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文化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文化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文化研究

建筑文化研究范文1

本文作者:李岳川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近代广东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唐孝祥教授及其硕士生发表的一系列著述和学位论文为代表,在研究对象上集中在广东的三大侨乡,主要包括唐孝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2003)、赖瑛《兴梅侨乡近代建筑美学研究》(2005)、吴妙娴《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朱岸林《近代广府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下面本文就这几部著作和论文进行详细的评析。唐孝祥的《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是一部从建筑美学视角对近代岭南建筑文化进行剖析的理论佳作,作者吸收和借鉴了现代美学和建筑美学的理论成果,在生存价值论的哲学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建筑审美文化机制的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以此为理论工具,作者对近代岭南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进行了框架式的探讨。在论证岭南三大侨乡建筑审美文化机制和建筑适应性的基础上,《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地域性格”这一颇有启发意义的概念,用来概括广东侨乡的建筑审美文化精神,作者总结道:“从文化地域性格看,五邑侨乡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强烈的时代性和独特的文化性”①、表现出“鲜明的开放性特征、兼容性特征和创新性特征②”;兴梅侨乡“聚族而居的居住模式反映了对传统儒家文化的认同和持守……形式多样的客家侨乡建筑充分显示了对自然、社会和人文的高度适应性……建筑选址的风水观念反映了客家侨乡对建筑环境的审美选择”;而潮汕侨乡建筑则表现出“博采众长的开放品格”、“经世致用的商业意识”、“精雕细刻的炫富心理”③。可以看出,相较于现有的侨乡建筑研究文献,《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表现出了相对宏观和系统的视野,它不局限于对某种单一的侨乡建筑风格进行描述,而是采用普遍联系的方法,论述了不同区域、不同建筑现象背后的共同的文化驱动力,以及受不同历史地理条件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影响,不同地域侨乡建筑的发展所表现出的不平衡性。总的来说,《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对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特征的概括是框架和要点式的,它为建筑美学在侨乡建筑领域的研究确立了方向,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法。其方向即是坚持主客体相互契合的辩证思路原则,而方法则可以概括为反映建筑审美标准辩证性的审美文化机制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在唐孝祥教授指导的三篇硕士论文中,这些原则和方法被遵循和应用,使得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赖瑛的硕士论文《兴梅侨乡近代建筑美学研究》(2005)主要从审美文化背景、审美属性、建筑美的表现形态、审美文化个性几个方面来论证兴梅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在审美文化背景的相关章节中,作者将兴梅侨乡的文化精神概括为:“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价值取向,慎终追远、重本溯源的宗亲观念,自强不息、无私回报的文化心理”④,这是该文对主体审美文化心理的概括,而在客体方面,除了对自然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的一般性探讨外,该文主要概括了兴梅侨乡建筑人文适应性特征,即“重贵轻富的价值取向,趋吉避凶的艺术追求,进退两宜的文化心理”⑤,以及建筑美的表现形态,即“千姿百态的建筑样式,礼乐相济的文化意境,独具一格的环境模式”⑥,最后。根据主客体相契合的原则,作者概括了近代兴梅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即“尝试性的文化开放特征,恪守传统的美学特征,基于堂横屋的建筑性质特征”⑦。朱岸林的硕士论文《近代广府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在论文结构上和赖瑛的论文基本相同。主体方面,该文将近代广府侨乡的文化精神概括为“重商崇利、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开放融通、博采众长的文化心理,恋祖爱乡、实业兴国的民系观念”①。客体上,广府侨乡建筑的人文适应性特征被概括为“积极主动的开放品格,汇通中西的融合思维,勇于创作的创新精神”②,在建筑美的表现形态上,该文主要从建筑造型、建筑意境、建筑环境三个方面做了一定分析。吴妙娴的硕士论文《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比起前面两篇论文有了一些新的视角,主要体现于该文对侨资与侨乡建筑发展关系较为系统的探讨,该文总结了近代潮汕华侨投资的一些特点,包括投资房地产业比其他行业利润更有保障;地区城市人口增加,有发展房地产业的需要;以及传统心理和市政建设对房地产业的推动等。此外,该文也同样从主客体角度概括了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主体上,潮汕侨乡的民系精神表现出:“尊儒重商、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团结自强、博采众长的民系心理,微观技巧、经验直观的思维方式,精美细致、雅俗共赏的审美理想”③,在客体上,潮汕侨乡建筑的审美属性表现为:“因地制宜的地域性,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内涵深厚的人文适应性特征”④。总结来说,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表现为:“(城乡)建筑形制发展的不平衡性,建筑技术的务实性及建筑装饰的炫耀性”⑤。前者来源于“潮汕民系保守与开放的二重性心态”⑥,而后者则“体现了潮汕民系务实与虚荣的矛盾心理”⑦,“这种矛盾心理深刻地反映了潮汕文化中儒家主体文化与海洋性文化的抗衡,同时体现了经验性文化及商业文化在潮汕近代建筑上的影响”⑧。以上三篇硕士论文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所建立的建筑美学理论为指导,深化和拓展了广东三大侨乡的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由此我们得以更加全面的认识广东各地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如广府侨乡建筑的崇商重利、积极主动的开拓创新;兴梅侨乡建筑的重贵轻富、恪守传统与尝试性的文化开放;潮汕侨乡建筑的尊儒重商,微观技巧等。若对三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各自的审美文化特征正是地方乡土文化、儒家主体文化、西方外来文化三者博弈之下的不同结果,由于华侨群体的建造行为正是他们在中西文化抉择中自觉与不自觉的一种心理反映。是抛弃传统的建筑观念,对西方建筑文化全盘接收,还是兼容并包,择善而从,这并不是一个单项选择,不同地域的华侨群体生存方式不同,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由此产生多样的侨乡建筑风貌。

尽管现有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总体来说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作为审美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研究仍较为薄弱。主体审美心理没有客观的测量标准,华侨往往也不善著述,因此对其界定只能依靠对主体行为和建筑现象的解释。但现有研究往往从建筑现象做宏观的文化精神的概括,而对主体的社会构成,以及主体行为缺乏清晰的分析。第二,对于侨乡建筑文化地域性格的概括缺乏建筑学的特征。诸如“开拓创新”、“尊儒重商”等形容事实上是建筑反映出来的主体精神,这些精神特征不仅见之于建筑,也反映在服饰、家具等等其他物质资料中,而建筑本身的审美文化特征应当更加类型化。这方面研究的缺失实际上反映了对主客体联系认识的断裂。第三,关于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文化地域性格与经济、政治、思想等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现有研究还较为表面化。社会经济政治对于建筑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这种影响如何参与到具体建筑形态的塑形过程中去,这是研究的难点之一,也是现有研究往往回避的问题。第四,现有研究较为忽视侨乡建筑审美文化与侨乡社会变迁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说,虽然他们认识到侨乡建筑文化是文化冲突和融合的结果,但仍然使用相对静态和孤立的视角来考察建筑现象,而忽视其动态和过渡性的审美文化特征,以及其在整个建筑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五,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现实意义还有待深入挖掘。侨乡建筑是中西建筑文化体系冲突、分化、整合与调适过程在民间演进的生动实例,与当代世界建筑文化多元融合的特征具有相似性,但鲜有研究讨论近代广东侨乡所发生的建筑文化适应现象对当代建筑创作的借鉴意义。

解决以上学术缺憾的关键在于,寻求某种视角,或是某个概念,或是某种方法,来统合主体与客体,以及各种学科视野。正如唐孝祥认为,“美学的学科边缘性和建筑美学的边缘交叉性质,决定了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研究在对象上的复杂性,在目标上的多样性和在方法上的综合性”①。这一观点对于广东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研究也同样适用。但是难点也出现在这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上,即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学重客体的研究倾向与主体研究结合起来,以及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学重现象的研究倾向与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视角结合起来。从而解决现有研究中各种视野和方法表面化和缺乏联系的问题,这里,我们试图引入“空间”概念作为建筑审美文化研究中联系主体与客体,建筑学与其他学科视角的一条桥梁。这里的“空间”不是单纯的建筑学意义上的空间,而是表现为多学科交叉视野的重合点。在社会学中体现为空间社会学,在经济学中体现为空间经济学,在心理学中体现为环境心理学等,空间概念的不同层面为各学科视角的研究提供了互通的渠道,近代广东侨乡社会处于空间转型的历史阶段,传统空间模式被逐渐消解,新的空间模式开始扩张,这是其建筑空间、经济空间、政治空间、思想空间、艺术空间等各层面空间内涵的共同特征。其中,建筑空间与其它人工环境共同构成抽象空间的物质基础,通过这种方式,各学科视角的侨乡建筑研究得以整合并系统化,同时我们也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即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体现出过渡性的文化地域性格,它既推动了社会的空间变革,同时也是社会空间变迁的结果。见表1。通过考察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所推动和反映的社会空间变迁特征,可以得出另一个推论,即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流行性和大众性,它表现为一种“建筑风尚”。由于社会空间不会因为孤立的、偶然出现的新空间形式而发生变迁,只有当一种新的空间形式为大众予以认可时,我们才能说整体的社会空间发生了变化,也就是社会空间变迁,因此这里涉及到空间转型的动因、发展机制和结果。首先,从动因来看,任何文化模式在生长阶段都存在着空间的扩张现象,即通过对空间的占有,来实现文化原型的自我复制和繁衍。然而,客观空间的有限性则预示着增长的极限,导致了不同空间模式的冲突,近代广东社会的移民潮和西方文化的侵入正是空间冲突的表现;其次,从发展机制来看,空间文化模式转型是一种质变过程,与常态下的线性扩张不同,这一过程的空间扩张呈现指数化暴涨的特征,在物质实践上表现为某类建筑形式的流行热潮,流行既可以从原有空间模式的母体中产生,也可以通过跨文化方式产生,“当一种习俗经历了跨文化传播,就可能演变为另一文化圈内的时尚并被再次流行。当然,此时尚已非彼习俗,它是一种经过了异域文化再加工后的时尚”1,近代广东侨乡西式风格建筑的流行即符合这一规律,国人眼中的西洋建筑自然迥异于西方本国人的审美经验,在模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文化误读和自由发挥的情况,因此侨乡建筑普遍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最后,从结果来看,在流行阶段以后,空间的扩张或衰落消失、或衰趋于稳定、前者仅表现为一时的建筑风尚,后者则成为稳定的建筑风格,然而还有第三种结果,即介于二者之间,这也是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文化的演化结果,它们没有成为主流的空间文化模式表征,而是成为今天多元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

纵观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基础研究已取得了较为坚实的成果,但仍存在广阔的学术空间有待后继者深入发掘。笔者认为,主客体研究的联系性,以及建筑学视角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性是深化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的关键所在。而加强联系性的途径之一即是在研究中引入广泛意义上的“空间”概念,从这一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建筑审美文化与近代侨乡社会空间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审美文化的性质和地位上来说,侨乡建筑是近代民间建筑本土自主演进的一种途径,具有大众性、流行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它们参与到对传统地方建筑体系进行消解,和引入新的空间文化模式的历史潮流中,在民间建筑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今天,近代侨乡建筑审美文化成为广东两省侨乡空间文化模式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在推动广东地区的城乡建筑和社会发展,延续文化传统,促进侨务工作开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建筑文化研究范文2

关键词:全球化 建筑文化 民族性

中图分类号:A715文献标识码: A

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1、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概念和内涵都随时代与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本文中的“文化”是指广义的文化。广义上文化是指“全部的社会遗产,包括人类生活中不是与生俱来的所有东西”。其中,又有“物质文化”(人工创造的自然物和自然环境)与“精神文化”(如哲学、科学、美学、艺术、伦理、宗教、民俗等)之分。建筑文化是广义文化的一个分支,是其它文化的综合反映。“建筑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建筑物质财富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

2、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表现形式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东方所独具的一种“大地文化”,历史悠邈、自成体系,它在高超的土木结构、卓越的技术成就与迷人的艺术风韵中,铸就了高雅的品质和愉悦的艺术境界,其自古偏于渐进的“文脉”历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建筑文化旋律[3]。

(1)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水环境观

“风水”主要是指古代人民选择建筑地点时,对气候、地址、地貌、生态、景观等个建筑环境因素的综合评判,以及建筑营造中的某些技术和种种禁忌的概括。自古以来,我们的先祖就把选址定居作为安居乐业的头等大事来对待。古代的风水选址,除了生态、功能和一些谶讳内容外,还是一门环境设计组织的艺术在古代,万物有灵的观念导致了山川自然崇拜,发展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寄情自然山水的审美理想和艺术哲学。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人们以人的精神、人的伦理道德及社会秩序拟态于自然,并以此寄托他们的理想生活,反映与风水观念中表现为追求优美、和谐的自然和人为环境的理想。

(2)中国传统建筑的数字构成

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思想离不开中国的哲学思想,古代匠人将建筑的设计与构造以模数的方式加以组合,形成相对标准化的模式。唐长安城规划严整,东西9721米,南北8651米,城墙范围内占地8300公顷,城内有南北大街11条,东西大街14条,直角相交,星图棋盘,是一座规模最大的封建社会城市,也是按里坊制规划的最典型的城市。

(3)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构成

中国建筑在不同的单体建筑中,以院落为基础,一个层次接一个层次的分布在一个空间中,由一座变多座,构成一个广阔的有组织的人工环境,从单体上看简单明了,而平面组织却十分复杂。西方古建筑是一种“三维”的造型艺术,而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境界更多的是与文学、戏剧和音乐相同。人在建筑群中从一个封闭的空间走向另一个封闭的空间时,视觉上便会产生一连串不同的印象,景物也随之变换。建筑群中的个体就如戏剧中的“角色”、音乐中的“音符”,而整个艺术感受是通过一连串变换的“场景”组合而形成的综合效果。

(4)中国传统建筑的色彩

建筑离不开色彩,中国传统建筑素以色彩丰富、设计大胆、用色鲜明、对比强烈而著称,其原因在于使用的材料、构造方法、设计施工、制度典章等多方面的因素。用于木材的油漆是中国传统建筑色彩最丰富的部位,色彩是以使用纯色为标准的。那些近看为纯色的色块,远看则相互混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色彩区域,如屋顶、檐口、柱子、门窗、台基等,从效果上加强了建筑的立体感。中国传统建筑用色强烈、图案丰富,使用色彩的部位多、面积大,彼此之间搭配和谐统一,具有绚丽、活泼、生活气氛浓厚的艺术风格,显示出成熟的造诣。

(5)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艺术

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是全方位的,而这种精心安排的装饰受到信仰、审美观念、风土人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家的精湛技艺,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心理。首先是祈福心理,它几乎贯穿在整个建筑装饰图案和雕塑中。装饰图案或雕塑有文字、动植物、几何纹、器具等多种类型,都是用借形寓意、谐音寓意等手段,传情达意,表现人们美好的生活理想、愿望、审美情趣等文化信仰。其次,建筑装饰还兼有传统教育熏陶的作用;第三是创造书卷气和浓浓的文化氛围。它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6)中国传统建筑的民居文化

民居是我国传统建筑的宝贵遗产,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设计者、建造者、使用者集于一身,这决定它自然纯朴、设计灵活、经济实用,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及强烈的民族审美特色等特点。它的诞生于发展与自然地理、气候、地形地貌、资源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习俗的等复杂多变的综合因素密切相关。民居文化不仅受到民俗的影响,还受到地域、礼乐、文人墨客等对它的影响。

二、全球化冲击下的中国当代建筑文化

1、全球化对中国建筑的影响

(1)全球化促进了建筑文化的交流和对话

全球化事实上是一个以西方世界的价值观为主体的“话语”领域,全球化使西方文化广泛的渗入世界其他文化领域,并且逐渐跃属各区域文化的主导地位,在建筑方面表现为城市空间的趋同和建筑文化的国际化。其结果是一方面西方的“洋式”建筑被复制到了中国的土地上。另一方面是受“中体西用”思想的支配,以西方的先进材料和技术创造出功能和形式雷同的建筑空间。事实上,中西文化交汇,不只是西方文化对中国的输入,还有西方对中国文化的摄取,特别是艺术和建筑方面。

(2)中国建筑文化的民族性被建筑的国际性所取代

全球化不仅是经济的全球化,而且是文化的全球化。如今受全球化文化的牵动,时尚风行,使得中国传统建筑的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传统是“一脉相承”带有守旧性;时尚追求“标新立异”带有新奇性,且越新奇越流行。其次,传统是长时间形成的,带有习惯性;时尚是短时间突发的,带有陌生性,容易吸引人们的眼球。再者,传统比较节制,管用旧料旧货;时尚讲求高消费,喜用新材料、新技术。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建筑理论、观念、设计方法、技术的引入,给我国沉寂和封闭的建筑界带来了震荡。

2、全球化语境下对中国建筑文化应有的认识

进入20世纪以来,人们观察历史的态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也产生了具有现代性的建筑文化和历史观念。因此,在全球化语境下我们必须要建立新的建筑文化观念。

朱启铃先生认为:“盖自太古以来,吸收外来民族之文化结晶直至近代而未已也,凡建筑本身,及其富丽之物,殆无一处不足见多数殊源之风格。混融变幻以构成之也。远古不敢邃谈,试观汉以后之来自匈奴西域者;魏晋以后之来自佛教者;唐以后之来自波斯大食者;元明以后之来自南洋者;明季以后之来自远西者。其风范格律,显然可寻者,固不俟吾人之赘词”。以面向世界开放的文化心态,建立强调各民族建筑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新型建筑文化观念,必将为中国建筑文化的更新与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建筑文化的现代表达

建筑成长于人类文化环境,而建筑的核心是建筑思想。现代化不仅只是一个类型,一个模式,中国和西方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地域条件,也就必然会有各自的现代思想和文化。

1、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建筑思想取向

20世纪末,全球掀起了文化热的思潮,建筑界也被感染而有了明确的“文化”因素的新认识。“建筑是文化的”这一观点广泛的理论界和学术界所认同。世界文化思潮给建筑注入了新是影响因素,为建筑理论的发展打开了一条新思路,即建筑不仅是技术和艺术的问题,也是文化的问题。“文化思潮”的引入,也给建筑界敲响了警钟:拘泥于传统建筑学理论框架的发展已不适时宜了,21世纪应当有更理性的中国建筑思想新取向。因此,21世纪的中国建筑思想取向,是不应该在盲目追随西方的文化思潮而疲于奔命,而应该正视自己的传统文化精髓的建筑观的价值,这是当今中国建筑思想应当选择的科学取向,或许也是21世纪人类建筑思想的共同取向。

2、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建筑的文化表达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中国建筑面临着走向现代化的同时又要展现自己的民族之魂,在弘扬传统的建筑文化的同时,又要融入全球化的文明进程中的重大课题。为此,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应有的努力。

(1)确立生态建筑的发展观

生态建筑也称为绿色建筑。所谓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建筑就是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利用自然条件与现代化建筑技术,在创造良好空间环境的同时,又能保护好我们的自然环境,控制和减少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当代建筑师应该具有与环境共呼吸的建筑发展观,依靠科技发展实现人、建筑与自然环境间的良性系统,促进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2)创新区域性建筑语言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根植于民族文化,有着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根基。但任何传统文化都会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而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在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中,要使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建筑依然屹立于中国大地,就必须在创新建筑理论和技术的同时,创新区域性建筑语言。要不断研究和总结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表述方式,形成较全面的新的建筑语言表述系统,为当代建筑设计对中国建筑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创造提供新的语汇和手法。使建筑更加紧密地植根于地域环境,形成对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

参考文献:

[1]杨宏烈. 新的地域性建筑文化创作之路.建筑与文化论集[M].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建筑文化研究范文3

农家乐的发展主要依托当地的自然田园风光,结合富有文化内涵的传统习俗,给都市人提供了一种愉快的精神体验。本文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建筑的变化,讨论了新时期乡土建筑的复兴,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以农家乐为代表的新农村建筑文化传承。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地域性建筑;农家乐

1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建筑的变化

近些年来,政府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在不断加大,伴随着新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的推进,城乡空间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很多开发了农家乐旅游的地区,农家乐业主为了更好地满足城市现代人的需要,在保持住原有的乡土建筑风格上开始建设起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确保城里人在农家乐可以得到身体上的舒适和精神上的放松。

1.1新农村建筑景观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城市化得到不断地推进,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在不断增加,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开始对自己的居住环境进行改造。然而与城市建筑规划井井有条的局面不同的是,农村建筑规划却不尽如人意。在实践中农村建筑和城市建筑有很多雷同,使得农村固有的乡土气息遭到了不同破坏,淡化了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对于新农村建筑景观现状,笔者觉得有以下二点可以改进的缺陷:第一,农村建筑现在杂乱无章,缺乏整体规划,没有做到因地制宜的发展;第二,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仿造城市建筑建设自己的居住环境,使得农村特色景观在逐渐消失。

1.2农家乐旅游休闲方式对农村建筑景观规划的影响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前进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拓展了自己的发展思路,开发起了农家乐旅游休闲方式。农家乐的发展,带动着农村建筑的不断改进,在此情况下,农村建筑有以下几点变化:第一,开发固有老建筑的自身特色,在建设中和新建筑结合,以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农家乐的主要休闲方式为特色的农村景观,舒适自然的田园风光,其次为了生活方便舒适,日常生活设施也要达到城市标准。第二,建筑造型应该在统一中塑造特色,随着城市化进程,农村建筑在不断发生改变,建筑也越来越雷同于城市。农村建筑是农家乐需要首先关注的,既要保持住整体的和谐,也要开发出每个农家乐自身的建筑特色。

2新时期乡土建筑的复兴

2.1建筑的地域性乡土地域性,指的是在建筑设计时,重点突出地方特色和人文风俗,乡土建筑在设计规划时没有统一的模式,相反为了使建筑的整体风格与当地的风土环境相融合,一般都会在建筑设计中尽量使用当地的材料,这样一来建筑就具有了浓郁的乡土风味。乡土建筑是一种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它的形成与人们世代积累的经验有关,是一种无意识间形成的成果。

2.2乡土建筑的变化1997年吴良镛先生在清华举行的“当代乡上建筑”国际会议上,当代乡土建筑这一概念首次被提出,并进行了讨论,会议认为,现代乡土建筑可以看成是传统性和现代性的有机统一,它是利用传统文化因素和当地气候、物质等条件在建筑设计上做出的具体表现,并将这些传统文化特征和地域特征在建筑中创造出新的表现形式,从而来表达和反应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当代乡土实际上就是地域性建筑的一种创作原则,体现了传统的本土文化与当代的世界文化的融合。这一理论讨论了新形势下地域性建筑的发展方向,对亚洲国家经济腾飞时期,地域性建筑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设计思路。

2.3农家乐旅游形式的发展对乡土建筑的影响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面貌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新的旅游形式得到开发,即农家乐休闲旅游。随着农家乐旅游被都市现代人广泛接受,中国地域主义建筑也逐渐受到关注。到20世纪90年代,全国各地已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地域性建筑。比如说,我国西北地区农家乐所用建筑,一般都是利用当地的天然黄土建设的新型窑洞建筑,这类建筑造价低廉且保温隔热效果良好,延安率园村住宅就是一个成功的建筑范例。另外,江浙地区的农家乐建筑一般都是延续对砖瓦等乡土材料的使用,所建成的也多半是红砖小楼,还带有青瓦屋檐。

3以农家乐为代表的新农村建筑文化

目前新农村的建设发展普遍具有千村一面的缺点,而农家乐发展有利于改变这一发展缺陷。农家乐的建筑设计追求个性化、特色化和原生态,要求村庄面貌各具特色。它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地方建筑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新农村的建设,促进乡土建筑和地域建筑的大力发展。农家乐的建筑的特点主要在于,回应当地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吸收借鉴当地的建筑形式,从而延续和传承当地的建筑文化。

3.1新农村建筑与当地自然条件相协调农家乐在建筑在建造之初,为了适应自己的经营特色的需要,比较关注对乡土气息的营造,强调对于建筑的选址、形态与布局。为了更好地体现农家乐的特色,一般情况下,新农村建筑都注重与自然相适应,尽量让都市人体会到自然的秀美,并感受到建筑背后所蕴含的地缘、血缘和情缘。具体来说,农家乐建造常根据环境,依山就势,利用坡地,选在“负阴抱阳”的地段以取得充沛的阳光和获得良好的通风。区别对待不同地形条件下的村落形态,尽量使建筑与村庄布局和自然环境相结合,遵循周边山水格局、湿地系统、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态。

3.2新农村建筑呼应传统的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美丽乡村的建设,带来的不仅仅是美丽的田舍,还有人与自然之间的精神关联。新农村建筑对于文化的传承,留给人们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景观,还带有特别的精神寄托。农家乐保持着传统的建筑形式展示了传统习俗,比如定期举行的农艺活动和民俗表演,都是农村一道充满地方色彩的人文景观。农家乐为都市人提供了城市少有的自然风光和传统风俗,旅游者还可以再农家乐中亲自体验农民的生产过程,认识乡土风貌、民风民俗,这样一来还有助于传承乡情,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

4结束语

在未来,农家乐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开拓领域,为了更好地发展农家乐,传承农村建筑的文化底蕴,建设者们需要使用好竹、木、石等天然材料和砖、瓦等人材料,这些乡土材料建设出的乡土建筑带有浓郁的地域主义风格,还传承了当地的建筑文化。

参考文献:

建筑文化研究范文4

【关键词】容县;建筑文化遗产;开发式保护

容县,古称容州,自晋置县以来,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容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建筑文化遗产,全县发现汉代冶铜遗址1处,唐代城墙1处,宋代窑址5处,明清近代古建筑26处,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1]。但近年来,容县建筑文化遗产资源的破坏情况比较严重,因此本文引入开发式保护的概念,以求更好的保护容县建筑文化遗产资源。

1.容县建筑文化遗产资源概况

1.1古经略台-真武阁

古经略台-真武阁是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艺术价值、学术价值与美学价值。经略台始建于唐乾元二年,为著名诗人元结到容县都督府任容管经略使后,为操练士兵在容州城东所筑。明朝初年在台上建真武庙,后增建为三层阁楼,这便是现在的真武阁,为江南四大名楼之一。四百多年来,真武阁先后经历了5次地震、3次特大台风,仍安然无恙,其结构之奇巧、建筑之稳固,举世无双,被誉为“天南杰构”、“古建明珠”、“天下一绝”,在当地的民间故事中更是鲁班建造的“神仙楼”。

1.2容县近代建筑群

容县近代建筑群是由在明国时期容县产生的多位将军所居住的故居组成的一组近代建筑群。这批故居群建筑风格独特、中西合璧、美观耐用,是研究广西乃至我国近代建筑史、近现代史、经济史、宗教史等方面的重要物证史料,更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可多得的文物教材,具有一定的建筑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2006 年,容县的黄绍竑别墅、黄绍竑故居、黄旭初别墅、容县图书馆旧址、容县中学旧教学楼等 11 处民国故居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1.3都峤山佛道儒建筑

都峤山是我国道教第20洞天,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远在汉代即有刘根、华子期等人入山修道,相传晋朝葛洪也曾在山中炼丹;随着佛教传入中国,都峤山又成为佛教胜地;同时,由于都峤山宋朝时在宝元岩中筑殿塑造和奉祀孔子及其弟子,都峤山又是一座儒教名山,因此都峤山便成为佛、道、儒三家并兴之地,是我国极其少有的集道教、佛教、儒教于一体的风景宗教名山。都峤山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并遗存了大量的佛道儒建筑文化遗产资源:如庆寿岩禅寺、太极岩、圣人岩等。

2.容县建筑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2.1建筑破坏老化现象严重

容县众多的建筑文化遗产资源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的侵蚀后,其老化与破坏现象十分严重。除了真武阁因为旅游开发保护较好外,其他的建筑文化遗产资源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以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容县近代建筑群为例,可以从一定的侧面反映出容县建筑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所存在的问题。据笔者实地调研发现,容县近代建筑群作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现状却不容乐观。许多建筑墙体青砖严重风化,泥砖被雨水冲刷、松散导致墙体断裂,出现大面积崩塌;瓦面漏雨,桁条、瓦角腐朽、脱落,木构件多被蚁蛀食,许多瓦角、桁条已成空壳,危在旦夕。

2.2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

广西电视台资讯频道曾曝光过容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黄绍竑将军故居疏于管理的状况:记者在容县采访时,发现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黄绍竑将军故居的外墙上居然涂鸦着各种小广告和张贴者各式各样的食品宣传海报,采访得知是因为无人管理才出现了这样的破坏情况。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管理状况尚且如此,至于容县其他建筑文化遗产资源的管理情况就更不容乐观了。由于缺乏专人的管理,容县众多的建筑文化遗产资源的破坏情况相当严重,导致很多著名的、具有容县特色的、能够反映容县文化的建筑文化遗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2.3保护资金缺乏

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缮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对于一个拥有大量建筑文化遗产资源的县的财政收入来说显然是一个不小的负担。虽然每年,容县都会从各方面争取资金用于传统建筑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修缮,但这与容县众多的建筑文化遗产资源相比,显然是杯水车薪,无法满足其保护与修缮的资金需要,这也就导致了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容县近代建筑群的修缮进度缓慢,众多的佛道儒建筑文化遗产资源、将军故居、别墅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同时,由于资金缺乏,无钱聘请专人对这些建筑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日常的维护与管理,这又进一步造成这些重点文物的破坏。

2.4保护意识欠缺,保护观念落后

根据笔者的实地调查了解,目前容县当地居民对于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还比较薄弱,保护观念还比较落后,对容县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未能充分认识到保护容县建筑文化遗产资源对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居民爱国意识、增加当地居民收入的重要的作用以及其所具有的巨大的经济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及教育价值。因此,在思想观念上未树立对其的保护意识,任由其自然老化,有些甚至会为了满足个人的利益而去破坏建筑文化遗产资源,这也是容县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涂鸦、被破坏的根源。

3.容县建筑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式保护对策

3.1实施政府主导,加强招商引资工作

由于容县建筑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涉及到到众多的部门,以及其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决定了地方政府在其保护中的主导性地位,而民间力量和企业只能作补充性作用。因此,就要求在对容县建筑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开发式保护时,必须由政府牵头,地方政府应主动承担在保护建筑文化遗产资源方面的责任,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履行自身的义务。在具体的工作中,地方政府应积极设置一些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用于容县建筑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3.2理顺管理体制,加强保护措施

目前容县建筑文化遗产资源还存在管理体制不顺,保护措施不力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很多名人故居产权关系不清,管理比较混乱或者是根本无人管理,导致其保护问题权属不清,从而使传统的建筑文化遗产资源老化、破坏严重。因此,在对容县建筑文化遗产资源进开发式保护的过程中,一定要理顺管理体制,应设置专门的机构负责建筑文化遗产资源的管理与维护,并制定相应的监督执行机制,明确落实管理单位或个人的职责和义务,加强保护措施,将保护工作落到实处,而不是空谈。

3.3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组合旅游产品

在容县建筑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式保护的过程中,应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通过旅游开发为其筹集保护资金,提高其知名度与影响力,以最终实现容县建筑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目的。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将容县具有的丰富的建筑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推向市场,赢得游客和市场的认可。具体可推出如下旅游产品:(1)佛道儒建筑文化遗产旅游产品。(2)容县将军故居游旅游产品。(3)名楼旅游产品。此外,在进行容县建筑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时还可与容县的山水资源、侨乡文化进行整合开发,以最大限度的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3.4开发特色建筑旅游纪念品

在开发旅游特色纪念品方面,容县可学习三江县的模式,三江的风雨桥旅游纪念品颇受游客欢迎。容县拥有江南四大名楼之一的真武阁,在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可将真武阁模型作为旅游纪念品卖给游客,同时还可将容县众多的将军故居做成模型开发为旅游纪念品面向游客销售。

参考文献:

[1]秦崇广.文物大县放光华——记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容县[N].广西日报,2010-01-14(7).

[2]蒋勤.容县近代建筑群探秘[N].广西日报,2009-05-23(6).

建筑文化研究范文5

关键词:公交站台;哈尔滨;地域文化;造型艺术

1 概述

哈尔滨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交汇地,其建筑文化脉络复杂多样,在中国近现代城市建筑转型过程中有着自己独特的表征。这种表征是异形文化碰撞与交融的结果,是历史与文化的沉淀。这对哈尔滨城市建设的诸多方面产生影响。城市交通系统作为哈尔滨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受这种独特城市文化的影响。尤其在装饰造型方面,体现了哈尔滨独特的建筑文化元素。成为了展示哈尔滨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本文将以哈尔滨市的特色公交站台的造型与装饰特征为分析对象,对其深入的分析。

2 哈尔滨建筑文化的构成与表达

哈尔滨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多元文化。这片土地吸纳了大量的外国侨民和异域文化,汇集了众多东西方建筑文化的精华,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建筑特色。这些建筑多以“欧式”风格为基调、其他多种艺术风格相结合,使哈尔滨成为了中西合璧、古今辉映的建筑名城。

以形式风格划分类型,哈尔滨近代建筑充满异域气质,建筑风格多元。从建筑形式的风格来看,总体由四个分支构成:俄罗斯式、新艺术运动、折衷主义、日本30年代流行的近代式。

此外,哈尔滨近代建筑当中很多建筑风格形态模糊,兼具多种风格要素,难以判定为单一的建筑风格。以模仿某建筑样式与建筑风格的设计活动、多种风格融合的折衷主义建筑数量很多,在哈尔滨近代建筑艺术中占据主要位置。哈尔滨城市近代历史性建筑特色较突出,分布相对集中,大的主体风格之中不乏活跃的个体风格的点缀,使城市的总体建筑风格呈现出多姿多彩,协调统一的风貌特色。

3 建筑元素对哈市公交站台造型的影响

3.1整体造型

哈尔滨公交站台的整体造型深受本地的建筑风格影响,具有强烈的欧陆风情。这使得哈尔滨的公交站台的造型独树一帜,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公交站台,使人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哈尔滨独特的城市文化。下面将通过哈尔滨公交站台与哈尔滨特色建筑的对比分析,来阐述哈尔滨的建筑风格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3.1.1友谊路公交首末站

图1为友谊路公交首末站与哈尔滨国际饭店前小楼的形态对比。哈尔滨国际饭店前小楼是哈尔滨市的一类保护建筑,它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新艺术运动的追求,体量轻巧,整体给人的感觉十分清新且具有俄式风格。而友谊路公交首末站的整体造型与国际饭店前小楼十分相似,都为双层建筑,而国际饭店前小楼的体量轻巧,符合公交车站的造型需求。友谊路公交首末站将原建筑中的俄式阁楼改造成塔楼的形式,门窗洞孔的位置与原建筑基本相同,而门窗的形态则稍有变化。在车站的整体颜色与国际饭店前小楼完全相同。棚顶使用了墨绿色,而墙面则使用了鹅黄色。通过整体颜色的运用使两者达到了高度的一致。

3.1.2 哈尔滨太阳岛周边站台

从哈尔滨太阳岛周边的公交站台中可以找到带有折衷主义倾向的新艺术运动风格。这种新艺术运动风格对于哈尔滨的影响持续时间较长,例如秋林商行、马迭尔宾馆、哈尔滨老火车站等都属于这一风格的建筑。位于哈尔滨南岗区的中东铁路局办公楼,是哈尔滨第一栋最大的公共建筑,也是新艺术运动思潮的一个优秀作品。建筑墙面的线条整体采用了竖向的直线,造型简洁、富有体积感体现了内敛浑厚的建筑性格。太阳岛周边的公交站台在节奏感上与中东铁路局办公楼十分相近,造型简洁,细部加以装饰,给人整洁大方的整体感受。

3.1.3 群力新区公交站台

群力新区修建的公交站台采用钢结构,整体风格受到中华巴洛克的影响,体量较大。“中华巴洛克”建筑是巴洛克在中国本土生根发展的产物,或者说是巴洛克在中国的变种。在哈尔滨“中华巴洛克”不仅仅是一种建筑风格,它已经成为一种哈尔滨的城市文化、一种历史与一种记忆。这种风格影响着城市视觉形象的各个方面,城市交通设施的造型与装饰也受其影响。群力新区的公交站台使用的柱式为西方古典柱式的变形柱式,柱头、柱基和柱身等部位加入浮雕式的装饰图案。整体色彩采用墨绿与金色。这一点与“中华巴洛克”的特点十分相似。

3.2细部装饰

3.2.1穹顶的形态构成

由于中东铁路的建设,哈尔滨的城市建筑深受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一般带有穹顶的建筑多数为教堂建筑,这种纪念性建筑的穹顶位于中央部位,力求高耸,在穹顶下加筑一个高高的底座,形成穹顶统帅整个建筑的气势,而为了保持室内空间的完整,在内部空间底座之下另砌一个半球形穹顶。穹顶这种建筑装饰符号在哈尔滨的近代建筑中被广泛应用。

而哈尔滨市公交车站的设计借鉴了部分哈尔滨建筑中的穹顶造型。如图4(a)所示,车站在原有L格的基础上,在顶部做了特别的屋顶造型,造型借鉴了具有俄罗斯的传统民族特色的帐篷顶,帐篷顶下方是具有功能性的钟楼。这是一个哈尔滨建筑将多种装饰风格混合运用到同一设施中的案例。在(b)中棚顶的设计采用了四边形底座,整体形态为变形的四角鼓起,使哈尔滨的城市公共设施中融入了城市的建筑文化,附有了文化属性。

3.2.2屋顶突出物及女儿墙的形态构成

突出物是哈尔滨近代建筑的显著特征之一,突出物在哈尔滨城市建筑中被大量使用,近四分之一的建筑中可以见到它的身影。公交车站上的突出物造型十分丰富,严谨的构图装点了公共设施的形态,很大程度上美化了城市景观,这些突出物可按底座的基本几何形状归纳为圆形、四边形、和多边形。由于施工和技术方面的限制,哈尔滨公交车站上的凸起物大多使用圆形与四边形两种。在整体关系上强调公共设施的中央与两端,使公交车站的整体形态在视觉上对称。在形状、间距上进行重复,使公交车站整体获得韵律感。在技术上大多与照明设施相结合,在起到装饰作用的同时也具实用性的功能。

3.2.3柱式形态构成

建筑装饰的手法多种多样,采用柱式装饰的手法是比较常用的手法之一。哈尔滨市公交车站台的立柱的形态往往会做成西方柱式的样子,但因为车站为钢结构对柱式的造型会加以简化和变形,仍可以看到西方柱式的雏形。主身上的装饰与传统柱式相比相对简化,简单地制作出凹槽,或增加装饰物。柱础较传统柱础装饰(图6)相对简化,由于车站为钢结构,所以较少出现曲线,而多以直线为主。

3.3建筑色彩

哈尔滨城市色彩的主体色调是以黄白搭配使用的暖色调为主,明度比较高,作为城市的主要色调,被广泛应用在各类建筑上。黄白搭配主要以黄色为主体色,白色作为点缀色搭配使用。在单体建筑上,黄色多是作为建筑墙身的主体色,白色则多用在装饰构件、线脚、窗口、女儿墙等处。这种搭配使用打破了单一的颜色,活跃丰富了色彩构图。

建筑文化研究范文6

关键字: 传统建筑;文化元素;思想;

1.引言

中国的传统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最远可以追溯到新时期时期。并且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传统建筑的风格也在不断的变化,在这其中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蕴含在传统建筑中的文化元素,不同时期的古建筑蕴含的文化元素有所差别。当前的建筑发展中面临着很多挑战,这其中一个很大的方面就是如何在建筑设计中去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建筑风格关系,以做到既能够充分展示出中国的传统建筑的文化气息,同时又能够很好的体现建筑的时代特色。要做好传统建筑风格的设计,首先要对传统建筑中蕴含的文化元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抓住传统建筑的精髓,才能够在传统建筑的修复和重建过程中游刃有余。

2.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元素分析

2.1理性与审美的结合

在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元素中,理性和审美一直都是延绵不断的。分析传统的建筑可以发展一个明显的规律:不管是单体或者群落建筑,从建筑的布局到形态都十分考究,在各样的形态中包含着社会法则、哲学伦理等理性和审美的观念,它们和建筑的形态、色泽以及材质相互交织,展现出传统建筑的理性和审美的巧妙结合。

在这些理性元素中,大致可以分为实用理性和审美理性两大类。实用理性指的主要是在传统建筑的设计中,从建筑的整体布局到具体的结构设计都十分注重建筑设计的法则。这些法则有的是在长期的设计过程中传承下来的思想,例如传统的建筑一般都是背山面水而建,在传统建筑的各个阶段都有着严格的尺度进行限定。在官宅和民宅的设计中对于尺寸和规格等都有着严格的限制。而且这些发展能够将传统的封建礼制思想完美的提现为数量的形式,本身就有着很强的理性思想。在中国的传统建筑发展过程中,建筑的风格未有很大规模的变动,这也形成了最后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的迥然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封建制制度对建筑设计师门的压迫,残酷的制度禁锢了思想的发展。

在传统的建筑中,可以从建筑看出封建社会的影子。传统建筑在根本上是封建礼制的一种工具,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皇陵、庙宇、庭殿等具有礼制色彩的建筑形式,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封建社会的社会心里和人们的审美思想。其中大的群落建筑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理性思想的核心代表,它能够充分的表现出方和圆的思想,成为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正统”代表形式。大大小小的传统建筑都折射出人们对于“天人合一”等思想的追求,提现的是一种建筑的精神层面的审美思想。

2.2传统建筑中的风水术

在中国的传统建筑设计中,最具有文化内涵的当属“风水术”,这是古代人们在科技尚不发达的年代对于建设设计思想最为精炼的总结,也最能够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文化元素,即“天人合一”、“回归自然”、“因地制宜”等寓意深刻的文化元素。

(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选择建筑的地理位置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在古代,人们都过对一个区域的地形、水质、气候进行判断,分析它们是否适合人类的居住和生活,这些“风水术”其实和现在的水文地质科学是有着关联的。在古代的建筑选址时特别注重保护“龙脉”,也就是当今地理科学中有关山脉走向的问题,这种传统的思想能够有效的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所以说在传统建筑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之美。

(2)因地制宜的思想。在传统的建筑中,可以发现古人在尊崇自然的同时,也不忘记对自然本身的考量:他们认为自然不是完美无缺的,但是也不能随便加以改造,而是可以通过人工的方式弥补自然的不足。这些思想和观念能够充分的体现出传统的包容、隐忍的文化气息,是传统社会人文精神的一种写照。

(3)保护环境。在传统建筑中,尤其是园林建筑,更加能够表现环境保护的意识。在传统的园林建筑中,建筑的设计无须受到严格的限制,代表着封建礼制的建筑风格也在这些园林建筑中被冲淡,园林建筑的设计有了最大化的自由度。在传统的园林建筑中,建筑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很好的融为一体,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园林设计的层次。而且在传统建筑的设计中都十分看重人的感受,将人文的情怀融入到建筑的设计中,同时更加注重建筑本身与周边环境的融合,这种包含文化元素的建筑设计方法在传统建筑设计中有着很深的渊源。

3.传统建筑中的文化元素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1)传统建筑中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的应用

现代建筑的设计和装饰都应该借鉴传统建筑中的文化元素。首先,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将建筑很好的融合到自然环境中,同时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真正的做到“天人合一”。在整体的建筑设计中,要做到建筑的结构和建筑的外形装饰相互融合,将整体的建筑风格作为设计的核心,通过建筑的外形装饰来配合整体框架结构的设计,从而达到更好的彰显建筑设计风格的目的。在建筑的外形装饰设计中,可以通过借鉴传统建筑的文化元素来改善建筑的风格设计,并且结合时代的特色,能够更好的表现建筑的设计风格。

传统建筑中的文化元素在现代建设设计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丰富建筑设计的形式,而且在与各种传统建筑中蕴含的文化元素交融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展示现代建筑的视觉体验,增加现代建筑的审美享受,而且可以增加建筑设计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气息,赋予建筑以“人文”特色。

目前对于传统建筑中文化元素的使用主要有传统建筑纹饰的应用,通过纹饰脉络的设计,它能够赋予建筑物以鲜明的设计风格,同时提高建筑物的设计层次和审美品位;传统建筑材料的应用能够有效的缓解目前的钢筋混凝土设计带给人们的压抑感觉,在建设设计中大量的应用竹子、木刻等传统的材料,能够增加建筑与环境的融合,给人们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传统设计理念的应用能够增加建筑整体设计的协调,做到各个部分相互融合,提升建筑设计的品位。

(2)传统建筑中文化元素在古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古建筑的保护是目前一项紧迫的任务,做好古建筑的施工首先需要做好的就是对古建筑中文化元素的提取。首先,需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建筑特色,判断古建筑中所蕴含的主要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是这些古建筑的灵魂,因此,与其说是古建筑的施工,实际上是古建筑中“文化元素”的施工,这个才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核心工作;在古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忠实于建筑的文化,要做到建筑的设计与所处的自然环境做到很好的配合,同时施工中要注意将“文化元素”融入到建筑中,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彰显建筑的文化气息。

4.结束语

中国传统建筑的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对它的研究也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悠久的传统建筑历史带给我们大量的有关建筑设计的思想和智慧,尤其是关于传统建筑中文化元素的研究,能够为现代建筑的设计提供更多的灵感,同时也能够在古建筑的施工中更好的体现出建筑的时代和人文气息。

参考文献

[1] 产婵.论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运用.金田,20112年10期