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

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 雏鹰争章 家校共育 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产生

片段一:一位家长和老师谈话,家长说:“老师,你帮我管管他,他在家里什么都不愿意干,即使扫把倒了我让他扶起来他都不愿意。”老师无可奈何地答道:“在家里你们家长都管不了,你觉得就凭我在学校说说会有用吗?”

片段二:一次思品课,整节课老师都围绕在家应该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展开。但是回到家真正又有多少同学付诸行动呢?通过最后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37%的同学当天回家有帮家长做家务,但仅仅只有不到10%的同学能够坚持下来每天承担一项家务。当被问到为什么没有做时,很多同学回答道:“这又不是家庭作业。况且不做老师也不知道,老师也不会和家长讲。”

从以上两个片段不难看出,学校德育实效性差。而影响实效性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是家校联系。英国教育家克拉克认为教育的功能:“首先是家庭,家庭为一切目的而存在,是有最强烈的情感生活。同时家庭是我们称作道德心的价值观和标准体系的制定者。其次是学校,学校的主要功能在于传达家庭不适宜传达的思想,即抽象、正义的思想。学生在学校中是唯一与同辈或上级没有特殊钟爱纽带的人,有他被配给的有其权利和义务的位置。再次是行为或职业。作为社会组织,她们对提出了人的自我意识和价值意识作出了贡献。”任何学生的成长都离不开三个方面的环境: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不可以代替。对于学校的学生而言,学校和家庭是最重要的环境。如果缺失任何一方,我们的教育都是不全面的,学生的心理发展也是不健全的。如果有一方面薄弱,我们的教育则会产生内耗,会形成事倍功半的状况。所以我们必须和家长联系、沟通,以便相互了解和理解,在教育孩子的实际操作方面达成共识,形成教育的合力。因此,家校共育,就成为了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怎样加强家校联系呢?我校尝试通过 “雏鹰争章”活动来促进家校联系,从而达到家校共育的目的。

2 以“雏鹰争章”活动为载体促进家校共育

我校首先向多位家长了解孩子们在家里的表现和家长的教育方式,再根据学生在学校的具体表现,最后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分低、中、高年级段制订“雏鹰争章”活动的争章目标,计划通过争章目标达到家校共育的目的。每个月最后一周由家长对孩子一个月的表现进行评价,达到争章目标,家长签名。学校利用每月最后一周的队活动课,先在小组内进行评价,达标的由小组长签名后交由班主任评价,最后由学校德育处审核,通过的授予“香洲四小雏鹰章”。 学期末由学校进行总评,进行表彰奖励。

2.1 雏鹰争章活动的目标与家庭教育目标结合,促进家校共育

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校意识到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在观念上已经有了家庭和学校合作的意识。但是具体怎么实施?怎样可以简单高效地达到家校共育的目的?我校以“雏鹰争章”活动为载体,将学校教育的目标和家庭教育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合理育人,使学生受到来自两方面系统一致、各显特色、相辅相成的教育影响力,形成多种终身受益的必要素质,更好地实现社会化。如:有的同学放学后,总是喜欢在校园周边玩,有时很晚才回家,为此家长和老师都非常苦恼。我校在雏鹰争章活动中将学校教育目标与家庭教育目标结合制定共同目标,要求同学放学按时回家,不在校园周边逗留玩耍。

2.2 雏鹰争章的内容贴近学生的家庭生活,促进家校共育

由杜威、陶行知倡导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在道德生活中培养道德品质”的观念。学生的生活不仅仅是在学校,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是在学校以外的家庭以及社会。我校切实从考虑学生校内、校外生活的时间和空间的延续性出发,制定“雏鹰争章” 的内容。例如:我校四(1)班的一位同学,在学校尊敬老师,与同学相处得也很融洽,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乖乖女。但是,上学期家长会上班主任通过和她妈妈的谈话才了解到,她在家蛮横霸道,一点不如意就和爸爸妈妈吵架、发脾气。班主任很吃惊她在家和在学校简直判若两人。本学期开学,她妈妈一见到班主任就欣喜地说:“我女儿现在在家的表现好多了”,当问及原因时,才知道原来是“雏鹰争章”的“文明礼仪好习惯”章中要求做到“尊重长辈,和家长有不同意见时,要心平气和地沟通,不赌气、不吵闹”。

2.3 家长参与 “雏鹰争章”活动评价,促进家校共育

就家长而言,很多家长把合作看成是到场、是参与。就学校而言,把合作看成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是相对比较次要的工作。这样,双方对家庭和学校合作本身缺乏正确一致的理解,在实践中必然导致家庭和学校合作活动的低效,甚至无效。

桑代克通过动物实验提出了学习的主要规律是效果率,即通过正、负强化使学习者形成刺激——反应的联接。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其观察学习理论汇总提出了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概念,对强化理论做出了进一步的发展。对学生体验活动给以学校特色章奖励,和家长的肯定,获得成功的体验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正强化。

在“雏鹰争章”活动刚开始,我们发现一些家长根本没有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觉得这只是个形式,不会有多大的效果,但是后来就发现渐渐地这些家长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其中就有一位同学说,我很喜欢吃路边卖的那些小零食,章鱼小丸子啊、烤肠啊,以前我总是让爸爸买给我吃。可是现在每次让爸爸买的时候,爸爸就说,学校不是规定“不购买任何不符合卫生规范的小食品吗”,我要是给你买了,“安全好习惯” 章我就不签名了。哎,没有办法,我好久都没有吃过了。不过我还是更想拿到“安全好习惯”章。

我校在”雏鹰争章”活动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家长参与过程评价,每个章每个月都要求家长参与过程的评价并签名,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正强化。

通过“雏鹰争章”活动,促使我校家校共育不断加强,在合作中相互支持和帮助。当孩子们感到老师和家长在为发展而协同努力时,他们因此而受到极大的鼓舞,产生向上的动力,激发成就感,并最终转化为进取的实际行动。从而促进孩子们在“雏鹰争章”活动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我校德育的实效性也在这种良性循环下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 农村学校 家校合作 协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学生教育是学校教师与家庭家长共同完成的。学校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家庭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具有不可低估的补充和辅助作用。而家长,他们在现代教育中的角色是榜样、教育的实施者、健康成长和学习知识的环境创造者。学校教育工作,只有密切联系家庭,依靠广大家长,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水平。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支柱和基础。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从最广义的教育来说,它是一个社会的过程。所有的人,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在教育着儿童,但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在人当中,父母和老师占首要的地位”。可见,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父母和教师协同合作,科学共育的结果。

那么,农村学校又该如何开展家校协同教育呢?

1构筑信息互动、家校育人的平台

农村学校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且农村学校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属于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不高,认识不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由于家长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只好由长辈监护,还有一些托给亲戚、朋友来监护,这样极易形成孩子的我行我素和任性的心理行为特征;或者使孩子养成喜欢撒谎、对人缺少礼貌,喜欢说脏话的不良习惯,而且自我控制的能力较差,学习缺乏自觉性,不能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还有部分家长教育观念落后,教师把孩子学习不认真的情况向家长反映,许多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天生的,与后天的培养没有多大关系。

根据当前的情况,我校开展了《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研究》,从研究中我们了解到孩子们心里最大的愿望是:希望爸爸妈妈在家陪自己,希望每天都能得到爸爸妈妈的关心。因此,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有序地开展活动,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和家长联系的、行之有效的信息互动,构建家校平台。

2开展家访活动、形成教育合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效益,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和理解,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开展家访活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进行家访活动之前教师要充分明确活动的重要性,要认真对待家访工作。家访以班主任为主,任课教师为辅,家访可以每月做一次,每位班主任及教师在进行家访时做到有重点地选择家访对象,作好充分的准备和记录,对家长宣传学校的规章制度、育人原则,尊重家长,融洽家校关系。教师在家访中更大程度地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针对学生的特点,帮助家长分析子女在思想、学习、健康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寻求解决的良策。

3开展家校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家校合作活动,家校合作,让家长受益,让学校受益,家校合作形成了教育合力,共同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在家校合作中,家长首次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家长积极参与班级文化建设、“六一”庆祝活动、故事会、亲情互动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校教育资源,促进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在家校合作中,家长会的主要内容由谈成绩变为谈成长,使家长真正参与进来,不仅关注学生的成绩,更关注学生成长的细节和过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通过家校合作,做了许多学校想做但不能做的事,解决了许多家校之间的矛盾,和谐了家庭、和谐了班级、和谐了校园,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亲亲情互动,拉近了家长与家长、家长与老师、老师与孩子、孩子与孩子、孩子与家长间的关系,有力提升了家长教育孩子的素质。通过实践活动也培养了孩子的集体荣誉感和感恩、忍让、包容的心态,训练了孩子与人分享、沟通的能力。

教育孩子责任重大,功在将来,利在千秋!孩子是社会的未来、家庭的希望,我们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适应未来,都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教育应有全方位、综合整体的考虑和设计。尤其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更需要紧密而有效的配合,两者之间,任何一个方面的缺位或不足都会在学生身上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影响教育效果。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家校共育,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孩子充分享受来自教师和家长的关怀,享受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欢乐。但是,由于家庭的千差万别,家长对子女教育的目标、成才的观念各不相同,因此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各不相同,而孩子的情况更是千差万别。所以学校教育必须在家庭教育的配合下,具体分析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孩子成才,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人。

其实,家庭教育就是孩子生命成长的教育,就是让孩子们萌生会学习,善于学习,会生活,善于生活,会相处,善于相处的意识,并乐于去实践和探究。家庭教育,就是对“根”的教育,“心灵”的教育,只有“根壮”“心灵好”,状态好,才能“枝粗叶肥”,这恰是“庄稼养根,育人养心”啊!

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因此要努力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只有二者有机的结合,才能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使孩子健康快乐、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范文3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小偏整理了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第三期观后感范文2020,仅供参考借鉴。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第三期观后感范文一

童年是学习神圣世界和世俗世界本质的时候,是学习真、善、美的时期。家庭和学校这对CP,毫无疑问是完成这一神圣任务的不二载体。在参加完一年级家长会,听完方校长和李老师的“家校夜话:培养+陪养”后,我确认过眼神,也遇上了对的人。

眼缘之一:重视阅读,得语文者得天下。

方校长在家长会上讲的最详细和展示的最多的就是学生的阅读。他引用莎士比亚的话“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生动地强调阅读的重要性。他亲自讲解学校的阅读教育体系和激励机制并示范了“阅读存折”和“阅读记录本”的使用,让家长落实亲子阅读有了明确方向。班主任李老师细化了具体措施并提供了详细书单和实际的建议,让我们受益匪浅。亲子阅读是我从吴宇伦一岁半开始一直坚持做的一件事情,抛开考试这一“功利”的目的不谈,对于一个每天自己的孩子管不过来还要管别人的孩子的高中老师来说,每晚的睡前故事时间尤为珍贵。长大是不可逆的,每个家长都应该跟自己的孩子有固定的连接方式,运动也好,读书也罢,一起读着读着,聊来聊去,你才会真正地走进他的内心,建立快乐而稳定的亲子关系。从开学一个月的知识面和识字反馈来看,孩子的阅读之花是绽放着的。当然,我也会有因为工作或者私事而跳过这一程序的时候,这次家长会给我上了一次发条,督促我和孩子继续不遗余力地寻找我们的“颜如玉和黄金屋”。

眼缘之二:培养习惯,无规矩不成方圆。

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近代英国教育家洛克在其《教育漫话》中说道:“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它们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以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了。”通过方校长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学校用看不见的力量敦促看得见的成长,突出培养学生的十个好习惯:做人好习惯、礼貌好习惯、卫生好习惯、劳动好习惯、学习好习惯、书写好习惯、阅读好习惯、运动好习惯、安全好习惯和饮食好习惯。同时根据评价内容的四大板块、十一个维度设立了十种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所长、持之以恒做秀的自己。李老师针对在校在家习惯的培养给出了十几点中肯而且巧妙的建议,比如:养成回家喝水如厕便做完作业再起身的习惯、坐姿和握笔姿势的纠正、练一笔好字等等。李老师说她不是唯成绩论英雄的老师,但对于好习惯的养成一定是严格要求的。这个理念获得了家长们的一致认同,也让我们对家校共育更有信心!

眼缘之三:家校联手,见证美好发生。

家长会的最后,方校长介绍了家长志愿者和一些优秀家长、书香家庭等等,给我们呈现了家校合作的完美例子,使我们感受到了家校共育的美好氛围。在李老师和家委会陈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也已经体会到朝阳小骑兵们团结的力量:我们拥有了自己的班徽和班训、创造了自己的绿色天地、成立了家委会和班委会等。一切都刚刚开始,一切美好都在发生。在接下来的6年乃至更长的岁月里,家长要诚心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全力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工作,一起培育“向真、向善、向美、乐学、乐思、乐问”的儿童,共同呵护优秀的种子,让情怀落地,待美好发生!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第三期观后感范文二

认真聆听了杨老师关于自己如何开展家校共育的一些举措,收获很多,杨老师工作得法,家校沟通顺畅,是一位有心有爱有法的好老师。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培育,和谐顺畅的家校关系有利于学生成长,对班级各项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家校关系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正如杨老师所说:在孩子的成长路上,老师和家长是“战友”而不是”对手“。很多时候我们教师和家长各自忙于孩子的学习,而常常忽略了家校教育的“一致性”原则,特别是家长会双家长出席制,很多学校都没有做到,缺乏对孩子的沟通,交流和互动。杨老师的讲座很务实,工作收放自如很有章法,为一线班主任的家校沟通指明了方向,分享了举措。杨老师以“五个一”促进家校合作,制作一个档案,诠释了教师对学生的用心;组织一场活动,展示了教育的智慧;拍摄一张照片,发现平时看不到的美;认识一位忙人,深入了解每一位家长;写好一封书信,纸短情长,情真意切。致力于创建和谐融洽的家校关系,目标一致,让家长和老师在孩子的成长中成为的队友,从而构建“家校共育”目标,值得我们一线班主任学习。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第三期观后感范文三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采用怎样有效的方式和家长合作教育孩子,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我认为可以从家校合心,共同教育做起。要做到这点,就要善于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要知道,教育不只是老师的事,家庭的教育对学生也尤为重要。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会使学生有不同的性格和习惯,那怎样让学生在家里也有个好的环境教育呢?这就要我们班主任多与家长沟通,多与家长交流,向家长介绍好的教育经验,与家长一起查找各自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缺陷,一起共同进步。要让家长们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各方面的表现,也让家长告诉老师他们孩子在家的情况。在学生做了一件好的事时,家校可共同鼓励他,表杨他,赞赏他;要是学生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家校可共同教育他,劝导他。这样就强化了孩子习惯的养成和对错的辨别能力。不知谁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所以我们要通过家校共育,来缔造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

不管怎样,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只依靠老师,更多的还需要家长和我们一起来共同完成。学校家庭教育怎样才有更有效,这是我们应该深思的一个问题。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管总结完善,让自己的教育更为有效,让自己获得提高。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第三期观后感范文四

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把家庭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孩子的学习上。孩子的进步,家长看得到,老师也看得到。小学是每个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不能把自己定位在“教书匠”这个层次上,教师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导者,是孩子心灵的导师。还记得去年刚接上这两个班级,很多孩子的眼神里总有一丝胆怯、自卑。一个学期后,我和孩子们才能够如朋友般在课下交流。如今,每天都有好多孩子来办公室,他们的眼中多了几分自信。他们真的成长了,我们只是陪伴着他们,看着他们蜕变。或许多年后,他们不记得我们。只要他们在未来的旅程中能走得更加坚定、自信,就好!

从古至今都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人在做、天在看”,我觉得这句话用在我们教育行业在合适不过了。其实我们的工作每天都有家长在看着,在体会着,你是否真正关心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究竟付出多少,操心多少,家长都是看在眼里,想在心里的。

教学是一项良心活,我们一堂课可以认认真真,也可以轻松一过,但是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确实天壤之别,作一名老师容易,作一名好老师不易,年复一年的作一名好老师更不易。当今独生子女居多,家长对学生的期盼不言而喻,从而对我们老师的要求自然会更高我觉得这不应该是我们的负担,而是我们努力向前、向上的动力。认认真真的对待每一堂课、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作为老师,不要等到家长来找我们才努力的回想他说的是哪个孩子。自从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一下子就特别能理解父母对孩子的那份操心。我们与家长沟通,,只要用心的交流孩子的情况,每个家长都会接受的。沟通时,要了解和肯定孩子的优点,孩子存在不足的地方要注意说话的技巧,要让家长觉得老师是真心想帮助孩子进步的,而不是找家长来批评孩子的。因为孩子还在成长,都还没有定性,可以建议孩子努力的方向,可以提出一些好的建议请家长思考,这样才能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较好的结合起来。

孩子的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需要老师、家长、社会形成合力,而并非只是某一方的单独责任。老师和家长就是要多沟通,有了问题共同探讨研究解决,不能无端地相互指责,推卸自己的责任,因为我们的目标都是相同的,那就是一切为了孩子。

我觉得有必要让每一个老师都记住,“我们这是学校,不是工厂。产品坏了可以回炉,但是教育坏了,就是一辈子”。做为青年教师首先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就是要成为学生和家长眼中的好老师。要完成这一目标,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待家长的态度要好;其次,要用自己的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伟大的师爱;再次,还要有精湛的业务水平,能够胜任学校交予的任何任务。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第三期观后感范文五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我的儿子锁睦晨今年6岁,目前就读于东关小学学前四班。学习上他自觉主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中,他热爱劳动,充满爱心。他兴趣爱好广泛,喜欢画画、唱歌和跳街舞。进了学前班后,在老师的悉心教育和培养下,我们感觉他进步明显,对学校生活适应较快。借此机会,我要特别感谢班主任唐老师、语言课的郭老师及所有其他老师,谢谢你们为孩子付出那么多辛勤汗水和无尽的爱。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者相辅相成,必不可少

教育不单单只是学校老师的责任,也不代表学习文化知识便是教育的全部。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父母的行为习惯就是孩子学习的一本教材,家长要做到言传身教。另外对待孩子,我们要做到疼爱但不溺爱,正确对待孩子提出的要求,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要其明白失败是正常的一件事,对待事情做到努力但不强求。

如何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好小孩

我认为必须家庭与学校两方面共同发力,掌握好小孩品德发展的共性。平时,家长和老师也要多多沟通,与老师一起查找针对小孩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缺陷,了解孩子情绪是否稳定,言行是否一致,并共同制定良好的教育计划,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得到改进。平时多与孩子平等交流,耐心听取孩子的不同意见,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对于孩子犯错,家长不必太过激动,可采取摆事实,明道理的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欣赏激励法等。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我们要通过家校共育,来缔造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

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范文4

一、共读经典著作,浸润名家思想。

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们要“读书、读书、再读书”。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也感受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备好课,须要阅读大量的文本、素材;搞好课题研究,更需丰厚的理论积淀。因此,为了切实提高学年组在备课、上课、教研等方面的实效性,我们把阅读教育经典著作很自然地融入到了学年组建设中。

1、保证阅读时间,提高阅读质量。

尽管工作任务繁重,学年组内的每位教师都努力做到每天至少读书半小时。结合个人实际情况既可选择学生放学后进行,也可在家中完成。多数老师有每天睡前读书的习惯。为保证阅读质量,在个人自由阅读的基础上,我们学年组每周三进行一次集体共读。组内老师做到了遵守共读时间,珍惜相互碰撞的机会,共读积极性高,大大提高了共读的质量。

2、共读成果综述

(1)共读教育著述,读研结合。

结合远程研修、继续教育等平台,我们学年组共同阅读了《点击陶行知》、《点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等教育著述。尤其在共读《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以后,大家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视角在转变,研究学困生的能力在增强。

苏霍姆林斯基在第86条建议中这样说:“请记住:每一个儿童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这种愿望像一颗耀眼的火星,照亮着儿童所关切和操心的情感世界。他以无比信任的心情把这颗火星交给我们,做教师的人。”研读这部分内容,组内的同事都意识到了尊重学生,保护他们的自信心的重要。再面对班级里的孩子时,每位老师都觉得班级里的学生好可爱,发自内心地愿意拉着孩子们的小手前进。

第52条建议《为什么学生感到越学越难了呢?》:如果少年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如果学生其他的书读得较多,那么他不仅能够学好正课,而且会剩下时间,去满足他在其他方面(创造性的智力活动、锻炼身体、参加劳动、审美劳动)的兴趣。

通过共读这条建议,大家对引导孩子阅读达成了共识,并着手开展班级图书馆建设,竭力引孩子踏上阅读的幸福列车。

(2)共读优秀儿童作品,先行探路。

仅仅认识到带领孩子开展阅读的重要性是不够的,通过大家的研讨,我们确定了与学生们共读的童书。并相约星期三进行童书的共读、讨论,深入品析了优秀童书故事的张力、文采的优美及童书背后暗含的深刻意蕴。如共读《木偶奇遇记》,我们意识到有必要在某个环节引导孩子展开讨论,体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孩子”需全力以赴;共读《苹果树上的外婆》,我们拓展了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的学习,认识到需要与被需要的重要,及以何种方式呈现给孩子。

有了对优秀童书的先行探路,再带领孩子们共读时在引导、点拨方面真的能做到游刃有余了。

二、坚持校本研修,深化主题教研。

能否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是一个学年组的生命力之所在。把主题教研落到实处变成了学年组建设的重中之重。

1、确立研究课题。

在主管业务副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学年组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罗列、筛选,确立了学年组研究课题《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及每个人的小课题(从兴趣、方法、评价等方面入手)。确立课题后,组内的同事们立即进入了教育理论的阅读与准备阶段。

2、夯实集体备课。

我们在个人细致备课的基础上,每周保证了一次集体备课,即每周一为集中备课时间。每次集体备课时,主备人都会结合教材围绕学年组课题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设计方案。大家会结合主备人的方案,给出修改意见。主备人对于修改意见进行整理,反思,力求在个人的第二次备课时实现消化、整合。

3、注重观课、研讨的实效性。

学年组每周会有一次教研课,这节课教研课正是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进行的。每星期一集体备课,星期二集体教研。上教研课,大家会结合教研主题,从不同的层面进行观课,目光更多的聚焦于学生的学。课后,我们会集中进行研讨,主要有执教人反思、大家评议、总结几个环节。教研效果较好。

4、立足常规课堂,推进课题研究。

由于每个人结合各自班级学生的实际有不同的研究课题,所以,教研只有常规化,才能真的解决问题,才有研究的价值。所以,经过集体备课、研究后,大家对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及存在的问题有了深入的探讨后,再面对自己的学生时就能有新的思考。我们学年组在努力借助教研的平台使课题研究日常化、常规化。每个人都养成了时时思考、认真钻研的习惯,在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5、勤于反思、笔耕,形成个性经验。

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0~3岁;婴幼儿教育;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也有句谚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见3岁之前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很多新手父母来说,还沉浸在初为人父(母)的喜悦中,当他们还没明白怎样养育孩子的时候,孩子已经长大了。三年,转瞬即逝,对于从事“基础教育之基础”工作的幼儿园来讲,怎样引导家长进行0~3岁婴幼儿的家庭教育问题是一门值得探究的学问。

一、0~3岁婴幼儿阶段的重要性

0~3岁婴幼儿期是人生发展非常关键的一个时期。国内外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的探索发现以及现代脑科学的研究实践都有关于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表述:前苏联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说:“婴儿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人生的头3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3岁直到死亡的总和”;近代脑科学的研究也证明,婴幼儿在0~3岁期间,大脑发育处于一个极大的高峰期。婴儿刚出生时,他的大脑重量约370克,在此后第一年内,他的大脑重量增长速度最快,6个月时大脑重量为其出生时的两倍,占成人大脑重量的50%,而孩子的体重要到10岁才达到成人的50%,可见3岁之前,孩子大脑发育大大超过了身体发育的速度。所以说3岁之前是智力发展的高峰阶段。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关于儿童学习发展关键期的研究也充分证明了0~3岁是婴幼儿语言、动作、习惯、心理等方面发展的重要时期。

二、我国目前0~3岁婴幼儿教育的现状

0~3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但是0~3岁婴幼儿的教养方

式却令人担忧。首先,国家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条明确指出:“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这样的规定,让3岁前的孩子被挡在了幼儿园门外。同时,现在激烈的竞争也让很多父母生完孩子后,就必须回到工作岗位上,不得已把孩子交给保姆或者老人。再者,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信息社会很发达,教育理论层出不穷,家长们很多都意识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但是苦于没有规范的机构来长期指导,以至于很多孩子错过了关键的头三年。第四,如雨后春笋般发展的专业早教机构逐渐填补了0~3岁婴幼儿教育的空白,但是早教机构的功利性也严重阻碍了0~3岁婴幼儿教育的普及和系统健康的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幼儿园作为3~6岁的专业育儿机构,比较了解入园后3岁儿童的发展情况,与社区、妇联等又有着比较好的合作关系,所以,充分担当起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的指导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幼儿园开展0~3岁家庭教育指导的措施与途径

1.努力健全0~3岁婴幼儿教育体系

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家庭、学校、社区是幼儿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这三个要素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然而,在我国的很多地方,家庭、学校、社区之间缺乏沟通与合作,有些地方虽然有合作,但合作效率低下,缺乏成熟的合作模式。0~3岁婴幼儿教育的指导任务主要由家庭来承担,导致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没有形成合力,削弱了整个教育的功能和价值。所以,幼儿园如果能站在促进孩子发展、促进民族进步的角度来思考,努力形成家庭、学校、社区的三位一体模式,必将极大促进幼儿的发展。“早教课堂进社区”“家庭教育大课堂”等进入社区的活动课堂可以有效增进家长对0~3岁婴幼儿教育的重视,帮助家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2.帮助家长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正确把握0~3岁婴幼儿的教养策略,树立良好的育儿观

就目前来看,0~3岁婴幼儿的成长环境主要在家庭,家长的教育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水平,都说“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所以,帮助家长提高育儿素养是重中之重,当然提高育儿素养不仅仅是学习育儿知识,更重要的还在于家长信念、理念的转变,还在于家长意识的提高,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帮助家长提高育儿素养可以通过定期的父母课堂、育儿沙龙及QQ、微信等方式来传递科学的育儿知识,引导家长明白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其实是家长不断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近两年来,红苹果幼儿园开展的“孩子入园,父母入学”就是在这一思路指导下进行的:凡是入读红幼的孩子,家长需要参加入园前培训学习,领取父母课堂毕业证,同时家长还需要参加家庭教育素养测试,孩子才可以入园就读。父母教养水平提高了,幸福的是孩子,同时也为未来的家园合作奠定了基础。

3.幼儿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提供活动室作为社区婴幼亲子早教活动阵地,让0~3岁婴幼儿教育有活动根据地

很多三岁前的孩子都非常渴望进入幼儿园进行游戏活动,出于安全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幼儿园一般都拒之门外。但是,如果在充分做好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幼儿园定期开放一个活动室作为婴幼儿活动室,既可以起到帮助家长的作用,还可以通过多种多样丰富的亲子活动,如“爬爬比赛”“亲子运动会”“玩具分享会”“图书开放日”等增进亲子感情,引导家长更了解孩子。幼儿园老师的专业优势、幼儿园大型玩具等都可以为0~3岁的孩子提供便利的服务。

《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中明确提出,0~3岁婴幼儿的教育应“关爱儿童,满足需求,以养为主,教养融合,关注发育,顺应发展,因人而异,激发潜能”。0~3岁婴幼儿教育的主战场在家庭,家庭也是最好的早教园地,希望更多的幼儿园能够重视早期教育工作的开展,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范文6

家庭教育是幼儿接受教育的开端,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曾指出:“幼稚期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而在这时期里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空间,家庭教育是他们所接受的最主要的教育形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总则中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幼儿园、家庭、社区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幼儿园必须和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辅相成、同步进行,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影响着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近年来,我园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理念为指导,全面、系统、有效地开展幼儿园、家庭、社区协同教育工作,初步构建了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使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建立了一种合作、互补的关系,在彼此的互动中,促进了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

1 构建家园共育平台,创设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幼儿园必须牢固树立家园合作的思想,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构建家园共育的平台,创设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1.1 建立健全的家长工作组织架构。

完善、健全的家长工作组织架构是推进家长工作的有力保障。我园的家长工作组织架构网络清晰、层次分明:幼儿园家长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园家长委员――班家长委员――班家庭小组――各幼儿家庭,层层责任明确,管理到位。每年全园共有园家委12人,班家委近70人,家庭小组近70个。园家委、班家委成为园大型亲子保教活动、各家庭小组活动的中坚力量。

1.2 办好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全面的培训。

幼儿园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是家园合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有效实施家园共育的基础。因此,构建家园共育平台,应重视办好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全面的培训。我园从1988年起就成立了家长学校,开始有家长委员参与幼儿园的工作。叶向红园长在1993年就参加了广东省“家庭、幼儿园同步教育工程”的课题研究,成为省课题组的研究成员之一。近几年来,我园更重视家长学校的工作,坚持立足实际,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家长学校工作,把家长学校工作纳入幼儿园的整体计划中,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园领导担任家长学校的校长,进一步健全了家长学校的组织机构,规范了家长学校的工作制度,家长学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2.1 以幼儿园为主阵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家长培训。

我园通过一年一次新生家长会,定期、随机的级组家长会、班级家长会,每年一次的接待家长日活动,每月一次的园大橱窗板报,班家园联系栏、每周一次派发家长学习资料,家访、电话访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全面培训。除了通过幼儿园网站家长学习平台定期提供资料外,还请家长在我园网站上的家长学习平台中进行心得交流、分享。我园还结合本园教科研课题研究对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如国际象棋家长普及班、提高班、比赛,分享阅读、科技教育、主题教学的课程理念、内容分享,指导家长在家里开展家庭阅读角、亲子小书制作、家庭科学角的活动。我园还邀请专家为家长进行幼儿牙齿保健、视力保健、幼小衔接等专题讲座,通过调查问卷,帮助家长掌握有关的知识。我园还指导家长参与每周幼儿的营养膳食食谱的制定、对个别特殊行为儿童的家长进行情况分析、跟踪指导、辅助训练。每次的家长培训活动,都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家长参与率达100%。

1.2.2 走入幼儿家庭,对家长实施手把手的教育实践指导。

近年来,随着我园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认为,仅靠“请进来”式的家长培训是不够的,“走入幼儿家庭”的家长培训对一些特定的教育活动有着积极的意义,它能直接为家长提供幼儿教育的学习样板,对幼儿家庭教育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近年来,我们在如何将幼儿教育延伸到幼儿家庭中去这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我们根据我园科技教育、阅读教育课题的进程,大胆尝试开展“家庭科技角”和“家庭阅读角”活动。各班先选出几个试点家庭,由教师上门指导这些试点家庭建立与布置“家庭科技角”和“家庭阅读角”,并手把手地指导家长如何指导幼儿进行家庭科技活动和阅读活动。接下来再以试点家庭为辐射点,以点带面,带动各家庭小组开展“家庭科技角”和“家庭阅读角”活动。各家庭结合幼儿园课程经常性地开展“每天一读”或“每周一个小实验”等活动,各家庭小组也经常利用周末聚在某些幼儿家庭中,进行小组式的科技与阅读活动,不仅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加强了家长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现在,我园各班家庭小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幼儿家庭中的科技氛围、书香气息都越来越浓,幼儿教育有效地延伸到幼儿家庭中去。

1.3 家园双向互动,协同教育,实现家园共育的双赢效果。

在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都注重将家长纳入到幼儿教育中来,使家园双向互动、协同教育。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们充分发挥家长们的职业优势,请不同职业的家长来园助教。还指导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到班级环境布置中来,大大提高了幼儿与环境的互动意识。

在国际象棋教学活动中,教师们先教会家长们下棋,然后请家长们配合在家指导幼儿下棋,长此以往,幼儿和家长们的棋艺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在“科技”和“阅读”活动中,家长们积极配合幼儿园课程的进展,在家指导孩子进行家庭“科技角”和“阅读角”活动,和孩子一起分享成长与成功的快乐,孩子们在家长的精心培养下,学习兴趣与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据今年统计,我园新增家庭科技角50个,家庭小组科技活动31次,家长参加人数219人,撰写科技教育心得25篇。新增的家庭阅读角79个,家庭小组活动24次,家长参与人数188人,撰写分享阅读心得13篇,亲子制作小书83本,其中有两本小书还获得相应课题省的一等奖和三等奖。幼儿家庭科技和阅读活动深化了我园的课题研究,家长们也在亲历的教育实践中进一步了解了幼儿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科技节”、“亲子趣味运动会”、“艺术节暨大班毕业汇演”是我园每年一届的大型活动,到今年为止,已举办了十届的活动。每年这些大型活动中的亲子小实验小制作、亲子比赛项目、亲子表演节目及家长单项表演活动,从筹备策划到组织参与,家长们都全程跟进。司仪、节目编排、服装道具等等都由家长和幼儿园共同筹备。有了家长们的积极参与和倾力协助,孩子们参加活动的劲头更加高涨,各活动的开展计划性强、组织管理好、活动效果优,家委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家长们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强了作为机二幼家长的荣誉感和责任心,和教师们一起共同铸就了各班的凝聚力、铸就了机关二幼的凝聚力。

2 充分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建立教育实践基地,扩展学习空间,丰富教育内容

多年来,我们认真贯彻《纲要》精神,在社区教育工作中,面向社会,把幼儿教育置身于可持续发展的终身教育的大环境中,积极开发和利用社区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大大扩展了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促进了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2.1 建立教育实践基地,扩展学习空间。

我们将社区作为育人的大课堂,充分开发社区环境中丰富的教育资源,通过家长牵线、直接联系等形式逐步开辟了一批富于教育性的教育实践基地:在市儿童福利院、敬老院建立了“情感教育基地”; 在市红色军事博物馆、市武警支队建立了“国防教育基地”; 在市气象局、市电视台、部分家长开办的服装厂、灯饰厂及多个农场建立了“科技活动基地”;在市污水处理厂建立了“环保教育基础”;在市消防支队建立了“安全教育基地”;在市图书馆、博雅书店建立了“亲子阅读基地”;在市中心小学等多个小学建立了“幼小衔接教育基地”等。基地的建立,为幼儿的生活和学习扩展了广阔空间。

2.2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有了丰富的社区教育资源,我们还力求在资源的利用上做到广泛性与经常性。教师们根据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与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以园、级组、班级、甚至是以幼儿家庭小组为单位等多种形式带领幼儿走入教育基地,让幼儿在真实环境中、在大自然中去发现、探索与学习。如:在一年一度的“科技节”期间,各班的家委们积极配合班级的科技教育活动,组织班集体的亲子科技活动,如参观市气象局、市消防局、咀香园健康食品有限公司、广州科技馆、香江野生动物园、五桂山金龙居农庄等。在国庆节“我爱祖国”的主题活动中,教师们组织孩子们去市红色军事博物馆参观、去市武警支队和武警叔叔们零距离接触,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结合“世界阅读日”活动,教师和各家庭小组的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去市图书馆、书店进行阅读活动等等。近五年来,我园组织家、园、社区活动70多次,家长参加人次为18900次。生动直观的社区教育实践活动,开阔了幼儿视野,也提高了幼儿的实践能力、发展了幼儿的社会性,促进了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 构建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形成幼教新格局

多年的实践,我园逐步形成了以幼儿园为主体,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的幼儿教育新格局,初步构建了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家长的教育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家长不再是简单的、被动的参与者,而逐步成为了创设环境和活动设计的潜在力量。在这种模式下,家长和幼儿园之间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和沟通,幼儿园充分地挖掘了家长、社区的教育资源,家、园、社区共同促进了幼儿教育的发展。同时,这种模式也更进一步地提升了我园的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