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跟老人沟通的技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跟老人沟通的技巧范文1
一.工作是辛苦的
常听工作了的人说,工作是辛苦的,学生时代是美好的。可是,在我们想象之中,可以略微的感觉到工作的艰辛,但怎么也体会不出学生的轻松:繁重的学习任务,各种各样的考试,还有一级级的升学考试……。通过这次暑假打工,我终于体会到了工作的艰辛。
由于我们工作的是来店顾客调查,所以我们的工作时间就会很长,总体来说每天工作时间在早上9点到晚上8点半,吃饭时间累计一小时,中午休息一个小时,工作时间大概有9个多小时。最主要的是我们的工作持续很久,从早上8点多到晚上8点多,全天处在空调房内不间断的讲话。况且在商场内,人声嘈杂,我们必须很大声的讲话,这使得我们口干了,嗓子哑了,到了第四天我们都感到了嗓子难受。以前在大热天总希望整天在空调内呆着,但我们发现,长时间处在空调环境里,一出到外面就感到很舒服,这时我们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爽。
工作是辛苦的。且不说持续时间的“漫长”、工作时的不自由,但说工作的压力已经使我们喘不过气来了。工作的压力来自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虽然我们有小礼品赠送,但在有的时段要约还是比较难的,有的时候要连续的被拒绝好几次的。早上7点多,我们就必须起床,然后匆忙的吃早餐,再赶往家乐福,然后开始紧张的工作。除了中午休息的一个小时和吃饭外,我们从早上八点多到商场里一工作就到天黑后的八点多。由于整天在商场里忙着工作,终日不见阳光,所以当我们出来吃午饭时都会觉得猛烈的阳光很亲切。
工作的压力和艰辛使我越来越感到全身又酸又累,到了第七天中午时我真的不想做下去了,尽管工作已经接近结束。
二.学会微笑
你能否对一个陌生人微笑并主动上前打招呼?在以前我是不会这样做的,但在暑假的打工时我学会了这点。“我们这类从事服务业的,卖的就是我们真诚的微笑。”还是帅哥督导能了解我,他说“真委屈你这个千金来从事这样的服务行业了,你并不适合做这个^_^”,但他却相信我一定不会中途放弃,他甚至坚信我会做的最好。他认为我的性格决定了我会做的最好:做就做到最好和永不伏输的性格。也许是他的激励,更可能是我的本性就不服输吧,我确实做的比其他人更好。虽苦虽累,但我们面对客户时还是要扮出笑脸来,否则将要约不到任何人。微笑对我们这种工作很重要,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客户的。很多时候,特别是到了晚上,我们已经很困很累了,但是我们还要强打笑脸去要约,然后装做很轻松很友好的跟客户大声谈话。刚跟客户讲完话之后我就笑不起来了,因为太累了,嘴都磨破了,脸皮也僵了……
用强打笑脸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对一个陌生人,面无表情的人,甚至觉得很恶心的人都得微笑的上前要约。我们没有太多的选择,只能违心的去陪着笑脸。不过,学会对陌生人笑,并试图说服他参加你的工作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很重要。所以暑假的打工经历让我学会这点是很好的,毕竟它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很有利。
三.勇气和技巧
要约是一项需要勇气和技巧的工作。
成功要约的每一个对象都本来是陌生人,但不是每个陌生人都可以成功要约。成功要约要具备几个条件:1.选对对象2.找出与客户的共同点3.灵活使用语言。
要约过程中,勇气是特别重要的。很多时候,我们必须遭遇几个拒绝才能要约成功。所以,往往我们在连续遭遇了几个冷面孔之后真的再没有勇气再出击了。面对着形形的顾客,他们有的步履匆匆的走出,有的悠哉游哉的逛着,有的面无表情让人生畏,有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我们应该向那些人要约呢?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太偏向于同一类人的,因为局限于一类人的话我们将很难要约到很多人。所以,我们必须具备很大的勇气和屡败屡试的精神。况且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很多看上去很不可接近的人沟通起来却很舒服很顺畅。所以,面对很严肃的或者面无表情的客户,很多时候我们必须鼓起勇气强打笑脸上前要约——虽然我们经常的遭到拒绝。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幼小的心灵被打击得鲜血淋漓”,所以每个成熟的心灵背后都有一段辛酸的往事。
大胆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并努力跟对方沟通,从而获取有益的信息,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其实,跟陌生人沟通有的时候很难,有的时候也很容易。“沟通从心开始”,尽管会受到很多冷遇,但只要我们真心的相对,报以真诚的微笑,大部分人是不会太拒绝我们的。
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打败了自己。在没有尝试之前我们就根据历史经验给对方来了个判定,认定了他是不可接近的。一定程度上,这是畏难而退的表现。只有你敢去尝试,你会发现,以前认为很多不可接近的人原来是如此的通情达理和善解人意,他们是很容易沟通的。或者我认为,那些看起来不易于沟通的人更渴望沟通和理解吧,或者“孤独的人要么是天使,要么是野兽。”:
技巧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跟老人沟通的技巧范文2
高鹏:沟通是养老服务最关键的技能
大家都说给老人一个家,但是这个家怎么建造?这个家不仅需要硬件,更需要软件,即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思维方式。一线人员的专业标准,并不是常规理解的某一方面,而是对关于老年人生理学、心理学、精神学等科学知识的全方位运用。
比如,养老行业里有人说自己的机构护理得非常好,这个我不太认同。护理不是狭义的一个概念,不能只指医疗护理和生活行为的照料。首先,要评估每一位老人的身体、心理、精神、社交等实际需求。要针对他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生活愿望等进行综合评估,个性化、科学地制订服务计划,并对服务计划执行的过程不断进行评估,以不断完善、接近老人对生活的目标。
养老服务的最关键技能是什么?沟通。沟通是所有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它需要技术、技巧、技能。因为老人存在各种不同的障碍,如语言的、听力的、心理的,只有成功的沟通才能了解老人的内心世界,排除内心的焦虑、顾虑、担忧与不安。所以,要有合格的服务,就要有合格的员工。合格的员工得对情商、对老人心理学都有所了解;而要做一个优秀的员工,则要看“心”,有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心。(来源:京华网)
养老服务业:亟须专业护理人才和设计创新人才
最为缺乏的是专业护理服务人才。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调查,全国失能老人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为16.6%,这意味着现在至少有597.6万失能老人需要入住养老机构。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2个失能老人至少需要1个照料人员。我国各地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居家养老方式,目前对专业护理及服务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其次,缺乏专业设计创新人才。记者走访过多家养老机构和敬老院,发现他们普遍开始注重各种配套设施和细节的处理,比如,走廊扶手的高度和宽度便于老人抓握,拐角处安装圆角扶手等等。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设施及用品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国外,并且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他们只是通过细节创新使之更适合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更体现对老年人的关爱精神。要做到养老配套设施及装备国产化,就需要专门的设计人才和创新人才。(来源:经济日报)
乌丹星: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由服务决定的
养老产业中有一些经营性的实体,如社区、医院、老年公寓等,这些实体依托的上游是什么?是研发。实体依托的下游是产业链对接。现在,我们首先需要的是研发人员,因为中国没有现成的经营管理模式,还需要相应的经营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实际上在这个结构中,我们看到现在开发商重点做的是“中游”,重点讨论拿地建设,将来跟医院对接。所以,我个人认为大家更应该关注上游,就是研发模式的问题,还有下游市场的启动,我们发现很多项目是“卧城”,因为和市场对接得不好。
在国内,上述三种人才目前是非常缺乏的:重点解决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研发人员,重点解决运营模式的经营人员,解决市场启动机制的营销人员。否则,你靠什么去拉动市场。
跟老人沟通的技巧范文3
这是作家曲兰在报告文学《老年悲歌》中的一段描述。其实,生活中,像王大爷这样盼着说话的老年人不在少数,那么―
是什么阻碍了
老人的交往
据记者调查,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居住的变化: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人们住得讲究了,但这也给交往带来了麻烦。儿女有房子要另过,家里空了;原来的街坊,搬走了,来往也不方便了;新邻居,不认得了,就是认识了,一看别人家里装修得富丽堂皇,也不敢贸然进门。到高档的住宅区串门,门口有保安,楼下有电控门,家里还装着防盗门……
生活节奏的加快:时下年轻人各忙各的工作,下班之余还要忙“充电”,忙家务,忙孩子,似乎再也没有心情去陪老人说话聊天了。街坊邻居亦是如此,老年人便成了被遗忘的一族。
思想观念的不同:有的老年人退休后,逐步退缩到家庭这个小圈子中,思想慢慢进入封闭状态,原来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知识结构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也不为年轻一代所认可。
那么,这种情况下―
老人有话跟谁说
记者走访了各方人士,他们的建议值得借鉴。
聊天:培育家庭亲情筱惠(女,34岁,医生):居家养老是一种养老的趋势,其实质是亲情养老,儿女和孙辈要多陪伴老人聊聊天。老人需要亲情慰藉,让老人们把心里的话统统说出来,这也是一种孝顺。
老人聊天也要讲“技巧”袁大德(男,68岁,退休职工):说话聊天是老年人需要,但也要能说会聊。我觉得,重要的一点是放下架子,不管在家里跟儿女说话,还是在外面跟别人聊天,都要平等相待,且不可倚老卖老。
志愿者显现社会关爱陈大妈(女,60岁,社区居民):我们社区经常组织老年人活动,像打腰鼓、唱歌跳舞等等。大家认识后,天天在一起,不愁没人说话。对那些子女不在身边、出门又不方便的高龄老人,社区还和大学联系,组织青年志愿者陪他们聊天,帮他们做家务。
聊天协会的社区作用夏国良(男,70岁,湖南商学院离退休人员聊天协会会长):我们有两个分会,每月聊两次,每次围绕一个主题,形式上有室内聊也有室外聊,悠然自得,越聊越有品位。
跟老人沟通的技巧范文4
隔代教育的家庭如今越来越多,然而年轻父母在孩子教育上和老人之间存在着诸多分歧。那么,作为年轻的爸爸、妈妈,该如何巧妙化解隔代教育带来的种种困惑和危机,培养出健康、快乐、聪明的孩子呢?
“为什么婆婆如此溺爱孩子却不容我们说一句?”“老革命遇到新问题怎么就不懂得革新呢?”“孩子究竟是送到托儿所还是让乡下的婆婆带呢?”……
2007年岁末,这些带有时代气息又颇具影响力的问题成了各大门户网站讨论的热点,充分表明当前年轻父母在教子和处理隔代教育方面困惑重重。我们不可否认,老人照顾孩子,为年轻父母减轻了极大的压力,使他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但随之而来的,受观念、教育、环境的影响,加之隔代老人过于溺爱,致使孩子易养成任性、孤僻、依赖性强、自我为中心等不良个性和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因此,科学地看待隔代教育,巧妙地化解隔代教育危机,已成为时下年轻父母迫在眉睫急需学习的重要一课。
故事一:爸爸妈妈,你们不能这样“爱”孙子
当孩子在晓梦的怀里啼哭的时候,虚弱的她才意识到自己不是在做梦,而是确确实实当了妈妈。母亲和婆婆在她眼前忙碌着,脸上洋溢着欣喜的笑容……
产假过后,晓梦开始上班了。带孩子的任务落在了婆婆和公公身上,两位老人这下乐坏了,把孙子响响当宝一样。
奶奶每天一起床就开始给小孙子忙乎吃喝,而爷爷一看到小孙子的玩具坏了,就赶紧去拿工具修理,还在抽屉里准备了许多不同型号的电池给响响的玩具备用。晓梦夫妇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有时,晓梦和丈夫刘磊出差,挂念孩子就打个电话。每次,两个老人都是乐呵呵地说:“好着呢,响响乖得很,你们就放心工作吧。”
然而,时间久了,晓梦心中却有了丝丝不悦,因为老人对孙子的“爱”有些过。宠爱变成了溺爱,响响开始变得任性、不听话了。
响响喜欢换新的玩具,可每次玩不到一星期就又缠着奶奶去买新的。晓梦知道后,总会劝说婆婆不要这样惯孩子,可婆婆说:“又花不了几个钱,再说咱家也不缺,小时候不玩长大就玩不了了。”
“可是这样会让他养成大手大脚的坏习惯。”晓梦争辩着。
“孩子喜欢,就随他好了,又不是什么违反原则的事情。”婆婆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
晓梦不解,婆婆为什么不理解自己?这样下去,响响会因早期教育不当影响一生的呀!
一天中午,晓梦回家取东西,见桌上的饭菜都凉了,却不见婆婆和孩子人影。公公告诉她,说响响尝了一口菜就不吃了,非要奶奶带他去吃肯德基。晓梦一听就不高兴了,等响响回来,她拉着儿子的手,教导说:“以后不许再吃那些东西,没有营养……”没等她说完,婆婆就生气地反驳说:“又不是就咱响响一个孩子吃,那么多大人还成天吃西餐呢,怎么都没说不健康。再说你们小时候是没有这些,有的话你们也会馋得很。”
“妈,我是说这样太惯着他了,挑三拣四,而且不利于健康。” 晓梦语气有些着急。
婆婆没理会,径直走回了自己房间。
那一刻,各种滋味袭上晓梦的心头,有气愤也有委屈。
慢慢地,晓梦发现自己每次给响响纠正错误,婆婆总会替孙子开脱。不仅使得婆媳关系紧张,就连响响和晓梦也产生了隔膜。
晓梦跟刘磊谈起公公婆婆对响响的溺爱,希望他能出面管一管,刘磊很赞同妻子的说法。可响响淘气的时候,刘磊刚一张嘴,就被父亲给压住了。刘磊也不明白,为什么早年冷酷的父亲会对孙子如此溺爱,以至于他连瞪一眼儿子,都要看父亲的脸色,因为弄不好父亲就会跟他急。刘磊从小是被严厉的父亲一手打大的,只要刘磊有什么做得不对,父亲就用巴掌来解决。可如今,父亲突然变得温情起来,无论响响做什么事,都由着他。这让刘磊感到很纳闷。
晓梦感到,如果让响响再这样发展下去,将来是什么结果无法想象。她让刘磊给两位老人传话,要么改变教育方式,要么尽早把响响送到托儿所。接到消息的两位老人顿时心生怨气,他们觉得自己对孙子那么好,却还惹得儿媳不满。两位老人和晓梦之间的隔阂也越来越大了。
专家点评:
都说隔辈人对孙子孙女疼爱有加,那是一点不假。从奶奶所说的话里可以看出,她只有一个心思:让孙子吃好、喝好、玩儿好。但她没有考虑到的是,响响这样能不能“长好”。
孩子要长得好,必须具备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素质。而幼儿时期,是心理素质、人格特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婴儿从1岁就可以出现分享,两岁就开始主动助人,所以培养孩子是要从小做起的。
而老一代人缺乏这方面知识,时代前进了,旧有观念还没有消除,这是隔代教育非常致命的缺陷,会造成孩子成长后被社会接纳有难度。
还要指出的,正是这种过分的溺爱,让孩子有求必应,扼杀了孩子在三四岁时正常的“反抗”。这种正常的反抗,是幼儿形成“我自己做”意识的必经之路。这样,成人以后会有较强的自主性。如果一切都不需要争取,自主意识怎么能形成呢?其实,过分溺爱的反面是过分严厉,造成的危害是一样的。溺爱是造成“不需要争取”,太严厉是形成“不允许争取”,同样摧毁了孩子的自主性。
故事二:怎么办,被乡下父母带大的孩子问题多
林雪怀孕8个多月时,从上海回到了重庆的老家。理由是在重庆生孩子的花销要比上海便宜一半儿,而且孩子生下后就准备让父母带着。
林雪和丈夫都是工薪阶层,新房刚交首付,每月还要向银行“贡献”近4000元按揭,剩下的钱不足3000元,靠这点收入在繁华的大上海养活一个孩子该多难呀!何况林雪父母早就嚷开了:“外孙一生下来就让我们带,孩子的奶粉钱也不要你们出一分!”这在林雪听来有些酸涩,但还能怎样呢?
2001年2月,林雪在医院生下女儿。孩子7斤8两,顺产,几乎没怎么折磨妈妈就呱呱坠地。从医院回家后,林雪母亲就带着外孙女睡觉。老人把喂奶、换尿片这些事都做得熟练利落,还能抽空给林雪熬汤做饭。孩子50天,林雪的产假将满,留下孩子独自回上海。在机场,林雪抱着酣睡的女儿眼泪簌簌地落:“宝贝,妈妈对不起你。但我保证当你回到上海时,一定是最幸福的孩子。”
对女儿的牵挂和不舍,很快被繁忙的工作代替。当上了父母,肩上担子也就重了许多,林雪和丈夫分别找了份兼职,日日忙得昏天暗地。原本定好五一长假回重庆看女儿,因为公司加班不得不放弃,父母又以重庆天气好为由不带孩子去上海。国庆节期间回家,看到母亲怀里长出牙齿笑作一团的女儿,林雪竟觉如梦般的不真实。伸手要抱孩子,女儿吓得哇哇大哭,一个劲儿地叫“姥姥”。林雪和丈夫很失落:亲生骨肉不认我们呢。
夫妻俩足不出户待在家里陪着女儿,她终于不再认生,还能含混不清地学着叫“妈妈”和“爸爸”。回到上海后,林雪打电话想听女儿叫“妈妈”,这小妮子叫的居然是“姥姥”,林雪心里很不是滋味。丈夫安慰她:“女儿跟着谁当然就跟谁亲。接回来了,她就只缠着我们了!”
孩子渐渐长大,粉雕玉琢,聪明可人。林雪每年见女儿两三次,女儿也渐渐和她亲了,见面了撒欢似的往她怀里蹭,分别时哭得撕心裂肺,画的画也常常是她幸福地牵着爸爸妈妈。
2007年,林雪终于熬出了头,丈夫升了职,房贷提前还清,她辞职回家做全职太太,将女儿接回上海。可这丫头根本不领情,姥姥回重庆后,她就不再叫“爸爸”“妈妈”;穿衣服像姥姥一样把袖子卷起来;喝汤时像姥爷一样发出响亮的咂嘴声。6年来一直跟老人生活的女儿,动作和习性都显得“老态”,这让林雪心里很不舒服。而更让林雪伤脑筋的是,她每次对女儿说话,女儿总是说“要得”“干啥子嘛”,浓浓的地方口音怎么能行呢?于是,在一次电话中,林雪跟母亲抱怨:怎么惯了孩子这么多毛病。母亲生气了:“我带孩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要是你们自己带,你们两个和孩子都得饿死!”
9月份女儿上小学,不到一个月林雪接了班主任5次“投诉”:让她说普通话她却坚持讲重庆方言;课间操时拖拖拉拉老掉队;看不惯同学就说“我让我姥爷打死你”;游戏时不跟男生玩,理由是“姥姥说读书时不能跟男孩恋爱”……
林雪真是哭笑不得,闺女已被老父老母烙上了深深的“时代”印记:拖沓、固执而传统。更要命的是,要想女儿像其他孩子一样听父母的话,相信、亲近父母,并能跟随父母的节拍健康地成长,似乎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专家点评:
在当前这个纷纷扰扰、竞争激烈的社会,像林雪这样的年轻母亲不在少数。她们想法太简单了:孩子几岁以前,先让老人带着,等长大一点儿,再自己带。殊不知,孩子从一出生,18个月内必须和母亲形成亲密关系,否则终生缺乏安全感。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长大以后,缺乏自信,也难以相信他人。林雪不懂得,其实女儿画的一家三口,只是大人教给她的一个模式。是大人们告诉她:你有爸爸,有妈妈。在幼儿内心,爸爸和妈妈的概念是抽象的,不清晰的。这种概念的缺乏,会影响她一生。
同时女儿从姥姥、姥爷那儿学到的,不只是口音和生活习惯,这些还相对容易训练和纠正。最重要的是,女儿在幼儿期,形成自我认知是先从外部对她的评价开始,逐渐形成自我评价,3岁到4岁就基本形成。而这种评价,会永不磨灭地打上姥姥、姥爷给她的“烙印”,这种影响,是年轻的父母无法消除的。所以林雪应该明白,不是姥姥没把孩子“带好”,而是“栽什么树结什么果”,放到什么环境就一定会长成什么样。
故事三:媳妇出尔反尔,婆婆进退两难
孩子满3个月后,汪叶该回到机关上班了,谁来帮忙照看孩子,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早在孩子出生前,婆婆就多次“主动请缨”,对汪叶夫妇俩说:“我就建伟这一个儿子,你们又只生一个孩子,孩子出生后,我愿意来武汉帮你们照看。”
对于母亲来省城帮忙照看孩子,建伟没什么意见,可汪叶却不乐意,只不过当时孩子还没出生,她没有把不要婆婆带孩子的想法表露出来。
就在汪叶和建伟商量准备请保姆时,婆婆从县城风尘仆仆地赶来了,她兴高采烈地对儿子媳妇说:“这次来我就不走了,就在这里帮你们照看孩子。我有退休金,不会给你们增加负担。”
面对老人的满腔热情,汪叶直截了当地对婆婆说:“妈,我和建伟商量过了,决定请个保姆带孩子。您这么大年纪,孩子的事就不用操心了。”
原以为儿媳是担心自己带孩子会辛苦,后来才知道,她是怕自己带不好孩子。婆婆强忍眼泪,赌气地对儿子说:“好,不带就不带,以后你们别后悔。”结果老人在儿子家住了一夜,第二天连早饭都没有吃,就赶回老家去了。
很快,汪叶从家政公司雇了个二十出头的小保姆。但令汪叶和丈夫没想到的是,小保姆很没有责任心,经常看电视忘了孩子,让孩子把屎尿拉在身上。干了不到一个月,汪叶就炒了她的鱿鱼。此后,他们又找了个四十出头的中年妇女当保姆,但汪叶看不惯对方身上太多的乡下人习惯,因此也没多久就把她辞退了。此后又找了几个,都不能让汪叶满意。
看来请保姆这条路是走不通了,汪叶想到了婆婆。因为曾拒绝过婆婆,她不好意思跟婆婆说,于是让建伟给婆婆打电话。老人本不想来,但经不住儿子好说歹说,还是来了。
婆婆把照顾孙子的任务全包了下来,白天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晚上还带孩子睡觉。一次,婆婆用方言教孙子唱儿歌,正巧被下班回来的汪叶听见,顿时满脸不悦:“妈,你干吗还用土话教孩子唱歌呀?”婆婆也来气了:“我说不来你们非要让我来,现在又看不惯我,做老人真难!”尽管没有再争吵,但婆媳心里都很不舒服。
由此,汪叶开始看不惯婆婆的做法。一天晚上,她看到儿子在木地板上爬来爬去,衣服脏兮兮的,脸色一下子沉下来。婆婆看在眼里,连忙说:“没关系,地板不凉,衣服我给孩子勤换就行。”汪叶没有理会,自言自语地说:“自己不讲卫生,把孩子也带得这么脏。”瞬间,阵阵心酸涌向婆婆心头,可一想到这是为了孙子,老人家也就没去争辩。
接下来,在孩子问题上婆媳俩的分歧越来越大。婆婆在街头给孩子买糖人吃,汪叶说既不卫生又失体面;婆婆带孩子去公园看钓鱼,汪叶就反复叮嘱要小心,千万不能让孩子有一点闪失……每一次,婆婆都忍住了,毕竟都是为了孩子好。
一天下午,孩子感冒了,婆婆自作主张买来西药喂孙子喝下,汪叶知道后又发了脾气:“妈,孩子这么小就吃药,会影响智力发育,你为什么不熬姜汤给他祛寒?你几十岁的人了怎么连这个都不懂?”自己照顾孙子已经很累了,媳妇不仅没有一句体贴的话,反而横挑鼻子竖挑眼,联想到自己当初要来照顾孙子时被媳妇无情地拒绝,婆婆越想越气,收拾行李就要回老家。后来被儿子拉住了,劝说了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
但从此,婆媳俩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汪叶越来越看不惯婆婆,但又非常无奈;而婆婆呢,回老家不好,不回去也不好,进退两难……
专家点评:
家里弄成这种氛围,汪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一开始,她就不想让婆婆来带孩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孩子出生后,请来的保姆不作为,无奈之下才让丈夫请婆婆来照看孩子。婆婆不计前嫌,偶有差错,汪叶依然态度很差:“……你几十岁的人了怎么连这个也不懂?”
除了缺乏基本的尊重,汪叶也完全不懂得去和老人沟通。有些老人不懂的事情,完全可以用交流和探讨来解决。汪叶的婆婆应该还是通情达理的,而汪叶的种种做法,将会对自己的孩子造成什么影响?她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如何对待她,难道她没想过吗?
故事四:宠爱但不溺爱,“三代同堂”其乐融融
孙子出生后不久,儿子和儿媳就开始忙工作,退休在家的李奶奶自然担起了照看孩子的义务。为了不让小夫妻担心,李奶奶一早就对儿媳妇说:“当老人的都喜欢带孩子,有可能会宠爱过度。若你们感觉哪儿做的不太好,就直接跟妈说,妈会结合你们的意见,把小孙子培养成健康又聪明的好孩子。”一席话,消除了年轻夫妇的顾虑。
于是,李奶奶每天的生活开始围着孙子转。早上,准备早餐,还专门查询资料,确定食物食用标准,均衡营养。等孙子睡醒了,开始给他洗漱,喂饭……每每儿媳妇看到,都感觉很欣慰,嘴上虽然不说,但心里特感激婆婆。
“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话的含意李奶奶深为赞同。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她开始有计划地捕捉每一个机会去培养教育孙子。吃饭时,她给孩子讲粮食的来历,以此给他树立珍惜粮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理念;爷爷给买来小玩具时,要他谢谢爷爷,懂礼貌……
孩子聪明懂事,很讨家人喜欢。
一个周末,天下起了小雨,来接孩子回家的妈妈看到儿子抱着遥控电动车在雨中小跑着,李奶奶还在一边跟着。妈妈一把把儿子抱在了怀里,说:“下着雨怎么还出来玩呀?”孩子喃喃着:“我答应给小朋友拿玩具玩,可是他走了。奶奶说答应人家的事就要去做,这叫诚信。”妈妈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孩子快到3岁了,很多家长开始对孩子进行文化知识教育,可李奶奶却认为学校的那些知识上学后再学也不晚,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分辨能力。于是,在发现孩子很喜欢蝴蝶时,就买来不同的蝴蝶标本,挂在墙上,然后,一一讲解蝴蝶的各个部位名称。熟悉之后,再让孙子对比标本的不同颜色、粗细、形状等进行分辨,培养了孩子的思考和辨别能力。
同时,李奶奶注意小孙子的德育教育,告诉他:“爷爷陪你玩、给你讲故事,说明爷爷爱你,你也要学会关心爷爷;妈妈每天上班很辛苦,但是天天都在挂念着你,说明妈妈把你当作了她的小宝贝,你呢,也要学会感谢妈妈呀……”为了强化孙子的领悟能力,李奶奶还专门做了一个互评本子,用来记录小孙子每天所做的感人事情,同时也让他来监督大人的行为。一段时间后,效果甚好,每当奶奶买菜回来,他都在楼下迎接,然后接过菜拎着上楼;晚饭前,又会乖巧地把药送到爷爷面前,看着爷爷吃过后再离开。
每天晚上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互相讲评,谁的表现好,就给谁贴上一个“五星”的小贴画。这一做法一直延续到孙子入学。
红星积累多了,李奶奶就会在一定的数额范围内满足孩子的小要求。有一次,李奶奶正好和老伴在杭州旅游,正要返回时,接到了孙子打来的电话:“奶奶,我的红星够数了,我想要一个蓝色的书包,可以放很多书,好吗?”听孩子的要求并不过分,李奶奶当即答应。为了满足孙子这个愿望,跑了大半个杭州终于买回来了。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李奶奶发现他喜欢看电视,就主动帮其物色有利成长的内容,恰巧电视正在热播《士兵突击》,而剧中许三多身上那些闪光点正是时下孩子所欠缺的。于是,每天电视开播,一家人就围在一起陪孩子观看,结果这部电视剧看下来,小孙子竟然出现了变化,每天早上不用奶奶叫醒了,自己打理好书包就上学,而且学习成绩也很棒。
看到孩子一天天懂事,父母亲也非常感激爷爷奶奶付出的辛劳。
祖父母须知:
怎样做才能培养好孙辈
1.学习重新面对和调整自己的新角色。作为祖父母,应该是一个辅助教养的角色,要主动地和自己的儿子(或女儿)及其配偶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尊重他们的感受,随时修正自己不当的教养方式。
2.学习重新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接受新鲜的健康观念,科学有序地和孙子女生活。调整自己过时的、不健康的喂养理念。
3.学习管教态度和管教技巧。祖父母管教小孩子易走两个极端:要么一步不落地分分秒秒“严加管教”,要么“放任宽松”到说怎样就怎样,毫无约束,这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有条件最好看一点育儿的书籍和电视节目,吸收一些新元素,提高处理各种事件的能力。
4.体认现实生活形态,认知当前流行文化及价值观,尽可能地接收时下的文化元素。否则,待有一天连孙子女的话都听不懂,管教从何谈起呢?
5.学习建立新的支持网络。这是“老革命遇到的新问题”,当自己原来懂得和了解的知识经验不能适应现实时,要善于从媒体、教育界、有成长的同龄人那里得到支持。随时随地,一点一滴地学习。积少成多,万涓汇海,不管年龄多大,都可以跟上时代的脚步。
年轻父母须知:
如何同时扮演好
为人父母为人子女的角色
1.首先要以最诚恳的态度请自己的父母“进入学习状态”,让祖父母们明白:请他们学习扮演新角色不是不尊重他们,而是让他们从单纯的“疼爱孙子女”的祖父母成长为“教养孙子女健康成长”的前辈。
2.要学会感恩。年轻的父母必须明白:你们的父母是没有义务教养你的子女的,他们来帮助你带孩子是亲情的恩惠。尤其是年轻的母亲,当你充满感激之情的时候,才可能以最通情达理的态度和婆婆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有很多意见,换个方法说出来,可能就完全改变了对方的态度,由拒绝变成接受。
3.要学习扮演真正的父母亲角色,尤其解决长久分离状态的亲子关系问题。特别是母亲,不论自己工作多忙,不论自己事业心多强,都必须在孩子出生后的18个月内,放慢一切节奏,把主要精力放到孩子身上。要知道,一年半的时间,在你自己的事业历程上只是较短的时段,一切都可以再补;而对于孩子来说,这段时间几乎可以决定他的一生!
4.学习调整和改善夫妻关系。大多数年轻人的家庭,在有了孩子以后,由于种种的无经验和忽略,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婚姻关系。很多男人会说这么一句话:“我现在在家里是三等公民。”所以年轻父母要善于建立新的三点支撑平衡,夫妻携手,才能有力量化解隔代教育家庭中的各种冲突,提升隔代教育的质量。
本刊观点:
隔代教育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确处理好隔代教育关系,重在改变三个模糊认识。一是改变小孩子懂事前无所谓,懂事后再教育也不迟的思想。否则,会误了孩子的一生。小孩子在0~6岁的关键期,要完成自我、认识社会、开发想象力以及人格的形成和道德观的培养。老人存在着语言沟通、价值观念、管教技巧、文化刺激、相关资源网络支持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和欠缺。所以年轻父母必须理解在三代人共存的架构中,他们是承上启下的一代,是沟通与交流的中枢环节;二是改变小孩子要成才,要尽早多学知识的观点。经过这么多年“望子成龙”,给小孩子灌输知识的风潮之后,很多父母终于开始清醒,懂得了在婴幼儿时期最关键的不是增长知识,而是形成人格;三是改变教育小孩子(尤其是学龄前)是人的本能,天生就可以完成的观念。这种认识在今天这样信息爆炸的年代是完全过时的。完成婴幼儿的培养是需要学习的,祖父母要学习,年轻的父母也要学习,还要教会小孩子学习和祖父母相处,三代人都有一个努力的空间。
最后特别要强调的是,祖父母和父母亲都要格外重视独生子女的同伴关系,要为孩子创立适宜伙伴关系的条件。因为这种同伴关系,可以促进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同时可以满足儿童归属、爱及尊重的需求,对培养儿童的良好健全人格非常重要。如果缺失这种同伴的互动,让孩子在完全封闭或者恃宠而骄的环境中长大,极有可能在碰到一点挫折的时候就出现人格障碍而酿成大问题。
建议年轻父母
把以下几点讲给自己的孩子听
1.爸爸、妈妈和孩子是不可分割的三位一体;即使此时此刻孩子没有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他也永远在爸爸妈妈心里,得到时时刻刻的惦念;
2.是祖父母养育了父母亲,现在又在帮助父母亲带孩子,孩子应该尊重祖父母;
跟老人沟通的技巧范文5
1临床资料
本组内科住院患者60例,男47例,女13例;年龄50~60岁17例,61~70岁42例,80岁1例;住院时间为8~82d。昏迷、危重患者除外。
2心理特点
2.1孤独落寞、固执猜疑此为内科老年患者常见特点[1]。
尤其是第一次住院的患者表现最为突出,在住院初期最明显,由于对环境的陌生,以及对疾病的不了解,加上身体的不适,造成了性格孤僻、我行我素、随便猜疑以至出现烦躁不安、失眠,因而影响到全身的生理不适。还会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感到担忧。
2.2自暴自弃内科老年患者经常感受自己年事已高,身体不佳,而表现出对生活的畏惧和失望,退却,怀有消极不配合治疗的态度,甚至觉得自己是家人的一个累赘,尤其是老伴已去世的患者,因而对生活悲观,失去生活的信心,而产生一系列心理而影响到生活的不适。
2.3盲目随从,不以为然有少部分患者感到自己还年轻,未把病情当回事。心不在焉,忽视了一些疾病注意事项。如:心肌梗死早期必须卧床休息。
3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是患者对现存的和潜在问题、心理需要、心理状态,运用心理学知识和多种技巧给患者关怀、安慰,从而达到解决患者心理问题、提高家属对疾病带来变化的适应能力,进而促进患者康复[2]。对于老年住院患者,必须先做好心理护理,才能更有效地采取其他临床治疗及护理措施。
3.1首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解除其孤辟固执的心理护理人员面带微笑、坦诚热情的问候,让患者有一种“如家”的感觉;主动进行交流,谈一些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并且帮助其跟同室病友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患者的主要家庭关系及融洽程度,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忧虑及担心,并帮助其解除心病;促使家庭成员尽量满足老人的一些意愿,达到互通信息、互相关怀,从而增加患者的信任度,消除孤僻固执的心理[3]。
3.2需理解患者,为护理工作奠定基础老年人都因资历高、贡献大、经验足,故特别喜欢周围人尊敬他,要求别人依从,脾气固执,自尊心强。并希望有经验的医师为他们看病及要求熟练的护士为其输液、发药,但现实工作中,很难满足患者的全部要求,这就需要护理人员耐心细致、诚恳地工作,解释、安慰、关心、体贴老人,以消除其心理反应。以恰当的称呼赢得患者的欢心,对治疗操作中的失误要表示歉意,以得到患者的谅解。用和蔼轻松的语气和患者交谈,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同时也争取家属配合做好患者的工作,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精神上有一种美好的寄托,更好地配合治疗。
3.3协助患者尽快熟悉病室及医院环境,病室安排注意是否妥当在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查对制度。熟练的技术操作等会给患者一个“放心”的态度,使他们产生一种信任感,治疗前做好每次操作的解释工作,提出疑问时要耐心热情地给予解答,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4善于稳定患者情绪,避免不良刺激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考虑问题很多,最忧虑的问题是疾病能否治愈,并十分注意观察家属和医务人员对其疾病的态度,怀疑隐瞒疾病的严重程度或担心医务人员能否精心治疗等,遇到这类患者必须注意态度要和蔼、有问必答、耐心地解释和安慰,使其解除顾虑配合治疗。部分老年患者由于病情较重而情绪低落,甚至拒绝治疗或有轻生念头,护理人员必须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使患者克服困难,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不良情绪和心理状态对身体的影响。
3.5其他在住院期间,摸索患者的生活习惯、个人爱好及其兴趣,并帮助其完成一些娱乐活动,在此过程中,穿插一些健康教育、指导及饮食习惯及出院后应注意事项。对一些经济困难者,建议医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应用一些价位较低的药品,帮助其解决部分经济困难问题。良好的护理道德与适当的有益活动有益于老人身心健康,维护老年患者的最佳心理状态,时时、处处、事事给予理解、尊重、同情、体贴,护理上做到有情、有礼、有心、有益。安排一些有益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如下棋、老年保健知识讲座等。
4小结
跟老人沟通的技巧范文6
关键词:纪录片创作 前期准备“隐拍” 拍摄期“隐拍”
现在进行时纪录片是以纪实创作手法,真实记录社会现实生活,客观反映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着重展现生活“原生态”的一种独特的电视节目形式。它不允许创作者采取任何干预、虚构、重拍、导拍手法,只能“从真实地现实生活中采撷素材,以生活自身的形态来阐释生活,抒感,升华哲理。以此来反映活脱脱的现实生活,给予观众一个评价生活的基点,一种真实的人生体验”①。
那么,在创作实践中,究竟应该运用哪些纪实创作手法呢?长期以来,无论是创作界还是理论界,都认为运用同期声、长镜头、跟拍、抓拍、抢拍是确保纪录片以生活自身形态来阐释生活“真”与“美”最有效的创作手法。但是在实际创作中,有很多创作者用尽了这些纪实手法,却始终创作不出以生活自身形态来阐释生活“真”与“美”的纪录片来。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些纪实手法如果没有“隐拍”作保证,都很难确保纪录片以自身形态来阐述生活“真”与“美”。因为“摄像机的闯入本身就构成了对生活原生态的破坏;在拍摄中,为了获取有价值的素材,创作者有意无意的介入时常加重了这种破坏的程度;面对摄像机,几乎所有拍摄对象都会有意无意地戴上相应的角色面具;等等。因此,怎样把创作者和摄像机的闯入对生活原生态的破坏降到最低限度或引导成积极因素,怎样解除拍摄对象戒备‘武装’,这是纪录片拍摄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西方和近年来我国纪录片的创作实践指示着一条‘反求诸己’的解决的路径,即要卸掉别人的‘武装’,创作者首先应该卸掉的是自身积年形成的‘武装’──电视人的优越地位养成的高高在上、自以为是、恣意妄为、颐指气使的内在心态和外在行为,学着以平等、理解和尊重的心态去接近、感受拍摄对象的生活和内心世界,进而实现与拍摄对象的真正沟通与交流。在这样的拍摄者面前,拍摄对象一般也会自动卸去‘武装’,身心处于松弛状态,时间长了甚至会忽略摄像机在场”②。也就是说,创作者在纪录片创作中应该运用“隐拍”。所谓“隐拍”,是指创作者在开机前和长期跟踪拍摄过程中与被拍对象之间建立自然、平等、互信的友好关系,使被摄对象不介意创作者走进他的生活、记录他的喜怒哀乐和窥视他的内心世界;使被摄对象不再对创作者和摄像机镜头产生陌生感、紧张感,进而忽略创作者和摄像机“在场”,从而真实地记录下拍摄对象日常生活自然状态,避免表演意识与戏剧化模式,使“明拍”达到“隐拍”一样自然、真实的效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常人在社会生活交往中,一般面对陌生人都会产生一种距离感。纪录片创作者与陌生的拍摄对象初次见面时,同样会使拍摄对象产生这种距离感,特别是面对陌生的摄像机镜头还会产生恐惧感和戒备心理,如果强行拍摄,拍摄对象甚至会产生不礼貌感、讨厌感和拒绝采访拍摄。而对采访拍摄熟悉的拍摄对象,又往往会有意无意做出与平常不一样的表现。性格外向的拍摄对象往往会言过其实,行为做作、夸张;而性格内向的拍摄对象往往不会袒露胸襟,行为会更加拘谨、深沉。这些现象都有悖于纪录片要求的平实、平静、自然、真实的“原生态”美学原则。所以,在纪录片创作中,创作者只有运用“隐拍”方法,与被摄对象建立平等、互信、自然友好的关系,才能尽快地融入被摄对象的生活中,消除被摄对象面对陌生创作者和摄像机的紧张感,进入自然生活状态,这样才能真实地记录下被摄对象自然生活状态中的“真”与“美”来。
那么,在具体创作中,怎样才能做好前期准备“隐拍”和拍摄期“隐拍”呢?
前期准备“隐拍”的方法
要实现“隐拍”,就必须善于与被摄对象拉近心理距离和行为距离,从不了解到了解,直至成为可交心的朋友。建立了这种相互了解、互信友好的关系,就为拍摄期“隐拍”做好了铺垫。
1997年1月,我在拍《边城・老人・龙》之前,听朋友说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湘西茶峒古镇,有一群古稀老人要自己备钱,亲手扎一条199.7米的99节长龙迎接,凭着多年从事纪录片创作的职业敏感,我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纪录片好题材,所以,我便决定以现在进行时纪录片的形式记录边城老人们扎龙迎回归的全过程。拍摄前,为了与边城扎龙老人们拉近心理距离和行为距离,建立友好互信关系,在初次与老人们见面时,我没有摄像机,主要是为了让老人们尽快地认识我、了解我,同时我也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在交往中,我除了对他们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经济状况、风俗习惯、职业、性格和古镇积淀的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解外,还了解到老人们扎199.7米长龙需要七八万元钱。由于老人们都很清贫,凑的钱有限,资金还差一大截。我为他们的爱国热情所感动,也出于职业技巧,便说:“我想成为你们中的一员,让我们一起来克服眼前的困难好不好?”老人们都很高兴,异口同声连连说“好”(后来我帮他们筹得了资金)。从此刻起,我不仅成了他们中的一员,而且成了“喜忧”拴在一起的好朋友,为拍摄期“隐拍”打下了基础。
拍摄期“隐拍”的方法
拍摄前做好“隐拍”准备工作,无疑为拍摄期“隐拍”做好了铺垫。但是,摄像机和摄制组人员的出现,仍然会使被摄对象产生陌生感和紧张感,所以在拍摄过程中仍要继续做好“隐拍”工作。要尽最大可能与被摄对象拉近心理距离和行为距离,让被摄对象忽略创作者和摄像机的存在,这样,才能顺利地记录下被摄对象自然生活状态中的“真”与“美”来。
例如,我着摄像机第二次来到湘西边城茶峒古镇。为了卸去我电视台导演的“武装”和消除扎龙老人们面对摄像机的紧张感、恐惧感和戒备心理,我没有急于开机,摄像机放在扎龙老人张忠宪家里(扎龙的地点)。吃住也不讲条件,就在张忠宪老人家里搭餐。与其他扎龙老人相处也很自然,犹如街坊邻居,在他们面前,我俨然晚辈,处处尊重他们。由于我与老人们的心理距离和行为距离拉得很近,所以老人们对摄像机那“玩意儿”已无陌生感。在拍摄中,老人们按照他们平常的生活状态忙他们的,我想拍,就根据具体情况,有时运用“跟拍”、“偷拍”、“抓拍”有时运用“等拍”、“抢拍”和综合运动长镜头等拍摄方法与技巧不声不响地静静拍(犹如“隐拍”一样),互不干涉。就这样,历经半年时间,真实记录下了一湾碧水、四围青山环抱的古镇,老人们拉渡船、修渔船,岸边洗衣、弹棉花、做裁缝、洗菜、带孙子、开药店、赶集忙营生等自然的生活状态。扎龙老人们想说就说,想唱就唱,想开玩笑就开玩笑,无拘无束。这些珍贵的自然生活状态的成功拍摄,没有前期打下的良好“隐拍”基础,是不可能的。在迎回归的日子里,我又成功拍得了湘、黔、渝边区数万乡民自发组织的盛大合龙、游龙、舞龙活动。庞大的99节长龙在宽阔的鹅卵石河坝上横空腾飞,舞出“金踏板”、“车轮滚滚”、“紫荆花”、“中国版图”、“中国龙”造型字样和“97”字样迎接。正因为采取适当的方法使“隐拍”获得了成功,此片营造了“真”与“美”相得益彰的审美境界,1998年荣获了“中国新闻奖”;1999年作为国际文化交流节目在美国、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10多个国家电视台播出;2001年荣获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国际外宣电视节目“金桥奖”一等奖。
其实,凡是拍出以生活自身形态来阐释生活“真”与“美”的纪录片的导演,都懂得运用“隐拍”的方法。如著名纪录片导演陈晓卿,在广西一个封闭偏远、自然环境恶劣的红瑶山寨拍《龙脊》时,为了拉近与拍摄对象的心理距离和行为距离,使拍摄能达到“隐拍”效果,他与那里的孩子相处得很好,并且结下了不解之缘,还与一个叫潘纪恩的学生结了对子,每年提供学费,打算供他念完大学。几个月的拍摄,他与寨子里的乡亲同吃同住同生活,感情很深,他在寨子人的眼里简直变成了寨子里的人,拍摄完成摄制组走的时候,全村1000多人都出来送他们,一直送到山口,哭声一片,轻易不流眼泪的陈晓卿也忍不住哭了。所以,我们在《龙脊》中看到龙脊小学的孩子们上课、在教室窗外听老师上课的辍学孩子、潘纪恩与同学打架受罚打水冲厕所,还有潘能高的爷爷“望孙成龙”,旁若无人地走进考场转悠看孙子潘能高考试,后被监考老师请出教室,还有潘能高的爷爷为缺粮无米下锅发愁、勤工俭学的潘纪恩放假去矿山淘金……整部作品中所展现的生活都达到了“隐拍”效果。所以,《龙脊》讲述的故事才那样的“真”,那样的“美”,那样的打动人、感染人,那样引人深思和让人难忘。1995年该片荣获了四川国际电视节特别奖。
国外很多纪录片导演也非常懂得运用“隐拍”方法。在一次纪录片创作研讨会上,一位外国纪录片导演谈到“隐拍”的作用时,体会很深,他说他在内蒙古拍一家牧民的生活经历时,为了真实地记录下牧民的生活经历,到了牧民家里,他不上炕睡觉,只用一块毛毯蜷缩在蒙古包的一角,就像牧民家的一只狗。几天之后,牧民几乎已经忘记了他是一个纪录片导演,因此拍到了很多牧民家里的生活细节,包括牧民夫妻吵架的情节。
再如,被世界公认的纪录片史的开山之作《北方的纳努克》,之所以这部反映爱斯基摩人家庭的人种学纪录片久映不衰,是因为弗拉哈迪运用“隐拍”的方法,真实地记录了爱斯基摩人行将消失的生活方式。
实际上,弗拉哈迪初拍纪录片时,并不知道运用“隐拍”的方法,因为弗拉哈迪以前是一位美国矿山工程师,1912年,他只学了3个月的摄像“就开始拍摄他的关于爱斯基摩人家庭的人种学纪录片。当他返回多伦多剪辑时,不慎使得三万尺胶片起火燃烧。他仍然保留有一部分负片,他筹钱重拍时一直放映这些胶片,这使他认识到他从前的素材是多么的平淡无趣。于是他认为自己必须以讲故事的方法重新拍摄”③。1915年,弗拉哈迪得到一位皮革商人的赞助,第二次去了北极。由于“弗拉哈迪与他的‘演员’已经交往很长时间,弗拉哈迪与他们的关系非常自然,他们能在摄像机前不自觉地继续日常生活”④。如纳努克一家狩猎、吃生肉、住冰屋等与自然斗争的生活。另外,弗拉哈迪又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与纳努克一家一起生活和拍摄,终于在1916年完成了这部近百年来久映不衰的人种学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
可以说,一位纪录片创作者如果忽视“隐拍”的作用,就很可能会事与愿违。记得2008年,一位在长沙电视台工作的学生打电话给我,说前几天有一位残疾人(小矮人)本来同意她去拍摄其自食其力的生活,可是当摄制组人员扛着摄像机与其见面时,她却不同意拍了,而且看到摄像机镜头就躲开,结果只好打道回府。学生问我怎么办。我说:上课给你们教的“隐拍”怎么忘了?她说具体内容记不清了,我只好在电话里给她重上了一堂“隐拍”课,并且告诫她,拍纪录片最忌讳的是急功近利。过了一段时间,那个学生打电话说,她拍成功了,领导审片通过了。
总之,纪录片创作实际上是一种心与心交流、爱与爱传递的艺术活动。作为纪录片创作者,一定要懂得社会交往心理学,遵循纪录片审美创作规律,在具体创作中,要运用“隐拍”的方法,以心换心,以爱换爱,以情换情,尽快与被摄对象建立自然、平等、互信的友好关系,融入拍摄对象的生活中去,以获得记录拍摄对象自然生活状态中的“真”与“美”的最佳效果。
注 释:
①朱羽君:《纪实:震人心的美》,《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1(5)。
②马莉:《纪录片:体验真实与表现真实》,《电视研究》,1999(6)。
③④迈克尔・拉毕格[美]:《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参考文献
1.高鑫:《电视纪实作品创作》,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莫绍揆等:《逻辑学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