与收益联系起来,期基本表达式如下:r=Rf+β(Rm-Rf)

2.收益法的应用

收益法的应用, 实际上就是对被评估企业整体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进行折现或本金化的过程。具体来说, 收益法应用于企业资产评估的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年金资本化法或叫年金法, 其适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稳定、市场变化不大, 因而每年收益大致相等的企业价值评估。其计算公式:

另一种是分段法。这种方法是在充分调查和了解被评估企业内部经营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 预测企业未来若干年收益, 并假定从前若干年最后一年开始, 以后各年将保持固定收益。计算公式为:

三、收益法的未来展望

(一) 收益法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企业价值评估仍以成本加和法为主,收益法为辅。收益法应用较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即收益法在实际应用中也有缺陷和不足。

首先,收益法的参数值的预测难度较大。收益额折现率的预测难度较大,受较强的主管判断和未来收益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其次,预测本身也有自身的弱点。企业预期未来收益额的预测,要本着从企业的经营现状出发,分析以往和现在的业绩,去推导未来。它的确定必须是在考虑资产的最佳与合理使用的基础上,通过对未来市场的发展前景及各种因素对企业未来收益额的影响进行分析,模拟出企业在未来若干时期的经营成果。而这些预测复杂而且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再次,收益法的应用要求评估人员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得具备多种数理统计分析技术和能力。否则就会产生较大的盲目性和评估风险,缺乏科学依据。

(二)期望收益法

实际工作中常常是假定企业以后每年取得的收益不变或者按照一个固定的比率增长。以上方法对企业未来年度收益的预测都是只考虑单一的数值, 这个数值是在各种可能取得的收益当中最大可能取得的收益, 也就是概率最大的收益。

传统收益法确定企业预期收益没有考虑各种可能的收益及相应概率的综合影响, 这样确定的企业预期收益折现后的评估值不反映公允价值, 不完全符合企业价值评估的目的。与此相适应, 我们为产权转让和交易提供参考的评估值也应该是一种公允价值。但是, 按照上述收益法预测的收益折现得出的评估值, 并不是一种公允价值。

为弥补传统收益法用最可能的收益折现评估企业价值的缺陷, 笔者主张采用期望收益法,即在预测企业未来收益时, 应考虑到每一种可能的收益及其发生的概率,加权平均, 以求得的期望收益作为企业预期收益, 将其折现后的和作为企业价值的评估值。采用期望收益法更能准确地评估企业的价值, 为交易双方提供一个正确的交易参照价。

尽管收益法存在缺陷,但我们不能否定它在企业价值评估中日渐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改进缺陷借鉴国外收益法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加强对收益法预测技术的研究,提高评估人员的专业技能等,从而加快收益法在我国的应用。

参考文献

预期收益评估方法范文6

关键词:企业价值评估;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 

交易是市场经济的核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股权交易活动日益频繁,企业价值评估成为市场交易双方关心的问题。评估方法是企业价值评估的手段和工具,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是三种基本方法。 

一、市场法 

市场法以价格形成的替代原理为基础,选择近期市场上相类似资产的交易价格通过直接比较或者类比分析进行价值评估。市场法的原理决定了它的使用前提:一是必须要有一个活跃的公开市场才能找到参照物。二是参照物及被评估资产相关的指标、参数、价格等能够计量并且可以搜集到。市场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通常用可比企业基本财务比率乘以目标企业相关指标作为评估值。常用的基本财务比率有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 

(一)市盈率模型 

目标企业每股价值等于参照企业平均市盈率乘以目标企业每股收益。市盈率模型的优点是计算简单,数据获取容易;该指标涵盖了收入、增长率、股利支付率等因素,综合性较高;缺点是不适用于收益为负的企业价值评估。 

(二)市净率模型 

股权价值等于参照企业平均市净率乘以目标企业净资产。市净率模型的优点是当收益为负,市盈率模型无法使用时,可以使用市净率模型,因为绝大部分企业市净率很少为负数。缺点是市净率指标容易受到会计政策的影响;一些高科技企业的价值与净资产没有太大关系,选择该指标不能很好反映企业价值。 

(三)市销率模型 

目标企业股权价值等于参照企业平均市销率乘以目标企业销售收入。市销率模型的优点是不会出现负值,比市盈率、市净率模型有更广泛的适用性。缺点是该指标不能反映企业成本,而成本是影响企业价值的重要因素。 

二、成本法 

成本法的原理是从买方的角度估算重新购置与被评估资产相似或相同的全新资产所支付的费用。使用成本法时,首先要根据现有市场条件估算重新购置相同资产所需要的全部费用,然后减除各种贬值,包括物理损耗引起的实体性贬值,技术进步带来的功能性贬值,外部环境变化产生的经济性贬值。用公式表示为: 

成本法在企业价值评估运用中以企业资产负债表历史成本为基础,分别计算企业各单项资产的重置成本,减去对应的各种贬值得到各个单项资产的重估价值。企业各单项资产的重估价值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即是企业价值。成本法的优点是估算数据有据可查,适用范围广,只要企业有实物资产就可以进行客观可靠的估算。同时其缺点也很明显,成本法将企业资产割裂开来,忽略了资产间的协同效应,也没有考虑无形资产对于企业价值的影响,其评估结果反映了企业各资产在基准日的现时价值,却没有反映出企业未来发展的潜能。 

三、收益法 

理性的投资者在购买资产时,所支付的成本不会超过购买资产未来产生的收益。收益法通过预测资产预期收益,采用贴现的手段进行价值评估,其基本公式为: 

从基本公式上看,使用收益法进行评估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预期收益能够合理预测并用货币单位度量;折现率即投资者为取得预期收益承担的风险报酬率也要能用确切数据衡量;能够预测出产生收益的年限。 

收益法通常比成本法和市场法更适用于企业价值评估。首先它几乎反应了企业运营资本的整个收益情况,能够全面的评估企业价值;其次它考虑了时间的价值,将未来产生的现金流量折现到评估基准日,折现率反映投资该项资产获得预期经济收益的风险回报率; 

收益法同时也具有自身的局限性——测算过程比较困难。首先,各期现金流的预测可以采用各种合理方法;其次,折现率的确定也比较困难,陈蕾,刘旭(2012)研究发现:如果折现率成本低估50%,企业价值就会高估100%;如果折现率高估50%,企业价值仅仅会低估30%。参数选择稍有不慎,评估价值评估结果将相差万别。 

四、上市公司资产评估情况基本分析 

根据上市公司在巨潮资讯网(cninfo.com.cn)披露的资产评估公告,本文按照2015年公告时间均匀选取了常发股份、亨通光电、万讯自控、粤宏远A、菲达环保、京山轻机、合力泰、日发精机、内蒙华电、新华百货、铜陵有色、海宁皮城、江苏国泰、南通科技、中航资本、苏州高新、惠天热电、雅致股份、渝开发、利欧股份、中国中铝、金牛化工、隆平高科、紫金矿业、涪陵电力、京新药业、首钢股份、溢多利、驰宏锌锗、富春环保、顺鑫农业、海能达、诚志股份、碳烯新材、神农大丰、中安消、柳化股份、中科英华、山东黄金、海航投资40家发生资产评估业务的上市公司,并对其资产评估报告中的目的、对象、价值类型、评估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比较。 

评估目的分布 

(一)从评估目的分布图来看,上市公司进行资产评估的目的涉及到股权收购(占比45%)、股权转让(占比23%)、资产重组(占比15%)、部分资产处置(占比12%)、其他(包括减值测试、增值扩股等,占比5%)。其中,股权收购与股权转让是资产评估的主要原因,上市公司要发展壮大,增强自身实力,通过股权收购进行资本扩张是快捷有效的途径。其次,上市公司进行资产评估是为了在资产重组或处置部分资产的过程中,更好的了解相关资产价值。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障碍,需要及时的调整内部结构以适应经济发展,资产重组、处置闲置资产能够使得企业的资源重新得到合理分配调整。此外,还有以资产减值损失测试、增资扩股等为目的的资产评估业务,这些业务在上市公司中发生的最少。综上,上市公司进行资产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对交易的股权进行估值。 评估方法(二)从评估方法柱形图上看,上市公司资产评估业务中,对于三种基本方法的运用,更侧重于成本法、收益法,市场法使用相对较少。对于部分资产的评估,由于涉及到的资产往往是单一的、相对独立,无法与其他资产发挥协同效益创造出更大价值,评估相对简单,结合评估目的和评估对象的实际情况,这些单项资产更多采用的是成本法和市场法,几乎不采用收益法。对于股东全部权益价值的评估,这类业务往往涉及公司兼并收购,待评估的企业未来预期收益可以合理预测,与之相对应的风险收益率也能够合理估算,故采用收益法;被兼并收购的企业会计凭证健全,成本相关的信息资料比较容易获得,故采用成本法。 

在40家上市公司评估案例中,62.5%的评估报告采用两种方法,剩下37.5%的报告只采用了单一方法。股东全部权益价值的评估报告更偏向于采用两种评估方法作为比较,结合评估目的、对象范围和实际情况最终确定某一种评估方法的结果得出评估结论。部分资产的评估相对简单,报告更偏向于采用单一方法直接得出结论,比如对矿产资源的评估,一是市场上罕有此类交易的数据,故不适用市场法,二是其未来收益难以从企业经营中剥离,难以预测未来风险,故不适用收益法,因此直接采用成本法经行评估。 

五、结论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评估的目的主要是进行企业价值评估以确定标的企业的股东权益价值,成本法和收益法是评估中常用的两种方法,较少使用市场法。这是因为市场法需要在市场上找到类似的交易案例,然而我国市场上的交易案例相对较少,缺乏统一的数据平台,获取交易案例的成本较高。更重要的是,很难找到与待评估企业相类似的可比企业,两者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无法消除。 

从理论上讲,收益法具有成熟的模型和理论基础,更适用于企业价值评估,但是在评估中收益法又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尤其是对于未来收益的预测以及相关参数的选择上,这些都限制了收益法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故在实际企业价值评估中,评估师们偏向选择成本法。但是从以下方面来看,收益法具有成本法不可比拟的优势。一是企业价值评估的对象是企业的整体资产,整体资产的价值并不是单项资产的简单相加,应当注意到各项资产之间协同效应产生的价值,资产不同的组合方式会产生不同效率。成本法在估值时没有将资产之间的协同效应考虑进去,是其缺陷之一。二是企业中的无形资产,如商誉、商标、口碑等,能够给企业带来直接或者间接的经济效益,在评估时应当考虑在内。收益法可以很好的衡量这些资产带来的企业价值,而成本法则无能为力。(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1] 马德功.资产评估理论与方法[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 

[2]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 

[3] 安慧.上市公司资产评估方法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5(1):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