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广告的盈利模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互联网广告的盈利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互联网广告的盈利模式

互联网广告的盈利模式范文1

那些主流的盈利模式

目前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流盈利模式大概可以分为三类:广告、IAP、Freemium。这三种盈利模式有各自的特点,在针对的收费人群以及收费策略上也各有不同。

广告

应用内嵌入广告的盈利模式可以说是移动互联网产品使用的最普遍的一种盈利模式了,我们见到的一部分应用和大部分游戏均采用这种盈利模式。应用内嵌入广告的模式操作起来相对简单,只要将广告条放置在应用界面的固定位置(通常是顶部或底部)即可。同时,不同的应用还提供了不同的去广告方式。有通过付费下载去广告版应用来实现向厌烦广告的一部分用户收费的目的,也有较为温和的通过求捐助的方式在博得用户同情的基础上提供去广告服务。糗事百科的iPhone客户端就是求捐助去广告方式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应用内嵌广告的方式缺点非常明显。内嵌广告质量参差不齐;大多数广告与应用本身并不存在任何联系;内嵌广告占用了用户的可视空间,影响了用户体验;盈利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虽然缺点明显,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移动互联网公司采用广告这种盈利模式,在无法为自己的产品找到更好的盈利模式之前,内嵌广告只能算作是一个权宜之计,无法长久维持。

IAP(In-App Purchase)

IAP(应用内购买)的模式更多见于手机游戏中,提供购买的也基本上是游戏中需要花费的金币或其他消耗品。其他也有应用尝试采用IAP的盈利模式,前一阵App Store应用推荐榜上有名的Repix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使用IAP盈利模式的应用。Repix中初始包含了十分有限的一小部分滤镜画笔提供给用户进行体验,而更多的滤镜画笔包则设定为内购解锁的形式。内购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在应用中将最基本的功能开放给用户使用。一旦用户对应用的功能产生了兴趣或形成了初步的使用习惯之后,应用内的内购可为用户提供高级功能或附加特性的解锁服务。IAP模式对用户的初期体验依赖非常强烈,如果开放的基本功能不能很好地吸引用户或给予用户较好的使用体验,很难再让用户进一步为这个应用花费更多金钱。

相比其它类型的应用,手机游戏使用IAP模式更为普遍,且效果相对来讲也更好。游戏相对来说可以更轻松地使特定用户群(即针对特定游戏类型的玩家)产生一定的黏性,同时也能更方便地利用游戏玩家的心理和性格软肋,再设置适当的内购价格,效果会明显好于其他类型的应用。而工具类应用若不能很好地抓住用户的根本需求,提供的内购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遭到用户的诟病。IAP模式可以为移动互联网公司带来一定的收益,但这种收益并不稳定,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Freemium

所谓Freemium模式,意思是通过一部分免费服务来吸引用户,而后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将一部分免费用户转化为付费用户。Freemium模式最常见于网盘、邮件客户端、网络相册、云记事本以及网络电话等多种不同类型的互联网产品。这种模式的有点非常明显,免费服务可以在最大限度上给用户最好的使用体验,即使是免费用户也可以很好地使用应用的绝大部分功能,当一部分免费用户产生了足够的黏性后,有更高需求的用户自然会转变为付费用户来享受增值服务。Freemium模式与IAP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理念。IAP试图通过限制较大部分的功能和附加属性来强迫用户付费,用户使用这类应用时会有一种被绑架的感觉;而Freemium遵循的是“二八定律”,即80%的用户均为免费用户,仅有20%或更少比例的高端用户会成为付费用户。通过一个较长的使用过程,让一部分用户在毫无压力或没有被强迫感的基础上自然地转变为付费用户,花钱购买增值服务。因此这个使用这个模式的应用在初期有一个用户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没有付费用户产生。当用户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使用习惯也基本形成了,此时付费用户量才会开始增长。而仅仅是一小部分的付费用户为公司带来的收入即可弥补初期阶段提供免费服务带来的前期支出。

Evernote作为成功应用Freemium模式的最典型案例,为互联网公司树立了很好的榜样。用户可以免费使用Evernote的绝大部分功能,但云端空间拓展以及诸如移动设备密码保护等高级增值功能需要付费使用。Evernote的付费用户比例并不高,但单月收入已经让很多互联网公司望尘莫及了。Freemium模式目前被普遍认为是一种较好的互联网公司盈利模式,同时也是最适合移动互联网特点的一种盈利模式。

钱还能怎么赚

由于受到移动互联网的特性的影响,针对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屈指可数的几种盈利模式面前,互联网公司真的没有其他的选择了吗?下面有两种思路,虽然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类型的移动互联网产品,但若能引发我们的思考,或许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长期以来,移动端产品带来的收入大部分都来自于用户,也就是说用户需要为自己得到的一些服务付出金钱。而如果换一种思路,让用户得到一些而不是失去一些,同时从其它渠道得到收入,这样既能让用户更容易接受,互联网公司也可以从中盈利。

让用户得到而不是失去

“微差事”是前端时间上线的一个众包形式的任务对接平台APP,互联网公司与其它品牌企业合作,将企业提供的劳务任务通过众包的形式在APP中提供给用户,而注册用户通过完成APP中提供的任务,领取差饷。

这个应用采用的众包形式,实际上是通过让用户完成任务从而得到一定数额的奖励,而公司的收入来自于与之合作的品牌企业。这种形式的一个优点就在于用户使用自己的零碎时间完成任务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从用户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得到永远比失去更容易让用户接受,虽然同样付出了一定的劳动,但由于是利用零碎时间去完成任务,同时也有任务奖励作为持续激励,大多数参与到其中的用户并不会感到有压力。从互联网公司的角度来看,将盈利对象从用户转换成为合作的品牌企业,也将用户需要付出的代价降到了尽可能低的等级,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用户忠诚度。

众包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最简单的问卷调查也属于众包范畴。但利用众包形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适合所有移动互联网产品,但包含在其中的思想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让用户得到而不是失去的同时还能从中盈利,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用户付出金钱时的心理压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户忠诚度。将角度转变一下,达到盈利目的的同时让用户也能得到一些东西,何乐而不为呢?

利用用户的创意和智慧

同样不向用户索取金钱,而是利用互联网非常容易获取的资源——群体智慧,来创造价值乃至利润,也是探索盈利模式的一个方向。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特性,群体智慧是非常容易获取的一类资源。在倡导互助和分享的环境下,用户的创意和智慧可以最大限度地被利用起来。

以糗事百科为例,网站与优酷合作推出的原创搞笑视频大赛就是利用用户创意和智慧的一个很好的方式。事实上类似这样的比赛形式的活动在互联网上面非常多,但我们往往被一些固有的思想限制住了。只有实实在在的从用户兜里掏出来的钱才是价值吗?海量用户发挥创意和智慧所创造的价值的意义要远远高于他们口袋里的钞票。

换一个角度思考,要求用户去分享一个创意或者贡献一点个人智慧要远比千方百计让用户从口袋里掏出钞票更容易,因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付出类似创意或者智慧这类虚拟事物的心里代价要比付出包括金钱在内的现实物品小得多。通过一定的方法将这种虚拟价值转化为实体价值是需要思考的问题,但很明显有不少互联网公司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互联网广告的盈利模式范文2

1.电子商务

这里的电子商务不仅仅指像亚马逊那样在网上出售实物,还包括在网上出售虚拟内容,如iTunes的音乐,也包括网上零售的平台,让更多的商家通过此平台销售他们的产品,如淘宝。当然也包括那些从传统行业走向电子商务的公司。

互联网的出现是对商业的一次革新,网上购物的便利性吸引了很多用户加入互联网购物的大军,除了便利性,价格和供应商的透明也促使现在的电子商务如火如荼地发展。

2.网络广告

网络广告从web1.0时代火到web2.0时代,而且也会继续繁荣下去。网络广告的形式广泛,从新浪页面的展示广告到百度的搜索广告。也包括某些公司的一些软文和雇佣的水军。

广告模式很难革新但又长盛不衰。网络广告比传统广告更吸引广告商,传统广告如视频、广播、报纸他们的传播对象太宽泛,抓不住重点,也不好衡量广告的效果。而网络广告可以按地域、年龄段等其他因素进行精准投递,广告效果也可以通过相关工具验证出来。

3.用户付费服务

互联网广告的盈利模式范文3

2014年,互联网上的竞争会加剧。对于那些互联网创业者,希望我的经验能够给他们带来一些思考。

免费,是“基本理论”

10多年前,当你第一次使用互联网时,为什么很兴奋?因为互联网上的很多娱乐、信息是不用花钱的。直到今天,互联网公司的这一点依然没有改变。

腾讯只花了三年时间,就用一个微信,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商业模式颠覆了。过去我们用移动、联通发彩信还要钱,但用微信,一分钱不用花,还可以发照片、发视频。免费,依然是互联网很大的一个“基础理论”。

为什么免费?通过免费的模式,我们可以累积庞大的用户群。

通过“免费理论”创新,依然是互联网很大的亮点。互联网企业希望通过工具和平台累积足够庞大的用户群。有了成千上万用户以后,用户只要稍微看看广告、玩玩游戏,企业就可以挣钱了。所以,累积庞大的用户群是免费的根本目标。

先抄袭,后超越

互联网与传统制造业一模一样,都需要先模仿,先抄过来。我发明一个创新模式,而且这种新模式颠覆了一切,颠覆了同行,引起了世界的改变,这不可能。

互联网创业仍然离不开三种基本盈利模式:

1.传统电商模式。将线下零售交易搬到网上,这依然是今天中国很多中小企业,特别是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盈利模式。

2.广告。在网上听音乐、看视频、看电影、交朋友都不需要花钱,但是肯定要接受一些增值服务,用户得看广告、点广告。

3.增值类游戏服务。无论是手游还是PC桌游,我们看到了游戏增值服务依然是互联网的重要盈利模式。

创业者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创新,看看这三种盈利模式与企业自身有什么关系?哪个行业的哪一种商业模式和互联网结合,与企业自身更匹配?

永远不要在乎创新是否会消亡,企业只会越创越灵活,越创越丰富,任何企业不创新必死。

2014管理风向标

Q:在您的公司里,2014年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互联网广告的盈利模式范文4

乐视把其创造的盈利模式称为“硬件+软件”的模式,具体讲就是“硬件+内容+应用+服务+广告”。乐视的逻辑征服了不少人,尤其那些对互联网思维心向往之的年轻一代;即使对于已经习惯传统盈利模式的彩电企业,也具有相当大诱惑力。比如TCL,就明确表示将彻底摒弃传统盈利模式,未来五年要实现“产品与服务的收入贡献各占50%”。在同样的逻辑影响之下,包括长虹、海信等彩电企业纷纷宣布已“成功转型成为互联网企业”。

互联网企业引导舆论的能力令人叹服。即使新盈利模式看起来更像新亏损模式,仍然赢得了无数赞誉。

一个盈利算不上好甚至有点坏的企业,却因为创造了一个盈利模式而赢得尊重,真是闻所未闻。于是问题来了:既然新盈利模式那么好,为什么乐视致新反而亏损得一塌糊涂?为什么在乐视眼里“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彩电企业,反而实现了不错的盈利?

2014财年,创维数码实现净利17.66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14.15亿元),海信电器实现净利润14.0亿元人民币,虽然与海尔、美的、格力白电巨头相比,这个业绩不算很漂亮,但毕竟是正盈利,而且这个盈利是由纯粹的硬件实现的,这就难得了。

至于乐视,为什么一个好端端的盈利模式,被硬生生地做成了“亏损模式”?有人说,是因为智能电视用户基数太低,导致“内容收费”模式短期难以奏效。还有人说,内容缺乏差异性,难以吸引更多消费者为内容买单。

用户基数高、服务内容丰富就能实现更好的盈利吗?答案是:未必。苹果被称为“全世界最伟大的”科技公司,但是止于目前,内容与服务给企业带来的利润,仍然不足全部盈利的15%。换言之,即使像苹果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仍然以硬件盈利为主。

如今,一个观点受到追捧,“未来硬件制造商都是给互联网企业打工的”,“硬件将很快进入免费送时代”。在德国默克尔政府力推工业4.0,美国奥巴马政府“重振美国制造”背景之下,这样的声音听起来那么刺耳。我只能说,在新盈利模式实为新亏损模式的今天,“硬件为软件打工”观点的提出,既是对中国制造的羞辱,也是对制造企业的误导。

硬件的价值可以独立存在,而软件的价值必须依附于硬件。以汽车为例,即使未来的汽车再怎么聪明,人们购买的仍然是汽车这个硬件本身。好比电商再发展,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实体店,因为电商无法给消费者提供“优衣库试衣间”。

既然如此,为什么在中国市场硬件越来越受到轻蔑?

必须承认,这和互联网企业有相当大的干系。互联网企业对新盈利模式无底线的吹捧,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公众的价值判断。

可以预见的是,从硬件为主的盈利模式过渡到软件为主的盈利模式,将需要较长的过程。软件盈利模式刚刚粉墨登场,就试图把硬件掀翻在地显然不自量力。我更倾向认为,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软件只能屈居盈利配角位置,硬件仍将是利润的主力,苹果已经用事实证明这一点。这实际上意味着,彩电企业要想实现持续的盈利,必须把重点放在硬件建设上,不应对内容、服务、广告寄托不现实的期待。

乐视超级电视陷入亏损,根结在于其过度轻视硬件价值,不愿意在硬件上实质性投入,导致硬件无法给企业带来利润,这是其盈利模式带来的必然结果。把乐视电视和制造企业的产品放在一起对比,你一眼就能看出哪个是乐视的,哪个是彩电企业的,差别非常明显。乐视的优势是是什么?是善于描绘一个“悬在空中的美好未来”,即讲故事。

事实上,即使在内容层面,乐视优势也不明显。传统彩电企业整合了多家内容,而乐视只有它自己的内容。

为什么乐视电视卖得那么便宜、宣传力度那么大,销量仍然只有主流彩电企业销量的1/8―1/10?我相信大多数人此时已经有了答案。

有人说,没有强大的内容支持,苹果手机将无法实现巨大的销售与盈利。没错,但你不可以因此而得出“苹果的盈利主要是内容带来的”结论。实际上,苹果的设计理念是,用软件为硬件销售提供支撑。

互联网广告的盈利模式范文5

在刚刚结束的2009百度创新大会上,即将推出的“掌上百度”备受关注。目前,百度已与7000家软件企业、上百家游戏企业,以及500家以上网站达成了各式各样的合作。

地铁里,随处可见的“敢问路在何方、指方向”的广告,也大声地诉说着谷歌的新动向。今年,谷歌明确将无线搜索列为其三大核心产品战略之一。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表示,谷歌的下一个目标是搜索业务上“手机超越PC”。

然而这两大主宰了互联网搜索的巨头,在移动搜索上却远未达到绝对优势。易观国际的《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无线搜索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显示,在移动搜索领域,谷歌、百度各占约1/4的市场份额,而易查、宜搜、3GYY则分别占10%左右。

移动搜索市场大有机会。新兴的移动搜索和二线互联网搜索企业早已开始抢食这块市场。2004年7月,易查就推出了面向移动互联网的手机搜索引擎;2005年,明复、宜搜的无线搜索引擎问世; 随后儒豹、K搜、3G门户等纷纷加入“游戏”。今年初,网易有道也高调宣布进军移动搜索。

“移动搜索到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用户快速增长,厂商推出的服务也快速增长。” 易观国际分析师方丽的这番话给移动搜索市场打足了气。但她同时指出,新一轮竞争刚刚开始,移动搜索厂商要想成功突围,就必须穿过“三重门”:用杀手级应用的产品来绑定用户;完善与移动运营商、终端厂商和内容提供商的产业链条;寻找合适的盈利模式。

用产品绑定用户

和传统的互联网搜索相比,移动搜索有精准性更强、内容更加娱乐化、生活化的特点,其产品也因而形式多样,包括生活搜索、短信搜索和小说、图片搜索等。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移动搜索市场,胜出的关键在于差异化的移动搜索产品。”艾瑞分析师刘亮表示。百度和谷歌的优势在于可以凭借品牌的力量将互联网上的用户传导到移动互联网上。而品牌的感召力虽能迅速吸引一部分用户,但他们最终认可的还是产品,只有差异化的产品才能留住用户。

方丽也认同这一观点:“如果他们(谷歌和百度)要细分市场,就一定要有对应的产品。”

对此,刘亮指出:“用户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尊重了这一点,才能俘获用户的心。比如,手机屏幕小,可以呈现的内容和板块就比较小。如果第一页都是广告,那么用户体验就会很差。

而在这方面,一些新兴的移动搜索厂商拥有细分产品优势。这对用户有很强的吸引力,是新兴企业能够获得一定竞争优势的原因之一。比如,宜搜CEO汪溪主张用碎片化的服务来“填充”碎片化的时间,针对用户上下班时间和间隙时间推出小游戏、小说阅读、餐馆信息查询等“短小”的服务。

“但总体而言,移动搜索缺乏杀手级的应用产品。”业内人士指出。

目前,移动搜索厂商大多局限在在网页搜索和短信搜索上。明复CEO汪从青就十分看重短信搜索,他认为,短信搜索与互联网搜索习惯截然不同,有着很大的客户群,如老人。

此外,移动搜索企业还没有摸到“生活搜索”的门路。易查在3年前就开始准备生活搜索,“我们非常看好这一领域,但还是有很大的困难。地图和语音导航不成熟,生活搜索没法做好。” 易查CEO刘斌说。

对此,方丽认为,生活搜索是“一件又细又杂的活儿”,需要企业不仅在搜索产品上领先,还需要在内容上做到充实,并更新及时。

打通产业链

除了产品和用户,目前各企业一方面努力寻求终端厂商的支持,在手机中内置自己的客户端软件;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开展与运营商的合作,力求打通包括运营商、终端厂商在内的产业链上下游。

继2007年与中国电信合作为小灵通提供搜索服务之后,易查近日再次和中国电信合作,为其提供搜索服务。第二季度,易查又为TCL定制安装移动搜索产品。而宜搜也在为广东、山东等省的运营商提供移动搜索服务。

但与运营商合作,并不是回到运营商主导的2G时代。宜搜CEO汪溪表示:“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将占据中心地位,但不是主导地位,用户的需求,或者市场的成长才能最终决定移动互联网的去向”。

此外,业内人士指出,还要与内容提供商合作,移动搜索产业链才能完善。但目前,移动互联网的内容非常“单薄”。如果缺乏大量的内容制造商,那么依靠海量信息而生存的移动搜索根本难以存活。据方丽介绍,目前易查和宜搜在与内容提供商合作上有一定经验。

“未来,移动搜索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能力,可能比其技术研发能力更为关键。”刘亮分析认为,市场地位的高下并不完全由技术决定,用户的满意度,企业和运营商、终端商的合作情况也会影响市场格局。

探索盈利模式

当完成了产品、用户和产业链结构的时候,移动搜索还需要穿过“盈利模式”这最后一道门。

据了解,目前,移动搜索广泛采用的仍是广告联盟模式、面向用户收费模式和关键词广告模式,而且广告联盟仍是移动搜索市场收入的最大来源。据易观数据显示,2008年广告联盟占移动搜索市场总收入的44%。

对此,方丽指出,广告联盟并不是完全基于移动搜索的商业模式。因为手机屏幕小,放太多的广告,会影响用户体验; 如果只是在搜索结果的最上面显示顶告,那么广告资源又太窄。“如何做到广告显示和用户体验达到一个平衡,这还需要企业不断探索。”

刘亮则认为,目前移动搜索的盈利模式带有浓重的互联网痕迹,缺乏移动特色。纵观各企业的“广告联盟”,也几乎都是运营商、广告商和SP等产业链各环节的不同组合。但移动搜索在网络、终端、内容、服务、用户特性等方面与传统互联网存在差异,其商业模式必然不能照搬互联网搜索的盈利模式。

他表示,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将会出现3种商业模式: 一种是运营商主导的“平台+服务”模式;第二种是以终端厂商为赌注的“终端+应用”模式,如Ipone+APP Store;第三种是各种应用软件集成在一起,共同为用户服务,称为“软件+服务”。如腾讯、UCWEB等软件绑在一起,共推集成性的服务。“这其中,移动搜索也可能出现相应的3种模式。”

互联网广告的盈利模式范文6

关键词:新闻网站 商业模式 免费经济

在我国,新闻网站通常指传统主流媒体(报纸、电视台、电台、通讯社等)所创办的网站。这些新闻网站一方面要秉持社会效益原则,报道新闻信息,引导社会舆论,传播先进文化;另一方面新闻网站作为独立的互联网经济主体,需要与商业网站展开竞争,尽可能获取经济效益。然而,在我国新闻网站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在网站建设之初,只是作为传统媒体内容表现形式的一种简单补充,而非独立的经营性单位,所以普遍存在着经营理念落后、盈利模式不清、商业模式不佳及不盈利的现象。如何有效地优化商业模式,摆脱不盈利的状态是新闻网站今后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国新闻网站现有商业模式的误区

由于我国的新闻网站基本上都依附于传统媒体,所以在商业模式上也大都沿用传统媒体的商业运作模式,其主要误区有:

把网络广告作为新闻网站的主要盈利模式。出售广告作为传统媒体的最主要、最基本盈利模式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然而狭隘地认为广告依然是新闻网站的最主要盈利模式却不太恰当。①实质上,传统媒体广告与网络广告有着根本的不同。传统广告的计费标准是以收视收听率或发行量阅读率为基础的,而网络广告与传统广告相比,有自己的特殊计费及预算模式,如广告展示量、广告点击量、广告到达率、广告二跳率、广告转化率等。这种多元化计费标准造成了新闻网站的网络广告收入的不确定性。同时,不似传统媒体对广告渠道的垄断,互联网上的新闻网站不是网络广告的唯一渠道,许多商家更乐于把自己的广告放在网站黏性和点击率比较高的商业网站。因此广告收费模式虽然可以作为盈利模式,但是新闻网站已经失去了其自身的优势,单一依赖此种模式难以为继。

用户收费模式的探索。在网络广告收入不佳的情况下,很多新闻网站试水用户收费模式,但是并不成功。美国纽约时报网站曾经尝试对其网站上的《时报精选》专栏收取订阅费,但是在实行的两年间,用户收费难以弥补浏览量下跌、广告收入锐减带来的损失,于是纽约时报网站不得不于2007年9月停止了该栏目的收费。同样,2010年1月1日起《人民日报》开始对其电子版进行收费尝试,然而仅两个多月后,《人民日报》再次发表声明,对其电子版收费进行调整,从2010年3月5日起,《人民日报》数字报前四版内容取消收费阅读。

由此可见,简单地复制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不是新闻网站的最终出路。究其原因是以新闻网站为代表的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本质差异。新闻网站作为网络媒体,它的物理介质表现为以比特为基本元素的数字信息,极大地区别于以原子构成为基础的传统媒体。特别是以Web2.0为主要应用模式的网络媒体,表现出更为独特的个性特点,如显著的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海量的信息、复制、转载;信息的文字、图片、声像等形式的多媒体传递;信息传递模式从简单的“读写”向“资源共建共享”过渡。这些作用于经济领域,导致了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在生产模式、运营模式、商业模式等方面的特异性。

传统媒体经济学实质上是在经济学领域内对传媒产业的研究,或者说是以经济学视角探究传媒产业的运作规律。经济学本身是建立在一个前提假设基础之上的,即在稀缺资源下,如何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现存的互联网经济,特别是Web2.0时代的互联网经济是用户贡献内容,即数以亿计的用户每天作为内容生产者在为庞大的互联网贡献着资源。因此,互联网经济的实质已经不是传统的稀缺经济,而是一种丰饶经济,具有稀缺性的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内容资源,而是人的时间。因此,对新闻网站等网络媒体商业模式的探究,不应仅仅局限于以传统媒体盈利模式为框架,需要用更新、更广阔的视角来认识。

“免费”:新闻网站商业模式的另类思考

商业模式通常指为了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把能使企业运行的内外各要素整合起来,形成高效率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提品和服务,达成持续盈利目标的组织设计的整体解决方案。②它所包含的并非一个简单的盈利的含义,而是由客户价值最大化、整合、高效率、系统、盈利、实现形式、核心竞争力、整体解决等多要素构成的系统体系。良好商业模式的建立要依赖与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的综合考虑。实质上“免费”经济现象由来已久,如超市、商场的“买一赠一”,“买100送50”,腾讯QQ、360杀毒的免费使用。与其说“免费”是一种方法的创造,不如说是一种理念的提升,即把“免费”从一种营销手段提升到商业模式的高度,从战术提升到战略的地位。

“免费”是互联网经济的主流。从经济成本角度,互联网产品有一个显著特点,即边际成本趋近于0。互联网是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实际上在互联网上生产第一份信息产品的成本非常高,因为它包含了新技术、新软件等固定资产投入,但是信息再生产和复制之后的产品成本可以忽略不计,这就为免费经济提供了可能。而网络外部性的特性,又使“免费”成为一种必要。网络外部性是指当一种产品对一位用户的价值取决于该产品别的用户的数量。通俗地说就是每个用户从使用某产品中得到的效用,与使用该商品的用户总数量有关。用户人数越多,每个用户得到的效用就越高,网络中每个人的价值与网络中其他人的数量成正比。③这意味着网络用户数量的增长,将会带动用户所得效用的平方级增长。这也是网络媒体十分关注其用户数量的原因,而“免费”可以使网络媒体在短期内快速聚集用户。如现在国内微博竞争如火如荼,新浪、腾讯、网易等都在不计成本地吸纳用户注册,跑马圈地。实质上,无论收费模式或是“免费”模式,最终关注的问题是成本补偿以及在补偿之上的利润问题。而与“免费”的商业模式相比,收费模式体现的是一种更为僵化的商业思维。它是以二维竞争市场为基础,根据零和原则,在二维市场中,当有一方获利,必有一方失利,即使用收费补偿成本损耗。如果把商业模式定位于企业战略性的高度,这种补偿可以建立在三方乃至多方的基础之上。有数据表明,截至2011年4月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达1.4亿,虽然新浪的微博产品本身没有盈利,但是在其影响力之下,新浪在纳斯达克的股指已由20多美金飙升至近140美金,在金融资本市场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这种补偿形式即“免费”经济的思路。

“免费”的商业模式是符合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同样也适用于我国的新闻网站。根据Chris Anderson理论,免费模式可以有4种表现:直接交叉补贴模式,第三方市场模式,免费加收费模式及非金钱市场模式。④常见的“买一送一”、“订全年报刊送网络版”等就属于“直接交叉补贴”模式。“三方市场”模式,与媒介的“二次售卖”理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新闻网站免费为消费者提供内容产品,广告商向新闻网站付费购买网络广告资源,以得到其消费者对广告的关注。还有部分新闻网站实行“免费+收费”模式,即对大众化的信息和服务免费,而对增值信息和服务收费。如华尔街日报网站、金融时报网站、路透社网站等对一般新闻信息提供免费阅读,对其独家、专业化资讯及个人定制内容采用付费形式。“非货币市场”是不收费,也不希望获取金钱收益就对任何人放开的市场,其主要意图是赢得声誉、关注度、品牌建设等。我国政府对新闻网站社会效益的要求本身就是“非货币市场”的体现。

我国的新闻网站作为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扩展,其意义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内容表现形式或渠道的延伸,它的建设与发展关系到我国新闻舆论导向、网络新闻话语权、网络新闻生态构建等问题。而以“免费”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思考我国新闻网站的运营与发展,是对其壮大自身经济实力的有益尝试。

注 释:

①闵大洪:《网络媒体盈利模式探析》,《现代电视技术》,2003(7)。

②百度百科:《商业模式》,[2011.5.11],baike.省略/view/267915.htm

③百度百科:《网络外部性》,[2011.5.11],baike.省略/view/1040939.htm

④Chris Anderson:《免费:商业模式的未来》,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第23~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