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实训感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工实训感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工实训感悟

电工实训感悟范文1

一 自主阅读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动地建构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在电工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取让学生自主阅读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组织和引导使学生自行摸索出认知规律,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最终有效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如在讲授电阻的识别与测量时,我发给学生从几欧姆到几兆欧姆阻值不等的许多色环电阻,让他们通过自主阅读色标法的相关内容对所发的电阻加以识读与区分,通过多次观察和读数,加深了学生对色环电阻的感性认识,在领悟色标读数基本规律的同时,大大激发了识别电阻的热情。在他们感受了色标法的魅力之后,我又让他们仔细阅读万用表的说明书和训练讲义中万用表欧姆挡测电阻的基本内容,让他们用万用表欧姆挡来测量刚刚读过的色环电阻,检测自己色标读数的理论值是否正确。这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为后面知识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 自主探究

现代学习理论强调,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获得知识的过程更为重要。在电工实训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自主学习,在亲身实践中获得感悟与技巧。

在学习电子装配电路时,我让学生先根据所要装配的电路进行电子元件的筛选,将装配电路所需的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电子元件进行分类检测,然后再进行元件的安装与电路的焊接、调试。又如,在进行电力拖动训练时,在学生接线之前我让他们对照电路图进行元件的选择及走线图的绘制,然后再让他们接线。在完成线路连接之后,让他们进一步对照电路工作原理进行电路的检测操作,自行根据现象来分析、判断接线是否正确。实践证明,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电路的分析、理解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引导学生全员参与自主探究学习,体验感知知识获取的过程及艰辛,使他们在享受学习成功的同时,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 自由讨论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传授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倡导合作、讨论、探究等学习方式。在电工实训过程中,由于学生之间差异较大,众多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仅靠1~2位实训教师逐个指导显然不够。这时可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开展讨论,使他们从对方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灵感。对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只要适当点拨即可。这样,在缓解教师教学压力的同时,也可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较大提高。

对于电子元件三极管管脚的判别检测,许多学生在教师讲解后仍不清楚。这时,我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开展讨论学习。这样做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学生讨论踊跃,积极讨论对管脚如何检测,通过相互示范对如何检测有了较深的理解。对于学生讨论中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我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实践表明,这一做法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相应的发展空间。在自由讨论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原来教师要学生进行操作的他律要求已经转变为学生自己要做的自律需要。学生变得乐于探究,加之合作小组学生之间融洽的关系,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潜能和求知欲,使他们将这种学习需要内化为自觉的实践行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和谐课堂的构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学生各自自主学习相比,真正实现了“1+1>2”的效果。

四 自主合作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当今的社会是合作的社会,新课标也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电工实训教学中,教师可创设学生自由合作式学习,创设讨论的情境来挖掘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让学生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开展积极讨论,使学生树立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等。

学生在自主学习焊接工艺过程中,一人拆焊元件有困难,这时组内的两人应相互合作,其中,一人拿电烙铁对准所拆元件的焊点,另一人拿镊子在另一面夹住所拆元件,这样,通过两人分工协作,既快又省力,同时也能使学生感受到合作的乐趣,进而激发他们操作的热情。在排故练习时,由于实训指导教师较少,一两个实训教师对全班几十个学生同时设故是不现实的,在此情况下教师可引导学生自由组合,每两人组合成小组相互设故,然后相互排故。实践表明,这种学生之间的自由合作,缓解了实训教师人手不够、任务繁琐的问题,使其有精力来解决较难的教学问题以及重点辅导基础较差的学生,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快捷高效。

电工实训感悟范文2

关键词:电工教学;自主;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 G7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035-01

自主合作式模式就是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源于内心的主动参与、积极的探究,在任课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合作学习来高效率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师通过教学中的运用和探索,发现课堂上要求学生克服困难、自主探索的同时,还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善于合作,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了解他们合作的方法、在合作中的体验和感悟。事实证明,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形成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利于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自主合作式教学模式适合于每一门学科,下面以《维修电工》这门课谈谈自主合作式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条件,激发兴趣

自主合作学习的第一步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主动学习,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启发、创设情景,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由“问”而“学”,调动不动层次的学生主动参与进来,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自己的喜好去探究问题。教师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搜集资料、思考问题的时间,鼓励学生课后多下功夫,将课堂问题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结合起来,使得学习问题生活化,引导学生在学习时联想生活,在生活中发现学习问题。

作为一个电工专业老师,设法让学生对电工实训产生兴趣,是搞好技能教学的前提条件。为此,针对学生实训中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部分,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到车间及电力安装现场进行实地见习。在生产车间,学生们看到各种机床配电箱,了解电力拖动线路的基本环节,认识各种各样的电器元件和设备。通过看到照明线路的布局、各种电器设备的安装过程,了解了电工操作的紧张繁忙有序,既对电工操作需要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有了初步的认识,又不断激发他进行思考,产生了许多疑问,例如:“为什么要这样安装布局,为什么要这样接线……”等等,许许多多的“为什么”,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这就为下一步的理论学习提供了强大的求知动力。

二建立合作小组,提供平台

自主合作学习的第二步是将学生通过一定的形式组织起来,开展相互交流、讨论、协商,最终达成共识。学生在进行讨论时,要合理分组。通常的做法是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态度、兴趣、性别、个性的特点,将其科学的编排在4-6人的小组内,开展“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学习活动,而且要经常更换分组伙伴,鼓励优差生合作和男女生合作,广泛交流,取长补短。这一过程从个体角度来说是一种合作学习,从小组来看也是一种自主学习。这一过程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对不同的观点能展开辩论。从而构建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对学生集体精神和合作意识的培养也是一种训练。

在安装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时,只给原理图,不搞统一模式,让学生每5人组成一小组,本着经济合理、规范的要求自行设计电路的安装图,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其中按钮的连接是一个难点,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创意,同时完成的比设计,同等设计的比时间,让学生在比赛中体会知识,在竞争中培养能力。学生敢想敢做,最后检验效果,发现比预期设想的更好,有不少学生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然后就聘请可以这些同学做技能小老师,来指导学生的实习,真正实现“兵教兵”、“兵练兵”。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

三构建互动课堂,促进自主发展

教师可以对常规的课堂外表进行改装和换色,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例如:《维修电工》中需要学习很多电器元件,教师要把车间、教室合一,采取实物分析、案例教学、分组合作、示范讲解等方法,并使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把理论内容变为生动形象的演示,让学生通过“看看——拆拆——装装——说说——练练”,来掌握每一个元件。这样一来,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当然,由于学生水平不一,或未适应,可能会出现讨论不得要领或不能按课时完成课程。因此在开始时不能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且要持之以恒。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讨论时不再“羞羞答答”,逐渐变得“侃侃而谈”,克服了畏怯心理,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很好的落实了“能力本位”的教学思想。

四巧妙引导,确保自主合作的展开

自主合作式课堂教学中,教师由原来的讲课者,变成了组织者、引导者、协调者,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机应变,灵活的驾驭课堂。让学生尽情发挥个人潜能,教师只是加以引导、指导。课堂教学都是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基础,不让基础差的学生坐在“观众席”上,构建“动”的课堂,即“脑动”、“手动”、“口动”,避免学生活动走过场、图形式,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学生问电工操作问题时,先是故意说不会,让他们讨论讨论,然后请班里的小专家来帮忙。时间长了,学生再有问题,就会先自己解决,实在不会的,再给他们作正确的示范。有的同学怕羞不敢发言,可以主动邀请他,说,“来吧,大家永远支持你”;这样一来,学生上课学习的多了,睡觉的少了;讨论问题的多了,说闲话的少了;帮助别人的多了,斗嘴吵架的少了。最可喜的是,程度低点的同学因为有了任务驱动,课下也能看看书,查查资料,主动向别人寻求帮助。提高了自学能力,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此,学生不再躲着教师,课下遇见老师会说说笑笑,课上也敢和老师争的面红耳赤。课堂教学选用自主合作式,就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在小组交流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等等。

在电工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更能培养创造性人才。参考文献

[1]陈荣明.抓好电工实习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职教论坛》,2012年第10期

[2]李春茂.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探索,《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年第4期

电工实训感悟范文3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机电技术应用;课程改革

1.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作为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开展教学,使学生直接全程参与,体验、感悟、论证、探究。具体包括:(1)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来进行教学活动。(2)学生在教师的主持下以小组合作工作形式,自行组织完成项目。(3)工作要主动,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

2.项目教学法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的设计原则

项目教学法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1)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协助作用。(2)选出适当项目,开发项目课程。①项目课程:若干个项目组成项目课程,项目可以是一组典型的工作任务,综合覆盖若干个实际工作任务;也可以针对某一典型的工作任务,完整地经历生产某一产品的工作过程;也可以解决某个单个或局部的问题。一门项目课程,纵向上可以分成若干个项目,其逻辑关系有:递进式(按复杂程度)、流程式(按工作过程)和并列式(按任务安排),等等。横向上每个项目可以分为若干个模块,一个项目与其对应模块是分解的关系,从大的典型产品(设备、故障、服务)到小的典型产品(设备、故障、服务),每个模块4至8个学时为宜。②项目课程下的模块内容:以工作任务中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主要内容包括工作任务、技术实际知识、技术理论知识、拓展性知识、工具材料、教学要求、技能考核要求、学习时数,等等。其中技术实践知识是指完成某项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操作性知识,如操作步骤、工艺、工具设备等。技术理论知识,是指完成该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理论性知识,用于解释“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其基本要求是以满足工作过程为基本原则,要避免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点,重新裁剪原有理论知识体系的倾向。技能考核要求要全面反映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规范要求,并有机嵌入专业课程标准之中。

3.项目教学法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中的应用

依据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基本原则,现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作为实施研究的对象,开展项目教学法的研究。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项目大致可以分为:

3.1典型的切削加工项目:可以构建以《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数控技术基础》等形成的项目课程,作为第一个学习领域。

3.2典型的电子装配项目:构建《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工与电子操作技能》等形成的项目课程,作为第二个学习领域。

3.3典型的机电一体化控制项目:构建以《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作为第三个学习领域。

3.4典型的机电产品装配、维修服务项目:构建《单片机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压与气压传动》、《自控控制系统》、《PLC可编程控制器》作为第四个学习领域。

这些从一到四的学习领域,按照学制及认知的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一般到特殊展开项目教学过程。每个项目的实施步骤如下:

(1)确定项目任务。组织教师分析项目涵盖的跨学科的知识及涉目的目标和任务,详细编写《项目(课题)任务书》。

(2)布置项目。分发《项目任务书》,讲解项目要求,使各小组明确学习任务和要求

(3)各工作小组拟订活动计划与方案,教师审核计划。项目小组拟订课题实施计划,设计一份详细的《项目活动计划》,每个小组成员都要有成果汇报任务,各小组都要有成果汇报,在计划书中学生可随时记录项目进展情况,以便教师随时检查和指导。

(4)项目小组的活动实施,学生动手实践。根据计划,各小组成员开始分头执行各自的任项目小组的活动实施,学生动手实践。根据计划,各小组成员开始分头执行各自的任实验室做实验验证相关结论、在实习室进行实际装接操作和调试等实际环节,不断提出问题,再通过小组讨论、请教教师等途径解决问题,最终完成课题任务。

(5)项目答辩与师生评价。在此阶段,通过“项目成果汇报、学生自己进行自我评估、组别互评、教师点评、师生共同总结”等程序完成对各小组课题任务完成的评价。并将项目任务完成的评价结果列为项目学习成绩的一个部分。

电工实训感悟范文4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遭遇尴尬境地,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标准与高校毕业生择业价值取向出现偏差。一方面,企业要求“人尽其才”,即毕业生就业后能很快融入到企业生产、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当中,用最短的时间胜任岗位工作,为企业创造效益;另一方面,毕业生渴求“学以致用”,希望自己在校所学能够得以施展,实现自我价值并达到自我完善。由于教学滞后生产这一客观事实,使供需双方意愿难以契合,毕业生感到难以找到实现理想的就业岗位,而企业所招聘的毕业生又很难达到其期许目标,校企对接出现错位。

1 企业调研为校企双赢打开局面

如何满足企业和毕业生各自的诉求并解决好人才供需这一对矛盾是大多数地方高校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同时也是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为此,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找寻实现校企对接的有效途径,使企业获得合格、可再塑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使毕业生在企业中实现自我价值并逐步完善自我已成为业内共识。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从而使校企对接变得自然、顺畅。其中深入市场、企业调研及毕业生跟踪调查和信息反馈所形成的意见和建议,为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宏观决策和教育教学中课程微观调整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尤其为校企合作奠定基础。深入进行企业调研,使其程式化、科学化、系统化,是解决校企双方供需矛盾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我院就业处出具的《考察企业暨跟踪2010届赴成都就业毕业生调研报告》所制定的校企合作战略并达成协议,已成为省内制造业中校企对接的成功案例。

2 企业调研为教学改革引领方向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特别关注毕业生在企业中的感受与感悟,这些是在校生无法感同身受的,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欠缺和需要改进的。在对学院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与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签约的2010届620名毕业生进行的调查中,通过与车间走访、个别访谈、座谈会、书面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到先期赴成都工作的我院毕业生倍受企业重用,多数分布在技术、管理岗位上,学生普遍反映个人发展空间较大,对目前的工作环境与现状较为满意,能安心本职工作,绝大多数同学有在成都长远发展的打算。学生认为对其工作最有帮助的课程是:汽车电工电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CAD制图、机械加工实训等专业课;认为还要学习的知识有:汽车专业知识、电工知识、管理方面知识和德语。学生希望学院能增加的课程有:增加电工方面知识的讲授与实践。在与德国专家的交流中,感觉到德语在企业的重要性,希望学校能开设德语的选修课。建议学校多组织培养学生组织和管理能力的活动或开设相应课程。通过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使我们了解毕业生在工作生活、岗位技能、环境适应等情况。经过采集、整理、分析相关信息及数据,从中归纳总结形成调研结论,为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方面修正课程科目设置、调整理论课程与实训操作比例分配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持依据。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企业管理层面人员大多来自企业基层,懂技术、善沟通、处理问题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是他们的共性。针对企业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我们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以树立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及培养学生对企业的适应能力;组织成立各种学生社团、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为毕业生在企业中快速成长、成为中坚和骨干力量打下坚实基础。

3 企业调研为校企对接奠定基础

在调研中,我们还着重关注和分析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反馈信息,它不仅间接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及效果,而且直接影响到校企对接的进程。把企业的意见和建议纳入教育教学改革之中,对打造人才培养模式和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不无益处。通过调查,了解到企业在选聘员工时,最看重的是敬业精神和道德修养,其次是再学习能力、专业技能、团队意识和表达沟通能力。因此,学院应更加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敬业意识和敬业精神。我院毕业生在企业中体现出“一高三强”特点,即个人素质高,时间意识强、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认可。

通过调研,学院准确把握经济增长势头,和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形成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我院2008届337名毕业生到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就业;2010届620名毕业生到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就业;2011届310名毕业生到一汽-大众汽车有限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就业;2012届338名学生在一汽大众顶岗实习。高职高专类院校只有一汽高专和我校毕业生入职一汽大众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成为企业正式员工,其他都是通过劳务派遣方式进入企业。

按照企业人员调配计划,在2013年底之前,我院2010届毕业生分批次到成都三厂工作。2010年12月份,已有76名毕业生通过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技工考核选拔,作为车间骨干培养赴成都分公司工作。

电工实训感悟范文5

文/通讯员 周大勇

为深入贯彻国家、省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文件要求,荆门技师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德育作为每位教师的“必修专业”,新学期伊始,学院就专门举办了2015年春季师资培训班。

培训班上,学院专门邀请全国技工院校优秀班主任、全国技工院校班主任国家级远程培训项目培训讲师于吉会做了《技工院校学生管理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的专题讲座。于吉会老师结合自己十余年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工作经验,从实践的角度介绍技了工院校学生的特点与沟通艺术、班级文化建设与学生健康价值观的形成、潜能生的转化与指导,并以《班主任之歌》为题,用记录她学生管理工作的真实视频和图片,分享了她班主任工作经历中的酸甜苦辣。讲座结束后,于吉会老师与教师和班主任代表进行了互动交流。

培训期间,学院安排分组研讨,解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文件,学习2015年荆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交流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的《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培养亿万高素质劳动者》讲话的学习体会。此外,学院还专门组织全院教学人员赴学院实训基地――湖北航特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企业实践,了解企业岗位需求,参观生产工艺流程,学习6S现场管理,弥补学院教师企业实践经历不足的问题。

此次师资培训活动,进一步强调了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职责,增强了广大教师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特别是提升全院教师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的学生及班级管理工作和科学育人水平,为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打下良好基础。

唐山劳动技师学院:

全力推进河北唐山职业技能

公共实训中心建设

文/通讯员 王俊亮

日前,在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唐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大力支持下,经河北省政府、唐山市政府批准,河北唐山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落户唐山劳动技师学院。

河北唐山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被确定为2015年唐山市政府为群众办的10件实事之一,确立了“需求导向、高端定位、训为企用、校企共享、公共服务、促进就业”的建设思路,将依托唐山劳动技师学院进行高端设备投入3.2亿元。经过多方深入调研,多形式展开探讨、论证,确定了公共实训中心建设的八个行业领域:电气工程、机械维修、汽车维修、机床加工、材料成型、化工工程、现代信息和综合服务。该项目计划2015年实现基本正常运行。目前,项目的前期调研及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公共实训中心建设正全力推进。

据悉,河北唐山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是河北省第一家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建成后,中心将突出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等核心功能,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宗旨,以在职员工技能提升培训为主线,以大专院校学生技能培训为补充,开展京津冀地区技能人才培训和评价服务。同时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对高校毕业生进行技能培训,对技工院校、培训机构、实训师资开展培训,为各类技能培训机构提供技能实训所需的场地和设施设备,为各类技能大赛提供优质服务平台,从而推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最终建设成为“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高技能人才孵化基地和来料加工生产基地,将在唐山乃至河北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提升城市价值、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天津机电工艺学院:

研制成功红酒橡木桶自动清洗机

文/通讯员 李津军

天津机电工艺学院产学研中心经过一年的努力,成功研制出一种为干红葡萄酒生产、储运企业提供橡木桶周期性清洗的自动装置,并获得了国家专利。

2014年初,该中心从天津知名红酒企业了解到盛装红酒的橡木桶要按周期清洗,由于在小批量清洗时开启自动清洗生产线成本太高,为此,中心领导萌生了开发一款小型橡木桶清洗设备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念头。

随后中心领导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企业了解橡木桶清洗设备的使用场地、空气、水质、温度、湿度、清洗效果等综合要求,经过半年多的时间,研制出了首台样机,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日前一台具有技术优势、方便实用的自动清洗机已经定型。

该机采用PLC控制技术,实现了自动加热、水温可控、自动切换冷热水、清洗时间可调等多项自动功能。经实地测试,各项指标均达到了技术要求。此项产品的研发成功,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改变了传统手动清洗方式,其技术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获得了国家专利。

据介绍,这台自动清洗装置的设计十分精细,就拿关键部件喷枪的设计来说,由于工作时的压力要达到80MP,流量可达每分钟14L,喷枪依靠出水压力和流量的动能进行行量传动,实现无死角全覆盖。经过多种设计的试验,教师们采用不同材质和结构的密封元件,确保技术指标达到要求。同时,他们还攻克了喷枪在85℃和常温水频繁转换中热胀冷缩引起的泄漏这一技术难题。

牡丹江技师学院:

注重强化师资素养提升

文/通讯员 刘 新刚过去的寒假,牡丹江技师学院结合示范校建设工作的全力推进,选派了28名一线教师到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和四川旅游学院,对数控加工专业、电子技术专业及烹饪、面点专业进行了为期15天的骨干教师培训。

此次培训是示范校建设期间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在示范校建设期间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模式创新等内容的探索与实践,对如何实施先进办学理念的示范、改革创新的示范、一流培养质量的示范、鲜明办学特色的示范更加渴望和向往。走进这两所学院,教师们仿佛走进了梦中桃花源,纷纷被眼前丰富的文化底蕴、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洋溢着现代化的职教与职业气息所震撼。

此次培训令教师们感悟深刻:一是对于一线教师,要适应现代企业发展,走出去看看科技发展的前沿,感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向。二是优秀的职业院校教师,应有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不断加深对教育真谛的理解、了解职校生发展规律、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更加充分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探讨专业技能。三是教学中常感知识贫瘠、教学时没有更好应对策略的老师,要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情景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吸引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

通过此次培训,强化了师资队伍内涵建设,既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极大的激发了教师参与示范校在学习中建设、在建设中学习的工作热情。

承德技师学院:

新学期开展教师系列培训活动

文/通讯员 张丽丽新学期伊始,承德技师学院针对全体教师开展了系列培训学习活动。为期六天的培训活动,聘请了国家级培训讲师,围绕“信息化教学”“职业礼仪规范”“心理健康”三大主题,通过“专家讲座、集中学习、分组实践、汇报总结”四种形式进行,获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此次培训请到的专家有:教育部信息化教学培训专家魏民教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级礼仪培训师”、北京市求实职业学校蔡少惠副校长,全国专业人才教育委员会礼仪师资培训师、教育部核心能力认证礼仪训练教师王旭,教育部国培专家库入库心理专家、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心理顾问张渝虹教授。

此次培训过程中,魏教授以翔实的资料结合大量案例阐述了微课的概念、类型、制作及评审标准,为教师微课的制作信息化手段应用明确了方向;蔡校长的《中职学校教师职业礼仪规范》内容丰富,讲练结合,非常实用;王老师的《中职学校班主任应怎样做好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幽默风趣,案例丰富,影响深远;张教授的《阳光心态与压力管理》《心理咨询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形式新颖,寓教于乐,令老师们回味无穷。

通过此次学习活动,教师们一方面增长了业务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提高信息化的教学技能,一方面明白了要从自身做起,调整心态,正确践行教师礼仪。本次培训为新学期做好教学、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深入实施“全员德育”战略,创设更加规范的“大德育环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珠海市技师学院:

在“省长杯”服装设计中夺魁

文/通讯员 印德超

近日,珠海市技师学院参加广东第七届“省长杯”服装设计专项赛珠海分赛区总决赛,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荣获一等奖。

本次大赛以“创新、融合、提升”为主题,由珠海市科工信局主办,珠海市工业设计协会、珠海市服装服饰行业协会承办。珠海作为第七届“省长杯”服装设计专项赛九大分赛区之一,吸引了全市各企业、高校及服装设计服务公司踊跃报名参赛,分赛区大赛组委会共收到790件参赛作品。经过珠海工业设计和服装设计领域14位权威专家组成的大赛评委会对参评作品的评审,珠海市技师学院年轻教师吴卓老师的作品《涅槃》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荣获一等奖,同时由该校雷蕾等3位老师和3名学生创作的《海精灵》等6件作品分别获得三等奖和优秀奖。

西安商贸旅游技师学院:

利用寒假组织开展学生家访活动

文/通讯员 肖海成

电工实训感悟范文6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天津 300222)

摘要:围绕电气技术教育专业免费中职师范生培养方案,将“学术性”的专业教育、“职业性”的技能训练和“师范性”的教师基本素质养成教育紧密结合、相互衔接、融为一体,构建立体多维、全程介入、知情兼顾、崇尚实践的电气技术教育专业免费中职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电气技术教育专业免费中职师范生实践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学术性实践模块、职业性实践模块(维修电工)和师范性实践模块等三个模块。采用基于“完整工作过程一体化”教学,按工作过程组织设计,以完整工作过程为纽带,以岗位任务为中心,以“怎样做”和“怎样做得更好”为主要内容组织课程,实现免费中职师范生“双师型一体化”教师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 :免费中职师范生;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电气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8-0059-04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双师型”师资力量不足是长期困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招收培养免费中职师范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西部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和职业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一、免费中职师范生培养的目标

(一)素质培养目标

按照中职师范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培养其职业能力,助其专业精神的养成。免费中职师范生应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积极向上,努力进取,尊师重道,爱护学生;具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举止得体,语言文明,交流沟通、语言表达、文字表达和自学能力强。

(二)专业培养目标

学术水平的培养以专业教育为核心,强化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技术理论学习;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以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内容,提高职业技能;培养师范能力,以教师基本素质养成为主线,教育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培养师范能力。

免费中职师范生应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掌握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具有教育科学理论修养和良好的专业素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基本能力和职业技能较强;教学基本素质好,综合施教能力强,具备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及管理组织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能力强。

二、免费中职师范生培养课程结构体系

围绕电气技术教育专业免费中职师范生培养方案,将“学术性”的专业教育、“职业性”的技能训练和“师范性”的教师基本素质养成教育紧密结合、相互衔接、融为一体,培养学生讲授专业理论课和指导专业技能训练的“一体化”教学能力,构建电气技术教育专业免费中职师范生课程体系。电气技术教育专业免费中职师范生培养课程结构体系包括:通识类课程、教育类课程、专业课课程、实践类课程和第二课堂活动。

通识类课程包括哲学、思政、自然科学、语言、文学、艺术等类课程;教育类课程包括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管理、教学方法等类课程;专业课程有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应用技术导向专业课程及选修课程;实践环节包括岗位专业能力训练、职业技能训练、师范能力训练和学科能力训练类课程;第二课堂活动包括文化修养类、教学体验类和工程探索类课程。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免费中职师范生实践课程是专门为师范生开设的一门致力于培养其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实践意识、实践能力、实践态度、实践情感的专业必修课。实践性知识、实践性思维与实践智慧的获得与传习是免费师范生实践课程的核心目标和精神内核。免费中职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的最大特征是其整合性,学生获得的应是完整的知识、能力和态度体系,而非割裂的、零碎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组合。免费中职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个性与共性相统一、教与学相一致的原则。本着兼顾学术性、师范性和职业性,注重中职师范生的从教体验、注重课程的综合性,注重课程的开放性。构建立体多维、全程介入、知情兼顾、崇尚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电气技术教育专业免费中职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维修电工)如表1所示。

(一)学术性实践模块

学术性实践模块依托专业课程设计。内容见表1。

(二)师范性实践模块

师范性实践模块的内容包括:教师职业意识养成、教师职业能力形成和教师职业态度确立。教师职业态度确立和教师职业意识养成主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教育、德育与班主任、职业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学等理论课程,采用听专题讲座、撰写报告、小组讨论、个人宣讲报告、兼任班主任助理等实践活动完成。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大量引入新问题教学和情景教学方式,使学生学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在课程学习中自然解决理论学习和实践相脱离的新问题,并加深对教师职业的理解。逐步确立教师职业态度和教师职业意识。

教师职业能力形成主要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师范教育技能训练、学科教学法、实训教学法、教育实习等课程。在具体课程教学实施环节,改变传统师范教育的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式重熟悉轻练习的状况。增设教师培养的实践环节,如教育见习、普通话训练、板书训练、课件设计训练、教案设计训练、说课训练、班主任实习等。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师范能力竞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师能建设与展示活动。在教师教育实验学校,进行免费中职师范生的教育见习和班主任见习,在免费中职师范生来源地区建立若干所师范教育实验学校,负责接收免费中职师范生进行教学实习。

(三)职业性实践模块

1.技能认知阶段

对本行业工业系统的认知,其目的是使学生对典型工业产品的结构、设计、制造、规划和管理有一个基本的、完整的体验和认识,建立基本工程意识。

2.基础技能阶段

基础技能阶段完成更高级技能阶段所必需的技能。基础技能阶段强调感知,侧重操作,针对刚参加实训课学生技术能力差、工程认知面窄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讲解知识和技能的发生过程和形成过程,以降低教学起点。

3.复合技能阶段

以培养学生职业核心技术技能为主要内容,包括技术技能训练、典型工业产品设计制作训练、现代工业典型系统组合训练、现代企业管理学习、安全及环境保护教育,其目的是使在学生全面掌握相应工种需要的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工程意识,提高工程能力。

职业性实践模块的各阶段实训,以完整工作过程为纽带,以岗位任务为中心,以“怎样做”和“怎样做得更好”为主要内容组织课程。各阶段实训强调“训练、学习、应用”,使免费中职师范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项目学习训练。在训练中,注重技术理论和技术技能结合,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意识。在设计教学项目时,注重营造企业环境,要求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在训练中掌握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各方面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训练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践课程的内容

电气技术教育专业(维修电工)的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学术性实践课程内容、师范性实践课程内容和职业性实践课程内容。

(一)学术性实践课程内容

学术性实践课程构建应既能反映学科基础、学科认知方式和学科发展前沿,又能有效反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学术性实践课程依托理论课,以实验为主,辅以课程设计。实验多属于验证性实验,辅以设计性实验。以电气技术教育专业为例,主要开设电路实验、模拟电子电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PLC实验、电力电子技术实验、自动控制技术实验等。

(二)师范性实践课程内容

教育类课程主要针对教师工作的职业特性和专业化发展需要而形成,这类课程的设置应有助于师范生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态度和全面的教育技能和方法。免费中职师范生的发展离不开对教学的感悟和体验。为此,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和实施中充实了大量的观摩、见习、微型教学、实做和实习等体验式教学。依托职业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等课程,开设师范教育技能训练学科教学法、实训教学法、教育实习等实践课程。

(三)职业性实践课程内容

课程设置根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线,与专业能力培养需求相结合,与职业资格标准相结合,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强化复合技能培养,训练内容按项目设置,由浅入深。项目内容均为生产实际中常见技术技能问题的组合。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掌握解决复杂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训练其职业技能,培养其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

五、实践课程的实施

(一)建立高层次、高水平的免费中职师范生培养教师队伍

鉴于免费中职师范生培养和发展的定向特征,建立免费中职师范生培养导师——指导教师制度,由教授、名师、技术能手和班主任组成专业教学团队,承担免费中职师范生的教学和管理。科学设计课程,精心组织教学实施,指导示范职业技能,形成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名师担任教育基础课程教学、技术能手指导职业技能训练的言传身教、解惑授业的教学模式,为免费中职师范生成为未来的优秀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采用基于“完整工作过程一体化”的教学

基于“完整工作过程一体化”的教学是按工作过程组织设计,以完整工作过程为纽带,以岗位任务为中心,以“怎样做”和“怎样做得更好”为主要内容组织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课程过程的设计、注重工作过程的完整性、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注重由实际案例引出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构建知识、掌握技能,以达到有效培养职业能力的目的,使中职师范生能够把熟悉、实践和反思融会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在新问题中学会认知,在体验中学会反思,在熟悉、实践和反思中不断升华自己的职业知识、能力和态度。

(三)创设仿真实践教学场景

加强实践教学场地的真实性和实践教学环节的仿真性,解决教学实习和见习基地学校选择困难问题。在工程训练中心,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媒体,建立仿真教学场景,利用微格实验室,实现教学观摩、实践教学、名师指导的简约化。建立仿真职业技能训练室和工程案例教学资源库,充分调动相关资源,实现理论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练习的优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四)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

个性化培养方案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辅以相关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加大职业技能训练学时,覆盖基础技能和现代技能;以一种职业技能为主,其他与之相关的职业技能尽可能多学、多练;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以够用为主,务求做到所教授的内容讲精、讲透、学懂;增加生产实习学时,尽量做到顶岗实习。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免费中职师范生教育的独特性以及政策优势决定了其培养体系应更加侧重于学生的从教体验,这既可弥补传统师范教育中重理论学习、轻实践技能养成的缺陷,也可缩短教师专业发展的适应期,同时可合理整合教师教育的配套资源。坚持“双证书一体化”职教师资培养特色,个性化课程体系的建立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为职教师资培养院校提供了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杨莹莹,孙翠香.实施职业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迫切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究[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3(3):20-24.

[2]王嵩.免费中职师范生师范能力培养初探[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2(3):65-67.

[3]杨宗强,李杰.构建“三层次、五阶段”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工科院校学生工程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7):124-126.

[4]杨宗强.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的培养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2013(8):79-80.

[5]徐荣青,徐大真.职教师资胜任力研究溯源与展望[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1(4):58-62.

[6]张洋,段磊.基于任务驱动的模拟CAD/CAM技能实训教学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1):93-92.

[7]杨宗强.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任务课程教学案例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4):144-146.

[8]邓泽民.中等专业教育专业教学整体解决方案研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126-127.

[9]林林,卢胜利,张国香,等.中职电气专业师资培养问题分析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4(4):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